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的急剧转型已使学校教育处于紧迫的变革压力之中,因此,学校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不停地审视社会对其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并采取对策进行相应的变革。学校变革是指为了适应内外的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对学校相关要素的改造,从而达到提高学校效能,促进学校目标达成的行动。
     学校同社会其他组织一样,是一个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具有开放性、适应性和动态性的基本特征,面对复杂的环境学校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的交换,提高学校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学校变革的过程也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然而,实践表明:无论是世界东方的学校还是世界西方的学校,都“正进行着一场最终毫无结果的艰难的战斗”。各种致力于提高和改善学校教育的改革从未停止过,但学校真正发生改变的却很少。尽管许多学校可能声称它们一直积极投身于改革,而且做出了最大努力,但是学校改革多半缺乏成效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事实。为什么变革如此难以推行?它背后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着如此大的阻抗作用?学校变革的内在机制是什么?我国现存的学校变革机制存在怎样的问题?怎样完善现有的机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校发展?这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并且是各级教育界人士所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
     当学校变革推进到一定程度后,仅有制度意识已经难以满足变革的需要,我们必须将对问题的把握提升到机制意识的层面。而对学校变革机制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学校变革系统的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和运行原理,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有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就可以使学校变革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也就是说当外部环境发生不确定性变化时,学校系统能够自动地迅速地做出反应,调整原来的变革目标和策略,使变革得以顺利进行。本文中作者在建立了变革机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来反思学校现有的变革机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于调整和改进学校变革机制建设进而改进变革的实践具有很强的意义。
     学校变革机制是指学校变革系统的核心要素及其工作原理,这个工作原理主要探讨的是变革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所以本论文中作者首先分析了学校变革系统的主要构成要素,认为主要包括变革的动力、变革的目标、变革的主体、变革的传导、变革的协调和变革的监督六个构成要素,并进而探讨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建立起了分析和研究学校变革机制的理论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作者从学校变革的启动、实施、制度化三个阶段,进一步探讨了学校变革机制的运行原理,揭示了学校变革机制是一个不断循环的动态系统,在变革实践中既要能够了解学校变革机制运行中的各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同时还要根据学校变革机制的整体运行情况做出局部的适当调整,进而更新或促成新的学校变革机制的生成。最后作者在建立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运用了系统的方法,从学校变革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原理的整体角度来反观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认为在学校变革目标设计与转化、变革主体多元与内耗、变革动力结构与变革成效、变革监督与反馈调节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为了解决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机制存在的问题,促进学校变革机制的良性运行,作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一是要树立复杂性学校变革观,二是要强化学校变革机制建设的目标意识,三是要协调多元变革主体之问的利益冲突,四是要构建可持续性的动力结构,更多地激发变革的内生性的动力,五是健全科学的监督反馈机制,通过监督机制来调整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结构和关系,促进学校变革的良性运行。
With the advent of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urrent human society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transformations:the global economy comes into integration; our work and life go through oceans of changes. The rapid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has made schools confronted with urgent pressure of changing. Thus, schools should continuously reflect upon the requirements that society has raised and take countermeasures to carry out responsive reform. The reform of schools implies that in order to adapt itself to social environment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mpus, the related elements of schools should be remolded, thereby, the school efficac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school goals can be achieved. However, practice shows that whether the world of the East or the world of the West, people are holding "a futile and tough battle". All kinds of reforms that are endeavor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schools have never been stopped, but few schools are really changed to some extent. Although many schools possibly assert that they have thrown themselves into reforms actively, and expend their maximum efforts, there still exists a rather universal social fact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se schools lack of responsive effect. Thus, why are those reforms too difficult to be promoted? What factors are on earth producing so much resistance effect in the rear? What i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chools reform? What problems are happening inside schools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How to improve present mechanism so as to better promote development of schools? It has become a social focus and a pressing issue that personages of different levels of educational system must face.
     When present school reforms are advancing to some extent, only the awareness of institution can hardly meet the needs of reforms. Thus we must raise the issues to higher level of awareness of mechanism.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establish "framework of reforming mechanism" to reflect upon kinds of mechanisms to analyze its existing problems, which is of much significance to adjust and improve school reforming mechanism, moreover to enhance the practice reform.
     School reforming mechanism is the core factor as well as the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 school reforming system. These principles mainly probe interactive relations among each factor of the reforming system. So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firstly analyze chief constituents of reform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six factors of reforming dynamic, reforming objectives, reforming subjects, reforming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reforming supervision.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lso probe interactive relations among them and establish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investigating schools reforming mechanism. Secondly the author further discuss operating principles of the schools reforming mechanism, reveals that the operating process mainly include the three stages of initiation, operation and systematizing, and indicate that internal mechanism of schools is a dynamic system that is cycling. In the reforming practice, people should comprehend the running states of each subsystem of the reforming mechanism, and make timely partial adjustment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running state of school reforming mechanism, moreover to upgrade or promote the generation of new reforming mechanism. In the end, basing on the established theoretical framework, the author use systematic methods to observe school reforming mechanism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ts constituents and its operating principles, and conclude: reforming objectives of schools are not clear; the power of reforming subjects is disperse; the reforming dynamic is not adequate, and the coordination and supervision mechanisms are not complete, and so on. In order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school reforming mechanism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and promote healthy operation of school reforming mechanism, the author put forward relative countermeasures:first, to establish intricate perspective of school reforming; second, to make the objectives of school reforming concrete; third, to get the strength of reforming subjects together, coordinate relations of interest of reforming subjects, reduce resistance during the reforming process; fourth, to adjust dynamic structure of reforming mechanism, arouse androgenic power of reforming; fifth, to promote healthy operation of school reforming by means of supervising mechanism in order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and relation among constituent factors and promote healthy operation of school reforming.
     At pres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e research findings about backgrounds, patterns and dynamic of school reforming are rather plentiful. However, few researches about reforming mechanism exist, and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ly center around principles and molds of reforming mechanism and other exterior issues, and they are seldom involved in constitution and operation of reforming mechanism of schools and other essential issues. Basing on related theories of systematology and social sociology, the author set up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chool reforming mechanism, review the present existing problems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exploring and analyzing structure and operational moulds of the reforming mechanism, and raise operative suggestions that are of innovative significance from the angle of research and the perspective of deepening theoretical transformation of schools reforming. Of course, due to limitations of my own abilities and the shortage of data, so the rationality of theoretical framework about school reforming mechanism remains to be seen. As the classification of literature on reforming mechanism at home and abroad is not adequate, therefore, thus the field vision of this research is affected to some extent, which is the direction I will be endeavored to pursue in future.
引文
①转引自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
    ②约格什·阿塔尔.变化背景下的教育:新的社会功能[J].教育展望,2002(1)
    ③度威著,赵祥麟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8.
    ④迈克尔·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翻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1.
    ①季萍、张文清.学校文化的自我诊断《中国教育管理评论》(第1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49.
    ①约翰·I·古德莱德著,苏智欣等译.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
    ②约翰·I·古德莱德著,苏智欣等译.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③ J. P. Kotter. Leading change. Boston, Mas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6, pp.18-19.
    ④转引自李志强.基于价值重构的企业变革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①李政涛.为学校变革寻找“机制之魂”[J].中小学管理,2009(4).
    ②机制[EB/OL]. http://baike.baidu.com/view/79349.htm,2011-10-21.
    ①杨小微.当代学校变革中运行机制的探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②叶澜.“新基础教育”成型性报告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3.
    ①孙绵涛.教育机制立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
    ①1964年本杰明·布鲁姆的著作《人类特性中的稳定与变化》和1966年詹姆斯·科尔曼的报告《教育机会平等》认为学生成绩差异主要受制于其家庭背景,学校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并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也就是说学校并不很重要,这一结论激起了人们对学校问题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数百项的学校效能与学校成功的研究证明了学校教育与学生学习质量之间确有关系,反证了科尔曼报告的片面性,指出了学校发展变革的必要性。由此,以学校效能研究为主体的学校改进研究得以在西方国家兴起。
    ②[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文霖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七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5.
    ①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14.
    ②波·达林著,范国睿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17.
    ③转引自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4.
    ① Per Dalin. School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Cassell,1998,ppl 33-252.
    ②杨小微.转型与变革——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方法论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09.
    ①转引自黄志成、程晋宽.现代教育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88.
    ①孙绵涛.社会机制理论的新探索(上)[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6).
    ②孙绵涛.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
    ③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
    ④毛亚庆.应注重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管理[J].教育研究,2002(4).
    ⑤孙联荣等.校本视导的理论与实践初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24.
    ①范国睿.走向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J].教学与管理,2001(1);张兆芹.学校变革与发展的理论和策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11);黄爱玲.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学校组织的变革发展fJ].理工高教研究,2004(1);杨天平.学校组织变革与发展策略:构建学习型学校[J].当代教育论坛,2004(4)
    ②马健生.学校改革的机制与模式:组织行为学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3(3)
    ①徐金海.我国学校变革研究现状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0(2).
    ②李家成.学校变革中校长的角色理想重建[J].河北教育,2006,(7-8).
    ③李家成.学校变革视野下的中层管理者成长[J].人民教育,2007(24).
    ④李家成.学校变革应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J].人民教育,2005(18).
    ⑤范国睿.从时代需求到战略抉择:社会转型期的学校变革[J].教育发展研究,2006(1).
    ⑥谢翌、张释元.学校变革阻力分析——一所县级重点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发展研,2008(8).
    ⑦刘国艳.学校变革中的内部制度缺陷[J].当代教育科学,2007(2).
    ⑧李春玲.学习型学校变革的阻力及其化解[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5)
    ⑨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57.
    ①杨小微.当代学校变革中运行机制的探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② Robert D. Putnam. Bowling alone. Simon and Schuster,2000:305.
    ③盛冰.社会资本、市场力量与学校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④杨天平、陈光祥.学校变革:现代学习型学校制度建设研究[J].学术研究,2006(5).
    ⑤刘国艳.学校变革中的若干问题与合作型学校的构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①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②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③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④沈玉顺.学校改进动力机制的建构与优化[J].上海教育科研,2011(11).
    ①马健生.学校改革的机制与模式:组织行为学的观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3(3).
    ②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①叶澜等.“新基础教育”成型性报告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3.
    ②杨小微.当代学校变革中运行机制的探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③查阅结果截止到2011年7月,相关文章为杨小微.当代学校变革中运行机制的探寻,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李政涛.为学校变革寻找“机制之魂”,中小学管理2009(4);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教
    育发展研究2008(8)。当然这些研究成果虽然篇名中没有涉及,但不排除正文中有相关论述。
    ①[法]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98.
    ①转引自余东慧.企业流程变革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动态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11.
    ②转引自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
    ①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415.
    ②现代汉语规范用法大辞典[Z].北京: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338.
    ①王宗敏、张武升.教育改革论[Ml.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1.
    ②袁振国.教育改革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24.
    ③吴忠魁.教育变革的理论模式[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9.
    ①张人杰.现代教育改革论[J].外国教育资料,1985(5).
    ②周兴国等.基础教育改革论[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
    ③王万俊.略析教育变革理论中的变革、改革、革新、革命四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① R·G·Havelock.The Change Agent's Guide to Innovation,1979,P.5转引自王万俊.略析教育变革理论中的变革、改革、革新、革命四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1).
    ②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2:6.
    ③[挪威]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0.
    ④李春玲.我国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①现代汉语词典[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82.
    ①什么是机制[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880368.html,2011-10-12.
    ②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0.
    ③现代汉语词典[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82.
    ④李以渝.机制论:涵义、原理与设计[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S].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28.
    ②廖哲勋等编.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70.
    ①张建新.社会机制的涵义及其特征[J].人文杂志,1991(6).
    ①吉纳·E.霍尔等著,吴晓玲译.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2.
    ②吉纳·E.雀尔等著,吴晓玲译,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62).
    ③转引自操太圣.在实践场域中发现学校变革能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7(4B)
    ①李家成.论学校变革中的力量集聚[J].教育发展研究,2004(10).
    ②转引自邓志伟.促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角色转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5(9).
    ③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①孙翠香.学校变革不可或缺的动力[J].教育科学研究,2011(7).
    ②波·达林著,范国睿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1.
    ③约翰·I·古德莱德著,苏智欣译.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④ M.Kaba.They Listen to Me,But They Don't Act on It:Contradictory Consciousness and Student 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J].High School Journal,2001 (2).
    ①波·达林著,范国容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92.
    ①张慧洁.中外大学组织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0.
    ②田凌晖.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塑: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教育管理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122.
    ③迈克尔·富兰.变革的力量一透视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19.
    ①老师向家长鞠躬道歉:以后再也不“减负”了[EB/OL]. http://news.sina.com.cn/e/2002-02-27/0255486904.html
    ②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①操太圣、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②美国人类学家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把人类社会由古及今分为三个阶段:前喻文化时期、并喻文化时期和后喻文化时期。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
    ①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18.
    ②袁桂林.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1(6).
    ①叶澜著.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03.
    ①社会价值观[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356001.htm,2011-12-12.
    ②社会价值观[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356001.htm,2011-2-6.
    ①卡尔森(Richard Carlson)把与环境保持着明显不同关系的组织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家养型”组织,这类组织包括公立学校在内。该类型的组织无需为生存而斗争,他们受到他们为之而服务的社会的保护。另一种是“野生型”组织,这类组织为了争夺资源和市场而相互竞争,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大多数私营组织如商行、私立学校均属此类。
    ①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02.
    ①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16-229.
    ②参见朱怡青.学校内涵发展的阶段及策略[J].江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①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230-237.
    ②李春玲等.学习型学校变革中的阻力及其化解[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
    ③石欧.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2005(9).
    ①转引自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①[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序).
    ②[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10(序).
    ①齐格蒙.鲍曼著,洪涛译.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5.
    ②转引自操太圣.在实践场域中发现学校变革的能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7(4B).
    ③齐格蒙.鲍曼著,洪涛译.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6.
    ①吉纳·E.霍尔等著,吴晓玲译.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7.
    ②吉纳·E.霍尔等著,吴晓玲译.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38.
    ①[加]迈克尔·富兰著,赵中建等译.教育变革新意义(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2.
    ①[加]迈克尔·富兰著,赵中建等译.教育变革新意义(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55-67.
    ②罗伯特·斯莱文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危学生教育研究中心的副主任、“让所有人都成功”基金会的主席,著作包括《每个儿童、每所学校:让所有人都成功》、《合作学习》、《学校和班级组织》、《针对高危学生的有效方案》、《预防早期的学业失败》等。
    ①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79:1449.
    ① Janas.M. The Dragon is Asleep and Its Name is Resistance[J].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1988 (3).
    ②杨明全.革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86.
    ①徐俊康.自我改变应克服“阻抗”的十扰[J].心理世界,2005(19).
    ②刘毓.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的心理阻抗及改变途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9).
    ③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和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5.
    ④[美]约翰·D·麦可尼尔著,施良方等译.课程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44.
    ①迈克·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4.
    ①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2.
    ②叶澜等.“新基础教育”成型性报告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7.
    ①李金松.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育改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42.
    ②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52.
    ①[英]H·K·科尔巴奇著,张毅等译.政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67.
    ①吉纳·E.霍尔等著,吴晓玲译.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46.
    ②“囚徒困境”简单说就足囚徒们如果不相互合作就无法摆脱困境。故事大意是这样:警察分别告诉两个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有三个选择:一是死不认罪,因确实找不到证据无罪释放;二是主动认罪并揭发同伴获刑3年;三是自己小认罪被同伴揭发获罪10年。最终被分别关押、提审的罪犯都选择了第二条道路。事实上两人都死不认罪比交代结局要好,但为什么都选择交代呢?因为无论对方选择什么,从逻辑上讲,第二条道路是最佳的选择,结果是两个人都逃不出囚笼。
    ③“公地灾难”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块草地,如果没有人能够声称拥有这块草场,那么大家就会蜂拥而上,拼命地在这里放牧,直到放牧过度草场被啃得光秃秃为止。它说明一个现象:只要是“无主”的东西,肯定会被大家糟蹋得一十二净。
    ①张慧洁.中外大学组织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70.
    ①吴遵民、李家成.学校转型中的管理变革——21世纪中国新型学校管理理论的构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94.
    ①马永霞.试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干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
    ①[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41.
    ①颜泽贤.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应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4).
    ②[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等译.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32.
    ①[法]莫兰著,阎素伟译.社会学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83.
    ①李家成.学校教育是一个利益场——“利益”视角下的学校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
    ①[加]迈克尔·富兰著,赵中建等译.教育变革新意义(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1.
    ②叶澜.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10.
    ①[加]迈克尔·富兰著,赵中建译.教育变革新意义(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83.
    ①高凌飚.课程与教学质量监控——英国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4,(8):38-40.
    ①吉纳·E.霍尔等著,吴晓玲译.实施变革:模式、原则与困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2.
    [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法]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法]爱弥儿·涂尔干.李康译.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法]爱弥儿·涂尔干.梁栋译.社会学与哲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莫兰著,阎素伟译.社会学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加]莱文著,项贤明等译.教育改革一一从启动到成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加]迈克尔·富兰著,赵中建等译.教育变革新意义(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加]迈克尔·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翻译.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加]迈克尔·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翻译.变革的力量:续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加]迈克尔·富兰著,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组织翻译.变革的力量—深度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美]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泽.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美]E·马克·汉森著、冯大鸣译.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第5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美]F.卡斯特等,李柱流译.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美]S·斯特林费儿德等著.重建学校的大胆计划:新美国学校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美]W·理查德·格斯特.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美]戴维·w·约翰逊、罗杰·T·约翰逊著.唐宗清译.领导合作型学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美]杜威著,赵祥麟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美]劳伦斯·阿瑟·克雷明著、单中惠译.学校的变革[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美]伦恩伯格·奥斯坦著,孙志军等译.教育管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美]罗伯特·G·欧文斯著,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第7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美]玛丽·杜里一柏拉、阿涅斯·冯·让丹著,汪凌译:学校社会学(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美]莫琳·T·哈里楠.傅松涛,孙岳等译.教育社会学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美]唐娜·伊·玛茜等著、白芸译.学校和课堂中的改革与抗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著,张虹译.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美]约翰·D·麦可尼尔著,施良方等译.课程导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美]约翰·H·霍兰著,周晓牧等译.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美]约翰·I·古德莱德著,苏智欣等译.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挪]波达林著,范国睿主译.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挪]波尔·达林著,刘承辉译.教育改革的限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日]藤条英典著,张琼华译.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英]H·K·科尔巴奇著,张毅等译.政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英]阿尔玛·哈里斯、丹尼尔·缪伊斯著,许联译.教师领导力与学校发展[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英]埃德蒙·金著.王承绪等译,王承绪校.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英]戴维·赫尔德著,杨冬雪等译.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英]路易斯·斯托尔著,柳国辉译.未来的学校:变革的目标与路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英]诺曼·朗沃斯著,沈若慧、汤杰琴、鲁毓婷译.终身学习在行动——21世纪的教育变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英]斯蒂芬·J·鲍尔著,侯定凯译.教育改革—批判和后结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奎熹.教育社会学[M].台北:三民书局印行,1990.
    陈时见.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陈晏清.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程振响、刘五驹.学校管理新视野[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董君武等.学校变革与教育领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范国睿.多元与融合:多维视野中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范国睿.教育系统的变革与人的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冯大鸣.美、英、澳教育管理前沿图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64-270.
    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高金岭、谢登斌等.文化学观照下的教育变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黄欣荣.复杂性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黄志成、程晋宽.教育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季苹.美国公立学校的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
    教育部人事司组织编写.管理创新与学校发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李金松.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与教育改革[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李小融.中国基础教育问题:教育热点难点透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马和民、高旭平.教育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齐格蒙.鲍曼著,洪涛译.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钱扑.教育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司晓宏.教育管理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司晓宏.学校管理学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孙联荣等.校本视导理论与实践初探[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王星霞.反思与前瞻:学校发展变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王有升.理想的限度:学校教育的现实建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王宗敏、张武升.教育改革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
    魏宏森等.复杂性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探索[M].包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
    吴铎、张人杰.教育与社会[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吴忠魁.教育变革的理论模式[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吴遵民、李家成.学校转型中的管理变革—21世纪中国新型学校管理理论的构 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杨明全.革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法论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叶澜等.“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报告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袁振国.教育改革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湛启标.有效学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张慧洁.中外大学组织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郑新蓉.现代教育改革的理性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周彬.决策与执行:制度视野下的学校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周兴国等.基础教育改革研究[M].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朱家存、阮成武等.政府职能转变与学校运行方式的变革[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日]佐藤学.转折期的学校改革: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构想[J].全球教育展望,2005(5).
    [印]约格什·阿塔尔.变化背景下的教育:新的社会功能[J].教育展望,2002(1)
    柏成华.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学校变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卜玉华.当前我国学校变革应深度把握的四个基本关系[J].南京社会科学,2011(4).
    卜玉华.学校变革三十年:进步与转型[J].教育科学研究,2008(7).
    蔡春、张爽.论回到“学校”、“教育”本身的学校发展[J].教育研究,2011(6).
    操太圣、卢乃桂.论学校组织变革中的教师认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 科学版),2005(3).
    操太圣.在实践场域中发现学校变革能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7(4B).
    陈如平.以理念创新引领学校变革[J].人民教育,2007(21).
    褚宏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重构[J].教育科学研究,2005(1).
    崔允漷.基于伙伴关系的学校变革[J].当代教育科学,2006(22).
    戴伟伟.为学校变革发展提供专业支持[J].上海教育,2008(07B).
    段晓明.学校变革视域下的专业学习共同体,比较教育研究,2007(3).
    范国睿.校本管理与学校发展计划[J].教育科学研究,2005(2)
    范国睿.走向学习型组织的现代学校[J].教学与管理,2001(1)
    高金峰、王小丽:学校变革的特征分析——基于复杂性理论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
    高凌飚.课程与教学质量监控——英国的经验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4(8).
    郭继东.学校改进规划执行系统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0(3).
    郝文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2009(1).
    何齐宗、周益发.教育变革的新探索——迈克尔·富兰的教育变革思想述评[J].教育研究,2009(9).
    康永久.当代学校制度变革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11)
    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1).
    李宝庆.学生参与学校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09(1).
    李宝庆.学生参与学校变革再探[J].现代教育管理,2010(2).
    李春玲.关于政府主导学校变革的教师问卷调查与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7(3).
    李春玲.我国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李家成.透析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理论建构的起点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
    李家成.学校变革中校长思维方式的更新[J].人民教育,2008.(2-3).
    李俐心.学校变革中和谐校园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08(11).
    李尚明.论学校的变革与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李先军.家长参与:学校变革的应然选择[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励骅、白华.国外薄弱学校改进的有效举措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6).
    廖其发.论我国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取向[J].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
    刘国华.引领学校变革,走特色发展之路[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刘国艳.试论学校变革的实践条件[J].中国教育学刊,2009(9).
    刘国艳.学校变革中的内部制度缺陷,当代教育科学,2007(2).
    毛亚庆.应注重以学校为主体的校本管理[J].教育研究,2002(4).
    孟繁华.学校组织再造[J].教育前沿,2008(4).
    牛利华.教育改革中的教师阻力:成因及教育应答——以中国已有的研究为基点[J].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彭新强.全球化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冲击[J].复旦教育论坛,2010(2)
    钱民辉.校长与教育变革关系的研究述评[J].高等教育研究,1997(5)
    冉亚辉.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殊性论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0).
    盛冰.学校变革的一般理论及其反思[J].教育学报,2007(8).
    石鸥.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认识[J].教育研究,2005(9).
    孙绵涛、康翠萍.教育机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6(12)
    孙绵涛.教育体制理论的新诠释[J].教育研究,2004(12)
    孙绵涛.论教育体制及其改革的基本内容[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04)
    孙素英.学校改进视角的考察与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7(12).
    孙元涛.自识与明辨[J].基础教育,2008(9).
    吴黛舒.在学校教育变革中增长变革智慧[J].教育科学研究,2007(1).
    伍红林.学校变革是如发生发展的:变革主体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1(15-16).
    肖建勇.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看学校变革[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谢翌.学校变革阻力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徐高虹.学校变革的内部阻力与克服[J].教育发展研究,2008(5-6).
    徐书业.学校文化生态属性辩证[J].学术论坛,2005(5).
    颜泽贤.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应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4)
    杨骞.学校变革价值标准与行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1(11).
    杨小微.当代学校变革中运行机制的探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8(2).
    杨小微.我国学校变革区域推进中合作的三种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2009(7).
    杨炎轩.学校变革的动力机制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8(8).
    叶澜.21世纪社会发展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5(1).
    叶澜.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J].教育研究,2006(8).
    叶澜.实现转型:新世纪之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J].探索与争鸣,2002(7).
    易丽.从美国当代教育改革方案看其学校变革意向[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4).
    袁桂林.本届美国政府教育改革计划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1(6).
    张军凤.校长的使命:在学校变革中生成学校文化[J].中国教育学刊,2008(1).
    张立新.从关系维度透析美国公立学校变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5).
    张人杰.现代教育改革论[J].外国教育资料,1985(5)
    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4(1).
    周志平.在学校变革过程中寻找变革的力量[J].当代教育科学,2006(20).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
    李春玲.理想的现实建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李志强.基于价值重构的企业变革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田凌晖.利益关系的调整与重塑:新公共管理影响下的教育管理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王加强.学校变革的生态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基础教育学校改革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报告2004.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余东慧.企业流程变革管理影响因素及其动态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5.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Andy Hargreaves, Ivory Goodson (2006).Educational Change Over Time? The Sustainability and Nonsustanability of Three Decades of Secondary School Change and Continuit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42(1), pp.3-41.
    2.Boyd W L,Walberg H J. Choice in Education:Potential and Problems. Berkeley,California: McCutchan.1990. pp.41-54.
    3.A model for sustainable change in school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in Practice. 22 (3), pp.237-254.
    4.Barlow & Dudley (2004).How Do We Change a School?. Education Digest: Essential Readings Condensed for Quick Review.70(3), pp62-65.
    5.G. Alfred Hess,Jr(1994).School-based Management as a Vehicle for School Reform.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26 (3),203-219.
    6.G. Alfred Hess,JR(1999).Expectations,Opportunity,Capacity,and Will:The Four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Chicago School Reform. Educational Policy.13 (4), pp. 494-517.
    7.Laura Desimone (2002).How Can Comprehensive School Reform Models Be Successsfully Implemented?.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72(3), pp.433-479.
    8.Laura Desimone,Matia Finn-Stevenson,Christopher Henrich (2000).Whole School Reform In A Low-Income African American Community: The Effects of The Cozy Model on Teachers,Parents,and Students. Urban Education.35(3), pp. 269-323.
    9. J. P. Kotter. Leading change. Boston, Ma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6, pp.18-19.
    10. Per Dalin. School Development:Theories and Strategies.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Cassell,1998,pp133-252.
    11. Robert D. Putnam. Bowling alone. Simon and Schuster,2000:305.
    12. M.Kaba.They Listen to Me,But They Don't Act on It:Contradictory Consciousness and Student 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J].High School Journal,2001 (2)
    13. Janas.M. The Dragon is Asleep and Its Name is Resistance[J].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1988 (3).
    14.E.R.House.Three Perspectives on Inovation, Improving Schools:Using What We Know. Beverly Hills, CA:Sage Publications,1981.
    15.Louise Stoll, Dean Fin. Changing Our Schools:Link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