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与中道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追本溯源的角度,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先秦儒家中庸思想的发展过程,展现了孔子、子思、孟子和荀子这些思想家们中庸思想的理论特色,揭示出其本质区别在于对“何为中”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在孔子那里,中庸是一个哲学范畴,是贯穿其学说的核心。究其本质,是主张从全局出发,尤其是要照察矛盾的双方或多方,既注意其对立性又不忘其统一性,避免因走极端而犯过犹不及的错误,从而全面地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可将此概括为“全为中”;思孟学派从心性学出发,主张“诚为中”和“仁义为中”,其共同点是“德性为中”,使中庸由抽象之道降格为具体之德;荀子提出“礼法为中”,实质是以“规范为中”平衡思孟之偏,从而恢复孔子的“全为中”。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中道观并不是对前人传统的照搬或挪用,而是以其独有的《生物学》、《心理学》和《形而上学》为基础对中道的再发明、再创造,如,生物学所证明的人乃是神兽之间的、亦神亦兽的特殊物种;再如,形而上学所揭示的连续且可分的事物都存在着居间者等等。建立在如此深厚的科学基础上的中道观必然又反映在其《政治学》中,从而使亚里士多德关于实践科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的学术思想以中道为主线而浑然一体,并明显地衍生出意蕴深刻的“中道精神”,它们是:中道意味着理性与欲望的契合:中道预示着德性与规范相统一;中道蕴涵着政治民主。
     凭借悠久的科学传统和理论思维优势,亚里士多德所建构的《伦理学》的理论框架无疑要比中国先秦儒家的更全面系统并富有逻辑性,使得该比较自然而然地以此为基础来进行。如,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划分为主要依靠习惯养成的伦理德性和主要靠思维训练而获得的理智德性两部分。通过体系庞大的伦理德性的比较,体现出诸多的共同性,如同多异少的相似之德及同异各半的相近之德;也有彼此的特殊性,如异多同少的相反之德和各自所特有的德性。但是,无论差异多么大,两家都将其视为中庸/中道之德,既看到了该德性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又同时提出确保其适度、避免走向极端,在亚里士多德,其标准是“应该”;在儒家,其准则是“过犹不及”。对于这些伦理德性,儒家内部在中庸的贯彻上并非始终如一,本文通过论证几种有代表性的德性——如仁与孝、义、宽等——在后儒那里出现了与孔子中庸之道相脱离的现象,即或被夸大或被弱化,成为非中庸之德,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泛道德主义和意识形态上的思想专制的理论先河滥觞于此。
     在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理智德性方面,两家各有得失。亚里士多德发扬了理智优先的古希腊传统,使其主要体现为思辨科学的理智德性——智慧——摆脱了中道的限制,成为绝对自由的至上存在,一方面奠定了西方传统文化中的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也酝酿了近代西方社会因科学主义而带来的环境及生态危机;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智慧从不存在于儒家的德性细表中虽然使中国避免了近代西方社会的上述危机,但却以科技发展逐渐落后并通过制约生产力而拖延整个社会的进步以及使人性的完善一直存在着空白区域为代价,可谓损失惨重。而这是缘于充满人文关切的儒者们于中国先秦社会坚持道德理性的绝对优先性的必然结局。
     中庸和中道的伦理之别必然要反映到政治学中,如,孟子在对“时中”和“权”的强调中使得一直很受孔子重视的礼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为中国传统思想史埋下了重德性轻规则的理论伏笔,至今影响着中国的社会发展和进步。而心性之学及性善论烘托下的中庸在对德治的诉求中演绎为“圣人为中”,最终导致了权威主义和政治专制,这既是儒家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之显学的原因也是大一统的文明古国的思想家们于其时、处其世所迫不得已的选择。
From the angle of probing into original,the dissertation unfolds the major thinkers' theoretical character from Confucius to Zisi,Menzi and Xunzi before readers' eyes by reviewing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 mean prior to Qin-dynasty.It reveals that the re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in answer to the issue of "what is the standard of mean". In Confucius' eyes,mean was either a philosophical category or the core of his doctrine.Its distinctive character was to observe,analyze, deliberate and solve problems for the whole.Be care for the two or more sides of contradictory,especially pay attention to their either opposed or united relationship to avoid on the extremes.So,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whole is the standard of Confucius' mean." Menzi's view was that "virtue was the standard of mean".Nevertheless,the mean's status was lowed form law to virtue.Xunzi rose that "Li and law was the standard of mean" to balance Zisi and Menzi's theory,and its real goal was to restore Confucius' view that "the whole is the standard of mean".
     Aristotle's view of mean in《ethics》was not only a copy of predecessors,it was a new recreation basing on his《Biology》,《Psychology》and《Metaphysics》.The support,such as human being was a special species between god and animal from his biology,or all continuous and divisible things had the middle one from his philosophy. The view of mean was naturally reflected on his《politics》and became the main clue of his practical science especially made them unity which implicated the profound mean spirit,and they were:ration was correspond to appetite;virtue and norm were unity;politics needed democracy.
     Relying on an age-old traditional of science and theoretical thinking, undeniably,comparing with Confucianism,Aristotle's theoretical frame is more systematic and logic,so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m should be on the way naturally according with Aristotle's frame.For example,he divided virtue into two kinds:ethical virtue and intellectual virtue,the former one came from life habit and the latter one from thought practice. They had so many commons,such as the identical virtues with more common than difference,or the resembled virtues with half common and half difference.We can also find their specificities,such as opposite virtue with more differences than common and their respective unique ethical virtues.However,all above ethical virtues,no matter how different they were,Aristotle and Confucian saw them virtues of mean. They thought the virtues were important but must be moderate to avoid extremes,and the norm was "should" for Aristotle but "going too far is as bad as not going far enough" for Confucius.Different views of mean emerged inside Confucianism about these virtues of social life,many of them—such as "Xiao","Ren","Yi" and "tolerance",etc.—were separated from mean in thinkers after Confucius prior to Qin-dynasty.All above virtues were exaggerated or weakened and became virtues of non-mean,then moralism and thinking dictatorialness of theorie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ere born.
     On intellectual virtues which so-called by Aristotle,both sides had either gains or loss.Aristotle's intellectual virtue—wisdom——which essence was contemplation went out the limit of mean and dominated all else to sustain the Greece tradition of intellectualism.Consequently,one side,scientific spirit of seeking truth for truth in western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found;and another side,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crisis rooted in scienceism in western modern society broke out.But the intellectual virtue has never been in Confucianism,and it had brought heavy loss although made China to avoid above crises.First,backward productive power came from developing slowly gradually of science and technique had delayed progress of Chinese whole society;second, perfection of human nature had always having blind area.The main cause of above phenomenon was that the humane Confucians persisted moralism in Chinese society prior to Qin-dynasty.
     The differences should be reflected on politics,such as Mengzi ignored the importance of law which was much valued in Confucius,and founded the foreshadow of thinking highly of virtue but looking down on regular in Chinese thinking history which had been affecting Chinese society until now.The mean which emphasized the virtue under the theory about good nature of human being should inevitably reduce the end—the "sage is the standard of mean".This was either the cause of why Confucianism had been advocated by government in Chinese feudal society or alternative which these Confucians acted against their will in the country with big and united tradition.
引文
[1]蒙培元.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J].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P50.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05,223,232页.
    [3][美]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100,145页.
    [4]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第113-117页.
    [5][美国]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第149页.
    [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1]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第364页.
    [2]转引自:邓球柏.“中庸”与“中庸之道”浅谈[J].武陵学刊,1997年第4期:P56.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第141-142页.
    [4]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第180-181页.
    [5]刘蔚华.中庸之道是反辩证法的思想体系[J].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P64-70.
    [6]陈满铭.中庸思想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序言.
    [1]葛楚英.还中庸之道以本来面目[J].理论探讨,1998年第2期:P82-84.
    [2]庞朴.沉思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第97-105页.
    [3]杨涯人.中庸思想的历史定位及现代意义[J].理论探讨,1998年第2期:P85-87.
    [4]张锡勤,孙实明,饶良伦.中国伦理思想通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第55-57页.
    [5]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511-521页.
    [1]宋德宣.中国古代的矛盾学说--中庸[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4期:P21.
    [2]邓红蕾.试论先秦儒家中庸范畴的哲理化[J].孔子研究,1987年第3期:P48.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第361页.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第362页.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236页.
    [4]W.F.R.Hardie.Rristotle' 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P182.
    [5][美]A·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M].龚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103页.
    [6][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15页.
    [1][美]大卫·福莱.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二卷)[C].冯俊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43-144页.
    [2]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198-199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形而上学》,苗力田译,1078a11.
    [4]傅乐安.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37页.
    [1]蔡元培.蔡元培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第119页.
    [1][德]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51页.
    [1][美]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389-390页.
    [2]D.S.Hutchinson.The virtues of Aristotl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1986,P7.
    [1][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第397页.
    [2][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13页.
    [3][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399页.
    [1]廖申白.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干预伦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P35.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本论文中《论语》一书皆出于此,后面的不再标注。)
    [2]《中庸》原是《礼记》一书中的第三十一篇,但早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有了单行的著录。后由程、朱抽取出来,与《论语》、《大学》、《孟子》一起合称四书,成为元后科举出题的钦定用书。
    [3]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第14页.
    [4]唐兰:《殷虚文字说》,转引自:刘桓.殷契新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第161页.
    [5]周法高.金文诂林(第一册)(卷一)[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第328页.
    [6]胡念耕.唐兰释“中”补苴[J].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P205-207.
    [1]陈跃文.论中道--中庸思想的起源[J].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P42.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本论文中的《礼记》皆出于此书,后面的不再标注。)
    [3]唐兰:《殷虚文字说》,转引自:刘桓.殷契新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第161-162页.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本论文中《诗经》一书皆出于此,后面的不再标注。)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本论文中《尚书》一书皆与此同,后面的不再标注。)
    [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本论文中《易经》一书皆出于此,后面的不再标注。)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20页.
    [2]黄沛荣.易学乾坤[M].台湾:大安出版社,1998,第146页.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本论文中的《中庸》及朱熹注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标注。)
    [4][明]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128页.
    [1]庄子.庄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
    [2]胡念耕.孔子“中庸”新解[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P109.
    [3][明]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4][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第460页.
    [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第38页.
    [2][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第58页.
    [1]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第246页.
    [2]陈科华.中庸之为“至德”的意涵浅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P63.
    [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100-101页.
    [4]庞朴.沉思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第137页.
    [1]陈科华.儒家中庸之道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4页.
    [2]商国君.“中庸”思想辨析[J].陕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P69-70.
    [3]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朱子语类》卷六三.
    [1][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127页.
    [2][美]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第117页.
    [1]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22页.
    [2]漆侠.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中道义[J].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P83.
    [3][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本论文中《孟子》一书皆出于此,后面的不再标注。)
    [1]参见拙作:论圆点儒家和谐宇宙观--与古希腊相比较[J].求索,2006年第3期:P118-119.
    [1]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参见拙作:论圆点儒家中庸论的目的[J].台州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P28-29.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91-94页.
    [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9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109页.
    [4]安乐哲,郝大维.《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P5-7.
    [5][日]森三树三朗.《中庸》的“诚”与《庄子》的“真”[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2期:P110.
    [6]廖焕超.《中庸》作者献疑[J].孔子研究,1990年第4期:P16-21.
    [7]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朱子语类》卷十四.
    [1]程灏,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七
    [2]程灏,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一
    [3]漆侠.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中道义[J].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P80-81.
    [4][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P92.
    [1]罗祖基.论中和的形成及其发展为中庸的过程[J].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P78-82.
    [2]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朱子语类》卷六二.
    [3]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朱子语类》卷六二.
    [1]鲁迅.华盖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第25页.
    [2]刘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M].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化哲学所筹备处,2000,第121页.
    [1]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第92页.
    [2]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Tu Weiming.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An Essay on Confucian Religiousnes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P16-17.
    [1]金岳霖.中国哲学[J].哲学研究,1985年第9期:P40.
    [2]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3]安乐哲,郝大维.《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P13.
    [4]唐君教.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论文集[M].台北:学生书局,1988,第386页.
    [5]Wing-tsit Chan.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96.
    [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0-131页.
    [1]张玉春.吕氏春秋(上)[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Z].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第3页.
    [3]T.E.Wren:Caring About Morality: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in Moral Psychology.The MIT Press,1991,p165.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第67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第79页.
    [3]Tu Weiming.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An Essay on Confucian Religiousnes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P81-82.
    [1][美]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序.
    [2]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第141页.
    [1]梁启超.孔子[M].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54页.
    [1][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第55-56页.
    [1]孙星衍.孔子集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289.
    [2]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朱子语类》卷三十七.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262页.
    [1]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396-407页.
    [1]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页.
    [2]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4页.
    [1]安乐哲,郝大维.《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P6.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156页.
    [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378页.
    [2]荀子.荀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本论文中的《荀子》皆与此同,后面不再注明。)
    [1]老子.老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本论文中《老子》皆与此同,后面不再注明。)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第226页.
    [1]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166页.
    [1]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第65页.
    [1]张觉.商君书校注[M].岳麓书社,2006.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536页.
    [2]Liddell-Scott Greek-English Lexicon,Oxford,Clarendon Press,7th Edition,1961,P500.
    [3]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932页.
    [8]Alexander Grant.The ethics of Aristotle.Vol.I.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885,P252.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535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16页.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本论文中《柏拉图全集.法篇》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转引自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143页.
    [4]转引自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236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42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4-95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IH].颜一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14页.
    [1][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第237页.
    [2][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212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本论文中(《尼》,苗力田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本论文中(《尼》,廖申白译)皆出自此书,以后的不再注明。)
    [5][印]阿.库.穆霍帕德希亚.西方政治思想概述[M].姚鹏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第8-9页.
    [6]H.Rackham.Aristotle:The Nicomachean Ethics,London:William Heinemans,1926,P247,239,241.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本论文中(《论灵魂》,秦典华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本论文中(《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2]廖申白.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正确”观点[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5期:P4-9.
    [1][苏]A·古谢伊诺夫,T·伊尔利特茨.西方伦理学简史[M].刘献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第98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170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171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9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9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442页.
    [1]唐凯麟.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263页.
    [2]杨国荣.道德的形上内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P100.
    [1]荷马.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本论文中(荷马,《伊利亚特》)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221页.
    [1][英]W 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124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本论文中(《形而上学》,苗力田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本论文中(《修辞术》,颜一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四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本论文中(《动物志》,颜一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本论文中(《论感觉及其对象》,秦典华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12页.
    [2]赫拉克利特的《残篇119》,一般被译为“人的德性就是他的守护神”。海德格尔重新将其译为:“只要人是人的话,人就住在神的近处。”参见: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第129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本论文中(《大伦理学》,徐开来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1]亚里士多德专家斯图尔特认为,在讨论了勇敢与节制这两种同对人的动物本能的调节有关的德性之后,即勇敢克服怯懦,节制克服放纵,《尼》接下去讨论的德性不再是同纯粹动物本能相关的,而是同对特别属于人的感情的调节相关的德性.参见:《尼》,廖申白译,第95页注[1].本人认为,与动物本能相关的德性不只包括勇敢和节制,慷慨、温和等与感情和行为相关的德性虽然不再是对纯粹动物本能的克服--但本质上仍然是对纯粹动物本能的社会表现的克服,如慷慨者首先克服其不及--在给予上过少或在索取上过多,与过多给予或过少索取相比,这是大恶,是纯粹动物本能--自保自利的社会化的表现。
    [2][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第93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本论文中《论生命的长短》,秦典华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说明。)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本论文中(《论青年和老年.论生和死》,秦典华译)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1][美]加勒件.汤姆森,马歇尔.米斯纳.亚里士多德[M].张晓林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第72页.
    [1]田士章,余纪元.柏拉图.亚里士多德[M].台北市:书泉出版社,1981,第73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汪子嵩.亚里士多德·理性·自由[M].保定市: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第15页.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C].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第282页.
    [2]田士章,余纪元.柏拉图.亚里士多德[M].台北市:书泉出版社,1981,第132页.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本论文中(《物理学》,徐开来译)皆出自此书,以后不再说明。)
    [1][美]加勒特.汤姆森、马歇尔.米斯纳.亚里士多德[M].张晓林译.中华书局,2002,第53页.
    [2]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180页.
    [1]W.F.R.Hardie.Rristotle' 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P23.
    [2]Anthony Kenny.Aristotle on the Perfect Life.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p.93.
    [3]J.L.Ackrill.Aristotle on Eudaimonia,in Essays on Aristotle' s Ethics,eds,A.O.Ror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p.15.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本论文中(《范畴篇》,秦典华译)皆出自此书,以后不再注明。)
    [1][美]A.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33页.
    [1]sardanapllos传说中的亚述王,希腊人献给他的墓志铭是:“吃吧,喝吧,玩吧,别有何求。”
    [2]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18页.
    [3]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21页.
    [1]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第135页.
    [2]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116页.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本论文中《柏拉图全集.国家篇》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1][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15页.
    [1][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二卷)[C].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第362页.
    [2][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327页.
    [3][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190页.
    [4][德]加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第121页.
    [5][美]麦金太尔.追寻德性[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254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14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2]W.F.R.Hardie.Rristotle' 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P182.
    [1]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第336-337页.
    [2]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赵纪彬.论语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第108-109页.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502页.
    [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第40页.
    [1]《礼记.礼运》指出:“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汙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可知,礼起源于祭祀。
    [2]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第175页.
    [1]李承贵.德性源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第57页.
    [1][英]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230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216,279页.
    [3]樊浩.“中国四德”与“希腊四德”--中西方道德价值体系的比较[J].学术研究,1993年第4期:P58.
    [4]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115页.
    [5]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9页.
    [6]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6页.
    [7]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0页.
    [8]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0页.
    [9]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2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9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9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9页.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4页.
    [5][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115-116页.
    [6]美诺认为男人的美德在于能干地管理城邦事务,以及帮助朋友和打击敌人;女人的美德在于管理财务和服从丈夫;还有孩子的美德…;老人的美德…。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23页.
    [2][英]尼古拉斯.布宁,[美]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335页.
    [1]埃及国王本想炫耀自己的财富,希望见多识广的梭伦赞美自己为最幸福的人。但是梭伦说出了两个雅典人是自己认识的人中最幸福的人,至于克洛伊索斯则要在他死后方知,因为财富等外在的幸运是多变的。[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13-16页.
    [2]普鲁塔克(公元45-120年),古罗马帝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被后人称为peripatetic(亚里士多德主义者或亚里士多德学派的信徒).
    [3][古希腊]普鲁塔克.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M].包利民,俞建青,曹瑞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23页.
    [4][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21页.
    [1]W.F.R.Hardie.Rristotle' 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P124.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330页.
    [1][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许金声,刘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4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9页.
    [1][英]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238-251.
    [1][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C].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60,第357-358页.
    [2]王泽应.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J].湖南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P18-19.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0页.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0页.
    [1]由此可以理解,斯图尔特把区别于感觉和能力的εξι□(品质)直接译为habit(习惯)。参见:J.A.Ste.wart.Notes o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Vol.1.Oxford:Clarendon,1892,p186-187.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703-704页.
    [1]Alexander Grant.The ethics of Aristotle.Vol.I.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885,P263.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第29页.
    [3]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85页.
    [4][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21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264页.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M].何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121-122页.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238页.
    [1][宋]韩愈,韩愈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38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2页.
    [2]陈科华.儒家中庸之道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303页.
    [1]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8页.
    [2]罗祖基.论中和的形成及其发展为中庸的过程[J].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P81.
    [3]中国的西南、西北面与一些文化类型有别于中国的国家如印度、阿拉伯世界等毗邻,但由于崇山峻岭、沙漠戈壁的阻隔,与这些国家的接触较为困难,虽然也有陆路交通,但发展较晚,丝绸之路的开辟已是秦汉以后的事情了。
    [1]冯天瑜.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J],学术月刊,2007年第2期:P120-124.
    [2][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115页.
    [1]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第897页.
    [1]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顾准.希腊城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22页.
    [2][法]克琳娜.库蕾;邓丽丹译.古希腊的交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3页.
    [3]参见拙作:论古希腊文明的独特性和偶然性[J].台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P14-18.
    [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第108页.
    [1][美]林顿.文化树[M].何道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163页.
    [2][法]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第62页.
    [1][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3页.
    [2][法]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第23页.
    [1][法]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第162页.
    [2]斯巴达征服美塞尼亚后,将其所有人变为整日劳作的奴隶,而斯巴达人都是自由的公民。
    [1]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94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第434页.
    [3]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第282-283页.
    [1]顾准.希腊城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88页.
    [2]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46页.
    [3][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67-68页.
    [4][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M].张伯健,陆大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67-79页.
    [1][英]F.I.芬利.希腊的遗产[M].张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第7页.
    [2][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第213页.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本论文中《大学》皆出自此书,后面的不再注明。)
    [1][法]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第232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14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第30页.
    [2]顾准.顾准文集[M].桂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3页.
    [3]转引自:黄寅.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J].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第9期:P41.
    [1]管仲.管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2]张岱年.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P28.
    [3][法]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4页.
    [1]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P67-68.
    [2]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23页.
    [3]H.Rackham.Aristotle:The Nicomachean Ethics,trans.London:William Heincmans,1926,p470.
    [4][美]霍尔顿,霍普尔.欧洲文学的背景[M].王光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第95页.
    [1][南北]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2]杨宗元.中庸思想产生的比较研究-人类对个人主义观念的最早反思[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P82-83.
    [3][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165页.
    [1]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65页.
    [2][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161页.
    [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第122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1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42页.
    [3][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167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4页.
    [1]卢作孚语,转引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第12页.
    [2]Alexander Grant.The ethics of Aristotle.Vol.I.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885,P427.
    [1]亚里士多德研究专家一致认为他在向学生讲授《尼各马科伦理学》时可能使用着与此极其相似的一份德性表格,该表较为全面地反映了亚里士多德的中道美德.
    [1]Alexander Grant.The ethics of Aristotle.Vol.I.London:Longmans Green,and co.,1885,P507.
    [2]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209页.
    [2]阮元.研经室一集[M].中华书局,1985,第157页.
    [1]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倾向[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P63.
    [2]王海明,孙英.几个伦理学难题之我见[J].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P69.
    [3]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1992.
    [4][西汉]刘向.说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5][宋]韩愈.韩愈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1][美]弗兰克纳.伦理学[M].关键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11页.
    [1][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48页.
    [1]Alexander Grant.Thc ethics of Aristotle.Vol.Ⅱ.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885,P117.
    [1][英]W 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33页.
    [2]W.F.R.Hardie.Aristotle'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P194.
    [3]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P69.
    [1]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16页.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03页.
    [2][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第106页.
    [1][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王守昌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第257页.
    [1][汉]司马迁.史记lH].北京:中华书局,1959.
    [1]W.F.R.Hardie.Aristotle' 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P19.
    [2]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第28页.
    [3]墨子.《墨子》校释商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J].福建论坛,2002年第2期:P49.
    [1]Hellen,希伦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的孙子,赫西俄德说他是希腊民族的始祖。
    [2]John Addington Symonds.Studies of Greek Poets.London,1873,P419.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34页注[1].
    [1][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28页.
    [1][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13页.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172页.
    [1]吕不韦,刘安.淮南子[M].岳麓书社,2006.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67页.
    [2][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第一卷)[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13-14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胡适.胡适文存(第四卷)[M].合肥:黄山书社,1996,第41页。
    [1][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28页.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715页.
    [1]德谟克利特语.参见: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8页.
    [1]J.A.Str.wart.Notes o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Vol.1.Oxford:Clarendon,1892,p369-370.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260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0页。
    [1]墨子.《墨子》校释商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237页.
    [1][古希腊]普鲁塔克.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25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0页.
    [1][古罗马]普鲁塔克.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88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1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2页.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957页.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503页.
    [1]W.F.R.Hardie.Aristotle' 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P7.
    [1]转引自:张德胜,金耀基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P42.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52页.
    [1]王同忆.英汉大学词典[Z].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第2290页.
    [2][法]克琳娜.库蕾.古希腊的交流[M].邓丽丹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9页.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17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433-434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42-43页.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张德胜,金耀基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P42.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第217页.
    [2]舒新城,陈望道.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第2230页.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六册)[M].中华书局,1989,第18页.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第218页.
    [1]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新约》第7页.《马太福音》第七章求则得之.
    [1][法]皮埃尔.布吕莱.古希腊人和他们的世界[M].王美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第97页.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第52页.
    [1]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187页.
    [1][汉]许慎.说文解宇[M].中华书局,1963,第67页.
    [1]J.A.Ste.wart.Notes o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Vol.1.Oxford:Clarendon,1892,p 20.
    [2]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210页.
    [1]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第10页.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第365页.
    [1][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307页.
    [1]赵汀洋.论可能的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55,第155页.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97-98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1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3-94页.
    [1]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5,第93页.
    [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七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第216页.
    [2]杨伯俊.孟子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87,第37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54-755页.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23页.
    [1]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胡军,于民雄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第27页.
    [2]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新约》第5页.《马太福音》第五章论起誓.
    [3]杜小真,张宇.德里达中国演讲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第49页.
    [1]钱穆.先秦诸子系年(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45-247页.
    [2]吕涛.孟子评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第43页.
    [1]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302页.
    [2][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40页.
    [1][法]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卷二.家庭.
    [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现代世界伦理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第17页.
    [2][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59页.
    [3][英]柏雷.思想自由史[M].罗家伦译.长沙:岳麓书社.1988,第29页.
    [1]刘伏海.孔丘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学说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P61.
    [2]李隼.东西方“中庸”之比较研究-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中庸”伦理思想比较[J].现代哲学,1999年第3期:P110-111.
    [3][英]丘尔契.伊利亚特的故事[M].水建馥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第1页.
    [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144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12页.
    [3][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21页.
    [1]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J].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P32.
    [1][古]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52页.
    [2]龚宝善.现代伦理学[M].台湾:中华书局,1960,第226页.
    [3]W.F.R.Hardie.Rristotle' 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P182.
    [1]德谟克利特语.参见: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2页.
    [2]舒新城,陈望道.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第2017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1-82页.
    [1][清]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M].中华书局,1983.
    [1][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118页.
    [2]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526页.
    [3]如AΓAΘΟΣ一词,其高尚的、高贵的、勇敢的、善良的含义是由“贵族”引申而来。参见: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3页.
    [1]H.Rackham.Aristotle:The Nicomachean Ethics.London:William Heinemans,1926.,p204.
    [2]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两务印书馆.2004,第332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8页.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4页.
    [1]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M].上海:上海书店,1985,第107-9页.
    [1]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有六个方面:粮食、技术、武装、财产储备、祭祀和讼案的裁决。相应地有六种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农民、技师和工匠、武装人员、富有阶层、祭司和仲裁人员。(《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1328b6-14.)
    [1][古希腊]普鲁塔克.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M].包利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71页.
    [2]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第526页.
    [1][英]W 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29页.
    [2][英]W 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29页.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229页.
    [1]沉思的对象是不变的事物,这首先指数学、形而上学,也包括物理学的理由是:虽然物理学是研究偶然事件的,但它研究的是偶然事件中的非偶然因素的.参见:[英]W 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第257页注[3].
    [2][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P118.
    [2]公元前三世纪后,随着亚历山大对希腊各地的征服,原来的方言现象因交流需要而逐渐转化为一种“共同语”或“通用语”,称为希腊普通话。见: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前言.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美]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幸福: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之后[J].朱清华译.世界哲学,2003年第3期:P100.
    [2][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00页.
    [1]J.G.Crowther.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revised ed.London:The Cresset Press,1967,P1.
    [2][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29-30页.
    [3][美]林顿.文化树[M].何道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第165页.
    [1][英]G.R.E.劳埃德.早期希腊科学[M].孙小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第97页.
    [2][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下)[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489页.
    [1][苏]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28页.
    [2]1406年的葡萄牙王子恩里克正是受它的启发和引导而对航海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其特殊身份将其发展为国家计划,几十年之后奇迹般地使葡萄牙成为海上贸易的第一强国,由此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3]吴国盛.科学的历程(上)[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第255-256页.
    [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66页.
    [1][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113页.
    [2]廖中白.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J].哲学动态.2006年第1期:P38.
    [3][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95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第115页.
    [2]Tal Ben-Shahar.The Question of Happiness[M].Fublisher:Writers Club Press;Released:2006,067-70.
    [3]杭州日报[N].2007年11月17日.
    [4][德]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47页.
    [1]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出版社,1986,第114页.
    [1]王泽应.亚里士多德与荀子的伦理思想之比较[J].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88年第1期:P51.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239页。
    [1][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2页.
    [2]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第104-105页.
    [3]Sang-Im Lee.The unity of the virtues in Aristotle and Confucius.Ann Arbor,Mich.Thesis(Ph.D.)-University of Hawaii,1995,P21.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格选集(第三卷)K).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524页.
    [2][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12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第46页.
    [1][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2页.
    [2]林贤治.我是农民的儿子[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第64页.
    [1][美]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104页.
    [2][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有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43页.
    [3]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5-17页.
    [4][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13页.
    [1]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许苏民.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J].哲学研究,1993年第2期:P18.
    [1]杨伯俊.孟子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87,第11页.
    [2]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第175页.
    [3][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27页.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人民出版社,1960,第330页.
    [1][德]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2页.
    [2][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220页.
    [1][德]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第43页.
    [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278页.
    [2]郑德荣,朱阳.中国革命史教程[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第60页.
    [1][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中国人的人性[M].姚锦鎔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第53页.
    [2]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第98页.
    [1][美]奥里森.马登.做自己的国王--一种自立自决的强者哲学[M].姜文波,龙文元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第165页.
    [2]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P5-11.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57页.
    [1][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84页.
    [2]余英时.历史与思想[M].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76,第163页.
    [3]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79页.
    [1]一般情况下,“知”与“智”通用,如,《论语》共有“知”116处,其中85处用作动词,是“知道”、“了解”的意思,另有31处读“智”,为名词,与“愚”字对应,兼有智慧、才智、聪明等含义。
    [2]温克勤.先秦儒家合理人生观述评[J].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P47-48.
    [3]庄子.庄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
    [4]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第84页.
    [1][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78页.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49页.
    [1]陈真.论道德和精明理性的不可通约性[J].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P5-11.
    [2][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191页.
    [1]Alexander Grant.The ethics of Aristotle.Vol.Ⅱ.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885,P176.
    [2]Alexander Grant.The ethics of Aristotle.Vol.Ⅱ.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885,P182.
    [1]Alexander Grant.The ethics of Aristotle.Vol.Ⅱ.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885,P22.
    [2]唐热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J].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P72.
    [1]陈真.实践理性和道德的合理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P11.
    [1]转引自:何卫平.解释学与伦理学--关于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的核心[J].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P60.
    [1]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1992.
    [2]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与苏格拉底相反,智者认为所有的知识都属于德性,而德性是可教的,如,普罗泰戈拉说:“如果希波克拉底来向我求学…他将学得其所欲学的东西:即慎思公私事务,善治其家,善于在国家事务中发言与行事.”参见:[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Richard Bud(?)us.Th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Aristotle' s eth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P28,31.
    [1]唐热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J].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P77.
    [1][德]康德.未来形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第4页.
    [1][英]休谟.人性论(上)[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7-8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上)[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8页.
    [1]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法]米歇尔.福柯.性史[M].张廷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第230页.
    [1][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古罗马]普鲁塔克.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14页.
    [3][古罗马]普鲁塔克.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217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179页.
    [2][苏]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M].缪灵珠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第318页.
    [3][波]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M].杨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192页.
    [1][美]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65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86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82页.
    [2][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145页.
    [3]Richard Bodeus,Th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Aristotle' s eth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P25.
    [4][英]A E.泰勒.柏拉图--生平与著作[M].谢随知,苗力田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第378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第119页.
    [2]Paul Tillich.Systematic Theology,Vol.1.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1,P14.
    [3][苏]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张百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上)[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第505页.
    [1]Richard Bodeus.Th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Aristotle' s Eth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P41.
    [1][美]弗兰克纳.伦理学[M].关键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123页.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第196-197页.
    [1][英]B·威尔逊.现代社会制度发展中的道德[J].黄育馥译.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5年第12期:P7.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127页.
    [2]王齐彦.试论先秦儒家道德观的内向性[J].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P110.
    [3][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第58页.
    [4][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77页.
    [5]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第183页.
    [2]胡念耕.孔子“中庸”新解[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P109.
    [3]蔡尚思.孔子的礼学体系[J].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P10-15.
    [4]杨伯俊.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31页.
    [2]孟子的强调权和时中与其轻视礼法规范在理论上一致的,而《中庸》后半部的诚为中与其前半部分对礼的重视似乎有不谐之嫌,所以有学者怀疑是后人将两部文体和思想上存在较大差异的作品《中庸》和《诚明》编在了一起.参见:梁涛.郭店楚简与《中庸》公案[J].台大历史学报,2000年25期.
    [1][英]休谟.人性论(上)[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118页.
    [2][英]休谟.人性论(下)[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第453页.
    [1]肖群中.中庸之道与情理精神[J].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P5-10.
    [2]魏英敏.中西伦理学理论形态。道德范畴之比较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P3-4.
    [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第228页.
    [1]聂石樵,李炳海.中国文学史(第一卷)[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91-108页.
    [1][古希腊]普鲁塔克.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M].包利民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78页.
    [2]朱相远.树立现代财富观-重视非物质无形资产财富的价值[J].新华文摘,2006年第13期:P23.
    [1][英]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第250页.
    [1][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程灏,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宋]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5][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第280页.
    [2]牟宗三.历史哲学[M].台湾:学生书局,1984,第38页.
    [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第28页.
    [4]李承贵.德性源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绪论.
    [5][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第19页.[1]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P71. [2]参见:(1)肖雪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N].光明日报,1986年2月3日.
    (2)夏伟东.略论道德的本质--兼与肖雪慧同志商榷[J].哲学研究,1986年第8期.(3) 肖雪慧.“道德本质在于约束性”驳论(答夏伟东同志)[J].哲学研究,1987年第3期.(4)论道德的工具本质[J].江海学刊,1990年第1期.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第295页.
    [2]北京青年报[N].2006年6月4日.
    [3][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中国已经趟过河流[J]。新华文摘,2006年第12期:P138.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第653-654页.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第333页.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第355页.
    [4][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第130页.
    [1][英]尼古拉斯·布宁,[美]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第242页.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284页.
    [3][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研究[M].徐式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第474页.
    [5][英]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译林出版社,2003,第159页.
    [1][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第280页.
    [1][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下)[M].王以铸造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59年,第379页.
    [2]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20页.
    [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09页.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第90-91页.
    [1]参见拙作:论圆点儒家对思辨的排斥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与古希腊相比较[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P74-77.
    [1]严复.严复集(第四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第994页.
    [2]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1992.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411-412页.
    [1]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第175页.
    [2][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71页.
    [3][英]罗素.西方的智慧[M].崔权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第7页.
    [1][法]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第166页.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第411页.
    [2][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78页.
    [1][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第229-230页.
    [2]李君如.中央党校副校长访谈录[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P9.
    [3]许全兴.“和”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吗?[J]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P129-132.
    [4]许全兴.“和”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吗?[J]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P128.
    [1]指指国家“十一五”计划,从2007年到2012年,计划将基础设施投资额度由2006年占GDP的5%提高到9%,教育和技能培训投入增至3倍。即,农业、教育、卫生和农村发展的经费占了政府财政预算的一半以上。
    [2][印]曼莫汉.辛格.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J].新华文摘,2008年第14期:P140.
    [1]J.A.Ste.wart.Notes o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Vol.1.Oxford:Clarendon,1892,p201.
    [1][美]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第112页.
    [1]蒙培元.儒家的德性伦理与现代社会[J].齐鲁学刊,2001年第4期.
    [2]邓球柏.“中庸”与“中庸之道”浅谈[J].武陵学刊,1997年第4期.
    [3]刘蔚华.中庸之道是反辩证法的思想体系[J].武汉大学学报,1980年第5期.
    [4]杨涯人.中庸思想的历史定位及现代意义[J].理论探讨,1998年第2期.
    [5]宋德宣.中国古代的矛盾学说--中庸[J].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4期.
    [6]邓红蕾.试论先秦儒家中庸范畴的哲理化[J].孔子研究,1987年第3期.
    [7]李君如.中央党校副校长访谈录[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8]杨宗元.中庸思想产生的比较研究-人类对个人主义观念的最早反思[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9]罗祖基.试论我国儒家中庸与希腊中庸之异同[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
    [10]陈跃文.论中道--中庸思想的起源[J].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
    [11]刘伏海.孔丘与亚里士多德的中庸学说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12]李隼.东西方“中庸”之比较研究--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中庸”伦理思想比较[J].现代哲学,1999年第3期.
    [13]董根洪.论亚里士多德中道观与先秦儒家中庸观的异同[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1期.
    [14]余仕麟.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
    [15]胡念耕.唐兰释“中”补苴[J].安徽师大学报,1991年第2期.
    [16]陈跃文.论中道--中庸思想的起源[J].孔子研究,1993年第3期.
    [17]胡念耕.孔子“中庸”新解[J].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2期.
    [18]陈科华.中庸之为“至德”的意涵浅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9]商国君.“中庸”思想辨析[J].陕西师大学报,1997年第3期.
    [20]漆侠.儒家的中庸之道与佛家的中道义[J].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1]安乐哲,郝大维.《中庸》新论:哲学与宗教性的诠释[J].中国哲学史,2002年第3期。
    [22][日]森三树三朗.《中庸》的“诚”与《庄子》的“真”[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年第2期.
    [23]廖焕超.《中庸》作者献疑[J].孔子研究,1990年第4期.
    [24]葛楚英.还中庸之道以本来面目[J].理论探讨,1998年第2期.
    [25]庞朴.孔孟之间--郭店楚简的思想史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26]廖申白.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干预伦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7]金岳霖.中国哲学[J].哲学研究,1985,第9期.
    [28]廖申白.亚里士多德的“实践的正确”观点[J].道德与文明,2007年第5期.
    [29]杨国荣.道德的形上内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30]樊浩.中国四德”与“希腊四德”--中西方道德价值体系的比较[J].学术研究,1993年第4期.
    [31]王泽应.论中国传统德育思想的基本特征[J].湖南师大学报,2005年第3期.
    [32]罗祖基.论中和的形成及其发展为中庸的过程[J].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33]论古希腊文明的独特性和偶然性[J].台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4]黄寅.论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庸之道[J].浙江大学学报,1996年第9期.
    [35]张岱年.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高校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36]廖申白.公民伦理与儒家伦理[J].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37]杨宗元.中庸思想产生的比较研究-人类对个人主义观念的最早反思[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38]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倾向[J].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1期.
    [39]王海明,孙英.几个伦理学难题之我见[J].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
    [40]黄克剑.“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J].福建论坛,2002年第2期.
    [41]张德胜,金耀基等.论中庸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之外[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2期.
    [42]龙静云.诚信: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灵魂[J].哲学研究,2002年第8期.
    [43]王善超.论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论断[J].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44][美]余纪元.亚里士多德论幸福:在柏拉图的《国家篇》之后[J].朱清华译.世界哲学,2003年第3期.
    [45]廖申白.亚里士多德的技艺概念:图景与问题[J].哲学动态.2006年第1期.
    [46]王泽应.亚里士多德与荀子的伦理思想之比较[J].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88年第1期.
    [47]林毅夫.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8]温克勤.先秦儒家合理人生观述评[J].齐鲁学刊,1994年第1期.
    [49][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中国已经趟过河流[J].新华文摘,2006年第12期.
    [50][印]曼莫汉·辛格.21世纪的印度与中国[J].新华文摘,2008年第14期.
    [51]许全兴.“和”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吗?[J]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52]陈真.论道德和精明理性的不可通约性[J].求是学刊,2004年第1期.
    [53]唐热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J].哲学研究,2005年第5期.
    [54]陈真.实践理性和道德的合理性[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55]许苏民.关于民族精神研究的若干方法论问题[J].哲学研究,1993年第2期.
    [56]何卫平.解释学与伦理学[J].哲学研究,2000年第12期.
    [57][英]B·威尔逊.现代社会制度发展中的道德[J].黄育馥译,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6年第12期.
    [58]王齐彦.试论先泰儒家道德观的内向性[J].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59]蔡尚思.孔子的礼学体系[J].孔子研究,1989年第3期.
    [60]肖群中.中庸之道与情理精神[J].齐鲁学刊,2004年第6期.
    [6l]魏英敏.中西伦理学理论形态,道德范畴之比较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62]朱相远.树立现代财富观-重视非物质无形资产财富的价值[J].新华文摘,2006年第13期.
    [63]王耀贵.中西方古代“尚中”思想的不同走向[N].《光明日报》1996年5月28日.
    [64]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坦言[N].《北京青年报》2006年6月4日.
    [65]世界心算天才--法国勒迈尔[N].《杭州日报》2007年11月17日.
    [66]冯天瑜.泛化“封建”观有悖马克思的封建论[J].学术月刊,2007年第2期.
    [67]Yu Jiyuan,VIRTUE:CONFUCIUS AND ARISTOTLE,Philosophy East & West,Apr98,Vol.48,Issue 2.
    [68]Wan Janren,Contrasting Confucian Virtue Ethics and Maclntyre's Aristotelian Virtue Theory,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ummer 2003.
    [69]Alasdair Maclntyre,Once More on Confucian and Aristotelian Conceptions of the Virtues:a response to professor Junren Wan,social sciences in China,Summer 2003.
    [70]Brenda Almond,Moral Wisdom or Ethical Expertise?(Ⅰ) Studies in Ethics,Nov.,2002.
    [71]Brenda Almond,Moral Wisdom or Ethical Expertise?(Ⅱ) Studies in Ethics,Jan.,2003.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2版.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苏]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7]毛泽东.毛泽东哲学批注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11]荀子.荀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
    [12]老子.老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
    [13]庄子.庄子[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北京:外文出版社,2003年.
    [14]墨子.《墨子》校释商兑[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15]张觉.商君书校注[M].岳麓书社,2006.
    [16]管仲.管子[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17]扬伯俊.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
    [18]徐元诰.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9][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20]孙星衍.孔子集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289.
    [21]朱熹.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吕不韦,刘安.淮南子[M].高诱注,杨坚点校.岳麓书社,2006.
    [23]张玉春.吕氏春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苏舆.春秋繁露义证[M].中华书局,1992.
    [25][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6][汉]刘向.说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
    [27][南北]颜之推.颜氏家训[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28][宋]韩愈.韩愈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29]程灏,程颐.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0]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1][明]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32][明]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3][清]阮元.研经室一集[M].中华书局,1985.
    [34][清]王聘珍.大戴札记解诂[M].中华书局,1983.
    [3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颜一,秦典华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M].颜一译.北京:三联书店,1957.
    [3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4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二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4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四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4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6][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7][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8][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三卷)[C].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9][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对话集[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0][古希腊]荷马.奥德塞[M].王焕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51][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M].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52][古希腊]赫西阿德.工作与时日·神谱[M].张竹明,蒋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53][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M].王以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4][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55][古希腊]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6][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M].张伯健,陆大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7][古希腊]普鲁塔克.古典共和精神的捍卫[M].包利民,俞建青,曹瑞涛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8]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59]钱穆.孔子传[M].北京:三联书店,2005.
    [60]钱穆.先秦诸子系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1]黄沛荣.易学乾坤[M].台湾:大安出版社,1998.
    [62]赵纪彬.论语新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63]孙星衍.孔子集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64]杨伯俊.孟子导读[M].成都:巴蜀书社,1987.
    [65]吕涛.孟子评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第43页.
    [66][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M].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67]陈满铭.中庸思想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
    [68]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6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0]沈起炜.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71]刘桓.殷契新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72]周法高.金文诂林(第一册)(卷一)[C].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5.
    [73]舒新城,陈望道.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74][英]W·D·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5][美]加勒特·汤姆森,马歇尔·米斯纳.亚里士多德[M].张晓林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76]田士章,余纪元.柏拉图·亚里士多德[M].台北市:书泉出版社,1981.
    [77]严群.亚里士多德之伦理思想[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78]汪子嵩.亚里士多德·理性·自由[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79]廖申白.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80]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81][法]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M].李玄伯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82][英]丘尔契.伊利亚特的故事[M].水建馥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
    [83][英]F.I.芬利.希腊的遗产[M].张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84]顾准.希腊城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85]顾准.顾准文集[M].桂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86][法]克琳娜·库蕾;邓丽丹译.古希腊的交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7][法]皮埃尔·布吕莱.古希腊人和他们的世界[M].王美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88][英]G.R.E.劳埃德.早期希腊科学[M].孙小淳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89]牟宗三.历史哲学[M].台湾:学生书局,1984.
    [90]孙叔平.中国哲学史稿(上)[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1]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92]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93]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94]徐复观.中国思想史论集续篇[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
    [95][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96]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97]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98]胡适.胡适文存(第四卷)[M].合肥:黄山书社,1996.
    [99]严复.严复集(第四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0]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M].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1]蔡元培.蔡元培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102]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4]陈瑛.中国伦理思想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105]张锡勤,孙实明,饶良伦.中国伦理思想通史[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2.
    [10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7]韦政通.中国思想史(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
    [108]韦政通.中国的智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09]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10]李宗桂.中国文化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1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1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12]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11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七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14]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九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115]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M].上海:上海书店,1985.
    [116]郑德荣,朱阳.中国革命史教程[M].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117]唐君毅.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论文集[M].台北:学生书局,1988.
    [118]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119]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20]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六册)[M].中华书局,1989.
    [12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122]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
    [123]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24]庞朴.沉思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125]陈科华.儒家中庸之道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6][美]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I.北京:三联书店,1997.
    [127][美]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换[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28][美]杜维明.人性与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129]刘述先.儒家思想意涵之现代阐释论集[M].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化哲学所筹备处,2000.
    [130]唐凯麟,张怀承.成人与成圣-儒家伦理道德精粹[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
    [131]唐凯麟.伦理大思路--当代中国道德和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审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132]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
    [133]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86.
    [134]李承贵.德性源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135][美]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集权力量的比较[M].徐式谷,奚瑞森,邹如山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36][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37]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38]余英时.历史与思想[M].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76.
    [139][美]阿瑟·亨德森·史密斯.中国人的人性[M].姚锦鎔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6.
    [140]赵汀洋.论可能的生活[M].北京:三联书店,1955,第155页.
    [141]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142]马中.中国哲人的大思路[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143]林贤治.我是农民的儿子[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14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145][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46][德]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三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147][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48][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49][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0][德]康德.未来形上学导论[M].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51][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52][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53][法]米歇尔·福柯.性史[M].张廷琛等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154][苏]塞尔格叶夫.古希腊史[M].缪灵珠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
    [155]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
    [156]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
    [157]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姚介厚.希腊哲学史(第三卷下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5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159][英]罗素.西方的智慧[M].崔权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60][美]梯利.西方哲学史[M].葛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61][美]大卫·福莱.劳特利奇哲学史(第二卷)[C].冯俊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2][德]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M].翁绍军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163]罗国杰、宋希仁.西方伦理思想史(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64]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65][苏]A·古谢伊诺夫,T·伊尔利特茨.西方伦理学简史[M].刘献洲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66][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167]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68][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
    [169][美]A·麦金太尔.追寻美德[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70][波]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M].杨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71][英]A·E·泰勒.柏拉图——生平与著作[M].谢随知,苗力田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
    [172][苏]别尔嘉耶夫.论人的使命[M].张百春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版.
    [173][美]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174][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75]傅乐安.托马斯·阿奎那基督教哲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76][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177][德]加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78][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79][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80][德]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M].王玖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81][英]柏雷.思想自由史[M].罗家伦译.长沙:岳麓书社.1988.
    [182]杜小真,张宇.德里达中国演讲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83][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王守昌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184][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85][美]霍尔顿,霍普尔.欧洲文学的背景[M].王光林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86][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
    [187][美]林顿.文化树[M].何道宽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88][印]阿·库·穆霍帕德希亚.西方政治思想概述[M].姚鹏等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
    [189][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王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90][美]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
    [191][美]弗兰克·梯利.伦理学导论[M].何意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2][美]弗兰克纳.伦理学[M].关键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193][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M].任立,孟庆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94]龚宝善.现代伦理学[M].台湾:中华书局,1960.
    [195]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伦理学研究室.现代世界伦理学[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196][法]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7]黄建中.比较伦理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198]刘红星.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99]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00][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M].有幼蒸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43页.
    [201][美]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
    [202][美]奥里森·马登.做自己的国王--一种自立自决的强者哲学[M].姜文波,龙文元译.北 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3.
    [203]罗念生,水建馥.古希语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04][英]尼古拉斯·布宁,[美]余纪元.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05]王同忆.英汉大词典[Z].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206]宋专茂,陈伟.心理健康测试[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207][美]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M].许金声,刘锋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208]Tu Weiming.Centrality and Commonality:An Essay on Confucian Relogionsnes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9.
    [209]Wing-tsit Chan.A Source Book in Chinese Philosoph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P96.
    [210]T.E.Wren:Caring About Morality: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in Moral Psychology.The MIT Press,1991.
    [211]Alexander Grant.The ethics of Aristotle.London:Longmans,Green,and Co.1885.
    [212]H.Rackham,Aristotle:The Nicomachean Ethics,London,William Heinemans,1926.
    [213]W.F.R.Hardie.Rristotle's ethical the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8.
    [214]J.L.Ackrill.Aristotle on Eudaimonia,in Essays On Aristotle's Ethics,eds,A.O.Rort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
    [215]John Addington Symonds,Studies of Greek Poets,London,1873.
    [216]J.G Crowther.The Social Relations of Science,revised ed.London The Cresset Press,1967.
    [217]Richard Bod(?)us.Th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Aristotle's eth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218]Paul Tillich.Systematic Theology.Volume 1.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1.
    [219]D.S.Hutehinson.The virtues of Aristotle.London and New York:Rontledge & Kegan Paul.1986.
    [220]J.R.Ste.wart.Notes on 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Oxford:Clarendon,1892.
    [221]Tal Ben-Shahar.The Question of Happiness.Publisher:Writers Club Press;Released:2006.
    [222]Liddell-Scott Greek-English Lexicon,Oxford,Clarendon Press,7th Edition,1961.
    [1]何良安.为了幸福--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4月.
    [2]李义天.当代美德伦理学研究:关于伦理多样性的论证与辩护[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6.
    [3]周雯.亚里士多德幸福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02.
    [4]刘科.亚里士多德明智思想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5.
    [5]Sang-Im Lee.The unity of the virtues in Aristotle and Confucius.Ann Arbor,Mich.Thesis(Ph.D.)[The Chinese national library]-University of Hawaii,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