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批评对世界批评理论产生过重要的影响,直至今日,其影响依然存在,特别是新批评中的“细读法”,如今已成为分析文本不可缺少的理论工具。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新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状况进行研究。从新批评在中国的接受概况;新批评的本土化特色;国人对新批评的误读及克服方法三个方面入手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对新批评在中国的接受概况进行梳理。新批评在中国的接受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两个小高潮,一个大高潮和一个低潮。两个小高潮分别为20世纪30年代初至40年代末和90年代至今,大高潮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低潮为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新批评的接受呈现出波浪线式的发展模式。在两个小高潮和一个大高潮期,新批评经历了学者零散译介、理论家系统整理、批评者应用实践的发展过程;在低潮期主要是被作为批判的对象。
     第二部分,新批评的本土化。重点分析本土化的概念、表现、意义三个方面。新批评的本土化是中国古典文评与新批评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叶公超、袁可嘉、朱自清、钱锺书、叶嘉莹等人是新批评本土化的主要参与者。叶公超的贡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新诗的具体写法及批评;袁可嘉的主要贡献是“最大量的意识形态”和“新诗戏剧化”理论的提出;朱自清的主要贡献是借鉴新批评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的批评;钱锺书的主要贡献是“阐释之循环说”的提出和对新批评中关于语法理论的重新考订;叶嘉莹的主要贡献是诗歌批评中“兴发感动之作用”的提出。
     通过对上述新批评本土化过程中主要参与者理论贡献的分析,可以发现新批评的本土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中国传统的批评方法和批评主体的个性的参与;新批评的本土化对中国现代诗论的建构和传统诗文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三部分,误读问题及克服方法。概念的混淆及创新性的缺乏是新批评本土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它们能否被解决关系到新批评在中国未来的命运。为此,国内学人在研究新批评时不仅应该辨清新批评中的一些基本的概念,而且应该重视本土的语境。
The New Criticism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world's critical theory, until today, its' impact still exists, especially the "semantic analysi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theoretical tool when we analyze the text. Based on the summarization of previous research experie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ceptance status of The New Criticism in China, including three aspects:the acceptance situation of The New Criticism in China; the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Criticism; the erroneous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to The New Criticism and the solution to it
     The first part, the paper gets to the bottom of the acceptance overview of The New Criticism in China,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eriods, including two small climaxes: from the early of1930s to the end of1940s and1990s, a big high tide:from the end of the1970s to the end of the1980s, and one low tide:from the early of the1950s to the end of the1970s, showing a wavy line model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 two small climaxes and a big high tide, The New Criticism is organized, through the scholars' scattered Translation to theorists' systematic study to critic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t low tide, it is as the object of criticism.
     The second part, the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New Criticism in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localization, the presentation schema and the significance.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New Criticism is an organic process of growing, which is based on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ry theory, recruiting the theory of The New Criticism to achiev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New Critical theory, George Ye, Lacks Yuan, Zhu Ziqing, Qian Zhongshu, Chia-ying yeh etc, are the major participants. George Ye's contribution is mainly focused on two aspects:the writing of the new poetry and criticism;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aracters; Lacks Yuan's main contribution is to offer the theory of Most large ideology and dramatize of the new verse; Zhu Ziqing's main contribution is to reference The New Critical theory to criticize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Shu's main contribution is to offe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ycle and expound grammatical category of The New Criticism; Chia-ying yeh's main contribution is to offer the Xingfa touch role in the poetry criticism.
     Analyzing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s of the major players in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New Criticism, we can conclude tha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thod of criticism and criticism of the main personality involved in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New Criticism and these two characterist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hinese poetic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The third part,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misreading to The New Criticism and methods to overcome. The concept of confusion and lack of innovative is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theory of 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The New Criticism. Their solutions related to The New Criticism in the future destiny of China. To this end, domestic scholars in the study of the New Criticism theory should not only discern some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theory of New Criticism, but also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local context.
引文
①http://www.tszz.com/scholar/ykp/yukeping002.doc.html(政治文化研究网)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3页
    ①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2页
    ②陈厚诚:《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60页
    ③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版,第23页
    ①容新芳:《I·A·理查兹在清华大学及其对钱锤书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②艾略特:叶公超序,曹译,《科学与诗》,北平晨报,1934年7月23日
    ③陈厚诚:《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61页
    ④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71页
    ①[英]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第194页
    ②臧棣:《袁可嘉: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
    ①杨绍军:《西南联大诗人群体的新批评及其外来影响——以袁可嘉、王佐良为中心的探讨》,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②陈厚诚:《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63页
    ③袁可嘉:《诗的意义》,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文学杂志》,1947年第2卷,第6期
    ④周小娉:《袁可嘉对艾略特的接受历程》,《作家杂志》,2009年第10期
    ①徐学:《台湾新批评》,《台港文学选刊》,1987年第4期
    ②徐学:《新批评德倡导者颜元叔与台湾文学批评的演进》,《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2期
    ③杨周翰:《新批评派的启示》,《外国文学》,1981年第1期
    ①张隆溪:《作品本体崇拜》,《读书杂志》,1983年第7期
    ②杨晓明:《英美新批评与中国古典诗学》,《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2期
    ③陈钰:《唐诗传统章法与新批评》,《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①陈圣林、林泰:《新批评》,《作品与争鸣》,1984年第12期
    ②赖干坚:《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批评家》,1985年第1期
    ③林大中:《文学的纯文学研究》,《读书杂志》,1986年第5期
    ④张月超:《对美国新批评派的评价》,《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⑤小川:《什么是形式主义》,《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87年第7期
    ⑥斑斓:《英美‘新批评派’的方法论特征》,《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⑦周珏良:《对新批评派的再思考——读韦勒克<现代批评史>卷六》,《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
    ⑧详见: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文学主体性论争集》,红旗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⑨赵毅衡在《新中国六十年新批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月第1期)一文中对其有所说明。
    ①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937年5月,第1卷第1期
    ①陈厚城在《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一书中指出:此后的多数批评实践曾有这么一个特征:新批评的“张力”一般用于诗歌分析,“反讽”则大抵用于小说探讨。(第89页)
    ②王先霈、王友平:《文学理论述语批评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③翟大炳:《诗歌张力之谜——读北岛、舒婷诗的一点随想》,《山花杂志》,1987年第5期
    ④同上
    ⑤俞兆平:《诗歌语言的组合张力》,《当代文坛》,1986年第5期
    ⑥同上
    ①陈庄、周鋊锴:《语言张力:论宋诗话的语言结构批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②陈仲义:《矛盾情景——现代诗学探微》,《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6期
    ③盎伯:《文学反讽纵横谈》,《外国文学动态》,1988年第9期
    ④详见《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王先霈,王又平编,2006年12月版,第292页
    ⑤朱学群:《<何典>的反讽意味及其构成》,《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
    ⑥卢兆泉:《“红楼梦”反讽艺术初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①葛良彦:《从<一个温和的建议>看反讽的“隔”与“通”》,《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②翟大炳:《现代小说中的“反讽”技巧——读祖慰的两部小说》,《山花》,1987年第12期
    ③陈登报:《谌容小说嬗变中的反讽模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④魏佳俊:《反讽:陆文夫小说艺术一解》,《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⑤周荷初:《倒错而理智的表现形式——试谈文学创作中的“反讽”妙用》,《文艺评论》,1988年第5期
    ⑥朱水涌:《隐秀与反讽:中西文学撞击中两类小说的叙述比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⑦魏天无:《对宋词的“反讽式”观照》,《文学研究参考》,1988年第5期
    ⑧吴方:《小说思维与反讽形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87年第5期
    ⑨肖容:《叙述语言符号系统的丰富和更新》,《浙江学刊》,1987年第2期
    ①张玉能:《西方文论思潮》,武汉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②冯光宪:《审美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③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④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
    ⑤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及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版
    ⑥凌光晨:《当代文学批评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
    ⑦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⑧周来祥:《西方美学主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⑨胡经之、王岳川:《文艺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⑩程梦辉:《现代西方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①凯瑟琳·贝尔西著,胡亚敏译:《批评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②罗杰·法约尔著,怀宇译:《批评:方法与历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版
    ③兰色姆著,王腊宝、张哲译:《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④汪洪章:《<文心雕龙>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⑤季进:《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
    ⑥徐克瑜:《诗歌文本细读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⑦黄维梁:《中国古典文论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⑧曹万生:《现代派与中西诗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版
    ⑨支宇:《文学批评的批评——韦勒克文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⑩李卫华:《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新批评”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孟樊:《当代台湾新诗理论》,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版
    ?古远清:《海峡两岸诗论新潮》,花城出版社,1992年2月版
    ①吴学先:《燕卜荪早期诗学与新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②胡燕春:《“英、美新批评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③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
    ④代迅:《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命运》,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
    ⑤周纪文:《艾略特的文学和批评理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⑥连肇华:《理查兹的作者心理经验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⑦支宇:《韦勒克文论与结构主义语言学》,《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⑧李嘉娜:《重审布鲁克斯的“反讽”批评》,《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⑨李卫华:《试析燕卜荪“双重情节分析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⑩徐克瑜:《当前文学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李卫华:《不落言筌—“朦胧”“张力”“反讽”“悖论”的本体论意趣》,《文艺评论》,2011年第1期
    ?王剑:《再谈诗的“张力”效应》,《写作》,1994年第10期
    ?支宇:《复义——新批评的核心术语》,《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①陈本益:《新批评派的对立调和思想及其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刘万勇:《新批评派有机形式观溯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③曹万生:《1930年代清华新诗学家的新批评引入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④胡燕春:《新批评派在中国的接受与启示》,《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⑤王金龙:《英美新批评的中国化》,《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⑥龚武:《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求索》,2009年第4期
    ⑦赵毅衡、姜飞:《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⑧任大先:《“兴趣”与“张力”——试比较严羽诗学理论与英美新批评》,《云梦学刊》,2001年第4期
    ⑨李圣华:《明清诗文新批评刍议》,《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⑩陈晓润:《简论明清小说点评与英美新批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李国辉:《含混与复义:燕卜荪与刘勰意蕴论比较》,《求索》,2008年第1期
    ?方新蓉:《“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付晓:《断章就理:中国文艺学研究中的燕卜荪模式》,《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付晓微、王毅:《“误读论”、“意图谬见说”与追附西风》,《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5期
    ?卢玮:《英美新批评复义对朱自清诗学理论的影响——<复义七型>与<诗多义举例>之比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容新芳:《I·A·理查兹在清华大学及其对钱锺书的影响——从I·A·理查兹第二次中国之行谈起》,《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①芮逸敏:《袁可嘉研究综述》,《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9年第2期
    ②张晓梅:《叶嘉莹诗词批评及其诗学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③姜飞:《新批评的中国化与中国诗论的现代化——对袁可嘉40年代诗歌理论的一种理解》,《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第18卷第3期
    ④唐晓丹:《意义学的中国意义》,《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0期
    ⑤王毅:《“错将沙砾做宝珠”的谬误—“意图谬见”与追附“意见谬见”简说》,《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⑥袁可嘉在《诗的戏剧化》(《文学杂志》,1948年1月,第3卷第1期。)中在区分“晦涩”与“模棱”时指出,“晦涩多数来自诗的想象的本质属于结构的意义,是内在的必须的而非外镶的自炫。”而“模棱则多数属于表现方法的层面,属于文法的意义,而且往往是某一时代或某一派别作者的特别爱好”;“晦涩的特点在半透明或不明”而“模棱的特点则在多方面或二可”;“前者是想象的,结构的”而后者则是“表现的,文法的”,关于晦涩和朦胧的区分其实只是从一个横向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与该处提及的辩误方法是有区别的。
    ⑦胡丽娜:《<古诗十九首>的细读批评》,《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①轩辕祺:《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2期
    ②魏琼:《新批评对阐释诗歌的启示——关于<江雪>的另一种解读》,《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③陈海燕:《含混与直白——细读<春望>》,《名作欣赏》,2010年第26期
    ④刘春翎:《“张力”观念与<断章>实验》,《理论观察》,1992年第6期
    ⑤魏天无:《怎样细读现代诗歌——以顾城的<远和近>为例》,《名作欣赏》,2007年第1期
    ⑥丁哲:《反讽在<华威先生>中的艺术魅力》,《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9期
    ⑦从朱自清在《诗多义举例》(详见《朱自清中国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版)及他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对《古诗十九首》前九首的阐释中可以看出,90年代以后的批评文章,笔力不逮于前者,如胡丽娜《<古诗十九首>的细读批评》、轩辕祺《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显然借鉴多于创新。
    ⑧刘蕊:《从新批评视角对<外婆家书>的细读》,《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3期
    ⑨蔡婷婷:《从新批评视角解读<乐观者的女儿>》,《龙岩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⑩王富仁:《旧诗新解》(一),《名作欣赏》,1991年第3期
    0同上
    ①在解析时空融合时,王富仁指出:“‘古人’是时间结构中的概念,‘不见’则是空间结构中的概念,‘前不见古人’中的‘前’字则既是时间结构中、又是空间结构中的概念。这样,在‘前不见古人’的整个诗句中,时间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差别便消失了,悠悠往古与莽莽的眼前旷野便融为了一体。”(此处引来以作说明)
    ②王富仁:《旧诗新解》(一),《名作欣赏》,1991年第3期
    ③王富仁:《旧诗新解》(九),《名作欣赏》,1992年第5期
    ④王富仁在《旧诗新解》(六)中曾经指出,“一切的咏物诗,归根到底都是一种咏人诗,并且越是成功的咏物诗,归根到底都是一种咏人诗”(《名作欣赏》,1992年第2期)
    ①王金龙:《英美“新批评”理论的中国化》,《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②李建中、喻守国:《中西文论话语重建的可行性路径》,《文史哲》,2010年第1期
    ①袁可嘉:《诗的戏剧化》,《文学杂志》,1948年1月,第3卷第1期
    ②宁康健:《论英汉语言的差异》,《安徽文学》,2007年第6期
    ③董学文:《文艺学当代形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第156页
    ④叶嘉莹:《中西文论视域中的“赋”“比”“兴”》,《河北学刊》,第24卷第3期,2004年5月,其所言的八种“情志与形象之间的关系”的是“明喻、隐喻、转喻、象征、拟人、举隅、寓托、objective correlative"。
    ①季珪起:《叶公超文学批评的观念和风格》,《北方论丛》,2004年第6期
    ②叶公超:《从印象到评价》,《学文月刊》,第一卷第二期,民国二十三年六月版
    ③同上
    ④艾略特在《诗的效用与批评的效用》中所言:“基于真正感觉的真正的鉴赏力的发展是不能脱离个性与性格的发展。”其中所言的“个性与性格的发展”便是叶公所言的知觉上的扩大(杜国清译,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一年四月版)
    ①瑞恰兹:《科学与诗》,曹葆华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4月版
    ②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937年5月,第1卷第1期
    ③叶公超:《音节与意义》,《大公报·文艺》,1936年5月15日
    ④叶公超:《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大公报·文艺》,1934年7月21日
    ①叶公超:《再论艾略特的诗》,《北平晨报·文艺》,1937年4月5日
    ②姜飞:《新批评的中国化与中国诗论的现代化——对袁可嘉40年代诗歌理论的一种理解》,《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9月,第18卷第3期
    ③这一概念引申自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在论及传统与个人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时,艾略特指出,“诗人,任何艺术的艺术家,谁也不能具有其完全的意义。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对他的鉴赏,就是鉴赏对他和以往诗人以及艺术家的关系。你不能把他单独的评价;你得把他放在前人之间来对照,来比较。”艾略特在此处强调的是一种有机的综合意识,是在诗歌批评中批评者所必须具备的。“最大量的意识形态”的提出也是在强调诗歌创作、批评中的有机综合性。
    ④从袁可嘉对诗歌创作的具体要求来看,如诗歌的包容性、表现的客观性等关于诗歌创作的理论原则显然是来自“新批评”理论,艾略特、布鲁克斯等人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
    ⑤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大公报·星期文艺》,1947年5月18日
    ①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937年5月,第1卷第1期
    ②戏剧性是新批评派用以说明、描述文学作品内在结构的术语。他们认为:“一首诗像一出小小的戏。总体效果是从一出戏的全部因素产生的;一首好诗,就像一出好戏,是没有浪费的动作和多余的部分的。”(克林思·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这个比喻性的说明较早见于T·S-艾略特和I·A·瑞恰兹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初,肯尼斯·伯克在《文学形式的哲学》中重点阐说了他的“戏剧化”理论:文学作品是人生障碍的表现和象征性的解决,它总是戏剧化的。此后新批评派普遍用戏剧性来阐说诗的结构特征。(详见《文学理论术语批评汇释》,第249页,王先霈、王友平主编)
    ③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月版,第21-30页
    ④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月版,第30页
    ①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月版,第112页
    ②袁可嘉在《诗与晦涩》一文中指出:“其次一种晦涩不明多半起于现代诗人的一种偏爱:想从奇异的复杂获得奇异的丰富,他们所用法则之多,简直拒绝任何分析尝试,有的以分析心理学为依据,有的借助于历史,最著名的自然要推混杂五十多个文学典故和六种不同文字而成的《荒原》”(《益世报,文学周刊》,1946年11月30日)
    ③袁可嘉:《诗与晦涩》,《益世报·文学周刊》,1946年11月30日
    ①详见:袁可嘉:《论诗境的扩展与结晶》,《经世日报·文艺周刊》,1946年9月15日
    ③详见: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大公报·星期文艺》,1945年5月18日
    ③袁可嘉在文中将"Richard"翻译为“立恰兹”,在后来的翻译中,也有人将其译为“瑞恰兹”、“理查德”等,此处因为是介绍袁可嘉的理论贡献,故采用袁译的“立恰兹”。
    ④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月版,第101页
    ⑤袁可嘉:《诗与主题》,《大公报·文学副刊》,1947年1月21日
    ①张惠:《新批评与朱自清学术语言观的自觉》,《求索》,2010年8月
    ②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65页
    ③这六类中国文评分别是“比兴论”“教化论”“兴趣论”“论渊源”“论体性”“论字句”,这六类文评,可与新批评进行比较研究的有三类:“兴趣论”“论体性”“论字句”。以“字句论”:为例,朱自清指出,“字句论与声调论都流于琐碎或支离,教人只注意枝节,而忽略了整个作品,但若能适可而止,也未尝没有用处。”(《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23页)
    ④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33页
    ⑤情感、口气、文义、用意这四个方面是瑞恰兹在分析诗歌时所提出的四个层次,朱自清此处借来补充中国传统文评的不足。
    ①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60-61页
    ②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62页
    ③所谓“违背古来语例”可能是指此解为穿凿附会之说,无凭据,诸子也无此解说,因此也就不足信。
    ④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7月版,第364页
    ①季进:《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
    ②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96页
    ①钱锤书:《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版,第168-172页
    ②燕卜逊曾言:“我对自己在此研究的朦胧作何评价?是否可以假设所有的优秀诗歌都是朦胧的?我认为是的。”在中国有时翻译者也会将朦胧译为“多义”。根据燕卜逊在该书中阐述的观点来看,朦胧是诗歌给读者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确切地来说,是由于诗歌的多义造成的。由此就能推出,所有的优秀诗歌都是“多义”的这一说法。(详见:威廉·燕卜逊,周邦宪等译:《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10月版,第10页)
    ③钱锤书:《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版,第895页
    ①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0年10月版,第22页
    ② 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54217(中国文学网)
    ③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9月版,第232页
    ④《谈艺录》中言,“今人爱略脱(T.S.Eliot)论英国十七世纪玄学诗派(Metaphysical School),谓能以官感领会义理(A direct sensuous apprehension Of thought.-Selected Essays,3rd ed,1953,P.286),实即黑格尔说之绪余。玄学派以巧取譬(Conceits)著名,顾尚多以事拟理,非理趣之即事即理。”
    ⑤钱锺书:《宋诗选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5月第版,第10页
    ⑥钱锺书:《宋诗选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5月第版,第12页
    ①张德明:《叶嘉莹的文学研究与新批评》,《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2月
    ②叶嘉莹:《嘉陵论诗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版,第311页
    ③叶嘉莹:《嘉陵论诗丛稿》,中华书局,1984年4月版.,第240页
    ①叶嘉莹:《嘉陵论诗丛稿》,中华书局,1984年4月版.,第241页
    ②原诗如下: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托身已所得,千载不相违。
    ③叶嘉莹:《嘉陵论词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④详见:叶嘉莹:《嘉陵论词丛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第210页
    ①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08页
    ②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27页
    ③陈厚诚在《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一书中指出:“总的说来,当时的译述是零星的,就连曹葆华自身也并未意识到他所译的便是‘新批评’,因为新批评在英美也还处于形成阶段。”(第62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注释》,周振甫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第394页
    ①袁可嘉:《当前批评的任务》,《文学杂志》,1947年7月
    ②陈厚诚在《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指出,“本世纪初,王国维、鲁迅等人即已对传统诗学的部分观念产生怀疑并予以否定:受康德等人影响,王国维认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价值亦攒在与美之自身,而不存乎其外。’鲁迅也认为‘文章与个人暨邦国之存,无所系属,实利离尽,究理弗存’——显然,形式之美己被重视,艺术的独立自足观念也已露头。嗣后,经过思想上尊西卑中的‘五四’冲击,传统的史学工具论继续遭到清算,‘艺术论’代之而起。(第60页)
    ①胡燕春:《“英、美新批评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第302页
    ①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116页
    ①周新顺:《“误读”之辩误》,《文化学刊》,2009年第2期
    ②赵毅衡、姜飞:《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①根据翻译者对"ambiguous"一词的不同理解,有时也会将此书翻译为《朦胧的七种类型》、《晦涩的七种类型》、《多义的七种类型》。
    ②该文指出:“为数不少的国内批评家并没有得到‘新批评’的精髓,相反对‘新批评’的偏激崇奉有加。”
    ①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335页
    ②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203页
    ①程亚林:《事实求是的比较中西文论》,《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①中国文学批评内部格局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批评者在文学批评中对文学作品形式的关注和新的诗歌批评理论的建构两个方面。
    [1](英)I·A·理查兹:叶公超序,曹译,《科学与诗》,北平晨报,1934年7月23日。
    [2](英)艾略特:《诗的效用与批评的效用》,杜国清译,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民国六十一年四月版。
    [3](美)弗朗·霍尔:《西方文学批评简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6月版。
    [4](英)凯瑟琳·贝尔西著,胡亚敏译:《批评的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5](英)威廉·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6](法)罗杰·法约尔著,怀宇译:《批评:方法与历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版。
    [7](英)拉曼·赛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8](英)彼得·威德森:《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9](英)拉曼·赛尔登:《当代文学理论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0](英)I·A·理查兹:《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文艺出版社,2010年5月版。
    [11](美)约翰·克劳·兰色姆:《新批评》,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8月版。
    [12]叶嘉莹:《嘉陵论诗丛稿》,中华书局,1984年4月版。
    [13]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版。
    [14]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文学主体性论争集》,红旗出版社,1986年11月版。
    [15]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1月版。
    [16]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版。
    [17]史亮:《新批评》,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5版。
    [18]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0年10月版。
    [19]卞之琳:《纪念叶公超老师》,选自《回忆叶公超》,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8月版。
    [20]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9月版。
    [21]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版。
    [22]陈厚诚:《西方当代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3]吴学先:《燕卜荪早期诗学与新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4]季进:《钱锺书与现代西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1月版。
    [25]钱锺书:《宋诗选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5月第版。
    [26]汪洪章:《<文心雕龙>与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版。
    [27]武新军:《现代性与古典传统: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倾向”》,2005年12月版。
    [28]钱锺书:《管锥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版。
    [29]代迅:《西方文论在中国的命运》,中华书局,2008年8月版。
    [30]赵毅衡:《重访新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4月版。
    [31]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4月版。
    [32]徐克瑜:《诗歌文本细读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33]胡燕春:《“英、美新批评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34]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11月版。
    [35]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1月版。
    [36]胡经之,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37]畅广元:《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版。
    [38]古远清:《海峡两岸诗论新潮》,花城出版社,1992年2月版。
    [39]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40]孟樊:《当代台湾新诗理论》,杨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6月版。
    [41]童庆炳:《文学理论要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7月版。
    [42]黄维梁:《中国古典文论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43]周来祥:《西方美学主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4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45]董学文:《文艺学当代形态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46]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
    [47]张玉能:《西方文论思潮》,武汉出版社,1999年10月版。
    [48]凌光晨:《当代文学批评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版。
    [49]冯光宪:《审美意识形态的文本分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50]程梦辉:《现代西方美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51]鲁元:《文学批评学》,青岛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2]吴中杰:《文艺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3]曹万生:《现代派与中西诗学》,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版。
    [54]支宇:《文学批评的批评——韦勒克文学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55]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及教学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版。
    [56]王先霈、王友平:《文学理论术语批评汇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57]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版。
    [58]李卫华:《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新批评”之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1]叶公超:《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大公报·文艺》,1934年7月21日。
    [2]叶公超:《音节与意义》,《大公报·文艺》,1936年5月15日。
    [3]叶公超:《谈读者的反应》,《自由评论》,第33期,1936年7月18日。
    [4]叶公超:《论新诗》,《文学杂志》,1937年5月,第1卷第1期。
    [5]叶公超:《再论艾略特的诗》,《北平晨报·文艺》,1937年4月5日。
    [6]叶公超:《从印象到评价》,《学文月刊》,第一卷第二期,民国二十三年六月一日出版。
    [7]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技术诸平面的透视》,《大公报·星期文艺》,1945年5月18日。
    [8]袁可嘉:《论诗境的扩展与结晶》,《经世日报·文艺周刊》,1946年9月15日。
    [9]袁可嘉:《诗与晦涩》,《益世报·文学周刊》,1946年11月30日。
    [10]袁可嘉:《诗与主题》,《大公报·文学副刊》,1947年1月21日。
    [11]袁可嘉:《诗的意义》,上海商务印书馆,《文学杂志》,1947年,第2卷,第6期。
    [12]袁可嘉:《当前批评的任务》,《文学杂志》,1947年第2卷第7期。
    [13]袁可嘉:《诗的戏剧化》,《文学杂志》,第3卷第1期,1948年1月。
    [14]袁可嘉:《“新批评派”述评》,《文学评论》,1962年第2期。
    [15]杨周翰:《新批评派的启示》,《外国文学》,1981年第1期。
    [16]张隆溪:《作品本体崇拜》,《读书杂志》,1983年第7期。
    [17]陈圣林、林泰:《新批评》,《作品与争鸣》,1984年第12期。
    [18]赖干坚:《新批评派的批评方法》,《批评家》,1985年第1期。
    [19]陈仲义:《矛盾情景——现代诗学探微》,《天津师大学报》,1985年第6期。
    [20]张月超:《对美国新批评派的评价》,《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
    [21]葛良彦:《从<一个温和的建议>看反讽的“隔”与“通”》,《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22]俞兆平:《诗歌语言的组合张力》,《当代文坛》,1986年第5期。
    [23]林大中:《文学的纯文学研究》,《读书杂志》,1986年第5期。
    [24]朱学群:《<何典>的反讽意味及其构成》,《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
    [25]肖容:《叙述语言符号系统的丰富和更新——试论新时期的小说语言》,《浙江学刊》,1987年第2期。
    [26]徐学:《台湾新批评》,《台港文学选刊》,1987年第4期。
    [27]徐学:《新批评德倡导者颜元叔与台湾文学批评的演进》,《台湾研究集刊》,1987年第2期。
    [28]小川:《什么是“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1987年第4期。
    [29]陈钰:《唐诗传统章法与新批评》,《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87年第4期。
    [30]吴方:《小说思维与反讽形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87年第5期。
    [31]翟大炳:《诗歌张力之谜——读北岛、舒婷诗的一点随想》,山花杂志,1987年第5期。
    [32]朱水涌:《隐秀与反讽:中西文学撞击中两类小说的叙述比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33]翟大炳:《现代小说中的“反讽”技巧——读祖慰的两部小说》,《山花》,1987年第12期。
    [34]周珏良:《对新批评派的再思考——读韦勒克<现代批评史>卷六》,《外国文学》,1988年第1期。
    [35]朱学群:《<何典>的反讽意味及其构成》,《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2期。
    [36]陈登报:《谌容小说嬗变中的反讽模式》,《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2期。
    [37]魏家骏:《反讽:陆文夫小说一解》,《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
    [38]斑斓:《英美‘新批评派’的方法论特征》,《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39]魏天无:《对宋词的“反讽式”观照》,《文学研究参考》,1988年第5期。
    [40]周荷初:《倒错而理智的表现形式——试谈文学创作中的“反讽”妙用》,《文艺评论》,1988年第5期。
    [41]盎伯:《文学反讽纵横谈》,《外国文学动态》,1988年第9期。
    [42]陈庄、周鋊锴:《语言张力:论宋诗话的语言结构批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43]杨晓明:《英美新批评与中国古典诗学》,《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2期。
    [44]卢兆泉:《“红楼梦”反讽艺术初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45]孙瑞清:《什么是新批评》,《上海戏剧》,1989年第4期。
    [46]甘建民:《细读法和钱钟书的微观批评》,《铁道师院学报》,1990年第4期。
    [47]王富仁:《旧诗新解》(一),《名作欣赏》,1991年第3期。
    [48]王富仁:《旧诗新解》(九),《名作欣赏》,1992年第5期。
    [49]刘春翎:《“张力”观念与<断章>实验》,《理论观察》,1992年第6期。
    [50]连肇华:《理查兹的作者心理经验论》,《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51]周纪文:《艾略特的文学和批评理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52]王剑:《再谈诗的“张力”效应》,《写作》,1994年第10期。
    [53]臧棣:《袁可嘉:40年代中国诗歌批评的一次现代主义总结》,《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第4期。
    [54]姜飞:《从“淡入”到“淡出”——英美新批评在中国的传播历程简述》,《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55]任大先:《“兴趣”与“张力”——试比较严羽诗学理论与英美新批评》,《云梦学刊》,2001年第4期。
    [56]陈定家:《瑞恰兹与<文学批评原理>》,《江汉论坛》,2002年第8期。
    [57]胡丽娜:《<古诗十九首>的细读批评》,《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8]姜飞:《新批评的中国化与中国诗论的现代化——对袁可嘉40年代诗歌理论的一种理解》,《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8卷第3期,2003年9月。
    [59]王毅:《“错将沙砾做宝珠”的谬误——“意图谬见”与追附“意见谬见”简说》,《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60]陈晓润:《简论明清小说点评与英美新批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1]陈本益:《新批评派的对立调和思想及其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2]付晓微、王毅:《“误读论”、“意图谬见说”与追附西风》,《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第5期。
    [63]季桂起:《叶公超文学批评的观念和风格》,《北方论丛》,2004年第6期。
    [64]蓝仁哲:《新批评》,《外国文学》,2004年第6期。
    [65]支宇:《复义——新批评的核心术语》,《湘潭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6]程亚林:《事实求是的比较中西文论》,《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67]曹万生:《1930年代清华新诗学家的新批评引入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68]刘万勇:《新批评派有机形式观溯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69]魏天无:《怎样细读现代诗歌——以顾城的<远和近>为例》,《名作欣赏》,2007年第1期。
    [70]容新芳:《I·A-理查兹在清华大学及其对钱锺书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71]卢玮:《英美新批评复义对朱自清诗学理论的影响——<复义七型>与<诗多义举例>之比较》,《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72]李卫华:《试析燕卜荪“双重情节分析法”》,《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73]张晓梅:《叶嘉莹诗词批评及其诗学研究》,《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74]宁康健:《论英汉语言的差异》,《安徽文学》,2007年第6期。
    [75]李国辉:《含混与复意:燕卜荪与刘勰复意论比较》,《求索》,2008年第1期。
    [76]杨绍军:《西南联大诗人群体的新批评理论及其外来影响——以袁可嘉、王佐良为中心的探讨》,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77]唐晓丹:《意义学的中国意义》,《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0期。
    [78]陈太胜:《现代主义的倡导:叶公超的文学批评》,《文化与诗学杂志》,2009年第1期。
    [79]胡燕春:《新批评派在中国的接受与启示》,《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80]赵毅衡、姜飞:《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81]黄光伟:《“新批评”派的范例及其“历史意义”》,《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2期。
    [82]芮逸敏:《袁可嘉研究综述》,《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09年第2期。
    [83]徐克瑜:《当前文学研究中的文本细读问题》,《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84]赵凌可:《叶公超的文学思想与“新批评”理论》,《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85]龚武:《新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求索》,2009年第4期。
    [86]赵毅衡、姜飞:《英美“新批评”在中国“新时期”——历史、研究和影响回顾》,《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87]王金龙:《英美“新批评”理论的中国化》,《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88]魏琼:《新批评对阐释诗歌的启示——关于<江雪>的另一种解读》,《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89]周小娉:《袁可嘉对艾略特的接受历程》,《作家杂志》,2009年第10期。
    [90]方新蓉:《“以意逆志”与英美新批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91]轩辕祺:《从新批评的复义理论看李商隐的<锦瑟>》,《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2期。
    [92]刘蕊:《从新批评视角对<外婆家书>的细读》,《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第3期。
    [93]陈海燕:《含混与直白——细读<春望>》,《名作欣赏》,2010年第26期。
    [94]丁哲:《反讽在<华威先生>中的艺术魅力》,《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第9期。
    [95]李建中、喻守国:《中西文论话语重建的可行性路径》,《文史哲》,2010年第1期。
    [96]张惠:《新批评与朱自清学术语言观的自觉》,《求索》,2010年第8期。
    [97]付骁:《断张就理:中国文艺学研究中的燕卜荪模式》,《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98]李卫华:《不落言筌——“朦胧”“张力”“反讽”“桲论”的本体论意趣》,《文艺评论》,2011年第1期。
    [99]赵毅衡:《新中国六十年新批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月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