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路径选择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从城市来看,经过近20年的改革,统账结合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基本建立,但该体系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其中如何解决转轨成本备受关注。对此,许多学者提出了阔面的解决思路。而农民工群体数量众多,目前达到1.2亿人左右,加之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所以考虑将其纳入养老保险体系,成为一条可供选择的解决思路。二是从农民工来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了留在城市,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以及未来户籍制度的取消,将有更多的农民工选择留在城市,传统的土地养老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必须考虑为其制定适合的养老保险模式。而且,为农民工建立养老保险体系,也被认为是体现社会公平以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我国当前的政策现状是地方割据的局面。虽然国家层面在一些法律规定里面涉及了农民工养老养老保险问题,但对此并未做出具体规定。在实际运作中,基本上形成了以深圳、广东为代表的城保模式、以北京、青岛为代表的低保模式、以及以上海、成都为代表的综合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养老保险费缴纳、养老保险金领取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地方割据的农民工养老保险现状,客观上限制了农民工群体的流动性,同时也不利于保障其利益。在现有的文献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是对既有的三种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当前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在定性分析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各自的观点。这些研究的缺点在于缺少对该问题的定量分析,也缺少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对各方宏观经济效应的分析。国外学者对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非常少,但许多学者研究了国际范围内移民的养老保险问题,这些研究通过构建模型考虑了外来移民对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以及养老保险体系的冲击。这些国外文献的缺点在于不是针对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与中国实际有所脱节。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在对中国当前的三种农民工养老保险运作模式的定性分析基础上,在一系列假设基础上,构建了一个两期迭代模型的一般均衡研究框架,分析了农民工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后可能存在的7种情形以及4种养老保险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情形、不同养老保险模式选择下的劳动力市场变量、社会福利变量以及养老保险体系变量共3类22个宏观经济变量的时间路径进行数据模拟,研究中国农民工养老保险不同路径选择下的宏观经济效应。本文的研究采用了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长期影响和短期影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应减小城市对农民工群体的排斥,允许其进入城市,并采取各项措施,降低城市对农民工群体的歧视,促进农民工通过教育投资进行技能的提高,这将有助于减小收入差距,并且在不降低城市工人平均福利的情况下,大幅度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福利以及社会总体福利,确保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第二,应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养老保险体系,这会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群体的福利以及社会总体福利,但必须认识到,与走“第三条道路”相比,这种做法会对整个养老保险体系的稳定性而言产生一定的冲击。第三,应保留返乡农民工群体统筹养老金的领取权力,这不仅出于公平角度的考虑,同时也是出于提高农民工群体福利角度的考虑。第四,应采取降低养老金替代率等多项措施来应对老龄化的冲击以及转轨成本的解决。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大多数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养老保险本身的研究,并且主要是定性分析,本文的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现状的定性分析上,更重要的是在探讨养老保险问题之前,首先探讨了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农民工进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然后把养老保险引入模型,并进而探讨宏观经济效应。这种首先探讨劳动力市场,然后引入养老保险的研究方法,为今后研究养老保险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第二,既有的研究中,构建两期迭代模型主要是用于研究城镇养老保险体系状况以及城镇养老保险转轨相关问题,本文的研究中第一次将两期迭代模型用于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这为今后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第三,既有的对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研究,主要是探讨农民工自身所受到的影响,而本文研究中第一次通过研究多个宏观经济变量来全面地探讨农民工养老保险不同模式下的宏观经济效应,这为今后研究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The study on the issue of China‘s rural workers’pension system is mainly based on two aspects. First, after 20 years’reform, China’s current urban pens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combine social pooling and individual account together;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 how to resolve the transition cost. In view of the large number of rural workers, about 1.2 billion people exist in the labor force, and the age of them are mainly young and middle-aged, many scholars think absorbing rural workers into this system is considerable way. Second, with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abolition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 growing number of rural workers choose to settle down in urban city, thus their demands for pension system will increase. Moreover, the establishment of pension system for them is also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point of showing social equity and resolving the three rural issues.
     China's current policies on rural workers’pension system are local separated. Some polic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by the state government to cover the issue of rural workers’pension system, but they do not make specific provisions. In actual operation, there exit three models, which are City Insurance Model represented by Shenzhen and Guangdong, Lower Insurance Model represented by Beijing and Qingdao, Compound Insurance Model represented by Shanghai and Chengdu. These three model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in the payment of premiums, the draw of annuities, etc.. This local separation situation restricts the movement of rural workers and hurts the interest of rural workers.
     In the exiting literature, domestic scholars, after qualitative and comparative analyzing the exiting three models of rural workers pension system, mainly give their view on establishment of rural workers pension system. These studies are lack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analysis on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rural workers’system. Foreign scholars do little study on this issue, but do a lot on the issue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s. By constructing models, these studies do research on the impact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s on domestic labor markets and pension system. Their shortcomings are not aimed at the issue of China’s rural workers’pension system and not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three models of rural workers’pension system and a series of assumptions, this dissertation sets up a two-period dynamic life cycle model under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and mak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rural workers’entering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certain parameter values under different situations and different models of rural workers’pension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combin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standardized analysis and empirical analysis, long-term effects and short-term impact analysi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basic conclusions of the research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he city government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repulsion and discrimination so that more rural workers can enter the city and improve their skills, which will help reducing the income gap, greatly improving rural workers’welfare and the overall social welfare but not reducing the welfare of the average urban workers,. Secondly, the rural workers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urban pension system, which will help improving the welfare of rural workers groups, and overall social welfare as well. It also must be recognized that, comparing with the“third way”, in such a situation, the stability of pension system will decrease due to the higher payment. Thirdly, the right of rural workers to receive social pooling account should be retained, which are not only for fairness considerations, but also for improvement of both rural workers’welfare and social welfare. Fourthly, as well as reducing the rate of pension replacement, alterna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al with the impact of the aging fact and the resolution of the transition cost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lies in : Firstly, as to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this dissertation, different from other current studies, combine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uses a two-period dynamic life cycle stimulation model to analyze macroeconomic effects. Secondly, as to research content, the current studies ar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one specific point (for example, only on the impact on the urban pension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a research on the composit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rural workers’pension system through studying the time path of 22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Thirdly, as to the conclusion,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r welfare consideration, is in favor of integrating rural workers into urban pension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also acclaims that the stability of pension system will decrease in such a situation.
引文
1. Roberts, Kenneth,2005:《中国劳动力流动的形势及其变化——从历时最久的流动中得到的启示》,载《中国人口科学》2005 年第 6 期。
    2. 白南生,2003:《中国的城市化》,载《管理世界》2003 年第 1 期。
    3. 柏杰,2000:《养老保险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和帕累托有效性的影响》,载《经济科学》2000 年第 1 期。
    4.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2000:《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选择:激励与增长》,载《金融研究》2000 年第 5 期。
    5. 蔡昉,2005:《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载《中国人口科学》2005 年第 2 期。
    6. 蔡昉,都阳,2003:《转型中的中国城市发展——城市级层结构、融资能力与迁移政策》,载《经济研究》2003 年第 6 期。
    7. 蔡昉,都阳,王美艳,2001:《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载《经济研究》2001 年第12 期。
    8. 蔡昉,往德文,2002:《比较优势差异、变化及其对地区差距的影响》,载《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 5 期。
    9. 曹信邦,2005:《农民工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研究》,《理论探讨》2005 年第 3 期。
    10. 曹阳,2004:《中国农村进城非农产业人口群体社会保障若干理论问题探索》,载《经济评论》2004 年第 4 期。
    11. 陈丰,2007:《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载《社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12. 陈工,谢贞发,2003:《论我国实现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 6 期。
    13. 陈赛场,2003:《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析》,载《社会》2003 年第 7 期。
    14. 陈颐,2006:《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原则和思路》,载《学海》2006 年第 5 期。
    15. 成艾华,2007:《中国农民工回流的动力机制研究》,载《安徽农业科学》2007 年第 2 期。
    16. 成华威,崔永军,2006:《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社会排斥》,载《社会科学辑刊》2006 年第 6 期。
    17. 成志刚,罗帅,2007:《近十年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载《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3 期。
    18. 程永宏,2005:《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2005 年底 3 期。
    19. 崔红志,2003:《对把进城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养老保险体制的认识》,载《中国农村经济》2003 年第 3 期。
    20. 邓大松,刘昌平,2001:《中国养老社会保险基金敏感性实证研究》,载《经济科学》2001年第 6 期。
    21. 范仲文,2006:《移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载《求实》2006 年第 11 期。
    22. 封进,2004《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福利经济学分析》,载《经济研究》2004 年第 2 期。
    23. 封进,宋铮,2006:《中国人口年龄结构与养老保险制度的福利效应》,载《南方经济》2006 年第.11 期。
    24. 符平,江立华,2007:《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于突破》,载《调研世界》2007 年第6 期。
    25. 公维才,3006:《“第三条道路”———城市农民工的社会养老保险》,载《人口与经济》2006 年第 2 期。
    26. 宫春子,2005:《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的红处方》,载《钢铁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
    27. 桂世勋,2005:《中国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探索及建议》,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
    28. 郭建鑫,2007:《教育公平、公共财政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载《农村经济》2007 年第 1 期。
    29. 郭金丰,2006:《城市农名工人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0. 郭姗姗,周谊,2007:《从美国的“隔离但平等”的判决看我国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载《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 年第 3 期。
    31. 郭树清,2000:《养老基金的筹集与隐性债务的补偿"》,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 年第 5 期。
    32. 郭树清,2002:《立完全积累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最佳选择》,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 年第 1 期。
    33. 郭席四,杜潇,2005:《不同地区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比较分析》,载《现代经济探讨》2005 年第 10 期。
    34. 郭新立,2006:《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载《当代经济》2006 年第 2 期。
    35.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7:《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载《统计研究》2007年第 3 期。
    36.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7:《中国农民工生活质量指数评价研究》,载《统计研究》2007年第 2 期。
    37.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调查组,2007:《农民工对经济增长贡献及成果分享的定量测算》,载《调研世界》2007 年第 3 期。
    38. 国务院,2006:《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 年 1 月 18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 载《人民日报》2006 年 1 月 19 日。
    3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保障课题组,2000:《分离体制转轨成本,建立可持续发展制度——世纪之交的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研究报告》,载《管理世界》,2000 年第 6 期。
    40.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41. 何文炯,蔡青,张畅玲,2004:《“职工平均工资”的困惑———兼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载《统计研究》2004 年第 11 期。
    42. 侯文若,2005:《社会保险》,北京,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
    43. 胡鞍钢,2001《利国利民、长治久安的奠基石——关于建立全国统一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建议》,载《改革》2001 年第 4 期。
    44. 胡务,2006:《农民工综合社保的探索之路》,载《四川劳动保障》2006 年第 5 期。
    45. 胡务,2006:《外来工(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透析》,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46. 胡务,张伟,2005:《成都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研究》,载《农村经济》2005 年第 2 期。
    47. 华迎放,2005:《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载《中国劳动》2005 年第 5 期。
    48. 贾康,杨良初,2001:《可持续养老保险体制的财政条件》,载《管理世界》2001 年第 3期。
    49. 贾蕾,2000:《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转制成本的筹资途径》,载《上海金融》2000年第 8 期。
    50. 赖德胜,田永坡,2004:《社会保障与人力资本投资》,载《中国人口科学》2004 年第 2期。
    51. 劳动保障部课题组,2004:《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载《中国劳动保障》2004 年第11 期。
    52. 乐章,2004:《现行制度安排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意向》,载《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 5 期。
    53. 李崇梅,李江波,2005:《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研究》,载《商业研究》2005 年第 15 期。
    54. 李桂芝,2005:《农民工边缘性特征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载《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 期。
    55. 李海霞,2004:《对现行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认识与评价——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例》,载《调研世界》2004 年第 10 期。
    56. 李汉林,2002:《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于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7. 李洪心,白雪梅,2005:《生命周期理论及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研究中的应用》,载《中国人口科学》2006 年第 4 期。
    58. 李金昌,程开明,2006:《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动态计量分析》,载《财经研究》2006年第 9 期。
    59. 李林杰,金剑,2005:《中国城市化水平预测的时间序列模型及其应用》,载《中国人口科学》2005 年增刊。
    60. 李路路,2003:《向城市移民: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1. 李明镇,2001:《历史欠债怎么来还?——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隐性债务问题及对策研究》,载《人口研究》2001 年第 3 期。
    62. 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载《社会学研究》2007 年第 3 期。
    63. 李强,2001:《民工无保障,市民不安全》,载《改革内参》2001 年第 3 期。
    64. 李强,2002:《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 年第 8 期。
    65. 李强,汤俊芳,2001:《“民工荒”的成因、趋势与对策》,载《理论月刊》2005 年第 8 期。
    66. 李绍光,2000:《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 年第 3 期。
    67. 李绍光,2004:《社会保障税与社会保障制度优化》,《经济研究》2004 年第 8 期。
    68. 李绍光,2006:《当前社会保障改革的两个体制性问题》,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 3 期。
    69. 李世军,2006:《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初探》,载《安徽农业科学》2006 年第 22 期。
    70. 李文薄,陈永杰,2001:《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结构偏差》,载《中国人口科学》2001rgf年第 5 期。
    71. 李迎生,2001:《论我国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与现阶段的政策选择》,载《社会学研究》2001 年第 5 期。
    72. 李迎生,2002:《从分化到整合: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源、改革与前瞻》, 载《教学与研究》2002 年第 8 期。
    73. 李郁,尧晖,2005:《对农民工养老保险特殊性的探讨》,载《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3 期。
    74. 李珍,孙永勇,2001:《多元化——养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合理选择》,载《经济评论》2001 年第 6 期。
    75. 梁鸿,2000:《改革中的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5 期。
    76. 林治芬,2002:《中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及其转移支付》,载《财经研究》2002 年第 5期。
    77. 林治芬,2003:《中国养老社会保险最终目标与现实路径选择》,载《当代财经》2003 年第 12 期。
    78. 刘传江,程建林,2007:《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与市民化》,载《经济纵横》2007 年第4 期。
    79. 刘传江,徐建玲,2007:《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年第 1 期。
    80. 刘纯彬,2005:《农民工需要解决的 10 个突出问题》,载《人口研究》2005 年第 9 期。
    81. 刘芳,欧阳令南,2002:《再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选择》,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 年第 6 期。
    82. 刘汉屏,2006:《论分层分类式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载《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 年第10 期。
    83. 刘俊霞,2004:《收入分配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84. 刘玲玲,孙慧峰,200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模式解析》,载《财经科学》2003 年增刊。
    85. 刘天金,蔡志强,2007:《农民工代际转换问题及其政策调适和制度安排》,载《宏观经济研究》2007 年第 2 期。
    86. 刘向红,2006:《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问题思考》,载《社会保障》2006 年第 7 期。
    87. 刘晓雪,2006:《积极探讨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载《上海农村经济》2006 年第 8期。
    88. 刘秀红,陈彩,2006:《关于建立全国性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载《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1 期。
    89. 刘渝琳,曹华,2005:《半基金制在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模式选择中的适用性分析——基于“时间一致性”理论的均衡分析》,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90. 柳松,李大胜,2007:《农民工社会保障研究文献综述》,载《商业研究》2007 年第 5 期。
    91. 卢海元,2004:《走进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92. 卢海元,2005a:《农民工弹性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载《当代工作通讯》,2005.年第 10 期。
    93. 卢海元,2005b:《适合农民工特点:建立弹性养老保险制度》,载《中国劳动》2005 年第 5期。
    94. 卢海元,2006:《制定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养老保险办法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载《中国城乡桥》2006 年第 6 期。
    95. 罗伯特?霍尔茨曼,理查德?汉兹等,2006:《21 世纪养老保险改革展望》,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 年第 3 期。
    96. 马广海,2003:《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 年第 5 期。
    97. 米红,邱晓蕾,2005:《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评估方法与实证研究——兼论不同收入群体替代率的比较》,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 年第 2 期。
    98. 穆怀中,2001:《老年社会保障负担系数研究》,载《人口研究》2001 年第 4 期。
    99. 穆怀中,2004:《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试点中的关键经济因素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04 年第 4 期。
    100. 彭远春,2007:《论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对武汉市杨园社区餐饮服务员的调查分析》,载《人口研究》2007 年第 2 期。
    101. 彭宅文,2003:《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效应分析》,载《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5期。
    102. 邱长溶,张立光,郭妍,2004:《中国可持续社会养老保险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实证分析》,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 年第 3 期。
    103. 渠敬东,2001:《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等,《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04. 饶茜,江文昶,姜宇,2005:《提高我国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的相关研究——财务平衡下对缴费率影响的定量分析》,载《财经问题研究》2005 年第 1 期。
    105. 任若恩,蒋云,徐楠楠,林黎,2004:《中国代际测算体系的建立和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载《经济研究》2004 年第 9 期。
    106. 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综述》,载《人口研究》2006 年第 3 期。
    107. 尚长风,2006:《PPP 模式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运用》,载《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年第 2 期。
    108. 史晋川,战明华,2006:《聚集效应,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市增长机制的重构》,载《财经研究》2006 年第 1 期。
    109. 宋世斌,冯羽,彭俊,2006:《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调整的分析》,载《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 7 期。
    110. 孙克勤,2004《转轨时期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2 期。
    111. 孙祁祥,2001:《“空账”与转轨成本——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效应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 年第 5 期。
    112. 孙祁祥,郑伟,2005:《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113. 谭湘渝,樊国昌,2004:《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偿付能力的精算预测与评价》,载《人口与经济》2004 年第 1 期。
    114. 谭樱芳,2006:《农民工养老保险退保现象的探析及对策》,载《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 5 期。
    115. 陶然,2005:《城市化、农地制度与迁移人口社会保障——一个转轨中发展的大国视角与政策选择》,载《经济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116. 陶志勇,2005:《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忧思与求解》,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制度》2005年第 4 期。
    117. 田存志,杨志刚,2006:《养老金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一种新的理论视角》,载《财经研究》2006 年第 2 期。
    118. 庹国柱,王国军,2003:《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119. 万春,许莉,2006:《养老保险缴费率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资本视角》,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 年第 6 期。
    120. 王成富,2005:《略论农民工社保政策和制度的设计》,载《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 年 12月 22 日。
    121. 王德文,吴要武,蔡昉,2004:《迁移、失业与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什么农村迁移者的失业率很低?》,载《世界经济文汇》2004 年第 1 期。
    122. 王飞跃,2004:《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23. 王桂新,沈建法,2001:《上海外来劳动力与本地劳动力补缺替代关系研究》,载《人口研究》2001 年第 1 期。
    124. 王洪春,阮宜胜,2004:《中国民工潮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125. 王家宝,韩琳,2007:《进城农民工过渡性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载《人口学刊》2007年第 1 期。
    126. 王维,朱强,2007:《关于农民工研究综述》,载《安徽农业科学》2007 年第 9 期。
    127. 王晓军,2001:《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精算平衡状况的分析》,载《人口与经济》2001 年第 10 期。
    128. 王晓军,2006:《对我国不同地区养老保险基金的短期精算分析》,载《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 3 期。
    129. 王晓军,赵彤,2006:《中国社会养老保险的省区差距分析》,载《人口研究》2006 年第3 期。
    130. 王延中,2001:《中国社会保险基金模式的偏差及其矫正》,载《经济研究》2001 年第 2期。
    131. 王燕,徐滇庆,王直,翟凡,2001:《中国养老金隐性债务、转轨成本、改革方式及其影响——可计算一般均衡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 年第 5 期。
    132. 韦玮,刘永涛,潘瑞,2006:《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偿还及其政策探讨》,载《经济体制改革》2006 年第 2 期。
    133. 吴波,2007:《对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分歧点的澄清》,载《安徽农业科学》2007 年第 14期。
    134. 吴湘玲,2006:《我国区域基本养老保险协调发展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35. 吴湘玲,叶汉雄,2005:《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分割及其对策探讨》,载《江汉论坛》2005 年第 11 期。
    136. 吴晓欢,王峰,王丽郦,丁煜,2005:《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评估与制度创新》,载《人口研究》2005 年第 7 期。
    137. 夏莉艳,2006:《对农民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模式的几点看法》,载《农业科技管理》2006年第 5 期。
    138. 肖立见,张俊良,2005:《转变时期中国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139. 肖云,石玉珍,2005:《青壮年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参与倾向微观影响因素分析——对重庆市 954 名青壮年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载《中国农村经济》2005 年第 4 期。
    140. 肖云,文莉,2006:《青年农民社会养老意愿与农村养老保险持续发展研究——以对 481位青年农民的调研为例》,载《人口与经济》2006 年第 5 期。
    141. 熊彩云,2007:《农民工城市定居转移决策因素的推—拉模型及实证分析》,载《农业经济问题》2007 年第 3 期。
    142. 徐梅,邱长溶,2006:《不同群体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年第 4 期。
    143. 徐玉龙,王志彬,郭斌,2007:《农民工就业歧视的经济学分析》,载《财贸经济》2007年第 1 期。
    144. 严于龙,李小云,2007:《农民工群体对经济增长成果分享比例偏低的原因及后果》,载《宏观经济管理》2007 年第 5 期。
    145. 严于龙,左停,李小云,2007:《我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农民工对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载《宏观经济管理》2007 年第 3 期。
    146. 言时,2002:《北京市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解答》,载《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0 期。
    147. 杨翠迎,郭金丰,2006:《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运作的困境及其理论诠释》,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 年第 3 期。
    148. 杨俊,龚六堂,王亚平,2006:《国有股权型社会保障研究》,载《经济研究》2006 年第3 期。
    149. 杨立雄,2003a:《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载《社会》2003 年第 9 期。
    150. 杨立雄,2003b:《争论与分歧——对社会保障最新研究的综述》,载《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 2 期。
    151. 杨立雄,2004:《“进城”,还是“回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的路径选择》,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52. 杨立雄,何洪静,2007:《深圳、成都两地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比较研究———兼论如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年第 3 期。
    153. 杨云善,时明德,2005:《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54. 杨云彦,2003:《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 年第6 期。
    155. 易富贤,2004:《老有所养,谁来养?》,载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2004 年第 42 期(总第 275 期)。
    156. 尹文耀,姚引妹,李芬,2004:《统筹城乡的动态人口预测与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04 年第 6 期。
    157. 袁志刚,2001:《中国养老保险体系选择的经济学分析》,载《经济研究》,2001 年第 5 期。
    158. 袁志刚,2005:《养老保险经济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59. 袁志刚,2006:《中国的乡—城劳动力流动与城镇失业:一个经验研究》,载《管理世界》2006 年第 8 期。
    160. 袁志刚,宋铮,2000:《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载《经济研究》2000 年第 11 期。
    161. 约翰?B.威廉姆森(John B. Williamson),孙策,2004:《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 FDC层次到 NDC 层次转换》,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 年第 3 期。
    162.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2000:《设计适当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中国继续取得成功至关重要》,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 年第 5 期。
    163. 曾旭晖,秦伟,2003:《在城农民工留城倾向影响因素分析》,载《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3 期。
    164. 曾毅,2004:《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65. 张畅玲,吴可昊,2003:《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能否应对老龄化》,载《中国人口科学》2003 年第 2 期。
    166. 张军,施少华,陈诗一,2003:《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载《经济学(季刊)》,2003年第3卷第1期。
    167. 张莉,2002:《论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载《现代经济探讨 2002 年第 4 期。
    168. 张善余,2002:《统计口径变动对人口普查中城镇人口数量的影响》,载《社会科学》2002年第 10 期。
    169. 张松,王怡,2004:《论我国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载《人口学刊》2004 年第 3 期。
    170. 张孝敏,2005:《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的思考》,载《经济论坛》2005 年 16 期。
    171. 张勇,2006:《基本养老保险体系中个人账户继承比例的优化分析》,载《统计研究》2006年第 7 期。
    172. 赵耀辉,徐建国,2000:《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的转轨问题》,载《改革》2000 年第 3期。
    173. 赵宇,2005:《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运行问题》,载《改革》2005 年第 3 期。
    174. 赵志刚,祖海芹,2005:《从福利刚性看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载《中国劳动》2005 年第 7 期。
    175. 郑秉文,2003a:《“名义账户”制: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一个理性选择》,载《管理世界》2003 年第 8 期。
    176. 郑秉文,2003b:《养老保险“名义账户”制的制度渊源与理论基础》,载《经济研究》2003年第 4 期。
    177. 郑秉文,2005:《建立社会保障“长效机制”的 12 点思考》,载《管理世界》2005 年第
    10 期。
    178. 郑功成,2001:《中国大陆劳工保障制度的变迁与发展》,载《经济评论》2001 年第 2 期。
    179. 郑功成,2002:《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 年第 8 期。
    180. 郑伟,2002:《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的经济福利比较分析》,载《经济科学》2002 年第 3 期。
    181. 郑伟,2005:《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经济效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82. 郑伟,孙祁祥,200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经济效应》,载《经济研究》2003 年第10 期。
    183. 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课题组,2007:《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研究》,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2 期。
    184. 钟仁耀,徐铁诚,2006:《城市新旧养老保险模式中养老金水平比较研究——以 2005 年资料为依据的模拟分析》,载《财经研究》2006 年第 11 期。
    185. 钟水映,李晶,2002:《经济结构、城市结构与中国城市化发展》,载《人口研究》2002年第 9 期。
    186. 仲盼,罗守贵,2006:《中国城镇化水平测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法》,载《经济体制改革 2006 年第 3 期。
    187. 周涛,2003:《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比较分析》,载《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6 期。
    188. 周涛,魏水英,2003:《谈农民工的养老保险问题》,《统计与决策》2003 年第 8 期。
    189. 周渭兵,2004:《社会养老保险精算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190. 朱冬梅,2005:《从基金收支平衡看养老保险扩面需求以及应对策略》,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191. 朱冬梅,2005:《从基金收支平衡看养老保险扩面需求以及应对策略》,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 年第 12 期。
    192. 朱力,2000:《准市民的身份定位》,载《南京大学学报》2000 年第 6 期。
    193. 朱力,2001:《群体性偏见与歧视:农民工与市民的摩擦性互动》,载《江海学刊》2001 年第 6 期
    194. 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载《江海学刊》2002 年第 6 期。
    195. 朱青,2002:《养老金制度的经济分析与运作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6. 住农,曾照俊,2004:《中国城市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分析》,载《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 5 期。
    197. 庄荣盛,2000:,《试论中国农村劳动力第二次转移》,载《社会科学》2000 年第 7 期。
    198. 邹德新,2006:《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载《农业经济》2006 年第 11 期。
    199. 左学金,2001:《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养老保障:挑战与政策选择》。载《中国人口科学》2001 年第 3 期。
    1. Auerbach, Alan J.& Oreopoulos, Philip, 1999: Analyzing the Fiscal Impact of U.S. Immigra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9, No. 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One Hundred El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y, 1999), pp. 176-180.
    2. Borjas, George J., 2001. “Does Immigration Grease the Wheels of the Labor Market?”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Vol. 2001, No. 1. (2001), pp. 69-119.
    3. Borjas, George J.; Freeman, Richard B.; Katz, Lawrence F., 1996. “Searching for the Effect of Immigration on the Labor Marke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6, No. 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Hundredth and Eigh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CA, January 5-7, 1996. (May, 1996), pp. 246-251.
    4. Breyera, Friedrich, & Kolmarb, Martin, 2002. “Are national pension systems efficient if labor is (im)perfectly mobil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3 (2002) 347–374.
    5. Casarico, Alessandra, & Devillanova, Carlo, 2003. “Social security and migration with endogenous skill upgrading.”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7 (2003) 773–797.
    6. David E. Wildasin, 1995: Factor Mobility, Risk and Redistribution in the Welfare State,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97, No. 4, The Future of the Welfare State. (Dec., 1995), pp. 527-546.
    7. Diamond, Peter A.1965. “National Debt in a Neoclassical Growth Model.”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5(December):11126-1150.
    8. Hindriks,Jean, 1999: The consequences of labour mobility for redistribution: tax vs. transfer competition,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4 (1999) 215–234.
    9. Johnson, G. E., 1997, “Changes in earnings inequality: the role of demand shifts”, Journal ofEconomic Perspectives 11 (2), 41–54.
    10. Knight, J. & Yueh, L., 2004, “Urban Insiders versus Rural Outsiders: Complementarity or Competition in China’s urban Labour Market?”, Working Paper.
    11. Knight, John, Lina Song and Huaibin Jia, 1999, “Chinese Rural Migrants in Urban Enterprises: Three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5(3), pp.73~104.
    12. Kotlikoff, Laurence J. 1998a. “The A-K Model – It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NBER Working Paper 6684.
    13. LaLonde, R.J., Topel, R.H., 1997. Economic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migrants. In: Rosenzweig, M.R., Stark, O. (Eds.), Handbook of Population and Family Economics. Elsevier Science, North Holland, Amsterdam, pp. 799–850.
    14. Leckie Stuart H., 2003. “Pension reform in China.” Pension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Jan 2003; 8, 2; ABI/INFORM Global pg. 147.
    15. Leers1, Theo, Meijdam, Lex; Verbon, Harrie A., 2003. “Ageing, migration and endogenous public pension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 (2003) 131– 159.
    16. Li, David D. & Li, Ling, 2003. “A Simple Solution To China’s Pension Crists.” Cato Journal. Fall 2003. Vol. 23, Iss. 2; pg. 281, 9 pgs.
    17. Malvar, Regina Villela. 1999. “Three Essays on Social Insurance in Brazil.” PhD dissertation. Boston University.
    18. Mankiw, N. Gregory, Romer, David, and Weil, David N.1992.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7(May):407-437.
    19. Michael, Michael S., 2003.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come taxes and transfers: a welfare analysi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72 (2003) 401–411.
    20. Poutvaara, Panu, 2007. “Social security incentives,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mobility of labor.”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2007).
    21. Prachi Mishra, 2007: Emigration and wages in source countries: Evidence from Mexico,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2 (2007) 180– 199.
    22. Razina, Assaf, & Sadkab, Efraim, 1995. “Resisting Migration: Wage Rigidity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5, No. 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Hundredth and 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January 6-8, 1995. (May, 1995), pp. 312-316.
    23. Razina, Assaf, & Sadkab, Efraim, 1999. “Migration and pension with international capital mobility.”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4 (1999) 141–150.
    24. Razina, Assaf, & Sadkab, Efraim, 2000. “Unskilled Migration: A Burden or a Boon for the Welfare State?” Th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 102, No. 3, Social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Jun., 2000), pp. 463-479.
    25. Razina, Assaf; Sadkab, Efraim; Phillip Swagel, 2002. “The Wage Gap and Public Support for Social Security.”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2, No. 2,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the One Hundred Fourte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May,2002), pp. 390-395.
    26. Samuelson ,Paul A. 1958. “An Exact Consumption-Loan Model of Interest with or without the Social Contrivance of Mone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6 (December). 467-482. Reprinted in Stiglitz and Uzawa(1969).
    27. Serrano, Carlos. 1998. “Essays on Social Security Reform and Savings.”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28. Solinger, D.,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9. Solow, Robert M.1956. “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 (February):65-94.Reprinted in Stiglitz and Uzawa(1969).
    30. Storesletten, Kjetil, 2000. “Sustaining Fiscal Policy through Immigr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8, No. 2. (Apr., 2000), pp. 300-323.
    31. Swan,T.W.1956. “Economic Growth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Economic Record 32(November): 334-361.Reprinted in Stiglitz and Uzawa(1969).
    32. Venturini, A., 1999. Do immigrants working illegally reduce the natives’ legal employment?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2 (1), 135–154.
    33. Wellisch, Dietmar, & Walz, Uwe, 1998. “Why do rich countries prefer free trade over free migration? The role of the modern welfare stat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2 (1998) 1595D1612.
    34. West, Loraine A., 1999. “Pension reform in China: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Feb 1999.Vol.35, Iss. 3; pg. 153, 31 pgs.
    35. Wildasin, David E., 1994. “Income Re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7 (3), 637-656.
    36. Wildasin, David E., 2000. “Labor-Market Integration, Investment in Risky Human Capital, and Fiscal Competiti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90, No. 1. (Mar., 2000), pp. 73-95.
    37. Williamson, John B., & Deitelbaum, Catherine, 2005. “Social security reform: Does partial privatization make sense for China?”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9 (2005) 257–271.
    38. Williamson, John B., & Deitelbaum, Catherine, 2005. “Social security reform: Does partial privatization make sense for China?”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19 (2005) 257–271.
    39. Winter-Ebmer, R., Zweimuller, J., 1999. Do immigrants displace young native workers: the Austrian experience. 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12 (2), 327–34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