唐代淄青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唐代中后期政治形势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出现了藩镇林立和藩镇割据的局面。睿宗朝始设节度使,玄宗朝设“十节度”。在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政府又新设置了很多藩镇,直到唐末五代,藩镇问题一直是极为重要的政治军事问题。当时在山东地区也有一强大藩镇,即著名的淄青镇,它兵多地广,割据时间长,称霸一方,《新唐书·藩镇传》把它列在著名的“河朔三镇”,即魏博、成德、幽州之后,列第四。
     本文主要讲述了淄青镇从建立到被唐政府平定的历史,力求对该镇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藩镇问题的把握和对山东地方史的研究。
     第一章:淄青镇的历史演进。这部分讲述了淄青镇产生、发展、被平定的简史。淄青镇由驻守东北的平卢军在安史之乱期间南下而建立。平卢军在山东地区扎根、发展并强大,到李正己时期开始正式割据,经历李纳、李师古时期。到李师道统治时期时,他专横跋扈,倒行逆施,走上了叛乱的道路,终于被唐政府集中力量平定。后来唐政府为了便于统治,将原来的淄青镇一分为三。
     第二章:淄青镇割据的经济基础。淄青镇之所以能够在政治军事上强大,离不开经济的大力支持。山东地区经济基础好,经济比较发达,受安史之乱影响较小,节度使又能实行比较正确的经济政策,因而能够负担相当大的军队开支。本章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与交通四个方面论述了淄青镇的经济状况。
     第三章:淄青镇与中央的的关系。淄青镇建立之初,对中央比较恭顺,但到后来越发跋扈,到最后彻底对抗中央。在这个过程中,淄青镇时叛时降,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策略,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本章分阶段论述了这个问题。关于淄青镇割据的原因,笔者不同意把胡化汉化说生搬硬套过来解释,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四章:淄青镇与其他藩镇的关系。淄青镇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和中央存在诸多关系,还和其他藩镇发生了很多的联系。本章正是论述的淄青镇这个曾经号称“诸镇号令”的强镇与河朔藩镇以及其他藩镇的关系。
     第五章:淄青镇的特点。淄青镇名噪一时,称王称霸,自然有自己的特点。它是由平卢军南下而建立而非原来因时因地设置的藩镇。淄青镇内部环境较为稳定,军乱很少,节帅采用了一系列办法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割据叛乱的淄青镇被唐政府平定也较其他藩镇为快,表现出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特点。本文既赞同前人文化因素的观点,又指出淄青镇被唐政府平定不能完全归结为文化原因,还提出了刘悟反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的观点。而且强调历史的结果是由历史的合力所造成的。
The situation of Military governor standing in great numbers and establishing a separatist regime became notable trait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of Tang Dynasty.Xuanzong Dynasty established ten Military governor.During and after the rebellion of AnLuShan-ShiSiMing,there are many new Military governor set by Tang government.Untill later period of Tang Dynasty and Five Dynasty,the problem of Military governor is an impotent political problem of Tang Dynasty.During that time,there is a powerful Military governor in Shandong,that is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The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have many army and much land,and dominated large land.It was list the fourth just after the“three Military governor in HeShuo”-----WeiBo,ChengDe ,YouZhou in OuYangxiu’s books.
     This paper mainly describe the history of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in oder to make a whole grasping to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and do good to the research of Military governor.
     The first chapter discribe the history evolution of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was found by PingLu army during the rebellion of AnLuShan-ShiSiMing. PingLu army went south from LiaoNing province to ShanDong province and rooted in ShanDong province.In the period of governor LiZhengji,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became a separatist regime. In the period of governor LiShidao,he became domineering and begun to walk rebel road.In the end,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s rebellion was putting down by Tang government.In oder to ruling well, Tang government divided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into three area.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became powerful because of the powerful economy. This chapter elaborate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s agriculture, handicraft industry, trade,cities and transportation.
     The third chapter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and Tang government.In the initial period of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the governor was respectful and submissive to Tang government.But in the later period of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the governor was more and more domineering.
     The fourth chapter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 and other Military governor.The exist of Military governor is not isolate,it related other Military governor inevitably.
     The fifth chapter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The internal environment was stable.The governor use a lot of method to consolidating the rule of himself. ZiQing Military governor’s death is faster than other Military governor.The result of history is created by joint forces of history.
引文
1、[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2、[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3、[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89年版。
    5、[清]王夫之:《读通鉴论》,中华书局1975年版。
    6、[宋]王若钦:《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版。
    8、[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9、[唐]苏敬:《新修本草》,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
    10、[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11、[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13、[清]吴廷燮:《唐方镇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8月第一版。
    14、[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一版。
    15、[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二二七,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民国七十八年)版。
    18、[清]董浩:《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19、[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20、[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学林出版社1992年10月第一版。
    22、(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
    23、[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24、[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5年版。
    25、[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26、[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郝黎:《唐代淄青镇探析》,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2001硕士论文。
    2、王妙英:《唐代横海镇研究》,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2006硕士论文。
    3、冯金忠:《唐代幽州镇研究》,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2001硕士论文。
    4、李楠:《元和平藩诗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06硕士论文。
    5、黄卓娅:《唐代平卢淄青镇研究》,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2005硕士论文。
    6、杜正乾:《唐代节度使旌节制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2002硕士论文。
    7、顾乃武:《唐代河朔三镇的社会文化研究》,厦门大学中国古代史2007博士论文。
    8、吴文良:《泽潞刘氏的兴亡与唐代中后期的政治》,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2007硕士论文。
    1、樊文礼:《唐代平卢淄青节度使略论》,《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第2期。
    2、郝黎:《唐代淄青镇的特点》,《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3年第12期。
    3、王赛时:《唐代的淄青镇》,《东岳论丛》, 1994年第2期。
    4、范汝杰:《唐代小说与唐代淄青镇节度使》,《求是》, 2006年第2期。
    5、李焕青:《唐宪宗中兴与藩镇政策》,《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5期。
    6、李怀生:《试论唐宪宗削藩取胜的原因》,《河北师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4期。
    7、魏向东:《论中晚唐宰相制度》,《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6年第1期。
    8、孔祥君:《论唐宪宗的“元和之治”》,《郑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9、张少华:《论裴度与淮西战役》,《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5年第11期。
    10、张国刚:《唐代藩镇军将职考略》,《学术月刊》, 1989年第5期。
    11、张国刚:《唐代藩镇军队的统兵体制》,《晋阳学刊》,1991年第3期。
    12、张国刚:《唐代禁卫军考略》,《南开学报》,1996年第6期。
    13、薛明扬:《论唐代使职的功能和作用》,《复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1期。
    14、徐嫩棠:《试析唐朝后期的兵变》,《贵州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90年第4期。
    15、张剑光:《唐代藩镇割据与商业》,《文史哲》,1997年第4期。
    16程志:《论中唐藩镇的本质和作用》,《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1986年第6期。
    17、王育民:《论唐末五代的牙兵》,《北京师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第2期。
    18、王赛时:《论唐朝藩镇军队的三级构成》,《人文杂志》,1986年第4期。
    19、齐永锋:《唐中叶的削藩措置及其作用》,《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85年第1期。
    20、黄新亚:《唐代藩镇割据的社会基础辨》,《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 1983年第2期。
    21、李焕青:《唐宪宗朝藩镇政策初探》,《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1期。
    22、江晓敏:《唐宋时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南开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5期。
    23、毛阳光:《唐代藩镇养子论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
    24、姜密:《唐代宗新论》,《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25、姜密:《唐代成德镇的割据特点》,《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
    26、姜清波:《试论唐代的押新罗渤海两藩使》,《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7、王兆刚:《藩镇与节度使制度》,《历史教学》,1997年第8期。
    28、易图强:《五代藩镇动乱特征分析》,《历史教学》,1994年第2期。
    29、宋强刚:《试论唐代藩镇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30、陈勇,李华锋:《关于淮西之役的几个问题》,《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31、马文军:《试论唐代河北地区胡化与汉化的两种倾向》,《洛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6期。
    32、陈长征:《论唐代中后期藩镇内部的军事集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3、张国刚:《唐代中央军事决策与军队领导体制论略》,《南开学报》(哲社版) 2004年第1期。
    34、张春海:《唐代平卢军南下后的种族与文化问题》,《历史学刊》,2006年第10期。
    35、张志玖,张国刚:《唐代藩镇使府辟署制度》,《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第1期。
    36、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37、谷霁光:《泛论唐末五代的私兵和亲军、义儿》,《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
    38、李晓路:《唐代中央集权之变化与方镇的产生》,《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39、何灿浩:《试论唐代中期君主对宦官之策的特点及其原因》,《宁波师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1期。
    40、樊文礼:《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形势和唐代宗朝的藩镇政策》,《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5年第4期。
    41、刘瑞清:《从德、顺、宪三朝看中央对藩镇割据的态度》,《阴山学刊》2008年第2期。
    42、孙继民:《关于唐宪宗元和时期的割据藩镇的户口申报》,《江汉论坛》2004年第6期。
    43、刘后滨:《安史之乱与唐代政治体制的演进》,《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2期。
    44、李天石:《略论唐宪宗平定藩镇的历史条件与个人作用》,《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6期。
    45、刘太祥:《中国古代王朝“中兴”局面形成的原因》,《南都学刊》(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
    46、杨西云:《唐中后期中央对藩镇的斗争政策——从元和用兵到长庆销兵》,《历史教学》,1996年第7期。
    47、(日)日野开三郎著,唐华全摘译:《安史之乱与唐朝东北政策的后撤》,《河北师院学报》(哲社版)1990年第6期。
    1、吕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2、乌廷玉:《隋唐史话》,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
    3、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三联书店1961年版。
    4、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三联书店1979年版。
    5、吴宗国:《隋唐五代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胡宝华《唐代监察制度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第一版。
    7、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8、胡如雷:《隋唐社会经济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9、黄永年:《唐史史料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0、黄永年:《唐史十二讲》,中华书局2004年第一版。
    11、钱穆《国史大纲》(修订版),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修订第三版。
    12、孙祚民:《山东通史》(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一版。
    13、王桐龄:《中国史》(上卷),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
    14、(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翁俊雄:《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16、张泽咸:《唐代工商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2月第一版。
    17、余也非:《中国古代经济史》,重庆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
    18、王赛时:《山东沿海开发史》,齐鲁书社2005年5月第一版。
    19、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20、王赛时:《山东海疆文化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第一版。
    22、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
    24、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25、朱亚非:《古代山东与海外交往史》,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一版。
    26、安作璋主编:《山东通史》(隋唐五代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第一版。
    27、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一版。
    28、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一版。
    29、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月第一版。
    31、白寿彝总主编,史念海主编:《中国通史》(9),隋唐时期(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32、白寿彝总主编,陈光崇主编:《中国通史》(10),隋唐时期(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33、刘善龄,郭建,郝陵生著:《话说中国·大唐气象》——隋唐(前期)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34、金尔文,郭建著:《话说中国·变幻中的乾坤》——唐(后期)五代十国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35、《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附卷历代战争年表(上),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
    ①《新唐书》卷五〇《兵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8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49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49页。
    ③《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414页。
    ④《新唐书》卷二二五《安禄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416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天宝十四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34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〇,乾元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64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〇,乾元元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064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二,上元二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18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天宝十四年十二月条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41页。
    ②《新唐书》卷六十五《方镇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00页。
    ③《新唐书》卷六十五《方镇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02页。
    ④《新唐书》卷六十五《方镇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03页。
    ⑤颜真卿《有唐宋州官吏八关斋会报德记》,《全唐文》卷三三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25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宝应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26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七,建中二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306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三五,贞元十六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89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广德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43页。
    ⑤《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43页。
    ⑥《旧唐书》卷一四五《吴少诚附吴元济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49页。
    ⑦《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宝应元年五月条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26页。
    ①《旧唐书》卷一二四《侯希逸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4页。
    ②《旧唐书》卷一二四《侯希逸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4页。
    ③《旧唐书》卷一二四《侯希逸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4页。
    ④《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5页。
    ⑤《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5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50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八,元和五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82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元和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27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元和元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29页。
    ①《中国军事史》附卷历代战争年表(上),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第629页。
    ①《中国军事史》附卷历代战争年表(上),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第629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元和十三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48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元和十三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49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元和十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57页。
    ①《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一《河南道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6页。
    ②《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95页。
    ③《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94页。
    ④《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96页。
    ⑤《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96页。
    ①《元和郡县图志》卷一一《河南道七》,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9页。
    ②《新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91页。
    ③《新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18页。
    ④《隋书》卷三〇《地理中》,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62页。
    ⑤《隋书》卷三一《地理下》,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873页。
    ⑥《太平寰宇记》卷一三《河南道十三》,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05页。
    ⑦《全唐文》卷三一,玄宗《论河南河北租米折留本州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6页。
    ⑧《通典》卷七《食货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2页。
    
    ①《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43页。
    ②《新唐书》卷二一三《藩镇淄青横海》,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92页。
    ③《汉书》卷二八《食货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3页。
    ①《魏书》卷一一〇《食货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63页。
    
    ①《唐代工商业》上编·制盐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六,永贞元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09页。
    ③《元和郡县图志》卷一〇《河南道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8页。
    
    ①《册府元龟》卷四九四《邦计部·山泽》,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04页。
    ②《新修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102页。
    ③《新修本草》卷七,《草部上品之下》,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102页。
    ④《新修本草》卷一〇,《草部下品之上》,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143页。
    ①《新修本草》卷八,《草部中品之上》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116页。
    ②《新修本草》卷一五,《兽禽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213页。
    ③《新修本草》卷一五,《兽禽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208页。
    ④《本草纲目》卷四六,《介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2531页。
    ⑤《新修本草》卷一六,《虫鱼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232页。
    ⑥《本草纲目》卷四六,《介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2533页。
    ⑦《新修本草》卷三,《玉石等部上品》,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49页。
    ⑧《新修本草》卷三,《玉石等部上品》,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49页。
    ⑨《新修本草》卷四,《玉石等部中品》,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62页。
    ①《新修本草》卷四,《玉石等部中品》,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62页。
    ②《新修本草》卷四,《玉石等部中品》,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64页。
    ③《本草纲目》卷二九,《果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1756页。
    ④《新修本草》卷一七,《果部》,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修订第二版,第254页
    ⑤《太平寰宇记》卷一八,《河南道十八》,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49页。
    ⑥《本草纲目》卷五〇,《兽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2715页。
    ⑦《本草纲目》卷五〇,《兽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2715页。
    
    ①《全唐文》卷七八〇《齐鲁二生·程骧》,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50页。
    ②《全唐文》卷七八〇《齐鲁二生·程骧》,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150页。
    ③《新唐书》卷二一四《刘悟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12页。
    ④《新唐书》卷一七九《王涯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318页。
    ⑤《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5页
    
    ①《太平寰宇记》卷一三,《河南道十三》,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93页。
    ②《太平寰宇记》卷一八,《河南道十八》,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49页。
    
    ①《太平寰宇记》卷二〇,《河南道二十》,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76页。
    ②《太平寰宇记》卷二一,《河南道二十一》,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82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七,天宝十四年十二月条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41页。
    
    ①《旧唐书》卷三七《五行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8页。
    ②《新唐书》卷四三《地理志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46页。
    ③《新唐书》卷四三《地理志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47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三,贞元六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22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元和元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34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50页。
    ②《旧唐书》卷一四二《李宝臣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66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广德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43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33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二年十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50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四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63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建中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81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建中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81页。
    ③《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5页。
    ④张国刚《唐代藩镇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61页。
    
    ①《新唐书》卷二一〇《藩镇魏博》,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22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建中二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293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九,兴元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390-7392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二九,兴元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392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二,贞元二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72页。
    ①《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附李师古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8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1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1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9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一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21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3页。
    ⑥《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3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3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3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4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4页。
    ⑤《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六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4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7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八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7页
    
    ①《宋史》卷四四二《尹源传》,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082页。
    ②《旧唐书》卷一四一《田承嗣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38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三,贞元六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520页。
    ②《旧唐书》卷一四二《李宝臣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66页。
    
    ①《旧唐书》卷一四二《李宝臣附李惟诚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70页。
    ②《新唐书》卷二一三《藩镇淄青横海》,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95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七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97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九年九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06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49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一五,天宝元年正月条胡注,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849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三一,兴元元年五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433页。
    
    ①《新唐书》卷六六《藩镇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46页。
    ②《新唐书》卷一五八《张建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0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十年九月“考异”,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18页。
    ②《新唐书》卷一五八《韩弘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45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一八,至德元年七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84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广德元年闰正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41页。
    ①《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5页。
    ②《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840页。
    ③《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附李师古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7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元和十三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50页。
    ②《唐大诏令集》卷一二〇,《政事·讨伐下·讨李师道诏》,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583页。
    ③《唐大诏令集》卷一二〇,《政事·讨伐下·讨李师道诏》,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583页。
    ④《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43页。
    
    ①《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附李师道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39页。
    ②《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四,《政事·平乱中·破淄青李师道德音》,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13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四一,元和十四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66页。
    ④《资治通鉴》卷二四一,元和十四年二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62页。
    
    ①《唐大诏令集》卷一二四,《政事·平乱中·破淄青李师道德音》,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613页。
    ②《唐大诏令集》卷一二〇,《政事·讨伐下·讨淄青禁焚烧庐舍敕》,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584页。
    ③《旧唐书》卷一六一《刘悟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30页。
    
    ①《旧唐书》卷一六一《刘悟传》,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230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页。
    
    ①参见郝黎《唐代淄青镇的特点》一文,《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12期,75页-79页。
    ②《旧唐书》卷一二四《李正己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541页。
    
    ①《新唐书》卷五二《食货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59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元和七年十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96页。
    
    ①《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元和十三年四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49页。
    ②《资治通鉴》卷二四〇,元和十三年十一月条,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757页。
    ③《读通鉴论》卷二五《宪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77页。
    ④《读通鉴论》卷二五《宪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7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