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被遮蔽的文学游戏世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迄今,国内出版了大量的作家全集、年谱、编年史、资料汇编等,但还未见一本真正在文学考古挖掘的基础上对某一年的文学进行研究的学术著作。
     本文要用自己的努力来填补这项研究空白。通过查阅1933年前后的各类出版物200余种,本文发现了一个与现有的文学记忆或文学史叙述不同的文学世界。它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学游戏。创作某部作品,出版或发表之,使之进入流通领域,得读者阅读,从而获得某种利益,这就是典型而完整的文学游戏。本文把文学游戏定义为“文学游戏参与者运用各类资本投资获益的行为”。换言之,无论所谓的大报小报、重要杂志或一般刊物都是文学游戏发生的重要空间(实质是文学游戏参与者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本);无论是文学史上有名的大作家,还是被遗忘的无名作家,只要他创作发表作品,他就参与了文学游戏,就是要用自己掌握的资本来追求某种利益。因此,文学游戏不再是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思潮等常规性的研究单位,也不再是文学研究要研究的诸如现代性、启蒙、文学史分期等问题。即,本文要研究的不再是文学游戏的某个环节或某种产品,而是文学游戏的过程。
     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对象,需要新的目光与心智,需要新的理论话语。这里特别强调:我要研究的“文学游戏”不是把文学视为消遣和娱乐的游戏。
     研究文学游戏将带来如下的认识和方法上的突破:(1)从根本上不再关注作品这一文学游戏的终端,而是关注文学游戏发生时的核心问题——利益,把利益问题引入文学研究领域;(2)“作家”不再被视为抽象的同质的存在,不再被视为纯粹创造精神价值的形而上主体,而是具体化、肉身化为一个个文学游戏的参与者,一个个具有各种各样利益打算的人。文学乃从源头上真正成为了“人学”(如果我们认为作者是文学游戏的发动者,是作品的源头);(3)只有研究文学游戏这个过程,才能釜底抽薪地揭示文学话语体制中无处不在的排斥与压抑的权力结构,即神圣化的话语建构;(4)研究文学游戏可以更正确、更全面地理解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取代政治学的束缚;(5)研究文学游戏,可以把创作投资、作品本身、评论阐释作为动态相关的系统过程,揭示其间种种的利益关联,破除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认识误区;(6)大胆引入经济学的某些术语,借鉴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不但契合文学游戏之本性,更有助于更新和拓展文学理论话语;(7)研究文学游戏为文学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对象,一种新的可能性。每一次文学史观念的更新都是在尽力扩展文学史研究对象的范围与数量,以致无所不包。这样,如何界定研究对象可同一研究的起点就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文学游戏形式上千差万别却都是对利益的诉求,可以成为一个理想的研究对象。并且,只有对文学游戏的研究才能提供文学史真实的原生态面貌,只有文学游戏的研究才能反观文学史的写作实践亦是一种文学游戏,亦是出于某种利益的追求。
     本文第一章是对“文学游戏是文学游戏参与者运用各类资本投资获益的行为”定义的详细阐释。首先,本文借用布尔迪厄的资本概念,认为任何资源,凡是可以作为一种权力的社会关系来发挥作用,都可能成为资本。文学游戏参与者可运用的资本类型中最重要的是文学资本,指游戏参与者积累起来的各种书写资源和书写能力;传媒资本、政治资本、人际关系资本等也是参与者可以充分利用的投资资本。其次,本文认为利益绝不是单指经济利益,而是“人们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和,以及其他需要的满足”。文学游戏可以追求到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各种形式的象征性利益。再次,文学游戏参与者进行资本投资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创办刊物、组织社团、举办文学沙龙或文艺茶话会等。本文着力研究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创作投资,即文学游戏参与者创作发表作品以获利的行为。
     既然对文学游戏做了比较详细的界说,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应该是确认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即文学游戏呈现了怎样的存在状况。本文第二章首先抽样描述了1933年这一时间段内文学游戏的发生状况,突出表现为1933年的文学游戏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论争。参与者会根据自己所占据的位置、所掌握资本的数量与质量、所追求的利益而进行创作投资,从而使得游戏的声音复杂而繁复,呈现出自由与无边的特性。接下来就要回答在通常认为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下如何会有文学游戏的自由。本文认为文学游戏的参与者所追求的自由并不是伯林意义上的“积极自由”,而是现实“有多少个门向我敞开”的“消极自由”。对文学投资者来说,这类自由的机会和可能性是丰富地存在着并敞开着,表现在:(1)南京政府的政治体制不是自上而下的一体化,以致书报审查权限不清;(2)租界和治外法权的存在造成了一个特异性的生存空间;(3)从事书报检查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限,无法有效地完成书报审查的职责;(4)组织社团、出版刊物的门槛相对较低。只要有了运作资本,就可以出版刊物,投资获益。最重要的是自由意志根植于知识分子并未被驯化的肉体之中,并借助于上述种种客观的罅隙与机会共同培育了文学游戏的自由性。通过以上论述,本文认为不应该从政治学而应该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来理解这种自由性。现代文学市场上没有话语霸权,只有话语竞争,为了自己方面的利益而跟别人争胜。
     在第一章,本文认为文学游戏可以追求到的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各种形式的象征性利益。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本文发现经济利益虽是文学游戏获利之一,却是文学游戏的禁忌。这也就意味着文学游戏追求的是最大化的象征性利益,尤其是政治利益和艺术利益。换言之,通过否定经济利益这种琐屑之物,文学游戏完成了自身的神圣化话语建构。实际上,文学游戏时刻在举行着自身的神圣化的话语建构。神圣化的话语建构常表现为通过否定他者而肯定自身的价值,且以“自然”的名义来举行。每一次神圣化都自命是在维护文学市场的纯洁与健康,解放并提高文学的生产力。在此,本文论述了文学游戏的权力结构形式:神圣化本身被构筑为文学游戏的意识之物,而商业化等琐屑之物则成为文学投资的潜意识。潜意识之物被压抑,而意识之物则愈加强化和巩固自己的形象与地位。戴望舒出版《苏俄诗坛逸话》一事即典型地证明了这一点。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文学游戏的压抑性结构却也凸显了被压抑之物的重要性。那些所谓的琐屑之物其实正是文学游戏发生时的重要构成,影响甚至决定着文学游戏的形态与走向。如朱湘突然自杀、《戏》杂志的停办等,直接是由于琐屑之物而造成了历史的空白。
     同样,本文第四章揭示了文学游戏参与者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不平等。我们通常只关注作家本身文学资本所表现出的差异,而忽视了在占有与利用刊物资源上的不平等。这种可利用资源的多寡优劣对文学游戏参与者、文学游戏秩序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参与者被区分为最基本的两类:“老作家”与“文学青年”。“老作家”意味着占有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多的发表机会,作品便能够出产得更多。鲁迅1933年日记中多次提及的“文债”便典型地表明了这样一种不对称的供需关系。换言之,占有传媒资本的多寡优劣是所谓作家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而人们经常掩盖这种客观的失衡状态,把资源占有与利用的不平等嫁接成为作家自身的问题(如才能低下,创作欲望不高),把占有刊物资源的多少转化成为作家本身文学细胞的多少,以强化人们对文学游戏现状的认同和对游戏秩序的遵守。因而,在此种情况下,文学青年要成名、要被承认就是一个曲折而艰难的过程。得到老作家的鼓励与提携、掌握一定的高质量的传媒资本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坚定他们对文学游戏投资的信仰,强化对文学游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至此,本文得出结论:“作家”这个称谓本身是斗争与博弈的对象和结果,“作家”符号并不是凭空赋予的,而是一场可利用资源的争夺与占用。对文学游戏参与者的考察与分析有助于正确看待创作主体的神秘化。但,资源占有上的这种结构性不平等将在文学游戏中继续存在着、并将继续被掩饰着。
     既然文学游戏是要投资获利,那么在创作投资过程中投资者是如何进行利益算计,或者说利益算计是如何凝结于叙事、影响叙事的呢?叙事投资是否是完全贯彻了创作者的算计意图呢?产品的利益量到底由谁来决定呢?这是本文第五章探讨的主要论题。
     首先讨论的是投资者通过各类文学理论书籍和总结创作经验的文章对创作投资所达成的三个基本认识,它们为利益算计指出了大致的方向与总体的目标。分别是:(1)创作投资为目光所统治,不同的目光显示出了不同的旨趣与利益诉求;创作投资被目光所统治就意味着(2)描写成为主要的创作手法,这是一门综合运用目光的复杂技术;(3)用小的成本获取大的利益,即创作投资要“经济”。
     在具体的叙事投资中,每个投资者对利益的预期不同,算计的形式也千差万别。本章接下来探讨了理性化算计与恋爱化算计两种主要的算计形式。(1)“革命+恋爱”是最常见的一个理性算计的公式,其实质是为困苦重重的现实寻找或设计、指示某种“出路”。如王统照创作《山雨》即是通过文学叙事来寻找农村崩溃的原因,对社会进行分析,指示出路;对大海的描写不同于沈从文与杜衡,灌注了投资者的利益算计,象征着不息的革命力量。众多有理性算计倾向的投资者,并不主张直接的利益指示,而是进行有力的艺术的暗示。如沙汀1933年创作发表的小说常以弱者为意识中心,让事实与真相在无权无势的小人物的目光里展开,更富有艺术感染力。(2)恋爱化的利益算计相对于理性化的利益算计而言,指创作投资展呈的是原生态的客观或人事之“本能”,拒绝对“出路”作僵硬的思考与指示。在此重点分析了表现“本能”的杜衡、施蛰存、沈从文以及吴组缃的作品。
     本文同时还指出:作品虽然是由作者投资完成的,但作品的利益量并不是由作者一人决定的,其价格是由作者、作品、评论者三方讨价还价达成的。本文进一步的分析则破除了评论与阐释的学理化神圣外衣,认为评论同样是一个利益算计的过程,而不是象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公正地按照所谓的学理来评价一部作品。阐释者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对话者选择与自己的利益追求相近的部分而做出各不相同的评论。通过瞿秋白、李焰生、鲁迅对《子夜》以及闻一多、茅盾、梁实秋对《烙印》的诸种不同评价的细致分析,本文证明了评论作为算计主要是确保评论者本人的象征性收益。本文从而提出了对文学经典的新的认识:那些优秀的作品总是具有多种的可能性和阐释空间,可以唤起、经受并容纳各种的利益算计。文学经典就是在各种各样的不断的利益算计中诞生并成长的。
     综上所述,文学游戏研究为我们展呈了这样一幅文学面貌:琐碎而杂乱,散布着投资下注的自由;“追名逐利”,充斥着为自己争名或正名的冲动,每个投资者都会根据自己占据的位置进行投资、发出自己的声音、巩固或强化自己的独特形象;没有主流、没有主潮,完全不是文学史叙述所呈现的那种清晰和清楚,它的清晰与清楚只是表现在所有文学投资都围绕着利益驱动这个根本的问题;充满了人事的变动、组合与调整,实质是各类型资本在不同利益诉求下的整合。同时,它又展呈了另外一面的风景:充斥着各种各样结构性不平等的权力,如大事件对小事件、重要问题对细小问题、有名作家对无名作家的压抑与遗弃;创作投资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对琐屑之事的健忘性,从而完成对自身的神圣化话语建构、对最大化利益的孜孜追求;文学游戏对利益的算计是象征性的而不是现实性的。
     对文学游戏利益算计的考察与分析,使我们认识到了晚清以来中国文学投资存在着两个普遍的不足:一是过于理性的算计导致了主题先行等投资误区;二是不重积累往往失去了深厚的底蕴。这是文学游戏参与者要引以为戒的。
     为了使本文的观点与论述有比较强的说服力,本文在行文过程中举列了大量例证。虽如是,在一遍遍的修改过程中,本文自觉尚有许多事项值得继续研究与完善,比如各类资本是如何融入叙事投资之中的,投资方式多样性研究尚不深入,语言货币在创作投资与利益算计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而明确的认识,等等。恳请诸位专家不吝指教。
     可以说,本文颠倒了一般论文的做法。这种做法往往借鉴一个理论框架,充实以中国文学的内容,使理论具体化,在此过程中或对之做某些补充与修订。本文则是在共时性文学考古基础上发现了新的研究对象并进行新的理论话语建构的尝试。如此的颠倒,对推动文学研究深入自主的开展定会有所助益。文学考古和文学游戏的研究将持续下去。
At present, there still no one academic works based on the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nd detailed study . By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journals, I found a different literature world that full of a wide variety of literature games. What this article studies is the literature games. In other words, regardless of the so-called full-sized newspaper tabloid, the important magazine or the common publication are the important spaces which the literature game occurs; Regardless of being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the famous big writer, the nameless writer who forgets, so long as he creates the publication work, he participated in the literature game, is must the capital which grasps with oneself pursue some benefit。
     The first chapter analysisd the literature game's concept in detail. The literature game means the participant utilizes each kind of capital to obtain the benefits. The most important capital is the literature capital. It is participant's each kind of investment resources and the investment ability. The literature game pursues benefit including economic interest and multiform symbolic benefit.The literature investment has many kinds of ways. The creation investment is most important.
     This article thought that the literature game occured freely in 1933. The participants can carry on the creation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which one occupy, the capital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which one grasp and benefit which one pursue. To the literature investor, the free opportunity and the possibility exists richly.We should understand this kind of freedom from the economic significance. This means that the literature investment is more serves for the reader from economic significance , but less serves for the people from politics significance.
     The economic interest is the literature game's taboo. What the literature game pursues is the maximized benefit. Its essence is the sanctifying of literature Games. The sanctifying performance for through denies others to affirm own value, and holds by the name“nature”. Each sanctifying from thought that is in the maintenance literature market chastity and healthy, liberates and enhances the literature the productive forces. The sacred literature of the game means trivial things such as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repression and abandon. Sanctifying is in itself constructed thing which of the consciousness invests for the literature game, but the commercialization as well as other all trivial matters become the literature investment subconscious. Thing of the subconscious is constrained, but thing of the consciousness even more strengthens and consolidates own image and the status. This article has proven this viewpoint through Dai Wangshu publisheing "Soviet Russian Poetic world Anecdote" the game event. From the other hand, the literature game's suppressive structure had demon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ose constrained things. These trivial thing are the important constitution of literature games .They were affecting the literature game's shape and the trend. For example, Zhu Xiang commits suicide suddenly, or some publication closes down and so on, was mostly“the trivial matter”has created the historical blank.
     The fourth Chapter promulgated the game's structural inequalities between the literature game's participants. We always know and take difference of the writer’s literature ability, but has neglected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holding the media capital. The participants were divided into young and old writers. The title "Writer" itself is the object of struggle and results. It is a tortuous and difficult process for youth to become famous and be recognized as a writer.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youth to obtains veteran writer's encouragement with and to grasp certain media capital. This may strengthen them the belief which invests to the literature game, strengthens to the literature game's sympathy,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the sense of mission. Veteran writer such as Lu Xun, Mao Dun such hold more resources and have more publication opportunities, then they can produce many works. Lu Xun's Diary of 1933 mentioned“the article debt”then typically to indicate this kind asymmetrical supply and demand relations many times. 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people often cover up this objective imbalances and structural inequalities of resources to a writer's own problems (such as lower creating ability and the desire is not high).It is order to enhance people's identity and status of literature on the game and to comply with the game. In other words, how much holds the capital is one of so-called writer creativity’s determining factors.To study participants in the literature game contribute to correct the view of the mystery of creation of investment. However, the possession of such structural inequalitie resources in the literature continue to exist in the game, and will continue to be veiled.
     Since the literature game is to invest to pursue benefit, then how the investor carries on the benefit in the creation investment process to plan or the benefit to plan is how to affect narrative? This is the main topics of the sixth chapter. Through all kinds of books on literary theory and articles to introduce writing experience, this chapter first discusses thre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ir investing calculations. These are: (1) Writing investment is dominated by eyes, different eyes showed different tendencies and interests purport. Writing investment is dominated by vision means (2) described as a major writing style, which is a comprehensive complexity of using vision technology; (3) with the smallest cost to obtain more profits.The three basic understanding of their investing calculations has pointed out the approximate direction and the overall goal.
     Investment in specific narrative, each maximizing the interests of investors with different expectations and interests also vary in the form of calculation. It can mainly be divided into rational calculation and the Love calculation. "Revolution+ Love " is the most common formula for a rational calculation,.Its essence is to seek for or design for the poverty-stricken reality and to instruct some kind“the outlet”. Wang Tongzhao’s "Mountain Rain", Mao Dun's Historical Novel have shown a strong revolutionary rational calculation; performance of "instinct" of Du Heng and Shen Congwen and Wu Zuxiang novels published this year, three people’s narrative deliberately to appeal the calculation of literature.
     Comment is also a benefit calculation process. It is not according to the so-called scientific fairly theory to appraise a work such as the people usually thinks.In the different occasions or in the face of different interlocutors, explainers will choose to pursue their own interests.
     Through explaining "Midnight" by Qu Qiubai, Li YanshengandLu Xun, this article had proven the commentary achievement mainly guarantees the elucidator symbolic income. These outstanding works always have many kinds of possibilities of the explanation space.It may arouse, undergo and hold each kind of planning. The literature classics are in various unceasing calculations.
     In summary, this article thought the literature game demonstrates a trivial and disorderly literature world, spreading the freedom of investing. This world“seeks fame and fortune”, flooding of struggling the name or the rectifying names impulsion for oneself. The participants can carry on the creation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which one occupy, the capital quantity and the quality which one grasp and benefit which one pursue. This world also does not have the mainstream and the main trend.It is not completely that kind which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narration presents is clear and is clear, it clear and clear is only displays in all literature investment revolves the benefit to actuate this basic question. The world is also full of changes in personnel, combined with the adjustment (in essence,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capital). On the same time, it shows the other side of the picture。It filled with a variety of structural inequalities of power, such as large events to small events, important issues on small issues, well-known writer on the unnamed writer of depression and abandonment. The special writing investment is on the trivial things of forgetfulness, thereby to complete construction of its own sacred, the assiduous pursuit of maximizing the benefits. Literary game of the interest calculation is symbolic rather than practical in nature.
     Studying of literature and analysis of the game makes us understand that investment in Chinese literature since the late Qing there are two common shortcomings: One is the rational calculation theme has led to misunderstandings; Second, has forgotten the study literature inheritance .This is a literary game participants to learn a lesson.
     The literature game's research has the following inspirational significance: (1)The literature of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s the fundamental work of literature study. It should be practicing a kind of literary way of life, a fundamental existence, the inspiration for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source. (2) a more distant reference and research across disciplines will promote the literature of continuous innovative development. (3) developing a new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history research. Every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pdates are in the endeavor to expand the scope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the number of subjects. Only literary game studies will provide the true history of literature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landscape.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history is also a literary game that is also an interest in pursuing.
     It can be said that this article inverted the common paper procedure. The common paper procedure often draw on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enrich the cont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On the foundation of literature archaeology ,this article had discovered the new object of study and carries on the new theory words. This is helpful to the impetus literature research.
引文
[1]席扬:《文献价值阐释——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文献问题的理论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朱德发、贾振勇:《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6页。
    [3]刘增人等:《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第218页。
    [4]《弗洛伊德自传》,张霁明、卓如飞译,辽宁人民出版社,第51-2页
    [5]《弗洛伊德自传》,同上,第56-7页。
    [6]成保良:《〈资本论〉的范畴与原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8页。
    [7]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89-190页。
    [8]奉倩:《你也可以做一个诗人》,《国民》第1卷第4期,1937年5月28日。
    [9]郭沫若:《今天创作的道路》,见张新《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05页。
    [10]丁玲:《文学创作的准备》,《丁玲全集》第8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11]丁玲:《创作要有雄厚的生活资本》,《丁玲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00-409页。
    [12]培:《一字一滴血汗》,《文艺先锋》第5卷第5期。
    [13]王增如、李向东:《丁玲年谱长编》上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0页。[14 ]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年,第131页。
    [15]《新时期利益关系丛书·总序言》,管跃庆的《地方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16]商晨:《利益、权利与转型的实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17]郭志刚、李岫:《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18]胡朔:《我与文学》,《涛声文刊》复刊号,1946年12月5日。
    [19]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89-190页。
    [20]鲁迅:《〈呐喊〉自序》,《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9页。
    [21]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22]止庵:《周作人传》,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
    [23]韩石山:《李健吾传》,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24]《虚无飘渺的烦恼——释〈蚕〉》,文洁若、黄友文选编《萧乾文萃》,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2-13页。
    [25]《虚无飘渺的烦恼——释〈蚕〉》,文洁若、黄友文选编《萧乾文萃》,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1-12页。
    [26]《林徽因美文》,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107页
    [27]孔另镜:《现代作家书简》,上海书店,1985年,第78-79页。
    [28]圣陶:《夏衍的〈包身工〉》,《新少年》第2卷第2期,1936年7月25日。
    [29]《新术语》,《新生》第1卷第19期,1934年6月16日。
    [30]周起应:《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现代》第1卷第6期。
    [31]管冠生:《从趣味到主义——晚清至五四的小说话语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2]说话人:《说话(九)》,《珊瑚》第2卷第9期,1933年5月1日。
    [33]杨迎平:《永远的现代——施蛰存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第15页。
    [34]王子英《军中访问郭沫若先生》,《光明》战时号外,第3号,1937年9月18日。
    [35]鲁迅:《南腔北调集·听说梦》,《鲁迅杂文全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67页。
    [36]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页。
    [37]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41页。
    [38]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第198页、第72页。
    [39]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杨祯钦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4月,第37-8页
    [40]张文伯:《五院分职元首集权》,载《文化》第1卷第11期。
    [41]会林、绍武:《夏衍传》,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第82-3页。
    [42]高紫星:《上海租界对上海市政之影响》,《文化》第1卷第5期。
    [43]徐卫国:《租界和租借地史话》,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139-140页。
    [44]王增如、李向东:《丁玲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5页。
    [45]杨朔:《西战场上》,《自由中国》创刊号,1938年4月1日。
    [46]《丁玲散文》上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40页。
    [47]鲍曼:《自由》,杨光、蒋焕新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8]蒋径三:《文人末运》,《申报月刊》第3卷第1期。
    [49]《编辑后记》,《开展月刊》第5期。
    [50]曹聚仁:《〈涛声〉的昨今明》,《涛声》第2卷第31期,1933年8月19日。
    [51]《我们的态度》,《涛声》第2卷第10期,1933年3月18日。
    [52]《我和大公报》,《季羡林散文全编》第四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版,第134页。
    [53]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第1卷第3期,1932年7月。
    [54]《复刊词》,《文季月刊》第1卷第1期,1936年6月1日。
    [55]胡也频:《一群朋友》,《山雨》第1卷第1期,1928年8月16日。
    [56]刻:《后记》,《文学新地》第1期,1934年9月25日。
    [57]行素:《杂志年》,《新生》第2卷第3期。
    [58]石逸:《文艺与读者》,《南风月刊》第1卷第1期,1931年4月1日。
    [59]丁玲:《我的自白》,见《丁玲散文》上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60]圣陶:《胡愈之的〈青年的憧憬〉》,《新少年》第2卷第11期,1936年12月10日。
    [61]沈从文:《〈秋之沦落〉序,《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11页。
    [62]唐弢:《为什么从事文学的活动》,《国民》第1卷第10期,1937年7月9日。
    [63]侍桁:《时代的束缚》,《现代》第5卷第2期,1934年6月。
    [64]同人:《关于写作新诗歌的一点意见》,1933年2月11日《新诗歌》创刊号。
    [65]以群:《新民主运动中的文艺工作》,《文联》第1卷第3期,1946年2月5日。
    [66]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2页。
    [67]李健吾:《艺术家》,《水星》第1卷第1期,1934年10月10日。
    [68]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现代》第4卷第1期,1933年11月1日。
    [69]金丁:《纪念与文学的功用》,《时代文艺》第1卷第1期,1937年1月16日。
    [70]叶圣陶:《战时琐记》,《文学月报》第2号,1932年7月10日。
    [71]小金:《我读书的经过》,《语文》第1卷第4期,1937年4月1日。
    [72]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73]刘如水:《论作诗——文心集之五》,《新垒》第2卷第4期,1933年10月15日。
    [74]李长之:《几个文艺问题中的问题之检讨》,《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
    [75]《写在〈蚀〉的新版的后面》,《茅盾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25-6页。
    [76]罗念生:《朱湘周年忌》,《人间世》第19期,1934年12月20日。
    [77]练白:《悼朱湘》,《青年界》第5卷第2期,1934年2月。
    [78]北塔:《雨巷诗人——戴望舒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91页。
    [79]刘保昌:《戴望舒传》,崇文书局,2008年,第142页。
    [80]纪弦:《戴望舒二三事》,转引自北塔《雨巷诗人——戴望舒传》,第141页
    [81]《戴望舒全集》散文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756页。
    [82]编者:《为戏剧运动前途打算》,《戏》第1期。
    [83]唐弢:《关于文艺商业化》《文学青年》第1卷第1期,1936年4月5日。
    [84]管冠生:《“小说”的诞生》,《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85]郭志刚、李岫:《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86]傅东华:《此路不通》,《读书杂志》第3卷第1期。
    [87]廉正祥:《艾芜传》,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第132-133页.
    [88]路易士:《亭子间》,《文艺大路》创刊号,1935年5月10日。
    [89]保罗:《“文艺大众化”问题之我见》,《文艺新闻》第54号,1932年5月9日。
    [90]林矛:《偶然做做或拼命去做》,《大众知识》第1卷第4期,1935年12月7日。
    [91]岂凡:《文坛》,《金屋月刊》第1卷第12期,1930年9月。
    [92]琛夫:《文学可以当饭吃吗?》,《读书生活》第1卷第1期,1934年11月10日。
    [93]柯庚:《朱湘印象记》,《中国文学》第1卷第2号,1934年3月1日。
    [94]零:《动荡者的素描》,《大公报》,1933年6月24日。
    [95]岛原:《丁玲与冰心》,《益世报》“语林”副刊,1933年3月6日。
    [96]《编者后记》,《国闻周报》第11卷第1期,1934年1月1日。
    [97]茅盾:《拟“浪花”》,《大众生活》第1卷第5期,1935年12月14日。
    [98]贺仲明:《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3页。
    [99]《一个文学青年的梦》,《文学》第1卷第3号,1933年9月1日。
    [100]歌川:《编辑室谈话》,《新中华》第2卷第7期,1934年4月10日。
    [101]茅盾《一个青年诗人的<烙印>》,《文学》第1卷第5期。
    [102]杜衡:《在理智与感情底冲突中的十年间》,《创作的经验》,第78页。
    [103]徐鲁:《徐迟:猜想与幻灭》,大象出版社,2006,第13页。
    [104]《〈雷雨〉与巴金》,《曹禺自述》,京华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105]徐鲁:《徐迟:猜想与幻灭》,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22-3页。
    [106]汪雪湄:《痛苦的回忆》,《矛盾》第2卷第3期,1933年11月1日
    [107]猛克:《艺术界的小摆设》,《涛声》第2卷第44号,1933年11月4日。
    [108]丁玲:《死人的意志难道不在大家身上吗?》,《文艺新闻》第13期,1931年6月8日。
    [109]]叶雪芬:《叶紫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页。
    [110]青萍:《卖文者日记抄》,《星火》第1卷第2期。
    [111]阳冬:《怎样写小说》,《新垒》第2卷第4期,1933年10月15日。
    [112]林矛《“身边文学”和“世界文学”》,《大众生活》第1卷第14期,1936年2月15日。
    [113]礼锡:《从青年的烦闷谈到苦学与深思》,《读书杂志》第1卷第1期.
    [114]祝秀侠:《靳以的创作——评〈圣型〉及其它》,《新语林》第4期,1934年8月20日。
    [115]般乃:《卞之琳的“三秋草”》,《清华周刊》第39卷第11、12期合刊,1933年6月14日。
    [116]梦:《一周记》,《大公报》,1934年2月4日。
    [117]《新作家与“处女作”》,《文学》第1卷第1号,1933年7月。
    [118]圣陶:《写作漫谈》,《自修大学》第7期,1937年4月17日。
    [119]圣陶:《萧乾的〈邓山东〉》,《新少年》第2卷第7期,1936年10月10日。
    [120]杨愁:《〈春蚕〉丝未尽》,《明星》第1卷第3期,1933年7月1日。
    [121]孟克:《关于〈饿人〉》,《春光》第1卷第2期,1934年4月。
    [122]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安佳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页。
    [123]柳风:《文学创刊号一瞥》,《新垒》第2卷第2期,1933年8月15日。
    [124]何穆森:《短篇小说的特质》,《新中华》第1卷第23期,1933年12月10日。
    [125]圣陶:《丁西林的〈压迫〉》,《新少年》第2卷第6期,1936年9月25日。
    [126]王霭心:《春蚕的描写方式》,《读书顾问季刊》第1卷第2期,1934年7月20日。
    [127]傅光明:《人生采访者·萧乾》,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年,第26-27页
    [128]云:《茅盾著长篇小说〈子夜〉》,《大公报》1933年4月10日。
    [129]韩侍桁:《〈子夜〉的艺术,思想及人物》,《现代》第4卷第1期,1933年11月1日
    [130]余定义:《读子夜》,《戈壁》第1君第3期,1933年3月10日。
    [131]丁玲:《我的创作生活》,作于1933年4月,《丁玲全集》第7卷,第15页。
    [132]管冠生:《从趣味到主义——晚清至五四的小说话语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第40-46页.
    [133]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包亚明主编《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4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207页.
    [134]乔治·弗兰克尔:《未知的自我》,刘翠玲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第26-27页。
    [135]杨霁云:《新兴知识阶级底没落》),《涛声》第2卷第31期,日期不详。
    [136]东莼:《知识分子底任务和出路》,《申报周刊》第1卷第25期,1936年6月28日。
    [137]东方未明:《王统照的〈山雨〉》,《文学》第1卷第6期,1933年12月1日。
    [138]林庚:《甘苦》,《文饭小品》第5期,1935年6月25日。
    [139]知白:《茅盾的近作》,《大公报》“文学副刊”,1933年1月23日。
    [140]沈端先:《茶话数则》,《大江》11月号,1928年11月15日。
    [141]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现代》第1卷第6期,1932年10月。
    [142]施蛰存:《“文”而不“学”》,《宇宙风》第41期,1937年8月1日。
    [143]杨人楩:《现代青年的苦闷》,《青年界》第1卷第1期,1931年3月10日。
    [144]《〈一个母亲〉序》,《沈从文全集》第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89-290页。
    [145]《附记》,《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304页。
    [146]中平:《沈从文走麦城》,《社会新闻》合订本,第一卷上册。
    [147]胡愈之:《有毒文谈》,《语文》第1卷第3期,1937年3月1日。
    [148]堵述初:《虎符》(书评),《文艺先锋》第1卷第4期,1942年11月25日。
    [149]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06页。
    [150]乐雯;《〈子夜〉和国货年(续)》,《申报·自由谈》,1933年4月3日。
    [151]瞿秋白:《读〈子夜〉》,《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4期。
    [152]焰生:《子夜在社会史的价值》,《新垒》第1卷第5期,1933年5月15日。[`153]焰生:《党派文艺的清算》,《新垒》第3卷第1期,1934年1月15日。
    [154]茅盾:《一个青年诗人的<烙印>》,《文学》第1卷第5期,1933年11月。
    [155]《诗与生活》,《臧克家回忆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第126-127页。
    [156]杜衡:《〈望舒草〉序》,《现代》第3卷第4期,1933年8月。
    [157]陈方竞:《文学史研究中的“史感”》,《河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1期。
    [158]恪:《“懂“的问题》,《文学》第6卷第2号,1936年2月1日。
    [159]以群、陈一翔:《从何写起》,《文联》第1卷第2期,1946年1月20日
    [160]沈从文:《〈幽僻的陈庄〉题记》,《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1984年,第39页。
    [161]语堂:《烟屑》,《宇宙风》第1期,1935年9月16日。
    [162]《伟大的作品产生的条件与不产生的原理》,《茅盾全集》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02-103页。
    [163]沈从文:《文学运动的重造》,《文艺先锋》第1卷第2期,1942年10月25日。
    [164]魏建、管冠生:《“心理化”世界的全景呈现》,《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165]解志熙:《刊海寻书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3期。
    [166]孙玉石:《报纸文艺副刊与现代文学研究关系之随想》,《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67]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第33页。
    [168]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169]董志勇:《行为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9页。
    [170]叶公超:《从印象到评价》,1934年6月《学文》第1卷第2期。
    [171]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86页。
    [172]某生:《宗白华印象记》,《读书顾问季刊》第1卷第2期,1934年7月20日。
    [173]胡风:《胡风回忆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174]《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页。
    [175]皮埃尔·布尔迪厄:《超功利行为是否可能》,见其《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的理论》,谭立德译,三联书店,2007年,第137-8页。
    [176]周作人:《苦雨斋序跋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77]吴趼人:《《月月小说》序》,见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22页。
    [178]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6页.
    [179]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35页.
    [180]韩南:《吴趼人与叙事者》,《中国近代小说的兴起》,徐侠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1]李焰生.新垒[J].1933年1月10日创刊,1935年6月停刊
    [2]钱歌川.新中华[J].1933年1月10日创刊,1937年8月停刊.
    [3]现代文化社.现代文化[J],1933年1月1日创刊,1933年2月2日停刊.
    [4]星期三周报社.星期三周报(第一卷合订本)[J].1933年1月4日创刊,1933年7月5日停刊.
    [5]中国文化协会.创化季刊[J].1933年3月1日创刊(仅见此).
    [6]北平文学杂志社.文学杂志[J].1933年4月15日创刊,1933年7月31日停刊.
    [7]明星影片公司出版部.明星[J].1933年5月1日创刊,1934年11月1日停刊(?)
    [8]张耀华.正路月刊[J].1933年6月1日创刊,1933年7月20日停刊.
    [9]上海文学社.文学[J].1933年7月1日创刊,1937年11月10日停刊.
    [10]文艺座谈社.文艺座谈[J].1933年7月1日创刊,1933年9月20日停刊.
    [11]今日之苏联[J].仅见1933年5月14日创刊号.
    [12]戏剧集纳社.戏剧集纳[J].仅见1933年7月15日创刊号.
    [13]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斗争[J],见1933年2月4日第2期至11月5日第33期.
    [14]邵洵美.十日谈[J].1933年8月10日创刊,1934年12月停刊.
    [15]施济美.金刚钻月刊[J].1933年9月1日创刊,1935年4月停刊.
    [16]袁牧之.戏[J].1933年9月15日创刊,10月停刊.
    [17]文化列车社.文化列车[J].1933年12月1日创刊,1934年3月25日停刊.
    [18]潘孑农.矛盾[J].1932年4月20日创刊,1934年6月1日停刊.
    [19]施蛰存.现代[J].1932年5月创刊,1935年5月停刊.
    [20]再生杂志社.再生[J].1932年9月20日创刊,1934年8月1日停刊.
    [21]胡适.独立评论[J].1932年5月22日创刊,1937年7月25日停刊.
    [22]徐翔穆.读书与出版[J].1933年3月10日创刊,5月15日停刊.
    [23]范烟桥.珊瑚[J].1932年7月1日创刊,1934年6月16日停刊.
    [24]俞颂华.申报月刊[J].1932年7月15日创刊,1935年12月15日停刊.
    [25]文艺茶话月刊社.文艺茶话[J].1932年8月15日创刊,1934年5月1日停刊.
    [26]林语堂.论语[J].1932年9月16日创刊,1937年8月停刊.
    [27]刘英士.图书评论[J].1932年9月创刊,1934年8月1日停刊.
    [28]沈从文等.小说月刊[J].1932年10月15日,1933年1月15日停刊.
    [29]青鹤杂志社.青鹤[J].1932年11月创刊,1937年7月停刊.
    [30]骨鲠旬刊社.骨鲠[J].1933年5月10日创刊,8月15日停刊(?).
    [31]听涛社.涛声[J].1931年8月15日创刊,1933年11月25日停刊.
    [32]王礼锡、陆晶清.读书杂志[J].1931年4月1日创刊,1933年11月停刊.
    [33]李小峰、赵景深.青年界[J].1931年3月10日创刊,1937年7月停刊.
    [34]顾凤城.读书月刊[J].1930年11月1日创刊,1933年10月20日停刊.
    [35]刘大杰等.现代学生[J].1930年10月创刊,1933年8月停刊.
    [36]中国文艺社.文艺月刊[J].1930年8月15日创刊,1937年8月停刊.
    [37]夏丏尊等.中学生[J].1930年1月创刊,
    [38]新月社.新月[J].1928年3月创刊,1933年6月停刊.
    [39]国闻周报社.国闻周报[J].1924年8月创刊,1937年12月停刊.
    [40]沈镕.学生文艺丛刊[J].1923年8月创刊,读至1933年4月第7卷第2集.
    [41]东方杂志[J].商务印书馆,重点阅读1928至1937年。
    [42]中国旅行社.旅行杂志[J].1927年创刊,读至1949年10月1日第23卷第10期.
    [43]国立清华大学周刊社.清华周刊[J].读1933年3月15日至6月14日第39卷.
    [44]沉钟社.沉钟[J].1925年10月创刊,读至1934年1月30日第32期.
    [45]彭信威、彭芳草.读书中学[J].1933年5月1日创刊,读至1933年11月1日第1卷第4期.
    [46]人文编辑所.人文[J].1930年2月5日创刊,1937年12月停刊.
    [47]生活周刊社.生活[J].读1929年12月29日第5卷第5期至1933年12月16日第8卷第50期结束.
    [48]上海现代文艺研究社.文艺[J].1933年10月创刊,同年12月15日停刊.
    [49]华年周刊社.华年[J].1932年4月16日创刊,读至1934年3月24日第3卷第12期.
    [50]顾瑞民.出版消息[J].1932年12月1日创刊,读至1934年3月1日第30、31期合刊.此外,主要阅读《大公报》、《申报》、《益世报》、《北洋画报》、《盛京时报》、《良友画报》、福建《人民日报》1933年的内容.
    [1]潘梓年.文学概论[M].北新书局.1933年9月第8版.
    [2]光华书局编辑部.文艺创作讲座(第四卷)[M].光华书局.1933年11月出版.
    [3]李君实.模范语体文评选(第六册)[M].南强书局.1933年3月初版.
    [4]郁达夫等.创作指导集[M].光华书局.1933年4月出版.
    [5]钱谦吾.青年文学自修读本[M].湖风书局.1933年1月31日再版.
    [6]高语罕.语体文做法[M].黄华社出版部.1933年3月1日出版.
    [7]赵景深.文艺论集[M].广益书局.1933年4月.
    [8]高语罕.文章及其作法[M].光华书局.1933年2月.
    [9]阮无名.中国新文坛秘录[M].南强书局.1933年6月.
    [10]许钦文.创作三步法[M].开明书店.1933年5月.
    [11]读书月刊社.读书经验谈[M].光华书局.1933年4月.
    [12]贺玉波.小说的研究[M].光华书局.1933年11月.
    [13]苏汶.文艺自由论编辑[M].现代书局.1933年12月10日再版.
    [14]傅东华.诗歌与批评[M].新中国书局.1933年6月再版.
    [15]黎君亮.新文艺批评茶话[M].北平人文书店.1933年11月.
    [16]孙俍工.文学概论[M].广益书局.1933年3月.
    [17]穆木天等.文学研究入门(上册)[M].光华书局.1933年4月.
    [18]乐华编辑部.当代中国文艺论集[M].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7月.
    [19]张世禄.中国文艺变迁论[M].商务印书馆.1933年3月初版.
    [20]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M].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
    [21]钱杏邨.现代中国文学论[M].合众书店.1933年6月10日出版.
    [22]张同光、宋云彬.开明活页文选注释(第一册)[M].开明书店.1933年3月再版.
    [23]马仲殊.中国文学体系[M].乐华图书公司.1933年11月.
    [24]张希之.文学概论[M].北平文化学社.1933年1月.
    [25]谭丕模.中国文学史纲[M].北新书局.1933年8月.
    [26]老赵.民间文学新论[M].中国出版社.1933年.
    [27]生活书店编译所.生活文选(第一集)[M].生活书店.1933年2月.
    [28]范烟桥.作诗门径[M].中央书店.1933年.
    [29]黄人影.茅盾论[M].光华书局.1933年2月.
    [30]石苇.小品文讲话[M].光明书局.1933年2月1日再版.
    [31]赵景深.小说原理[M].商务印书馆.1933年初版.
    [1]太阳社.太阳月刊[J].1928年1月创刊,同年7月停刊.
    [2]王任叔、李匀之.山雨半月刊[J].1928年8月创刊,同年12月停刊.
    [3]刘呐鸥.无轨列车[J].1928年9月10创刊,同年12月25日停刊.
    [4]大江月刊社.大江[J].1928年10月15日创刊,同年12月15日停刊.
    [5]张资平.乐群月刊[J].1929年1月1日创刊,读至1929年12月1日第2卷第12期.
    [6]邵洵美、章克标.金屋月刊[J].1929年1月1日创刊,1930年9月停刊.
    [7]沈从文.人间月刊[J].1929年1月20日创刊,同年3月10日停刊.
    [8]南国社.南国月刊[J].1929年5月1日创刊,1930年7月停刊.
    [9]吴淞中国公学大学部中国文学系系会.中国文学季刊[J].1929年夏创刊,1930年3月停刊.
    [10]新文艺月刊社.新文艺[J].1929年9月创刊,1930年4月停刊.
    [11]向培良.青春月刊[J].1929年10月创刊,读至同年11月1日第1卷第2期.
    [12]萌芽月刊社.萌芽月刊[J].1930年1月1日创刊,同年5月1日停刊.
    [13]蒋光慈.拓荒者[J].1930年1月10日创刊,同年5月停刊.
    [14]王独清.展开[J].仅见1930年7月15日创刊号.
    [15]开展文艺社.开展[J].1930年8月创刊,1931年11月创刊.
    [16]前锋月刊社.前锋月刊[J].1930年10月10日创刊,1931年4月10日停刊.
    [17]大夏大学学生会.大夏周刊[J].1930年12月创刊,读至1931年8月第2期.
    [18]诗社.诗刊[J].1931年1月20日创刊,1932年7月停刊.
    [19]李一切、卫仁山.时代前[J].1931年1月创刊,同年6月停刊.
    [20]文艺新闻社.文艺新闻[J].1931年3月16日创刊,1932年6月20日停刊.
    [21]李赞华.现代文学评论[J].仅读1931年4月10日创刊号.
    [22]海啸月刊社.海啸[J].1931年7月15日创刊,读至第1卷第2期.
    [23]丁玲.北斗[J].1931年9月20日创刊,1932年7月停刊.
    [24]榴花社.榴花诗刊[J].1932年1月1日创刊,读至同年7月1日第2期.
    [25]刘豁然.枕戈[J].1932年3月创刊,同年6月停刊.
    [26]文学社.文学[J].仅见1932年4月25日创刊号.
    [27]文学月报社.文学月报[J].1932年6月创刊,同年12月15日停刊.
    [28]张秋虫.万岁[J].1932年8月创刊,同年12月16日停刊.
    [29]庄心在、陆印全.中国文学[J].1934年2月1日创刊,读至同年3月1日第1卷第2期.
    [30]陶行知.生活教育[J].1934年2月创刊,1936年8月停刊.
    [31]庄启东、陈君冶.春光[J].1934年3月创刊,同年5月停刊.
    [32]施蛰存、朱雯.中学生文艺月刊[J].1934年3月出,同年5月停刊.
    [33]林语堂.人间世[J].1934年4月创刊,1935年12月停刊.
    [34]民族文艺期刊社.民族文艺[J].1934年4月创刊,同年9月停刊.
    [35]王平陵.读书顾问季刊[J].1934年4月创刊,1935年1月停刊.
    [36]叶公超.学文月刊[J].1934年5月创刊,同年8月停刊.
    [37]洪深、张常人.一周间[J].1934年5月创刊,同年6月停刊.
    [38]梁得所.小说月刊[J],1934年5月创刊,1935年3月停刊.
    [39]徐懋庸.新语林[J].1934年7月创刊,同年10月停刊.
    [40]李长之、杨丙辰.文学评论[J].1934年8月1日创刊,同年10月1日停刊.
    [41]林焕平.东流[J].1934年8月1日创刊,1936年11月15日停刊.
    [42]陈望道.太白[J].1934年9月20日创刊,1935年9月5日停刊.
    [43]吴郎西.漫画生活[J].1934年9月20日创刊,1935年9月20日停刊.
    [44]伍蠡甫.世界文学[J].1934年10月1日创刊,1935年9月15日停刊.
    [45]卞之琳等.水星[J].1934年10月10日创刊,1935年6月10日停刊.
    [46]叶灵凤.文艺画报[J].1934年10月创刊,1935年4月停刊.
    [47]李公朴.读书生活[J].1934年11月创刊,1936年11月停刊.
    [48]康嗣群.文饭小品[J].1935年2月5日创刊,同年7月31日停刊.
    [49]新文学社.新文学[J].1935年4月创刊,1935年5月停刊.
    [50]汪迪民.文艺大陆[J].1935年5月创刊,读至同年10月10日第1卷第6期.
    [51]星火文艺社.星火[J].1935年6月15日,读至同年10月1日第2卷第1期.
    [52]林语堂.宇宙风[J].1935年9月16日创刊,读至1937年4月16日第39期.
    [53]储安平.文学时代[J].1935年11月10日创刊,1936年4月10日停刊.
    [54]申报周刊社.申报周刊[J].1936年1月1日创刊,1937年8月29日停刊
    [55]高明等.六艺[J].1936年2月15日创刊,同年4月停刊.
    [56]徐訏、孙成.天地人[J].1936年3月1日创刊.同年7月15日停刊.
    [57]方之中.夜莺[J].1936年3月5日创刊,同年6月10日停刊.
    [58]金仲华.永生周刊[J].1936年3月7日创刊,读至同年6月27日第1卷第17期.
    [59]周楞伽.文学青年[J].1936年4月5日创刊,同年5月4日停刊.
    [60]孟十还.作家[J].1936年4月15日创刊,同年11月15日停刊.
    [61]周渊.文学界.1936年6月5日创刊,同年9月10日停刊.
    [62]洪深、沈起予.光明[J].1936年6月10日创刊,1937年10月30日停刊.
    [63]尹庚、白曙.现实文学[J].1936年7月1日创刊,同年8月1日停刊.
    [64]侯枫等.今代文艺[J].1936年7月20日创刊,同年9月20日停刊.
    [65]俞秋帆.多样文艺[J].1936年7月创刊,同年11月停刊.
    [66]黎烈文.中流[J].1936年9月5日创刊,1937年8月5日停刊.
    [67]夏征农.新认识[J].1936年9月5日创刊,同年11月停刊.
    [68]卞之琳等.新诗[J].1936年10月10日创刊,读至1937年3月第6期.
    [69]朱执诚.语文[J].1937年1月1日创刊,读至同年6月1日第1卷第6期.
    [70]徐步.新学识[J].1937年2月5日创刊,读至同年3月5日第1卷第3期.
    [71]谢六逸.国民[J].1937年5月1日创刊,同年11月停刊.
    [72]范泉、马良.作品[J].1937年6月15日创刊,同年7月15日停刊.
    [73]王进珊.文艺先锋[J].1942年10月10日创刊,1948年9月停刊.
    [74]郑宾于.中国文学流变史[M].北新书局.1931年5月.
    [75]戴叔清.文学描写手册[M].文艺书局.1932年11月25日三版
    [76]韩侍桁.文学评论集[M].现代书局.1934年4月10日.
    [77]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三联书店,1997.
    [78]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79]布尔迪厄.实践理性[M].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80]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M].刘成富,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1]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2]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M].禇思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3]布尔迪厄.国家精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4]布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3.
    [85]P.布尔迪约J.-C帕斯隆.继承人[M].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86]布迪厄.遏制野火[M].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7] 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M].刑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88]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M].陈圣生,涂释文,梁亚红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9]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0]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历险[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1]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2]罗兰·巴尔特.写作的零度[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93]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M].莫伟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94]泽格蒙特·鲍曼.自由[M].杨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95]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上海:三联书店.2002.
    [96]伯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97]拉明·贾汉贝格鲁.伯林谈话录[M].杨祯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98]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99]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M].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00]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M].宁一中,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1]让·波德利亚.象征交换与死亡[M].车槿山,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02]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赖其万,符传孝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103]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M].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1.
    [104]弗兰克·H·奈特.风险不确定性与利润[M].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105]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06]管跃庆.地方利益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07]商晨.《利益、权利与转型的实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8]杨芳洲.价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09]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0]包亚明.20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4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11]北京大学等.文学运动史料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112]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3]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4]吴福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5]钱理群.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6]王运熙.中国文论选·现代卷[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117]刘增人等.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11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119]魏绍昌.吴趼人研究资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20]夏衍.懒寻旧梦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5
    [121]胡风.胡风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2]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年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123]唐金海、刘长鼎.茅盾年谱[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
    [124]王增如、李向东.丁玲年谱长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125]傅宏星.钱基博年谱[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6]王智毅.周瘦鹃研究资料[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
    [127]会林、绍武.夏衍传[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
    [128]郭学勤.千面人生——袁牧之传[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29]韩石山.李健吾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130]陈丙莹.戴望舒评传[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131]刘保昌.聂绀弩传[M],武汉:崇文书局,2008
    [132]张荔.梦与醒的边界:徐志摩的女性世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133]盛兴军.丰子恺年谱[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5
    [134]廉正祥.艾芜传[M].北岳文艺出版社,1992
    [135]曹禺.曹禺自述[M],京华出版社,2005
    [136]田本相.曹禺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137]李勇.本真的自由——林语堂评传[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8]贺仲明.喑哑的夜莺——何其芳评传[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9]傅光明.人生采访者·萧乾[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9
    [140]徐鲁.徐迟:猜想与幻灭[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141]叶雪芬.叶紫研究资料[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142]房向东.鲁迅与他“骂”过的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
    [143]孙基林.漂泊的生命·朱湘[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1998.
    [144]臧克家.臧克家回忆录[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145]李辉.摇荡的秋千——事事非非说周扬[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
    [146]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
    [147]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48]刘淑玲.《大公报》与中国现代文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149]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M].长春: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150]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51]陈明远.何以为生:文化名人的经济背景[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152]陈国恩.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与文化透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153]曾庆瑞、赵遐秋.中国现代小说140家札记[M].漓江出版社,1985.
    [154]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55]朱晓进.政治文化与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56]杨迎平.永远的现代:施蛰存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157]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6.
    [158]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59]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60]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61]杨洪承.文学社群文化生态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162]南帆。文学理论新读本[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
    [163]陈文忠。文学理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164]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M]。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165]朱德发、贾振勇.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166]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67]於可训、叶立文.中国文学编年史:现代卷[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168]刘长鼎、陈秀华.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史料编年[M],太原: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