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与中国外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外交与大众传媒之间的互动视角出发,归纳了媒体在政治传播中的信息收集、筛选、翻译、发布、反馈等功能,并以《人民日报》上常设的标志性国际评论栏目——《国际论坛》为案例,通过实证研究,论述了《人民日报》与中国外交之间的关系。
     本文认为,《国际论坛》自1994年创立至2006年发展演进的过程表明,《人民日报》发挥了国际评论在阐明中国外交政策的“讲坛”、支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论坛”和进行国际舆论斗争的“舞台”等三大功能,较好地配合了中国外交政策的阐释和外交目标的实现。
     同时,本文认为,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国主流媒体在激烈的国际信息传播竞争中,还需要继续提升沟通技巧,加强舆论引导,并拓展其在中国外交政策制定方面的参与功能,成为精英意见输入和辩论的“平台”,这将有助于形成媒体影响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互动新模式,即修正原有的“自上而下”的模式,逐渐探索形成一种“上下结合”的模式,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外交目标的实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Based on the study of mutua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diplomacy and mass medi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at mainstream media usual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foreign policy elaboration by information-collecting, selecting, translating, releasing and responding, etc.
     The paper takes the column of International Tribune, a symbolized critical column on international affairs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the People's Daily, as a case study illustrat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People's Daily an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t views that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International Tribune from its initiation in 1994 to 2006 witnessed the fulfillment of the People's Daily's role in acting as a platform of elaborating China's foreign policy; a forum for advocating world peace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a stage for refuting vicious opinions worldwide, which in turn helps to the better illustration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The paper then argues that, while facing the fierce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competition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here's still plenty of room for the improvement in China's mass media, represented by the People's Daily, by renovating its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so as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leading public opinion and put further influence on China's policy making. Only by this way, can it be the forum attracting broader and sustainable attentions from both the elites and the grassroots.
     In regard to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an new "interactive" mode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y modifying the current "top-down" mode and gradually forming a "combination of the top and down" mode, within which the mass media can have a more active influence on China's foreign policy making, thus further accelerating the realization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and ensuring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引文
1 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183-184.
    2 赵雪波.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5.
    3 参见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8:42.
    4 Chdstopher Ross,"Public Diplomacy Comes of Ag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25,No.2,Spring 2002,p.83.
    5 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A].见:刘继南.国际传播现代传播论文集[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27.
    6 赵可金认为:“凡是那些由政府幕后操纵、运用大众传媒的力量,在特定的领域向其他国家的民众释放信息、影响舆论、塑造行为,希望在其他国家的民众中间建立信任、获得支持以及增强联系,进而印象他国政府的活动,都是媒体外交”。参见赵可金.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4:22.
    7 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21-22.
    8 麦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78.
    9 Philip Powlick,"The Attitudinal Bases for Responsiveness to Public Opinion among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Officials",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35,1991,pp.611-641.
    10 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3.
    11 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482.
    12 见2003年9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转引自周琪.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25.
    13 席来旺.美国的决策及其中国政策透析[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9:121.
    14 参见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9-80.
    15 沈逸.信息时代的外交:挑战、衰退与转型[A].见:肖佳灵,唐贤兴.大国外交(下)[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726.
    16 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3.
    17 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104,168.
    18 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135.
    19 参见詹姆斯·N·罗森瑙.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A].见: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59-61.
    20 参见詹姆斯·N·罗西瑙.21世纪的治理[A].见:D.赫尔德、J.罗西瑙.国将不国[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373-379.
    21 比如:1898年《纽约日报》有意公布西班牙特使发往国内的电报内容,制造美西两国的紧张关系,挑拨美国政府对西开战。1994年美国一家电视台播放索马里暴动分子拖着美国军人尸体在大街行走的镜头,美国全国哗然,克林顿总统被迫宣布从索马里撤军,美国平乱活动因此流产。整个冷战期,西方传媒对东欧集团展开狂轰滥炸式的宣传进攻,使东欧集团的民众思想动摇,人心涣散,成为冲垮柏林墙的非常锐利的武器和力量之一等。
    22 参见马丁·林斯基.冲击——新闻报道是如何影响联邦政府决策的[M].纽约:诺顿出版公司1986:84.转引自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M].83.
    23 参见景志峰.国际传播与对外政策[A].见:赵雪波.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M].95-100.
    24 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J].国际观察,2007,1:49.
    25 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J].47-48.
    26 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14.
    27 本文最后将所有报道的时间、名称、作者、版面等信息作一目录汇总,作为附录,以备查检。
    28 彭朝丞.国际评论写作一议——兼评获奖评论《两种历史观的较量》[J].当代传播,2003,2:59.
    29 经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查询,这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和文章有:戴元光,陈杰.两岸主流媒体关于‘9.11'事件报道的比较分析——以《人民日报》、《联合报》为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翟峥.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1998年报道的对比分析[J].美国研究,2002,3:88-109.彭朝丞.国际评论写作一议——兼评获奖评论《两种历史观的较量》[J].当代传播,2003,2.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国际新闻界,1998,1.李学江.《国际论坛》花满园[J].新闻战线,2003,10.詹勇.观察世界与中国的一个新窗口——解析人民日报《国际传真》专栏[J].新闻战线,2007,4.温宪.与时俱进地洞察和解读世界——人民日报《国际周刊》的新闻实践[J].新闻战线,2003,10.此外,王武录.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也从版面研究的角度对国际重大政治、军事突发事件进行了介绍和研究。
    30 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1.
    31 见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M].23.
    32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Dorisa Graber,Congressional Quartely Inc.,1984,p.222.
    33 赵淑平,王银柱:《美国电视纵横》[M].华文出版社,1999:53.
    34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Foreign Policy,Patrick O' Heffernan,Ablex Publishing House,1991,p.41.
    35 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29.
    36 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12.
    37 王鸣鸣.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5:79.
    38 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39 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77.
    40 1968年3月16日,美军一个连队在连长威廉·卡利中尉的率领下,进入越南广义省的美莱村,开始了持续几个小时的大屠杀。男人立即被枪决,女人被强奸后再杀掉,小孩子则被当作枪靶子。最后,整个村子109名村民无一幸免。这一事件被战地记者西摩·赫什率先捕捉到,不久,一份小报《圣路易报》以巨大的标题“在美莱:我们发疯了”刊登了他的文章。第二天,《华盛顿邮报》、《旧金山时报》等36家美国报纸转载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在全美激起了大规模反战游行,在相当程度上起到了终结越战的作用。而1968年春,在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著名记者和主持人沃尔特·克朗凯特亲赴越南西贡。在枪林弹雨中,克朗凯特为美国人民展现了清晰、真实而又惨烈的越战场景,告诉美国人民,这场战争无望了,现在是应该考虑撤出越南的时候了。克朗凯特的报道使约翰逊的支持力量受到致命的打击。最终促使其结束了越战。参见张国庆.美国媒体如何影响外交决策[J].学习月刊,2005,10:49.
    41 参见唐勇,张毓强.美国外交对其媒体的软调控[J].见:现代传播,2005:5.
    42 麦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政治科学[M].165.
    43 参见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02.
    44 张国庆.美国媒体如何影响外交决策[J].49.
    45 参见赵雪波.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M].72.
    46 见《本报2008年度发行量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人民日报,2008,1(3):1.
    47 见“2007年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公布,《人民日报》居第8位”:[http://blog.people.com.cn/blog/log/showlog.jspe?log_id=1181184715314356&site_id=5414].
    48 王武录.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M].1.
    49 吴迎春.国际新闻编辑工作实践和思考[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56.
    50 见“访崔奇——毛泽东关注《人民日报》的国际宣传”[A].见张素华,边彦军,吴晓梅.说不尽的毛泽东——名人学者访谈录(下)[M].辽宁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301.
    51 吴迎春.国际新闻编辑工作实践和思考[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247.
    52 果永毅.浅涉国际新闻编辑生涯[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188.
    53 吴迎春.国际新闻编辑工作实践和思考[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251.
    54 参见王武录.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M].46.
    55 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3.
    56 “观察家”文章曾中断过多年,自1995年后得到恢复。1995年12月22日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的“观察家”文章《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与进步——驳中国威胁论》引起了强烈反响,“美国之音”在专题新闻中介绍此文,并组织专家座谈。“国纪平”文章于2005年10月起推出,围绕重大国际问题或阐述我国重要外交理念和政策,是人民日报国际方面最重要的评论。比如2006年8月15日发表的《从参拜靖国神社看错误历史观》,引起的反响尤为强烈。“古平”是国际评论的谐音,一般作为重要评论文章在国际版上发表,据统计,1994年至于2006年,在《国际论坛》上以古平署名的评论共有57篇。
    57 见“人民日报国际部介绍”,[http://world.people.com.cn/GB/8212/5878662.html].
    58 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4.
    59 参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183,245.上对果永毅、吴迎春的简介。
    60 以上信息系由笔者通过网上搜索,从人民网等网站对以上人员的介绍中摘录、整理而成。
    61 吕鸿.强化“六个意识”——谈如何做好人民日报国际新闻要闻版夜班编辑工作[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399.
    62 果永毅.浅涉国际新闻编辑生涯[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190-192.
    63 李学江.《国际论坛》花满园[J].52.,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61 王武录.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M].14,47,48.
    65 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5.
    66 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A].见: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1-242.
    67 参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http://www.scio.gov.cn/jbqk/xwbjs/200603/t95734.htm].
    68 参见孙海东.国际关系中的新领域——国际传播发展与新挑战[A].见:赵雪波.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M].107.
    69 参见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J].47.
    70 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3.
    71 李学江.《国际论坛》花满园[J].52.
    72 见“吴长生同志工作简历及主要事迹和业务成绩”:[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06/05/content_6201960.htm].
    73 分别是:李学江.黎局势未可乐观[N].和张金江.美日勿作绊脚石[N].人民日报,2005,3(8):3.以及王南.印巴和谈触关键[N].和余万里.政治因素在作祟[N].人民日报,2005,8(11):3.
    74 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3.
    75 如王缉思.美国种族矛盾深化[N].人民日报,1995,10(20):6.金灿荣.美预算危机何时了[N].人民日报,1996,1(12):6.庞中英.极右党入阁的历史解读[N].人民日报,2000,2(16):6.彭光谦,于淼.新理念旧战争[N].人民日报,2003,4(3):3.
    73 见“吴长生同志工作简历及主要事迹和业务成绩”:[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07-06/05/content_6201960.htm].
    77 方明.分析汇率应客观[N].人民日报,2006,5(12):3.
    78 “对象国家”的统计根据报道中的主要国家而定,一般确定一个国家为“对象国家”,比如1995年12月26日《韩国用重典》,“对象国家”为韩国;有时虽然报道中出现两个以上的国家,但以某个国家为主,则确定这个国家为“对象国家”。比如1997年1月3日《法国对美国的挑战》,主要从法国的角度谈对美问题,则以法国为“对象国家”。如果报道中两国的分量相等,则两个国家都确定为“对象国家”,如2001年3月30日《美俄开展强硬对话》,主要报道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外交关系,则对象国家为美国和俄罗斯。此外,如果报道中出现了三国(含)以上,且无法区分主次,则对象国家定为“多国”。因此,对象国家累加的总数要超过报道的总篇数。
    79 这里的中东和平问题主要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和平进程问题。
    80 见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3.
    81 吴迎春.国际新闻编辑工作实践和思考[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267.
    82 吴迎春.国际新闻编辑工作实践和思考[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267-268.
    83 参见王武录.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M].48.
    84 由于《国际论坛》的国际、国内影响力无法进行量化统计,这方面内容大多引用了能够收集到的《人民日报》(包括《国际论坛》)发表的一些评论后在国际、国内的反响。
    85 见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4.
    86 王武录.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M].91.
    87 见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2.
    88 温燕.不忘老朋友[N].人民日报,1996,2(19):3.
    89 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44.
    90 吴迎春.美国人权镜照人不照己[N].人民日报,2004,3(2):3.
    91 吴迎春.国际新闻编辑工作实践和思考[A].见: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254.
    92 所谓涉及中国的报道,主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中国作为主要对象国家(或者主要对象国家之一),属于直接涉及;另一种是中国不作为主要对象国家,但文章内容里有中国对所述主题的观点、看法或立场,属于间接涉及。比如许多关于日本历史问题的文章,主要对象国是日本,但都与中国有关联。再比如对许多国际会议的报道中,中国不一定是主要对象国,但是是参与国,也会涉及中国的态度。如2006年9月13日《亚欧深化伙伴关系》一文,主要介绍了亚欧首脑会议的情况,分析了会议的议题和取得的成果,文中也提到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参加了会议,同时提到中国将于2008年主持召开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因此也属于间接涉及中国的报道。还比如在许多介绍学者或媒体观点时,也会涉及到与中国有关的内容。比如2005年8月19日《目光短浅的核交易》一文,从泰国《曼谷邮报》刊登的美国布鲁金斯学会会长、美国前副国务卿塔尔博特的一篇题为《对印度有利,对核不扩散不利》的文章引出,主要分析了美国对印度的核政策,其间也提到“美国一些政要习惯于将印度当成‘抗衡中国的战略砝码'”的问题,并指出“长期以来,中国坚定奉行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在‘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指引下,‘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实质上批驳了美国对印核政策的所谓“动机”和“依据”,因此,也是属于间接涉及中国的报道。
    93 《国际论坛》关于“炸馆”事件的相关报道还有:倪建周,张敬安.语无伦次的辩解[N].人民日报,1999,5(14):6.罗同松.是谁在煽动反美情绪[N].人民日报,1999,5(25):6.黄晴.漏洞百出越抹越黑[N].人民日报,1999,6(12):3.
    94 这里所说的“涉及非洲问题的报道”与前面所指的涉及中国的报道一样,不只包括以非洲国家为对象的报道,还包括间接涉及非洲问题的报道。因此,数量要超过前面“对象国家”统计时的67篇。
    95 见黄泽全.“非洲形象”不容歪曲[N].人民日报,2005,6(10):3.
    96 见于山.对国际正义的公然挑衅[N].人民日报,2005,5(28):3.
    97 见凌厉.必须追究战犯个人责任[N].人民日报,2005,6(9):3.
    98 见江涌.“干涉内政说”违反国际法[N].人民日报,2005,6(16):3.
    99 这方面的例子如:文云在1994年10月14日《动辄“挂钩”不可取》一文中列举了美国与古巴、对泰国军事培训附加条件、对土耳其政策后,指出“美国在对外交往中似乎越来越热衷进行‘挂钩外交',即把对某国的政策生硬地同这个国家的内政问题扯在一起”,同时告诫“美国如果摆脱不掉‘唯一超级大国'的情结,不肯在国际交往中平等待人,对别国多一点尊重,而仍然急功近利地到处‘挂钩',那么就只能增加同别国之间的麻烦,甚至酿成外交纠纷”。古平在1995年3月8日《也说“双重标准”》一文中以美国和俄国围绕俄罗斯同伊朗的一项核能合作闹起了新的别扭为由头,指出“美国之所以到处推行双重标准,原因之一是它长期自命为‘世界领导'。冷战结束以来,美国自以为成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变得更加趾高气扬,热衷于指手画脚,要别人按照它的意志办事,谁要是不理财它那一套,它就以‘制裁'相威胁。由此看来,自封‘世界领导',说穿了就是推行强权政治;所谓双重标准,其实也只有一个标准:美国的利益和霸权地位”。 朱梦魁在1996年1月23日《不合时宜》一文中针对美国公然批准2000万美元的预算开支用于颠覆伊朗政府的事件,指出“美国国会公然要颠覆伊朗政府再次证明,冷战虽已结束,但世界并不太平,其主要原因就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不肯退出国际舞台。有的大国还是习惯于冷战时期的对抗,动不动就乞灵于干涉、遏制、围堵之类的旧武器,以孤立、制裁、乃至颠覆相威胁”。张德真在1996年7月19日《欧盟对美国说“不”》一文中就美国批准“赫尔姆斯—伯顿”法,遭到欧盟反对一事强调,“冷战后的世界在趋向多极化,大国关系正经历深刻调整,各国的自主意识增强,不会盲目追随美国。而美国仍死抱着‘老子天下第一'的思维定势,动不动就对别人发号施令,这同当前的国际现实背道而驰”。张祝基在1999年3月16日《美国双重标准析》一文中,谈到“科索沃问题之所以难以解决,除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以外,美国对南联盟和科索沃实行双重标准,压制南联盟而偏袒阿族分裂主义势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并强调“美国凭借自己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以自己的利益标准为世界制定游戏规则,不但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而且也难以得到法理支持,所以在国际上遭到越来越强烈的抵制和反对是不足为怪的。随着多极化趋势的继续发展,美国的双重标准肯定越来越行不通”,“美国如果明智,就应改弦更张,在国际事务中放弃双重标准”。李学江在2004年9月15日《清醒的美国人》以美国自己的言论来对美国外交进行了批评。文章提出:在“9·11”3周年之际,为何美国“越反越恐”和为什么“原本令人同情的美国在世界各地招致了如此普遍的厌美、反美情绪”的问题,引用了《华盛顿邮报》的一篇专栏文章《哥白尼式外交政策》,指出“美国的问题在于,我们心目中的自身形象和世界其他人民对我们的看法之间存在偏差。在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民众眼中,美国不再是理想主义的灯塔,而是危险的存在”;“无论美国多么强大而重要,它都不是世界的静止中心。很多其他国家都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行。他们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容忽视”;“我们首先需要承认,无论美国得到怎样的嘱咐,上帝都没有赋予我们对别人指手画脚的权力。美国一旦抱有这样的态度,便很容易制造敌人”。朱梦魁在2004年2月27日《强加模式不灵》一文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日前在开罗就阿拉伯国家的改革问题发表讲话,批评外界向阿拉伯国家施加单一的改革模式的做法,并警告这种企图只能适得其反,无益于中东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他认为,改革措施应根据各自特点,量力而行,而单一的改革模式忽视了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宗教特性。接着指出,“9·11”事件之后,美国借反恐为由,对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进一步打压,使中东地区的反美情绪空前高涨。因此,要根除这一地区的仇恨和动荡,实现稳定与安全,重要的是美国和西方应当自律,尤其要善待其他宗教和文化,让世界各民族、各文明和各宗教之间有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基础和环境。
    100 分别见丁刚.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影响深远[N].人民日报,2006,12(14):3.马小宁.不应漠视的声音[N].人民日报,2006,6(6):3.
    101 见治波.让时间和事实作证[N].人民日报,2003,10(23):3.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102 参见麦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政治科学[M].177.
    103 据统计,《国际论坛》以印度为对象国的报道只有5篇,以巴西为对象国的报道只有2篇。
    104 王武录.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M].93.
    105 崔常发,徐明善.高层讲坛: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大课题(下)[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755.
    106 见:书记省长邀网民“灌水”“拍砖”[N].人民日报,2008,2(14):4.
    107 见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M].170.
    1.布赖恩·麦克奈尔.政治传播学引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2.戴维·哈伯斯塔姆.媒介与权势:谁掌管美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3.麦克尔·罗斯金,罗伯特·科德.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4.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7.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8.杰里尔·A·罗赛蒂.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9.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10.爱德华·赫尔曼,罗伯特·麦克奇斯尼.全球媒体:全球资本主义的新传教士[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11.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2.威廉·内斯特.国际关系:21世纪的政治与经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3.D·赫尔德,J·罗西瑙.国将不国[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14.赵雪波.传播视野中的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5.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6.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7.肖佳灵.国家主权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
    18.王逸舟.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安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9.俞可平,张胜军.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0.周琪.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1.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2.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3.鲁毅,黄金祺.外交学概论[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24.刘丽云,张惟英,李庆四.美国政治经济与外交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5.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6.刘永涛.安全政治视角的新拓展[M].北京:长征出版社,2002.
    27.俞晓秋.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28.王武录.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29.刘洪潮.怎样做国际新闻编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0.李希光,赵心树.媒体的力量[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
    31.崔常发,徐明善.高层讲坛:十六大以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重大课题(下)[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7.
    32.Eugene R.Wittkopf,Chrietopher M.jones.The future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3.
    33.Noam Chomshy and Edward S.Herman,Manufacturing Consent.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New York:Pantheon Book,2000).
    34.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35.Nicholas G.Onuf,World of Our Making:Rules and Rule in Social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1989.
    36.唐小松.论中国公共外交的两条战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7,8:42-46.
    37.张国庆.美国媒体如何影响外交决策[J].学习月刊,2005,10:
    38.王鸣鸣.公众舆论与美国对外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5:75-80.
    39.蒋昌建,沈逸.大众传媒与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J].国际观察,2007,1:43-50.
    40.唐勇,张毓强.美国外交对其媒体的软调控[J].现代传播,2005,5:127-128.
    41.赵可金.媒体外交及其运作机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4:21-26.
    42.邓晓东.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媒体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3,2:49-51.
    43.黄琳,王春燕.媒介议程设置与美国外交政策[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3:83-85.
    44.王恩铭.大众媒体与美国外交政策[J].国际观察,1999,2:19-22.
    45.宋鸿刚.让《人民日报》国际版成为一部世界编年史——访《人民日报》国际部[J].国际新闻界,1998,1:42-46.
    46.孙辉.新闻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J].国际论坛,2001,6:61-65.
    47.钱皓,张晶晶.媒体外交:国际关系中的新外交范式——亦以美国媒体与国际反恐联盟为例[J].国际观察,2003,6:45-53.
    48.许华.“颜色革命”背景下媒体之争与俄罗斯形象问题[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6:19-24.
    49.翟峥.中美两国在对方主要媒体中的写照——对《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1998年报道的对比分析[J].美国研究,2002,3:88-109.
    50.徐小红.西方国家新闻媒体同外交决策的关系[J].外交学院学报,2003,4:52-56.
    51.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52.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http://www.scio.gov.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