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心理视野下的学术依附行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术依附现象,反映的是中国现代学术独立自主的求知信念缺乏的问题。传统文化心理的社会倾向与现代学术制度的相互建构是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儒学,由道德实践理性构成的人生论旨趣建构了“社会人”的传统文化心理;科学,由求真超越的知识论诉求建构了“个体理性人”的现代学术文化心理。自近现代学术转型以来,知识形态的变更即带来文化心理的冲突,也就是学术要不要坚持求知创新、独立自主的文化信念问题。
     知识与制度作为学术活动的内容与规则,都是影响学术文化构建的两大变量,构成了考察学术行为、文化心理的大背景,因此以“知识—人(文化心理)—制度”的关系联结形成基本的分析框架,通过追溯现代学术转型的历史过程,考察其中社会文化心理的演变与学术质量的关系。
     从知识的角度看,随着近现代知识转型,现代科学知识型成为中国学术的主要形态。通过严格的方法训练、分科治学,知识生产的“创新”诉求与学术自主意识逐步为中国知识界所接受。这主要是通过知识的理性启蒙价值来实现的,是在个体的致知过程中实现的,也是学者主体性逐步积淀、信念自觉认同的过程。现代学术的独立自主价值观带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超越,如对“学以致用”的学问动机、“权威主义”的社会依附心理的超越等等。总之,是科学知识型的“个体理性人”对儒学“社会人”的文化心理的超越。但是这一现代学术的文化传统,因其后知识制度的转向而导致“断代”,由“自由知识”启蒙、建构学术自主独立的路径遭遇挫折,因此文化心理转型的中断是导致当今学术信念不彰的一个原因。
     从制度建构上看,现代学术的个体理性、独立自主的价值观集中表现在蔡元培时期的大学学科制度上,通过“重学抑术”的知识制度与自由学者的聘任身份,人们在与制度的互动中,建构起学术求知的信念追求,此时的学术制度与现代学术价值观基本一致。其后的新中国大学学科制度,以偏重科技应用的知识取向和单位集体工作的组织取向,实现的是社会倾向的价值观,因此延续了传统文化心理。而知识分子在参与制度规则的制定与资源获取的互动中,建构了具有强烈社会倾向的“力量型”学术和权力意志下满足控制感、稳定感的生活目标,而与现代学术的个体理性、求知价值观疏离。结果是,在强化学术研究的社会意识的同时,造成对现代学术的创新意识的遮蔽,这一后果又成为人们进一步行动的预定条件,于是又继续强化、扩张着人们的“强社会”行为动机,从而产生出当今知识生产不求真知、不求创新的依附现象,而这是由千千万万的读书人与制度互动的结果,是人们自己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因此,知识、人(文化心理)、制度相互作用的社会建构过程,是当前求知型学术信念自我放逐的主要原因,也是本文解释学术依附行为、学术信念文化缺失问题的基本观点。
     通过知识转型与文化心理变迁、文化心理与制度互构的两条分析路径可知,现代学术独立自主的求知信念之形成,从主观上看主要靠学术水平的提升,加强学术化,在亲历的学术探索中自觉获得另外一种生活的意义,启发主体性,因此独立自主的信念不是靠规范、教导、权威等外在力量强加的。从客观上看,提供教授权力、国家权力、大学权力共存的差异制度语境,尤其是加强求知型教授文化在主流制度中的力量,以多重话语的差异语境,在差异比较中进一步突出学术的独特性,是现代学术信念构建的可为之路。
     论文的贡献主要在于,其一,从文化心理的角度,探索了现代学术转型以来,科学的人文精神以及现代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建构历程。通过深入学者的内心世界,开辟了一条“学术与人”的研究路向,使学术行为、学术职业的研究得以进入人的生活,丰富高等教育研究的视野。其二,在对学术依附行为的解释上,提出制度与文化心理的相互建构观,并突出了学术信念构建的知识路径,这是与相关研究的不同之处。
The Behavior of Academic Attachment reflects the shortage of modern academic belief in China, i.e. independence and curiosity. The mutual construction between the social trend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modern academic institutions, is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A social-person imag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is constructed from Confucian, while an individual-rational-person image of modern academic cultural psychology is constructed from modern science. Since the modern academic transition, the knowledge conversion caused the conflict of the two cultural psychology, which focused mainly on the conflict of academic belief, i.e. whether or not the independence and academic curiosity would be persisted in. So the history of modern academic transition becomes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Knowledge and institutions, as the content and regulations of academic activity, are two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academic culture. So the relationship of knowledge,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institutions is brought forward as the basic analysis frame in this dissert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knowledge, since the modern knowledge transition, modern science became the main content of China’s academia. By strictly method training and academic inquiry,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academic autonomy issue are accepted by Chinese academia. The proceeding is achieved mainly by knowledge enlightenness, and is completed by scholars themselves, which means the modern academic belief is mainly an individual task. Meanwhile, the independence and autonomy value of the modern knowledge transcends the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psychology, for example, the motivation of knowledge utilitarian, authoritism, social attachment, and so on. All in all, the individual-rational-person image of modern academic belief transcends the social-person image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the constructing path of modern academic belief is cut down, because the later sheering of knowledge institu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 construction, the individual-rational and independence-autonomy value are reflected mainly on the discipline institutions in Cai-yuanpei president phase in Peking University. The knowledge institutions ,which emphased academic knowledge while ignore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and the faculty employment and appointment system were both consistent with modern academic value. But later the knowledge system and Chinese unit system weighted heavily the techonology knowledge and academic applications. These institution value renewed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y. Intellectuals constructed the strength-type knowledge, but aside the individual rational and curiosity value. So the university institutions of New China reinforced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academic, and expanded the tendency of social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furthermore covered the curiosity value of modern academic. Therefore, the academic attachment behavior is constructed by intellectuals and institutions’social intention. In a word, the history and facts are constructed by people themselves, not just by institution limitat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two paths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brings forward two solutions to the academic attachment problem. One is to further the academic ranks, which is the main way to construct the modern academic value. Intellectuals will obtain the individual-rational living mode mainly by this way. The other is to provide variant institutions, to offer seats for independent and autonomy professors, make more independent behaviors seen in public, which is the key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m.
     The dissertation makes two main contributions. One is the“academic -person”perspective, which broads the vi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by culture psychology. The other is social constructionism opinion between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culture psychology on academic attachment behavior.
引文
1俞吾金.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学术创新[A],葛剑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A].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C].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7-64
    2俞吾金.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学术创新[A].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C],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8
    9原始创新座谈会——自然、科学、人文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J].中国软科学, 2002(8): 56
    
    张楚廷.学术自由的自我丢失[J].高等教育研究, 2005(1): 1-5
    高晓清,顾明远.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对我国切实性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04(3): 5-9
    殷陆君编译.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5, 4
    张应强.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56
    14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27
    15 [挪]G?希尔贝克, N?伊耶著.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M],童世骏,郁振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34
    16袁江洋,刘钝.科学史在中国的再建制化问题之探讨(上)[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0(2): 58-62
    17杜威在《确定性的追求》一书中,将传统西方哲学的特点归纳为对常住性、确定性的追求,后现代哲学家理查德?罗蒂在《哲学与自然之镜》中,也肯定了这一认识,即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而杜威倡导的实践真理,取消了真理的绝对性,并以经验的可验证性作为真理标准,重新为真理立法,但是它所倡导的只是真理的相对性,依然保留了真理假设,并更加突出了真理作为信念处于永久性探究的本质,我以为,后现代真理观基本也是延续这一特征,它彻底解构了真理绝对性假设的谎言,但依然不否定真理,否则人类认识无法沟通、无法达成一致。因此真理观虽然在变更,但并没有取消对真理的信仰,从知识论的角度看,现代学术“求知”的根基从未曾被动摇过。参见【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追求[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59; (美)罗蒂(Rorty R.)著,李幼蒸译.哲学与自然之镜[M].北京:三联书店, 1987.31; Richard Rorty,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11
    18爱德华?希尔斯著,林杰译.论学术自由[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1). 72
    19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15: 41
    20台湾学者杨国枢认为,台湾心理学以及社会科学在近半个世纪中所走的弯路,即用西方的问题、西方的概念、西方的量表与标准来度量许多并不具备普适性的本土问题,导致研究与现实的疏离。国内学者吴康宁则函括此一现象为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有意义的思想从何而来?”的问题,并将学术思想的贫瘠、低质称为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失语”。参考杨国枢,“中国人心理学的本土化”专题演讲,1995年庐山社会心理学高级研讨班,1995年;吴康宁,“有意义的思想从何而来?”,教育部教育学科研究生暑期培训课程,2005年7月15日,于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
    21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领域的特殊性概括为,政治求力(power),经济求利(profit),文化求理(truth),是涂又光先生的“三li说”,见涂又光,文明本土化与大学[J],高等教育研究, 1998(6): 5-7
    22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 2001,序
    
    2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0
    24梁启超著,朱维铮校注.梁启超论清史学二种[M].复旦大学出版社, 1985. 40, 80, 86
    
    25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第5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26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42
    27许倬云.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2. 34
    28林杰.西方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 2003.5;雷晓云.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D].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论文, 2002.11;吴刚著.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论文, 2004. 5
    29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C].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0郑茂平.学术失范的心理动因及学术规范的心理调控[A].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C].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89
    31邓正来.学术规范必须根植于学术界自身[J].文汇读书周报, 2004.9.17
    32俞吾金.学术规范的灵魂是学术创新[A].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C].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46
    33葛剑雄.学术的生命力在于创新[A].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C].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52
    34学术规范:从道德层面回归学术本身——访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N].光明日报, 2006.06.21
    35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93
    36坚持人的社会文化属性,是文化心理学区别于主流科学心理学,及其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根本所在,自然主义科学研究范式为心理学摆脱哲学思辨,披上科学的华丽外衣提供了路径,但是却招致心理学研究脱离文化,脱离生活,解释力度大打折扣的后果。文化心理学以文化为定位,把人置于复杂联系的社会大系统中,研究分析作为文化存在的人及其心理特点,突出了心理的人文社会色彩,使心理学重新回到日常生活情境,为深入理解人类心理与行为的根本提供了一个综合社会、文化、人的角度。是从物化的研究模式转向对人的高级心理现象的综合性研究,是对真实心理的综合研究。“以文化为中心的观点提供了除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对人的解释之外的第四个解释的维度,它的意义像三维空间之后,发现的作为时间的第四个维度”,应该说,是不与心理学主流的三大理论发现相冲突的,但也不是与其在同一个层面上,而是另开辟一个领域,在文化的大框架下,三大发现均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其解释、应用度均有提高,这是文化心理学作为第四个维度的意义所在。(参考叶浩生.试析现代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J].心理学报, 2001(3): 270-275;宋广文.现代视野中的文化心理学初探[J].西北师大学报, 2005(1): 49-51;丁道群.文化心理学的兴起[J].心理学探新, 2002(1): 32-35
    37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庄周有次做梦梦见了蝴蝶,但醒来后却犯起了迷糊:不知周之梦为蝴蝶欤,蝴蝶之梦为周欤?唐代大诗人李白将此典故写进自己的诗里:“庄周梦蝴蝶,蝴蝶梦庄周,一体更变易,万事良悠悠。”这就是庄周梦蝶的典故。其实,中国思想家庄周在两千多年前提出一个让人一直迷惑不解的问题——“我是谁?”“谁是我?”,几千年来,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等都对此兴趣盎然,当然各有看法,这里沿用的“自我”视角是现代心理学的认识成果。
    38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92-94
    39杨莉萍.析心理学中自我概念的三个层面[J].心理科学, 2005(3). 27
    40 Markus, H. & Kitayama, S. Culture and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a(98): 224-253
    41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A].杨中芳,高尚仁合编.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C].台北:流远出版公司, 1991b: 93-145
    42杨宜音.自我及边界:文化价值取向角度的研究进展[J].国外社会科学, 1998(6): 24-28
    43余安邦.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与个我取向成就动机不同吗?[A].杨国枢,余安邦主编.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文化、教化及病理篇[C].台北:桂冠图书公司, 1994. 189
    44杨中芳.试论中国人的[自己]:理论与研究方向[A].杨中芳,高尚仁合编.中国人·中国心:人格与社会篇[C]. 台北:流远出版公司, 1991b: 103
    45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序
    
    46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94
    47杨中芳著.如何理解中国人——文化与个人论文集[C].中国台北:远流出版公司, 2001. 369
    48叶浩生.关于自我的社会建构论学说及其启示. [J]心理学探新, 2002(3): 3-8.参阅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 [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1): 43-48.杨莉萍.析社会建构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 [J]心理科学进展, 2004(6): 951-959
    49在关于学术自由的文章中,指斥中国的人格依附问题、呼唤独立人格是普遍性认识
    50周怡著.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序言
    5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603
    52冯向东.关于吉登斯的社会学研究方法[R].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专题讲座讲义, 2005.6.10
    53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序
    54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三联书店, 1988. 239
    55金生铉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41
    56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5
    57辞海[Z]. 1989(缩印本), 1269;现代汉语词典[Z]. 1996(修订本), 1429
    58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91
    59 [法]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 2001年第1版,译者引语
    60研究学术转型,库恩的范式理论和福科的权力学说支撑的知识型理论各有解释的侧重点,前者更关注知识体系的意义,影响较广;后者更倾向于解释外部力量对知识体系的影响。当然将二者结合无疑可以实现对知识的更全面、深入理解。另外,关于中国知识体系更替问题,陈平原曾指出,“学术转型”或“范式更新”这种言说范式起源于余英时借用库恩科学革命理论,解释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的革命性意义(参见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其后即在不长的时间内,关于学术转型的知识体系构建、外部推动因素的研究,大体都延续这一说法。本文从社会文化心理角度,探析学术转型的信念更替问题,也是建立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
    61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封底
    62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18
    63李慎之.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经典[J].开放社会科学, 1998(5): 12-13
    64胡逢祥.“五四”开创的现代学术传统[J].探讨与争鸣, 1999(5): 26-28
    65朱汉国.创建新范式:五四十七学术转型的特征及意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2)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兴起——以北大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2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 2001
    
    66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总序[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 50
    67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为中心[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4
    
    6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4-26
    6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6
    70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6
    71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J].中国社会科学, 2002(2): 107
    72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3
    73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就是那些喜欢知道真理的人”,参见〔古希腊〕柏拉图,国家[A],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 83。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对象就是探索“适用于一切存在物的”真理。尽管对于究竟什么是“真理”有不同的看法,如柏拉图认为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是思想和物的符合,还有实用主义的实践真理观及后现代真理观等等,但总的来说,他们都认为“真理”是人们的知识应当追求的目标,也是人应当服从的规律。
    
    74徐克谦.“道”与“真理”[J].江苏社会科学, 2005/6. 6-8
    75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37
    76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1
    77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序
    
    78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42
    79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M].梁向阳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 141
    80许道勋,徐洪兴著.中国经学史[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8
    81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J].中国社会科学, 2002(2). 114
    82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J].中国社会科学, 2002(2). 112
    8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8-10
    84杨念群著.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86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68-84
    87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71
    88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12
    89许良英编译.爱因斯坦文集(卷1)[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574
    
    90吕思勉著.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5. 29
    91高华.试论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机制[J].中国文化研究, 1995(1). 52
    93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31
    94科恩著,颜锋等译.牛顿革命[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5
    95 (法)笛卡儿.谈谈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50
    96 (英)约翰?齐曼,可靠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26
    97 (法)米歇尔?福科.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8. 233
    98 (美)卡尔?博格斯,李俊等译.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145
    
    99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574
    100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8
    101吴刚.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18
    102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61
    103约瑟夫?本戴维著,赵佳苓译.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165-166
    104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2-23
    107吴刚.中国意识中的科学与科学教育[A].丁钢主编.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4辑[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42
    108爱因斯坦的平淡生活[EB/OL]. http://kaixuanmen.bokee.com/1261170.html.博客中国网, 2005-4-20
    109爱因斯坦的机遇与眼光——杨振宁教授在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北京)上的讲演[EB/OL], http://www.kdata.cn/html/natural_science/physics/20070112/972.html,科学知识网, 2007-1-12
    110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 314
    111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 2001,序
    113 [德]柯武刚等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2
    114 [美]道格拉斯?诺斯著.李强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34
    115 [美]道格拉斯?诺斯著,李强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50
    116 [美]道格拉斯?诺斯著.李强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63-64
    117 [德]柯武刚等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34
    118钱穆.中国学术通义[M].台湾学生书局印行,序
    
    119方文著.社会行动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170
    120邓正来著.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第一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 17
    
    122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Z].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88
    123大学堂章程.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Z].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98
    124张百熙奏筹办京师大学堂情形疏.北京大学史料(第一卷)[Z].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4
    125王汎森.思潮与社会条件.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 221
    126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8. 98
    127李春萍.学科制度下中国学术的演变:以北京大学为例1989-1927[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 2004. 46
    128北京大学改组将次实行.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Z].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215
    129蔡元培.大学改制之事实及理由.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131-134
    130蔡元培.大学令.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二卷[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284
    131蔡元培.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210
    
    132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C].北京:中华书局, 1988. 521
    133蔡元培.吾国文化运动之过去与将来[A].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617
    134校长布告·研究所简章.北京大学史料(第2卷2)[Z].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336
    135公布北大[研究所简章]布告.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439-440
    136胡适,唐德刚译.胡适口述自传[M].华文出版社, 1992. 228
    137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324
    138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D].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 1999. 416
    139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06
    140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150
    141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05
    142关于中学、西学是否具有对应性、能否转换的内在通约性问题,近年来开始引起人们的警惕,对“胡话汉说”、“汉话胡说”的声讨尤其反映在哲学研究上,严格依循西方学术的体系、概念,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古代思想的精髓。另一方面,当代西方学界也开始质疑各门学科之间的区分是否有效,华勒斯坦的“重建社会科学委员会”通过分析地区研究的实践,提出“对社会科学知识所作的鲜明的制度性区分具有相当大的人为性。”(参考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北京:三联书店, 1997. 41)以上可看作是对中、西学如何贯通问题的深层次的学术争议,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在中国学术转型的初期,整理国故的确起到贯通转化、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143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序[M].长沙:岳麓书社, 1986. 2
    
    144陈独秀.新教育是什么[A].任树达编.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 230
    145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92
    146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116, 296
    147清华学校研究院辑.清华学校研究院缘起[Z].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 3
    148北京大学日刊. 1924年3月17日.北京大学史料第1卷[Z].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253
    149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121, 139
    150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M].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15
    151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9
    
    152西南联合大学北京校友会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史[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71
    153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史料(一)[Z].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1998. 17-18
    154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第1版)[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184
    155张伯苓.南开大学复兴筹备会议记录.转引自梁吉生.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第1版)[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3. 102
    156刘述礼,黄延复编.梅贻琦教育论著选(第1版)[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185
    
    157潘乃穆,张海焘.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潘光旦文选(第1版)[C].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 570
    158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四辑)第1版[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156-158
    159杨振宁.读书教学四十年.杨振宁文集(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443
    
    160关于全国高等财经院系的方针任务[A].高等教育部办公厅编.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第二辑)[Z], 1955.1-5
    161胡建华著.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五十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162-169
    162关于综合大学的方针和任务的报告[A].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办公厅编.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第一辑)[Z]. 1954. 19
    163关于政法教育的方针任务[A].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办公厅编.高等教育文献法令汇编(第二辑)[Z]. 1955. 6-10
    164冯向东.大学中的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R].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讲座讲义, 2004. 4. 26
    165冯向东.大学中的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R].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讲座讲义, 2004. 4. 26
    166冯向东.大学中的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R].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讲座讲义, 2004. 4. 26
    167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91
    168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 1954年的工作总结和1955年的工作要点[A].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法令选编[Z]. 75
    169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93
    
    170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上、中、下)[Z].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8. 2288
    171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名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2(3): 55-61
    172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94
    
    173佐滕学.教师教育[R].教育部“教育学”研究生暑期培训班讲座.上海:华东师大, 2005.7.8
    174 [英]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著,肖文明等译.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译序
    175涂又光.高等教育哲学课程讲授[R].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 2003. 10. 19
    176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30
    177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159
    178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导言.胡适文集6[C].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182
    179顾颉刚.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A].古史辨第2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187
    180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4. 235
    181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4. 213, 215
    
    182沈兼士.近三十年来中国史学之趋势.沈兼士学术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72
    183贺麟.学术与人生[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258
    184朱先教授在北大史学会成立会的演说[N].北京大学日刊, 1922.11.24
    185顾颉刚.自序[A].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84
    
    186顾颉刚.自序[A].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78-79
    187顾颉刚.自序[A].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95
    188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2.摘要
    
    189张冠生著.费孝通传[M].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0. 60- 68
    190顾潮.顾颉刚年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347
    191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贰拾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5. 112
    192谢泳.西南联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与衰落[A].许纪霖编.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C].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 400
    193王中江.理性与浪漫——金岳霖的生活及哲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48
    194朱光潜,朱光潜全集[C].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0. 210
    195邓正来,关于社会科学的思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18
    
    196活着的奇迹——经济学家纳什的传奇人生[EB/OL],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27135.shtml,天涯社区网,2005-9-22
    197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2
    198王法周.从《古史辨》看1920年代史学中的西学观念和方法[A].郑大华.邹小站主编.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60
    199胡适.介绍几部新出的史学书[A].顾颉刚.古史辨第二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339
    200王克君.从科学史看无形学院对科学发展的作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2): 122
    201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J].历史研究, 2002(4): 48
    202傅斯年.致胡适. 1947年2月4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70
    203傅斯年.致胡适. 1947年3月28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90-191
    
    204胡适.致傅斯年. 1947年2月6日.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C].北京:中华书局, 1980. 173
    205胡松涛.在水一方.有一群清洁的灵魂[J/OL]. http://www.housebook.com.cn/200301/15.htm.书屋. 2003(1)
    
    206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金明馆丛稿二编[C].北京:三联书店, 2001. 218
    207顾颉刚.悼王静安先生[A].陈平原编.追忆王国维[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 133-134
    208刘大椿著.科学活动论·互补方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198
    
    209蒋梦麟.西潮·新潮[M].长沙:岳麓书社, 2000. 119
    210王学典,孙延杰著.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 35
    211王学典,孙延杰著.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 35
    
    212王学典.孙延杰著.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 42-43
    213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4. 6
    214关小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乡村士子[J].历史研究. 2005(5): 11-23
    215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M].北京:三联书店, 2004. 467
    216胡仁源.北京大学计划书[Z].北京大学档案馆.转引自李春萍.学科制度下中国学术的演变:以北京大学为例1989-1927[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 2004. 58
    217冯友兰.三松堂自序[M].北京:三联书店, 1984. 62
    218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44
    219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课?第二学期讲义序目.古史辨第1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59
    220顾颉刚.自序.古史辨第1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6
    221顾颉刚.自序.古史辨第5册[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25, 27
    222王学典,孙延杰著.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扉页
    
    223唐德刚.胡适口述自传?注释.胡适文集1[C].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349
    224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471
    225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248
    226贺麟.文化与人生[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8. 265
    227陈平原说,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分清“述学”与“议政”,不是十分容易;但认准政治与学术,各有各的游戏规则,不再借学术谈政治(或反之),有利于政治与学术各自的正常发展。这也是近年来不少年轻学人发展两套思路两幅笔墨——以杂感议政,以专著述学——的主要原因。这一学术选择,有近年政治环境的制约,有文化保守主义与市民社会理论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被近百年中国学术史的思考逼出来的。参见陈平原著.当代中国人文观察[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38
    228郭国灿.思想的历史与历史的思想[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300
    229张汝伦著.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105
    231 DEREK BOK. University in the Marketplace[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61-63
    232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上海:三联书店, 2002. 72
    233顾颉刚.自序[A].古史辨第一册[C].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84
    234王学典,孙延杰著.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 35
    235王学典,孙延杰著.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M].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 42-43
    236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162
    237何兆武.中学西学之争下的近代化道路[N].中国教育报, 2006. 12. 12
    238王国维.国学丛刊序.王国维遗书[M].第三册.上海书店, 1983. 202
    239王国维.论近代之学术界.王国维遗书[M].第三册.上海书店, 1983. 527
    240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J].新华文摘, 2005(24). 78
    241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J].新华文摘, 2005(24). 76
    242何兆武.中学西学之争下的近代化道路[N].中国教育报, 2006. 12. 12
    
    243余英时.钱穆与中国文化[M].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4. 15
    244宋祖良,范进编.会通集[M].北京:三联出版社, 1993. 31
    245贺麟.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406
    246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
    247 [美]E.希尔斯著.傅统先,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20
    248叶文梓.论大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特殊性[J].高等教育研究, 2006(5). 57
    
    249约瑟夫?本戴维著,赵佳苓译.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57
    250约瑟夫?本戴维著,赵佳苓译.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8. 146
    251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一一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4
    252万力维.学科:原指、延指、隐指[J].现代大学教育, 2005(3): 5-9;李金奇,冯向东.学科规训与大学学科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 2005(9): 38-42;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其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 2002(4): 46-50;冯向东.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 2002(3): 39-44;冯向东.张力下的动态平衡:大学中的学科发展机制[J].现代大学教育, 2002(2): 26-30;韩水法.大学制度与学科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 2002(3): 57-62;李春萍.分工视角中的学术职业[J].高等教育研究, 2002(6): 36-41
    253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on Language [M]. New York: Pan-theon, 1972. 216
    
    254米歇尔?福柯著.刘北城,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M].三联书店, 1999.封底
    255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on Language [M]. New York: Pan-theon, 1972. 224
    
    256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 2001(6): 126-137
    257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5. 33
    258 (美)彼得·布劳著.孙非,张黎勤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137
    259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224-225
    260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261
    261王承绪著.伦敦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27, 32
    262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120-121
    263 (美)伯顿·克拉克著.王承绪,徐辉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279
    264鲍嵘.学科制度的源起及其走向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 2002(4): 14-17
    265周作宇.学科分层与哲学社会科学的能力建设[J].科学中国人, 2004(8). 17;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论文, 2005. 134
    266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192
    267顾颉刚.自序.古史辨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4
    268苏双碧,王宏志,吴晗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34
    
    269刘又辛.治学纪事[M].成都:巴蜀书社, 2002. 71
    270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四辑第1版[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8. 66
    271许渊冲.诗书人生[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3.61
    
    27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 1954年的工作总结和1955年的工作要点[A],中国高等教育文献法令选编[Z], 75
    273董健.总序.陈平原著.当代中国人文观察[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1
    274陈平原著.当代中国人文观察[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24
    275冯向东.大学中的学科发展与学科建设[R].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专题讲座讲义, 2004.5.3
    
    276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33-35
    277田正平,吴民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J].教育研究, 2004(10): 23
    
    278王晓秋.辛亥革命与民国初年的北京大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6): 47
    279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63
    280应星.塑造中国大学精神的现代实践——以蔡元培1917-1923年对北京大学的改造为中心[A].甘阳,李猛编.中国大学改革之道[C].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171
    281李路路,李汉.林等.中国的单位现象与体制改革[J].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4(2): 153
    282陈向明.中国的学术职业[A]. [美]阿特巴赫主编,施晓光主译.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96
    
    283金耀基.关系和网络建构.金耀基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102
    284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95
    285阎光才.学院人的“癖好”与大学的制度安排[J].高等教育研究, 2006(1). 52
    286 (美)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26
    28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34-35
    288即波普尔所醉心的“世界3”的内容,在自然物理世界和主观思想世界之外又抽象出一个纯粹观念的、独立于人的“世界3”,波普尔是要以之说明人们生活的现实发生场域:既非在纯客观物理世界、也不是在个人的主观遐思世界,由人类思想史上出现过的各种观念的历史构成了一个意义的世界,这是人的生活意义、精神世界的源泉。
    289冯向东.文化建构与波普尔的“世界3”[R].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生专题讲座, 2006. 9. 13
    
    290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 2001. 138
    291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 2001. 173
    292许纪霖.“断裂社会”中的知识分子[A].许纪霖编.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C].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编者序
    293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M].中华书局, 2006: 1-22
    294干春松. 1973年的梁漱溟和冯友兰,干春松著.制度儒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73
    295阎光才.学院人的癖好与大学制度的安排[J].高等教育研究, 2006(1). 52
    296黄平.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后果——中国知识分子在50年代的经历探源[J].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4. 11(9): 117
    297董云川.对教育规划流行词汇之新解[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5): 39
    298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 2001(6): 126-137
    299黄平.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后果——中国知识分子在50年代的经历探源[J].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4.11(9): 116
    300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一卷[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13
    301万俊人.制度的美德及其局限[J].新华文摘, 2005(20): 17
    302陈向明.中国的学术职业[A]. [美]阿特巴赫主编,施晓光主译.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108
    
    303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149
    304 K. J. Gergen.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M]. Basicbooks. 1991: 91
    
    
    306张汝伦著.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3-54
    307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54
    
    308福科术语
    309周勇.教育空间中的话语冲突与悲剧——中国十一世纪的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10吴国盛.科学与人文[A].吴国盛著.自由的科学[C].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28
    311曾昭奋.清华园随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76-92
    312陈丹青.清华大学美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0年以《西藏组画》而名声大噪,被称为中国当代美术史的里程碑,后游学美国。2000年,他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为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因“四年招不到一个硕士生”、“痛斥艺术教育虚假繁荣”、“不满意行政管理教育体制”,于2005年底辞职。
    313陈丹青.“我不想再玩下去了,这是一种奢侈”[EB/OL], http://www.people.com.cn/GB/news/人民网, 2005-3-27
    314徐友渔.“陈丹青出走我们都有责任”[EB/OL], http://www.people.com.cn/GB/news/人民网, 2005-3-27
    315杨中芳.“心理学中庸研究”课件[EB/OL], http://www.xl5.com.cn/Html/wzbl/,中国心理网, 2006-12-20
    316徐友渔.陈丹青出走我们都有责任[EB/OL], http://www.people.com.cn/GB/news/37146/45767/3273142.html人民网, 2006-2-11
    317杨中芳.“心理学中庸研究”课件[EB/OL]. http://www.xl5.com.cn/Html/wzbl/.中国心理网, 2006-12-20
    
    318蔡仲德.论冯友兰的思想历程[A].郑家栋,陈鹏选编.解析冯友兰[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522
    319张楚廷.学术自由的自我丢失[J].高等教育研究, 2005(1): 1-5
    320江晓原,谢宝耿.从科学史到科学文化[J].学术月刊, 2004(12): 79
    321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A].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25
    322北京大学陈平原发言.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焦原始创新(原始创新座谈会)[J].中国软科学, 2002(8): 37-38
    323邓正来.社会科学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
    
    324鲁洁.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J].教育研究, 1996(2): 78
    325“科研泡沫虚饰“纸上繁荣”[EB/OL], http://www.sina.com.cn北京晨报, 2006.09.14
    
    326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5-16
    327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 http://www.wehoo.net/book/wlwh/a30012/A0146.htm威虎书屋网, 2006-12-3
    328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50
    330 [美]E.希尔斯著.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14
    331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26
    332 (德)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M].工人出版社, 1987:前言
    333弗洛姆,陈学明译.逃避自由[M].工人出版社, 1987. 16
    
    334弗洛姆,陈学明译.逃避自由[M].工人出版社, 1987. 70
    335 [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M].李俊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143
    336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J].新华文摘, 2005(24): 6
    337社群主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种思潮,参见李明辉著.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8-9;唐士其著.西方政治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67
    338李明辉著.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序言, 2
    339当代新儒家在以现代知识重新诠释儒家思想时提出了人格主义(personalism),认为儒家的“君子”、“内圣外王”等思想具有综合群性与个性,又超越其上的潜力,从而消弭西方现代文化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针砭二者之偏颇,可以为现代社会思想提供一个新视角。见余英时、杜维明相关著作。
    340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A].许纪霖编,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C].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 364-392
    341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11-12
    
    
    342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11
    343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香港: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1992. 207
    34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39
    345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92
    346 [美]杜维明.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钱文忠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156
    347邓正来.我的学术之路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M], 2004. 331
    348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J].教育研究, 2002(11): 22
    349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4. 86-87
    350王铭铭.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以人类学为中心的思考[EB/OL]. http://www.tecn.cn/data/detail.php?id,学习型社会领航者网, 2006-12-11
    351邓正来.我的学术之路与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32
    352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J].新华文摘, 2005(24): 3
    353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12
    355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70
    
    356丁东,谢泳.论自由撰稿人[A].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C].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23
    357丁东,谢泳.论自由撰稿人[A].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C].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327
    358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吉林大学教授就职演讲[A].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20
    359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吉林大学教授就职演讲,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21-322
    360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吉林大学教授就职演讲,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20-321
    359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吉林大学教授就职演讲,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21-322
    360邓正来.中国法学的重建:批判与建构——吉林大学教授就职演讲,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320-321
    362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 2002(11): 11
    363刘北成.“当代法国思潮变迁与福柯”.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初版前言
    364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380
    365转引自彭小燕.瞩目自由意志呼唤独立精神——鲁迅社会历史观[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12
    366张应强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201
    367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 2002(11). 11
    368 [英]史蒂文?卢克斯.阎克文译.个人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100
    369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J].教育研究, 2004(5). 22
    370中国也有意志自由的思想,但是局限在道德伦理修养上,如孔子说“为仁由己”,成就的是人格的完满,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认识论,它蕴含的是人有创造思想的意志自由,这是成就学术的“知”的可能,所以中国虽然有内在的、积极自由的思想,但不是个人认知方面的,故此引申不出尊重个性、鼓励自由的话语。另一方面,“争取……”的消极自由观更是缺乏,儒家意志自由的思想始终指向个人的内在超越,素来重视道德上的义务,而没有权利的观念,西方近代争取自由的思想是我们所不具备的,相反,我们以遁世哲学,实现孔子“隐居以求其志”,孟子“穷则独善其身”的教诲,历史上的释、道、儒皆遵此道,甚至有士人将隐遁的自由当做一种精神发展的最高状态,及人格实现的终极目标来实现,因此历史上每遇迫害、压制,知识分子即让开一步。这里对“学术与个性”问题的思考,基本围绕内在自由和外在自由缺失的思路。
    371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 259
    372李醒民.爱因斯坦的自由观[J].史学理论研究, 2005(4): 147
    373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80
    374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82
    375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83
    376李醒民.爱因斯坦的自由观[J].史学理论研究, 2005(4): 145
    377转引自李醒民.爱因斯坦的自由观[J].史学理论研究, 2005(4): 149
    378张应强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237
    379这是西方自由主义的主要形式.即“免于……干扰”的消极自由
    380李醒民.爱因斯坦的自由观[J].史学理论研究, 2005(4): 148
    381韦政通在分析中国现代化中,针对外在自由的“权利争取观念”,在中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不足的问题,强调“将内在自由视为自由的起点,外在自由才是自由的终点,才是人生奋斗的目标。”这里针对学术自由自我放逐的现象,更侧重内在自由的重要性,韦氏联通的观点对本文启发极大。参考韦政通著.儒家与现代化[M].台湾:水牛出版社, 1986. 69
    382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02
    383学术规范.从道德层面回归学术本身——访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N].光明日报, 2006-06-21
    384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上海书店, 1991. 151
    385贺麟.文化与人生[M].上海:上海书店, 1991. 151
    386学术规范:从道德层面回归学术本身——访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孙正聿教授[N].光明日报, 2006-06-21
    387张应强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56
    388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J].教育研究, 2004(5): 19-22
    389刘东.阅读中国丛书序. (美)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序
    390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2. 38
    [1] (美)杜威著,傅统先译.确定性的寻求[M].第一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6
    [2] (美)华勒斯坦等著,刘锋译.开放社会科学[M].第一版.北京三联书店, 1997
    [3] (美)华勒斯坦等著.学科·知识·权力[M].第一版.北京三联书店, 1999
    [4]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第一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5] (法)米歇尔·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 2001
    [6] (美)理查德·罗蒂著,黄勇译.后哲学文化[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
    [7]罗志田著.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M].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
    [8] (美)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M].第2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9]邓晓芒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M].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10]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M].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1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二卷)[M].第1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
    [12]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下册) [M].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 1949
    [13]余英时著.中国知识分子论[M].第1版.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7
    [14] (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等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15] (台湾)殷海光著.中国文化的展望[M].第1版.中国和平出版社, 1988
    [16] (美)周策纵著.五四运动史[M].第1版.长沙:岳麓书社, 1999
    [17] (法)邦雅曼·贡斯当著.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18]金耀基著.大学之理念[M].第1版.三联书店, 2001.12
    [19] (美)唐纳德·肯尼迪著,阎凤桥等译.学术责任[M].第1版.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2
    [20] (美)约翰·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M].第2版.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21] (美)罗伯特·金·默顿著,范岱年等译.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第1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2] (台湾)傅大为著.知识与权力的空间——对文化、学术、教育的基进反省[M].第1版.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990
    [23] (英)迈克尔·波兰尼著,许泽民译.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第1版.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
    [24] (美)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M].第1版.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7
    [25]冯友兰著.三松堂全集(第11卷) [M].第2版.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
    [26]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M].第2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7] (加拿大)许美德著,许洁英等译.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M].第1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8]侯外庐著.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M].重庆文风书局,中华民国33年初版
    [29]曲士培著: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M].第1版.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3
    [30]余英时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第1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31] (美)E·希尔斯著,傅铿等译.论传统[M].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32]贺麟著.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C].第1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33]侯外庐等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M].第1版.上海:三联书店, 1949
    [3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35]保罗?凯琳.心理学大曝光:皇帝的新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36]杨鑫晖.中国心理学思想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4
    [37]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38]杨中芳.如何研究中国人[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39]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40]杨国枢,文崇一.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的中国化[M].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 1982
    [41]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文化反思与典范重建[C].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2]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43]吴刚著.知识演化与社会控制——中国教育知识史的比较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44]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45]翟学伟主编.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46]吴国盛.科学的历程[M].第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7]周光礼.学术自由与社会干预:大学学术自由的制度分析[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48] (英)德兰逖著,张茂元译.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西方社会科学基本知识读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49]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一种对解释社会学的建设性批判[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50]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51] (美)卡尔?博格斯,李俊等译.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52]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53]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C].北京:中华书局, 1984
    [54]黄福涛主编.外国高等教育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5]唐君毅著.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6
    [56]杜维明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57]陈洪捷.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58]艾尔曼著,赵刚译.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7
    [59]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8
    [60]胡适.胡适文集[C].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61]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62]邓正来.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63]许纪霖编. 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C].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
    [64]罗志田.再造文明的尝试——胡适传(1891-1929)[M].中华书局, 2006
    [65] (美)阿特巴赫主编,施晓光主译.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C].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
    [66]张汝伦著.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67]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68]周勇.教育空间中的话语冲突与悲剧——中国十一世纪的经验[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69]吴国盛著.自由的科学[C].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70]曾昭奋.清华园随笔[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71]韦政通.中国文化与现代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72]杨国枢著.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本土化研究[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73] [美]E.希尔斯著.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74]李明辉著.儒家视野下的政治思想[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75]金耀基著.金耀基自选集[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76] (德)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M].工人出版社, 1987
    [77]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9
    [78] (英)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
    [79]邓正来著.研究与反思——关于中国社会科学自主性的思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80]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C].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
    [81] (英)史蒂文?卢克斯.阎克文译.个人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
    [82]张应强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00
    [83]韦政通著.儒家与现代化[M].台湾:水牛出版社, 1986
    [8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
    [85] (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86]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三联书店, 2005
    [87]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
    [88]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89]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90] (美)罗伯特·伯恩鲍姆著,别敦荣译.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M]. 2003
    [91]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1]黄平.有目的之行动与未预期之后果——中国知识分子在50年代的经历探源[J].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4(9): 47-51
    [2]陈学飞.西方学术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述略[J].教育研究, 1993(5): 10-15
    [3]吴康宁.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J].教育研究,2002(11): 19-23
    [4]吴康宁.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J].教育研究, 2002(11): 8-11
    [5]吴康宁.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 2000(9): 51-54
    [6]李醒民.爱因斯坦的自由观[J].史学理论研究, 2005(4): 16-23
    [7]叶浩生.再论心理学的分裂与整合[J].心理学探新, 2002(2): 23-26
    [8]余德惠.文化心理学的诠释之道[J].本土心理学研究, 1996(6): 18-36
    [9]叶浩生.关于自我的社会建构论学说及其启示[J].心理学探新, 2002(3): 3-8
    [10]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1): 43-48
    [11]杨莉萍.析社会建构心理学思想的四个层面[J].心理科学进展, 2004(6): 951-959
    [12]石中英.教育信仰与教育生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2): 28-35
    [13]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3):101-109
    [14]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6): 12-14
    [15]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20(2): 36-45
    [16]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教育研究, 2005, 26(12): 11-16
    [17]鲁洁.关系中的人:当代道德教育的一种人学探寻[J].教育研究,2002, 23(1):3-7
    [18]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3, 1(1): 27
    [19]叶澜.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J].教育研究, 2006, 27(8): 3-11
    [20]邬大光.大学理想和理念断想——为赵婷婷《大学何为》一书而作[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6(11): 1-7
    [21]朴雪涛.论知识制度与大学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论文, 2003
    [22]林杰.西方知识论传统与学术自由[D].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论文, 2003
    [23]雷晓云.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其文化透视[D].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论文, 2002
    [24]干春松.科举制的衰落和制度化儒家的解体[J].中国社会科学, 2002(2): 17-23
    [25]李朝晖.知识与控制:中国古代科学教育的社会学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教科院博士论文, 2004
    [26]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 2005
    [27]方文.后学的养成、评价和资助[J].中国社会科学, 2002(9): 38-42
    [28]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 2001(6): 21-28
    [29]吴国盛.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J].中国社会科学, 2002(9): 13-15
    [30]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独立评论》群体及其角色与身份[J].历史研究, 2002(4)
    [31]韩震.现代性、全球化及其认同问题[J].新华文摘, 2005(24): 3-7
    [32]何兆武.中学西学之争下的近代化道路[N].中国教育报, 2006.12.12
    [33]叶文梓.论大学教师生活方式的特殊性[J].高等教育研究, 2006(5): 57-60
    [34]李路路,李汉林等.中国的单位现象与体制改革[J].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 1994(2): 31-37
    [35]阎光才.学院人的“癖好”与大学的制度安排[J].高等教育研究, 2006(1): 23-28
    [36]张楚廷.学术自由的自我丢失[J].高等教育研究, 2005(1): 1-5
    [37]李培林.裂变中的大学教育[J].环球扫描, 2004: 7-11
    [38]傅林,胡显章.大学文化研究综述[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1-15
    [39]张剑波.对民国时期私立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考察[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4-8
    [40]郁振华.克服客观主义—波兰尼的个体知识论[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2(1): 40-42
    [1] Daft, Richard L.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M]. 7th edition.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lishing, 2001: 314
    [2]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 A faculty perspective. Sacramento: Academic Senate for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 1998
    [3]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 Defending Tenure: a Guide for Friends of Academic Freedom. Washington, D.C.: AAUP. 1997
    [4] Ayers, David John "My Days and Nights in the Academic Wilderness," Heterodoxy, 1993: 1, 12-13
    [5] Berrill, Kevin. "Organizing Against Hate on Campus: Strategies for Activists," inHerek and Burrill, 1992: 259-269
    [6] Bomajian, Haig. Academic Freedom: New York: Neal Schuman, 1989
    [7] S Koch ,Psychological science versus the science humanism antinomy:Intimation of a significant science of man[J].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61(16):131-142
    [8] K·J·Gergen, social psychology as histor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73(2):69-73
    [9] K·J·Gergen, Toward a postmodern psychology[J].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 1990, 18(1):59-64
    [10] K. J. Gergen.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M]. Basicbooks. 1991
    [11] Clark, Charles. Academic Politics: Is Political Correctness a Problem on College Campuses? CQ Researcher, 1996, 6(7): 145-168
    [12] Burton R. Clark. The Open Door College- A Case Stud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60: 181
    [13] Clark Kerr.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5th edition. United Stat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14] Jacques Barzun.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8
    [15] Morris Freedman. Chaos In Our Colleges. New York: Van Rees Press. 1963
    [16] Magoon, A, J. Constructivist Approach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7, 651-693. Smith, J. K. Quantitative versus Qualitative Research: An Attempt to Clarify the Issue. Education Researcher, 12(3), 6-13
    [17] [11] Egon G. Guba, Yvonna S. Lincoln. Effective Evaluation[M]: Improving the Usefulness of Evaluation Results through Responsive and Naturalistic Approach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81
    [18] Richard Rorty, 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9
    [19] DEREK BOK. University in the Marketplace[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61-63
    [20] Michel 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Discourse on Language [M]. New York: Pan-theon, 1972
    [21] K. J. Gergen.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M]. Basicbooks, 1991
    [22] Markus, H. & Kitayama, S. Culture and self: 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 emotion, 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1a, (98): 224-25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