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以来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神灵塑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增城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民间信仰何仙姑的发源地之一。至少从唐代开始,增城已出现了何二娘的传说,宋代增城何仙姑的形象开始逐渐丰满,并在元代有了初步的形象定位。增城的何仙姑信仰在唐宋时期被佛、道宗教所利用,其形象带有明显的佛道色彩。在宋代地方士人逐渐成长的基础上,元代增城士人开始宣扬何仙姑的儒家“孝”道形象。明王朝对岭南社会控制的强化,增城士人对何仙姑的传说重新书写,使其具有更多标准淑女的特性。明中后期的地方官员更加强调何仙姑“芳洁”、“忠孝”的特点,以此教化当地女性。随着增城何氏家族实力的壮大,在晚清时期开始认同何仙姑为家族的祖先。地方士人将何仙姑改造为正统神明,一方面表现出自身对王朝正统性的认同,另一方面也达到了在民间推广儒家礼仪的目的,何仙姑的形象和故事演变,从侧面反映了增城的社会文化进程。
Zengcheng,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is the birthplace of the folk beliefs of Hexiangu. At least from the Tang Dynasty, there have been the legend of He'erniang in Zengcheng, and the image of Zengcheng Hexiangu became more and more vivid in the Song Dynasty, then she have initial classification in the Yuan Dynasty. Zengcheng Hexiangu has been used by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o the legend of Hexiangu had some related elements about them. On the basis of the growing of local scholars in the Song Dynasty, this class Began to preach Hexiangu's "filial piety". In the Ming Dynasty,with the strengthening of social control on the South, local scholars re-writed the legend about the Hexiangu, injected into more Element of Gentlewoman.To educate the women,Local officials in the late Ming Increased the emphasizing Hexiangu's "Chastity","Faithfull and Filial".With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He-Clan in Zengcheng, they began to accepted Hexiangu as their ancestors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Transforming Hexiangu into the orthodox Goddess, on one hand, the local scholars could show their obeying of the will of the state; On the other hand, they could spread the Confucian ritual In the civil。The evolution of the Hexiangu's image and story, was the reflection of the proces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引文
1浦江清:《八仙考》,《清华大学学报》,1936年第1期,第89-113页。
    2吴光正:《从何仙姑传说看宗教传说与民间传说的互动》,《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54-59页。
    3吴光正:《何仙姑宝卷的宗教内涵》,《道教研究》,2004年第1期,第48-51页。
    4尹蓉:《论八仙中的何仙姑》,《艺术探索》,2004年第1期,第48-55页。
    5易先根:《何仙姑及其传说的巫文化气质》,《零陵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第94-99页。
    6陈泽泓:《何仙姑传说的民俗文化意义》,《岭南文史》,2006年第1期,第53-56页。
    7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65-72页。
    8陈春声:《“正统”神明地方化与地域社会的建构:潮州地区双忠公崇拜的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第19-31页。
    9陈春声:《民间信仰与宋元以来韩江中下游地方社会的变迁》,《东吴历史学报》,2005年第14期,第37-75页。
    10(美)詹姆斯·沃森:《神的标准化:在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对崇拜天后的鼓励(960-1960)》,韦思译:《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11林拓:《地域社会变迁与民间信仰区域化的分异形态》,《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151-170页。
    12唐晓涛:《三界神形象的演变与明清西江中游地域社会的转型》,《历史人类学刊》,2008年第6卷,第1、2期合刊,第106页。
    13(日)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第7-8页。
    14(日)井上彻:《魏校的捣毁淫祠令研究——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史林》,2003年第2期,第43页。
    15严耀中:《唐代江南的淫祀与佛教》,《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1-62页。
    16[北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62,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390页。
    17石麟:《论戴孚广异记中的传奇之作》,《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2页。
    18承文:《唐代北方家族与岭南溪洞社会》,《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373-389页。
    19施光明:《论唐代宗教政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108页。
    20王承文:《唐代罗浮山地区文化发展论略》,《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第74页。
    21蒋祖缘、方志钦:《简明广东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6页。
    22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与岭南溪洞社会》,《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01页。
    23《元大德南海志残本》,卷6,《户口》,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页。
    24陈金林、齐德生:《大德南海志考》,《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第66页。
    25科大卫:《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26科大卫:《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页。
    27唐代剑:《宋代道教发展研究》,《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65页。
    28范立舟:《两宋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中国道教》,2004年第6期,第28页。
    29王章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宋代巫觋信仰研究》,香港:中华书局,2005年,第98页。
    30[北宋]魏泰,《东轩笔录》,卷14,王云五编《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4页。
    31吴光正:《从何仙姑传说看宗教传说与民间传说的互动》,《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54页。
    32吴光正:《从何仙姑传说看宗教传说与民间传说的互动》,《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55页。
    33雷雨田:《广东宗教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75页。
    34[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5,《人物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94页。“白玉蟾字如晦,本葛长庚,变易姓名,世为闽人,以祖任琼州之日而生,自号为海琼子,又号曰蠙庵,曰武夷散人,曰神霄散吏,幼举童子,长游方外得翠虚,陈泥丸之术,当时士大夫欲以异科荐之,弗就也,事翠虚九年,始得其道,每游方外,必与之俱逮,翠虚解化于临漳,乃往还于罗浮。”
    35[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1,《记》,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80页。
    36[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300,《物异考6》,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371页。“罗浮山民掘得古剑,有篆文曰:巳与水同宫,王将耳口同,尹来居口上,山岫护重重。以献伪王刘陟,国人莫之辨。及平广南,竞传其言,知者云:太宗以己亥年降诞,是巳水同宫也。于文耳口王为圣,尹口为君,重山为出,盖己亥年圣君出也。”
    37羊华荣:《南五祖》,《宗教学研究》,1983年第2期,第54页。
    38唐代剑:《宋代道教发展研究》,《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70页。
    39嘉靖《广东通志》,卷11,《选举》,广州: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1997年,第242页。
    40[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5,《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38页。
    41何海燕:《唐代女真人谢自然考》,《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37页。
    42李光辉:《谢自然“白日飞升”及其影响》,《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28页
    43樊昕:《〈南岳魏夫人传〉考略》,《文教资料》,2007年第3期,第36页。“魏夫人是晋代道教上清系传授中的重要人物”,夏婵娟笔者还未找到出处,推测也应该是著名道仙。
    44[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89,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21页。
    45庄丽丽:《〈孔氏六帖〉研究》,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
    46[南宋]方信孺:《南海百咏》,光绪刻本,第32页。
    47康熙《增城县志》,卷14,《外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59页。
    48[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0,《艺文》,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57页。其中记载谭粹所作《罗浮集序》。文末记“元符三年八月望日跋知郡凌江谭粹”,由于缺乏谭粹的具体资料,笔者对他的背景还不确定。
    49唐晓涛:《三界神形象的演变与明清西江中游地域社会的转型》,《历史人类学刊》,2008年第6卷,第1、2期合刊,第106页。
    50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第67页。
    51《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录二》,广州:广州市地方志研究所,1986年,第153页。
    52胡孚琛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85页。“赵道一,元朝人,号全阳子,为浮山圣寿万年宫道士。”
    53[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卷5,《续修四库全书》第129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67页。
    54[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疆域》,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48页。
    55[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疆域》,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56[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首,《图说麻姑峰说》,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57胡长春,《道教女仙麻姑考》,《中国道教》,2004年第5期,第39页。
    58雍正《广东通志》,卷26,《职官》,载《广东历代方志集成》,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677页。
    59李素萍:《从得道成仙看道教中女性之地位》,载《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2001年,第190页。
    60康熙《增城县志》,卷8,《人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26页。
    61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2,《官绩》,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257页。
    62嘉靖《增城县志》,卷6,《人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165-167页。
    63嘉靖《增城县志》,卷8,《人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52-253页。“宾公本邑香圃塘人,少出家,宋皇祐间坐化,始削发于明山寺,遍身疮疥,姤衣敝服主僧病其不洁,每赴斋辄口留于寺,及至斋所,宾已在坐矣,寺去母家隔一江,往来视养,寒暑不辍,母疾往城府市药,每不竟日而至,其神异多类此。人遂呼圣者。悟入不知何宗,往往沙门上禅偶坐,殊不择地,尝坐郭北新桥,是夕潦没梁柱,黎明人视之无濡衣,间坐于韩村之谭家,主妇嗔骂,故去,忽一日,坐脱于瑞山石上,主僧率其徒请复寺,举之不动,遂龛而口之,以从焉,里遇水旱疾疫祷无不应验,长有厉民者,祷不两强舆舟中,欲致之邑中流舟溺失所脱,复出于寺前之渊,邑人久蒙其施,请闻于朝,乞封号,庆元四年八月敕宜赐德施为额(按姚公孝资临县遇旱乃躬祷之,甘雨随注,守令以事闻朝,委高要县主簿方士璜复审灵验事迹,敕封)李氏肖龙曰释门曰出家曰弃俗,使不以家事俗事累其心耳,岂使之口然骨肉漠然于胞与哉恩忧众生,佛之心也,余观宾圣者恃怙其师矣,其业业致其孝于其亲,而拳拳私其福于乡夫,庸人孺子未识儒道为何物,便喜骂佛。余曰,庄公之誓母何勇之陵驾卿视此得无愧死乎。”
    64雷闻:《唐宋时期地方祠祀政策的变化》,《唐研究》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5页。
    65韩森:《变迁之神》,包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2-83页。
    66皮庆生:《宋人的正祀、淫祀观》,《东岳论从》,2005年第7期,第26-29页。
    68[南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4页
    68(日)滨岛敦俊:《朱元璋政权城隍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第7-8页。
    69高致华:《正统与异端——浅谈明代之淫祠》,载《2001年财团法人交流协会日台交流中心研究成果报告书》,第4-6页。
    70《明史》,卷50,《礼四》,载《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1306页。
    71《明太祖实录》,卷53,洪武三年六月甲子,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1038页。
    72赵献海:《明代毁淫祠现象浅析》,《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29页。
    73康熙《增城县志》,卷7,《官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74康熙《增城县志》,卷7,《官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75康熙《增城县志》,卷5,《秩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88页。
    76笔者翻阅《天台县志》等资料,没有发现孟士颖的相关记载。
    77康熙《增城县志》,卷5,《秩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91页。“唐奎,顺德人,洪武十年任。”根据康熙《增城县志》卷7,《官绩》,第110页,唐奎传记后用小字注名引用了南海志,所以应该是广东顺德人。
    78康熙《增城县志》,卷5,《秩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93页。“温裕,邑人,字文中,明经举,洪武十年任。”
    79康熙《增城县志》,卷14,《外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59页。
    80《广东文征》,卷6,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部,1976年,第1页。“孙蕡,字仲衍,南海人,洪武庚戌举于乡。”可以确定他就是广东人。
    81《明史》,卷285,《列传第173》,载《二十五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第8573页。
    82咸丰《顺德县志》,卷22,《列传》,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第2053页。
    83康熙《增城县志》,卷14,《外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59页。
    84[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2,《名胜》,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72页。
    85[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2,《记》,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187页。
    86嘉靖《增城县志》,卷18,《寺观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第544页。
    87(日)井上彻:《魏校的捣毁淫祠令研究——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史林》,2003年第2期,第43页。
    88康熙《增城县志》,卷3,《事纪》,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60页。
    89康熙《增城县志》,卷2,《政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90乾降《增城县志》,卷5,《编年》,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386-395页。
    91康熙《增城县志》,卷14,《峒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67-268页。“正统中峒獠多称苗兵作逆,经赦乃散,即此摇迨,隆庆间又同从化松子寨寇作乱,邑人黎邦宁抚平之后,授为抚猺官,邦宁故。万历四十年,其弟梦吉承顶。天启甲子饥,梦吉出资市谷赈之,摇人感悦。”
    92嘉庆《广东通志》,卷18,职官,民国23年版,第347页。“刘继文,江南灵璧人,进士,十八年以侍郎兼佥都御史任。”
    93《明神宗实录》,卷221,万历十八年三月丙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4127页。
    94康熙《增城县志》,卷14,《外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60-261页。
    95浦江清:《八仙考》,《清华大学学报》,1936年第1期,第125页。
    96赵杏根:《话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八仙》,《文史杂志》,2003年第3期,第25页。
    97尹蓉:《论八仙中的何仙姑》,《艺术探索》,2004年第1期,第51页。
    98[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卷17,《八仙》,《笔记小说大观》第11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第219页。
    99[明]沈长卿:《沈氏日旦》,卷5,《续修四库全书》第113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35页。
    100浦江清:《八仙考》,《清华大学学报》,1936年第1期,第113页。
    101嘉靖《香山县志》,卷6,《恩例》,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373页。“嘉靖四年以子佐贵敕命”。
    102[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4,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29页。
    103雍正《江南通志》,卷150,《人物志》,《文津阁四库全书》第173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41页。“李得阳,字伯英,广德人,嘉靖乙丑进士,任户部榷淮关尽蠲浮苛,知九江府,筑三洲堤,建澄江楼萑苻息警,历升湖广巡抚,锲成赋役全书,永为规式,奏止荆沙衡永采木之害,以乞养归,追嘉抚楚之绩,起南工部侍郎,会陵殿城诸工役并兴,以劳瘁卒官,赠户部尚书。”
    104康熙《增城县志》,卷14,《外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61页。
    105左洪涛:《论金元道教词中的“姹女”》,《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32页。“在道教外丹派中,这些是炼丹隐语,姹女指炼丹用的汞,婴儿指炼丹用的铅;而在包括全真教在内的道教内丹派的词中,这两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姹女指人之性,婴儿借指人之情,或总称为神气二字。姹女婴儿交合后,精气神合炼,即结金丹,结圣胎,修炼成仙。”
    106吴光正:《从何仙姑传说看宗教传说与民间传说的互动》,《海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58页。
    107嘉靖《增城县志》,卷19,《大事通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578页。
    108[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卷15,《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234页。
    109葛承雍:《唐代移民与社会变迁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56页。
    110嘉靖《增城县志》,卷3,《人物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96页。
    111科大卫:《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112嘉靖《增城县志》,卷10,《政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318页。
    113嘉靖《增城县志》,《嘉靖戊戌序》,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6页。
    114嘉靖《增城县志》,卷4,《人物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121页。
    115[宋]李昴英:《文溪存稿》,杨芷华点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8-19页。
    116嘉靖《增城县志》,卷4,《人物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162页。
    117嘉靖《增城县志》,卷8,《人物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59页。
    118科大卫:《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119康熙《增城县志》,卷3,《事纪》,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59页。
    120嘉靖《增城县志》,卷29,《大事通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583页。
    121嘉靖《增城县志》,卷8,《人物贪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70页。
    122康熙《增城县志》,卷7,《官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123嘉靖《增城县志》,卷10,《政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318页。
    124[元]揭傒斯:《文安集》,卷11,《广州增城县学记》,《文津阁四库全书》第403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627页。“国初广之增城孔子庙火于兵,进士李肖龙刻木主祠于士人郑聪老家,郑遂以宅为学,历五十余年,未有能复之者。至顺二年前翰林从事盱江左祥,由广州香山令潮州经历加奉议大夫尹增城,得故址城西冲霄门外百八十步,……始合谋迁之于是,列士输币,群工效能。……其役始是年冬讫明年秋……增城虽僻在岭表,声明文物与中州等。……立身莫先于学,治民莫先于兴学,左君治香山既能以兴学为首务,今又以治增城,弗弃其民矣。……至顺三年十月具官揭傒斯记。”
    125嘉靖《增城县志》,卷17,《古风》,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487-488页。至顺二年九月,左祥治增城,“既新孔子庙学于城西冲霄门之外故址,而以旧学为三皇庙,坏者易之,隘者辟之,……言及三皇之祀始尊,医学之教始行……左君闿疏平恕,所至有善政,且知所先务是役也……”
    126康熙《增城县志》,卷7,《官绩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127康熙《增城县志》,卷12,《艺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17-218页。
    128[南宋]应俊辑:《琴堂谕俗编》,《文津阁四库全书》第286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97页。
    129嘉靖《增城县志》,卷10,《政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318页。
    130嘉靖《增城县志》,卷19,《大事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582页。元顺帝至正六年十一月,“司天监奏,天狗星坠地,血食人间五千日,始于楚及齐赵,血食人间五千日,终于吴,其光不及两广,其后天下之乱皆应。”
    131乾隆《增城县志》,卷5,《编年》,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386页。
    132康熙《增城县志》,卷4,《户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67-68页。
    133康熙《增城县志》,卷4,《户口》,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68-70页。
    134嘉靖《增城县志》,卷9,《政事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93-294页。“元本县商税务周岁办税课钞百四十锭二十五贯,圣朝本县税课局岁办税课钞九百四十锭一贯零一百文。”
    135康熙《增城县志》,卷1,《风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136嘉靖《增城县志》,卷18,《风俗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593页。
    137嘉靖《增城县志》,卷3,《人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83-85页。
    138嘉靖《增城县志》,卷2,《地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76页。
    139嘉靖《增城县志》,卷11,《礼乐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331页。
    140嘉靖《增城县志》,卷11,《礼乐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352-362页。
    141嘉靖《增城县志》,卷18,《杂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556页。
    142嘉靖《增城县志》,卷18,《杂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570页。
    143嘉靖《增城县志》,卷7,《贤母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18-242页。
    144嘉靖《增城县志》,卷8,《节妇类》,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34页。
    145嘉靖《增城县志》,卷7,《人物》,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第251页。
    146康熙《增城县志》,卷10,《艺文》,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70-179页。
    147康熙《增城县志》,卷5,《秩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87页。“万历四十五年任。”
    148康熙《增城县志》,卷5,《秩官》,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87页。“崇祯九年任。”
    149康熙《增城县志》,卷14,《外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61-262页。
    150乾隆《增城县志》,卷8,《祠祭》,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446页。
    151嘉庆《增城县志》,卷11,《选举》,台北:成文出版社,1974年,第863页。
    152康熙《增城县志》,卷9,《孝友》,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韩经韩塘村人,父早丧,与弟纬力田养母,孝友著,闻母丧,哀毁蹄礼,竭力治丧葬,墓在葛冈山庐,于其侧穴圹入母枢,所悲泣不绝,夜则宿枢下,日则出就庐舍,自鬻素食,不进口酪,三年然后归室,世称韩孝子,一日风雨昼暝宅中,飞钱数万,人以为孝感云。”
    153康熙《增城县志》,卷14,《外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264页。
    154康熙《增城县志》,卷1,《舆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155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3页。
    156增城《何氏族谱》,卷首,《何氏族谱序之一》。
    157增城《何氏族谱》,卷首,《何氏族谱序之三》。
    158东莞《何氏族谱(不分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据钞本复印。
    159增城《何氏族谱》,卷3,《族规》。
    160增城《何氏族谱》,卷1,《女贞》。
    161增城《何氏族谱》,卷4,《墓志》。
    162增城《何氏族谱》,卷1,《女贞》。
    163增城《何氏族谱》,卷4,《墓志》。
    164增城《何氏族谱》,卷三,《祠祭》。
    165何琼林:《广东何氏族谱》(民国31年不分卷)。
    166韩泉:《何仙姑是老百姓心目中的美神——从史志记述说起》,《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第211-212页。
    167赖邓家:《增城地名大全》,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3年,第168页。
    168民国《增城县志》,卷11,《寺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458页。
    196赖邓家:《增城地名大全》,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3年,第168-169页。
    170赖邓家:《何仙姑》,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第19页。
    171赖邓家:《何仙姑》,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第21页。
    172增城《何氏族谱》,卷1,《登庸》。
    173光绪《香山县志》,卷15,《列传》,载《中山文献》,台湾:学生书局,1965年,第1234页。
    177《定安文史》,第6辑,《定安县人物录》,海南省定安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4年,第8页。
    175增城《何氏族谱》,卷4,《建小楼何氏大宗祠碑》。
    176增城《何氏族谱》,卷4,《志铭》。
    177增城《何氏族谱》,卷4,《志铭》。
    178增城《何氏族谱》,卷1,《进士》。
    179增城《何氏族谱》,卷1,《进士》。
    180增城《何氏族谱》,卷4,《艺文》。
    181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1页。
    182《增城县志》,卷33,《宗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67页。
    183《增城县志》,卷30,《文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67页。
    184《增城县志》,卷30,《文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67页。
    185笔者在增城访当地史志办的张淀池先生,他虽然已经退休,但仍被邀请在史志办继续工作。
    186笔者根据增城何仙姑文化研究会顾问赖邓家先生口述记录,赖邓家生于1931年,著有小说《何仙姑》。
    187根据何仙姑家庙中的玉龙扶体匾额所记。
    188笔者访问何仙姑家庙的工作人员,不知其姓氏,约三十多岁。
    189陈春声:《从地方史到区域史——关于潮学研究课题与方法的思考》,《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18-119页。
    190唐晓涛:《三界神形象的演变与明清西江中游地域社会的转型》,《历史人类学刊》,2008年第6卷,第1、2期合刊,第105页。
    191刘正刚:《明代家族建构中的性别位移:以增城女官为例》,未刊稿。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南朝]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清]梁廷楠:《南汉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标点本,1981年。
    [清]吴兰:《南汉纪》,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明]《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明]万历《明会典》,北京,中华书局缩印本,1989年。
    [明]弘治《明会典》,北京商务印书馆文津阁四库全书(以下简称“四库本”),2005年。
    [明]俞汝楫:《礼部志稿》,四库本。
    [明]陈子龙选辑:《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清]贺长龄等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清]《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清]《嘉庆大清会典事例》,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清]《清朝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清]《清朝续文献通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清]《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上午印书馆,民国二十八年。
    [清]《明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民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明]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嘉靖12年刻本。
    [明]嘉靖《广东通志》,嘉靖40年刻本。
    [明]万历《广东通志》,万历30年刻本。
    [明]郭棐《粤大记》,万历30年刻本。
    [清]康熙《广东通志》,康熙14年刻本。
    [清]雍正《广东通志》,雍正9年刻本。
    [清]道光《广东通志》,道光2年刻本。
    [民国]《续修广东通志》,民国5年修,广东通志局稿本。
    [元]《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明]成化《广州志》,成化9年刻本。
    [明]嘉靖《广州志》,嘉靖6年刻本。
    [清]康熙《新修广州府志》,康熙12年刻本。
    [清]乾隆《新修广州府志》,乾隆24年刻本。
    [明]嘉靖《增城县志》,嘉靖17年刻本。
    [清]康熙《增城县志》,康熙12年刻本。
    [清]乾隆《增城县志》,乾隆19年刻本。
    [清]嘉庆《增城县志》,同治10年增刻本。
    [民国]《增城县志》,民国10年刻本。
    [明]嘉靖《惠州府志》,嘉靖21年刻本。
    [清]光绪《定安县志》,光绪4年刻本。
    [明]嘉靖《香山县志》,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
    [清]《江南通志》,四库本。
    增城《何氏族谱》,同治七年重修本。
    顺德《何氏族谱》,民国本。
    广东《何氏族谱》,民国本。
    《庐江堂何氏族谱梅县松源分谱》,2000年。
    东莞《何氏族谱(不分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据钞本复印。
    鹤山《庐江郡何氏族谱不分卷》,民国手抄本
    赖邓家:《增城地名大全》,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涉增名人寻迹录》,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
    [宋]李防:《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宋]应俊辑:《琴堂谕俗编》,四库本。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
    [元]揭傒斯:《文安集》,四库本。
    [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续修四库本。
    [宋]方信孺:《南海百咏》,光绪刻本。
    [宋]魏泰,《东轩笔录》,《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笔记小说大观》第11册,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
    [明]沈长卿:《沈氏日旦》,续修四库本。
    [明]黄佐:《泰泉乡礼》,四库本。
    [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四库本。
    [明]魏校:《庄渠遗书》,四库本。
    [明]刘嵩:《槎翁诗集》,四库本。
    [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清]仇池石《羊城古钞》,嘉庆11年刻本。
    [清]黄芝:《粤小记》(线装本),广州,广东省中山图书馆,1960年。
    [清]樊昆吾:《南海百咏续编》,线装本。
    [清]王初桐:《奁史》,续四库本。
    [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重印。
    [清]吴绮:《岭南风物记》(与《蜀中广记》合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宋广业:《罗浮山志会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吴光正:《八仙故事系统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吴光正:《从何仙姑传说看宗教传说与民间传说的互动》,《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吴光正:《何仙姑宝卷的宗教内涵》,《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
    王汉民:《八仙与宋元明清之道教》,《文化研究民族艺术》。
    陈泽泓:《何仙姑传说的民俗文化意义》,《民俗风情》。
    郑朝琳:《浅析何仙姑形象的演变及意义》,《宗教历史》。
    尹蓉:《论八仙中的何仙姑》,《艺术探索》,2004年第1期。
    王守恩:《民间信仰研究的价值、成就与未来趋向》,《山西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易先根:《何仙姑及其传说的巫文化气质》,《零陵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浦江清:《八仙考》,《清华大学学报》,1936年第1期。
    山曼:《八仙》,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
    肖文评:《明清之际粤东北地区的民间信仰与社会变迁——以大埔县白堠村为例》《赣南师范学研学报》,2008年,第2期。
    邹春生:《神灵入典与毁禁淫祠:略论国家对客家民间信仰的控制》,《赣南师范学研学报》,2008年,第1期。
    (美)保罗·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包伟民:《韩森对南宋民间神祗变迁的探讨》,《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5期。
    (日)滨岛敦俊著,许檀译:《明初城隍考》,《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1期。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以樟林的神庙系统为例》,《清史研究》,1999年第2期。
    陈春声:《三山国王信仰与台湾移民社会》,《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50期,1996年。
    陈春声:《从地方史到区域史——关于潮学研究课题与方法的思考》,《潮学研究》第11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
    陈春声:《“正统”神明地方化与地域社会的建构——潮州地区双忠公崇拜的研究》,《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陈春声、陈树良:《乡村故事与社区历史的建构——以东凤村陈氏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
    高致华:《正统与异端——浅谈明代之淫祠》,载《2001年财团法人交流协会日台交流中心研究成果报告书》。
    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顾颉刚等著:《名家谈孟姜女哭长城》,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郭松义:《论明清时期的关羽崇拜》,《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3期。
    (美)韩森著,包伟民译:《变迁之神: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黄国信、温春来、吴滔:《历史人类学与近代区域史研究》,《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5期。
    黄国信:《区与界:清代湘粤赣界邻地区食盐专卖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黄志繁:《“贼”“民”之间:12-18世纪赣南地域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蒋竹山:《汤斌禁毁五通神——清初政治精英打击通俗文化的个案》,《新史学》(台北)第6卷第2期,1995年。
    蒋竹山:《宋至清代的国家与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顾与讨论》,《新史学》(台北)第8卷第2期,1997年。
    (日)井上彻:《魏校的捣毁淫祠令——广东民间信仰与儒教》,唐力行主编《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英)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
    (英)科大卫:《告别华南研究》,收入《学步与超越》,香港:换那研究会编,2004年。
    (英)科大卫:《祠堂与家庙——从宋末到明中叶宗族礼仪的演变》,《历史人类学学刊》第1卷第2期,2003年。
    (英)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英)科大卫:《明嘉靖初年广东提学魏校毁“淫祠”之前因后果及其对珠江三角洲的影响》,周天游主编《地域社会与传统中国》,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5年。
    (英)科林伍德:《历史的观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孔飞力:《叫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李伯重:《乡土之神、公务之神与海商之神:简论妈祖形象的演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李锦全、吴熙钊、马达文编著:《岭南思想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永光:《〈金花庙新筑地基碑记〉考》,《岭南文史》,1988年第1期。
    林美容:《由祭祀圈到信仰圈——台湾民间社会的地域构成与发展》,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辑),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1988年。
    刘正刚:《清代广东乡村妇女在社会经济中的角色》,《学术研究》,2003年第6期。
    刘志文:《广州民俗》,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0年。
    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离家赋役制度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刘志伟:《地域社会与文化的结构过程——珠江三角洲研究的历史学与人类学对话》,《历史研究》,2003 年第1期。
    刘志伟:《神明的正统性与地方化——关于珠江三角洲北帝崇拜的一个解释》,《中山大学史学集刊》(第2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刘志伟:《附会、传说与历史真实——珠江三角洲族谱中宗族历史的叙事结构及其意义》,上海图书馆编《中国谱牒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刘志伟:《女性形象的重塑:“姑嫂坟”及其传说》,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传说故事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皮庆生:《宋人的正祀、淫祀观》,《东岳论丛》,2005年第7期。
    雷闻:《唐宋时期地方祠祀政策的变化》,《唐研究》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东杰:《“乡神”的建构与重建:方志所见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崇祀中的地域认同》,《历史研究》,2008年第2期。
    (美)韦思谛编,陈仲丹译:《中国大众宗教》,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英)王斯福著,赵旭东译:《帝国的隐喻:中国民间宗教》,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韦庆远、叶显恩主编:《清代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
    温春来:《从“异域”到“旧疆”——宋至清贵州西北部地区的制度、开发与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萧风霞:《妇女何在?——抗婚和华南地域文化的再思考》,《中国社会科学导刊》(香港)春季卷第14期,1996年。
    郑振满、陈春声主编:《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朱海滨:《祭祀政策与民间信仰变迁——近世浙江民间信仰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显清:《明嘉靖大礼议的起因、性质和后果》,《史学集刊》,1998年第4期。
    赵世瑜:《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与二者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赵轶峰:《明朝国家祭祀体系的寓意》,《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谭棣华编:《广东碑刻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冼剑民、陈鸿钧编:《广州碑刻》,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葛承雍:《唐代移民与社会变迁特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庄丽丽:《<孔氏六帖>研究》,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雷雨田:《广东宗教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
    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与岭南溪洞社会》,《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王承文:《唐代罗浮山地区文化发展论略》,《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第3期。
    施光明:《论唐代宗教政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唐代剑:《宋代道教发展研究》,《广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范立舟:《两宋道教内丹学的发展与成熟》,《中国道教》,2004年第6期。
    王章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宋代巫觋信仰研究》,香港:中华书局。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
    石麟:《论戴孚广异记中的传奇之作》,《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科大卫:《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唐晓涛:《三界神形象的演变与明清西江中游地域社会的转型》,《历史人类学刊》,2008年第6卷。
    严耀中:《唐代江南的淫祀与佛教》,《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