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家族小说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自古有文化交往。在文化属性上,中韩两国同属于亚洲儒家文化圈,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两国的道德规范,维系了上千年的封建社会。上古时期的朝鲜没有文字,一直沿用汉字,正是汉字维系了两国的文字交流与文化传承,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朝鲜时期。考古学上的许多事实证明,汉字成为东亚中世纪的共同文语,①在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学及其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儒家的伦理规范再加上“汉字”这个文字载体共同成就中韩两国的上古、中古乃至中世的历史和文化,使中韩两国的文化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
     到19世纪,中韩两国的历史及其命运更是相似。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利用他们的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在枪炮的轰击之下,中华民族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中华民族精诚团结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浴血奋战,表现出了大无畏的民族英雄精神。韩国也从十九世纪末开始受到来自西方的侵略,韩国民众在西方列强的侵略面前,第一个心理反应就是坚决的抵制。“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这是1871年大院君在击退西方列强的两次入侵之后,竖立在首尔钟路街口的“斥和碑”的碑文。中韩两国具有几乎是相近的历史文化传统,所以在西方文化面前,表现出来的这种几乎是相同的文化心理,也应该看作是正常的。但后来他们共同沦为殖民地的结局,使得两国民众又经历了共同的亡国之痛。
     相似的古代历史文化传统,相近的近代历史命运以及几乎是相同的现代历史任务,使中国和韩国人民有了几乎是共同的历史话语。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近代话语,爱国、民族、历史、传统等时代话语,成了中韩两国人民在历史性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历史文化转型期的话语的共同基础。尤其是中韩两国知识分子在历史性的民族启蒙、反对外来侵略等斗争中表现出了非常相似的文化态度和抉择,中国的“五四运动”和韩国的“三一运动”,就是中韩两国知识分子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心理定性和文化方向。不当亡国奴,争取民族独立,这就是“五四”和“三一”运动之时,中韩两国知识分子发出的时代最强音。
     与中国的“五四”运动不同,韩国的“三一”运动最后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而归于失败。但是“三一”运动也唤起了韩国的民族大觉醒。“五四”运动和“三一”运动对中韩两国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心理启迪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相同的社会语境使得中韩两国的知识分子在几乎是相似的文化心理和人文环境里成长起来,其实这就是中韩现代文学具有许多相似性和相同性的社会历史文化原因。相同的历史语境,给中韩两国知识分子创造出了讲出相近的历史话语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可能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主题,爱国、民族、历史、传统等呼喊,是两国知识分子在他们的文本里留下的最强有力的时代呼声。本文正是要通过家族小说这种特殊的文本,来重点探讨家、家族、封建家长制的历史时代变化以及它对中韩两国知识分子心理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从文学的角度来审视中韩两国知识分子的艰辛的文化心路历程。
     家、家族观念、家长制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儒学文化圈内的中韩两国,这种观念同样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支配着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尤其是以“孝”为中心的“三纲五常”等观念,一直成为韩国社会维系的重要的道德内容,支配了他们的整个社会生活。直到近代,随着西方人文思想的涌入,这种传统的社会观念才有了一些改变。那么在这种社会转型期里,传统的家族制度何去何从,传统的家族观念如何应对巨大的时代变化,家族成员如何在这巨大的时代变化中如何选择自己的文化方向等等成为现代中国和韩国作家乃至知识分子面临的一个真实而具体的现实问题。于是家庭的命运、家族的命运进入到了作家们的视野,成为他们热切关心的一个话题。中国的《家》韩国的《三代》等家族小说就是作为这样的一个历史话题,出现在中韩两国的文学舞台之上的。
     传统的家、家族制度、家长制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首先是动摇、分裂乃至破产。巴金笔下的高氏家族、廉想涉笔下的赵氏家族和整个高府、赵府显现的就是传统的家族在现代的历史命运中的历史性变迁。巴金和廉想涉们利用小说这一载体,以生动的笔触,真实地描写了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小说中的新旧思想的矛盾和冲突、新旧观念意识的矛盾和冲突、新旧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争取婚姻自主、恋爱自由、个性解放和包办婚姻、压制个性、扼杀自由天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民主平等意识和封建专制制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传统的家族和新生的社会观念之间所产生的种种矛盾和冲突,构成了家族小说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所要表述的主要主题。
     巴金与廉想涉的代表作《家》和《三代》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正是传统的道德观念和民主自由平等等新时代观念剧烈碰撞的历史时期。旧的制度还没有彻底崩溃,新的制度还没有确立,新的制度、新的观念、新的意识猛烈冲击传统的制度和观念。在这两种观念意识和文化的冲突中,人们也要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自己的未来。《家》和《三代》为代表的中韩家族中出现的每一个人都是这种人物。纵观《家》和《三代》中的人物粗略一看可分为专制的第一代;堕落的第二代;分化的第三代来分。但是事情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其实这里还有顺从的一批、动摇的一批、觉醒的一批乃至灭亡的一批人。高老太爷、赵老太爷无疑就是顽固守旧的代表人物。他们是传统家族制度的代表,是传统家族专制制度的代表人物。他们扼杀个性自由,更谈不上民主,他们的一句话就是法,整个家庭就是围绕着他们转。接着就是无能的第二代。他们正当中年,应是家庭和社会的栋梁。可是他们顺从、堕落,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他们不像守旧的第一代那么专横,但几乎和他们没两样,成为时代前进的绊脚石。还有分化的第三代。这一代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不像第二代那么懦弱,他们受过新时代的教育,是新一代的代表。可是这一代并非是清一色的。其中不仅有高觉新、赵德基等具有左右摇摆的双重性格的人,也有高觉慧、金炳华之类叛逆者。除此之外,作品中描写的还有周蕙、毕顺、鸣凤、倩儿、丁初风、凤任、洪敬爱、安甲淑等个性鲜明的女性人物,正是这些人物组成了所有上世纪20-30年代中韩两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画面。而在描写各种人物的时候巴金们不仅仅在描绘他们的性格,而是通过生活现象深入揭示他们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复杂内心世界揭示他们的性格特征,这里表现出来的他们的高超的艺术才华,也是这部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特征的关键所在。
     作为代表中韩现代家族小说的代表性的作品《家》、《三代》在小说叙事方式上也有相似性。为了揭示两部作品在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叙事时间等方面显现出来的相似性,本文还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小说文本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考察。俯视的全知性的叙事视角、多线路展开的叙事结构等就是这两部作品在叙事上表现出来的共同特征。但在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上也有各自的特征。比如场景的铺设、景物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描写和人物的语言,而在细节的安排以及描写、非叙事话语的使用和风俗民情的描述等方面,则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也许这些才是他们各自的特点,他们的艺术精华之所在。
     为了完成上述的研究,本文既论述了中国家族小说发展的大体情况和韩国家族小说发展情况;同时更为全方位地阐述本文所涉及的对象,从家、家族、家长制开始,解析了家族小说的内涵和特征,进而探讨为什么到近代中韩两个国家、家族、家长制成为现代热门话题的原因和两位作家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社会原因等。
     本论文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在绪论部分本文重点阐述了本研究的意义、目的、范围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等。第一章是本论的开场部分,在这里我们重点阐述了家、家族、家长制和何为家族小说,家族小说在中韩两国的发展概貌等等;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本论的核心部分。具体的讲,我们在第二章里分为婚姻自主意识、民主平等意识、个性意识与家族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等几个方面,重点阐述了为中韩现代家族小说的主题意向;第三章里分专制的第一代、衰落的第二代和多元化的第三代为叙事的中心,探讨了中韩家族小说中的人物类型;第四章里我们分为叙事角度、叙事方式等方面对中韩两国家族小说的文本进行了具体的比较。最后是结论部分,在这里我们根据上面的叙事主要探讨了中韩家族小说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等。
     总之,这是对中韩两国家族小说的一个整体性的比较,相信这对于中韩现代家族小说乃至其他小说的比较研究中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China and South Korea were separated only by a river and were closely linked in geographical position, with the result that there were so many materia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in history. As for the cultural attributes, both China and South Korea belonged to Asian Confucian cultural circle, and the Confucian ethics formed the moral consensus of the two countries, so the two countries had many cultural similarities, especially in the period from ancient Korea to Koryo dynasty, Korea had not invented its own language at that time and always used Chinese characters as their language, so China and Korea (South Korea) cultures had natural kinship and more intimate cultural origin. Numerous archaeological facts showed that China, by feat of Chinese character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terature of South Korea and the history inheritance.
     Since the 19th century, the fates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were more similar.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China was invaded by western countries and entered the semi-colony, while the South Korea was also invaded and occupied by Japan, and it entered the colonial period for 36 years. In the course of national salvation, China had experienced May Fourth Movement, many intellectuals took part in the fighting against the imperialism and feudalism, while South Korea was struggling for the national independence——March First Movement.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he intellectuals from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d experienced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individual spirit value crisis. Those tragic historical events made China and South Korea have similar histories context, so the writers from China and South Korea were naturally close and had som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interaction, and the influence also laid a great foundation for the similarities of literature thought and works.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the political structures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were closely bound up with the countries survival, the personal destiny and the nation rising. The ups and downs of families all reflected the roughness of nations, and the joys and sorrows of each family silhouetted the minds evolution of colorful characters. At the crucial historical junctions, the old family system collapsed and the new family conception generated, the family fate showed the fate of nation, and the memory of family also became the history of nation. Basing on this point, these events became the important part of many literature works. These development factors laid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amily novel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as well as fully affirmed the existing value of family novel. The creation concept of the family novel was often about the vicissitudes of one or many families and the existing of families were taken as the main content. The growing experience and the spiritual changes of series figures reflected the destiny of nations, and also verified the existence nature of nations, so the unique aesthetic texture could achieve a rich literary landscape in the literary history.
     The family and Three Generation, the masterpieces of Ba Jin and YeomSangseop, were written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1930s. China and South Korea were at the stage of new and old histories alternation at that time. With the influence of new thoughts and new cultures, both countries were in the age of denying old system and old morality, as a result of that The family and Three Generation, family novels which were full of old and new contradictions, were produced, as Mr. Gao, the great-grandfather, and Master Zhao, on behalf of the old family power, ran into the new young generation, so The family and Three Generation, on behalf of the family novels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became the concrete forms of ages alternation, and they were taken as the studying text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for comparing the family novels and show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tellectuals under the ancient family system in the transition times of historical culture. The family, written by Ba Jin, and Three Generation, written by YeomSangseop, have some common features on the aspects of old and new contradictions, old and new characters blending and the alternativeness of new and old concepts, so both will have a comparable evaluation.
     For the time being, Korean culture was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the world, more and more people got interested in Korean culture. Taking the advantages that more concerning on the communication about China and South Korea literatures and more attention were paid on thoughts growing of South Korea intellectuals to improve the global literature movement. In comparing the two works, we can better grasp the nature of writers and works and discover the reason of generating similar literature phenomenon in different ethnic backgrounds, and“May Fourth”spirit and“March First”spirit were also reflected out with the times progressing. At the same time, some rules also can be discovered in the trend of world culture.
     From the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many people in China and the world have researched Ba Jin, a great master of literature, and there have been many papers about his works, his thoughts, and his literary and aesthetic value. Similarly, in Korea, there have been many comprehensive and deep results on YeomSangseop, the representative of Korean naturalist writers. However, it is a pity that there are little people comparing the two writers, and this problem is in its infancy, whatever in China and Korea. Especially in China, there are no people considering the problem at all; while in Korea, though there are a few authors discussing this problem, they just focus on the narrative of the works of the two writers. They do not study deeply the important works, The family and Three Generation, on the view of family novel, to appreciate their sociology and culture value. So, the comparison of the works of Ba Jin and YeomSangseop, and their writing background and literary ideas is in half-blank state. However, we think that by comparing the two writers, the literary inheritance spirit of long standing both in Chin and Korea can be well realized, and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for the society can be obvious. To study better the cultural entities of the two writers an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family novels both in China and Korea, it is necessary to compare the two writers deeply. In this thesis,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ults, we discuss the works of Ba Jin and YeomSangseop further by comparing them on the view of family novels, to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mily novels both in China and Korea, and consider their same points and differences in writing background, version and means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refore, In this thesis, we focus on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troduc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amily Novels and South Korean family novel; clarifying the concepts of the family, the familism and the family novels, and overview the traditional family value and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both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clean the family value in modern view; by comparing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 two writers, The family of Ba Jin and Three Generation of YeomSangseop,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family value, investigate the crating initiative of writers caused by the social background; by analyzing the themes and characters of the works,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change and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on the traditional families when the country is in the war, and the mentality variation of intellectuals both in China and South Korea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By researching the version of the works, find the same point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two writers, and further the same point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 and show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literatur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South Korea.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deals with the concepts of family, family consciousness, family novels, and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novels both in China and in South Korea. Chapter two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mparison of family novels' themes. To demonstrated the enormous and complex social changes in the two countries, it depicts the fusion of social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the collapse of family legal system during the transforming period of the old and the new ag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onsciousness of marriage independence, democracy and equality, and the awakening of nation consciousness. The third chapter deals with the comparison of characters. The author takes the autocratic first generation, the declined second generation and the multi-cultural third generation as the center of her narration. She designs these characters as conservative ones, progressive ones and people with middle position between the two. The author's main focus i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mong these characters. Chapter five is the comparison of the text.The author analyses those works' features and characters from the comparison of their narrative modes and multi-cultural details.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Those family novels' social values and literary values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future research are fully discussed.
引文
①[韩]赵东一:《共同文语文学和民族语言文学》,知识产业社1999年,P2。
    ②这里还可包括后来中国提出的“中体西用论”和韩国提出的“东道西器论”都有异曲同工之处。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P10。
    ①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鲁迅杂文选读》,湖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P180。
    ②光复后,廉想涉参军,当了海军少校(1950年-53年),并且参加了韩国的南北战争,战后他发表了一些代表右派思想倾向的小说。
    ③[韩]金鍾均:《廉想涉中篇幅小說研究》绪言,《韩国外国语大学论文集》,1985年。
    ①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5年,P3。
    ②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5年,P3。
    ③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5年,P11。
    ①刘媛:《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家族小说》,扬州大学,2005年,P7。
    ②同上,P19。
    ①九院校编写组:《中国现代文学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P283。
    ①奥尔格·朗:《巴金和他的作品——两个革命中的中国青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1967年。
    ②孙中田、张芬、肖新如:《巴金的生活和早期创作》,《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1984年,P441。
    ③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巴金创作研究小组编:《巴金创作评论》1958年,P67。
    ④宋日家:《巴金小说人物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P1。
    ①宋日家:《巴金小说人物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P4。
    ②*权宁珉编:《韩国近代文人大事典》里收录的就有185篇。这是截止到1989年底的,而且还没有收录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所以,200篇可以说是保守的数字。参见权宁珉编:《韩国近代文人大事典》,亚细亚文化社1990年。
    ①都莲顺:《传统的抉择―〈三代〉与〈家〉的一个文化比较》,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P36。
    ②同上,P37。
    ①赵守正:《管子注译上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P199。
    ②马克思:《哲学的贫困》,宋涛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全书》,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P858。
    ①马克思:《大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九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P252。
    ①孙中山:《三民主义》,岳麓书社,2000年,P2。
    ②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年,P43。
    ①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5年,P9。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P17。
    ①[韩]文德守:《世界文艺大辞典》,教育出版公社,2010年,P2042。
    ②李大钊:《万恶之原》,《每周评论》1917年7月13日,第30号。
    ③刘保昌:《批判与眷怀之间——中国现代家庭小说的叙事品格》,《求索》2001年,第1期。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P658。
    ②刘媛:《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家族小说》,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P8。
    ①王雄:《传世古》,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P443。
    ②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P43。
    ①王安忆:《纪实与虚构》,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P49-51。
    ②金宽雄:《韩国古小说史稿》(上卷),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文日焕:《朝鲜古典文学史》,民族出版社1997年;许辉勋、蔡美花:《朝鲜文学史》(古代中世部分);延边大学出版社2003年;尹允镇等著:《韩国文学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剪灯新话》和《金鳌新话》的关系已经有好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所以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不在这里赘述。有关《剪灯新话》和《金鳌新话》的关系可参见韦旭升《中国文学在朝鲜》(亚细亚文化社,1994年)等。
    ②《剪灯新话》里收入洪武11年(公元1378年)瞿佑写的自序。
    ③“盘索里”是朝鲜语的直译音,意思是在大庭广众面前演唱的歌,是类似于中国的讲唱艺术的朝鲜曲艺的主要艺种。演员以唱为主,说唱结合。
    ①赵东一等著,周彪等译:《韩国文学论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P208。
    ①金柄珉:《朝鲜文学史》(近现代部分),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P13。
    ②金柄珉:《朝鲜文学史》(近现代部分),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年,P25。
    ③李光洙:《文坛生活30年》,《朝光》1931年5月号。
    ①金东仁:《韩国近代小说考》,《思想界》,1955年;转引自《韩国现代文学大辞典》,首尔大学出版部,2004年。
    ②廉想涉从1917年到1920年在日本留学。
    ③金东仁:《朝鲜近代小说考》,《朝鲜日报》(1929年7月28日),转引自金宇钟:《韩国现代小说史》成文阁,1994年,P143。
    ①吴定宇:《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相撞击的火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2期,P41。
    ②[韩]李元淳等著:《韩国史》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P268。
    ①巴金:《爱情三部曲·总序》,《巴金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P477。
    ②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395
    ③巴金:《巴金自述》,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P2。
    ④同上。
    ①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胡适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P511。
    ①唐沅、李平:《中国文学(三)现代部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1986年,P215。
    ②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301。
    ①转引自陈蒲清、权锡焕:《韩国古代寓言史》,岳麓书社,2004年,P2。
    ①金尚善:《蔡万植研究》,药业新闻社。1987年,P77。
    ②李光洙《文坛生活30年》《朝光》1931年5月号。
    ①李光洙:《李光洙全集》三重堂1962,P501,也收入在尹海东:《重读近代》,历史批评社,2006年。
    ①黄步青、徐家:《中国现代文学自学辅导》,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①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P461-463。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P5-6。
    ①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P5。
    ②转引自汤晨光:《老舍与现代文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P4-5。
    ③参见赵园上面引用的书。
    ①廉想涉:《自我的虐待到自我的解放》《韩国现代小说理论资料集》P238,转引自尹允镇:《朝鲜现代小说艺术模式研究》1997年,P76。
    ②田荣泽:(1894-1968.),1919年创建的“创造”创始人之一,韩国著名代表作家。
    ③田荣泽:《旧习的破坏与新道德的建设》;转引自尹允镇:《朝鲜现代小说艺术模式研究》1997年,P76。
    ①[韩]韩雪野:《塔》,东亚出版社,1995年,P408。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饮冰室文集》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35年,P38。
    ①陈显磐:《中国近代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P206。
    ②郝君峰:《30年代中韩家族小说的叙事比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③[韩]蔡万植:《学院韩国文学全集(6)》,学院出版公司,1992年,P82。
    ①[韩]蔡万植:《浊流》,青木社,1994年,P228。
    ①恩格斯著,张仲实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54年,P71。
    ②翁芝光:《中国家庭伦理与国民性》,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P18。
    ①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新青年》,第2卷6号,1917年2月。
    ②江倩:《对‘家’的控诉与传统文化的解构》,《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期。
    ③宋曰家:《巴金小说人物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P18。
    ①张敏:《儒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发展》,《孔子研究》,1991年10期。
    ②巴金著,王毅钢选编:《写作生活的回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P50。
    ①巴金著:《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115-116。
    ①汪应果:《巴金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P138。
    ②宋曰家:《巴金小说人物论》,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年,P17-18。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90。
    ②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95-96。
    ③[韩]李光奎:《韩国家族的结构分析》,一志社1975年,P361。
    ④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93。
    ⑤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93。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96。
    ②[韩]金成玉:《廉想涉<三代>和巴金的<家>的比较研究》,(株)韩国教育媒体,2001年。
    ①南燕:“《阿Q正传》与《太平天下》的比较研究”,《东疆学刊》2003年4月第2期。
    ①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81。
    ②同上书,P60。
    ①赵祖武:《论高老太爷的临终发善》,《复旦大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1期,P15。
    ②巴金:《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P252。
    ③同上书,P58。
    ①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278。
    ②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280。
    ①汪应果:《巴金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P144。
    ②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20。
    ①[韩]蔡万植:《浊流》,青木社,1994年,P190。
    ②[韩]金尚善:《蔡万植研究》,药业新闻社,1987年,P77。
    ①汪应果:《巴金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P147。
    ②巴金著:《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279。
    ③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32。
    ④同上书,P1。
    ⑤同上书,P99。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315。
    ②同上书,P39。
    ③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19。
    ①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313。
    ①[韩]韩雪野:《塔》,东亚出版社,1995年,P74-75。
    ①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191。
    ②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潇华编:《文化名人谈青少年教育》,京华出版社,2004年,P1。
    ①汪应果:《巴金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P153。
    ②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65。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98。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350。
    ②同上书,P116。
    ③同上书,P33。
    ④同上书,P33。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34。
    ①巴金:《家》人民出版社,2004年,P60。
    ①同上书,P313。
    ②同上书,P311。
    ③都顺莲:《传统的抉择——<三代>与<家>的一个文化比较》,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428。
    ②同上书,P428。
    ①巴金:《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P342。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P24
    ②老舍:《四世同堂(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P37。
    ③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30。
    ①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36。
    ②赵敏:《觉新形象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90。
    ②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P43。
    ①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P44。
    ①巴金:《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P36。
    ②赵敏:《觉新形象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③巴金:《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P614。
    ④朱光潜:《谈美书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P23。
    ①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P42。
    ②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499。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315。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534。
    ①[韩]金南天:《大河》,东亚出版社,1995年,P276。
    ②范伟:《巴金人格结构中的觉新性和觉慧性》,《江海学刊》2001年3期。
    ③巴金著:《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88。
    ①同上书,P88。
    ②同上书,P202。
    ③巴金著:《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203。
    ①汪应果:《巴金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P137。
    ②巴金:《关于〈家〉(十版代序)》,《巴金选集》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序言。
    ③同上书,P383。
    ④袁振声著:《巴金小说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P45。
    ①巴金著:《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281。
    ①巴金著:《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105。
    ②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43。
    ③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43。
    ①同上书,P39。
    ②同上书,P322。
    ①金成玉:《廉想涉<三代>与巴金<家>的比较研究》,(株)韩国教育媒体,2001年。
    ②巴金:《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P124。
    ①李大钊:《万恶之原》,《每周评论》1917年7月13日,第30号。
    ①[韩]蔡万植:《浊流》,青木社,1994年,P35。
    ②[韩]蔡万植:《蔡万植全集2》,创作社,1987年,P254。
    ③[韩]蔡万植:《韩国文学全集(6)》,学院出版公司,1992年,P158。
    ④[韩]蔡万植:《蔡万植全集2》,创作社,1987年,P254。
    ⑤巴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P215。
    ①巴金:《春》,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P332。
    ①巴金:《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P559。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489。
    ②同上书,P462。
    ③[韩]廉想涉:《无花果》,东亚出版社,1995年,P486。
    ①郝君峰:《30年代中韩家族小说的叙事比较——以巴金的<家>和廉想涉的<三代>为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②[韩]蔡万植:《浊流》,青木社,1994年,P228。
    ③[韩]蔡万植:《浊流》,新源文化社,2006年,P564。
    ①李箕永:《故乡》,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P291。
    ②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P36。
    ①潭洛非:《巴金的美学思想,》,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P95。
    ①辜也平:《巴金创作综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P145。
    ②同上书,P145。
    ①[韩]廉想涉著:《无花果》,东亚出版社,1995年,P419。
    ②同上书,P847。
    ③吴晖湘:《20世纪家族小说叙事方式的转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6期。
    ①巴金:《关于〈家〉》,大象出版社,2002年,P93
    ①[韩]李光奎:《韩国家族的结构分析》,一志社,1975年,P276。
    ①许祖华:《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重庆三峡学报》2005年第4期。
    ①[韩]廉想涉:《文学少年时代的回忆》,权宁珉编:《廉想涉全集》12,民音社,1987年,P212。
    ①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P26。
    ②同上书,P240。
    ③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①[韩]权宁珉:《韩国民族文学论研究》,民音社,1988年,P112。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331。
    ①凌鹤:《关于新心理主义小说》,转引自王永生:《中国现代文论选》第2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P130。
    ②[韩]李甫永:《廉想涉文学论》,金文书籍,2003年,P18。
    ③顾琅川:《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型》,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0年3期,P34。
    ④[韩]宋河春:《日帝时代的知识分子》,廉想涉《三代》,春园文化社,1995年,P530。
    ①巴金:《我和文学》,《巴金选集》第十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P330。
    ②[韩]廉想涉:《文学上的集团意识和个人意识》,权宁珉编:《廉想涉全集》12,民音社1987年,P167。
    ①程光炜著:《文学史研究的兴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P60。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497。
    ①张民权:“试论巴金小说的《生命》体系”,《文学评论》,1985年,第1期。
    ①[韩]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38-39。
    ②同上书,P38-39。
    ③同上书,P493。
    ①廉想涉著,卫为、枚芝译:《三代》,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P259。
    ②同上书,P319。
    ①巴金:《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P297
    ①[韩]金成玉:《廉想涉的<三代>与巴金的<家>比较研究》,(株)韩国教育媒体,2001年。
    [1]奥尔格·朗.巴金和他的作品——两个革命中的中国青年[M].美国哈佛大学出版,1967。
    [2]巴金.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巴金.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4]巴金.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5]巴金.随想录(第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巴金著、王毅钢选编.写作生活的回顾[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7]巴金.爱情三部曲·总序,《巴金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8]巴金.我和文学,《巴金选集》(第十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9]巴金.巴金自述[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10]巴金.巴金選集[M].第一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1]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M].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12]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巴金创作研究小组编.巴金创作评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3]陈节.中国人情小说通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4]蔡美花等.朝鲜文学史(古代部分)[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15]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6]陈蒲溥.韩国古代寓言史[M].长沙:岳麓书社,2004。
    [17]陈显磐.中国近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8]程光炜等著.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9]程光炜著.文学史研究的兴起[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20]池金山等编著.韩国教育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21]杜波罗留波夫.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文学论文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2]恩格斯著,张仲实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23]费正清.美国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24]冯光廉主编.中国新文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5]傅子久主编.中国新文学(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6]辜也平.巴金创作综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27]郭镇之主编.跨文化交流与研究——韩国的文化与传播[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28]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编.鲁迅杂文选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9]何其芳.关于现实主义[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
    [30]胡适.胡适文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1]胡适.白话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32]教材编写委员会编.中国现当代文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33]金柄民.朝鲜文学史(近现代部分)[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
    [34]金柄珉等著.朝鲜——韩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昆仑,2004。
    [35]金宽雄.韩国古小说史稿(上卷)[M] .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8。
    [36]金允植等.韩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37]九院校编写组编.中国现代文学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38]老舍.四世同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39]乐黛云.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40]乐黛云等.比较文学原理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1][美]勒内·韦勒克(Wellek, Rene),奥斯汀·沃伦(Warren, Austin)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4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3]李箕永.故乡[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
    [44]李岩、徐健顺.朝鲜文学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5]李元淳等.韩国史[M].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46]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饮冰室文集》第一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47]凌鹤.关于新心理主义小说,转引自王永生《中国现代文论选》(第2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
    [48]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2006。
    [49]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潇华编《文化名人谈青少年教育》[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
    [50][法]罗杰·加洛蒂,吴岳添译.论无边的现实主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51][德]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3]孟华译.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4]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55]沈义琳.韩国人性格试析.《韩国学论文集》(第一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56]宋日家.巴金小说人物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
    [57]孙中田,张芬,肖新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58]孙中山.三民主义[M].岳麓书社,2000。
    [59]潭洛非、谭兴国著.巴金美学思想论稿[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60]汤晨光.老舍与现代文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1]汪应果.巴金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62]王安忆.纪实与虚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63]王雄.传世古[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4]韦旭升.中国文学在朝鲜[M].亚细亚文化社,1994。
    [65]韦旭升.朝鲜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6]文日焕.朝鲜古典文学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67]翁芝光.中国家庭伦理与国民性[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68]许辉勋、蔡美花.朝鲜文学史-古代中世部分[M].延吉:延大出版社,2003。
    [69]徐恩禄、权伍铣编著.韩国风俗民情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70][瑞士]雅各比·布克哈著,何新译.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1]易征、张绰.谈谈三家巷里的人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
    [72][美]伊恩·P·瓦特(Watt,lanp.)著,高原、张照进等译.小说的兴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73]尹允镇.朝鲜现代小说艺术模式研究[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74]尹允镇等.韩国现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75]尹允镇等.韩国文学史[M].21世纪韩国语专业系列教材,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76]袁振声.巴金小说艺术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
    [77]张民权.巴金小说的生命体系[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78]张德祥.现实主义当代流变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79]赵守正.管子注译(上册)[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
    [80]赵东一等著,周彪等译.韩国文学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1]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82]郑判龙等.朝鲜——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3]朱光潜.谈美书简[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84]朱新山.乡村社会结构变动与组织重构[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1]巴金.文学生活五十年[C].日本东京朝日讲堂讲演会,1980。
    [1]陈然.论二十世纪中国家族家庭小说中的《父与子》[D].福建师范大学,2005。
    [2]楚爱华.从明清到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2007
    [3]戴定华.现代文学中的家族叙事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4]都顺莲.传统的抉择——《三代》与<家>的一个文化比较[D].西北大学,2007。
    [5]郭洪雷.中国小说修辞模式的嬗变-从宋元话本到五四小说[D].山东大学,2006。
    [6]郝君峰.30代中韩家族小说的叙事比较[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7]季桂起.中国小说创作模式的现代转型——论‘五四’小说心理化的精神艺术世界[D].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
    [8]金成鹤.蔡万植《浊流》与老舍《四世同堂》的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
    [9]刘媛.论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家族小说[D].扬州大学,2005。
    [10]马晓丽.论现代家族小说中的长子形象[D].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2004.
    [11]宋向红.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D].厦门大学,2008
    [12]唐靓.中西家族小说中的伦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3]严丽珍.论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D].复旦大学,2008
    [14]杨贤美.20世纪家族小说人物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5。
    [15]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2005。
    [16]赵敏.觉新形象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
    [17]张开荣.从廉想涉的《三代》看中国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D].西南师范大学,2001。
    [18]张文龙.祖——父——子结构与封建家族制度的解体——论巴金的家族小说[D].郑州大学,2006。
    [19]张舟子.在传统和现代之间[D].河南大学,2009
    [1]查鸣.论封闭空间的中国家族小说的叙事因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2]陈翔华.中国古代小说东传韩国及其影响[J].文献,1998(4)。
    [3]代晓冬.血泪控诉深沉咏叹——试论《家》中的青年女性形象[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4]邓狄荣.论五四文学中的《觉醒者》[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7)。
    [5]杜聪.浅析巴金《家》中的男权主义思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2)。
    [6]杜云南.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之历史变迁[J].北方论丛,2009(4)。
    [7]范伟.巴金人格结构中的觉新性和觉慧性[J].江海学刊,2001(3)。
    [8]顾琅川.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现代转型[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0(3)。
    [9]郭志刚.文学论——巴金先生的文学空间[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10]洪瑀钦.韩国文学接受中国文学影响的历史[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9(3)。
    [11]姜燕.儒家美学思想对韩国当代文学的影响[J].当代韩国,2000(秋季号)
    [12]江倩.对‘家’的控诉与传统文化的解构[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1)。
    [13]靳新来.零落成泥碾作尘——巴金《家》中的受害三女性[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
    [14]孔惠惠.鸣凤的塑造和巴金的真实[J].湖北社会科学,2004(6)。
    [15]李大钊.万恶之原[J].每周评论,1917(第30号)
    [16]李建军.有用之用——民族国家想象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J].宜春学院学报,2008(5)。
    [17]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叙事模式[J].柳州师专学报,2003(4)。
    [18]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叙事的话语解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19]刘保昌:“批判与眷怀之间——中国现代家庭小说的叙事品格”,求索2001年第1期。
    [20]刘世楚.谈谈巴金小说《家》里的鸣凤[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6)
    [21]刘世楚.鸣凤形象的价值取向及文化内涵[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
    [22]陆嘉.鸣凤之死的悲剧美——简论鸣凤悲剧的艺术表现[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4(7)
    [23]罗琼.张源溢.韩国近代文学简介[J].社会科学家,2005(7)。
    [24]罗新星.难以割舍的家族情节——新时期家族小说论[J].中国文学研究,2009(2)。
    [25]毛灿月.中国现代家族题材小说中人物关系的结构模式[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26]南燕.《阿Q正传》与《太平天下》的比较研究[J].东疆学刊,2003(2)。
    [27]欧阳友权.人本文学的美学特征[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5(2)。
    [28]朴宰雨.韩国文学全球化与中国化的现状与展望[J].当代韩国,2006(夏季号)。
    [29]王静庄.文化位置与善良人性悖逆的悲剧[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30]王艳慧.论《家》中女性的悲剧形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1]吴定宇.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相撞击的火光[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8年2期。
    [32]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J].新青年,1917(第2卷6号)
    [33]吴晖湘.20世纪家族小说叙事方式的转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4]许祖华.作为一种小说类型的家族小说[J].重庆三峡学报,2005(4)。
    [35]杨联芳.巴金创作中的女性崇拜[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5)。
    [36]余新明.五四启蒙文学思潮论[J].重庆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37]赵祖武.论高老太爷的临终发善[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
    [38]张福贵、刘中树.晚明文学与五四文学的时差与异质[J].中国社会科学,1996(6)。
    [39]张民权.试论巴金小说的《生命》体系.文学评论,1985(1)
    [40]张敏.儒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发展[J].孔子研究,1991(10)。
    [41]张向东.论五四小说叙事中的转述语方式[J].丹东师专学报,1999(3)。
    [42]周芳芸、宋光成.爱与恨交织的生命之歌——鸣凤投湖的悲剧美[J].中国文学研究,1993(7)。
    [43]周吉琼.谭正冲.论巴金的《家》中女性的悲剧意义[J].天府新论,2008(6)。
    [44]周立民.在信仰与文学之间——由信仰解读巴金的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
    究丛刊,2007(3)。
    [1]#12
    [2]金宇鍾.韓國現代小說史[M].成文閣,1994。
    [3]#12
    [4]#12
    [5]#12
    [6]#12
    [7]#12
    [8]#12
    [9]權寧珉.韩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檀大出版部,1981。
    [10]李光奎.韓國家族?構造分析[M].一志社,1975。
    [11]#12
    [12]#12
    [13]蔡萬植.蔡萬植全集(2)[M].創作社,1987。
    [14]#12
    [15]#12
    [16]#12
    [17]#12
    [18]#12
    [19]#12
    [20]#12
    [21]#12
    [22]#12
    [1]#12学院国语文学,2000。
    [2]#12
    [3]#12
    [1]#12
    [2]#12
    [3]#12
    [4]#12
    [5]#12
    [6]#12
    [7]金慶洙.“廉想涉長篇小說硏究”.一潮閣, 1999。
    [8]#12
    [9]金東仁.“关于对小说的朝鲜人的思想”.《学之光》,1918(l8)。
    [10]金東仁.“韓國近代小說考”《思想界社》,1955(524 ?)。
    [11]#12
    [12]#12
    [13]#12
    [14]#12
    [15]#12
    [16]#12
    [17]#12
    [18]#12#12
    [19]#12
    [20]#12
    [21]#12
    [22]#12
    [23]李光洙.“??生活30年”.《朝光》,1931(5)。
    [24]#12
    [25]#12
    [26]#12
    [27]#12
    [28]#12
    [29]#12
    [30]#12
    [31]#12
    [32]#12
    [33]#12
    [34]#12
    [35]#12
    [36]#12
    [37]#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