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文学在清末民初所进行的现代转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大规模的西方小说汉译活动,当时大量的汉译小说本身便承载着中国小说现代变革的任务。清末民初,小说这一文学体裁,几乎一夜之间由俗入雅,进入汉语文学的中心,这一事实说明汉语文学进入了剧烈变动的转型时期,而这一变动又确乎是以西方文学为坐标系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思潮(梁启超等人所发起的小说界革命)所直接促成的。清末民初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的最初20年,汉译西方小说得以与本土作家的创作小说分庭抗礼,不但对小说现代变革发挥了决定性影响,而且汉译小说自身成为承载小说变革任务的重要载体。
     清末民初出版发行的汉译外国小说名著,在作为文学的物质外壳的语言、作为文学精神依归的主题和作为艺术图式的小说结构这三个向度,都做出了具有现代转型意义的最初探索。清末民初汉译小说,由于大多数译者的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的特点,许多译本鲁莽灭裂、错译丛生,这一时期的译本整体质量肯定无法和五四后的文学译本相比。但是,清末民初还是产生了一批水准较高的小说译本,它们不仅在语言、主题、艺术图式等三个向度上做出了谋求文学现代转型的最初努力,更由于其时文坛尚无后来逐渐定于一尊的主流话语的辖制,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的译者们所特有的自我作古、无所依傍的自由心态,而生发出一些相较于五四文学更为参差多态、更其丰富驳杂的带有现代文学转型意义的追求。而这方面至今尚未见到系统的研究,本论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本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所讨论的“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的概念作了界定,初步描述了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关系,并简要评析了与本论文论题相关的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讨论“名著”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文学经典建构,试图把历来研究者对于清末民初翻译文学最集中的非议和责难,即外语原著选择的偏差、经典名著译本的稀少以及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的比例失衡等诸多问题以“名著”话语为切入口作一厘清,并以林纾汉译小说为个案讨论外国文学汉译活动本身参与建构中文语境的译本名著的可能性的问题。第三章讨论清末民初汉译小说与文学的语言外壳的现代转型问题,分别讨论文言、浅近文言、白话三种中国古代文学固有的语言外壳在清末民初受到小说译本语言的冲击所产生的应对和变化,分析当时书面汉语以汉译小说为载体出现的多种形态、多种层次的分化和变种,指出在现今通行的现代书面汉语取得定于一尊的地位之前,书面汉语现代转型其实面临多种选择和可能性,并肯定了清末民初这批小说翻译家对现代汉语改造所进行的多元化尝试的价值。第四章对清末民初汉译名著小说作主题学研究,分别从民族国家观念、两性情爱观念、人道主义观念、个人主义观念等四个维度对最初二十年的汉译名著小说作主题分析,试图说明通过这些小说译本,现代文学所关注的文学主题的诸多方面已经成功地对中国传统文学中相对应的观念部分进行了现代转型意义的颠覆和转换。第五章则对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作形式分析研究,此章借用英国批评家福斯特提出的小说的“艺术图式”概念,讨论了这一时期的名著译本小说在把中国传统小说图式由长篇章回白话小说、短篇话本小说和短篇文言传奇小说向现代长篇小说和现代短篇小说艺术图式过渡的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此章还对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最富现代文学特征的周氏兄弟的外国短篇小说汉译集《域外小说集》和二十世纪第二个十年(五四新文学全面发动之前)最具代表性的周瘦鹃的外国短篇小说汉译集《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分别作了专节分析研究,指出《域外小说集》所作的谋求中国小说现代建构的尝试,由于相对于当时中国小说界占主导地位的小说观念过于超前,导致了这个文本在商业上的惨败和在文坛的长期得不到与其地位相称的评价,而这个译本所使用的语言过于古奥,并不是其招致现实失败的唯一因素;而《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则体现了“新小说”时代向“五四”新文学时代转折的过渡特征,这个译文集所散发的诡异阴冷的文学风格,与《域外小说集》的总体风格还存在颇多暗合之处,则可能是周氏兄弟对其赞赏有加的原因之一。第六章余论,在总结汉译小说名著影响下中国文学的语言转型、主题转型和艺术图式转型的同时,逸出清末民初的时间范围,试图探讨从晚清至今的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翻译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及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实践对于当下的文学创作、文学翻译的借鉴意义。
Largely due to the extensive western novel-translating movement at the time of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going through a modern transformation. The novel-translating event in itself was the sign that the Chinese literature was taking the reshaping. Novels, by that time, have been dramatically adopted as one form of decent Chinese literature instead of vulgar ones overnight. The change implies that the Chinese literature has been placing into a drastic transit period that directly at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theories and thoughts basing on western literature. It was a revolution initiated by Liang Qichao and other scholars over novels. In the earliest 20 years when Chinese novel modernized itself at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ranslated novels abroad had to compete with the original novels home in the market which not only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novels, but the translated novels turned out to be a prominent carrier of novel revolution.
     Language as the outer appearance of literature, theme in which literature spirit embodies and structure where art schemata is built, these three factors of translated classic novels published at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have taken a pioneering exploration bearing transformational significance. The translated books of that time were somewhat far inferior to those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wing to non-profession. Yet, there were ones superior in language, theme and art schemata. These works have done efforts for modern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Without the language limits that only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prevails later, those non-professional translators let their language arts have free expression, contributing to much more diverse and heterogeneous literature pursuit which is of transformation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 regard to the gap that no systematic study has been done, attempts to work on i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introduction, the concept of Translated Classic Novels from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s defined and its relations with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re briefly explored.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also deals with the literature review related to this topic.
     Chapter Two discusses Classics’Discourse and classics construction from the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perspective. Several issues that previous scholars condemned over translated literature at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like the partial attitude in selecting the originals, deficiency in classic works and uneven proportion of refined literature to popular literature will be treated with Classics’Discourse as the starting point. Translated novels by Lin Shu are taken as a case in this chapter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literature reconstruction.
     Issues on Translated Classic Novels from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language’s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are the focuses in Chapter Three. On the ground of the influence from translated literature language, the inborn languages for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including classical, hemi-classical and vernacular Chinese have turned into many forms and variants and categorized at many levels, which is described in this chapter in details. What’s more, the diverse trials of the novel translators at that period of time are valued because Chinese written language might face numerous choices and possibilities before it eventually shaped.
     The Fourth Chapter expounds on the theme of translated classic novels from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analyzing respectively the four dimensions (nationalism, love, humanism and individualism) over the translated works of the earliest twenty years. This chapter manages to illustrate that these translated works have successfully brought modern transformation concept to the idea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on which modern literature concerns a lot.
     The Fif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third aspect of the translated works of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form. Quoted with the concept of Art Schemata proposed by Forster, an English critic, the author probes into the transitional roles the translated works played which have given an impetus while Chinese traditional novel schemata (Chinese Vernacular Novels with each chapter headed by a couplet giving the list of its content, Short Narrative Novels and Short Classical Romantic novels are included) turned to the modern schemata (including the modern novels on the long and short basis). This chapter, moreover, selects some chapters to study from Zhou Brothers’translated Collection of Foreign Storie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the first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Zhou Shoujuan’s European and American Famous Short Stories featuring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20th century (before the literature movement of May 4th ).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Collection of Foreign Stories unfortunately met its doom commercially and was long undervalued in the circle of literature as a result of its radical ideas in comparison to the dominating ones then. The archaic wording in this translated works was not the only fact leading to its failure. European and American Famous Short Stories while, embodying the transitional literature features from the era of New Novels to the era of May 4th New Literature, somewhat agreed to Zhou Brothers’works, has taken a mysterious and shady style making possible the Zhou brothers speak highly of it.
     Chapter Six involves the summarizing the transformational language, theme and art schemata of Chinese litera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nslated novels; and furthermore, the last chapter also tries to tap some issues lik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skills concerning modern transformation from late Qing dynasty up to today, as well 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translation from late Qing to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upon current literature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引文
1姚公鹤:《上海闲话》第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2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第317页,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
    3陈伯海、袁进:《上海近代文学史》第7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第10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2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分别对英国、俄国、日本、印度四国小说从受人鄙视的文学类型上升为文学类型的主流,进行了详尽论述,可以参看。
    1郑振铎、傅东华编:《文学百题》第278页,上海书店,1935年
    2转引自董洪川:《托·斯·艾略特与“经典”》,《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三期
    3同上
    4其中只有“名家”一词,另外还有“在先秦,与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相并列的一个思想学派”的意义。
    5龚自珍:《歌筵有乞书扇者》
    1钱氏还以具体诗人举例作了说明,李白、杜甫是大诗人;王维是小的大诗人;韦应物是大的小诗人。详见钱锺书:《中国诗与中国画》,《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第138页,中华书局,2006年
    3比如明朝茅坤编辑《唐宋八大家文钞》,创造出唐宋八大家的“品牌”,就是企图通过明确师承关系确立自身唐宋派古文的地位。
    1奕庚:《佳梦轩丛著·管见所见》,转引自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第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康有为:《日本书目志》卷十四识语
    3严复、夏曾佑:《附印说部缘起》
    4任公:《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第一册,1898年
    1衡南劫火仙:《小说之势力》,《清议报》第四十八期,1901年
    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3钱锺书:《汉译第一首英语诗〈人生颂〉及有关二三事》,《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4 1899年出版的林纾译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不是第一部汉译西方小说,但却是第一部在中国文坛产生巨大影响的汉译西方小说,因此本文把它的出版作为中国汉译西方小说的实质性起点。
    5沈雁冰:《小说新潮栏宣言》,《小说月报》第11卷第1期, 1920年
    1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第13卷第7期,1922年7月10日
    1周桂笙:《歇洛克复生侦探案》,弁言《新民丛报》五十五号,1904年
    1亚荛:《小说之功用比报纸之影响为更普及》,《中外小说林》第一年第十五期,1907年
    2顾靖夷:《红粉劫》序,上海国华书局,1914年
    3邱炜萲:《小说与民智关系》,《挥尘拾遗》,1901年
    4老棣:《文风之变迁与小说将来之位置》,《中外小说林》第一年第六期,1907年
    5铁樵:《作者七人》序,《小说月报》第六卷第七号,1915年
    6海天独啸子:《空中飞艇》弁言, 1903年
    7海天独啸子:东亚编辑社《女娲石》凡例,1904年
    8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新小说》第七号,1903年
    
    1包天笑:《小说大观》例言,《小说大观》第一集,1915年
    2侗生:《小说丛话》,《小说月报》第二年第三期,1911年
    3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新青年》第5卷第1号, 1918年
    4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第5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周作人回忆录》第353页(港版《知堂回想录》的国内版),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2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第95页,中华书局,2006年
    3杜·佛克马:《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中国比较文学》第52页,2005年4期
    1黄念新译埃德蒙·威尔逊《阿科瑟尔的城堡》第87页,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年,转引自董洪川:《托·斯·艾略特与“经典”》,《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三期
    2 T.S.Eliot , Selected Essays ,转引自董洪川:《托·斯·艾略特与“经典”》,《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三期
    1鲁迅:《南腔北调集·祝中俄文字之交》
    2详见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另可参看戴维·洛奇主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册第330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3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第44—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冷红生:《巴黎茶花女遗事》小引,1899年
    1林纾:商务印书馆《迦茵小传》小引,1905年
    2商务印书馆《西利亚郡主别传》林纾附记,1908年
    3林纾:《兴登堡成败鉴》序,1922年
    
    1林纾:《孝女耐儿传》序,商务印书馆,1907年
    2林纾:《斐洲烟水愁城录》序,商务印书馆,1905年
    3林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商务印书馆,1905年
    4林纾:《孝女耐儿传》序,商务印书馆,1907年;林纾《块肉余生述》前编序,1908年
    5林纾:《孝女耐儿传》序,商务印书馆,1907年
    1陈寅恪:《支愍度学说考》,《金明馆丛稿初编》第1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2林纾:《离恨天》译余剩语,商务印书馆,1913年
    1胡适:《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
    2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第1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第77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郭沫若:《少年时代》,第1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第100—10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第6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管达如:《论小说》,《小说月报》第三卷第九号,1912年
    1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2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说:“中国二千年来没有真有价值真有生命的文言的文学。这都是因为这二千年文人所作的文学都是死的,都是用已经死了的语言文字做的。”
    3黄遵宪:《杂感》,古典文学出版社《人境庐诗草笺注》卷一
    
    1张中行:《张中行作品集·佛教与中国文学》第37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2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第88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转引自上书第87页
    4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第106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第89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知堂回忆录》的国内横排本)第672页,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参看周作人:《看云集·伟大的捕风》
    1“出发的语言”、“到达的语言”的提法见钱锺书:《林纾的翻译》106页注6,《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英国乔治·斯坦纳著、庄绎传编译:《通天塔——文学理论研究》第44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
    3上书第69页
    1谢天振:《译介学》第99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1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第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第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上书112页注44
    1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七缀集》第96—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2刘知几:《史通·言语》
    3章学诚:《文史通义·古文十弊》
    
    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卷二
    2郑振铎:《林琴南先生》,罗新璋编《翻译论集》第189页—190页,商务印书馆,1984年
    1章太炎:《与人论文书》,《太炎文录初编》卷二,1917年
    1大力反对文言的胡适也极口称赞周氏兄弟译《安乐王子》的文言,见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二集》卷二
    
    1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毛白石《义勇军》,冷血译,《新新小说》第2期,1904年
    
    1薛绍徽译法国房朱力士《八十日环游记·第二回》
    2同上
    
    1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
    2伍光建译法国大仲马《法宫秘史》第四回
    3上书第十八回
    1鲁迅:《彷徨·孤独者》
    2鲁迅译俄国安特来夫《在黯淡的烟霭里》,《现代小说译丛(第一集)》,商务印书馆,1922年
    1可参看鲁迅30年代与瞿秋白讨论翻译问题的书信,鲁迅:《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
    2参看周瘦鹃译《铁窗人语》、《逸犯小史》,《小说时报》22号,1914年
    1周桂笙译《伦敦新世界》,《月月小说》,1907年
    2女士陈鸿璧译女士陈鸿璧译科学小说《电冠》,《小说林》1907年2号
    3同上
    1饮水译哲理小说《世界末日记》,《新小说》第一号,1902年
    2《圣人欤盗贼欤》,英国笠顿先生原著,日本抱一庵主人译,冷血重译,载《新新小说》第一号
    1以上两则均出于吴梼译苏德蒙《卖国奴》
    2吴梼译星科伊梯《灯台守》
    3周瘦鹃译高甘《大义》
    4周瘦鹃译盎黎克查格《破题儿第一遭》
    5周瘦鹃译甘勒《逝者如斯》
    6霍桑《帷影》
    7同注55
    8周瘦鹃译托尔斯泰《宁人负我》
    1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三十四、第三十五
    1钱锺书:《论不隔》,原载《学文》月刊第一卷第三期(1934年),引自《钱锺书散文》第499页,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2朱光潜在《诗论》中写道:“这章诗前五句最呆板,它费了许多笔墨,都不能使一个美人活灵活现地现在眼前。……但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寥寥几字,便把一个美人的姿态神韵很生动地渲染出来。”
    3周瘦鹃译大仲马《美人之头》
    4周瘦鹃译佛尔苔《碧水双鸳》
    1周瘦鹃译佛尔苔《碧水双鸳》
    2周瘦鹃译英国达维逊《鸳鸯血》
    3周瘦鹃译英国Tom Gallon《五年之约》
    4周瘦鹃译华尔透施各德《古室鬼影》
    1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第11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第38页,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
    1周作人把《西游记》作为“迷信的鬼神书类”,把《聊斋志异》归为“妖怪书类”,把《水浒传》归为“强盗书类”,总之都是“非人的文学”,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
    2单以唐诗为例,就可以随手举出杜甫的《三吏》、《三别》,白居易的新乐府,李绅的《悯农》,聂夷中的《伤田家》等代表社会良心的民本主义名作。
    3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
    4仲密:《论“黑幕”》,《每周评论》第4号,1919年
    
    1鲁迅:《呐喊·自序》
    2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第3页,岳麓书社,1986年
    1伊瑟尔:《阅读行为》第197页,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
    1鲁迅:《关于〈关于红笑〉》,《语丝》,1929年4月29日第5卷第8期
    
    1周作人:《人的文学》,《新青年》第5卷第6号,1918年
    2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第41-44页,三联书店,1999年
    3阿英:《翻译史话》阿英《小说四谈》第23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孙宝暄:《忘山庐日记》癸卯(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一日
    1管达如:《论小说》,《小说月报》第三卷第九号,1912年
    1陈平原:《小说的书面化倾向于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278—27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在当时翻译工作极不规范的草创期,也有出格的译者,把长篇小说原著汉译成短篇小说发表的,如第四章提到过的周瘦鹃把美国作家爱得华·海尔(Edward E.Hale )的长篇小说《无国之人》(The man without a country)汉译为几千字的短篇小说列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之列出版。但这毕竟是极为极端的特例。
    2“骎骎与晚周诸子相上下”,语出吴汝伦《〈天演论》序》;“哀感顽艳”,典出三国繁钦《与魏文帝笺》,邱炜萲《挥尘拾遗·茶花女遗事》最早以之形容林纾译文的特色
    3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存二集》,第115—116页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2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译小说的开始》
    3梁启超:《十五小豪杰》第四回译后语,《新民丛报》第六号,1902年
    1转引自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第34—35页,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同上
    3“天朗气清,风光合畅”,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作“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出自陆游《游山西村》,原文作“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鲁迅译美国培仑《月界旅行》第11页,《鲁迅全集》第十一卷,1948年
    2同上,第15页
    3鲁迅译美国培仑《月界旅行》第24页,《鲁迅全集》第十一卷,1948年
    1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年
    1张舍我:《短篇小说泛论》,原载《申报·自由谈》,1921年1月9日,转引自陈平原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第100页
    2清华小说研究社编《短篇小说作法》第一章,转引自陈平原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第110页
    3同上
    1阿英:《晚清小说史》第18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参看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12—13页,中华书局,1977年
    2俞平伯:《燕知草·梦游》,第29—30页,开明出版社,1994年
    1周作人:《苦竹杂记·日本的衣食住》,第249页,东方出版社,1994年
    2王了一:《龙虫并雕斋琐语·老妈子》,第62页—6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梁实秋:《梁实秋散文·雅舍小品·雅舍》第29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
    1唐弢:《文章修养》第58页,三联书店,2008年
    2梁实秋:《论鲁迅先生的“硬译”》,《新月》第2卷第6,7合刊,1929年
    1北岛:《时间的玫瑰》第141页、第15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2瞿秋白:《关于翻译的通信》,罗新璋编《翻译论集》第266页,商务印书馆,1984
    3傅雷:《致林以亮论翻译书》,罗新璋编《翻译论集》第548页,商务印书馆,1984
    1毛泽东在抗战时期的名文《反对党八股》中,提出解决党八股的第四大罪状“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的三项措施:“第一,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第二,要从外国语言中吸收我们所需要的成分”;“第三,我们还要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解放后全国推广普通话,隐隐实践了这一策略。参看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2傅雷:《致林以亮论翻译书》,罗新璋编《翻译论集》第548页,商务印书馆,1984
    2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第17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高旭东:《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第12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转引自袁进:《中国文学的近代变革》第1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施蜇存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全三卷,上海书店,1990年
    【2】林纾:《林译小说丛书》十种(《巴黎茶花女遗事》、《离恨天》、《吟边燕语》、《撒克逊劫后英雄略》、《拊掌录》、《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述》、《现身说法》、《迦茵小传》、《不如归》),商务印书馆,1981年
    【3】阿英:《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中华书局,1960年
    【4】周氏兄弟译:《域外小说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
    【5】周氏兄弟译:《现代小说译丛》,新星出版社,2006年
    【6】周瘦鹃译:《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岳麓书社,1987年
    【7】曾朴译:《九十三年》,有正书局,1913年
    【8】《新小说》(1902——1906)
    【9】《绣像小说》(1903——1906)
    【10】《月月小说》(1906—1908)
    【11】《小说林》(1907——1908)
    【12】《新新小说》(1904——1906)
    【13】《礼拜六》杂志(1-100期)
    【14】《小说月报》(1911-1922年)
    【15】《小说时报》(1911-1919年)
    【16】《妇女时报》(1911-1917年)
    【17】《游戏杂志》(1914年)
    【18】《女子世界》(1915年)
    【19】《小说新报》(1917年)
    【20】《新青年》(1915——1922年)
    【21】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2】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23】钱锺书:《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4】钱锺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
    【25】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
    【26】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27】袁进:《中国小说的近代变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8】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29】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30】李欧梵:《文学的趋势I:对现代性的追求,1895--1927年》,《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31】陈伯海、袁进主编:《近代上海文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3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研究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5】严家炎编:《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研究资料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6】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
    【37】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第138页,中华书局,2006年
    【38】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0】樽本照雄:《清末民初小说年表》,清末小说研究会,1999年
    【41】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2】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43】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三联书店,2002年
    【44】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
    【45】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46】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
    【47】史华兹:《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48】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49】林毓生等:《五四:多元的反思》,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89年
    【50】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51】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52】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3】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54】王向远:《翻译文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5】谢天振、查明建:《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56】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7】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58】王晓明:《思想与文学之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59】刘扬体:《流变中的流派——鸳鸯蝴蝶派新论》,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
    【60】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61】费小平:《翻译的政治——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2】徐志啸:《近代中外文学关系(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6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
    【64】马祖毅:《中国翻译史上卷》,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5】王佐良:《翻译:思考与随笔》,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年
    【66】孙景尧、谢天振主编:《比较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67】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8】魏绍昌等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69】芮和师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70】牛仰山,孙鸿霓编:《严复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
    【71】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72】高旭东:《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3】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74】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75】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
    【76】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78】胡适:《胡适的日记》,中华书局,1995年
    【79】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华书局,1979年
    【80】胡适:《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
    【81】周作人:《周作人回忆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82】周作人:《周作人集外文》,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年
    【83】周作人:《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84】周作人:《周作人散文》全四册,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
    【85】周作人:《周作人晚期散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6】郭沫若:《少年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87】郑振铎、傅东华编:《文学百题》,上海书店,1935年
    【88】伊瑟尔:《阅读行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
    【89】瑙曼:《作品、文学史与读者》,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90】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91】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92】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
    【93】本雅明:《翻译家的任务》,文汇出版社,1999年
    【94】罗贝尔·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95】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
    【96】戴维·洛奇编《二十世纪文学评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97】杨绛:《杨绛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98】朱维铮、龙应台编著:《维新旧梦录——戊戌前百年中国的“自改革”运动》,三联书店,2000年
    【99】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简编》第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0】朱虹:《英美文学散论》,三联书店,1984年
    【101】弗朗西斯·约斯特:《比较文学导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
    【102】王克非编:《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103】方正耀:《晚清小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1991年
    【104】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105】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106】伍蠡甫主编:《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
    【107】徐中玉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艺理论集》全两卷,上海书店,1990年
    【108】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9】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0】王利器编:《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11】姚公鹤:《上海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12】欧阳哲生:《严复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
    【113】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
    【114】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
    【115】《上海研究资料》《上海研究资料》,上海通社编.上海书店出版. 1984年
    【116】《上海研究资料续集》,上海通社编.上海书店出版. 1984年
    【117】唐振常主编:《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118】《旧上海的帮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9】《旧上海的外商与买办》: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20】杨周翰、吴达元等主编:《欧洲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21】李赋宁主编:《欧洲文学史》,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2】李赋宁:《英国文学论述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
    【123】李泽厚:《近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124】王元化:《清园夜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25】王元化:《思辨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年
    【126】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1985年
    【127】朱立元主编:《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128】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96年
    【129】张中行:《文言和白话》,《张中行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30】张中行:《文言津逮》,《张中行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31】北岛:《时间的玫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
    【132】程千帆:《史通笺记》,中华书局,1980年
    【133】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134】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4】罗伯特·唐斯著,缨军编译:《影响世界历史的16本书》,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年
    【135】阿英:《小说四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36】庄恩平、袁琦:《评论异化翻译的跨文化价值》,《上海翻译》,2007年第一期
    【137】卞建华:《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上海翻译》2005年第一期
    【138】王宁:《翻译学的理论化:跨学科的视角》,《中国翻译》2006年6月
    【139】陈思和:《关于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中的世界性因素》,《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4期
    【140】董洪川:《托?斯?艾略特与“经典”》,《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三期
    【141】杜?佛克马:《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