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团队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知识团队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在对团队的方方面面的研究中,绩效评价一直是比较薄弱的一环,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理念,本文正是要在这一领域做出自己的探索。首先探讨了知识团队的内涵、特征及其绩效评价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知识团队的绩效做出比较客观的界定。然后借鉴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并将其纳入知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建立的实际操作中。文章的主体部分是指出现行的知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针对知识团队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将其与组织内其他子系统进行对接。最后引入一个现实的案例对知识团队绩效评价的实践做进一步的探讨。
The capability of managing knowledge teams effectively has become a kind of core competence of enterprises. There are many research results about the knowledge teams, but few of them related to performance appraisal because of the knowledge teams' characteristics. This thesis tries to draw some valuable conclusions in this field. In the first part, the thesis proposes a definition of knowledge teams' performance based on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econd part, the thesis does the further research from the points of view of some economic and managerial theories. In the third part, the thesis tells u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knowledge teams'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former parts, the thesis proposes the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adapted to the knowledge teams' and analyzes its effective opera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Finally, a case is analyzed to show how to operate the knowledge teams' performance appraisal.
引文
1 彭剑锋,张望军.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J].中外管理,1999(8):36-38。
    2 张体勤.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4—85
    3 张体勤.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32
    4 刘韬.绩效考评操作实务[M].第一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27—128
    5 团队合作的知识产出包括两方面:一是成员之间在相互交流,共享知识的过程中自身知识存量的增加;二是知识集群可能产生新的知识,从而提高组织整体的知识水平。
    6 共享意愿属于主观范畴,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例如担心丧失对特定知识的“垄断权”,团队成员可能对知识共享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8 况志华.管理心理学[M].第一版.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79
    7 说明:A.努力---绩效关系:指个体努力带来较好绩效(实际效果、评价) 的可能性
    B.绩效---奖励关系:绩效带来的所希望的奖励程度(强度)
    C.奖励---个人目标关系:奖励对个体需要的吸引力利满足程度
    9 双元双层法则:兼顾团队和员工的双层利益,使员工和团队双元发展。
    10 伟世3P模型:pay for position,pay for person,pay for performance。
    
    
    1 London, H, &Bealty. "R. 360 degree feedback a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993(32): 72-78
    2 Thornton, G. C.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self-appraisal of job performance". Personnel psychology, 1980(33): 263-272
    3 Atwater, L. &dman, D. "Accountability in 360 degree feedback". Human Resource Magazine, 1998(5): 96-104
    4 Werner J. H. "Implications of OCB and contextual performance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00(10): 3-24
    5 Allen T D, Barnard S, Rush MC, Russell E A. "Rating of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does the source make a differenc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000(10): 97-114
    6 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 伊兰伯格·史密斯.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8 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9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0 曼昆.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2 梅雷迪思·贝尔滨.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3 梅雷迪思·贝尔宾.超越团队[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14 尼基·海斯.成功的团队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5 彼得·德鲁克等.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6 弗朗西斯·赫瑞比.管理知识员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7 罗布·戈菲等.人员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8 汤姆·彼德斯.管理的革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
    19 鲍勃·纳尔逊.激励员工1001法[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20 托马斯·威尔逊.薪酬框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1 罗伯特·巴克沃.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22 理查德·威廉姆斯.业绩管理[M].吉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3 迈克尔·比尔.管理人力资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4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25 爱尔文·戈尔茨坦,凯文·伏特.组织中的培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6 张体勤.知识团队的绩效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7 赵曙明,沈群红.知识企业与知识管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8 王方华等.知识管理论[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29 伍忠贤,王建彬.知识管理——策略与实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30 齐建国等.知识经济与管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1 郁义鸿.知识管理与组织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2 李志能.智力资本经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3 侯贵松.知识管理与创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34 马士斌.现代企业竞争利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35 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6 孙剑平.薪酬管理——经济学与管理学视觉的耦合分析[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37 何传启.分配革命[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38 谢康.企业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设计[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39 罗瑾琏.企业绩效的人力资源整合[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40 廖文泉.人力资源考评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41 杨东龙.如何评估和考核员工绩效[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2 李素珍.员工绩效问题诊断[M].台湾:现代管理月刊杂志社,1998
    43 刘韬.绩效考评操作实务[M].第一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44 况志华.管理心理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5 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46 冯子标.人力资本运营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47 孙剑平.人力资源摩擦性耗费初探[J].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1999(5):74-79
    48 宝贡敏.以知识为基础的竞争战略——论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战略管理基本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1(2):40—43
    49 丁悦悦,吉雷.知识型员工的团队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8):23-25
    50 丁悦悦.知识团队的薪酬设计[J].人事管理,2003(11):31-32
    51 丁悦悦,吉雷.企业内部知识转化问题探析[J].中国培训,2003(5):21
    52 刘兵军,胡海鸥.组织内部不确定性和代理理论[J].经济管理,2003(10):35-39
    53 林浚清,黄祖辉,孙永祥.高管团队内薪酬差距、公司绩效和治理结构[J].经济研究,2003(4):31—40
    54 肖光强.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J].企业管理,2000(6):55-56
    55 何燕珍.Z理论与创新型工作团队[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2):14-17
    
    
    56 程德俊,孔继红.组织分权的知识动因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2(4):68-73
    57 张炳中,李华民,罗明忠.智力劳动的分配决定效应及模型[J].经济研究,2002(7):76—82
    58 吕文学,马萍萍,张连营.伙伴关系:项目管理新模式——解析香港建设业伙伴关系模式[J].经济管理,2003(10):93—96
    59 李捷,莫昕玮,陈劲.中国高技术人才素质能力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3):46—48
    60 蒋春燕,赵曙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6) 49-52
    61 宋良荣,徐福缘.论知识型组织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9):85—87
    62 高贤峰.知识型员工的行为动力结构与激励策略[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7):15-17
    63 赵伟,韩文秀,罗永泰.基于激励理论的团队机制设计[J].管理科学,1999(9):4—7
    64 冯明.组织中个体寻求反馈行为的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9(4):45-49
    65 蔚良.建立企业内部绩效管理新模式[J].上海企业.2001(10):32-33
    66 赵民建.建立有效的薪酬和绩效考核体系[J].中外管理导报.2001(6):31-33
    67 陆昌勤等.360度反馈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1(3):74-80
    68 张健卫等.绩效管理—绩效考评的生命线[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10):34-36
    69 姚占锋.如何进行自主化管理与市场化绩效考评[J].中外管理.2001(10):39-41
    70 郑石桥.岗位责任数量化评估模式[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0):48—51
    71 张立兴.四维控制评估体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5):13-15
    72 王安全等.一种新型的绩效评估模式[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9):31-33
    73 袁勇志.期望理论评述[J].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0(9):73—76
    74 周智红等.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J].心理学动态.2000(1):54-57
    75 张小林等.组织公民行为理论及其研究[J].心理学动态.2001(9):352—360
    76 杨淑艳.绩效保证体系[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5):47—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