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达斡尔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北方民族之一,因诸多原因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西迁新疆,从而形成了达斡尔族以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为主要聚居地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新疆达斡尔族作为一个西迁的民族,他们远离本民族原聚居地,甚至在近二百年的时间里很少与原居住地的本民族主体发生联系而独立发展。在新疆这样一个多民族及多元文化的环境中,达斡尔族音乐文化的变迁显现出鲜明的地域性。文章将前人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成果和笔者对新疆达斡尔族音乐现状的田野考察收获作为论述的主要理论依据。根据达斡尔族自身历史的发展特点,笔者将新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变迁概括为三个主要阶段:西迁前渔猎、狩猎时期、西迁后的农猎转型时期和当代农业时期。运用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对新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作了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双重比较研究,并且得出在新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发展变化的特性中,具有与各个民族、各类传统音乐发展的共通之处。自西迁后两百年间,新疆达斡尔族的生产、生活方式被改变,而在这随之而来的变化中也包括了达斡尔族传统文化的快速流失,新疆达斡尔族音乐文化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在不断地发生适应性的调整和变化。鉴于新疆达斡尔族音乐生活的发展现状,笔者提出对新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Daur is one of the nations that have a long history in the north of China. It moved westward to Xinjiang in Qianlong twenty eight years (1763) because of many reasons, which formed Daur, Heilongjiang, Inner Mongolia, and Xinjiang as the main habitable distribution of the“big mixed, small settlements”.In Xinjiang, due to the environment of a multi-ethnic and multi-cultural, the changes in Daur musical culture reveals distinct regions.The essay aims at adopt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that the forefathers possessed with Daur traditional music and the author's rewarding field investigation for Daur musical present situations in Xinjiang as the main theoretical basis.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Daur in their own history, the author summarizes Daur history changes on traditional musical culture in Xinjiang in three main stages: pre-westward fishing, hunting, farming moved west hunting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and contemporary agriculture. The methodology about ethnomusic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can be utilized to compare its diachronic with general stud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can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t has various types of nations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usic in common during the change features in Daur traditional music in Xinjiang. After two hundred years since the Westward Movement, Daur production life was changed in Xinjiang, including the fleeting loss of Daur traditional culture. As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se, the adjustments and changes on Daur musical culture in Xinjiang can be made to accommodate the times. Given the circumstance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proposals for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Daur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 Xinjiang.
引文
①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地区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60页
    ①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地区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61—62页
    ②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地区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153—154页
    ①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试和重构—达斡尔族个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②刘金民达斡尔族族名含义刍议[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1)
    ①邱时遇、臧亿来论“达斡尔族族源匈奴说”[J]莫旗达斡尔学会会刊总第9期120—127页
    ①沈汇论契丹小字的创制与解读—兼论达斡尔族的族源[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l980 (4)
    ②王钟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增订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1 473—478页
    ①魏源圣武记—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6页
    ②内蒙古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历史研究所编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史料摘抄(清实录)卷677[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2 17页
    ③李俊梅、高颖清代伊犁索伦营考[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2(4) 105页
    ④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新疆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J]塔城地区图书馆馆藏
    ⑤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市志[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6 657页
    ①瓜儿本社尔,达斡尔语,“三眼泉”
    
    ①熊冲新,吕劲男达斡尔族伦理思想综论[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2第4期
    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编达斡尔族民俗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 12第一版
    ①中国民歌集成—东北卷李需民“达斡尔族民歌述略”691—694页
    ①本章节中的所有歌词均来自《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1992
    ①安宏那达斡尔族舞蹈简介[M]黑龙江:民族研究学会出版杜2000,7
    ②张金石顾万超乌钦音乐初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5
    ①乌云格日勒萨满教思想与达斡尔族习俗文化[J]中国民族2006 (9) 58页
    ②乌兰托娅试说萨满音乐对蒙古族与三少民族传统音乐的影响[J]民族艺术探微内蒙古艺2007.2 45-48页
    ③周菁葆新疆达斡尔族音乐舞蹈[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6 (2)
    ①崔亚虹达斡尔族文化与萨满教[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 (4)
    
    ①谱例1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717—718)
    ②谱例2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697)
    
    ①谱例3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727)
    ②谱例4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748)
    
    ①谱例5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843)
    ②谱例6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697)
    
    ①谱例7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706)
    ②谱例8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712)
    
    ①谱例9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694)
    ②谱例10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826)
    ③谱例11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695)
    ①楚伦布和穆库连历史及音色特征[J]达斡尔族研究第八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423页
    ①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24—25页
    ②薛艺兵中国口簧的形制及其分类[J]中国音乐学1998 (4) 61-62页
    ③晨炜达斡尔传统乐器“木库连”的文化价值探析[J]中国音乐(季刊)2005 (1) 140—142页
    ①安英达斡尔族萨满神衣与神鼓之研究[J]内蒙古艺术民族艺术探微2007.2
    ①卜林达斡尔萨满跳神行巫见闻追忆[J]齐齐哈尔文史资料第19辑
    ①朱艳彬达斡尔民歌衬词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J]克山师专学报2004 (1) 103—104页
    ②《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中国RSBN中心. 1992 700页
    ①《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东北卷》(M)砂金“达斡尔族民歌述略”中国RSBN中心。1992(1983—1985)
    ①本章节中的歌词均来自《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新疆卷》(达斡尔族民歌)
    ②卡伦,达斡尔语,即关隘处设置的哨卡。
    ①图木热老人采访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2006 8
    
    ①郭·巴尔登新疆达斡尔族民间舞蹈“贝勒贝”[J]新疆塔城市达斡尔族历史语言文化研究学会会刊塔城市达斡尔族学会编印2009 6
    ②郭·巴尔登新疆达斡尔族[M]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会刊2005(11) 184页
    ①黄椒姆、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13页
    ②吕大吉、华总主编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M] (达斡尔族卷,本册主编:满都尔图,周锡银,件德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5 333页
    ③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市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6 666页
    ①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1 109页
    ②转引自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1 21页
    ③丁石庆新疆达斡尔语简述[J]语言研究1995 (1)
    ④丁石庆哈萨克语对新疆达斡尔语语音的影响[J]语言与翻译1991(4)
    ⑤丁石庆论新疆达斡尔族的双语文化现象[J]北方民族1997 (2)
    ①引自: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达斡尔族个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5 325—326页
    ①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396页
    ①程旭光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融合[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6) 96页
    
    ①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编达斡尔资料集(第二集)郭克兴达呼尔纪略[J]北京:民族出版社,998 107一114页
    ②西清黑龙江外记(卷六) [M]上海:商务印使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十二月出版75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达斡尔族民俗文化[M] .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2007.
    [2]达斡尔资料集编辑委员会,全国少数民族古籍整理研究室编.达斡尔资料集(第一至六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一2005.
    [3]贾合甫·米尔扎汗著,纳比坚、穆哈穆德罕、何星亮译哈萨克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4]丁石庆.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丁石庆.双语族群语言文化的调适与重构一达斡尔族个案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方衍.黑龙江少数民族简史[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7]郭克兴.达呼尔纪略达斡尔资料集(第二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8]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一鄂伦春文化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华凌.阿达呼尔索伦源流考达斡尔资料集(第一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
    [10]黄淑婚、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11]宋博年、李强.西域音乐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
    [12]李德沫.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M].辽宁出版社,1994.
    [13]林耀华.民族学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14]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出版社,2004.
    [15]内蒙古少数满族社会历史调查组,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分院历史研究所编.达斡尔、鄂温克、那伦春、赫哲史料摘抄·清实录[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2.
    [16]孙秋云.文化人类学教程[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17]塔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塔城市志[M].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18]伶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9]罗康隆.文化适应于文化制衡[M].民族出版社,2007.
    [20]马夫正、成崇德.卫拉特蒙古史纲[M].新疆人民出版社
    [21]巴图宝音.达斡尔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22]满都尔图.达斡尔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23]包尔汗.包尔汗—新疆五十年[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24]永志坚,郭元儿.锡伯族研究文集[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25]祁惠君,丛静.传统与现代:达斡尔族农民的生活[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6]马广海.文化人类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27]鄂景海、巴图宝音.中国达斡尔族史话[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8]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29]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民族史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0]田卫疆.新疆历史与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31]柳元秀.塔城地区阿西尔达斡尔方言考察[M].中亚学会2004年秋季学术发表要旨
    [32]孔翠华.新疆达斡尔族文化变迁研究—以阿西尔、也门勒乡为例[D].甘肃:兰州大学2007.
    [33]王潇苑.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生活的历史变迁[D].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2005.
    [34]文江涛.柳城壮族歌师传承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35]田李隽.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与文化适应——以广西新民中寨屯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36]陆斐.靖西壮族歌咏文化的传承及其当代嬗变[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期刊论文
    [1]卜林.吴岚.达斡尔语言史及去向.载何喜庆主编达斡尔族语言研究(内部发行) [J],1997(6)
    [2]程旭光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的交汇融合[J].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30)
    [3]张一凡.鄂伦春、达斡尔、赫哲民族音乐审美特征[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4)
    [4]达斡尔族社会历史调查.达斡尔资料集(第二集)[J].民族出版社,1998.
    [5]丁石庆.哈萨克语对新疆达斡尔语语音的影响[J]语言与翻译1991(4).
    [6]晨炜.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族民间音乐的异同及其成因[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7]丁石庆,吴兰.新疆达斡尔族的传统文化观[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2).
    [8]傅乐焕.关于大呼尔的民族成分识别问题[J]达斡尔资料集(第一集)民族出版
    [9]金红卫.语言变迁的文化透视[J]山东社会科学.2001(1).
    [10]李橄、陈国光.解放以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宗教状况[J],新疆宗教研究资料(第八辑).1984.12月内部版。
    [11]李世业.社会变迁与民族心理[J].东疆学刊2004 (1)
    [12]李俊梅、高颖.清代伊犁索伦营考[J],新祖职业大学学报2002(4).
    [13]蒙和.八旗筹办处始末[J]达斡尔资料集(第二集).民族出版社,1998.
    [14]孟样义、林笑薇、王军.达斡尔族名考[J]北方文物.2002(1).
    [15]乌力斯,韦戎.达斡尔族迁徙嫩江流域及早期村屯建立[J]达斡尔资料集(第二集).民族出版社,1998.
    [16]乌尼尔其其格.达斡尔族和维吾尔语谓语性人称附加成分的比较[J],新祖师范大学学报,2005(2).
    [17]于春梅.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特征和发展[J],黑龙江民族从刊,2002(4).
    [18]毅松、闰沙庆,达斡尔族传统婚姻习俗[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 (1)
    [19]毅松.达斡尔族传统饮食习俗的文化特色[J],内滚古社会科学,1996(6)
    [20]于春梅.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特征与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4)
    [21]袁志广.达斡尔族成婚习俗文化内涵探析[J],新班社会经济,1996(l).
    [22]顾万超、何今声.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民间歌曲的异同[J],中国音乐教育,2002(5).
    [23]丁石庆.达斡尔族语言文化结构与发展态势[J]满语研究,2001(2).
    [24]朱艳彬.达斡尔民歌衬词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J]克山师专学报2000(1).
    [25]吴维、李滨英.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源流[J],北方丛刊,2002(5).
    [26]毅松、闫沙庆.达斡尔族传统婚礼习俗[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1).
    [27]楚伦布和.达斡尔族的民间乐器—穆库连[J],乐府新声,2003(1)
    [28]曹晓风.达斡尔族歌曲的形成于发展[J],艺林漫画报.
    [29]安英.达斡尔族艺术及其研究现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1).
    [30]陈述.试论达斡尔族的族源问题[J]达斡尔资料集(第二集).民族出版社,1998
    [31]刘桂腾.鄂伦春族萨满音乐[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4).
    [32]高萌.黑龙江少数民族传统民歌个案分析[J],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
    [33]乌兰托娅.论达斡尔族民歌“哈库麦”的艺术特征[J],内蒙古师范大学.
    [34]刘世昌.达斡尔族民歌的体裁形式和旋法特点[J]艺术教育,2007,(10)
    [35]于春梅:《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特征和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