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与史诗的辩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是布拉格汉学学派的奠基人和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开创者,他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涵括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多个面向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多种维度。普实克的文学研究因其深邃的思想、深刻的主题、广阔的背景和细致的分析而在欧洲汉学研究领域深具影响,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更是具有开拓性的意义。本文从捷克汉学家普实克入手,探讨他在中国文学方面的研究成就,意图弥补国内汉学研究领域的空白。纵观普实克的研究,最值得探讨的就在于“抒情”与“史诗”的辩证思想是如何贯穿于他的文学研究脉络,其二元并置的观点对他的中国文学研究有何深远影响,以及“抒情”与“史诗”的传统在现代性的观照下有何重估意义。
     全文共分为绪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言部分概述了普实克的生平、创作和国内外关于他的研究情况,明确了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提出了要解决的问题。正文由三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从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入手,分析了普实克如何以抒情与史诗的辩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理论框架与阐释视角。第二章从他的古代文学研究出发,探讨中国古代诗歌和通俗文学是如何体现“抒情”与“史诗”这两种元素,以及二元并置的文学观点对他文学研究的影响。第三章先是梳理普实克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面孔的阐释,而后批判普实克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思考抒情传统在现代性体验下的价值重估意义。结语部分总结全文,指出普实克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与可能存在的局限。
Jaroslav Pr(?)ek is the founder of the sinology school in Prague and he pioneeres thestudy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Europe. His study is in an extensive range andcovers varied objects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mongthe european sinologist, Pr(?)ek is famous for his deep thoughts, profound theme, widebackground and detailed analysis; In addition, his study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playsa leading role and has a guiding significance at that time.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make upfor domestic research gaps about overseas sinology, especially the study about Pr(?)ek. Inthis paper I'd like to study some issues, such as, how the dialectical thought of lyrical andepic works consistently in Pr(?)ek's study;Besides, what i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aboutPr(?)ek's juxtaposition of lyrical and epic; What's more, with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itis necessary to trace the source of lyrical and epic, and revalue them in modern context.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which are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the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outlines Pr(?)ek's life story,his creation and the studies aboutPr(?)ek at home and abroad; Besides, it defines this paper's purpose, significance, methodsand the 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The main body text is composed of three chapters. Thefirst chapter is about Pr(?)ek's study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alyzes Pr(?)ek'sliterature theory, especially how his dialectical thought of the lyric and epic explains andeffects.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his study on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that exploreshow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r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reflect the lyrical and epic elements,Also, it explains the unique aspects about the juxtaposition of lyrical and epic. The thirdchapter is the study about Pr(?)ek's lyrical and epic theory in modernity. This part consistsof the trace to the source of the Chinese modernity in literature, targeted criticism on Pr(?)ek's component deficiencies, as well as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valuation of lyricaltradition in literary. The conclusion part is to sum up the whole text and lays an extraemphasis on Pr(?)ek's role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as well as Pr(?)ek'sproblems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ity.
引文
①黄长著,孙越生,王祖望编:《欧洲中国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846页。
    ②The Lyrical and the Epic: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该书有两个中译本:《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欧梵编,李燕乔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文集》,李欧梵编,郭建玲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这篇论文写作之初都以2010年版的中译本进行研读,下文所引皆出自该版本。)
    ③[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李梅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④Jaroslav Pr 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s: Collection of Studies, Prague:Academia Publishing House of The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1970.
    ⑤吴晓铃:《“中国平话小说新研”读后记》,《哲学社会科学动态》,1958年第1期。
    ⑥袁进:《试论晚清小说的激情与个性——兼与普实克商榷》,《江淮论坛》1992年第4期。
    ⑦彭松:《抒情的细腻与史诗的雄浑——论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⑧尹慧珉:《普实克和他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论述——<抒情诗与史诗>》读后感,《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⑨陈平原:《传统与现代——评<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人民日报》,1988年2月16日。
    ⑩陈国球:《如何了解“汉学家”——以普实克为例》,《读书》2008年第1期;《“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5期。
    11陈漱渝:《布拉格派的领军人物普实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普实克和他的东方传奇》,《世纪》,2010年第2期。
    12李昌云:《论夏志清与普实克之笔》,《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3戈宝权:《回忆捷克的鲁迅翻译者普实克博士》,《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3期;《回忆捷克的鲁迅翻译者普实克》,《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3期。
    14顾钧:《普实克与鲁迅》,《中华读书报》,2005年10月19日。
    15黄长著,孙越生,王祖望编:《欧洲中国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6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13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17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编:《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第三/四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2008年。
    18徐宗才:《捷克汉学家(三)》,《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19前者的英文标题为“Jaroslav Pr ek;bibliography,1931~1956”收录在1956年出版的第24卷《东方文献汇编》,第347~355页;后者的英文标题为“Bibliography of academician Jaroslav Pr ek.1956~1965;addenda and corrigenda,1931~1955”收录在1966年出版的第34卷《东方文献汇编》,第574~592页。
    20参见《欧洲中国学》,第846-847页。
    21Merle Goldman,e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Cambridge, MA:Harvord UniversityPress,1977.
    22Ibid,P1.
    23Milena Dolezelová-Velingerová,&M. Henri Day ed.,Jaroslav Pr ek1906-2006,Praha: DharmaGaia,2006.
    24Olga Lomova,ed.,Paths toward Modernity: Conference to Mark the Centenary of Jaroslav Pr ek, Prague: TheKarolinum Press,2008.
    25[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李玲等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26[美]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季进,王尧主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我的哈佛岁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蔡青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28[美]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29房向东编:《活的鲁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483-485页。
    30陈国球:《如何了解“汉学家”——以普实克为例》,第71页。
    31彭松:《抒情的细腻与史诗的雄浑——论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第80页。
    32[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页。
    33[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页。
    34[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60-61页。
    35[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89页。
    36[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43页。
    37[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5页。
    3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十一卷,郭沫若著作委员会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7页。
    39彭松:《多向之维: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4页。
    40[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9页。
    41[美]李欧梵:《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3页。
    42尹慧珉:《普实克和他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论述——<抒情与史诗>读后感》,第84页。
    43[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41页
    44尹慧珉:《普实克和他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论述——<抒情与史诗>读后感》,第81页。
    45彭松:《多向之维: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第15页。
    46李岫编:《茅盾研究在国外》,戈宝权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00页。
    47[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20-121页
    48李岫编:《茅盾研究在国外》,第141页。
    49李岫编:《茅盾研究在国外》,第269-270页。
    50李岫编:《茅盾研究在国外》,第268页。
    51陈平原:《传统与现代——评<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人民日报》,1988年2月16日。
    52[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97页。
    53[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1页。
    54[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2页。
    55[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3页。
    56[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20-121页。
    57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392页。
    58[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44页。
    59[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09页。
    60[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73-74页。
    61罗宗义,《茅盾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学》,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62Milena ed., Jaroslav Pr(?)ek: Remembered by Friends,Prague:Dharmagaia,2006,P.88.
    63[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第168-169页。
    64Milena,ed., Jaroslav Pr(?)ek: Remembered by Friends, P.120.
    65Jaroslav Pr(?)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Collection of Studies,P.6.
    66Milena,ed., Jaroslav Pr(?)ek: Remembered by Friends,,P.88.
    67Jaroslav Pr(?)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Collection of Studies, P.76.
    68Ibid,PP.76-77.
    70陈平原编:《现代中国》第十辑,第25页。
    71陈平原编:《现代中国》第十辑,第25页。
    72陈平原编:《现代中国》第十辑,第27页。
    73关于中国白话小说现存话本小说如何分期、作者为谁以及各时期小说写作特点等问题的探讨可参阅P·韩南1973写的《中国短篇小说研究:时期、作者、作法》(The Chinese Short Story:Studies in Dating,Authorship,andComposition);而关于各时期、各作者的风格特色以及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史中各层次的发展规律的探讨则可参阅P·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The Chinese Vernacular Story)。
    74Jaroslav Pr(?)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Collection of Studies,P.233.
    75孔令境的《中国小说史料》、蒋瑞荣的《小说考证》和钱静方得《小说丛考》在资料的搜集上有重要贡献;郑振铎对明清短篇小说藏本的研究覆盖面应该是最广的,从清平山堂话本到清代最后一部藏本,他不仅研究作者、创作时间、现存文本以及与其他故事的关系,即使没能利用最新资料的,他对作品风格和创作的清晰把悟使他也能很好地介绍跟主题相关的各种问题,他对中国小说史的分析也可以说是当时中国最好的研究成果;孙楷第在日本多个图书馆内发现了很多中国小说的相关资料,整理成中国小说目录,为后继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指南;此外,还有马廉的《雨窗集》和《欹枕集》,谭正璧的《中国小说发达史》,胡怀琛的《中国小说的起源及其演变》,陈汝衡的《说书小史》,赵景深的《小说闲话》,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陆侃如的《南戏拾遗》,还有欧洲汉学家伯希和、费子智等人的研究资料或研究论集等。
    76Jaroslav Pr(?)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Collection of Studies, PP.399-400.
    77Jaroslav Pr(?)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Collection of Studies, P.400.
    78陈平原编:《现代中国》第十辑,第28页。
    79鲁迅认为古今话本派别研究分类影响最广的如下所示,“说话之事,虽在说话人各运匠心,随时生发,而仍有底本以作凭证,是为‘话本’”,“然据现存宋人通俗小说观之……宋都汴民物康阜,游乐之事甚多,市井间有杂伎艺其中有‘说话’,执此业者曰‘说话人’。说话人又有专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五)尝举其目,曰小说,曰合生,曰说诨话,曰说三分,曰说五代史”,南渡以后此风未改,据吴自牧(《梦梁录》二十)所记载则“说话者,谓之舌辨,虽有四家数,各有门庭:且‘小说’名‘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朴刀柑棒发迹变态之事……谈论古今,如水之流。‘谈经’者,谓演说佛书,‘说参请’者,为宾主参禅悟道等事,又有‘说诨经’者。‘讲史书’者,谓讲说《通鉴》汉唐历代书史文传兴废战争之事。‘合生’,与起今随今相似,各占一事也。”此外,耐得翁在《都城纪胜》中也将说话分成小说、说经参请、说史、合生四家,将小说分为银字儿(烟粉灵怪传奇)、公案(搏拳提刀赶棒及发迹变态之事)和铁骑儿(士马金鼓之事)三类;周密《武林旧事》“叙四科又略异,曰演史,曰说经诨经,曰小说,曰说诨话,无合生;且谓小说有雄辩社(卷三),则其时说话人不惟各守家数,且有集会以磨炼其技艺者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71页。)
    80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0-101页。
    81该书所讲述的与宋代话本的全凭推论不同,元代至治年间刊行的虞氏系列平话作品是各种信息最确定的早期通俗小说。从宋元讲史和各种历史书籍到通俗的平话作品,是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飞跃,平话正是飞跃完成的里程碑。它开辟的全相形式、语体文语言、杂糅讲史和正史的内容、充满民俗的自然风格,真实丰富地展示了中国通俗小说发展第一阶段的原生态特色。(卢世华:《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82[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上,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7页。
    83[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下,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4页。
    84陈平原编:《现代中国》第十辑,第28页。
    85他在《中国中世纪故事中的史诗和抒情》(The Realistic and Lyric Elements in the Chinese Medieval Story)一文中将通俗小说和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相比较,在《薄伽丘和他同时代的话本作者》中将薄伽丘小说和同时代中国的话本作比较。
    86Jaroslav Pr(?)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Collection of Studies,P.415.
    88Olga Lomova, ed., Paths toward Modernity: Conference to Mark the Centenary of Jaroslav Pr ek,P.8.
    89[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6页。
    90[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2页。
    91[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25页。
    92阿英:《晚清小说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6页。
    93[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68页。
    94[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73页。
    95Olga Lomova,ed.,Paths toward Modernity: Conference to Mark the Centenary of Jaroslav Pr ek, P.9.
    96Milena,ed., Jaroslav Pr(?)ek: Remembered by Friends, P.89.
    97彭松:《抒情的细腻与史诗的雄浑——论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第84页。
    98Jaroslav Pr(?)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Collection of Studies, P.20.
    99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27-228页。
    100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第229页。
    101李达三,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第234页。
    102[美]马若芬等著,《外国学者论赵树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273页。
    103[美]马若芬等著,《外国学者论赵树理》,第271页。
    104[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01页。
    105[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06页。
    106[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第106页。
    107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编:《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第四辑,第36页。
    108[捷]马立安·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第162-163页。
    109[美]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第284页。
    110[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第71页。
    111[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第76页。
    112[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第81页。
    113[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第83页。
    114袁进:《试论晚清小说的激情与个性——兼与普实克商榷》,第46-47页。
    115[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第91页。
    116[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第104页。
    117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第3页。
    118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第6页。
    119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第70-71页。
    120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第6页。
    121陈国球:《“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及政治》,第72页。
    122陈世骧,《陈世骧文存》,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第32页。
    1.谭正璧,《话本与古剧》,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2.[日]高木正一,《白居易》(上、下),东京:岩波书店,1958年。
    3.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资料》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4.西北大学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年刊1979》,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5.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6.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60-1980》,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
    7.郑云波,吴汝煜编,《中国古代通俗小说阅读提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8.李岫编,《茅盾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9.孙瑞珍,王中忱编,《丁玲研究在国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黄修已编,《赵树理研究资料》,太远: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
    11.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古代白话短篇小说鉴赏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12.[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等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
    13.[美]P·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尹慧珉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
    14.浙江鲁迅研究学会编,《鲁迅与中外文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15.[捷]米列娜编,《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武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6.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十一卷,郭沫若著作委员会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17.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8.阎纯德编,《汉学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
    19.李达三,罗钢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0.茅盾,《茅盾全集》第三十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21.陈世骧,《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22.武德运编,《外国友人忆鲁迅》,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23.[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上,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4.[明]冯梦龙,《喻世明言》下,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5.武德运,《外国友人忆鲁迅》,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
    26.[美]马若芬等著,《外国学者论赵树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27.叶淑穗,杨燕丽,《从鲁迅遗物认识鲁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8.房向东编:《活的鲁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29.阎纯德编,《汉学研究》第六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30.[美]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1.[美]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32.[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3.[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黄长著,孙越生,王祖望编:《欧洲中国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5.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明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6.任继愈主编,《国际汉学》第13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37.欧阳健,《晚清小说简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38.[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丛林,陈平陵,李梅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39.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0.[日]樽本照雄:《清末小说研究集稿》,陈薇监译,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
    41.郑振铎,《郑振铎日记全编》,陈福康整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
    42.谭邦和,《明清小说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3.陈平原主编:《现代中国》第九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4.[日]静永健,《白居易写讽喻诗的前前后后》,刘维治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5.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编,《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第三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年。
    46.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编,《欧洲语言文化研究》第四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年。
    47.刘天白:《我在金色的布拉格》,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
    48.[美]韩南:《韩南中国小说论集》,王秋桂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9.彭松,《多向之维: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
    50.王莲芬,王锡荣编,《郑振铎纪念集》,上海:上海科学社会出版社,2008年。
    51.陈平原编,《现代中国》第十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2.[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蔡青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53.卢世华,《元代平话研究:原生态的通俗小说》,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54.傅承洲,《明清文人话本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55.[美]李欧梵,《李欧梵论中国现代文学》,季进,王尧主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56.阿英,《晚清小说史》,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
    57.王家平,《鲁迅域外百年传播史:1909-200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8.[斯洛伐克]马立安·高利克,《捷克和斯洛伐克汉学研究》,李玲等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年。
    59.上海鲁迅纪念馆编,《郑振铎纪念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0.王世家,止庵编:《鲁迅著译编年全集(20)》,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61.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2.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3.[美]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64.[捷克]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抒情与史诗——现代中国文学论集》,季进,王尧主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
    65.[美]李欧梵,《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浪漫一代》,王宏志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年。
    66.[美]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1.李延宁,《访捷克斯洛伐克汉学家普实克院士》,《人民日报》,1956年10月4日。
    2.吴晓铃,《“中国平话小说新研”读后记》,《哲学社会科学动态》,1958年第1期。
    3.[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新中国文学在捷克斯洛伐克》,《世界文学》,1959年第9期。
    4.[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蒲松龄<聊斋志异>最初定稿时间的探讨》,李士钊译,《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
    5.尹慧珉,《普实克和他对我国现代文学的论述——<抒情诗与史诗>读后感》,《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
    6.[捷]雅罗斯拉夫·普实克,《茅盾的艺术兴趣及对故事情节的结局的艺术处理——从<腐蚀>谈起》,《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87年第12期。
    7.贾植芳,《博采众花以酿己蜜——浅谈国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8.张杰,《捷克的鲁迅研究述评(上)》,《鲁迅研究月刊》,1988年第2期。
    9.张杰,《捷克的鲁迅研究述评(下)》,《鲁迅研究月刊》,1988年第3期。
    10.陈平原,《传统与现代——评<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人民日报》,1988年2月16日。
    11.彭耀春,蒋少华,《论<怀旧>的审美特征》,《杭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2.罗宗义,《茅盾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学》,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3.戈宝权,《回忆捷克的鲁迅翻译者普实克博士》,《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3期。
    14.袁进,《试论晚清小说的激情与个性——兼与普实克商榷》,《江淮论坛》1992年第4期。
    15.潘少梅,《一种新的批评倾向》,《读书》,1993年第9期。
    16.徐宗才,《捷克汉学家(三)》,《中国文化研究》,1996年第1期。
    17.吴秀亮,叶子铭,《中国现代小说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8.杨学新,《我所认识的普实克院士》,《世界博览》,1996年第12期。
    19.万世荣,《纪念捷克著名汉学家普实克院士90周年诞辰》,《东欧》,1996年第4期。
    20.张晓东,《丁玲:从叛逆者到殉道者——丁玲及其小说创作》,《阜阳师院学报(社科版)》,1996年第4期。
    21.高旭东,《五四文学的西化方向及其语法规则》,《中国比较文学》,1996年第2期。
    22.杨学新,《他没有辜负鲁迅的期望》,《环球》,1997年第5期。
    23.朱德发,张光芒,《近百年五四文学研究述略》,《东岳论丛》,1999年第3期。
    24.张新颖,《现代意识与中国主体——探讨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一个基本思路》,《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1期。
    25.宋炳辉,《二十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与比较文学学术空间的拓展》,《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4期。
    26.李永森,《中西比较视野中的中国现代个性主义文学主题》,(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www.cnki.net,2002年。
    27.唐政,《近年国外鲁迅研究扫描》,《鲁迅研究月刊》,2003年第4期。
    28.顾钧,《普实克与鲁迅》,《中华读书报》,2005年10月19日。
    29.张新颖,《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现代意识的基本状况》,《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0.吴晓东,《小说史理念的内在视景——评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图书评论》,2006年第3期。
    31.段怀清,《最长的一夜:论<老残游记>的整体性》,《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32.陈越,《普实克百年诞辰学术座谈会侧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2期。
    33.陈福康,《一次批评的经历》,《文学自由谈》,2007年第3期。
    34.宋向红,《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www.cnki.net,2008年。
    35.彭松,《抒情的细腻与史诗的雄浑——论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6.陈俊启,《<老残游记>中的‘个人主观主义’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意涵》,《文与哲》,2008年第12期。
    37.陈国球,《如何了解“汉学家”——以普实克为例》,《读书》,2008年第1期。
    38.李昌云,《论夏志清与普实克之笔》,《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39.罗兴萍,《民间英雄叙事与当代小说》,(上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www.cnki.net,2008年。
    40.李凤亮,《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王德威教授访谈录》,《南方文坛》2008年第05期
    41.季进,《多元文学史的书写——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论之一》,《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
    42.陈漱渝,《布拉格派的领军人物普实克》,《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10月第5期。
    43.陈国球,《“抒情传统论以前”——陈世骧与中国现代文学与政治》,《现代中文学刊》,2009年第6期。
    44.党艺峰,《政治浪漫主义之后的抒情性——当代小说史的现象学描述之二》,《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45.陈漱渝,《普实克和他的东方传奇》,《世纪》,2010年第2期。
    46.彭松,《抒情的细腻与史诗的雄浑:论普实克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47.陈国球,《“抒情精神”与中国文学传统——普实克论中国文学》,《现代中文学刊》,2011年第5期。
    1. C.T. Hsia,C.T. Hsia on Chinese Literatur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4.
    2. Charles A. Laughlin ed., Contested Modernit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New York:Plagrave Macmillan,2005.
    3. Jaroslav Pr ek,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s: Collection of Studies, Prague:Academia Publishing House of The Czech Academy of Sciences,1970.
    4. Jaroslav Pr ek,The Lyrical and the Epic:Studies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LeoOu-fan Lee ed.,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5. Merle Goldman ed.,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77.
    6. Milena Dolezelová-Velingerová,&M. Henri Day ed.,Jaroslav Pr ek1906-2006,Praha:DharmaGaia,2006.
    7. Milena,ed.,Prekladatel,&AugustinPalat,trans.,Jaroslav Pr ek:Remembered by Friends,Prague:Dharmagaia,2006.
    8. Olga Lomova,.,Paths toward Modernity: Conference to Mark the Centenary of JaroslavPr ek, Prague: The Karolinum Press,2008.
    9. Pang-Yuan Chi,&David Der-Wei Wang ed.,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Second Half of AModern Society: A Critical Survey, Bloomington:Indian University Press,2000.
    1. Chen, Mao,Hermeneutics and the implied May Fourth reader: A Study of Hu Shih,LuXun and Mao Du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1992), U.M.I.
    2. Marián Gálik,Jaroslav Pr ek: A myth and reality as seen by his pupil,Asian AndAfrican Studies,7,1998,2,151-161.
    3. Jaroslav Pr ek,"Urban Centers:the Cradle of Popular Fiction",Cyril Birch ed.,Studies inChinese Literary Genre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