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道堂产生于西北一隅临潭旧城,临潭是汉、回、藏交界地带,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从民族关系上看,临潭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杂居地区,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临潭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处于二者之间的伊斯兰商业文化的碰撞地带,从而形成了汉文化、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交融的地带。西道堂产生是在门宦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应运而生,是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的统一,是门宦制度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西道堂兼容并蓄具有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元文化属性。它用中国传统文化阐扬伊斯兰教义、教理,推崇刘智等汉文译著学家的思想,这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体现。它从实际出发,理性、务实、创造性地发展伊斯兰文化。西道堂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它能够适应不同时间、不同空间和不同的社会发展形态,这是西道堂发展壮大的生命力之所在。西道堂产生有其丰富的思想渊源。西道堂宗教思想具有继承性,它是在继承了经堂教育、汉文译著、苏菲主义、伊斯兰“乌玛”、儒家“大同”思想、刘智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西道堂的思想既体现出了“伊儒附行”的特点,又体现出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西道堂以伊斯兰“乌玛”为蓝本,结合儒家所倡导“大同”社会的理想模式,建立了“乌玛”共同体。它创立了以集体经济为基础的“乌玛”大家庭组织,以共同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分配、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乌玛”组织形式独树一帜,这是它与其他教派门宦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它将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注重实践,发展经济;尊重知识,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它把发展教育作为民族和宗教振兴之本;重视维护民族宗教的团结和稳定。西道堂“乌玛”大家庭组织虽然已经解体了,但是西道堂大家庭的“乌玛”精神还仍然存在,西道堂“乌玛”组织具有集体意识和强大的凝聚力,现代社会西道堂宗教组织结构及其功能发生的变迁,组织权力结构和社会控制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西道堂宗教组织社会网络结构系统,这一社会网络系统增加了西道堂群体的向心力。现代社会西道堂宗教组织具有整合、心理慰藉、认同、维护秩序的功能。
     西道堂不仅是一个宗教共同体、文化共同体,而且还是一个经济共同体。西道堂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受到了汉、回、藏互补共生的经济圈、“茶马互市”贸易和地理优势的影响。西道堂具有农、商并重的复合型经济模式,它在商业、农业、林业、牧业等各方面有着突出的经济实践,西道堂复合型经济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作用。现代社会西道堂宗教经济的基础是通过其集体经济的集资和积累来实现,它是以主道的神圣事业作为集资的动力标记。西道堂宗教经济的集资与支出处于一种动态运转的过程。在西道堂宗教经济背后有着重要的伊斯兰教信仰力量的支撑,伊斯兰教经济思想中价值观、伦理观对其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形成了以伊斯兰文化为底蕴的西道堂商业精神。
     西道堂宗教教育的特点具有伊、儒文化结合的教育理念,伊斯兰教教育思想是西道堂宗教教育的基础;西道堂宗教教育改革了传统的经堂教育;西道堂新式学校教育融入社会发展和国家意识的教育理念;西道堂启西女子学校开临潭女子教育之先河;西道堂兴办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西道堂经堂教育面临着改革和困境,西道堂女学教育的兴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西道堂协调普通学校教育与宗教教育模式的关系,重视教育,提升文化知识。
     西道堂处在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多元生态文化环境中,西道堂与汉、藏民族之间有着较好的民族关系,一方面西道堂与汉、藏民族有着友好的社会交往,另一方面西道堂与汉、藏民族间的族际认知、族际通婚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西道堂与汉、藏民族之间有着在经济上共生互补,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体现出民族交往过程中文化的宽容性。西道堂发展的历程证明,宗教不仅能够与社会协调发展,而且能够与时俱进。
     本文采用传统与现代的视角,运用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西道堂地域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道堂宗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乌玛”大家庭组织及其变迁;西道堂复合型经济模式及其现代变迁;西道堂宗教教育的特点及其作用;西道堂与汉、藏民族之间的关系六个方面来突出西道堂的特点,探讨了西道堂适应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为伊斯兰教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思维视角或价值。
Xidaotang born in Old City in Lintan, Gansu. Lintan locates border regions of Han, Hui, Tibetan and Have good regional advantages. From relations of nation, Lintan has been ethnically mixed area since ancient times. From the point of culture, Lintan is collision zone of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and nomadic civilization and Islamic business culture. And Lintan becomes fusion zone of Chinese culture, Tibetan culture and Islamic culture. The origin of Xidaotang has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 Xidaotang is based on reformation of official family system, unity of reformation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the need for official family system adapt to social change. Xidaotang has dual cultural identity of Islamic culture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propagates Islamic doctrine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spects thoughts of scholars of Chinese translation, such as Liuzhi. This is manifestation of Islam in China. It develops Islamic culture rationally, pragmatically and creatively. Xidaotang experienced difficulty history and can adapt to different times and spaces and pattern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se are the reasons of development and growth of Xidaotang. The generation of Xidaotang has rich ideological origins. The thoughts of Xidaotang has inheritance nature. It inherits mosque education, Chinese translations, Sufism,'Uma'of Islam,'Great Harmony'thought of Confucianism and Liuzhi's thoughts. The thought of Xidaotang embodies not only combination of Islam and Confucianism but also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Xidaotang regards'Uma'of Islam as original version and combines 'Great Unity'of Confucianism to construct'Uma'Community. It creates collective economy based on'Uma'family organization, This is a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compared with other religious sects. Xidaotang combines religious life with secular life closely. It pays attention to practice and develop economy, respects knowledge, emphasizes education, sets up schools and regards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as revitalization of nation and religion, pays attention to maintain unity and stability of nations. Although'Uma'family organization has disintegrated, the spirit of'Uma'family organization still exists. The organization of 'Uma'has collective sense and huge cohesion. Religious organization and its functions of Xidaotang and its organizational power structure and social control have changed in modern society. These formed social network system of Xidaotang's religious organization. And this social network system enhanced Xidaotang'centripetal force and established stable infrastructure of religious organization. In modern society, Xidaotang's religious organization have functions of integration, mental con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order.
     Xidaotang is not only religious and cultural community but also economic community. Re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Xidaotang's economy is influenced by complementary symbiotic economic circle of Han, Hui, Tibetan and tea-horse trade a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 Xidaotang is complex economic model. It pays attention to economic practice in commerce,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Xidaotang's complex economic model has its unique features and functions. Xidaotag's religious economic foundation is realized by financing and accumulation of collective economy. It regards sacred cause as symbol of financing motion. Xidaotang's pool and expense operate in a dynamic process. Strength of Islamic faith supports Xidaotang's religious economy. View of value and eth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Xidaotang's religious economy. This forms Xidaotang's commercial spirit based on Islamic culture.
     Xidaotang's religious education has idea of combination of Islam and Confucianism. Thoughts of Islamic education is basis of Xidaotang's religious education. Xidaotang's religious education reforms traditional mosque education. Xidaotang's new education merged into educational idea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consciousness. Qixi Girl Schools of Xidaotang was advocated earlier of Lintan women's education. Xidaotang set up education to adapt to social development. In modern society, Xidaotang's moque education faces reformation and difficulties. And Xidaotang's women's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Xidaotang coordinates relations of school education and religious. Xidaotang pays attention to education and promotes cultural knowledge.
     Xidaotang locates in diverse eco-cultural environment of multi-nations and multi-religions. The ethnic relationship between Xidaotang and Han, Tibetan is favorable. On the one hand, Xidaotang has friendly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Han and Tibetan. On the other hand, ethnic groups in cognition and intermarriage makes relations between Xidaotang and Han, Tibetan harmonious. Complementary economic symbiosis and mutual supplement and multi-culture of Xidaotang and Han, Tibetan are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This embodies cultural tolerance of national contacts. Xidaotang's development course proves that religion can coordinate society but develop with times.
     Xidaotang is one of four major sects of Islam. Xidaotang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Islam, focus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 developing the education; a unique form of collective life is the most sects of Isla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Xidaotang constantly adapts to social development, it blazed a unique path. It provides a vivid case that Islam adapts to the society.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analyzes Xidaotang's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background; Xidaotang's religious thought and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ommunity organization of "Uma" and its changes; Xidaotang's complex economic model and its modern changes; Xidaotang'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ole of religious education; ethnic relations between Han and Tibetan. It highlights Xidaotang's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ap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t provides a useful perspective of thinking or value that how to coordinate the Islam an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引文
1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0:46
    2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0:46
    3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0:47
    4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0:47
    5顾颉刚、王树民.甘肃见闻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69
    6顾颉刚、王树民.甘肃见闻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70
    7顾颉刚、王树民.甘肃见闻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72
    8顾颉刚、王树民.甘肃见闻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203
    1王树民.西道堂——新社会的楷模.[J].西北世纪,1949(4)
    2杨子伯.中国回教的宗派[J].新西北,1939(2)
    3廖楷陶.甘肃之民族问题[J].西北民族问题论丛.1941(1)
    4子亨.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史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3
    5子亨.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史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5
    1关连吉.西道堂历史概述[J].世界宗教研究,1982(3)
    2关连吉.西道堂历史概述[J].世界宗教研究,1982(3)
    3朱刚.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信仰述评[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4)
    4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122
    5汉学派是指用汉语言讲解伊斯兰教的汉文译著者
    6马富春.西道堂兴办教育记[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44
    7马富春.刘介廉先生的宗教译著对以后伊斯兰教派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71
    1马富春.刘介廉先生的宗教译著对以后伊斯兰教派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72
    2马富春.刘介廉先生的宗教译著对以后伊斯兰教派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85
    3敏生光.刘智思想与西道堂[J].回族研究,1991(4)
    4敏生光.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管见[J].开拓,1996(2)
    5敏生光.伊斯兰教“稳慢”制度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5(1)年
    1金宜久.刘智思想在中国穆斯林中影响[J].甘肃民族研究,1996(3)
    2高占福.刘智宗教思想对西道堂教派的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1990(2)
    3高占福.马明仁与西道堂经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3(1)
    4高占福.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历史与现状调查——以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为主[J].西北民族研究,1994(2)
    5高占福.关于西道堂“大家庭组织”的调查与研究[J].甘肃民族研究,1999(2)
    6高占福.从西道堂看宗教与中国现代化.世界宗教研究,1997(2)
    7冯今源.立教化民两世吉庆——西道堂人的追求[J].民族团结,1995(11)
    8冯今源.访西道堂引起的几点思考[J].世界宗教文化,1995(4)
    9丁谦、马德良.浅谈解放前西道堂的农业经济[J].甘肃民族研究,1991(4)
    1丁谦、马德良.浅谈解放前西道堂的农业经济[J].甘肃民族研究,1991(4)
    2丁宏.西道堂模式——一个宗教派别的社会实践及带给我们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1996(5)
    3秦惠彬.从西道堂看宗教如何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J].世界宗教研究,1994(2)
    4黄夏年.西北学术考察印象记[J].世界宗教研究,1994(4)
    5优什尔.国内一批专家学者考察西道堂纪实[J].回族研究,1994(3)
    6张世海.临夏、临潭宗教现状问题学术调研组考察活动综述[J].甘肃民族研究,1994(3)
    7马逢春.西道堂精[J].宗教与民族.第3辑
    8刘书祥、高占福、马仲平.新时期伊斯兰教适应社会发展的探索[J].甘肃民族研究,2002(3)
    9马东平.试论西道堂中儒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整合[J].社科研究参考,1997(1)
    10马平.中国回族的“普埃布洛”——甘南临潭西道堂尕路提大房子研究[J].回族研究,1997(2)
    1马平.甘南藏区拉仁关回族“求索玛”的群体研究.回族研究,2001(3)
    2马明良.西道堂精神及其当代意义[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6(3)
    3束锡红.走进西道堂——对中国西部一个回族社区模式的个案研究[J].回族研究,2000(2)
    4吕大吉.马启西的历史启示[J].宗教与民族,第3辑
    5牟钟鉴.可敬可爱的西道堂人和西道堂精神[J].宗教与民族,第3辑
    6张践.马启西与中国传统文化[J].宗教与民族,第3辑
    7卓新平.马启西诗联述评[J].转引自敏生光主编.马启西诗联赏识[M].中华书局,2004(6)
    1马逢春.西道堂精神[J].宗教与民族,第3辑
    1戴康生.宗教社会学[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07
    1戴康生.宗教社会学[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01
    2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82
    3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84
    4戴康生.戴康生文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315
    1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3
    1临潭,古称洮州,
    2临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潭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53
    1临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潭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2
    2洮州抚番厅同知张彦笃主修.进士包永昌总篡.洮州厅志[M].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3安多藏语,现代藏语三大支系之一,使用人数达260万人。
    1费孝通先生说:“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就是族群意识。参见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73
    2[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76
    1以华寺门宦为例,马安良作为清政府的爪牙平定了河湟事变以后,无数华寺教民被杀,“叛产”被没收,华寺门宦不但从政治上丧失了靠山,而且丧失了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参见甘肃省民政研究所编.西北伊斯兰教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5:337
    2每一次社会结构的变革,必然引起思想意识的变革,它必将在宗教思想变革中有所反应。
    3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87
    4比如,在1908年,留日的三十四名回族学生组成了“留东清真教育会”。创办了回族第一个刊物《醒回篇》以“改良宗教,普及教育”为宗旨,并“提出改良伊斯兰教的思想……以论证改良宗教的合理性,避开宗教保守者射来的‘判教’之矢”,1906年,回族商人童琮在镇江发起成立“东亚穆民教育总会”,旨在倡导普及回族教育。1907年,王宽在北京创办回文师范学堂,“改良教法,增订课本,经学中兼学汉文及科学”。1908年他又创办公立清真第一高等学堂,并于城内回民聚居区分设四所回民小学。后来他又发起组织“中国回教促进会”,其宗旨为“兴教育,固团体,回汉亲睦”。顾颉刚称赞其业绩时说:“这是近代中国回教徒第一次自觉发动的文化运动”。此时,回族的定期刊物达七十多种。1904年丁宝臣在北京开办了《正宗爱国报》,1907年丁竹园在天津开办了《竹园白话报》,并在南京成立了“回教公会”,“中国回民救国协会”等等。
    1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1987:46
    2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1987:4
    1杨怀中、余振贵主编.伊斯兰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422
    1杨怀中.回族史论稿[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0:262
    2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清代)[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17-18
    3根据前人手抄本记载:“道祖于光绪十五年,放弃世情,恭默思道,乃悟真主之明命,得至人之品格”。先生的静修地开辟在他家中小嘴庙山底下一石洞馁,洞门高五尺,内深三丈许,从内牵一细绳于外,上系一铃,规定外界探访之人闻铃声放许入内,否则不能近前探视,每日傍晚只许送一枣一馍和少许茶水食用。在静修中,每逢主麻聚礼日出静室,与教众会晤一次,先生静居修功是从光绪十五年起到二十五年,历时十年。参见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1987:3
    1熊月之.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社会[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16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382
    3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M].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4
    4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47
    5《记洮源三城》见《北辰月刊》1947年一卷一期。参见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 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204
    6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99
    7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99
    8敏生光.伊斯兰“稳满”制度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1李佩伦.走进西道堂[J].引自绿野雄风[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86
    1刘智著.张嘉宾、都永浩整理.天方典礼[M].卷五.念真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02
    2子亨.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史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46
    3敏生光.刘智思想与西道堂.[J].回族研究,1991(4)
    1金宜久.中国伊斯兰探秘[M].北京:北京东方文化出版社,1999:326
    2在《反思·对话·文化自觉》一文中费孝通教授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只有在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的基础上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然后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原则。转引自费孝通.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8
    3金宜久.伊斯兰教概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362
    4刘智.天方性理[M].转引自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74
    1金宜久.中国伊斯兰探秘[M].北京:北京东方文化出版社,1999:327
    2金宜久.中国伊斯兰探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342
    1临潭清真西道堂教生敬印.马启西先生归真七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1994:6
    2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122
    3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119
    1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9
    2临潭清真西道堂教生敬印.马启西先生归真七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1994:6
    1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编.马启西诗联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1992:46
    2顾颉刚、王树民.甘肃见闻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70
    3甘肃图书馆编.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C].甘肃分册,1984:478
    4民国三年五月十九日,道祖殉难前夕,启西先生特遣丁全功往卓尼仓科林,砍伐木料,道祖曾谕教众日:“我的古碗失了,我的古咂壶在仓科林”,这个寓意即暗示着丁全功先生。参见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21
    1子亨.丁全功教主传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60
    2子亨.丁全功教主传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62
    3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64
    4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84
    5敏生智.兴办民族教育的范例——忆马明仁先生的办学事迹[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6(1)
    6丁谦,马德良.浅谈解放前西道堂的农业经济[J].甘肃民族研究,1999(4)
    1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内部资料),1987年,第254页。
    2子亨.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史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37
    3子亨.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史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38
    4马富春华西大学哲学系毕业
    5伊斯兰教协会编.穆斯林爱国主义教程[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44
    1柏水生.马明仁教长喜迎红军支持抗战.风雨同舟[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2例如剧团演的戏剧有《中国不会亡》、《放下你的鞭子》、《打东洋》、《台儿庄大捷》等,还演唱《大刀进行曲》等10多首爱国歌曲。参见柏水生.马明仁教长喜迎红军支持抗战.风雨同舟[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3柏水生.马明仁教长喜迎红军支持抗战.风雨同舟[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4柏水生.马明仁教长喜迎红军支持抗战.风雨同舟[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5子亨.敏志道教主传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66
    6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84
    7敏生光主编.马启西诗联赏识[M].北京:中华书局,2004:39
    1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84
    2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3
    1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37
    2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38
    3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26
    4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66
    5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28
    6敏生光.希望就寄托在你们的身上——寄语穆斯林青年[J].中国穆斯林,2006(4)
    1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30
    2瓦尔兹即“劝导”,“教诲”。
    3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02
    4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02
    5敏生光.我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管见,开拓1996(2)
    6敏生光.我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管见,开拓1996(2)
    1柏水生.爱国爱教的典范,民族团结的楷模[J].民主协商报[N].2002年9月13日
    2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39
    3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23
    4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68
    5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67
    6中共甘南州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甘南历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650
    1冯今源.立教化民,两世吉庆[J].民族团结,1995(11)
    2敏生光.新月之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32
    3敏生光.新月之光.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38
    1和而不同这一原则对于解决当今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纠纷,特别是因宗教信仰不同、价值观念不同而引起矛盾、冲突,促进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和而不同关键是要承认不同。重点是追求和。采取相互宽容的原则。
    2 M.J.Herskovits:Acculturation:the Study of Cultural Contact,Cloucester,Mass:Peter Smith,1938参见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256
    3 R.Beals:Acculturation,in Anthropology Today,edited by A.L.Kroebe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参见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257
    4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290
    1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66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出版社,2007:241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史都是一部“文化适应”的历史,任何一种文化,任何文明都是在与其他文化,其他文明的交往过程中成熟起来发展起来的。
    1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98
    2敏生光.历史上的伊斯兰“乌玛”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3哈正利.试论回族文化的地域特色[J].回族研究,1995(4)
    4文化必须维持其成员之间的秩序,以及他们与外人之间的秩序,它必须激发成员持续生存下去并参加持续生存所必需的各种活动,所有这一切中最重要的是,如果在改变了条件下它要保持适应,它必须能够变化。参见[美]威廉·A·哈维兰著,翟铁鹏,张钰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科学院出版社.2006:53
    1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89
    2有学者认为在多元文化的处境中,宗教应该首先达到其“文化互存”,尊重各自的“个殊性”和“本色”由此才能逐渐实现其具有“共通”或“共同”之特征的“文化融入”。参见卓新平.“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13
    1顾颉刚.甘青闻见录[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204
    2马通.基布兹与西道堂[J].回族研究.1997(2)
    3吕大吉.马启西的历史启示[J].宗教与民族.第三辑.2004:177
    1子亨.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史略[J].回教青年.第4卷第1期.1941年10月出版
    2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9
    3子亨.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史略[J].回教青年.第4卷第1期.1941年10月出版
    4高占福.关于西道堂“大家庭组织”的调查与研究[J].第三届西安伊斯兰文化研究会论文[C].1997:254
    1高占福.关于西道堂“大家庭组织”的调查与研究[J].第三届西安伊斯兰文化研究会论文[C].1997:256
    2高占福.关于西道堂“大家庭组织”的调查与研究[J].第三届西安伊斯兰文化研究会论文[C].1997:268
    1“拜提”即诗歌
    2“亚乃比由”即感叹赞美词
    3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宗教制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409
    4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教宗教制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410
    1“道热”,阿拉伯语音译,即调子
    2“尼卡哈”,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结婚,婚姻
    3“塔拜提”,阿拉伯语音译,即抬尸匣
    4孑民.甘肃临潭西道堂之史略[J].载回教青年.第4卷第1期.1941年10月出版
    1孑民.甘肃临潭西道堂之史略[J].载回教青年.第4卷第1期1941年10月出版
    2关连吉.西道堂历史概述.[J].选择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87
    3孑民.甘肃临潭西道堂之史略[J].载回教青年.第4卷第1期.1941年10月出版
    1关连吉.西道堂历史概述.选择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88
    2陆进贤、陆聚贤.浅谈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教派[J].甘肃民族研究,1994(2)
    1社会学家认为群体有六个特征:1、群体由若干成员所组成,他们之间建立了互动的特定模式;2、群体成员具有某些确定的共同目标;3、一个群体有其共同的规范作指导;4、每个群体成员都要扮演一种角色或履行一套功能;5、一个群体的集体功能和某种地位体系相一致;6、群体成员对其所属群体会感到和表现出一种认同感。笔者认为,群体的这六个特征同样也适合于西道堂群体的特征。参见:陈麟书,袁亚愚主编.宗教社会学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16
    2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69
    3涂尔干认为“同一社会一般公民共同的信仰与情操的总体”也就是以所谓共同的“集体意识”或集体良心为基础的社会凝聚称作机械性团结,这种团结的根本特点是,依赖于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性。参见[美]。约翰逊.社会学理论[M].转引自.孙尚扬.宗教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
    4[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王贤海,刘文远,知寒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5
    1尔麦里即宗教纪念活动
    2蒋斌.关于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研究[J].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59
    3马平.甘南藏区拉仁关回族“求索玛”群体研究[J].回族研究.2001(3)
    4蒋斌.关于结构主义人类学的研究[J].社会文化人类学讲演集(上)[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159
    5李佩伦.绿野沉思[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15
    1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23
    1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299
    2[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量学原理和应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464
    11易斯玛伊·法鲁克博士著,阿立·蒋敬译.认主学:在思想和生活中的涵义[M].民间版本.2004:144-145
    2高占福.关于西道堂“大家庭组织”的调查与研究[J].第三届西安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C].1997:254
    3敏生光.历史上伊斯兰教“乌玛”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5(2)
    1高占福.关于西道堂“大家庭组织”的调查与研究[J].第三届西安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C].1997:272
    2敏生光.历史上伊斯兰“乌玛”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1马平.中国回族的“普埃布洛”——甘南临潭西道堂尕路田大房子研究[J].回族研究,1997(2)
    2马通.基布兹与西道堂[J].西北民族研究,1994(2)
    3西道堂“乌玛”平等的思想体现在承认各民族相互平等,承认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相互平等,承认男女平等
    4葛壮.简析伊斯兰教平等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3)
    5葛壮.简析伊斯兰教平等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9(3)
    1[美]史蒂文·瓦格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5
    2周大鸣,乔晓勤编著.现代人类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297
    3马平.西北地区回族穆斯林的社会网络系统[A].何星亮,欧光明主编.民族学研究[M].(第十三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37
    1[美]F.普洛格, D.G.贝茨,吴爱民, 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414
    1埋体即亡人
    2马平。西北地区回族穆斯林的社会网络系统[A].何星亮,欧光明主编.民族学研究[M].(第十三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37
    3陈麟书.宗教观的历史·理论·现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268
    1马宗保.伊斯兰教在西海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139
    2例如由于通婚的原因,妻子一方随了丈夫一方的教派,或者丈夫一方随了妻子一方的教派,这种现象都有可能发生。
    1黄平等主编.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46
    2黄平等主编.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47
    1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5
    2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8
    Seymour Smith, Charlotte, Macmillan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 pp,273_274
    2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18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04
    4[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138
    5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M].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16
    6庄明哲.全球化过程中的民族主义[J].世界民族,2001(5)
    1[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464
    2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29
    3[美]乔纳森·H·特纳著.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册[M].华夏出版社,2001:105
    4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29
    5道热即调子,旋律
    6李佩伦.绿野沉思[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19
    1周大鸣、乔晓勤编著.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229
    2吴泽霖.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207
    3李佩伦.绿野沉思[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15
    1 李兴华、冯今源.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885:883
    1 李兴华、冯今源.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885:885
    2亥厅即尔麦里
    3敏生光.伊斯兰殡仪[J].阿拉伯世界,1993(3)
    1达蒲生.伊斯兰六书[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199
    2谢松涛撰.回教概论[M].(台)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印行,1982:54
    3[美]P.K.希提、马坚译.阿拉伯通史[M].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59
    1周大鸣主编.文化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10
    1列维斯特劳斯认为神话传说结构中并列为三套象征性因素:一是确立一种价值观念,一种美好的事物或行动的原因;二是树立上述因素的对立面;三是一套中立的观念以调节二者之间的冲突。这样,神话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公式,其目的在于解决社会内部不同准则的的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和不同的道德观念之间的分歧。参见周大鸣主编.文化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212
    2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94
    3伊斯兰教苏菲主义认为教主的神力是来自安拉,而神力存于教主的拱北及其继承者,因此信徒必须对朝拜教主及其家族之拱北,以示对宗教的忠诚,而服从教主即为服从安拉,教主因而享有了神的权威及修建拱北的特权。参见林长宽.中国回教之发展及其运动[J].陈殷宜.中国伊斯兰教宗教政策之研究[M].(台)哈姆雷特文化行销有限公司出版,2002:147
    4拱北:是阿拉伯语音译,是对中国伊斯兰教先贤陵墓建筑的称谓,愿意为“圆屋丁建筑”或“圆拱形墓亭”,中国伊斯兰教穆斯林把各门宦的“老人家”(教主、道祖)、圣裔和先贤归真后,门徒及信众为其修建的以陵墓为主体的建筑群称为“拱北”。
    1杜哇为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祈求”、“祈祷”。杜哇是穆斯林近主、用心灵与主沟通的方式,包括向主求福,请求恕饶等。一般作杜哇时,将两手手掌捧起,两手分开迎面,口念祈祷词,念完祈祷词后,将两手从额头抹到下巴表示接受了真主的赐与。一种是一个人独自做杜哇;一种是由阿訇或满拉念诵,其他人只默念“阿米乃”这种祈祷的方式被称为“接杜哇”。参见何克俭,杨万宝.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31
    2符号是能指代另一种关系的关系结构,它是人类表达感情、想象和价值的重要工具。参见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208
    3西道堂“老人家”领导、统辖各地的西道堂信众,全面负责西道堂的教务、事务和财务,有的西道堂老人家还亲自担任西大寺的教长
    4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209
    5象征是一种文化事象,它既可以是一种符号也可以是一种物,但它又不仅仅是这个符号或那个物,而是有着特定社会群体所赋予它的文化意义。
    1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202
    2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69
    3高永久.宗教对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双重作用[J].甘肃社会科学,2003(4).
    4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5
    5郭春霞.浅论伊斯兰教的价值取向[J].中国穆斯林,2003(4)
    1时光,王岚.宗教学引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131
    2段继业:对回族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理论假设,Http://www.salamacn.net,2004-03-31.
    3孙尚扬.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6
    1詹姆斯认为宗教具有神奇的力量,能使人的心灵最难以忍受的痛苦变成最深厚的和最持久的幸福。参见德莫乌格里诺维奇.宗教心理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192
    2杨启辰.伊斯兰哲学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186
    3杨启辰.伊斯兰哲学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187
    4托马斯·奥戴.宗教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9
    1王叔凯.古代北方民族何以经常南下河西进[J].西北史地,1985(1)
    2甘肃民族研究所编.中国民族关系论文集[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3:336
    3马曼丽主编.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113
    4陈育宁.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历史探索[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42
    1洮州的茶马初设在洮州旧城,因洮州产良马,产马“诸番地”藏民喜欢茶,国家急需马,所以明王朝采取垄断经营的方式,实行定额派购。茶马贸易促进了民族贸易的发展,不但使洮州的旧城、新城得到快速发展,也辐射到周围农村地区,带动了周边地区商业的发展。
    2河州即今临夏
    3甘肃省临潭县委员会文史科教委员会..临潭县文史资料第四辑.临潭简史[M].内部资料,1991:168 足互补性的自然经济形态,表明西北回族聚落主要散布在黄土高原大大小小适宜农业的绿洲之上。自古以来回族经济活动中就存在一种复杂多元的产业模式,笔者在这里将西道堂经济模式称为“复合型经济”模式。
    1刘智.天方典礼[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56
    2笔者在调研的时候,老一辈在道堂里生活过的老人们回忆说到,他们的生活是非常优越的,他们在当时的情况下,都能吃上海鲜,还能吃上涮锅羊肉,涮菜,生活非常富足,用当今的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在中国的三、四十年代的西北一隅,有这样的富裕的生活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3孙振玉.回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72
    1“主人家”这里指老朋友。
    2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24
    1高占福.马明仁与西道堂经济发展[J].引自西北民族研究,1993(3)
    1敏生光.回族穆斯林经济特点与西道堂经济发展模式[J].回族研究,1994(1)
    2李安宅.川甘数县边民分布概况[J].原载新西北,1941年4卷.
    1马维良.云南傣族、藏族、白族和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回族[J].宁夏社会科学,1986(1)
    1张永庆、马平、刘天明.伊斯兰教与经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168
    2此收据共有三联,一联交出散乜贴的穆斯林,一联交会计做入帐凭证,一联做留存根。
    1杨启晨,杨华主编.伊斯兰哲学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98
    2刘天明.伊斯兰经济思想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经济实践.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87
    3参见刘智.天方性理[M].“图传”.卷四.周燮藩、沙秋真:清真大典第二十五卷[M].合肥:黄山书社,2005:906
    4刘智著,张嘉宾、都永浩点校.天方典礼[M].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151
    5参见王岱舆.余振贵.铁大均译注.正教真诠[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326
    1马平.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181
    2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47
    3引自Dr. Mohd. Mumtaz Ali:Contemporory Islamic Thought on Modernization:Retlections on Re-conceptualization, Hamdard Islamicus,Vol.XXI, No.4
    4王树民.西道堂——新社会的模型[J].西北世纪,1949年第4卷第8期
    5敏生光.历史上伊斯兰“乌玛”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2005(1)
    1敏生光主编.马启西诗联赏识[M].北京:中华书局,2004:24
    2顾颉刚.甘宁青见闻录[M].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206
    3马平.伊斯兰教的“均贫富”观对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影响[J].伊斯兰教与经济研究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82
    4陈克礼.从穆罕默德看伊斯兰教[M].内部资料,1990:127
    1张永庆、马平、刘天明.伊斯兰教与经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263
    2马平.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181
    1这里“宗教观念”指新教伦理。
    2心理驱动力指资本主义精神。
    3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3页
    4在伊斯兰教中“人”是安拉精制的万物之灵——拥有安拉的精神,人由此成为造物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
    5关于伊斯兰教的天职观正如一位学者所评价的“人是真主在大地上的“代治者”的思想,极大的提高了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这在世界性的宗教经典中是极为罕见的”参见高惠珠.阿拉伯智慧[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37
    6吕大吉.马启西的历史启示[J].宗教与民族.第三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117
    1叶小文.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352
    2“则卡提”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纯净,引申为“天课”。穆斯林每年都要把自己的收入清算一下,除生活所需外,盈余部分按一定比例纳天课。
    3马冬梅.回族“乜贴”及其功能探析[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4)
    1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50.(3:134)
    2任继愈.宗教·道德·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321
    3杨启辰主编.《古兰经》哲学思想.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176
    1色摆布阿拉伯音译,即机遇
    2马维胜.试论伊斯兰商业道德[J].马平.伊斯兰教与经济研究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229
    1王怀德.经堂教育——伊斯兰教育的民族化[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6
    2马松亭.中国回教与成达师范学校.转引自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下)[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5:1035
    3李兴华、冯今源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19
    4李兴华、冯今源等合著.中国伊斯兰教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720
    1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8:11)
    2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9:9)
    3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58:11)
    4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9:43)
    1张铭.现代化视野中的伊斯兰复兴运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70
    2纳麒.从回族角度谈伊斯兰教的中国化[J].回族研究,1999(4):28
    3杨建新主编.青海民族教育近代化的困境与选择[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50
    4丁宏.析回族经堂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2(1):71
    1回族有识之士认为:“念书最能兴扬教门,不念书最能败坏教门”,“惟有多立小学堂”,“不怕穷凑,亦要设法使教民子弟强迫着念书,念书的一多,自然就容易筹生计了”,如果教育与事业繁荣了,宗教才能倡兴,“但求教育与实业日见发达,宗教亦就自然的光荣了”。马寿千.辛亥革命时期回族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对待民族、宗教问题的态度[J].中国穆斯林,1981(2)
    2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教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767
    1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9
    2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61
    3敏生智.兴办民族教育的范例——忆马明仁先生的办学事迹[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6(1)
    4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27
    1马富春.西道堂马启西兴办教育记.[J].缅怀先贤往事,开创圣教伟业.内部资料
    2吕芳规为举人
    3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资料,1987:158
    1马强.二十世纪回族伊斯兰文化教育历史反思[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2(4)
    2李佩伦.绿野沉思[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4:58
    1马忠维.重大转折.转引自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15
    2水镜君、玛利亚·雅绍克.中国清真女寺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304
    1陈军科.理性思维:文化自觉的本质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2马文梅.当代穆斯林女学的个案研究——以临夏中阿女校为例[D].西北民族大学,2006:22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32
    2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银川:宁夏民族出版社,2002:120
    3卓尼之过去与未来[J].边政公论,1941年1卷2期转引自高占福.马明仁与西道堂经济发展[J].西北民族研究.1993(3)
    1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优秀硕士论文库,2006:57
    2敏俊卿.甘南地区民族关系研究[D].优秀硕士论文库,2006:59
    1牟钟鉴.可敬可爱的西道堂人和西道堂精神[J].宗教与民族.第三辑,2004:124
    2族际认知是指民族间相互了解的程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相互评价和相处态度。参见马宗保.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银川:宁夏民族出版社,2002:177页
    1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21
    2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8
    1马平.近代甘青川康边藏区与内地贸易的中间商[J].回族研究,1996(4)
    2张其昀.洮西区域调查简报[J].地理学报,1935.第2卷.第1期
    1马富春.刘介廉先生的宗教译著对以后伊斯兰教派的影响[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集[M].(内部刊行),1987:197
    2子亨.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史略[J].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编.西道堂史料集[M].(内部刊行),1987:52
    3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10
    1周大呜编著.现代都市人类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85
    2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143
    3张其昀.洮西区域调查简报[J].载地理学报,1935(2)
    1吕大吉.马启西的历史启示[J].宗教与民族[M].第三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86
    2丁克家,马学峰.世界视野中的回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122
    1“和而不同”的关键是承认“不同”,任何一种宗教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上的生存处境不同,反映民族精神的宗教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必然是不同的,宗教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完全正常的,正因为宗教的不同和差别,才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互补和互动的格局。“和
    1王岱舆.正教真诠[M].真忠
    2刘智.天方典礼[M]:臣道
    3马坚.古兰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4:59
    4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编.卧尔兹演讲集[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112
    5冯今源.马启西评传[J].世界宗教研究,.2004(2)
    1戴康生、彭耀.宗教社会学[M].北京: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0:315
    2敏生光.历史上伊斯兰“乌玛”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3陆进贤、陆聚贤.浅谈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教派[J].甘肃民族研究,1989(1)
    4在社会公德方面,要求教民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维护公共秩序、支持正义与公平,文明举止、尊老爱幼,热爱生存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反对背叛祖国,违法乱纪、贪污盗窃,滥砍乱伐、破坏自然环境等丑恶行为;在职业道德方面,倡导教民要勤奋工作、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团结互助,秉公办事、清正廉洁;在商贸职业道德方面要求商人诚实履约,热情服务,买卖公平,互惠互利,禁止非法牟取暴利、克扣斤两、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囤积居奇,欺行霸市、高利盘剥等不法商贸行为;在家庭伦理道德方面要求父母要抚养和培育子女,以身作则,子女要孝敬赡养父母,夫妻应互敬互爱、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家庭各成员之间应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要求,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诚实忠厚、言行一致,勇敢坚强、坚忍不拔,服从大局、乐于助人
    1张永庆、马平、刘天明.伊斯兰教与经济[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364
    1牟钟鉴.可敬可爱的西道堂人和西道堂精神[J].宗教与民族[M].第三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29
    2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23
    1敏生光.新月之光[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23
    1吕大吉.马启西的历史启示[J].宗教与民族[M].第三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86
    2丁宏.西道堂模式-一个宗教派别的社会事件及带给我们的思想[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5)
    3牟钟鉴.可敬可爱的西道堂人和西道堂精神[J].宗教与民族[M].第三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26
    4遵奉伊斯兰教《古兰经》和《圣训》经典,坚持“六大信仰”,坚修“念、礼、斋、课、朝”五功
    5敏生光.历史上伊斯兰“乌玛”对西道堂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1牟钟鉴.可敬可爱的西道堂人和西道堂精神[J].宗教与民族[M].第三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13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603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76
    4杨文迥.传统与现代的殊相——人类学视域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21
    5西里尔·布莱克主编.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55
    6敏生光.我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管见[J].开拓,1996(2)
    1、牟钟鉴.探索宗教[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2、牟钟鉴、张践.宗中国教通史[M].北京:社科文献2003年。
    3、牟钟鉴、吕大吉、张践、余敦康.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M].2005年。
    4、吕大吉.西方宗教学说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5、吕大吉.宗教学通论新编[M].北京:社科出版社社1998年。
    6、吕大吉.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宗教学理论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7、敏生光.新月之光[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
    8、敏生光主编.马启西诗联赏识[M].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9、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西北民族学院西北民族研究所主编.西道堂史料辑[M].内部刊行,1987年。
    10、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11、顾颉刚、王树民.甘肃见闻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
    12、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3、马通.中国西北伊斯兰教基本特征[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14、马通.伊斯兰思想史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冯今源.中国的伊斯兰教[M].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16、冯今源.三元集-冯今源宗教学术论著文选[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
    17、金宜久主编.当代中国宗教研究精选丛书--伊斯兰教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8、金宜久.伊斯兰教的苏菲神秘主义[M].北京:社科出版社,1995年。
    19、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20、金宜久.王岱舆思想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21、勉维霖.中国回族伊斯兰宗教制度概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
    22、吴云贵.当代伊斯兰教法[M]. 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3、秦惠彬.伊斯兰文化与现代社会[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1年8。
    24、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25、杨怀中、余振贵.伊斯兰与中国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6、马启成.回族历史与文化暨民族学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7、马启成、丁宏.中国伊斯兰文化类型与民族特色[M].北京:中央民族出版社,1998。
    28、丁宏主编.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29、丁宏 张国杰.百年中国穆斯林[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
    30、马平.人类学视野中的回族社会[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31、马平.回族心理素质与行为方式[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8年。
    32、马平 赖存理.中国穆斯林民居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
    33、霍维洮.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组织化进程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2000
    34、杨启辰 杨华.中国穆斯林的礼仪礼俗文化[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
    35、高占福.西北穆斯林社会问题研究[M]. 兰州: 甘肃民族出版社 1991年。
    36、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7、杨启辰.古兰经哲学思想[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38、沙宗平.伊斯兰哲学[M]. 北京:社科出版社,1995年。
    39、周燮藩.伊斯兰教在中国[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年。
    40、达浦生.伊斯兰六书[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41、马明良.伊斯兰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交往历程和前景[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6年。
    42、马明良、丁俊.伊斯兰文化前沿研究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3、水境君 玛利亚.雅绍克.中国清真女寺史[M]. 北京:三联出版社2002年
    44、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45、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起义[M].台湾: 台湾经济出版社,2001年。
    46、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
    47、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编.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7年。
    48、甘肃民族研究所编.西北伊斯兰教研究[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5
    49、吴云贵.伊斯兰教义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50、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编.伊斯兰文化论集[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51、临潭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临潭县志[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7
    52、赖存理.回族商业史[M].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
    53、[美]托马斯·李普曼著陆文等译.伊斯兰教与穆斯林世界[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年。
    54、伊斯兰教研究文集编写组.中国伊斯兰教研究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
    55、杨桂萍 马晓英.清真长明——中国伊斯兰教[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56、马宗保.伊斯兰教在西海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
    57、马强.流动的精神社区-人类学视野下的广州穆斯林哲玛提研究[M].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6年。
    58、良警宇.牛街:一个城市变迁回族社区的变迁[M].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2006。
    59、丁明俊.中国边缘穆斯林族群的人类学考察[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2006年。
    60、罗惠翾.伊斯兰教社会功能研究——以几个穆斯林社区的对比调查为例[M].北京:中央民大出版社,2008年。
    61、白友涛.盘根草——城市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社区[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62、骆桂花.甘宁青回族女性传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3、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64、杨文炯.互动调适与重构--西北城市回族社区及其文化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2007。
    65、周传斌.雪泥鸿爪:回族文化与历史论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4年。
    66、虎有泽.张家川回族的社会变迁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67、王正伟.伊斯兰经济制度论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4月。
    68、刘天明.伊斯兰经济思想[M]. 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
    69、张永庆.伊斯兰教与经济研究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
    70、马晓军.甘南宗教演变与社会变迁[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
    71、杨文炯.传统与现代性的殊相——人类学视阈下的西北少数民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4月。
    72、宋志斌 张同基.一个回族村的当代变迁[M].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
    73、戴康生 彭耀.宗教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74、张志刚.宗教研究指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6。
    75、西美尔、曹卫东译:宗教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6、孙雄.圣俗之间——宗教与社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M].吉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77、金泽.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2001。
    78、王铭铭.社区的历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79、袁方.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80、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81、马以愚.中国回教史鉴[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82、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83、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
    84、刘一虹.回儒对话-天方之经与孔孟之道[M]. 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85、金宜久.中国伊斯兰探秘[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年。
    86、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87、高鸿钧.伊斯兰法:传统与现代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88、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89、刘玉照、张新福、李友梅.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0、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91、伍建峰.多维视野中的族群冲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92、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3、罗康隆.族际关系论[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
    94、许黎丽.论民族关系与民族关系问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95、赵德兴等.社会转型期西北少数民族居民价值观的嬗变[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96、宋涛等著.传统裂变与现代超越:西部大开发与西南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变革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97、朱炳祥.村民自治与宗教关系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98、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99、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0、[日]栗本慎一朗.经济人类学[M].王名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1、杨建新.西北少数民族史[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88年。
    102、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M].北京: 社科出版社,2001年1月。
    103、李进新.新疆宗教演变史[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4、[英]麦克·阿盖尔.宗教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5、罗伯托·希普里阿尼.宗教社会学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6、[英]鲍伊著 金泽等译.宗教人类学导论[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07、[美]斯达克.信仰的法则[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8、[美]尼特.宗教对话模式[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9、陈麟书.宗教学原理[M].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10、王志成.和平的渴望-当代宗教对话理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11、潘尼卡.宗教内对话[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112、保罗·尼特.一个地球多种宗教-多信仰对话与全球责任[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13、[英]詹姆斯.宗教经验种种[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1月。
    114、涂尔干 渠东、汲品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5、黄淑聘,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6、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清代)[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
    117、熊月之.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和谐社会[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118、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9 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史[M].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0、李佩伦.绿野雄风[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5
    121、费孝通.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22、梁向明.刘智及其伊斯兰思想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123、胡云生.传承与认同——河南回族历史变迁研究[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124、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0
    125、纳麒.传统与现代的整合[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126、舒扬.当代文化的生成机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27、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8、卓新平.“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9、陈麟书.宗教观的历史·理论·现实[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130、黄平等主编.社会学人类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131、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32、[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潘蛟,王贤海,刘文远,知寒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133、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
    134、[英]马林诺夫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135、[美]史蒂文·瓦格著.王晓黎等译.社会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36、[美]F.普洛格, D.G.贝茨,吴爱民、邓勇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137、[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38、[美]布恩·埃克斯特兰德.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139、[美]乔纳森·H·特纳著.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册[M]. 华夏出版社.2001
    140、美]GH詹森.战斗的伊斯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41、[日]井筒俊彦著 秦惠彬译.伊斯兰思想历程[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142、吴泽霖.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143、李兴华、冯今源.中国伊斯兰教史参考资料选编1911-1949[M].银川:宁夏 人民出版社.1885
    144、谢松涛撰.回教概论[M]. (台)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印行.1982
    145、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视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46、时光,王岚.宗教学引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147、甘肃民族研究所编.中国民族关系论文集[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3
    148、马曼丽主编.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49、张永庆、马平、刘天明.伊斯兰教与经济[M].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150、孙振玉.回族社会经济文化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151、叶小文.宗教问题怎么看、怎么办[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152、何克俭、杨万宝.回族穆斯林常用语手册[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153、邱树森主编.中国回教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154、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55、丁克家,马学峰.世界视野中的回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156、刘靖华,东方晓.现代政治与伊斯兰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