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政治认同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认同危机”是一个现代性问题。西方学界对当代政治认同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些理论要么是立足于抽象人性论,要么是基于共同体的脉脉温情,始终难以科学地阐释当代政治认同的内涵,其片而性的基点在于对人本质的误释。本文认为,只有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才能科学地阐释政治认同的本源,只有从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出发,才能合理地阐释当代政治认同的形成、发展,才能构建一种在理论上得住、在实践中行得通的当代政治认同的理论体系。
     在当代民主社会,政治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从自身的政治主体地位出发,以自我的价值观为评价标准,通过内在的衡量、评判,对国家、政治制度的认可与支持,主要通过公民对政治义务的自觉承担得以表现,它是个体行为从私域转向公域时在“我——他”之间形成的一种共识,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一种行为选择。首先,公民是当代政治认同的主体,公民不是一种抽象的先验存在,其本质是各种政治关系的总和,在公民意识中,既有个体经历和集体回忆所留下的“痕迹”,也有着民主政治关系的“烙印”。其次,民族国家和民主制度是当代政治认同的客体,民族国家认同的可能性在于:民族、民族国家并非是不可认识物,它们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共同体形式,具有可建构性;而民主制度认同的可能性在于:公民主体性意识的“社会性”与形式法治的必要性,使得政治制度认同成为可能。
     在当代民主社会,公民之于政治共同体的身份决定了,政治认同是主客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客体源于主体政治意识的投射,同时客体又会反作用于主体。因此,当代政治认同的形成包括两个方而,一是公民自我政治认同的形成,即个体拥有了健全的政治人格与稳定的政治价值观,它是政治评价的标准,也是当代政治认同的起点;二是当代政治认同客体的形成,它既是人们对政治传统的继承,也是公民政治理想的投射,还是对人性的一种超越。在当代民主社会,政治认同的形成是主客体之间在政治实践中相互作用所达到的一种平衡;当然,它的形成也离不开生产力、生产关系对它的校正。就当代政治认同的发展而言,其发展将朝着有利于人的解放与生产力的解放的方向前进;不断发展的生产方式与相对稳定政治认同关系之间的矛盾、当代政治认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矛盾构成它发展的动力;其发展的规律体现为: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当代政治认同的内涵,当代政治认同的主体对客体具有决定作用。
     最后,在当代民主社会,政治认同的建构并不是要建立一种对政治的盲从,而是要建立一种基于主体性之上的政治共识。因此,当代政治认同的建构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培养健全的公民意识是其出发点;其二,实现社会的价值整合是其归宿。就建构的路径而言,既有公民之间对今时、今事的共识,也有公民对历史的传承与集体的回忆,还有公民之间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三者之间相辅相成,过去共享的荣耀、现在和衷共济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都是政治共同体实现社会整合不可或缺的资源,其根源在于对共有价值目标的追求。同时,当代政治认同的构建还需要有物质、制度、文化上的保障,以及个体对自我的信心、对政治的信任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来作为实现的条件。
"Identity" is a modern problem. Western scholars have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ntity. These theories are based on the abstract theory of human nature or based on the community of tenderness. It is difficult to scientifically explain th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ntity, and its one-sidedness of the point is that misunderstand human nature. This paper argues that onl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can explain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s 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society, political identity is a citizen values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system from the self-evaluation criteria, making a sense of support it, it is a consensus between peoples, and it is a choice of people in public life. First, the citizen is the subject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ntity, citizens is not an abstract subjects, its essence is the sum of all social relations that come from both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of the experience and democratic political relations. Second, the nation-state an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is the object of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 The possibility of national identity is that nation-state is not the object is not recognized, it's based on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democratic system identity is the social consciousness of people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rule of law,
     In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society, the relationship of citizens and the states is a two-way interaction, the object are come from the projection of the main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while the object will react on the subject. Therefore,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 include two aspects:firstly, formation of the self-identity, meaning that the individual has a sound political personality and a stable political values, it is the standards of the political evaluation, but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 Secondly, the formation of the object, it is the succession of political history, and the project of political ideals of the citizens,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human natur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ntity is a balance between the citizens and the states in political life. Of course, it is also corrected by productive for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 its development will be in favor of human emancipation and liberation of productive in the directi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object is the productive forces. Its development law: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meaning of political identity, the citizens has a decisive role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identity.
     Finally, in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tical identity is not to create a kind of political obedience, but to create a political consensu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first, a healthy civic culture is the starting point; second, to achieve social integration is the result. The path of construct mingles with the consensus, collective memory and political ideals. All of the three are essential to achieve social integration for country, its roots in the common pursuit of people for basic valu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political identity need material, institutional, and cultural security, and need the individual's self-confidence, political trus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引文
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8-58
    ②科恩:自我论—一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M],佟景韩、范国恩,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129
    ③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第五幅面孔[M],顾爱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7
    ④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6期
    ⑤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周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67
    ①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61
    ②Bryan Sterner,Peter Hamilton.Citizenship:critical concepts[M].London and New York:Rutledge,1994.8.
    ①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31
    ①韩震: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年第5期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8
    ②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10
    ①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01
    ① Dworkin. "Liberal Community," in Shlomo Avineri and Avner de-Shalit eds. 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2:217
    ② Dworkin. "Liberal Community," in Shlomo Avineri and Avner de-Shalit eds. Communitarians and individualism.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2:217
    ① Habermas. "The European nation state. its achievements and its limitations. 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 " ratio juris9:125-37.1996: 132-32
    ② Habermas.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 praxis international 12:1-19.1992:7
    ①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1
    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
    ①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67
    ②中国台湾学者孟樊在《后现代的认同政治》一书中详细分析了identity的中文翻译译法,“认同一词,英文称为identity,国内学者有译为‘认同’、‘身份’、‘属性’、或者是‘正身’者”然而从后现代来看identity本身变得不确定、多样且流动,身份也是来自认同,“加之identity原有‘同一’、‘同一性’或‘同一人(物)’之意”, 因此,identity常被译作“认同”,也被译作“身份”、“同一性”。李明明在《超越与同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一书中也曾谈到,“由于identity一次含义较为丰富,学术界对它的翻译一直存有分歧。当前identity比较常见的译名是身份、同一性、特性和认同。在这几项译名中,身份的适用虽然最为普遍,但是它难以‘显现出其动态的意涵’,而且和‘同一’的原意有一定距离。同一性、特性或属性比较能表达identity的原始意思,但是同样存在没有表达出identity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构成的动态的问题。……当然确切地来说,无论是认同、身份、特性还是同一性,中文中还没有一个词能够真正表达identity的丰富含义,这里把identity翻译为认同是为了使用之便,因此我们有时也会在文中使用身份或同一性作为意思表达上的补阙。(李明明:超越与同一一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8)
    ③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734
    ① Webster's New Universal Unabridged Dictionary, De Luxe, Second edition, USA: Dorser&Baber,1983, p.902.
    ②弗洛伊德把认同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个人向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去模仿、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1899年,弗洛伊德首次提到认同和神经症的关系,在其早期著作中,认同这个词的意义主要是指在某些方面从心理上成为或者变成另外一个人。弗洛伊德晚期的认同思想主要成就在两方面:一方面,他更加细致地阐述了认同在心理发育中的作用是什么样的,特别是认同和人格结构形成的关系;另一方面,阐述了认同与群体的关系。但弗洛伊德的研究更多侧重在心理学的临床应用上,用来分析和解决个体的心理问题症状。
    ① Dittmer Lowell:"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National Identit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p5
    ② Erickson:'A Healthy Personality for Every Child', in Paul Mussen et al.ed.Concepts in Psychology, D. C. Health and Company,1974,p155
    ③ 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rout ledge,1996, P.7
    ①王成兵:当代认同问题的人学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6
    ①王成兵:当代认同问题的人学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8
    ②在中国古代社会,孔子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政治的涵义和特点时,“是把伦理学中的‘善’与政治的概念结合起来。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是,政治就是实现正义,为民谋利,以达到‘善’的行为,相应地政治学则是研究人和城邦‘至善’的科学。”(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③韩非子认为:政治是一种统治技术,“集势以胜众,任法以齐民,因术以御群”。(《韩非子·五蠹》)迈克尔·罗斯金认为“应该把政治看做是一些目标或政策的结合,而权力是达成这些目标或政策所必需的。按这种观点,权力是政治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可见,权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4)
    ④孙中山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http://www.cnzhouyi.net/guoxue/237.html)安德鲁·甘布尔认为“政治包含着认同、忠诚、权力和资源、秩序和规则……政治事关公众意志和公共目标的形成,公共利益的决定,什么应当保存什么应当改革,什么应当属于公众什么应当属于隐私,以及管理社会应该有的规则”。(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胡晓进,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
    ⑤在现代,这种说法主要的倡导者有哈贝马斯、伯纳德·克里克。哈贝马斯认为政治是一种交往活动,政治共识源于人们之间协商妥协的结果;伯纳德·克里克在它的经典之作《为政治辩护》中,认为政治是一种根据不同利益集团对整个共同体福祉和生存的重要性,给予其相应的权利,以此来调解他们在既定统治单位内的关系。(参见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①鲍桑葵:关于国家爱的哲学理论[M],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88
    ②马恩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123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25-26
    ①Keith Faulks, Citizenship, Routledre,2000:13.
    ①焦国成: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236
    ①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3
    ②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M],蒋庆,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75
    ③参见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7
    ①彭定光: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16
    ①马恩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27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3:19
    ①马恩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4
    ①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8
    ②维尔:美国政治[M],王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7
    ① “经济人”的假设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的起点,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这一假设,曾风靡于古典经济学界和20世纪30年代欧美企业管理学界。但是,这一抽象的假设将人片面化为一种趋利的动物,不仅难以科学解释人类社会的现象,而且无法合理揭示经济学的内在规律,因而备受非议,后期的经济学理论,如博弈论等对此进行了修订。“政治人”假设由亚里士多德提出,通常表达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它认为人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具有利益协调能力的,并追求友善合作,追求社会至善和谐的动物。
    ②马恩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1
    ①马恩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75-276
    ②马恩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02-103
    ③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志强,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378
    ①马恩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8
    ①马恩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①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5
    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7
    ①参见汤姆·奈伦:现代贾纳斯[M],转引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8
    ①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3
    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
    ①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于“不列颠的崩溃”一书之某些省思,载于《新左评论》,1977年9月,第13页。转引自: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2
    ①1967年4月9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巴黎高师)学生、哲学教师雷吉斯·德布雷在玻利维亚境内的一座废弃的游击队营地被俘,那一年他26岁。审讯期间,一场声援德布雷的运动在巴黎发起,席卷全球,声援者中包括让·保罗·萨特、马格丽特·杜拉斯、雅克·拉康、弗朗索瓦丝·萨冈等人,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将军向玻利维亚当局发出信息。从拉美辗转回到法国后,他先是涉足政坛,后沉入学界,完成了由丛林战士到文化英雄的转变。2010年6月3日,应法国驻华大使馆邀请,这位曾经的丛林战士出现在北京,出席“法国文化季”活动,当晚,在法国文化中心放映厅发表了题为“知识分子与权力”的主题演讲。[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6116
    ②http://www.infzm.com/content/46116
    ①吴晓林:加强国家认同在民族政治整合中的作用[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2日
    ①马恩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②马恩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76页
    ①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6
    ①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4
    ①邓正来,约瑟夫·拉兹,朱振.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法律哲学的对话(上)[J],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②罗尔斯.正义论[M], 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7
    ①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王志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53
    ①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王志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68
    ②马恩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0.
    ①邓正来,约瑟夫·拉兹,朱振: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法律哲学的对话(上)[J],哲学研究,2010年第2期.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81
    ①周亚权:政治人格题解[J].探索,2007年第2期
    ②查尔斯·泰勒:现代认同——在自我中寻找人的本性[J],外国哲学,2005年第12期
    ①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接受了古希腊学者关于人与气候关系的思想,以气候的威力是世界上最高威力的观点为指导,提出应根据气候修改法律,以便使它适合气候所造成的人们的性格。19世纪中叶,英国历史学家H.T.巴克尔认为气候是影响国家或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并认定印度的贫穷落后是气候的自然法则所决定的。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在19世纪末叶发表的著作《人类地理学》中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地理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把拉采尔的观点介绍到美国,夸大和突出了环境的决定作用。其后美国地理学家E.亨廷顿在他的《文明与气候》一书中,特别强调气候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19世纪,人类改变地球面貌的作用几乎未受注意。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环境决定论取得了优势。进入20世纪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是主动的,是环境变化的作用者。于是,陆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地关系论学说,对环境决定论提出了异议或否定。然而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环境决定论并未消失。澳大利亚地理学家G.泰勒批评老式的决定论,认为孟德斯鸠和巴克尔等人把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说得过分了,但他提出一种决定行止论(又称有限决定论),认为人类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发展进程,但如果不顾自然的限制,就一定会遭受灾难。“文化”之于政治以及政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早己成为学术界的一个基本共识,在西方古代政治思想中,就有人尝试通过分析文化因素来解释政治现象,古希腊的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曾指出政府随着人的习性的变化而变化,可谓一针见血的抓住了“政治文化”概念的本质。亚里士多德曾描述过政治稳定或变革的“心态”。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们如卢梭深切地关注“道德、习俗和意见”,并将它们视为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真实基础。伯克则认为“习惯凝聚”会影响政治机构的运作。密尔在《代议制政府》中,孟德斯鸿在《论法的精神》中,都强调民风习俗对一国政治体制的决定性影响,并且论述了他们所观察到的这种影响。这一丰厚的知识传统构成了政治文化研究的深厚基础。
    ②列宁全集35[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74
    ①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21
    ①马恩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7-528
    ②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蒋庆,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141-142
    ①《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490
    ①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65
    ①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6
    ①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②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
    ③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
    ①保罗·蒂里希:政治期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81
    ①保罗·蒂里希:政治期望[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81-188
    ①马恩选集4.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6
    ①齐振海主编:未竟的浪潮[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56
    ②马恩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
    ③马恩选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④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M],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11
    ⑤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7
    ①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4
    ②马恩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6
    ①马恩全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14
    ②马恩全集4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0
    ①马恩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295
    ②康德:历史理性评判文集,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56
    ①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与价值[M],林方,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400
    ①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8
    ①列宁全集3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28
    ①列宁全集38[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17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55
    ①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17
    ②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7
    ③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37
    ①马恩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②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③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461
    ①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5
    ①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
    ①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05
    ①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M],佟德志,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235-236
    ②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8
    ①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马殿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42
    ① Adam B.Seligman,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2, p.169.
    ②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4
    ①亨廷顿:变化世界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24
    ①马恩全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
    [1]马恩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一版、二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4]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09.
    [1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1][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高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美]沃尔泽.论宽容[M],袁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3][美]沃尔泽.正义诸领域[M],褚松燕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14][美]德沃金.原则问题[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5][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信春鹰、吴玉章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马殿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8][美]麦金太尔.德性之后[M],龚群、戴扬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9][美]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等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20][美]罗尔斯.万民法[M],张晓辉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1][美]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2][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3][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万俊人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24][美]曼纽尔·斯特.认同的力量[M],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5][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6][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7][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28][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29][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柯雄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30][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1][美]罗森堡姆.政治文化[M],台北:桂冠图书有限公司出版,1984.
    [32][美]塞缪尔·亨廷顿.失衡的承诺[M],周端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33][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4][美]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M],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5][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译;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36][美]丹尼斯·朗.权力论[M],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7][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8][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靓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9][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M],郭建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0][美]马克·E·沃伦.民主与信任[M],吴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41][苏]科恩:自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M],佟景韩、范国恩,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6
    [42][美]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第五幅面孔[M],顾爱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3][匈]阿格尼丝·赫勒:现代性理论[M],周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4][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5][美]安德鲁·甘布尔:政治和命运[M],胡晓进,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6][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爱的哲学理论[M],汪淑钧,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47][美]维尔:美国政治[M],王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8][法]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志强,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49][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M].王志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50][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1][瑞]阿尔弗雷德·格罗塞:身份认同的困境[M],王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2][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53][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M],佟德志,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4][英]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5][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6][英]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在一个不确定的世界中寻找安全[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7][英]戴维·莫利.认同的空间一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和文化边界[M],司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8][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5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60][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M],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61][英]霍布斯.利维坦[M],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2][英]马丁·霍利斯.人的模式[M],李述等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6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64][英]洛克.政府论[M],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65][英]伯林著.自由论[M],胡传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66][加]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67][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68][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9][德]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70][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71][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72][德]康德.永久和平论[M],何兆武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73][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74][德]康德.实践理性评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5][德]G·拉德布鲁赫.法哲学[M],王朴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76][意]布鲁诺·莱奥尼等.自由与法律[M],秋风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77][意]马基亚维里.君主论[M],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78][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M],王宪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9]葛红兵.障碍与认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80]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81]李景鹏.中国政治发展的理论研究纲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82]张茂桂.族群关系与国家认同[M],台湾:桨弦出版社,1993
    [83]孟樊.后现代的认同政治[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1
    [84]罗晓南.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认同[M],台湾: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85]张春兴.青年的认同与迷失[M],台湾:东华书局,1993
    [86]郑晓云.文化认同和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87]胡勇.文化的乡愁一一美国华裔文学的文化认同[M],北京:中国戏剧社,2003
    [88]张贤明.论政治责任[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
    [89]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0]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9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2]候惠勤.冲突与整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93]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94]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5]俞可平.全球化与政治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6]陆庆壬.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97]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98]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99]周少来.人性、政治与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0]邢媛.当代社会发展观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1]胡平仁.在权力与权利之间[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2]桑玉成.人类政治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03]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04]邵道生.现代化的精神陷阱[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
    [105]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2.
    [106]刘永涛.安全政治视角的新拓展[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2.
    [107]王宗礼.中国西北农牧民的政治行为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
    [108]邢建国.秩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9]郑维东.政治秩序的构建一一儒家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10]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11]龙太江.论政治妥协[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112]袁峰.理想政治秩序的探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13]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114]白俭成.理想的角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15]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116]吕亚力.政治发展[M],台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95.
    [117]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18]赵渭荣.转型期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9]徐湘林.民主、政治秩序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20]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
    [121]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122]李明明:超越与同一——欧盟的集体认同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123]焦国成:中国古代人我关系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24]何怀宏:西方公民不服从的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125]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126]方旭光.政治认同—政治实践的范畴[J].兰州学刊,2006(9).
    [127]陈道银.政治认同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天府新论,2006(5).
    [128]金相文.政治认同及其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分野[J].兰州学刊,2004(5)
    [129]韩震:现代性与认同问题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2004年第六期
    [130]韩震:全球化进程中的多重文化认同[J],求是学刊,2005年第五期
    [131]龙太江,王邦佐:经济增长与合法性的“政绩困局”———兼论中国政治的合法性基础[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
    [132]吴晓林:加强国家认同在民族政治整合中的作用[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月12日
    [133]邓正来,约瑟夫·拉兹,朱振.关于道德与政治哲学视野中的法律哲学的对话(上)[J],哲学研究,2010年(2)
    [134]Bryan Sterner, Peter Hamilton. Citizenship:critical concepts [M]. London and New York:Rutledge,1994.
    [135]Dworkin. "Liberal Community," in Shlomo Avineri and Avner de-Shalit eds. Communitarianism and individualism. Oxford:University Press.1992.
    [136]Habermas. "The European nation state. its achievements and its limitations. on the past and future of sovereignty and citizenship," ratio juris9: 125-37.1996.
    [137]Habermas.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 identity:some reflections on the future of Europe,"praxis international 12:1-19.1992.
    [138]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3.
    [139]Erickson:'A Healthy Personality for Every Child', in Paul Mussen et al. ed.Concepts in Psychology, D. C.Health and Company,1974.
    [140]Richards Jenkins:social identity,routledge,1996.
    [141]Adam B. Seligman,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2.
    [142]Keith Faulks, Citizenship, Routledre,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