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华集》与明代中朝友好交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系统地考察了明代《皇华集》,着眼于利用《皇华集》记载的外交细节来探讨明代中朝诗赋外交对文化交流的影响。文章首先勾勒出《皇华集》产生的大背景,解读了《皇华集》特殊体例的由来。其次研究了明朝儒使在朝鲜境内的往返路线,介绍了朝鲜方面主动引导明使参观的景点,实际上也就是探讨各种《皇华集》为何会出现基本一致的吟咏内容,朝鲜与明朝儒使想打造一个什么样外交氛围。再次讨论了各种《皇华集》的情况,包括《皇华集》的版本、作者、内容及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等,最后,结合史籍文献,探讨了《皇华集》所反映的明代中朝友好交流之种种,利用《皇华集》及双方作者的文集中所透露的外交细节,总结了明代儒使在中朝“诗赋外交”中的作用。文章肯定了传统宗藩制度在特定历史阶段的积极意义,欣赏双方在此种外交体制内为打造良好外交互动而表现出的外交智慧,而正是这种外交智慧,才是明代中朝友好外交的基石。
This paper is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of Ming Dynasty and tries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ino-Korean poem-and-ode diplomacy in the cultural exchange through the diplomatic details recorded in it. First, the paper outlines the major background in which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came into being, and analyses the origins of the special styles of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Then it studies the to and fro route of scholar envoys of Ming Dynasty in Korea and introduces the attractions which the Korean side offered to guide Ming envoys to visit. It in effect discusses why different styles of poems and odes included in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generally share the same reciting content, and what diplomatic atmosphere Korea and Ming scholar envoys want to create. The paper once again discusses all kinds of circumstances concerning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including its versions, its authors, its literary value and its historical value. Finally, together with historical records and docu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iversified Sino-Korean friendly exchanges mirrored from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during Ming Dynasty. By The Imperial Collection and the diplomatic details revealed in the collec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iplomatic role scholar envoys played in Sino-Korean poem-and-ode diplomacy. This paper affirms the active meaning the Suzerain-Vassal State System had in the given historical period and praises the diplomatic wisdom the two sides exhibited to make a good diplomatic interaction within this system. It is this diplomatic wisdom that laid the foundation stone of Sino-Korean friendship during Ming Dynasty.
引文
②韩国明文堂1985年刊本。
    ③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2年。
    ④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0年。
    ⑤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12月。
    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11月。
    ⑦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⑧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⑨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
    ⑩严从简:《殊域周咨录》,中华书局余思黎校注本,1993年。
    (11)乔治忠、孙卫国《朝鲜吴庆元(小华外史)考论》,《史学史研究》2005年2期。
    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6月。
    ②韩国景仁文化出版社出版。
    ③1978年影印。
    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⑤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7月。
    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月。
    ⑧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⑨开明书店,1951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954年。
    ①开明书店,1951年。
    ②延边人民出版社,1984年8月。
    ③辽宁民族出版社1984年10月。
    ④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1968年7月。
    ⑤昆仑出版社,2004年。
    ⑥黑龙江民族出版社,1999年。
    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
    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上卷1992年,中卷1994年,下卷1995年。
    ⑩新华出版社,2004年。
    (11)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12)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8月。
    (13)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
    (14)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8月。
    (15)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11月。
    (16)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17)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
    (19)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20)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11月。
    (21)民族出版社,2005年9月。
    (22)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年6月。
    ①人民出版社,2010年12月。
    ②香港亚洲出版社2011年3月。
    ③《东吴历史学报》(台北),2003年10号。
    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5期。
    ⑤《南开学报》2005年5期。
    ⑥《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2期。
    ⑦《韩国学论文集》第2辑。
    ⑧《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4期。
    ⑨《韩国学文集》第12辑,2004年。
    ⑩《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4期。
    (11)《齐鲁学刊》1998年2期。
    (12)《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2期。
    (13)《海交史研究》2001年1期。
    (14)《东南学术》2002年3期。
    (15)《韩国学论文集》,2005年4辑。
    (16)《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期。
    (17)《兰州学刊》2008年1期。
    (180《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7年1期。
    ①《朝鲜通史》上卷第18章,784页,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著,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通史》翻译组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73年。
    ②《韩国史论》第44集,2000年。
    ③《韩华学报》2001年。
    ④《历史教学》(天津),1996年12期。
    ⑤收入到李慧竹主编的《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⑥台北:乐学书局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3月。
    ⑦《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5年2期。
    ① 《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61成化四年十二月壬子条。
    ②《明宪宗纯皇帝实录》卷61成化四年十二月壬子条。
    ③《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5正德十六年八月辛巳条。
    ①《大明会典》卷117“行人司”条。
    ②《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298嘉靖二十四年四月庚申条。
    ③《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明宗大王实录一》即位年十一月癸酉条。
    ①《明太祖实录》卷41洪武二年夏四月乙丑条。
    ②《明太祖实录》卷168洪武十七年七月丁酉条。
    ③《太宗恭定大王实录二》丙戌六年七月条。
    ①《大明会典》卷11 7“行人司”条。
    ②陆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72页。
    ③《大明会典》卷213《行人司》。
    ①《大明会典》卷221《翰林院》。
    ②《大明会典》卷5《选官》。
    ①《明史》卷86《河渠四·海运》。
    ②《明史》卷320《朝鲜传》。
    ③《燕行录全集》34册。
    ④《李朝仁祖实录》卷21仁祖七年七月辛亥条。
    ⑤《崇祯长编》卷55.
    ⑥《崇祯长编》卷2崇祯二年三月丙子条。
    ①《明季北略》卷5。
    ②《东江遗事》卷上(《丛书集成三编》第99册,新文丰出版公司670页)云:崇祯二年闰四月十七日一本,揭为小邦贡道以从登莱来往,乞勿更易,以免颠覆之患事。
    ① 《金史》卷106《张行简传》。
    ②向南《辽代石刻文编·兴宗编》之《韩橁墓志》。
    ③《宋大诏令集》卷231《政事·四裔·契丹四》。
    ④ 《全宋诗》卷556。
    ① 《李朝燕山君日记》卷59燕山君十一年九月条。
    ② 《李朝燕山君日记》卷60燕山君十一年十二月条。
    ①《李朝中宗实录》卷84中宗三十二年四月条。
    ②《明世宗实录》卷221嘉靖十八年二月条。
    ① 《李朝中宗实录》卷90中宗三十四年四月条。
    ①《明别集版本志》谓刘万历癸未(十一年)进士,误。兹据《明清进士碑录》改正。
    ①《辽海编》。
    ②倪谦《庚午皇华集》。
    ③陈鉴《丁丑皇华集》。
    ④《庚辰皇华集》之《渡临津》。
    ⑤金湜《甲午皇华集》之《车辇馆午饭》。
    ⑥金湜《甲午皇华集》之《谢国王赠鞍马诗》。
    ⑦祁顺《丙申皇华集》之《奉使出京》。
    ⑧祁顺《丙申皇华集》。
    ⑨《巽川祁先生文集》卷11.
    ⑩祁顺《丙申皇华集》。
    (11)《戊申皇华集》。
    ①《壬子皇华集》。
    ②《壬子皇华集序》。
    ③《壬午皇华集》之李荇《次史道郭山孝女诗》。
    ④《丁酉皇华集》卷1。
    ⑤《丁酉皇华集》卷5。
    ⑥《己亥皇华集》。
    ⑦《乙巳皇华集》之《百祥楼次鸿山太史韵》。
    ⑧《丙午皇华集》。
    ⑨《戊辰皇华集》之《别辛校书》。
    ⑩《戊辰皇华集序》。
    (11)以上均见成宪《戊辰皇华集》。
    (12)《癸酉皇华集序》。
    ①《壬午皇华集》。
    ②《壬寅皇华集序》。
    ③《壬寅皇华集》之《宝翰承恩诗卷后》。
    ④《壬寅皇华集》之《次韵途中感兴》。
    ⑤《壬寅皇华集》之申湜《次韵游汉江》。
    ⑥《丙午皇华集》之《山海和金太仆韵》。
    ⑦《丙寅皇华集》之《过嘉山岭纪怀》。
    ⑧《丁酉皇华集》卷1。
    ①《辽海编》所收习嘉言《(汉阳送别诗)跋》。
    ①《丁酉皇华集》。
    ②《韩国诗话叶论中国诗资料选粹》引《菊堂排语》,134-136页。
    ③蔡镇楚编《域外诗话珍本丛书》第九册。
    ④《静志居诗话》卷7。
    ①成伣《慵斋诗话》。
    ②《李朝世祖实录》卷16世祖五年四月条。
    ①陈鉴《丁丑皇华集序》。
    ②华察《己亥皇华集序》。
    ①顾天埈《壬寅皇华集序》。
    ①《明史》卷286《高棅传》。
    ②可参见《词林典故》卷3、《春明梦余录》卷32.
    ①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卷9《皇明律范序》。
    ②《朝鲜时代书目丛刊》,2932页。
    ③《韩国诗话丛编》卷1梁庆遇《霁湖诗话》。
    ④金得臣《终南丛志》谓:“苏斋读《论语》、杜诗二千回。”
    ⑤转引自《朝鲜古典诗话研究》,延大出版社,1995年。
    ⑥《朝鲜时代书目丛刊》,2932页。
    ①倪谦《朝鲜纪事》。
    ①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6《世宗庄宪大王实录三》庚午三十二年正月条。
    ①《李朝成宗实录》卷213成宗十九年二月条。
    ②《李朝成宗实录》卷213成宗十九年三月条。
    ③《李朝成宗实录》卷213成宗十九年三月条。
    ①《李朝宣祖实录》卷148宣祖三十五年三月条。
    ②《李朝宣祖实录》卷148宣祖三十五年三月条。
    ③《顾太史文集》卷7《答叔父书》。
    ④《顾太史文集》卷7《与王盂夙书》。
    ⑤《壬寅皇华集序》。
    ① 《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卷5
    ① 《李朝太祖实录》辛祸十四年正月条。
    ②《朝宗岩文献录·文苑》卷41《沈民觉斥和疏》。
    ③朱元璋《皇明祖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4册[C],台南庄严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影印,1996。首章。
    ④《李朝太祖实录》元年条。
    ⑤《李朝太祖实录》元年条。
    ⑥《李朝太祖实录》元年条。
    ⑦《李朝太祖实录》元年条。
    ⑧《李朝太祖实录》元年条。
    ⑨《李朝太祖实录》,五年三月条。
    ⑩《李朝太祖实录》,元年十一月条。
    ①《李朝太祖实录》二年五月条。
    ②《李朝太祖实录》三年条。
    ③《李朝太祖实录》三年条。
    ④《李朝定宗实录》元年六月条。
    ⑤《李朝定宗实录》元年条。
    ⑥《李朝太宗实录》元年闰三月、六月条。
    ①《李朝太宗实录》二年条。
    ②《李朝太宗实录》三年条。
    ①杨昭全《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33页。
    ②《辽东志》卷1《疆域》。
    ③杨昭全《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34页。
    ④《大明一统志》卷89《女真》。
    ⑤《李朝太宗实录》五年二一三月条
    ①《李朝太宗实录》五年二一三月条。
    ②杨昭全《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36页。
    ③《李朝实录》十九年五月条、十七年二月条。
    ④《李朝实录》十九年五月条、十七年二月条。
    ⑤《李朝实录》二十年五月条。
    ⑥《李朝太宗实录》十八年五月条。
    ①《李朝太宗实录》四年四月条。
    ②《李朝太宗实录》四年五月条。
    ③《李朝太宗实录》四年五月条。
    ④《李朝太宗实录》卷三十五,十八年五月条。
    ⑤《李朝太宗实录》四年十月条。
    ⑥《李朝太宗实录》四年十月条。
    ⑦杨昭全《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39页。
    ⑧王薇等《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72页。
    ①此段参考杨昭全《中朝边界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140~144页。
    ②《李朝太宗实录》十八年五月条。
    ③《李朝太祖实录》二年五月条。
    ④《李朝太祖实录》二年五月条。
    ⑤《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六年七月条。
    ⑥《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六年七月条。
    ①《李朝太祖实录》五年条。
    ②参照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黑龙江民族出版社,1999年,114-120页。
    ③《李朝太祖实录》三年二月条。
    ④《李朝太祖实录》五年条。
    ⑤《李朝太祖实录》四年十一月条。
    ①《李朝宣祖实录》二十六年六月条。
    ②《李朝宣祖实录》二十三年至二十四年条。
    ③《李朝宣祖实录》二十五年六月条。
    ④ 《李朝宣祖实录》二十五年四月条。
    ⑤《李朝宣祖实录》二十五年四月条。
    ①《明神宗实录》万历二十年六月条。
    ②同上。
    ③《明神宗实录》万历二十六年十二月条。
    ④《明史》卷320《朝鲜传》。
    ①此段参照李光涛《中韩民族与文化》,台北出版社,1968年。
    ②《李朝世宗实录》二十四年五月、八月条。
    ③《李朝世宗实录》三十年条。
    ④《李朝光海君日记》十四年闰四月条。
    ⑤《李朝光海君日记》二十一年二月条。
    ⑥《辽事述·辽左兵端》。
    ①《李朝光海君日记》11年7月条。
    ②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黑龙江民族出版社,1999年,428页。
    ③《李朝仁祖实录》元年三月条。
    ④《李朝中宗实录》卷43中宗十七年正月条。
    ① 《世宗庄宪大王实录三》庚午三十二年闰正月条。
    ①《李朝成宗实录》卷214成宗十九年三月条。
    ① 《李朝成宗实录》卷214成宗十九年三月条。
    ①郑昆寿《柏谷先生集》,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标点影印韩国文集丛刊》(48),韩国景仁文化社,1996年,445页。
    ②郑昆寿《柏谷先生集》,韩国民族文化推进会《标点影印韩国文集丛刊》(48),韩国景仁文化社,1996年,447页。
    ③《明史》卷20《神宗本纪》。
    ④《明史》卷320《朝鲜传》。
    ⑤孙绳祖《明与朝鲜国交之检讨》,《文史杂志》1994年第7、8期。
    ①《明光宗实录》万历四十八年八月条。
    ①《明会典》卷108《朝贡四》。
    ①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8月,第226页。
    ②侯馥中《明代中国与朝鲜贸易研究》,山东大学专门史博士论文,2009年,125~126页。
    ③《李朝太宗实录》三年十一月条。
    ①《李朝成宗实录》卷265成宗二十三年五月条。
    ② 《李朝中宗实录》卷43中宗十六年十一月条。
    ①《李朝中宗实录》卷83中宗三十二年二月条。
    ②《李朝宣祖实录》卷6五年十月、十二月条。
    ①《李朝中宗实录》十年十一月条。
    ②《李朝成宗实录》十五年七月条。
    ③ 根据《李朝实录》,成宗国王李娎本纪整理。
    ④《李朝成宗实录》十五年七月条。
    ⑤《李朝中宗实录》十年十一月条。
    ①《朝鲜李朝世祖实录》卷33。
    ②《陶谷集·杂著》。
    ①《李朝世祖实录》三年六月条。
    ②《李朝世祖实录》十年条。
    ③ 《李朝成宗实录》十九年二月条。
    ④董越:《朝鲜赋》。
    ⑤叶泉宏《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92年。
    ⑥《明孝宗实录》成化二十三年十二月条。
    ⑦ 董越:《朝鲜赋》。
    ①杨昭全、韩俊光《中朝关系简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2年。
    ②《李朝成宗实录》二月、三月条。
    ③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黑龙江民族出版社,1999年,266页。
    ④王克平《朝鲜与明外交关系研究——以“诗赋外交”为中心》,延边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105页。
    ⑤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1。
    ⑥黄有福《(朝鲜诗选)编辑出版背景研究》,《当代韩国》2002年秋季号,78页。
    ⑦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①朴世堂:《诗经思辨录序》。
    ①《荷牐丛谈》卷1。
    ②王薇等著《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251页。
    ③《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二年六月条。
    ④王薇等著《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250页
    ⑤《李朝世宗实录》十五年十二月条。
    ⑥王薇等著《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251页。
    ⑦王薇等著《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252页。
    ⑧贾顺先《退溪全书今注今释》,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⑨王薇等著,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9月,252页。
    ①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年,257页。
    ②《明史》卷221《魏时亮传》。
    ③邹元标《愿学集》卷6《明南京刑部尚书敬吾魏先生行状》。
    ④《顾太史集》卷7《与赵无声门生书》。
    ⑤《顾太史集》卷7《与王孟夙书》。
    ⑥《辛酉皇华集》。
    ①《辛酉皇华集》。
    [1]刘顺利著.半岛唐风——朝韩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
    [2][明]过庭训.“续修四库全书本”.本分省人物考
    [3][明]黄洪宪.“四库禁毁丛刊本”.碧山学士集
    [4]朝天录.台北:台北珪庭出版社,1978
    [5][明]黄洪宪.朝鲜国纪.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6][明]倪谦.朝鲜纪事.“丛书集成初编”本
    [7]吴晗编.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李光涛.朝鲜壬辰倭祸史料.中国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2
    [9]张伯伟编.朝鲜时代书目丛刊.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朝鲜诗学对中国江西诗派的接受—以高丽后期李朝前期朝鲜诗话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1][日]林泰辅著,陈清泉译.朝鲜通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34
    [12]朝鲜王朝对华观的演变——《朝天录》和《燕行录》初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13][明]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大立出版社,1980
    [14][清]鄂尔泰等.词林典故.“四库全书”本
    [15]葛振家.崔溥《漂海录》评注.北京:线装书局,2002
    [16][明]李维桢.大泌山房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7][明]寥道南.殿阁词林记.“四库全书”本
    [18][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
    [19][明]杨士奇.东里集.“四库全书本”
    [20][明]杨士奇.东林列传.“四库全书本”
    [21]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2][明]张宁.方洲集.“四库全书本”
    [23][朝鲜]郑麟趾等.高丽史.日本“国书刊行本”,1977
    [24][明]顾天埈.顾太史文集.“四库禁毁丛刊本”
    [25][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
    [26][明]焦竑.国朝献征录.济南:齐鲁书社,“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27]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邝健行等,中华书局,2002年。
    [28]杜宏刚等编.韩国文集中的明代史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9][明]黄佐.翰林记.“四库全书本”
    [30][明]朱谋垔.画史会要.“四库全书本”
    [31]皇华集(一).台北:台北硅庭出版社,1978
    [32]皇华集(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33]皇华集(三).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分馆藏本抄录本
    [34][清]杨殿奎等编校.皇华集类编.中国国家图书馆文津分馆藏本
    [35][明]魏焕.皇明九边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
    [36][明]朱大韶.皇明名臣墓铭.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69
    [37][明]张弘道.皇明三元考.“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
    [38]刘健明编.黄约瑟隋唐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
    [39][明]李东阳.怀麓堂集.“四库全书本”
    [40][明]焦竑.焦氏澹园结集.“四库禁毁丛刊本”
    [41][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42][明]冯梦祯.快雪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3]汉城大学图书馆编.奎章阁图书韩国本综合目录.首尔:保景文化社,1994
    [44][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1
    [45]丁福保著.历代诗话续编.北京:电华书局,1983
    [46]末松保和编.日本国书刊行会编.李朝实录.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影印.1957-1966
    [47][明]钱谦益.列朝诗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48][明]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新1版
    [49]王克平著.明朝与朝鲜的诗赋外交研究.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11
    [50]陈国球著.明代复古派唐诗论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1][日]池内宏钞录.明代满蒙史料·李朝实录抄.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5年影印本。
    [52]叶泉宏著.明代前期中韩国交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1
    [53]查清华著.明代唐诗接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4]杜慧月著.明代文臣出使朝鲜与皇华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5]杨正泰著.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56]姜龙范、刘子敏.明代中朝关系史.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9
    [57][明]申时行等修.明会典.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9
    [58][清)龙文彬纂.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
    [59]刘谦著.明辽东镇长城及防御考.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60]朱保炯等.明清进士题名帮录索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980年
    [61][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四库全书”本
    [62][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
    [63]“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本.明实录.北京:中国书店,1983
    [64]刘菁华等.明实录朝鲜资料辑录.成都:巴蜀书社,2005
    [65]李国祥编.明实录类纂·涉外史料卷.武汉:武汉出版社,1991
    [66]明实录《邻国朝鲜篇》.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1983
    [67][清]陈田.明诗纪事.“续修四库全书本”
    [68][清]朱彝尊.明诗综.北京:中华书局,2007
    [69][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四库全书本”
    [70][明]魏骥.南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71][明]倪谦.倪文僖集.“四库全书本”
    [72][明]倪元璐.倪文贞集.“四库全书本”
    [73]清华大学图书馆编.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善本书目.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74][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5]吴丰培.壬辰之役史料汇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0
    [76]黄仁生.日本现藏稀见元明文集考证与提要.长沙:岳麓书社,2004
    [77][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北京:中华书局,1965
    [78][明]刘鸿训.四素山房集.“四库全书未收书辑刊本”
    [79][朝鲜]洪万宗编,赵季等笺注.诗话丛林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80]殷梦霞等编.使朝鲜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
    [81][明]朱谋至.书史会要续编.“四库全书本”
    [82][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北京:中华书局,1993
    [83]台湾公藏善本书目书名索引.台北:台湾“中央图书馆”编印,1971
    [84][明]徐显卿.天远楼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
    [85]赵兴元等.《同文汇考》中朝史料.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86]王家鸿.外交史话.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87][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北京:中华书局,1962
    [88][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89][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四库全书本”
    [90][清]魏禧.魏叔子文集.“续修四库全书本”
    [91][明]杨荣.文敏集.“四库全书本”
    [92][明]吴之鲸.武林梵志.“四库全书本”
    [93][朝鲜]洪彦弼等.新增东国舆地胜览.汉城东国文化社影印本,1958
    [94][明]许国.许文穆公集.“四库禁毁丛刊本”
    [95][明]祁顺.巽川祁先生文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
    [96]王晓平著.亚洲汉文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97][韩国]林基中.燕行录全集.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
    [98][明]萧彦等.掖垣人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
    [99]蔡镇楚等编.域外诗话珍本丛书.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100][明]邹元标.愿学集.“四库全书本”
    [101]杨通方.源远流长的中朝文化交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102][明]龚用卿.云冈选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
    [103][朝鲜]洪凤汉等.增补文献备考.韩国明文堂,1985
    [104]杨昭全等.中朝边界沿革及界务交涉史料汇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
    [105]白新良著.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106]朴真爽著.中朝经济文化交流史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107]刁书仁等.中朝相邻地区朝鲜地理志资料选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108]杨昭全著.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109]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目.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10]彭林著.中国礼学在古代朝鲜的播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1]朴兴镇著.中国廿六名及明清实录东亚三国关系史料全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
    [112]黄建国等.中国所藏高丽古籍综录.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
    [113]姜孟山等.中国正史中的朝鲜史料.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
    [114]蒋非非、王小甫等.中韩关系史(古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15]彭国栋著.中韩诗史.台北:台湾正中书局,1957
    [116]李岩著.中韩文学关系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