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闽籍翻译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福建(闽)地处中国东南,背山面海,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近现代众多的翻译家。“闽籍翻译家”群体为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近百年的时间中,中国经历了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日甲午战争、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重大的历史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与闽籍翻译家相关联。本文主要运用历史学的方法,分别从1840-1894年、1895-1910年、1911-1949年这样三个历史阶段来考察各个时期闽籍翻译家的翻译活动、主要成就以及社会影响等。积极吸收与利用学术界现有的研究成果,把每一阶段中的重要人物、重要译作作为我们研讨的重点,如林则徐、陈季同、严复、林纾、辜鸿铭、林语堂、郑振铎等:同时,我们也注意一些鲜为人知的译作、翻译家的挖掘,如对东京闽学会出版翻译的各种翻译书籍进行收集与整理。通过这些工作,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一部简明的、以闽籍翻译家为骨干的中国近现代翻译史,在此基础上探讨福建故土与闽籍翻译家群体的因缘: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近现代基督教、移民、留学和新式教育与闽籍翻译家的关系。论文认为,近代以来福建出现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并非偶然,而是有其优越的自然地理因缘和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积淀:闽籍翻译家不但人数多,翻译作品无数,更重要的是水平高,独领风骚一百年。一部闽籍翻译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中国翻译史;闽籍翻译家翻译的作品多是经世致用之作,与时政紧密关联,对于中国近现代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近现代每一步进步都和他们息息相关;闽籍翻译家还具有故土的情怀,为近现代福建历史书写了辉煌的篇章。
During th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era, numerous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werecultivated in Fujian Province (also called as Min), a coastal and mountainous province inSouth-east China, with unique geographic surroundings and rich cultural heritage. For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from the Opium War in 1840 to the founding of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China witnessed many historical events, such theSecond Opium War,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the 1894 Sino-Japanese War、theReform Movement,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May 4th Movement and theNew-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Fujian translators made aspiring contribution to thesocial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a as almost every revolution had certain relation withthem. This thesis in the historical way, delves into the translating activities, theachievement and the social influences that the Fujian translators made in the threedifferent periods of 1840-1894, 1895-1910, and 1911-1949.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study in the academic field, the paper focuses on introducing the leading translators andtheir main works in different periods, taking Lin Zexu, Chen Jitong, Yan Fu, Lin Shu, GuHongming, Lin Yutang and Zheng Zhengduo etc., as examples. At the meantime, someunknown translators and their works are also our concern in the paper, esp. the collectionof the translated works by some students and scholars who studied in Tokyo, Japan andwho founded an academic school called Min Xuehui (Fujian Academy). On studyingthis, an outline of modern translation history in China is drawn, with Fujian translators asits main participants; and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Fujian and the colony oftranslators is discussed, ie, the link of the translators to, say, the Fujian Arsenal Academy, the moderrn Christianity in Fujian, the immigrants, the phenomenon of studying abroadand the westernized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owing to thesuperior landscape and the profound accumulation of its social culture, it is not accidentalto have the emergence of large quantities of outstanding translators in modern Fujian. TheFujian translator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history not only becauseof the large number of the translators and the translated works, but also because of theexcellence of the works which were unsurpassable for over a century. To some degree, the translation history of Fujian can be claimed as that of China, for the works translated by them were of practical utilit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urrent affairs at that time. Thetranslators exerted great influences on the modern society of China and theircontribution was closely bound up with the every progres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At last, the passion of the translators to their hometown can never be neglected, whichdevoted a great chapter to the history of Fujian Province.
引文
1 J.C.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转引自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页。
    2 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修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第6、7页。
    1 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 刘嫦:《也谈归化与异化》,《外语学刊》,2004年第2期。
    3 韩子满:《文学翻译的杂合研究》绪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12页。
    1 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参见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厦门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
    3 严复以及后面所提及的各位翻译家,因后面章节将会进行全面的介绍,所以在此作不具体说明。
    1 郑江、延龄:《拓开严复研究的新局面——’93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93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5.
    2 见林平汉:《‘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1998。
    3 王栻著:《严复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10月。
    4 章回著:《严复》,北京:中华书局,1962: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1:欧阳哲生著:《严复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杨正典著:《严复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罗耀九主编;林平汉,周建昌编著:《严复年谱新编》,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
    5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习近平主编:《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张志建著:《严复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刘桂生等编:《严复思想新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陈越光,陈小雅编著:《摇篮与基地:严复的思想和道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马勇著:《严复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黄克武著:《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1 比如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8月;第二章第三节:严复的“天演之学”与经验论。
    2 俞政著:《严复著译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沈苏儒著:《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高惠群,乌传衮著:《翻译家严复传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0.
    3 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研究百年回眸》,《福建外语》1998年第3期;黄克武:《严复的翻译:近百年来中西学者的评论》,《东南学术》1998年第4期;张雪萍:《近十年来严复思想研究综述》,《新疆社会科学》2005年1月;苏中立、涂光久:《严复思想与近代社会》,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6年6月。
    4 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研究百年回眸》,《福建外语》1998年第3期。
    5 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1;孔庆茂著:《林纾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曾宪辉:《林纾》,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3年8月;林纾著;林薇选注:《林纾选集.小说卷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附《林纾传》;朱碧森著:《女国男儿泪:林琴南传》,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9。
    6 薛绥之、张俊才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1 韩洪举著:《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与传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钱钟书等著:《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曹素璋,《林纾的翻译小说与近代社会思潮》,《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王萱:《林纾的翻译及小说创作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2003年4月;林娟著;苏文菁指导:《在中国文学传统与外国文学资源之间:谈林纾的翻译和创作实践》,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未刊稿),2002;林佩璇:《林纾翻译小说新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贺志刚:《林纾和林纾的翻译》,《国外文学》2004年第2期;苏桂宁:《林译小说与林纾的文化选择》,《文学评论》2000年第5期:王宁、杨水良:《浅谈林纾的翻译思想》,《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2 韩洪举:《论林纾翻译小说的爱国动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6月;尚文鹏:《论林纾“误译”的根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0年第6期;吴慧坚:《严林翻译的社会效应与文本和信息传递方式的选择》,《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10期;王秀云:《是翻译还是整理——质疑林纾的“翻译”》,《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17期;王建开:《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一场论争与转型——谦论林纾与新文学家的译介观》,《上海翻译》2005年第3期。
    3 桑兵:《陈季同述论》,《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4期。
    1 参见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引言》,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2 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
    3 黄兴涛著:《文化怪杰辜鸿铭》,北京:中华书局,1995。
    4 孔庆茂著:《辜鸿铭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严光辉著:《辜鸿铭传》,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姜克著:《学贯中西 惊世奇才:辜鸿铭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李玉刚著:《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5 王宏:《略论翻译奇才辜鸿铭》,《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樊培绪:《理雅各、辜鸿铭英译儒经的不及与过》,《中国科技翻译》1998年8月;吴建华:《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辜鸿铭新评》,《求索》2004年第一期;张小波:《强势语下的无奈——辜鸿铭古籍英译的归化》,《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年10月;史敏:《辜 鸿铭研究述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
    1 田宛清:《近年林语堂研究综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寥锋:《近二十年林语堂研究资料综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 万平近著:《林语堂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万平近著:《林语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王兆胜著:《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王兆胜著:《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李勇著:《本真的自由:林语堂评传》,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施萍:《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未刊稿)2004年4月;周仕宝:《林语堂的翻译观》,《外语学刊》2004年第2期;杨玉文:《林语堂与文学翻译》,《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2004年6月;郎江涛、王静:《林语堂译学思想评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9月;李永康:《林语堂翻译文本的文化解读》,《彬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6。
    3 陈福康编著:《郑振铎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陈福康著:《郑振铎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
    1 吴建明:《郑振铎与翻译》,《龙岩师专学报》2001年5月;刘国忠:《译史探真——郑振铎:中国近代翻译理论的开拓者之一》,《外语教学》2005年9月;朱肖晶:《接受修辞学与翻译——兼评郑振铎译飞鸟集与周策纵失群的鸟》,《外语研究》1998年第一期;陈晋:《郑振铎研究资料目录》,《文献资料》1998年2期;陈晋:《郑振铎研究综述》,《文献资料》1998年2期。
    2 詹冠群著:《黄乃裳传:维新志士.拓荒者.革命党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6:黄启权主编:黄步銮,黄拔灼副主编;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黄氏委员会编:《黄乃裳黄乃模学术研究文集》,福州: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黄氏委员会,2001;肖忠生著:《黄乃裳—生活动大事记》,福州:福州市社会科学所地方史室。1990;福州市华侨历史学会编:《黄乃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编者,1992.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闽清县委员会文史工作组编:《闽清文史资料.第一辑:黄乃裳专题》,闽清(福建省):编者,1982:肖忠生:《黄乃裳对教育的贡献》,《教育评论》2003年第6期;詹冠群:《论黄乃裳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兼谈新发现的史料》,《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2。
    3 尹德翔:《<四述奇)俄京观剧史料述评》,《哈尔摈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李长林:《略议两部国人巴黎公社目击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9月;薛晖:《清朝使臣记载的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王熙:《张德彝赴欧所见的西洋器物》,《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月:张生:《张德彝巧辩中西文化》,《中国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10期;刘晓江:《张德彝音乐思想叙论》,《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黄万机:《自强、开放的探寻与呼吁——晚清旅外文学初探》,《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4 岳峰、林本椿:《黄加略——曾获法国皇家文库中文翻译家称号的近代中国翻译先驱》,《中国翻译》2004年1月;宋向红:《论黄嘉略对孟德斯鸠中国观的影响》,《莆田学院学报》2003年12月;薛世平:《一个对孟德斯鸠有深刻影响的莆田人——黄嘉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第一期;许明龙:《黄加略与早期法国汉学》,中华书局 2004年1月。
    1 沈渭滨主编:《近代中国科学家》,林庆元《魏瀚》,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欧阳军喜:《林长民与五四运动——兼论五四运动的起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谷桂秀:《刘崇佑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苏新春:《“实用”观念中的20世纪中国语言学》,《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4:宋鸣华,林本椿:《口译一部茶花女,造就一个翻译家——记被遗忘的翻译家王寿昌》,《中国翻译》2003年7月;林怡,卓希惠:《外困还期得句工——近代著名翻译家王寿昌及其<晓斋遗稿>》,《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5月;李瑞明:《三元与三关——陈衍与沈曾植的诗学离合》,《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5期;周薇:《陈衍“以诗存史”诗史观论析》,《学海》2005、4;林怡:《简论晚清著名闽籍女作家薛绍徽》,《东南学术》2004年增刊;张学惠:《新加坡学者李元瑾对林文庆思想研究的观点概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创刊十周年增刊;傅国涌:《一代报人林白水之死》,《文史精华》2004、4;许长安:《周辨明、林语堂、罗常培的厦门方言拼音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车文博:《纪念一代心理学大师——唐钺教授(发言)》,《心理科学》第25卷;李双洁:《直译加注释——评梁遇春的翻译风格》,《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0月;青禾著:《杨骚传》,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有些只是涉及,不是专题论文,录出以供参考。
    1 具体见王弘印:《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2月,第93-105页。
    1 清代台湾隶屈福建,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5年)福建省增设台湾府;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台湾从福建析出设立台湾省,本论文所讨论的“闽籍翻译家”不包括台湾籍翻译家,为统一行文,此处所言福建地理,不包括台湾。
    2 指49年以后的建置而言。
    1 资料来源:《福建日报》社编:《八闽纵横》(福建地方史料·内部资料·第一集),1980年2月。
    2 有关福建地理的数据,参见汪征鲁主编:《福建史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4页。
    1 《泉州港辉煌历史和海外交通史》,http://www.qzwb.com/gb/content/2003.03/10/content_740011.htm
    2 具体参见汪征鲁主编:《福建史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82-84页;陈自强:《泉漳集》,国际华文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21-166页
    1 参见林国平:《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 2005年1月,第4页。
    2 何绵山:《闽文化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2-3页;详见林国平,《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 2005年1月。
    3 参见高令印、陈其芳:《福建朱子学》,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6年10月,第1-12页。
    1 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第3-4页。
    2 参见林国平:《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 2005年1月,第6-7页。
    1 其他与亚洲各国等的交往具体的内容可以参阅:林金水,谢必震主编:《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2 李英武:《丰富多彩 双向互动——中日文化交流史探析》,《唐都学刊》,2005年5月。
    3 刘泽亮:《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259-164页。
    1 汪征鲁主编:《福建史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413页。
    2 本书所指“基督教”都是广义上的含义,包括天主教与新教等。
    3 陈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358-364页。
    4 何高济翻译·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中华书局 1981年第65、66页。
    5 陈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370页。
    1 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大象出版社 2003年2月,第183-189页。
    2 汪征鲁主编:《福建史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416页。
    3 龚缨晏:《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载黄时鉴主编:《东西交流论坛》,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3月。
    4 见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一)》,内收《熙朝崇正集》,台湾:台湾学生书局 1966年11月;有关研究可以参见林金水:《试论艾儒略传播基督教的策略与方法》,《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陈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373-381页。
    1 郭慕夫:《第一位中国主教——罗文藻(1616-1692)》,《中国天主教》2002年第一期;陈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年11月,第384-389页。
    2 林金水:《中西礼仪之争在福建》,《教育评论》1995年第3期。
    3 孙昌武:《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前言”,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第1页:案:有人认为《四十二章经》是最早的佛经译本,但著名的佛教学者吕澄先生否定了这种说法,具体参见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8月,第20-27、276-282页。
    4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98年6月,第18-94页。
    1 [唐]道宣:《高僧传合集·续高僧传》卷一,《陈南海郡西天竺沙门拘那罗陀传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2,第109页下。
    2 [唐]道宣:《高僧传合集·续高僧传》卷一,《陈南海郡西天竺沙门拘那罗陀传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2,第109页下。
    3 参见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第34页。
    4 参见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第34页。
    5 [唐]道宣:《高僧传合集·续高僧传》卷一,《陈南海郡西天竺沙门拘那罗陀传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2,第109页下。
    6 参见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第34、35页。
    1 迁禅师:《摄大乘论释序》,转引自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第36页。
    2 转引自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1998年6月,第49页。
    3 印顺:《摄大乘论讲记·悬论》,福建莆田广化寺印本,第4页。
    4 江文汉:《明清间在华的天主教耶稣会》,知识出版社 1987年6月,第98页;另外在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也有传教士译著书目,但是很多没有明确翻译地点或出版地点。参见[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 1995年11月。
    1 汪征鲁主编:《福建史纲》,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第416页。
    2 《明心宝鉴》1590年被翻译成西班牙文,是第一部是中文翻译成西文的著述。见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大象出版社 2003年2月,第204页。
    3 [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224-226页。
    4 郭慕夫:《第一位中国主教——罗文藻(1616-1692)》,《中国天主教》2002年第一期。
    5 林金水主编:《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建教育出版社,第406-410页。
    6 林金水主编:《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建教育出版社,第367页。
    7 林金水主编:《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建教育出版社,第366页。
    1 有关黄加略生平可以参阅许明龙:《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中华书局,2004年1月;岳峰、林本椿:《黄加略》,载《中国翻译》,2004年1月第一期。
    2 许明龙:《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125页。
    3 董海樱:《<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评介》,《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1 岳峰、林本椿:《黄加略》,载《中国翻译》,2004年1月第一期。
    2 薛世平,《一个对孟德斯鸠有深刻影响的莆田人——黄嘉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第1期。
    3 岳峰、林本椿:《黄加略》,载《中国翻译》,2004年1月第一期。
    4 许明龙:《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中华书局,2004年1月.以及许先生一系列有关黄加略的研究论文。
    5 林金水主编:《福建对外文化交流史》,福建教育出版社,第310、311页。
    1 梁启超:《排外平议》,郑振铎《晚清文选》,第469页。
    2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参见丁伟志等:《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5月,第2页。
    3 丁伟志等:《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5月,第3页。
    1 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329页。
    2 丁伟志等:《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5月,第4-6页。
    3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342页。
    4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第一卷第九章,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350页。
    5 以上皆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448页。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第360页。
    2 见龚缨晏:《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东西交流论谭》,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3月,第246页,此类可笑而无知的言语甚多,可以参阅熊月之:《晚清社会对西学的认知程度》,载王宏志主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3月,第28-42页。
    3 见龚缨晏:《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东西交流论谭》,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3月,第261页.
    4 见龚缨晏:《鸦片战争前中国人对英国的认识》,《东西交流论谭》,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3月,第262页.
    1 马克思:《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26页。
    2 林则徐精通满文,曾经把司马光的《谏院题名记》、韩愈的《诗说》翻译成满文,扬名京师,“钦取翻译第一名,授遍修。”,参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2年11月,第83页。
    3 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第218页注3。
    4 可以参阅邵雪萍、林本椿:《林则徐和他的翻译班子》,《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2、13页;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齐鲁书社2005年8月,第13、14页: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第217页所言为最初三人,没有梁进德.
    5 [美]裨治文:《鸦片贸易危机》,《中国丛报》第8卷第2期,1839年6月号,转引自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 齐鲁书社 2005年8月,第12、13页。
    1 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第269页。
    2 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第251页。
    1 1839年6月10日,林则徐派出三位幕僚同在广州开设眼科医院的美国传教士伯驾会面,谈话中他们仔细讨论了有关地理方面的问题,伯驾献出了一本《各国地图集》,一部地理书,一个地球仪供林则徐使用.林则徐还曾接见裨治文,谈话中提到想得到地图、地理书和其他外文书籍,特别是马礼逊(R.Moeeison)的《英华字典》(APictio ary of thiuee Language),见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第二版,第251-254页。
    2 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齐鲁书社 2005年8月,第15页。
    3 小方壶斋与地从抄再补编,上海书局,1931。
    4 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第304页。
    1 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第273页。
    2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第330、331页。
    3 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第314页。
    4 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齐鲁书社 2005年8月,第18、19页。
    5 《会奏拟具檄谕英吉利国王底稿恭候钦定折》、《拟谕英吉利国王檄》,《林文忠公政书》,中国书店 1991年11月,第135页。
    1 杨国桢:《林则徐传》,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第315页。
    2 丁韪良:《同文馆记》,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中华书局1957年,第4页。
    3 京师同文馆翻译西书目录可以参见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京师同文馆翻译西书目录”,第78-80页;“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统计表”,第98页,齐鲁书社2005年8月。
    4 有关方面的研究比较重要的有孙占元:《福州船政前学堂与中国近代海防教育》,《山东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郑顺剑:《福建船政学堂与近代西学传播》,《史学月刊》1998年第4期;潘懋元:《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东南学术》1998年第4期等。我们在后面要专章讨论,此从略。
    1 有关罗丰禄的介绍参照邵雪萍:《能事闻重译,传经固绝伦——记外交翻译家罗丰禄》,《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20-29页。
    1 福建省通志局编纂:‘福建通志》卷三四。
    2 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54页。
    3 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58页。
    1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18页。
    2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第121页。
    1 有关其社会活动情况,可以参看詹冠群著,《黄乃裳传:维新志士.拓荒者.革命党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6。
    2 有关严复我们下章有专节讨论,此不详述。
    3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第39-43页。
    4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8月,第39、40页。
    1 韩子满:《文学翻译的杂合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07页。
    1 《戊戌政变记》,转引自丁伟志等:《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5月,第174页。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38页。
    2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58页。
    3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80页。
    4 郭豫明主编:《中国近代史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4-208页。
    1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41页。
    2 郭豫明主编:《中国近代史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笫211页。
    3 郭豫明主编:《中国近代史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16-225页。
    4 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42页。
    5 有关翻译日本书籍的具体背景与原因可以参阅: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6-12页。
    6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年版,第173页。
    1 其实有各种分期,而且各有其道理,此据王继权说,见其《略论近代翻译小说》,载王志宏:《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43-55页。
    2 孙应样:《严复年谱》1877年5月13日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29页。
    3 孙应样:《严复年谱》1877年12月22日条,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43页。
    1 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1月,第87页。
    2 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1月,第89页。
    3 见第3章相关内容。
    4 《严几道年谱》以为在1896年翻译,此据孙应详说法。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79页。
    1 王拭:《严复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319-1321.
    2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87页。
    3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87页。
    4 此是大概的统计,其版本数目远远大于这些。资料来源:孙应样:《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33-134页。
    1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85页。
    2 孙应样:《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67-168页。
    3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74页。
    4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94页。
    5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50页。
    6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170页。
    7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笫202页。
    1 孙应祥:《严复年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203页.
    2 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第333页.
    3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208-210、219页。
    4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316页。
    5 指吕碧城,严复女弟子,提倡妇女解放,以从事女子教育为职志。
    1 孙应祥:《严复年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332-333页。
    2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331、333、336页。
    3 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1月,第77页。
    4 具体数目一般认为是160多种,但也有180多种和200多种的说法(此类应该是包括其他文学体裁作品的数日),今以王森然《评传》与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为准。
    5 《清代野史大观·五·清代述异》卷十一,上海书店1981年6月,第53页。
    1 苎纾:《冷红生传》,《林琴南文集》,中国书店1985年3月影印本,第25页。
    2 资料来源: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1月,第78、79页。
    1 此书翻译时间颇有争议,但一般认为是在1896-1898年间,此依曾宪辉:《林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59-69页。
    2 施蛰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一》,上海书店1990年10月。第140页。
    3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66页.
    4 或说是王自己与林纾友善,因其丧妇,郁郁寡欢而请与译书,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66页。
    1 林纾:《黑奴吁天录跋》,灵石:《读黑奴吁天录》,见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272页.
    2 施蛰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一》,上海书店1990年10月。第215-217页。
    1 参看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02-108页.
    2 郭沫若:《我的童年》,林薇:《林纾选集》小说卷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322页。
    3 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1月,第80页;此说其实不确切,林纾不是桐城派弟子,在古文方面他虽然颇为自得,但和吴汝纶、严复等还是难以相提并论。
    4 林纾:《孝女耐儿传序》,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书店1987年6月,第609-610页.
    5 林纾:《孝女耐儿传序》,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书店1987年6月,第609-610页。
    6 韩洪举:《林纾的“口译者”考》,《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6月第3期.
    1 曾宪辉:《林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60-64页。
    1 林庆元:《魏翰》,载林公武、黄国盛主编:《近现代福州名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465-468页.
    2 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甲集之一·集蓼编》,第6页。
    3 (日)伊原泽周:《务农会在戊戌变法运动史上的地位》,见王晓秋《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95页。
    1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杨敏曾序》
    2 《福建通志》
    3 《福建通志》
    4 《先妣年谱》
    5 《先妣年谱》
    6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黄裳治序》
    1 《中国江海险要图志·黄裳治序》
    2 陈寿彭译《家菌长养法》序。
    3 《家菌长养法》提要。以下各书如无特别说明,皆以福建图书馆馆藏版本为准,不一一标明。
    1 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福建省通志·人物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第340页
    2 《喝茫蚕书·林启副题》
    1 林公武、黄国盛主编:《近现代福州名人》,《程树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457-458页。
    1 参见卞孝萱、 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林长民传略》,团结出版社1995年2月.第90、91页。
    1 曾珠璇:《沟通中西文化的杰出代表——辜鸿铭》,《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87-100页。
    2 参见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2-11页
    1 参见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高君梦旦传》,团结出版社1995年2月,第376-382页。
    1 薛绍徽:《中国江海险要图志<后序>》
    1 邵雪萍:《陈衍与经济翻译》,《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80-81页。
    1 苏毅林:《曾掀起凡尔纳热潮的译坛伉俪》,《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77页,有关该书内容与具体评价我们后面还将提到,此不详述。
    2 参见林公武、黄国盛主编:《近现代福州名人》,《林白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231-234页。
    1 康有为:《强学会叙》
    2 康有为:《万木草堂小学学记》
    3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4 严复:《论世变之亟》
    5 高凤谦:《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
    6 韩子满:《文学翻译的杂合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0月,第87页。
    1 可以参阅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四川出版集团2005年6月。
    1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33-35页:孙中山先生之所以成为坚定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这和他唯物主义的进化论思想有关,冯先生此两阶段说甚为精辟。见蒋国保等:《晚清哲学》,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第609-613页。
    2 陈独秀:《敬告青年》,《青年杂志》第一卷第1号,参见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齐鲁书社2005年8月,第275页。
    3 参见郭豫明主编:《中国近代史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60页,此三方面内容皆参见此书第360-363页。
    1 具体可以参见王继平:《论清末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载《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359-367页。
    2 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齐鲁书社2005年8月,第285页。
    3 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齐鲁书社2005年8月,第29I页.
    1 林纾:《畏庐诗存自序》,见曾宪辉:《林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253页。
    2 林纾:《三谒崇陵记》,见曾宪辉:《林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259页.
    3 林纾:《七十自寿诗》自注,见曾宪辉:《林纾》,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266页.
    4 见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278页。
    5 林薇:《林纾选集>小说卷上,《林纾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第3 15页。
    6 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276页。
    7 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279页。
    8 罗志田:《林纾的认同危机与民初的新旧之争》,《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7月,第280页。
    1 林语堂生平参见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79-81页。
    1 参见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年1月,第107页。
    2 有关翻译著作的数目,《中国翻译家辞典》和《辞海》相关条目有偏差,以上据林语堂先生次女林太乙先生的整理,见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114页。
    3 林语堂译:《浮生六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1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2。
    2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10月英文版,第333-336页。
    3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10月英文版,第335、336页。
    1 郑振铎简历参见郑尚明:《文学家郑振铎简介》,《长乐文史资料》第二辑,第99-101页;陈福康:《郑振铎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6月,第13-83页。
    2 陈福康:《郑振铎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6月,第377页。
    1 陈福康:《郑振铎论》,商务印书馆1991年6月,第392页。
    2 郑尔康:《星陨高秋——郑振铎传》,京华出版社2002年3月,第39-41页。
    3 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8月,第116-120页。
    1 具体情况参阅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晚清和民国时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85-97页。
    2 见青禾著,《杨骚传》,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30页。
    3 参见李双洁:《直译加注释、堪称好文笔——试评粱遇春的翻译风格》,《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以下诸家大都参见此书,感谢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诸同人对他们作出了深入研究。
    1 见林佩璇:《冰心的翻译贡献》,《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另参见冰心:《谢冰心自传》,《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254-256页。
    1 见林瑞芳:《许地山译事》,《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另见宋益乔:《许地山传》,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年1月。
    2 参见许长安:《周辨明、林语堂、罗常培的厦门方言拼音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3期。
    1 唐红:《心理大师,翻译名家——记心理学翻译家唐钺》,《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1 参见拙作:《西风乍起、黄氏昆仲——记翻译家黄嘉德及其胞弟黄嘉音》,《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另参见黄嘉德:《黄嘉德自传》,《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751-754页。
    2 见严晓瑜:《高名凯生平译事》,《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1 见汪方挺:《记俳句翻译家林林》,《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 见陈明达:《林疑今的翻译理论和实践》,《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另参见林疑今:《林疑今自传》,《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555-556页。
    1 见施蜇存:《自传》:http://www.sjlib.com.cn/yearn/yearn_shizhecun.htm
    1 韩子满:《文学翻译的杂合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0月,第94页.
    2 韩子满:《文学翻译的杂合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14-122页。
    1 参阅潘懋元:《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东南学术》1998年第4期。
    2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59页。
    1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60页。
    2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63页。
    3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64页。
    1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66页.
    2 具体的专业设置情况因不是本论文关注的重点,此不详述。可以参阅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66-70页。
    3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66-70页。
    4 潘懋元:《福建船政学堂的历史地位与中西文化交流》,《东南学术》1998年第4期。
    5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59、60页。
    6 这样的刻苦精神保留到后来出洋的留学生中,如福建长乐人梁炳年在法国就是因为刻苦过度而病死法国。见《长乐文史资料》第三辑。
    7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74页。
    8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62页。
    9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62、63页。
    1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42页。
    2 《日本游学指南》,转引自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83页。
    3 资料来源:林国平主编:《福建移民史》第六章,方志出版社2005年1月,第237页。
    1 具体可以参阅陈支平:《福建宗教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389-400页。
    2 以下所述近代福建基督教徒情况除特别说明外都参考陈支平:《福建宗教史》第四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第405-459页;另参见黄新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第三章,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63-91页。
    1 林立强:《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社会》,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9页。
    2 刘海峰等:《福建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293、294页.
    3 刘海峰等:《福建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290-293页.
    4 资料来源:《福建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295、296页。依据“清朝末年教会中学情况表”制作。
    1 Social.Lifc of the Chinese,转引自林立强:《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社会》,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90页.
    2 social.Lifc of the Chinese,转引自林立强:《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社会》,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76页。
    1 该文见詹冠群:《黄乃裳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第31页。
    2 黄嘉德:《我的回忆》,《学海风帆——科技文化名人忆述》,中国文史出版社,第253页。
    3 林田平主编:《福建移民史》第六章,方志出版社2005年1月,第226页。
    1 参见孔庆茂:《辜鸿铭评传》第一章,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12月,第23-28页。
    1 参见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第77、78页。
    2 详见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00-102页。
    1 参见拙文:《西风乍起,黄氏昆仲——记翻译家黄嘉德及其胞弟黄嘉音》,《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第205-213页。
    2 翁同稣:《翁同稣日记》,见《陈季同编年事辑》,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16页。
    1 见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5年1月,第18页。
    2 见庄明水:《严复与林纾》,《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化》,海风出版社2003年9月,第215-223页。
    1 转引自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0月,第9页。
    1 鲁迅:《热风·随感三十六》,《鲁迅全集》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 熊月之曾认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经历了“疑忌——接触——试用——对比——信服”五个阶段。见韩子满:《文学翻译杂合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15页。
    3 参见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第51-54页。
    1 “闻前言者造而问余曰:甚矣先生之言,无异杞人之忧天坠也!今夫异族之为中国患,不自今日始也.自三代以迄汉氏,南北狺狺,互有利钝。虽时见侵,无损大较,固无论已。魏晋不纲,有五胡之乱华,大河以北,沦于旃裘羶酪者近数百年。当是之时,哀哀黔首,衽革枕戈,不得喙息,盖几靡有孑遗,耗矣~息肩于唐,载庶载富。及至李氏末造,赵宋始终,其被祸乃尤烈。金源女真更盛迭帝。青吉斯汗崛起鄂诺,威儋欧洲。忽必烈汗荐食小朝,混一华夏,南奄身毒,北暨俄罗,幅员之大,古未有也。然而块肉沦丧,不及百年,长城以南,复归汉产。至国朝龙兴辽沈,圣哲笃生,母我群黎,革明弊政,湛恩汪秽,盖三百祀于兹矣。此皆著自古昔者也。其间递嬗,要不过一姓之废兴,而人民则犹此人民,声教则犹古声教,然则即今无讳,损益可知。林林之众,讵无噍类l而吾子耸于达尔文氏之邪说,一将谓其无以自存,再则忧其无以遗种。此何异众人熙熙,方登春台,而吾子被发狂叫,白昼见魅也哉?”(严复:《原强》)
    2 严复:《论世变之亟》
    3 严复:《原强》
    4 严复:《原强》
    5 严复:《原强》
    1 严复:《原强》
    2 严复:《救亡决论》
    3 严复:《救亡决论》
    4 严复:《救亡决论》
    5 严复:《天演论自序》
    6 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严复集》第3册,笫560页。
    1 李泽厚:《论严复》,《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6月,第126页。
    2 转引自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8月,第57页。
    3 胡适:《四十自述》,欧阳哲生编:《胡适文集》(1),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6、47页。
    1 严复:《救亡决论》
    2 严复:《救亡决论》
    3 严复:《原强》
    4 刘海峰等:《福建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10月,第305、306页。
    1 严复:《原强》
    2 严复:《宪法大意》
    3 严复:《宪法大意》
    4 郁奇虹:《林纾翻译试论》
    5 郁奇虹:《林纾翻译试论》
    1 《宪法原理》序
    2 《国家政府界说》序
    3 《政党论》序
    1 高妙永:《王亚南生平译事》,载《福建翻译家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12月.
    2 严复:《救亡决论》
    3 参见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7月,第69-107页。
    1 严复:《原强》
    2 严复:《社会进化论》
    3 严复:《原强》
    1 严复:《社会进化论》
    2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第98、99页。
    3 《陈季同编年事辑》,见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18页。
    4 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98、99页。
    5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70页。
    1 参见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7月,第109-116、103页。
    2 参见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第七章,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年7月.
    3 转引自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2005年1月,第111页。
    1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15页。
    2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22、123页.
    3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122页.
    4 “文学”之定义有狭义有广义,本节所言,指广义文学,“述作之总称也。”见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3-5页。
    5 孙昌武:《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前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8页注4.
    6 李四龙翻译.[荷]许理和著:《佛教征服中国》,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7 孙昌武:《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前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4页。
    1 王田维:《论近年之学术界》;刘熙载:《艺概》卷一;胡适:《白话文学史》。以上分别转引自孙昌武:《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前言,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11、12、14页。
    2 具体参见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
    3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373页。
    4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舨社,2004年10月,第373、375页。
    5 以下参见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第214页。
    1 严复:《救亡决论》
    2 严复:《救亡决论》
    3 这和梁启超相同,他们都是以小说为民族维新的工具,具体可以参见[美]夏志清:《新小说的倡导者严复和梁启超》,载《严复研究资料》,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1月。
    4 严复:《救亡决论》
    5 严复:《法意》按语。
    6 敏泽主编:《中国文学思想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第515页。
    1 参见任访秋:《晚清西学输入与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三期,中山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
    2 参见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156-.1582页。
    3 林纾:《孝女耐儿传序》,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书店1987年6月,第609-610页。
    4 朱羲胄:《林畏庐先生学行谱记四种·贞文先生学行记》,转引自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1563页。
    5 林纾:《孝女耐儿传序》,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书店1987年6月。第609-610页。
    1 张静庐:《中国小说史大纲》,转引自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1564页。
    2 郭沫若:《少年时代》,转引自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年2月,第1575页。
    3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258页。
    4 有关近代小说诸问题,请参看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99-424页:中国传统的小说观念可以参看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一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月。第1-5页
    5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111页。
    1 《陈季同编年事辑》,见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220页。
    2 参见[美]Linell Davis: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第一章Thinking Globally,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文版,2001年9月.
    1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44、45页.
    2 [英]乔治·斯坦纳:《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8月,第38、39页.
    3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3、4页.
    4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5页.
    5 [英]乔治·斯坦纳:《通天塔——文学翻译理论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8月,第38页.
    1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81-102页.
    2 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学术界对于翻译理论的重要性往往认识不足,他们对于翻译理论的合法性不断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可以参阅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第一章,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1-42页。
    3 参见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齐鲁书社2005年8月,第161、162页.
    4 参见福建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刘远芳:《林则徐及其译事活动》,未刊稿。
    5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46-147页。
    1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2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3 参见贺麟:《严复的翻译》,《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6月,第33、34页.
    4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5 这方面可以参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25-128页。
    1 林纾:《鲁滨逊漂流记序》
    2 林纾:《剑底鸳鸯序》
    3 高风谦:《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
    1 高风谦:《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
    2 高风谦:《翻译泰西有用书籍议》
    3 参见《福建翻译家研究》,第137页
    4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222页。
    1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225、226页.
    2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327-333页:另可以参看陈玉刚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年8月,第273-278页.
    3 金圣华等主编:《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6年3月,第186页.
    1 参见《福建翻译家研究》,第146、147页:另见冰心:《我也谈谈翻译》,《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252-256页。
    2 林疑今:《谈翻译》,《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553-556页.
    3 黄嘉德:《翻译经验谈》,《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5月,第750、751页。
    1 有关理论与实践可以参阅[美]Lincll Davis:DOING CUL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ACTION(《中西文化之鉴——跨文化交际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文版,2001年9月.
    2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扉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
    3 详见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55-63页。
    1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4页。
    2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页。
    3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3页。
    4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55页。
    5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5页。
    6 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56页。
    1 李华川译:《吾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84页.
    2 李华川译:《吾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5页.
    3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74页.
    4 罗家伦:《回忆辜鸿铭先生》,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4页。
    5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5页。
    1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6、7页。
    2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62页。
    3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第1-8页。
    4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第2-11页
    5 参见国学网:《沟通中西文化的杰出代表——辜鸿铭》,ttp://www.guoxue.com/master/guhongming/ghm006.htm
    1 参见国学网:《沟通中西文化的杰出代表——辜鸿铭》.ttp://www.guoxue.com/master/guhongming/ghm006.htm
    2 见郭著章等:《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81页。
    1 以上皆见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林太乙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10月英文版,第6页。
    2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自序》英文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2月,第19-20页;参考译文::“我堪能坦白地直陈一切,因为我心目中的祖因,内省而不疚,无愧于人。我堪能暴呈她的一切困恼纷扰,因为我未尝放弃我的希望。中国乃伟大过于她的微渺的国家,无需乎他们的粉饰,她将调整她自己,一如过去历史上所昭示吾人者。”(林语堂:《吾国与吾民·自序》,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2页)
    1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10月英文版,第91页;参考译文:他们之间的意见越是参差,越是一致地以为人类必须有智慧和过者幸福生活的勇气。孟子的那种比较积极的人生观念和老子的那种比较圆滑和顺的观念,协调起来成为一种中庸的哲学,这种中庸的哲学可以说已成了一般中国人的宗教。动和静的冲突,结果却产生一种妥洽的观念,使人们对于这个不得完美的地上天堂也感到了满足。这种智慧而愉快的人生哲学就此产生。陶渊明,在我的心日中他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有着最和谐的性格,就是这种生活的一种典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4月,第85页)
    1 陈季同1894年之后还有译著,此表不列。
    2 张德彝,仅是祖籍福建,表中所列书也不足翻译作品,姑且存此,不作详细论述。
    1 此期林纾翻译仍有一百多部,此不一一著录。具体可以参见《福建翻译家研究》,第57-66页
    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
    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
    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6月
    谢天振、查明建主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郭著章等编著,《翻译名家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王建开,《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1919-1949》,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王向远,《二十世纪中国的日本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
    孟昭毅,李载道主编,《中国翻译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马祖毅、任荣珍,《汉籍外译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李伟,《中国近代翻译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
    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
    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4月
    张今、张宁:《文学翻译原理》(修订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许渊冲,《文学与翻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张经浩,、陈可培主编,《名家名论名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吕俊、侯向群《英汉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施蛰存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0-1919.第11集.第26卷:翻译文学集.一》,上海:上海书店,1990.10
    杜建慧、杨金良、雷万忠,《翻译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桂乾元编著,《翻译学导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郭延礼,《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张国良主编;张国良,裘正义,潘玉鹏编写,《传播学原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陈旭麓,《陈旭麓文集.第一卷:近代史两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高炳康,《福州近代史》,福州:编者,2002
    俞政,《严复著译研究》,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习近平主编,《科学与爱国:严复思想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张广敏主编;林平汉副主编;王民等编委,《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化》,福州:海风出版社,2003
    张志建,《严复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5,
    刘桂生等编,《严复思想新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陈越光,陈小雅编著,《摇篮与墓地:严复的思想和道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福建省严复研究会编,《′93严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
    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福州市严复研究会编,《严复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黄瑞霖主编:福建省严复学术研究会,北京大学福建校友会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
    福州市纪念严复诞辰140周年活动筹备组编,《严复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专辑》,福州:编者,1994
    严复著、孙应祥,皮后锋编,《<严复集>补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严复著、卢云昆编选,《社会剧变与规范重建:严复文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严复著、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严复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牛仰山、孙鸿霓著,《严复研究资料》,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1
    王宪明,语言、翻译与政治:《严复译<社会通诠>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黄克武,《自由的所以然:严复对约翰弥尔自由思想的认识与批判》,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皮后锋,《严复大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杨正典,《严复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孙应祥,《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
    罗耀九主编:林平汉,周建昌编著,《严复年谱新编》,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
    王杖,《严复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章回,《严复》,北京:中华书局,1962.
    高惠群、乌传衮,《翻译家严复传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10
    苏中立、涂光久:《严复思想与近代社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6月
    韩洪举,《林译小说研究:兼论林纾自撰小说与传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孔庆茂,《林纾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
    曾宪辉,《林纾》,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
    朱碧森,《女国男儿泪:林琴南传》,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9
    林纾,《畏庐文集》,上海:上海书店,1992
    林纾,《畏庐续集》上海:上海书店,1992
    林纾,《畏庐三集》上海:上海书店,1992
    林纾著、林薇选注,《林纾选集.小说卷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钱钟书等著,《林纾的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薛绥之、张俊才同编,《林纾研究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孔庆茂,《辜鸿铭评传》,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
    辜鸿铭著、黄兴涛译,《辜鸿铭文集》,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黄兴涛编,《旷世怪杰:名人笔下的辜鸿铭、辜鸿铭笔下的名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李玉刚,《狂士怪杰——辜鸿铭别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黄兴涛,《文化怪杰辜鸿铭》,北京:中华书局,1995
    宋炳辉编,《辜鸿铭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辜鸿铭;冯天瑜标点,《辜鸿铭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
    严光辉,《辜鸿铭传》,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姜克,《学贯中西惊世奇才:辜鸿铭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万平近,《林语堂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万平近,《林语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林语堂著、工爻、张振玉译,《林语堂自传》,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朱艳丽,《幽默大师林语堂》,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王兆胜,《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王兆胜,《林语堂的文化情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王兆胜主编,《解读林语堂经典》,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林语堂,《林语堂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7
    林语堂,《八十自叙》,北京:宝文堂书店,1990.11.
    李勇,《林语堂传》,北京:团结出版社,1999
    李勇,《本真的自由:林语堂评传》,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9
    郑振伟,《郑振铎前期文学思想》,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陈福康,《一代才华:郑振铎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陆荣椿,《郑振铎传》,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陈福康编著,《郑振铎年谱》,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
    陈福康,《郑振铎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6
    郑振铎百年诞辰学术研究会编,《郑振铎研究论文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8
    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詹冠群,《黄乃裳传:维新志士.拓荒者.革命党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6
    黄启权主编、黄步銮、黄拔灼副主编;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黄氏委员会编,《黄乃裳黄乃模学术研究文集》,福州: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黄氏委员会,2001
    肖忠生,《黄乃裳一生活动大事记》,福州:福州市社会科学所地方史室,1990
    福州市华侨历史学会编,《黄乃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福州:编者,1992.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福建省闽清县委员会文史工作组编,《闽清文史资料.第一辑:黄乃裳专题》,闽清:编者,1982
    青禾,《杨骚传》,福州:海峡文艺出版杜,1998
    杨西北,《流云奔水话杨骚:杨骚纪传》,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
    杨西北编,《杨骚的文学创作道路》,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12
    沈渭滨主编:《近代中国科学家》,林庆元《魏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林本椿主编,《闽籍翻译家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年12月
    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1
    林公武、黄国盛,《近现代福州名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9月
    蒋晓丽,《中国近代大众传媒与中国近代文学》,成都:巴蜀书社 2005年6月
    王立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年3月
    楼宇烈、张西平,《中外哲学交流史》,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年7月
    吴义雄,《在宗教与世俗之间——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华南沿海的早期活动研究》,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
    郭庆堂等,《20世纪西方哲学在中国》,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2年1月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年8月
    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年10月
    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8月
    《东西文化研究》 1987年第一辑,河南人民出版社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年
    钱钟书,《七缀集》,北京:中华书局
    林庆元,《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年
    林金水,《福建对外交流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7年
    王荣国,《福建佛教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年9月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8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二版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10
    高令印、陈其芳,《福建朱子学》,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6年10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2001年10月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北京:三联书店 1997
    朱维干,《福建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6年3月
    《福建日报》社编,《八闽纵横》(福建地方史料·内部资料·第一集),1980年2月
    汪征鲁主编,《福建史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3年2月
    陈自强,《泉漳集》,国际华文出版社 2004年12月
    林国平主编,《福建移民史》,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5年1月
    何绵山,《闽文化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11月
    王荣国,《福建佛教史》,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1997年9月
    刘泽亮,《黄檗禅哲学思想研究》,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10月
    陈支平主编,《福建宗教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年11月
    张铠,《中国与西班牙关系史》,北京:大象出版社 2003年2月
    吴相湘主编,《天主教东传文献(一)》,内收《熙朝崇正集》,台湾:台湾学生书局 1966年11月
    孙昌武,《汉译佛典翻译文学选》,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年7月
    吕澄,《中国佛学源流略讲》,北京:中华书局 1979年8月
    [唐]道宣等,《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12
    许明龙,《黄嘉略与早期法国汉学》,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1月
    丁伟志等,《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5月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年12月
    杨国桢,《林则徐传》,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10月第二版
    张静庐,《中国出版史料补编》,北京:中华书局 1957年
    福建省通志局编纂,《福建通志》
    詹冠群,《黄乃裳传:维新志士.拓荒者.革命党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6
    郭豫明主编,《中国近代史教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年版
    《清代野史大观》,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6月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
    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
    王晓秋,《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的改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福建省地方志编篡委员会编,《福建省通志·人物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003年
    卞孝萱、唐文权编,《民国人物碑传集》,北京:团结出版社 1995年2月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 上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年10月
    蒋国保等,《晚清哲学》,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2年9月
    王继平,《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9月
    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9年7月
    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2
    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9月
    黄新宪,《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社会变迁》,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6年7月
    林立强,《美国传教士卢公明与晚清福州社会》,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5年12月
    鲁迅,《鲁迅全集》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年
    刘巨才,《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史》,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 1989年7月
    张中行,《佛教与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1984年9月
    黄霖,《近代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2月
    敏泽主编,《中国文学思想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4年4月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第三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1985年12月
    郑振铎编,《晚清文选》,上海:上海书店 1987年6月
    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1年2月
    段映红译,《中国人自画像》,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李华川译,《吾国》,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1月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英文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年10月英文版
    卫茂平,《德语文学汉译史考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1月,第2-11页
    [美]本杰明·史华兹著;叶凤美译,《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美]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著],《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美]B.施沃茨著;滕复等译,《严复与西方》,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90.3
    [英]M.沙特尔沃思(Mark Shuttlewoah),[英]M.考伊(Moira Cowie)著,《翻译学词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英]厄恩斯特·奥古斯特·格特(Ernst-August Gutt)著,《翻译与关联:认识与语境》,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9月
    何高济翻译,鄂多立克:《鄂多立克东游录》,北京:中华书局 1981年
    [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北京:中华书局 1995年11月
    Arthur W. Hummel,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晚清名人录》), Washington D.C.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4
    Bassnett, Susan & A.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Clevedon, UK. 2000
    Britton, Roswell S. The Chinese Periodical Press 1880-1912 (《中国报纸》), Shanghai, 1933.
    Catford, J.C. A Li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Cohen, Paul A.,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4.
    Craig Calhoun, ed.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Crouch, Archie R.& Agoratus, Steven & Emerson, Arthur & Soled, Debra E. Christianity in China (《基督教在中国》), Fore by Fairbank, John King, Sharpe, M.E. Inc. Armonk, New York London, England, 1989.
    Holmes, James S. Translation!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Amsterdam: Rodopi, 1988
    Hatim, Basi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University of Exeter Press, 1997
    ames, D. Willis,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中国基督教传教史》),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9.
    Jenks, Edward. A History of Politics. London, J.M. Dent, 1903.
    Lin, Yutang. The Chinese Theory of Art. London: Panther Books, 1969.
    Lin Yutang. A Nun of Taishan and Other Translation. Shanghai: The Commercial Press, Ltd., 1936
    Lin, Yutang. The Wisdom of Laotse. New York: Random House, Inc., 1948
    Lodwiek, Kathleen, The Chinese Recorder Index--A Guide to Christian Missions in Asia,1867-1941, (《教务杂志索引:亚洲差会指南 1867-1941》, (SR) Scholarly Resources Inc. Wilmington, Delaware, the U.S.A, 1986
    Lyon, D. Willard, Sketch of the History of Protestant Missions in China, (《中国新教传教事业概况》), New York, 1895.
    Mackerras, Colin, Western Images of China,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1989. Michie, Alexander, Missionaries in China (《传教士在中国》), London, 1891.
    Nayak, et al. Translation as Subversion: Oriya Adaption of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In S. Ramakrishma. 1997.217-224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翻译的策略》),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Nida, Eugene 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Nord, Christiane. 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Amsterdam and Atlanta: Rodopi, 1991
    Ramakrishma, S. Translation and Multilingualism: Post Colonial Context. New Dehli: Pencraft International. 1997
    Roach, John, A History of Secondary Education in England.1800-1870 (《1800-1870英国中等教育史》), London: Longman, 1986.
    Robert Shaekleton, Montesquieu: A Critical Biogra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刘明臣、沈永兴、许明龙.孟德斯鸠评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9.
    Sapir, Edwar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21.
    Schwartz, Benjamin.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en Fu and the West.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4, second printing, 1979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5
    Wilss, 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翻译学——问题与方法》),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Wolstenhohn-Elmy, Elizabeth, "The Education of Girls, Its present and its Future(1869)" (《女生教育:现状与未来》),in Education Papers: Women's Quest for Equality in Britain, 1850-1912(《教育论文集:1850-1912 英国女性对教育平等的追求》),edited by Dales Spender,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7,
    Yan,Jianming(严建明),《英汉思维方式差异与翻译》(英文),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2002年(M.A.thesis)
    杨柳,《翻译“间性文化”论》,《中国翻译》 2005年5月
    李良玉,《“五四”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6月
    王宁,《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化现代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增1期
    郭延礼,《福建人文与中西文化交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
    林煌天,《略论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工作的发展》,《福建外语》 1995年1-2期
    吴慧坚,《适度异化:体现文化传播功能的汉语英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第9期
    刘嫦,《也谈归化与异化》,《外语学刊》 2004年第2期
    徐圻,《走出文化的自大与自卑——关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反思》,《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1月
    陈伟军,《“欲望”理性化叙述的盲视——“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的前瞻性思考》,《学术论坛》 2005年第5期
    尹德翔,《〈四述奇〉俄京观剧史料述评》,《哈尔摈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9月
    李长林,《略议两部国人巴黎公社目击记》,《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3年9月
    王庆祥,《溥仪为光绪帝的英文师傅昭雪》,刊物名称不详
    薛晖,《清朝使臣记载的普法战争与巴黎公社》,《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4月
    王熙,《张德彝赴欧所见的西洋器物》,《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4月
    张生,《张德彝巧辩中西文化》,《中国历史教学参考》 2003年第10期
    刘晓江,《张德彝音乐思想叙论》,《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
    刘善龄,《中国人的圣诞印象》,刊物名称不详
    黄万机,《自强、开放的探寻与呼吁——晚清旅外文学初探》,《贵州社会科学》 1995年第5期
    肖忠生,《黄乃裳对教育的贡献》,《教育评论》 2003年第6期
    詹冠群,《论黄乃裳思想发展的阶段性——兼谈新发现的史料》,《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0、2
    林星,《世纪之交福州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0、12
    岳峰、林本椿,《黄加略——曾获法国皇家文库中文翻译家称号的近代中国翻译先驱》,《中国翻译》 2004年1月
    张宝明,《“想象的理性”——论辜鸿铭在20世纪思想史上的意义》,《中州学刊》 2001年1月第一期
    宋媛,《游子归乡与文人传教——辜鸿铭、林语堂对外文化介绍的同与异》,《楚雄师专学报》 2000年1月
    黄顺力,《严复与辜鸿铭文化心态的比较》,《福建学刊》 1998年第一期
    雷颐,《文化碰撞中的畸变者——漫画辜鸿铭》,刊物不详
    王宏,《略论翻译奇才辜鸿铭》,《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
    樊培绪,《理雅各、辜鸿铭英译儒经的不及与过》,《中国科技翻译》 1998年8月
    牛晓,《近年来的辜鸿铭研究》,刊物不详
    李道振,《辜鸿铭与东学西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
    史敏,《辜鸿铭研究述评》,《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3月
    朱维铮,《辜鸿铭生平及其它非考证》,刊物不详
    黄兴涛,《辜鸿铭反洋教述论》,刊物不详
    张河川,《辜鸿铭的英语特色》,《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2年第5期
    张娟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卫道士和布道者——论辜鸿铭》,《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3月
    吴建华,《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辜鸿铭新评》,《求索》 2004年第一期
    张小波,《强势语下的无奈——辜鸿铭古籍英译的归化》,《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年10月
    冯羽,《林语堂对辜鸿铭的文化认知与借鉴》,《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05年1月
    罗福惠,《辜鸿铭对“黄祸”论的回应》,《史学月刊》 2005年第4期
    袁咏红,《辜鸿铭对晚消历史的独特认识》,《史学月刊》 2005年第4期
    庄浩然,《闽籍近代学者与莎士比亚》,《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
    陈占彪,《眷顾、弃绝、超脱——试论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对传统文化的三种价值取向》,《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8月
    杨念群,《“辜鸿铭现象”的起源与阐释:虚拟的想象抑或历史的真实?》,《浙江社会科学》 2001年第2期
    俞祖华,赵慧峰,《比较文化视野里的中国人形象——辜鸿铭、林语堂对中西国民性的比较》,《中州学刊》 2000年9月
    旷剑敏,《从林纾的翻译看翻译的主体间性》,《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11月
    陈燕,《从〈黑奴吁天录〉看林纾翻译的文化改写》,《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一期
    李宗刚,《对林译小说风靡—时的再解读》,《东岳论丛》 2004年11月
    谭晓丽,《交互主体性:林译〈黑奴吁天录〉的整合逻辑》,《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7月
    曹素璋,《林纾的翻译小说与近代社会思潮》,《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
    林佩璇,《林纾翻译小说新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
    贺志刚,《林纾和林纾的翻译》,《国外文学》 2004年第2期
    谢飘云,《林纾和严复散文、译述之比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
    黄幼岚,《林纾与英国文学》,《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年6月
    苏桂宁,《林译小说与林纾的文化选择》,《文学评论》 2000年第5期
    尚文鹏,《论林纾“误译”的根源》,《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0年第6期
    周晓莉,《论林纾的翻译事业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9月
    韩洪举,《论林纾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8月
    韩洪举,《论林纾翻译小说的爱国动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6月
    王宁、杨永良,《浅谈林纾的翻译思想》,《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
    王秀云,《是翻译还是整理——质疑林纾的“翻译”》,《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17期
    吴慧坚,《严林翻译的社会效应与文本和信息传递方式的选择》,《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1卷第10期
    王建开,《20世纪中国翻译界的一场论争与转型——兼论林纾与新文学家的译介观》,《上海翻译》 2005年第3期
    安丽娜,《从解构主义的视角看译文与原文的关系——读〈林纾的翻译〉》,《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9月
    郝岚,《林纾的西方观与妇女观》,《东方论坛》 2005年第3期
    杨联芬,《林纾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丛刊》 2002年第4期
    张军、石涛,《对严复著译的回应:以上海(汇报)为例》,《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2月
    俞政,《严复译著的社会影响》,《东南学术》 2004年第3期
    黄忠廉,《严复翻译思想研究百年回眸》,福建外语 1998年第3期
    黄克武,《严复的翻译:近百年来中西学者的评论》,《东南学术》 1998年第4期
    王建国,《皮后锋著〈严复大传〉》,《学海》 2005年1月
    张雪萍,《近十年来严复思想研究综述》,《新疆社会科学》 2005年1月
    何绵山,《近代侯官文化与严复》,
    宋鸣华,林本椿,《口译一部茶花女,造就一个翻译家——记被遗忘的翻译家王寿昌》,中国翻译 2003年7月
    林怡,卓希惠,《外困还期得句工——近代著名翻译家王寿昌及其〈晓斋遗稿〉》,《中国韵文学刊》 2005年5月
    李华川,《严复曾朴眼中的陈季同》,《山东社会科学》 2000第3期
    黄兴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不应被遗忘的人物——陈季同其人其书》,《中国文化研究》 2000年夏之卷
    岳峰,《东学西渐第一人——被遗忘的翻译家陈季同》,《中国翻译》 2001年7月
    桑兵,《陈季同述论》,《近代史研究》 1999年第4期
    周春燕,《陈季同:近代中学西渐的先驱》,《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
    李长林,《陈季同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求索》 2002第一期
    叶艺兴,《陈季同——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文化月刊》 2003年第一期
    李瑞明,《三元与三关——陈衍与沈曾植的诗学离合》,《文艺理论研究》 2005年第5期
    周薇,《陈衍“以诗存史”诗史观论析》,《学海》 2005、4
    林怡,《简论晚清著名闽籍女作家薛绍徽》,《东南学术》 2004年增刊
    曾玲,《评〈东西文化的撞击与新华知识分子的三种回应〉》,《世界历史》 2004年第3期
    张学惠,《新加坡学者李元瑾对林文庆思想研究的观点概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创刊十周年增刊
    张次溪,《北洋时期的进步报人林白水》
    孙先伟,《林白水的报人生涯》,《》
    傅国涌,《一代报人林白水之死》,《文史精华》 2004、4
    许长安,《周辨明、林语堂、罗常培的厦门方言拼音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4年第3期
    车文博,《纪念一代心理学大师——唐钺教授(发言)》,《心理科学》 第25卷
    《心理学报》编辑部,《纪念唐钺先生诞辰110周年》,《心理学报》 2001、33(2)
    黄小凡(草头),《也谈林语堂的翻译——与杨柳副教授商榷》,《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7月
    褚东伟,《林语堂注译作品在海外的商业成功》,《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9月
    杨玉文,《林语堂与文学翻译》,《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 2004年6月
    郎江涛、王静,《林语堂译学思想评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年9月
    李永康,《林语堂翻译文本的文化解读》,《彬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1年6
    周仕宝,《林语堂的翻译观》,《外语学刊》 2004年第2期
    陈家洋,《林语堂“对外讲中”透析》,《华文文学》 2003、4
    罗维扬,《林语堂的编、译、著》,《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4年12月
    田宛清,《近年林语堂研究综述》,《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
    寥锋,《近二十年林语堂研究资料综述》,《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陈才忆,《脚踏东西文化,评说宇宙文章——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观及其在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传播》,《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7月
    卞建华,《对林语堂“文化变译”的再思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
    吴建明,《郑振铎与翻译》,《龙岩师专学报》 2001年5月
    杨玉珍,《郑振铎与“世界文学”》,《贵州社会科学》 2005年1月
    陈晋,《郑振铎研究综述》,《文献资料》 1998年2期
    陈晋,《郑振铎研究资料目录》,《文献资料》 1998年2期
    刘国忠,《译史探真——郑振铎:中国近代翻译理论的开拓者之一》,《外语教学》 2005年9月
    朱肖晶,《接受修辞学与翻译——兼评郑振铎译飞鸟集与周策纵失群的鸟》,《外语研究》 1998年第一期
    青禾,《永远的朋友和导师——试谈杨骚与鲁迅的关系》,《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1999、1
    张静容,《昨夜星辰昨夜风——浅析杨骚曾被中国文学史忽略的原因》,《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3、3
    邵雪萍,《杨骚与外国文学作品翻译》,《漳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3、3
    李双洁,《直译加注释——评梁遇春的翻译风格》,《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10月
    白云霞,《游离:梁遇春生命追求的精神特征》,《张家口师专学报》 1997年第4期
    欧阳军喜,《林长民与五司运动——兼论五四运动的起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
    夏晓虹,《刘崇佑:抗辩政府的大律师》,《》
    谷桂秀,《刘崇佑与清末民初中国政治》,《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曹琴仙,《中国近代白话文运动与白话文教材》,《课程、教材、教法》 2004年7月
    苏新春,《“实用”观念中的20世纪中国语言学》,《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9、4
    王宁,《二十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 1997、1
    廖大昆,《华北养蜂月刊有关问题的考证》,《养蜂科技》 1997年第4期
    莫嘉丽,《“种族、环境、时代”:中国通俗文学在东南亚土生华人中传播的重要原因》,《暨南学报:哲社版》 1999、2
    陈爱钗,《陈寿彭与《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从翻译目的论看晚清闽籍翻译家陈寿彭的翻译选材》,
    张先清,《官府、宗族与天主教》,厦门大学博士论文
    金宰民,《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批评试论》,复旦大学博士 2005年5月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哲学诠释学和接受美学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2003年4月
    王萱,《林纾的翻译及小说创作研究》,山东大学博士 2003年4月
    陈清茹,《光绪二十九年(1903)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2004年4月
    施萍,《林语堂:文化转型的人格符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2004年4月
    林拓,《福建文化地域性研究》,复旦大学博士 1999年8月
    宋荣,《论文学研究会的翻译文学与小说创作的关系(1921-1927)),华中师范大学硕士 2005年1月
    单蕾,《1900至1949年间中国的政治、意识形态与文学翻译选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 2005年4月
    周超飞,《爱的主题与爱的哲学——基督教文化对冰心及其作品的影响》,湘潭大学硕士 2003年4月
    宋炳辉,《弱小民族文学的译介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族意识》,复旦大学博士 2003年11月
    郑梅玲,《论明清时期闽文化与文学的外向性拓展》,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毕磊,《梁遇春小说的外来影响》,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陈友良著;王民指导,《理性化的思考与启蒙:严复思想体系初探》,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林娟著;苏文菁指导,《在中国文学传统与外国文学资源之间:谈林纾的翻译和创作实践》,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尤爱琨著;孙绍振指导,《论林语堂的“一团矛盾”》,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