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意识形态化”是1951年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主要特征。王瑶、刘绶松、林志浩等前辈领衔编写的文学史固然带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即使“重写文学史”过程中形成的一些经典文学史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意识形态一元价值标准的影响,呈现出文学史写作的范式困境;尤其是对“民族主义文学”、通俗文学和“自由人”的评价,仍存在许多研究空白和误读之处。
    本文针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范式困境,提出了“生态文化学”理念,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人类学、现代历史哲学等基本理论对其进行了逻辑与历史、社会与伦理、文化与艺术等层面的论证,建构了自成体系的文学史写作原则框架。同时,以“生态文化学”为方法论和文学史观,从阅读民国报刊和出版物入手,对30年代小说五大主题进行文本抽样勘探,在努力还原历史文化生态的过程中,揭破既有文学史研究中的遮蔽现象,以突破文学史写作的范式困境,彻底打破意识形态思维和写作模式,为文学研究和文学史写作提供一种新的范型。
    绪论“‘生态文化学':现代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种新理路”。根据研究对象的实际需要提出了“生态文化学”理念,并汲取多学科基本原理对这一理念进行了多层面的理论整合,论证本命题成立的可能性、可行性与必然性。以“生态文化学”为方法论,在“现代中国”核心理念下,在“世界性”、“民族性”与“人性”的三维坐标中,重新审视各种文学流派并努力发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有利于为“重写文学史”工作营造一个优化环境。“生态文化学”视野中的“30年代”(1927-1937年)小说,至少包括民族国家、阶级革命、精英启蒙、市民社会、文化寻根五大主题,现代中国文学史正是这五种力量合力的结果。本论文主体部分即以此五大主题展开。
    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民族国家:想象的共同体”。本章对民族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三民主义文学”、“民族主义文学”和“抗战文学”进行梳理并发现其合法性。本文认为,民族主义文学是服务于国家统一、民族独立的文学,值得重新研究。第二章“阶级革命:翻身解放的梦想”。无产阶级文学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下,在国际左翼文坛的影响下,于30年代生成、发展并走向成熟。无产阶级文学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了“革命美学”和“无产阶级小说学”,并以切实的创作实绩融入到国际无产阶级文学的大潮中。本章检阅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阵营,并陈述其合理性。第三章“启蒙主义:五四传统的绵延与赓续”。本章对关注自由人权与文化批判的启蒙主义文学进行研究,并发现其式微的原因。启蒙主义文学传统在30年代的后期文学研究会、民主主义作家和自由主义作家身上都有着传承与赓续,他们构成了茅盾所说的“五四的正统派”。但是启
This thesis aims at the methodology predicament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history study, puts forward “Ology of Eco-Culture” issue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way for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research. The thesis regards “1930s'novels” as researching object, working hard to restore the history cultural ecosystemwith touching the periodicals and expose the covering of literary history study,showing the true circumstance of the literary history. The novel study is the main partof this thesis;it is the application of “Ology of Eco-Culture” and also the fact proof tothe theory.
    The prologue “Ology of Eco-Culture: a new theoretical way in modern Chineseliterary history study”, puts forward “Ology of Eco-Culture” proposition anddemonstrates it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such as anthropological philosophy, modernhistorical philosophy and Marxist philosophy, etc. establishing the theory in logicaland historical, art and ethical,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levels, demonstrating itspossibility and inevitability. From “Ology of Eco-Culture” standpoint, the 1930s'novels include at least five great topics: nationalism, rank revolution, eliteenlightenment, citizen society and “searching for cultural root”. The modern Chineseliterary history is the result of these five powers. The main part of this thesis is basedon these five topics.
    Chapter 1 “Folk and nation: imagined communities” will study the legitimacy ofnationalism literature which is supported by Nan king government. Nationalism is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 independence, self-confidence, national sovereignty andterritory unity;Nationalism literature serves for the union and independence, deservesto study afresh.
    Chapter 2 “Class revolution: the dream of liberation” will inspect the Chineseproletariat literature troops and illustrate its rationality.
    Chapter 3 “Didacticism: the enlargement of May 4th tradition in 1930s ” willstudy the literature flow which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human rights and culturalenlightens, discover the reason of its recession. Didacticism literature still has its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value now.
    Chapter 4 “Citizenry society: the public space and life poem” generallydescribes the social condition of citizenry society in 20-30s of 20th century, displayits economic power and political ideal, public space and citizenry culture, study the“new felling”, novels about swordsmen, “new mandarin duck and butterfly” etc.Citizenry literature satisfied the civic natural requests, expressed the respect of“humanity”. It is legitimate in every era.
    Chapter 5 “Cultural China: The literature searching for root in 30s”. When ourcountry was facing crisis in 1930s, parts of intelligentsia tried to rectify the nihilism,
    return to study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folk cultures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national ethos, and became the “night watchman for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Some authors rebuild the Chinese classic aesthetics and novel spirit, constituted aliterary realm of “searching for cultural root”. They mad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modern transformation. This literature flow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remedying the “modernity naivety” in modern literature.The conclusion part “Humanism literature: 1930s' novels under the Ology ofEco-Culture visual field”, reiterates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the “Ology ofEco-Culture” such as “literary field”, discovering history and recuperate theecosystem, the freedom of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liberty,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literary history etc., The Ology of Eco-Culture seeks after the purpose that relievingthe literary history from the bondage of political ideology and becoming a forbearingand healthy literary history which regard humanism as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so that rebuilding a graceful researching environment.The thesis has the targets that, the firs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bject toestablish the theory of “Ology of Eco-Culture”, providing a new theoretical way for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research, this is the theoretic target;The second,to reiterate the important principles of the “Ology of Eco-Culture” such as “literaryfield”, discovering history and recuperate the ecosystem, the freedom of literature andliterary liberty,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literary history etc. This is the target ofmethodology. The third, this paper will set up a logistic frame for 1930s' culturalthoughts, novel writing and new literary historical view based on the “Ology ofEco-Culture”. This is the inaugurate target of history writing style. The forth, todistinguish the five kinds philosophic cultural thoughts in 1930s' from the originaljournals and publications, re-exploring the complexity of 1930s' cultural ecosystem.This is the writing target of this thesis.
引文
[1]权威工具书说:“文化生态学(cultural ecology)是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以探究具有地域性差异的特殊文化特征及文化模式的来源。……文化生态学主张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的各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中研究文化产生、发展的规律,用以寻求不同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形貌和模式。斯图尔德把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看作是真正整合的方法,认为如果孤立地考虑人口、居住模式、亲属关系结构、土地占有形式及使用制度、技术等文化因素,就不能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及与环境的联系;只有把各种复杂因素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研究,才能弄清楚环境诸因素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才能说明文化类型和文化模式怎样受制于环境”。《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年,第 417-418页。
    [2]鲁枢元:《生态文艺学的原则》,《新东方·社科版》2001 年第 1 期,第 10-12 页;鲁枢元:《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学视野》,《学术月刊》2001 年第 1 期,第 35-42 页。
    [3]张皓:《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3 年第 1 期,第 5-11 页。
    [4]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695页。
    [5]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 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 874 页。
    [6]贺桂梅:《转折的年代:40-50 年代作家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57 页。
    [7]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建构、解构和重构》,《中山大学学报》2004 年第 6 期,第48-56 页。
    [8]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上册,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6 年,第 199 页。
    [9]朱德发等:《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365页。
    [10]朱德发等:《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66页。
    [11]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导论第 6 页。
    [12]丁帆:《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文学研究的价值立场》,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251 页。
    [13]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导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6-7 页。
    [14]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 年第 1 期。
    [15]参考朱德发等:《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137-150 页。
    [16][德]M·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彭富春译,北京:工人出版社 1988 年,第 210-244 页。
    [17]《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 478-479 页。
    [18]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223页、227 页。
    [19]艾恒武 林青山:《“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光明日报》1964 年 5 月 29 日。
    [20][德]卡尔·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172 页。
    [21]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年,第 7 页。
    [22][英]汤因比:《历史研究》上卷,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第 48 页。
    [23]罗志田:《胡适与社会主义的合离》,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第 62 页。
    [24]何家栋:《灰色的民主和金色的妥协》,[波兰]亚当·米奇尼克著:《通往公民社会》,崔卫平译,内部资料出版 2004 年,第 9-10 页。
    [25]钱中文:《新理性精神与文学理论》,《东南学术》2002 年第 2 期。
    [26]胡适:《容忍与自由》,台北:《自由中国》第 21 卷第 11 期;《胡适全集》第 34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575、577 页。
    [27][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卷,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 年,第 28 页。
    [28]邵建:《胡鲁之间说“宽容”》,《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4 年第 l 期,第 54-58 页。
    [29]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54 页。
    [30]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第 8、9 页。
    [31][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 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绪言第 19 页。
    [32]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第 37 页。
    [33][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导言,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第 1 页。
    [34][法]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康、李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第 155 页。
    [35][法]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第 85页。
    [36]关于“文学场”,可参考吴冠军:《什么是“左翼”?——知识分子的场域与实践》,许纪霖编:《公共性与公共知识分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第 282-315 页;朱国华:《文学场的逻辑:布迪厄的文学观》,《文化研究》2003 年第 4 期,第 53-62 页。
    [37][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912-1949 年》下卷,刘敬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第 478 页。
    [38]陈刚:《民族主义的兴起》,《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年第 2 期,第 15-18 页。
    [39]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话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7-18 页。
    [40]此处所谓“法西斯民族主义”并非道德判断的“反动哲学”,而是为了谋求中国的统一和迅速的现代化而采取的类似军事共产主义的、集权性的、“开明专制”的“军国民主义”。这不仅是蒋介石的主张,30 年代的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如丁文江、翁文灏、蒋廷黻、张嘉璈、吴鼎昌、王世杰、钱端升、陈之迈等也主张采取这种方式以应对日本的侵略战争。
    [41]关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研究,参见张振铎:《论章太炎与孙中山的反满革命思想》,《渤海学刊》1996 年第 1 期;黄顺力:《孙中山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福建论坛》1996年第 4 期;黄顺力:《孙中山与章太炎民族主义思想之比较——以辛亥革命时期为例》,《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3 期;余英时:《中国现代的民族主义与知识分子》,《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民族主义》,台北:时报出版公司 1981 年;罗福惠:《中国民族主义思想论稿》,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 年;徐迅:《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年。
    [42]孙中山:《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 1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第 8 页。
    [43]孙中山:《与〈伦敦被难记〉俄译者等的谈话(1897 年初)》,《孙中山全集》第 1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第 86 页。
    [44]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一讲》,《孙中山全集》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188-189页。
    [45]孙中山:《民族主义六讲》,《孙中山全集》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182-254页。
    [46]列宁:《中国的民主主义与民粹主义》,《列宁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第 152 页。
    [47]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之后的迫切任务》,《毛泽东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367-368 页。
    [48]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一讲》,《孙中山全集》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254页。
    [49]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孙中山全集》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280-281页。
    [50]孙中山:《与汪精卫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 1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第 289页。
    [51]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 5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第 591-593 页。
    [52]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全集》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第 127页。
    [53][美]薛君度:《黄兴与中国革命》,杨慎之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第 165-167页。
    [54]蒋介石:《科学的学庸》,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第 1 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1984 年版,第 95 页。
    [55]蒋介石:《为学办事与做人的基本要道(1935 年 2 月 1 日)》,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第 2 卷,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1984 年,第 949 页。
    [56]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247页。
    [57]引自马振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蒋介石思想理论简析》,《民国档案》2003 年第 1 期,第 86-96 页。
    [58][美]柯伟林:《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陈谦平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 年,第 188 页。
    [59][美]柯伟林:《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 年,第 181、186页。
    [60]“戴(季陶)是 1920 年代阐述孙中山的文化、反马克思主义和反帝思想的主要代言人,他强调中国的民族革命应根植于传统的道德体系,而不是阶级斗争之上。他的思想被称为‘保守的理想主义',因为它预示中国将在自身独特文化日益增长的民族自尊的基础上获得新生。像孙一样,他也反对随意地将马克思主义仅仅归结为个人主义或唯物主义中的一种。但他最重要的暗示是——虽然是以一种相当令人困惑的方式——没有西化的现代化(‘科学的文化')是可能的。实现这种现代化需要的是政治集权和全民族的‘统一、和谐与服从'”。[美]柯伟林:《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陈谦平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 年,第 57页。
    [61]引自王文滋:《胡绳晚年关于近代史上的中国国民党的再评价》,《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1 期,第 96-102 页。
    [62]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孙中山全集》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243、251 页。
    [63]张其昀编:《先总统蒋公全集》l 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1984 年,第 665 页。
    [64]蒋介石所谓“民族固有的道德”即“四维八德”(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三达德”(智仁勇)与“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
    [65]蒋介石:《二十五年元旦告全国军民同胞书——国民自救救国之要道》,《先总统蒋公全集》第 3 卷,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 1984 年,第 3150 页。
    [66]王本朝、方长安等:《民族主义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从“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到“战国策派”》,《河北学刊》2004 年第 2 期,第 117-133 页。
    [67]王富仁:《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之二)》,《文艺争鸣》2003 年第2 期,第 31-37 页。
    [68]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印:《文艺宣传要旨》,1936 年 12 月。
    [69]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第 75-103 页。
    [70]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4 页。有关“极权主义”特征的论述,见此页下注○3 。
    [71]廖平:《国民党不应该有文艺政策吗》,《革命评论》周刊第 16 期,1928 年 8 月 20 日。
    [72]《青白社简约》,上海《民国日报》“青白之园”,1929 年 2 月 3 日。
    [73]上海《民国日报》“青白之园”,1929 年 5 月 12 日。
    [74]绵炳:《从“创造”说到“新月”》,上海《民国日报》1929 年 2 月 17、24 日。
    [75]绍先:《革命的文艺和文艺的革命》,上海《民国日报》1929 年 3 月 24 日至 4 月 14 日连载。
    [76]《全国宣传会议第三日》,《中央日报》1929 年 6 月 6 日。
    [77]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11-14 页对“三民主义”文学理论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
    [78]《三民主义文艺的第一部创作:杜鹃啼倦柳花飞》,《中央日报》1930 年 7 月 14-16 日广告。
    [79]《审查全国报纸杂志刊物总报告(十九年七八九月份)》,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全宗号 718,卷号 925。引自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19 页。
    [80]周佛吸:《倡导三民主义的文学》,《中央日报》“大道”副刊,1929 年 9 月 29 日,10 月1、2 日。
    [81]梁实秋:《论思想统一》,《新月》第 2 卷第 3 号,1929 年 5 月 10 日。
    [82]《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前锋月刊》第 1 卷第 1 期,1930 年 10 月。
    [83]茅盾:《“民族主义文艺”的现形》,《文学导报》第 1 卷第 4 期,1931 年 9 月 13 日,署名石萌;《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94-251 页。
    [84]茅盾:《“民族主义文艺”的现形》,《文学导报》第 1 卷第 4 期,1931 年 9 月 13 日,署名石萌;《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57-258 页。
    [85][法]贝野罗蒂著:《北京的末日》,李金发译,《前锋月刊》第 2 期起连载。
    [86]李猛:《五卅惨案在文艺上的影响及其批判》,《前锋月刊》创刊号,1930 年 10 月 10 日。
    [87]李赞华:《矛盾》,《前锋月刊》第 3 号,1931 年 8 月。
    [88]李赞华:《变动》,《前锋月刊》第 2 号,1931 年 7 月。
    [89]范争波代表作长篇小说《秀儿》,《前锋月刊》第 1 期起连载;万国安代表作《国门之外》等;易康代表作《胜利的死》(《前锋月刊》第 1 卷第 1 期)、《阴谋》(《前锋月刊》第 3 期);心因代表作《野玫瑰》(《前锋月刊》第 1 卷第 1 期);苏灵代表作《朝鲜男女》(《前锋月刊》第 1 卷第 3 期)等。
    [90]袁昌英:《春雷之夜》,《文艺月刊》第 7 卷第 1 期,1935 年 1 月。
    [91]烽柱:《我所见一九三 0 年·几种刊物》,《文艺月刊》第 1 卷第 4 号,1930 年 11 月 15日。
    [92]裘柱常:《明日底文学》,《矛盾月刊》“发动号”,1932 年 4 月 25 日。
    [93]潘孑农:《从发动到今朝》,《矛盾月刊》第 2 卷第 6 期,1934 年 2 月 1 日。潘孑农的民族主义情感是真挚而深沉的,他的《长城谣》谱曲后传唱至今,是著名的爱国歌曲。
    [94]林国材:《一九三四年世界文坛的总清算》,《华北月刊》第 3 卷第 1 期,1935 年 2 月。
    [95]李长之:《一年来的中国文艺》,《民族》第 3 卷第 1 期,1935 年 1 月 1 日。
    [96]池田孝:《一九三零—一九三四年中国文学的动向》,《华北月刊》第 3 卷 1 期,1935 年2 月。
    [97]蒋廷黻:《鲍罗廷时代之苏俄远东政策》,《独立评论》第 6 号,1932 年 6 月 26。
    [98]忻平:《1937 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第 213 页。
    [99]张浩“又名林育南或林毓兰,林彪的堂兄,后来成为共产党的劳工领袖”。[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 1999 年,第 274 页。
    [100]刘少奇:《关于过去白区工作给中央的一封信》,《六大以来党的秘密文件》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第 807-808 页。
    [101]张闻天:《目前政治形势与一年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张闻天文集》第 2 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2 年,第 147 页。
    [102]企,即周扬:《“国防文学”》,《大晚报·火炬》1934 年 10 月 27 日。
    [103]立波:《关于“国防文学”》,《时事新报·每周文学》1935,12,21;梅雨:《国防文学的内容》,《时事新报·每周文学》1936,1,11;何家槐:《作家在救亡运动中的任务》,《时事新报·每周文学》1936,1,11;张尚斌即周立波:《“国防文学”和民族性》,《大晚报·火炬》1936,2,9;周钢鸣:《民族危机与国防戏剧》,《生活知识》第 1 卷第 10 期 1936,2,10;角:《所谓非常时期的文学》,《文学》第 6 卷第 3 期 1936,3;波:《需要一个中心点》,《文学》第 6 卷第 5 期 1936,5。
    [104]立波:《中国新文学的一个发展》,《光明》第 1 卷第 1 期,1936 年 6 月 10 日。
    [105]鼎:《作家们联合起来》,《文学》第 6 卷第 3 号,1936 年 3 月。
    [106]《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文学》月刊第 7 卷第 4 号,1936 年 11 月,第 744 页,该页未出现在目录中。
    [107]立波:《“饮马长城窟”》,《文学》月刊第 6 卷第 6 号,1936 年 6 月。
    [108]老舍:《哀启》,《文学》月刊第 7 卷第 4 号,1936 年 10 月。
    [109]参见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第 402-403 页。
    [110]关于王平陵生平可参考古远清:《为右翼文运鞠躬尽瘁的王平陵——从南京到重庆的文艺斗士》,《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 4 期,第 20-24 页。
    [111]王平陵在《文艺月刊》发表的作品主要有:文学评论《中国现阶段的文艺运动》(署名史痕,9 卷 3 期 1936 年 9 月)、《中国艺人的使命》(署名史痕,10 卷 3 期 1937 年 3 月)、《评〈春风秋雨〉》(草莱)、《戏剧批评者的责任》(此两篇均刊于 10 卷 4、5 期合刊 1937 年 5月)、《介绍梁译莎翁名剧》(署名秋涛,10 卷 6 期 1937 年 6 月)、《中国新文学的诞生》(第8 卷第 1 期)、《清算中国的文坛》(10 卷 1 期 1937 年 1 月);电影剧本如《重婚》(第 5 卷第5 期 1934 年 5 月,后由上海明星公司摄制成影片)、《孤城落日》(8 卷 2 期 1936 年 2 月)、《生意经》(10 卷 3-6 期 1937 年 3 月-6 月连载)等;译有拉马丁《慈母的坟茔》(10 卷 2 期1937 年 2 月)等。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小说创作,如《救国会议》(3 卷 9 期 1933 年 3 月)、《父与子》(4 卷 1 期 1933 年 7 月)、中篇小说《期待》(4 卷 4-6 期 1933 年 10-12 月连载)、《烟》(5 卷 1 期 1934 年 1 月)、《文昌星》(5 卷 2 期 1934 年 2 月)、《示威》(7 卷 2 期 1935年 2 月)、《俘虏》(7 卷 4 期 1935 年 4 月)、《房客太太》(7 卷 5 期 1935 年 5 月 1 日)。另有“国防诗歌”《杨柳岸》(9 卷 2 期 1936 年 8 月)等。
    [112]《期待》广告,《文艺月刊》7 卷 6 期 1935 年 6 月,第 32 页。
    [113]茅盾:《〈黄人之血〉及其他》,《文学导报》1 卷 5 期,1931 年 9 月 28 日,署名石崩;《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282-292 页。
    [114]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1130 页:“黄震遐(1907-1974),笔名,东方赫,广东南海人,1907 年(清光绪三十三年)生。曾任上海《大晚报》记者。1930 年与潘公展等提倡民族主义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奔走于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曾任《新疆日报》社社长。1949 年往香港,先后任《香港时报》主笔,《中国评论》社副社长。1973 年任美国兰德公司顾问。1974 年在九龙病逝。终年 67 岁。著有《陇海线上》、《黄人之血》、《大上海的毁灭》等”。
    [119]黄震遐:《中日俄战争评论》,上海:现代书局 1934 年 7 月 20 日初版,第 53 页。
    [120]徐复观:《黄震遐先生之死》,《华侨日报》1974 年 1 月 22 日。
    [121]陈铨(1903-1969),四川富春人。1928 年清华学校西文系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复留学德国基尔大学并获博士学位。1933 年归国任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大教授。抗战期间于西南联大任德文教授,并与云南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林同济等于 1940 年 4 月创办《战国策》半月刊;1941 年 12 月至重庆编辑《大公报·战国》副刊;在重庆中央训练团受训后转任重庆中央政治学校教授兼中国青年剧团编导,并出任正中书局总编辑。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1952 年任南京大学外文系德文专业教授。《杨义文存》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522 页关于陈铨生平的介绍与叶隽《另一种西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中多有不合之处,如杨义称陈铨生卒年为 1905-1967 年,留学回国时间也不相同。这些基本资料考证的不统一,说明陈铨研究的薄弱。
    [122]汉夫:《“战国”派的法西斯主义实质》,《群众》第 7 卷第 1 期 1942 年 1 月 25 日。
    [123]胡敬署等编:《文学百科大辞典》,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1 年,有关“战国策”与陈铨词条。
    [124]参见叶隽:《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5 年)、江沛:《战国策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王应平:《战国策派与民族国家文学的现代建构》(《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1 期,第 66-69 页)等。
    [125]《杨义文存》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522 页。
    [126]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朱自清全集》第 8 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 109-110 页。朱先生认为陈铨的作品受到了“旧小说的影响”,“情节有过巧处”,但“结构的谨严”、、“感觉主义”、“技巧的注意”和“文笔之流丽”都是出众的。
    [127]陈铨:《天问》,新月书店 1929 年。
    [128]顾仲彝:《评四本长篇小说》,《新月》第 1 卷 10 号。
    [129]《天问》广告,《新月》第 2 卷 6-7 期合刊,1929 年 9 月 10 日。
    [130]陈铨:《革命的前一幕》,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4 年。
    [131]何籁:《“革命”与“恋爱”的公式》,《文学》月刊第 4 卷第 1 号,1935 年 1 月。
    [132]陈铨:《彷徨中的冷静》,商务印书馆 1935 年。
    [133]陈铨:《死灰》,大公报出版部 1935 年。作品正式出版前,曾在储安平主编的《文学时代》创刊号(1935 年 11 月 10 日)上发表题为《政变》的节选。
    [134]杨义:《杨义文存》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528 页。
    [135]杨义:《杨义文存》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529 页。
    [136]《本刊启事》(代发刊词),《战国策》第 2 期,1940 年 4 月 15 日。
    [137]江沛:《战国策思潮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176 页。
    [138]刘军宁:《民族主义四面观》,李世涛主编:《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第 12 页。
    [13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 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第 258-259页。在[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符号 神话 文化》(东方出版社 1988 年)一书第 59-60 页有黑格尔同一段话,李小兵的译笔更具时代感:“国家是存在于尘世的神圣理念。它是伦理实体本身并因而具有自己的存在。……上帝在尘世的进程构成了国家。它的基础是现实化为意志的理性力量。人们在思考国家时,必须思考的不是个别国家或特定的宪法,而是必须去沉思理念这个真正的上帝”。
    [140]陈铨:《德国民族的性格和思想》,《战国策》第 6 期,1940 年 6 月 25 日。
    [141]朱德发:《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第 39 页。
    [142]丙申,即茅盾:《五四运动的检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报告》,《文学导报》第 1 卷第 5 期,1931 年 8 月;《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36页。
    [143]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 1 月 23 日)》,《孙中山全选》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115 页。
    [144]安贞元:《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的转换模式(1919-1949)》,《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 年第 l 期,第 1-6 页。
    [145][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 年,第 259 页。
    [146]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 1984 年,第 367 页。
    [147][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 年,第 274 页。
    [148]守常:《青年与农村》,原载《晨报》1919 年 2 月 20-23 日;《李大钊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第 651-652 页。
    [149][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0 年,第 131 页。
    [150]毛泽东称陈独秀与胡适在他心中是取代康、梁的人物,尤其陈独秀对他的影响“超过任何其他人”([美]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 1980 年,第 130 页)。1920 年 10月,毛泽东接到陈独秀的信和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章程以后,立即在湖南创立共产主义小组。建党以后,陈独秀对毛泽东一直很信赖,多次表扬毛泽东在湖南的工作。1923 年毛泽东调上海参加党中央的领导工作。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与陈独秀同时当选为中央委员,陈独秀任委员长,毛泽东任秘书。党的《组织法》规定:“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和秘书签字”,“执行委员会之一切会议,须由委员长与秘书召集之”(《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 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82 年,第 121-122 页)。在 1924 年 4 月到 11 月期间,毛泽东与陈独秀代表党中央联名签发了一系列文件,关系之密切非同寻常。在二人因革命路线不同而走向分裂后,即使在陈独秀被开除党籍后,毛泽东仍称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创造了党,有功劳”。
    [151]引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年,第 32 页。
    [152]毛泽东:《国共合作成立之后的迫切任务》,《毛泽东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367-368 页。
    [153]毛泽东:《驳三次“左”倾路线》,《毛泽东文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第 241 页。
    [154]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521 页。
    [155]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第 534 页。
    [157]瞿秋白:《多余的话》。部分内容首先于 1935 年 8、9 月在国民党“中统”主办的《社会新闻》发表;1937 年《逸经》半月刊第 25、26 期全文刊载。权威版本见《瞿秋白文集》第 7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第 705 页。
    [158]刘少奇:《答宋亮同志》,《刘少奇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第 220 页。
    [159]参见《创造月刊》1-2 卷 6 号,1927-1929 年 1 月;《文化批判》第 1-4 期,1928 年 1-4月;《太阳月刊》第 1-7 号,1928 年 1-7 月;《拓荒者》第 1-5 期,1930 年 1-5 月;《北新》第 4 卷 17 号,1930 年 10 月;《萌芽》第 1-5 期,1930 年 1-5 月。
    [160]“科学的艺术论丛书”广告,见《萌芽》第 1 卷第 1 期,1930 年 1 月。
    [161]杜荃:《文艺战线上的封建余孽——批评鲁迅的“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创造月刊》第 2 卷第 1 期,1928 年 8 月;李初梨:《请看中国的 Don Quixote 底乱舞》,《文化批判》第4 期,1928 年 4 月。
    [162]克兴:《小资产阶级文艺理论之谬误》,《创造月刊》第 2 卷第 5 期,1928 年 12 月;潘梓年:《到了东京的茅盾》,《认识》第 1 期,1929 年 1 月。尤其钱杏邨在长达 40 页、2 万字 的长文《中国新兴文学中的几个具体问题》中对茅盾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解剖”。
    [163]潘汉年:《普罗文学运动与自我批判》,《拓荒者》第 1 卷第 2 期,1930 年 2 月。
    [164]记者:《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拓荒者》第 1 卷第 3 期,1930 年 3 月。
    [165]朱璟:《关于“创作”》,《北斗》创刊号,1931 年 9 月 20 日;《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278 页。
    [166]郑振铎:《新文坛的昨日今日与明日》,《佝偻集》,生活书店 1934 年 12 月初版本。
    [167]易嘉:《革命的浪漫蒂克——〈地泉〉序》,《地泉》,上海湖风书局,1932 年 7 月。
    [168]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68 页。
    [169]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列宁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第647 页。
    [170]易嘉:《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第 1 卷第 6 期,1932 年 10 月。
    [171]参考宋剑华:《阶级性与人性:百年中国文学一对奇妙的矛盾组合》,《天津社会科学》2002 年第 2 期,第 88-94 页。
    [172]钱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北斗》第 2 卷第 1 期,1932 年 1 月 20 日。
    [173]丹仁:《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北斗》第 2 卷第 1 期,1932 年 1月 20 日。
    [174]茅盾:《〈呼兰河传〉序》,萧红:《呼兰河传》,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79 年。
    [175]邓小平:《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邓小平文选》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342、338 页。
    [176]易嘉:《五四和新的文化革命》,《北斗》第 2 卷第 2 期,1932 年 5 月 20 日。
    [177]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第 1 卷第 9 期,1928 年 2 月 1 日。
    [178]丙申,即茅盾:《五四运动的检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报告》,《文学导报》第 1 卷第 5 期,1931 年 8 月;《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44、247 页。
    [179]“左联”执行委员会 1931 年 11 月决议:《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第 8 期;又见钱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北斗》第 2 卷第 1 期,1932 年1 月。
    [180][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912-1949》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年,第 493 页。
    [181]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79 年,第 270 页。
    [182]关于“左联”与“自由人”的论争可参见刘炎生:《“自由人”再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 年第 3 期,第 248-257 页;朱晓进:《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中国社会科学》2002 第 6 期,第 128-139 页;孟庆澍:《话语夹缝中的思与辨——略论“自由人”时期胡秋原的文艺理念》,《中州学刊》2003 年第 3 期,第 82-87 页;李明清:《评“白由人”、“第三种人”的自由主义文艺思想》,《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l 期,第 28-32 页;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第四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裴高才:《世纪风云人物胡秋原》,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等等。
    [184]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第 2 卷第 1 期,1932 年 11 号。
    [185]胡秋原:《第三种人及其它》,《读书杂志》第 3 卷第 7 期,1933 年 7 月 20 日。
    [186]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对于革命文学的一点商榷》,《北新》半月刊第 2 卷第 12号。
    [187]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第 2 卷第 2 期,1932 年 12 月。
    [188]胡秋原:《第三种人及其它》,《读书杂志》第 3 卷第 7 期,1933 年 7 月 20 日。
    [189]胡秋原:《钱杏邨理论之清算与民族文学理论之批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之拥护》,《读书杂志》第 2 卷第 l 期,1932 年 1 月。
    [190]胡秋原:《阿狗文艺论》,《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 年 12 月 25 日。
    [191]胡秋原:《艺术并非至下》,《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 年 12 月 25 日。
    [192]胡秋原:《阿狗文艺论》,《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 年 12 月 25 日。
    [193]胡秋原:《勿侵略文艺》,《文化评论》第 4 期,1932 年 4 月 20 日。
    [194]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第 2 卷第 l 号,1932 年 11 号。
    [195]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现代》第 1 卷 6 期,1932 年 10 月。
    [196]朱晓进:《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中国社会科学》2002 第 6 期,第128-139 页。
    [197]郭沫若:《新兴大众文艺的认识》,《大众文艺》第 2 卷第 3 期,1930 年 3 月。
    [198]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第 2 卷第 2 号,1932 年 12 月。
    [199]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源的文艺论辩》,《现代》第 l 卷第 3 号,1932 年 7 月。
    [200]侍桁:《论“第三种人”》,《文学评论集》,现代书局 1934 年,第 206-210 页。
    [201]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 年,第 177 页。
    [202]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北新》第 2 卷第 12 号,1928 年 5 月 1 日。
    [203]胡秋原:《关于文艺之阶级性》,上海光华书局办《读书月刊》第 3 卷第 5 期,1932 年9 月。
    [204]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北新》第 2 卷第 12 号,1928 年 5 月 1 日。
    [205]胡秋原:《关于文艺之阶级性》,上海光华书局办《读书月刊》第 3 卷第 5 期,1932 年9 月。
    [206]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北新》第 2 卷第 12 号,1928 年 5 月 1 日。
    [207]胡秋原:《勿侵略文艺》,《文化评论》第 4 期,1932 年 4 月 20 日。
    [208]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北新》第 2 卷第 12 号,1928 年 5 月 1 日。
    [209]胡秋原:《革命文学问题》,《北新》第 2 卷第 12 号,1928 年 5 月 1 日。
    [210]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第 2 卷第 2 号,1932 年 12 月。
    [211]易嘉(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第 1 卷第 6 号,1932 年 10月。
    [212]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第 2 卷第 2 号,1932 年 12 月。
    [213]鲁迅:《文艺与革命(并冬芬来信)》,《鲁迅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第 83 页。本文引自《鲁迅全集》的文字均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版本。
    [214]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 3 卷,第 423 页。
    [215]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 年,第 177 页。
    [216]胡秋原:《为反帝国主义文化而斗争》,《文化评论》创刊号,1931 年 12 月 25 日。
    [217]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第 1 卷第 3 期,1932 年 7 月。
    [218]杨邨人:《离开政党生活的战壕》,《读书杂志》第 3 卷第 1 期,1933 年 1 月。
    [219]杨邨人:《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现代》第 2 卷第 4 期,1933 年 2 月。
    [220]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文坛上的鬼魅》,《鲁迅全集》第 6 卷,第 157 页。
    [221]鲁迅:《且介亭杂文·脸谱臆测》,《鲁迅全集》第 6 卷,第 134 页。
    [222]鲁迅:《南腔北调集·又论“第三种人”》,《鲁迅全集》第 4 卷,第 535 页。
    [223]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朱自清全集》第 8 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 81 页。朱自清认为“普罗文学第一期的倾向”是“(一)革命遗事的平面描写;(二)革命理论的拟人描写;(三)题材的剪取,人物的活动,完全是概念在支配着”,并认为华汉的《地泉》是“用小说体演绎政治纲领”;他还点评了蒋光慈与茅盾的长篇小说。同上第 110、112 页。
    [224][苏]希里可夫斯基:《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论》,森堡译,《现代》第 3 卷第 6 期,1933年 10 月 1 日。
    [225]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现代》第 4 卷第 1 期,1933 年 11 月“狂大号”;《周扬文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
    [226]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现代》第 4 卷第 1 期,1933年 11 月。
    [227]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现代》第 4 卷第 1 期,1933年 11 月。
    [228]周扬:《现实主义试论》,《文学》第 6 卷第 1 号,1936 年 1 月;《周扬文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
    [229]周扬:《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现代》第 4 卷第 1 期,1933年 11 月。
    [230]施华洛,即茅盾:《中国苏维埃革命与普罗文学之建设》,《文学导报》第 1 卷第 8 期,1931 年 11 月;《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306、307、308页。
    [231]茅盾:《我们这文坛》,《东方杂志》第 30 卷第 1 号,1933 年 1 月;《茅盾全集》第 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353 页。
    [232]孔庆东:《左翼小说的文学史价值》,《学术界》2005 年第 3 期,第 139-142 页。
    [233]杨义:《京派海派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引言第 9 页。“现象还原的宗旨,在于直接面对文学史的事实,消除某些先入为主的遮蔽”。
    [234]小说最初发表在 1927 至 1928 年的《小说月报》,1930 年由开明书店结集为《蚀》。
    [235]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 19 卷第 10 期,1928 年 10 月;《茅盾全集》第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177-178 页。
    [236]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第 19 卷第 10 期,1928 年 10 月;《茅盾全集》第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191 页。
    [237]茅盾:《虹》第 1-3 章,初载于 1929 年 6、7 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 20 卷第 6、7 期;全书于 1930 年 3 月由开明书店出版。
    [238][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04页。
    [239]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530 页。
    [240]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450 页。
    [241]茅盾:《子夜》,《茅盾全集》第 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456 页。
    [242]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第235 页。
    [244]吴腾凰:《蒋光慈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第 74 页。
    [245]郁达夫:《光慈的晚年》,《现代》第 3 卷第 1 期,1933 年 5 月。
    [246]《田野的风》同题书评,《现代》第 1 卷第 4 期,1932 年 8 月。
    [247]华汉:《读了冯宪章的批评以后》,《拓荒者》第 4-5 号合刊,1930 年 5 月。
    [248]郁达夫:《光慈的晚年》,《现代》第 3 卷第 1 期,1933 年 5 月。
    [249][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85、186 页。
    [250][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86页。
    [251][日]川口浩:《报告文学论》,沈端先译,《北斗》第 2 卷第 1 期,1932 年 1 月 20 日。
    [252]茅盾:《关于“创作”》,《北斗》创刊号,1931 年 9 月 20 日,署名朱璟;《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280 页。
    [253]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第234 页。
    [254][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87页。
    [255]丁玲:《梦珂》,《小说月报》第 18 卷第 12 号,1927 年 12 月 10 号。
    [256]王淑明:《丁玲女士的创作过程》,《现代》第 5 卷第 2 期,1934 年 6 月 1 日。
    [257]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小说月报》第 19 卷第 2 号,1928 年 2 月。
    [258]克川:《十年来中国的文坛》,《文艺月刊》第 1 卷第 3 期,1930 年 10 月 15 日。
    [259]丁玲:《阿毛姑娘》,《小说月报》第 19 卷第 7 号,1928 年 7 月 10 号。
    [260]丁玲:《庆云里的一间小房里》,《红黑》月刊创刊号,1929 年 1 月 10 日。
    [261]丁玲:《过年》,《红黑》第 2 号,1929 年 2 月 10 日。
    [262]沈从文:《记丁玲续集》,引自[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90 页。
    [263]丁、沈恩怨可参见袁良骏:《丁玲:不解的恩怨和谜团》,《粤海风》2001 年第 3 期,第39-43 页。
    [264]丁玲:《一九三 0 年春上海(一)》,《小说月报》第 21 卷第 9 号,1930 年 9 月 10 日。
    [265]丁玲:《一九三 0 年春上海(二)》,《小说月报》第 21 卷第 11-12 期,1930 年 11-12 月。
    [266]丁玲:《田家冲》,《小说月报》第 22 卷第 7 期,1931 年 7 月 10 日。
    [267]丁玲:《水》,《北斗》第 1-3 期,1931 年 9-10 月。
    [268]冯雪峰:《关于新的小说的诞生——评丁玲的〈水〉》,《北斗》第 2 卷第 1 期,1932 年1 月 20 日。
    [269]茅盾:《女作家丁玲》,《文艺月报》第 1 卷第 2 期,1933 年 7 月 15 日;《茅盾全集》第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437 页。
    [270]丁玲:《奔》,《现代》第 3 卷第 1 期,1933 年 5 月。
    [271]季羡林:《夜会》,《文学季刊》创刊号,1934 年 1 月 1 日。
    [272]丁玲:《不算情话》,《文学》第 1 卷第 3 期,1933 年 9 月。
    [273]姚蓬子:《〈丁玲选集〉序》,姚蓬子编选《丁玲选集》,天马书店 1934 年。
    [274]毛泽东:《毛泽东诗词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986 年,第 174 页。
    [275]鲁迅:《白莽作〈孩儿塔〉序》,《鲁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494 页。
    [276]宋剑华:《1926-1930:中国现代作家的思想转型》,《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 5 期,第 97-103 页。
    [277]许志英、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第234、235 页。
    [278]秦弓:《荆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第 562 页。
    [279]朱德发:《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第 39 页。
    [280]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第 250页。
    [281]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生成中国现代审美意识与文学理论》,《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第 279 页。
    [282]五四文学传统中还应包括早期“现代派”,参见罗钢:《历史汇流中的抉择——中国现代文艺思想家与西方文学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第四章“五四时期及二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但是中国的“现代主义”与西方现代主义在基调上完全不同,他对于现代工业文明和都市文化更多认同而非“反抗”,失去了五四文学启蒙主义立场,而渐渐消融于“市民社会”之中,因此应归于都市文学。五四文学传统在 30 年代的这种分化绝非研究者主观判定,而与作家志趣的变化有关,如徐志摩原是文学研究会的活跃人物,1928 年后成为自由主义文学的核心领军人物;梁实秋最早也属于“创造社”,30年代成为自由主义文学理论代言人;郁达夫走向了民主主义;王独清、张资平、叶灵凤等早期“创造社”骨干也都逃离出来,与市民社会结合,成为现代派或都市通俗文学的主要作者。
    [283]丙申,即茅盾:《五四运动的检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报告》,《文学导报》第 1 卷第 5 期,1931 年 8 月。《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48页。
    [284]老舍:《文学概论讲义》,1936 年在齐鲁大学任教时的讲稿;《老舍文集》第 15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年,第 37 页。
    [285]《〈老舍选集〉自序》,《老舍文集》第 16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23页。
    [286]老舍:《“五四”给了我什么》,《老舍生活与创作自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年,第 300 页。
    [287]老舍:《论创作》,《齐大月刊》创刊号,1930 年 10 月;《老舍文集》第 15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66-267 页。
    [288]巴金:《作者的自剖》,《现代》第 1 卷第 6 期,1932 年 10 月;《巴金全集》第 12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第 244 页。
    [289]曹禺:《日出·跋》,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曹禺文集》第 1 卷,北京:中国戏剧 出版社 1988 年,第 449、461 页。
    [290]曹禺:《雷雨·序》,文化生活出版社 1936 年;《曹禺文集》第 1 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年,第 211 页。
    [291]曹禺:《简谈〈雷雨〉》,《曹禺文集》第 5 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8 年,第 68页。
    [292]李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03、105 页。
    [293]龙泉明:《中国现代作家审美意识论》,武汉:武汉出版社 1993 年,第 131-132 页。
    [294]尽管五四时期人们抱持着不同的艺术主张,提倡着种种互相冲突的“主义”,但“进化论”却是人们的普遍共识。仅以理论著作的翻译来看,五四时期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文艺理论著作如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潮论》、《近代文学十讲》,莫尔顿的《文学的近代研究》等,均持进化论观点。尤其莫尔顿的著作,曾被西方人视为宣传文学进化论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直到 1927 年,傅东华还将该书的两章以“文学进化论”为标题发表在《小说月报》上。这说明,直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入中国后,文学进化论仍然得到相当一部分人的拥护。
    [295]陈独秀:《答张永言的信》,《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年。
    [296]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三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 年。
    [297]《小说月报》第 17 卷第 7-10 号,1926 年 7-10 月连载。最初署名“舒庆春”,第 8 期起改署“老舍”。
    [298] 周策纵在论述五四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传统及科玄论战时,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是无差别的。参见[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 1999 年版,第 318、469 页。无政府主义历史,参考顾昕:《无政府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第 399-454 页。
    [299]张全之:《无政府主义与中国现代作家》,《齐鲁学刊》2005 年第 3 期。
    [300][英]伯林:《俄国思想家》中译本,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7 年,第 288 页。
    [301]可参考顾昕:《无政府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第 399-454 页。
    [302]翻译中的“移步变形”无疑是人们对无政府主义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无政府主义'的翻译应是‘反强权主义'”。“在东亚社会里‘无政府主义'这一词在翻译接受的过程中已经被歪曲,即本来 Anarchism 词源 An(=无)+Archi(=支配、权力、暴力、抑压),所以这词的意味较广泛。但译作‘无政府主义'以后,成为否定合法政府和一切组织的混乱和暴力的代名词。还有,与西方一样,无政府主义和虚无党的暗杀、暴动方法无分别,这也就更加加重用词的歪曲现象”。参见[韩]曹世铉著:《清末民初无政府派的文化思想》,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绪论第 3 页及脚注。
    [303]凌霜:《评〈新潮〉杂志所谓今日世界之新潮》,《进化》第 1 卷第 2 期 1919 年 2 月 20日;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386 页。
    [304]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民声》第 5 号,1914 年 4 月 11 日;葛懋春等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279 页。
    [305]《革命与守旧》,《实社自由录》第 2 集;载《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 3 集(上),北京: 三联书店 1979 年,第 220 页。
    [306]太侔:《复了僧君》,《实社成员录》第 1 集;张允侯编:《五四时期的社团》(四),北京:三联书店 1979 年,第 167 页。
    [307]燃,即吴稚晖:《无政府主义以教育为革命说》,《新世纪》第 65 号,1908 年 9 月 19 日;《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209-212 页。
    [308]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宣言书》,《民声》第 17 号,1914 年 7 月 4 日;葛懋春等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年,第 305-306 页。
    [309]巴金:《信仰与活动》,《水星》第 2 卷第 1 期,1935 年 4 月 10 日;还可参考《夜未央·小序》,《巴金全集》第 17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138 页。
    [310]陈思和、李辉:《怎样认识巴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文学评论》1980 年第 3 期。
    [311]宋曰家:《巴金:永生在青春的原野》,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7 年,引语第 5 页。
    [312]巴金从 1920 开始接触无政府主义,一直到 1949 年仍在翻译、发表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文章。巴金对无政府主义思想的传播,可参考《巴金全集》第 26 卷“巴金著译年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 年;李存光:《百年巴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年。
    [313]巴金:《复仇·序》,新中国书局 1931 年;《巴金全集》第 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第 4 页。
    [314][美]奥尔格·朗《论俄国文学对巴金的影响》,陈思和、李辉译,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巴金专集(2)》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第 319 页。
    [315]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年,第403 页。
    [316]《陈德征之提案严厉处置反革命分子》,《民国日报》1929 年 3 月 26 日;胡适日记存有剪报,见《胡适全集》第 31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347、348 页。
    [317]胡适:《胡适全集》第 31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349 页。
    [318]德征:《匕首·胡说》,《民国日报·星期评论》1929 年 4 月 1 日;《胡适全集》第 31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352 页。
    [319]《新月》发表的相关文章有:胡适的《人权与约法》(2 卷 2 号)、《我们什么时候才可有宪法》(2 卷 4 号)、《知难, 行亦不易》(2 卷 4 号)、《新文化运动与国民党》(2 卷 6、7合刊)和《我们走哪条路》(2 卷 10 号),罗隆基的《专家政治》(2 卷 2 号)、《论人权》(2卷 5 号)、《告压迫言论自由者》(2 卷 6、7 号合刊)、《我对党务上的“尽情批评”》(2 号 8卷)、《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2 卷 12 号)、《汪精卫论思想统一》(2 卷 12 号)、《论共产主义》(3 卷 3 号)、《我们要财政管理权》(3 卷 2 号)、《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3 卷 3号)、《人权不能留在约法里》(3 卷 7 号)、《总统问题》(3 卷 7 号)、《民会选举原来如此》(3 卷 7 号)、《训政时期约法的批评》(3 卷 8 号)、《国民会议的开幕词》(3 卷 8 号)、《我们不主张天赋人权》(3 卷 8 号)、《论中国的共产——为共产问题忠告国民党》(3 卷 10 号)、《“人权”释疑》(3 卷 8 号)、《答复叶秋原教授》(3 卷 10 号)、《什么是法治》(3 卷 11 号)和《告日本国民和中国的当局》(3 卷 12 号)。梁实秋的《论思想统一》(2 卷 3 号)、《孙中山先生论自由》(2 卷 9 号)、《思想自由》(2 卷 11 号)、《两句不通的格言》(3 卷 2 号)和 《胡汉民先生的和平论》(3 卷 2 号)等等。
    [320]“人权论争”的核心问题,参考姜义华:《从抗争到妥协:人权论战的困境》,刘青峰编:《胡适与现代中国文化转型》,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321]胡汉民:《谈所谓“言论自由”——在立法院纪念周讲演》,南京《民国日报》1930 年11 月 22 日;又见胡适“十九,十一,廿五”日记,《胡适全集》第 31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816、818 页。
    [322]《蒋告清华学生代表》,《大公报》1931 年 3 月 18 日;见《胡适全集》第 32 卷,“廿,三,十八”日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95 页。
    [323]胡适 1932 年 1 月 27 日日记,《胡适全集》第 32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166 页。
    [324]罗隆基:《专家政治》,《新月》第 2 卷第 2 期。
    [325]罗隆基:《我们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新月》第 2 卷第 12 期。
    [326]胡适:《知难,行也不易——孙中山先生的“行易知难说”述评》,《新月》第 2 卷第 4期。
    [327]丁文江:《我的信仰》,《独立评论》第 100 号,1934 年 5 月 13 日。
    [328]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独立评论》第 133 号,1934 年 12 月 20 日。
    [329]蒋廷黻:《现今史家的制度改革观》,《清华学报》第 2 卷第 2 期。
    [330]《应付国难与政治改造》,《大公报》1935 年 7 月 4 日。
    [331]钱昌照:《钱昌照回忆录》,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8 年,第 38 页。
    [332]胡适 1947 年 3 月 18 日日记,《胡适全集》第 33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第 627 页。
    [333]蒋廷黻:《革命与专制》,《独立评论》第 80 号,1933 年 12 月 10 日。
    [334]钱端升:《民主政治乎?极权国家乎?》,《东方杂志》第 31 卷第 1 号,1934 年 1 月 1日。
    [335]丁文江:《民主政治与独裁政治》,《独立评论》第 133 号,1934 年 12 月 20 日;《再论民治与独裁》,《独立评论》第 137 号,1935 年 1 月 27 日。
    [336]胡适:《我们走那条路?》,《新月》第 2 卷第 10 期,1929 年 12 月。
    [337]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新月》第 3 卷第 4 期,1931 年 6 月。
    [338]丁文江:《所谓剿匪问题》,《独立评论》第 6 号,1932 年 6 月 26 日。
    [339]蒋廷黻:《未失的疆土是我们的出路》,《独立评论》第 47 号,1933 年 4 月 23 日。
    [340]蒋廷黻:《对共产党必需的政治策略》,《独立评论》第 11 号,1932 年 7 月 31 日。
    [341]蒋廷黻:《未失的疆土是我们的出路》,《独立评论》第 47 号,1933 年 4 月 23 日。
    [342]蒋廷黻:《对共产党必需的政治策略》,《独立评论》第 11 号,1932 年 7 月 31 日。
    [343]旭生即徐炳昶:《和与战(西安通信之一)》,《独立评论》第 52、53 号合刊,1933 年 6月 4 日。
    [344]吴景超:《剿匪区中的劳工政策》,《独立评论》第 100 号,1934 年 5 月 13 日。
    [345]旭生即徐炳昶:《和与战(西安通信之一)》,《独立评论》第 52、53 号合刊,1933 年 6 月 4 日。
    [346]叶叔衡:《现在要集中全国的知识能力来解决国防问题》,《独立评论》第 16 号,1932年 9 月 4 日。
    [347]蒋廷黻:《未失的疆土是我们的出路》,《独立评论》第 47 号,1933 年 4 月 23 日。
    [348]蒋廷黻:《欧游随笔(七)·在苏联最后的感想》,《独立评论》第 133 号,1934 年 12 月20 日。
    [349]胡适:《我们走那条路?》,《新月》第 2 卷第 10 期,1929 年 12 月。
    [350]王造时:《中国社会原来如此——中国问题的阶级背景》,《新月》第 3 卷第 5、6 期合刊。
    [351]张东荪:《阶级问题》,《再生》第 1 卷第 4 期,1932 年 8 月。
    [352]胡适:《人权论集·序》,上海:新月书店 1930 年,第 l-2 页。
    [353]丁文江:《评论共产党主义并忠告中国共产党员》,《独立评论》第 51 号,1933 年 5 月21 日。
    [354]丁文江:《我的信仰》,《独立评论》第 100 号,1934 年 5 月 13 日。
    [355]翁文灏:《整顿内政的途径》,《独立评论》第 161 号,1935 年 7 月 28 日。
    [356]胡适:《张学良的叛国》,天津《大公报·星期论文》1936 年 12 月 20 日。
    [357][美]费正清等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第 5-6 页。
    [358]胡适:《自由主义是什么》,《周论》第 2 卷第 4 期,1948 年 8 月 6 日。
    [359]胡适:《新自由主义》,《晨报副镌》1926 年 12 月 8 日。
    [360]许纪霖:《现代中国的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第 32 页。
    [361]胡适:《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现代评论》第 4 卷第 83 期,1926 年 7 月 10日。
    [362]傅斯年:《罗斯福与新自由主义》,重庆《大公报》1945 年 4 月 29 日。
    [363]有国民党背景的《文化批判》杂志在发刊词中提出的任务是:“1 批判侵略民族利益的‘帝国主义'文化。2 批判危害民族生命的‘共产主义'文化。3 批判不顾民族生存,专图个人发展的自由民主主义文化。4 批判阻碍民族意识发展之封建文化。5 批判戕害民族生命力之堕落的淫荡的颓废文化……”见北平文化批判社主办《文化批判》创刊号,1934 年 5月 15 日。
    [364]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孙中山全集》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281、282 页。
    [365]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走向未来》1986 年创刊号;《中国思想史》下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
    [366][美]德里格:《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年,第 377-378 页。
    [367][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第 879 页。
    [368]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 1988 年,第 161 页。
    [369]丙申,即茅盾:《五四运动的检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报告》,《文学导报》第 1 卷第 5 期,1931 年 8 月。《茅盾全集》第 1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248页。
    [370]《编辑后言》,《新月》第 2 卷第 1 号,1929 年 3 月。
    [371]徐志摩:《“新月”的态度》,《新月》创刊号,1928 年 3 月。
    [372]彭康:《什么是“健康”与“尊严”——“新月的态度”底批评》,《创造月刊》第 1 卷第 12 期,1928 年 7 月;冯乃超:《冷静的头脑——评驳梁实秋的“文学与革命”》,《创造月刊》第 2 卷第 1 期,1928 年 8 月。
    [373]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载《文艺新闻》第 20-21 期,1931 年 7-8 月;《鲁迅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297 页。
    [374]王金鋙:《中国现代资产阶级民主运动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5 年,第 332 页。
    [375]实薇:《小长儿与罐头荔枝》,《新月》第 2 卷第 8 号,1929 年 10 月。《新月》作为同人杂志不支稿费,但王实味来信索 30 大洋,梁实秋舍不得此稿,特开编辑部会议,最终寄去稿酬。
    [376]凌燕萍、刘君卫:《沈从文是新月派吗——“沈学”文艺思想探究》,《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 年第 2 期。
    [377]寿生:《黑主宰》,《独立评论》第 170、171 号,1935 年 9 月 29 日、10 月 6 日。写毛宝父母因鸦片而被害,毛宝从要为父母报仇杀赵团长,到受诱惑变成了烟鬼,沦为乞丐仍要吸这口。《独立评论》第 171 号编后说:“他这篇小说告诉我们鸦片烟的迷人,不光靠鸦片烟本身,还靠那一大套精致奇巧的家伙,帮着造成一个迷人魂魄的颓废环境。这篇小说很可以作鸦片毒祸史料看。我们常想:中国大部分的民族都显出衰老的状态,需要新血脉的灌注;而这种民族新血脉的一个重要来源当然是那同化比较晚的西南各省。所以四川云贵各省受鸦片的毒害,等于渐灭我们整个民族的新血脉的来源,是绝对应该赶紧扫除净尽的。”
    [378]巴金:《电椅集·代序》,新中国书局 1933 年 2 月;《巴金全集》第 9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第 293 页。
    [379]《灭亡》初载于《小说月报》第 20 卷第 1-4 号,1929 年 1-4 月;开明书店 1929 年 10月结集初版;至 1951 年 7 月共印行 28 版次。本论文中所引用章节页码均出自《巴金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380]杨义:《杨义文存》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149 页。
    [381]鲁迅:《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192 页。
    [382]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63 页。
    [383]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鲁迅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192 页。
    [384]《新生》第一稿写于 1931 年,毁于“一二八”战火。第二稿由开明书店 1933 年 9 月初版。至 1951 年 6 月共印行 23 版次。本论文中所引用章节页码均出自《巴金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385]王瑶:《论巴金的小说》,《文学研究》1957 年第 4 期。
    [386]关于储安平生平,可参考储安平:《母亲》,《真美善》第 7 卷第 1 号,1931 年 1 月;《感情的颜色与光彩》,《文艺月刊》3 卷 11 期,1933 年 7 月;谢泳:《储安平的一生》,《储安平与〈观察〉》,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年;戴晴:《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9 年;邓加荣:《寻找储安平》,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5 年;章诒和:《两片落叶,偶尔吹在一起》,《往事并不如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
    [387] 如谢泳《储安平与〈观察〉》第 7 页称储安平“没有出版过散文集”,第 10 页又称《给弟弟的信》是散文集;第 9 页称储安平 1931 年写了第一篇小说《春》,实是《春瘟》之误。戴晴《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第 133 页称其“没有一首诗”,其实储安平的文学创作有诗、散文、小说、戏剧等种类。至少《新月》第 3 卷 8 期刊有新诗《自语》一首。
    [388]储安平:《血之沸腾》(独幕剧),《流沙》半月刊第 6 期,1928 年 5 月 30 日。
    [389]储安平:《说谎者·序》,《说谎者》,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 1936 年 4 月初版;该书作为陈子善主编“新月文学作品专辑”中的一种,上海书店 1992 年影印。
    [390]储安平:《〈第四十一〉概略》,《北新》半月刊第 4 卷第 8 号,1930 年 4 月 16 日;《杜思退亦夫斯基论》《文艺周刊》第 15 期,1931 年 1 月。
    [391]储安平:《断想》,《文艺月刊》第 4 卷第 4 期,1933 年 10 月。
    [392]储安平:《乌鸦与马粪》,《文艺月刊》第 5 卷第 3 期,1934 年 3 月。
    [393]储安平:《原记》,《文艺月刊》第 6 卷第 5、6 号合刊,1934 年 12 月。
    [394]储安平:《一只朱古律糖匣子的身世》,《文学时代》第 1 卷第 4 期,1936 年 2 月。
    [395]储安平:《小约翰求偶记》《文艺月刊》第 8 卷第 5 期,1936 年 8 月。
    [396]上海时代图书公司七大杂志分别是张大任主编的《时代》,陶亢德主编的《论语》,鲁少飞主编的《时代漫画》,包可华主编的《时代电影》,郭明、仓圣、曾迭主编的《人言》,项美丽、邵洵美主编的《声色画报》和储安平主编的《文学时代》。
    [397]张沅长:《今后中国新文学的方向》,《文学时代》创刊号,1935 年 11 月 10 日。
    [398]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文艺月刊》2 卷 4 期、5-6 合期连载,1931 年 4-6 月。
    [399]陈漱渝:《云霞出海曙,辉映半边天》,《长城》2000 年第 6 期,第 110-116 页。
    [401]师鸠:《花之寺》(同题书评),《真美善》第 2 卷第 6 期。认为《说有这么一回事》真正能代表此小说集的真实水平。
    [402]马克思:《摘自〈德法年鉴〉的书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第 411 页。
    [403]许志英、邹恬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上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第 266页。
    [404]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新月》第 3 卷第 4 号。
    [405]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 年 1 月 23 日)》,《孙中山全选》第 9 卷,北京:中华书局 1986 年,第 117 页。
    [406]陈思和将“市民社会”译为“民间社会”。见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第 112 页。
    [407]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 41-42 页。
    [408][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 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第 197 页。
    [409][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 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第 197 页。
    [410][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 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第 197 页。
    [41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 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第 237 页。
    [412][德]马克思和恩格斯:《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41 页。
    [413]黄伊梅:《市民社会的现代意义》,《学术研究》2000 年第 9 期,第 68-71 页。
    [414]亚当·塞利格曼:《近代市民社会概念的缘起》,景跃进译,[英]亚历山大、邓正来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第 51 页。
    [415]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李强译,见[英]J·C·亚历山大、邓正来编:《国 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第 35 页。关于“市民社会”的演变过程,可参考该书中查尔斯·泰勒:《市民社会的模式》、亚当·塞利格曼:《近代市民社会概念的缘起》等文。
    [416][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8-9 页。可与《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第十二章“中国的资产阶级,1911-1937 年”相互参照,作者姓名被译为“贝热尔”。张富强译笔更轻松流畅,故本文所引文字以张译本为准。
    [417][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229 页。
    [418][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许世芬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第 246 页。
    [419]忻平:《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第 177-178页。
    [420]“三友实业案”始末参考王奇生:《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 世纪 30 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历史研究》2001 年第 5 期,第 3-18 页。
    [421]《为中央党部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养电宣言》,《申报》1932 年 8 月 28 日。
    [422]《六团体呈中央党部电文》,《申报》1932 年 8 月 28 日。
    [423]《中华工业总联合会呈中央党部及各院部电文》,《申报》1932 年 8 月 29 日。
    [424]《三友纠纷案裁决后》,《申报》1932 年 9 月 17 日。
    [425]忻平:《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第 176 页。
    [426]忻平:《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第 177 页。
    [427]胡适:《废止内战大同盟》,《独立评论》第 3 号,1932 年 6 月 5 日。
    [428]谢六逸:《谢六逸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第 310 页。
    [429]《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汇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8 年。
    [430]包天笑:《关于留芳记》,《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香港:大华出版社 1973 年,第 2 页。
    [431]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小说月报》19 卷 10 期,1928 年 10 月;《茅盾全集》第 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年,第 190-191 页。
    [432]包天笑:《在商务印书馆》,《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 1973 年,第 392 页。
    [433]秦瘦鸥:《闲话“狎邪小说”》,《小说纵横谈》,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6 年。
    [434]张恨水:《总答谢》,《写作生涯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年,第 123 页。
    [435]田中阳:《百年文学与市民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第 38 页。
    [436][日]片上伸:《都会生活与现代文学》,侍桁译,《北新》第 2 卷第 20 号,1928 年 9 月 1日。关于市民文学还可参见平林辅之助:《商品化的近代小说》,钱歌川译,《北新》第 4 卷第 16 号,1930 年 8 月 16 日。
    [437]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附录”中列举的 20 位海派代表作家是张资平、叶灵凤、曾虚白、章克标、曾可今、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黑婴、杜衡、徐霞村(元度)、徐訏、予且(潘序祖)、周楞伽、丁谛(吴调公)、张 爱玲、苏青、施济美、谭惟翰、东方蝃蝀(李维群)等。
    [438]关于张资平生卒年,杨犁主编《中国现代作家大辞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92 年)第 619 页认为:“1883,4,9-1959,12,2”,出生年月可能有误;又说:“全国解放前夕蛰居上海写作。1953 年 9 月,进振民补习学校当代课教师。1955 年 6 月被公安部逮捕,以汉奸罪判刑,后病死于安徽南部劳改农场。”秦亢宗、蒋成瑀《现代作家和文学流派》(重庆:重庆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1986 年)第 318 页:“1893-1963”,未言其死亡原因。徐瑞岳、徐荣街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辞典》(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123 页:“1893-1947”,未讲 30 年代以后的生平及死亡原因。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附录”第 321 页:“1893-1959”。关于作家生卒年等基本资料的不确,反映了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缺憾。
    [439]鲁迅:《张资平的“小说学”》,《鲁迅全集》第 4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 230 页。
    [440]鲁迅:《〈伪自由书〉后记》,《鲁迅全集》第 5 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第152-182 页。
    [441]苏雪林:《多角恋爱小说家张资平》,《青年界》第 6 卷第 2 号,1934 年 6 月;《苏雪林文集》第 3 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第 314 页。
    [442]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第 69 页。
    [443]曾虚白:《三棱》,上海:世界书局 1933 年 2 月,第 130 页,124 页。
    [444][美]李欧梵:《上海摩登》,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205-206 页。
    [445]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998 年,第 235 页。
    [446]施蛰存:《灯下集》,上海:开明书店 1937 年,第 80 页。
    [447]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 1976 年,第 9、34 页。
    [448]顾封:《读〈小说〉创作专号》,《文学》第 4 卷第 4 号,1935 年 4 月 1 日。
    [449]秦亢宗、蒋成瑀:《现代作家和文学流派》,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6 年,第 331 页。
    [450]马以鑫:《接受美学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5 年,第 15-16 页。
    [451]迷云:《现代人底娱乐姿态》,《新文艺》第 1 卷第 6 期,1930 年 2 月。
    [452]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第 312-314 页。
    [453]董跃忠编著:《武侠文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7 页。
    [454]袁进:《鸳鸯蝴蝶派》,上海:上海书店 1994 年,第 25 页。
    [455]包天笑:《编辑小说杂志》,《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 1973 年,第 384 页。
    [456]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第 197 页。
    [457]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第 200 页。
    [458]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第 201 页
    [459]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第 201 页。
    [460]芮和师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 1984 年,第 837 页。
    [461]徐瑞岳、徐荣街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辞典》,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第987、1210 页。
    [462]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绪论第 2 页。
    [463]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绪论第 7 页。
    [464]朱自清:《论严肃》,《朱自清选集》第 1 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89 年,第 436-437页。
    [465]赐若:《小市民文艺读物的歧路》,《文学》第 3 卷第 2 号,1934 年 8 月 1 日。
    [466]金兆梓:《五四文学运动之历史的意义》,《文学》创刊号,1933 年 7 月 1 日。
    [467]苏汶:《民众艺术的内容》,《现代》第 5 卷第 4 期,1934 年 8 月 1 日。
    [468]孔若君:《学校文艺》,《现代》第 5 卷第 4 期,1934 年 8 月 1 日。
    [469]远:《译书与读者》,《文学》第 4 卷第 3 号,1935 年 3 月 1 日。
    [470]周作人讲,翟永坤记:《关于通俗文学》,《现代》第 2 卷第 6 期,1933 年 4 月。
    [471]张友鸾:《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新文学史料》1982 年第 2 辑。又见《啼笑因缘》,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7 年,第 405 页。
    [472]穆时英(1912-1940),笔名伐扬、匿名子等,浙江慈溪县人。上海光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1930 年开始在《新文艺》月刊发表作品;《南北极》在《小说月报》发表后暴得大名。此后刻意学习“新感觉派”等现代派小说手法并形成了自己的写作风格,有“中国新感觉派的圣手”之誉。1933 年后思想发生激剧变化,出任南京政府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委员,并创作了《Pierrot》等充满虚无主义色彩的作品。1937 年春夏之交曾到香港为《星岛日报》副刊撰稿;不久回上海主持《中华日报》“文艺周刊”和“华风”副刊。1940 年 3 月 22 日出任《国民新闻》社长,6 月 28 日被国民党特工人员暗杀。穆时英生平可参考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年第 6 期,第 237-268 页。
    [473]寒生:《南北极》,《北斗》创刊号,1931 年 1 月 20 日。
    [474]钱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北斗》第 2 卷第 1 期,1932 年 1 月 20 日。
    [475]穆时英:《父亲》,《现代》第 4 卷第 3 期,1934 年 1 月。
    [476]杜衡:《关于穆时英的创作》,《现代出版界》第 9 期。
    [477]穆时英:《Montage 论》,香港《朝野公报》第 2 卷第 4-6 期,1937 年 2-3 月。
    [478]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论》,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7 年 5 月,第 69 页。
    [479]穆时英:《Craven“A”》,《文艺月刊》第 6 卷第 3 期,1934 年 3 月。
    [480][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第 180、181 页。
    [481]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现代》第 2 卷第 1 期,1932 年 11 月。
    [482]穆时英:《Pierrot ——寄呈望舒》,《现代月刊》第 4 卷第 4、5 期,1934 年 2-3 月连载。此时穆时英正与仇佩佩处于感情危机中,仇佩佩出走香港,穆时英追踪而至并剃发明誓,二人才重归于好。戴望舒是穆时英好友,1936 年穆时英之妹穆丽娟下嫁戴望舒。参见李今:《穆时英年谱简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年第 6 期,第 237-268 页。
    [483]沈从文:《论穆时英》,天津《大公报·文艺》第 6 期,1935 年 9 月 9 日。
    [484]吴福辉:《中国左翼文学、京海派文学及其在当下的意义》,《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 1 期,第 12-19 页。
    [485]汤哲声:《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年,第 126、127 页。
    [486]汤哲声:《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年,第 113 页。
    [487]范伯群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 229 页。
    [490]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年,第 51 页。
    [491]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年,第 50 页。
    [492]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 年,第 215 页。
    [493]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年,第 51 页。
    [494]张恨水:《总答谢》,《写作生涯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年,第 123 页。
    [495]张恨水:《写作生涯回忆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5 年,第 57 页。
    [496][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第 116 页。
    [497]秦弓:《荆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第 567 页。
    [498]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第 64-65 页。
    [499]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年,第 430-431 页。
    [500]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第 30-33 页。
    [50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259、268 页。
    [50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第 603 页。
    [503]郑师渠:《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年。
    [505]梁启超:《欧游心影录》,夏晓虹编:《梁启超文选》(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年,第 428-429 页。
    [506]陈序经认为,乡村运动在中国只是最近数年来才发生的,而在西洋却有很久的历史,“只有没有出过国门,不懂西洋乡村是什么的人,才会自夸这个运动,是我们自己发明的新运动,自己开辟的新路线罢。”(陈序经:《乡村文化与都市文化》,独立评论第 126 号,1934 年 11月 11 日)这种揶揄具有人身攻击意味,缺乏他们所标榜的“绅士风度”。
    [507]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第 21-22 页。
    [508]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第 27、28 页。
    [509]何炳松:《论所谓“国学”》,郑振铎:《且慢谈所谓“国学”》,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载《小说月报》第 20 卷 1 号,1929 年 1 月。
    [512]安宇:《冲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化史论》,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 年,第 182、183页。
    [513]守常:《青年与农村》,《晨报》1919 年 2 月 20-23 日;《李大钊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第 655 页。
    [514]苗四妞:《试论民粹思想与 20 世纪中国文学》,《人文杂志》2001 年第 4 期,第 109-114页。
    [515]杨义:《杨义文存》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317 页。
    [516]沈从文:《水云》,《沈从文文集》第 10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266 页。
    [517]沈从文:《〈篱下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 11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33、34 页。
    [518]萧乾:《给自己的信——〈篱下集〉代跋》,《水星》第 1 卷第 4 期,1935 年 1 月 10 日。
    [519]朱光潜:《〈谷〉和〈落日光〉》,《朱光潜全集》第 8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年,第 559 页。
    [520]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第 14 页。
    [521]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 年第 4 期。
    [522]梁实秋:《岂有文章惊海内》,《梁实秋文集》第 5 卷,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2 年,第544 页。
    [523]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36、37 页。
    [52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自叙”第 2 页。
    [525]李泽厚:《中国思想史》上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第 193 页。
    [526]周作人:《生活之艺术》,《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年,第 293 页。
    [527]许杰:《周作人论》,《文学》第 3 卷第 1 号,1934 年 7 月。
    [528]《庄子·人间世》,曹础基:《庄子浅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8 年,第 65 页。
    [529]袁宏道:《徐汉明》,《袁宏道集笺校》,钱伯城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第 218 页。
    [530]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嘉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78、83页。
    [531]周作人:《〈扬鞭集〉序》,钟叔河编:《知堂序跋》,长沙:岳麓书社 1987 年,第 297页。
    [532]废名:《冯文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年,第 394 页。
    [533]沈从文:《新废邮底存》二十二、二十三,《沈从文文集》第 12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年,第 64、68 页。
    [534]梁宗岱:《诗论》,《诗与真》,商务印书馆 1935 年;《梁宗岱文集·评论卷》,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年,第 30 页。
    [535]朱光潜:《说“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答夏丏尊先生》,《中学生》第 60 期, 1935 年 12 月;《朱光潜全集》第 8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第 396 页。
    [536]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汪曾祺全集》第 4 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1998 年,第79 页。
    [537]吴晓东:《意念与心象:废名小说〈桥〉的诗学研读》,《文学评论》2001 年第 2 期,第133-141 页。
    [538]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29 页。
    [539]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论中国现代写意小说与小说中的写意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第 192 页。
    [540]朱光潜:《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朱光潜全集》第 2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第 24 页。
    [541][德]莱辛:《汉堡剧评》,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年,第 125 页。
    [542]程文超:《意义的诱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3 年,第 73 页。
    [543]胡怀琛:《中国小说“质”的方面的演变》,《中国小说的起源与演变》,南京:正中书局 1934 年。
    [544][俄]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文学的幻想》,满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 年,第 121-122 页。
    [545]芦焚:《〈马兰〉书成后录》,《师陀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4 年,第 72 页。
    [546]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论中国现代写意小说与小说中的写意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第 73 页。
    [547]沈从文:《〈断虹〉引言》,《沈从文文集》第 11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61页。
    [548]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论中国现代写意小说与小说中的写意性》,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第 79 页。
    [549]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汪曾祺全集》第 4 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1998 年,第79 页。
    [550]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文集》第 11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203 页。
    [551]沈从文:《一种态度》,《沈从文文集》第 12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360 页。
    [552]沈从文:《禁书问题》,《沈从文文集》第 12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329 页。沈从文相关论述可参见《新文人与新文学》、《中国人的病》、《给青年朋友》等,同一出处。
    [553]朱光潜:《谈美·开场话》,《朱光潜全集》第 2 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7 年,第 6 页。
    [554]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文集》第 12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114、125 页。
    [555]彭晓勇:《民族生命元气的执着追求——沈从文小说论》,《贵州社会科学》1990 年第 4期。
    [556]沈从文:《〈篱下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 11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33 页。
    [557]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 11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年,第 45 页。
    [558]杨义:《杨义文存》第 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476、496 页。
    [559]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第 3 卷第 3 号,1934 年 9 月 1 日。
    [560]侯敏:《有根的诗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第 22 页。
    [561]废名:《忘记了的日记》,《语丝》第 128 期,1927 年 4 月 23 日。
    [562]周作人:《〈竹林的故事〉序》,《语丝》第 48 期第 1 版,1925 年 10 月 20 日。周作人说:“文学不是实录,乃是一个梦:梦并不是醒生活的复写,然而离开了醒生活,梦也就没有了材料,无论所做的是反应的或是满愿的梦”。
    [563]废名在《说梦》(《语丝》第 133 期,1927 年 5 月 28 日)一文中讲到了波特莱尔对他写作的影响,并译有弗洛倍尔(福楼拜)写给波特莱尔的一封信。
    [564]废名:《胡子》,《语丝》第 121 期,1927 年 3 月 5 日。
    [565]废名:《文学者》,《语丝》第 127 期,1927 年 4 月 9 日。
    [566]废名:《浪子的笔记》,《语丝》第 129 期,1927 年 4 月 30 日。
    [567]废名:《忘记了的日记》,《语丝》第 128 期,1927 年 4 月 23 日。
    [568]废名:《石勒的杀人》,《语丝》第 125 期,1927 年 4 月 2 日。
    [569]废名:《说梦》,《语丝》第 133 期,1927 年 5 月 28 日。
    [570]《桥》在《骆驼草》第 14 期(1930 年 8 月 11 日)起连载。《骆驼草》周刊创刊于 1930年 5 月 12 日,同年 11 月 3 日停刊,共出 26 期。主持人是周作人,而实际编辑者是废名(冯文炳)和冯至。
    [571]废名:《附记》,《骆驼草》第 14 期,1930 年 8 月 11 日。
    [572]《书评》(未署名),《现代》1 卷 4 期,1932 年 8 月,第 596-598 页。
    [573]《灌婴评〈桥〉》,《新月》第 4 卷第 5 期,1932 年 11 月 1 日。标题为引者所加。
    [574]《灌婴评〈桥〉》,《新月》第 4 卷第 5 期,1932 年 11 月 1 日。标题为引者所加。
    [575]周作人:《〈枣〉和〈桥〉的序》,张明高等编:《周作人散文》第 2 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年,第 273 页。
    [576]《灌婴评〈桥〉》,《新月》第 4 卷第 5 期,1932 年 11 月 1 日。标题为引者所加。
    [577]吴晓东:《意念与心象:废名小说〈桥〉的诗学研读》,《文学评论》2001 年第 2 期,第133-141 页。
    [578]周作人:《怀废名》,《谈新诗》,新民印书馆 1944 年 11 月;张明高等编:《周作人散文》第 1 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年,第 156 页。
    [579]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年,第 191 页。
    [580]《灌婴评〈桥〉》,《新月》第 4 卷第 5 期,1932 年 11 月 1 日。标题为引者所加。
    [581]周作人:《〈枣〉和〈桥〉的序》,张明高等编:《周作人散文》第 2 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2 年,第 273 页。
    [582]《书评》(未署名),《现代》第 1 卷第 4 期,1932 年 8 月。
    [583]夏元明:《论〈莫须有先生传〉的用典》,《贵州社会科学》2002 年第 6 期,第 58-62 页。
    [584]废名:《说梦》,《语丝》第 133 期,1927 年 5 月 28 日。
    [585]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文学季刊》第 2 卷第 3 期,1935 年 9 月。
    [586]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文学季刊》第 2 卷第 3 期,1935 年 9 月。
    [587]沈从文研究进程,可参考邓琼:《90 年代沈从文研究综述》,《南开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 5 期,第 58-65 页。
    [588]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第 3 卷第 3 号,1934 年 9 月 1 日。
    [589]侍桁:《沈从文先生的小说》,《文学评论集》,上海:现代书局 1934 年,第 85 页。“作者附言”说,此文原以《一个空虚的作者》为题发表于《文学生活》创刊号(1931 年 3 月),作者此时意识到当时行文有些偏激,“觉得应对这作者抱歉的,”但是“暂不能否认我在这篇里所发表的意见”。
    [590]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沈从文文集》第 12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109页。
    [591]沈从文:《短篇小说》,《沈从文文集》第 12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115 页。
    [592]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 11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年,第 45 页。
    [593]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文学季刊》第 2 卷第 3 期,1935 年 9 月 16 日。
    [594]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 6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82 页。
    [595]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第 3 卷第 3 号,1934 年 9 月 1 日。
    [596]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文集》第 6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72页。
    [597]秦亢宗、蒋成瑀:《沈从文和现代乡土文学》,《现代作家和文学流派》,重庆:重庆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1986 年,第 342 页。
    [598]赛珍珠:《吾国吾民·序》,林语堂:《吾国与吾民》,黄嘉德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4 页。
    [599]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 6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第 75 页。
    [600]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276 页。
    [601]胡风:《读后记》,萧红:《生死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第 127-130 页。
    [602]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54 页。
    [603]余光中:《幼稚的“现代病”》,《余光中集》第 7 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年,第 115-116 页。
    [604]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129、131 页。
    [605]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423 页。
    [606]沈从文:《〈长河〉题记》,《沈从文文集》第 7 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3 年,第 2 页。
    [607]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7 页。
    [608]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20 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58 页。
    [610]参考谢冕 孟繁华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朱德发:《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下),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7 年。
    [611]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第 17 页。
    [612]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第 1-2 页。作者在该书第 118 页又说:“30 年代的现代文学大体上是由左翼文学、革命民主主义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四部分构成。”许道明先生注意到了文学发展的多元性,但是忽视了“民族主义文学”。
    [613]秦弓:《荆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第 567 页。
    [614]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五十年代中国文艺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第 9、152 页。
    [615]秦弓:《荆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 年,第 567 页。
    [616]朱晓进:《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文学评论》2001 年第 5 期,第155-157 页。朱晓进先生的相关文章有:《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中国社会科学》2002 第 6 期,第 128-139 页;《略论中国现代文学的政治化传统——从 30 年代文学谈起》,《文艺争鸣》2002 年第 2 期,第 42-46 页。
    [617]郭志刚、李岫主编:《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第5-6 页。
    [618][美]李欧梵:《上海摩登》,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第 25 页。
    [619]赵景深:《现代作家生年籍贯秘录》,《新文学过眼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 232 页。
    [620]张静如:《〈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序》,张福记:《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621]张福记:《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第 19 页。
    [622][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张富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 1994 年。
    [623]引自王文滋:《胡绳晚年关于近代史上的中国国民党的再评价》,《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 年第 1 期,第 96-102 页。
    [624]钱振纲:《论黄震遐创作的基本思想特征》,《中国文学研究》2002 年第 3 期。
    [625]刘川鄂:《中国自由主义思潮与自由主义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 年第 3期,第 171-186 页。
    [626]袁良骏:《民国武侠小说的泛滥与〈武侠党会编〉的误评误导》,《齐鲁学刊》2003 年第6 期,第 32-37 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年。
    2、《列宁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年版。
    3、《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 1981 年版。
    4、《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5、《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6、《胡适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7、《李大钊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年。
    8、《瞿秋白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
    9、《刘少奇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10、《张闻天文集》,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2 年。
    11、《梁漱溟全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89 年。
    1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 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年。
    13、[德]曼海姆:《卡尔·曼海姆精粹》,徐彬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
    14、[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 年。
    15、[英]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16、[英]J·C·亚历山大 邓正来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
    17、[法]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
    18、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9、李泽厚:《中国思想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9 年。
    20、刘青峰编:《胡适与现代中国文化转型》,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21、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0 年。
    22、安宇:《冲撞与融合——中国近代文化史论》,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1 年。
    23、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理论批判》,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
    24、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年。
    25、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年。
    26、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27、洪晓楠:《文化哲学思潮简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年。
    28、葛兆光:《门外谈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年。
    29、[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 1912-1949 年》,刘敬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年。
    30、[英]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
    31、[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1911-1937》,张富强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
    32、[美]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丘政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
    33、[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陈谦平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 年。
    34、[美]柯伟林:《蒋介石政府与纳粹德国》,陈谦平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4 年。
    35、[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译,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 年。
    36、[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陈永明等译,长沙:岳麓书社 1999 年。
    37、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38、忻平:《1937:深重的灾难与历史的转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
    39、张福记:《近代中国社会演化与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40、戴晴:《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9 年。
    41、谢泳:《储安平与〈观察〉》,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5 年。
    42、《六大以来党的秘密文件》,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年。
    43、[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
    44、[美]李欧梵:《上海摩登》,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45、[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46、[美]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47、[英]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年。
    48、[德]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王才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49、[俄]别林斯基:《文学的幻想》,满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 年。
    50、朱德发:《穿越现代文学多维时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 年。
    51、朱德发:《世界化视野中的现代中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52、朱德发:《评判与建构:现代中国文学史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年。
    53、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作家出版社 1956 年。
    54、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79 年。
    55、钱穆:《中国文学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 年。
    56、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
    57、钱理群 黄子平 陈平原:《20 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58、钱理群 吴福辉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
    58、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
    60、杨义:《杨义文存》,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61、许志英 邹恬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主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62、秦弓:《荆棘上的生命——20 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小说叙事》,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2 年。
    63、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7 年。
    64、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 年。
    65、谢冕 孟繁华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66、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67、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68、郭志刚 李岫主编:《中国三十年代文学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69、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1997 年。
    70、许道明:《京派文学的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4 年。
    71、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72、罗成琰:《百年文学与传统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73、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 年。
    74、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香港:昭明出版社 1976 年。
    75、王义军:《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年。
    76、解志熙:《美的偏至》,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7 年。
    77、王建刚:《政治形态文艺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
    7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年。
    79、侯敏:《有根的诗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
    80、秦亢宗 蒋成 :《现代作家和文学流派》,重庆:重庆出版社 1986 年。
    81、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82、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83、徐岱:《小说叙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 年。
    84、李扬:《现代性视野中的曹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年。
    85、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998 年。
    86、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0 年。
    87、董跃忠编著:《武侠文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5 年。
    88、宁宗一主编:《中国小说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89、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
    90、吴士余:《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年。
    91、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1 年。
    92、汤哲声:《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4 年。
    93、叶隽:《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年。
    94、江沛:《战国策思潮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1 年。
    95、《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1935 年。
    96、《中国新文学大系 1927-1937》,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1989 年。
    97、《中国大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1 年。
    98、《“五四”时期期刊介绍》,北京:三联书店 1979 年。
    99、葛懋春等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年。
    100、温儒敏等编:《时代之波:战国策派文化论著辑要》,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5 年。
    101、《三十年代“文艺自由论辩”资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年。
    102、《“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103、《左翼文艺运动史料》,南京: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出版 1980 年。
    104、《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巴金专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 年。
    105、方铭编:《蒋光慈研究资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106、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心编:《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年。
    107、韩侍桁:《文学评论集》,上海:现代书局 1934 年。
    108、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续编》,香港:大华出版社 1973 年。
    109、《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110、《冯雪峰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111、《萧红选集》,北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年。
    112、《周扬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
    113、《沈从文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年。
    114、《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115、《巴金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9 年。
    116、《老舍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 年。
    117、《朱自清全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118、《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119、《梁宗岱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年。
    120、《师陀全集》,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121、《苏雪林文集》,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6 年
    122、《余光中集》,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 年
    六、30 年代报刊
    123、《前锋月刊》(1930-1931 年)
    124、《汗血杂志》(1933-1937 年)
    125、《文艺月刊》(1930-1942 年)
    126、《文化批判》(1934-1935 年,北平文化批判社主办)
    127、《新月》(1928-1933 年)
    128、《独立评论》(1932-1937 年)
    129、《学文月刊》(1934 年)
    130、《文学时代》(1935 年)
    131、《骆驼草》(1930 年)
    132、《文学季刊》(1934-1935 年)
    133、《文学》(1933 年)
    134、《水星》(1934-1935 年)
    135、《小说月报》(1910-1931 年)
    136、《北新》(1927-1930 年)
    137、《红玫瑰》(1924-1932 年)
    138、《真美善》(1927-1931 年)
    139、《现代》(1932-1935 年)
    140、《无轨列车》(1928 年)
    141、《金屋月刊》(1928-1930 年)
    142、《青春月刊》(1929 年)
    143、《创造月刊》(1927-1929 年)
    144、《太阳月刊》(1928 年)
    145、《拓荒者》(1930 年)
    146、《萌芽》(1930 年)
    147、《十字街头》(1931-1932 年)
    148、《北斗》(1931-1932 年)
    149、《流沙》(1928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