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借用语境这一语用学常用的概念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研究中,并在两个方面上使用这一概念,在广义上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历程中内外环境的总和,在狭义指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语境(或话语系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语境”并非主要是语用学意义上的,也代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末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的政治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时代背景等诸因素的总和。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是内外语境的统一。相对于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是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的,是要进入中国社会的外在语境,其一系列的基本原理因其学科属性、内在要求、理论品质以及功能要求等需要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相对于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国社会是要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语境,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革命环境、思想文化、民族心理、时代主题等因素综合形成的语境,确保了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传播及中国化。
     早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主要有日本、欧洲(法国)、苏俄以及美国四条路径。每条路径的社会主义者部依据其特定的语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解读,形成了日本语境“学理的”马克思主义、欧洲语境“行动的”马克思主义、苏俄语境“革命的”马克思主义以及美国语境“空想的和基督教的”社会主义,这些存在着语境差异并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有所不同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对其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选择性传播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普遍性。通过清政府派赴国外一些外交人员的日记以及当时的报刊等渠道,中国人在西学东渐的语境下初识了社会主义。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维新的语境下,对社会主义建立的依据、理想社会的设计以及建立的具体路径等进行了解读。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给三民主义寻找依据,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语境下,选择性地传播了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唯物史观以及政治经济学等内容。无政府主义者在所胃“共产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有共同的“神髓”的认知基础上,以无政府主义解读了社会主义。早期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了寻求中国问题的最终解决,在无产阶级革命语境下,选择性地传播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以及阶级和国家理论等。这种选择性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的某一部分理论被优先传播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步,传播者选择的主观性造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具体实践上的偏差,对马克思主义的“梯次灌输”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时间上交错,马克思主义文本来源的多样化使多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空间上并存,对马克思主义所作的中国传统式解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烙上中国传统色彩。
     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想交锋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三次对话:笫一次是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其路向沿着对“西器”、“西制”、“西学”、“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肯定这样一条逻辑路径延伸,从而使马克思主义被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第二次是马克思主义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对话。问题与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社会改良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三次大论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三次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思潮的对话。通过与工读互助主义、新三民主义、自由主义等当时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对话,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许多启示。
     通过思想交锋,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语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视界与马克思主义理解者视界之间的“视界融合”,这使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范畴,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阶级、阶级斗争、国家、革命、人民群众、理论、意识形态等与中国语词实现了对接或语义的转换,进而提出了诸如中国革命的思想路线、中国社会和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道路、革命的同盟军以及革命的军事路线等中国革命主要的问题域。
     1938年前后,在中国的革命环境、社会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环境以及当时国际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的新语境,在这种新语境的氛围下,毛泽东向全党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对该命题的内涵与旨趣、必要与可能以及方法与理路等问题进行了阐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不等式,即马克思主义应与中国实际结合≠马克思主义能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解决这两个不等式,从不等式变成等式,语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ontext which is commonly used inpragmatics into the origin research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nd uses theconcept in two aspects.Broadly speaking,it refers to the spread of Marxism inChina and the total inner and outer invironments,while from the restricted pointof view,it refers to the context of Marxism(or utterance system).“the origincontext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is not mainly in pragmatics sense,but alsorefers to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the spread and sinicization of Maexism inChina from the late 19th century to the end of the 1930's,including theenvironment of politics and economy,ideology and culture,the history and socialenvironment,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the times background.
     The spread and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are the unity of internaland external context.In respect to the society of China,Marxism is engendered ina certain context,requiring to enter in the external context of China's society.Itsseries of basic principles require the spread and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China,duing to their subject attribute,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the theoreticalquality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with respect to the context of Marxism,thesociety of China has to accept the inner context of Marxism which includes the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of China's society,the revolutionaryenvironment,the ideology and culture,the national psychology and the theme oftimes,which ensures that the spread and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early introduction of Marxism to China was mainly from Japan,Europe(France),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s.The socialists from the fourcountries had interpreted Marxis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articular context,which formed the“doctrinal Marxism”of the Japanese Context,the“actionMarxism”of the European Context,the“revolutionary Marxism”of the SovietUnion Context and the“utopian and Christian”socialism of the U.S.Context.These Marxism which have some differences in context and differ from theoriginal Marxism,had been spread to China through various ways and had acertain impact on the later Marxism in China.
     Selective spread in the history of spreading Marxism in China represents ageneral phenomenon.The Chinese people made acquaintance of the socialism inthe context of eastward spread of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e diary of diplomaticpersonnel that the Qing government sent abroad as well as other ways such as thenewspaper of that time.The bourgeois reformists which were represented byLiang Chi-chao in the context of reform,had interpreted something such as the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m,the design of an ideal society and thespecific ways.In order to find the basis for the Three People's Principles,the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which were represented by Sun Yat-sen had optionallyspread the Marxist scientific socialism,the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historicalmaterialism as well as political economy in the context of the bourgeois revolution.On the so-called cognitive basis of“the communism and anarchism share thesame quintessence”,the anarchists had interpreted the socialism with anarchism.To find the ultimate solution to the China issue,the early intellectuals who hadpreliminary communist ideology had selectively spread the Marxist historicalmaterialism,the scientific socialism,the economics,the dialectical materialism aswell as the theory of class and state in the context of proletarian revolution.Theselective spread made a certain part of the Marxist theory prioritized spread, which cause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synchronously.The subjectivity of thepropagators' choices resulted in the deviation of the concrete practice in thesinicization of Marxism.The“hierarchical inculcation”of Marxism caused thesinicization of Marxism alternated in time.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textsources about Marxism made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n multicontexts coexistin spac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interpretation about Marxism branded thesinicization of Marxism with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The entry of Marxism to the context of China is an extremely complexprocess of confrontation of ideas which goes with three conversations.The firstone was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s and Marxism,which went along a logical way that was sure of the advancement of the“WesternMerchandise”、“Western System”、“Western Learning”、“Marxism”,andMarxism was recognized and accepted by the Chinese people.The second one was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Marxism and various non-Marxism.The three majordebates on the problem and doctrine,Marxism and the social reformism,Marxism and anarchism had had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And the third conversation was between Marxism and the social thoughts inChina.The conversations with the social thoughts which had a large impact inChina such as the doctrine of work-study mutual aid,the New Three People'sPrinciples and liberalism had brought some enlightenments to the sinicization ofMarxism.
     Marxism entered into the context of China through the ideologicalconfrontation and formed the“fusion of horizons”between the text view ofMarxism and the vision of the Marxists,which makes some important Marxistcategories,such as the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the productive forces andrelations of production,the economic base and superstructure,the proletariat andthe bourgeoisie,the class,the class struggle,the state,the revolution,the masses ofthe people,the theory,the ideology,find the semantic conversions in Chinesewords,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main problems of China's revolution,forinstance,the ideological line of China's revolution,the society of China and thenature of the revolution,the revolutionary road,the revolutionary allies and themilitary routes.
     Around 1938,with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s of the revolution environmentin China,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nvironment,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environment,and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day,the new context wasaddressed by the statments of the inicization of Marxism.Under the atmosphereof the new context,Mao-Zedong put forward the statements of the sinicization ofMarxism and explained to the whole party the contents and aims,the necessityand possibility,as well as the methods and theoretical way,which had formed thetheory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There were two inequaliti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Marxism and the realities of China,that is,Marxism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realities of China≠Marxism can be combined with the realities of China and thecombination of Marxism and the realities of China≠the achievement of thesinicization of Marxism.The context is an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 to solvethe two inequalities and achieve the equalities.
引文
①[英]B·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②[日]西槙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①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②[日]西槙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7-11页。
    ③《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哲学动态》,2008年第5期。
    ④《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68页。
    ①所检索的文本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检索结果如下:马克思、恩格斯使用“历史环境”概念12次,列宁使用4次。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100页。
    ③孙承叔:《历史环境与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43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页。
    ②《现代汉语辞海》,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第894页。
    ③尹宏兵:《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分析》,《华夏考古》,2007年第2期。
    ④[英]伯尔基(R.N.Berki):《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4页。
    ①[美]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丘权政,符致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②[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陈德民,叶晓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③陈锡喜:《“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以实践需要和特殊性为视角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上海改革发展研讨会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页;曹泳鑫,吴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与构建范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④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①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新文化运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②叶险明:《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逻辑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哲学研究》2001年第期。
    ③肖东波:《中国共产党理论建设史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139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①高放等:《辛亥革命前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探索》,《东岳论丛》,1980年第2期;王进:《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文史哲》,1981年第4期。
    ②严铭:《社会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研究》,《哲学动态》,1987年第6期。
    ③齐卫平:《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个阶段比较研究》,《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王劲:《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①李元授陈扬明:《新闻传播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②王劲:《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①[美]韦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②[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③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①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211页。
    ②赵敦华认为,所谓外史,指影响一位作者思想的人生经历和社会事件的总和;内史则是一位作者思想发展的逻辑线索。本文在对“内史”与“外史”的理解上与赵敦华观点稍有差别。(参见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8页。
    ①赵曜,王伟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②董德刚:《马克思主义的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8期。
    ①[英]伯尔基(R.N.Berk i):《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0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7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②《傅立叶选集》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91-9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27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8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9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③[英]伯尔基(R.N.Berki):《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3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347-34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0页
    ②[英]伯尔基(R.N.Berki):《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伍庆,王文扬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③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①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0-452页。
    ②童世骏:《当代马克思主义:坚守“内核”放宽“外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①刘林元:《论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②池元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③《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0页。
    ④《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⑤《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1-742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①董德刚:《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8期;刘林元:《论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3页。
    ⑤葛守昆,张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特征与内涵研究》,《学海》,2004年第1期:林源:《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1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513页。
    ③《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146页。
    ④《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页。
    ⑤《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203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7页
    ②[挪]G·希尔贝克,N·伊耶:《西方折学史》,童世骏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03页。
    ①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页。
    ①王锐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哲学追问》,《新视野》,2005年第5期、《在“结合”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②《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28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④参见胡军良:《朝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本身》,《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王登成,撒承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及其中国化》,《阴山学刊》,2000年第2期;阳曦:《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统一的开放性体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①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第3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3-104页。
    ①冯天瑜:《中华开放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8页。
    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18页。
    ③[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3卷,张汇文等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83页。
    ④《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0-46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65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2页。
    ②[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47页。
    ③蔡林慧:《中国人选择马克思主义之缘由探析》,《唯实》,2003年第1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页。
    ②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281页。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0页。
    ②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9页。
    ③王守昌:《“西学东渐”对现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作用》,《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④谢地坤:《西学东渐与现代中国哲学》,《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樊龙智:《论第一次西学东渐停止的原因》,《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周光礼,刘献君:《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⑤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年版,第367页。
    ⑥刘少奇:《光明日报》,1953年2月14日。
    ⑦《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①《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页。
    ②《毛泽东书信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
    ③《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25页。
    ④《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3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228页。
    ①《董必武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湖北共产主义小组》,1971年8月4日。转引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9页。
    ②《吴玉章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09-110,112页。
    ③[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④[美]詹姆斯·R·汤森等:《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7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8页。
    ③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④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①转引自高其兴:《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5期。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04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97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①杨守明:《时代主题的演变与中国的和平发展》,《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韩丽静,毛锐:《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研究》,《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第7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0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②李其驹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页;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1期。
    ③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①郭沫若:《中日文化的交流》,1955年12月8日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参见《人民日报》,1955年12月13日。[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②《“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页。
    ③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1页。
    ①《光绪谕摺汇存》卷21,转引自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6页。
    ③《日本之马克思研究热》,《辰报》,1919年4月24日
    ④文诡:《非省界》,原载《浙江潮》,第3期,第19页。
    ①[日]藤家礼之助:《日中交流两千年》,张俊彦,卞立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页。
    ②[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5页。
    ③[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1-52页。
    ④[日]藤家礼之助:《日中交流两千年》,张俊彦,卞立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页。
    ①转引自赵行大:《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特点》,《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第2期。
    ②[日]片山潜:《日本的工人运动》,北京,三联书店 1959年版,第251页。
    ③1908年6月22日,东京社会主义者集会欢迎在反对东京电车加价斗争中被捕的山口义三等人出狱,会后群众高举红旗,唱着革命歌曲走上街头,遭到警察镇压,堺利彦、大杉荣等14人被捕,史称“赤旗事件”。
    ④1910年5月,日本政府以阴谋暗杀天皇的“大逆罪”,逮捕幸德秋水等数百名社会主义者,翌年1月,幸德秋水等12人被处决,史称“大逆事件”或“幸德事件”。
    ①[日]片山潜:《日本的工人运动》,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54页。
    ②[日]堺利彦:《日本社会主义运动史》;转引自[美]伯纳尔:《一九○七年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
    ③景梅九:《罪案》,参见《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05页。
    ④[日]《日本共产党的六十年》(上),段元培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2页。
    ⑤《日本之马克思研究热》,《晨报》,1919年4月24日。
    ①[日]片山潜:《日本的工人运动》,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239
    ②[日]远山茂树:《日本近现代史》,邹有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2页。
    ③[日]村井知至:《社会主义》,罗大维译,上海广智书局1902年版:高军,王桧林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①[日]幸德秋水:《我的思想变化》,《平民新闻》,1907年2月5日;郑彭年:《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页。
    ②参见郑红娥:《留日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李坚,章军:《日本还是俄国》,《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
    ③[日]村井知至著,罗大维译,《社会主义》,广智书局1902年版。高军、王桧林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53页。
    ④[日]幸德秋水著,中国国民丛书社译,《广长舌》,北京,商务印书馆1902年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⑤[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中国达识译社译,浙江潮编辑所1903年10月5日发行;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4-285页。
    ①[日]村井知至著,罗大维译,《社会主义》,广智书局1902年版;高军、王桧林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59页。
    ②[日]幸德秋水:《广长舌》,中国国民丛书社译,商务印书馆1902年11月出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59页。
    ③[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中国达识译社译,浙江潮编辑所1903年10月5日发行;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93-298页。
    ④[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马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页。
    ⑤[日]村井知至著,罗大维译,《社会主义》,广智书局1902年版;高军、王桧林等:《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55页。
    ①[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马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③张忠任:《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日本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18页。
    ①景梅九:《罪案》,《无政府卜义思想资料选》(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07-908页
    ②参见郑红娥:《留日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李坚,章军:《日本还是俄国》,《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2期。
    ③《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6页。
    ④胡汉民:《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民报》第12号;《民报》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77页。
    ⑤《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4页。
    ⑥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 171页。
    ⑦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页。
    ①梁启超:《新民丛报》第46、 47、 48号合刊,1904年2月14日出版。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6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886年版,第355页。
    ③仲遥:《社会主义论》,《新民丛报》第89期,1906年10月18日: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05-417页。
    ④陈炯明:《〈闽星日刊〉宣言》,《陈炯明集》(上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6-427页。
    ⑤林云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概论》,《建设》第2卷第1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第74-75页。
    ⑥林云陔:《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概论》,《建设》第2卷第1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影印,第75-86页。
    ⑦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页。
    ①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891页。
    ②H.M.:《劳工神圣颂》,《新青年》8卷4号,1920年12月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第3卷,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印中心2005年版,第199-201页。
    ③《短言》,《共产党》第3号,1921年4月7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第3卷,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印中心2005年版,第409页。
    ④无懈:《俄国共产党政的成立三周年纪念》,《共产党》第1号,1920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第3卷,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复印中心2005年版,第315页。
    ⑤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6页。
    ⑥《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6-69页。
    ⑦胡汉民:《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民报》第12号。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3页。
    ⑧《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2-73页。
    ①《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②《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0页。
    ①金安平:《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②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③[日]狭间直树:《中国社会主义的黎明》,转引自金安平:《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④[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45-346页。
    ①[日]森正夫:《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韩一德,刘多田译,《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
    ②[日]森正夫:《李大钊在早稻田大学》,韩一德,刘多田译,《齐鲁学刊》,1987年第1期。
    ③《毛泽东自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41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5页。
    ②《“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6页。
    ③李达:《中国所需要的革命》,《现代中国》第2卷第1期,1928年1月出版。转引自王奇生:《取径东洋,转道入内》,《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6期。
    ①欧阳薄存:《社会主义》,原载《东方杂志》第8卷第12号,1912年6月。
    ②《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①[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81页。
    ②[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14页。
    ③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一幕,《夏衍剧作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152页。
    ④《吴玉章在留法俭学会讲演会之演说》,《东方杂志》,1917年第14卷第9号;张洪祥,王永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⑤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页。
    ⑥[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77页。
    ⑦《沫若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367页
    ①《周恩来早期文集》(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7页。
    ②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57页。
    ③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81页。
    ④《吴玉章君在四川留法预备学校之演说》,原载《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0年1月7日;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0页。
    ⑤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44-45页
    ⑥《蔡元培全集》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2页。
    ⑦张洪祥,王永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⑧庄启:《留法勤工俭学》,《教育杂志》,1920年第12卷第6号。张洪祥,王永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①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0页。
    ②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58-61页。
    ③胡志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年第4期。
    ④杨少松,周毅成:《中国教育史稿》(古代、近代部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213页。
    ⑤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367-381页
    ⑥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6页。
    ①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3页。
    ②张允侯等:《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2页。
    ③胡志刚:《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由来和发展》,《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年第4期;康重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②《赵世炎选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页。
    ③《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④《周恩来早期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7页。
    ⑤《周恩来早期文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8页。
    ⑥《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①《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②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39页。
    ③《“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2页。
    ④谢荫明:《中共一大党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00年第5期。
    ⑤《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4页。
    ⑥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40页。
    ⑦[日]森时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小史》,史会来,尚信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1页
    ⑧《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168页。
    ⑨《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9页。
    ①《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0-71页。
    ②[日]森时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小史》,史会来,尚信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8页
    ③《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3页。
    ④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第344页。
    ⑤《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4页。
    ⑥《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3页。
    ①《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页。
    ②曾晓力,叶海平:《蔡和森世界观的转变及其启示》,《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0年第2期;刘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③《周思来书信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④《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2页。
    ⑤《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1页。
    ⑥《“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58页
    ①刘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②王永祥:《论青年周恩来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形成特点》,南开学报,1998年第4期,第17页。
    ③《“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9页
    ④《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18页
    ⑤《回忆蔡和森》,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1页。
    ⑥《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①《毛泽东给蔡和森》,1921年1月21日;《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2页。
    ②《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3-105页。
    ③《“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2页
    ④《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6页。
    ⑤[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1页
    ⑥刘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5页。
    ①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页。
    ①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②转引自李喜所:《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③《辛亥首义回忆录》第1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④杨少松,周毅成:《中国教育史稿》(古代、近代部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页。
    ⑤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据李喜所统计,从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8年间,共有169人担任过中央委员或候补中央委员,其中有留学背景者58人,占总数34.3
    ①转引自李喜所:《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②《留美学生年报》1910年,转引自李喜所:《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③李喜所:《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④[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231页。
    ⑤关于此前美国社会主义运动情况,参见[美]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梅毫士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1-38页;陆镜生:《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75页。
    ⑥[美]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梅毫士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39-42页。
    ⑦刘建飞:《论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根源》,《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①郭更新,丁淑杰:《二十世纪美国社会主义的潮起潮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3期;[美]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梅毫士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第116-117页
    ②《列宁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9-160页
    ③刘建飞:《论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根源》,《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④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2页。
    ⑤Michael H.Hunt Ideology and U.S.Foreign Policy,p.115;转引自刘建飞:《论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根源》,《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⑥Robert Paul Browder,The Origins of Soviet-American Diplomacy,p.13.
    ⑦N.Gordon Levin,J.R.,Woodrow Wilson and World Politics(《伍德罗·威尔逊和世界政治》),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8,p.72;转引自刘建飞:《论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根源》,《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①[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②[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5页。
    ③许宝友:《从桑巴特到李普塞特的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科学社会主义》,2005年第1期。
    ④陆镜生:《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页。
    ①关于早期美国空想社会主义和基督教社会主义,可以参见陆镜生:《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268页。
    ②《万国公报》第35册,1891年12月,第15页。
    ③《万国公报》第38册,1892年3月,第16页。
    ④[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4页
    ①康有为:《大同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报,第275页。
    ②吴熙钊、邓中好:《南海康先生口说》,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
    ③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67页。谭嗣同读《百年一觉》后,勾起了对儒学元典中所记载的“大同”之治的联想,并把书中所描述的情景与《礼运》中大同的情景相比附。
    ④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5页。
    ⑤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0页。
    ⑥“美国社会党党徽照片”来自[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4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
    ①《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页。
    ②《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3页。
    ③[日]石川祯浩:《魏金斯基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渠道》,《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④安部矶雄:《社会主义的实现》,转引自[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⑤木下尚江:《我是怎样成为社会主义者的》,转引自[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63页。
    ①安部矶雄:《社会主义》,转引自[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手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
    ②布利斯:《社会主义手册》;《巴枯宁》,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44-48页。
    ③布利斯:《社会主义手册》,转引自[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65页。
    ④[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2-63页。
    ⑤[日]远山茂树:《山边健太郎——回忆与遗稿》,(日本)美玲书房1980年版,第222页。转引自[日]石川祯浩:《魏金斯基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渠道》,《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⑥[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①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1471页。
    ①《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8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7页。
    ⑤《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页。
    ⑥《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5页。
    ①《五四运动文选》,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360-361页。
    ②[美]石约翰:《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王国良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89页。
    ③《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2页。
    ④《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6页。
    ⑤《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64页。
    ⑥《刘少奇主席在莫斯科苏中友好群众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60年12月9日。
    ⑦《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9页。
    ①程伟礼,戴雪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77-83页。
    ②《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③《新民学会文献汇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
    ④奉仰聪:《第代留俄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①《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137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9页。
    ③《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27页。
    ④[俄]尼·亚·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邱运华,吴学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⑤《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4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6页。
    ②马龙闪:《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与十月革命(一)》,《历史教学》,2008年第2期;俞良早:《重新认识列宁主义的科学体系》,《洛阳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③尼·亚·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的宗教阐释》,邱运华,吴学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④《列宁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版,第111页。
    ⑤《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0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②《郑超麟回忆录》(上),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182页。
    ③《罗亦农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④《肖劲光回忆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1页。
    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63页。
    ①《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1页。
    ②《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2页。
    ③《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2页。
    ④《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3页。
    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⑦《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版,第209页。
    ⑧《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⑨《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②《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1页。
    ③《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2页
    ④《任弼时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80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1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 145页。
    ①黄利群:《中国人留学苏(俄)百年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②程中原:《张闻天传》,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页;[美]盛岳:《莫斯科中山大学和中国革命》,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64-67页。
    ③《勤工俭学生活回忆》,北京,工人出版社1958年版,第47页。
    ④《张太雷文集》(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2页。
    ①《恽代英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0页。
    ②《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311页。
    ③《任弼时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3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⑥《党的文献》,1993年第5期,转引自奉仰聪:《第代留俄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②张琳:《列宁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极其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1期;俞良早:《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对列宁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
    ①孙江:《新史学》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94页。
    ①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5-7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②[美]伯纳尔:《九○七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③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下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456页。
    ①参见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王明生:《论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思想在华传播的特征》,《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②金楷理口译,蔡锡龄笔述:《西国近世汇编》(同治甲戌年卷1);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③金楷理口译,姚棻笔述:《西国近世汇编》(同治葵酉年卷1);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④李凤苞:《使德日记》,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⑤李提摩太节言、蔡尔康撰文:《大同学》,《万国公报》,第121、 123卷;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37页。
    ①涉及社会主义的日记、笔记有:张德彝的《三述奇》、黎庶昌的《西洋杂志》、宋育仁的《泰西各国采风记》、黎庶昌的《西洋杂志》、李凤苞的《使德日记》,曾纪泽的《使西日记》、崔国因的《出使美日秘国日记》,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等,分别涉及了巴黎公社起义,美国的工会斗争情况,德国的社会民主党及无政府主义活动,美国的工党运动和女工运动等(参见裴大新:《戊戌变法前中国人对西方社会主义的介绍》,《政治学研究资料》1986年第1期;严铭:《社会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哲学动态》,1987年第6期。)
    ②斌椿:《乘搓笔记》,仲叔河:《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1985年版,第91页。
    ③林乐知口译,蔡锡龄笔述:《西国近世汇编》(光绪三年卷2);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④杨汉鹰:《西方社会主义的输入与中国传统的均平思想》,《科学社会主义》,1986年第7期;欧阳跃峰:《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王劲:《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⑤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①金楷理口译,姚棻笔述:《西国近世汇编》(同治葵酉年卷1);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页。
    ②林乐知口译,蔡锡龄笔述:《西国近世汇编》(光绪三年卷2);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③林乐知口译,蔡锡龄笔述:《西国近世汇编》(光绪辛巳年卷4);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7页。
    ④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6-47页;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页。
    ⑤广学会是基督教会于近代在上海设立的一个以翻译、介绍西方书籍和书刊为重要工作的机构。其前身为1887年由英国传教士韦廉臣创办的“同文书会”,1890年韦氏去世后,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主持,1894年改称“广学会”。在戊戌变法前以前,广学会出版过许多介绍世界各国变法图强的书,对中国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有很大的影响。
    ⑥此书系英国人克卡扑(又译柯卡普、刻卡扑)撰写的《社会主义史》1892年布克莱书局初版本,由李提摩太委托中国人胡贻谷翻译,交由广学会印行。
    ⑦周子东:《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⑧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4-55页;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
    ⑨《万国公报》的前身为《教会新报》,1868年创刊,1873年改称《万国公报》,1883年停刊,1889年复刊,曾刊登过巴黎公社的信息,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为向渴求变法维新的中国知识分子兜售西方的宗教救世说,并有意识地译介了一些当时流行于欧美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学说,并极力使之皈依于基督教教义。
    ①《大同学》,原载《万国公报》第121卷,1899年2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6页。
    ②《大同学》,原载《万国公报》第123卷,1899年4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7页。
    ③周子东:《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①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②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10页。
    ③陈汉楚:《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存在的问题》,《社会科学》,1980年第6期。
    ④[英]傅兰雅口译,应祖锡笔述。
    ⑤[英]法思德著,汪凤藻译。
    ①《北中国每日报》,曾广铨译
    ②店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1899-1921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高放:《辛亥革命前革命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介绍和探索》,《东岳论丛》,1980年第2期
    ③《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第18号,1902年10月16日出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51页。
    ④梁启超:《新民丛报》第46、 47、 48号合刊,1904年2月14日出版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5页。
    ①萧超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②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页。
    ③林衢:《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第1卷,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新民丛报》第17号,1902年10月2日出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⑤梁启超:《饮冰室自由书》,《新民丛报》第17号,1902年10月2日出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页。
    ⑥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
    ⑦梁启超:《新民丛报》第40、 41号,1903年11月2日。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7页。
    ①《社会主义论序》,《新民丛报》第89号,1906年10月18日出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03页。
    ②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梁启超:《新民丛报》第46、 47、 48号合刊,1904年2月14日出版。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16页。
    ③林衢:《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第1卷,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401页。
    ④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①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1页。
    ②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04页。
    ③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④梁启超《改造》第3卷,第6号,1921年1月19日;林衢:《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第2卷,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823页。
    ⑤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页。
    ⑥《梁启超全集》第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1336页。
    ⑦《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06页。
    ⑧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页。
    ①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01页。
    ②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301页。
    ③喻忠恩:《论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梁景和:《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④《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第18号,1902年10月16日出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页。
    ⑤田玉松、苏永明:《试论中国的“大同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研究》,1983年斯5期。
    ⑥王劲:《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⑦杨汉鹰:《梁启超介绍西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85年第2期。
    ⑧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6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1991年版,第1469页。
    ②梁启超:《欧游心影录节录,饮冰室合集·专集》(第23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9页。
    ③《秘密结社之机关报纸》,《新民丛报》第38、 39号,1903年10曰4日出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14页。
    ④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00页。
    ①王劲:《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王进:《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文史哲》,1981年第4期
    ②《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民报》第12号;《民报》第3卷,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764-1765页。
    ③《孙中山文集》(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339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333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③《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9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8-289页。
    ⑥《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⑦《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8页。
    ⑧《胡汉民自传》,《近代史资料》1981年第2期,第13页。
    ①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民报》,第4号,1906年5月1日;《民报》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7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3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8-509页。
    ④韩华:《梁启超与两次“社会主义”论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李光和:《梁启超、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几点比较》,《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3页。
    ⑥梁启超:《中国历史上革命之研究》,《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页。
    ①李光和:《梁启超、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几点比较》,《湖南城市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②胡绳:《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和他的时代》(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8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882年版,第509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882年版,第523页。
    ⑤何香凝:《回忆孙中山和廖仲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第12页。
    ⑥《瞿秋白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10页。
    ⑦《中共党史文摘年刊》(1982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8页。
    ⑧《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90页。
    ⑨《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5页。
    ⑩《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7页。
    ①《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17页
    ②《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页。
    ③萧超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①《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0页
    ②此句今译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272页。
    ③《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页。
    ④《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4页。
    ⑤《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页。
    ⑥陶明兰:《朱执信对社会主义的介绍与研究》,《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①《朱执信集》(下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9页。
    ②《朱执信集》(下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24页
    ③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7页。
    ④《朱执信集》(下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79-880页。
    ①《民报》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4页。
    ②《民报》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1-222页。
    ③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4-95页。
    ①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②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45-946页。
    ③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④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45页。
    ⑤胡汉民:《考茨基底伦理观与罗利亚底伦理观》,《建设》第2卷第6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109页
    ⑥胡汉民:《中国折学史之唯物的研究》,《建设》第1卷第3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3页。
    ①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71页。
    ②胡汉民:《唯物史观批评之批评》,《建设》第1卷第5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73页。
    ③胡汉民:《阶级与道德学说》,载1920年1月《建设》第1卷第6号。
    ④《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①陶季邑:《五四时期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宣传》,《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②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3页。
    ③李田贵、赵学琳:《二十年代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4期;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④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3页。
    ⑤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13页。
    ⑥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6-1188页。
    ⑦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0页。
    ⑧胡汉民1904年留学日本,进入日本法政大学研习政治学,1907年回国;朱执信1904年留学日本,在东京政法大学速成科学习经济学和研究数学,1906年学成归国。戴季陶于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日本大学法科学习,1909年回国。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
    ②[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1999年版,第421页。
    ①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228页。
    ②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③江亢虎:《江亢虎致袁世凯信》,《社会世界》(第2期),1912年5月15日;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11-312页
    ④江亢虎:《社会主义商榷案——社会主义商榷之商榷》,《社会》杂志(第1期),1911年12月;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3页。
    ①《经济革命与女子革命》,《天义》报(第13、 14卷),1907年12月30日;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2页。
    ②《社会主义讲习会广告》,《天义》报第2卷,1907年6月25日;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3页。
    ③吴雁南:《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第2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5页。
    ④申叔:《欧洲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异同考》,《天义报》第6卷,1907年9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8页。
    ⑤刘师复:《孙逸仙江亢虎之社会主义》,《民声》(第6号),1914年4月18日。
    ⑥景梅九:《罪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1-442页。
    ⑦刘师复:《〈共产党宣言〉恩格斯一八八八年英文版序言》中译后记,《天义报》(第15卷),1908年1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0页。
    ①[英]哈因秃漫著,齐民社同人译:《社会主义经济论》(首章),《天义报》(第16-19四册合刊),1908年春季增刊;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4页。
    ②申叔:《欧洲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异同考》,《天义报》第6卷,1907年9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27-429页。
    ③申叔:《共产党宣言》(序),《天义报》第16-19册合刊,1908年春季增刊;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2页
    ④申叔:《共产党宣言》(序),《天义报》第16-19册合刊,1908年春季增刊;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2页。
    ⑤景梅九:《罪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0页。
    ⑥景梅九:《罪案》,参见《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10页。
    ⑦江亢虎:《江亢虎致袁世凯信》,《社会世界》(第2期),1912年5月15日;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12页。
    ⑧煮尘:《社会主义与社会政策(社会主义讲演集第八章)》,《新世界》(第7期),1912年8月14日;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1、 353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7-398页。
    ①《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③程伟礼等:《先知的足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⑥《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
    ⑦《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⑧理论界认为马克思走向唯物主义的思想成果是:1843年《黑格尔法折学批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845年、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但这些著作当时都没有发表。
    ①渊泉(陈溥贤)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晨报》,1919年5月5日至8日;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②渊泉(陈溥贤)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晨报》,1919年5月5日至8日。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⑥《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7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⑥《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⑦《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页。
    ⑧《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⑨《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⑩《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页。
    (11)《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35页。
    ④[新]顾昕:《无政府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8年版,第87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7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4-356页。
    ②陈独秀:《告新文化运动诸同志》,长沙《大公报》,1920年1月11日、12日。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93-194页。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94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57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95-196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96-197页。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295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97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98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99页。
    ⑤《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177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27页。
    ②《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345页。
    ③《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第292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7页。
    ①《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③《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页。
    ④《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5页。
    ⑤《新民学会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3页。
    ①《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8页。
    ②戴逸:《李达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③田子渝:《李汉俊》,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④李汉俊:《强盗阶级的成立》,《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1920年5月1日。
    ⑤马尔西:《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李汉俊译,社会主义研究社,1920年9月。
    ①谭来兴:《李汉俊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贡献》
    ②马尔西:《马格斯资本论入门》,李汉俊译,社会主义研究社,1920年9月。
    ③龙德成:《马克思主义者瞿秋白》,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第10页。
    ④《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版社1988年版,第311页。
    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41-442页。
    ①《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24页。
    ②《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27页。
    ③《瞿秋白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年,第951页。
    ④《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49页。
    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1页。
    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5页。
    ⑦《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6页。
    ①《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55页。
    ②《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0页。
    ③《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62页。
    ④《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57页。
    ①王守常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85页。
    ②《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56页。
    ③《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97页。
    ④《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34-435页。
    ⑤《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53页。
    ⑥《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62页。
    ①《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98页。
    ②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①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②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5-16页。
    ③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④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9页。
    ⑤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1页。
    ⑥胡汉民:《从经济的基础观察家族制度》,《建设》第2卷第4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58页。
    ⑦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65页。
    ①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05页。
    ②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③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
    ④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30页。
    ⑤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①蔡和森:《社会进化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01页。
    ②对这三个组成部分,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湖北大学郭大俊教授认为,“三个组成部分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文本思想的误解,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体系;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则认为,马克思主义还有第四个主要来源和主要组成部分,那就是英、美、德、俄的人类学思想;此外,刘丹岩、高清海两人提出反对“凝固”和“僵化”来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马克思主义组成部分“不断增加论”;等等。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采用列宁的“三个组成部分”的思想。
    ①[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2页。
    ②张静如、齐卫平:《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一百年与“三个代表”》,《学习时报》,2003年8月11日。
    ③[日]福井准造:《近世社会主义》,赵必振译;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8页。
    ④[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中国达识译社译;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6页。
    ⑤董亦湘:《唯物史观》,原载《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4年7月25-28日。
    ①庄福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3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520页。
    ⑤施存统:《我们要怎样干社会革命》,《共产党》第5期;《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第3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524页。
    ⑥张德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特点平议》,《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①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①[美]史扶邻:《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9页。
    ②《宋庆龄选集》(下卷),人民出版1992年版,第537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886年版,第392页。
    ④《孙中山文集》(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328页。
    ⑤《孙中山文集》(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页。
    ⑥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原载《译书汇编》,第2年第11期,1903年2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0页。
    ⑦马君武:《社会主义与进化论比较》,原载《译书汇编》,第2年第11期,1903年2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73页。
    ⑧《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8页。
    ①陈旭麓:《宋教仁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0页。
    ②[日]久松义典:《近世社会主义评论》,杜士珍译撰,载于《新世界学报》癸卯第2-6期,1903年2月27日至4月27日;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7页。
    ③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页。
    ④申叔:《〈共产党宣言〉序》,载《天义报》第16、 17、 18、 19册合刊,1908年春季增刊;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32页。
    ⑤黄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
    ⑥今译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⑦单继刚: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②单继刚: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④《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17页。
    ⑤《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65页。
    ②[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0页。
    ①梁启超:《中国之社会主义》,《新民丛报》第46、 47、 48号合刊。《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3-204页。
    ②景定成:《罪案》葛懋春:《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09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1882年版,第507页。
    ④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636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886年版,第355页。
    ⑥《蔡元培全集》第4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⑦王进:《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文史哲》,981年第4期。
    ①齐思和:《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8卷,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217-219页。
    ②齐思和:《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15卷),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1-12页。
    ③《魏源全集》第4册,长沙,岳麓书店2004年版,第1页。
    ④《魏源全集》第4册,长沙,岳麓书店2004年版,第27页。
    ⑤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77页。
    ⑥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9页。
    ①《戊戌变法文献资料系日》,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②汤志钧:《戊戌变法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55页。
    ①忻平:《王韬评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②严复:《严复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8-559页。
    ③严复:《严复集》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86年版,第50页。
    ④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5页。
    ⑤梁启超著、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50页。
    ①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91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6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8页。
    ④陈绛:《西学传播与晚清社会的蜕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4页。
    ⑥吴玉章:《吴玉章文集》(下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2页。
    ⑦《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34页。
    ⑧黄远庸:《远生遗著》(卷1),《民国丛书》第99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页。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6-109页。
    ②《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92页。
    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94页。
    ①张永秀:《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历程》,《理论学刊》2000年第2期。
    ②[美]詹姆斯·R·汤森等:《中国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2页。
    ④《礼记·礼运篇》。
    ⑤《孟子·梁惠王上》。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4页。
    ②《李大钊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269页。
    ③《李大钊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3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34页。
    ⑤《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⑥《吴玉章回忆录》,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 105页。
    ①《孟子·尽心下》
    ②《老子·四十九章》。
    ③《韩非子·用人》。
    ④《新书·大政上》。
    ⑤《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
    ⑥《宋史·朱熹传》。
    ⑦《李大钊文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57-158页。
    ⑧《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⑨《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3页。
    ①参见李军林:《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传统文化基础》,《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
    ④《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9页。
    ⑤《李大钊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⑥《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2-73页。
    ⑦《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8-379页。
    ⑧《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①《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
    ②《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0页。
    ③《五经四书全译》(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3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3页。
    ③《斯大林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9-20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页。
    ①《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②参见李军林:《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传统文化基础》,《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傅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意识形态基础》,《理论学刊》,2004年第7期;周艳娇:《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的文化切合点》,《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③虞友谦、陈刚主:《当代中国文化走向》,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①胡为雄:《毛泽东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版,第95页。
    ②赵永忠:《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因素浅析》,《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2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32页。
    ②《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3页。
    ①《胡适文集》(第1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②《胡适文集》(第11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③《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4页。
    ④关于这次论争的研究可以参见王志刚:《“五四”时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3期;罗志田:《因相近而区分:“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一》,《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二》,《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三》,《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王明生:《“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王鹏程:《“问题与主义”论争: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政治思想分野的缘起》,《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李庆: 《胡适和问题与主义之争》,《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刘志光:《两种选择:“五四”时期的李大钊与胡适》,《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1期;周良书:《从“问题与主义”之争到“理论与实践”之争》,《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董国强:《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的李大钊思想》,《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马以鑫:《“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再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张宝明:《“问题”与“主义”:两种思想谱系的历史演绎》,《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刘国华:《论胡适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南都学坛》,2000年第4期;侯且岸:《关于“问题与主义”之公案的历史还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6期等。
    ①《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②胡适说当年与他冲突的包括“相信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等教条主义者”,但共产主义者是“我的主要反对派”参见唐德刚译著:《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75页。
    ③《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1页。
    ④《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页。
    ⑤《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⑥《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页。
    ⑦《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⑧《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
    ①《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8页。
    ②《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⑥《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⑦《李大钊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9页。
    ①志希:《评〈解放与改造〉》,《新潮》第2卷第2号(1919年12月),第361页。
    ②M·怀特:《分析的时代》,杜任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63页。
    ③《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8页。
    ④《胡适文集》第4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3页。
    ⑤《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页。
    ①《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8页。
    ②《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362页。
    ③《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9页。
    ④《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1页。
    ⑤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9页。
    ⑥萧超然:《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 258页。
    ⑦[美]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⑧杨寿堪,王成兵:《实用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朱志敏:《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②俞吾金:《杜威、实用主义与现代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6页。
    ③《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④J.Dewey:Logic:The Theory of Inquiry,1938,p.278.
    ⑤《杜威五大讲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⑥[美]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3页。
    ①《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②《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2-223页。
    ③《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6页。
    ④《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页。
    ①《胡适文集》第5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页。
    ②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③《胡适文集》第3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331页。
    ④[英]罗素:《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页。
    ⑤《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7页。
    ①《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1页。
    ②郭占愚:《论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观》,《张家口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54页。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8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122页。
    ⑤罗志田:《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二》,《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⑥《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3页。
    ①《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96-403页。
    ②《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页。
    ③《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273页。
    ④《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4-276页。
    ⑤《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4页。
    ⑥罗志田:《整体改造和点滴改良:“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二》,《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①丁元:《五四风云人物傅斯年罗家论》,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183页。
    ②胡绳的谈话开始于1995年了,但公布较晚。他明确指出:“胡适与李大钊之间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过去把它讲成是敌对双方的斗争,事实上还是朋友之间的争论,双方都是反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势力的。胡适的意思无非是主张改良,不赞成革命。后来胡适提倡好政府主义,李大钊也参加在宣言上签了名,不能说李大钊是犯了错误。……对这种主张可以批评,但说它如何反动显然是不对的。”(参见《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③《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67页。
    ④龚书铎,黄兴涛:《胡适与李大钊关系论》,《史学月刊》1996年第1期。
    ⑤《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⑥参见罗志田:《因相近而区分:“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一》,《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
    ①《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②《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55-556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4页。
    ③这方面的研究参见丁伟志:《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143页;宋连胜等:《“社会主义论战”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学刊》,2008年第6期。
    ④基尔特社会主义是英国工联主义的一个流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它反对革命斗争的方法,反对 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把“生产同盟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看作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惟一方法,其主要含义是:主张由同业公会来掌握生产权,而由国家掌握分配权,互相制约,以求公平。
    ①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2页。
    ②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索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
    ③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索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④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6页。
    ⑤1921年7月31日,傅铜在《时事日报》驳斥过张东荪这句引言;杨端六也在《罗素去华感言》(《东方杂志》第18卷13号,1921年)撰文说:“可见基尔特社会主义,罗素先生只认为英国说法,而不为中国立词”,参见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⑥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6页。
    ⑦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1页。
    ⑧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⑨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索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2页。
    ①彭明:《五四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69-572页。
    ②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页。
    ③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④冯崇义:《罗素与中国—西方思想在中国的一次经历》,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179页。
    ⑤张东荪:《我们为什么要讲社会主义》,原载《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7号,1919年12月。
    ⑥张东荪:《第三种文明》,原载《解放与改造》第1卷第1号,1919年9月;。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2-615页。
    ①《陈望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1-32页
    ②丁伟志:《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③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7页。
    ④张东荪:《答高践四书》,《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160-161页。
    ⑤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①张宝明,王中江:《回眸〈新青年〉》(社会思潮卷),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②《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2页。
    ③张东荪:《现在与将来》,原载《改造》第3卷第4号,1920年12月。
    ④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3页。
    ⑤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2页。
    ①张东荪:《致独秀底信》,《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169页
    ②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2页。
    ③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5页。
    ④张东荪:《现在与将来》,原载《改造》第3卷第4号,1920年12月。
    ⑤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0页。
    ⑥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5
    ⑦张东荪:《答高践四书》,《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16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0页。
    ②《陈望道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页。
    ③《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④《邵力子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7页。
    ①《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②《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8页。
    ③丁伟志:《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7页。
    ⑤《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5页。
    ⑥《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9页。
    ①蓝公武:《再论社会主义》,原载《改造》第3卷第11号,1921年6月;林瞿:《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第2卷,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915页。
    ②张东荪:《现在与将来》,原载《改造》第3卷第4号,1920年12月;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1页。
    ③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5页。
    ④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32页。
    ⑤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8页。
    ⑥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8-540页。
    ⑦《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3页。
    ⑧《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页。
    ⑨《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5页。
    ⑩《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1-62页。
    (11)蓝公武:《再论社会主义》,原载《改造》第3卷第11号,1921年6月;林瞿:《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第2卷,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906页。
    ①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1-543页。
    ②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46页。
    ③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7-630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273页。
    ⑤《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版社1980年版,第67页。
    ⑥《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1页。
    ①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25页。
    ②杨端六:《与罗素的谈话》,《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1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1页。
    ④《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74页。
    ⑤丁伟志:《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⑥周佛海:《实行社会主义与发展实业》,原载《新青年》,第8卷第5号,1921年1月。《“一大”前后》(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7-188页。
    ①张宝明,王中江:《回眸〈新青年〉》(社会思潮卷),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106页。
    ②丁伟志:《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③周佛海:《实行社会主义与发展实业》,原载《新青年》,第8卷第5号,1921年1月《“一大”前后》(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9页。
    ④冯自由:《中国社会主义之过去与未来》,原载《民国日报》副刊《觉语》,1920年1月16-19日。
    ⑤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29页。
    ⑥《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68页。
    ⑦《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
    ⑧《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①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页。
    ②张东荪:《后言》,原载《时事新报》,1921年7月31日。
    ③施存统:《马克思底共产主义》,原载《新青年》第9卷第4号,1921年8月1日。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页。
    ②《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版,第212页。
    ③《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版,第201页。
    ④《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⑤李君如:《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64-65页。
    ①严怀儒、高军、刘家宾:《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简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62页。
    ②郑德荣、朱阳:《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页。
    ③王红霞:《试论陈独秀和区声白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载于《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④《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6页。
    ⑤这方面的研究参见李妍:《浅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学术交流》,1995年第5期:吴璧珠:《两大阵营的重要“战役”——析“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4期;罗珍:《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新评》,《学术交流》,1997年第4期;
    ⑥李妍:《浅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学术交流》,1995年第5期。
    ⑦[英]G·D·H·柯尔:《社会主义史》第2卷,何瑞丰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78年版,第336页。
    ⑧《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①马叙伦:《二十世纪之新主义》,《政艺通报》第14-16期,1903年8-9月;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页。
    ②刘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同志社宣言书》,《民声》第17号,1914年7月;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页。
    ③《“一大”前后》(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7页。
    ④[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北京,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8页。
    ⑤《恽代英日记》,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517页
    ⑥《五四运动的二十年》(纪念专辑),《中国青年》第1卷第2期,1939年5月。
    ⑦[新]顾昕:《无政府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
    ①黄凌霜:《马克思学说的批评》,原载《新青年》第6卷第5号,1919年5月;蔡尚思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94页。
    ②五四时期中国的无政府主义大致有三大流派:一是无政主义正统派,其代表是黄凌霜、区声白等,他们继承了刘师复的衣钵,宣扬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共产主义”;二是新虚无主义派,其代表是朱谦之等,他们把克鲁泡特金的互助思想、巴枯宁的破坏主义、施蒂纳的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以及中国老庄的无为主义等揉杂起来,表现出极端没落情绪;三是“中国式无政府主义”,其代表是郑太朴等,他们反对机械照搬欧洲各派无政府主义理论,主张按照中国的社会情形,人民性情而酌定。
    ③易家钺:《我们反对“布尔扎维克”》,原载《奋斗》第2号,1920年2月24日;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0页。
    ④刘师复:《无政府共产主义释名》,《民声》第5号,1914年4月;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0页。
    ⑤三泊:《我的社会革命的意见》,《国风日报》副刊《学汇》第62-63期,1922年12月;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7页。
    ⑥区声白:《区声白致陈独秀的三封信》,《新青年》第9卷第4号,1921年8月;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73页。
    ⑦朱谦之:《革命哲学》,泰东图书局1921年版;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3页。
    ⑧朱谦之:《革命哲学》,泰东图书局1921年版;参见《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4-425页。
    ①《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转引自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②《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4页。
    ③《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7页。
    ④《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页。
    ⑤《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9页。
    ①《无政府共产派与集产派之歧点》,《民声》第30号,1921年3月;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 (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65页。
    ②易家钺:《我们反对“布尔扎维克”》,原载《奋斗》第2号,1920年2月24日;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40页。
    ③《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9-51页。
    ④黄凌霜:《评〈新潮》杂志所谓今日世界之新潮》,原载《进化》第1卷第2期,1919年2月20日;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386页。
    ⑤《区声白至陈独秀》,《新青年》第9卷第4号,1921年8月。高军,李慎兆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上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⑥《我不满意“法律”》,《国民》第2卷3号,1920年10月。
    ①《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254页。
    ③程中原:《张闻天的非常之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15页。
    ①区声白:《答陈独秀先生的疑问》,《国风日报》副刊《学汇》第104-109期,1923年2月;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63页。
    ②《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9页。
    ③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6页。
    ①《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6页。
    ②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夏晓虹点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①这方面的研究参见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525页。
    ②王光祈说:“这种主张如果没有适当的名词,就叫他中国式……主义”,参见《王光祈致君左》,《少年中国学会会务报告》第1卷第4期,1919年6月1日。
    ③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8-180页。
    ④《讨论小组织问题》,《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1919年8月15日。转引自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页。
    ⑤宗之櫆(白桦):《我的创造少年中国的办法》,《少年中国》第1卷第2期,第47-48页,1919年8月15日。
    ①王光祈:《工读互助团》,原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7期,1920年1月15日;蔡尚思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59页。
    ②王光祈:《工读互助团》,《少年中国》第1卷第7期,1920年1月15日。取自《击壤歌》的最后一句“帝力于我何有哉!”,王光祈把“政府”,二字作为“帝力”的注解,反映了他所提倡的工读互助运动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和无政府主义特征。(蔡尚思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58-471页。)
    ③《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75页。
    ①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8页。
    ②《呜呼工读互助团解散宣言》,《时事新报》,1921年2月3日。
    ③施存统:《“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第7张,1920年5月1日。
    ④《共同生活的社会服务》,《互助》第1期,1920年10月。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9页。
    ⑤王光祈:《工读互助团》,原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7期,1920年1月15日;蔡尚思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7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4页。
    ②《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9-571页。
    ③《胡适文集》第2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60页。
    ④蓝公武:《再论社会主义》,《改造》第3卷第11期,1921年6月;林瞿:《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第2卷,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906-907页。
    ⑤《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页。
    ⑥王光祈:《工读互助团》,原载《少年中国》第1卷第7期,1920年1月15日;蔡尚思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1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58页。
    ①施存统:《“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第7张,1920年5月1日。
    ②施存统:《存统复哲民》,《民国日报》,1920年4月。转引自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23页。
    ③施存统:《“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第7张,1920年5月1日。
    ④《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⑤《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⑥《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⑦施存统:《“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第7张,1920年5月1日。
    ⑧俞秀松:《给骆致襄的信》,1920年4月4日。
    ⑨《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62页。
    ①《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版,第26页。
    ②施存统:《“工读互助团”底实验和教训》,《星期评论·劳动纪念号》第7张,1920年5月1日。
    ③《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3-194页。
    ④《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0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45页。
    ①《孙中山全集》第9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5页。
    ②《孙中山全集》第1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33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5页。
    ①戴季陶:《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原载《民国日报》副刊《觉悟》,1925年7月27日—8月3日;蔡尚思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02页。
    ②宋进:《挈其瑰宝——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
    ③陈独秀:《给戴季陶的一封信》,原载《向导》周报,第129、 130期,1925年9月;《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09页。
    ④《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4页。
    ⑤蒋介石:《三民主义之体系及其实行程序》、《中国革命之命运》,蔡尚思等:《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4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7、 343、 348页。
    ⑥朱志敏:《百年政治思想史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8页。
    ⑦《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6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102页
    ②宋进:《挈其瑰宝——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3-128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991年版,第686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61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8页。
    ⑧陈前、吴敏先:《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的变异与升华》,《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8页。
    ②《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76页。
    ③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参见王毅:《“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杨成虎:《近代自由主义的困境》,《江汉石油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4期;张晓平,张云秀:《自由主义之殇》,《探索》,2004年第2期: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④当然也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的三大社会思潮关注的并非同一焦点,它们所解决的问题也不在同一层面上,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是政治思潮,是知识分子对中国政治出路的选择与设计,而中国保守主义却是一种文化思潮,其解决的问题是中国文化出路,并不像西方的保守主义那样是作为激进主义的对立面而出现的。(参见王毅:《“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
    ⑤《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618页。
    ①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②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94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3页。
    ①[美]格里斯:《胡适与中国的文化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②郑大华,邹小站:《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自由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③[美]格里斯:《胡适与中国的文化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4页。
    ④[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页。
    ⑤汪秀枝:《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失败的民族心理原因》,《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①[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①《胡适文集》第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3页。
    ②罗隆基:《从参加旧政协到参加南京和谈的一些回忆》,谢泳编:《罗隆基:我的被捕的经过与反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37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2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6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3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7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9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6页。
    ⑤[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80页。
    ①马新国:《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91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①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②《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38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96页。
    ①[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②[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①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160页。
    ②胡军良:《朝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本身》,《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宋艳华:《从伽达默尔的 “传统”理论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皮家胜:《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陈海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解释学审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成言:《理解、认识、坚持与发展》,《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12期。
    ③[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前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④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408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84页;[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281-338页。
    ①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41、157-160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3-66页。
    ②《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③林瞿:《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第2卷,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第75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9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64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7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80页。
    ④《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新民丛报》第18号,1902年10月16日出版。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49-51页。
    ⑤冯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民报》第4号1906年5月;《民报》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67页。
    ⑥《朱执信集》(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页。
    ①《孙中山文集》(上卷),北京,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328页。
    ②《社会世界》第4期,1912年7月15日;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7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6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9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9页。
    ⑥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141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5-66页。
    ①申叔(刘师培):《人类均力说》,《天义报》,第3卷,1907年7月;葛懋春:《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6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③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191、 313-320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8-69页。
    ①博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论》,中国出版社1938年版,第31页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②《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4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⑤[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312页。
    ①汪荣宝,叶澜:《新尔雅》,明权社1903年于东京印刷,第57页;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4-315页。
    ②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中国达识译社译,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6页。
    ③堺利彦:《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研究》1906年第4号,第207-309页;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5-316页。
    ①沈志远:《新哲学辞典》,北京,笔耕堂书店1933年版,第12-1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5-326页。
    ③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0-358、 321—330页。
    ①民鸣:(译)《共产党宣言》,《天义报》第15号,第528-529页。
    ②《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③《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③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3、 174-178、 141-150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0-71页。
    ④梁启超:《论中国与欧洲国体异同》,《清议报》第26册,1899年8曰1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页。
    ⑤梁启超:《论强权》,《清议报》第31册,1899年9曰21日。《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3页。
    ①汪荣宝,叶澜:《新尔雅》,明权社1903年于东京印刷,第68页;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②宋教仁:《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民报》,第5号,1906年6月;《民报》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01页。
    ③河上肇:《マルクスの社會主義の理論的體系》(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问题研究》,1919年1-11月。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173页。
    ④《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⑤《韩非子·解老》
    ⑥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①宋教仁:《万国社会党大会略史》,《民报》第5号,1906年6月。《民报》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24页。
    ②《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页。
    ④《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94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7页,
    ⑥《周易·家人卦》
    ⑦《孟子·梁惠王上》。
    ⑧《论语·子张》。
    ①梁启超:《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新民丛报》第65号。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③《列宁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④《周易·革卦》。
    ⑤《孟子·万章下》。
    ⑥[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①陈少白:《兴中会革命史要》,柴德庚:《辛亥革命》,第1部(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260、 365页。
    ②《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8-36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④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6-221、399-401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2-74页。
    ①胡汉民:《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民报》第12号,1907年3月。
    ②汪荣宝,叶澜:《新尔雅》,明权社1903年于东京印刷,第67页;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9页。
    ③《列宁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7页。
    ④参见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0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页。
    ①《丛书集成续编》(第76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卷6第16章,第90页。
    ②《国语·越语》。
    ③汪荣宝,叶澜:《新尔雅》,明权社1903年于东京印刷,第67页;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1页。
    ④《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⑤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版,第325、 330页。
    ⑥高希圣:《社会科学大词典》,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版,第65页。
    ①《荀子·劝学篇第一》。
    ②严复:《社会通诠》,《严复名著丛刊》,北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86页。
    ③《李大钊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页。
    ④李鼎声:《现代语辞典》,上海,上海光明书局1933年版,第29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2页。
    ⑥参见[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239、 310-312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3-84、77-78页。
    ⑦曹植:《盘石篇》,《曹子建集》
    ①汪荣宝,叶澜:《新尔雅》,明权社1903年于东京印刷,第67页;转引自[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②《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编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③王充:《论衡·实知》,刘盼遂:《论衡集解》,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版,第52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②[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413页。
    ①孙江:《新史学》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2-195页。
    ②[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15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2-523页。
    ②在原文《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中出现1次,在1991年版《毛泽东选集》中出现2次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2-663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1页。
    ⑤参见陈锡喜:《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若干思考》,《教学与研究》,2004年11期;全华:《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雷云:《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⑥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②参见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历史教学》,2005年2期、《历史人物研究评价的几个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李红岩:《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来龙去脉》,《北京日报》,2004年3月8日;易杰雄:《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公认提法的质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91页。
    ④《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⑤《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页。
    ⑥《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⑦《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3页。
    ⑧《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36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2-513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8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5页。
    ④《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9页。
    ⑤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历史教学》,2005年2期。
    ⑥《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⑦《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页。
    ⑧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9页。
    ①毛泽东:《北京政变与商人》,《向导》,31、32合期,1923年7月11日;《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第4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第261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143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1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7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页。
    ⑦《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6-647页。
    ⑧参见《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第666页;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7页;王亚南:《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⑨易杰雄:《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公认提法的质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①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历史教学》,2005年2期;张庆海:《论对“半封建”、“半殖民地”两个概念的理论界定》,《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6期;陈金龙:《“半殖民地半封建”概念形成过程考析》,《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4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④徐向梅:《究竟什么是十月革命道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⑤李佩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未能及时确立农村中心的原因》,《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8-99页。
    ②《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443页。
    ③《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④《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集》(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⑤《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0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17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页。
    ②何沁:《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认识史》,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178页;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1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4页。
    ③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新文化运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何成、叶险明等学者也持这一观点。
    ④[澳]尼克·莱特:《苏联哲学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研究》,1991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①《李大钊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②《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74页。
    ③《恽代英文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80-481页。
    ④《周恩来书信选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40-41页。
    ⑤《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2页。
    ①《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的决议案》(1938年6月11日),《亲华日报》,1938年9月8日;转引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5-656页。
    ②《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页。
    ③《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656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⑤[苏]莱布索恩,希里尼亚:《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北京,求实出版社1983年版,第316页。
    ⑥[英]珍妮·德格拉斯:《共产国际文件》(1929-1943),东方出版社1986年版,第446页。
    ①《季米特洛夫文集》,上海,解放出版社1950年版,第164、 196-198页。
    ②[苏]莱布索恩,希里尼亚:《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北京,求实出版社1983年版,第326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8页。
    ④《张闻天文集》第2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2页。
    ⑥《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17页。
    ⑦《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02页。
    ①参见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由来》,《学习时报》,2006-10-16 (3);俞红:《论新启蒙运动》,《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卢毅:《新启蒙运动与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形成》,《长白学刊》,2008年第1期;欧阳军喜:《论新启蒙运动》,《安徽史学》,2007年第3期等都对新启蒙运动作了界定。
    ②《张申府文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页。
    ③《艾思奇全书》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3-414页。
    ④《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5页。
    ⑤陈唯实:《通俗辩证法讲话》,上海,上海新东方出版社1936年版,第7页。
    ①张申府:《什么是新启蒙运动》,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版,第89页。
    ②《李达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7页。
    ③《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87页。
    ④《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20页。
    ⑤《胡绳全书》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2页。
    ⑥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⑦《毛泽东同志八十五诞辰纪念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⑧《毛泽东书信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2页。
    ①叶青:《论学术中国化》,《时代精神》创刊号,1939年8月10日;转引自陈亚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由来》,《学习时报》,2006年10月16日。
    ②《毛泽东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61页
    ③从贤:《现阶段的文化运动》,《解放》第23期,1937年11月13日。
    ④李初梨:《十年来新义化运动的检讨》,《解放》第24期,1937年11月20日。
    ⑤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新文化运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
    ①雷国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启示》,《湖湘论坛》2001年第3期,第5页。
    ②黄少群,匡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张闻天最早提出来的》,《北京日报》,2008年10月27日。
    ③《张闻天年谱》(上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523页
    ④陈占安:《关于“一个命题的首倡者”的一点看法》,《北京日报》,2009年2月16日。
    ①指刘少奇。
    ②毛泽东在八届九中全会上的讲话,1961年1月18日。转引自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535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8-659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③胡为雄:《毛泽东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文本分析》,《理论视野》,2007年第11期。
    ④易杰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应当慎用》,《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⑤胡为雄:《毛泽东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文本分析》,《理论视野》,2007年第11期。
    ⑥参见曹泳鑫,吴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与构建范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冯蕙:《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许全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在这些文章中都论及了毛泽东修改这一提法的外部政治因素。
    ①许全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②《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56-758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5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
    ④转引自许全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①《张闻大文集》第2卷,中国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第453-454页。
    ②《陈云传》(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54页。
    ③《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37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756-757页。
    ⑤《张中府文集》第1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⑥《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6。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7-65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535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5-796页。
    ⑤《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77页。
    ⑥叶青:《论中国学术化》,《时代精神创刊号》,转引自《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78-480页。
    ⑦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①叶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588-592页。
    ②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61页。
    ③《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0页。
    ④《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2-486页。
    ⑤《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4页。
    ⑥《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5-486页。
    ①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1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14页。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页。
    ⑤龚育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问题答记者》,《学习时报》,2005年4月4日。
    ⑥《彭真年谱》(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00页。
    ⑦《张闻天文集》第3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57页。
    ⑧《张闻天文集》第3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①《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3页。
    ②《艾思奇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5页
    ③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第1卷,第5页,1940年7月15日。
    ④这是两者关系最初的逻辑路向,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反过来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形成两者的双向互动关系,促使两者共同发展。
    ⑤逄先知:《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49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②《刘少奇选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3-334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9页。
    ①吴冷西:《十年论战》(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4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9页。
    ④毛泽东在八届九中全会上的讲话,1961年1月18日转引自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⑤吴冷西:《十年论战》(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450-451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④《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3、 39页。
    ⑤《江泽民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②《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0页。
    ③《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8页。
    ②《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4-275页。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57页。
    ②王锐生:《在“结合”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折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38页
    ④《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1页
    ①徐松林:《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求实》,2006年第8期。
    ①《陆定一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9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4、 7、 8、 13、 18~20、 30、 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列宁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列宁全集》,(第6、 17、 28、 31、 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5.《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7.《毛泽东文集》(第1~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8.《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列宁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1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2.《中共党史参考资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3.《“一大”前后》(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4.蔡尚思:《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5.葛懋春等:《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6.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7.林代昭、潘国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18.高军:《五四运动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介绍与传播》,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9.高军,李慎兆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林衢:《世纪抉择:中国命运大论战》,北京,时事出版社1997年版
    21.《新民学会文献汇编》,民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2.《周恩来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3.《李大钊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陈独秀文章选编》,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
    26.《李达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7.《蔡和森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8.《瞿秋白文集》(政治理论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朱执信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30.《戴季陶集》,武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1.《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
    32.《梁启超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3.《中国共产党早期刊物汇编》(1~8),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版
    34.《胡适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5.《无政府主义在中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6.《艾思奇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7.张宝明、王中江:《回哞,〈新青年〉》,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8.丁守和:《五四风云人物》(第1~9册),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
    39.陆镜生:《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史》,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0.《民报》报馆编:《民报》,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41.《季米特洛夫文集》,上海,解放出版社1950年版
    4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43.杨谦:《中国哲学的现代追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5.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46.李屏南:《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7.唐宝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8.彭继红:《传播与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钟家栋、王世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0.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1.钟家栋:《重铸中国魂: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2.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3.宋进:《擎其瑰宝:抗战时期中共与三民主义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4.宋进:《邓小平理论的品格研究》,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5.程伟礼,戴雪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56.程伟礼等:《先知的足迹——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心路历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7.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58.《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9.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60.雍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
    62.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63.陈旭麓:《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4.彭明:《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5.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6.李其驹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7.贾松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8.吕万和:《简明日本近代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9.曹天禄:《日本共产党的“日本式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0.张允侯:《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71.张洪祥,王永祥:《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2.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版
    73.《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史料》第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74.李喜所:《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5.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76.杨寿堪,王成兵:《实用主义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7.袁刚,孙家祥等:《中国到自由之路——罗素在华讲演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8.[日]森时彦:《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小史》,史会来,尚信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9.吴冷西:《十年论战》,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80.袁伟时:《告别中世纪:五四文献选粹与解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1.方敏:《“五四”后三十年民主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82.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杨筱刚:《马克思主义:“硬核”及其剥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4.冯天瑜:《中华开放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5.冯中:《中华帝国对外开放史》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86.张西平:《中国与欧洲早期宗教和哲学交流史》,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87.梁启超:《欧游心影录、新大陆游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88.李元授,陈扬明:《新闻传播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89.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0.刘建飞:《美国与反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91.周明强:《现代汉语实用语境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2.孙江:《新史学》(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93.[韩]宋荣培:《中国社会思想史》,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94.[日]石川祯浩:《中国共产党成立史》,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95.[美]伯纳尔:《1907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96.[日]西槙光正:《语境研究论文集》,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97.[美]莫里斯·迈斯纳:《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9年版
    98.[英]伯尔基(R.N.Berki):《马克思主义的起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9.[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0.[日]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谭汝谦,林启彦译,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101.[日]藤家礼之助:《日中交流两千年》,张俊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02.[日]片山潜:《日本的工人运动》,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版
    103.[日]幸德秋水:《社会主义神髓》,马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04.[美]威廉·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梅毫士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105.[德]W.桑巴特:《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06.[英]罗素:《中国问题》,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107.[英]G·D·H·柯尔:《社会主义史》,何瑞丰译,北京,商务出版社1978年版
    108.[美]格里斯:《胡适与中国的文化复兴》,鲁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9.[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11.[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北京,商务出版社1984年版
    112.[苏]莱布索恩、希里尼亚:《共产国际政策的转变》,北京,求实出版社1983年版
    113.[美]约翰·里德:《震撼世界的十大》,东万出版社2005年版
    114.[美]石约翰:《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王国良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115.Luk,Michael Y.L.:《The origins of Chinese Bolshevism an ideology in the making》,
    Hong Kong: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116.Ladany,Laszlo:《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Marxism 1921-1985:a self-portrait》,Stanford,Calif.:Hoover Institution Pr.,c1988
    117.Arif Dirlik,Maurice Meisner:《Marxism and the Chineses exprience:issues in contemporary Chineses socialism》,Armonk NY:M.D.Sharpe,1989.
    118.Arif Dirlik:《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1.陈锡喜:《关于党的思想路线的若干思考》,《教学与研究》,2004年11期
    2.陈锡喜:《“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以实践需要和特殊性为视角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上海改革发展研讨会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7-55页
    3.宋进:《新民主主义理论发展的文化成因》,《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第4期
    4.宋进:《坚持毛泽东对孙中山三民主义新旧区分论》,《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3期
    5.程伟礼:《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6.童世骏:《当代马克思主义:坚守“内核”放宽“外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期
    7.鲁振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8.许全兴:《全面准确地理解没看着—中国化的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9.曹泳鑫、吴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与构建范式》,《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0.陈金龙:《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若干思考》,《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11.朱志敏:《中国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2期
    12.李方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潮互动》,《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2期
    13.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与新文化运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
    14.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3期
    15.全华:《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
    16.董德刚:《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8期
    17.王锐生:《在“结合”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4页
    18.俞良早:《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对列宁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
    19.马龙闪:《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与十月革命》,《历史教学》,2008年第2期、第4期
    20.胡军良:《朝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实本身》,《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1.汪信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6期
    22.李喜所:《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史学月刊》,1982年第4期
    23.李军林:《从“五W”模式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的特点》,《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4.陶德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前提性问题》,《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5.李建勇:《“源”与“流”: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解读》,《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2期
    26.王世涛、陈玉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和文化的双重透视》,《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1期
    27.王思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理论构件及其逻辑互动》,《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28.赵德兴:《从实践的向度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攀登》,2002年第1期
    29.叶险明:《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逻辑研究中的两个问题》,《哲学研究》,2001年第2期
    30.葛荣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思考》,《唐都学刊》,1996年第3期
    31.姜喜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语境”问题分析》,《探索》,2007年第3期
    32.吴汉全:《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国化的努力》,《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1期
    33.江大伟:《五四时期“三次大论战”与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索》,《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
    34.邱守娟:《从源头上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35.王先俊:《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几个基本概念的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2期
    36.郑祥福:《应当辩证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37.周志山:《从伽达默尔的“理解观”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38.喻忠恩:《论梁启超的社会主义观》,《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9.李光和:《梁启超、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的几点比较》,《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40.萧超然:《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41.梁景和:《梁启超与社会主义学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42.杨汉鹰:《梁启超介绍西方社会主义学说的几个问题》,《江汉论坛》,1985年第2期
    43.杨汉鹰:《西文社会主义的输入与中国传统的坪平思想》,《科学社会主义》,1986年第7期
    44.李田贵、赵学琳:《二十年代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4期
    45.王进:《我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早期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介绍》,《文史哲》,1981年第4期
    46.沈传亮:《五四时期国民党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历史教学》,2002年第8期
    47.宋凌迁:《试论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与传播》,《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8.陶明兰:《朱执信对社会主义的介绍与研究》,《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3期
    49.陶季邑:《辛亥时期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社会主义思想新论》,《求索》,1993年第4期
    50.陶季邑:《五四时期胡汉民对唯物史观的宣传》,《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51.单继刚:《社会进化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第一个理论形态》,《哲学研究》,2008年第8期
    52.陈前,吴敏先:《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的异变与升华》,《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第3期
    53.罗珍:《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新评》,《学术交流》,1997年第4期
    54.杨成虎:《近代自由主义的困境》,《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55.王毅:《“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2期
    56.金安平:《近代留日学生与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2期
    57.郑红娥:《留日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58.赵行大:《马克思主义在日本的传播及其特点》,《日本问题研究》,1995年第2期
    59.康重文:《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60.刘宏:《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对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河北学刊》,2001年第6期
    61.奉仰聪:《第一代留俄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62.杨学功:《从解释学视角看马克思文本研究》,《学术研究》2003年第9期
    63.皮家胜:《解释学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0期
    64.陈海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解释学审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6期
    65.雷云:《毛泽东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66.李红岩:《半殖民地半封建理论的来龙去脉》,《北京日报》,2004年3月8日
    67.周兴樑:《关于近代中国“两半”社会性质总理论的由来》,《历史教学》,2005年2期
    68.冯蕙:《六届六中全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2期
    69.《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哲学动态》,2008年第5期
    70.孙承叔:《历史环境与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4期
    71.刘林元:《论正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72.池元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73.谭培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究竟是何以可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74.王登成,撒承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及其中国化》,《阴山学刊》,2000年第2期
    75.曾晓力,叶海平:《蔡和森世界观的转变及其启示》,《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1990年第2期
    76.朱士堂:《宣传和实践唯物史观的先锋战士蔡和森》,《哲学研究》,1980年第4期
    77.易杰雄:《对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公认提法的质疑》,《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78.徐向梅:《究竟什么是十月革命道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79.胡为雄:《毛泽东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文本分析》,《理论视野》,2007年第11期
    80.郭占愚:《论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观》,《张家口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
    81.高其兴:《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为何选择马克思主义》,《福建党史月刊》,1990年第5期
    82.王明生:《论十月革命前社会主义思想在华传播的特征》,《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83.赵永忠:《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心理因素浅析》,《昆明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2期
    84.张永秀:《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历程》,《理论学刊》2000年第2期
    85.刘建飞:《论反共主义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根源》,《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
    86.韩华:《梁启超与两次“社会主义”论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87.王志刚:《“五四”时期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第3期
    88.罗志田:《因相近而区分:“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一》,《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整体改造和点滴改革:“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二》,《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外来主义与中国国情:“问题与主义”之争再认识之三》,《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89.王明生:《“问题与主义”之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萌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2008年第1期
    90.王鹏程:《“问题与主义”论争: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政治思想分野的缘起》,《湖北行政学院 学报》,2007年第5期
    91.李庆:《胡适和问题与主义之争》,《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
    92.刘国华:《论胡适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南都学坛》,2000年第4期。
    93.丁伟志:《辨析国情、选择出路之争——对于“五四”过后发生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94.李妍:《浅论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学术交流》,1995年第5期
    95.张晓平,张云秀:《自由主义之殇》,《探索》,2004年第2期
    96.李君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97.[日]石川祯浩:《魏金斯基与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渠道》,《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98.[新加坡]顾昕:《无政府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开放时代》,1999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