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纵观百多年来华语电影的发展历程,对中国戏曲有意无意地表现、学习、借鉴,自觉不自觉地继承、坚持和升华,造就了华语电影特定民族化的呈现。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中国戏曲作为民族传统艺术,华语电影和中国戏曲的密不可分作为华语电影的历史传统,华语电影和中国戏曲的关系是研究华语电影历史、现实和未来走向必需直面的议题。华语电影和中国戏曲在艺术本体上的互通保证了此项研究的可行性。针对两者关系的论述或隐或显地贯穿华语电影理论研究的历史,构成其中最具有民族特色的内容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中国戏曲的独特性或淹没在了中西戏剧模糊一体的概念中,或作为民族传统艺术整体中的局部而未能凸显,因此,华语电影和中国戏曲的关系并未得到专门、具体和充分、透彻的关注。
     本论文紧扣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的关系展开细密的论述。论文首先回顾了华语电影对中国戏曲的机械复现和主观映现两种不同方式和手段,探究戏曲电影的观念形成,在此基础上就戏曲电影在当前文艺生态环境下与大众审美需求的错位,探讨其商业价值的失落,就两种艺术手段的本质分歧讨论以电影手段表现中国戏曲艺术的难以实现。在对戏曲电影观念和价值的反思后,本文围绕华语电影对中国戏曲的“同化”,即占据主导地位的华语电影吸纳、转化作为客体的中国戏曲的艺术元素因而愈加丰满的现象和可能,展开两者更深层次交互的研究。关于华语电影对中国戏曲的“同化”,从三个层面分条缕析,“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的歌舞”就歌舞影片与戏曲歌舞、戏曲歌舞片段在华语电影中的功能、华语电影表演技巧与戏曲歌舞技巧,“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的叙事”就主题表达、题材选择、情节设计、结构安排、叙述视点和人物角色,“华语电影与中国戏曲的诗性”就以诗言志的抒情、淡化情节的叙事、细腻精微的心理、情景交融的意境、心物溶化的意象进行详尽论述。
     中国戏曲施加于华语电影的巨大影响,也遭遇了不绝如缕的质疑和反叛。其中有电影本体艺术自觉和语言技巧、特征认知的必需,也有在缺乏透彻认识与全面把握之上的草率论断。对中国戏曲形式、内容、美学风格的深入洞察和理解,在尊重电影和戏曲彼此艺术独立性的基础上,多方寻找华语电影“同化”中国戏曲的可能,获得华语电影民族化的市场生存和艺术生长的源泉和依据,本论文开始了艰辛地探索。
During one hundred odd years’development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the displaying, learning, using the experience of Chinese opera and inheriting, upholding, raising the art of Chinese opera help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to form their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opera is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art,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so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that the researchers must fac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artistic forms make this research possible. The discussions on their relationship run through the theory research history of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show the brightest national color. In the past researches,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opera has been drowned in the obscure concept of Chinese and Western drama, or has not been highlighted as a part of the whole national traditional art, and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 has not been specially, particularly, fully and thoroughly discussed.
     This dissertation center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 and presents a detailed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reviews two different ways that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ct on Chinese opera,mechanical copy and subjective reproduction, seeks the formation of the basic opinion on opera movies. In the current literary and artistic environment, opera movies can’t satisfy the mass aesthetic needs, and their commercial value has lost.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movie and Chinese opera, so it’s hard for opera movies to display well the art of Chinese opera. After introspecting upon the basic opinion on opera movies and their value, this dissertation revolves round the assimilation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which hold the leading position, absorb and transform the object, the art elements of Chinese opera, and make themselves richer and more colorful. The deeper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 is studied. The thorough analysis on Chinese language movies’assimilation with Chinese opera consists of three parts.“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s song and dance”i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ng and danc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s song and dance, the diverse functions which Chinese opera’s song and dance performances on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performance skills of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s narration”is about the narrative theme, the narrative material, the design of plot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visual angle of nar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Chinese language movies and Chinese opera’s poetic quality”is about the emotion’s expression, the plot’s weakening, the exquisite psychology,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imagery.
     The tremendous influence Chinese opera exerts on Chinese language movies has been questioned and rebelled constantly. It’s necessary to recognize movie’s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special languages and skills. However, some careless conclusions have been drawn because of lacking the full knowledge and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 Chinese opera.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hard to explore the form, the content and the aesthetic style of Chinese opera, to seek the possibility of Chinese language movies’assimilation with Chinese opera on the basis of their artistic independence, and to gain source and found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movies’national market existence and art development.
引文
①叶秀山:《论艺术的古典精神——纪念艺术大师梅兰芳》,《哲学研究》1994年第12期。
    ②转引自吴孟璋:《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能剧影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①陈犀禾:《大陆、台湾、香港新电影中的“中国经验”》,《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①参见刘宇清:《华语电影: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
    ②鲁晓鹏、叶月瑜:《华语电影之概念:一个理论探索层面上的研究》,《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陈犀禾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97页。
    ③刘宇清:《华语电影: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
    ④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⑤张庚:《试论戏曲的艺术规律》,《张庚文录》(第2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⑥参见易勤华:《戏曲诗性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⑦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余秋雨:《昆曲: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中国文化》第10期,1994年8月版。
    ①费穆:《杂写》,《联华画报》1935年第五卷第一期,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第29页,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
    ②费穆:《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青春电影》号外:《古中国之歌》影片特刊,1941年,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274页。
    ①《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0页。
    ②王越:《中国电影的摇篮——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电影访问追记》,《影视文化》第1期,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298页。
    
    ①田汉:《〈斩经堂〉评》,《联华画报》第九卷第5期,1937年7月1日。
    ②同上①
    
    ①王逸:《谈舞台纪录电影》,《论戏曲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②张骏祥:《舞台艺术纪录片向什么方向发展?》,《论戏曲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③徐苏灵:《试谈戏曲艺术片的一些问题》,《论戏曲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
    ①崔嵬发言:《拍摄戏曲电影的体会》,《崔嵬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②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③费穆:《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青春电影》号外:《古中国之歌》影片特刊,1941年,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2页。
    ④王越:《中国电影的摇篮——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电影访问追记》,《影视文化》第1期,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298页。
    ⑤数字参见1959年“戏曲电影座谈会”上蔡楚生的发言,《中国电影》1959年第6期。
    ①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①田汉:《银色的梦》,《银星》杂志1927年第5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84页。
    ①《<春闺梦>中加入战争场面戏曲电影也要争戛纳》,《北京娱乐信报》2004年12月11日。
    ①(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4页。
    ①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电影艺术》1981年第1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②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第69页。
    ③同上②,第75页。
     ①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页。
    ①费穆:《杂写》,《时代电影》1934年第6期,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31页。
    ②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第14页。
    ③[法]罗贝尔·布烈松:《电影书写札记》,徐昌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页。
    ④同上③,第25页。
    ①[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0-81页。
    ②同上①,第82页。
    ③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3月,第14页。
    ④同上①,第82页。
    ⑤同上①,第81页。
    ⑥同上①,第81页。
    ⑦[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4页。
    ①[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0-81页。
    
    ①《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②[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
    ①[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灵魂——别尔嘉耶夫文选》,陆肇明、东方珏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218页。
    ①参见雷竞璇:《见于两份文件、三种语言的文化遗产保护》,《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郑培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41页。
    ①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电影艺术》1981年第1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
    ②程季华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③顾肯夫:《〈影戏杂志〉发刊词》,《影戏杂志》1921年第1卷第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①周剑云、汪煦昌:《影戏概论——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之一》,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②侯曜:《影戏剧本作法》,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③孙师毅:《影剧之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光特刊》1926年第2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70页。
    ④徐卓呆:《影戏者戏也》,《民新特刊》第4辑“三年以后”号,1926年12月出版。
    ⑤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明星》半月刊第1卷第3期,1935年5月。
    ①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明星》半月刊第1卷第3期,1935年5月。
    ①费穆:《杂写》,《联华画报》1935年第五卷第一期,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9页。
    ②费穆:《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青春电影》号外:《古中国之歌》影片特刊,1941年,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272页。
    ③同上②,第272页。
    ④同上③
    ⑤同上③
    ①费穆:《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青春电影》号外:《古中国之歌》影片特刊,1941年,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274页。
    ②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电影论文集》,夏衍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页。
    ①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电影卷》词条“中国电影理论”,陈荒煤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②同上①
    ③徐昌霖:《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电影民族形式问题学习笔记》,《电影艺术》1962年第2期。
    ④《将历史先进人物搬上银幕》,《电影艺术》1960年第3期。
    ⑤参见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⑥陈荒煤:《电影导演会议上的讲话》,《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80年第10期。
    ⑦李少白:《电影民族化琐议》,《电影文化》1981年第1期。
    ①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电影艺术》1981年第11期。
    ②钟大丰:《论“影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③钟大丰:《“影戏”理论历史溯源》,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页。
    ④陈犀禾:《中国电影美学的再认识——评〈影戏剧本作法〉》,《当代电影》1986年第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页。
    ⑤何春耕:《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审美超越——谢晋电影创作观念略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①周星、江艺:《中国电影本土化艺术传统梳理》一至六,分别载于《中国电影市场》2003年第4、5、7、8、10、11期。
    ②彭耀春:《“影戏”理论面面观》,《剧影月报》2004年第1期。
    ③姚小亭:《中国电影的戏剧观念》,《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月第38卷第6期。
    
    ①舍予:《观明星摄制之孤儿救祖记》,《申报·自由谈》,1923年l2月26日。
    ②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③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①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第133页。
    ①[日本]伊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杨晓芬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②凌鹤:《蔡楚生论》,《中华图画杂志》,1936年7月第44期。
    ①[日本]伊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杨晓芬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②黄爱玲:《独立而不遗世的费穆——代序》,《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
    ③同上②
    ④费穆:《杂写》,《联华画报》1935年第五卷第一期,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9页。
    ⑤孙企英:《费穆的舞台艺术》,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186页。
    ⑥石琪:《玲珑妙趣的弦外之音——〈小城之春〉》,《明报晚报》,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七至十九日,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98页。
    ①罗卡:《费穆:影剧之间》,第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大师作品钩沉》专题特刊,一九八五年,一九九八年九月修订,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308-309页。
    ②[日本]伊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杨晓芬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17页。
    ③同上②,第103页。
    ①赵青、明远:《[后记]人民艺术家赵丹》,《地狱之门》,赵丹著,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②同上①
    ③赵丹:《地狱之门》,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④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页。
    ⑤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197页。
    
    ①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②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③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6页。
    ①侯军:《台湾电影教父——李行导演访谈录》,《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②参见俞婵衢整理:《时代的断章——“一九六○年代台湾电影健康写实影片之意蕴”座谈会》,《电影欣赏》,1994年11-12月,第72期,台湾。
    ①尹鸿:《谢晋: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艺术高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②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
    ③同上①,第395页。
    ①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②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64页。
    ③同上①,第161页。
    
    ①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187页。
    ②焦雄屏:《映像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253页。
    ③同上②,第260-261页。
    
    ①郑培凯:《在纽约看电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21页。
    ②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③同上①
    
    ①郑培凯:《在纽约看电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236页。
    ②焦雄屏:《映像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7页。
    ①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283页。
    ②力子:《融合中西之长创造完美电影》,《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③同上②
    ④陈吉德:《重拍不是复制——评田壮壮的〈小城之春〉》,《电影》2002年第11期。
    ⑤娜斯:《五十年后,再次小城之春》,《读书》2004年第12期。
    ①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②《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③同上②,第16页。
    ①(明)王骥德:《曲律·杂论第三十九上》,《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0页。
    ②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③同上②,第29页。
    ④齐如山:《齐如山先生全集》,台北联经出版社事业公司,1979年版,第31页,转引自李征兵,《“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齐如山戏曲艺术构成论》,《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4月。
    ⑤同上④,第32页。
    ⑥同上④,第1827页。
    ①李道新:《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以30-40年代周璇主演的影片为例兼与同期好莱坞歌舞片相比较》,《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②同上①
    ③参见李道新:《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以30-40年代周璇主演的影片为例兼与同期好莱坞歌舞片相比较》,《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①范烟桥:《从〈会真记〉到电影的〈西厢记〉》,《金城月刊》第l7期《西厢记》《天涯歌女》特辑,1940年12月。
    
    ①李道新:《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以30-40年代周璇主演的影片为例兼与同期好莱坞歌舞片相比较》,《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②吴祖光:《中国戏曲是世界第一流的艺术》,《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3期。
    ③吴祖光:《〈风雪夜归人〉的写作缘起及其它》,《南国戏剧》,1983年第1期。
    ①费穆:《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青春电影》号外:《古中国之歌》影片特刊,1941年,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274页。
    ②梅兰芳:《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的拍摄》,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22页。
    ①梅兰芳:《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的拍摄》,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22页。
    ②《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20-21页。
    ①陈墨:《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77页。
    ②费穆:《〈生死恨〉特刊序言》,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102页。
    ③同上②,第104页。
    ④梅兰芳:《拍了〈生死恨〉以后的感想》,转引自《中国戏曲电影史》,高小健著,附录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⑤古苍梧:《试谈费穆对戏曲电影的思考和创作》,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329-330页。
    ⑥崔嵬发言:《拍摄戏曲电影的体会》,《崔嵬的艺术世界》,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①张彻:《回顾香港电影三十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版,第16页。.
    ①唐湜:《〈天仙配〉中严凤英的表演》,《戏剧报》1956年11月号。
    ②蓝凡:《邵氏黄梅调电影艺术论——兼论戏曲电影的类型基础》,《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①参见费穆:《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青春电影》号外:《古中国之歌》影片特刊,1941年,被收入《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274页。
    ①陈墨:《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
    ①[前苏联]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224页。
    ①郑君里:《角色的诞生·新版自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②同上①,第2页。
    ①徐公美:《影剧的动作术》,《电影杂志》1924年第7、8、9期,转引自陈亮《浅议早期中国电影表演观念的流变(1905—1931)》,《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
    ②郑正秋:《新剧家不能演影戏吗》,《明星公司特刊》1925年第4期“冯大少爷”号,转引自陈亮《浅议早期中国电影表演观念的流变(1905—1931)》,《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
    ③同上②
    ④参见陈浥、崔新琴、王劲松、扈强:《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表演卷(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3页。
    ⑤郑君里:《角色的诞生·新版自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①郑君里:《角色的诞生·新版自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6页。
    ②张艺谋在北京电影学院首届“学院奖”表演系师生学术座谈会上的发言,转引自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72页。
    ①[俄]泰依罗夫:《导演札记》,《俄罗斯名家论演技》,鲍·阿尔佩尔斯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191页。
    ②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①顾肯夫:《〈影戏杂志〉发刊词》,《影戏杂志》1921年第1卷第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②同上①,第5页。
    ③同上①,第5页。
    ①顾肯夫:《〈影戏杂志〉发刊词》,《影戏杂志》1921年第1卷第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②[德]齐·克拉考尔:《论电影演员》,邵牧君译,《世界电影》1980年第1期。
    ①周安华:《电影艺术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247页。
    
    ①转引自郑君里:《角色的诞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②[日本]伊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杨晓芬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①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351-352页。
    ②[日本]伊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杨晓芬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①嫠莺:《武侠片的结构问题——应提倡的理由、所失败的原因》,《影戏生活》1931年第1卷第28期,转引自《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①转引自贾磊磊:《中国“武指”搏击天下》,《新闻周刊》2003年第6期。
    
    ①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②同上①,第29页。
    ①邵牧君:《西方电影史浅说》,《电影艺术讲座》,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页。
    ②周剑云、汪煦昌:《影戏概论——昌明电影函授学校讲义之一》,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③同上②,第22页。
    ④侯曜:《影戏剧本作法》,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⑤同上④,第49页。
    ①(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转引自《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4页。
    ②(明)高明:《琵琶记》,转引自《六十种曲》(第一册),毛晋编,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页。
    ③(明)邱濬:《伍伦全备记·副末开场》,《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
    ④(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46页。
    ⑤(明)陈澜汝《<劝善记>评》,《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620页。
    ⑥(清)梁廷枏《藤花亭曲话》,《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67页。
    ⑦(清)焦循:《花部农谭序》,《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70页。
    ①(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转引自《汤显祖全集》,北京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8页。
    ②郑正秋:《我所希望于观众者》,《国光特刊》1926年第2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③同上②
    ④《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明星特刊》第2期《小朋友》号,1925年,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之变迁》,王钟陵,《学术月刊》2005年第2期。
    ⑤参见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明星》半月刊第1卷第3期,1935年5月。
    ⑥《观〈孤儿救祖记〉评》,《电影周刊》第2期,1924年3月,天津,转引自《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①参见徐耻痕:《中国影戏之溯源》,《中国影戏大观》,上海合作出版社1927年版,转引自《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6-77页。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98页。
    ③参见《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5-97页。
    ①嫠莺:《武侠片的结构问题——应提倡的理由、所失败的原因》,《影戏生活》1931年第1卷第28期,转引自《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②参见《中国电影文化史》,李道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③《影戏杂志》第1卷7、8号合刊,1930年,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之变迁》,王钟陵,《学术月刊》2005年第2期。
    ①凌鹤:《蔡楚生论》,《中华图画杂志》,1936年7月第44期。
    ②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页。
    ①侯军:《台湾电影教父——李行导演访谈录》,《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
    ②黄仁:《一代大家:维护中国传统伦理的美学一李行主要作品述评》,《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
    ③同上②
    ④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179页。
    ⑤黄式宪:《中华影坛双子星座:谢晋与李行》,《镜像与文化——港台电影研究》,王海洲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397页。
    ⑥参见尹鸿:《谢晋: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艺术高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参见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第395页。
    ②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381页、第241页。
    ①(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①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②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①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②参见《上半年度十部卖座片》,《中国影讯》第1卷第18期,1940年7月19日。
    ③《廿九年银坛纪事》,《中国影讯》第1卷第43期,1941年1月10日。
    
    ①《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97页。
    ②同上①
    
    ①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②虞吉:《早期中国类型电影与商业电影传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①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虞吉:《早期中国类型电影与商业电影传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③同上②
    ④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2-93页。
    ①王政:《中国戏曲母题学与母题数据库的建设》,《中国戏剧》2006年第8期。
    ②同上①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5页。
    ②(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0页。
    ③同上②,第122页。
    ④同上①,第10页。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8页。
    ②郑正秋:《中国影戏的取材问题》,《明星公司特刊》第2期《小朋友》号,1925年。
    ③郑正秋:《姊妹花外再生花》,《明星半月刊》第二卷第四期,1935年。
    ④钟大丰:《从“文明戏”到“影戏”—二十年代上海电影工业的奠基,美国《亚洲电影》杂志, 9卷1期1997年秋季号, Asian Cinema, Vol.9, No.1, Fall 1997,转引自人文与社会网,2007年3月1日,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89
    ⑤钟大丰:《中国无声电影剧作的发展演变》,《中国无声电影剧本·序》,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
    ①曲德煊:《郑正秋影片的剧作特色》,《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②参见田汉文:《银色的梦》,《银星》1927年第5期至第13期。
    ③(明)凌濛初:《谭曲杂扎》,《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8页。
    ④(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9页。
    ⑤(清)李渔:《香草亭传奇序》,《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65页。
    ①范存忠:《赵氏孤儿杂剧在启蒙时期的英国》,《文学研究》1957年第3期。
    ②“科诨”条,《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4页。
    ③(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页。
    ④(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1页。
    ⑤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387-388页。
    ⑥同上⑤,第388页。
    ①(明)祁彪佳:《远山堂剧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4页。
    ②(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页。
    ③(清)毛宗岗:《参论》,《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306页。
    ④郑培凯:《在纽约看电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236页。
    
    ①陈播:《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39页。
    ②汪方华:《<十字街头>——中国电影的浪漫现实主义传统》,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③同上②
    
    ①(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23页。
    ②(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③同上②,第14页。
    ④同上②,第16页。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②同上①
    ③《戏剧的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戏剧春秋》第1卷第4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之变迁》,王钟陵,《学术月刊》2005年第2期。
    ④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79年第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①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79年第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下)》,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②郑培凯:《在纽约看电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③同上②
    ④(元)乔吉:《作今乐府法》,《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8页。
    ②同上①
    ③同上①
    ④同上①,第69页。
    ⑤曲德煊:《郑正秋影片的剧作特色》,《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①尹鸿:《论谢晋的“政治\伦理情节剧”模式——兼论谢晋九十年代以来的电影》,《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②罗艺军:《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437页。
    ③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电影论文集》,夏衍著,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459页。
    ④同上③,第461页。
    ⑤参见徐昌霖:《向传统文艺探胜求宝——电影民族形式问题学习笔记》,《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528-543页。
    ⑥黄仕忠:《婚变道德与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⑦同上⑥,第168页。
    ⑧转引自李煜:《中国文化精华全集:文学卷》,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9页。
    ⑨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页。
    ①时晓丽:《中国近现代悲剧理论的三种抉择》,《文艺理论》,2001年第12期。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28页。
    ③参见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电影论文集》,夏衍著,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460页。
    ①侯曜:《影戏剧本作法》,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63-64页。
    ①(明)汤显祖:《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页。
    ②谢晋:《向曲艺借鉴学习》,《我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谢晋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385-386页。
    ③费穆:《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青春电影》号外:《古中国之歌》影片特刊,1941年,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74页。
    ④李少白:《中国现代电影的前驱——论费穆和<小城之春>的历史意义》,《影心探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转引自《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丁亚平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483页。
    ①李焯桃:《宜乎中国,超乎传统——试析<小城之春>》,《电影双周刊》第119期,1983年9月1日,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90-291页。
    ②程青松:《爱上苏州,爱上<小城之春>》,程青松的海洋馆2007年6月18日http://blog.ce.cn/html/60/102460-14710.html
    ①宁敬武:《戏曲对中国电影艺术形式的影响——作为实验电影的费穆戏曲影片创作》,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320页。
    ②参见谢晋等:《三中全会带来创作思想的转折》,《文汇月刊》1987年第7期,第2-5页。
    ①郑君里:《角色的诞生·新版自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②郑正秋:《新剧家不能演影戏吗》,《明星公司特刊》1925年第4期“冯大少爷”号,转引自陈亮《浅议早期中国电影表演观念的流变(1905—1931)》,《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
    ③同上①,第2页。
    ④陈浥、崔新琴、王劲松、扈强:《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表演卷(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3页。
    ⑤同上④,第13页。
    ⑥参见徐如中:《应允许各派共存——质疑<电影演员的艺龄>》,《大众电影》1999年第2期。
    
    ①郑君里:《角色的诞生·新版自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②谢晋:《对电影创作几个问题的思考》,《我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谢晋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369页。
    ③转引自刘一兵:《电影剧作中的类型人物》,《电影文学》2000年第7期。
    ①转引自刘一兵:《电影剧作中的类型人物》,《电影文学》2000年第7期。
    ②(清)焦循:《剧说·卷一》,《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①王国维:《古剧角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王国维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96页。
    ②(明)孔尚任:《桃花扇·凡例》,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13页。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页。
    ②罗艺军等:《众说谢晋》,《当代电影》2004年第1期。
    
    ①谢晋:《对电影创作几个问题的思考》,《我对电影艺术的追求》,谢晋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364页。
    ②转引自郝建:《善恶含混<投名状>》,《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期。
    ③郝建:《善恶含混<投名状>》,《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期。
    
    ①(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页。
    ②(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六),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5页。
    ①(宋)王灼:《碧鸡漫志》,《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6页。
    ②(明)徐渭:《南词叙录》,《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三),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9页。
    ③(明)何良俊:《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④参见《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54-55页。
    ⑤[意大利]皮·保·帕索里尼:《诗的电影》,《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主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74页。
    ①黄文达:《论“电影的本质是诗性的”》,《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②侯克明、杜庆春主编:《想象与艺术精神——欧洲电影导演研究,2004年版,第457页。
    ③石秋仙:《诗电影中的中国传统美学蕴含》,《齐鲁艺苑》2008年第1期。
    ④罗艺军:《中国电影诗学断想》,《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⑤石琪:《玲珑妙趣的弦外之音——〈小城之春〉》,《明报晚报》,一九八三年八月十七至十九日,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98页。
    ⑥罗卡:《费穆:影剧之间》,第九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大师作品钩沉》专题特刊,一九八五年,一九九八年九月修订,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308-309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②[波]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5页。.
    ③于建国:《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戏曲艺术》1999年第4期。
    ④罗艺军:《中国电影诗学断想》,《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⑤(明)汤显祖:《复甘义麓》,《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71-72页。
    ⑥(明)陈继儒:《玉茗堂批评焚香记·序》,《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83页。
    
    ①[美]H·C·布洛克:《艺术哲学》中译本《美学新解》第285页,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明)汤显祖:《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85页。
    ②(明)徐复祚《曲论》,《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34页。
    ③(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0页。
    ④(清)洪昇:《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72页。
    ⑤沈默:《桃花扇跋语》,《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446页。
    ⑥陈播编:《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①陈墨:《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352页。
    ②同上①,第353页。
    ③同上①,第370页。
    ①参见于淼:《诗性电影语言的传承追求——阅读<小城之春>和<花样年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1期。
    ②陈犀禾:《两岸三地新电影中的“中国经验”》,《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③(梁)钟嵘:《诗品》,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9页。
    ④(唐)司空图:《诗品》,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1页。
    ①(清)叶燮:《原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②(清)梁廷枏:《曲话》卷二,《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58页。
    ③同上②
    ④(唐)司空图、(清)袁枚:《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1页。
    ⑤茅盾:《在部队短篇小说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军文艺》1959年第8期。
    ⑥胥婷婷:《论中国传统意象美在三四十年代电影中的体现》,《文艺生活》2009年第3期。
    ①李晓:《“诗化风格”的经典演绎——费穆的<小城之春>》,《电影文学》2007年第16期。
    ②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338页。
    ③吴永刚、吴贻弓:《<巴山夜雨>导演阐述》,《电影通讯》1980年第18期。
    ④力子:《融合中西之长创造完美电影》,《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⑤(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四书集注》,朱熹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93页。
    ⑥《中庸章句》,《四书集注》,(宋)朱熹集注,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25-26页。
    ①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109页。
    ②(战国)荀子:《荀子·乐论篇》,孙安邦、马银华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③王季思:《悲喜相乘》,《戏剧艺术》1990年第1期。
    ④(元)钟嗣成:《录鬼簿》,《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04页。
    ⑤(明)汤显祖:《寄达观》,《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隗芾、吴毓华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26页。
    ①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8页。
    ②窦婉茹:《李安:我是个人民艺术家》,《南方都市报》2001年1月21日。
    ①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2页。
    ②同上①,第12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②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58页。
    ③沈尧:《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戏剧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7页。
    ④曾永义:《说俗文学》,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375页。
    ⑤李慧:《折子戏研究》,《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
    
    ①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第458页。
    ②张寅德:《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3页。
    ①张会军:《与王家卫谈<花样年华>》,《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①王启宾:《影视剧作细节论》,《电影评介》2009年第14期。
    ②转引自李纯明、陈坤:《中国古典戏剧语言“非角色化”现象初探》,栽《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2期。
    ①聂伟:《世界性因素·细节现实主义·饥饿的象征——重读<万家灯火>的几个节点》,《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①张爱玲:《谈看书》,《张看》,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②参见费穆:《<香雪海>中的一个小问题——“倒叙法”与“悬想”作用》,《影迷周报》1934年第一卷第五期,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6页。
    ③费穆:《<香雪海>中的一个小问题——“倒叙法”与“悬想”作用》,《影迷周报》1934年第一卷第五期,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6页。
    ④同上③
    ⑤沈浮:《“开麦拉是一支笔”——访问记·谈导演经验》,《影剧丛刊》1948年第2辑,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94页。
    ⑥吕效平:《戏曲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9页。
    ⑦(明)王骥德《曲律·论套数》,《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年1959版,第132页。
    ①(明)陈继儒:《玉茗堂批评焚香记·序》,《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183页。
    ②(清)孟称舜:《古今名剧合选序(卷首)》,《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③(明)王骥德《曲律》,《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四),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38页。
    ④(明)李开先:《宝剑记·林冲夜奔》,《中国戏曲选(中)》,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89-592页,下述关于《夜奔》的引文均出自此处。
    ①无名氏:《尼姑思凡》,《中国戏曲选(下)》,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108-1111页,下述关于《尼姑思凡》的引文均出自此处。
    
    ①孙企英:《费穆的舞台艺术》,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186页。
    ②陈墨:《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281页。
    ③参见李天济:《为了饭碗干上电影》,《电影艺术》1992年第4期。
    ①(元)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中国戏曲选(上)》,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4页。
    ②宁敬武:《戏曲对中国电影艺术形式的影响——作为实验电影的费穆戏曲影片创作》,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320页。
    ①周秦:《苏州昆曲》,国家出版社(台北)2002年版,第156页。
    ②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版,第155-156页。
    ④梅绍武、梅卫东编:《梅兰芳自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7页。
    ⑤同上④,第209页。
    ①梅绍武、梅卫东编:《梅兰芳自述》,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3-44页。
    ②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页。
    ③费穆:《<生死恨>特刊序言》,《生死恨》特刊,1948年,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102页。
    ①蒋晗玉:《香骚遗韵——如兰的玉纹,如兰的韦伟》,《书屋》2008年第4期。
    ②胡芝风:《她不会流星般从审美世界消失——品析电影〈小城之春〉中韦伟的表演》,《艺术评论》2006第5期。
    ③陈浥、崔新琴、王劲松、扈强:《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表演卷(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④同上③,第26-27页。
    
    ①陈浥、崔新琴、王劲松、扈强:《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表演卷(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②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③姚柯夫编:《<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150页。
    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②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③孙瑜:《电影导演论》,《电影年鉴》1934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编,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④费穆:《略谈“空气”》,《时代电影》第六期,1934年,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320页。
    ⑤陈山:《第三种电影——费穆电影思维的疏离逻辑》,《.当代电影》1997年第5期。
    ⑥《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78页。
    ①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②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③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197页。
    ④周秦:《论昆曲艺术的原生环境与文化特征》,《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郑培凯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0-211页。
    ①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90页。
    ①韩尚义:《戏曲影片的造型风格》,《中国电影》1956年第2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572页。
    ②费穆:《中国旧剧的电影化问题》,《孔夫子》影片特刊,1940年12月,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83页。
    ③费穆:《<生死恨>特刊序言》,《生死恨》特刊,1948年,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102页。
    ④梅兰芳:《第一部彩色戏曲片<生死恨>的拍摄》,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22页。
    ⑤陈墨:《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280-281页。
    ①姚柯夫编:《<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第30页。
    ②(清)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41页。
    ③同上②,第142页。
    
    ①(明)汤显祖:《牡丹亭》,《中国戏曲选(中)》,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95页。
    ②(清)李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剧论著集成》(七),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27页。
    ③参见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焦雄屏:《映像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261页。
    ②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283页。
    ①罗艺军:《中国电影诗学断想》,《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②刘志福:《霍建起电影——<暖>》,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③叶朗:《说意象——中国古典美学的艺术本体论》,《.舞蹈论丛》1988年第1期。
    ④叶朗:《再说意境》,《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⑤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5、47、54页。
    ①金丹元:《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43页。
    ②(清)李渔:《香草亭传奇序》,《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秦学人、侯作卿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第264-265页。
    
    ①(明)张凤翼:《红拂记》,《六十种曲》(第三册),毛晋编,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版,第5页。
    ②转引自徐培均、范民声编:《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778页。
    ①(明)汤显祖:《牡丹亭》,《中国戏曲选(中)》,王起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06页。
    ②同上①,第711-712页。
    ③同上①,第717页。
    ①(清)洪昇:《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页。
    ②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762页。
    ③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217页。
    ①罗艺军:《第五代与电影意象造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②转引自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印:《孩子王》专辑,《电影艺术参考资料》第183期。
    ①罗雪莹:《银幕上的寻梦人》,《文汇电影时报》1993年6月5日。
    ②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页。
    ①转引自王际峰:《人是命运的玩偶——电影<活着>中皮影意象解读》,《电影评价》2007年第20期。
    ①欧阳予倩:《导演法》,《电影月报》1928年第1-5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②费穆:《〈香雪海〉中的一个小问题——“倒叙法”与“悬想”作用》,《影迷周报》1934年第一卷第五期,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5页。
    ③费穆:《杂写》,《时代电影》1934年第6期,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31页。
    ④黄子布、席耐芳、柯灵、苏凤:《〈城市之夜〉评》,《晨报》1933年3月9日,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145页。
    ①史东山:《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的几个特点》,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②张骏祥:《关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88页。
    ③同上②,第399页。
    ①白景晟:《丢掉戏剧拐杖》,《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79年第1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②张暖忻、李陀:《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转引自《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罗艺军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8页。
    ③《电影艺术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电影艺术词典》,中国电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161页。
    
    ①程青松、黄鸥:《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2年版,第270页。
    ②陈凯歌:《追求与苦恼》,《文艺情况》1984年第10期。
    ①李焯桃:《宜乎中国,超乎传统——试析〈小城之春〉》,《电影双周刊》第一一九期,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291页。
    ②费穆:《<生死恨>特刊序言》,《生死恨》特刊,1948年,转引自《诗人导演——费穆》,黄爱玲编,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第101页。
    1、(清)洪昇 :《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古本戏曲丛刊编辑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四集》,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3、(明)毛晋编:《六十种曲》,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版。
    4、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一至十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5、(唐)司空图:《诗品》,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6、(明)汤显祖:《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7、(唐)司空图、(清)袁枚:《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8、(清)叶燮:《原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0、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郑君里:《画外音》,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
    12、(清)孔尚任:《桃花扇》,王季思、苏寰中、杨德平合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3、郑君里:《角色的诞生·新版自序》,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
    14、王季思主编:《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5、姚柯夫编:《<人间词话>及评论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16、钟惦棐主编:《电影美学:1982》,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3年版。
    17、秦学人、侯作卿:《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18、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19、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20、梅兰芳:《我的电影生活》,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21、王起主编:《中国戏曲选》(上)、(中)、(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2、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上海三联书店1985年版。
    23、余秋雨:《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4、苏国荣:《中国剧诗美学风格》,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25、(宋)朱熹注:《四书集注》,陈戍国标点,岳麓书社1987年版。
    26、王永健:《中国戏剧文学的瑰宝——明清传奇》,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7、张寅德选编:《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金丹元:《比较文化与艺术哲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9、吴毓华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30、徐培均、范民声编:《中国古典名剧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1、(清)李渔:《李渔全集·第三卷·闲情偶寄》,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2、隗芾、吴毓华编:《古典戏曲美学资料集》,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33、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稿》,学林出版社1992年版
    34、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5、徐凌云:《昆剧表演一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6、陈播:《三十年代中国电影评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37、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8、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39、罗钢:《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0、吴新雷:《中国戏曲史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3、郭英德编著:《明清传奇综录》,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4、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5、陈墨:《半间斋影话——陈墨电影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6、(梁)钟嵘:《诗品》,中华书局1998年版。
    47、程季华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48、谢晋:《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49、黄爱玲编:《诗人导演——费穆》,香港电影评论学会1998年版。
    50、吴梅:《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1、胡克、张卫、胡智锋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文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2、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53、王迪、王志敏:《中国电影与意境》,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54、戴锦华:《雾中风景:中国电影1978-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5、陈墨:《流莺春梦——费穆电影论稿》,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56、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商务出版社2001年版。
    57、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梅兰芳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8、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59、周秦:《苏州昆曲》,国家出版社(台北)2002年版。
    60、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1、丁亚平主编:《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1897-2001》(上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
    62、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63、郭小橹:《电影理论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战国)荀子:《荀子》,孙安邦、马银华译注,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65、吕效平:《戏曲本质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6、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版。
    67、石川主编:《电影史学新视野》,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68、刘志福:《霍建起电影——<暖>》,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年版。
    69、郭英德:《明清传奇戏曲文体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70、朱文相主编:《中国戏曲学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71、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73、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74、熊妹、贾志刚:《昆曲表演艺术论》,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75、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6、邱江宁:《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77、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78、周安华:《电影艺术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79、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郦苏元:《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81、赵丹:《地狱之门》,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
    82、焦雄屏:《映像中国》,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3、陈墨:《中国武侠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84、邵牧君:《电影新思维:颠覆“第七艺术”》,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85、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05-1976》,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
    86、李多钰主编:《中国电影百年1977-2005》,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87、倪祥保、钱锡生、邵雯艳:《当代影视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88、郑培凯主编:《口传心授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现状与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9、李少白主编:《中国电影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0、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91、陈浥、崔新琴、王劲松、扈强:《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表演卷(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92、李锦云:《表演心理学》,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
    93、郑培凯:《在纽约看电影》,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
    94、张靓蓓编著:《十年一觉电影梦·李安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95、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原理》,王至元、陈华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4、[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5、[美]H·C·布洛克:《艺术哲学》中译本《美学新解》,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波]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褚朔维译,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
    7、[前苏联]B·日丹:《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8、[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9、[法]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徐昭、胡承伟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版。
    10、[法]罗贝尔·布烈松:《电影书写札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1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日本]伊藤忠男:《中国电影百年》,钱杭译,杨晓芬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1、[德]齐·克拉考尔:《论电影演员》,邵牧君译,《世界电影》1980年第1期。
    2、吴永刚、吴贻弓:《<巴山夜雨>导演阐述》,《电影通讯》1980年第18期。
    3、罗艺军:《电影的民族风格初探》,《电影艺术》1981年第11期。
    4、吴祖光:《〈风雪夜归人〉的写作缘起及其它》,《南国戏剧》,1983年第1期。
    5、陈凯歌:《追求与苦恼》,《文艺情况》1984年第10期。
    6、周予:《求“同”避“异”——在拍摄<莫愁女>过程中关于戏曲与电影之结合的探讨》,《黄梅戏艺术》1985年第2期。
    7、钟大丰:《论“影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
    8、王季思:《悲喜相乘》,《戏剧艺术》1990年第1期。
    9、李天济:《为了饭碗干上电影》,《电影艺术》1992年第4期。
    10、罗雪莹:《银幕上的寻梦人》,《文汇电影时报》1993年6月5日。
    11、余秋雨:《昆曲:中国传统戏剧学的最高范型》,《中国文化》第10期,1994年8月版。
    12、李纯明、陈坤:《中国古典戏剧语言“非角色化”现象初探》,《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第2期。
    13、陈山:《第三种电影——费穆电影思维的疏离逻辑》,《当代电影》1997年第5期。
    14、罗艺军:《费穆新论》,《当代电影》1997年第6期。
    15、尹鸿:《论谢晋的“政治\伦理情节剧”模式——兼论谢晋九十年代以来的电影》,《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16、徐如中:《应允许各派共存——质疑<电影演员的艺龄>》,《大众电影》1999年第2期。
    17、罗艺军:《中国电影诗学断想》,《文艺研究》1999年第4期。
    18、于建国:《真实与虚幻——论中国戏曲的抒情方式及其文本创作》,《戏曲艺术》1999年第4期。
    19、李道新:《作为类型的中国早期歌唱片——以30-40年代周璇主演的影片为例兼与同期好莱坞歌舞片相比较》,《当代电影》2000年第6期。
    20、刘一兵:《电影剧作中的类型人物》,《电影文学》2000年第7期。
    21、陈犀禾:《大陆、台湾、香港新电影中的“中国经验”》,《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22、张会军:《与王家卫谈<花样年华>》,《电影艺术》2001年第1期。
    23、力子:《融合中西之长创造完美电影》,《当代电影》2001年第6期。
    24、时晓丽:《中国近现代悲剧理论的三种抉择》,《文艺理论》,2001年第12期。
    25、何春耕:《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审美超越——谢晋电影创作观念略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26、陈吉德:《重拍不是复制——评田壮壮的〈小城之春〉》,《电影》2002年第11期。
    27、周星、江艺:《中国电影本土化艺术传统梳理》一至六,分别载于《中国电影市场》2003年第4、5、7、8、10、11期。
    28、吴孟璋:《小津安二郎电影中的能剧影像》,《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9、贾磊磊:《中国“武指”搏击天下》,《新闻周刊》2003年第6期。
    30、彭耀春:《“影戏”理论面面观》,《剧影月报》2004年第1期。
    31、曲德煊:《郑正秋影片的剧作特色》,《电影艺术》2004年第3期。
    32、娜斯:《五十年后,再次小城之春》,《读书》2004年第12期。
    33、于淼:《诗性电影语言的传承追求——阅读<小城之春>和<花样年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第1期。
    34、汪方华:《<十字街头>——中国电影的浪漫现实主义传统》,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35、王钟陵:《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之变迁》,《学术月刊》2005年第2期。
    36、吴祖光:《中国戏曲是世界第一流的艺术》,《新文学史料》,2005年第3期。
    37、罗艺军:《第五代与电影意象造型》,《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38、聂伟:《世界性因素·细节现实主义·饥饿的象征——重读<万家灯火>的几个节点》,《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39、竹潜民:《在舞台和银幕的契合点上寻觅艺术归宿——应云卫戏曲电影美学观念探微》,《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40、姚小亭:《中国电影的戏剧观念》,《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41、侯军:《台湾电影教父——李行导演访谈录》,《当代电影》2005年第1期。黄文达:《论“电影的本质是诗性的”》,《当代电影》2005年第3期。
    42、胡芝风:《她不会流星般从审美世界消失——品析电影〈小城之春〉中韦伟的表演》,《艺术评论》2006第5期。
    43、蓝凡:《邵氏黄梅调电影艺术论——兼论戏曲电影的类型基础》,《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44、王政:《中国戏曲母题学与母题数据库的建设》,《中国戏剧》2006年第8期。
    45、吴平平:《戏曲电影艺术论》,东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未刊。
    46、王庆勇:《中国戏曲电影简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07年硕士论文,未刊。
    47、陈莹:《论戏曲电影的概念、分类、分期与艺术思维突破》,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未刊。
    48、张宇:《戏曲电影发展流变探究》,山西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未刊。
    49、童玲:《简论中国戏曲电影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未刊。
    50、谭江红:《费穆“影戏”观嬗变之研究》,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硕士论文,未刊。
    51、虞吉:《早期中国类型电影与商业电影传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2、陈亮《浅议早期中国电影表演观念的流变(1905—1931)》,《当代电影》2007年第6期。
    53、吴平平:《戏曲电影中的虚实处理及其空间意识》,《电影评介》2007年第14期。
    54、李晓:《“诗化风格”的经典演绎——费穆的<小城之春>》,《电影文学》2007年第16期。
    55、王际峰:《人是命运的玩偶——电影<活着>中皮影意象解读》,《电影评价》2007年第20期。
    56、石秋仙:《诗电影中的中国传统美学蕴含》,《齐鲁艺苑》2008年第1期。
    57、郝建:《善恶含混<投名状>》,《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3期。
    58、李征兵,《“无声不歌,无动不舞”——齐如山戏曲艺术构成论》,《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4月。
    59、蒋晗玉:《香骚遗韵——如兰的玉纹,如兰的韦伟》,《书屋》2008年第4期。
    60、钟大丰:《是否有重谈“影戏”的必要性》,《电影艺术》2008年第4期。
    61、吴迎君:《中国“影戏”理论的语境及源流》,《电影艺术》2008年第4期。
    62、刘宇清:《华语电影:一个历史性的理论范畴》,《电影艺术》2008年第5期。
    63、李慧:《折子戏研究》,《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
    64、刘学亮:《戏曲电影的市场化之路》,《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2期。
    65、尹鸿:《谢晋:中国电影黄金时代的艺术高峰》,《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66、胥婷婷:《论中国传统意象美在三四十年代电影中的体现》,《文艺生活》2009年第3期。
    67、吴迎君:《中国“影戏”表演理论的现代阐释——石挥表演理论的建构与重构》,《当代电影》2009年第5期。
    67、邵雯艳:《戏曲电视剧的迷惘》,《中国电视》2009年第7期。
    69、王启宾:《影视剧作细节论》,《电影评介》2009年第14期。
    70、周丹:《新时期中国电影影戏观及其创作实践研究》,湖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未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