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船政局的近代企业管理研究——以工资管理和技术管理为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福州船政局是近代洋务派兴办的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成效最显著的造船厂。在近代工业和海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船政局不但在技术、设备上全盘移植于西方先进国家,在企业管理上也对其进行积极的借鉴。迄今为止,学术界对福州船政局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丰硕的成果之外,还有遗珠之憾,具体船政局企业管理,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挖掘。有鉴于此,作者就已经搜集到的档案资料及先贤时哲的研究成果,对船政局的企业管理进行研究尝试,通过对其工资管理和技术管理系统地论述、分析,论证福州船政局在企业运营管理上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从而对19世纪后半期,在引进近代工业模式上所取得的成效做出客观且更为积极的评价。
     本文主要选取分两大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福州船政局的工资管理制度,其中又根据员工的不同层次具体论述,包括管理人员、外籍员工和工人三部分。对待不同层次的员工,船政局依据他们的岗位特性和技能高低采取不同的工资标准考量,而同一层次的员工,船政局又抛开单一的报酬量予方式,采用多重标准衡量员工的工作。固定工资以外的津贴及其它额外报酬更显示其工资结构的复杂性、合理性。
     第二部分论述福州船政局的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一直是船政局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其在技术引进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根据这一特点,又可将其技术管理分为三个环节:车间传授、学堂教育及留学交流。三个环节层次分明,又互为补充,构成一个富有效率的管理体系。
     工资管理和技术管理是福州船政局企业管理中制度比较健全,成效比较显著的部分,是其做为近代企业的重要标志。管理模式以法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为蓝本,又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走出了一条近代企业之路。
Foochow Dockyard is the biggest, most complete and most remarkable dockyard that the Yang Wu Group has set up. It has taken full effect that anything else could not substitute in neoteric industry and coast defense. The Dockyard not only entirely transplanted from the west developed countries, but also actively used their experience in enterprise management for reference. So far the academy has done a lot of research work for the Foochow Dockyard. Even though there has been plentiful and substantial production, there is some regret. The idiographic enterprise management of it needs more academic excavation. So the author will use the files he has collected and the research production of other people to study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of the Foochow Dockyard. After th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f the wage and technique management of the dockyard,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that the Foochow Dockyard has reached quite high degree in running the corporation, then the author can estimate the achievement that the Foochow Dockyard has achieved effect in introducing into the neoteric industry mode at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This thesis mainly chooses two main parts to discuss:
    The first part, discuss the wag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Foochow dockyard, which is discussed concretel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levels of the stuff, including the manager, the foreign stuff and the worker. For the different employee, the Dockyard adopted different wage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ir post characters and skill level. Moreover, as to the employee of the same level, the Dockyard threw off the simplex reward system, and adopted many other standards to weigh the work that the employee has done. Except for the permanent wage, the allowance and other extra reward way show the complexity and rationality of its wage structure.
    The second part, discuss the technique management system. Technique management was the important management chain all the times. They advanced gradually in fetching in techniques. According to this character, we can divide its technique management into three chains, namely workshop initi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study abroad. These three parts was clear in arrangement, made up to each other and formed an efficient administer system.
    The wage and technique management are the relatively right and notable parts of the enterprise management of the Foochow Dockyard, which is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neoteric corporation. Franc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west countries, is the original version of the administer mode of the Dockyard. Combining the social fact of that time, the Foochow Dockyard is the door to neoteric enterprise.
引文
1、福州船政局:《船政奏议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
    2、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乙,《福州船厂》,台北:艺文印书馆,1957年版。
    3、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五,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4、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5、沈葆桢:《沈文肃公政书》,台北:文海出版社。
    6、王韬:《韬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7、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8、陈真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三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年版。
    9、孙毓棠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1840—1895),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福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福州文史资料》第八辑。
    11、福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福州文史资料》第15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2、福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福州文史资料选辑》第15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3、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4、沈传经:《福州船政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增补本),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6、王尔敏:《清季兵工业的兴起》,台北:精华印书馆,1963年版。
    17、张玉法:《近代中国工商业发展史(1860—1916)》,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2年版。
    18、张柏春:《中国近代机器简史》,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王翔:《中国近代手工业的经济学考察》,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
    20、王志毅:《中国近代造船史》,北京: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
    21、周建波:《洋务运动与中国早期近代化思想》,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2、田正平编《中国教育史研究》近代分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3、陈文安、穆庆贵编《新编企业管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
    1、林庆元:《从马尾船政局封建经营方式看清代官办工业失败的原因》,《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0年第1期。
    
    
    2、邓华祥:《洋务运动中的沈葆桢》,《福州历史与文物》1981年第1期。
    3、沈传经:《论福州船政局》,《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2期。
    4、郑剑顺、罗耀九:《福州船政局剖析》,《福建论坛》1983年第5期。
    5、杨东梁:《略论福州船政局》,《求索》1983年第6期。
    6、林庆元:《福州船政局的创办及其发展和衰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第3期。
    7、周日初:《马尾船厂之始末简述》,《南开学报》1983年第3期。
    8、董方奎:《论福州船政局技术力量之成长》,《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9、陈君聪:《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局》,《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3期。
    10、金祥林:《中国近代第一所海军制造学校—福州船政学堂》,《福建论坛》1984年第3期。
    11、[美]庞百腾《中国早期发展经历中的西方技术人员和技术援助: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研究论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
    12、黄志中:《也论左宗棠创立福州船政局的目的及其成效》,《福建论坛》1985年第1期。
    13、孙占元:《福州船政局的几个问题》,《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14、罗耀九、郑剑顺:《再论福州船政局》,《福建论坛》1986年第1期。
    15、陈映芳:《经营管理与洋务企业的破产》,《苏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16、胡滨:《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文史哲》1987年第5期。
    17、志诚:《福建船政局历史的几个问题的述评》,《福建论坛》1987年第1期。
    18、王翔:《略论福州船政局出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学历史》1987年第5期。
    19、姜铎:《福州船政局与江南制造总局在旧中国生产发展之比较》,《福建论坛》1987年第1期。
    20、蔡世华:《试析关于福州船厂的一场论战》,《史学月刊》1988年第6期。
    21、郑剑顺:《清末福州船政局评价的两个问题》,《学术月刊》1988年第6期。
    22、郑剑顺:《关于福州船政局的成效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3期。
    23、[法]巴斯蒂:《清末赴欧的留学生们——福州船政局引进近代技术的前前后后》,《辛亥革命史丛刊》第8辑,北京:中华书局,1991版。
    24、雷晋虞:《左宗棠与福州船政学堂》,《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报》1992年第8期。
    25、唐岱蒙:《马尾船政经费来源与清末财政关系》,《福建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26、林庆元:《洋务派聘用的洋员及其分布》,《海交史研究》1995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