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抗战时期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总结和反思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过程中的成就和失误,对于继续坚持唯物史观的指导和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抗战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主要考察对象,对这一史学进行了整体性的研究。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直接源头在于唯物史观指导下的20~30年代中国社会史研究、社会性质和社会史论战的开展,这一问题的影响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乃至以后,加上“史学变革”的影响和“学术中国化”运动的推动,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终于在时代使命感的推动下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把握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这一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是我们考察这一史学现象的前提。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一个主要领域是史学理论建设。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家在从事史学研究时,重视社会经济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对各种错误史学观点的批判,重视历史主义的人物评价观和“人民本位”的史评原则等。此外,史家还关注史学与现实的结合,将史学研究与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这一切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的进步。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又一个主要领域是古代社会史研究。从这一时期社会史的研究情况看,史家侯外庐的研究比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此外,史家吕振羽和吴泽的原始社会史和殷周奴隶社会史研究成就也狠突出。他们的研究一方面使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脉络和真相被人所知,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规律,呼应了当时马克思所说的东方社会形态理论。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涉及到的第三个研究领域是中国思想史,这一研究涉及到的思想史研究领域很多,如中国政治思想、中国哲学思想、先秦诸子思想、明清哲学思想,涉及到的史家主要有侯外庐、吕振羽、郭沫若、杜国庠和嵇文甫等,他们的思想史研究颇具开创之功,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贡献极大,至今仍为学界所关注。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领域还包括中国通史的撰述,这一研究是抗战时期诸多史家极力主张、追求的目标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部分内容通过对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中国通史研究的框架体系、主要观点、编写方法等的探讨,以及通过马克思主义史家与非马克思主义史家的相关对比研究,论述了史家对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通史体系的贡献。
     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的产生与发展是20世纪中国史学变迁史的重大事件,这一新的史学形态的出现和演变,既对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对抗战及其以后中国史学的走向与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然,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学也有其时代局限性,如过渡关注现实,“借古说今”等,应该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一史学,以便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前进与发展。
To study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in Chongqing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to summarize and reflect on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Chinese Marxism historiography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has an important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to continue to cling to the guidance of Materialistic Conception of History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arxism. Guided by the Marxism and by mean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is article aims at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ing this period of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The origin of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lies in the rise of the Study of the Chinese Social History, the social character and the debation on Social Histo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terialistic Conception of History in the 20s and 30s in China, whose influence had being extended to the period of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even later. With the influences of the reform of historiography and the drive of the movement of Academic Chinese,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appeared before us under the drive of the sense of time mission.
     The main field involved in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is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ography Theory. The Marxism historians at that time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mportance 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factors i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sisted on criticizing kinds of wrong reviews of historiography, and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evaluation of historic characters of Historicism and the principles of historiography reviews. Further more, the historians were also concerned about the combination of historiography and reality, connecting the study of historiography with the needs of nations, which push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Another field involved in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is the research on Ancient Historiography Theory. Among the researches, the research of the historian Hou Wailu is typical and representative. Also, the historians Lv zhengyu and Wu Ze's research on Primitive historiography and slave society historiography in Yin Dynasty and Zhou Dynasty stands out. Their research not only make poeople know the thread and truth of the ancient society of Chinese but also uncovers regul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society, chiming in with what Marx said "The East the historiography circle".
     The third field involved in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i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oughts. It includes many fields, such as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s, Chinese philosophical thought, the pre-Qin various schools of thought and their exponents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the Ming-Qing Dynasties, including many important historians, such as Hou Wailu, Lv zhengyu, Guo Moruo, Du Guoyang and JiWenpu ec. Their great pioneering contribution to the history of thoughts mak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and is still an issue drawing much attention in the academic world now.
     Another field involved in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is the relation to a panorama of Chinese history.This research is one of the achievements and goals of many historian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has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By analysing the Framework System, the main viewpoints, the Method of Programming of Chinese history of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and by comparative studies between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historians and non-Marxism Historic Theory historians, 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historians' contributions to the Systematic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History of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The producing and Developing of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is a great event in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History.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is new formation of the historiography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Anti-Japanese and National Salvation Movement and also affects the trend and process of Chinese History. Of course, Chongqing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has its history limits, for example, the focus on reality and Talking about Past and Present was overdone.We should treat the historiography in a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way to pus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m Historic Theory.
引文
①侯云灏:《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及其基本特点》,《学术研究》2001年第12期。
    ①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5~86页。
    ②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序言。
    ①该著经孙立新翻译,由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②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序言。
    ①见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序言。
    ①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②梁启超:《新史学》,《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九》(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10页。
    ③胡适:《实验主义》,《胡适文存》一集卷二,黄山书店1996年版,第51页。
    ④胡适:《文学改良刍议》,《胡适文存》一集卷一,民国丛书(第一篇),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9页。
    ⑤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胡适文存》二集卷一,同上,第166页。
    ⑥胡适:《杜威先生与中国》,《胡适文存》一集卷二,同上,第277页。
    ⑦胡适:《古史讨论的读后感》,《古史辨:》(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①赫胥黎:《进化论与伦理学》,科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57~58页。
    ①《孙中山访问第二国际》,《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3期。
    ②周予同:《五十年来中国之新史学》,《周予同经史学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54页。
    ③杨端六:《马克思学说评》,《太平洋》1920年第2卷第7号,转引自姜义华等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①吕希晨、王育民:《中国现代哲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8页。
    ②贺凯译,阿里夫·德里克著:《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页。
    ③《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85页。
    ④《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3页。
    ①《李大钊选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86页。
    ①《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6页。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23页。
    ②王东:《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5期。
    ③蒋大椿:《八十年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教学2000年第6期。
    ①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226页。
    ②朱发建、张林发:《吕振羽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③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23页。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40页。
    ②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2页。
    ③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21、222页。
    ④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6页。
    ⑤陈峰:《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学术定位再认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①胡秋原:《略覆孙倬章君并略论中国社会之性质》,《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2、3期合刊。
    ②孙倬章:《中国经济的分析》,《读书杂志》1931年第1卷第4、5期合刊。
    ③杜畏之:《古代中国研究批判引论》,《读书杂志》1932年第2卷第2、3期合刊。
    ④田中忠夫:《中国社会史研究上之若干理论问题》,《读书杂志》第2卷第4、5期合刊。
    ⑤孙倬章:《中国经济的分析》,《读书杂志》第1卷第4、5期合刊。
    ⑥张横:《评陶希圣的历史方法论》,《读书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
    ⑦王宜昌:《中国社会史短论》,《读书杂志》第1卷第4、5期合刊。
    ⑧王礼锡:《中国社会史论战序幕》,《读书杂志》第1卷第4、5期合刊。
    ①朱新繁:《关于中国社会之封建性的讨论》,《读书杂志》第1卷第3、4期合刊。
    ②王礼锡:《论战第二辑序幕》,《读书杂志》第2卷第2、3期合刊。
    ③《何干之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28页。
    ④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71页。
    ①吴晓明:《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1页。
    ②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79页。
    ③何兹全:《我的大学生活》,《史学理论研究》1997年第3期。
    ④刘光宇:《评陶希圣所谓“流寇之发展及其前途”》,《动力》1930年第1卷第2期。
    ⑤如有人根据陶希圣的论著分析指出,陶希圣在《中国封建社会史》一书中,基本是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商品、货币、交换、地租、资本等范畴和模式来建立自己的分析。在《中国社会与中国革命》一书中,提出观察中国社会的三个原则:历史的观点、社会的观点、唯物的观点。在《中国社会形式发达过程的新估定》一文中,表达了“把唯物史观的中国史在中国学术界打下一个强固的根基”的愿望。陶希圣当时的思想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其学理来源的不限于唯物史观一种,他的著述中确实闪动着梅因、考茨基(KarlKautsky)、奥本海末等人的影子。但是马克思学说对其的影响仍然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在诸种思想元素中占据支配地位。同时,陶希圣也反对唯物史观的教条化和公式化,但不反对唯物史观本身(陈峰:《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学术定位再认识》,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有人认为,陶希圣的治史理论方法,并非完全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而是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取舍方法。陶希圣认为唯物史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辩证法的唯物论的方法。一是把辩证法的唯物论应用到社会所得到的论断,这两个部分是应当分别观察的。陶希圣对马克思依据唯物史观分析所得的一些结论也并不认同,而比较倾向于奥本海末、考茨基、桑巴德等人的观点(苏永明:《“食货派”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有人认为,陶希圣社会史研究的特点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历史社会发展的过程,找出中国历史发展的特征,尤其是战国以来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以及近代以来的变化情况,从而说明现代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和其他人不同主要表现在,同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他是想从中找到中国历史的个性特征,而不是中国社会和其他社会共有的一般性特征(陈希红:《评陶希圣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安徽史学》2003年第6期)。有人认为,陶希圣等人当时的主要兴趣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其中自然也包括唯物史观,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接受的马克思主义,是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学的一种而接受的(贺渊:《社会史论战的先声——<新生命>杂志对中国社会结构的探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等等。
    ①肖效钦等:《抗日战争文化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第434页。
    ①《中苏文化》原是国民党官方机构中苏文化协会主办的一份机关刊物。由于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扩大,为适应形势的需要,《中苏文化》于1939年上半年完成了改组。侯外庐回忆说,经过改组后,
    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617页。
    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2册,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86页。
    ③周恩来:《关于统一战线的策略、方法和守则(提纲)》,《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页。
    ④南方局党史资料征集小组:《南方局党史资料:文化工作》(六),重庆出版社]990年版,第9~10页。
    ①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1941年第3卷第2、3期合刊。
    ②《毛泽东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90页。
    ③杨松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学术中国化的核心,而学术中国化的本质是中国学术的马克思主义化,也就是要在学术思想领域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为此要“彻底批判在中国革命问题上、在历史学上、政治经济学上和哲学上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见杨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1940年7月,第1卷第5期。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08页。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37-138页。
    ②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60页。
    ③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档案史料》第一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①嵇文甫:《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理论与现实》1940年2月,第1卷第4期。
    ②嵇文甫:《中国民族文化的新发扬》,《力行》1943年,第7卷第1期。
    ③嵇文甫:《中国民族文化的新发扬》,《力行》1943年,第7卷第1期。
    ④嵇文甫:《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时代中国》.1944年.第9卷第1期。
    ①侯外庐:《中国学术的传统与现阶段学术运动》,《理论与现实》1940年4月,第2卷2期。
    ②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36~137页。
    ①杨松:《关于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1940年7月,第1卷第5期。
    ②罗德君:《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撰》,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页。
    ③胡绳:《辩证法唯物论入门》,三联出版社1938年版,第3页。
    ④张传玺:《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翦伯赞的<历史哲学教程>》,见马宝珠:《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提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①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序》,生活书店1941年版。
    ②卢钟锋:《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读: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见马宝珠:《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提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1页。
    ③史学史研究室:《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3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7-79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2~533页。
    ④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5页。
    ⑤胡绳:《近五年间中国历史研究的成绩》,新文化半月刊1946年第2卷,第5期。
    ①1939年12月,毛泽东为当时中共中央主办的《共产党人》杂志撰写了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文章中,毛泽东揭示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运动的规律,并提出“两个过程”说,即:“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成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并进一步指出: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战争、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自毛泽东提出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两个过程”说后,它就成为其后马克思主义史家用于指导自己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直接理论基础。
    ②唐正芒:《论南方局领导的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中央党校1998年博士论文,第39页。
    ③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98页。
    ④蔡美彪:《中国通史简编·前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尹达:《郭沫若先生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解放日报》,1945年3月13日。
    ②相关研究可参见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③《毛泽东年谱》中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5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2页。
    ②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③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9~90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126页。
    ②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①吕振羽:《本国史研究提纲》,读书月报1940年第2卷第4-5期。
    ②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32-33页。
    ③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44-45页。
    ④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论集》,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29~30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3页。
    ②翦伯赞:《实验主义中国历史观的批判》,《中国历史论集》,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68~69页。
    ①华岗:《历史为什么是科学和怎样变成科学》,《群众》周刊,1942年第7卷第15期。
    ②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出版社1949年版,第10页。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出版社1949年版,第9页。
    ②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出版社1949年版,第9页。
    ③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出版社1949年版,第98页。
    ④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出版社1949年版,第65页。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出版社1949年版,第56页。
    ②见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157页。
    ③该文原载《读书月报》1940年第2卷第8期,后收入《吴泽文集》第4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④该文原载《中华论坛》1945年第9期,后收入《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上海棠棣出版社1950年版;《吴泽文集》第2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⑤华岗:《法西斯主义中国历史观批判》,《中国历史论集》,厦门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77页。
    ①华岗:《法西斯主义中国历史观批判》,《中国历史论集》,厦门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79页。
    ②华岗:《法西斯主义中国历史观批判》,《中国历史论集》,厦门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90页。
    ③原载于《民生史观研究文集》,重庆中山文化教育馆1943年版,又见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有关章节,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
    ①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49~50页。
    ②华岗:《历史为什么是科学和怎样变成科学》,《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105-106页。
    ③《胡绳全书》,第1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第24页。
    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4页、第612页。
    ②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定稿序》,大连光华书店1948年版。
    ①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作者书屋1947年版,第28~31页。
    ②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历史论集》,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6页。
    ①《嵇文甫文集》(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4~115,第118页。
    ②《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26页。
    ①吕振羽:《史学新论》,《晨报·历史周刊》1936年10月3日。
    ②吕振羽:《本国史研究提纲》,读书月报1940年第2卷第4-5期。
    ③吕振羽:《谈史学——致青年同学》,学生杂志,1940年第20卷第6期。
    ④见《吕振羽史论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9页。
    ①吕振羽:《学生杂志》1940年第20卷第6期。
    ②吕振羽:《中苏半月刊》1940年第4卷第11、第12期合刊。
    ①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6页。
    ②翦伯赞:《中国史论集》(第一辑),文风书局1947年版,第180页。
    ①翦伯赞:《中国史论集》(第一辑·序言),文风书局1947年版。
    ②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3页。
    ③华岗:《华岗选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7-618页。
    ④华岗:《华岗选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44页。
    ①吴泽:《中国历史著作论》,《中国历史论集》,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185-186页。
    ②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③李大钊:《史学要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0页。
    ①瞿林东主编:《20世纪中国史学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4~215页。
    ②吕振羽:《中国历史论集》,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155-157页。
    ③吕振羽:《谈史学——致青年同学》,学生杂志1941年第29卷第6期。
    ①朱发建、张林发:《吕振羽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②吕振羽:《史学研究论文集》,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45页。
    ③原载重庆《学习生活》1943年第10卷第5期。
    ①见《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历史哲学教程·前言》,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87~388页。
    ①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89页。
    ②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88页。
    ③史学史研究室:《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22页。
    ①《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7版,第8-9页。
    ②该书初版于1946年,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出版发行。当时收入《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论司马迁的历史学》和《论刘知几的历史学》三篇文章。1985年,此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修订本,同时增收了《略论搜集史料的方法》、《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和《关于历史学的“三基”问题》三篇文章。1989年,上海书店编辑的《民国丛书》第一篇(72)将其收入。2005年,北京出版社再版。
    ③翦伯赞:《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3页。
    ④翦伯赞:《略论中国史研究》,《中国史论集》(第一辑),文风书局1947年版,第3页。
    ①翦伯赞:《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3页
    ②翦伯赞:《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史料与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③翦伯赞:《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史料与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7页。
    ④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18页。
    ①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28页。
    ②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25页。
    ③《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页。
    ⑤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序》(《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册,上海大孚出版公司1946年,第7页。
    ②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册,上海大孚出版公司1946年,第2页。
    ③翦伯赞:《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见王学典编《史学理念》,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④翦伯赞:《略论中国文献学上的史料》,见王学典编《史学理念》,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⑤翦伯赞:引文见《元曲新论》,《中国史论集》(二),国际文化服务社1947年版,第247、250页。
    ①翦伯赞:《杨家将与杨业父子》,《中国史论集》(二),国际文化服务社1947年版,第214页。
    ②郭沫若:《我与考古学》,原载《生活学校》1936年第1卷第2期;《考古》1982年第5期重载。
    ③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333页。
    ④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465页。
    ⑤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下),香港中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页。
    ⑥瞿林东:《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上)》,《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
    ①黄敏兰:《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
    ②《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8-155页。
    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0~124页。
    ②《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转引自张广志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③《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转引自张广志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61页。
    ④《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十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转引自张广志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⑤见《十批判书》,群益出版社1945年初版于重庆,后收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
    ⑥文治出版社1945年初版于重庆,后收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四卷。
    ①蒋大椿:《吕振羽史学的始创性贡献》,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②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不二书店1936年出版,第31页。
    ③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不二书店1936年出版,第161-162页。
    ④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9-82页。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08页。
    ②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11页。
    ③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44年版,第210页。
    ④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44年版,第269~270页。
    ①华岗:《论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7年版,第36~37页。
    ②吴泽:《中国历史简编》,重庆峨眉出版社1945年版,第84-86页。
    ③刘茂林:《抗战时期郭沫若对中国史学的苦心经营》,郭沫若学刊1988年第1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页。
    ②《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90页。
    ③郭沫若:《社会发展阶段之再认识》,《文物》,1936年第1卷第2期。
    ④《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6页。
    ①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人文出版社1934年版,第9页。
    ②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③吕振羽:《“亚细亚生产方式”和所谓中国社会的“停滞性”》,理论与现实,1940年10月第2卷第2期。
    ④该书写于1940年,成书于1942年。1943年由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出版。原书名《中国古典社会史论》,。后因作者对“古典的古代”与“亚细亚的古代”作了明确的区分,1946年修订此书时,改名为《中国古代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21-25页。
    ②吕振羽:《中国经济之史的发展阶段》,文史创刊号1934年4月15日。
    ③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7页。
    ④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7~78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7~88页。
    ②华岗:《论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7年版,第44~45页。
    ③华岗:《论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7年版,第52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54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②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页。
    ③吕振羽:《史学新论》,《晨报·历史周刊》,1936年10月3日。
    ④郭沫若:《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⑤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24-225页。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9页。
    ②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7页。
    ①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15页。
    ②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①白寿彝:《侯外庐同志的学术成就》,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②侯外庐:《中国社会史论·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页。
    ④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28页。
    ①侯外庐:《中国社会史论·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侯外庐:《中国社会史论·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①侯外庐:《中国社会史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0页。
    ②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36页。
    ①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37-238页。
    ②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38页。
    ③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39页。
    ①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40页。
    ②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41-243页。
    ③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44页。
    ①侯外庐:《韧的追求》,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45页。
    ①张岂之主编:《民国学案》第2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版,第698页。
    ②荣孟源:《悼念吕振羽先生》,史学集刊1983年第4期。
    ③顾颉刚:《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读书杂志1923年第9期。
    ①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新版序,三联书店1961年版。
    ②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自序》,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版。
    ③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自序》,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版。
    ①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自序》,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版。
    ①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8页。
    ②岑家悟:《中国原始社会史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第8-9页。
    ①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50页。
    ②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9页。
    ③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9页。
    ④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页。
    ⑤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8页。
    ⑥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自序》,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版。
    ①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68页。
    ②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72页。
    ③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59页。
    ④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73页。
    ⑤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70页。
    ①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220页。
    ②吕振羽《中国原始社会史》(补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210页。
    ③吕振羽:《中国原始社会史》(补订本),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164-165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1页。
    ②后藤富男:《<支那原始社会史考>译者序》,东京改造社昭和12年版,转引自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版,第420页。
    ③王宜昌:《评吕振羽的中国奴隶社会论》,《思想月刊》1937年1月,第1卷第2期。
    ④江汉论坛编辑部:《吴泽学术成就简介》,2001年第3期。
    ①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第1-2页。
    ①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第11页。
    ①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第18页。
    ②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第19页。
    ③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第18页。
    ④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第100页。
    ⑤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第101页。
    ①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第126页。
    ①王东:《吴泽传略》,晋阳学刊1991年第2期。
    ①《吴泽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②《吴泽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①《吴泽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6页。
    ②《我的治学生涯》,《吴泽文集·代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吴泽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5页。
    ①《吴泽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2页。
    ②《我的治学生涯》,《吴泽文集·代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吴泽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33页。
    ②《吴泽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③《吴泽学术成就简介》,江汉论坛2001年第3期。
    ①重庆文风书店1944年6月初版,上海文风书局1946年再版,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重印。
    ②上卷由重庆三友书店1944年11月出版,下卷1945年6月出版,上海生活书店1947年5月将其合并列入《新中国大学丛书》再版,再版时改名为《中国近代思想学说史》。该书的第一、二编,经1955年补充修订,单独成书,定名为《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1956年出版。
    ①史学史研究室:《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44页。
    ②侯外庐:《韧的最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6页。
    ③侯外庐:《韧的最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5页。
    ①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7页。
    ②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32页。
    ①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页。
    ②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④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⑤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页。
    ①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118页。
    ②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268-269页。
    ①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自序》,重庆三友书店1944-1945年版。
    ①侯外庐:《船山学案·序》,岳麓书社1982版。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序》,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版。
    ①参见吕振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历史哲学战线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伪马克思主义的斗争——为纪念“五四”四十周年而作》,原载《哲学研究》1959年第5期,收入江明、桂遵义编《吕振羽史论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37-464页。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初版序》(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3页。
    ③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初版序》(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页。
    ①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页。
    ①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8页。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9页。
    ①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69页。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72页。
    ③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72页。
    ④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73页。
    ⑤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92页。
    ⑥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29页。
    ⑦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36页。
    ①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37页。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41页。
    ③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43页。
    ④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80页。
    ⑤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68页。
    ⑥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69页。
    ①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72页。
    ②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78页。
    ③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550~551页。
    ④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556页。
    ⑤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564页。
    ⑥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583、第585页。
    ⑦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601-602页。
    ⑧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597页。
    ①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①重庆文治出版社初版于1945年;人民出版社1954年改排出版;科学出版社1957年印行新一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据新一版第4次印本编入《郭沫若文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将其编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
    ②重庆群益出版社1945年初版;人民出版社1954年改排出版;科学出版社1959年印行新一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据人民出版社版改排本编入《郭沫若文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将其编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7页。
    ④郭沫若《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2页。
    ①《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74页。
    ②《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78页。
    ③《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85页。
    ④《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78页。
    ⑤《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77页。
    ⑥《前期法家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314页。
    ①《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84页。
    ②《青铜时代·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617页。
    ③《青铜时代·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612-613页。
    ④《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88页。
    ⑤《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89页。
    ①《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91页。
    ②《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91、第93、第94页。
    ③《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99页。
    ④《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129页。
    ⑤《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144页。
    ⑥《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197页。
    ⑦《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147页。
    ⑧《儒家八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151页。
    ①《青铜时代·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614页。
    ②《青铜时代·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4卷,第615页。
    ③《墨子的思想》,《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463页。
    ④《墨子的思想》,《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卷,第477页。
    ①《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76页。
    ②《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79页。
    ③《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78页。
    ④《前期法家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329页。
    ⑤《十批判书·后记》,《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473页。
    ①《前期法家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314页。
    ②《前期法家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322页。
    ③《韩非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384页。
    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转引自《韩非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385页。
    ⑤《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384页。
    ①《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187页。
    ②《庄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206页。
    ①《名辨思潮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252~253页。
    ②《名辨思潮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271页。
    ③《名辨思潮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第303页。
    ④抗战胜利后不久完成,当时名为《先秦诸子思想》。上海三联书店1949初版。后改名为《先秦诸子思想概要》,由北京三联书店1958年再版。1962年7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杜国庠文集》又将其编入其中。
    ⑤该书由上海作者书屋1948年初版。1955年,此书改名为《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由北京三联书店再版,后编入《杜国庠文集》。
    ①《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序言》,《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6页。
    ②《论<公孙龙子>》,《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3页。
    ③《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序言》,《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页。
    ①《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序言》,《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页。
    ②《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序言》,《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页。
    ③《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序言》,《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3页。
    ①郭沫若:《洪波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②《先秦诸子思想概要·序言》,《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5页。
    ①《中国古代由礼到法的思想变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01页。
    ②《中国古代由礼到法的思想变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01页。
    ③《中国古代由礼到法的思想变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93~294页。
    ④《中国古代由礼到法的思想变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294-295页。
    ⑤《先秦诸子思想概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8页。
    ①《先秦诸子思想概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75页。
    ②《论<公孙龙子>》,《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25页。
    ③《先秦诸子思想概要》,《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8页。
    ①本节的主要内容可以参考拙著《抗战时期嵇文甫对文化思想史研究的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②李道雨等:《嵇文甫学术风格漫评》,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③主要成果有:《漫谈学术中国化问题》,理论与现实1940年第1卷第4期;《中国民族文化的新发扬》,力行1943年第7卷第1期;《王船山的民族思想》,时代中国1943年第8卷第4期;《王船山<黄书>中的政治纲领》,力行1944年第9卷第3、4期合刊;《晚明思想史论》,前锋报社1943年11月出版;《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时代中国1944年第9卷第1期;《王船山的政术论》,力行1944年第9卷等。有关研究还可见《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再版。《王船山学术论丛》,三联书店1962年版。不过,他的哲学思想史研究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一时期。
    ④嵇文甫:《春秋战国思想史话·代序》,《嵇文甫文集》(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71页。
    ①嵇文甫:《左派王学·序》,《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0页。
    ②嵇文甫:《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
    ③嵇文甫:《都是辩证法》,《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20~521页。
    ④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75页。
    ⑤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3-15页。
    ①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序言》,三联书店1962年版。
    ②晋阳学刊编辑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版,第338—344页。
    ③嵇文甫先生历史哲学理论方面受王船山影响很大,而在治学门径上则近乎全祖望代表的浙东学派。但从总体上来说,其为人处事、读书治学,受孙奇逢的影响更大一些。见张岂之主编:《民国学案》第2卷中的《嵇文甫学案》,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版,第462页。
    ④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序言》,三联书店1962年版。
    ⑤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85页。
    ⑥嵇文甫:《船山哲学·序》,《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04-505页。
    ①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93-96页。
    ②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98页。
    ③嵇文甫:《船山哲学》,《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2页。
    ①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63页。
    ①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71~272页。
    ②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8页。
    ③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0页。
    ④嵇文甫:《左派王学》,《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11~412页。
    ⑤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9页。
    ⑥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7页。
    ①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80页。
    ②嵇文甫:《左派王学》,《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5页。
    ③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5页。
    ①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嵇文甫文集》(中),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50页。
    ②嵇文甫:《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6~68页。
    ③嵇文甫:《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0页。
    ④嵇文甫:《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页。
    ⑤嵇文甫:《十七世纪中国思想史概论》,《嵇文甫文集》(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0页。
    ①王家范:《中国通史编撰百年回顾》,史林2003年第6期,第1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册),中华书局1989版,第1-3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1册),中华书局1989版,第11~12页。
    ②李淑珍:《二十世纪“中国通史”写作的创造与转化》,台湾《新史学》十九卷二期,2008年6月。
    ③《章太炎来稿》,见《新民丛报》1902年第13号,转引自胡逢祥:《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④《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28~333页,转引自胡逢祥:《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①曾鲲化:《中国通史》,东新译社版,转引自胡逢祥:《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68页。
    ②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绪论》,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转引自晋阳学刊编辑部:《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第九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9页。
    ①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10月出版,收入书目词条信息的时间范围在1900年~1980年代。
    ②吕思勉:《中国通史·绪论》,开明书店1940年版。
    ①上述引文均见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修订本。
    ②张荫麟:《中国史纲·初版自序》,《中国史纲》(王家范导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③陈梦家:《评张荫麟先生(中国史纲)第一册》,《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18期。
    ①贺麟:《我所认识的荫麟》,《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20期。
    ②王家范:《中国史纲》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
    ③王家范:《中国通史编撰百年回顾》,史林2003年第6期。
    ④这是毛泽东庆贺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上册出版时说的话,转引自:王家范:《中国通史编撰百年回顾》,史林2003年第6期。
    ⑤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后记》,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①华岗:《社会发展史纲·自序》,生活书店1940年版。
    ②吴泽:《中国历史简编·序》,峨眉出版社1945年版。
    ③吕振羽:《创造民族新文化与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理论与现实》,1940年第2卷2期。
    ④叶蠖生:《对于学习中国历史的几点意见》,《解放日报》,1941年7月13日。
    ①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建国后有过多次修订。主要的有三次:1951年7月第一次修订完成,1953年2月作了一次补订,1955年进行的修订文字的改动比较大。此后1959年和1980年还经过了两次修订。
    ②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序》,生活书店1941年版。
    ③谢保成:《吕振羽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创建》,《光明日报》2000年6月9日。
    ①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②华岗:《社会发展史纲》,生活书店1940年版,第19页。
    ①吴泽:《我的治学历程和史学观》,张艳国主编:《史学家自述——我的史学观》,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
    ①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序》,生活书店1941年版。
    ②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66~67页。
    ①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97页。
    ②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102页。
    ③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5页。
    ④翦伯赞:《中国史纲》(先秦卷),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210页。
    ①翦伯赞:《中国史纲》(先秦卷),三联书店1950年版,第269页。
    ②有关观点可参见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①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页。
    ②王桐龄:《中国史·序论》,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③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第一册,第11页,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④缪风林:《中国通史要略》第一册,第5页,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①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上),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04页。
    ①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五十年代出版社1944年版,第172页。
    ②参见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第二章《秦代社会经济的构造及其转向》,大孚出版公司1947年版。
    ③吴泽:《中国历史简编》,峨眉出版社1945年版,第14页。
    ④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重庆大呼出版公司1947年版,第86页。
    ①吴泽:《我的治学历程和史学观》,张艳国主编:《史学家自述——我的史学观》,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第225页。
    ②有关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序言的情况可参见1955年修订本第一编第三版,1964年修订本第四版,或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范文澜历史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中的有关篇目。
    ③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定稿序》,大连光华书店1948年版。
    ④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242-243页。
    ①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436页。
    ②吴泽:《中国历史简编》,峨眉出版社1945年版,第201-202页。
    ③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22页。
    ④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22页。
    ①翦伯赞:《中国史纲·序》第二卷,重庆大呼出版公司1946年版。
    ②参见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中的有关观点。
    ③夏曾佑:《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05年版,第15、第17页,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④夏曾佑:《最新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05年版,第47页,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⑤王桐龄:《中国史》(第一编),第372-373页,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①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4-5页。
    ②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第一编前论》(第一册),第69页,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③陈恭禄:《中国史》第一编,《地理及其影响》,第1页,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5页。
    ④夏曾佑:《中国历史教科书》,第一册,第255页,转引自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⑤钱穆:《国史大国·引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页。
    ①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序》,生活书店1941年版。
    ②翦伯赞:《略论中国史研究》,《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0~261页。
    ①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重庆大呼出版公司1946年版,第11页。
    ①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45页。
    ②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54页。
    ③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355页。
    ④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621页。
    ①翦伯赞:《略论中国史研究》,《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3~264页。
    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第821页。
    ③夏曾佑:《中国古代史·序》,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④缪凤林:《中国通史要略》(第一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3年版,第1页。
    ①周谷城:《中国史学史提纲》,《周谷城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页。
    ①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②翦伯赞:《中国史纲·序》(第一卷),三联书店1950年版。
    ①容媛:《中国史纲》(第一卷),《燕京学报》1946年第31期。
    ②《郭沫若同志给翦伯赞同志的信和诗》,转引自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③侯外庐《韧的迫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37—138页。
    ④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二卷),重庆大呼出版公司1946年版,第163-164页。
    ①郭沫若:《社会发展阶段之再认识》,《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12页。
    ①参见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②《开拓者的启示》,《吕振羽和中国历史学——学术研讨纪念文集》,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①见《简明中国通史》(上),生活书店1941年初版有关内容,又见1943年4月17日《解放日报》。
    ②原载《民生史观研究文集》,重庆中山文化教育馆1943年版,又见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有关章节,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
    ③见刘茂林:《抗战时期郭沫若对中国史学的苦心经营》,郭沫若学刊1988年第1期,第34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①罗梅君著,孙立新译:《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纂·中译本前言》,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②尹达:《郭沫若先生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解放日报》1945年3月16日。
    ③陈其泰:《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地位的思考》,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①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页。
    ②何兹全:《我所认识到的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联系》,《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1期。
    ③陆懋德:《史学方法论大纲》,独立出版社1945年版,第32页。
    ①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49页。
    ②朱发建:《史学科学化: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新历程》,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③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第一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④常乃德:《历史哲学论丛》,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第12页。
    ⑤傅斯年:《傅斯年全集》(第4册),(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0年版,第276页。
    ⑥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68页。
    ①王学典:《20世纪唯物史观派的学术史意义》,东岳论丛2002年第2期,第53页。
    ②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香港中文大学1986年版,第140页。
    ③王学典:《20世纪唯物史观派的学术史意义》,东岳论丛2002年第2期,第54-55页。
    ④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1页。
    ①王学典:《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史意义》,东岳论丛2002年第2期,第54页。
    ①卢钟锋:《回顾与总结:新中国历史学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第6页。
    ②周朝民等:《新中国史学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版,第54页。
    ①卢钟锋:《新中国历史学创建时期历史研究的新进路》,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第215页。
    ①有学者就《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答客问:本世纪后半期的史学是一种脱胎于“战时史学”而又无法摆脱“战时史学”局限的史学,或者说,这一期间的史学是力图超越“战时史学”的史学。见《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②蒋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③张书学:《现代中国史学思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①嵇文甫:《王船山学术论丛》,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页。
    ②黎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③余英时:《中国史学的现阶段:反省与展望》,《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3页。
    ①瞿林东:《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光明日报1998年1月20日。
    ①瞿林东:《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③郭沫若:《十批判书》,《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59页。
    ④齐思和:《评郭沫若十批判书》,燕京学报1946年第39期。
    ⑤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页。
    ①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②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58页。
    ③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1941年第3卷第2期。
    ①侯云灏:《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②史学史研究室:《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333页。
    ③于沛:《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反响》,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地位学术讨论会纪要》,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3期。
    ⑤罗荣渠:《新历史发展观与东亚的现代化进程》,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①林甘泉:《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①巴勒克拉夫著、杨豫译:《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6-27页。
    ①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54页。
    ①丁伟志:《理解先驱》,百年潮1999年第8期。
    ②见《读书月报》1939年12月,第1卷第10期。
    ③见《理论与现实》1940年10月,第2卷第2期。
    ④见《新华日报》1942年7月12日。
    ①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3页。
    ②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7页。
    ③马俊:《论中国的历史观之科学化》,《大学》1942年第1卷第9期。
    ④华岗:《历史为什么是科学和怎样变成科学》,《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75页。
    ⑤华岗:《历史为什么是科学和怎样变成科学》,《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87页。
    ⑥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32页。
    ⑦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5页。
    ①华岗:《历史为什么是科学和怎样变成科学》,《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105~106页。
    ②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4-5页。
    ③华岗:《研究中国历史的基本方法》,《学习生活》1940年第2卷第2号
    ①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28页。
    ②华岗:《论中国历史翻案问题》,《中国历史的翻案》,作者书屋1946年版,第25页。
    ①华岗:《社会发展史纲·自序》,生活书店1946年版。
    ②华岗:《社会发展史纲·自序》,生活书店1946年版。
    ①邓初民:《社会进化史》,神州国光社1931年版,第1页。
    ②华岗:《社会发展史纲》,生活书店1946年版,第1~2页。
    ③华岗:《社会发展史纲》,生活书店1946年版,第29页。
    ④华岗:《社会发展史纲》,生活书店1946年版,第27页。
    ①《理论与现实》,1940年第2卷第2期。
    ②华岗:《华岗选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自序》(第一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页。
    ①路遥:《评华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山东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②1937年底由延安解放社出版,1938年11月由上海生活书店印行。
    ③华岗:《华岗选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3页。
    ①华岗:《华岗选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49页。
    ②华岗:《华岗选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85页。
    ③华岗:《华岗选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7~618页。
    ①华岗:《华岗选集》,《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第一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44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24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4.《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年谱》(1893-1949),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9.《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0.《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1.《李大钊全集》(第1-3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周恩来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4.《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5.《中共中央文件选编》(第7-15卷),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6.《南方局党史资料》(第1-6卷),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
    17.《李达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8.《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2、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9.《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吕振羽史论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1.《吕振羽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翦伯赞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3.《翦伯赞纪念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侯外庐史学论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5.《侯外庐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华岗选集》(1-4卷),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7.《士·学者·校长华岗同志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杜国庠文集》,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29.《嵇文甫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0.《胡绳全书》,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1.郑惠、姚鸿:《思慕集·怀念胡绳文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2.《赵纪彬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3.《吴泽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4.吕振羽:《中国历史论集》,厦门东方出版社民国34年[1945]。
    35.《民国丛书》(第2编第14、72集),上海书店1989年版。
    36.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九)》(第1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7.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2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
    38.《王国维文集》(第4卷),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版。
    39.《胡适文存》(第一、第二集),黄山书社1996年版。
    40.《傅斯年全集》(第4卷),台北联经事业出版公司1980年版。
    41.顾颉刚:《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42.周一良:《纪念陈寅恪先生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中山大学1989年版。
    43.《周予同经学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44.《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三联书店1996年版。
    45.《何炳松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46.《何干之论文集》,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47.《白寿彝史学论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8.胡风:《民族形式讨论集》,华中图书公司1941年版。
    49.《余英时文集》(第1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柳湜文集》,三联书店1987年版。
    51.蒋大椿:《史学探源——中国近代史学理论文编》,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2.顾潮:《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3.北京档案馆:《北京档案史料》(第1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54.《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1.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重庆群益出版社1951年版。
    2.郭沫若:《青铜时代》,重庆群益出版社,民国35年[1946]。
    3.郭沫若:《十批判书》,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4.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5.《洪波曲》,《郭沫若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6.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三联书店1961年版。
    7.吕振羽:《中国政治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8.吕振羽:《中国社会史诸问题》,三联书店1961年版。
    9.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0.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1.翦伯赞:《中国史纲》(第1卷),三联书店1950年版。
    12.翦伯赞:《中国史纲》(第2卷),重庆大呼出版公司民国35[1946]。
    13.翦伯赞:《史料与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5.侯外庐:《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重庆三友书店,民国33——34[1944-1945]。
    16.侯外庐:《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17.华岗:《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史》,鸡鸣书店民国35[1946]。
    18.华岗:《社会发展史纲》,三联书店1951年版。
    19.华岗:《中国历史的翻案》,上海作家书屋,1951年版。
    20.吴泽:《中国历史简编》,重庆峨嵋出版社民国35[1946]
    21.吴泽:《中国历史研究法》,重庆峨嵋出版社1944年版。
    22.吴泽:《中国原始社会史》,桂林文化供应社1943年版。
    23.杜国庠:《先秦诸子思想概要》,三联书店1955年版。
    24.杜国庠:《先秦诸子的若干研究》,三联书店1955年版。
    25.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6.嵇文甫:《关于历史评价问题》,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27.赵纪彬:《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海 中华书局,民国37[1948]。
    28.邓初民:《社会进化史纲》,上海神州国光社,民国十九年[1931]。
    29.邓初民:《社会史简明教程》,重庆 生活书店民国二十九年[1940]。
    30.吕思勉:《中国通史》,开明书店1940年版。
    31.陈垣:《通鉴胡注表微》,科学出版社1958年版。
    32.余英时:《史学与传统》,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2年版。
    33.晋阳学刊:《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传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4.岑家梧:《中国原始社会史稿》,民族出版社1984年版
    35.吕希晨:《中国现代哲学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6.尹达:《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7.侯外庐:《韧的追求》,三联书店1985年版。
    38.陈清泉等编:《中国史学家评传》(下),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9.谭洛非:《抗战时期的郭沫若》,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40.吴泽:《史学概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41.赵吉惠:《史学概论》,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
    42.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43.肖黎:《中国历史学四十年》,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44.周朝民:《中国史学四十年》,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5.袁英光、桂遵义:《中国近代史学史》(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46.钟树梁:《抗战时期西南的文化事业》,成都出版社1990年版。
    47.张牧:《蒙古游牧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8.胡逢祥、张文建:《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9.许全兴:《中国现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0.吕思勉:《吕著中国通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1.林甘泉:《郭沫若与中国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52.王德佩:《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53.桂遵义:《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4.朱政惠:《吕振羽和他的历史学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5.肖效钦:《抗日战争文化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56.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版。
    57.姜义华:《中国学术名著提要》(历史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8.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59.马金科:《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0.陈其泰:《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1.张艳国:《史学家自述——我的史学观》,武汉出版社1994年版。
    62.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3.苏光文:《抗战时期重庆的文化》,重庆出版社1995年版。
    64.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年版。
    65.胡逢祥、李远涛:《中国近代史学家》,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版。
    66.戴知贤:《抗战时期的文化教育》,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67.宋金寿:《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68.史学史研究室:《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9.张广智:《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0.王学典:《20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1.俞旦初:《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72.李炳泉:《中国史学史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3.张书学:《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74.单纯等:《良知的感叹:二十世纪中国学人序跋精粹》,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75.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6.刘新成:《历史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
    77.陈启能等:《马克思主义史学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78.李振宏:《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朱发建等:《吕振羽传》,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0.张荫麟:《中国史纲》(王家范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81.李明山等:《当代中国学术思想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谢保成:《郭沫若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83.朱政惠:《吕振羽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84.陈其泰:《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85.王学典:《翦伯赞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
    86.白寿彝:《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下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88.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夏晓红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89.何兆武:《中西文化交流史论》,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90.王学典编:《史学理念》,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91.王学典编:《历史文化》,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92.郭德宏:《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93.罗志田:《二十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4.王沉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5.邹兆辰等:《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
    96.江沛:《战国策派思潮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7.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98.姜义华:《史魂:上海十大史学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
    99.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通史》,黄山书社2002年版。
    100.黄敏兰:《20世纪百年学案——历史学卷》,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1.马宝珠:《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叙录》,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2.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3.王学典:《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4.罗志田:《近代中国史学十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5.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岳麓书社2003年版。
    106.向阳:《华岗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7.张剑平:《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108.张广志:《中国古史分期讨论的回顾与反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9.张红:《抗战中内迁西南的知识分子》,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0.李勇:《鲁宾逊新史学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1.姜义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2.田亮:《抗战时期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3.洪认清:《抗战时期的延安史学》,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4.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5.张岂之:《民国学案》,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16.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17.郭沫若研究会:《文化与抗战:郭沫若与中国知识分子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文化选择》,巴蜀书社2006年版。
    118.吴怀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9.郭德宏:《中国文化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0.张传玺:《新史学家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1.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22.张文生:《李大钊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3.吴忠良:《传统与现代之间~南高史地学派研究》,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
    124.耿云志:《胡适研究论稿》,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5.仓修良著:《中国史学名著评介》(四),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版。
    126.马宝珠:《20世纪中国史学名著提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7.瞿林东、周文玖:《历史时代嬗变的记录~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8.张越:《新旧中西之间~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129.赵梅春:《二十世纪中国通史编撰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0.戴开柱:《吕振羽早期思想与实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1.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2.侯云灏:《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与变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3.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08年修订本。
    134.瞿林东:《20世纪中国史学发展分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5.吴晓明:《唯物史观与历史评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36.张剑平:《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7.唐正芒:《论南方局领导的大后方抗战文化运动》,中共中央党校1998年博士论文。
    138.徐国利:《钱穆史学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2000年博士论文。
    139.黄静:《抗战时期史学流派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40.朱发建:《中国近代史学科学化进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41.王学典、陈峰编:《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2.周一良:《毕竟是书生》,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美)Shaw,W.H.著;阮仁惠等译:《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美)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德)罗梅君著、孙立新译:《政治与科学之间的历史编撰——30和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形成》,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艾思奇等:《新哲学会缘起》,《解放日报》,1938年9月30日。
    2.杨松:《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文化》,1940年7月第1卷第5期。
    3.茅盾:《旧形式民问形式与民族形式》,《中国文化》,1940年9月第2卷第1期。
    4.罗克汀:《论中国社会发展阻滞的原因》,《群众》周刊,1940年第8卷第1、2期合刊。
    5.周恩来:《我要说的话》,《新华日报》,1941年11月16日。
    6.艾思奇:《抗战以来的几种重要哲学思想评述》,《中国文化》,1941年8月第3卷第2、3期合刊。
    7.叶蠖生:《抗战以来的历史学》,《中国文化》,1941年第3卷第2、3期合刊。
    8.叶蠖生:《对于学习历史的几点意见》,《解放日报》,1941年7月13日。
    9.张荫麟:《中国史纲·献词》,《益世报》(文史副刊)第21期,1942年12月10日。
    10.陈梦家:《评张荫麟先生<中国通史>第一册》,《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18期。
    11.贺麟:《我所认识的荫麟》,《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20期。
    12.尹达:《郭沫若先生与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解放日报》,1945年3月13日。
    13.齐思和:《评郭沫若十批判书》,《燕京学报》,1946年第39期。
    14.黎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15.荣孟源:《悼念吕振羽先生》,《史学集刊》,1983年第4期。
    16.洪京陵:《略论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两部不朽著作<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荆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3期;《新华文摘》,1983年第2 期。
    17.刘茂林:《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奠定与李大钊》,《史学史研究》,1984年第4期。
    18.荣天琳:《抗战时期翦伯赞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贡献》,《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19.桂遵义等:《抗战时期郭沫若的爱国主义史学》,《华东师大学报》(哲社版),1986年第2期。
    20.叶桂生、刘茂林:《抗战时期的中国历史学》,《晋阳学刊》,1986年第5期。
    21.吴泽、朱政惠:《吕振羽史学研究》,《历史教学问题》,1987年第1期。
    22.刘茂林:《抗战时期郭沫若对中国史学的苦心经营》,《郭沫若学刊》,1988年第1期。
    23.白寿彝:《外庐同志的学术成就》,《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3期。
    24.萧宇弟:《简论郭沫若的史学方法和史学思想》,《郭沫若学刊》,1989年第3期。
    25.王学典:《翦伯赞与中国历史科学的理论建设》,《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
    26.王学典:《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评<历史哲学教程>》,《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总第七期)。
    27.朱政惠:《论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
    28.陈其泰:《夏曾佑对通史撰著的贡献》,《史学史研究》,1990年第4期。
    29.夏保国等:《试论吕振羽史学分期及其治史特点》,《史学集刊》,1991年第4期。
    30.朱政惠:《吕振羽的史学理论与史学成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31.朱政惠:《吕振羽的史学致用实践及其思想》,《史学理论研究》,1992年第4期。
    32.丁守和:《论抗日战争的思想文化》,《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5期。
    33.李道雨:《嵇文甫学术风格漫谈》,《郑州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34.于沛:《外国史学理论的引入和反响》,《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35.罗荣渠:《新历史发展观与东亚的现代化进程》,《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36.林甘泉:《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历史研究》,1996年第2期。
    37.《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地位学术讨论会纪要》,《史学史研究》,1997年第3期。
    38.蒋大椿:《吕振羽史学的始创性贡献》,《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39.高向远:《论抗战文化运动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3期。
    40.瞿林东:《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光明日报》,1998年1月20日。
    41.卢钟锋:《回顾与总结:新中国历史五十年》,《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42.陈其泰:《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地位的思考》,《浙江学刊》,1999年第1期。
    43.蒋大椿:《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第6期。
    44.蒋大椿:《八十年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一),《历史教学》,2000年第6期。
    45.蒋大椿:《八十年来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二),《历史教学》,2000年第7期。
    46.瞿林东:《二十世纪的中国史学》(上),《历史教学》,2000年第3期。
    47.谢保成:《吕振羽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创建》,《光明日报》,2000年6月9日。
    48.将大椿:《当代中国史学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发展》,《历史研究》,2001年第4期。
    49.侯云灏:《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及其基本特点》,《学术研究》,2001年第2期。
    50.瞿林东:《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的发展》,《史学史研究》,2002年第1期。
    51.何兹全:《我所认识到的唯物史观和中国社会史研究的联系》,《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1期。
    52.侯云灏:《社会问题的凸现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兴起》,《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3期。
    53.陈英:《20世纪30-4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者与传统文化》,《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54.王学典:《20世纪唯物史观派史学的学术史意义》,《东岳论丛》,2002年第2期。
    55.文天行:《论抗战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期。
    56.林默涵:《纪念华岗百年诞辰》,《文史哲》,2003年第3期。
    57.王家范:《中国通史编撰百年回顾》,《史林》,2003年第6期。
    58.瞿林东:《中国史学的遗产、传统和当前发展趋势》,《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59.陈其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
    60.周文玖:《科学地评价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3期。
    61.胡逢祥:《历史学的自省:从经验到理性的转折:略评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史学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62.王东:《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第5期。
    63.盛邦和:《20世纪上半期中国史学的流程与流派》,《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64.朱政惠:《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6期。
    65.牛润珍、杜学霞:《略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史学的学术趋向》,《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6期。
    66.朱发建:《史学科学化:中国史学走向近代的新历程》,《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67.陈前:《论抗日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迅速发展》,《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第3期。
    68.邹兆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特点与风格》,《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69.张越:《20世纪4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史料和历史考证方法的重视》,《史学集刊》,2006年第2期。
    70.瞿林东:《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史学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
    71.李淑珍:《二十世纪中国通史写作的创作与转化》,台湾《新史学》十九卷二期,2008年6月。
    72.徐文杰:《早期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中国传统史学的研究与新史学的创建》,《贵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73.卢钟锋:《新中国历史学创建时期历史研究的新进路》,《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1.民国报刊:理论与现实 中苏文化半月刊 群众周刊 中国文化 中山文化季刊中华论坛 新文化半月刊 中国学术 解放日报 新华日报 读书月报 学习生活
    2.现代报刊:历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北京大学学报 史学理论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 高校理论战线 学术月刊 史学集刊 史学月刊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历史教学问题 湘潭大学学报 求索郭沫若学刊 中国史研究动态 读书 贵州大学学报 重庆社会科学 上海大学学报 江西社会科学 学习与探索 学术研究 安徽史学 安徽大学学报 晋阳学刊 河南大学学报等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
    1.《抗战时期嵇文甫对文化思想史研究的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抗战时期的“学术中国化”——以重庆马克思主义史家为视角》,《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王国维学术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3期。
    4.《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理论若干问题研究》,《兰州学刊》2009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