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书写的“圣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从文化人格、身份认同、文坛沉浮三个方面,对赵树理展开综合研究。文化人格研究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探讨赵树理的文化人格的特质与构成,考察其晋地文化与晋人心态、作为“山药蛋派”宗师与农村书写的关系;身份认同研究则从赵树理的身份属性切入,分析他身兼农民、知识分子和革命者三重身份的复杂关系,进而对其与创作的关系进行阐释;文坛沉浮研究则综观他不平常的创作生涯——从“赵树理方向”到“赵树理现象”的沉浮不已,从而反思那个时代的文学与人生。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结合,以期形成对赵树理其人其作这一复杂现象的综合把握,并尽力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Zhao Shuli is studied in this thesis from culture personality , dignity acception , the literary circles floating and submerging. Culture personality studies Zhao Shuli personality particularity and formation from culture of region culture angle, inspects Shanxi culture, people's psychology and relation "the potato faction " master and rural area written. Dignity acception studies the dignity attribute from Zhao Shuli, analyses both farmers, intellectuals and revolutionaries triple identity of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and explains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creative. Ups and Downs of literary research is not unusual Generally judging his creative career from "Zhao Shuli direction "to "the Zhao Shuli phenomenon " and reflects on Literature and Life profoundly thereby. By this three aspect union, it's the synthetical assurance doing this one complicated phenomenon, and the author tries to make own value judgment.
引文
①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人民日报》,1947 年 8 月 10 日.
     ① [清]王轩等 《山西通志》 第一七零三——一七零六页
     ① 杨品 《赵树理传——颠沛人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①李士德 《赵树理忆念录》,长春出版社,1990
    
    ① 杨品 《赵树理传__颠沛人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② 赵树理 《写给中央某负责同志的两封信》 《赵树理全集》第 5 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①陈徒手.《一九五九年冬天的赵树理》,《读书》,1998,(4).
     ① 西戎 《他,是弱者也是强者》 《山西文学》 1986 年 5 月
     ①《山西的干旱问题》,《山西师院学报》1980 年第四期
     ① 《阅微草堂笔记》 卷二三
    
    ① 赵树理 《也算经验》《赵树理全集》 第四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② 赵树理 《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赵树理全集》 第四卷,420 页,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①原载《人民文学》1958 年 10 月号
     ①华山:《赵树理在华北新华日报社》,《瞭望》1982 年 11 月号
     ① 赵树理 《随〈下乡集〉寄给农村读者》 《赵树理全集》 第四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①赵树理《回忆历史,认识自己》《赵树理全集》第五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①赵树理《赵树理谈创作》第 40 页,湖南人民出版社
    ① 赵树理 《回忆历史认识自己》 《赵树理全集》5 卷,384,北岳文艺出版社
     ①转引韩玉峰等的《赵树理的生平与创作》164 页,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1 版
     ①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 《赵树理全集》第 4 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①丁玲《我们需要杂文》,载《解放日报》1941 年 10 月 23 日
    ②周扬 《谈赵树理的创作》 贾植芳等 《赵树理专集 》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
    ③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原载《人民日报》1947 年 8 月 10 日
     ①中国赵树理研究会编 赵树理研究文集 上卷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 年版,143 页
     ①赵树理 《当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赵树理全集》第 4 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①李普 《 赵树理印象记》 《长江文艺》 1949 年 6 月
    ②赵树理《〈三里湾〉写作前后》 《赵树理全集》第 4 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①陈非. 赵树理小说创作论. 上海文论, 1990(4).
     ① 赵树理 《文艺与生活》 《赵树理全集》第四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①赵树理 《〈三里湾〉写作前后》 《赵树理全集》第 4 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
    [1]董大中. 赵树理全集.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2]赵树理. 赵树理文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3]赵树理. 赵树理选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
    [4]戴光中. 赵树理传.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7
    [5]杨品. 赵树理传——颠沛人生. 北岳文艺出版社, 2000
    [1]贾植芳等. 赵树理专集.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1
    [2]朱晓进. “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 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3]苏春生. 中国解放区文学思潮流派论.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4]范家进. 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2
    [5]程裕祯. 中国文化要略.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6]许纪霖. 20 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 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7]李霞. 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邵汉明. 中国文化精神. 上海:商务印书馆 2000
    [9]王献忠. 赵树理小说的艺术风格. 北京:中国书店出版 1990
    [10]李泽厚.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1]钱谷融, 鲁枢元. 文学心理学. 山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黄修己. 赵树理评传. 南京: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1
    [13]王中青. 赵树理作品论集. 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
    [14]张维邦. 山西省经济地理. 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15]冯宝至. 三晋文化 . 沈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16]高捷等. 马烽、西戎研究资料.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17]李士德. 赵树理忆念录. 长春:长春出版社,1990
    [18]刘佛毅. 山西文献书目. 太原:山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2
    [1]陈非. 赵树理:作为农民的写作.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5,(3)
    [2]王利丽. 光辉与阴影——试论赵树理的小说. 语文学刊, 1998,(6)
    [3]刘郁璂. 赵树理:一个启蒙主义者的角色改塑.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3,(3)
    [4]谢泳. 山西作家的文化构成. 当代作家评论, 2001,(3)
    [5]方忠. 论赵树理创作的主题思路和审美取向. 青海师专学报, 1997,(1)
    [6]朱庆华. 赵树理创作动机与实践的背离.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 2006,(2)
    [7]柳长青. 试论赵树理小说的创作过程. 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3(2)
    [8]席扬. 试论赵树理的“知识分子”意义. 郑州大学学报,2001,34(5)
    [9]夏元明,胡解清.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内在矛盾.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34(5)
    [10]魏宏瑞. 赵树理小说叙事策略的时代选择. 山西师大学报,2004,31(4)
    [11]白云霞,郑恩兵. 个人话语与权威话语整合与分离下的赵树理. 张家口师专学报,2003,19(5)
    [12]宋阜森. 关于赵树理悲剧的思考. 理论学刊,2004,(1)
    [13]李占伦. 鲁迅和赵树理农民小说的比较. 固原师专学报,2001,22(1)
    [14]王世民. 从赵树理创作风格的形成看山西文学的发展. 大同高专学报,1997,11(2)
    [15] 赵天才. 两种革命的错位——论赵树理小说创作的时代意识.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4,(1)
    [16] 姬立强. 赵树理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及其反思.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5)
    [17]徐文泽. 赵树理小说创作的反封建与反帝抗日斗争.学术研究,1998(8)
    [18]肖丽芳. 赵树理小说世界与延安风骨. 社会科学辑刊,1997(7)
    [19]吴文远. 从《小二黑结婚》看赵树理的讽刺艺术.岱宗学刊,1997(3)
    [20]雷震. 试论赵树理小说思想内容的创新.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1997,(2)
    [21]周海波. 论 20 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理性精神.文学评论,2003,(4)
    [22]张永峰. 赵树理新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32(4)
    [23]刘邦奎. 赵树理小说通俗化中的高雅.衡阳师专学报,1998,19(1)
    [24] 丁玲. 我们需要杂文. 解放日报,1941 年 10 月 23 日
    [25]周扬. 谈赵树理的创作.赵树理专集.福建人民出版社 , 1981
    [26]陈荒煤. 向赵树理方向迈进. 原载《人民日报》,1947 年 8 月 10 日
    [27]赵树理. 赵树理谈创作,第 40 页,湖南人民出版社
    [28]华山. 赵树理在华北新华日报社. 《瞭望》1982 年 11 月号
    [29]西戎. 他,是弱者也是强者. 山西文学,1986 年 5 月
    [30]陈徒手. 一九五九年冬天的赵树理. 读书,1998,(4).
    [31]秦雁周. 锁定政治 开放人生——再读赵树理的《锻炼锻炼》.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
    [32]杨新敏. 接受美学视野中的赵树理. 苏州大学学报,2000,(7)
    [33]周水涛. 略论赵树理早期乡村小说的文化批判——兼论鲁迅乡村小说的文化审视.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
    [34]陈希. 以理性点亮历史——黄修己现代文学研究述略.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6,(3)
    [35]万国庆. 无奈中的坚守——进京之后的赵树理.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5)
    [36]郭文元. 对沉默者“实”利的坚守——论赵树理对农民的关注视角.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04,(5)
    [37]武锦华. 重温乡土——论赵树理作品中民俗风情的文化意蕴.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9,(4)
    [38]朱晓进. 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 文学评论,2001,(5)
    [39]蓝爱国. 民间性叙事:赵树理和他的乡村革命. 人文杂志,20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