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殡葬礼仪传播模式的研究与思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人类文明是人们在求生的过程中历经数十万年集体自发性的创造,反映出长期生命活动中的存有愿望,产生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命观,以及如何处理死亡的殡葬文化。此次研究选取了兰州安宁堡乡朱桂芳老人的殡葬仪式为实例,通过对葬礼上殡葬礼仪流程的描述与解读,从传播学仪式观的角度去分析了殡葬礼仪作为这一种民俗现象,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从未中断的原因以及它作为一种仪式化的场域传播起到了怎样的传播效果,在安葬逝者遗体,安慰逝者灵魂的表层意义下,还承载着反映社会生活,对地区文化传播以及“以死教生”的深层含义。希望通过本次研究殡葬礼仪这种仪式性传播效果的解读引起相关学者及全社会对殡葬礼仪以及礼义的重视,让殡葬文化不再只是关乎死人的事情,而真正成为“以死教生”,启悟人们自我道德与伦理的一常生命修养课。
Human civilization is people in the survival process through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collective spontaneous creation, reflects a long-term life beings desire, 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human and natural view of life,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 death of funeral culture. This study selected Lanzhou An Ningbao village Zhu Guifang old funeral ceremony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neral process's funeral, to analysis the funeral as a kind of folk phenomen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itual view of communication, sprea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has never been broken and the reasons for it as a ritual the field 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in bury deceased, comfort the soul of the deceased to the surface meaning, but also carries a reflection of social life, on the regional culture and the deep meaning of "death to teach students". Hope that through this study,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uneral ritual communication effect caused by scholars and the whole society on the funeral etiquette and ritual attention, let the funeral culture not only concerns the dead thing, and truly become the "death to teach students", inspire people self moral and ethical a life education course.
引文
1 陈文华.丧葬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3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第219—220页,人民出版社,1974年。
    1 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J],当代传播,2010年第3期。
    2 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J],当代传播,2010年第3期。
    3 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J],当代传播,2010年第3期。
    1 周宏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46[12]页
    2 蔡骐.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
    1 郑志明.中国殡葬礼仪学新论[M],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80页。
    2 万建中.中国历代葬礼[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第71页。
    1 郑志明.中国殡葬礼仪学新论[M],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55页。
    1 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J],当代传播,2010(3)。
    2 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 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基于我国传播仪式观研究现状的探讨[J],当代传播,2010(3)。
    2 郑志明.中国殡葬礼仪学新论[M],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第l版,第283页。
    1 丁未.电报的故事——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札记[J].新闻记者,2006(3)。
    1 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与社会”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1 陈文华.丧葬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206页。
    1 李建斌.陇人寻根[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月第1版,第2页。
    1 杨玉辉.道教养生学[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2 郑志明.中国殡葬礼仪学新论[M],东方出版社2010年6月第1版,第358页。
    1 王计生,事死如生——殡葬伦理与中国文化[M],百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1 舒海民、林凤.殡葬经营管理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75页。
    [1]郑志明.中国殡葬礼仪学新论[M].东方出版社.2010.6
    [2]陈文华.丧葬史[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4
    [3]《超值典藏》编委会.中华民俗大全集[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7
    [4]李建斌.陇人寻根[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9.2
    [5]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9
    [6]张捷夫.丧葬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8
    [7]王止辉、李亮.殡葬传播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5
    [8]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6
    [9]苏文菁.婚丧礼仪[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9
    [10]丁守和.中华文化词典[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9.5
    [11]王晶.传播仪式观研究的支点与路径[J],当代传播,2010(3)
    [12]周宏铎.文化传播学通论[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3]蔡骐、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
    [14]万建中.中国历代葬礼[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
    [15]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2005
    [16]丁未.电报的故事—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札记[J].新闻记者.2006(3)
    [17]杨玉辉.道教养生学[M].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18]王计生.事死如生——殡葬伦理与中国文化[M].百家出版社.2002
    [19]舒海民、林凤.殡葬经营管理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0]米德防.瑰丽奇特的民间丧葬艺术—甘肃永登地区民间棺绘考察[J].
    [21]王志军.论殡葬的生命教育功能[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