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两司行政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两司制度肇端于明代,其时为布、按、都三司鼎立,分管行政、司法、军政事务。清入主中原后,承袭明制,地方行政事务由两司上承督抚,下启道员,总管一省行政、司法事务,其职掌和行政关系的演变,伴随着清王朝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
     清改革其机构,在设置上,取消右布政使,一省设一位布政使管理本省民政、财政事务,按察使基本沿袭明代,每省设一名,管理一省司法事务。
     其职掌,布、按两司分管一省行政和司法事务,并共同承担一省官员选任与考核、军需、科举等事务。其在各个历史时期,因面对的社会环境不尽相同,其职掌也不一样。顺康时期,为清王朝恢复和发展时期,此时,布政使的主要职掌:安定民心、鼓励生产;按察使则主要负责清理地方积案、清查地方盗匪等事务。雍乾盛世,社会形势稳定,两司主要办理各自本任事务。嘉道以降,进入“衰世”的清王朝,既面临着王朝末年农民大起义的冲击,又因西方列强的入侵而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朝统治走向衰败。是时,由于绿营兵不堪一击,外难抵挡西方列强的入侵,内难抵抗以太平天国为首的农民运动。缘是,清政府不得不改弦更张,采取新的政策,任用文官带兵出战就是其中之一。此时,为有效地调动军队,清政府多用实缺两司带兵转战各地,署任两司办理地方行政事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两司协助督抚采西学、制洋器、练新兵。有的两司甚至直接兼管本省洋务、营务事宜。特别是在中外交涉之中,懂洋务的两司在办理签约、换约事宜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末改革时,按西方三权分立的思想,对地方行政制度加以改革,两司职掌又进一步细化。
     为了能够有效地维持地方统治,清政府在地方事务的处理过程中,适时地调整了两司与督抚、道员之间的职掌,使其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并在政务的处理中互相合作,保证地方行政体系的有序运行。
     由于清术特殊的社会形势,地方官员的选任政策也发生改变,两司作为省级重要行政长官,其表现尤为突出,地方实缺两司的带兵出战,使得地方署任官员的作用逐渐凸现出来。
     综上所述,两司是清代中央集权体系的中间阶层,也是中央权力得以实现的中间环节。两司的存在,不但有利于地方政务的处理,也加强了皇帝对督抚的直接控制。同时,两司在晚清政局中对洋务、外交和军事等方面的参与,使其与近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诸多联系,从而对晚清行政体制的演变和社会变迁等方面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Liang Si system beginning in the Ming Dynasty, meantime for the Minister of Finance, according to, the San Si stands like a tripod, is in charge of the administration, the judicature, military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Is in charge of the area south of Yellow River after clear, what implements clearly continues the dynasty rule system, in local administration business's processing, under Liang Si deck imperial inspector opens the circuit intendant, and a main pipe province administration, judicial business, its dutie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relations' evolution, is following the entire historic course which Qing Dynasty develops.
     In the establishment evolution, the Qing Dynasty has cancelled the right provincial adminstrative commissioner, a province supposes a provincial adminstrative commissioner to manage this province civil administration, financial business, the surveillance commissioner follows the Ming Dynasty basically in the establishment, each province supposes one, manages a province judicature business.
     On the duties, the provincial adminstrative commissioner, is in charge of a province administration and judicial business according to Minister of Finance and Minister, and undertakes a province inspection to make agent by appointment business together and so on official business, military supplies, imperial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It in each historical period, because face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s different, its duties are dissimilar. Restores along the shun and Kang time for Qing Dyna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time, this time, the provincial adminstrative commissioner main duties for the stable popular sentiment, encourage to produce, the surveillance commissioner primary cognizance cleans up the place long-pending case, to check business and so on place robbers and bandits. Between Yong Gannian, the social situation stabilizes gradually,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Ministry of justice mainly handle each one this, no matter what business. The fine road falls, enters "the fading world" Qing Dynasty, is also facing the impact which the dynasty last years the farmer greatly revolts, met with "three millenniums because of the Western big powers' invasion not to have the change in situation", the Qing Dynasty rules moves toward the deterioration. When is, because the green-standard troops collapse at the first blow, outside difficult to resist the Western big powers the invasion, the internal calamity anti-take the Taiping Heavenly Kingdom as head's farmer movement, the Qing Dynasty life hangs one. The reason is, the Qing government can not but change, adopts the new government policy, assigns the civil official to lead troops to go to battle is one of them. This time, the reality lacks Liang Si Duo to lead troops to fight in one place after another each region, the acting appointment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Ministry of justice handle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After second Opium War, along with westernization movement's development,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Ministry of justice assists the imperial inspector to pick the western learning, the system ocean, to practice the recruit.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Ministry of justice even directly concurrently manage this province foreign affairs, the management matters concerned. Specially during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negotiation, understands the foreign affairs two departments, in handled signing, to exchange notes in the matters concerned to play the vital role. When end of the Qing reform, the Qing government reforms according to the Western separation of powers's thought to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 two departments in this time its duties further refinement.
     For can maintain the place rule effectively, the Qing government in the place business's treating processes, at the right moment has adjusted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Ministry of justice between Yu the imperial inspector, circuit intendant's duties, causes its interdependence, to restrict mutually and cooperates mutually at government affairs' processing, guarantees the local administration system's order movement.
     As a result of the end of the Qing special society situation, the magistrate appointed the policy also to have the change, two departments took the provincial level important chief executive, its performance outstandingly, the place really lacked two departments to lead troops to go to battle, causes the place acting appointment official's function to relief gradually comes out.
     In summary, Liang Si are the Qing Dynasty centralization system's intermediate stratas, is also the middle link which the central authority can realize. Liang Si's existences, not only has divided imperial inspector's authority, moreover strengthened emperor to imperial inspector's positive governing. At the same time, Liang Si in latter Qing dynasty political situation to aspect and so on foreign affairs, diplomacy and military participation, caused it with modern politics, the economy, the culture to have many contacting, thus to latter Qing dynasty administration aspects and so on system's evolution and social change has had various influence.
引文
[1](日)真水康树:《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序言,第1页
    [1]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布政使的人事递嬗现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辑刊》,1971年第2期,第505-533页
    [1]胡天琼:《清代布政使初探》,《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第1-8页
    [2]胡天琼:《清代布政使的“廉”与“贪”》,《职大学报》,2003年第3期,第6、7、12页
    [3]胡天琼:《钱实甫<布政使年表>之补漏及勘误》,《职大学报》,2004年第1期,第99-100页
    [4]陈连域:《盛清时期的布政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5]魏秀梅:《从量的观察探讨清季按察使的人事递嬗现象》,《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辑刊》,1972年第3期(下),第475-495页
    [6]徐雪梅、佟大群:《安徽布政使、按察使族藉考订》,2008年第2期,第122-124页
    [7]陈谦、佟大群:《河南布政使族藉考》,《历史教学》,2008年第10期,第104-106页
    [8]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版
    [1]吴吉远:《清代地方司法职能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版
    [2]真水康树:《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版
    [3]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版
    [4]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版
    [5]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版
    [6]萧一山:《中国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7]傅宗懋:《清代总督巡抚制度之研究》,台北:台湾政治大学,1963版
    [8]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版
    [9]梁元生:《上海道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版
    [10]林涓:《清代区划变迁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论文
    11 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
    12 刘凤元:《清代督抚及其对地方官的监察》,《明清论丛》,第1辑,第280-293页
    13 李国祁:《明清地方行政机构中道的功能及其演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辑刊》,第3期
    [1]《清世祖实录》,卷112,顺治十四年十月,第3册,第849页
    [2]《清通典》,卷34,“职官”,第304页
    [1]《清文宗实录》,卷144,咸丰四年九月,第42册,第535页
    [1]《钦定历代职官表》,卷52,第602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01册
    [2]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9,“职官考十三”,第1041页
    [3]《续文献通考》,卷60,“职官考”,第1161页
    [4]《明太祖实录》卷106,洪武九年六月甲午,第5页
    [5]张廷玉等编《明史》,卷175,志51,“职官四,第1840页
    [6]《钦定历代职官表》,卷52,第602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01册,
    转引自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第80页
    [1]姚士观等《明太祖文集》,卷4,“诰命·承宣布政使诰”,第17页
    [2]张廷玉等《明史》,卷75,志51,“职官四”,第1840页
    [3]《明太祖实录》,卷106,洪武六年四月甲午,第1769页
    [4]《明太祖实录》,卷135,洪武十四年正月,第2147页
    [5]《明太宗实录》,卷17,永乐元年二月,第563页
    [6]张廷玉等《明史》,卷75,志51,“职官四”,第1840页
    [7]《明英宗实录》,卷60,正统四年十月,第1141页
    [1]张廷玉等《明史》,卷75,志51,第1838-1839页
    [2]《明太宗实录》,卷196,永乐十六年正月,第2057页中记载,“庚午,设交阯布政司承差五十人,都司三十人,按察司二十人,都司、布政司知印各一人。”
    [3]张廷玉等《明史》,卷75,志51,“职官四”,第1840页
    [4]《明太祖实录》,卷139,洪武十四年九月,第2196页
    [5]《明英宗实录》,卷5,宣德十年五月,第108页
    [6](清)魏象枢《寒松堂全集》,卷1,第4页
    [1]《明英宗实录》,卷126,正统十年二月,第2516页中记载:“广东左参议杨信民言:凡今官市物,必须巡按御史及按察司官估直,臣以出纳。乃有司,事非风宪官所职,宜令布政司掌之,有奸弊则听风宪官纠察。事下,工部言:专主于布政司,或有偏执己见,亏官损民肯,纵使风宪官察知,民已被其扰害,宜勿改。从之。”
    [2]《钦定历代官制考》,卷52,第603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01册
    [3]稽璜:《续文献通考》卷60,“职官考”,第1165页
    [1]姚士观等《明太祖文集》,卷4,“诰命·提刑按察使诰”,第19页
    [2]《明会要》,卷40,《职官十二》,第711-713页。
    也可见:稽璜:《续文献通考》卷60,“职官考”,第166页
    [3]张廷玉等《明史》,卷75,志51,第1067页
    [4]《明太宗实录》,卷196,永乐十六年正月,第2057页中记载,“庚午,设交阯布政司承差五十人,都司三十人,按察司二十人,都司、布政司知印各一人。”
    [5]张廷玉等《明史》,卷75,志51,第1068页
    [1]华中师范大学的吴琦先生认为: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官有二,一为巡按御史,二为巡抚都御史。他将按察司作为地方机构,这种观点不确切。他的认为巡按和巡抚都足对都察院负责,而按察司同样也是对都察院负责,而主要职能也是监察地方。因而,按察使也是中央派驻地方的监察机构。
    [2]《明太祖实录》,卷89,洪武七年五月,第1575页
    [3]《明太祖实录》,卷116,洪武十年十一月,第1899页
    [4]李林甫:《唐六典》,卷13,“御史台”,第127页
    [1]《明太祖实录》,卷167,洪武十七年闰十月,第2558页
    [2]《明太祖实录》,卷150,洪武十五年十一月,第2363页
    [3]《明太宗实录》,卷17,永乐元年二月辛亥,第563页
    [4]《明宣宗实录》,卷89,宣德七年四月,第2049页
    [1]《明世宗实录》,卷81,嘉靖六年十月,第1792页
    [2]《明宪宗实录》,卷29,成化二年四月,第571页
    [3](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抚按一官,最为雄紧,久任极为得宜,地方利病既熟,吏司而民安之……其最久者,无如陈御台之抚云南,自癸巳迄戊申,凡十六年,其官从右都御史加至从一品俸……次则李修吾之抚江北,凡十三年……他如李次溪之都边十一年。”
    [4]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8,第715页
    [5]《明世宗实录》,卷81,嘉靖元年十月,第1798页
    [6]《宪纲事类》,“声诉冤枉”第4页
    [7](明)陈九德《皇明名臣经济录》卷4,“保治”,第40页
    [1]《万历疏钞》,卷12,“台宪类”,第405页,管志道《遵敕谕申宪纲以正风纪疏》,万历六年十二月
    [2]陈健《皇明通纪法传全录》,卷10,第183页
    [3]《明世宗实录》,卷154,嘉靖十二年九月,第3483页
    [4](明)吕坤《实政录》,卷1,第20页
    [5]《明太祖实录》,卷54,洪武三年六月,第998页
    [6]对于此问题,在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王德金:《浅析明代督抚》,《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等论述督抚的论文中有专门论述,此不赘语。
    [1]《明太宗实录》,卷25,永乐五年八月,第1785页
    [2]《明太祖实录》,卷85,洪武六年九月,第1512页
    [3]《清朝通成》,卷69,“职官略六”,第7163页
    [4]《清续文献通考》,卷85,“职官九”,第5617页
    [1]《清朝通典》,卷34,“职官十二”,第2209页
    [2]《清世祖实录》,卷77,顺治十年七月,第三册,第612页
    [3](清)钱仪吉《碑传集》,第6册,《国朝督抚下》卷62,《郎廷佐传》,第1763页
    [4]《清世祖实录》,卷102,第3册,第790页,顺治十三年六月癸巳载:“江南旧赋,专责右布政使分别督催,而以新赋责左布政使钩稽其收纳,俾不得相抵饰。”
    [5]《清世祖实录》,卷115,顺治十五年三月,第3册,第901页
    [6](嘉庆)《大清—统志》,卷226,第4355页记载:“康熙二年移右布政使治甘肃,左布政使仍治西安。”《清圣祖实录》,卷11,第4册,第177页,康熙三年四月癸巳“命湖广右布政使移驻长沙,辖长、宝、衡、永、辰、常、岳等七府郴、靖二州。”
    [7](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22,第602页,“请给右藩库大使印疏”
    [8](嘉庆)《大清—统志》卷72,第1163页
    [9](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22,第602页,“请给右藩库大使印疏”
    [10](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1,第292页,“请分抚司奏销考成疏”
    [1](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1,第293页,“请分抚司奏销考成疏”
    [2](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4,第383页,“覆十八年分奏销钱粮违误疏”
    [3]关于清代分省的问题,在真水康树《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研究—明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与清十八省行政系统的整顿》,第65-74页;陈连域《盛清时期的布政使》中都有详细的论述。
    [4]《清文献通考》,卷85,“职官九”,第5617页;
    《清圣祖实录》载:“吏部题议政王大臣九卿科道等会议裁官一疏,‘应将河南等省俱留布政使各一员,停其左右布政使之名。至江南、陕西、湖广三省,俱有布政使各二员,驻饬各处分理,亦应停其左右布政使之名,照驻饬地方称布政使。'得旨,允行。”
    [4]《清高宗实录》,卷615,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第16册,第915页
    [5]《清文献通考》,卷85“职官九”,第5617页。(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吏部”,第42页也有同样的记载。
    [1]《清高宗实录》,卷615,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第16册,第918页
    [2](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24,《吏部·官制》,第23页
    [3]《清德宗实录》,卷239,光绪十三年二月,第55册,第223页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吏部”,第43页
    [2](清)李庚乾辑《佐杂谱》,卷下,第20页,“布经历”
    [3](乾隆)《清会典则例》,卷3,“吏部”,第39页
    [4](清)李庚乾辑《佐杂谱》,卷下,第21页,“布理问”
    [5](乾隆)《清会典则例》,卷3,“吏部”,第42页
    [6](清)李庚乾辑《佐杂谱》,卷下,第22页,“库大使”
    [7](乾隆)《清会典则例》,卷38,“户部”,第530页“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贵州各布政使司各设库大使一人;浙江、云南布政使司库各设大使一人,副库使一人。”
    [8](清)李庚乾辑《佐杂谱》,卷下,第22页,“仓大使”
    [9](清)李庚乾辑《佐杂谱》,卷下,第23页,“检校”
    [10]《清续文献通考》,卷85,“职官九”,第5617页
    [1]《清文献通考》,卷85,“职官考”,第1293页
    [2]《清高宗实录》,卷43,乾隆二年五月,第9册,第759页
    [1](嘉庆)《大清—统志》,卷185,第3852页
    [2]《清续文献通考》,卷85,“职官九”,第5618页
    [3]《清续文献通考》,卷85,“职官九”,第5618页
    [4]《最新清国文武职官表》,卷2,第47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01册
    [5]《清世宗实录》,卷73,雍正六年九月,第7册,第1084页
    [6]《清续文献通考》,卷133,“职官考”,第2505页
    [7]《清续文献通考》,卷133,“职官考”,第2508页
    [8]《清续文献通考》,卷133,“职官考”,第2508页
    [9]《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第7册,第1125页
    [10](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249页
    11 《清续文献通考》卷133,“职官考”,第2506页。其各科职掌为:总核科:掌复核符科收支款目、册籍,核定后由藩司判行、盖印,札库分别收发,并附设统计处,掌统计各科收支报告表册,以备预算、决算;田赋科:凡全省地丁、漕粮、垦务、押荒、岁租以及盐务一切款册,均归稽核;榷算科:掌全省税契、厘金、杂税及试办印花税等一切款项,其关税、常税及赈捐各款亦暂附属;俸饷科:掌行政大小文武官员之俸廉、公费及满、绿各营巡防、新军饷需,以及京饷、协饷等;庶务科:掌教育、巡警、河工、外交、工赈各项支款,以及不隶属于各科之一切杂支事宜。
    12 《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第7册,第1002页
    [1]《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第7册,第970页
    [2]《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第7册,第1090页
    [3]《清朝通志》,卷69,“职官略六”,第7163页
    [4](清)王先谦《东华录》,“康熙四”,第373页
    [5](清)王先谦《东华录》,“康熙四”,第735页
    [6](清)王先谦《东华录》,“康熙四”,第735页
    [7](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吏部”,第43页
    [8](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吏部”,第44页
    [1]《清续文献通考》,卷140,“职官考二十”,第2663页
    [2]《清续文献通考》,卷73,“国用考十一”,第1417页
    [3]《清续文献通考》,卷140,“职官考二十”,第2663页
    [4](光绪朝)《东华续录》,“光绪一百九十”,第4976页
    [1](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吏部”,第43页
    [2](清)李庚乾《佐杂谱》,卷下,第28页,“知事”
    [3](清)李庚乾《佐杂谱》,卷下,第36页,“检校”
    [4](清)李庚乾《佐杂谱》,卷下,第36页,“司狱”
    [1]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33,“提法使”,第2518页
    [1]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33,“提法使”,第2514页
    [2]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33,“提法使”,第2518页“(宣统)三年,陕甘总督畏庚奏请,将按司狱改茶库大使,归劝业道管辖略,称:‘原设司狱一员,自应按照官制清单裁撤,另行录用。惟此缺向兼茶库大使,凡甘司引茶,采运到省,由该大使验明,储库看守,陆续发往,各处分销,所司诸务较繁。现在茶务援从前兰州道之例,均归劝业道管理,其查验守卫自应有所属专官经理,茶课、茶捐为甘省一大进款,关系匪轻,倘因司狱裁撤。而将所兼之茶库大使亦一并议裁,经理无人,不免于官茶有所遗误。拟请将裁缺按司狱改为茶课大使,隶于劝业道管,辖应支廉俸等项仿照各省道库大使办理,俾专责成。'”
    [3]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33,“提法使”,第2519页
    [4]《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第7册,第1006页,第1091页;第8册,第1159页
    [5]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33,“提法使”,第2516页。也可见《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第7册,第1005页、1006页
    [6]《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第7册,第973页
    [1](清)蔡士英:《抚江集》,卷7,第49页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77,“户部”,第1246页中记载“(康熙)二十四年议准,赋役全书,头绪繁多,易于混淆。今新修简明赋役全书,止载起运、存留、漕项、河工等切要款,删去丝秒以下尾数,可除吏胥飞洒苛驳之弊,各州县遵照新编全书,造征粮比簿,不必别行造册。”康熙二十七年新赋役全书告成。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77,“户部”,第1247页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77,“户部”,第1251页
    [5]《清圣祖实录》卷9,康熙二年四月至八月,第4册,第154页
    [6]《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73,“户部”,第1187页
    [1]《清圣祖实录》,卷125,康熙二十五年三月,第5册,第323页
    [2]《清世祖实录》,卷46,顺治六年九月至十二月,第3册,第369页中载:“易知由单,将各州县额征、起运、存留本折分数、漕白二粮及京库本色。俱条悉开载。”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80,“户部”,第33页
    [4]《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107,“吏部”,第376页
    [5](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4,第68页,“题报朱奇玉押当批回并藩司职名疏”
    [6]《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69,“户部”,第1139页
    [7]《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69,“户部”,第1140页中载:“康熙二年覆准,州县起解钱粮,以批回为据,令设连环批,其式用纸一张,联书字号,截为二批。豫申巡抚,亲判银数,限日发回。州县临起解时,将发回连环批,一申巡抚存案,一发解役赴该衙门交纳,注收银数日,原批发回,州县即送巡抚对批查验,以杜侵冒迟延之弊。”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69,“户部”,第1141页。
    也可见《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6,“户部”,第473页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00,“吏部”,第292页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07,“吏部”,第376页中在“上下忙钱粮,除云南、贵州二省,向系征收全完后报部外,其余各省著于截止后,上忙限十一月底,下忙限次年五月底,分析成数报部。”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69,“户部”,第1150页
    [5]《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70,“户部”,第1162页
    [6](清)允裪:《大清会典》(乾隆朝),卷10,“户部”,第64页
    [7](清)魏象枢:《寒松堂全集》,卷1,第4页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77,“户部”,第1248页
    [2](清)蔡士英:《抚江集》,卷7,第43页。
    同时,(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4,第383页,“覆顺治十八年分奏销钱粮违误疏”中也对此有所记载。
    [3]《清高宗实录》,卷904。乾隆三十七年三月,第21册,第968页
    [4](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90页
    [1](清)李星沅:《李文恭公遗集》,奏议卷12,第193页,“苏省道光二十五年奏销分数比较折子”
    [2](清)王庆云:《石渠余记》,卷4,第86页
    [3]《清高宗实录》卷1058,乾隆四十三年六月,第22册,第137页
    [4]《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8,“户部”,第532页载:“雍正五年议准:各省布政使司库贮钱粮悉令造入春、秋二季报册候拨,至冬季大拨时又将各省应存及次年额征,悉行拨充兵饷,司库几无余剩。倘有急需鞭长莫及,应按地方之远近存剩之多寡,酌留数十万两,令该督抚公同封贮藩库。如有动用之处,题明动用。除直隶近京无庸留贮外,山东藩库留贮十万两,山西、河南、湖北、陕西、广东各二十万两,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南、甘肃、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各三十万两,封贮备用。每年入季册,报部察核。”
    [5]《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8,“户部”,第533页
    [6]《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0册,第487页,“福建布政使潘体丰折”
    [7]《清高宗实录》,卷1058,乾隆四十三年六月,第22册,第138页
    [1]《清高宗实录》,卷1187,乾隆四十四年七月,第23册,第881页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1册,第514页,“山东布政使调任山西布政使岳浚折”
    [3](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奏疏卷15,“抚苏稿”,第870页,“查办江藩库附贮各款折子”
    [4](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奏疏卷17,“抚苏稿”,第925页,“清理江藩库附贮各款折子”
    [5]《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1册,第388页,“广东布政使杨永斌折”
    [6]《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0册,第848页,“福建布政使潘体丰折”
    [7]《清高宗实录》卷1058,乾隆四十三年六月,第22册,第137页
    [8]《清仁宗实录》卷365,嘉庆二十四年四月,第32册,第833页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2册,第44页,“署广东布政使王谟折”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3册,第139页,“署理浙江布政使程元章折”
    [3]《《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3册,第146页,“浙江布政使程元章折”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3册,第139页,“署理浙江布政使程元章折”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74,“户部”,第1210页
    [3](清)赵申乔:《赵忠毅公自治官书类集》,卷11,“牌檄·户政类”,第131页“饬盘查仓谷出借檄”,(清)允礼:《续修四库全书》,第880册
    [4](清)赵申乔:《赵忠毅公自治官书类集》,卷11,“牌檄·户政类”,第130页“饬府州亲查仓谷檄”,(清)允礼:《续修四库全书》,第880册
    [5]《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40,“户部”,第558页
    [6]《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40,“户部”,第563页
    [7](清)赵申乔:《赵忠毅公自治官书类集》,卷11,“牌檄·户政类”,第131页“饬盘查仓谷出借檄”,(清)允礼:《续修四库全书》,第880册
    [5]《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第430页,“湖北布政使黄昆折”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第113页,“福建布政使沈廷正折”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乾隆朝),卷40,“户部”,第572页
    [3](清)王庆云:《石渠余纪》卷6,第7页
    [4](清)陈树德:《安亭志》,《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3》,上海:上海书店
    [5](明)刘惟谦:《大明律》:卷10,“户律七市廛”,第37页
    [1]《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18,《吏部》,第246页
    [2]《清通典》,卷15,“食货”,第134页
    [3]《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50,“户部”,第805页,也可见《清高宗实录》,卷95
    [4]刘锦藻:《清文献通考》,卷46,《征榷考十八》,第889页
    [5]王先谦:《东华录》.雍正二十三,第2746页
    [6]《清通典》,卷90,“食货略”,第804页,“行帖”
    [7]《清通典》,卷90,“食货略”,第804页,“行帖”
    [8]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46,“征榷考十八”,第889页
    [1]《清通典》,卷15,“食货”,第134页
    [2]《清通典》,卷15,“食货”,第135页
    [3](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5,第179页,“劝捐牙帖酌议变通办理折”,咸丰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1](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5,第179页,“劝捐牙帖酌议变通办理折”,咸丰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2](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5,第180页,“劝捐牙帖酌议变通办理折”,咸丰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3](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5,第180页,“劝捐牙帖酌议变通办理折”,咸丰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4](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5,第180页,“劝捐牙帖酌议变通办理折”,咸丰六年七月二十一日
    [5](清)曾国荃:《曾忠襄公批牍》,卷1,第1页,“会札布政司通省牙厘粮台总局”,同治五年三月二十三日
    [6](清)曾国荃:《曾忠襄公批牍》,卷1,第1页,“札通省各属牙厘局”,同治五年四月十五日
    [7](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卷13,第314页,“拟设江西粮台及牙厘总局片”,咸丰十年五月初三日
    [1]此一定义转见李玉:《晚清印花税创行源流考》,《湖湘论坛》,1998年第2期
    [2]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卷47,《征榷考十九》,第921页
    [3](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852页,“度支部奏遵议印花税办法拟请仍照奏定章程试办折”,也可见: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47,“征榷考十,第920页
    [4](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635页
    [5](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640页
    [6](清)允构:《大清会典》(乾隆朝),卷17,“户部”,第83页
    [1]《清文献通考》,卷31,“征榷考”,第484页中载:“迨后因用契纸,而契尾之例遂尔停止。今契纸既已革除,而契尾尚未後。”由此可知:在雍正四年以后,曾经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契纸。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50,“户部”,第791页
    [3]《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50,“户部”,第792页
    [1]《清文献通考》,卷31,“征榷考”,第490页
    [2]《清文献通考》,卷31,“征榷考”,第492页
    [3]席裕福、沈师徐:《皇朝政典类篆》,卷94,“征榷十二·杂税”,第895页
    [4](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奏议》,卷50,“奏议五十”,第861页,“整顿田房契税折”,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
    [5]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5,“田赋考十五”,第248页
    [1](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奏议》,卷50,“奏议五十”,第861页,“整顿田房契税折”,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中载:“查湖北田房税项,每年所解正税盈余,不足万两,以通省六十八州县计之,何止此数。”
    [2]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47,“征榷考十九”,第921页
    [3](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852页,“度支部奏遵议印花税办法拟请仍照奏定章程试办折”,也可见: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47,“征榷考十九”,第920页
    [4]转引自张艳:《浅谈清代当税税率的演变》,《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5]《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50,“户部”,第793页
    [6]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7,“征榷考十九”,第907页中载:“直隶、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等省,每年每座税银五两,云南省税银四两,贵州省三两,奉天省二两五钱。”
    [7]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47,“征榷考十九”,第903页
    [1](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852页
    [2]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41,“征榷考十三”,第807页载:“烧锅所在多有,拟令赴藩司领帖缴费,始准开设,每年各缴银三十元。”“征榷考十三”,第802页载:藩司每年“将烧锅商户清册限一月内先行造报,并令每年六个月,造报一次。”
    [3]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46,“征榷考十八”,第890页载:“(嘉庆四年)又议准:嘉峪关进口绿、白玉、玉石应用收税印票,由肃州钤用三连串票发给管关巡榆填用。每遇玉商投税,前幅填给商人收执,中幅申送藩司,尾幅肃州存查,以杜隐漏。”
    [4](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第8页,“报元年颜料估价并参藩司徇隐疏”
    [5]《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16,“户部”,第618页
    [6](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40,第1159页,“覆顺治十六年裁扣一案疏”中载“裁扣银两额征完解,及采买支销价值数目造册”之语,这部分裁扪银两是为了采买豆草。
    [7](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第9页,“报元年颜料估价并参藩司徇隐疏”
    [8]《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8,第76页
    [1](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40,第1160页,“覆顺治十六年裁扣一案疏”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3,“户部”,第412页
    [3]《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15,“吏部”,第211页
    [4](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5,“户口考一”,第456页
    [1]《清通典》,卷1,第3页
    [2]《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35,“户部”,第466页
    [3](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65,“二任直隶总督奏议”,第1615页中载“仓廒乃积储之区,如逾十年保固限外坍塌,例准动项修葺。”卷65,“二任直隶总督奏议”,第1613页中载“各属监狱十年限外坍塌,例准动项兴修。”此外,《清仁宗实录》,卷146,嘉庆十年闰六月中载“(河堤等工)经嵇璜等奏定,一律保固十年。”由此可推知其它事务的保固期限一般为十年。
    [4]《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7,“工部”,第2046页
    [5]《清高宗实录》,卷740,乾降三十年七月,第18册,第154页
    [1](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6,第131页,“请动款修办海口椿栅疏”
    [2](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65,“二任直隶总督奏议”,第1613页
    [3](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65,“二任直求总督奏议”,第1621页
    [4](清)明之纲:《桑园围总志》,卷13,第322页,“申请藩宪给费文”
    [5](清)明之纲:《桑园围总志》,卷14,第322怘,“委勘估险基札”
    [6](清)明之纲:《桑园围总志》,卷13,第322页,“申请藩宪给费文”
    [7](清)明之纲:《桑园围总志》,卷14,第324页,“缴工料细册图结呈”
    [8](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中卷65,第1613—1615页中记载了监狱、仓库的承修过程
    [1]《清高宗实录》,卷823,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第18册,第1183页
    [2](清)何绍基:《安徽通志》(光绪朝)卷61,第782页中载:“无为州,南临大江地势低洼,所属五百九十余圩全赖一线江堤为之捍御。每遇江水盛涨时,设有卫缺,不特该州全境受害,即比连之庐江、巢县、和州、含山难免波及。”
    [3](清)何绍基:《安徽通志》(光绪朝)卷61,第784页
    [4]《清高宗实录》,卷1249,乾隆五十一年二月,第24册,第783页
    [5](清)海宁:《晋政辑要》,卷8,第208页,“晋省城垣”
    [6](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14,“抚苏稿”,第232页,“覆勘苏州府城修理完竣折子”
    [1]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第2页
    [2]赵尔巽:《清史稿》,卷112,志87,选举7,
    [3]魏彩霞:《清代捐监制度及其影响》,《贵州文史从刊》,2006年第4期,
    [4](清)福趾:《户部漕运伞书》,卷75,“采买搭运”,第812页
    [5](清)李星沅:《李文恭公遗集》,奏议卷3,“陕抚”,第21页,“请奖绅民捐输海疆经费折子”
    [6](清)李星沅:《李文恭公遗集》,奏议卷3,“陕抚”,第22页,“请奖绅民捐输海疆经费折子”
    [7]杨西明《灾赈全书》,卷2,第35页,“捐助议叙”
    [1]《清高宗实录》卷245,乾降十年七月,第159页
    [2]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69,“国用考七”,第1329页
    [3](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卷2,第35页,“请派大员办捐济饷折”
    [4](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疏》,续编卷22,第858页,“陕省报捐各生捐册由西征粮台咨部片”
    [1](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奏议》,卷59,奏议59,第999页,“查明许应骙参款折”
    [2](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稿》,初编卷36,第535页,“停止劝捐运本并报收捐银数折”
    [3](清)吴文镕:《吴文节公遗集》,卷39,第227页,“批藩司详销崇文县民人郭元肇妄控廪生在芬冒宗捏报五世同堂一案由”
    [1](清)吴文镕:《吴文节公遗集》,卷38,第219页,“批藩司题旌吉安府民妇宋萧氏乐善好施由”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62,“礼部”,第981页
    [3](清)允祹:《大清会典》,卷27,“礼部”,第112页
    [4]《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62,“礼部”,第981页载:“直省布政使司各给钦夭监时宪书印,贮于库。岁四月,钦夭监以奏准来岁时宪书式,颁各布政使司刊刻成书,钤以所贮监印。孟冬月,汇送督抚署,督抚设香案陈时宪书,礼生引赞,率所属文武官朝服望阙,行三跪九叩礼,祗领讫,布政使司乃分发专城之道、府,转行所属州县;分驻之提镇,转行所属标营,到日行礼、只领均与会城同,乃颁布民间,山陬海澨无有不遍,伪造者论如律。”
    [1](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7,“讲读律令”,第223页
    [2](清)陈宏谋:《从政遗规》,卷上,“明职”,第274页
    [3]《清宣宗实录》,卷190,道光十一年六月,第35册,第994页
    [4](清)祝庆棋:《刑案汇览》,卷45,第1570页
    [5](清)祝庆棋:《刑案汇览》,卷45,第1570页
    [6]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2册,第980页
    [1]宋祥瑞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3册,第1938页
    [2](清)赵尔巽:《清史稿》,“刑法志”
    [3]《清仁宗实录》,卷289,道光十六年九月,第31册,第947页
    [4]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1册,第658页
    [5](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2,第33页,“审拟阜宁县胡志忠张绅书京挖疏”
    [6]宋祥瑞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3册,第2291页
    [7](清)李星沅:《李文恭公文集》,奏议卷15,“江督”,第251页,“复奏并无咨交京摔案件片子”
    [8](清)李星沅:《李文恭公文集》,奏议卷10,“苏抚”,第152页,“清厘京控案件并将起解逾限各员先请议处折子”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7,“户部”,第507页
    [2]《清文献通考》,卷207,“刑考十三”,第 页
    [3]《清高宗实录》,卷752,乾隆三十一年正月,第18册,第278页
    [4]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1册,第429页
    [5]《清高宗实录》,卷1097,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第22册,第705页
    [6]《清世宗实录》,卷3,雍正元年正月,第7册,第69页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4,“刑部”,第1992页
    [2]如马端临:《文献通考》及《清文献通考》和《续文献通考》中都有“徒流”篇,把徒刑和流刑合并起来介绍
    [3]王云红:《清代流放制度研究》,第49页中介绍“美国传教士迈克哥温称徒刑为‘省内流放',法学家英国人斯坦顿和法国人鲍来在翻译《大清律例》的过程中把流刑翻译为‘永久性流放'和‘永久性放逐'而把徒刑翻译为‘临时的流刑'和‘短暂的放逐'”,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
    [4](清)薛允升:《读例存疑》,卷49,“刑律二十五”,“断狱下”,第849页
    [5](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59,第2096页
    [1](清)沈家本:《大清现行新律例》,第904页
    [2](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59,第2090页
    [3]《清通志》卷77,“刑法略”,第698页载:“直省徒罪案件,如有关系人命者,均照军流人犯解按察使审转,督抚专案咨部核覆,仍令年终汇题。”由此可见,军流人犯的处理也是分录常军流案件和涉及人命军流案件处理。
    [4](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59,第2090页
    [5](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58,“稽留囚徒”,第2049页
    [6](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58,第2050页
    [1](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6,第205页
    [2]《江苏按察使翁藻为酌筹自新所人犯口粮事奏折》,乾隆十三年三月初八日,载哈恩忠编:《乾降朝刑狱管理史料》,《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3](清)潘文舫:《新增刑案汇览》,卷15,第197页
    [4](清)潘文舫:《新增刑案汇览》,卷14,“盗贼捕限,”第189页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4,“刑部”,第1992页
    [2]《乾隆上谕档》,第8册,第6页
    [3](清)潘文舫:《新增刑案汇览》,卷15,第197页
    [4](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14,第487页
    [5](清)潘文舫:《新增刑案汇览》,卷15,第202页
    [6]《清高宗实录》卷742,乾隆三十年八月,第18册,第169页
    [7]《清高宗实录》卷712,乾隆二十九年六月,第17册,第946页
    [8]《清通典》,卷87,“刑部”,第1023页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25,“吏部”,第307页
    [2]《清高宗实录》卷648,乾降二十六年十一月,第249页
    [3](清)沈家本:《大清现行新律例》,第133页
    [4](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59,第2071页
    [5]《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4,“刑部”,第1973页
    [6](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15,第196页
    [7]吴吉远:《清代地方司法职能研究》,第208页
    [1](清)沈书城:《则例便览》,卷43,“审断”,第215页,“上控词讼委员审理”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4,“刑部”,第1986页
    [3]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1册,第658页
    [4](清)潘文肪:《新增刑案汇览》,卷16,第230页
    [5](清)李星沅:《李文恭公文集》,奏议卷15,“江督”,第251页,“复奏并无咨交京控案件片子”
    [6]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53,“刑考十二”,第4220页
    [7]《乾降朝上谕档》,第11册,第339页
    [1]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53,“刑考十二”,第4220页。也可见《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125,“刑部”,第1995页
    [2]《乾隆朝上谕档》,第11册,第339页
    [3]《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5,“刑部”,第2000页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8,“刑部”,第937页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86,“刑部“,第994页
    [3](清)沈家本:《大清现行新律例》,第925页
    [4](清)三秦:《大清律例》,卷37,第323页
    [5]乾隆二十六年以后,秋审改为在督抚衙门办理。《乾隆上谕档》,第3册,第633页载:“乾隆二十六年五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向来直省秋审成例相沿,巡抚率同司道赴按察使衙门会同查审,虽一切预备陋规久经斥禁,然以巡抚率属并会同司署随带员役,究不无供应之烦,非所以慎刑章而清吏治。今常钧奏明,本年安省秋审,现在会赴抚署办理,所见甚远。嗣后,各省均照此例行,著为令。钦此。”
    [6]《清通典》,卷38,“刑部”,第926页中记载:“康熙十六年七月,定各省秋审缮册送京覆核之例。”
    [7]《清高宗实录》,卷1338,乾隆五十四年七月,笫25册,第1146页
    [1](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59,第2074页
    [2](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519页
    [3](清)阮葵生:《秋谳辑要》,第1卷
    [4]田涛:《大清律例》,“名例”,第100页
    [5](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54页
    [6](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55页
    [1](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56页
    [2](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468页。也可见(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56页
    [3](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53页
    [4](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3,第83页
    [1](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41页
    [2](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68页
    [3](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67页
    [4](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2,第69页
    [5]《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4,“刑部”,第1974页
    [6]《清文献通考》,卷207,“刑考”,第2934页
    [7]《清文献通考》,卷201,“刑考”,第2826页
    [1]《清通典》,卷87,第1021页
    [2]《清文献通考》,卷207,“刑考”,第2930页
    [3]《清文献通考》,卷207,“刑考”,第2934页
    [4]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42,“刑考一”,第4004页
    [5]《清通志》,卷78,“刑法略”,第707页
    [6]《清高宗实录》,卷818,乾隆三十三年九月,第18册,第1095页中载:“奉旨勾决官犯吴龙光,时因臬司周元理公出未回,观音保即亲往监视行刑一摺,所办甚是。藩臬均驻省城,事同一体,原不应稍存彼此之见。嗣后各省官犯勾到时,如臬司现在省城,自当遵旨亲往监视,专折覆奏。或因公出省,即著藩司代办,仍行具摺奏闻,著为令。将此遇便传谕各省藩臬知之。”
    [7]《清文献通考》,卷207,“刑考”,第2931页
    [1]《清高宗实录》,卷854,乾隆三十五年三月,第19册,第432页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4,“刑部”,第2004页
    [3]哈恩忠:《乾隆朝刑狱管理史料》,《贵州按察使熊绎祖为符属加固监狱及请严监狱交代事奏折》,乾隆三十年三月初三日,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4]哈恩忠:《乾隆朝刑狱管理史料》,“广东按察使潘思矩为请粤省移建司监奏事折”,乾降六年十一月十八日,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1]《清文献通考》,卷198。“刑考”,第2782页
    [2](清)潘文舫:《新增刑案汇览》,卷16,第223页
    [3]《清高宗实录》卷211,光绪十一年七月,第54册,第978页
    [4]哈恩忠:《乾隆朝刑狱管理史料》,“福建巡抚富纲为台湾重犯日多酌清省监事奏折”,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5]《清高宗实录》,卷1261,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第24册,第960页
    [6]哈恩忠:《乾隆朝刑狱管理史料》,《四川总督保宁为酌筹川省监狱事奏折》,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7]《清高宗实录》,卷1261,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第24册,第967页
    [1]《清高宗实录》,卷854,乾隆三十五年三月,第19册,第432页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25,“刑部”,第2006页
    [3]哈恩忠:《乾隆朝刑狱管理史料》,“漕运总督常安为陈清理刑狱积案事奏折”,《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4](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2,第11页,“童臬司清理山东积案”
    [5](清)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朝),“光绪二”,第41页
    [6](清)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朝),“光绪二”,第42页
    [7]刘子扬:《清代秘密宗教档案史料概述》,《历史档案》,1986年第3期
    [8]孔祥涛:《清代治理秘密教门法律政策及措施研究》,《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中介绍:顺治时期对于秘密教门严厉禁止:康雍时期,采取了与民休息、区别对待的政策;乾隆初期,仍注意把握分寸,但中后期后逐渐趋于严厉;嘉庆时期,采取了按律严罚、双管齐下的慎重政策;道光中期至同治中期其政策并未改变,直至光绪中后期,其政策才有了些许调整。
    [1]《清高宗实录》,卷1306,乾隆五十三年六月,第25册,第575页
    [2]《清高宗实录》,卷653,乾隆二十七年正月,第17册,第310页
    [3]《清高宗实录》,卷513,乾隆二十一年五月,第15册,第481页
    [4]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25,第2382页
    [5](清)佚名:《皇清奏议》,卷6,第81页
    [6]《清通典》,卷89,第1045页
    [7](清)佚名:《皇清奏议》,卷6,第81页中载:“臣查会典,杂犯、死罪、笞、杖、徒、流皆有收赎之例。”此时为顺治元年,可见卫周祚所查会典为明代会典。
    [8](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52,第1541页
    [9]《清文献通考》卷209,“刑考”,第2967页
    [1](清)三秦:《大清律例》,卷5,第33页
    [2](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7,第477页,“题报康熙元年分自理赎锾疏”。此外在慷熙三年的自理赎锾疏中也提到“(赎锾银)共银一百三十一两九钱五分,汇行按察司,催解右布政司贮库。”
    [3](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64,“国用考二”,第1521页
    [4](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64,第654页,“报元年各属自理赎谷疏”
    [5]《清文献通考》,卷34,“市籴考”,第541页
    [6](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47,第1397页
    [7](清)海宁:《晋政辑要》,卷7,“囚犯口粮”,第187页
    [8]《清文献通考》,卷209,“刑考”,第2967页
    [1]《皇清奏议》卷3,第35页,罗国士“急复驿递原额疏”,《续修四库全书》,第473册
    [2]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374,“邮传考十五”,第6334页
    [1]《清高宗实录》卷843,乾隆三十四年九月,第19册,第258页
    [2]《清高宗实录》卷940,乾隆三十八年八月,第20册,第699页
    [3]《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5,第114页
    [4](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8“户部”,第530页
    [5](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20,“兵部”,第1905页
    [6]王先谦:(乾隆朝)《东华续录》,乾降八十八,第2062页
    [1]王先谦:(乾隆朝)《东华续录》,乾降八十八,第2063页
    [2]王先谦:(乾隆朝)《东华续录》,乾降八十八,第2063页
    [3]《晋政辑要》卷2,第41页
    [4]《晋政辑要》卷2,第42页
    [5]《晋政辑要》卷2,第43页
    [1]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375,“邮传考十六”,第6352页
    [2]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375,“邮传考十六”,第6358页
    [3](清)于成龙:《政书》,卷5,第119页,“酌派驿站银两疏”
    [4](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22,第603页
    [5]宋祥瑞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5册,第3771页
    [6](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64,“国用考二”,第1251页
    [7](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285页
    [8](清)沈书城:《则例便览》,卷125,“盘查”,第121页
    [1]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33“职官考”,第2518页
    [2]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33“职官考”,第2519页
    [3]目前研究保甲方面的文章主要有:卞利:《清代户籍法的调整与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潮龙起:《从清代的保甲控制看会党的滋生动因》,《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李宁:《略论促成清政府建立警察制度的主要原因》,《河北法学》,2004年第1期;
    王先明:《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控制中的变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黄细嘉:《近代的团练和团练制度》,《历史教学》,1997年第10期;
    孙海泉:《清朝前期的里甲与保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5期;
    吕小鲜:《嘉庆十八年京畿地区编查保甲史料》,《历史档案》,1990年第2期,
    华立:《从旗人编查保甲看清王朝“旗民分治”的变化》,《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等
    [4](清)尹会一:《健余先生抚豫教条》卷1,第5页,《饬行保甲》
    [1]《清世祖实录》卷5,顺治元年六月乙酉条,顺治元年六月,“锦衣卫百户危列宿言,臣招抚至天津地方,……招回逃海难民一万起千余名。”也可见陈昌齐编:《广东通志》卷一,《训典一》,第1页。《清世祖实录》卷6,顺治元年七月丙戌条“七月,兵部右侍郎金之俊言,凡土寇率众归顺者,应赦罪毋论。缚渠来献者,应分别叙功。就抚之众,州县官编置牌甲,令安故业,无恒产者,设法安插,请颁谕各镇道府,以便遵行。”
    [2]《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27,《吏部》,“又奏准,直省督抚,转饬府、州县等官,将绅矜之家,一例编次保甲,听保甲长稽查,如有不入编次者,该地方官详报题参,比照脱户律治罪,地方官瞻徇情面,不据实详报者,照徇庇例议处。”
    [3]蒋良骐:《东华续录》(道光朝),道光十四,第173页
    [4]闻均天:《中国保甲制度》,第262页。转引自:王先明《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机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5]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20,《职官考六》,第2293页
    [6]《清高宗实录》卷549,乾降二十二年十月戊子,第15册,第1006页
    [1]顺治六年清政府下保甲制度的规定,康熙四十七年清重新下达保甲制度的规定。乾隆二十二年—二十四年乾隆大规模整顿保甲等,关于保甲令的下发,可见: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十卷,第216-221页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33,“户部”,第413页
    [3]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5,“户口考一”,第448页
    [4]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奏议卷3”,第852页,“初任直隶总督”
    [1]那彦成《那文毅公奏}义》,“奏议卷4”,第988页,“初任直隶总督”
    [2]蒋良骐:《东华续录》(道光朝),道光四十,第528页
    [3]戴肇辰:《从公录》,续录卷1,第16页,“清查保甲示”
    [4]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15,“兵考十四”,第3579页
    [5]张之洞:《张文襄公奏议》,卷21,“奏议二十一”,第377页,“查办匪乡已有端绪折”,光绪十三年六月十三日
    [6]张之洞:《张文襄公奏议》,卷27,“奏议二十七”,第470页,“派员募勇分路缉捕片”,光绪十五年八月二十六日
    [1]张之洞:《张义襄公奏议》,卷49,“奏议四十九”,第849页,“裁撤南学会并裁撒保卫局折”,光绪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2]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朝),光绪九十六,第2526页
    [3]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20,“职官考六”,第2263页
    [4]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20,“职官考六”,第2293页
    [1]《人清会典》(光绪朝)卷19,“户部”,第162页
    [2]《清高宗实录》卷818,乾隆三十三年九月,第18册,第1098页
    [3]《清圣祖实录》,卷270,康熙五十五年十月,第6册,第651页
    [4]据倪玉平在《试论清代的荒政》(《东方论坛》,2002年第四期,第44页)中提到:顺治十七年政府规定报灾期限为三十天,雍正二年规定州县官报灾时限为四十天。
    [5](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二任陕甘总督”,第499页
    [6](清)方观承:《赈纪》,卷2,“核赈”,第4页,《院题秋禾被旱情形疏》
    [7]杨西明:《灾赈全书》,卷3,第50页载:“勘灾定有顷亩确数,即照县中现征科则约略计算,应蠲缓银米若干,一面向藩粮二宪衙门请数造册。”
    [1](清)赵申乔:《赵忠毅公自治官书类集》,卷1,第480页,“题报被灾分数请蠲动赈疏”,康熙四十二年七月,《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80册
    [2](清)宋荦:《两坡类稿》,卷34,“奏疏三”,第335页,《海州等五州县水灾请全蠲疏》,康熙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3]《清高宗实录》卷1293,乾隆五十二年十一月,第25册,第349页
    [4](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卷1,第1页,“请续赈淮扬徐三属灾民疏”
    [5](清)宋荦:《两坡类稿》,卷34,“奏疏三”,第335页,《海州等五州县全蠲疏》,康熙三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
    [6]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第23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版,
    [1](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卷2,“江苏奏稿”,第19页,《上元江宁等六县地方被淹请抚恤折》
    [2](清)宋荦:《西坡类稿》,卷36,“奏疏五”,第359页.《三十六年赈济题报疏》,康熙三十六年八月初三日上
    [3]《清高宗实录》,卷46,乾隆二年七月第,第10册,第627页
    [4](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卷3,“江苏奏稿”,第26页,《覆奏查办灾赈情形折》
    [5]《清高宗实录》,卷235,乾隆十年二月,第12册,第34页
    [6]金安清:《续碑传集》,卷24,“林文忠公传”,第426页
    [7](清)林则徐:《云左山房文钞》,卷4,“答陶云汀宫保疏”,第43页
    [1](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36,“江督稿”,第626页,《覆奏传谕藩司等亲历勘办灾赈事宜折子》
    [2](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36,“江督稿”,第626页,《覆奏传谕藩司等亲历勘办灾赈事宜折子》
    [3]《清高宗实录》,卷1019,乾隆四十一年十月,第21册,第672页
    [4](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36,“江督稿”,第627页,《覆奏传谕藩司等亲历勘办灾赈事宜折子》
    [5](清)林则徐:《云左山房文钞》,卷4,“禁止贫民藉荒滋扰告示”,第37页
    [6]《清高宗实录》,卷503,乾隆二十年十二月,第344页
    [7]杨两明:《灾赈全书》,卷2,“捐助议叙”,第35页
    [1](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34,第1094页,“续收晋赈折”,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
    [2]《清德宗实录》,卷294,光绪十四年四月,第55册,第907页
    [3]《清德宗实录》,卷254,光绪十二年二月,第55册,第427页
    [4]《清德宗实录》,卷512,光绪二十九年二月,第58册,第759页
    [5]《钦定康济录》卷4,“赈粥须知”,第36页,《近代中困史料丛刊三编》,第54辑
    [6]《清高宗实录》,卷818,乾隆三十三年九月,第18册,第1103页
    [1]《清高宗实录》,卷451,乾隆十八年十一门,第14册,第876页
    [2]《清高宗实录》,卷368,第13册,乾隆十五年七月,第1061页
    [3](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二任陕甘总督奏议”,第498页
    [4](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卷3,《江苏奏稿》,《覆奏查办灾赈情形折》
    [5]《清宣宗实录》,卷458,道光二十八年八月,第39册,第782页
    [6]《清高宗实录》,卷1250,乾隆五十一年月,第24册,第796页
    [1]《清高宗实录》,卷903,乾隆三十七年二月,第20册,第67页
    [2](清)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53,“户政二十八”,“钱币下”,笫1400页
    [3](清)倪模:《古今钱略》,卷首,第2页
    [4]《清世祖实录》,卷77,也可见:倪模《古今钱略》,卷首,第3页
    [5]《清文献通考》,卷15,“钱币考”,第288页
    [6](清)倪模:《古今钱略》,卷首,第73页
    [7](清)倪模:《古今钱略》,卷首,第73页
    1《清商宗实录》,卷1238也可见《乾隆上谕档》,第12册,第818页
    2(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15,“抚苏稿”,第244页,“宝苏局暂停鼓铸折子”
    3(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15,“抚苏稿”,第244页,“宝苏局暂停鼓铸折子”
    4(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15,“抚苏稿”,第244页,“宝苏局暂停鼓铸折子”
    [1](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15,“抚苏稿”,第370页,“暂借局银平抑市价折子”
    [2](清)刘锦藻:《清续义献通考》,卷19,“钱币考一”,第321页
    [3](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9,“钱币考一”,第339页
    [4](清)倪模:《古今钱略》,卷首,第8页
    [5](清)吴文镕:《吴义节公遗集》,卷6,第33页,“覆奏查禁私钱折”
    [6](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9,第224页,“丁寿郎等诏疏”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217,第534页
    [2]《福建省例》,第101页,“钱法例”
    [3]《清高宗实录》,卷515,第506页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217,第535页
    [5]《光绪癸巳科广东乡试史料》(下),《广东巡抚刚毅为遵谕认真考校乡试试卷事致广东主考咨文》,光绪十九年八月初六日
    [1]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顺治甲午科乡试题本》,《礼部尚书丘等为蜀省甲午乡试应照各省一例举行事题本》,顺治十一年正月十七日
    [2](清)来保:《大清通礼》,卷35,“嘉礼”,第200页
    [3](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2,第12页
    [4]《清文献通考》,卷51,“选举考”,第859页
    [5](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8,“抚皖稿,”第118页,“查明审议六安州阻考案折子”
    [6](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27,第765页“癸卯入闱监临疏”
    [7](清)英汇:《科场条例》,卷10,第135页
    [8](清)(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2,第12页
    [9]《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66,“礼部,”第1033页
    [10](清)英汇:《科场条例》,卷16,第179页
    [1](清)英汇:《科场条例》,卷26,第273页
    [2](清)英汇:《科场条例》,卷11,第152页
    [3]《大清会典则例》(乾降朝),卷66,“礼部”,第1037页
    [4](清)英汇:《科场条例》,卷11,第151页
    [5]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九年整饬科场史料选》,《湖南巡抚蒋溥为接旨严防科场舞弊事奏折》,乾隆九年八月二十五日
    [6]《清文献通考》,卷56,“选举考”,第866页
    [7]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九年整饬科场史料选》,《贵州总督张广泗为报此次文武科场弊窦肃清事奏折》,乾隆九年九月十二日
    [8](清)英汇:《科场条例》,卷27,第279页
    [9]《请高宗实录》,卷624,乡试盖用印信事宜,起初各省并不相同。如“陕省系用提调道员关防,闽省系藩司首领官于接缝处用印,藩司于卷面用印。”为统一管理,清政府于乾隆二十五年规定:“乡试墨卷,钤用印信,理宜详慎。除顺天乡试应仍用府尹印外,江南系上下江巡抚轮流监临,牢同派委道员办理闱务,两江布政使向不赴闱,应令该督抚于乡试年分。酌用印信,报部存案。其余各省试卷,无论正面接缝,均用藩司印信。”
    [1](清)来保:《大清通礼》,卷35,“嘉礼”,第200页
    [2](清)英汇:《科场条例》,卷44,第445页
    [3](清)凌爝:《两江视臬纪事》,卷4,“条教十八”,第128页,“禁科场买卖欺凌勒索”
    [4](清)凌爝:《两江视臬纪事》,卷4,“条教十九”,第129页,“科场查禁匪类”
    [5]《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66,“礼部”,第1036页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66,“礼部”,第1037页
    [2](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27,第766页“癸卯入闱监临疏”
    [3]《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66,“礼部”,第1037页
    [4](清)英汇:《科场条例》,卷11,第151页
    [5]《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66,“礼部”,第1042页
    [6]《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68,“礼部”,第1071页
    [7]《济高宗实录》,卷636,乾隆二十六年五月,第17册,第104页
    [1]《清高宗实录》,卷921,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第20册,第349页
    [2](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78页
    [3](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7,第54页
    [4](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10,第858页
    [5](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0,第71页中载因川省军需浩繁,曾动川省藩库地丁银一百五万两用作军需。
    [6](清)曹振镛:《平定回疆剿捦逆裔方略》,卷23,第184页
    [7](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88,第669页
    [8](清)曹振镛:《平定回疆剿捦逆裔方略》,卷32,第266页
    [9](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8,第60页
    [1](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48,第363页
    [2]《清高宗实录》,卷527,乾隆二十一年十一月,第15册,第634页
    [3](清)阿桂:《兰州纪略》,卷3第24页
    [4](清)鄂辉:《平苗纪略》,卷1,第11页
    [5](清)阿桂:《平定两余川方略》,卷105,第811页《清高宗实录》,卷907,乾隆三十七年四月,第20册,第141页
    [1]《清高宗实录》,卷728,乾隆三十年二月,第18册,第20页
    [2](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5,第114页
    [3](清)阿桂:《兰州纪略》,卷3,第24页
    [4](清)阿桂:《军需则例》,卷9,“户部·杂支”,第30页
    [5](清)曹振镛:《平定回疆剿捦逆裔方略》,卷61,第499页
    [6]《清高宗实录》,卷833,乾隆三十四年四月,第19册,第120页
    [7]《清高宗实录》,卷918,乾隆三十七年十月,第20册,第303页
    [1]《清高宗实录》,卷854,乾降三十五年三月,第19册,第430页
    [2](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48,第363页
    [3](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8,第60页
    [4](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55,第418页
    [5](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8,第60页
    [6](清)鄂辉:《平苗纪略》,卷22,第203页
    [1](清)鄂辉:《平苗纪略》,卷8,第73页
    [2](清)庆桂:《剿平三省邪匪方略》,正编卷14,第145页
    [3](清)庆桂:《剿平三省邪匪方略》,正编卷212,第2356页
    [4]《清高宗实录》,卷327,乾隆十三年十月,第13册,第415页
    [5](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奏疏二十四,“抚皖稿”,第192页
    [6]锡珍等撰:《钦定吏部铨选则例》,卷6上,“汉官则例”,第517页
    [1]督抚将上报人员分为题缺、调缺和题调缺。由低品级官员中拣选升任的为题缺,同品级之间调补为调缺,不拘品级,从当地政府中选择合适的人选称为题调缺。
    [2]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1册,第311页
    [3](清)鄂尔泰:《鄂尔泰奏稿》,第363页
    [4]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2册,第1097页
    [5]《清德宗实录》,卷239,光绪十三年二月,第55册,第214页
    [6](清)鄂尔泰:《鄂尔泰奏稿》,第363页
    [7]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2册,第1097页
    [8]马叙伦:《石屋馀渖》,第132页
    [1]《清高宗实录》,卷503,乾隆二十年是十一月,第15册,第345页
    [2]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1册,第27页
    [3](清)魏象枢:《寒松堂集》,卷2,第9页。
    [4]《清世祖实录》,卷64,顺治九年四月,笫501页
    [5]《大清会典》(康熙朝),卷10,第416页载:康熙元年题准“布政使、按察使免其朝觐,令道官代行”。康熙十二年,又因“藩臬总理一省钱粮刑名,熟悉地方利弊”,从山西道御史马人大士疏请,取消代觐,仍令藩臬亲自朝觐。(详见《清圣祖实录》,卷42,康熙十二年七月,第566页)自此之后,至康熙二十五年以前未有改变。
    [6]《清圣祖实录》,卷14,康熙四年三月,第218页
    [7]《大清会典》(康熙朝),卷10,“朝觐考察”,第427页
    [1]《清圣祖实录》,卷4,顺治十八年八月,第4册,第87页
    [2]《清圣祖实录》,卷42,康熙十二年七月,第566页
    [3]《大清会典》(康熙朝),卷10,“朝觐考察”,第427页
    [4]《大清会典》(雍正朝),卷15,“大计考察”,第720页载:顺治九年题准“道府考州县不公,先参道府;布按察道府不实,并参布按。”顺治十二年又议准:“道员贤否,布按不许徇情……倘开报不公,督抚按纠劾。”
    [5]《大清会典》(雍正朝),卷15,“大计考察”,第722页载:顺治十八年议准:“布按衙门参政、参议、副使、佥事及首领属官,俱从本衙门正官注考。”
    [6]《清高宗实录》,卷717,乾隆二十九年八月,第17册,第994页
    [7]《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46,“都察院二”,第2425页。也可见(清)黄六鸿编:《福惠全书》,卷2,第16页,“缴凭”
    [1]《清圣祖实录》,卷216,康熙四十三年十月,第6册,第189页
    [2]《清世祖实录》,卷87,顺治十一年十一月,第3册,第683页
    [3]《清高宗实录》,卷717,乾隆二十九年八月,第17册,第994页
    [4]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2册,第952页
    [5]《大清会典》(雍正朝),卷15,“大计考察”,第728页
    [6]《大清会典》(雍正朝),卷15,“大计考察”,笫728页
    [7]《钦定学政全书》(嘉庆朝),第一函,卷10,“考核教官”,第4(b)页
    [8]《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80,第29页
    [9]《大清会典》(光绪朝),卷11,第96页
    [1]《清高宗实录》,卷489,乾隆二十年五月,第15册,第149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册,第387页,《户部右侍郎张伯行奏陈遵旨保举湖北布政使折》,雍正元年五月十四日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十册,第417页,《陕西总督岳钟琪奏报四川按察使葛斗南气噎健忘难于料理公务折》,雍正五年八月十九日
    [4]据笔者根据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三册,按察使卷、《清实录》与《四川盐法制》相比较,在雍正五年以前除吴一元,顺治八年五月壬辰一顺治十年任四川按察使:顺治十七年十月戊戌一顺治十八年任四川布政使:何毓秀,康熙二十二年五月壬寅一九月任四川按察使;兴水朝,康熙二十六年十一二门一康熙二十七年二月任四川按察使;董安国,康熙二十七年二月庚午一康熙三十年四月乙亥这几个人在《四川盐法制》中未记载兼任盐法事务。但却记载直至雍正五年四川始设盐驿道,盐法事务方不为按察使兼管,由此可见:四川盐法事务在雍正五年以前一直为按察使兼管。
    [5](清)丁宝桢:《四川盐法制》,卷30,“职官四”,第396页
    [6](清)吴振械:《养吉斋丛录》,卷3,第21页
    [1](清)蒋兆奎:《课归地丁全案》,卷1,第3页,“上谕蒋兆奎调补山两布政使办理盐务”
    [2]《清高宗实录》,卷538,乾隆二十二年五月,第802页
    [3](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3,“官职”,第24页,“巡盐御史”
    [4]《清高宗实录》,卷489,乾隆二十年五月,第15册,第149页
    [1](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3,“官职”,第24页,“巡盐御史”
    [2]《清高宗实录》,卷549,乾隆二十二年十月,第15册,第998页
    [3](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卷3,“官职”,第25页,“巡盐御史”
    [4](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卷3,第21页
    [1](清)鄂容安:《鄂文端公年谱》,第5页
    [2](清)蔡士英:《抚江集》,卷6,第37页
    [3](清)蔡士英:《抚江集》,卷13,第94页,“召集士民入城示”
    [1]《清通典》,卷9,“食货”,第81页
    [2]《清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第9页
    [3]《清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第6页
    [4]《清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第9页
    [5](清)蔡士英:《抚江集》,卷6,第35页
    [6](清)佚名:《皇清奏议》,卷4,第56页,刘余漠:《敬臣开垦方略疏》,顺治九年
    [7]《资治新书》,第二集,卷7,转引自李燕光:《清初的垦荒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1期
    [1](清)蔡士英:《抚江集》,卷7,第51页
    [2]《清通典》,卷1,“食货”,第3页
    [3](清)孙廷铨:《沚亭文集》,卷上,“清查垦荒疏”
    [4]《清通典》,卷1,“食货”,第2页
    [5]《济南府志》,卷13,“物产”
    [6]《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5,“户部”,第467页
    [1]《清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第9页
    [2]《清经世文编》,卷34,“户政”,刘余谟:《垦荒兴屯疏》
    [3]《清圣祖实录》,卷14,康熙四年三月乙巳,第30页
    [4]《清世礼祖实录》,卷87,顺治十一年十一月丙辰,第685页
    [5]《云南通志》(雍正朝),卷39,第1199页,“王端简公传”
    [6]《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3,“户部”,第412页
    [7](清)蔡士英:《抚江集》,卷6,第37页
    [8](清)蔡士英:《抚江集》,卷7,第49页
    [1]《清通典》,卷9,“食货”,第82页
    [2]黄册是明代和清初纳税的一种依据。黄册中主要载人丁和地土两项。
    [3]《清经世文编》,卷3,“户政五”
    [4]《户部则例》,卷3,“户口三”
    [5]《清通典》,卷9,“食货”,第82页
    [6]《清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第10页
    [7]《清通典》,卷7,“食货”,第58页
    [8]《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7,“户部”,第519页
    [9](清)蔡士英:《抚江集》,卷11,第83页
    [10](清)蔡士英:《抚江集》,卷11,第83页
    [11](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32,第902页
    [1](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32,第902页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7,“户部”,第520页
    [3]《清通典》,卷7,“食货”,第58页
    [4](清)王庆云:《石渠余纪》,卷3,第67页,“纪赋册粮票”《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7,“户部”,第520页(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田赋考”,第6页
    [1]《清通典》,卷1,第3页
    [2](清)雍正:《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26,雍正二年十一月十三日
    [3](清)雍正:《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2,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4]《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1册,第60页,安徽巡抚魏廷桢奏,雍正三年五月十五日
    [5]魏淑民:《雍正朝耗羡归公政策的出台及其甘肃践行情况探略》中提到:“亏空原因为各级官员俸禄薄和地方公费紧张。”《兰州学刊》,2007年,第2期;其它如萧国亮:《雍正帝与耗羡归公的改革》,《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3期;杨俊霞:《雍正时期地方财政改革的成就与局限一以安徽省为例》,东北师范人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等文章都持这种观点。
    [6]《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册,第168页,“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允恭奏请严藩库盘查以杜亏空折”,雍正元年十月二十四日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第387页,“户部右侍郎张们行奏陈遵旨保举湖北布政使等缺折”,雍正元年五月十四日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笫5册,第121页,“云南布政使李卫奏陈清除亏空弊源管见折”,雍正三年三月二十五日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16,“吏部”,第222页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册,第871页
    [3]《雍正起居注》,雍正三年四月二十一日条
    [4]《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2册,第536页,“浙江布政使王朝恩折”,雍正二年正月二十五日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第765页,“福建布政使黄叔琬奏报清整库项银两折,”雍正元年八月初五日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册,第662页,“安徽布政使董水艾奏报清查库项接受交盘事宜折”,雍正元年七月十五日
    [3]《清经世文编》,卷27,“户政二”,钱陈群:“条陈耗羡疏”
    [4]《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册,第519页,“浙江布政使佟吉图折”,雍正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5]《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册,第519页,“浙江布政使佟古图折”,雍正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6]董建忠:《耗羡归公起始考》,《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清世宗实录》,卷21,雍正二年六月,第7册,第342页
    [2]《清世宗实录》,卷22,雍正二年七月,第7册,第355页
    [3]《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第856页
    [4]《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1册,第957页
    [5]《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第916页
    [6]《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9册,第294页载,山西在雍正五年将“前项无着亏空业已补完”,因而将耗羡用于“通省公用和各官养廉”
    [1]《清世宗实录》,卷157,雍正十三年六月乙亥,第921页
    [2]王守稼:《论乾嘉道时期人口的飞跃增长》,人口研究,1980年第3期
    [3]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赋、田地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中国近代农业史料》,第一辑,第60页
    [4]《中国近代农业史料》,第一辑,第60页
    [1]《清高宗御制诗文集》,卷93,“御制诗四集”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5,“户部”,第462页
    [3]《清通典》,卷1,“食货”,第6页
    [4]《清经世文三编》,卷39,“礼政三”,第762页
    [5]《清通典》,卷1,“食货”,第8页
    [6]光绪:《光福志》,卷1,“风俗”
    [1]乾隆:《苏州府志》,卷20,“物产”,第493页
    [2]陆世仪:《思辨录辑要》,卷11
    [3]包世臣:《安吴四种》,卷26
    [4]方观承(1698-1768),字遐谷,号问亭,又号宜田,安徽桐城人。乾隆九年十一月-乾隆十三年十一月任直求布政使。
    [5]《方恪敏公奏议》,卷8,“恭进棉花图册”,《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1辑,第1149-1150页
    [6]杜家骥:《清朝简史》,第86页
    [1]《清世宗实录》,卷34,雍正三年七月辛丑,第7册,第518页
    [2]《清高宗实录》,卷1,雍正十三年八月丙申,第156页陈连域:《盛清时期的布政使研究》,第319页有详细的论述。
    [1]崔宪涛:《清代中期粮食价格发展趋势之分析》,《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第38页
    [2]《清高宗实录》,卷220,乾隆九年七月,第11册,第834页
    [3](清)钱泳:《履园丛话》,卷1,“旧闻·米价”,第5页
    [4](清)钱泳:《履园丛话》,卷1,“旧闻·米价”,第6页
    [1]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版
    [2]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第203页,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版
    [3](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田赋考”,第25页
    [1](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第107页
    [2]梁四宝:《马铃薯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山西人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7,第163页,“清查江苏仓库疏”
    [4]贾允河:《清朝吏治与钱粮亏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5](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24,“二任直隶总督奏议”,第568页,“清查仓库”
    [1](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7,第163页,“清查江苏仓库”
    [2](清)韩文绮:《韩大中承奏议》,卷7,第163页,“清查江苏仓库”
    [3](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4,“抚皖稿”,第53页,“清查仓库亏缺酌议追补章程折子”
    [4](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卷7,第163页,“清查江苏仓库”
    [5](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4“抚皖稿”,第47页,“核正各州县卫册报存库银两折子”中载:“清查亏数,系奉旨密陈之件,并不咨明户部,至五次清查时,始行报部,亦来开列细款。”
    [6](清)李星沅:《李文恭公遗集》,奏议卷9,第141页,“追补江苏省三次清查案内第二十限完欠银数折子”
    [1](清)林则徐:《林义忠公奏稿》,卷10,“云贵奏稿”,第295页
    [2](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4,“抚皖稿”,第47页。“核定安徽各州县卫册报库存银两折子”
    [3](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25,“抚苏稿”,第445页,“筹补江宁藩库封贮银款折了”中载:嘉庆初年,江苏藩库封贮银动用无存
    [1]萧敛忠、杨卫东编:《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1517-1840),第344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版
    [2]《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1册,第311页
    [3]于恩德:《中国禁烟法令变迁史》,第82页
    [4]《清高宗实录》,卷503,乾隆二十年十二月,第15册,第349页
    [5]《清仁宗实录》,卷185,嘉庆十二年九月,第30册,第441页
    [1]《清宣宗实录》,卷16,道光元年四月,第33册,第290负载:道光帝恭谒西陵之始,直隶布政使屠之申就先将一切预备妥当,并将州县中有无多派人夫、车辆等情况稽查明白,防止地方摊派。“若如何有不肖州县,借差浮派,病民肥己者,立即严参惩办。”
    [2](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67,“二任直隶总督”,笫1636页
    [3](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7,“田赋考七”,第103页
    [1](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7,“田赋考七”,第104页
    [2](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7,“田赋考七”,第104页
    [3](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67,“二任直隶总督”,第1639页
    [4](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67,“二任直隶总督”,第1637页
    [5]吕小鲜:《乾隆十二年江苏清理积欠史料》,“江苏布政使安宁为钱粮积欠目重,请委员彻底请理事奏折”,乾隆十年,十二月初十日,《历史档案》,1995年第1期
    [6]《清高宗实录》,卷903,乾隆三十七年二月,第20册,第54页
    [1]吕小鲜:《乾隆十二年江苏清理积欠史料》,“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为准清查章程中自首免罪及新旧处分各条事奏折”,乾隆十二年三月初一日,《历史档案》,1995年第1期
    [2]《清高宗实录》,卷295,乾隆十二年七月,第12册,第872页
    [3]《清高宗实录》,卷600,乾隆二十四年小一月,第16册,第727页
    [4]吕小鲜:《乾降十二年江苏清理积欠史料》,“署江苏巡抚安宁清欠势所必然,办理未为不善事奏折”,乾隆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历史档案》,1995年第1期
    [5]吕小鲜:《乾隆十年江苏清理积欠史料》,“署江苏巡抚安宁清欠势所必然,办理朱为不善事奏折”,乾隆十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历史档案》,1995年第1期
    [6]《清高宗实录》,卷903,乾隆三十七年二月,第20册,第52页中载:在增福任江苏布政使之时,乾隆帝曾言,前任布政使吴坛办理妥善,章程完箭,要求增福继续按吴坛所立章程办理。
    [7]《清高宗实录》,卷903,乾隆三十七年二月,第20册,第59页
    [1](清)福趾:《户部漕运全书》,卷24,“选补官丁”,第258页
    [2](清)福趾:《户部漕运全书》,卷21,“督运职掌”,第231页
    [3](清)福趾:《户部漕运全书》,卷21,“督运职掌”,第244页
    [4](清)福趾:《户部漕运全书》,卷78,“奏销考成”,第840页
    [5]《清宣宗实录》,卷84,道光五年六月,第34册,第361页
    [6](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11,“抚苏稿”,第169页
    [1](清)陶澍:《陶云汀先生奏疏》,卷11,“抚苏稿”,第170页
    [2]《四川通志》(雍正朝),卷5,“户口”,第108页
    [3]《温江县志》(民国),卷3,“民政·户口”,第37页
    [4]《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64,第2-8页
    [1]《四川通忠》(嘉庆朝),卷23,“舆地·堤堰”,第1121页
    [2]周邦君:《地方官与农田水利的发展》,《农业考古》,2006年,第6期
    [3]《雍正朝汉文朱批谕旨汇编》,雍正二年八月二十日,四川巡抚王景灏折,第3册,第474页
    [4]《清高宗实录》,卷391,乾隆十六年闰五月,第14册,第142页
    [5]《清高宗实录》,卷130,乾隆五年十一月癸酉,第10册,第897页
    [6]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2册,第448-449页
    [1]据周邦君在《茶叶与政府的社会职能-以清代四川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论述,清雍正十二年,清廷取消茶引制度,唯独四川仍行茶引
    [2](清)蔡毓荣:《筹滇十疏》,见《滇系》,第19册,第49页。转引自陈庆德:《清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3]赵尔巽:《清史稿》,卷94,“张允随列传”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一日,鄂尔泰折,第11册,第18页
    [2]关于云南道路兴修问题,在张明富:《鄂尔泰与云贵边省经济开发》,《东北师人学报》1994年第3期和高宏:《清代中前期云南铜矿的开发及对交通的影响》,《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第8期中都有详细的论述,此不赘语。
    [3](清)李宗昉:《黔纪》,卷2,第26页
    [1]《清高宗实录》,卷395,乾隆十六年七月,第14册,第193页
    [2]《清文宗实录》,卷144,咸丰四年九月,第42册,第535页
    [3](清)陈忠倚:《清经世文三编》,卷19,“治体七”,第369页
    [1]陈策:《西征协饷与晚清财政体系运行》,《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2]厉声:《乾隆年间新疆协饷拨解及相关问题》,《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新疆协饷的建立和协饷的使用情况和新疆协饷的改革等方面的论述来说明清中央政府对地方协饷的控制力。陈策:《西征协饷与晚清财政体系运行》,《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文中主要论述清政府在内地异常困难,海防、塞防势难兼顾的情况下,优先确保西征军的军需支出,严令各省按期解拨协饷,并在协饷无着时,通过借款确保各省、关协饷如期如数到位,基本保证了西征军的粮饷和器械供应,为顺利收复新疆创造了有利条件。杜军辉:《左宗棠在收复新疆战争中的粮饷筹措》,《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文中主要讲述了在国家经济及其困难的情况下,左宗棠通过争取协饷和外国借款以及通过采买、屯田及开辟粮道等方式解决了筹粮、筹饷困难。邓孔昭:《台湾建省初期的福建协饷》,《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4期。文中通过台湾建省后福建对台湾的协济数目的讨论,论述了协济银两对台湾建设的用途。
    [3](清)陈忠倚:《清经世文三编》,卷19,“治体七”,第369页。薛福成在谈到岑毓英平定云南之时,多仰各省协饷。若单纯依赖本省经制之款,则绌矣。
    [4](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第11页,“题报十八年分粤东协饷全完疏”
    [1](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3,第32页,“回奏未完秦饷并参各官迟误疏”
    [2](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14,第376页,“覆滇饷各官完欠疏”中载:顺治十六年苏松巡按马腾升将江南未完各官职名及各官完欠分数,分析造册具题。而政府在驳查之时,却将此事交给了江宁巡抚韩世琦。由此可见,由于督、抚、按之间权限交错,使得地方事务的办理复杂。
    [3](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4,第69页,“回奏未完滇饷并迟误各官职名疏”
    [4]其他省份如浙江、两淮等地协济云南的饷银也都由湖北转运。详见:韩世琦:《抚吴疏草》,卷4,第69页,“回奏未完滇饷并迟误各官职名疏”
    [5]《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6,“户部”,第474页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6,“户部”,第474页
    [2]《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6,“户部”,第476页中载:“雍正二年议准:起解协饷,布政使司照部颁砝码,面同解官左右弹兑,即将原砝码共同封固,钤盖印信,给予解官带去,至收饷布政使司处验明印封,公同取出,先将砝码左右校对无差,然后将饷银如前兑收。”
    [3](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6,第153页,“截清拨款减营节费折”
    [4](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0,第515页,“覆陈司库历年减成减平各款无存折”中提到:“川省额征赋税自咸丰以前,本属入不敷出,必赖邻省协济,至军兴后,邻省协饷不至,复由川省拨济各省军饷,每年不下二三百万两。”《清文宗实录》卷309中也载:浙省被围“江西现当无事之时,惟已拨应徽甯军饷,能否筹拨数万两,接济浙省,亦当酌度情形,不分畛域,宽为筹备,方为妥善。”通过这段材料也可看出:清末协济制度的一个特点就是:各完善省区要协济有军务地区,原来的地域界限已被打破。
    [5]《清文宗实录》,卷330,咸丰十年九月,第44册,第905页
    [6](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疏》,初编卷25,第380页,“浙省库款支绌请免拨添协闽饷折”中提到:“滇、黔、闽等省军饷,请由附近之浙江、四川匀拨一节。”
    [1](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9,第357页,“请拨川陕江两三省协饷折”
    [2](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16,第548页,“援黔协饷改协援陕片”
    [3]《清文宗实录》,卷331,咸丰十年九月,第44册,第937页中提到:“浙江省城虽己克复,而长兴等县、尚为贼踞,援兵需饷浩繁,虽有江苏协济,恐不敷用,江西壤地毗连,未容稍分畛域,著毓科、再行酌量筹拨,解往接济。”
    [4](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2,第39页,“协解袁甲三军饷片”
    [5](清)郭嵩焘:《郭侍郎奏疏》,卷4,第66页,“沥陈广东度支艰窘请缓解协拨各款并现催张运兰一军赴闽疏”
    [1]《清文宗实录》,卷330,咸丰十年九月,第44册,第912页
    [2](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第29页,“酌议协济甘省月饷折”中提到:“甘省饷项支绌,必得各省协济。第各省军务未平,派解较多,各省亦难兼顾。莫如由该省督抚各就情形酌定数目,按月报解。”
    [3](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5,第95页,“参迟误闽饷各官疏”
    [4]清初协饷银两并不随地丁银一同征收,而是由本省藩司将其派解各府州县,所派州县按藩司派解数日征收后,起解藩库。如:韩世琦:《抚吴疏草》,卷6,第143页,“陆宗贽开复疏”中提到:上海县知县陆宗贽被派解协济粤西饷银二千五百两之事。苏松等地也被派解协济滇省饷银。
    [5](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5,第95页,“参迟误闽饷各官疏”
    [6](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6,第143页。“陆宗贽开复疏”
    [1]《大清会典则例》(乾隆朝),卷36,“户部”,第376页。也可见:(清)允构:《大清会典》(乾隆朝),卷10,户部,第64页
    [2](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2,第22页,“参十八年分未完滇饷各官疏”
    [3]《清义宗实录》,卷229,咸丰七年六月,第43册,第573页
    [4]《清文宗实录》,卷224,咸十七年四月,第43册,第494页
    [1]《清文宗实录》,卷342,咸丰十一年二月,第44册,第1075页
    [2]《清文宗实录》,卷299,咸丰九年十一月,第44册,第371页
    [3](清)丁宝桢:《丁义诚公奏稿》,卷6,第159页,“鼎军索饷滋事折”
    [4](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1,第549页,“动拨历欠黔饷归还援黔的饷折”
    [1](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6,第153页,“截清拨款减营节费折”
    [2]《清文宗实录》,卷113,咸丰三年十一月,第41册,第765页
    [3]《清文宗实录》,卷341,咸丰十一年正月,第44册,第1063页载:皖省待饷孔亟,请饬各省协济等语。因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欠解安徽军饷,以致全军待饷,饥溃堪虞。
    [4]《清文宗实录》,卷335,咸丰十年十一月,第44册,第992页载:“以玩误援浙军饷,江两布政使张集馨下部议处。”卷336,咸丰十年十一月,第44册,第1007也载:“以山东筹解军饷延岩,巡抚文煜、布政使清盛下部议处。”这种因玩误军饷对巡抚和布政使惩处的条令随处可见。
    [5]在《清文宗实录》、《清穆宗实录》中随处可见清政府要求各省解清欠饷的上谕,甚至对于协饷不能按时解送省份的布政使和巡抚加以惩处,但是,仅靠发布上谕和惩处一两个布政使足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1]龙盛运:《湘军史稿》,第22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版
    [2](清)郭嵩焘:《郭侍郎奏疏》,卷1,第3页,“缕陈广东大概情形疏”
    [3](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9,“国用考七”,第1341页载:“历年京饷向系豫拨各省地丁、盐课、关税、杂款以备次年开放之用。咸丰十一年以后,每年均拨七百万两,责令分限解齐,惟山西年清年款,他省多不能依限报解。”
    [4](清)郭嵩焘:《郭侍郎奏疏》,卷5,第88页,“广东应解京饷请全数截留稍供支放片”
    [5](清)胡林翼:《胡林翼奏议》,卷42,第360页,“遵旨筹拨京饷分批起解疏”
    [1]《清文宗实录》,卷353,咸丰十一年五月,第44册,第1216页
    [2](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0,第527页,“覆陈司库历年减成减平库款无存折”
    [3]《清文宗实录》,卷355,咸丰十一年六月,第44册,第1241页载:江苏设立筹防总局,由布政使王梦龄经理,以济军需。
    [4](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2,第592页,“解部减成减平等款留川备拨折”中,四川布政使鹿传霖称:“(四川各项)所赖以周转者,皆由劝办津捐、抽收厘金、并将历年扣收减成减平银两通融挪凑,勉强支持。”
    [5](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0,第525页,“覆陈司库历年减成减平库款无存折”
    [6](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70,国用考八,第1350页目前史学界关于厘金的论述主要有专著、博硕论文和文章:专著有:罗玉东:《中国厘金史》,商务印书馆,1993版:何烈:《厘金制度新探》,商务印书馆,1972版;郑备军:《中国近代厘金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版。论文有:陈跃:《近代裁厘运动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硕土论义:闭备燕:《晚清广西厘金制度研究:1853-1911》,广西师范人学2003级硕士论文:俞志生:《晚清厘金起源新
    探》,《学术研究》,1992年第6期;黄文模等:《晚清厘金产生的年代及其社会危害研究》,《现代财经》,
    2000年第3期;朱树谦:《浅议厘金产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湘潭度:《论中国厘金税》,《东方杂志》,第三卷第七号;杨华山:《论中国近代改良派的裁厘加税思想》,
    《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陈跃:《论厘金的裁撤和意义》,《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
    4期。
    
    [1]《清文宗实录》,卷311,咸丰十年三月,第44册,第568页
    [2]《清文宗实录》,卷163,咸丰五年三月,第42册,第794页
    [3](清)骆秉璋:《骆义忠公奏议》,卷47,第546页
    [4]何烈:《厘金制度新探》,第141页
    [5]罗玉东:《中国厘金史》,第24页载:湖广总督官文给同治帝的奏折中提到:“各省军费浩繁,赖于本省丁赋科税者不过十之三四,借助厘金一牙者,十之六七。”由此可见厘金在清末财政中的作用。
    [1]陈跃:《近代裁厘运动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硕上论文。
    [2]厘捐行使之初,名目繁多有:牙厘总局、米捐局、筹饷局等各种名称,同治初年开始,清政府通过裁撤设置过于繁密的分局、分卡开始整顿工作的,土要一点就是将各省厘金事务逐步归布政使管理何督催。
    [1]在绪末年完全改由藩司主政,在此之前,完全由总局或分局自委,详报藩司备案。
    [2]《清义宗实录》,卷252,咸丰八年四月,第43册,第913页
    [3]罗玉东:《中国厘金史》,第121页
    [4]徐毅:《从“专济饷糈”到“妥办善后”一同治时期江苏省厘金政策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5]《抚吴公牍》,第47卷,第13页,“奉贤县禀各典月捐可否充修志经费请示由”
    [1](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9,第322页,“李宗义、吴坤修请缓陛见折”
    [2](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13,第325页,“沥陈川省败坏情形设法整顿折”
    [3](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3,第93页
    [4]《宣统政纪》,卷45,宣统二年十一月,第60册,第815页中载:厘定直省官制,督抚宜兼参预政务大臣衔,分布政司为度支、民政两司,裁巡警道,升劝业道为司,合交涉提学提法为六司。
    [5]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第84页
    [6](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924页
    [1](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285页
    [2](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34,“职官考”,第2546页中载:宣统二年,督办盐政大臣载泽奏“江两盐法道移驻萍乡,专任分巡,其盐法事宜归并藩司兼管。”同年,河南巡抚吴重熹奏称:请将粮、盐道缺并厘税局、筹款所分别裁撤,所有事务,胥归藩司经理。
    [3]王孝泉:《福建财政史纲》,第25页
    [4](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八,第442页
    [5](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89页
    [6](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90页
    [1](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第90页
    [2]《宣统政纪》,卷60,宣统三年八月,第60册,第1072页
    [1]《清世祖实录》,卷95,顺治十二年十一月,第3册,第746页
    [2]《清世祖实录》,卷54,顺治八年闰二月,第3册,第434页
    [3](清)蔡士英:《抚江集》,卷2,第9页
    [4]对官员贪赃的审理,在雍正朝就改为由布政使审理,但足,清刚建国时,对于官员贪污案的审理,仍然由按察使负责。
    [5](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2,第18页,《题覆张晋接招疏》
    [1](清)蔡士英:《抚江集》,卷11,第84页,“委广刑官清理官犯牌”
    [2]张九州、张华腾:《中国近代史》,第4页,河南人学出版礼,1997版
    [1]苏智良:《中国毒品史》,第7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
    [2]苏智良:《中国毒品史》,第74页,上海人民出版礼,1997版
    [3]《清仁宗实录》,卷322,嘉庆二十一年九月,第32册,第259页
    [4]《清高宗实录》,卷680,乾隆二十八年二月,第17册,第607页中记载:按察使王检随同乾隆帝恭谒东陵、西陵之事。
    [5]《清高宗实录》,卷1180,乾隆四十八年五月,第23册,第816页中记载直隶按察使伊桑阿查办皇帝谒陵道路一事。
    [1](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卷上,“官守篇”,第15页
    [2](清)印光任、张汝霖:《澳门纪略》,卷上,“官守篇”,第17页
    [3]刘芳辑、章文钦校:《葡萄牙东波塔档案清代澳门中文档案馆汇编》(上册),第412页,第813号,澳门基金会,1999年
    [1]《广州将军策楞等奏报办理晏些卢扎伤商人陈辉千致死案缘由折》,乾隆九年正月十五日,载于《明清时期澳门档案文献汇编》(一),第198-199页。其后,在乾隆十四年,清政府正式将乾隆九年之规定确定下来,见《澳门纪略》,第37页
    [2](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卷2,第650页
    [3]《史料旬刊》,第六期,《道光朝外洋通商案》,《阮元奏审办伤毙民妇之夷船水手折》
    [4](清)那彦成:《那义毅公奏议》,卷12,第321页
    [5]《清仁宗实录》,卷73,嘉庆五年八月,第983页
    [6]张声震:《壮族通史》(中册),第4页.转引自滕兰花:《从清代与越南的朝贡看桂南之中越交通》,2007年第1期
    [1]《清高宗实录》,卷1421,乾隆五十八年正月,第37册,第18页。此外,(清)刘锦藻:《续文献通考》,卷334,第5495页,其中还记载:嘉庆七年,命广西按察使齐步森赍敕前往封阮福映为安南国王,也可见《清仁宗实录》,卷115;道光元年,遣广西布政使潘恭辰赍敕封越南世子阮福咬为安南国于,此事也可见《清宣宗实录》,卷18;道光二十八年,广西按察使宝清赍敕前往封阮福暶为安南国王,此事《清宣宗实录》,卷354。据此可知,清代,代表清政府前往册封越南国王的为按察使。
    [2](清)刘锦藻:《续文献通考》,卷333,第5494页
    [3]《清高宗实录》,卷297,乾隆十二年八月,第12册,第893页
    [4]《清高宗实录》,卷774,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第18册,第500页
    [5]《清高宗实录》,卷614,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第16册,第911页中记载了“归化城归绥道审转命盗各案,如凶盗尸亲事主均系民人,由七协通判承审,经同知、归绥道、覆审,招解臬司,申请抚臣题结。其有蒙古与蒙古交涉命盗案件,由外藩各扎萨克派员来城,会同通判审解同知,转解都统、归绥道会审,咨部。若系蒙古与民人交涉命盗案件,通判验报,行义外藩该扎萨克,申请都统各委员来城会审,仍经同知转解归绥道,会刚都统覆审,移解臬司,转解抚臣,会同将军都统题结。”此虽为山两少数民族案件的处理方式,但是,对于各少数民族案件处理大致相差不多,由此也可看出广西少数民族案件的审理方式。
    [1]《清高宗实录》,卷682,乾隆二十八年三月,第19册,第631页
    [2](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13,第327页,“沥陈川省败坏情形设法整顿折”
    [3](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卷34,第651页
    [4]据刘了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第131页中载:光绪三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法部等衙门会奏,酌拟再省提法使司官制十八条,请饬下宪政编查馆考核。至宣统元年十月,宪政编查馆始具折奏进核定各省提法使司官制。宣统二年七月二十一日,清政府颁谕,改各省按察使司为提法使司,法部并奏请改补现任之各省按察使为提法使,清廷明谕,以齐耀林等补授直隶等省提法使,各省提法使司乃最后完成改设。也可见《宣统政纪》,卷39,宣统二年七月,第60册,第702页
    [1]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第130页
    [2]张晋藩:《中国法律史》,第409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版
    [3](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125,第2382页
    [4]《宣统政纪》,卷10,宣统元年闰二月,第60册,第210页《总核大臣厘定京内官制折》,《大清法规大权·史政部》,卷23,第835页
    [1]1907年3月,在袁世凯主持下,天津设立了第一个高级审判厅和地方审判厅,并在附近城乡设立乡谳局
    [2]转引自春扬:《论清末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历史启示》,《政法论丛》,2005年第2期
    [3](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谨拟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中载:凡民刑案件,除“大理院及初级审判厅管辖外,皆由地方审判厅起诉,经该厅判决后,如有不服,准赴高等审判厅起诉,判决后再不服,准赴大理院上告。”此举与原来州县审理不公上告知府。知府审理不公上报按察使的审理模式大致相同。
    [4]转引自郑丽:《论沈家本的司法独立思想》,《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清文宗实录》,卷144,咸丰四年九月,第42册,第535页
    [2](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全集》,卷1,第137页
    [1]毛祥麟:《墨余录》,卷4,第48页
    [2]湘军的组织特点是一反绿营军制的上下统属关系,变成了以各级将领为中心的私属军队。两司所带军队在继承湘军编制之后,又有一些不同
    [3]《清穆宗实录》。卷15,同治元年正月,第45册,第399页
    [4](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8,第332页,“安徽李藩司滥招游勇据实陈明片”
    [5]《山东通志》,“兵防志八”,卷14,第963页
    [6]《清穆宗实录》,卷56,同治二年正月,第46册,第52页
    [7]《清德宗实录》,卷197,光绪十年十一月,第54册,第798页
    [8]《清文宗实录》,卷193,咸丰六年三月,第43册,第85页
    [9]《清文宗实录》,卷204,咸丰六年七月,第43册,第221页
    [10]《清文宗实录》,卷176,咸丰五年九月,第42册,第983页
    11 《清穆宗实录》,卷34,同治元年七月,第45册,第917页
    [1]《清穆宗实录》,卷150,同治四年八月,第48册,第525页
    [2]《清穆宗实录》,卷153,同治四年九月,第48册,第584页
    [3]《清德宗实录》,卷159,光绪九年二月,第54册,第240页
    [4]《清文宗实录》,卷225,咸丰七年五月,第43册,第511页
    [5]《清穆宗实录》,卷48,同治元年十一月,第45册,第1315页
    [1]《清穆宗实录》,卷44,同治元年九月,第45册,第1196页
    [2]《清穆宗实录》,卷148,同治四年七月,第48册,第465页
    [1](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4,第154页,“覆陈夏藩司朱牧能否带勇赴援江西片”
    [2](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22,“兵考”,第3694页
    [3]《清穆宗实录》,卷119,同治三年十月,第47册,第632页
    [4]《清穆宗实录》,卷46,同治元年十月,第45册,第1263页
    [5](清)沈桐生:《光绪政要》,第1249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50辑
    [6](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奏议》,卷51,“奏议五十一”,第869页,“会派藩司统军北上折”此外,《清文宗实录》,卷334载:河南藩司贾臻办理捻首孙李心剿抚事宜时,咸丰帝就曾给予其单衔奏事之权。
    [1]《清穆宗实录》,卷143,同治四年闰五月,第48册,第375页
    [2]《清穆宗实录》,卷128,同治四年正月,第48册,第52页
    [3]《清德宗实录》,卷455,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第57册,第996页
    [4](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23,“兵考”,第3717页
    [5]《清德宗实录》,卷455,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第57册,第998页
    [6]《清德宗实录》,卷183,光绪十年五月,第54册,第562页
    [7](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25,“兵考”,第3752页
    [8](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29,“兵考”,第3801页载:直隶臬司周馥督办直隶水陆营务处;卷230,“兵考”,第3836页载:江苏桌司左孝川督办江苏营务处
    [9](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217,“兵考十六”,第3613页
    [1](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疏》,续编卷57,第1345页,“覆陈移设粮台事宜折”
    [2]郜耿豪:《论经制兵下的传统粮台》,《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郜耿豪:《论勇营兵制下的近代粮台》,《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1月。
    [3]熊英:《论湘军饷源与湖南地方财政之关系》,《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汪林茂:《清咸、同年间筹饷制度的变化与财权下移》,《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6月;罗包庚:《太平天国时期江西的军费状况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这些文章主要讲粮台的筹饷功能。
    [4]这类粮台的设置和裁撒以本省军队出征时始,本省军队凯旋时止,主要负责本省出征军队粮糈和弹药的供给。
    [1]《清文宗实录》,卷261,咸丰八年八月,第43册,第1056页
    [2]《清文宗实录》,卷96,咸丰三年六月,第41册,第370页
    [3]《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39卷,第1488-1489页
    [4]《清文宗实录》,卷220,咸丰七年二月,第43册,第449页
    [5]详见:《清德宗实录》,卷137,光绪七年九月,第53册,第971页;《清文宗实录》,卷64,咸丰二年六月,第40册,第847页、卷142,咸丰四年八月,第42册,第502页;《清穆宗实录》,卷57,同治二年二月,第46册,第89页;《清德宗实录》,卷351,光绪二十年十月,第56册,第538页
    [6]《清文宗实录》,卷149,咸丰四年十月,第42册,第608页
    [7]《清文宗实录》,卷112,咸丰三年十一月,第41册,第754页
    [1]《清文宗实录》,卷70,咸丰二年八月,第40册,第923页
    [2]《清文宗实录》,卷112,咸丰三年十一月,第41册,第756页和卷81,咸丰三年正月,第41册,第9页载:粮台办理藩司郑敦谨和杨能格就粮台事务的移交以及粮台文员之间的移交,这样做的目的是:能够人地相宜,呼应较灵。
    [3](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疏》,续编卷75,第1589页,“请饬部查照原单核销折”
    [4]《清文宗实录》,卷52,咸丰二年正月,第40册,第668页
    [1]《清文宗实录》,卷236,咸丰七年九月,第43册,第670页;同时据《清德宗实录》,卷359,光绪二十一年正月,第56册,第679页载:陈宝箴在办理东征粮台之时,清政府也给予其专折奏事之权。由此可见,清政府通过给予办理粮台者以具折权的形式牢牢掌控着粮台办理的一切事宜。
    [2]《清文宗实录》,卷70,咸丰二年八月,第40册,第917页
    [3]《清穆宗实录》,卷188,同治五年十一月,第49册,第380页
    [4]《清穆宗实录》,卷198,同治六年三月,第49册,第547页
    [5](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疏》,续编卷75,第1587页,“遵旨开单报销折”
    [1]《史料旬刊》,第3卷,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民国十九年印,第99页,转引自:张晓伟:《晚清广东地方的对外交涉》,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6页
    [2](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18,第602页,“调应宝时赴津议约折”
    [1]《中外旧约章汇编》,第一册,第31页
    [2](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30,“征榷考二”,第625页
    [3](清)魏光焘:《勘定新疆记》,卷6,第78页
    [1]《宣统政纪》,卷38,宣统二年七月,第60册,第672页
    [2](清)刘坤一:《新设洋务公所委员会办片》,《刘忠诚公遗集》,卷13,第1847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第26辑,第252册
    [3]吴义熊:《清末广东对外交涉体制之演进》,《学术研究》,1997年第9期,第72-73页
    [4]《约章成案汇览》,乙篇五下成案,第504页,“南洋大臣附奏设立商务局兼管南洋保商事”中载:光绪二十六年,江苏省设立商务局由江苏藩司恩寿,妥议章程办理。
    [5](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335,“裔考五”,第5560页
    [1]《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三下成案,第446页,“总署咨领事署钦差应以领事相待文”
    [2]王曾才:《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见《清季外交史论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3页
    [3]详见周海生:《清季使臣制度研究》,第26页,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4](清)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卷337,“外交一”,第5591页
    [5]《洋务处改设交涉局办法》,《申报》,1909年11月24日第3版
    [6](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奏议》,卷11,“奏议十一”,第193页,“请派瑞璋兼办洋务片”
    [1](清)王之春:《条陈洋务事宜疏》,《皇清道咸同光奏议》,卷16,“洋势类”,第816页
    [2]《清德宗实录》,卷268,光绪十五年三月,第55册,第589页
    [1]《清世祖实录》,卷138,顺治十七年七月,第3册,第1067页
    [2]《清文献通考》,卷207,“刑考”,第2938页
    [3]《乾隆上谕档》,第11册,第239页
    [4]《清高宗实录》,卷818,乾隆三十三年九月,第18册,第1098页
    [5](清)钱仪吉:《碑传集》,第6册,“康熙朝督抚之上”,卷67,第1925页
    [6](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卷12,第321页
    [1]《清文宗实录》,卷220,咸丰七年二门,第43册,第446页
    [2](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5,第175页,“移驻苏州兼筹上海片”
    [1]张礼恒、王希莲:《中国现代化史上的里程碑—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一,《戊戌变政记》,第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版
    [2]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633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版
    [3]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政治史》,第46页,北京:中华书局,1980版
    [1]《清世祖实录》,卷112,顺治十四年十月,第3册,第867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十一册,第766页,“浙江总督李卫奏报藩司彭维新才不胜任等事折”,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3]《清通典》,卷34,“职官”,第306页
    [4]《清通典》,卷34,“职官”,第307页
    [5]宋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二),第1587页,嘉庆十九年闰二月十四日
    [6]关于督抚问题的论文有: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傅宗懋:《清代总督巡抚制度之研究》;文章有: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王霞:《地方督抚与清末法制变革》,人文杂志,2001年第4期;徐春峰:《清代督抚制度的确立》,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徐洪波:《对晚清中央与地方权力消长的再认识》,襄樊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等文章,这些文章或论文从各个方面对督抚制度进行论述。
    [1]《清高宗实录》卷553,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第15册,第1083页
    [2]《清高宗实录》卷1058,乾隆四十三年六月,第22册,第137页
    [1](清)度支部编《度支部清理财政档案》,上册。《宣统政纪》卷32,宣统二年二月,第60册,第579页“署湖广总督瑞澂奏:裁撤局所,归并藩司拟设度支公所,分科治事,以节经费,下部知之。”《宣统政纪》卷36,宣统二年五月,第60册,第631页“贵州巡抚庞鸿书奏:归并黔省厘金善后两局,统由藩司经管,于司署设立办公处所,俾两局委员,分科办事。”“山东巡抚孙宝琦奏:裁并河防、筹款、善后、筹赈四局,悉归藩司管理,筹设财政公所,分科治事,以期统一财政。又奏:酌拟东抚公费,暨酌议司道各府公费确数,统归藩库支给,并下部知之。”《宣统政纪》卷38,宣统二年七月,第60册,第676页“江苏巡抚程德全奏:江苏夙称财富之区,现拟筹办统一丁漕以外关涉财政局所,除筹款所业于上年裁并裕苏官银钱局本隶藩司无容更张,此外苏省厘局、淞沪厘局善后局、房捐局出入款项纷繁,自应一律裁撤,统归藩司。设立度支公所分设总务、田赋、筦榷、典用、主计五科,下分设十三课,机要、文书、库藏、庶务、稽徵、勘核、苏厘、沪厘、税捐、经理、支放、稽核、编制、分委科长科员,并于筦榷科设总稽查二员,统由藩司董率各员分任,拟于六月开办,下度支部知之。”
    [2]《清世宗实录》卷3,雍正元年正月,第7册,第74页
    [3]《清高宗实录》卷203,乾隆八年十月,第11册,第622页
    [4]《清世祖实录》卷58,顺治八年七月,第3册,第462页
    [5]《清宣宗实录》卷89,道光五年九月,第34册,第423页
    [1]《清宣宗实录》卷89,道光五年九月,第34册,第423页
    [2]《清世宗实录》卷37,雍正三年十月,第7册,第546页
    [3]《清南宗实录》卷1057,乾隆四十三年五月,第22册,第125页
    [4]《清高宗实录》卷1057,乾隆四十三年五月,第22册,第126页
    [1]转引自李贵连《沈家本传》,第161页
    [2]关于就地正法适用的范围,在王瑞成《就地正法与刑事审判制度—从晚清就地正法之制的争论谈起》,《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2期中有较为详细的论述。
    [3](清)曾国荃《曾忠襄公批牍》,卷2第18页,《榆次县禀拿获抢劫殴伤事主首伙盗犯请批示遵行由》
    [4](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云贵奏稿卷8,第265页,《审明迤西匪犯就地正法片》
    [5]《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10册,第31页
    [6]朱寿朋《东华续录》(光绪朝),第1316页
    [1](清)胡林翼《胡文忠公文集》卷69,第803页,《覆安襄郧荆道毛骥云》
    [2](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3,第603页,《川省盗案仍照前奏章程办理片》,光绪九年七月二十九日
    [3]《清高宗实录》卷307,乾隆十三年正月,第13册,第27页
    [4]《清高宗实录》卷295,乾隆十二年七月,第12册,第86页
    [1]《清高宗实录》卷849,乾隆三十四年十二月,第19册,第376页
    [2]《清高宗实录》卷587,乾隆二十四年五月,第16册,第524页
    [3](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9,第217页
    [1](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21,第576页
    [2](清)黄图珌《看山阁集》,卷5,第359页
    [3]《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4册,P167页
    [4](清)钱仪吉《碑传集》,第6册,“康熙朝督抚下之上”,卷67,第1925页
    [5]关于督抚的调整情况可参见: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义,2006年5月。其中她认为督抚在顺、康、雍年间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6]《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23“吏部·官制”,第1342页
    [1]《清高宗实录》,卷888,乾隆三十六年七月,第19册,第901页
    [2]《大清会典则例》卷44,“户部”,第666页
    [3]倪模《古今钱略》,卷首,第39页
    [4]《清高宗实录》卷693,乾隆二十八年八月,第17册,第722页
    [1]需要说明的是,康熙六年始,宝苏局由按察使管理,布政使并不参与其中事务(详见第三章第三节),至道光年间发生转变,江苏钱法事务由两司会详解决。
    [2]李星沅《李文恭公遗集》,卷9,“苏抚”,第134页
    [3]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卷1,第14页
    [4]《清高宗实录》卷188,乾隆八年四月,第11册,第334页
    [5]对于水利事务督抚札饬两司会详的内容可见:韩文琦《韩大中丞奏议》卷6,第137页“兴修三吴水利疏”;吴文镕《吴文节公遗集》卷28,第175页;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20“抚苏稿”第349页,“勘估吴凇江工程折子”;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18,第644页“修治府河折”;卷21,第757页,“修筑滋河朱龙河堤折”;卷28,第940页,“近省河堤各工折”对于盐法事务两司会详的内容口,见:《两淮盐法制》卷123,第1718页;
    [1](清)阿桂《兰州纪略》,卷2,第8页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第312页,《广东巡抚杨文乾奏布政使朱绛辞职请简贤员折》,雍正三年十月十五日
    [3]《清高宗实录》卷735,乾隆三十年四月,第18册,第97页
    [4](清)胡文炳《折狱龟鉴补》,卷6,“杂犯下”,第310页
    [5]《晋政辑要》载乾隆四十三年“各省驿站令各省守巡道,按属分管,以臬司总其成。”(卷1,第33页)所以,对于驿站钱粮的应用、驿站马匹的替换等一切关于驿站之事,都转交按察使管理。但,道光末年,驿站马匹之事就有同藩司会议之事。咸同以后就更多,如咸丰二年,胡林翼在《酌议驿站变通报销章程》中,就将驿站中关于马匹的使用、驿站人员的管理等事要求两司会详的出初步意见。(《胡林翼奏议》卷2,第201页)
    [6]监狱为臬司专管,狱囚的管理、狱囚的衣食等都是臬司专管,后来也都是由藩臬两司会详。
    [1]张之涧《张文襄公奏议》奏议49,第849页,“裁撤南学会并裁撤保卫局折”,光绪二十四年十月二十六日
    [2]颜世清辑《约章成案汇览》,乙篇卷11,第757页
    [3]宗泽端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1册,第658页
    [4]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两广总督奏议”,卷12,第323页
    [5]李鸿章《李文忠公奏议》卷3,第1028页,“建设候审公所片”,光绪四年五月二十九日
    [1]《清续文献通考》卷133,“职官考10”,第2510页
    [2]《清续文献通考》卷135,“职官考20”,第2548页
    [3]李国祁《明清地方行政机构中道的功能及其演变》,《中国近代史料研究丛刊》,1996年
    [4]端方撰《大清光绪新法令》,“外官制”,第246页
    [1]《明清档案》,第33册,B18863,“江西按察使王舜年揭陈安辑兵民豁免赃赎严饬逃人三款”
    [2]清代题本具体是什么时间取消的,笔者并未从前三朝题本、前三朝实录和《明清档案》中找到相关资料,因而关于题本的最终取消时间,待考。
    [3]《大清会典》(光绪朝),卷19,“户部”,第161页
    [4]对于奏折制度,有的认为在顺治末,但在康熙二十年之前未发现任何人有上奏折的现象,所以笔者认为奏折制度应始于康熙中期。
    [1]《康熙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95页
    [2]《康熙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407页
    [3]白新良:《康熙朝进折人员考略》,《南开学报》,2005、2
    [4]《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4288—4292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
    [5]《康熙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4页
    [6]《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674页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3册,300页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1册,323页
    [3]《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3册,678页
    [4]《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3册,673页
    [5]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3册,2038页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3册,496页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2册,397页
    [3]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3册,1820页
    [4]《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7册,32页
    [1]本表是根据《清高宗实录》中所记载两司人员和上折时间考订后而作
    [1]《雍正朱批谕旨》,第1页,雍正十年三月初一日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3册,第437页。雍正帝曾在给直隶总督蔡珽 奏折中批谕:“白日未得一点之暇,将二鼓,灯下书字不成字,莫笑话!”
    [3]昭琏《啸亭杂录》卷1《朱批谕旨》,第11页
    [4]《雍正起居注》,雍正八年七月初七日,第581页
    [5]《清高宗实录》卷814,乾隆三十三年七月,第18册,第1007页
    [6]《清高宗实录》卷986,乾隆四十年七月,第21册,第164页
    [7]《清高宗实录》卷1062,乾隆四十三年七月,第22册,第198页
    [1]杨启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序文节录
    [2]《清高宗实录》卷307,乾隆十三年正月,
    [3]《清高宗实录》卷307,乾隆十三年正月,第13册,第27页
    [4]《清高宗实录》卷1221,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第24册,第378页
    [5]《清高宗实录》卷317,乾隆十三年六月,第12册,第312页
    [6]陈连域在《盛清时期的布政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就布政使的具折人数、布政使的具折内容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但是对于两司具折与督抚的关系并未加以论述,因而笔者拟从这个角度来论述两司具折的意义。
    [1]《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9册,412页
    [2]《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9册,337页
    [3]《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4册,665页
    [4]同样地事还见:《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112页;第13册,950;第14册,77页;第21册,790页;第24册,999页;第27册,2页;第33册,139页
    [5]《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4册,77页
    [6]《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4册,557页,686页第16册,599页中都提出“遇事听督抚定夺”
    [7]《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9册,281页
    [8]《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31册,146页
    [1]《雍正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2册,第517页《浙江布政使奏陈各员官声并报汛期塘工折》,雍正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2]《清高宗实录》,卷1062,乾隆四十三年七月,第22册,第199页
    [3]《清高宗实录》卷1190,乾隆四十八年十月,第23册,第917页
    [4]《清世祖实录》卷55,顺治八年三月,第3册,第917页
    [5]《清世祖实录》卷138,顺治十七年七月,第3册,第1068页
    [1]《清高宗实录》卷1156,乾隆四十七年五月。《清高宗实录》卷1311,乾隆帝在乾隆四十六年也曾说过:“各省藩臬大员,即遇督抚骩法营私,亦得专摺入告,非欲伊等掣督抚之肘,盖国家设立两司大员,令其具摺奏事,原欲兼听并观,以期民隐上达,若遇事辄缄默不言,又安用藩臬大员,并令伊等奏事为耶。”
    [2]《清世宗实录》卷149,雍正十二年十一月,第8册,第844页
    [3]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119页
    [4]《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112页
    [1]《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8册,87页
    [2]《清世宗实录》卷69,雍正六年五月,第7册,第1047页
    [3]《清高宗实录》卷291,乾隆十二年五月,第12册,第809页
    [4]《清德宗实录》,卷275,光绪十五年十月,第55册,第676页
    [1]《清文献通考》卷61,“选举考”,第980页
    [2]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117页
    [3]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118页
    [4]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265页
    [5]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第144页
    [1](清)黄图珌撰:《看山阁集》,《仕宦部》卷5,第358页
    [2](道光)陈昌齐《广东通志》,卷1,训典一,第14页
    [3]《明史》,卷73,志49
    [4]《明太祖实录》,卷247。持此观点的是李国祁《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变》,第142页和何朝辉《明代道制考论》,第54页
    [5]《明史》,卷75,志51
    [6]《政治建设》,第三卷,第二期,1940年8月版
    [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辑刊》第三期,上册,第142页
    [8]《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9]《燕京学报》,1995年,第六期
    [1]《明英宗实录》,卷201,景泰二年二月庚午,第4309页
    [2]《明宪宗实录》,卷38,成化三年春正月丁丑,第755页
    [3]《明宣宗实录》,卷69,宣德五年八月壬辰,第1628页
    [4]李国祁《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变》,第169页
    [5]《明宪宗实录》,卷69,成化五年七月庚寅,第1365页
    [1]《明英宗实录》,卷227,景泰四年三月戊午,第1592页
    [2]《明宪宗实录》,卷52,成化四年三月下戌,第1051页
    [3]《明英宗实录》,卷322,天顺四年闰十一月乙巳,第6675页
    [4]《明宪宗实录》,卷160,成化十二年十二月丙子,第2920页
    [5]《明宣宗实录》,卷7,洪熙元年八月,第198页
    [1]《明宪宗实录》,卷73,成化五年十一月己酉,第14191页
    [2]《明宪宗实录》,卷285,成化二十二年十二月,第4825页
    [3]《明孝宗实录》,卷200,弘治十六年六月丙申,第3703
    [4]《明武宗实录》,卷17,正德元年九月甲午,第1521页
    [5]《明武宗实录》,卷67,正德五年九月癸亥,第1478页
    [6]《明世宗实录》,卷494,嘉靖四十年三月甲子,第8198页
    [7]《明宪宗实录》,卷59,成化四年十月庚戌,第1210页
    [1]《明熹宗实录》,卷19,天启二年二月,第985页
    [2]《明熹宗实录》,卷2,泰昌元年十月,第80页
    [1]陈宏谋《从政遗规》,卷上,第276页
    [2]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第1册,第B69页
    [1]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第2册,第1361页
    [2]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第35册,第B19845页
    [3]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第35册,第B13846页
    [4]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第35册,第B13846页
    [5]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第35册,第B13847页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第150页
    [2]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第34册,第B19213页
    [1]《清圣祖实录》卷24,康熙六年九月乙卯,第4册,第329页
    [2]《清圣祖实录》卷9,康熙二年五月壬辰,第4册,第148页
    [3]《清圣祖实录》卷10,康熙二年十月丙辰,第4册,第160页
    [4]《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七月戊戌,第4册,第192页
    [5]《清圣祖实录》卷12,康熙三年六月辛亥,第4册,第186页
    [6]复设和添设的道员都是根据《清圣祖实录》计算的
    [7]《清圣祖实录》卷105,康熙二十一年十月,第5册,第63页载:“裁江南分守江镇道、分巡徽宁道;山东分巡驿传道;陕西分守关西道、关南道、分巡驿传道;浙江分巡杭严道;江西分守湖西道、湖东道;广东分守岭两道、岭东道、罗定道、分巡雷廉道、岭南道;广西分守苍梧道、江右道、分巡桂平道、江右道、郁林道;四川分守督粮道;贵州分守贵东道;云南分守临元道、洱海道缺。”
    [1]《清世宗实录》卷76,雍正六年十二月乙未,第7册,第132页
    [2]《清高宗实录》卷557,乾隆二十三年二月己卯,第16册,第53页
    [3]《清高宗实录》卷549,乾隆二十二年十月,第15册,第372页
    [4]《清高宗实录》卷804,乾隆三十三年二月,第18册,第864页载:“直隶省分巡直隶、天津、河间等处地方兼管河务兵备道,分守口北兵备道、整饬宣府、张、独多三厅等处,山东省分巡兖沂曹兼管水利黄河兵备道,分守登莱青整饬海防兼管水利兵备道,江西省分巡古南赣宁兼管水利兵备道,分巡广饶九南兼管水利兵备道,浙江省分巡宁绍台兼管水利海防兵备道,分巡温处兵备道兼管水利事务,湖北省分守安襄郧兵备道兼管水利事务,甘肃省、抚治两宁兵备道。”
    [5]《清廓宗实录》卷443,也可见《清文献通考》卷78,“职官考”,第1129页
    [6]此前,清帝王也要求地方事务处理失议要处分道员,如《清世宗实录》,卷93,雍正八年四月载:“谕吏部:‘道员有盘查钱粮、审缉命盗案件之责,是州县有亏空迟延等事,该道与司府一例处分。'”但在实际运作中仍有道员逃避处分,于是乾隆三十年才正式规定。
    [1]《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101,“吏部处分例”,第300页
    [2]《清高宗实录》卷836,乾隆三十四年六月,第19册,第485页
    [3]《清高宗实录》卷836,乾隆三十四年六月下。也可见《乾隆上谕档》,第5册,第729页
    [4]《明宣宗实录》卷7,洪熙元年八月,第198页
    [1]《清高宗实录》卷115,乾隆五年十月己亥,第697页
    [2]《清高宗实录》卷148,乾隆六年八月乙未,第1130页
    [3]《清高宗实录》巷128,乾隆五月十月壬子,第878页
    [4]《清高宗实录》卷409,广州粮驿道管民屯、料价、水利兼分巡广州府
    [5]《清德宗实录》卷518,光绪二十九年六月丙辰,第838页
    [1](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外官制二》,第246页。也可见《清文献通考》
    [2]《总司核定官制大臣奕劻等奏续订各直省官制情形折(附清单)》,《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第506-507页
    [3]《宣统政纪》卷34,宣统元年十月,第60册,第123页
    [4]《清德宗实录》卷518,光绪二十九年丙辰,第838页
    [5]《清德宗实录》卷445,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己巳,第868页
    [6]《清德宗实录》卷500,光绪二十八年六月,第58册,第616页
    [7]《清德宗实录》卷577,光绪三十三年八月,第59册,第643页
    [8]《清德宗实录》卷584,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己巳,第59册,第726页
    [1]《清续文献通考》卷115“职官考一”,第2190页
    [2]《清续文献通考》,卷115“职官考一”,第2190页
    [3]《宣统政纪》卷29,宣统元年二月丁未,第60册,第526页
    [1]陈宏谋《从政遗规》,卷上,“守巡道之职”,第276页
    [2](清)韩世琦《抚吴疏草》,卷9,第216页,“覆再道不便议裁疏”,康熙元年十月二十九日《清通典》卷34,“职官十二”,第306页
    [1]《清高宗实录》,卷149,乾隆六年八月戊申,第10册,第1140页
    [2]《清世宗实录》,卷24,雍正二年九月甲辰,第7册,第378页
    [3]《清高宗实录》,卷425,乾隆十七年十月甲辰,笫14册,第562页
    [1]《清世宗实录》,卷93,雍正八年四月己酉,第8册,第248页
    [2]《清高宗实录》,卷641,乾隆二十六年七月,第17册,第438页
    [3]《清高宗实录》,卷671,乾隆二十七年九月己丑,第17册,第505页
    [4](清)沈书城:《则例便览》,卷25,“盘查”,第120页
    [5]《清商宗实录》卷609,乾隆二十五年三月,第15册,第343页
    [6]《清高宗实录》,卷765,乾隆三十一年七月乙未,第16册,第406页
    [1]《清高宗实录》卷691,乾隆二十八年七月,第15册,第1035页
    [2]《清高宗实录》卷817,乾隆三十三年八月,第16册,第1069页
    [3]《清高宗实录》卷823,乾隆三十三年十一月,第16册,第1178页
    [1]《雍正朝汉文汉文朱批谕旨汇编》,第11册,“浙江总督李卫奏报藩司彭维新才不胜任等事折”,雍正六年二月二十五日,第766页
    [2]《清宣宗实录》卷26,道光元年十一月己酉,第33册,第455页
    [3]《清高宗实录》卷1229,乾隆五十年四月,第24册,第470页
    [4](清)方观承辑《赈纪》,卷2,“核赈”,第14页
    [5](清)方观承辑《赈纪》,卷2,“核赈”,第14页
    [1]《雍正朝汉文朱批谕旨汇编》,第5册,第977。同样的情况,还可见第10册,第112页,第22册,第907页,第23册,第63页,175页、785页,第25册,第508页、783页。
    [2](清)方观承辑《赈纪》,卷4,“展赈”,第41页
    [3]《清世祖实录》卷3,顺治元年正月,第3册,第16页
    [4]《清世宗实录》卷132,雍正十一年六月壬子,第8册,第706页
    [5]《清世祖实录》卷26,顺治三年五月至六月,第3册,第142页
    [1]《清宣宗实录》卷94,道光六年正月乙酉,第34册,第510页
    [2](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6,“吏部”,第219页
    [3](乾隆)《大清会典则例》,卷16,“吏部”,第220页
    [4]《清圣祖实录》卷247,康熙五十年七月至九月,第6册,第835页
    [5]《清世宗实录》,卷139,雍正十二年正月壬午,第8册,第764页
    [6]《清高宗实录》卷336,乾隆十四年三月壬子,第13册,第616页
    [1]《清文宗实录》卷119,咸丰四年正月,第42册,第54页
    [2]《清文宗实录》卷273,咸丰九年正月,第八页,第四十四册
    [3]李国祁《明清两代地方行政制度中道的功能及其演变》,第175页
    [4]《清德宗实录》,卷129,第53册,第863页
    [5]《清德宗实录》卷309,第56册,第27页
    [6]《清仁宗实录》卷397,道光二十三年九月,第32册,第135
    [7](清)吴文镕《吴文节公遗集》,乙篇卷11,第757页,《粤督李附奏设立商务局片》,光绪二十六年《清文献通考》卷85《职官考》,第1294页
    [1]《清世祖实录》卷85,顺治十一年八月己卯,第3册,第674页
    [2]《清世祖实录》卷117,顺治十五年五月丁丑,第909页
    [3]《清世宗实录》卷132,雍正十一年六月,第8册,第709页
    [4]《清世宗实录》卷93,雍正八年四月,第8册,第248页
    [5]《清高宗实录》卷474,乾隆十几年十月辛亥,第14册,第1124页
    [1]《清高宗实录》卷552,乾隆二十二年十二月壬申,第15册,第1060页
    [2]《清仁宗实录》卷225,嘉庆十五年二月壬辰,第31册,第22页
    [3]王先谦:《东华录》雍正十六,第2568页
    [4]《清世宗实录》卷93,雍正八年四月己酉,第8册,第248页
    [5]《清高宗实录》卷94,乾隆四年六门辛巳,第10册,第440页
    [6](清)鄂尔泰撰《鄂尔泰奏稿》,《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94册,第323页
    [1]《清高宗实录》卷395,乾隆十六年七月癸巳,第14册,第200页
    [2]《清高宗实录》卷641,乾隆二十六年七月下,同样的事情可见《清高宗实录》卷1396“(荆门州)自理刑名命盗等案,应请由州径详臬司审转,所辖二县案件,应由该州审转。”
    [1]《清宣宗实录》卷121,道光七年七月乙卯,第24册,第1035页
    [2]《清宣宗实录》卷98,道光六年正月癸巳,第34册,第594页
    [3]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60页
    [4]《清高宗实录》卷146,乾隆六年七月癸酉,第10册,第1109页
    [5]《清高宗实录》卷237,乾隆十年三月戊戌,第12册,第55页
    [1]《清高宗实录》卷237,乾隆十年三月,第12册,第52页
    [2]《清高宗实录》卷614,乾隆二十五年六月,第16册
    [3]《清高宗实录》卷217,乾隆九年五月乙巳,第11册,第803页
    [4]《清高宗实录》卷1001,乾隆四十一年正月丁酉,第21册,第404页
    [1]《清文宗实录》卷239,咸十七年十一月,第43册,第711页
    [2]《清德宗实录》卷24,“御史张道渊奏:各省命盗重案,请饬各该道细心覆审等语。道员职任监司,审理案件,原属分内之事,著各该督抚严饬各该道,于所属命盗重案,细心覆审。不得仅以过堂了事,致有枉纵。现月。”
    [1]《清高宗实录》卷138,乾隆六年三月丁丑,第10册,第993页
    [2]《清高宗实录》卷211,乾隆九年二月甲子,第11册,第707页
    [3]《清高宗实录》卷1201,乾隆四十九年三月壬子,第24册,第68页
    [4](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47页
    [1](清)蔡士英《抚江集》,卷12,第87页
    [2](清)钱仪吉篆《碑传集》,卷79,的2251页
    [3]《皇清奏议》卷49,乾隆十九年,陈宏谋《清查讼案以省冤岽疏》,第421页。《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473册
    [4]《东华录》(乾隆朝)第二册,第461页
    [1](光绪)《大清会典》,卷4,第3页
    [2]《清高宗实录》卷1465,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第27册,第567页
    [3]《清仁宗实录》卷40,嘉庆四年三月,第28册,第480页
    [4]《清仁宗实录》卷49,嘉庆四年七月,第28册,第604页
    [1]葛士浚《清经世文续编》,卷14,《治体五》,第300页,曾国藩《应诏陈言疏》
    [2](清)鄂尔泰《鄂尔泰奏稿》,《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494册,第323页
    [3](清)蔡士英《抚江集》,卷8,第63页
    [4]宋祥瑞主编《国朝名臣奏议》,第3册,第2198页
    [5]光绪《安徽通志》卷3,第24页
    [6](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卷3,第21页
    [1]《雍正朝汉文朱批汇编》,第10册,112页
    [2]《雍正朝汉文朱批汇编》第5册,第977页
    [3]同样情况还可以见:《雍正朝汉文奏折汇编》第10册112页;第22册,907页;第23册,63页、135页、785页;25册508页,783页;30册534页
    [4]《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0册,112页
    [5]《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8册,597页
    [1]同样地情况还可以见《雍正朝汉文奏折汇编》第18册340页;第21册432页,第25册781页;31册140页、142页
    [2]《雍正朝汉文朱批汇编》第24册,376页
    [1]《清文宗实录》,卷144,咸丰四年九月,第42册,第535页
    [2]《清圣祖实录》,卷39,康熙十一年二月,第4册,第367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5册,第121页,“云南布政使李卫奏陈清除亏空弊源管见折”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1册,第506页,“江苏巡抚奏报藩司情况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2册,第312页,“广东巡抚杨文乾请赐简贤员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9册,第623页
    [3]《清高宗实录》,卷36,第9册,第254页
    [4]《清高宗实录》,卷1240,第24册,第685页
    [5]《清高宗实录》,卷1190,第23册,第915页
    [6]《清高宗实录》,卷327,第12册,第432页
    [7]《清仁宗实录》,卷123,第30册,第763页
    [8](清)左宗棠:《左恪靖侯奏稿初编》,卷2,第53页,“保奏勘胜司道等员折”
    [9]据笔者统计,咸同年间的两司军功人员很多都出身于湘军,或者在带兵过程中有军功者,由此可见军事能力成为当时两司选任的重要标准。
    [10]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第1063页
    11 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卷41-64,第3197-4437页
    [1]蔡冠洛编著:《清代七百名人传》,卷36,“左宗棠奏疏初编”
    [2]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第931-936页
    [3]《清文宗实录》,卷116,第41册,第786页
    [1]《清文宗实录》,卷301第44册第930页;卷301第44册400页、卷140第42册460-475页、卷104第41册545页、卷89第41册185-210页;卷116第41册827页;卷129第42册281页;卷106第41册598-623页;卷227第43册527-544页;卷308第44册522-538页;卷314第44册607-628页
    [2]蔡冠洛编:《清代七百名人传》,第943页
    [3]《清文宗实录》,卷114,咸丰三年十二月,第41册,第827页
    [4]《清文宗实录》,卷94,咸丰三年五月,第41册,第536页
    [1](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153页
    [2](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159页
    [3](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215页
    [1](清)左宗棠:《左恪靖供奏稿初编》,卷4,第93页,同治元年九月初九日
    [2]《清高宗实录》,卷1465,乾隆五十九年十一月,第27册,第575页
    [3]《清文宗实录》,卷81,咸丰三年正月,第41册,第5页
    [4]《清文宗实录》,卷6,第40册,第120页
    [5](清)左宗棠:《左恪靖侯奏稿初编》,卷36,第981页
    [6](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卷34,第651页
    [1]刘伟:《晚清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第56-58页
    [2](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卷34,第651页
    [3]《清穆宗实录》,卷273,同治八年十二月,第48册,
    [4](清)郭嵩焘:《郭嵩焘奏稿》,第130页
    [1](清)允禄等纂修:《大清会典》(雍正朝),卷15,第713页
    [2](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90页
    [1]《清文宗实录》,卷331,第44册,第930页
    [2](清)左宗棠:《左恪靖侯奏稿初编》,卷2,第73页,“保奏勘胜司道等员折”
    [3]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第1063页
    [4](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卷3,“职官律”,第69页
    [5]《清高宗实录》,卷1497,第27册,第1059页
    [6]《清仁宗实录》,卷361,笫32册,第763页
    [1]《清文宗实录》,卷301,第44册,第400页
    [2]《清穆宗实录》,卷82,同治二年十月,第46册,第703页
    [3]《清穆宗实录》,卷9,咸丰十一年十一月,第45册,第241页
    [4]《清高宗实录》,卷998,第21册,第354页
    [5]《清文宗实录》,卷105,咸丰三年九月第41册,第573页
    [6]《清文宗实录》,卷109,咸丰三年十月,第41册,第678页
    [7]《清穆宗实录》,卷119,同治三年十月,第47册,第582页
    [1]《清文宗实录》,卷94,咸丰三年五月,第41册,第314页
    [2]《清文宗实录》,卷90,咸丰三年四月,41册,第226页
    [3]《清文宗实录》,卷89,咸丰三年三月,第41册,第185-210页
    [4]《清文宗实录》,卷194,咸丰六年三月,第42册,第368页
    [1]《清穆宗实录》,卷52,同治元年十二月,第45册,第1423页
    [2](清)左宗棠:《左恪靖侯奏稿初编》,卷4,第93页
    [3]《清文宗实录》,卷109,咸丰三年十月,第41册,第678页
    [4]《清文宗实录》,卷14,第40册,第205页
    [5](清)黎树昌撰《曾文正公年谱》,卷4,第4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2册,第312页,“广东巡抚杨文乾请赐简贤员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9册,第623页
    [3]《清高宗实录》,卷1240,第24册,第685页
    [4]《清高宗实录》,卷1190,第23册,第915页
    [5]《清穆宗实录》,卷15,第45册,第412页
    [6]《清文宗实录》中的马新贻、刘蓉等都是如此。
    [7]《清高宗实录》,卷1112,第22册,第868页
    [8]《清文宗实录》,卷234,第43册,第506页
    [9]《清穆宗实录》,卷33,同治元年七月,第45册,第963页
    [10](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239页
    [1]《清文宗实录》,卷6,第40册,第160页
    [2](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81页
    [3](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卷34,第651页
    [4](清)左宗棠:《左恪靖侯奏稿》,卷36,第681页
    [5]《清高宗实录》,卷1465,第27册,第575页
    [6]《清文宗实录》,卷81,咸丰三年正月,第41册,第5页
    [1]《清德宗实录》中所列370任布政使一一考察后所作
    [2](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第310页
    [3]《清德宗实录》,卷46,第52册,第636页
    [4]《清文宗实录》,卷95,咸丰三年五月,第41册,第330页
    [1]《清文宗实录》,卷108,咸丰三年十月,第41册,第650页载:“署直隶布政使奏报:贼窜献县。”卷110,咸丰三年十月壬辰,第41册,第708页载:“署直隶布政使张集馨,经钦差大臣胜保札调防堵后……。”
    [2](清)黎庶昌:《曾文正公年谱》,第107页载:曾国藩奏保署江西藩司李桓办理粮台事务。
    [3]《清穆宗实录》,卷188,同治五年十一月,第49册,第369页
    [4]《清穆宗实录》,卷196,同治六年二月,第49册,第516页
    [5]《清文宗实录》,卷27,咸丰元年二月,第40册,第387页载:有人讦告署藩司椿寿向盐道索银事。
    [6]《清文宗实录》,卷52,成十二年正月,第40册,第697页
    [7](清)罗正钧:《左文襄公年谱》,卷1,第31页载:咸丰三年正月清政府下令由严正基署理湖北布政使。
    [8]《清文宗实录》,卷106.咸丰三年九月,第41册,第613页载:英桂于咸丰三年九月调任后,布政使本任事务由刘源灏署理。
    [9]《清文宗实录》,卷335,咸丰十年十一月,第44册,第989页
    [10]《清文宗实录》,卷259,咸丰八年七月,第43册,第1018页
    11 《清穆宗实录》,卷19,同治元年二月,第45册,第517页
    [1](清)郭嵩焘:《郭侍郎奏疏》,卷7,第162页,“派署臬司查办土客案一片”中载,其按察使事务由郭祥瑞署理。
    [2](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疏》,初编卷35,第515页,“闽省官吏应摊张丙夷务银两请免捐折”载:福建署藩司周开锡统计军需用银请免捐输事
    [3]《清文宗实录》,卷248,咸丰八年三月,第43册,第837页
    [4](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18,第602页,“调应宝时赴津议约折”中载:其在同治十年二月二十五日,清中央政府下令调派其赴天津之时,其一直署理江苏布政使事务。
    [5]《清穆宗实录》,卷335,同治十一年六月,第51册,第423页
    [6]《清德宗实录》,卷8载:以河工筹款,督防出力,予署河南布政使傅寿彤优叙。
    [7](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中载办理茶捐请奖事宜,由署理安徽布政使何璟办理。其上折时间为同治五年三月初九日。又据《清文宗实录》卷114至卷185,英翰任职期间所办事务记载:其在任职期间一直带兵在安徽、河南等地剿匪。
    [8](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卷34,第1094页,“续收晋赈折”载:李鸿章命署直隶布政使丁寿昌在天津设局办理捐助晋赈,其上折时间在光绪五年五月十二日。也就是说至少到这个时间为止,任道镕仍未到任。
    [1]《清德宗实录》,卷123,光绪六年十一月,第53册,第771页载:署布政使按察使松椿,因臬司衙门不戒于火而受到惩处。
    [2]《清德宗实录》,卷253,光绪十四年三月,第55册,第413页
    [3]《清德宗实录》,卷161,光绪九年三月,第54册,第263页载:“广西巡抚倪文蔚奏:徐延旭出关刊用关防,并委国英兼理藩司。”
    [4](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3,第618页,“解部减成减平等款仍留川各拨片”中载:署布政使如山办理四川减成减平银两事。此奏折在光绪十年二月二十八日上,同年四月二十九日丁宝桢再次上折将四川收支款目上报,他仍在折中提到,办理此事者为署布政使如山,(见卷23,第619页,“查明收支款目并弁勇数目折”)可见,易佩绅在光绪九年十二月被任命为四川布政使后,至早在十年四月二十九日之前仍未到任,布政使事务由按察使如山署理.
    [5](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卷26,第689页,“筹解电线经费片”中载:署理布政使游智开办理此事,其上折时间为光绪十二年四月十五日,王嵩龄为江苏布政使改,江苏距四川较远,可见其在被任命的五个月时间内,并未到任。
    [6]《清德宗实录》,卷250,光绪十三年十二月,第55册,第374页载:署河南布政使许振祎,因筹足甘肃新饷而受嘉奖。
    [7](清)张之洞:《张文襄公奏议》,卷17,“奏议十七”,“筹损巡缉经费折”中载:署广东布政使萧韶筹集经费事宜,其上折时间在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可见,至早到此时萧韶仍然署理布政使事务。
    [8]《清德宗实录》,卷229,光绪十二年六月,第55册,第88页载:因筹足甘肃新饷,署湖南布政使崔穆之议叙。
    [9]《刘坤一遗集》,第2册,第811页载:署江宁布政使胡家祯在光绪十八年上报两江总督刘坤一,江宁办理厘金事宜。
    [1]《清德宗实录》,卷345,光绪二十年七月,第56册,第419页载:任命署藩司王廉署理巡抚之职
    [2]《清德宗实录》,卷438,光绪二十五年正月,第57册,第262页载:锡良被任命为湖南按察使后,清政府决定:“锡良仍著速赴调任,山西布政使,著胡聘之另行遴员奏署。”
    [3]《清德宗实录》,卷462,光绪二十六年四月,第58册第59页载:冯子材给光绪帝的奏折中提到:署藩司林绍年等侵蚀军饷,通同作弊。
    [4]《清德宗实录》,卷512,光绪二十九年二月,第58册,第761页载:以解清甘肃新饷,予署布政使樊增祥二品顶戴。
    [5]《清德宗实录》,卷566,光绪三十二年十一月,第59册,第494页
    [6]《清德宗实录》,卷525,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第58册,第949页
    [7]《清德宗实录》,卷593,光绪三十四年六月,第59册,第837页载:准许署直隶布政使何彦昇收授德、日、俄国所赠宝星。
    [8]《清穆宗实录》,卷23,同治元年三月,第45册,第632页载:萧浚兰任云南藩司后,久未到任。
    [9]《清穆宗实录》,卷39,同治元年闰八月,第45册,第1054页
    [10](清)郭嵩焘:《郭侍郎奏疏》,卷9,第202页,“军饷竭蹶筹议暂借洋款片”中提到:代办广东布政使盐运使方浚颐向其陈述广东库款赤拙情形。
    [1]《清文宗实录》,卷34,咸丰元年五月,第40册,第490页
    [2]《清文宗实录》,卷47,咸丰元年十一月,第40册,第639页载:署按察使司徒照审理山东百姓讳盗案件
    [3]《清穆宗实录》,卷69.同治二年六月,第46册,第394页
    [4]《清文宗实录》,卷115,咸丰三年十二月,第41册,第812页载:因山西失守地方,署按察使郭用宾受到惩处。
    [5]《清文宗实录》,卷124,咸丰四年三月,第42册,第165页
    [6]《清文宗实录》,卷151,咸丰四年十一月,第42册,第637页载:因办理案件不妥,署按察使清安泰受处,时间为咸丰四年十一月中旬,可见,此前其一直署理按察使印务。
    [7]《清穆宗实录》,卷131,同治四年二月,第48册,第102页载:”云南官军缴获逆首马连、马联升等……交署臬司宋延春验明正法。”
    [1]《清文宗实录》,卷253,咸丰八年五月,第43册,第920页载:署广东臬司蔡振武因夷人入城而受惩处,其时在咸丰八年五月,由此可见从咸丰六年周起滨被任命为广东按察使到咸丰八年蔡振武受惩处止,按察使事务一直由蔡振武署理。
    [2](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卷6,第277页,“查办捐输广额并裕道被参各款折”
    [3]《清文宗实录》,卷303,咸丰九年十二月,第44册,第434页载:其在任期间一直带兵越境剿匪,后于十年八月署理巡抚。
    [4]《清文宗实录》,卷340,咸丰十一年正月,第44册,第1055页
    [5]《清文宗实录》,卷281,咸丰九年四月,第44册,第128页载:署按察使补用道蒋益沣被任命为广西按察使。
    [6]《清穆宗实录》,卷11,同治十一年十一月,第45册,第284页
    [7]《清德宗实录》,卷50,光绪三年四月,第696页载:署山东按察使潘骏文致祭泰山。
    [8]《清穆宗实录》,卷101,光绪三年四月,第47册,第221页中载:“以广东布政使吴昌寿为湖北巡抚,未到任前,以署按察使唐训方暂署。”
    [9]《清穆宗实录》,卷119,同治三年十月,第41册,第635页
    [1]《清穆宗实录》,卷117、118、119,同治三年十月,第585-644页等都记载:赵焕联一军在江西瑞金等地和带兵赴粤剿贼之事。
    [2]《清穆宗实录》,卷147,同治四年七月,第48册,第639页
    [3]《清穆宗实录》,卷198,同治元年三月,第49册,第552页中载:“兰州道英奎署理甘肃臬司,创设粮运局,专供客军。”
    [4](清)罗正钧:《左文襄公年谱》,卷1,第31页载:咸丰元年任命“江公忠源为署湖北按察使”
    [5]《清文宗实录》,卷145,咸丰四年九月,第42册,第553页载:给署湖北按察使李卿谷布政使衔
    [6]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三册,第2159页将李孟群误记为李孟祥
    [7]《清文宗实录》,卷161,咸丰五年三月,第42册,第773页
    [8]《清穆宗实录》,卷119,同治三年十月,第47册,第629页
    [9]《清文宗实录》,卷264,咸丰八年九月,第43册,第1098页载:代理福建按察使赵印川对该省失守府县等城有应得处分。
    [1]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版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第312页,《广东巡抚杨文乾奏布政使朱绛辞职请赐简贤员折》,雍正三年十月十五日
    [1]《清文宗实录》,卷144,
    [1]清世祖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2]清圣祖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3]清世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4]清高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5]清仁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6]清宣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7]清文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8]清穆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9]清德宗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10]宣统政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版
    [11]明太祖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12]明太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13]明仁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14]明宣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15]明英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16]明宪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17]明孝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18]明武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19]明世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20]明穆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21]明神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22]明熹宗实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版
    [23]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13册
    [24](清)伊桑阿等纂修.大清会典(康熙朝).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七十二辑,第711-730册
    [25](清)允禄等监修.大清会典(雍正朝).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第七十七辑,第761-790册
    [26](清)允裪等修.钦定大清会典(乾隆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台湾:商务印书馆,第919册
    [27](清)允裪等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乾隆朝).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台湾:商务印书馆,第920册
    [28](清)昆冈等修.大清会典(光绪朝).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29](清)昆冈等修.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本
    [3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整理.康熙起居注.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版
    [3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
    [3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版
    [3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版
    [3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
    [3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版
    [36]张伟仁主编.明清档案.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版
    [37]清通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版
    [38]清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版
    [39]清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版
    [40]刘锦藻.清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版
    [41]历代名臣奏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42]国朝奏疏.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7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43]皇清奏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7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44]宗泽端等编.国朝名臣奏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版
    [45]鄂尔泰.鄂尔泰奏稿.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46](清)福康安.福康安奏疏.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9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47](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95-4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48](清)陶澍.陶文毅公奏疏.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9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49](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奏稿》,《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500-50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50](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疏.清刻本
    [51](清)左宗棠.左恪敬候奏稿.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502-50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52](清)胡林翼.胡林翼奏议.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50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53](清)李鸿章.李文忠公奏稿.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508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54](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50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55](清)骆秉璋.骆文忠公奏稿.左文襄公奏稿附本
    [56](清)韩文绮.韩大中丞奏议.清道光刻本
    [57](清)韩世琦.抚吴疏草.清康熙五年刻本
    [58](清)郭嵩焘.郭侍郎奏疏.光绪十八年刊本
    [59](清)李之芳.李文襄公奏疏.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第49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版
    [60](清)鄂容安.鄂文端公年谱.清抄本,存于国家图书馆
    [61](清)罗正钧.左文襄公年谱.清光绪二十三年湘阴左氏刻本
    [62](清)曾国荃.曾忠襄公批牍.清光绪二十九年曾文襄公全集刻本
    [63](清)张廷玉等编.明史.二十四史.第19-20册.北京:中华书局,1997版
    [64](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版
    [65](清)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版
    [66](清)端方.大清光绪新法令.上海:商务印书馆宣统二年铅印本
    [67]席裕福.皇朝政典类篆.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版
    [68](清)沈家本.大清现行新律例.清宣统元年法律馆铅印本
    [69](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版
    [70](清)薛允升.读例存疑.清光绪刊本
    [71](清)潘文舫.新增刑案汇览.清光绪十六年紫英山房刻本
    [72]三秦.大清律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版
    [73](清)沈书城.则例便览.乾隆五十六年刻本
    [74](清)明之纲.桑园围总志.清同治羊城西湖街富文斋刻本
    [75](清)福祉.户部漕运全书.清光绪二年刻本
    [76](清)杨西明.灾赈全书.清道光也宜别墅刻本
    [77](清)英汇.科场条例.清咸丰二年刻本
    [78](清)阿桂.军需则例.清乾隆五十三年武英殿刻本
    [79](清)丁宝桢.四川盐法制.清光绪八年内务府抄本
    [80](清)蒋兆奎.河东盐法备览.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81](清)文庆等篆.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台北:文海出版社
    [82]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版
    [83]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国古代地理总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6版
    [84](清)阮元.广东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
    [85](清)李翰章、卞宝第等修.湖南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
    [86](清)常明等.四川通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版
    [87](清)张曜等.山东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版
    [88](清)稽曾筠等.浙江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版
    [89](清)李鸿章等.畿辅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版
    [90](清)赵中乔.赵忠毅公自治官书类集.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80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版
    [91](清)凌燽.西江视臬纪事.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8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版
    [92](清)于成龙.政书.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3](清)林则徐.林文忠公政书.清光绪三山林氏刻本
    [94](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版
    [95](清)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版
    [96](清)海宁.晋政辑要.清乾隆山西布政使司刊本
    [97](清)李宗昉.黔纪.官箴书集成(第一册).合肥:黄山书社,1997版
    [98](清)李星沅.李文恭公遗集.清同治五年李概等刻本
    [99](清)吴文镕.吴文节公遗集.清咸丰七年吴养原刻本
    [100](清)刘坤一.刘忠诚公遗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第26辑,第252册
    [101](清)胡林翼.胡文忠公遗集.清同治六年刻本
    [102](清)张伯行.正谊堂文集.清光绪刻本
    [1]钱实甫编.清季重要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59版
    [2]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版
    [3]郭廷以编.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版
    [4]李宏为编.汉英明清历史档案词典.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版
    [1](清)魏象枢.寒松堂集.北京:中华书局,1996版
    [2](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版
    [3](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版
    [4](清)宋荦.西陂类稿.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清)蔡士英.抚江集.清顺治刻本
    [6](清)黄图珌.看山阁集.清乾隆刻本
    [7](清)李桓.国朝耆献类征.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0版
    [8](清)曹振镛.平定回疆剿捦逆裔方略.清道光十年武英殿刻本
    [9](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清)阿桂.兰州纪略.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清)鄂辉.平苗纪略.清嘉庆武英殿聚珍版活字印本
    [12](清)庆桂.剿平三省邪匪方略.清嘉庆武英殿刻本
    [13](清)钱仪吉.碑传集.清碑传集合集.上海:上海书店,1988版
    [14](清)金安清.续碑传集.清碑传集合集.上海:上海书店,1988版
    [15](清)倪模.古今钱略.清光绪倪文蔚刻本
    [16](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版
    [17](清)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版
    [18](清)胡思敬.国闻备承.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十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版
    [19](清)何刚德.春明梦录.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版
    [20](清)钱泳.履园丛话.北京:中国书店,1990版
    [21](清)陈康祺著,晋石点校.郎潜纪闻初笔.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
    [2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北京:中华书局,1984版
    [23](清)王庆云.石渠余记.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版
    [24](清)陈宏谋.从政遗规.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第95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版
    [25](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1980版
    [26]蔡冠洛编著.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版
    [1]杜家骥.清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版
    [2]杜家骥.清史研究概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版
    [3]白新良.清史考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版
    [4]白新良.清史纪事本末.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版
    [5]真水康树.明清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版
    [6]冯尔康.清史史料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3版
    [7]萧一山.清代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版
    [8]庄吉发.清代奏折制度.台北:台北故宫博物院,1979版
    [9]张德泽编.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版
    [10]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8版
    [11]吴吉远.清代地方司法职能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版
    [12]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版
    [13]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版
    [14]韦庆远、柏桦.中国官制史.上海:东方出版社,2001版
    [15]陈同译,黎元生著.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版
    [16]王兴业.明代行政管理制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版
    [17]张晋藩.中国官制通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2年
    [18]陈支平.清代赋役制度演变探析.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版
    [19]石泉.甲午前后之晚清政局.北京:三联书店,1997版
    [20]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赋、田地统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版
    [21]葛剑雄.中国人口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版
    [22]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版
    [23]萧致志、杨卫东编.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1517—1840).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版
    [24]龙盛运.湘军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版
    [25]郑备军.中国近代厘金制度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版
    [26]张九州、张华腾.中国近代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版
    [27]苏智良.中国毒品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版
    [28]张晋藩.中国法律史.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版
    [29]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版
    [30]李剑农.戊戌以后三十年政治史.北京:中华书局,1980版
    [31]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版
    [32]贾小叶.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以中东部若干督抚为中心的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版
    [33]傅宗懋.清代总督巡抚制度之研究.台北:台湾政治大学,1963版
    [34]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版
    [1]陈连域.盛清时期的布政使研究.台湾国立政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
    [2]王云红.清代流放制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
    [3]林涓.清代区划变迁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博士毕业论文
    [4]李霞.清前期督抚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
    [5]孙海泉.清代地方基层组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2002年博士毕业论文
    [6]周海生.清季使臣制度研究.南开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论文
    [7]杨俊霞.雍正时期地方财政改革的成就与局限—以安徽省为例.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8]陈跃.近代裁厘运动研究.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9]闭春燕.晚清广西厘金制度研究:1853—1911.广西师范大学2003级硕士论文
    [10]张晓伟.晚清广东地方的对外交涉.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1]哈恩忠编.乾隆朝刑狱管理史料.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12]刘子扬.清代秘密宗教档案史料概述.历史档案.1986年第3期
    [13]孔祥涛.清代治理秘密教门法律政策及措施研究.中国公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4]卞利.清代户籍法的调整与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5]潮龙起.从清代的保甲控制看会党的滋生动因.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6]王先明.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力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控制中的变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17]黄细嘉.近代的团练和团练制度.历史教学.1997年第10期
    [18]孙海泉.清朝前期的里甲与保甲.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0年第5期
    [19]吕小鲜.嘉庆十八年京畿地区编查保甲史料.历史档案.1990年第2期
    [20]李燕光.清初的垦荒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1期
    [21]魏淑民.雍正朝耗羡归公政策的出台及其甘肃践行情况探略.兰州学刊.2007年第2期
    [22]萧国亮.雍正帝与耗羡归公的改革.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3期
    [23]董建忠.耗羡归公起始考.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24]王守稼.论乾嘉道时期人口的飞跃增长.人口研究.1980年第3期
    [25]崔宪涛.清代中期粮食价格发展趋势之分析.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
    [26]梁四宝.马铃薯在山西的传播引种及其经济作用.山西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7]贾允河.清朝吏治与钱粮亏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28]周邦君.地方官与农田水利的发展.农业考古.2006年第6期
    [29]陈庆德.消代云南矿冶业与民族经济的开发.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30]张明富.鄂尔泰与云贵边省经济开发.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3期
    [31]厉声.乾隆年间新疆协饷拨解及相关问题.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32]陈策.西征协饷与晚清财政体系运行.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3]邓孔昭.台湾建省初期的福建协饷.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4期
    [34]俞志生.晚清厘金起源新探.学术研究.1992年第6期
    [35]黄文模等.晚清厘金产生的年代及其社会危害研究.现代财经.2000年第3期
    [36]杨华山.论中国近代改良派的裁厘加税思想.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7]徐毅.从“专济饷糈”到“妥办善后”一同治时期江苏省厘金政策述论.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
    [38]郜耿豪.论经制兵下的传统粮台.军事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9]郜耿豪.论勇营兵制下的近代粮台.湖南大学学报.2005年1月
    [40]熊英.论湘军饷源与湖南地方财政之关系.军事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1]汪林茂.清咸、同年间筹饷制度的变化与财权下移.杭州大学学报.1991年6月
    [42]罗包庚.太平天国时期江西的军费状况及其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43]吴义熊.清末广东对外交涉体制之演进.学术研究.1997年第9期
    [44]张礼恒、王希莲.中国现代化史上的里程碑—论“清末新政的历史地位”.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45]春扬.论清末司法体制的转型及历史启示.政法论丛.2005年第2期
    [46]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47]徐春峰.清代督抚制度的确立.历史档案.2006年第1期
    [48]王霞.地方督抚与清末法制变革.人文杂志.2001年第4期
    [49]彭雨新.清末中央与各省财政关系.社会科学杂志.第9卷第1期
    [50]魏光奇.清代后期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
    [51]邱远猷.太平天国与晚清“就地正法”之制.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52]邱远猷.晚清政府何时何地开始实行“就地正法之制”.历史档案.2000年第3期
    [53]康黎.论沈家本的死刑程序观.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第1期
    [54]李国祁.明清地方行政机构中道的功能及其演变.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三期
    [55]何朝辉.明代道制考论.[J].燕京学报.1995年,第六期
    [56]冯尔康.从召见臣工看道光帝、咸丰帝的理政和性格——以召见张集馨、段光清为例.江汉论坛.2005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