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家居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俗学是研究人类传承性生活模式的学科,在民俗中,生活样式是表象,背后是人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文艺民俗学的任务之一则是将民俗生活模式作为审美研究对象,从而揭示模式中内含的民众心灵生活之美。民居这一民俗事象作为民众的“家”居同样具有文艺民俗学意义上的研究价值。论文选取中国传统民居中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民居为研究对象,突破民俗学界传统研究中侧重关注民居中仪式、习俗的研究窠臼,将民居置于文艺民俗学的视域下进行审美研究,重点挖掘其作为生活艺术的美学内涵,并将民居提高到民众诗意心灵图像的物化表达的层面进行解读。论文综合运用民俗学、文艺学、美学、建筑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以田野考察、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三重论证法”为研究方法,以文艺民俗学为理论工具,尝试对徽州民居进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
     论文的绪论论述了建筑、民居的艺术性和研究价值,并对中国传统民居(含徽州民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梳理,对论文的关键概念和思路予以阐述。除此之外,论文内容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从“天时、地利、人和”即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和人三个角度来阐述徽州民居艺术风格的形成,以说明徽州民居是徽州先民在处理“天、地、人”三者关系中做出的最佳选择,不但满足了遮蔽、栖息的功能性需求,更具有独特的诗性气质。生活艺术体现在生活方式中,生活方式又以民居为载体。第二章则着重从传统文化对徽州民居艺术特征、美学风格的影响入手,以“统辖”、“渗透”、“润泽”为关键词具体阐释“儒道佛”三大传统思想对徽州民居的影响,并由“俗”世力量将三大思想消解俗化为民间俗信,使徽州民居“充溢”着生活的诗意。第三章则将徽州民居作为民俗事象,从“民俗意愿”、“民俗智慧”和“民俗技艺”三个视角进行民俗生活审美的赏析,进一步说明徽州民居是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典范之作。第四章则将徽州民居视为先民诗意心灵图像的物化表达,从时空两个向度阐释其艺术气质的形成过程。第五章则将徽州民居置于历史演进的视野下,进行了从传统到现代艺术品格的转换考察,推而广之地思考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活艺术和诗性智慧在当下的意义、存在的可能和方式,提出当下民居建设重归“家”居的设计理念。
     结语对论文未尽之意及由此引发的思考进行补充说明,并对选题的后续研究方向及目标进行了展望和交待。
Folkloristics is a study of the inheritable life pattern of people that sees lifestyle as the presentation of people's psyche and feelings underneath. Literary folkloristics, however, sets one of its aims to reveal the beauty of the heart and life of ancient people by researching aesthetically on folk life pattern.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 folk phenomenon, 'home' place to people, is of academic valu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folkloristics. The thesis diverts off the conventional path of folklore studies that focus mainly on customs and rituals around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surveys the traditional residences in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Huizhou that survive till today from Ming &Qing dynasties and reviews them aesthetically within literary folkoristics, endeavoring to unwrap the aesthetical values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s an art of life and illustrate how human psyche is materialized into this art. The thesis attempts, on basis of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s of folkloristics, literary criticism, aesthetics, architecture, geography, etc. and with assistance of field investigation,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nd related literature, to cross study multidisciplinarily traditional Huizhou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within the frame of literary folkoristics.
     The Preface to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artistic and academic values of architecture and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summarizes what have been achieved in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cluding that in Huizhou and introduces the key concepts and overall thoughts.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succeeding. Chapter I sheds light on the making of the artistic style of Huizhou vernacular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from perspectives of 'right time, right place &right people', viz., natural environment, geographical ambience and human harmony, to demonstrate that this architecture style is a perfect balance of 'Heaven, Earth &Man' achieved by ancient Huizhou people that caters for functional needs of sheltering and inhabiting with a unique poetic air. The art of life is concealed in the way of life and the way of life is unwrapped through the people living in it. Chapter II, by starting from the influence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upon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aesthetic taste of Huizhou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lluminates through key words of 'governance', 'permeation' and 'nourishing' how three major traditional philosophies, namely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leave their marks on Huizhou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nd how the 'earthly power' resolves them into folk believes that 'overflow' Huizhou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with poetics of life. Chapter III analyses Huizhou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s a folk phenomenon from approaches of 'folk will', 'folk wisdom' and 'folk craftsmanship' in the light of literary folkloristics and aesthetics to further show that Huizhou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s a classic illustration of mutual transformation of art and life. Chapter IV regards Huizhou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s a crystallized representation of the inner poetics and envisions of ancient people and tries to plumb the formation of its artistic air in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Chapter V sets Huizhou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against the macro background of social evolution to examine its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ity to modernity, reflects on analogically the significance, feasibility and ways of existence of life art and poetic wisdo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in present time and suggests that the design of current residential architecture return to the ancient concept of 'home'.
     The Conclusion supplements briefly what has not been discussed and put forth speculations engendered as well as offering a vision for further researching on this topic.
引文
[1]【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周扬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63页。
    [2]参见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武汉人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66页。
    [1]梁思成:《建筑和建筑艺术》,原载于1967年7月26日《人民日报》,转引自《凝动的音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2]庄裕光:《风格与流派》,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修订版自序。
    [3]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田学哲主编:《建筑初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版。
    [5]【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吴景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版。
    [6]舒阳、李海英:《建筑:传统与诗意的文本》,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7]梁思成:《建筑是什么》(1953),《凝动的音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82、183页。
    [1]贵州省建设厅:《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2]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5页。
    [1]陆元鼎主编:《中国民居建筑》,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李斌:《共有的住房习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4页。
    [2]王浩锋:《民居的再度理解——从民居的概念出发谈民居实质和方法》,《建筑技术及设计》2004年第4期,第20-23页。
    [3]赵新良先生主编的《诗意的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第一卷)中对中国民居研究以时间为序进行了专业而条理的梳理,分为萌动时期(建国前)、初创时期(文革前)、发展时期(改革开放后)、成熟时期(新的世纪)。具体可参见该书第9-12页,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孙大章先生著的《中国民居研究》第九章对中国民居研究的历程和研究现状也有详细的梳理。此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
    [1]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的现状与展望》,《长江建设》1997年第1期,第39-41页。
    [1]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4期,第8-10页。
    [1]萧放等:《中国民俗史·明清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2]【英】班尼:《民俗学手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3]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92-98页。
    [4]钟敬文:《中国民居漫话》(1994),载《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277页。
    [1]钟敬文:《中国民居漫话》(1994),载《钟敬文文集·民俗学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版,第275-276页。
    [2]董晓萍:《说话的文化——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北京:中华书局2002版,第114页。
    [3]李斌:《共有的住房习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4]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146页。
    [5]邓子琴:《中国风俗史》,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1]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该书是作者1989年由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民俗》的修订再版。
    [2]陶立璠:《民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146页。
    [3]蒯大申、祁红:《中国民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页。
    [4]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页-165页。
    [5]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146页。
    [7]段宝林:《中国民间文艺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297页。
    [8]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1]钟敬文主编、萧放副主编:《中国民俗史》(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3]【美】布鲁范德:《美国民俗学》,李杨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1]赵新良:《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第一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9页。
    [2]别的学科不说,就对民俗学关注民居研究的出发点仅仅归纳为旅游鉴赏,似可商榷。
    [3]黄芳:《传统民居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论月刊》2002年第10期,第29-31页。
    [4]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古建园林技术》2003年第4期,第8-10页。
    [1]参考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姜昧茗的学位论文《论影响明清徽州民居的社会文化因素及表征》,该论文由李晓明副教授指导。
    [2]张仲一、曹见宾等:《徽州明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年版。
    [3]陈伟:《徽州古民居(村落)的风水观》,《东南文化》2000年第5期。
    [4]姚光钰、陈琍:《徽州古村落风水表征》,《古建园林技术》2000年第2期。
    [5]陈琪:《徽州村落水口林浅析》,《徽州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刘彦顺:《水口:徽州民居的择址观念》,《文史知识》2000年第6期。
    [1]余治淮、余济海编著,刘星明摄影:《皖南古村落—黟县西递、宏村》,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
    胡华令:《徽州古民居村落》(上、下),《室内设计与装修》2000年第4期,2000年第5期。
    王光明:《浅谈徽州民居》,《建筑学报》1996年第1期。
    程极悦、程硕:《徽州传统民居概述》,《安徽建筑》2001年第3期。
    [2]殷永达:《徽州民居的砖雕艺术》,李先逵主编:《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中国民居第五次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五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曹永沛:《浅谈徽派古建筑中的砖雕艺术》,《古建园林技术》1995年第1期。
    陈巍:《绩溪“三雕”—浅谈徽派古建筑中的雕饰艺术》,《华中建筑》1998年第3期。
    朱永春、潘国泰:《明清徽州建筑中斗拱的若干地域特征》,《建筑学报》1998年第6期。
    [1]王明居、王木林:《徽派建筑艺术》,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2]朱永春:《徽州建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王淑文:《徽州古建筑习俗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1]邓晓红、李晓峰:《从生态适应性看徽州传统聚落》,《建筑学报》1999年第11期。
    陈伟:《徽州传统聚落与人居的可持续发展》,《工业建筑》2000年第1期。
    [2]林川:《晋中、徽州传统民居聚落公共空间的组成与布局比较研究》,《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对牌坊的研究,可参见郑岩、汪悦进:《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1]2008张永岳等:《诗意地栖居:现代居住文化思考》,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朱慧珍、张泽忠:《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马禄荷、翟瑞祥主编《诗意的建筑:中国古代名建筑诗文赏析》,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刘坤媛:《艺术:诗意地栖居》,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赵新良编著:《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此书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1]参阅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50、251页。
    [1]标志性成果有徐恒醇的《生态美学》、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袁鼎生的《生态艺术哲学》和陈望衡的《环境美学》等。
    [2]《四书五经》,陈戍国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1年版,第48页。
    [3]阿摩斯·拉普卜特(Amos Rapoport):美国维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著名教授。建筑与人类学研究专家,环境与行为学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文化的多样性原则、交叉文化理论,以及理论的发展与综合。
    [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1]尽管阿摩斯·拉普卜特在《宅形与文化》中也曾对此予以反驳,并举出了火地岛(Tierra del Fuego)的奥纳人(Ona)和密苏里河谷的希达察人(Hidatsa)为例说明“宅形”的“反气候”现象。但是他同时也说了“不能否认庇护是宅屋产生的重要原因,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
    [2]如:合肥工业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刘俊的学位论文《气候与徽州民居》,该论文由饶永副教授指导。
    [1]【法】让·博丹:《论国家》第5册,转引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页。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文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6-277页。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谢诒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3页。
    [3]李白:《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4]朱熹:《新安道院记》。
    [5]汪莘:《挂黄山图十二轴》。汪莘,生卒年月不详,北宋南宋之交在世。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不 事科举,退安丘园读《易》,后屏居黄山。宁宗嘉定间应诏上书,不报。徐谊帅江东,以遗逸荐,亦不果。遂筑居柳塘上,囿以方渠,自号方壶居士,学者称柳塘先生。有《方壶集》。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折安文献志》卷八七有传。
    [1]黄景仁(1749—1783):名,字汉镛,自号鹿菲子,清乾隆朝诗人,江苏武进(常州)人,自称黄庭坚后裔。
    [2]金家骐(1922.3—):版画家,笔名马其,安徽休宁人。1947年后历任中学、师范美术教师、黄山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讲师。1943年抗战时在报纸发表一批黑白木刻并自编选集《青梅》发行。1946年在沪发表连载漫画《日知录》等。作品黑白、彩色木刻四次入选全国美展、版画展,其中《山区水力茶厂》、《新安江上》先后为中国美术馆收藏。
    [3]北纬30度线附近是一条神秘的地带,有许多奇迹和奇景,譬如世界上最著名的几条大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埃及的尼罗河、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中国的长江,均在北纬30度附近入海。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和最深的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也在此线附近。《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6年第10期曾就此维度附近的中国景观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命名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黄山及古徽州区亦在此列。
    [1]许承尧(1874年-1946年),光绪甲午科举人,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方志学家、诗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任歙县第一所中学校“新安中学堂”校长。一生十分重视乡邦文献的整理,1926-1937年,在歙县旅沪同乡会的资助下,自任总编纂、编修出版了上迄秦汉、下至清末的《歙县志》16卷,集历代歙县方志之大成。除正规史志外,其对乡邦掌故、轶事和佚诗佚文也颇为重视,撰编了《歙事闲谭》30卷、《歙故》(抄本)、《新安佚诗辑》4卷、《明季三遗民诗》(抄本)等,为后人研究歙县历史和民情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许承尧:《歙事闲谭》卷18《越黄门郡志略》。
    [1]以上数据均参考合肥工业大学2007届硕士研究生刘俊的学位论文《气候与徽州民居》。
    [1]淳熙《新安志》卷1《风俗》,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1985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17页。。
    [2]方弘静:《方氏家谱序》。
    [3]朱永春:《徽州建筑纵横谈》,见杨永生、王莉慧编:《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地域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99页。
    [4]《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9《城东许氏重修族谱序》,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1985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6页。
    [5]《新安歙北许氏东支世谱》卷5《寿昌许公八秩序》,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1985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8页。
    [1]《管子·牧民》。
    [2]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江南二十》。
    [3]《歙事闲谭》第18册《歙风俗礼教考》,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1985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7页。
    [4]弘治《徽州府志》卷2《食货一》,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1985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3页。
    [5]淳熙《新安志》卷9,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1985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3页。
    [1]康熙《休宁县志》卷7《汪伟奏疏》,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1985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6页。
    [2]《黟县乡土地理·物产》。
    [3]汪道昆《太函集》卷十七。
    [4]《唐荆州文集》卷十五,《程少君行状》。
    [5]李秋香:《中国村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袷八:用双层或多层旧布浆贴一起做布鞋底的衬布。
    [2]甜竹叶:徽州人视为一种吉祥的植物,茎及叶背面是紫红色,生赤色小果子。
    [1]此处四首民谣均引自方静采编:《徽州民谣》,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96页。
    [2]王振忠文、李玉祥摄影:《乡土中国—徽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3]许承尧:《歙事闲谭》第18册《歙风俗礼教考》。
    [4]许承尧:《歙事闲谭》第8册录程且硕《春帆纪程》。
    [1]【法】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文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第66页。
    [2]民俗生活流、民俗生活相、民俗生活场是华东师范大学陈勤建教授提出用以指称民俗生活外在现象的概念,三者是递进关系,由流成相、由相成场。
    [3]【美】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1]避弄:宅内正屋旁侧的通行小弄。为女眷仆婢行走之道,以避男宾和主人。护净:即护净窗,通常以木雕花罩代替短格扇,花罩中部两扇小窗可以开关,徽州俗称“槛挞衣”、“小姐窗”。
    [2]陈志华:《中国村居·序》,李秋香著,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墨子·辞过》,《诸子集成》卷四,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7-18页。
    [4]民国《歙县志》卷15,转引自《95国际徽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安徽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6页。
    [5]承志堂:位于黟县宏村,建于1855年前后,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整体砖木结构,共有7处楼层,九间“天井”,60余间厅堂,136根木柱。全屋分外院、内院、前厅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小客厅、回廊、厨房;有花园、观鱼厅,有专门用于搓麻将的“排山阁”,专门用于吸食鸦片的“吞云轩”;还有保镖房、佣人房、井台、地仓、贮藏室、马厩等。
    [1]参阅何水:《徽州民居中女性空间浅析》,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如今,在广大农村,丈夫独自入城打工,妻子留守在农村,出轨事件频出,直至家庭破裂。这些社会现象都应该引起社会学者的关注和反思。可以“留守妇女”为关键词搜索,此类报道和调查甚多。
    [2]引自方静采编:《徽州民谣》,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页。
    [3]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清末著名学者,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曾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博通经学、易学、文学,平生著述颇丰,有经学大师之誉。著作有《春在堂全书》490卷。
    [4]鸂鶒:一种水鸟,形似鸳鸯而稍大,多紫色,雌雄偶游。亦称“紫鸳鸯”。
    [5]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
    [1]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史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2]《阳宅十书》。
    [1]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页。
    [2]参见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下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8-540页。
    [3]以西人眼光来看,自是如此,但这恰恰是我文化之特色,不与西人同。中华审美观经儒释道俗浸染之后浑然一体。(作者注)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下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18页。
    [2]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的《坐隐先生精订捷径奕谱》二卷,明汪廷讷编;明詹国礼督梓;明汪耕绘;明黄应组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安徽新安汪氏环翠堂刻本。
    [3]汪廷讷、汪耕、黄应组:《坐隐奕谱》,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画册名。“徽派版画”代表性作品之一。画卷纵24厘米,宽1486厘米,吴县画家钱贡绘图,歙县黄氏木刻名工黄应组镌刻,南京书法家李登题签篆额,绘刻于明朝万历年间。“环翠堂”为明代戏曲家汪廷讷在故乡休宁县松萝山下修建的一座私人庭园。“园景图”描绘了园林全景以及附近的山川风物,并以黄山和白岳作为远景映衬,是表现休宁县北部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艺术长卷。《环翠堂园景图、》画面精丽工巧、绚烂多彩,钱贡在画稿设计上融山水与界画技法为一体,虚实结合,剪裁别具一格。黄应组运刀畅而不滑,线条纤细入微,刀法谨丽,风格俊逸缜秀,气韵清雅,具有鲜明的“徽派版画”特色。现代版画收藏家傅惜华藏有汪氏环翠堂原镌刻本。
    [1]张国标:《徽派版画》,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图片选自王其钧:《中国民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72页。
    [1]王世仁先生对堂的建筑源流研究《明堂形制初探》,此文以大量的绘图明晰地梳理了中国“堂”的形制变迁,见王世仁:《中国古建探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2]菜特(1869—1959):美国建筑师。他与米斯、格罗比斯、柯布西耶一起,通常被称为世界现代建筑的四大元老,他的“草原式住宅”与“有机建筑”的理论至今仍产生影响。他还提出过“有机城市”的方案。
    [3]转引自汪流等编:《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177页。
    [1]陈鹤岁:《汉字中的古代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1]陆元鼎主编、杨谷生副主编:《中国民居建筑》(上卷),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1]【日】茂木计一郎、稻次敏郎、片山和俊:《中国民居研究——中国东南地方居住空间探讨》,江平、井上聪译,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版,第22页。
    [2]王齐洲、余兰兰、李晓晖《绛珠还泪——〈红楼梦〉与民俗文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197页。
    [3]图片由和义堂主人汪育真提供,作者翻拍。
    [1]可参见附录中和义堂主人汪育真的详尽描述。
    [2]可参见第一章第三节,徽州民居中女性空间设计的分析。
    [3]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4月版。
    [1]此处四首民谣均引自方静采编:《徽州民谣》,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明清时期,“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愈来愈多,所谓“一科同郡两元者”,“兄弟九进士、四尚书者,一榜十九进士者”,“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等佳话频传。单以歙县为例,居科名之先者,如中状元的有唐皋、金榜、洪莹、洪钧等,居相国之隆者有许国、程国祥等,阐理学之微者有朱升、唐仲实等,兴经济之业者有唐文风、杨宁等,宏政治之才者有唐相、吴浞等,擅文章之誉者有汪道昆、郑桓等,副师武之用者有汪宏宗、王应桢等,因商致富而上交天子者有得乾隆帝欢心的盐商江春、鲍廷博等,足见其人才之盛。徽州共出28位状元(包括寄籍者在内),占全国状元总数的二十四分之一;当过宰相的达17位,也占全国宰相总数的二十四分之一。徽州的精英才俊,有的在其所在的领域享有崇高的地位。例如,朱熹、戴震和胡适就是历史上学术界的巨擘,也是思想史上的三座丰碑。可见,徽商在发财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对“诗书”和“仕途”的追求。
    [1]《汉书·艺文志》
    [2]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下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40-543页。
    [2]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
    [3]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
    [1]唐凤鸣、张成城主编:《湘南民居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57页。
    [2]这里有必要区分一下“道家”和“道教”。在西方,道家与道教被统称为Taoism,以Religious Taoism(道教)和Philosophical Taoism(道家)将他们区分开来。西方学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宗教化的产物,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教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互补之处。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部分学者认为,就本身来说,这种神仙崇拜和道家思想少有相关联的成份,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死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的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现“道”的意象,道教尊老子为宗又追求长生久视、长生不死,这和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有相悖之处的,将两者完全混为一谈是认识上的误区。(参考维基百科)其实,在村氓百姓思维版图中这两者的界限是相当模糊的,所谓的不同只是学者之理。本文尊重中国民间的思维特点,也不进行细致区分。
    [3]《老子·二十五章》。
    [4]《老子·二十三章》。
    [5]《老子·五十一章》。
    [1]《庄子·至乐》
    [2]《庄子·骈拇》
    [3]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页
    [4]参阅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53页。
    [1]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12页。
    [2]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1]《宋史》卷一百五十四《舆服六》载:“六品以上宅舍,许用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仍许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彩为饰,仍不得四铺飞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
    景佑三年(1036年)八月又作了详细规定,诏曰:“天下士庶之家,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毋得为四铺作及八斗,非品官毋得起门屋。非宫室、寺观毋得绘栋宇及间朱黑漆梁柱窗牖,雕镂柱础。”
    宋代还编纂《营造法式》,将建筑等级通过营缮法令和建筑法式相辅实施,宅第等级限制相当周密。
    [2]《明史·舆服志》
    [3]《明史·舆服志》
    [4]《明会典·礼部十六》
    [1]赵忠:《道家对中国传统室内空间与家具形态的影响》,《艺术百家》2008年第06期。
    [2]清沈复:《浮生六记》,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5月版,第12页。
    [2]对此,汉宝德先生认为是中国人“喜新厌旧”心理作祟,也有人解释为“佛”对外物的通透所致。此事无对错,在乎人心而已。
    [1]陆元鼎主编、杨谷生副主编:《中国民居建筑·上卷》,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2]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大圣人,其名曰佛,陛下所梦恐怕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愔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蔡愔等于西域遇竺法兰、摩腾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帝特为建立精舍给他们居住,称做白马寺。于是摩腾与竺法兰在寺里译出《四十二章经》。这几乎是汉地佛教初传的普遍说法,也为我国历史教科书所采用。而据任继愈主编的《中国佛教史》的看法是佛教在西汉末年就已经由西域传入中国内地,而到东汉以后逐渐在社会上流行。(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页。)
    [1]刘方:《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第242页。
    [2]吴振声:《中国建筑装饰艺术》,台湾:文史哲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版,第17页。
    [1]可参见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2]道教“八仙”何仙姑的道具也是莲花,但通常与其他七位神仙的道具一起作为“暗八仙”纹样出现。
    [3]一般认为,“和合二仙”形象来自唐代寒山、拾得二僧,但也有研究者认为来自道教传说。
    [1]朱永春:《徽州建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歙县:永昌元年(689年),武后敕建禅林院;景福元年(892年),昭宗赐报恩光华禅寺和天王院额;天祐三年(906年),哀帝敕建灵山院。
    [2]任继愈先生认为“佛教哲学对宋明理学有直接的影响”,见《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0页。
    [3]朱永春:《徽州建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1]标题释义:“俗家”一词乃笔者借用而来,意指“俗世力量”、“民间文化”;浑朴者,浑然天成、朴拙可爱者也。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87页。
    [3]该文载于杨鸿勋、刘托主编:《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1]参考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2]陈勤建教授在其《中国民俗学》一书中提出中国民俗“礼俗混同”的概念,是具有深刻洞察力的。
    [3]【日】隈研吾:《十宅论》,朱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4]王振复:《中国建筑文化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1]梁漱溟:《东方学术概观》,成都: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68页。原文为:“社会秩序之建立,在世界各方一般地说无不从宗教迷信崇拜上开端,中国似乎亦难有例外。但中国人却是世界上唯一淡于宗教,远于宗教,可称‘非宗教的民族'。”
    [2]彭会资:《民俗民间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3]汪道昆:《太函集》,序文,明万历刻本。
    [4]《盂兰盆经》载:目连始得六通后,想要度化父母以报哺育之恩,却发现亡母生于饿鬼道中。目连盛饭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连哀痛,于是乞求佛陀。佛陀告诉目连,其母罪根深结,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应仗十方众僧之力方能救度。于是教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为父母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以此大功德解脱其母饿鬼之苦。
    [1]陈长文:《程朱理学与徽州目连戏》,《徽州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曹凌燕:《目连戏接受群体的文化心理结构》,《民族艺术研究》2007年第3期。
    [1]臧丽娜:《明清徽州民居风格形成之民俗背景浅析》,《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2]朱永春:《徽州建筑纵横谈》,见杨永生、王莉慧编:《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地域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1]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北京:中华书局,第76页。
    [1]马未都:《马未都说收藏·家具篇》,北京:中华书局,第78页。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84页。
    [1]林语堂:《建筑》,载于《建筑之美》,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80页。
    [1]郑光直:《负正论—建筑本质新析》,《新建筑》总第3期,第10页。
    [1]图片引自汪森强著、卢庭芳摄影:《徽州老房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插页图画。
    [1]具体分析见本章第二节。
    [2]具体分析见本章第三节。
    [3]此例并非阿摩斯·拉普卜特的亲身调查所得,取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人类学博士J·M·波特的研究成果。此段中的个别表述确否尚有待查证。
    [1]【美】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常青、徐菁、李颖春、张昕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2]【英】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二册,张一麘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4页。
    [3]水口:徽州古村镇多以山下有水源处作为村镇入口,“夫水口者,两山相交,乱石重叠,水从窄峡中环绕弯转而泻,是为水口”(清唐岱《绘事发微》)。
    [1]图片引自《明经胡氏壬派宗谱卷—水口图》,各部位名称为作者标注。
    [2]长北著、徐振欧摄影:《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1]此两首民谣皆选自方静采编:《徽州民谣》,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199页。
    [1]徽州地区盖新房的过程中有许多规范的吉祥用语。东家择吉日告诉木匠师傅,起屋架,竖门岩。是日亲友送礼庆贺,主动帮忙,午时按时上梁,举行祭梁仪式,当家木匠师傅主祭。祭梁时以大发槌敲一下正梁唱一句赞词,撒一把利市纸,间有众工匠和唱,然后向八方神灵跪拜,并用斧刃杀大公鸡沥血于地,继而将公鸡往上一抛,高诵“金鸡落地,大吉大利”。这一仪式中“吉日”、“午时”、“大发槌”、“利市纸”、“跪拜神灵”、“杀公鸡”“赞词”这些“规定动作”无一不含有求吉求利的民俗心理,为营造诗意屋居,徽州人可谓用心良苦。
    [1]石敢当:《鲁班注》:“新正寅时立于门首,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此俗似由商代奠基遗俗缘起,后人穿凿附会,成为辟邪神石。功能包括镇百鬼、压灾殃、止风邪、辟凶煞等。
    照妖镜、兽面牌:当有别家的屋脊或外观凶险之物冲向自家的门口,认为犯煞不吉时,常在外门之上悬挂“兽面牌”或是“照妖镜”。此风肇于商周,盛于东汉,至今不绝。
    刀剑屏:具有挡冲、遮蔽的功用,大部分放在大门、正厅间的中庭。造形非常鲜明特别,顶部中央并列著刀、剑、戟、斧等兵器,内外两面所绘的图案以避煞、求福为主。通常内外两面都有图案,对外的一面,因重在辟邪,图案以剑狮、八卦为主;而对内主在祈福,故以麒麟、蝙蝠、祥云等吉祥图案为多。
    桃符:《山海经》载: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有大桃树,上有二神神荼、郁垒,主阅领万鬼,害人者,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人们相信桃木有压邪驱鬼的作用。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在桃木板上分别画上二神图像,悬挂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后为了省事儿就直接在桃木板上写上二神名字。是为桃符。
    八卦牌:民间俗信八卦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神力无穷,民间作为无所不能神器供奉使用,相信可以赐福保平安。除此外,还有八卦门、八卦梁、八卦门镇钹等取意八卦之物。
    镇符:源于道教神秘文化的一种符咒,绘于纸上,贴在门框上面等处,以驱邪避凶。
    [1]具体分析参见本文第四章。
    [2]日本的茂木计一郎将具有生态功能的天井空间比喻为“像保温瓶一样悬挂着”,甚是有趣形象。
    [3]臧丽娜:《明清徽州民居风格形成之民俗背景浅析》,《民俗研究》2006年第3期。
    [4]《八宅明镜》:明代顾吾序著,是一部专论阳宅的堪舆名著。是八宅派的扛鼎之作。八宅派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宋代以后,这一流派代代相传,在阳宅相度中独占魁首,深人人心,特别在海内外华人聚居之处,更是奉八宅派为正宗。
    [1]【英】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十册,张一麘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4页。
    [2]【日】茂木计一郎、稻次敏郎、片山和俊:《中国民居研究——中国东南地方居住空间探讨》,江平、井上聪译,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版,第38页。
    [1]据研究空心砖墙开始出现在明末,清朝时为徽州民居大量使用。
    [2]转引自罗文俊:《徽州社会及其凝聚力》,《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4期,第31页。
    [1]李俊:《徽州古民居探微》,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2]《徽郡太守何君德政碑记》,转引自李俊:《徽州古民居探幽》,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赵吉士:《徽州府志·名宦》卷五,康熙版刻本。
    [2]赵新良主编:《诗意的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第二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215-216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7页。
    [2]也有“徽州四雕”之说,即在此三雕之外,又加“竹雕”,因“竹雕”甚少用于民居,故本文取“三雕”之说。
    [1]《论徽商对徽州文化的影响》见于http://www.everyday-books.com.cn/hzwh/ShowArticle.asp?ArticleID=512
    [2]参考百度百科,“徽州三雕”词条。
    [1]宋国晓:《中国古建筑吉祥装饰》,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2]参考百度百科,“徽州三雕”词条。
    [1]鲍义来:《徽州工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1]鲍义来:《徽州工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2]俞宏理:《中国徽州木雕》,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1]宋国晓:《中国古建筑吉祥装饰》,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版,第70页。
    [2]部分资料参考自百度百科“徽州四雕”条目。
    [1]有研究者将龙凤单列一类,本文将之划入祥瑞动物之内,尽管两者未必是现实存在的。
    [2]龙之九子的名称有多种说法,此为其一。另有一说为:赑屃、螭吻、蒲牢、狴犴、饕餮、趴蝮、睚眦、金猊、椒图。此外,还有把螭首、麒麟、朝天吼(犼)、貔貅也列入龙子的。
    [1]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85页。
    [1]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页。
    [2]图片引自张道一、郭廉夫主编:《古代建筑雕刻纹饰:戏文人物》,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
    [1]转引自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7页。
    [2]图片引自张道一、郭廉夫主编:《古代建筑雕刻纹饰:戏文人物》,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123页。
    [3]图片引自汪森强著、卢庭芳摄影:《徽州老房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插页图画。
    [4]丁方、张谦:《风化与凝聚》,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80页。
    [1]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47页。
    [2]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4-175页。
    [3]周纪文:《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明清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
    [4]李泽厚:《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99页。
    [1]倘有人非要说教堂和寺庙与人的灵魂更接近,也无不可。但是,凡夫俗子不是修士僧侣常驻其间,况且中国人是更喜欢与神、祖共居一室的。
    [2]阿顾斯:古代希腊神话里面的一位巨人,长着有一百只眼睛,可以观察到所有方向的事物:后世以此来比喻机警的守卫,机灵的护卫。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版,第198、40页。
    [4]梁思成:《平郊建筑杂录》(1932年),《凝动的音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5]郑元者:《美学观礼》,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1]《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12《徽州府一》,转自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版,第2-3页。
    [2]朱永春:《徽州建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页。
    [3]就体系完整来说,似乎应该谈一下“房屋”的起源一类的问题,但是功力有限,只能推荐两本书【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汪瑞、黄秋萌、任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约瑟夫里克沃特:《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原著第二版),李保译,北京: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对中国传统民居的分类,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地理区位,一种是按照居住方式、建筑风格。按后者标准一般分为:木构架庭院式住宅、“四水归堂”式住宅、“一颗印”式住宅、土楼式住宅、窑洞式住宅、干阑式住宅。但这种方法歧见也很多,可参见孙大章教授1996年发表在《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中的《中国传统民居分类试探》一文。
    [1]参考林华东:《河姆渡文化初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9-204页。
    [2]巢居的居住方式与洪水神话之间是否有某种联系?
    [3]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232~300)编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也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其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
    [4]中国古代类书。宋太宗命李昉等14人编辑,全书1000卷,分55部,每部之下又分若干子目,共4558类。以引证广博见称。
    [1]屋居上的鸟装饰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可参见陈勤建:《中国鸟信仰:关于鸟化宇宙观的思考》,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此书对中国“鸟文化”有非常精彩的论述。
    [2]图片引自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3]朱永春:《徽州建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19页。
    [1]图片引自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页。
    [2]陈伟:《徽州乡土建筑和传统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华中建筑》,2000年第3期第126-127页;第4期第123-125页。
    [1]唐凤鸣、张成城主编:《湘南民居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1]故事引自:http://www.huishang.com.cn/detail.jsp?id=2725
    [2]徽州民居风格源流和流播研究可参考以下研究成果:
    王仲奋:《东阳建筑文化在皖南:徽州古村落建筑的“身世”源流考》,《建筑时报》2005年第11期。
    王仲奋:《探索皖南(徽州)古村落建筑的“身世”源流》,《古建园林技术》2007年02期。
    罗来平:《徽州民居身世源于东阳民居吗?》,《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江勇、丁峰:《徽州民居与江南民居艺术特点的比较》,《科技信息》2007年第30期。
    盛学峰、陈安生:《徽州民居与汉文化圈典型民居比较》,《华中建筑》2008年第4期。
    [1]【美】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现通译为《城市意象》。
    [1]哥伦比亚大学王海龙教授的《视觉人类学》一书,非常详细地进行了分析。王海龙:《视觉人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2]参见会议论文集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3]【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4页。
    [4]【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5页。
    [1]【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6页。
    [2]【美】L.I.凯恩:《建筑:静与光·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3]林徽因等:《建筑之美》,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版,封底。
    [4]语出《诗经·小雅·斯干》,意为:房屋端正如人立,急箭穿过如线直,宽广犹似鸟展翅,色彩艳丽锦鸡衣。
    [5]有关中国屋顶的“腾飞之势”的解释可以参见王振复先生的《建筑美学笔记》和汉宝德先生的《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两位先生的解读都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6]转引自吴玉成译:《建筑的艺术观·译序》,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1]【日】隈研吾:《十宅论》,朱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2]【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4]【德】汉斯·科赫:《马克思主义与美学》,佟景韩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85年版,第157页。
    [5]【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1]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英】李约瑟:《中国之科学与文明》第十册,张一麘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7页。
    [3]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4]萧默:《萧默建筑艺术论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5]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6]朱光潜:《谈美·谈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1]“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语出清代孔尚任《桃花扇》,词句有出入。原为:“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作者注)
    [2]梁思成:《平郊建筑杂录》(1932年),《凝动的音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1]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1943年),《天光云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7-88页。
    [2]叶朗:《说意境》,《文艺研究》1998年第1期。
    [3]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3页。
    [1]宗白华:《我和艺术》(代序),《天光云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日】茂木计一郎、稻次敏郎、片山和俊:《中国民居研究——中国东南地方居住空间探讨》,江平、井上聪译,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版,第11页。
    [2]【日】茂木计一郎、稻次敏郎、片山和俊:《中国民居研究:中国东南地方居住空间探讨》,汪平、井上聪译,台湾:南天书局1996年9月版,第37-38页。
    [1]【美】L.I.凯恩:《建筑:静与光·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2]《孟子·告子章句上》。
    [1]《道德经·十二章》。
    [1]转引自宗白华:《天光云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272页。
    [2]有兴趣者可以参阅任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美】L.I.凯恩:《建筑:静与光·艺术的未来》,王治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2]宗白华先生美学思想中的“同情”论,非“可怜”、“怜悯”之意,而是倡导要与自然万物同情同感,物我两忘,浑然一体,积极创造“艺术唯美的生活”。(作者注)
    [3]宗白华:《天光云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9页。
    [1]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1]【俄】果戈理:《谈现时的建筑·果戈理散文选》,刘季星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1]直到今天,基督教的传教仍在积极活动,作者家乡也同样沐浴在“主的恩泽”中。(如图5-1)
    [2]即为庆祝建国十周年,1959年在北京建造的十座建筑: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钓鱼台国宾馆、华侨大厦(已拆除)。这十大建筑都具有明显的传统风格。(作者注)
    [3]张钦:《豪宅掀起“中国风”—中国建筑开始从肉体居住走向精神回归》,《友报》2005年11月4日,第6版。
    [4]赵新良主编:《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第一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梁思成:《在住宅建筑标准及建筑艺术问题座谈会上关于建筑艺术部分的发言》(1959),《梁思成谈建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443页。
    [2]梁希森,山东希森集团董事长,一个据说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山东农民,“2005年胡润富豪榜”中,以20亿元的身价排名第66位,拥有北京最好最贵的别墅群“玫瑰园”。功成名就后,返乡进行“乡村乌托邦”建设。
    [3]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c651350100cbk6.html
    [4]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473795.htm
    [5]《“希森模式”:传统农区新农村建设的成功实践》,资料来源:http://dzhydq.com/html/200805/07/083618666.htm
    [1]回沪后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了“梁锥希森新村”的容貌。中式的大门和匾额、园林式的大围墙圈住的是欧式的别墅,其间点缀的是中西混杂的园林景观,倒像是洋人穿着长袍马褂,戴着瓜皮帽。不知道是这算是对传统的背弃还是创新。我竟然想到了“与时俱进”这个词。
    [2]《歙事闲谭》第8册录程且.硕《春帆纪程》,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1985年版,合肥:黄山书社,第23页。
    [3]李秋香:《中国村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1]【韩】崔仁鹤:《韩国民俗学的发展和研究课题》,见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489页。
    [2]石磊:《寻求“另类”发展的范式——韩国新村运动与中国乡村建设》,《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陈昭玖、周波、唐卫东、苏昌平:《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2期。
    孙海荣:《朴正熙时期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甘肃农业》2006年第9期。
    赵良庆、宁建华:《韩国新村运动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21世纪新农村建设中韩学术研讨会”述略》,《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南刚志:《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理论导报》2008年第9期。
    [1]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46),《梁思成谈建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443页。
    [2]海默:《中国城市批判》,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言续编——青年建筑师的声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1]转引自刘丽梅、封凯栋:《关注建筑艺术的未来》,http://www.gmw.cn/01ds/2000-04/12/GB/2000^295^0^DS2211.htm。
    [1]可参见吴国盛先生的文章《当代中国的科学主义与科学传播》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fdc0620100bi39.html
    [2]郑元者:《美学观礼》,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3]【美】A.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赵鑫珊:《人→屋→世界——建筑哲学与建筑美学·序》,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7月版。
    [2]“贵族”一词应是源于西方表达方式的语汇,在中国乡土社会中相对应的是“缙绅”、“乡绅”,是对中国民间社会影响至大的群体。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张仲礼先生在《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书中都曾对中国的“绅”阶层予以关注、考察和分析。
    [1]参阅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251页。
    [2]宗白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1946),见《天光云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33页。
    [3]转引自刘丽梅、封凯栋:《关注建筑艺术的未来》,http://www.gmw.cn/01ds/2000-04/12/GB/2000^295^0^DS2211.htm。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2-14页。
    [2]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1946),《梁思成谈建筑》,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444页。
    [3]金乃玲主编:《传承徽派建筑》,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单德启:《村溪、天井、马头墙》,《建筑史论文集》(第6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20-134页。
    [1]两副设计图采自金乃玲主编的《传承徽派建筑——设计作品集》一书。
    [2]转引自郑元者:《美学观礼》,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1]【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2]知识分子:陈丹青先生说了,现在中国的读书人总沾沾自喜于自己是“知识分子”,觉得这就高人一等了, 其实,“分子”经常依附在“黑五类”(地富反坏右)后面的。
    [1]【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2]作者在考察新徽州民居的时候,发现众多小区外观的设计创意都来自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偶有一二效仿倒也无妨,群起效仿就毫无创意可言了,根本看不出设计者自己的艺术气质。
    1.汉宝德:《建筑笔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2.【日】隈研吾:《十宅论》,朱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日】隈研吾:《负建筑》,计丽屏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4.王仲奋编著:《东方住宅明珠·浙江东阳民居》,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5.沈克宁:《建筑现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6.郑岩、汪悦进:《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7.王其钧:《图解中国民居》,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
    8.宋国晓:《中国古建筑吉祥装饰》,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年。
    9.梁思成著、林洙编:《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10.钱正坤编著:《中国建筑艺术史》,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赵新良:《诗意栖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2.王其钧:《行走中国诗情画境:中国园林》,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13.【日】中野美代子:《龙居景观:中国人的空间艺术》,吴念圣译,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美】拉普卜特:《宅形与文化》,常青、徐菁、李颖春、张昕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5.采编组:《中国古镇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郑炘、华晓宁:《山水风景与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明)午荣汇编:《鲁班经》,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
    18.杨永生、王莉慧编:《建筑百家谈古论今——地域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9.荆其敏、张丽安编著:《中国传统民居(新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
    20.王其钧:《金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21.张道一、郭廉夫主编:《古代建筑雕刻纹饰:戏文人物》,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2.张道一、郭廉夫主编:《古代建筑雕刻纹饰:草木花卉》,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3.张道一、郭廉夫主编:《古代建筑雕刻纹饰:寓意吉祥》,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4.张道一、郭廉夫主编:《古代建筑雕刻纹饰:龙凤麒麟》,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5.张道一、郭廉夫主编:《古代建筑雕刻纹饰:山水景观》,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6.张道一、郭廉夫主编:《古代建筑雕刻纹饰:珍禽瑞兽》,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7.庄光裕、胡石主编:《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装修》,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8.庄光裕、胡石主编:《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彩画》,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9.梁思成:《凝动的音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0.刘华:《灵魂的居所》,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31.杨永生、王莉慧编:《建筑史解码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32.夏娃主编:《建筑艺术简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林徽因等:《建筑之美》,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
    34.刘森林:《中华陈设:传统民居室内设计》,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
    35.王其钧:《行走中国结庐人境:中国民居》,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36.贵州省建设厅:《图像人类学视野中的贵州乡土建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37.唐凤鸣、张成城:《湖南民居研究》,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06年。
    38.陈雨阳:《中国民间美术鉴赏:民间起居(民居篇)》,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年。
    39.周维权:《园林·风景·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0.登琨艳:《蜉蝣建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王贵祥:《东西方的建筑空间——传统中国与中世纪西方建筑的文化阐释》,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2.赵广超:《不只中国木建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43.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44.楼庆西:《图说中国文化—中国建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年。
    45.李欣主编:《中国古建筑门饰艺术》,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46.楼庆西:《乡土建筑装饰艺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47.楼庆西主编:《乡土魂宝系列:千门万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48.于伸主编:《木样年华——中国古代家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9.殷智贤主编:《我们如何居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50.李允鉌:《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5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52.王其钧:《华夏营造——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53.任军:《文化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庭院》,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
    54.丰子恺:《丰子恺谈建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5年。
    55.王其钧编著:《中国民居三十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56.李劲松:《园院宅释——关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可能》,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57.李晓峰编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58.董洪全:《明清民间木雕(梅花喜鹊卷)》,沈阳:万卷出版社,2005年。
    59.刘敦桢::《中国住宅概说》,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60.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61.王世仁:《中国古建探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62.刘森林:《中华装饰:传统民居装饰意境》,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
    63.杨昌鸣:《东南亚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建筑文化探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
    64.汉宝德:《透视建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65.楼庆西:《中国小品建筑十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66.楼庆西主编:《乡土魂宝系列:雕梁画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67.楼庆西主编:《乡土魂宝系列:户牖之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68.李玉祥摄、王鲁湘撰文:《故园:远去的家园》,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
    69.张彤:《整体地区建筑——地域·建筑·文化丛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70.王其钧:《中国民间住宅建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
    71.杨永生主编:《建筑百家言续编——青年建筑师的声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
    72.李玉祥:《中国古镇图鉴》,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3.孙大章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74.陆元鼎主编、杨谷生副主编:《中国民居建筑(上、中、下)》,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
    75.高介华主编:《建筑与文化论集(第五、六卷)》,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76.曹炜:《中日居住文化——中日传统城市住宅的比较》,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77.李秋香:《中国村居》,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78.高潮等:《中国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与民居研究》,北京:研究出版社,2002年。
    79.阮仪三:《江南六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80.梁思成:《梁思成全集(1—9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81.【美】史坦利·亚伯克隆比著:《建筑的艺术观》,吴玉成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82.王振复:《中华意匠:中国建筑基本门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83.【美】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中嘉、陈朝晖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84.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85.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86.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二版。
    87.杨永生:《建筑百家轶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
    88.闫瑛:《传统民居艺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
    89.罗汉田:《庇荫——中国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90.梁思成等摄、林洙编:《中国古建筑图典》,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91.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艺术史(上、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年。
    92.荆其敏、张丽安:《世界传统民居——生态家屋》,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93.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94.罗启研:《古承今袭——中国民间生活方式》,香港雍明堂,1999年。
    95.李玉祥、王其钧:《老房子——北京四合院》,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
    96.王其明:《北京四合院》,北京:中国书店,1999年。
    97.马炳坚:《北京四合院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
    98.白鹤群:《老北京的居住》,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
    99.舒阳、李海英:《建筑——传统与诗意的文本》,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
    100.颜纪臣:《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101.刘沛林:《古村落:和谐的人居空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02.编委会:《四合院——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典范》,北京:中国奥林匹克出版社,1997年。
    103.李先逵:《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五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
    104.【日】茂木计一郎、稻次敏郎、片山和俊:《中国民居研究——中国东南地方居住空间探讨》,江平、井上聪译,台北南天书局,1996年。
    105.王其钧:《中国古建筑大系——民间住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106.陆翔、王其明:《北京四合院》,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107.黄浩:《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四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108.陆元鼎:《民居史论与文化》,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9.阮仪三:《中国江南水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0.彭一刚:《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111.汪之力、张祖刚:《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
    112.李长杰:《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三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
    113.陈从周、潘洪萱、路秉杰:《中国民居》,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
    114.王其钧:《民间住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
    115.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北京四合院》,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1993年。
    116.陆元鼎、陆琦:《中国民居装饰装修艺术》,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
    117.翁立:《北京的胡同》,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年。
    118.阮长江:《中国历代家具图录大全》,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年。
    119.胡德生:《中国古代家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
    120.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二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
    121.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
    122.陈伟:《穴居文化》,上海:文汇出版社,1990年。
    123.【美】凯文·林奇:《城市的印象》,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124.陆元鼎、杨谷生:《中国美术全集——民居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年。
    125.荆其敏:《覆土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年。
    126.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127.荆其敏:《中国传统民居百题》,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128.荆其敏、兰钊、宋海亮:《中国生土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129.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
    130.清华大学建筑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6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4年。
    131.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
    132.【法】勒·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吴景祥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
    133.吴振声:《中国建筑装饰艺术》,台湾:文史哲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1979年)。
    134.姚承祖、张至刚:《营造法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9年。
    135.汪良发主编:《徽州文化十二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6.汪森强著、卢庭芳摄影:《徽州老房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
    137.方静采编:《徽州民谣》,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8.刘仁义主编:《感悟徽派建筑》,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9.金乃玲主编:《传承徽派建筑》,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0.赵焰:《思想徽州》,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141.吴浩、任羽中主编:《徽州人文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42.段进、龚恺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古村落空间解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3.长北、徐振欧:《江南建筑雕饰艺术(徽州卷)》,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4.朱永春:《徽州建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5.卞利:《徽州民俗》,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6.鲍义来:《徽州工艺》,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7.《徽州古村落文化丛书(10本)》,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董建:《自然与艺术的灵光辉映(西溪南)》
    何峰:《村落构建艺术的奇葩(石家村)》
    舒育玲、胡时滨:《天人合一的理想境地(宏村)》
    余治淮:《徽商的智慧与情怀(西递)》
    倪国华:《聚落人文的典范(渚口)》
    吴兆民:《儒商互济的家园(昌溪)》
    马勇虎:《和谐有序的乡村社区(呈坎)》
    汪昭义:《书院与园林的胜境(雄村)》
    洪少锋:《望族的故乡(龙川)》
    方光华:《宗族文化的标本(江村)》
    148.李俊:《徽州古民居探幽》,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149.樊炎冰:《中国徽派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150.王振忠:《徽州社会文化探微—新发现的16—20世纪民间档案文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151.王振忠 文、李玉祥 摄影:《乡土中国·徽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152.王明居、王木林:《徽派建筑艺术》,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2000年。
    153.程极悦:《徽派古建筑》,合肥:黄山书社,2000年。
    154.宋子龙:《徽州竹雕艺术》,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4年。
    155.宋子龙、马世云:《徽州砖雕艺术》,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3年。
    156.宋子龙、晋元靠:《徽州牌坊艺术》,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3年。
    157.俞宏理、李玉祥:《老房子——皖南徽派民居》,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3年。
    158.吴敏、黄永湘:《徽州石雕艺术》,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88年。
    159.张国标、黄永湘:《徽州木雕艺术》,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88年。
    160.张海鹏:《明清徽商资料选编》,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
    161.张仲一:《徽州明代住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57年。
    162.【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
    163.杨成寅:《艺术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年。
    164.杨泓、郑岩:《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8年。
    165.李天道主编:《中国古代人生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66.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上、中、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8.何庄:《尚清审美情趣与传统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169.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二十一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170.【法】丹纳著:《艺术哲学》,傅雷译,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
    171.袁鼎生:《生态艺术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172.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3.田兆元:《神话学与美学论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174.吕胜中、邬建安:《中国公众家庭审美调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5.陈望衡:《环境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6.【英】理查德·豪厄尔斯著:《视觉文化》,葛红兵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77.【英】R.G.柯林伍德著:《精神镜像》,赵志义、朱宁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8.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9.胡经之:《文艺美学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0.张利群:《民族区域文化的审美人类学批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1.周纪文:《中华审美文化通史(明清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2.林徽因等:《建筑之美》,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
    183.王振复:《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东方独特的大地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4.【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185.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6.宗白华:《天光云影》,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7.刘方:《中国美学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型》,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188.杭间、何洁、靳埭强主编:《岁寒三友: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189.王振复:《建筑美学笔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190.王振复:《中国美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1.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2.朱立元:《接受美学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93.熊明:《建筑美学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4.赵鑫珊:《人屋世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
    195.王振复主编:《中国美学重要文本提要(上、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6.凌继尧:《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7.胡经之、王岳川主编:《文艺学美学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8.梁一儒、户晓辉、宫承波:《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99.森茂芳等:《美学传播学》,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
    200.王振复:《中国建筑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201.赵鑫珊:《建筑:不可抗拒的艺术》,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202.刘伯山选编:《美学人学研究文集》,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年。
    203.王建:《原始审美文化的发展》,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04.彭会资:《民族民间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05.张文勋主编:《民族审美文化》,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6.胡家祥:《心灵结构与文化解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207.【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滕守尧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8.王振复:《华夏宫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209.赵鑫珊:《建筑是首哲理诗:对世界建筑艺术的哲学思考》,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210.【德】黑格尔:《美学(1—3卷)》,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211.许祖华编著:《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212.王惕:《中华美术民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213.汪国瑜:《建筑——人类生息的环境艺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14.阎国忠:《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215.余东升:《中西建筑美学比较研究》,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年。
    216.汪正章:《建筑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17.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
    218.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2007年第20次印刷。
    219.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编:《“民间”何在谁之“信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220.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221.张士闪:《中国艺术民俗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
    222.张道一:《张道一论民艺》,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223.何晓道:《十里红妆女儿梦》,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24.朱建军:《中国的人心与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学分析》,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25.【爱尔兰】基钦、【英】泰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蔡建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26.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7.李长莉、左玉河主编:《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228.黄卓越、党圣元主编:《中国人的闲情逸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229.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230.王平:《中国民间美术通论》,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1.李斌:《共有的住房习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232.黄平主编:《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233.李友梅:《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乡土文化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34.熊术新:《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5.陈灵强:《多维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236.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第三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237.武文主编:《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38.高致华编:《探寻民间诸神与信仰文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
    239.邱扶东:《民俗旅游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年。
    240.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年。
    241.孙建君主编:《中国民间美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4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3.张士闪:《乡民艺术的文化解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4.赵丙祥编著:《民居习俗》,北京: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年。
    245.【日】沟口雄三、小岛毅主编:《中国的思维世界》,孙歌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46.【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第十版)》,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247.【英】斯蒂芬·威廉:《旅游地理学(引进版)》,张凌云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48.【英】斯蒂芬·加得纳:《人类的居所——房屋的起源和演变》,汪瑞、黄秋萌、任慧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49.【美】约瑟夫里克沃特:《亚当之家——建筑史中关于原始棚屋的思考》(原著第二版),李保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
    250.王海霞:《透视:中国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6年。
    251.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252.王其亨等:《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253.孙景浩、孙德元著:《中国民居风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254.【美】于涌、于希贤:《中国古代风水的理论与实践:对中国古代风水的再认识(上、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
    255.【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6.洪修平:《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57.【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户晓辉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8.陈平:《居所的匠心:中国居住文化》,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年。
    259.翟有龙、李传永主编:《人文地理学新论》,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0.陶立璠:《民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261.董晓萍:《田野民俗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2.田自秉、吴淑生、田青:《中国纹样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3.苑利、顾军:《中国民俗学教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年。
    264.陈勤建:《中国鸟信仰:关于鸟化宇宙观的思考》,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65.【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266.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67.蒯大申、祁红:《中国民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268.叶涛、吴存浩:《民俗学导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269.乌丙安:《民俗学原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270.展望之:《中国装饰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71.邓云乡:《中国养植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72.居阅时、瞿明安主编:《中国象征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73.王恩涌:《人文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274.冯骥才:《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
    275.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276.陈华文:《民俗文化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277.【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278.王铭铭、潘忠党:《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279.高曾伟主编:《中国民俗地理》,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
    280.【英】博尔尼(Burne.C.):《民俗学手册》,程德祺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281.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82.张紫晨:《张紫晨民间文艺学民俗学论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283.林华东:《河姆渡文化初探》,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84.李辛儒:《民俗美术与儒学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
    285.陈勤建:《文艺民俗学导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
    286.【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王巍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87.杨学芹、安琪:《民间美术概论》,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0年。
    288.【美】阿兰·邓迪斯编:《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289.邓子琴:《中国风俗史》,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290.张紫晨编:《民俗学讲演集》,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291.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292.乌丙安:《中国民俗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
    293.【日】后滕兴善等:《民俗学入门》,王汝澜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4。
    1.《中国古建筑》(8DVD),齐鲁音像出版社。
    2.凤凰卫视、天津电视台,杜宪、李宗瑶主持:《寻找远去的家园》,深圳音像出版社。
    3.《徽州古村落》(VCD),中国唱片广州公司。
    4.《世界遗产之中国档案:皖南古村落》(VCD),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5.《徽州古代民居(上下集)》(DVD),文物出版社。
    6.《徽州:文化与自然遗产(10集)》(VCD),广州音像出版社。
    7.《文化中国游·安徽》(DVD),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8.《中国行·徽州古村落》(DVD),中国唱片广州公司。
    9.《徽州(十集文化系列片)》(5DVD),广州音像出版社出版。
    10.《回首家园(精华版)》(6VCD),深圳音像公司,2003。
    11.《皖风皖韵(电视诗歌散文)》(DVD),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2005。
    12.《世界文化遗产:徽州》(2DVD),上海俏佳人音像制品有限公司。
    13.《中国人文杂志:皖南徽州文化》(6VCD),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
    14.《中国风水文化·徽州风水》(DVD),汕头海洋音像出版社。
    15.《徽商:中国明清时期最杰出的商帮》(DVD),塞奇影视文化传播公司。
    16.胡一虎主持:《大儒徽商:明清最大商帮的财富之道》(2DVD),九洲音像出版公司。
    17.《中华人文地理志:徽州文化》(DVD),北京科影音像出版社。
    18.《探索·发现:中国记忆—我们的精神家园》特别节目:《2008中国记忆——文化的寻根》(DVD),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19.《再说长江:大型电视纪录片》(9DVD):《第二十三集:无梦到徽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
    20.《江南》(DVD),贵州东方音像出版社。
    第2集:水源木本:徽派建筑三绝——民居、祠堂、牌坊
    第5集:烟雨青山:黄山、九华山、黄梅戏、湖笔、宣纸、徽墨、歙砚、西递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