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国内外有关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研究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提高中国大豆期货市场风险控制水平进行了探讨。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概述了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现货基础,大豆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大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作用的结果,使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面临着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期货市场是为了转移和分散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而出现的,是在现货市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级市场形式。期货市场由于投机交易、价格变动的连续性和保证金杠杆作用,使其成为相对于现货市场而言的高风险市场。因此,要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风险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必须彻底了解大豆的现货市场,尤其是影响大豆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全面的研究。
    大豆原产于我国,已有几千年的栽培历史。19世纪后期才传入欧美,但是发展速猛。目前,世界主要的大豆生产国分别是: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影响大豆价格的主要因素:第一、大豆供需。国际大豆市场供需情况是:地处北半球的美国是全球大豆最大的供应国,大豆收获期和我国一样是9—10月份;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收获期是3—5月份。因此,每隔6个月,大豆都有集中供应,此时对大豆的价格就会有比较大的影响。而欧盟、中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是主要的
    
    进口国。其中,欧盟、日本的大豆进口量相对稳定,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大豆进口量则变化比较大,对大豆的价格影响也比较大。国内大豆供需情况是这样的:国产大豆的生产和供应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1)大豆种植、供应是季节性的。(2)大豆的种植面积都在变化,从而对大豆市场价格产生影响。(3)大豆的生长期大约为4各月,种植期内气候变化因素、生长情况、收获进度都会影响大豆产量,进而影响大豆价格。我国是国际大豆市场最大的进口国之一,转基因大豆的进口量和进口价格直接对国内大豆供给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对非转基因黄大豆的价格产生影响。消费上讲,大豆的食用消费相对稳定,对价格影响较弱。大豆压榨后,豆油、豆粕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化不定,影响因素较多,对大豆价格影响较大。第二、相关商品价格。作为食品,大豆的替代品有豌豆、绿豆、芸豆等;作为油籽,大豆的替代品有菜籽、棉籽、葵花籽、花生等。这些替代品的产量、价格及消费的变化对大豆价格也有间接影响。另外,还有与大豆相关的一些政策以及国际大豆市场价格影响等。
    其次对中国大豆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进行分析和研究还需要了解大豆期货市场的发展状况以及现货市场价格与期货市场价格关系。大豆期货并不是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品种之一。它是随着美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后,为了规避大豆现货市场价格风险而产生的。大豆期货1936年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正式交易,并成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最成功的交易品种之一。大豆期货的成功运行奠定了其在世界农产品期货市场老大的地位。目前,世界上有6个国家11家交易所在从事大豆和与大豆相关产品的期货交易。我国大豆期货市场产生于93年,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大连商品交易所已成为世界第
    
    二大大豆期货市场和全球最大的非转基因大豆期货交易中心。大连大豆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相当吻合,能够揭示未来某个时期大豆的价格,并反映大豆的供求状况;与CBOT大豆相关性也极大,两个市场价格趋势相同,相互影响。
    第二部分集中论述了期货市场风险的理论基础。关于什么是风险,目前在理论界有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风险是人们对未来行为决策及客观条件下的不确定性可能引起的后果与预定目标发生的负偏离的综合。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有利结果和不利结果的对立统一、潜在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我们知道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回避风险的手段又是什么呢?实践证明,期货市场是最好的回避风险的手段。对期货市场风险理解有多种多样,有的理解为期货交易风险,有的理解为交易所的风险和结算所风险等。本文把期货市场风险的定义概括为:期货市场运行的不确定性。期货市场风险有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背离;另一方面是违约,即保证金违约和交割违约。
    第三部分对我国大豆期货市场的风险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大豆期货市场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次风险,其中最典型的是大豆9811期货合约风险事件和大豆S0205期货合约巨量交割风波。通过对这两起典型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大豆期货市场风险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逼仓、大打“现货月”和大户操纵。期货市场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在宏观管理方面与期货市场的发展不适应;国有企业制度不利于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回避风险;现货市场发育不成熟加剧了期货交易风险;金融体制不健全,导致期货市场风险加大;交易品种小、少、散,不利于期货市场控制风险;交易所、期
    
    货经纪公司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真正的套期保值者还比较少。
    第四部分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国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实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提高我国大豆期货市场风险控制水平提出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sk control of the soybean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using many kinds of study methods to probe into the way to improve the risk control of soybean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This paper includes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Part 1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ybean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and its relation with spot market.
    Part 2 discusses the theoretic foundations on which the risk of futures market is based.
    Part 3 analyses the risk of the soybean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Part 4 brings up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 risk control of the soybean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in macro and micro way,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s of risk management of the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The main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1. So far, it is the first time to make a thorough study on the risk control of the soybean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2. On the basis of expounding the grain market of China at present time,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the soybean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should be developed to enhance its ability to resist the risk transferred from international market.
    3.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setting up a credit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credit rating in futures market.
    4.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any study on the risk control of soybean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should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the characters of futures market of China.
    5.This paper is based on an objective analysis with the support of latest data and use of diagrams.
引文
1、《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上海商品交易所朱国华、汤庆荣主编 1996年版。
     2、陶 非、李经谋等著《中国期货市场理论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7.10。
    3、《中国证券期货杂志》,2001年1月-2003年8月。
    4、《中国证券报》,1997年1月-2003年10月。
    5、《期货日报》,1997年1月-2003年10月。
    6、《财经》,2002年1月-2003年10月。
    7、常清《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战略》,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10。
    8、姬广坡《期货市场风险控制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9。
    9、朱玉辰主编《大连商品交易所研究报告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
    10、禇玦海《中国期货市场风险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
    11、张强《期货期权论》,山西: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4。
    12、郭鸿《期货市场运作与投资》,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2.5。
    13、中国期货业协会编《期货市场教程》(第二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3.1。
    
    
    14、中国证监会期货监管部编《中国期货市场专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0.9。
    15、张赤春主编《现代金融市场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2.1。
    16、大连商品交易所编《大连商品交易所章程、交易规则及实施细则》,辽连内出字(1999)第33号和大商所网站。
    17、张书帮《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化发展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18、威廉.格罗斯罗:《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期货市场的理论、政策与管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19、王济光著 《商品期货交易的现货市场基础——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8.11。
    20﹑童宛生 胡俞越 冯中越等著《中国商品期货价格形式理论与实证分析》,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11。
    21﹑李经谋 童宛生主编《中国期货市场运行机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8。
    22、中国证监会期货部编《商品期货交割问题论文集》,1997.12。
    23、李扣庆主编《商品期货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1996.5。
    24、杨玉川等著《现代期货期权创新与风险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