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与范式转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以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学者的现代文学史观为切入点,以知识考古学和知识社会学为主要理论框架,以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学史观的关系为中心线索,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考察了49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几种文学史观,并进一步逼问出其文学史的元叙事。在本文中,一种元叙事意义上的文学史观,亦对应一种相应的文学史研究范式。
     第一章,首先分析了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认为王瑶的这部重要的文学史著作,反映了王瑶的新文学史观与革命意识形态的同构,本质上是革命意识形态对文学符号与象征系统收编与征用的结果。接着论述了“文革”后王瑶文学史观的重要变化,指出王瑶晚年的现代文学文学史观转向了体现五四启蒙价值理念的启蒙文学史观。而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的文学史元叙事,更显示了一种与胡适所代表的启蒙立场的亲近。
     第二章,先分析了严家炎的现代文学史观,认为的流派研究显示了严家炎多元文学史观念,不过其文学研究的模式,主要还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化模式。接着,论述了孙玉石的文学史观,指出孙玉石的诗歌研究,具有一种追求体系化、系统化的倾向,而且他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的研究,显示了他建构东方民族现代诗的构想和雄心。最后,文章论述了谢冕的文学史观,指出谢冕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叙事,是一种以悲情为主题和主调的文学史叙事。他的文学史叙事中表现出来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带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鲜明烙印。这一代的文学史家所做贡献,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多元景观的恢复和呈现,而他们的研究方式也更多地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氛围相密切。
     第三章主要论述钱理群、陈平原、温儒敏的文学史观。文章认为,在钱理群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苦难”是他文学史叙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主题。其文学史观的深刻之处在于,他力求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苦难上升为精神支援,从而使他的文学史研究具有了某种超越的品格。同时,论文还通过对钱理群思想语法的分析,指出了他的某些思想陷阱。论文接着论述了陈平原的文学史观,认为陈平原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始终都走着一条独特的道路,而表现出自己的独特思路——寻求中国文学发展自身的“剧情主线”。在这种寻求中,陈平原努力“走出五四”,不为五四先贤的既有理念和研究、认识框架所局限。这使他在进行文学史研究时对历史的连续性表现出强烈兴趣。另外,陈平原的文学史研究,具有一种力求意识形态退隐的自觉追求,而努力使文学史、使学术保持自身的独立性,这又与他学术求真的超越追求相联系。最后,文章指出,陈平原的学术研究,表现出一种承续五四以来的现代学统的自觉意识。温儒敏的现代文学史研究表现出一种稳健的特点,从思想方法到题材都显得较为拘谨。但温儒敏的现代文学史观,反映了现代文学学科要求保持学科内部稳定性的要求,这是学科常规建设的所必需的。这一代现代文学史家的文学史观和他们的文学史研究,与上一代学者的不同在于,他们的文学史研究、文学史观,反映现代文学学科的自我反思——元叙事意义上的自我反思。
     第四章主要是以孔庆东和李杨为中心,分析了“新左派”文学史观,指出了它与革命意识形态文学史观的联系:他们都把现代文学史与权力相联系,最终使现代文学史成为权力的工具和附属物。
     第五章主要结合前文论述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中的超越关怀问题,就实现现代文学史的超越关怀的方式,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The dissertation is to take a close examination on the outlooks of several scholars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n their studies since 1949 and make a further exploration into their meta-narratives of literary history, with archeology and sociology as its main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ology and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the leading line. According to this dissertation, each literary historical theory in terms of its meta-narrative corresponds to a paradigm in literary historical study. It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This chapter sets out first to analyze Draft on New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an important volume o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by Wangyao, regarding it as a reflection of the isomorphism between the author's new literary history theory and revolution ideology, which is resulted from the appropriating of representation system by ideology. Then it takes a close look at Wang's significant shift from his earlier stance to the enlightening perspective on literary history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in his later years. In the final stage of his life, Wangyao's literary historical meta-narrative displays a kinship with the Enlightenment stance represented by Hushi.
     Chapter Two: This chapter is an analysis of Yan Jiayan's theory on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by revealing that his theory is multi-dimensional and follows the model of the 1980s. Following it is a discussion of the theory of Sun Yushi, whose study on poetry signifies a featur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ystematicalization and exhibits his ideal and ambition toward constructing a modern poetics for the Oriental people. As a final part of this chapter, a discussion of Xie Mian's the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presents that it is thematically entrenched in a tragic tone and has demonstrated a holistic thinking with an imprint of the 1980s' model. In all, the literary historians of this generation in issue have served mainly to restore and represent the multi-dimensional panorama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with their research model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irit of the 1980s.
     Chapter Three: This chapter sets its focus on the theories of Qian Liqun, Chen Pingyuan and Wen Rumin. For Qian Liqun, suffering has been the most salient and important motif in his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which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his profound insight in elevating Chinese people's spiritual plight to a level of spiritual support, and thus endows his study a transcendental quality. Meanwhile, an analysis of Qian's structure of ideas is made to show some of his ideological traps. As to Chen Pingyuan, he has been taking a unique route in his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n order to pursu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its own course. In his pursuit, Chen Pingyuan has struggled out of the limitation set by the established thoughts and ideas of the May Fourth pioneers, which arouses his great interest in the historical connectiveness during the course of his research. Another point is made that out of his persistent adherence to academic independence and transcendence, Chen has been consciously seeking the autonomy and self-sufficiency of literary history and its study. Conclusively, Chen's academic research helps reveal an academic self-consciousness awakened from sleep since the May Fourth. To Wen Rumin, his study of modem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is characterized with a cautious but sound style, which reflects a need for a disciplinary stability and independence of modern literature as a conventional rule for disciplinary construction. Unlike their last-generation predecessors, the literary historians of this generation under scrutiny and their study serve to promote a self-reflectivity orientation in modern literature study in a sense of meta-narrative.
     Chapter Four: With its focus on Kong Qingdong and Li Yang, this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New Left" perspective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pointing out that it stays in a close tie with revolutionary ideology by linking modern literary history to power and reducing the former to a status of tool and accessory.
     Chapter Five: As the final part, this chapter casts a comprehensive look at the previous chapters and spares a discussion on the transcendental-preoccupation issu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ical study, and makes further attempts to map out some thinking patterns on the ways to actualize the preoccupation.
引文
[1](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2](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5页.
    [3](美)夏至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4]同上,第328页.
    [5]吴小攀:《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意识形态”》,华文文学2007.3.(总第80期).
    [6](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7]所谓历史学家的自律,本质上强调的是历史学家的主体性,本论文的后文会有专门论述.有关历史学家的自律的表述,见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历史的观念》,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3页.
    [9]同“[8]”,第206页.
    [10]见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鲁迅与王国维》,《文艺复兴》第二卷第三期,1946年10月.
    [11]陈平原语,见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收入《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见《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
    [13](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14]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23页.
    [15](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16][17][18]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页.
    [19]对此一问题的详细论述,可参看唐金海、陈正敏《历史想象的有我之境》.《历史想象的有我之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0](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 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21](英)以赛亚·伯林著,冯克利译:《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39页。
    [22]黄修己、刘卫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1页。
    [23]即《<中国新文学史>教学大纲(初稿)》,具体内容见《王瑶全集》第七卷《竟日居文存》。《王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第493页。
    [25]这一问题,后文将有更进一步的论述。
    [26]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22页。
    [27]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28]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28页.
    [29]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50页。
    [30](澳)J·丹纳赫、T·斯奇拉脱、J·韦伯著,刘瑾译:《理解福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31](法)达尼洛·马尔图切利著,姜志辉译:《现代性社会学》,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32](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付德根译《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5页。
    [33]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226页。
    [34](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9-200页。
    [35]需要指出的是,在福柯的后期思想中,福柯基本上不再提知识考古学这一说法,而改成谱系学(有的也翻译成系谱学),但其基本的精神没有大的变化。
    [36](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7]高宣扬著:《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38]、[39]、[40]同“[35]”,第188页,第190页,第195页。
    [41](英)路易丝·麦克尼著,贾湜译:《福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42]《知识考古学》,第151页。
    [43]《知识考古学》,第152页。
    [44]《识考古学》,第235页。
    [45]《后形而上学思想》,第88页。
    [46]《知识考古学》,第151页。
    [47]郭强:《现代知识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第17-18页。
    [48]《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319页。
    [49]《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3页。
    [50]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70页。
    [51]《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4页。
    [52][53]《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33页。
    [54]转引自《现代知识社会学》,第22页。
    [55]欧内斯特·曼海姆语.卡尔·曼海姆著,艾彦、郑也夫、冯克利译:《文化社会学论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56]《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272页。
    [57](英)以赛亚·伯林著,吕梁等译:《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070页。
    [58]《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4页。
    [59]《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327页。
    [60][61]《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344页。
    [62]《意识形态和乌托邦》,第35页。
    [63]《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284页。
    [64]以赛亚·柏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第72页。
    [65](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銛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66](美)劳丹著,方在庆译:《进步及其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215页。
    [67]《现代知识社会学》,第32页。
    [68]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半,第332页。
    [69](英)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曹意强、周书田译:《理想与偶像》,1989年版,第3页。
    [70]《理想与偶像》,第12页。
    [71]若对此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可参看相关的著作:《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1993年版。俞吾金的《意识形态论》则对这一概念做了极为系统、全面的研究,是一部很难 得的著作。
    [72]《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7页。
    [73]《意识形态和现代文化》,第62页。
    [74]具体的相关论述可参看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十四章第一节“新文学研究队伍”。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不过,对这一说法也有人加以质疑,李杨就认为“简单地把王瑶先生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奠基者虽然没什么错,但至少不全面”。李杨实际上是对这一说法表示了不同意,只是因为碍于人事关系而极力委婉。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2]陈希:《政治与学术话语的交织变奏》,《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提纲直到1986年才公开发表。《文学评论》,1986年第1、2期。
    [4]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第230页。
    [5]黄修己:《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势大于人”》,《东方文化》2002年第5期。
    [6]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7]《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上),第162页。
    [8]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纪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9]柳传堆:《冯雪峰与王瑶对新文学“性质”的界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第4期。
    [10]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和大众文化》,第9页。
    [11]转引自黄修己、刘伟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下册),第490页。
    [12]黄修己、刘卫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下册),第493页。
    [13]夏中义著:《九谒贤哲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第329页。
    [14]转引自钱理群《返观与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15]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63页。
    [16]夏中义:《从王瑶到王元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17]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66页。
    [18]谢泳:《王瑶的一篇文章》。谢泳《杂书过眼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19]《先驱者的足迹——王瑶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193页。
    [20]《旧约·创世纪》。
    [21]对王瑶的历史主义的潜文本,这儿不想做进一步评论,只是想指出这样一种实存状况。历史主义的相关论述,可参看卡尔·波普尔《历史主义贫困论》,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有关章节。《历史主义贫困论》,卡尔·波普尔著,
    何林、赵平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卡尔·波普尔著,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23]《历史主义贫困论》,第7页,第140页。
    [24]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2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658页。
    [2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822页。
    [27]夏中义:《九谒贤哲书》,第369页。
    [28]《中国新文学史稿》,第9页。
    [29]《中国新文学史稿》,第9页。
    [30]《中国新文学史稿》,第7页,
    [31]夏中义:《九谒贤哲书》,第373页。
    [32]可参看夏中义《清华薪火的百年明灭/谒王瑶书》,载《九谒贤哲书》。
    [33]周扬晚年说过这样一段话:“当年的‘左联'成了第二党。为什么叫第二党呢?就是说它实际上是跟党一样的。它本来是个作家团体,可以更广泛一些,更公开一些,更多谈文学,但是后来,却专门谈政治。”这等于承认了“左联”实质上是个政治团体。周扬这段话语出《周扬笑谈历史功过》。赵浩生《周扬笑谈历史功过》,《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2期。
    [34]《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500页。
    [35]《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68页。
    [36]《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819页。
    [37]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38]参见陈希《政治话语与学生话语的交织》,载《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39]《中国新文学史稿》,第194页。
    [40]夏中义:《王瑶和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南方文坛》,2000年第3期。
    
    [41]夏中义:《王瑶和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42]程千帆:《念昭琛》,《王瑶先生纪念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1页。
    [43]孙玉石:《作为文学史家的王瑶》,载《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6页。
    [44]葛晓音:《王瑶先生对中古文学研究的贡献》,载《王瑶先生纪念集》,第380页。
    [45]夏中义:《王瑶和他的<中国新文学史稿>》。
    [46]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66页。
    [47]温儒敏:《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建立》。
    [48]陈希:《政治话语与学生话语的交织》。
    [49]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50]王瑶:《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检讨》。《王瑶全集》第五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6页。
    [51]王瑶:《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检讨》,第269-270页。
    [52]王瑶:《在思想改造运动中的自我检讨》,第270页。
    [53]《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658页。
    [54]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
    [55]王瑶:《‘五四'新文学前进的道路》,载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54页。
    [56]王瑶:《‘五四'新文学前进的道路》。《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54-255页。
    [57](瑞)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57页。
    [58]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59]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第18-19页。
    [60](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61]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62](美)哈罗德·布卢姆著,徐文博译:《影响的焦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
    [63]《传统的发明》,第2页。
    [64]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60页。
    [65]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65页。
    [66]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65-266页。
    [67]F.R.利维斯著,袁伟译:《伟大的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页。
    [68]《伟大的传统》,第3页。
    [69]《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832页。
    [70]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71页。
    [71]《毛泽东选集(一卷本)》,第813页。
    [72]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72页。
    [73]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见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学好文件抓好纲》。
    [74]详细情况可参看戴煌著《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75]邓小平说,“我们现在讲拔乱反正,就是拨林彪、‘四人帮'之乱,批评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回到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上来。”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0页。
    [76]详细情况可参看徐庆全著《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7]这两段话,是夏中义评述八十年代刘再复的学术活动时所说,语出《新潮学案》。《新潮学案》,生活·读书·新知 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68页。
    [78]许纪霖、罗岗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9页。
    [79]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53页。
    [80]《现代文学的民族风格问题》是王瑶1981年4月2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持的“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问题学术交流会”上的报告,收入《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11页。
    [81]《王瑶全集》(第五卷),第263页。
    [82]《王瑶全集》(第五卷),第277页。
    [83]王瑶《润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4页。
    [84]《王瑶全集》,第53页。
    [85]《王瑶全集》,第142页。
    [86]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59页。
    [87]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5页。
    [88]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5页。
    [89]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4页。
    [90]《百年中国文学总系》,谢冕主编,1998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这套书的编写思路显然受了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万历十五年》的影响。有意思的是,黄仁宇的这部名著,1982年中华书局初版,真正形成广泛影响,则是九十年代之后的事了。《万历十五年》的写作,法国年鉴学派的痕迹非常明显,它的英文书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就清楚地显示了这点。《万历十五年》以及作为它的理论渊源的年鉴学派对中国的历史叙事的影响,到今天越来越明明显:时下,包括网络写手在内的有名无名作者写作的这类历史著作充斥书店的书架,甚至街头书摊。由此,王瑶文学史观的 超前性,甚至先锋性就更显突出。
    [91]王瑶《润华集》,第139页。
    [92]《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特点》,载《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五期,署名王瑶,钱理群。此文收入《王瑶全集》名为《现代文学的历史特点》。
    [93]王瑶、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特点》。
    [94]夏中义《九谒贤哲书》,第378页。
    [95]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5页。
    [96]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6页。
    [97]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6-287页。
    [98][99]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7页。
    [100]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782页。
    [101]《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8页。
    [102]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88页。
    [103]语出王瑶最后一篇学术论文《'五四'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学的价值重估》。《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41页。
    [104]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32页。
    [105]王瑶《润华集》,第18-19页。
    [106]唐金海《文学史观:“长河意识”和“博物馆意识”》。唐金海《石缝草论稿》,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07]王瑶《鲁迅与中国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
    [108]王瑶《鲁迅作品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109]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13页。
    [110]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14页。
    [111]郑家栋《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见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12]王瑶《润华集》,第112页。
    [113]王瑶《用世界的眼光看待文学成就》,自王瑶《润华集》。
    [114]王瑶《润华集》,第5页。
    [115](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中文版序》。《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德)顾彬著,范劲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116]王瑶《论鲁迅作品与外国文学的关析》,1980年12月《鲁迅研究》第1辑。
    [117]王瑶《润华集》,第15页。
    [118]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40页。
    [119]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42页。
    [120]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46页。
    [121]王瑶《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河北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9月。
    [122]王瑶《文学史著作应该后来居上》,《上海文论》1989年第1期。
    [123]王瑶《文学史著作应该后来居上》。
    [124]赫·绍伊尔《文学史写作问题》。自《重解伟大的传统》,凯·贝尔塞等著,黄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125]康德语,转引自林贤治《娜拉:出走或归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26]康德语,转引自《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236页。
    [127]“五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个已是学术界的共识。狭义的“五四”是指1919年5月4日这天,北京发生的学生爱国运动,这个没有什么争议。广义的“五四”,其具体包含的具体时间段落有不同的说法,余英时认为,“广义的五四则指在这一天前后若干年内所进行的一种文化运动或思想运动,这一文化或思想运动,其上线至少可以追溯到两年以前(民国六年)的文学革命,其下限则大抵可以民国十六年(927年)的北伐为界。”这一说法现在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见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页。
    [128](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481页。
    [129]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86页。
    [130]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87页。
    [131]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89页。
    [132]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91页。
    [133]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93页。
    [134]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99页。
    [135]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76页。
    [136]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77页。
    [137]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79页。
    [138]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第481页。
    [139]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62页。
    [140]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98页。
    [141]王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 第4期。这篇文章收入《王瑶全集》时,名为《关于现代文学研究工作的回顾和现状》。
    [142]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28页。
    [143]可参看钱理群《返观与重构》。
    [14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第33页。
    [145]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252页。
    [146]王瑶《润华集》,第41页。
    [147]王瑶《润华集》,第42页。
    [148]王瑶《润华集》,第47页。
    [148]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第341页。
    [150]王瑶《润华集》,第46页。
    [15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15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第96页。
    [153](美)刘易斯·科塞著,郭芳等译:《理念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54](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第4页。
    [155](法)朱利安·班达著,佘碧平译:《知识分子的背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
    [156]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第78页。
    [157]王瑶《润华集》,第72页。
    [158]《王瑶先生纪念集》,第295页。
    [159]王瑶《润华集》,第44页。
    [160]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重版题记》。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二版。
    [16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第442页。
    [162]王瑶《中国文学史论》,第443页。
    [163]夏中义《九谒贤哲书》,第354页。
    [164]转引自夏中义《九谒贤哲书》,第405页。
    [165]陈平原语,《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小引》。《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主编,北京大学1996年版。
    [166]有必要指出的是,在统计这篇文章对胡适和鲁迅的征引的时候,文中反复提到的胡适话“重新固定一切价值”,是算作一次。除第一次提到外,文中其他地方对此句的征引都没有计入。
    [167]钱理群《世纪末的沉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页。
    [168]在某种程度上,谢泳编的《胡适还是鲁迅》,反映了这一论证的某些状况。另外,许纪霖、罗岗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对这一问题有专门论述。《胡适还是鲁迅》,谢泳编,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169]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342页。
    [170]许纪霖、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第20页。
    [1]萧晋《作为现代文学史家的严家炎》,《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严家炎《知春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2页。
    [3]严家炎《知春集》,第88页。
    [4]严家炎《知春集》,第91页。
    [5]严家炎《求实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6]严家炎《求实集》,第58页。
    [7]严家炎《求实集》,第1页。
    [8]严家炎《求实集》,第24页。
    [9]严家炎《求实集》,第26。
    [10]严家炎《求实集》,第6页。
    [11]严家炎《求实集》,第11页。
    [12]朱晓进《理论之光照亮了现象研究》,《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
    [13]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页。
    [14]同“[13]”。
    [15]严家炎《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16]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3页。
    [17]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5页。
    [18]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6页。
    [19]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11-12页。
    [20]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328页。
    [2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14页。
    [2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15页。
    [23]可参看唐金海、陈正敏《历史想象的有我之境》,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4]易言《评<波动>及其他》,《文艺报》1982年第4期。
    [25]郑伯农《在“崛起”的声浪面前》,《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6期。
    [26]《高举社会主义文艺旗帜,坚决防止精神污染》,1983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27]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18页。
    [28]严家炎《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第18页。
    [29]严家炎《考辨与析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30]严家炎《五四的误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页。
    [31]严家炎《五四的误读》,第115页。
    [32]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320页。
    [33]《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增订本)》,唐涛主编,严家炎、万平近协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4]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35]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第38页。
    [36]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第38页。
    [37]严家炎《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第17页。
    [38]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1页。
    [39]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第142页。
    [40]严家炎《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第20页。
    [41]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第16页。
    [42]可参见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中的相关论述。
    [43]参看王德成《相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44]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4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6页。
    [46](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47](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序》,第4页。
    [48]需要作一些解释的是,我在这儿谈到研究的范式的时候,是剔除了对范式的价值判断的,只是就研究中实际存在过的研究范式本身,站在价值中立的立场来加以描述,至于这些研究范式在意识形态上的意义或问题,它们背后的价值立场,这儿不做评论。
    [49](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第311页。
    [50]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没为小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胡天楚、唐昕主编《党的代表大会知识通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51]许纪霖、罗岗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第21-22页。
    [52]严家炎《考辨与析疑》,第3页。
    [53]许纪霖、罗岗等《启蒙的自我瓦解》,第20页。
    [54]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期。
    [55]孙玉石《学术问路自述》,《东方论坛》,2005年第5期。
    [56][57]王瑶《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序》。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58]吴晓东《“接近诗美”的追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59]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第7页。
    [60]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第51页。
    [61](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0页。
    [62]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第226页。
    [63]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第174页。
    [64]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第253页。
    [65]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第242页。
    [66]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第244页。
    [67]孙玉石《学术问路自述》。
    [68]孙玉石《学术问路自述》。
    [69]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3页。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0][71]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4页。
    [72]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5-6页。
    [73]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6页。
    [74]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7页。
    [75](俄)别尔嘉耶夫著,张雅平译:《历史的意义》,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3页。
    [76](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77]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8页。
    [78]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9页。
    [79]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80]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第4页。
    [81](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 页。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305页。
    [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305页。
    [84]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第15页。
    [85]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86]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第4页。
    [87]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第13-14页。
    [88]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9页。
    [89]转引自茨维坦·托多罗夫《象征理论》,第249页。
    [90](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91]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10页。
    [92]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11-12页。
    [93]许纪霖《文化热的纪念品》,《南方周末》,2004年06月10日。
    [94]参见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词条culture。《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95]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96]安贝托·艾柯语,见《诠释与过度诠释》。《诠释与过度诠释》,(意)安贝托·艾柯等著,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33页。
    [97]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14页。
    [98]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22页。
    [99][100]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第193页。
    [101]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第210页。
    [102]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第179页。
    [103]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第199页。
    [104][105]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第227页。
    [106]吴晓东《历史、审美、文化的统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07]转引自(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第25页。
    [108]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12页。
    [119](法)雷蒙·阿隆著,冯学俊、吴泓缈译:《论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82页。
    [110]孙玉石《也说林庚诗的“晚唐的美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07年7月。
    [111]见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
    [112]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前言》,第13页。
    [113]尼采著,姚可昆译:《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页。
    [114]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第403页。
    [115]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第404页。
    [116]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第404-405页。
    [117]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代序》,第6页。
    [118]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代序》,第7页。
    [119]孙玉石《20世纪中国新诗:1937-1949》,《诗探索》,1994年04期。
    [120]孙玉石《一个富有悠久艺术魅力的流派》,《诗探索》,2001年第3-4辑。
    [121]孙玉石《新诗与传统关系断想》,《诗探索》,2000年第1-2辑。
    [122]孙玉石《新诗的诞生及其传统漫言》,《诗刊》,2007年第3期上半月刊。
    [123]孙玉石《也说林庚诗的“晚唐的美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124]孙玉石《走进一个永远走不进的世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6年第3期。
    [125]今天编辑部《致读者》。载洪子诚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下),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26]洪子诚语,见洪子诚、程光炜编选《朦胧诗新编·序》。《朦胧诗新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27]洪子诚语,见洪子诚、程光炜编选《朦胧诗新编·序》。
    [128]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光明日报》,1980年5月7日。
    [12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130]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6页。
    [131]谢冕语。见《<新诗发展概况>写作前后》,《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132]孟繁华《<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缘起与实现》。该文为谢冕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总序二”。谢冕主编,孟繁华副主编《百年中国文学总系》,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3](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134]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第16页。
    [135]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 年5期。
    [136]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137]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138]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第34-35页。
    [139]谢冕《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索》。《新世纪的太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40]谢冕《多层建构中的中国文学与汉语文学》,《文艺争鸣》,1992年04期。
    [141]谢冕《1898:百年忧患》,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142]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47页。
    [143]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57页。
    [144]谢冕《论中国新诗》,《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145]谢冕《中国的诗歌梦想》,《诗刊》2006年9月上半月刊
    [146]谢冕《中国新文学的宿命》,《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47]杨文《谢冕:对传统的瞻望和忧思》,《人民日报·海外版》08年12月26日。
    [148]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42页。
    [149]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43页。
    [150]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55页。
    [151]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57页。
    [152]谢冕《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当代学者文库自选集:谢冕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53]谢冕《中国新文学的宿命》,《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54]谢冕《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索》,见《新世纪的太阳》。
    [155]谢冕《回望百年——论中国新诗的历史经验》,《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56]谢冕《论中国新诗》,《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157]谢冕《中国新文学的宿命》,《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158]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61页。
    [159]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84页。
    [160]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157页。
    [161]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259页。
    [162]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260页。
    [163]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94页。
    [164]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95页。
    [165]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133-134页。
    [166]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135页。
    [167]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84页。
    [168]谢冕《诗歌这种文体》,自《谢冕论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005页。
    [169]谢冕《论诗的性质》,自《谢冕论诗歌》,第023页。
    [170]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204-205页。
    [171]钱穆《中国知识分子》,见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172]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86页。
    [173]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44页。
    [174]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45页。
    [175]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105页。
    [176]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245。
    [177]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178][179]谢冕《世纪末: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索》,见谢冕《新世纪的太阳》。
    [180]谢冕《中国的诗歌梦想》,《诗刊》2006年9月上半月刊。
    [181]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195页。
    [182]谢冕《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当代学者文库自选集:谢冕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88页。
    [183]孟繁华《精神信念与知识分子的宿命》,《文艺争鸣》,1996年04期。
    [184](英)阿克顿著,侯健、范亚峰译:《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16页。
    [185]孙玉石《也说林庚诗的“晚唐的美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
    [186]孙玉石《走进一个永远走不进的世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6年第3期。
    [187](英)F·A·哈耶克著,冯克利、胡晋华等译:《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188][189]谢冕《辉煌而悲壮的历程》,见《1898:百年忧患》。
    [190]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51页。
    [191]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61页。
    [192]谢冕《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当代学者文库自选集:谢冕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3]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194页。
    [194]谢冕《新世纪的太阳》,第265页。
    [195]谢冕《先锋的使命》,《天涯》,1992年07期。
    [196]谢冕《实现的与期待的》,《东南学术》,1999年第2期。
    [197]谢冕《回望百年——论中国新诗的历史经验》,《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98]谢冕《诗的性质》,见《谢冕论诗歌》,第023页。
    [199]谢冕《理想的召唤》,《中华读书报》,1995年5月3日。
    [199]谢冕《丰富而又贫乏的年代》,《文学评论》,1998年1期。
    [200]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99页。
    [201]谢冕《1898:百年忧患》,第242页。
    [203]谢冕《西郊夜话》,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204]谢冕《半世纪的经验》,《南方日报》,1999年1月27日。
    [205]谢冕《论新诗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06]谢冕《一个世纪的背影》,《文艺争鸣》,2007年第10期。
    [1]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2]谢冕《回望百年文学》,“中国百年文学经典文库·序一”,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
    [3]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149页。
    [4]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150-151页。
    [5]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152页。
    [6]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
    [7]王得后《钱理群<心灵的探寻>读后》,《鲁迅研究月刊》,1989年第3期。
    [8]薛毅《试谈钱理群独特的学术个性》,《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9]钱理群《有缺憾的价值》,钱理群《压在心上的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10]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0页。
    [11]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页。
    [12]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5页。
    [13]宋剑华《从历史与艺术的双重视角认识曹禺》,《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
    [14]邹红、黄莹《钱理群与新时期曾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
    [15]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4-85页。
    [16]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83页。
    [17]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84页。
    [18]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85页。
    [19]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第306页。
    [20]薛毅《试谈钱理群独特的学术个性》,《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21]钱理群《丰富的痛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320页。
    [22]钱理群《精神的炼狱》,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页。
    [23]钱理群《精神的炼狱》,第291-292页。
    [24]钱理群《精神的炼狱》,第130页。
    [25]钱理群《对话与漫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26]王璞《中国现代小说的精神漫游之旅》,《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27]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28]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第324页。
    [29]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第212页。
    [30]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第213页。
    [31]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154-155页。
    [32]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24页。
    [33]钱理群《返观与重欧》,第148页。
    [34]钱理群《苦难怎样才能转化为精神支援(代序)》,《压在心上的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35]钱理群《压在心上的坟》,第6页。
    [36]《钱理群访谈》,《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13日。
    [37]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1页。
    [38]夏至清《现代中国文学感时忧国的精神》,见夏至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15页。
    [40]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16页。
    [41]文敏《藉着你的燃烧,我们看见光》,《书城》,2008年第2期
    [42]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17页。
    [43]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18页。
    [44]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19页。
    [45](法)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页。
    [46](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第6页。
    [47](美)托马斯·内格尔著,万以译:《人的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
    [48](美)托马斯·内格尔著《人的问题》,第25页。
    [49](美)海登·怀特《元史学》,第317页。
    [50](美)海登·怀特《元史学》,第318页。
    [51](丹)克尔凯郭尔著,汤晨溪译:《论反讽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3页。
    [52](丹)克尔凯郭尔《论反讽概念》,第221页。
    [53]吴晓东《钱理群的文学史观》,《文艺争鸣》,1999年第3期。
    [54]《钱理群访谈》,《南方都市报》,2007年12月13日。
    [55]孔庆东《我看钱理群》,《文艺争鸣》,1999年第3期。
    [56]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160页。
    [57]钱理群《学术自述》,《学魂重铸》,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58]钱理群《丰富的痛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页。
    [59]钱理群《“言”与“不言”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01期。
    [60]海登·怀特就把历史的写作“描述为一种构思历史写作的‘诗学'而非历史‘哲学'的努力”(海登·怀特《元史学·中译本前言》,换句话说,历史写作实际上具有某种诗学的性质,文学性也是历史写作所具有的特性。这一点可以从钱理群的文学史的写作中得到证明,他曾说,“我的周围的人都知道,我总是给自己设置大大小小的目标,或者读一本书,或者写一篇文章,或者便一套书,甚至是旅游,我都把它诗意化,带着一种期待、想象,怀着一种激情,兴致勃勃地投入进去,以获得写诗的感觉。”(《我的精神自传》,P33)而在一次演讲中,他说:“在我看来,文学史的就是研究对象的历史重现,是今人将当年的故事。这也可以说是我这些年来文学史研究与写作中的一个追求,就是把文学史的写作变成‘讲故事'。”(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2007年版,P27)钱理群的文学史写作,往往带有一种明显的创作倾向,他的主体的往往毫不掩饰地投入写作中,与对象形成强烈的互动,与一般历史写作和学术写作中主体尽可能与客体拉开距离的观照具有很大不同。例如,《天地玄黄》的写作就是如此,倾向性就过于明显。
    [61]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33页。
    [62]钱理群《钱理群文选——拒绝遗忘》,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63]钱理群《六十劫语》,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64]钱理群《生命的沉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2页。
    [65]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83页。
    [66]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84页。
    [67]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84-85页。
    [68]钱理群《返观与重构》,第153页。
    [69](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29页。
    [70](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第437页。引文中的着重号为原文所有。
    [71]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82页。
    [72]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117页。
    [73]钱理群《丰富的痛苦》,第119页。
    [74]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250页。
    [75]王得后《对鲁迅的发现和解读》,《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9期。
    [76]在钱理群的文学史叙事中,这种历史变成研究者个人传声筒的现象除了鲁迅研究中,还可以举出另外一些例子。这儿以《1948:天地玄黄》为例。应该承认,《1948:天地玄黄》资料非常丰富,写作态度极为严谨,但对历史叙事来说,其对历史事实的接近程度并不仅仅是看它的资料占有的量的多少,态度严谨与否,还要看它的叙述的视角的选择,叙事距离的掌握,资料占有的全面程度,等等。《1948:天地玄黄》读起来很流畅,结构严谨,给人的感觉像读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叙事,它的问题恰出现在这儿。这部文学史叙事的线索过于单纯,将丰富的历史简单化了。而且,叙述人过于投入,缺乏必要的距离观照。整部书很有激情,事实上,整部书的结构,线索,资料的征引都是围绕着这激情,所以整体上看,这部著作更接近于创作,尽管它的局部分析、历史的呈现有不少精彩的地方。另外,《1948:天地玄黄》的写作方式、体例,实际上是源于历史学的年鉴学派。年鉴学派是二十世纪后期西方影响广泛巨大的一个历史学派,他们“所关注的都是脱离于历史潮流之外在观看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年鉴学派的历史学家“放弃了一种直线式的、有定向的历史观念”,“他们看到了有一个各种时间共同存在的多元性”。(伊戈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P64)《1948:天地玄黄》所体现的观念,恰好与年鉴学派的历史观念是相反的。这个是一个有趣的知识现象。
    [77]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63页。
    [78]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76页。
    [79]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56页。
    [80]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233-234页。
    [81]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82]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第17页。
    [83]文敏《藉着你的燃烧,我们看见光》,《书城》,2008年第2期
    [84 孙郁《钱理群:在鲁迅的背影里》,《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85]]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第14页。
    [86]这一点前边我们已经通过王得后的文章加以分析。另外,谈到对鲁迅的阅读的理解时,钱理群曾说:“你不了解当时论战的具体背景,并不妨碍你对鲁迅这篇杂文基本精神的把握;或者说,正因为对背景知之不多,反而会使你不至于纠缠于当年论战的具体是非(例如,林语堂到底是不是‘西崽',鲁迅对于他的批判是否公允,等等),可以穿透表面现象,而直入实质内容。” (《钱理群文选——拒绝遗忘》,P15)这种阅读法,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是可以的,但是对于专业学者来说,就是一种不够严谨的非历史的态度了。因为,当脱离开具体的语境后,文本“表面”的“穿透”从何谈起?穿不透表明又如何能“直入实质”?于是,剩下的就只能是想当然的理解了。
    [87]钱理群《思考在继续——鲁迅与穆旦、顾准》,见《钱理群文选——拒绝遗忘》。
    [88]钱理群《钱理群文选——拒绝遗忘》,第416页。
    [89]吴敬琏《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读书》,1995年05期。
    [90]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91]林毓生《热烈与冷静》,第187-188页。
    [92]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24页。
    [93]《如果鲁迅有真正的对手》,《南方人物周刊》,2006年30期。
    [94](法)雷蒙·阿隆著,吕一民、顾杭译:《知识分子的鸦片》,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95](美)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96](美)丹尼斯·朗《权力论》,第68页。
    [97]钱理群其实对这一点实际上并非完全没有觉悟,他自己就多次谈到,他走不出鲁迅,“我也反省我自己,我跟鲁迅的关系到底怎样,我想大概可以说是我进去了,这很难很难,做到进去也很不容易,但是应该坦白地承认,我没有完全出来,当我努力地想出来,但还是没有完全出来,大家看我的鲁迅的著作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弱点。”(《与鲁迅相遇》,P8)
    [98]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9]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自序》。
    [100]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第31页。
    [101]黄子平《文学史的“边际研究”》,《读书》,1988年04期。
    [102]陈平原、查建英《陈平原访谈:关于八十年代》,《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
    [103]陈平原、杨早《有情怀的学术研究》,《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104]吴晓东《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03期。
    [105]陈跃红《读<中国现实叙事模式的转变>》,《读书》,1989年6期。
    [106]陈平原的这部《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后来更名为《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7]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版,第360页。
    [108]钱理群《小说史研究的新视域》,《读书》,1990年7期。
    [109]解志熙《文学史的写作及其理论问题》,《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
    [110]钱理群《小说史研究的新视域》,《读书》,1990年7期。
    [111]陈平原《我与武侠小说》(代序)。自《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112]陈平原、杨早《有情怀的学术研究》,《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113]陈平原《我与武侠小说》(代序)。
    [114]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小引》。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5]吴晓东《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03期。
    [116]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页。
    [117]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6-37页
    [118]这个发言整理出来后,名为《走出“五四”》,收入陈平原的文化、学术随笔集《学者的人间情怀》。《学者的人间情怀》,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
    [1191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20]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小引》。
    [121]陈平原、杨早《有情怀的学术研究》,《学术月刊》,2002年第7期。
    [122]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3]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4]在《老北大的故事》的“小引”中,陈平原说:“选择‘老北大的故事'作为研究课题,首先是学术史的视野,而后才是百年校庆的机遇。第二辑最能体现这一特色,也是作者最为用力之处。考辨校史上若干重要的‘疑案',只是文章的切入口,真正关注的,其实是蕴藏在‘故事'后面的思想史线索。”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25]陈平原《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6]杨联芬《“走出”之后的“返回”》,《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三期。
    [127]张洁宇《文学的疆域》,《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28]陈平原《假如没有“文学史”……》,《读书》,2009年第1期。
    [129]张洁宇《文学的疆域》,《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30]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41页。
    [131]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42页。
    [132]康香阁《著名学者陈平原先生访谈录》,《邯郸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33]陈平原《走出“现代文学”》,自陈平原《书生意气》,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版,第171页。
    [134]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69页。
    [135]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70页。
    [136]陈平原《书生意气》,第170页。
    [137]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74页。
    [138]李杨《以晚清为方法》,《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39]陈平原、查建英《陈平原访谈:关于八十年代》,《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
    [140]陈洁《陈平原:书生意气长》,《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28日。
    [141]陈平原《中国现实叙事模使得转变·自序》。
    [142]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2页。
    [143]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自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28页。
    [144]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自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30页。
    [145]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自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32页。
    [146]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117页。
    [147]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186页。
    [148]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收入王瑶《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
    [149]这两篇文章均收入陈平原《文学的周边》。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150]陈平原《重建“中国现代文学”》,见《现代中国》第八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1]陈平原《触摸历史和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52]陈平原《触摸历史和进入五四》,第5页。
    [153]陈平原《触摸历史和进入五四》,第41页。
    [154]如有的学者认为,“聚焦于‘1919年5月4日那一天',以返回现场的方法,还原五四运动真相。”(杨联芬《“走出”之后的“返回”》,《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三期)
    [155]陈平原《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现代中国》第八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6]陈平原《学术史上的“现代文学”》(作于96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年第1期。
    [157]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4页。
    [158]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6页。
    [159]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29页。
    [160]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第23页。
    [161]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第24页。
    [16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第26页。
    [163]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61页。
    [164]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62页。
    [165]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63页。
    [166]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62页。
    [167]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71页。
    [168]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137页。
    [169]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138页。
    [170]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第10页。
    [171]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第11页。
    [172]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第17页。
    [173]黄子平语,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133页。
    [174]陈平原《人文学的困境、魅丽及出路》,《现代中国》第九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5页。
    [17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160页。
    [176]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177]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页。
    [178]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35页。
    [179]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36页。
    [180]陈平原《超越规则》,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62页。
    [181]陈平原《走出“五四”》,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72。
    [182]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334页。
    [183]陈平原《小说史的形成与新变》,《现代中国》第四辑,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184]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21页。
    [185]陈平原《学术视野中的关键词》(下),《读书》,2008年第5期。
    [186]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小引》。
    [187]吴晓东《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03期。
    [188]吴晓东《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本文已多次征引,文章对陈平原小说史研究原创性的分析,很是精彩。吴晓东《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03期。
    [189]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200页。
    [190]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201页。
    [191]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第204页。
    [192]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第4页。
    [193]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第5页。
    [194]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335页。
    [195]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19页。
    [196]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24页。
    [197]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第25页。
    [198](英)以赛亚·伯林《现实感》。《现实感》.(英)以赛亚·伯林著,潘荣荣、林茂译:《现实感》,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19]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31页。
    [200]陈平原《学术史研究随想》,自《学者的人间情怀》,第39页。
    [201]陈平原《史识、体例与趣味:文学史编写断想》,《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202]陈平原《燕山柳色太凄迷》,《读书》,2008年第12期。
    [203]可参看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的第八章《现代中国的“魏晋风度”与“六朝散文”》。
    [204]可参看陈平原《触摸历史和进入五四》的第五章《经典是怎样形成的》。
    [205]陈平原《反思“文学史”》,自《学术随感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206]陈平原《反思“文学史”》,自《学术随感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207]陈平原《关于<学人>》,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156页。
    [208]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32页。
    [209](英)以赛亚·伯林《现实感》。《现实感》.(英)以赛亚·伯林著,潘荣荣、林茂译:《现实感》,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210]陈平原《与<读书>结缘》,自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19页。
    [211]陈平原、查建英《陈平原访谈:关于八十年代》,《社会科学论坛》。2005 年第6期。
    [212]陈平原《反思“文学史”》,自《学术随感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54页。
    [213]陈平原、查建英《陈平原访谈:关于八十年代》,《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
    [214]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33页。
    [215]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第34页。
    [216]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
    [217]陈洁《陈平原:书生意气长》,《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28日。
    [218]钱理群多次谈到,他是把毛泽东作为精神导师的,在最近出版的《我的紧身自传》中,他还说过这样一句话:“而我却因为一直把毛泽东、鲁迅视为精神导师,但同时认为应该对革命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我的精神自传》,第149-150页。)
    [219]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第39页。
    [220]李新宇《走近陈平原》,《文艺争鸣》,2000年第3期。
    [221]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第125页。
    [222]陈平原《经典是怎样形成的》,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231页。
    [223]陈平原《经典是怎样形成的》,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233页。
    [224]夏中义《清华薪火的百年明灭/谒王瑶书》,夏中义《九谒贤哲书》,第412页。
    [225]夏中义、刘锋杰《从王瑶到王元化》,第21-22页。
    [226]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再版自序》。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27]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第110页。
    [228]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第111页。
    [229]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第241页。
    [230]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第133页。
    [231]高旭东《对现代批评的多维度审视——读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32]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自序》。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3]高旭东《对现代批评的多维度审视——读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34]温儒敏《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35]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6]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姜涛等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7]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引言》。
    [238]高旭东《学科的由来、困惑与出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五期。
    [239]温儒敏《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文艺研究》,2004年3期。
    [240]温儒敏《思想史取代文学史?》,《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1]温儒敏《文学研究中的汉学心态》,《文艺争鸣》,2007年7期。
    [242]转引自以赛亚·伯林《休谟和德国反理性主义的起源》,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第201页。
    [243]吴晓东《观念史与批评史的合一》,《读书》,1994年05期。
    [244]温儒敏《茅盾与现代文学批评》,《文学评论》,1996年03期。
    [245]温儒敏《现代文学传统及其当代阐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246]温儒敏《思想史取代文学史?》,《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7]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第71页。
    [248]以赛亚·伯林《现实感》。以赛亚·伯林《现实感》第33页。
    [249]这篇文章收入温儒敏《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
    [250]文章收入《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
    [25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第9页。
    [1]此为高力克语。许纪霖、罗岗等著《启蒙的自我瓦解》,第196页。
    [2]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年轻的学者中,也并非全是新左派。
    [3]见严家炎为《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所作的序。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131页。
    [5]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255页。
    [6]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33页。
    [7]这是孟繁华对谢冕的转述,见孟繁华为“百年中国文学总系”作的总序《<百年中国文学总系>的圣象起与实现》。
    [8]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102页。
    [9]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86页。
    [10]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83页。
    [11]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96页。
    [12][13]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277页。
    [14]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6页。
    [15]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10页。
    [16]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53页。
    [17]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164页。
    [18]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18页。
    [19]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270页。
    [20]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第44页。
    [21]见谭松林为《中国秘密社会》撰写的总前言。谭松林主编《中国秘密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2]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8页。
    [23]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2页。
    [24]谭松林为《中国秘密社会》撰写的总前言。谭松林主编《中国秘密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8页
    [26]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17-18页。
    [27]有必要指出的是,《1921:谁主沉浮》中引用了一些资料,但大多没有资料来源。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8]比如这句话,“真是大视角、大场面、大手笔,是感情的B-52在狂轰乱炸,在这对强力的讴歌中蕴含着一个积弱民族的多少希望和憧憬!为了获得强大,一切牺牲都在所不惜。”(《1921:谁主沉浮》,P96)
    [29]比如为了强调鲁迅对革新认识的深刻性,孔庆东在引述了鲁迅“不能革新的人种,也不能保古”的议论后,接着发表评论,“这一本来并不深奥的道理,中国人直到今天也并不明白。”(《1921:谁主沉浮》,P6)显然,违背最基本的常识。
    [30]雷蒙·阿隆的话.见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
    [3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2]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行问题》,第2页。
    [33]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行问题》,第13页。
    [34]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行问题》,第21页。
    [35]福柯语。转引自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9页。
    [36]转引自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44页。
    [37]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66页。
    [38]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99页。
    [39]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07页。
    [40]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18页。
    [4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25页。
    [42]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40页。
    [43]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43页。
    [44]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77页。
    [45]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92页。
    [46]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195页。
    [47]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05页。
    [48]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47-248页。
    [49]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63页。
    [50]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64页。
    [51]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82页。
    [52]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83页。
    [53]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84页。
    [54]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315页。
    [5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44页。
    [56](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21页。
    [57](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79页。
    [58]语出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萨义德在《知识分子论》中,始终强调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我一向觉得……处于那种专业位置,主要是服侍权势并从中得到奖赏,是根本无法运用批判和相当独立的分析与批判精神的;而这种精神在我看来却应该是知识分子的贡献。换言之,严格来说知识分子不是公务员或雇员,不应完全听命于政府、集团、甚或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所制成的行会的政策目标。”(P75)他认为知识分子应该具有超越的关怀,“知识分子应该质疑爱国的民族主义,集体的思考,以及阶级、种族的或性别的特权意识。”(P5)(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59]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第56页。
    [60]转引自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德)威廉·冯·洪堡著,林荣远、冯兴元译:《论国家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61]威廉·冯·洪堡《论国家的作用》,第168页。
    [62]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43页。
    [63]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44页。
    [64]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64页。
    [65]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第283页。
    [66]在前文,我们已经分析了孔庆东的历史叙事中这种严重的自我矛盾。
    [1]以赛亚·伯林《现实感》,第23页。
    [2]黄修己:《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势大于人”》,《东方文化》2002年第5期。
    [3]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074页。
    [4]朱维铮《走出中世纪二集》,第076页。
    [5]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页。
    [6]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
    [7](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2005年版,第10页。黑体字为原文所有。
    [8](美)本尼迪科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9](美)本尼迪科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第7页。
    [10](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259页。
    [11](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第262页。
    [12](英)以赛亚·伯林《现实感》,第268-270页。
    [13](英)以赛亚·伯林《现实感》,第286页。
    [14](英)以赛亚·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第412页。
    [15](美)刘易斯·科塞《理念人》,第394页。
    [16](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凌云译:《黑暗时代的人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17](美)阿尔弗莱德·怀特海著,韩东晖、李红译:《思想方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页。
    [18](美)阿尔弗莱德·怀特海《思想方式》,第152页。
    [19](美)阿尔弗莱德·怀特海《思想方式》,第154页。
    [20](美)罗森著,张辉译:《诗与哲学之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2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1页。
    [22](美)哈罗德·布卢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23](美)哈罗德·布卢姆《西方正典》,第18页。
    [24](美)哈罗德·布卢姆《西方正典》,第28页。
    [25]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第19页。
    陈平原《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珠海出版社,1995年版。
    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陈平原《书生意气》,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6年版。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陈平原《文学史的形成与建构》,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陈平原《陈平原小说史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陈平原《北大精神及其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g版。
    陈平原《大学何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陈平原《文学的周边》,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
    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陈平原《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平原《学术史:课程与作业》,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蔡少卿《中国秘密社会》,(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6年版。
    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戴煌《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当代意识形态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傅国涌《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纪录》,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郭强《现代知识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年版。
    顾准《顾准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胡适《白话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洪子诚编《中国代代文学史·史料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洪子诚、程光炜编《朦胧诗新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胡天楚、唐昕主编《党的代表大会知识通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黄修己、刘卫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孔庆东《超越雅俗——抗战时期的通俗小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孔庆东《1921:谁主沉浮》,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李杨《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林贤治《娜拉:出走或归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钱理群《心灵的探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钱理群《周作人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钱理群《周作人传》,十月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钱理群《返观与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钱理群《大小舞台之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钱理群《丰富的痛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钱理群《精神的炼狱》,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钱理群《对话与漫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钱理群《1948:天地玄黄》,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钱理群《我的精神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钱理群《与鲁迅相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钱理群《学魂重铸》,文汇出版社,1999年版。
    钱理群《六十劫语》,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钱理群《钱理群文选——拒绝遗忘》,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钱理群《生命的沉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钱理群《话说周氏兄弟》,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版。
    钱理群《钱理群讲学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钱理群《鲁迅九讲》,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中华书局,2004年版。
    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钱理群《世纪末的沉思》,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解诗学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孙玉石《中国现代诗歌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唐金海《石缝草论稿》,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唐金海、周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通史》,东方出版中心,2001年版。
    谭松林《中国秘密社会》,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王瑶《王瑶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王瑶《中国现代文学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瑶《润华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王瑶主编《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王瑶《鲁迅作品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王瑶《鲁迅与中国文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王培元《抗战时期的延安鲁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学泰《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温儒敏《文学课堂:温儒敏文学史论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谢冕《1898:百年忧患》,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谢冕《新世纪的太阳》,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谢冕《当代学者文库自选集·谢冕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谢冕《谢冕论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谢冕《回望百年》,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
    谢冕《文学的绿色革命》,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谢冕《红楼钟声燕园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谢冕《谢冕论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谢冕《世纪留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谢冕《西郊夜话》,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谢泳《杂书过眼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版。
    谢泳编《胡适还是鲁迅》,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年版。
    许纪霖《启蒙的自我瓦解》,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徐庆全《文坛拨乱反正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严家炎《知春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严家炎《求实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严家炎《论现代小说与文艺思潮》,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严家炎《五四的误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唐弢、严家炎《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增订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严家炎《考辨与析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朱维铮《音调未定的传统》,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朱维铮《走出中世界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M·H·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意)安贝托·艾柯著,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法)雷蒙·阿隆著,冯学俊、吴泓缈译:《论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法)雷蒙·阿隆著,吕一民、顾杭译:《知识分子的鸦片》,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英)阿克顿著,侯健、范亚峰译:《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著,王凌云译:《黑暗时代的人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美)本尼迪科特·安德森著,吴毅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凯·贝尔塞等著,黄伟等译:《重解伟大的传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英)以赛亚·柏林著,冯克利译:《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英)以赛亚·柏林著,潘荣荣、林茂译:《现实感》,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以赛亚·柏林著,吕梁等译:《浪漫主义的根源》,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英)卡尔·波普尔著,陆衡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卡尔·波普尔著,郑一明等译:《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英)卡尔·波普尔著,何林、赵平等译:《历史主义贫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徐文博等译:《影响的焦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英)F.R.利维斯著,袁伟译:《伟大的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朱利安·班达著,余碧平译:《知识分子的背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俄)别尔嘉耶夫著,张雅平译:《历史的意义》,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美)彼得斯著,何道宽译:《交流的无奈》,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澳)J·丹纳赫、T·斯奇拉脱、J·韦伯著,刘瑾译:《理解福柯》,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批评的解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英)E·H·贡布里希著,范景中、曹意强、周书田译:《理想与偶像》,1989年版。
    德)顾彬著,范劲等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版。
    (美)海登·怀特著,陈新译:《元史学》,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著,曹卫东、付德根译《后形而上学思想》,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著,顾杭、庞冠群译:《传统的发明》,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英)F·A·哈耶克著,冯克利、胡晋华等译:《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德)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德)威廉·冯·洪堡著,林荣远、冯兴元译:《论国家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美)阿尔弗莱德·怀特海著,韩东晖、李红译:《思想方式》,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中华书局,2006年版。
    《圣经》。
    (法)加缪著,杜小真译:《西西弗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等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刘易斯·科塞著,郭芳等译:《理念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丹)克尔凯郭尔著,汤晨溪译:《论反讽概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美)林毓生著:《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
    (美)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美)劳丹著,方在庆译:《进步及其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美)列为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版
    (美)罗森著,张辉译:《诗与哲学之争》,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美)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0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法)达尼洛·马尔图切利著,姜志辉译:《现代性社会学》,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英)路易丝·麦克尼著,贾浞译:《福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郑也夫、冯克利译:《文化社会学论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版。
    (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2005年版。
    (德)尼采著,姚可昆译:《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美)托马斯·内格尔著,万以译:《人的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瑞)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反对阐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銛译:《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法)茨维坦·托多罗夫著,王国卿译:《象征理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王德威《相像中国的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美)夏至清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伊戈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美)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岳麓书社,1999年版。
    陈平原《燕山柳色太凄迷》,《读书》,2008年第12期。
    [128]陈平原《假如没有“文学史”……》,《读书》,2009年第1期。
    陈希:《政治与学术话语的交织变奏》,《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陈跃红《读<中国现实叙事模式的转变>》,《读书》,1989年6期。
    陈洁《陈平原:书生意气长》,《中华读书报》,2007年3月28日
    《高举社会主义文艺旗帜,坚决防止精神污染》,1983年10月31日《人民日报》。
    高旭东《对现代批评的多维度审视——读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高旭东《学科的由来、困惑与出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五期。
    黄修己:《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势大于人”》,《东方文化》2002年第5期。
    黄子平《文学史的“边际研究”》,《读书》,1988年04期。
    孔庆东《我看钱理群》,《文艺争鸣》,1999年第3期。
    柳传堆:《冯雪峰与王瑶对新文学“性质”的界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第4期。
    李新宇《走近陈平原》,《文艺争鸣》,2000年第3期。
    孟繁华《精神信念与知识分子的宿命》,《文艺争鸣》,1996年04期。
    钱穆《中国知识分子》,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版。
    宋剑华《从历史与艺术的双重视角认识曹禺》,《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
    孙郁《钱理群:在鲁迅的背影里》,《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唐金海、陈正敏《历史想象的有我之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唐金海《文学史观:“长河意识”和“博物馆意识”》,唐金海《石缝草论稿》,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吴小攀:《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意识形态”》,华文文学2007.3.(总第80期)。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文艺复兴》第二卷第三期,1946年10月。
    吴晓东《“接近诗美”的追寻》,《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吴晓东《历史、审美、文化的统一》,《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吴晓东《钱理群的文学史观》,《文艺争鸣》,1999年第3期。
    吴晓东《陈平原的小说史研究》,《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03期。
    吴晓东《观念史与批评史的合一》,《读书》,1994年05期。
    吴敬琏《中国需要这样的思想家》,《读书》,1995年05期。
    文敏《藉着你的燃烧,我们看见光》,《书城》,2008年第2期
    萧晋《作为现代文学史家的严家炎》,《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薛毅《试谈钱理群独特的学术个性》,《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3期。
    解志熙《文学史的写作及其理论问题》,《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学好文件抓好纲》,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社论。
    易言《评<波动>及其他》,《文艺报》1982年第4期。
    许纪霖《文化热的纪念品》,《南方周末》,2004年06月10日。
    杨联芬《“走出”之后的“返回”》,《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三期。
    赵浩生《周扬笑谈历史功过》,《新文学史料》1978年第2期。
    朱晓进《理论之光照亮了现象研究》,《文学评论》1990年第5期。
    郑伯农《在“崛起”的声浪面前》,《当代文艺思潮》,1983年第6期。
    邹红、黄莹《钱理群与新时期曹禺研究》,《中国文学研究》,2008年第4期。
    张洁宇《文学的疆域》,《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