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宋室在南渡以后抵抗金兵入侵的过程中,从西到东,构筑起川陕、荆襄和江淮等三大战区。在此期间,南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三大战区分别展开针对性建设,从而把三大战区对金战争初期形成的战斗力常态化。这个过程与南宋国祚共始终。就地理区位看,江淮战区起着掩护江浙和南宋行在临安之重要作用,因此,地处江淮前沿的两淮地区(即南宋淮南东、西二路)自然成为江淮战区的重心。
     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就是对南宋在两淮地区的一系列军事建设措施的总括性描述,涵盖其防御策略、军事制度和防御工事等方面。南宋的两淮防御策略,从最初的防江防淮之争,到江淮并重,再到实际执行过程中重淮轻江,最终确立了防淮的整体战略。在具体执行的层面包括:水、步、马诸兵种联合;允许、鼓励民间武装发展:重视城池、关隘、渡口等固定防御工事建设等内容。其中,山水寨更是两淮特有的防御形式。南宋初期,两淮地区军事指挥系统所设立的都督、宣抚使和制置使等,皆带有中央派出性质。此后,这些指挥系统逐步常态化,其军事便宜行事权,亦最终固定化,而宣抚司、制置司等,也最终成为军、政、财、法等权力趋于集中的新一级地方行政级别。至于两淮地区的军队,最早的是原东京留守司部队和御营司部队,之后是诸大将部队,再后来是都统司军。南宋中期以后,地方新军成为主力。这期间,还有中央三衙禁军,他们主要屯驻在重点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淮河南岸、沿江北岸的口岸等。
     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在军事思想、军事制度以及军事地理诸方面,皆有鲜明特点。两宋军事思想的总特征是“守内虚外”,南宋两淮地区战略特点是定点防御,重视防御工事建设。军事制度方面的特点是文臣统兵,军、政、财、人事等权力趋于集中。军事地理方面,南宋两淮防御工事的建造和布局特点是水陆结合、点线结合,在空间结构上呈现出纵向与横向两种形态。
     从整体来看,川陕、荆襄、江淮三大战区之作用难分轻重主次,它们彼此不可或缺,彼此互为唇齿。南宋政府一直在研拟优化三战区互动策应问题,但是,限于主客观条件,一直未臻完善。至于两淮之间,虽然它们在大多数时间里是分开的,但史料证实,在非常时期,宋廷还是会把它们合为一处,统筹兼顾。究其缘由,宋廷在危机时期还是主张由一个地方大员统一整合政治、军事和经济资源,以更好发挥江淮战区拱卫临安的重要作用。
     由于南宋把两淮看作军事前线,所以,凡两淮事务军事优先。这样,南宋对两淮采取的经济措施极为有限,主要就是军队屯田,对百姓大多时候是休养政策,不加干预。总之,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主要发挥保护临安大后方的军事作用,对两淮地区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只是起了有限的辅助作用。
In the war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Jin Dynasty, Southern Sung Dynasty formed three theatres in Sichuan-Shaanxi region, JingXiang region and Yangtze-Huaihe region from east to west. The government had also made a series of measures for the three theatres, respectively, to construct them pertinently so as to normalize the initial battle efficiency against Jin Dynasty. The normalization lasted for the whole Dynasty. In the three theatres, Yangtze-Huaihe reg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and Huaihe River Region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A geograph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Yangtze-Huaihe region acted as a protection of Jiangsu and Zhejiang provinces, or liked Lin'an's role in Southern Sung Dynasty, and Huaihe River Region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accesses to Southern Sung Dynasty, or the region between the south of Huai River and the north of Yangtze River) was the practical centre of Yangtze-Huaihe theatre.
     The concept of Southern Sung Dynasty Defense System in Huaihe River Region is an overall description of a series of measures of Southern Sung Dynast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ilitary in Huaihe River Region,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namely, defense strategy, military system, and fortification. Firstly, the defense strategy of Southern Sung Dynasty in Huaihe River Region was developed from the initial war against Yangtze River and Huai River, to the equal importance of them, then to the heavy Huai and light Yangtze in practice, and the final whole strategy against Huai River. In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the strategy consisted of a combination of sailor, infantry and cavalry, permission and encouragement of civil armed forces and an empha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ies and passes, in which Shanshuizhai was a typical Defense form in Southern Sung Dynasty. The military command system of Southern Sung Dynasty in the early period included commanders-in-chief, army commanders and local commanders with the property of governmental assignment. From then on, these systems were gradually normalized and their right to exercise was finally fixed; army commanders and local commanders finally became a new level of administration with a central right of military, politics, finance and law. The earliest military in Huaihe River Region was remaining army in Dongjing and Yuyingsi, and then armies belonged to different commanders, and then Dutongsi. In the middle and late period of Southern Sung Dynasty, new local armed forces became the major part of it. Meanwhile, central imperial guard was also included, stationing in important towns and villages, important transportation passes and ports along the southern side of Huai River and the northern side of Yangtze River. Fixed fortification like cities, passes, ferry crosses and Shanshuizhai were major parts of fortification in Huaihe River Region.
     Southern Sung Dynasty Defense System in Huaihe River Region was distinctly characterized in military thought, military system and military geography, which characterized by heavy inside and light outside and pointed defense and emphasized fortification, official ministers being in charge of military, politics, finance and human resources, and a combination of sailor and infantry wi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geographical forms, respectively.
     From the whole front of Southern Sung Dynasty, Sichuan-Shaanxi region, JingXiang region and Yangtze-Huaihe region as a whole attached equal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Southern Sung regime. The government had been working on a solution to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hree theatres, but in vain because of objective limitation. Huaihe River Regions were mostly separated, but historical materials indicate tha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till united them in the unusual periods for the reason that it hoped that a local commander could be created to manage military and economic resources in order to play a better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the capital. Since Southern Sung Dynasty considered Huaihe River Region as the war front, it gave priority to all military affairs in this region, thus making its economic strategies have more restrictions and just composes of stationing wasteland and recreation policies. Therefore, Southern Sung Dynasty Defense System successfully played as a protection of Lin'an and its rear, but it just gave a little assistance to economic recovery of the whole society.
引文
①邹逸麟:《江淮平原的人文》,收入氏著《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57页。
    ②关于“江淮”这一定义,可参见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13页。
    ③(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卷中《江淮表里论》,收入《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初版,1959年补印,第32页。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建炎三年正月戊戌,中华书局,1956年,第382页。 ①(宋)叶梦得:《与秦相公论防冬书》,收入曾枣庄、刘琳:《全宋文》卷3180,第147册,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282-283页。
    ②(元)脱脱等:《宋史》卷417《赵范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12507、12508页。
    ③(宋)叶梦得:《奏措画防江八事状》,收入《全宋文》卷3173,第147册,第171-179页。
    ④(宋)叶梦得:《奏应诏大询状建炎三年一月》,收入《全宋文》卷3167,第147册,第85-93页。
    ⑤(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建炎三年正月戊戌,第382页。
    ⑥(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1《形势·淮甸陇蜀荆襄》,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2册, 第342页。
    ⑦(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1《形势·淮甸陇蜀荆襄》,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942册,第342页。
    ①李蔚:《略谈宋金战争的实质》,载于《河南师大学报》1983年第3期。
    ②张博泉:《金宋和战史论》,载于《史学集刊》1984年第2期。
    ③李德清:《评开禧北伐三说》,载于《华东师大学报》1987年第1期。
    ④任崇岳:《隆兴和议新论》,载于《中州学刊》1991年第1期。
    ⑤周宝珠:《南宋对金和战斗争中主守派赵鼎》,载于《河南师大学报》1979年第5期。
    ⑥龚延明:《虞允文和采石大战》,载于(台湾)《历史月刊》1991年第37期。
    ⑦陶晋生:《南宋初信王榛抗金始末》,收入《边疆史研究集——宋金时期》,(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
    ⑧张荫麟:《“顺昌战胜破贼录”疏证(附:顺昌战前之刘锜)》,载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41年。
    ⑨王曾瑜:《和尚原和仙人关之战述评》,载于《西南师院学报》1983年第2期。
    ⑩王曾瑜:《南宋对金第二次战争的重要战役述评》,收入《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1)丁曾瑜:《宋金富平之战》,载于《中州学刊》1983年第1期。
    (12)周宝珠:《关于宋金黄天荡之战的几个史实问题》,载于《史学月刊》1981年第5期。
    (13)华山:《南宋和金朝中叶的政情和开禧北伐之役》,收入氏著《宋史论集》,齐鲁书社,1982年。
    (14)崔英超、张其凡:《论“隆兴和议”前后南宋主战派阵营的分化与重构》,载于《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5)林天蔚:《绍兴和议之评论:义理与时势之争》,载于(香港)《东方文化》1977年第15卷第1期。
    (16)徐规:《南宋绍兴十年前后“内外大军”人数考》,收入氏著《仰素集》,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王曾瑜:《南宋后期扬州屯驻大兵番号和今存南宋扬州城砖考释》,收入《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日本)东京同朋舍,1989年。
    (18)方震华:《晚宋政争对边防的影响》,载于(台湾)《大陆杂志》1994年第88卷第5期。
    (19)张其凡:《岳飞军事思想试探——兼论宋代军事思想的发展》,载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20)陈乐素:《南宋定都临安的原因》,收入何亚平等:《学术浙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叶鸿洒:《试探靖康之役汴京攻防中宋军所用重要兵器》,载于(台湾)《中国历史学会史学集刊》1993年第25期。
    ②王曾瑜:《岳飞和南宋前期政治与军事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③何忠礼:《南宋史稿》,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
    ④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通史》第13卷;韩志远:《南宋金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类似的还有刘庆、毛元佑:《中国宋辽金夏军事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⑤陈世松、匡裕彻、朱清泽、李鹏贵:《宋元战争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⑥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12册,《宋辽金夏(上、下)》,台北,1972年。
    ⑦顾宏义:《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⑧赵永春:《金宋关系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⑨黄德辉:《试论窝阔台攻宋时期南宋水军在两淮的防御》,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6期。
    ①黄宽重:《史事、文献与人物》,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第27-52页。
    ②刘子健:《背海立国与半壁山河的长期稳定》,收入《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事业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第21-40页。
    ③范立舟:《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9集,南方出版社,2002年。
    ④张家驹:《宋代的两淮山水寨——南方人民抗金斗争中的一种武装组织》,载《上海师院学报》1960年第1期,第86-92页。
    ⑤陶晋生:《南宋利用山水寨的防守战略》,载《食货月刊》第7卷第1、2期,1977年,第1-10页。
    ⑥黄宽重:《两淮山水寨——南宋中央对地方武力的利用与控制》,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72卷第
    4期,2001年,第801-831页。此文后更名《两淮山水寨——地方自卫武力的发展》,收入氏著《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
    ①黄宽重:《从坞堡到山水寨——地方自卫武力》,收入刘岱:《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第229-280页。
    ②可以参考朱正业:《近十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述评》,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③粟品孝等:《南宋军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①见张义丰等:《淮河地理研究》,测绘出版社,1993年;曾昭璇:《中国的地形》,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年。
    ①有关两淮地区的地形地貌参见蒋德隆:《长江中下游气候》第3章《气象灾害》,气象出版社,1991年,第151-279页: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气候)》,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1-89页。
    ②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62页。
    ①详细水系情况可参考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第1章第1节,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第1-9页,
    ②邹逸麟:《江淮平原的人文》,收入氏著《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63页。
    ③邹逸麟:《江淮平原的人文》,第365页。
    ①本图改绘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6册《金、南宋时期·南宋·淮南东路、淮南西路》,第62页
    ②赵济:《中国自然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5-66页。
    ①(宋)祝穆、(宋)祝洙:《方舆胜览》,卷48,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3年,第853页。
    ②在濡须水入长江前的一段也称“栅江”,见《方舆胜览》卷49,载“栅江、在历阳县西南百五十里,与无为军分界,栅江口,古濡须口。”,第871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1,绍兴二年十二月辛卯,“直徽猷阁淮西巡抚使郭伟权知庐寿春镇抚司公事,伟将至庐州,上奏言:‘权镇抚使王亨尝受伪命,欲闭门拒之。’上命神武后统制巨师古将兵与伟会,而御前忠锐第一将崔增以忠锐二千潜舟由巢湖以入,遂执亨。奏至,乃有是命。”第1046页。
    ④《宋史》卷386《金安节传》,第11860页。
    ⑤大雷池的历史变迁大致是: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江南的鄱阳湖和江北的大雷水,原是连成一片的汪洋大泽,统名“彭蠡泽”。三国时代,“彭蠡泽”向南扩展,湖水进抵今鄱阳湖。西晋以后,由于泥沙沉积,长江改道,“彭蠡泽”为两部分,长江以南的仍称“彭蠡泽”(今鄱阳湖),长江以北的叫大雷池。唐宋元以来,湖面逐渐缩小,并北分割,“大雷池”之名逐渐被各区域性湖名代替。在黄梅境内的大湖叫感湖、源湖;在安徽宿松境内的叫龙湖、官湖等。1955年中央长江水利规划办公室正式下文,将龙湖、感湖合并称为“龙感湖”。
    ①(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收入《武经七书》,骈宇骞、李解民、盛冬铃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第57页。②邹逸麟:《江淮平原的人文》,第356-376页。
    ③(清)徐松:《宋会要辑稿》方域五之一○,中华书局,1957年,第7388页。
    ④(宋)张浚:《论江淮形势疏绍兴三年》,收入《全宋文》卷4133,第188册,第78-79页。
    ⑤(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1《平戎十策·得地》,收入《宋集珍本丛刊》,“贵池先哲遗书”本,第78册,第250页。
    ①(宋)辛弃疾:《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奏》,收入《全宋文》卷6215,第275册,第27-29页。
    ②(宋)王之道:《论庐帅久任状》,收入《全宋文》卷4060,第185册,第60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九、十,第7463页。
    ④(宋)不薯撰人:《阜宋中兴两朝圣政》卷60《孝宗皇帝二十》,载:“(淳熙十年十二月)权知和州钱之望言:‘历阳县、含山县有麻醴二湖,灌溉民田为利甚博,干道二年因守臣胡防凿千秋涧以设险。”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454-455页。
    ⑤《宋史》卷97《地理志第五十·河渠七·东南诸水》,第2393页。
    ⑥《宋史》卷373《洪皓传附洪迈》,第11573页。
    ⑦《金史》卷93《仆散揆传》,第2069-2070页。
    ⑧(宋)袁甫:《奏备边四事札子》,收入《全宋文》卷7431,第323册,第354-355页。
    ⑨(宋)王之道:《论瓦梁利害申都督孟参政状》,收入《全宋文》卷4060,第185册,第59-60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建炎二年六月己卯,第332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一○,第7297页。
    ③(宋)陈舜俞:《淮阴阻风馋风伯》,收入傅璇琮等:《全宋诗》卷402,第8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957-4958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建炎二年夏四月甲戌,第314页。
    ⑤(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7,载:“绍兴甲寅、乙卯间,刘麟导虏南侵,时车驾驻平江。有赵九龄者,策士也,请决淮西水以灌虏营,朝廷不能用。已而韩世忠得虏酋约战书曰:‘闻江南欲决淮西水以浸吾军。’书到之明日,虏实退师。当时但以为却敌之功,殊不知九龄之力为多。”傅根清点校,中华书局,1996年,第119页。
    ⑥《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九,第6910页。
    ⑦《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一○,第7297页。
    ⑧《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4,建炎三年六月戊午,第496页。
    ⑨ 《宋史》卷97《地理志第五十·河渠七·东南诸水》,载:“绍兴初,以金兵蹂践淮南,犹未退师,四年,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泰州姜堰、通州白莆堰,其余诸堰,并令守臣开决焚毁,务要不通敌船;又诏宣抚司毁拆真、扬堰闸及真州陈公塘,无令走入运河,以资敌用。”第2393页。
    ⑩《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三五,第7310页。
    ①(元)佚名:《宋史全文》卷24下,李之亮点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668页。
    ②(宋)李曾伯:《淮阃奉诏言边事奏》,收入《全宋文》卷7817,第339册,第110-114页。
    ③(宋)虞允文:《措置清河口防托虏中粮战船疏隆兴元年》,收入《全宋文》卷4590,第207册,第107-108页。
    ④(宋)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卷46,第505-506页。
    ⑤《宋史》卷366《刘锜传》,第11407页。
    ⑥《宋史》卷368《魏胜传》,第11461页。
    ⑦(元)脱脱等:《金史》卷92《徒单克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045-2046页。
    ①陈峰:《宋代主流意识支配下的战争观》,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50页。
    ②陈振:《宋史》第2章《宋初的统一战争和辽及党项的关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4-59页。
    ①(宋)田锡:《咸平集》卷22《策对·对私试策第一道》,罗国威点校,巴蜀书社,2008年,第219、220页。
    ②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第331页。
    ③(元)脱脱等:《辽史》卷8《景宗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94页。
    ④《辽史》卷13《圣宗本纪》,第145页。
    ⑤(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0,端拱二年正月乙未,中华书局,2004年,第667页。
    ①(宋)富弼:《上仁宗河北守御十三策》,收入(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135,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501页。
    ②《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5,庆历元年十月壬寅,第3192页
    ③(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127《本朝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3051页。
    ④(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收入《全宋笔记》第2编,徐时仪整理,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331页。
    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卷134《炎兴下帙·起建炎三年十一月乙巳朔尽二十三日丁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75页。
    ①《宋史》卷383《虞允文传》,第11799页。
    ②《宋史》卷383《虞允文传》,第11800页。
    ③(宋)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6,嘉定十七年闰八月丁酉,汝企和点校,中华书局,1995年,第303页。
    ④(元)脱脱等:《金史》卷121《忠义·王维翰传》,中华书局,2004年,第2648页。
    ⑤(元)脱脱等:《宋史》卷41《理宗本纪》,中华书局,2004年,第799页。
    ①关于宋太宗以后,宋朝形成的“崇文抑武”、“守内虚外”等治国方略,还可参见陈峰的相关论著,如《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宋代主流意识支配下的战争观》,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等。
    ②(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5《官制》,金圆整理,《全宋笔记》第2编,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③《金史》卷84《耨(?)温敦思忠传》,第1883页。
    ①(宋)张守:《应诏论备御札子建炎三年正月》,收入《全宋文》卷3785,第173册,第304-306页。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20《癸未甲申和战本末》,徐规点校,中华书局,2006年,第469页。
    ③陈峰:《宋代主流意识支配下的战争观》,载《历史研究》2009年第2期,第50页。
    ④《宋史》卷370,第11514页
    ①《宋史》卷408《王霆传》,第12315页。
    ②(宋)叶梦得:《与秦相公论防冬书》,收入《全宋文》卷3180,第147册,第282-283页。
    ③《宋史》卷417《赵范传》,第12507-12508页。
    ④《宋史》卷389《袁枢传》,第11935-11936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8,绍兴四年七月丁丑,第1286页。
    ①《宋史》卷380《楼炤传》,第11715页。
    ②(宋)吕颐浩:《上边事备御十策建炎二年十二月》,《全宋文》卷3042,第141册,《备水战》,第243页:《控浮桥》,第244页:《审形势》,第244-246页。
    ③(宋)吕颐浩:《论边防机事状》,收入《全宋文》卷3046,第141册,第303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建炎三年春正月戊戌,第383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7,建炎三年闰八月丁亥,第532页。
    ⑥《宋史》卷401《刘爚传》,第12171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三之一三、一四,第7536-7537页。
    ②(宋)汪伯彦:《奏对论攻战守备措置抚绥方略绍兴七年正月》,《全宋文》卷2969,第138册,第22-27页。
    ③(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1,李剑雄、刘德权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第3页。
    ①(宋)张守:《应诏论备御札子建炎三年正月》,收入《全宋文》卷3785,第173册,第304-306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6,绍兴六年冬十月丁酉,第1717页。
    ③(宋)张浚:《奏黄州等处备御事宜状绍兴三十一年十二月》,收入《全宋文》卷4128,第187册,第417页。
    ④《宋史》卷374《胡铨传》,第11586页。
    ⑤《宋史》卷389《袁枢传》,第11935-11936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二、三,第7459页。
    ②《宋史》卷433《程大昌传》,第12859页。
    ③《宋史》卷398《丘崈传》,第12112页。
    ④《金史》卷93《宗浩传》,第2075、2078页。
    ①(宋)王之望:《乞修城壁壕堑关隘札》,收入《全宋文》卷4355,第197册,第183-184页。
    ②(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卷中《江淮表里论》,第47页。
    ③(宋)李纲:《李纲全集》卷78《奏诏条具边防利害奏状》,岳麓书社,2004年,第794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建炎三年春正月戊戌,第382页。
    ⑤(宋)赵鼎:《除右相论防秋疏绍兴四年》,收入《全宋文》卷3809,第174册,第278-279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5,绍兴五年二月丁亥,第1399页。
    ②(宋)张浚:《回奏楚泗等處守禦事宜劄子绍兴三十二年秋冬》,收入《全宋文》卷4130,第188册,第30-31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二六,第7305页。
    ④《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5,第288-289页。
    ⑤《宋史》卷406《崔与之传》,第12259页。 ①《宋史》卷405《李宗勉传》,第12235页。
    ②(宋)叶梦得:《奏应诏大询状建炎三年一月》,收入《全宋文》卷3167,第147册,第85-93页。
    ③《宋史》卷416《王万传》,第12483-12484页。
    ①以上引文均见于(宋)辛弃疾:《论阻江为险须藉两淮奏》,收入《全宋文》卷6215,第275册,第27-29页。
    ①(宋)辛弃疾:《美芹十论·守淮第五》,收入《全宋文》卷6214,第275册,第12-13页。
    ①《翠微北征录》卷1《平戎十策·取士》,第248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1,绍兴三十一年秋七月丙戌,第3196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1,绍兴十一年九月乙丑,第2277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1,绍兴十一年秋七月癸丑,第2264页。
    ③(宋)崔与之:《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卷1《言行录上》,《续修四库全书》第55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558页。
    ④《宋史》卷361《张浚传》,第11309-11310页。
    ①陈峰:《平戎万全阵与宋太宗》,载《历史研究》2006年第6期,第181页。
    ②(宋)吕颐浩:《马政》,收入(明)黄淮等:《历代名臣奏议》卷24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155页。
    ③《宋史》卷368《魏胜传》,第11460、11461页。
    ①《宋史》卷361《张浚传》,第11309-11310页。
    ② (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50《兵制门·舟战》,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782页。
    ③(宋)张守:《又应诏论防秋利害札子》,收入《全宋文》卷3784,第]73册,第290-292页。
    ④《宋会要辑稿》兵一四之三五,第7010页。
    ⑤《金史》卷92《徒单克宁传》,第2045-2046页。
    ①《金史》卷132《纥石烈执中传》,第2834页。
    ②《宋史》卷402《毕再遇传》,第12186-12187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四八,第7316页。
    ④《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一一,第7298页。
    ⑤《宋史》卷381《吴表臣传》,第11731-11732页。
    ⑥(宋)吴昌裔:《论三边防秋状》,收入《全宋文》卷7418,第323册,第110-113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一四之二六,第7005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一四之四八,第7016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一之三二,第6769页。
    ④《宋史》卷401《刘爚传》,第12172页。
    ⑤(宋)周必大:《论两淮民兵札子淳熙五年九月二日》,收入《全宋文》卷5063,第228册,第70-71页。
    ⑥《宋史》卷395《王阮传》,第12054页。
    ⑦《宋史》卷401《柴中行传》,第12174页。
    ⑧《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四,第7312页。
    ①《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9,第166页。
    ②(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1,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1页。
    ③(宋)辛弃疾:《议谏民兵守淮疏》,收入《全宋文》卷6215,第275册,第29-30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四九、二九之五○,第7317页。
    ②《翠微北征录》卷1《平戎十策·守地》,第252页。
    ③《群书考索》别集卷23《边防门》,第1425页。
    ①《翠微北征录》卷4《边防要务·山水寨》,第266-267页。
    ②《翠微北征录》卷1《平戎十策·守地》,第252-253页。
    ①《翠微北征录》卷1《平戎十策·守地》,第253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一之二八、二九,第6767-6768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一之三三、三四、三五,第6770-6771页。
    ①(宋)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收入《全宋文》卷6468,第285册,第92-97页。
    ②《翠微北征录》卷4《边防要务·山水寨》,第266-267页。
    ③黄宽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民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第184-185页。
    ④周燕来、刘缙:《北宋西北堡寨职官管理体制初探》,载《求索》2009年第8期,第217页。
    ①《宋史》卷368《王德传》,第11450页。
    ①(宋)张守:《论守御劄子一》,收入《全宋文》卷3785,第173册,第300页。
    ②《宋史》卷389《李椿传》,第11939页。
    ③(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第10篇《地形》,收入《武经七书》,骈宇骞、李解民、盛冬铃等点校,中华书局,2007年,第57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3,绍兴七年八月丁未,第1831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54页。
    ⑥《金史》卷124《毕资伦传》,载:“仆散阿海南征,军次默林关不得过,阿海问诸将谁能取此关者,资伦首出应命。问须军士几何,曰:‘止用资伦所统足矣,不烦余军。’明日迟明,出宋军不意,引兵簿之,万众崩,遂取默林关。阿海军得南行,留提控王禄军万人守关。不数日,宋兵夺关守之,阿海以默林归途为敌据,计无所出,复问:‘谁能取默林者,以帅职赏之。’资伦复出应命,以本军再夺默林。阿海破蕲、黄,按军而还,论功资论第一,授遥领同知昌武军节度使、宣差总领都提控。”第2707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54页。
    ②张锦鹏:《南宋交通史》第2章《南宋时期国内交通网络》,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③(宋)张守:《论守御札子(二)》,收入《全宋文》卷3785,第173册,第301-302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九,第6910页。
    ②《宋史》卷97《地理志第五十·河渠七·东南诸水》,第2393页。
    ③《宋史》卷97《河渠志》,第1609页。
    ①《翠微北征录》卷12《足兵便民之策·省运》,第289-290页。
    ②关于宋代漕运,可参见陈峰:《漕运与中国的封建集权统治》、《试论唐宋时期漕运的沿革与变迁》等论文,以上论文收入氏著《宋史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具体到南宋水、陆交通情况,参见张锦鹏:《南宋交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①(宋)袁燮:《絮宅集》卷4《奏疏·论备边劄子二》,第148页。
    ②(宋)真德秀:《西山文集》卷3《对越甲稿·奏劄·直前奏事劄子甲戌七月二十五日》,第899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7,绍兴三十二年二月庚子,第3320页。
    ④《宋史》卷361《张浚传》,第11310页。
    ①《金史》卷103《纥石烈桓端传》,第2279-2280页。
    ②《金史》卷103《术甲臣嘉传》,第2277-2278页。
    ③《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5,载:“是春,虏围安丰军及滁、濠、光州。江、淮制置使李珏命池州都统制武师道、忠义军都统制陈孝忠救之,皆不能进。虏分兵犯边。自光州犯黄州之麻城,自濠州犯和州之玉碛,自盱眙至滁州之全椒、来安,扬州之天长,真州之六合。淮南流民渡江避狄,诸城皆闭。虏游骑数百至东采石、杨林渡,建康大震。京东总管李全自楚州、忠义总辖李先自涟水军各引兵来援,虏乃解去。全追击,败之于曹家庄,获其贵将,或以为金主子婿云。”第287-288页。
    ④黄宽重:《贾涉事功述评》,收入氏著《史事、文献与人物》,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第38页。
    ①可参见吕卓民:《简论北宋在西北近边地区修筑城寨的历史作用》,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3期:周燕来、刘缙:《北宋西北堡寨职官管理体制初探》,载《求索》2009年第8期。
    ②《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6,载“二月戊辰,虏围光州。己巳,犯五关。壬申,治舟于团风,弗克济。围黄州。分兵破诸县。攻汉阳军。自黄州分遣别将来。丁丑,李全弃泗州,遁还。甲申,诏淮东、荆襄诸路应援淮西,沿江制置司防守江面,权殿前司职事冯椭将兵救蕲、黄,榯不果行。三月丙戍朔,我师再攻唐州。鄂州副都统扈再兴引兵攻唐州,不克。再兴寻引所部移蕲州。丁亥,虏陷黄州,淮西提刑、知州事何大节弃城遁而死。庚寅,李全自楚州引兵救淮西。癸巳,扈再兴趋蕲州。乙未,诏荆湖制置司趣援蕲、黄州。”第295页。
    ③《金史》卷102《仆散守贞传》,第2247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二、三,第7459页。
    ②《宋史》卷433《程大昌传》,第12859页。
    ③(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前集卷58《地理门·江淮形势》,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92页。
    ④(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9《南直》,贺次君、施和金点校,中华书局,2005年,第886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卷19《南直》,第887页。
    ⑥(宋)叶梦得:《奏措画防江八事状》,收入《全宋文》卷3173,第147册,第171-179页。
    ⑦(宋)文莹:《玉壶清话》卷10,郑世刚、杨立扬点校,中华书局,1984年,第100页。
    ①(宋)张耒:《淮上观冰下》,收入《全宋诗》卷1175,第20册,第13273页。
    ②《宋史》卷476《李全传》,第13820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4,绍兴三十年春正月甲辰,第3071页。
    ④(宋)刘筠:《淮水暴涨舟中有作》,《全宋诗》卷112,第2册,载“行行极目天无柱,渺渺横流眼有花。客子方思舟下碇,阴虬自喜海为家。村遥树列秦川荠,岸阔牛分触氏蜗。鸢啸风高良可畏,此情难论坎中蛙。”第1281页。
    ⑤《金史》卷117《时青传》,第2567页。
    ⑥(宋)苏舜卿:《淮中风浪》,收入《全宋诗》卷315,第6册,第3944页。
    ⑦(宋)梅尧臣:《闰三月八日淮上遇风杜挺之先至洪泽遣人来迎》,收入《全宋诗》卷257,第5册,第3175页。
    ⑧(宋)刘攽:《淮上》,收入《全宋诗》卷602,第11册,第7107页。
    ⑨(宋)韦骧:《至泗即天长独归叙别照邻》,收入《全宋诗》卷729,第13册,第8488页。
    ⑩(宋)梅尧臣:《使风船》,收入《全宋诗》卷254,第5册,第3091页。
    (11)《宋史》卷416《王万传》,第12483页。
    ①(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中华书局,1997年,第1676页。
    ②陈峰:《论漕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消极影响》,收入氏著《宋史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73页。
    ③《金史》卷27《河渠志》,第669页。
    ④《金史》卷27《河渠志》,第671页。
    ⑤《金史》卷116《石盏女鲁欢传》,第2543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21《南直三》,第1040-1041页;《方舆胜览》卷47《淮东路·招信军》,第839页。
    ②《宋史》卷88《地理志》,第2182页。
    ③ (元)孛兰盻等:《元一统志》卷3《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淮安路·古迹·泗州·古屯》,赵万里校辑,中华书局,1966年,第343页。
    ④《方舆胜览》卷47《淮东路·招信军》,第844页。
    ⑤《方舆胜览》卷47《淮东路·招信军》,第840页。
    ⑥《宋会要辑稿》兵一四之四○,载“统率军马于十二月十二日收复盱眙军了当。其泗州淮河岸下摆泊舟船数十只,金贼数万人隔河与官军相拒,闵遂将夺到金贼烧不尽桥脚小船二十余只并工修整,及于龟山以来夺到贼船十余只,并分遣统制官吴超、杨钦部押人船,于水路邀击贼船。又差统制官刘锐、陈敏、王公述、张师颜于十二月十五日夜于泗州东城之东潜师渡淮。有贼骑数千于东城之东摆列前来,与官军相拒。又分遣统领官左渊、张青、魏金部押官军攻夺泗州南门,入城占据,再率官军戮力掩杀,贼兵败走,收复泗州了当。夺到粟米三万余石,被虏老小数万口,放令渡淮归业。”第7012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六之十一,第6860页。
    ②(宋)袁说友:《楚州屯戍状》,收入《全宋文》卷6200,第274册,第182-183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21《南直三》,第1036页。
    ④《读史方舆纪要》卷50《河南五》,第2381页;《方舆胜览》卷50《淮西路·光州》,第894页。
    ⑤《方舆胜览》卷50《淮西路·光州》,第895页。
    ⑥《读史方舆纪要》卷50《河南五》,第2382页。
    ①《宋史》卷401《柴中行传》,第12174页。
    ②《方舆胜览》卷50《淮西路·光州》,第891页。
    ③《金史》卷102《仆散守贞传》,第2247页。
    ①《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真州》,第806页。
    ②《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真州》,第809-810页。
    ③《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真州》,第809-810页。
    ④(宋)苏辙:《送董扬休比部知真州》,收入《全宋诗》卷853,第15册,第9878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建炎元年八月己巳,第199页。
    ⑥(宋)刘宰:《真州新翼城记》,收入《全宋文》卷6844,第300册,第127-129页。
    ⑦(宋)刘宰:《真州新翼城记》,收入《全宋文》卷6844,第300册,第127-129页。
    ⑧《宋史》卷395《方信孺传》,第12061页。
    ①《宋史》卷402《毕再遇传》,第12186-12187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四、五,第7460-7461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44页;《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泰州》,第813页。
    ④《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泰州》,第817页。
    ⑤《宋史》卷365《岳飞传》,第11379页。
    ⑥《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泰州》,第814页。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49页:《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泰州》,第810页。
    ⑧《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泰州》,第811页。
    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6,绍兴二年秋七月甲申,第986页。
    ⑩《方舆胜览》卷45《淮东路·泰州》,第813页。
    ①(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9《杂录》,金圆整理,收入《全宋笔记》第2编,大象出版社,2006年,第97页。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53页:《方舆胜览》卷50《淮西路·黄州》,第885页。
    ③《方舆胜览》卷50《淮西路·黄州》,第886页。
    ④《方舆胜览》卷50《淮西路·黄州》,第893-894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53页。
    ⑥《方舆胜览》卷50《淮西路·黄州》,第891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71页。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67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68-3569页。
    ④《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72页;《方舆胜览》卷49《淮西路·蕲州》,第879页。
    ⑤《方舆胜览》卷49《淮西路·蕲州》,第882页。
    ⑥《宋史》卷369《刘光世传》,第11480页。
    ①《方舆胜览》卷49《淮西路·蕲州》,第880页。
    ②《宋史》卷449《李诚之传》,第13243-13244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71页。
    ④《读史方舆纪要》卷76《湖广二》,第3571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卷26《南直八》,第1298页;《方舆胜览》卷49《淮西路·安庆府》,第874页。
    ⑥《方舆胜览》卷49《淮西路·安庆府》,第879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26《南直八》,第1299页。
    ②《宋史》卷430《黄斡传》,第12779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26《南直八》,第1282页;《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无为军》,第851页。
    ④《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安丰军》,第852页。
    ⑤《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安丰军》,第856页。
    ①(宋)王之望:《论两淮镇戍要害奏议》,收入《全宋文》卷4355,第197册,第186-188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9,绍兴三年十月,第1176页。
    ③(宋)韩元吉:《论淮甸札子》,收入《全宋文》卷4786,第215册,第350-351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一年春正月丁卯,第2229页。
    ①(宋)王之望:《论两淮镇戍要害奏议》,收入《全宋文》卷4355,第197册,第186-188页。
    ②《宋史》卷445《叶梦得传》,第13135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12页;《方舆胜览》卷44《淮东路·扬州》,第790页。
    ②《宋史》卷88《地理志》,第2178页。
    ③(宋)李昭玘:《泊扬州城外》,收入《全宋诗》卷1290,第22册,第14636页。
    ④《方舆胜览》卷44《淮东路·扬州》,第791页。
    ⑤(宋)袁说友:《扬州堡寨》,收入《全宋诗》卷2575,第48册,第29906页。
    ⑥(宋)王应麟:《玉海》卷19《地理·州镇·扬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3册,第472页。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13页。
    ⑧《金史》卷80《大抃传》,第1805页。
    ⑨《宋史》卷417《赵范传》,第12507-12508页。
    ⑩《方舆胜览》卷44《淮东路·扬州》,第803页。
    ①《宋史》卷417《乔行简传》,第12492页。
    ②《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二、三,第7459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二、三,第7459-7460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一、二、三,第7459-7460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之三二,第7641页。
    ⑥(宋)岳珂:《捏史》卷1,中华书局,1981年,第5页。
    ⑦(宋)袁说友:《扬州堡寨》,收入《全宋诗》卷2575,第48册,第29906页。
    ⑧(宋)杨冠卿:《填维扬》,收入《全宋诗》卷2555,第47册,第29629页。
    ①(宋)司马光:《送杨秘丞通判扬州》,收入《全宋诗》卷504,第9册,第6119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0,建炎三年二月壬子,第391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建炎元年冬十月戊午,第229页。
    ④《金史》卷74《完颜宗翰传》,第1698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26页。
    ⑥《读史方舆纪要》卷22《南直四》,第1071页:《方舆胜览》卷46《淮东路·淮安军》,第819页。
    ⑦《宋史》卷88《地理志》,第2179页。
    ①(元)孛兰盻等:《元一统志》卷3《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淮安路·古迹·转般仓》,赵万里校辑,中华书局,1966年,第343页。
    ②(宋)杨万里:《登楚州城》,收入《全宋诗》卷2301,第42册,第26437页。
    ③(宋)张耒:《同袁思正诸公登楚州东园楼》,收入《全宋诗》卷1170,第20册,第13210页。
    ④《读史方舆纪要》卷22《南直四》,第1072页。
    ⑤《宋史》卷402《陈敏传》,第12183页。
    ⑥《方舆胜览》卷46《淮东路·淮安军》,第824页。
    ⑦《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二二,第7303页。
    ⑧《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6,建炎四年八月己丑,第695页。
    ⑨(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卷中《江淮表里论》,写道:“承泰楚泗,与扬有辅车之势矣。”第30页。
    ⑩《读史方舆纪要》卷22《南直四》,第1072页
    (1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6,绍兴十二年七月甲午,第2335页。
    (1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8,建炎四年冬十月甲申,第724页。
    (13)(宋)王洋:《论楚州事札》,收入《全宋文》卷3871,第177册,第98-100页。
    ①(宋)张守:《应诏论备御札子建炎三年正月》,收入《全宋文》卷3785,第173册,第304-306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0,绍兴三十一年六月己酉,第3183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1,绍兴十一年秋七月癸丑,第2264页。
    ④(宋)庄绰:《鸡肋编》卷上,萧鲁阳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3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7,绍兴五年三月甲申,第1442页。
    ⑥《宋史》卷402《陈敏传》,第12183页。
    ⑦《宋史》卷402《毕再遇传》,第12186-12187页。
    ⑧《宋史》卷404《刘颕传》,第12229页。
    ①《宋史》卷384《梁克家传》,第11812页。
    ②(宋)杨万里:《清晓洪泽放闸四绝句》,收入《全宋诗》卷2301,第42册,第26438页。
    ③《宋史》卷402《陈敏传》,第12183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一年春正月己未,第2228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卷19,第888页。
    ⑥(宋)薛季宣:《上宣抚论淮西事宜(十)》,收入《全宋文》卷5781,第257册,第171-182页。
    ①(宋)虞允文:《措置清河口防托虏中粮战船疏隆兴元年》,收入《全宋文》卷4590,第207册,第107-108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一七,第6914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19《南直一》,第890页。
    ④《方舆胜览》卷46《淮东路·淮安军》,第822页。
    ⑤(明)宋濂等:《元史》卷59,第1416页,中华书局,2005年。
    ⑥《宋史》卷366《刘锜传》,第11406、11407页。
    ⑦《宋史》卷371《汤思退传》,第11531页。
    ⑧《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9,第167页。
    ⑨《宋史》卷406《洪咨夔传》,第12264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37页;《方舆胜览》卷46《淮东路·宝应州》,第824页。
    ②《方舆胜览》卷46《淮东路·宝应州》,第825-826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33页;《方舆胜览》卷46《淮东路·宝应州》,第826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六之九,载:绍兴五年(1135),“淮甸累经残破,理合权宜减省。今条具:承州欲权废为高邮县,隶阳(当作“扬”)州,兴化县依旧隶泰州。舒州欲废三县,蕲州欲废两县,和州、滁州、楚州、无为军等处,欲并废一县。仍令逐州守臣量度户口多寡、地里远近,各具合废县分申帅司,保明申尚书省。其废并去处,各置监镇官一员。”第7410页。
    ⑤(元)孛兰盻等:《元一统志》卷3《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高邮府·山川·三湖》,赵万里校辑,中华书局,1966年,第344页。
    ⑥《方舆胜览》卷46《淮东路·高邮军》,第827页。
    ⑦《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33-1134页。
    ⑧《方舆胜览》卷46《淮东路·高邮军》,第831页。
    ⑨(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18《舆地四·古扬州·高邮军》,中华书局,1986年,第2497页。
    ⑩(宋)秦观:《淮海集笺注》后集卷2《送孙诚之尉北海》,徐培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371页。
    ①(宋)杨万里:《过高邮》,《全宋诗》卷2301,第42册,第26437页。杨万里有诗《过甓社诸湖进退格东西长七十里南北阔五十里》,其中提到:“高邮西北有新开甓社,塘下五湖:平阿、七里、张良味湖,又有菱里、石臼、鹅儿白,凡十一湖相连。内有一湾,名子父湾,见《图经》。”收入《全宋诗》卷2301,第42册,第26437页。
    ②(宋)赵鼎:《奏承楚事宜状》,收入《全宋文》卷3809,第174册,第282页。
    ③《宋史》卷408《汪纲传》,第12306页。
    ④《读史方舆纪要》卷21《南直三》,第995页;《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安丰军》,第861页。
    ⑤(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前集卷58《地理门·江淮形势》,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392页。
    ⑥《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濠州》,第861页。
    ⑦(宋)王之望:《论两淮镇戍要害奏议》,收入《全宋文》卷4355,第197册,第186-188页。
    ①(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3《张浚魏国忠献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49册,第538页。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21《南直三》,第996页。
    ③《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安丰军》,第860页
    ④(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卷128《淮南道六·濠州》,文海出版社,民国69年,第197页。
    ⑤《宋史》卷398《丘崈传》,第12112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9,绍兴三十二年五月癸亥,第3377页。
    ⑦(宋)王之望:《论两淮镇戍要害奏议》,收入《全宋文》卷4355,第197册,第186-188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29《南直十一》,第1410页;《方舆胜览》卷47《淮东路·滁州》,第833页。
    ②《方舆胜览》卷47《淮东路·滁州》,第834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29《南直十一》,第1410页。
    ④《宋史》卷417《赵葵传》,第12500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卷29《南直十一》,第1412页
    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9《南直一》,中华书局,2008年,第894、895页。
    ②《宋史》卷383《虞允文传》,第11794页。
    ③《金史》卷93《仆散揆传》,第2069-2070页。
    ④(宋)韦骧:《泛滁河》,收入《全宋诗》卷731,第13册,第8536页。
    ⑤(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9,第894、895页。
    ⑥《读史方舆纪要》卷29《南直十一》,第1417页;《方舆胜览》卷49《淮西路·和州》,第869页
    ⑦《宋史》卷88《地理志》,第2183-2184页。
    ⑧《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八,第7462页。
    ⑨《方舆胜览》卷49《淮西路·和州》,第870页。
    ⑩《方舆胜览》卷49《淮西路·和州》,第874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八,第7462页。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29《南直十一》,第1418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27《南直九》,第1322页。
    ④(宋)王之望,《论两淮镇戍要害奏议》,收入《全宋文》卷4355,第197册,第186-188页。
    ⑤(宋)刘过:《上刘和州炜》,收入《全宋诗》卷2702,第51册,第31287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8,绍兴七年春正月庚辰,第1758页。
    ⑦《宋史》卷367《李显忠传》,第11430页。
    ⑧(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38《武卫志一》,中华书局,1990年,第870页。
    ①(宋)虞允文:《论江上事宜疏绍兴三十一年》,收入《全宋文》卷4583,第207册,第14-15页。
    ②《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5,第287-288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二之七,第7523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4,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乙酉,第3273页。
    ⑤《读史方舆纪要》卷29《南直十一》,第1427-1428页。
    ⑥(宋)王之望:《论两淮镇戍要害奏议》,收入《全宋文》卷4355,第197册,第186-188页。
    ①《金史》卷93,《仆散揆传》,第2070页。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21《南直三》,第1014页:《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安丰军》,第857页。
    ③《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安丰军》,第857、858页。
    ④《读史方舆纪要》卷21《南直三》,第1015页。
    ⑤(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卷中《江淮表里论》,第38、39页。
    ⑥(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卷中《江淮表里论》,第36页。
    ⑦(宋)梅尧臣:《九日次寿州》,收入《全宋诗》卷249,第5册,第2966页。
    ①(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卷中《江淮表里论》,第36页。
    ②《金史》卷93《仆散揆传》,第2069、2070页。
    ①《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庐州》,第848、849页。
    ②《金史》卷25《地理志》,第595页。
    ③《读史方舆纪要》卷19《南直一》,第892页。
    ①《读史方舆纪要》卷26《南直八》,第1269页:《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濠州》,第864页。
    ②《宋史》卷88《地理志》,第2183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九、十,第7463页。
    ④《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无为军》,第851页。
    ⑤(宋)王之道:《上江东宣抚李端明书》,收入《全宋文》卷4061,第185册,第65-67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2,绍兴三十一年八月乙卯,第3213页。
    ⑦《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庐州》,第847、848页。
    ⑧(宋)王之道:《上江东宣抚李端明书》,收入《全宋文》卷4061,第185册,第65-67页。
    ⑨(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卷中《江淮表里论》,第38、39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4,绍兴七年九月乙丑,第1838页。
    ②《读史方舆纪要》卷26《南直八》,第1272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建炎元年秋七月壬寅,第181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九之九、十,第7463页。
    ⑤《宋史》卷398《宇文绍节传》,第12116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7,绍兴三十二年二月庚子,第3321页。
    ⑦《方舆胜览》卷48《淮西路·庐州》,第848页。
    ①(宋)华岳:《翠微北征录》卷1《平戎十策·再上皇帝书》,收入《宋集珍本丛刊》第78册,第246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8,建炎三年九月庚午,第557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9,建炎三年十一月己酉,第572页。
    ②《宋史》卷453《宋昌祚传》,第13323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3,绍兴四年十二月,第1371页。
    ④(宋)叶梦得:《奏措画防江八事状》,收入《全宋文》卷3173,第147册,第171-179页。
    ⑤《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之二二、二三,第7636、7637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4,建炎四年六月庚辰,第663页。
    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2,绍兴元年二月癸巳,第773页。
    ⑧《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三五,第7310页。
    ⑨《群书考索》后集卷45《兵制门·舟师》,第750、751页。
    ⑩《宋会要辑稿》兵一四之二五,第7005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2,绍兴四年十一月庚戌,第1345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4,绍兴五年春正月丁巳,第1373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二九,第7307页。《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一年二月癸巳,第2234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5,绍兴十二年五月甲辰,第2326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55,绍兴十六年冬十月戊戌,第2517页。
    ⑥《宋史》卷384《陈康伯传》,第11808页。
    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0,绍兴三十一年六月壬寅,第3181页。
    ⑧《宋史》卷390《周淙传》,第11958页。
    ⑨《宋史》卷389《李椿传》,第11937页。
    ⑩(宋)虞允文:《论江上事宜疏绍兴三十一年》,收入《全宋文》卷4583,第207册,第14、15页。
    ①《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之二六,第7638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一之二二,第6764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之三一,第7641页。
    ④《群书考索》别集卷23《边防门》,第1425页。
    ⑤《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二○,第6555页。
    ⑥(宋)叶梦得:《奏论举行保社分守地分札子》,收入《全宋文》卷3172,第147册,第161、162页。
    ⑦(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1,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1页。
    ①(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收入《全宋文》卷6468,第285册,第90、91页。
    ②《宋史》卷434《叶适传》,第12893、12894页。
    ③《宋史》卷430《黄斡传》,第12780页。
    ④《翠微北征录》卷4《边防要务·山水寨》,第266、267页。
    ①《金史》卷103《纥石烈桓端传》,第2279-2280页。
    ②《金史》卷103《术甲臣嘉传》,第2277-2278页。
    ③《宋史》卷412《孟珙传》,第12375页。
    ④《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九之二二,第7636页。
    ⑤《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二○,第6864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二三、二四,第6866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二六,第6867页。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9,绍兴三十二年夏四月己巳,第2994页。
    ④《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十六之七十,第5807页。
    ⑤《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三二,第7140页。
    ⑥《宋会要辑稿》兵二四之四一,第7199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三三,第7141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一二,第7130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一二、一三,第7130、7131页。
    ④(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补编》,陈智超整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8年,第419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三三,第7140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三四,第7141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三四,第7141页。
    ④(清)徐松:《宋会要辑稿补编》,陈智超整理,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8年,第419页。
    ⑤《金史》卷122《纥石烈鹤寿传》,第2668页。
    ⑥《金史》卷132《纥石烈执中传》,第2834页。
    ⑦《金史》卷111《纥石烈牙吾塔传》,第2456-2457页。
    ⑧《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九,第6859页。
    ①韩志远:《南宋金军事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②(宋)王之望:《乞沿淮创置斥堠烽火奏议》,收入《全宋文》卷4355,第197册,第185页。
    ③《宋会要辑稿》方域一O之五O、五一,第7498-7499页。
    ④(宋)叶梦得:《奏措画防江八事状》,收入《全宋文》卷3173,第147册,第171-179页。
    ①(宋)周煇:《清波杂志校注》卷10,刘永翔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第459、460页,
    ②(宋)梅应发、(宋)刘锡同:《开庆四明续志》卷5《烽燧》,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487册, 第411页。
    ①王青松:《南宋军事指挥体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论文,第25、26页。
    ②参见王青松:《南宋军事指挥体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论文。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
    ①《宋史》卷25《高宗本纪》,第465页。
    ②(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30《炎兴下帙·起建炎三年六月十六日癸丑尽八月》,第945页。
    ③《三朝北盟会编》卷132《炎兴下帙·起建炎三年闰八月十四日庚寅尽十月二十三日戊戌》,第959页。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三年春正月丙子条,第861页。
    ⑤(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建炎三年正月戊戌条,第382、383页。
    ⑥(宋)熊克:《中兴小纪》卷7,起建炎三年闰八月尽十二月,收入赵铁寒:《宋史资料萃编》第2辑,文海出版社,影印清光绪十七年广雅书局本,“民国”57年(1968),第184页。
    ⑦(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7,建炎三年闰八月丁丑条,第529页。
    ①(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34《炎兴下帙·起建炎三年十一月乙巳朔尽二十三日丁卯》,第978页。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0,绍兴二年十一月戊午条,第1029页。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7,建炎三年闰八月壬寅条,第551页。
    ④(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34《炎兴下帙·起建炎三年十一月乙巳朔尽二十三日丁卯》,第976页。
    ⑤(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34《炎兴下帙·起建炎三年十一月乙巳朔尽二十三日丁卯》,第978页。
    ⑥(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0,建炎三年冬十月条,第236页。
    ⑦《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之一,第3157页。
    ①《宋史》卷25《高宗本纪》,第460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之二,第3158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宫四十一之二十三,第3178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一之22,第3177页。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之二,第3158页。
    ⑥《宋会要辑稿》兵九之十,第6190页。
    ①翻检《宋会要辑稿》兵十四之二十六,提到绍兴四年十一月二日,“淮东宣抚使司提举一行事务董敀言”,可知在此之前韩世忠已经从“淮南宣抚使”改为“淮南东路宣抚使”,第7005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二之七十四,第3271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二之七十五,第3272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二之七十六,第3272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六,第3149页。
    ②见李昌宪:《宋代安抚使考》,齐鲁书社1997年版;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论文;王青松:《南宋军事指挥体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论文。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八、九,第3150页。
    ①关于“招讨使”可参见王青松:《南宋军事指挥体制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毕业论文,文章认为南宋设置招讨使,用意在于增加安抚使、制置使作为边防统帅的权重,第25、26页。另外,《宋史》卷167《职官志七·招讨使》,载:“掌收招讨杀寇盗之事……定位在宣抚使之下、制置使之上……许以便宜行事”,第3965页。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韩志远:《南宋金军事史》等书皆持《宋史·职官志》说。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8,绍兴四年秋七月辛亥条,第1274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之三,第3158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之三,第3158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四十之四,第3159页。
    ①余蔚:《论南宋宣抚使和制置使制度》,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①《宋史》卷40《宁宗本纪》,第773页。
    ②(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67《人物八·李宗勉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90册,第703页。
    ③(宋)李曾伯:《申密院照戎司兵额》,收入《全宋文》卷7843,第340册,第89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一,第3146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一,第3147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一,第3147页。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20《边防二·癸未甲申和战本末》,第465页。
    ④(宋)王曮:《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收入(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上卷14,收入赵铁寒:《宋史资料萃编》第2辑,台湾文海出版社,“民国”57年(1968),第241页。
    ⑤《宋史》卷33《孝宗本纪》,第619页。
    ⑥《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收入(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4,第241页。
    ①《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收入(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4,第241、242页。
    ②《吴武顺王磷安民保蜀定功同德之碑》,收入(宋)杜大硅:《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14,第242页。
    ③(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7,建炎三年闰八月壬寅条,第424页。
    ④按《宋史》卷396《史浩传》所载,在张浚与史浩就出兵问题发生争执后:“浚因内引奏浩意不可回,恐失机会,乞出英断。省中忽得宏渊出兵状,始知不由三省,径檄诸将。浩语陈康伯曰:‘吾属俱兼右府,而出兵不与闻,焉用相哉,不去尚何待乎?”可知在当时的制度设置上,两府有权参与军事决策,三省负责执行。也就是说,在决策层面,形成皇帝、两府、战区统帅三方共议。若是都督开府,则与两府平级,若是宣抚、制置等,则位在两府以下。则宋朝战区一级的军事决策,并不脱离开政治中枢,也就没有完全归入到军事范畴中去。第12067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五,第3153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二,第3152页。
    ③《宋史》卷396《史浩传》,第12066页。
    ①(宋)熊克:《中兴小纪》卷7,起建炎三年闰八月尽十二月,第186、187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八,第3150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第3151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二,第3152页。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一,第3151页。
    ⑥《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一,第3151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二,第3152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九,第3150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三,第3152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一,第3151页。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第3151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九、十,第3150、3151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十九之十一,第3151页。
    ①分别见于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粟品孝等:《南宋军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黄宽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版。
    ①(宋)罗愿:《新安志》卷7《先达·胡待制》,收入《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234号》,成文出版社,民国63年(1974),第445页。
    ②《宋史》卷366《刘锜传》,第11400页。
    ③《宋史》卷34《孝宗本纪》,第651页。
    ①(宋)袁甫:《入对劄子》,收入《全宋文》卷7427,第323册,第288页。
    ②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第188页。
    ③《宋史》卷476《叛臣中·李全传》,第13827页。
    ④《宋史》卷406《崔与之传》,第12259页。
    ⑤《宋史》卷417《赵葵传》,第12501页。
    ⑥(宋)李曾伯:《申密院照戎司兵额》,收入《全宋文》卷7843,第340册,第89页。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8《淮马》,第428页。
    ②《宋史》卷406《崔与之传》,第12259页。
    ③以上均见于(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8,第340册,第333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20,建炎三年二月庚申,第399页。
    ⑤《宋会要辑稿》兵14之7,第6996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44,绍兴元年五月丁酉,第795页。
    ②《宋史》卷364《韩世忠传》,第11363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4,绍兴五年春正月辛酉,第1380页;癸亥,第1381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97,绍兴六年正月丙戌,第1603页。
    ⑤《宋史》卷364《韩世忠传》,第11364页。
    ⑥《宋史》卷369《张俊传》,第11474页。
    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98,绍兴六年二月辛亥,第1615页。
    ⑧《宋史》卷369《张俊传》,第11474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建炎元年六月己卯,第160-161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51,绍兴二年二月丙寅,第902页。
    ①《宋史》卷416《王万传》,第12483页。
    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18《兵马·绍兴内外大军数》,第404页。
    ③(宋)不著撰人:《咸淳遗事》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08册,第828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7,绍兴三十二年二月庚子,第3320页。
    ⑤《宋史》卷388《唐文若传》,第11913页。
    ⑥(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1,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0、11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九之一九,第6910-6915页。
    ②(宋)张浚:《回奏楚泗等处守御事宜劄子绍兴三十二年秋冬》,收入《全宋文》卷4130,第188册,第30-31页。
    ③《宋史》卷367《杨存中传》,第11439页。
    ④《宋史》卷391《周必大传》,载:“山阳旧屯军八千,雷世方乞止差镇江一军五千,必大曰:‘山阳控扼清河口,若今减而后增,必致敌疑。扬州武锋军本屯山阳者,不若岁拨三千,与镇江五千同戍。”第11969页。
    ①(宋)袁说友:《楚州屯戍状》,收入《全宋文》卷6200,第274册,第182-183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六之六,第6857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六之十、十一,第6859、6860页。
    ④《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九、十,第6859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二九之五二,第7318页。
    ②《宋史》卷476《李全传》,第13826页。
    ③《宋史》卷476《李全传》,第13827页。
    ④(宋)赵汝愚:《论边防奏》,收入《全宋文》卷6189,第274册,第29-31页。
    ⑤《宋史》卷417《赵范传》,第12508、12509页。
    ⑥《宋会要辑稿》兵六之七,第6858页。
    ①《宋会要辑稿》兵五之二一、二二,第6850页。
    ②《宋会要辑稿》兵五之二三,第6851页。
    ③《宋会要辑稿》兵六之四,第6856页。
    ④(宋)孙觌:《和州与提刑胡献可书》,收入《全宋文》卷3429,第159册,第51页。
    ⑤《宋会要辑稿》兵六之十一,第6860页。
    ①可参见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华书局,1983年,第89-122页,第300-323页。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6,绍兴九年二月癸丑,第2047页。
    ②(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200,绍兴十年五月二十五日条,第1444页。
    ③《宋史》卷366《刘锜传》,载:“(绍兴)十一年,兀术复签两河兵,谋再举。帝亦测知敌情,必不一挫遂已,乃诏大合兵于淮西以待之。金人攻庐、和二州,锜自太平渡江,抵庐州,与张俊、杨沂中会。而敌已大入,锜据东关之险以遏其冲,引兵出清溪,两战皆胜。行至柘皋,与金人夹石梁河而阵。河通巢湖,广二丈,锜命曳薪垒桥,须臾而成,遣甲士数队路桥卧枪而坐。会沂中、王德、田师中、张子盖之军俱至。”第11405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7,绍兴十年八月丁亥,第2209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一年二月壬午,第2234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一年二月癸酉,第2232页。
    ①《宋史》卷369《张子盖传》,第11476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绍兴十一年二月己丑,第2235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一月辛丑,第2288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2,绍兴十二年一月庚子,第2293页。
    ⑤(宋)熊克:《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卷55,绍兴十一年三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1054页。
    ⑥《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9,绍兴二十年二月壬辰,第2771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3,绍兴二十九年九月乙酉,第3053页。
    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5,绍兴三十年秋七月戊戌,第3108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5,绍兴三十年五月辛卯,第3099页。
    ④《宋史》卷383《虞允文传》,第11792页。
    ⑤《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89,绍兴三十一年夏四月甲辰,第3161页。
    ⑥《宋史》卷366《刘锜传》,第11407页。
    ⑦《金史》卷5《海陵王本纪》,载:“丁未,大军渡淮,将至庐州,获白鹿,以为武王白鱼之兆。汉南道刘萼取通化军、蒋州、信阳军。徒单贞败宋将王权于盱眙,进取扬州。前锋军至段寨,宋戍兵皆遁去,败宋兵于蔚子桥,败宋兵于巢县,斩二百级,至和州。王权夜以兵千余来袭,射却之。翼日,雨。宋人夜焚其积遁去。诘旦追之,宋人逆战,猛安韩棠军却,遂失利。温都奥剌奔北,武捷军副总管阿散率猛安谋克力战,却之。王权退保南岸。癸亥,上次和州,阿散等进阶赏赉有差。”第116页。
    ⑧(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兵一四之三六,第7010页。
    ①(宋)叶梦得:《奏论金人札子》,收入《全宋文》卷3166,第147册,第79-80页。
    ②《宋史》卷366《刘锜传》,第11408页。
    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2,绍兴三十一年九月乙未,第3224页。
    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3,绍兴三十一年冬十月戊申,第3237页。
    ⑤《金史》卷132《完颜元宜传》,第2830页。
    ⑥《宋史》卷367《李显忠传》,第11430页。
    ⑦《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3,绍兴三十一年冬十月辛亥,第3238页。
    ⑧《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3,绍兴三十一年冬十月壬戌,第3248页。
    ⑨《三朝北盟会编》卷200,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第1726页。
    ⑩《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3,绍兴三十一年十月丙辰,第3243页。
    (11)《金史》卷5《海陵王本纪》,第117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7,绍兴三十二年二月庚子,第3320页。
    ②(宋)周密:《齐东野语》卷2《符离之师》,第31-32页。
    ③《宋史》卷361《张浚传》,第11321页。
    ④《宋史》卷368《魏胜传》,第11461页。
    ①《金史》卷92《徒单克宁传》,第2046页。
    ②《宋史》卷368《魏胜传》,第11461页。按《金史》卷92《徒单克宁传》载,当时南宋在这一带兵力达到四万。而《宋史》卷368《魏胜传》载,魏胜只是率“忠义之士”驻守清河口。因此推测《金史》卷92《徒单克宁传》是把楚州李宝的部队也算在内,实际参战的宋军魏胜部,显然不具有如此兵力。
    ③《金史》卷87《纥石烈志宁传》,第1933页。
    ①《金史》卷12《章宗本纪》,第278页。
    ②《金史》卷12《章宗本纪》,第278页。
    ③《金史》卷93《仆散揆传》,第2069页。
    ④《金史》卷122《纥石烈鹤寿传》,第2668页。
    ⑤《金史》卷93《仆散揆传》,第2070页。
    ⑥《金史》卷132《纥石烈执中传》,第2834页。
    ①《宋史》卷402《毕再遇传》,第12186页。
    ②(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67《人物八·俞灏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90册,第3372页。
    ③《宋史》卷402《毕再遇传》,第12186页。
    ④《宋史》卷402《毕再遇传》,第12187页。
    ⑤《宋史》卷402《毕再遇传》,第12187页。
    ⑥《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9,载:“虏自淮南退师。淮南虏骑渐退,独濠州尚为所据,使一统军守之。”第169页。
    ①《金史》卷15《宣宗本纪》,第328页。
    ②《金史》卷113《完颜赛不传》,第2480页。
    ③《金史》卷103《术甲臣嘉传》,第2277-2278页。
    ④《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3,中华书局,1995年,第240页。
    ⑤《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3,中华书局,1995年,第246页。
    ①《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5,载:“是春,虏围安丰军及滁、濠、光州。江、淮制置使李珏命池州都统制武师道、忠义军都统制陈孝忠救之,皆不能进。虏分兵犯边。自光州犯黄州之麻城,自濠州犯和州之玉碛,自盱眙至滁州之全椒、来安,扬州之天长,真州之六合。淮南流民渡江避狄,诸城皆闭。虏游骑数百至东采石、杨林渡,建康大震。京东总管李全自楚州、忠义总辖李先自涟水军各引兵来援,虏乃解去。全追击,败之于曹家庄,获其贵将,或以为金主子婿云。”第287-288页。
    ②黄宽重:《贾涉事功述评》,收入氏著《史事、文献与人物》,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第38页。
    ③《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16,载:“二月戊辰,虏围光州。己巳,犯五关。壬申,治舟于团风,弗克济。围黄州。分兵破诸县。攻汉阳军。自黄州分遣别将来。丁丑,李全弃泗州,遁还。甲申,诏淮东、荆襄诸路应援淮西,沿江制置司防守江面,权殿前司职事冯榯将兵救蕲、黄,榯不果行。三月丙戍朔,我师再攻唐州。鄂州副都统扈再兴引兵攻唐州,不克。再兴寻引所部移蕲州。丁亥,虏陷黄州,淮西提刑、知州事何大节弃城遁而死。庚寅,李全自楚州引兵救淮西。癸巳,扈再兴趋蕲州。乙未,诏荆湖制置司趣援蕲、黄州。”第295页。
    ④《金史》卷102《仆散守贞传》,第2247页。
    ⑤《金史》卷117《时青传》,第2566页。
    ⑥《金史》卷117《时青传》,载:“(时)全与讹可由颍、寿进渡淮,败宋人于高塘市,攻固始县,破宋庐州将焦思忠兵。五月,兵还,距淮二十里,诸军将渡,全矫称密诏‘诸军且留收淮南麦’,遂下令人获麦三石以给军。众惑之,讹可及诸将佐劝之不听,军留三日。讹可谓全曰:‘今淮水浅狭,可以速济。时方暑雨,若值暴涨,宋乘其后,将不得完归矣。’全力拒之。从宜达阿、移失不、斜烈、李辛稍稍不平,全怒曰:‘讹可一帅耳,汝曹党之。汝曹致身至此,皆吾之力。吾院官也,于汝无不可者。’众乃不敢言。是夜,大雨。明日,淮水暴涨,乃为桥渡军。宋兵袭之, 军遂败绩。桥坏,全以轻舟先济,士卒皆覆没。”第2567页。
    ①《金史》卷17《哀宗本纪》,第375页。
    ②《金史》卷102《仆散安贞传》,第2247页。
    ③《宋史》卷368《魏胜传》,第11460页。
    ①(宋)李曾伯:《奏为徐提刑申吕马帅事》,收入《全宋文》卷7826,第339册,第239页。
    ②粟品孝等:《南宋军事史》第2章《南宋的军事技术》第2节《城郭防御的发展》,第107-130页。
    ③粟品孝等:《南宋军事史》第2章《南宋的军事技术》第2节《城郭防御的发展》,第115页。
    ①(宋)尤焴:《<可斋杂稿>序》,收入《全宋文》卷7681,第333册,第385页。
    ②(元)不著撰人:《宋季三朝政要》卷2《理宗·淳祐三年》,收入王民信:《宋史资料萃编》第3辑,文海出版社,民国57年(1968),第74页。
    ③《宋史》卷420,第12583页。
    ④(宋)徐元杰:《缴李曾伯淮东制帅指挥劄子》,收入《全宋文》卷7747,第336册,第170-171页。
    ①(宋)李曾伯:《<可斋杂稿>序》,收入《全宋文》卷7857,第340册,第318页。
    ②(宋)徐元杰:《缴李曾伯淮东制帅指挥劄子》,收入《全宋文》卷7747,第336册,第170页
    ③(宋)尤焴:《<可斋杂稿>序》,收入《全宋文》卷7681,第333册,第385页。
    ④(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3页。
    ⑤(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3页。
    ⑥《宋史》卷411《牟子才传》,第12358页。
    ①(宋)尤焴:《<可斋杂稿>序》,收入《全宋文》卷7681,第333册,第385页。
    ②(元)徐硕:《至元嘉禾志》卷13《人物·嘉兴县》,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7页。
    ③(清)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四《别集类三·可斋杂稿》,第2171页。
    ④《宋史》卷420《李曾伯传》,第12575页。
    ⑤据(宋)陈思、(元)陈世隆:《两宋名贤小集》载,李曾伯是“宝祐中第进士”,此说不确。案李曾伯是在宋理宗宝祐二年闰六月“特赐同进士出身”,《宋史》卷420《李曾伯传》,则其并非科举进士出身。又(宋)张端义:《贵耳集》载,李曾伯等“皆任子”,(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中,中华书局,1958年,第158页。也可以证实李曾伯是恩荫出身。
    ⑥《宋史》卷420《李曾伯传》,第12574页。
    ⑦见(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载:“淳祐壬寅(即淳祐二年)二月,予以尚书左司,误恩授淮东阃,旋兼淮西。”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3页。案吴廷燮:《南宋制抚年表》卷上,“淳祐四年(一二四四)本纪:‘曾伯正月壬寅,兼淮西制置使,依旧知扬州。”此处所在有误,查《宋史》卷42《理宗本纪》记载, 淳祐二年“十一月辛卯,诏谕两淮节制李曾伯,毋以通州被兵之故,不安厥职,其督励诸将,勉图后功。”可知此时李曾伯已经开阃两淮,则吴廷燮考证有误。
    ①《宋史》卷43《理宗本纪》,第835页。
    ②(元)佚名:《宋史全文》卷33《宋理宗三》,李之亮点校,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251页。
    ③《宋史全文》卷33《宋理宗三》,第2247页。
    ④《宋季三朝政要》卷2《理宗·淳祐二年》,第69页。
    ⑤《宋史全文》卷33《宋理宗三》,第2244页。
    ①(宋)李曾伯:《除淮阃内引奏札·贴黄》,收入《全宋文》卷7817,第339册,第108页。
    ②《宋史》卷420,第12583页。
    ③《宋史全文》卷32《宋理宗二》,第2188页。
    ④案李曾伯曾写有《乙未渡淮点军登寿春南楼》诗,此诗是他渡过淮河到寿春查点军队时所作,略云:“曾向春秋识此州,西风吹袂过淮头。人还故老衣冠喜,我为中原草木愁。屹若长城今重镇,弃如敝屣昔轻谋。功名不是吾曹事,且对空山徙倚楼。”收入(宋)李曾伯:《可斋杂稿》卷28,诗题中的“乙未”当指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
    ①案李曾伯所作《醉蓬莱(小字注:丁酉春题江州琵琶亭,时自兵间还幕,有焚舟之惊)》词,其中“丁酉”当是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时自兵间还幕,有焚舟之惊”等语,正是李曾伯以身犯险的写照。收入唐圭璋:《全宋词》第4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2786页。
    ②《宋史》卷42《理宗本纪》。又案《宋史全文》卷33《宋理宗三》,载:“七月己未,诏淮西制参李曾伯等十一人各进秩一等。以去冬弃国诸兵犯合淝、浮光,遣援者有劳故也。”第2250页。则李曾伯所御者非是蒙古兵,而是南宋政府的叛军,而且时间也是端平三年冬。此说与《宋史·理宗本纪》有差别。但是,不论李曾伯是在端平三年冬、还是在嘉熙元年七月,抵御的是南宋叛军、还是蒙古军,他亲身犯险的事实是真的,并不矛盾。
    ③(宋)李曾伯:《除淮阃内引奏札》,收入《全宋文》卷7817,第339册,第108页。
    ④《宋史》卷420《李曾伯传》,第12574页。
    ⑤《宋史全文》卷33《宋理宗三》,第2251页。
    ⑥(宋)李曾伯:《除淮阃内引奏札·第二札·贴黄》,收入《全宋文》卷7817,第339册,第110页。
    ⑦《宋史全文》卷33《宋理宗三》,第2251页。
    ①(宋)李曾伯:《除淮阃内引奏札·贴黄》,收入《全宋文》卷7817,第339册,第107页。
    ②(清)顾炎武:《读史方舆纪要》卷23《南直五》,第1112页。
    ③(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3页。
    ④(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3-335页。
    ⑤(宋)李曾伯:《辞免新除恩命并开陈五条奏》,收入《全宋文》卷7829,第339册,第282页。
    ⑥(明)宋濂等:《元史》卷9《世祖本纪》,中华书局,1976年,第182页。
    ①(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4页。
    ②(宋)李曾伯:《乙未渡淮点军登寿春南楼》,收入《全宋诗》卷3242,第62册,第38738页。
    ③(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上册,中华书局,1962年,第257页。
    ④(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4页。
    ①(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4页。
    ②(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4页。
    ③详见《宋元战争史》第3章《宋元战争初期的三大战场》第3节《江淮战场·寿春争夺战》,第103-105页。
    ④《宋史》卷43《理宗本纪》,第834页。
    ⑤(宋)李曾伯:《拟泰寿泗三郡筑城记》,收入《全宋文》卷7859,第340册,第334页。
    ⑥(宋)李曾伯:《乞区处修浚泗州西城奏》,收入《全宋文》卷7818,第339册,第121页。
    ①(宋)李曾伯:《乞区处修浚泗州西城奏》,收入《全宋文》卷7818,第339册,第121页。
    ②《元史》卷2《太宗本纪》,第32页。
    ③《元史》卷2《定宗本纪》,第39页。
    ④《宋史》卷43《理宗本纪》,第835页。
    ⑤(宋)李曾伯:《辞免新除恩命并开陈五条奏》,收入《全宋文》卷7829,第339册,第283页。
    ⑥《宋季三朝政要》卷3《理宗·开庆元年》,第118页。
    ⑦《宋季三朝政要》卷3《理宗·开庆元年》,第118页。
    ①(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1 《淮甸陇蜀荆襄形势》,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942册, 第342页。
    ②(宋)真德秀:《直前奏札二》,收入《全宋文》卷7145,第312册,第197页。
    ③粟品孝等:《南宋军事史》第6章《南宋的军事战略战术》第2节《倚重川陕的区域性防御战略》,第343-355页。
    ①《元史》卷149《郭侃传》,第3525页。
    ①具体到宋代两淮地区农业、经济、文化情况的专著和论文,有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南移》,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年:王鑫义:《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黄山书社,2001年:李修松:《淮河流域历史文化研究》,黄山书社,2001年;吴海涛:《历史时期黄河泛淮对淮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1期:柴静;《两宋时期两淮地区农业经济初探》,载《安徽史学》2001年第1期。另外,可以参考朱正业:《近十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述评》,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第255-259页。
    ②(宋)王明清:《挥麈录》卷3,上海书店,2001年,第203页。
    ③(宋)罗濬:《宝庆四明志》卷8《郡志八·叙人上·徐立之传》,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487册, 第122页。
    ④(宋)卫泾:《论淮民当恤劄子》,收入《全宋文》卷6631,第291册,第329页。
    ⑤(宋)岳珂:《桯史》卷5,中华书局,1981年。第59页。
    ⑥(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6,王瑞来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第114页。
    ①《鹤林玉露》甲编卷6,第114页。
    ②(宋)罗溶:《宝庆四明志》卷8《郡志八·叙人上·徐立之传》,第122页。
    ③《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三六,第6563页。
    ④(元)袁桷:《延祐四明志》卷4《人物考·先贤·林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91册,第400页。
    ①(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2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636-637页。
    ②曹树基:《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的传染病》,载《历史地理》第12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①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②《宋史》卷433《杨万里传》,第12864-12865页。 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9,建炎三年春正月戊戌,第382页。
    ②(宋)叶梦得:《奏应诏大询状建炎三年一月》,《全宋文》卷3167,第147册,第85-93页。
    ③《宋史》卷25《高宗本纪》,第465页。
    ①比如对山东忠义军的交涉处置问题。再加上大量的军事工程建设等,这些特殊情况,使得南宋两淮军事长官手里集中了各种实权。于是南宋两淮军事长官就在两淮地方政府机构组织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宣抚使、制置使等军事差遣的常置,就逐渐成为两淮地方军政合一性质的地方大员。
    ②余蔚:《论南宋宣抚使和制置使制度》,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①(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6,绍兴九年二月癸丑,第2047页。
    ①余蔚:《论南宋宣抚使和制置使制度》,载《中华文史论丛》总第85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①如淳祐四年(1244)宋蒙寿春之战,蒙古军就是布置了骑兵在河两岸、船只居中,三方向火力的阵型。详见(宋)李曾伯:《奏为徐提刑申吕马帅事》,收入《全宋文》卷7826,第339册,第239页。
    [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宋]祝穆、[宋]祝洙:方舆胜览[M].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
    [4][宋]乐史.太平寰宇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宋]佚名.皇宋中兴两朝圣政[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6][宋]华岳.翠微北征录[M].收入《宋集珍本丛刊》第78册.北京:线装书局,2004.
    [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6.
    [8][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0][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M].收入赵铁寒:《宋史资料萃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57年(1968)
    [11][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M].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2][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49册.
    [13][宋]熊克.中兴小纪[M].收入赵铁寒:《宋史资料萃编》第2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民国57年(1968)
    [14][宋]佚名.续编两朝纲目备要[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5][宋]熊克.皇朝中兴纪事本末[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
    [16][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7][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90册.
    [18][宋]罗愿.新安志[M].收入《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234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3年(1974)
    [19][宋]罗溶.宝庆四明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7册.
    [20][宋]梅应发、[宋]刘锡同.开庆四明续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87册.
    [21][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元]脱脱等.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元]佚名.宋史全文[M].李之亮点校.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26][元]不著撰人.宋季三朝政要[M].王民信:宋史资料萃编第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57年(1968).
    [27][元]徐硕.至元嘉禾志[M].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
    [28][元]袁桷.延祐四明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91册.
    [29][元]孛兰盻等.元一统志[M].赵万里校辑.北京:中华书局,1966.
    [30][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贺次君、施和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
    [32][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57.
    [33][清]徐松、陈智超.宋会要辑稿补编[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8.
    [34][清]王夫之.宋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5][春秋]孙武.孙子兵法[M].收入《武经七书》,骈宇骞、李解民、盛冬铃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
    [36]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7][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8][宋]吕祉.东南防守利便[M].丛书集成初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9][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论[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2册.
    [40][宋]黎靖德.朱子语类[G].北京:中华书局,1986.
    [41][宋]王应麟.玉海[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943册.
    [42][宋]章如愚.群书考索[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43][宋]文莹.玉壶清话[M].郑世刚、杨立扬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4.
    [44][宋]沈括.新校正梦溪笔谈[M].胡道静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57.
    [45][宋]赵彦卫.云麓漫钞[M].傅根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
    [46][宋]庄绰.鸡肋编[M].萧鲁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47][宋]王明清.挥麈录[M].上海:上海书店,2001.
    [48][宋]叶梦得.避暑录话[M].收入《全宋笔记》第2编,徐时仪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49][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收入《全宋笔记》第2编,金圆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6.
    [50][宋]不著撰人.咸淳遗事[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408册.
    [51][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M].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9.
    [52][宋]岳珂.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M].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54][宋]张端义.贵耳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8.
    [55][宋]徐度.却扫编[M].收入《全宋笔记》第3编,戴建国整理.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
    [56][宋]彭乘.墨客挥犀[M].北京:中华书局,2004.
    [57][宋]魏泰.东轩笔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8][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李剑雄、刘德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79.
    [59][宋]周烽.清波杂志校注[M].刘永翔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4.
    [60][清]纪昀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7.
    [61][宋]田锡.咸平集[M].罗国威点校.成都:巴蜀书社,2008.
    [62][宋]李纲.李纲全集[M].长沙:岳麓书社,2004.
    [63][宋]秦观.淮海集笺注[M].徐培均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64][宋]袁甫.蒙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5册.
    [65][宋]王之道.相山集[M].沈怀玉、凌波点校.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66][宋]崔与之.宋丞相崔清献公全录[M].《续修四库全书》本,第55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7][宋]张守.毗陵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7册.
    [68][宋]赵鼎.忠正德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8册.
    [69][宋]周必大.文忠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48册.
    [70][宋]叶适.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
    [71][宋]袁说友.东塘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54册.
    [72][宋]薛季宣.浪语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59册.
    [73][宋]叶梦得.建康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29册.
    [74][宋]徐元杰.棵埜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81册.
    [75][宋]吕颐浩.忠穆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31册.
    [76][宋]孙赎.鸿庆居士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35册.
    [77][宋]真德秀.西山文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4册.
    [78][宋]魏了翁.鹤山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2册.
    [79][宋]袁燮.絮斋集[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57册.
    [80][宋]李曾伯.可斋杂稿[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79册.
    [81]曾枣庄、刘琳.全宋文[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82]傅璇琮等.全宋诗[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3]唐圭璋.全宋词[G].北京:中华书局,1980.
    [1]韩志远.南宋金军事史[M].收入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通史》第13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
    [2]金玉国.中国战术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3]《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工程[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4]《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制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5]刘庆、毛元佑.中国宋辽金夏军事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中国历代战争史[M].中国台北,1972.
    [7]顾宏义.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8]赵永春.金宋关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黄宽重.南宋地方武力:地方军与民间自卫武力的探讨[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10]黄宽重.史事、文献与人物[M].台北:台湾东大图书公司,2003.
    [11]刘子健.两宋史研究汇编[M].台北:台北联经事业出版有限公司,1987.
    [12]范立舟.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M].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13]何忠礼.南宋政治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4]粟品孝等.南宋军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5]张荫麟.素痴集[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6]华山.宋史论集[M].济南:齐鲁书社,1982.
    [17]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8]徐规.仰素集[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
    [19]邓广铭.岳飞传[M].上海:三联书店,2007.
    [20]陈振.宋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1]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王曾瑜.金朝军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23]陈峰.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4]陈峰.宋史论稿[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25]陈世松、匡裕彻、朱清泽、李鹏贵.宋元战争史[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26]何忠礼.南宋政治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7]张锦鹏.南宋交通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8]宋杰.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9]李昌宪.宋代安抚使考[M].济南:齐鲁书社,1997.
    [30]饶胜文.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31]史继刚.宋代军用物资保障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32]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M].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
    [33]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34]张崇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社会经济[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35]曾昭璇.中国的地形[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
    [36]蒋德隆.长江中下游气候[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37]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38]向元珍、包澄澜.长江下游地区的四季天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6.
    [39]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简史》编写组.淮河水利简史[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40]赵济.中国自然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1]张义丰等.淮河地理研究[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42]曾昭璇.中国的地形[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
    [43][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4][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1]张家驹.宋代的两淮山水寨——南方人民抗金斗争中的一种武装组织[J].上海师院学报,1960,(1):86-92
    [2]陶晋生.南宋利用山水寨的防守战略[J].食货月刊,1977,7(1、2):1-10
    [3]黄宽重.两淮山水寨——南宋中央对地方武力的利用与控制[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2001,72(4):801-831
    [4]王曾瑜.南宋后期扬州屯驻大兵番号和今存南宋扬州城砖文考释[J].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集,1989
    [5]张其凡.岳飞军事思想试探——兼论宋代军事思想的发展[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97,19(4):70-78
    [6]黄宽重.从坞堡到山水寨——地方自卫武力[J].刘岱:中国文化新论(社会篇),1982:229-280
    [7]陈峰.宋代主流意识支配下的战争观[J].历史研究,2009,(2):38-50
    [8]陈峰.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13
    [9]陈峰.平戎万全阵与宋太宗[J].历史研究,2006,(6):180-184
    [10]吕卓民.简论北宋在西北近边地区修筑城寨的历史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78-83
    [11]范学辉.南宋三衙管军制度若干问题考述[J].中国史研究,2009,(2):101-123
    [12]曹树基.地理环境与宋元时代的传染病[J].历史地理,1995,(12):183-192
    [13]黄德辉.试论窝阔台攻宋时期南宋水军在两淮的防御[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6):108-111
    [14]朱正业.近十年来淮河流域经济史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战线,2005,(6):255-259
    [15]余蔚.论南宋宣抚使和制置使制度[J].中华文史论丛,2007,(85):129-179
    [16]周燕来、刘缙.北宋西北堡寨职官管理体制初探[J].求索,2009,(8):220-222
    [17]汤勤福.南宋名臣崔与之的军事思想[J].史学集刊,2009,(5):41-46
    [18]吴业国、张其凡.南宋中兴的历史分析[J].浙江学刊,2010,(2):74-81
    [19]张勇、曹卫玲.两宋淮南地区物资转输地理格局初探[J].史林,2009,(5):91-97
    [20]赵永春.金世宗对宋议和述论[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19-25
    [21]张嘉友.宁宗前期的宋金关系述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22]靳华.嘉定议和后的宋金关系[J].北方论丛,2002,(6):67-70
    [23]姚建根.宋朝制置使制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24]陈艳.宋金和战时期两淮路的垦田、水利及人口[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25]王青松.南宋军事指挥体制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7
    [26]黄登峰.宋代城池建设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7
    [27]郑丽萍.宋朝宣抚使制度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9
    [28]马继业.宋代城池防御探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