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与互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重点考察了20世纪前期(从现代文学的产生到延安文艺方针确定之前)文学观念的变革与现代语言变革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
     一,现代文学观与现代汉语修辞观之间的呼应与互动;
     二,现代文学观念在落实过程中对现代汉语品格的影响;
     三,现代汉语为现代文学观念的落实提供的支持;
     四,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
     论文第一章,是对晚清语言文学变革主张及其内在关联的考察与分析。近代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的合理性,首先是借助于现代性这一大叙事获得的。这使得20世纪前期的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有了许多共同性:一方面,它们被赋予太重的历史使命,得到了太多的关注;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学又总是处在工具的位置上,语言的文化承继功能、文学的审美性,被忽视了。现代语言变革使文言相对于白话的中心位置、书面语相对于口语的中心位置受到了触动,这与在传统文学格局中处于边缘位置的小说代替诗文成为文学的核心、文学把一般民众而不是士大夫阶层设定为自己的读者,具有同样的进步意义。小说界革命是晚清语言变革与文学变革的交汇点。一方面,白话的通俗化、大众化诉求借助小说这一本身就有大众化、通俗化倾向的文体,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另一方面,梁启超等人赋予小说的“新民”的使命,借助于白话这种更贴近大众的形式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白话小说创作的繁荣,既标明了近代语言革命的实绩,也标明了近代文学革命的实绩。
     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对现代汉语的写实性追求与写实主义文学观之间关系的考察分析。五四引入西方“科学”价值观的努力,在文学领域表现为对西方写实主义文学观念的服膺与宣扬。然而,古代汉语,尤其是文言与西方语言相比,在对客观知识的表达上处于劣势,与写实主义文学重客观情景再现,重细节描写等观念有一定的冲突。这使得胡适等人把文学的改良问题转换成了语言变革问题。在探索一种更适合于新文学的语言的过程中,胡适等人首先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古代白话。然而,用写实主义文学观的要求去衡量,古代白话同样存在很大差距。在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对其写实能力提升最大的,是包括文学作品翻译在内的白话文翻译活动。现代文学创作中对西方写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模仿及语体移植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过程,促进了现代汉语的“欧化”。现代汉语形成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以西方的语言为样板对古代汉语进行改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现代汉语的写实性得到加强。现代汉语写实性的增强与现代文学写实成就的获得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一方面,现代文学对西方文学的翻译及现代文学创作中对西方作品中写实性风格与写实性手法的移植,本身就是现代汉语通过西化,进行写实性改造过程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具有了明确的语法规范、对自身表达的逻辑性、清晰性有了更高追求的现代汉语,也为现代文学写实性成就的取得提供了支持。
     论文的第三章,对“个性主义”文学的语言观及其与现代汉语形成期的修辞理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分析。五四作家在要求文学真实地再现社会人生的同时,也要求文学真实地表现主体的内心情感。胡适等人发动的以白话代替文言的诗歌革命,就是要在诗歌中,越过语言形式,直逼创作主体的内心世界。他们把白话假定为一种最接近内心的语言,提出了“自然的音节”、“自然的韵律”等概念。郭沫若等人把这些观点推向了极致。具有个性主义倾向的五四小说作家在汉语文学中创造出了一种典型的五四语体——倾诉式话语。在语言风格上,一方面这种内心独自式的倾诉性表达给人一种不加修饰、流畅自然的感觉;另一方面,经常出现的由很长的定语、状语或补足语组成的句子,又使它具有很强的书面语色彩与欧化色彩。个性主义文学的语言追求,与现代汉语建立之初的修辞理想,构成一种呼应与互动的关系。现代汉语的修辞学理论对古代汉语的“修辞立诚”、“辞达而已”等命题进行了创造性转化,提出了“刚合恰好”这样的修辞主张。“刚合恰好”的修辞观建立在对语言表达主体思想情感的能力高度信任的基础之上。它不仅反对形式主义地堆砌语言,同时也反对为节省语言而导致表达的含混多义。这一语言观念,与现代个性主义文学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是现代早期白话诗歌与白话小说进行语言选择时最直接的理论依据之一。
     论文在第四章、第五章中,对形式审美主义文学观的展开与现代汉语的审美建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分析。在五四文学观念中,还存在着一种超越工具论观点,把文学自身的建设作为目的的倾向。胡适文学观的影响表现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他文学观中文言与白话简单对立的倾向使他在探讨新文学的语言形式规律时提出了许多有违审美原则的命题;另一方面,胡适对文学自身价值的强调,对文学语言形式的关注,又超越了近代以来工具论的文学观,具有进步的意义,直接引发了现代文学史上关于文学形式的论争。尽管在五四时期,形式审美主义的观念在各种文学观念中处于边缘位置,但它为日后纠正五四文学中存在的误区,从语言形式上完善现代文学留下了伏笔。五四之后,现代文学经历了一个由文言与白话之争到文学的美丑之争,由情感审美主义到形式审美主义的发展过程。在形式审美主义文学观的引导下,有人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进行了重新审视,发现了中国古典文学语言形式方面的审美价值及其对于新文学建设的借鉴意义,并站在形式审美主义立场上,对五四以来文学创作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形式审美主义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许多小说、诗歌、散文作品中都留下了鲜明的痕迹。在中国20世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30年代的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具有先锋意义的文本。这些文本将来自西方的叙事形式与小说中那种富有中国古典艺术神韵的语言、意象、意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古典与现代之间的“间性语体”,开拓出了现代汉语的新的审美空间。形式审美主义观念对新诗的影响,则表现为一些诗人们开始把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来经营的努力。在这一过程中,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标榜“古典主义”的诗人,其诗歌实践更多地着重于与中国古典的诗歌传统对接,着重于开掘现代汉语形式方面的诗性潜能,以冯至、卞之琳等人为代表的标榜“现代主义”的诗人,其诗歌实践则更多地着重于与西方现代诗歌传统的对接,更多地着重于开掘现代汉语语义方面的诗性潜能。中国早期象征主义诗歌中初露端倪的一些表达方法在“戏剧化”、“知性化”、“反讽”等新引入的诗学概念中得到固化与强调,成为新诗摆脱初期浅白直露的胡适式话语、狂热感伤的浪漫主义话语,从扩张的外显性写作走向凝缩的内敛性写作而臻于成熟境地的理论向导。新文学在这方面的成就,击破了一些语言保守主义者那种只有古代汉语适合艺术表达,现代汉语只适合于实用的观点,极大地增强了人们对现代文学与现代汉语的信心。
     论文的第六章,是对1930年代前后文学大众化转向的语言层面及其对现代汉语影响的考察与分析。用“言文一致”对新文学语言的实质加以规定是片面的。相对于古代文言,现代汉语有口语化、通俗化的倾向,但从本质上讲,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现代形态的文学语言是以文字为中心的书面语言、文人语言,它与五四文学的启蒙立场与个性独立追求是浑然一体的。文学语言的欧化、雅化、审美化对现代汉语的建设有重要意义。文学语言大众化转向的倡导者,把这些作为清算对象,是盲目的。文学语言大众化转向中对民族形式的强调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建构意义,但由于对大众化倡导者而言,民族化仅仅是大众化、通俗化的一种手段,在倡导民族化时,只强调对民间形式的利用,排除了对中国古典诗文传统的继承,因而30年代的文学语言民族化实践并没有取得应用的成果。无论对现代汉语的发展还是对现代文学的发展而言,文学大众化转向在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本论文考察的这么一个历史时期,相对来讲是人们对语言问题关注较多,现代汉语变化比较明显的一个时期,也是文学对与现代汉语的建构贡献最大的一个时期。在这样一个时期,现代汉语与现代文学关系的多种可能性其实都已经发生。因此,在以后的时间里,当人们对现代文学与现代汉语的前途表现出某种困惑时,往往要回到这段历史当中,去寻找可以使自己走出困惑的启示。这一点,决定了本论文写作的学术意义。
This study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of literature concepts and the reform of Chinese in Early 20th century of china(From the birth of modern literature to the Established of Yan'an literature strategy).
     The following are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have involved:
     a) How did the concepts of 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rhetorical ideals of modern Chinese echo to each others.
     b)How did the concepts of modern literature affect the characters of modern Chinese.
     c)How did modern Chinese support to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its implementation.
     d)How di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conflict to the concepts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 have analyzed the thinkers requir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form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o pursuit modernity was a great narrative in the reforms of moder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and this great narrative gave them the main rationality. Same pursuit made same characters: On one hand, they all were given a heavy historical mission and received so much attention-, The other hand, modern Chinese and literature was always at the location of tool, 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func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aesthetic character of literature were being ignored. The superior status of classical language in comparison with modern language and written in comparison with spoken were reversed in the process of modem Chinese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the superior status of poems was replaced by novels and the ordinary people instead of the aristocracy were set for the readers in the literature reform. These changes in modern Chinese and modern literature have the same positive significance. Novel revolutionary was the convergenc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form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The prosperity of vernacular fiction was not only the achieve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but also the achievement of modern Chinese.
     In the second chapter of this Paper, I hav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listic pursuit in modern Chinese reform and the concept of realism in modern literature reform. Scientific values established in West was imported to China by reformers in the period of May 4 Literary Revolution. As a result ,realism which also come from the West became a respectable concept in the filed of modern literature. But ancient Chinese, especially ancient classical Chinese was in a disadvantageous place compared with western langua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objective knowledge and was in conflict to literary realism. So Hu Shi and his colleagues transformed literary reform into Chinese reform. When they want to find a new literary language more suitable to realism at first, they had put their eyes on the ancient vernacular. However, there was also a big gap between the concept of realism and the ancient vernacular. I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vernacular translation had greatly helped modern Chinese to improve its realism character. This process of vernacular translation included literary translation. Literary written also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Europeanization" of modern Chinese. To some ext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was a process which took western languages as a model to transformation ancient Chinese. The realistic character of modern Chinese was highly strengthened in this process. To improve realistic character of modern Chinese and to pursuit realistic achieve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were two interactive processes. On one hand, The translation from western literature to Chinese and the literary creation in modern Chinese were parts of the linguistic effort to improve modern Chinese realistic character through Chinese "Europeanization". The other hand, a more grammatical, more logical and more distinct Chinese had provided a support to modern literary realistic achievements.
     In the third chapter of this Paper, I hav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ividual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e rhetoric ideals in modern Chinese at its born time. When Chinese writers pursued to reappear the social life realistically in the period of May 4, they also pursued to express their minds realistically. The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meant to cross the language forms to catch up with the writer's inner world. They assumed the vernacular as a language which was closest to their heart,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concepts such as "natural syllable" and " natural rhythm ". Guo Moruo and his colleagues developed these views to an extreme. The individualism fiction writers in the period of May 4 created an "inner-talking-discourse ",a typical May 4 Style discourse. The linguistic pursuit of individualism literature had a relationship of cooper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the rhetoric ideals at beginning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Chinese. The rhetorical theorists of Modern Chinese creatively transformed the ancient rhetorical concepts such as "Truthfulness and sincere to speech "(xiu-ci-li-cheng),"express clearly is better"(ci-da-er-yi), and provided an new rhetorical concepts "suitable words for your minds "(qia-hao-gang-dao). The rhetorical concept "suitable words for your minds" built the basis on belief of a high trust in words. It was not only opposed to excessively use of words, but also opposed to save words. This rhetorical concept was highly in agreement with the individualism in modern literature, and it was a direct rhetorical basis when the modern writers chose their linguistic styles on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In the fourth chapter and fifth chapter of this Paper, I hav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formalism in modern literature and the growth of aesthetic character in modern Chinese. In May 4th literary concepts, there was a point which took literature not as a tool but as an ontology. Despite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formalism was on the edge of the literary concept system in the May 4th period, it had helped the reformers to correct the errors on May 4 literature and to perfect modern literature in its form in the late time. After the May 4 period,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d gone through a process from a controversy on to use classical Chinese or to use vernacular to a controversy on beauty and ugliness of literature, and through a process from to belief aesthetic individualism to aesthetic formalism. As a literary ideal, aesthetic formalism had left a distinctive mark in the texts of fictions, poems and essays in 1920s and 1930s. The achievements in aesthetic formalism in modern literature had destroyed a conservative point which declared only Ancient Chinese was suitable for art, modern Chinese was only suitable for daily communication. People's Confidence on modern Chinese was greatly enhanced.
     In the sixth chapter of this Paper, I have studied the linguistic aspect of the literary popularization turning in 1930s and its influence on modern Chinese. Some modern reformers took oral style as a main character of modern written Chinese, this point was one-side. Comparing with the ancient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Chinese has the oral style and the trend of popularization. But in essence, the new literary Chinese is a written language, an intellectual language. This language echoed the May 4 thinker's stand of enlightenment and individualism. The characters of Europeanization, grace and aesthetic had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growth of modern Chinese. The reformers who wanted to change these characters in the literary popularization turning were blind. They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national form of Chinese in this turning. This point had some construc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growth of modern Chinese. But they just took the 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as a tool of popularization, and the classical traditio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was out of their eyes. So the literary popularization turn in 1930s had little achievement. Wheth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there were so many regrets had been made by the reformers.
     The period studied by this paper was an important period o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In this period modern reformers wer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issue of Chinese, and the changes of modern Chinese were more obvious than other periods. This period was also a period in which time modern literature had the biggest contribu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In such a period, the most possibl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odern Chinese and modern Literature had occurred. Therefore, when people had some confusion on Chinese issue in the late time, they always baked to this period to look for the answers. This determines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this paper.
引文
① 梁实秋:《读〈诗的进化的还原论〉》,《晨报副刊》 1922年5月27日。
    ① 朱光潜:《诗论·第八章》,《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② 朱自清:《中国语的特征在哪里——序王力 《中国现代语法》,《朱自清全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① 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3-225页。
    ② 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5-185页。
    ③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61页。
    ①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② 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85页。
    ①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3-14页。
    ②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97-98页。
    ③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7页。
    ① 谭好哲:《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① 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4页
    ① 严复:《天演论·译例言》,《严复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322页。
    ① 梁启超:《新民说·论进步》,《新民丛报》第10-11号。
    ② 裘廷梁:《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无锡白话报1898年19-20期。
    ③ 谭嗣同《仁学上》,见《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第337页。
    ④ 裘廷梁:《论白话文为维新之本》,无锡白话报1898年19-20期。
    ① 《白话报小引》,《演义白话报》(1897年)10月13日,第一号。转引自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124—125页
    ① 严复:《救亡决论》,《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42页。
    ② 康有为:《请废八般试贴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析》,《戊戌变法》第2册,神州国光社1953年,208-211页。
    ③ 参见张传敏:《晚清学制改革中的白话与文学——作为“五四”新文学发生的前奏》,《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 陈平原:《中国20世纪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②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清议报1898年第1期。见陈平原、夏晓虹:《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① 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见陈平原、夏晓虹:《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3页,
    ② 梁启超:《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见陈平原、夏晓虹《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第37-38页。
    ① 魏源:《默觚·学篇十一》,《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27页。
    ② 魏源:《默觚·治篇九》,《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第61页。
    ① 杜书瀛:《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序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7页。
    ① 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见陈平原、夏晓虹:《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2页。
    ①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27页。
    ① 方东树《汉学商兑》卷中,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18页。
    ② 转引自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68页。
    ① 《吴稚晖学术论著》第三编,上海启智书局1931年,第71-72页。
    ①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中华书局1989年,第27页。
    ② 钱竞、王飚:《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一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401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二十五》,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① 胡适与陈独秀的通信,《新青年》二卷二号,1916年10月1日。
    ①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四卷四号,1918年4月15日。
    ② 胡适:《论短篇小说》,新青年四卷五号,1918年5月15日。
    ③ 胡适:《易卜生主义》,新青年四卷六号,1918年6月15日。
    ① 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96页。
    ① 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5-266页)
    ② 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出版社1964年,第20页。
    ③ 钱玄同在呼应胡适文学革命号召的信中称“胡君不用典之论最精,实足祛千年来腐臭文学之积弊”;刘半农在《我之文学改良观》一文中,在文言与白话问题上远没有胡适的观点激进,甚至有“文言白话可暂处于对待的地位,未能偏废”的“折衷主义”论调,然而在用典的问题上,不但声明“赞同胡君之说”,而且主张“无论广义、狭义、工者、拙者,一概不用”,表现得比胡适还要激进。
    ④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谈到“不用典”的主张时称,“吾所主张八事中,惟此一条最受朋友攻击”。
    ① 参见曾毅给陈独秀的信,《新青年》三卷二号,1917年4月1日。
    ②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四卷四号,1918年4月15日。
    ③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二卷六号,1917年2月1日。
    ④ 郭绍虞《汉语语法修辞新探》,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92页。
    ① 傅斯年:文学革新申义《新青年》四卷一号,1918年1月5日。
    ② 该词为:荧荧夜灯如豆,映幢幢孤影,凌乱无据。翡翠衾寒,鸳鸯瓦冷,禁得秋宵几度。么弦漫语,早丁字帘前,繁霜飞舞。袅袅余音,片时犹绕柱。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二卷五号,1917年1月1日。
    ② 转引自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49页。
    ①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0-33页。
    ① 钱玄同与陈独秀的通信,《新青年》三卷五号,1917年7月1日。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二卷五号,1917年1月1日。
    ② 胡适:《国语的进化》,《新青年》七卷三号,1920年2月1日。
    ③ 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存·三》,黄山书社1996年,第367-368页
    ① 胡适:《儿女英雄传序》,《胡适文存·三》,黄山书社1996年,第378页。
    ① 胡适:《老残游记序》,《胡适文存·三》,黄山书社1996年,第395-411页。
    ① 胡适:《老残游记序》,《胡适文存·三》,黄山书社1996年,第407页。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二卷五号,1917年1月1日。
    ① 钱玄同与陈独秀的通信,《新青年》三卷五号,1917年7月1日。
    ② 《王力文集》第11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480页。
    ① 张卫中:《从新旧白话的差异看现代小说的语言基础》,《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② 汪晖:《白话的技术化与中国现代人文话语的创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① 周作人:《晚间的来客》译后记,新青年七卷五号,1920年4月1日。
    ① 严家炎:《新白话是被近代翻译逼出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一期。
    ① 参见吴福辉:《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51页。
    ① 郭沫若:《致宗白华》,《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81页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二卷五号,1917年1月1日。
    ② 胡适与陈独秀的通信,《新青年》二卷二号,1916年10月1日。
    ③ 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四卷四号,1918年4月15日。
    ④ 周作人:《平民的文学》,《每周评论》第五号,1919年1月。
    ①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1920年1月6日在北平少年学会的讲演,见《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2-45页。
    ② 转引自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4-158页。
    ③ 叶圣陶:《文艺谈》,《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174页。
    ④ 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73页。
    ⑤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1页。
    ① 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② 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63-100页。
    ③ 《创造社资料·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1页。
    ④ 郁达夫:《文艺鉴赏上之偏爱价值》,《创造周报》十四号,1923年8月12日。
    ⑤ 郭沫若;《论诗》,见《文艺论集(汇校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1—268页。
    ①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三卷三号,1917年5月1日。
    ② 胡适:《国语的进化》,《新青年》七卷二号,1920年2月1日。
    ① 周作人:《死文学与活文学》,《大公报》1927年4月15-16日。
    ② 朱希祖:《白话文的价值》,《新青年》六卷四号,1919年4月15日。
    ① 鲁迅:《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51-253页。
    ②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85-286页。
    ③ 鲁迅:《古书与白话》,《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13页。
    ①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85页。
    ② 鲁迅:《二十四孝图》,《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53页。
    ① 胡适与陈独秀的通信,《新青年》二卷二号,1916年10月1日。
    ② 胡适:《谈新诗》,《胡适文存·卷一》,黄山书社1996年,第123-137页。
    ①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三卷三号,1917年5月1日。
    ② 刘半农:《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新青年》三卷五号,1917年7月1日。
    ③ 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三卷三号,1917年5月1日。
    ④ 吴文祺:《<又一旁观者言>的批评》,《文学旬刊》1922年4月1日。
    ① 郭沫若:《论诗》,见《文艺论集(汇校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1—268页。
    ② 吴奔星 徐放鸣选编《沫若诗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5页。
    ③ 郭沫若《论节奏》,创造月刊第一卷第一期,1926年3月16日。
    ④ 郭沫若:《论诗》,见《文艺论集(汇校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51—268页。
    ① 特雷西《诠释学·宗教·希望》,冯川译,上海三联书,1998年,第79页。
    ② 林玉堂与钱玄同的通信,《新青年》四卷四号,1918年4月15日。
    ① 麦孟华:《小说丛话》,《新小说》1903年一卷七期。
    ②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2-123页。
    ① 语见《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 杨雄:《法言》
    ① 见《中国修辞学史略》,《国学丛刊》第一卷,1923年3月。
    ② 见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九三四年北平人文书店)第一卷之“古经中的辞令论”,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朱自清全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① 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第266页。
    ② 蔡元培《答林琴南函》,《公言报》1919年4月1日。见蔡元培《语言与文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6页。
    ① 胡适致钱玄同的信,《新青年》四卷一号,1918年1月15日。
    ① 唐钺《告恐怖白话文的人们》,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第257页。
    ② 鲁迅《“此生或彼生”》,《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500页。
    ① 朱经农、任叔永与胡适、钱玄同的通信,《新青年》五卷二号,1918年8月15日。
    ① 《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第162页。
    ② 胡适与盛兆熊的通信,《新青年》四卷五号,1918年5月15日。
    ③ 胡适:《我为什么要做白话诗?——<尝试集>自序》,《新青年》六卷五号,1919年5月。
    ④ 朱经农、任叔永与胡适、钱玄同的通信,《新青年》五卷二号,1918年8月15日。
    ① 朱经农、任叔永与胡适、钱玄同的通信,《新青年》五卷二号,1918年8月15日。
    ① 钱玄同与陈独秀的通信,《新青年》三卷一号,1917年3月1日。
    ② 钱玄同与胡适的通信,《胡适文存》一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39页。
    ③ 钱玄同与胡适的通信,《胡适文存》一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27页。
    ① 胡适与陈独秀的通信,《胡适文存》一集,黄山书社1996年,第27页。
    ① 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星期评论》,1919年10月10日。
    ② 在写于1926年的《论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中,梁实秋追溯了中国新文学受外国文学影响和驱动的线索,指出“影像主义者的宣言,列有六条戒条,主要的如不用典、不用陈腐的套语,几乎条条都与我们中国倡导白话文的主旨吻合。”
    ③ 殷国明:《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6-154页。
    ① 魏绍馨:《历史的重估——胡适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① 朱经农、任叔永与胡适、钱玄同的通信,《新青年》五卷二号,1918,8,15。
    ② 胡先马肃,《中国文学改良论》,《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第103页。
    ① 梁宗岱:《新诗的纷歧路口》,《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
    ② 梁实秋:《读<诗的进化的还原论>》,《晨报副刊》1922年5月27日。
    ① 魏绍馨:《历史的重估——胡适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① 申小龙:《中国语言文字之文化通观》,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① 启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
    ② 王左书:《语音乐音化形式界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1997年第5期。
    ① 沈亚丹:《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音乐性的变迁》,《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② 周汝昌:《思量中西文化》,《文汇报》1999年5月30日。
    ③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① 胡适:《谈新诗》,《星期评论》1919年10月10日。
    ① 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三联书店1984年,第174-175页。
    ① 朱自清:《朗诵与诗》,《朱自清全集(三)》,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392页。
    ① 见余虹:《革命·审美·解构》第二章:五四新文学理论的双重现代性追求。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
    ① 郭沫若:《印象与表现》,见《时事新报·艺术》,1923年12月30日。
    ② 郭沫若:《论国内的评论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见《时事新报·学灯》,1922年8月4日。
    ③ 郁达夫:《小说论》,见《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第17页。
    ① 郁达夫:《我承认是“失败”了》,《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98页。
    ② 郁达夫:《艺术与国家》,《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52页。
    ③ 刘象愚编《爱伦·坡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641页。
    ④ 郑振铎:《小说月报·卷头话》,《小说月报》第15卷,第3号。
    ⑤ 郁达夫:《艺术与国家》,《郁达夫文集》第5卷,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152页。
    ① 朱经农胡适的通信。朱经农、任叔永与胡适、钱玄同的通信,《新青年》五卷二号,1918,8,15。
    ② 胡适与朱经农的通信,《新青年》五卷二号,1918,8,15。。
    ① 参见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14-216页。
    ② 梁宗岱《新诗底十字路口》,《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128-129页。
    ① 梁宗岱:《新诗底十字路口》,《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127页。
    ② 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第190页。
    ① 周作人《新文学的要求》,《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② 周作人:《<扬鞭集>序》《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222-223页。
    ③ 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53-455页。
    ① 李金发:《<食客与凶年>自跋》,转引自《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213页。
    ② 梁宗岱《象征主义》,《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51-71页。
    ① 朱光潜:《诗论》,《朱光潜全集(3)》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① 苏雪林:《沈从文论》,《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中)》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413-414页。
    ② 《朱光潜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① 胡适:《白话文言之劣比较》,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第6页。
    ① 见《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2期。
    ① 郑家建:《戏拟——<故事新编>的语言问题》,《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12期。
    ① 梁宗岱:《谈诗》,《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46、47页。
    ① 瓦雷里《纯诗》,转引自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197页。
    ② 《西方文论选》下册,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11月,第263页。
    ① 克尔凯郭尔:《反讽的概念》,转引自《西方文学术语辞典》,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67-68页。
    ② 张桃洲:《论新诗在40年代和90年代的对应性特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2000年第4期。
    ① 荒林:《现代汉诗学术研讨会综述》,重庆《山花》1997年第10期。
    ② 胡适与钱玄同的通信,《新青年》四卷一号,1918年1月15日。
    ① 周有光:《白话文运动80年》,香港《语文建设通迅》第56期,1998年2月。
    ② 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第12页。
    ①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二卷五号,1917年7月1日。
    ① 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② 张向东:《人的发现和五四白话诗的语言观》,《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① 张卫中:《从新旧白话的差异看现代小说的语言基础》,《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 仲密(周作人):《平民文学》,《每周评论》第五号,1919年1月。
    ② 尤西林:《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① 郭洙若:《革命与文学》,《创造月刊》1926年第4期。
    ② 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创造月刊》1928年第2期。
    ③ 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转引自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47页。
    ④ 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论语》第1卷第1期。
    ① 《瞿秋白文集 第三卷 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38-170页。
    ① 《瞿秋白文集 第三卷 文学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200页。
    ② 老舍:《我的话》,《文艺月刊》,1941年6月16日。
    ③ 转引自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④ 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101页。
    ① 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② 鲁迅:《答曹聚仁先生信》,《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77页。
    ③ 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重庆大公报》1940年6月9-10日。
    ① 高植:《关于大众语的过时话》,《社会月报》1卷4期,1934年9月。
    ① 胡愈之:《关于大众语文》,见《大众语文论战》,上海启智书局,1934年。
    ② 陈子展:《大众语与诗歌》,《社会月报》1卷3期,1934年8月。
    ① 刘勇 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① 瞿秋白《“我们”是谁?》《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第875—878页。
    ② 宋阜森:《关于赵树理悲剧的再思考》,《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①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349-350页。
    ② 陈伯达:《论文化运动中的民族传统》,《解放》第46期,1938年7月23日。
    ① 宋阜森:《关于赵树理悲剧的再思考》,《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② 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重庆大公报》1940年6月9-10日。
    ① 王爱松:《大众化”与“化大众”——三十年代一个文学话题的反思》,《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① 老舍:《致友人函》,《老舍文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② 老舍:《我怎样写〈剑北篇〉》,《老牛破车》,台北:辅新书局1987年。
    ① 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322-326页。
    ① 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重庆大公报》1940年6月9-10日。
    ② 龙泉明:《论中国40年代新诗的意象化运动》,《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5期。
    ① 参见陈黎明、林化君《20世纪中国语文教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99页。
    ① 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9页。
    ① 叶维廉:中国现代诗的语言问题,秩序的生长,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6年,第222页。
    1.《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
    2.《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年。
    3.《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
    4.《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年。
    5.《新青年》,人民出版社1954年(影印本)。
    6.《新月》,上海书店1985年(影印本)。
    7.《吴稚晖学术论著》,上海启智书局1931年。
    8.《胡适口述自传》,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9.《胡适文存》,黄山书社1996年。
    10.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
    11.蔡元培:《语言与文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2.《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3.《茅盾全集·中国文论集》,人民文学1991年。
    14.《创造社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郭沫若:《文艺论集(汇校本)》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16.吴奔星 徐放鸣选编:《沫若诗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17.《郁达夫文集》,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
    18.梁实秋《偏见集》,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版)。
    19.《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
    20.《朱自清全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21.梁宗岱:《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
    22.《梁宗岱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
    23.《周作人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
    24.《朱光潜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
    25.郑振铎编:《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26.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三联书店1984年。
    27.《瞿秋白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28.《老舍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
    29.老舍:《老牛破车》,台北:辅新书局1987年。
    30.《王力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
    31.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32.陈平原、夏晓虹、钱理群、吴福辉等编:《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1-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1.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4.谭好哲:《现代性与民族性——中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双重追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5.陈平原:《中国20世纪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杜书瀛:《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7.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30-33页。
    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
    9.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
    10.陈伟:《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学林出版社2002年。
    12.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北平人文书店1934年。
    13.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年。
    14.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常文昌:《中国现代诗歌理论批评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16.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7.洪子诚 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18.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19.王锦厚:《五四新文学与外国文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20.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
    22.殷国明:《中西文艺理论交流史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3.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年。
    24.余虹:《革命·审美·解构》,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
    25.叶维廉:《秩序的生长》,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6年。
    26.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性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三联书店2002年。
    27.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8.张寅德编选:《叙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9.浦安迪讲演:《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30.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31.贺国伟《汉语词语的产生与定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32.史有为:《汉语外来词》,商务印书馆2000年。
    33.罗杰瑞:《汉语概说》,语文出版社1995年。
    34.王国安 王小曼:《汉语词语的文化透视》,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年。
    35.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6.香坂顺一:《白话语汇研究》,中华书局1997年。
    37.刁晏斌:《现代汉语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38.宗廷虎:《20世纪中国修辞学(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9.刘坚等:《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0.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41.萨丕尔:《语言论》,商务出版社1964年。
    42.王力:《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99年。
    43.陈黎明、林化君:《20世纪中国语文教学》,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
    44.方珊编:《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三联书店1989年。
    45.特雷西:《诠释学·宗教·希望》,上海三联书,1998年。
    46.刘象愚编:《爱伦·坡精选集》,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
    1.张卫中:《从新旧白话的差异看现代小说的语言基础》,《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汪晖:《白话的技术化与中国现代人文话语的创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3.严家炎:《新白话是被近代翻译逼出来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年第1期。
    4.魏绍馨:《历史的重估——胡适与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州学刊》1999年第1期。
    5.申小龙:《中国语言文字之文化通观》,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6.启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文学遗产》2000年第1期。
    7.王左书:《语音乐音化形式界说》,《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年第5期。
    8.沈亚丹:《通向寂静之途——论汉语诗歌音乐性的变迁》,《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3期。
    9.周汝昌:《思量中西文化》,《文汇报》1999年5月30日。
    10.郑家建:《戏拟——〈故事新编〉的语言问题》,《鲁迅研究月刊》1998年第12期。
    11.郑家建:《〈故事新编〉:文本的叙事分析与寓意的文化解读》《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第2期。
    12.张桃洲:《论新诗在40年代和90年代的对应性特征》,中国现代文 学研究丛刊2000年第4期。
    13.荒林:《现代汉诗学术研讨会综述》,重庆《山花》1997年第10期。
    14.周有光:《白话文运动80年》,香港《语文建设通迅》第56期,1998年2月。
    15.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16.张向东:《人的发现和五四白话诗的语言观》,《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7.张卫中:《从新旧白话的差异看现代小说的语言基础》,《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8.尤西林:《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文学评论》2005年第4期。
    19.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4期。
    20.刘勇 杨联芬:《“五四”的困境与新文学的历史描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21.宋阜森:《关于赵树理悲剧的再思考》,《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22.王爱松:《大众化”与“化大众"——三十年代一个文学话题的反思》,《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3.龙泉明:《论中国40年代新诗的意象化运动》,《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