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底蕴的哲学追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语言本质问题是语言哲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包括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符号学等众学科在内的不同领域的学者们所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由于本问题研究的艰深性、艰涩性与复杂性等影响,目前学术界对本问题的认识并不一致,出现了以语言工具论、语言符号论、语言本体论等为代表的诸多不同的认识与看法。本文通过对传统语言本质论演进历程的总体考察,以及对其中的几种目前影响比较大的、有代表性的语言本质论的重点考察,肯定了有关理论中的合理内核,指出了其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探讨语言本质问题所应遵循的逻辑起点,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语言观及其实践思维方式在语言本质观建构中的基础地位。文章最后一部分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与实践思维方式及其有关理论,对语言本质进行了新的、有层次性的整体性重构,并在对已往的“语言”的概念进行了比较全面地论析的基础上,以本文所重新构建的新的语言本质观为基础,对“语言”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位,认为语言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音义结合的表现符号。
The nature of language is the kernel of the language philosophy, and scholars from various fields such as philosophy, linguistics, anthropology and semiology are generally concerned with this issue. Due to the obscurity and complexity of this issue, the academic circle hasn’t formed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at present. There appeared various understandings represented by language semiology, language ontology and the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instrument only. Through a general surve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language nature and a thorough probe into some of the considerably influential and representative theories of language ontology, this dissertation confirms their rational essence, and points out their main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On this basis, the dissertation interpret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rom which the nature of language is discussed, and Marxist outlook on language and its practical mode of thinking is confirmed as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outlook on language nature. Based on Marxist outlook on language, its practical mode of thinking and the related theories, the la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conducts a new, hierarchical reconstruction of language nature on the whole. After thoroughly analyzing the concepts of“language”in the past, this dissertation redefines the concepts of“language”on the basis of the reconstructed outlook on language nature.
     The main four part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as follows:
     A. Introduction: The Connotation of Language Nature and the Role It Play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Nature
     The so-called language nature is the fundamental prescriptive nature of language.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probe into this issu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philosophy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with the issue of language nature. Many scholars have conducted various research into the nature of language and the related issues from their own professional perspectives, and they put forward some creative ideas. Nevertheless, about this extremely hard issue which has puzzled numerous scholars and thinkers for hundreds and thousands of years, we haven’t reached a scientific conclusion which can be accepted relatively by everybody.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always state their own opi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own disciplines, which has led to certain puzzlement for people to understand and master languages correctly. Meanwhile, the obvious lack of communications among the research efforts conducted by different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has not only affected the width and depth of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issue to some extent, but also has made it hard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truth of this issue from a broader, richer and more far-reaching background.
     Language nature is not only the kernel of the language philosophy, but also an inevitable prerequisite for us to understand languages and probe into the related issues of language philosophy. A further probe and clarification of this issue will not only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philosophy, but also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arxist language outlook which can guide our language practice. Meanwhile, the issue of language nature is the cornerstone and basis for the language outlook. The clarification of language nature is quite important for guiding practice.
     B. Deconstruction: A Criticism of the Conventional Outlook of Language Nature
     It has been a long history since human beings began to probe into and think about the issue of language nature. From the ancient times when people first started to probe into language nature to present, it has been thousands of years for people to probe into this issue. In this process, there appeared some typical theories. They are as follows: (1)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ve Instrument (shortened as TRLCI) represented by Lenin and Stalin. (2)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Semiotics (shortened as TRLS) represented by Saussure. (3)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Human Outlook (shortened as TRLHO) represented by Humboldt. (4)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Biological Organism (shortened as TRLBO) represented by Schleicher. (5)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a Gift (shortened as TRLG) represented by Chomsky. (6)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Ontology (shortened as TRLO) represented by Heidegger and Gadamer. (7)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Social Phenomenon (shortened as TRLSP) represented by Stalin. (8)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Behavior (shortened as TRLB) represented by Austin. (9)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Cognitive Ability (shortened as TRLCA) represented by Lakoff and Johnson. (10) Theory of Regarding Language as Voice (shortened as TRLV) represented by Pamler. Among them, comparatively speaking, the following theories are considerably influential: firstly, TRLCI emphasizing the social property of language; secondly, TRLS emphasizing the natural property of language; thirdly, TRLO emphasizing the existential property of language.
     TRLCI views language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property, confirming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 thinking function and cognitive ability of language with the advantage of conciseness and being easy to understand. But meanwhile, there exist some obvious shortcomings: firstly, it is rather a metaphoric summary of language than a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ue nature of language; secondly, it holds the notion that language is created by men, and language depends on men and meanwhile it is outside men, which only emphasizes the aspect that men dominate language without embodying the dynamic function of language; thirdly, its excessive focus on the instrumental property of language directly leads to people’s neglect of language practice and the existence of men.
     TRLS views language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property, regarding language as a system of symbols, which confirms the semiotic and systematic nature of language. It exemplifies the special nature of language and initiates the thinking of language system and semiology and hence it ha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and systematic language theory system. There inevitably exist some shortcomings: firstly, it only reveals the natural property of language nature without a full-scale revelation and explanation; secondly, it holds the notion that language is based on a static and synchronic system, not only neglecting the dynamic chronological state of language, but also ignoring the existence of men in language. Further more, parole is directly excluded in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 research efforts are detached from the lively language practice; thirdly, it tends to view language as a symbol dominated by men without exemplifying the dynamic function of language.
     TRLO views language mainly from the existential significance of language or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existence, aiming at probing into philosophical issues through language. It raises language to the height of ontology, enabling language independent of subject and object. This is of positive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for u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 language, especially the transcendental part of language. Nevertheless, we can never deny the fact that there exist some shortcomings about this theory which are as follows: firstly, it explains language n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istential meaning of language rather than the complete explanation including the communicative process of language; secondly, its excessive focus on the existential meaning of language to some extent blurs the existential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instrumental language and the real language, which not only leads 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real existence of language, but also cause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nature; thirdly, it partially exaggerates the dynamic function of language, ignoring the other properties of language, which not only leads to the lack of a pra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 and the world, but also turns language into a mysterious abstract thing detached from men and reality.
     There exists a common feature in the above traditional language nature theories: they all perceive the nature of language from their own perspectives and from a certain aspect of language. Their perception of language lacks hierarchical conscience and fails to completely get rid of the metaphysical way of thinking which pursues the unitary nature of the ultimate existence. Thereby, there may inevitably appear some mis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nature of language.
     C. Regression: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from Which Language Nature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language nature, when we construct language nature we must keep language nature and language phenomenon in unity, and language formality and language meaning in unity based on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us we can avoid the detachment of language nature from language phenomenon, or language formality from language meaning. Meanwhile, we must keep Marxist language outlook and its practical thinking mode as the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nguage nature outlook. Marxist language outlook is a practical materialist language outlook based on Marxist practical outlook. According to Marxism, language is a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social conscience, which is social practical activity with material property. It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cations. It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foothold for Marxist language outlook to perceive and learn language from the genuine language communications in people’s real life. When we discuss the issue of language nature, we must stick to Marxist language outlook for the basic foothold, approaches and methods. We should especially adhere to the practical thinking mode which goes through Marxist language outlook, and take it as the foundation while doing some observation and thinking.
     D. Reconstruction: Hierarchical Theory of Language Nature
     According to the essential hierarchical theory and the basic logical principle for language nature investigation, language nature should be hierarchically and completely reconstructed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undamental nature, general nature and special nature. We hold the notion that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language is practice, which can be reflected by the birth and practice of language,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language,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ractice, and language appliance and practice. The general nature of language is expression (expression means to state and present), which can be reflected by the proces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and receipt and the different language existence in various language fields. The special nature of language is symbol, which can be reflected by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eneral symbol featu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sound and meaning. Among them,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language is the basis for the other levels, and it is also the fundamental joint and basis for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en and language.
     To probe into language nature is in fact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language is on earth. Most of the language concepts in the past, limited by their capacity of perception, while explaining and generalizing the language connotation, only mastered part of language nature and some non-fundamental features of language. They could not completely and accurately reveal the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newly constructed hierarchical theory of language nature and the way of defining terms in this dissertation, we think that the concept about language should be redefined as follows: language is expressive symbols for human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which sound and meaning are combined.
引文
①详见本文第4章第4.2.1部分中的有关论述及附录:《语言定义百态》。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8页。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2页。需要说明的是,(1)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所讲的“langue”(语言)和“parole”(言语),在索绪尔的《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分别被称之为“整体语言”和“个体语言”。参阅﹝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的有关论述。(2)一般认为,“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始于索绪尔。其实,在索绪尔之前,早已有不少人触及过本问题。如巴尼尼、孔狄亚克、卢梭、洪堡特、博杜恩·德·库尔德内等,都曾在自己著述中不同程度地触及过本问题。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页。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7页。
    ④﹝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页。
    ⑤参阅岑运强著《趣味实用语言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0页。
    ⑥参见﹝法﹞罗兰·巴特著《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王葵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
    ⑦﹝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页。
    ⑧﹝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页。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2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23页。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1页。
    ④华劭著《语言经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页。
    ⑤参阅﹝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中的有关论述。
    ①华劭著《语言经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页。
    ②参见﹝法﹞罗兰·巴特著《符号学美学》,董学文、王葵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③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④陈先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⑤“内部联系”“内在联系”在冯契主编的《哲学大辞典》(包括不同的版本)中,解释的意义是一样的。分别参见:1.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2.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7页;3.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2页。
    ⑥这里的“质”,指的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它与存在具有直接同一性,可以被人们直接感知”。参阅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98页。
    ①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58、471页。其中,“种是表示在属上相区别的若干东西之本质的范畴”一语,在余纪元等译本中译为“种是表示在属上相区别的若干东西之是什么或本质的范畴”。见余纪元等译的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6页。
    ②这也可能与我们在翻译亚里士多德所使用的关于“种”“属”的两个词——“Genus”和“Species”——时,翻译人的不同理解与翻译有关。在陈修斋翻译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22页关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下定义准则——“一个定义当由属和种差构成”——一语时,陈修斋就认为把“属和种差”译成“种和属差”,这是翻译时的问题。他在译亚里士多德的这个下定义的准则时,在此处的脚注中说:“我国有些哲学和逻辑文献中作‘种和属差’即将Genus译为‘种’,Species译为‘属’,与生物学界译法颠倒,本书从生物学界译法,故此处也相应将‘属差’改译为‘种差’。”
    ③﹝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99页。
    ④﹝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98—399页。
    
    ①﹝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99—400页。
    ②参见﹝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下册,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26页。
    ③﹝德﹞黑格尔著《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0页。
    
    ①列宁著《哲学笔记·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27页。
    ②马克思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③李世繁著《形式逻辑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页。
    ①参阅华劭著《语言经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26页。
    ②列宁著《哲学笔记·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13页。
    ③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①参阅杨世宏、刘冠军《从属种关系透视本质及其基本层次》,《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5期,第72—75页。
    ②﹝德﹞胡塞尔著《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2页。
    ①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②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3页。
    ③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这段引文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①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71页。
    ②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详细情况参阅本文第2章第2.1.2中的相关内容。
    ①详细情况参阅本文第2章第2.1部分。
    ①赵蓉晖《索绪尔和中国的索绪尔研究》,见赵蓉晖编《索绪尔研究在中国》,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7页。
    ①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语言的本质》,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4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语言的本质》,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64页。
    
    ①王健平著《语言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第001页。
    ②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①分别参见《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全4》《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全2》,浙江少儿出版社,1990年版。
    ②参阅徐志民著《欧美语言学简史》(修订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参见吴学国著《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④参见《旧约?创世纪》第十一章,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印《新旧约全书》,1982年版。需要说明的是,也有人将“巴别”(Babel)译为“巴比”“贝伯尔”。分别参见:1.徐志民著《欧美语言学简史》(修订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2.岑运强著《趣味实用语言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页。
    ⑤分别参见《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第二章,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印《新旧约全书》,1982年版。
    ①参阅岑运强著《趣味实用语言学讲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页。
    ②参阅《培根论说文集·二十·论谏议》,水天同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5页。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④分别参见﹝意﹞维柯著《新科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下册第462页,上册第55、435页。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维柯的名字——Giovanni Battista Vico,依据的是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48页)、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下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9页)中所标示的相对比较完整的写法。在朱光潜译的维柯《新科学》中,维柯的名字为“Giambattista Vico”。
    ①﹝美﹞布龙菲尔德著《语言论》,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页。
    ②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
    ③古希腊早期的这些有关语言问题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希腊语上,并且用哲学的形式来阐述的。这一方面与人类早期不分哲学与其他科学思想、其他科学思想都归在哲学的名下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古希腊人所认为的、希腊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思维的普遍形式,或许还体现了整个宇宙秩序等有关。)隶属于“philosophía”。“philosophía”这个词在古希腊比今日的“philosophy”(哲学)一词所涵盖的领域要广泛,当时基本上包括人类的全部知识。
    
    
    ①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6页。
    ③﹝苏﹞H·A·康德拉绍夫著《语言学说史》,杨余森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著《克拉底鲁篇》。见﹝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6—133页。
    ②﹝古希腊﹞柏拉图著《克拉底鲁篇》。见﹝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
    ③“符号”在古希腊语中本通“征兆”,“符号学之父”——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5至377)所著的西方文化史上的第一部有关符号学的著作《论预后诊断》中,“符号”的概念就是用在关于人体的症状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曾单纯从哲学的角度论及过数字符号等。参阅:1.俞建章、叶舒宪著《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3—14页;2.苟志效《符号学的由来及其发展》。见王铭玉、宋尧编《符号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113页。
    ④﹝古希腊﹞柏拉图著《克拉底鲁篇》。见﹝古希腊﹞柏拉图著《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⑤转引自﹝奥﹞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2页。
    ⑥参阅﹝英﹞R·H·罗宾斯著《语言学简史》,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3页。
    ⑦参阅﹝英﹞R·H·罗宾斯著《语言学简史》,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6页。
    ①参见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页。
    ②伍铁平编著《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论语言与语言学的重要性》,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页。
    ③﹝苏﹞H·A·康德拉绍夫著《语言学说史》,杨余森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13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页。
    ⑤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译者原注释,此处的“语言”,原为logos。
    ⑥参阅:1.俞建章、叶舒宪著《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4页;2.苟志效《符号学的由来及其发展》。见王铭玉、宋尧编《符号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9页。
    ⑦﹝苏﹞H·A·康德拉绍夫著《语言学说史》,杨余森译,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页。
    ①参阅吴学国著《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128页、第162—163页。
    ②“史波达说”为古印度研究吠陀的文典学家们所提出,至语法学家伐拉呵利(Bhartrhari,6—7世纪之间)时代,史波达说已成为一种有巨大影响的、体系完整的哲学思潮。所谓的“史波达”,系由字音而开显,并同时开显言声(意义)之超感觉原理。字音是声的媒介,声则指谓事物。史波达说认为在组成言声的众多字音之外,还有一种不是由字音构成、而是为其所显的全声形式。史波达思想形成较早,在古印度语法学家巴尼尼和数论派学者巴丹遮梨(Patanjali,约公元前2世纪)的著述中,已有比较清晰的表述。二者将史波达看作是声的本质。到语法学家伐拉呵利时,他采取吠檀多思想,认为史波达系潜藏在现象之内之超越的实在,即视史波达与宇宙最高原理“梵”同一。参阅吴学国著《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132页。
    ③吴学国著《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3页。
    
    ①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页。
    ②《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参阅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3—135页。
    ①《老子·道经三十二章》。参阅沙少海、徐子宏著《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2页。
    ②《老子·道经一章》。参阅沙少海、徐子宏著《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③《老子·道经一章》。参阅沙少海、徐子宏著《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页。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学术界对老子这段话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因而对老子这段话的断句标点也不相同。这里依沙少海、徐子宏说。
    ④《老子·道经三十二章》。参阅沙少海、徐子宏著《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2—64页。
    ⑤《老子·德经八十一章》。参阅沙少海、徐子宏著《老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2—164页。
    ①《管子·九守第五十五》。参阅刘柯、李克和等译注《管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0、362页。
    ②《墨子·贵义第四十七》。需要说明的是,“钜者白也”一语中的“钜”,王焕镳在《墨子校释》一书中认为此字为“钜”,并认为“‘钜’疑‘银’字之误”(见王焕镳著《墨子校释》,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52页);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一书中此字写为“皑”(见胡奇光著《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辛志凤、蒋玉斌等译注《墨子译注》一书中认为此字为“钜”,但认为“‘钜’,当作‘皑’,即白”(见辛志凤、蒋玉斌等译注《墨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4页)。这里依辛志凤、蒋玉斌等说法。
    ③《墨子·经说下第四十三》。需要说明的是,“有文实也”“无文实也”中的“文”,有的著述为“之”字。辛志凤、蒋玉斌等在其《墨子译注》一书中将此字写作“文”,但认为“文”当作“之”(见辛志凤、蒋玉斌等译注《墨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284页)。这里依辛志凤、蒋玉斌等说法。
    ①《墨子·经上第四十》。参阅辛志凤、蒋玉斌等译注《墨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246页。
    ②参见胡奇光《〈墨经〉语言学理论探讨》,《语文论丛》第2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63页。另见胡奇光著《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③钱钟书著《管锥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96年,第1177页。
    ④《尹文子·大道上》。参见朱前鸿著《先秦名家四子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56页。
    ①《公孙龙子·名实论第六》。参阅吴毓江校释、吴兴宇标点《公孙龙子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2页。
    ②需要说明的是,公孙龙子在有关事物本质问题的认识上,存在割裂事物的个别与一般关系的错误认识。这比较典型地反映在他的“白马非马”论中。
    ③《荀子·正名第二十二》。参阅张觉校注《荀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79页。
    ④《荀子·正名第二十二》。参阅张觉校注《荀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82—283页。
    
    ①王力著《中国语言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②《荀子·正名第二十二》。参阅张觉校注《荀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85页。
    ①《荀子·正名第二十二》。参阅张觉校注《荀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85页。
    ②《荀子·正名第二十二》。参阅张觉校注《荀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78—279页。
    ③《荀子·正名第二十二》。参阅张觉校注《荀子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④《周易·系辞传下》。参阅金景芳、吕绍纲著《周易全解》(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04页。
    ⑤《礼记·乐记》。《礼记·乐记》在这一部分的论述中,还论述了语言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忘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⑥《论语·尧曰篇第二十》。参阅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1页。
    ⑦《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参阅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84年,第62页。
    ⑧《尚书·周书·旅獒》。参阅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33页。
    ①《墨子·经说上第四十二》。参阅辛志凤、蒋玉斌等译注《墨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45页。
    ②于根元先生认为“言为心声”是我国古代提出的关于语言的一个很好的定义,其中的“心”是“本我、真我、心灵”之意;郭龙生把扬雄的“故言,心声也”视为我国古代出现的关于语言是“交际工具”类的一个重要的定义。分别参阅于根元等著《语言哲学对话》,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170页。我认为,将“故言,心声也”视为中国古代有关语言与思维关系类的一个重要论述,可能更为恰切。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5页。
    ④《尚书·尧典》。参阅王世舜著《尚书译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页。
    ⑤﹝梁﹞刘勰著《文心雕龙·原道第一》。参阅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①﹝梁﹞刘勰著《文心雕龙·物色第四十六》。参阅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55页。
    ②﹝宋﹞苏轼著《答张文潜县丞书》。参阅《苏轼文集》第四册,孔凡礼点校,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27页。
    ③刘熙载著《艺概·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2页。
    ④黄遵宪著《人境庐诗草笺注(上册)·杂感》,钱仲联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2页。
    ⑤《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参阅﹝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8页。
    ⑥《淮南子·泰族训》。参阅赵宗乙译注《淮南子译注》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7页。
    ⑦参阅第34页注②。
    ⑧有的宗教教义规定不能译为其它语文去宣教,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就规定不能译为其它语文来宣教。佛教和婆罗门教的有些咒语和经文也不便翻译。基督教的《圣经》没有这种规定,倒是要求“到全世界去向一切人宣传福音”。所以,基督教的各地传教士需要学习掌握当地的语言或方言,以便传教。
    ①参阅岑麒祥著《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4—65页。
    ②﹝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6—237页。需要说明的是,《约翰福音》开篇之句,其上下文一般的通行本作:“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道太初与上帝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参见《新约·约翰福音》第一章,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印《新旧约全书》,1982年版。
    ③﹝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5—236页。
    ④﹝古罗马﹞奥古斯丁著《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37页。
    ①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11页。
    ②参阅徐志民著《欧美语言学简史》(修订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③参见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页。
    ④伍铁平编著《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论语言与语言学的重要性》,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第51页。原见若利《思想、词和比喻——用哲学阐明的语义学问题》,基辅,1984年,第168页。
    ⑤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62页。
    ⑥见﹝英﹞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著《神圣家族》,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页。
    ①﹝英﹞培根著《新工具》,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0—31页。
    ②需要说明的是,学术界有的著作认为《普遍唯理语法》之所以又称《波尔·罗瓦雅尔语法》,与该书是作者在波尔·罗瓦雅尔女修道院里编成的有关(如徐志民著《欧美语言学简史》(修订本)就持此看法。见该书第37页,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胡明扬先生在其主编的《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关于《波尔·罗瓦雅尔语法》一名的由来中,对此已明确说明:这本书的“波尔·罗瓦雅尔”的名称并不是因为这部著作是在女修道院内写成的,而是因为该书因作者(还包括一些志同道合的学者)曾生活在巴黎郊区的塞纳-瓦兹(Seine-et-Oise)乡下的女修道院波尔·罗瓦雅尔(Port-Royal)附近,并自称“乡村波尔·罗瓦雅尔先生”,他们的著作往往加上“波尔·罗瓦雅尔”,所以本书也称《波尔·罗瓦雅尔语法》,有想以此表明作者属于波尔·罗瓦雅尔学派或教派之意。参阅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16页。另见胡明扬《〈波尔·罗瓦雅尔语法〉简介》,《国外语言学》1980年第3期。
    ③这里的“原型”,即柏拉图的“ιδεα”,亦即我们目前通常所译的“理念”。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辜正坤教授曾撰文认为,人们误解了柏拉图所说的ιδεα之意,将其译为“理念”是错误的。辜正坤说:“柏拉图不屈不挠地想要找到一种普遍适用于说明宇宙万物的本源的东西。他把这种东西叫作‘原型’(Ideas)或‘形式’(Form)。顺便要提到的是,西方人错误地将柏拉图的ιδεα不加区别地译作Idea,造成了西方若干普通读者对柏拉图ιδεα的误解。同样的学术误解发生在中国,由于中国学者错误地将Idea译作‘理念’,造成了大量中国学者对柏拉图ιδεα的误解。ιδεα这个词绝不能翻译成‘理念’。在柏拉图的理论中,它不属于主观的东西,而是客观的东西;它虽然可以存在于人的思想中,但不从属于人的思想,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它是脱离人的思想而存在的。我曾经在1985年的讲课中,反复强调过这一点。但是,时至今日,全国上下的哲学书几乎无一例外地使用‘理念’这个术语来表达柏拉图的ιδεα。”参见辜正坤《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批判与语言学新定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4期,第5页。
    ④见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①参阅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之《〈普遍唯理语法〉选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②﹝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3、386页。
    ③﹝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76页。
    ①“符号学”这一术语Semiotics,按其古老的涵义,也可称作Semiotic等(参见﹝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20页)。洛克著《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中译本将此处的Semiotic译为“标记之学”,而在本书的商务印书馆1981年中译本中,将此处的Semiotic译为“符号之学”。笔者认为,此处的Semiotic还是译为“符号之学”似更能顺应“符号学”这一学科术语的历史走向。
    ②﹝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21页。本段中的“符号”一词原译为“标记”,这里依Semiotic的原义及商务印书馆1981年本书中译本所译,统一用“符号”一词。
    ③﹝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5页。
    ④﹝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2页。
    ⑤﹝英﹞洛克著《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86页。
    ⑥参阅﹝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上册《译者序言莱布尼茨及其哲学简介》,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①参阅﹝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下册第三卷第一章§1、§2节,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②参阅﹝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下册第三卷第七章§6节,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③参阅﹝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下册,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03—304页。
    ④参阅﹝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下册,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11—312页。
    ⑤参阅﹝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下册,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00页。
    ⑥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页。
    ⑦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①孔狄亚克本书的中译本——洪洁求、洪丕柱译本中,对原文le signe(意即“符号”、“信号”)的翻译,译为“符号”和“信号”的这两种情况都有。参见﹝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0页脚注。
    ②﹝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0页。
    ③﹝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7页。
    ④﹝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3页。
    ⑤﹝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4页。
    ⑥﹝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4页。
    ⑦﹝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3页。
    ⑧﹝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4页。
    ⑨﹝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9页。
    ①﹝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5页。
    ②丁一夫译《法国语言学家论语言的社会本质》,《国外语言学》1984年第4期,第35页。另见卫志强著《当代跨学科语言学》,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208—209页。
    ③参阅﹝法﹞(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著《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④﹝法﹞(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著《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⑤﹝法﹞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东林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0—91页。
    ⑥﹝法﹞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东林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1页。
    ⑦﹝法﹞(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著《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⑧﹝法﹞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东林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1—92页。
    ①﹝法﹞(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著《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作者原注释[2]。
    ②﹝法﹞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东林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2页。
    ③﹝法﹞卢梭著《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东林校,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93页。
    ④参阅李葆嘉著《中国语言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⑤﹝英﹞R·H·罗宾斯著《语言学简史》,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88—189页。
    ⑥转引自姚小平著《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①转引自﹝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页。
    ②转引自姚小平著《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③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④参阅:1.徐志民著《欧美语言学简史》(修订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8页;2.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12页。
    ⑤洪堡特的译名较多,有译为“洪堡”“洪堡尔特”“洪堡尔”“洪堡特”等多种。哲学界译为“洪堡”的较多,语言学界则译为“洪堡特”的较多。参阅姚小平著《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后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及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1页)等。
    ①﹝梁﹞刘勰著《文心雕龙·原道第一》。参阅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页。
    ②﹝梁﹞刘勰著《文心雕龙·练字第三十九》。参阅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65页。
    ③﹝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第八册)卷第一百三十九《论文上》,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319页。
    ④参阅﹝明﹞王夫之著《船山全书》第一册、第六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
    ⑤参阅马建忠著《马氏文通·后序》,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页。
    ⑥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编《数学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6页。
    ①﹝英﹞R·H·罗宾斯著《语言学简史》,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10页。其中,“19世纪”原译著为“十九世纪”。这里引用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改为“19世纪”。
    ②参阅陈松岑著《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③姚小平《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序言》,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④﹝美﹞布龙菲尔德著《语言论》,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页。
    ⑤转引自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原见《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3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805页。
    ①﹝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与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的比较语言研究》,见﹝德﹞威廉·冯·洪堡特著《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②﹝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与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的比较语言研究》,见﹝德﹞威廉·冯·洪堡特著《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③﹝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页。
    ④﹝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6页。
    ⑤﹝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与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的比较语言研究》,见﹝德﹞威廉·冯·洪堡特著《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3页。
    ⑥﹝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6页。
    ⑦﹝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5页。
    ①﹝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见﹝德﹞威廉·冯·洪堡特著《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又见﹝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5页。需要说明的是,“Organ”一词在洪堡特这儿及前文所引的赫尔德那儿,也都可以译为“工具”。这种“工具”不是外在于人的意义上的那种“工具”,而是人的具有自主能动性的内在附属物。参阅姚小平著《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
    ②﹝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比较语言研究》,见姚小平著《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年,第135页。
    ③﹝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2页。
    ④﹝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9页。
    ⑤﹝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2页。
    ⑥也有研究者认为,尽管洪堡特的一些论述使人觉得他把语言对思维的影响绝对化了,但他更多地讲到了语言与思维的相互影响。从他要探讨问题的过程——“语言从精神出发,再反作用于精神”——上看,语言终须要回到精神本源,因而,洪堡特归根到底还是主张精神(思维)决定语言的。参阅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45页。
    ①﹝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与语言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的比较语言研究》,见﹝德﹞威廉·冯·洪堡特著《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姚小平编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②﹝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4页。
    ③﹝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9页。
    ④﹝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⑤参阅:1.于根元著《唤醒语言》,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2.于根元著《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⑥参阅赵世开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52—363页。
    ①威廉·李卜克内西《忆马克思》。见保尔·拉法格等著《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集译,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37页。
    ②保尔·拉法格《忆恩格斯》。见保尔·拉法格等著《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集译,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8页。
    ③参阅:1.宋振华著《马克思恩格斯和语言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2.爱琳娜?马克思—艾威林《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见保尔?拉法格等著《回忆马克思恩格斯》,马集译,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6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⑤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语言问题的一些学说,详见本文第3章第3.3部分有关内容。
    ⑥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⑦需要说明的是,有个别著述认为,达尔文在施莱歇尔前提出了“语言是一种有机体”说。这种说法似不确切。施莱歇尔本是受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影响,才提出语言有机体说的。而达尔文在其提出进化论学说的名作《物种起源》中,没有提出过“语言是一种有机体”说。达尔文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一书中说过这样的意思:“各种语言,象有机的生物一样,也可以加以分类或归类,……成为一些自然的类别,也可以根据其它的特征来分,成为人为的类别。”(﹝英﹞达尔文著《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33页。)但达尔文的此说也只是说语言象有机生物一样,又在时间上在施莱歇尔提出的“语言生物机体说”以后。达尔文还在《人类的由来》这本书中提出了语言是人的一种本能说(﹝英﹞达尔文著《人类的由来》,潘光旦、胡寿文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26—132页)。
    ①参阅:1.徐志民著《欧美语言学简史》(修订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2.李葆嘉著《中国语言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3页。
    ②岑麒祥著《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0页。原见拉斯克著《论文全集》(Samlede Afhandlinger),哥本哈根,1834年,第502页。
    ③岑麒祥著《语言学史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50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153页。
    ②参阅: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1页;2.张世禄著《语言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3.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8—29页。
    ③参阅﹝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1、110、113页
    ④俞建章、叶舒宪著《符号:语言与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页。
    ①“Linguistic turn”的汉语称谓目前通常有“语言学转向”“语言的转向”“语言转向”“语言性转向”“语言论转向”等多种。从“Linguistic turn”的本真状态等方面看,把“Linguistic turn”称作“语言学转向”是错误的。参阅于全有《语言哲学术语“Linguistic turn”的汉语称谓辨析》,《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1期,第248—250页。
    ②涂纪亮主编《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原见胡塞尔著《逻辑研究》(德文版)第2卷第1册,第337—338页。
    ③涂纪亮主编《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7页。原见胡塞尔著《逻辑研究》(德文版)第2卷第1册,第32页。
    ④涂纪亮主编《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原见胡塞尔著《逻辑研究》(德文版)第2卷第1册,第104页;第2卷第2册,第92页。
    ⑤参阅钱伟量著《语言与实践——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⑥斯大林著《社会民主党怎样理解民族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斯大林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37页。
    ⑦列宁著《论民族自决权》,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8页。
    ①关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另有R·Godel《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稿本溯源》(1957)、R·Engler《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评注版》(1967、1974),以及《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1993)等多种可供参照的相关著作。
    ②﹝英﹞R·H·罗宾斯著《语言学简史》,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48页。
    ③徐志民著《欧美语言学简史》(修订本),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④﹝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9页。
    ⑤﹝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页。
    ⑥﹝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页。
    ⑦﹝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页。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6—37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7页。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7页。
    ④﹝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9页。
    ⑤﹝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3页。
    ⑥﹝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1—102页。需要说明的是,吴为章用“声音映象”(sound image)和“概念映象”(concept image)来分别称说语言符号两端所连结的“音响形象”和“概念”。参阅吴为章编著《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⑦﹝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分别见第102—116、181—185页。
    ⑧﹝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7—127页。
    ⑨﹝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9页。索绪尔这里所说的“实质”(Substance),指的是构成符号实体,即由能指与所指的结合所形成的两面实体的物质;索绪尔这里所说的“形式”,指的是实体间的关系。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7、31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2、29页。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87页。
    ④﹝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0—31页。
    ⑤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⑥需要说明的是,Claude Lévi Strauss这个名字目前许多著作都将其翻译为“列维-施特劳斯”。根据著名语言学家伍铁平教授提供的材料,虽然按Claude Lévi Strauss的祖籍可将其按德国姓氏译为“列维-施特劳斯”,但从Claude Lévi Strauss本人是法国人上看,应按法语将其译为“列维-施特罗斯”更为合适。像原苏联的《语言学百科辞典》等,实际上就是将Claude Lévi Strauss译为“列维-施特罗斯”的。
    ⑦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1974年英译本新版本中新增加的J·Culler的一篇引言中,还把索绪尔与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 Emile,1858—1917)并称为近代三大思想家(分别为近世语言学、近世心理学、近世社会学领域)。
    ①戚雨村编著《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3页。原见《巴黎语言学会集刊》第20卷第32页。
    ②﹝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3,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1页。
    ③﹝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3.01,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1页。
    ④﹝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3.12,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2页。
    ⑤﹝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3.14,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32页。
    ⑥﹝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4.001,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1页。
    ⑦﹝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4.115,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9页。
    ⑧﹝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4.121,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9页。
    ⑨﹝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5.6,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5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我”,按维特根斯坦的理解,指的“并不是人”或“人的心灵”,而是“形而上主体,是世界的界限——而不是它的一个部分”。参阅﹝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5.641,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7页。
    ⑩﹝奥﹞维特根斯坦著《逻辑哲学论》5.62,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5页。
    ①参阅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99页。
    ②﹝法﹞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著《语言论》。参阅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页。需要说明的是,潘文国对房德里耶斯“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助手”的相关理解是:“语言是工具,同时又是思维的辅助形式”。参阅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99页。
    ③﹝法﹞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著《语言论》。参阅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
    ④﹝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页。
    ⑤﹝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页。
    ⑥﹝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页。
    ①﹝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页。需要说明的是,潘文国将这句话译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一种方式,借助于自身创造的一种符号体系,用来交流意见、感情和愿望。”参见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99页。
    ②﹝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0页。
    ③﹝美﹞爱德华·萨丕尔著《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陆卓元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页。
    ④参阅:1.﹝美﹞本杰明?李?沃尔夫著《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译序》,高一虹等翻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胡明扬主编《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99页。1999年版,第157页;3.赵世开编著《美国语言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33页。
    ⑤﹝美﹞本杰明·李·沃尔夫著《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译序》,高一虹等翻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①﹝俄﹞E.德雷仁著《世界共通语史——三个世纪的探索》,徐沫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页。
    ②﹝俄﹞E.德雷仁著《世界共通语史——三个世纪的探索》,徐沫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页。
    ③﹝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著《语法哲学》,何勇、夏宁生、司辉、张兆星译,语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④﹝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著《语法哲学》,何勇、夏宁生、司辉、张兆星译,语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⑤李葆嘉著《中国语言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⑥参阅:1.赵世开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168—169页;2.李葆嘉著《中国语言文化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①黎锦熙著《新著国语文法》之《订正新著国语文法新序(1933)》,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需要说明的是:(1)这里之所以说黎锦熙是20世纪20年代前后提出此说,是因为黎锦熙在1933年的这篇序言中的此段话,本来记录的是一个和黎锦熙“十年前曾经讨论过国语文法底标准问题”、后来又在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出版后(初版是1924年)“便欣然用作教本”的人,当年在学校学习时,听黎锦熙先生讲过的此话。从时间上推算,黎锦熙提出语言是工具的思想,起码也应当是在1924年之前。(2)有人认为,黎锦熙在1924年出版的《新著国语教学法》(商务印书馆)中提出的“夫文字,工具也,利器也”“要使文字和语言一致。文字以语言为背景,才是真正确切的符号,才能作普通实用的工具”之语是黎锦熙关于“语言是工具”的论述。这种看法,无论是从所引用的黎锦熙这段话所述的内容,还是从所述内容的时间上看,都是不甚准确的。②对此,海德格尔曾这样说道:“我是在授课资格论文二十年之后的一个讲座中才大胆探讨语言问题的。……在1934年夏季学期,我开过一个题为《逻辑学》的讲座。而这个讲座实际上是对λóγοs[逻各斯]的沉思,我力图在其中寻找语言的本质。但其后又隔了近十年,我才能够去道说我所思考的东西。”(﹝德﹞海德格尔《从一次关于语言的对话而来——在一位日本人与一位探问者之间》,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3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92—193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88页。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言谈”,即德语的Rede,一般的著作多译为“言谈”。陈嘉映、王庆节先生在本书中本译为“话语”,笔者在本文中引用时仍采用“言谈”译法。其实,关于德语Rede的含义,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早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就已经明确地对其含义做出过是“言谈”意义的解释。索绪尔说,德语的“Rede大致相当于‘言语’,但要加上‘谈话’的特殊意味”(参见﹝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6页)。
    ⑤参阅﹝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37—39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海德格尔选集》上册,孙周兴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358—359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9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4页。
    ①参阅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尚杰著《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55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语言》,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1页。
    ③﹝德﹞海德格尔著《语言》,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页。
    ④﹝德﹞海德格尔著《语言》,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7页。
    ⑤﹝德﹞海德格尔著《语言》,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4页。
    ⑥﹝德﹞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3页。
    ⑦﹝德﹞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4页。
    ⑧﹝德﹞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5页。
    ⑨﹝德﹞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8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8—259页。
    ②﹝德﹞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48页。
    ③需要说明的是,个别著述认为海德格尔沿袭或承接了洪堡特的语言观,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海德格尔实际上是把洪堡特的语言观作为传统形而上学语言观的主要代表来看待并批判的,认为“洪堡把语言的本质理解为Energeia(活动),但是他却完全在非希腊的意义上即在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意义上来理解主体的语言活动的。他的语言之路采取的是指向人的方向,并通过语言指向另一个东西:对人类精神发展的探究和描述”。因而,从这种角度来理解语言的本质的洪堡特并没有展示语言的本质。参阅刘敬鲁著《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285页。
    ④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分析,请参阅本文第2章第2.2.3部分中的有关内容。
    ①参阅张会森《作为语言学家的巴赫金》,《外语学刊》1999年第1期,第51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7页。
    ③L.R.帕默尔著《语言学概论》,李荣、王菊泉、周焕常、陈平译,吕叔湘校,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页。
    ④L.R.帕默尔著《语言学概论》,李荣、王菊泉、周焕常、陈平译,吕叔湘校,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页。
    ⑤L.R.帕默尔著《语言学概论》,李荣、王菊泉、周焕常、陈平译,吕叔湘校,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页。
    ⑥L.R.帕默尔著《语言学概论》,李荣、王菊泉、周焕常、陈平译,吕叔湘校,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39页。
    ⑦参阅﹝日﹞時枝誠記著《国語学原論·序》,株式会社岩波書店,昭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第一刷発行,昭和四十三年六月十日第二十三刷発行。
    ①参阅:1.﹝日﹞三浦つとむく著《言語過程説の展開》,《三浦つとむく選集3》,株式会社勁草書房,1983年8月10日第1版第一刷発行;2.许宗华《语言过程说——一种不同于语言工具论的语言观》,《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第10—14页。
    ②﹝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科学的共同语言》。见﹝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方在庆、韩文博、何维国译,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107页。
    ③参阅:1.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00页;2.赵世开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381—383页。
    ④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①﹝美﹞莫里斯著《指号、语言和行为》,罗兰、周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2—43页。
    ②﹝美﹞莫里斯著《指号、语言和行为》,罗兰、周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4页。
    ③﹝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2页。
    ④﹝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5页。
    ⑤﹝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0页。
    ⑥﹝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0页。
    ⑦﹝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3页。
    ⑧﹝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2页。
    ⑨﹝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1页。
    ①参阅﹝英﹞约翰·麦奎利著《谈论上帝——神学的语言与逻辑之考察》,安庆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9—52页。
    ②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1—562页。
    ③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2页。
    ④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0页。
    ⑤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1页。
    ⑥于根元著《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69页。
    ⑦叶圣陶《关于语言文学分科的问题》,《人民教育》1955年8月号,第29页。
    ①参阅﹝奥﹞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7页。
    ②参阅﹝奥﹞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9页。
    ③参阅﹝奥﹞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7页。
    ④Ludwig Wittgenstein.Culture and Value.trans.Peter Winch,ed.G.H.von Wrigh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Press,1984.
    ⑤杨玉成著《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21页。原见Austin,John Langshaw,Philosophical Papers,third edi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
    ⑥参见:1.杨玉成著《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第三章,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2.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8—179页;3.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二版)第七章第一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①参见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1页。
    ②参阅:1.赵世开主编《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257页;2.杨金华《评马丁内的功能语言观》,《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第17—21页。
    ③乔姆斯基不同于笛卡尔物质和心理相互独立的观点,他认为心理依赖物质。
    ④乔姆斯基的天赋说只是认为语言知识中有天生的成分——即普遍语法知识——具有“不可学得性”(unlearnability),而不认为全部语言知识都是天生的,即不否认后天经验获得的“可学得性”(learnability)的语言知识。
    ①Noam Chomsky.Language and the Brain.Universita Degli Studi Di Siena.1999.另见《语言科学》2002年第1期,第11—12页。
    ②参阅:1.﹝美﹞诺姆?乔姆斯基著《句法结构》,邢公畹、庞秉均、黄长著、林书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2.﹝美﹞诺姆?乔姆斯基著《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黄长著、林书武、沈家煊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3.俞如珍、金顺德编著《当代西方语法理论》第五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4.赵世开编著《美国语言学简史》第4部分,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5.﹝英﹞尼尔?史密斯、达埃德尔?威尔逊著《现代语言学(乔姆斯基革命的结果)》,李谷城、方立、吴枕亚、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年版。
    ③赵元任著《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5页。
    ①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9页。原见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英文版,伦敦,1979年版,第422页。
    ②参见:1.涂纪亮主编《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2.赵敦华著《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19页。
    ③转引自涂纪亮主编《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9页。原见伽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英文版,伦敦,1979年版,第404页。
    ④参阅﹝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063页。
    ①赵艳芳著《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②许国璋《语言的定义、功能、起源》,见许国璋著《论语言和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页。
    ③邢公畹《信息论和语言科学及文艺科学》,见《语言研究论丛》第五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④申小龙著《汉语人文精神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370页。
    ⑤王希杰著《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⑥于根元等在1997年1月9日的“语言哲学对话”中提出动态是语言本质的。该内容先以《动态:语言的本质》在《语文建设》1997年第8—9期连载,后结集于1999年出版的《语言哲学对话》一书中。见于根元等著《语言哲学对话》第四部分,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⑦张颂《关于语言本质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六》,《现代传播》2000年第1期,第94页。
    ①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1页。另还可参阅于根元著《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
    ②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2页。
    ①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一书中,就曾直接以比喻的形式,论述了“语言和生产工具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之点”。参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2—573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69页。
    
    ①﹝英﹞斯威夫特著《格列佛游记》,张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66页。
    ②孙维张主编《语言散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③孙维张主编《语言散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④参阅孙维张主编《语言散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4页。
    ①﹝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9页。
    ②﹝波兰﹞沙夫著《语义学引论》,罗兰、周易合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26-127页及vii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80页。
    ④﹝德﹞莱布尼茨著《人类理智新论》下册,陈修斋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299页。
    ①波普尔著《科学知识进化论》作者前言,纪树立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
    ①﹝英﹞培根著《新工具》,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0页。
    ②﹝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56页。
    ③﹝英﹞罗素著《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张金言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69页。
    ④《春秋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参阅﹝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88页。
    ⑤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见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⑥﹝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037页。
    ⑦吴学国著《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页。
    ①吕叔湘《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读后》,《读书》1980年第4期,第91页。另见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12—113页。需要说明的是,引文中的“条分缕析”,在《读书》1980年第4期吕叔湘的原文中及后来收录本文的《吕叔湘语文论集》中,都写为“条分缕悉”(分别参见《读书》1980年第4期,第91页,《吕叔湘语文论集》第113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而在《吕叔湘全集》中,引文中的“条分缕悉”改为“条分缕析”。本文引用时,以《吕叔湘全集》中所呈现出的最新状况为据。参见《吕叔湘全集》第七卷,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②于根元认为,语言能力可以分为语言知识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研究能力、语言创新能力等四种。其中,语言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参阅: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1期,第12—17页;2.于根元主编《应用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93页;3.于根元著《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1页。
    ②详细情况参阅本文第4章第4.1.3部分中的有关内容。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2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1页。
    ①参阅: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8页;2.刘富华、孙维张著《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2页。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0页。
    ④﹝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3页。
    ⑤张会森《作为语言学家的巴赫金》,《外语学刊》1999年第1期,第51页。
    ①冯志伟编著《现代语言学流派》(修订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
    ②参阅于全有、纪飞《语言本质问题研究境界的拓展与提升——王希杰先生的语言本质观述评》,《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131页。
    ③参阅:1.于全有《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研究的“非常”语言现象》,《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1期,第88—92页。另见于全有著《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301页。2.杨亦鸣、徐以中《“副+名”现象研究之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2期,第43—51页。另见杨亦鸣著《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211页。
    ①这里关于“思想之域的语言”与“外现之域的语言”的划分,是笔者出于说明问题的需要而提出来的一种大体相对的说法。这种划分,不同于索绪尔在建立语言形式系统时,为了划分范围的需要而提出的语言的“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的划分,其涵义也并不相同。
    ②参阅杨承兴《管窥语言的存在方式》,《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54—56页。
    ③﹝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7页。
    ①王岳川著《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036页。
    ②﹝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037页。
    ③马克思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
    ①这里的“客观世界——认知世界——语言世界”这种三个世界的划分,其实同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所划分的三个世界——“物质世界——思维世界——观念世界”,以及人类对世界认识发展的三个阶段——“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基本上是一致的。这也大体上跟语言观念中的三种理论——“语言反映论——语言认知论——语言决定论”,是相应的。
    ②参阅刘宇红著《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德﹞海德格尔著《走向语言之途》,见﹝德﹞海德格尔著《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58—259页。
    ②﹝美﹞理查德·罗蒂著《偶然、反讽与团结》,徐文瑞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1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01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634页。
    ①﹝法﹞孔狄亚克著《人类知识起源论》,洪洁求、洪丕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5页。
    ②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参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列宁著《哲学笔记·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0页。
     ①参阅贾澜《论本质之现实存在和理想存在》,《求索》2002年第6期,第139页。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23页。
    ②﹝美﹞布龙菲尔德著《语言论》,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②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377页。
    ①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1929—)的交往理论虽然都注重实践问题,但二者的出发基点并不相同:马克思基于物质生产活动建立起自己的交往理论,哈贝马斯则基于以语言为本来建立起自己的交往理论。参阅:1.王振林《评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第5-9页;2.欧立同《交往的理论: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4期,第109-117页。
    ②列宁著《论民族自决权》,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8页。
    ③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1页。
    ④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0页。
    ⑤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②宋振华著《马克思恩格斯和语言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③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④马克思著《马克思未发表的手稿》,见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语言学教研组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页。
    ⑤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①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②马克思著《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五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6页。
    ③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1页。
    ④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札记和片断》,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38页。
    ⑤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0页。
    ⑥参阅钱伟量著《语言与实践——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3页。
    ①马克思著《政治经济学批判》,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页。
    ②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1-562页。
    ③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5页。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目前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已有研究成果,语言和抽象思维的联系十分紧密,是抽象思维的工具。而此外的其它思维(如直观动作思维等),可以不以语言为工具。参阅伍铁平《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
    ④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⑤参阅宋振华著《马克思恩格斯和语言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226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页。
    ②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52页。
    ③参阅刘龙根著《意义底蕴的哲学追问》,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
    ①参阅高清海著《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6-257页。
    ②高清海《再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本质》,见高清海著《高清海哲学文存1》,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③参阅刘龙根著《意义底蕴的哲学追问》,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19—220页。
    ①参阅刘龙根著《意义底蕴的哲学追问》,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2-223页。
    ②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①潘德荣《语言的社会功能——批判诠释学之语言观述评》,《安徽师大学报》1995年第2期,第145—151页。
    ①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德﹞胡塞尔著《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2页。
    ②参阅本文第2章第2.2.1部分中的有关论述。
    ①参阅:1.高继平、高寒育著《新编语言学概论》,辽宁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2—54页;2.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14页。
    ②参阅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4页。
    ③钱伟量著《语言与实践——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页。
    
    ①参阅本文第2章第2.1.1部分。
    ②参阅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12页。
    ③裴文著《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③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④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①参阅马克思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
    ②参阅钱伟量著《语言与实践——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75—276页。
    ①恩格斯著《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6页。
    ①在以邢公畹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5年)为代表的几本相关的语言学理论著作中,均曾出现有人认为“汉语的‘红’和‘白’在词义上虽有一定的联系(如‘红白喜事’中的‘红’和‘白’),但并非相反或相对”之认识(邢公畹主编的《语言学概论》中的此说见该书第207页)。我们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甚准确的。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63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④参阅1.于全有《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研究的“非常”语言现象》,《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第1期,第88—92页。另见于全有著《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301页。2.杨亦鸣、徐以中《“副+名”现象研究之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2期,第43—51页。另见杨亦鸣著《语言的神经机制与语言理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211页。
    ⑤马克思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①参阅桂诗春编著《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73—200页。
    ①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首次提出要区别“语言习得”与“语言学得”这两个概念。实际上,这二者间的区别应该是相对的,不能将其完全割裂开来对待。参阅赵爱国、姜雅明著《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8页。
    ①鲁迅著《野草·立论》,见鲁迅著《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7页。
    ②王了一(王力)著《汉语语法纲要·导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1页。另见《王力文集》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155页。
    ①吕叔湘著《语文近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66页。
    ②参阅于全有《关于“您们”用法的规范性研究述评》,《语文建设》1999年第4期,第2—4页。又见于全有著《语言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6页。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9页。
    ②需要说明的是,本文这里所说的“表现”之含义,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表现”一词所表示的“表示出来”之意义。这里所说的“表现”之含义,大于现代汉语中一般意义上的“表现”一词所表示的“表示出来”之意义。
    ①参阅本文第2章第2.2.3部分中的相关内容。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8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7页。
    
    ①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97—108页。
    ②具体情况参阅文后附录:《语言定义百态》中的相关论述,下同。
    ①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03页。原见潘文国著《汉英语对比纲要》,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页。
    ②于根元等著《语言哲学对话》,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页。
    ①参阅陈小文《语言是存在的家》,见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德国哲学》编委会编《德国哲学论文集》第十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页。
    ②同上。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五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1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美﹞A.P.马蒂尼奇.语言哲学[C].牟博,杨音莱,韩林合,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3]﹝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晚年文集[C].方在庆,韩文博,何维国,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14]﹝美﹞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5]﹝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M].怀宇,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6]﹝古罗马﹞奥古斯丁.忏悔录[M].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17]﹝丹麦﹞奥托·叶斯柏森.语法哲学[M].何勇,夏宁生,司辉,等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88.
    [18]﹝古希腊﹞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9]保尔·拉法格,等.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马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0]北京外国语学院俄语系语言学教研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语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1]﹝美﹞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沃尔夫文集[C].高一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22]﹝美﹞布龙菲尔德.语言论[M].袁家骅,赵世开,甘世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3]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24]岑运强.趣味实用语言学讲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5]车铭洲.现代西方语言哲学[C].李连江,译.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
    [26]车铭洲.现代西方语言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27]陈嘉映.语言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8]陈松岑.语言变异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29]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0]陈原.语言和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1]﹝英﹞达尔文.人类的由来[M].潘光旦,胡寿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2]邓东皋,孙小礼,张祖贵.数学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3]﹝俄﹞E.德雷仁.世界共通语史——三个世纪的探索[M].徐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35]﹝德﹞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于晓,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6]﹝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春秋谷梁传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7]﹝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8]﹝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M].屠友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9]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M].修订本.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40]高继平,高寒育.新编语言学概论[M].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0.
    [41]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1卷[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42]高清海.哲学的憧憬——《形而上学》的沉思[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43]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44]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5]﹝苏﹞H·A·康德拉绍夫.语言学说史[M].杨余森,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5.
    [46]﹝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第二卷[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47]﹝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修订译本.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8]﹝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册[M].孙周兴,选编.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
    [49]﹝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0]﹝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特征[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1]﹝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2]﹝德﹞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53]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4]胡奇光.中国小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5]﹝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6]华劭.语言经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7]黄遵宪.人境庐诗草笺注:上册[M].钱仲联,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8]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59]﹝法﹞孔狄亚克.人类知识起源论[M].洪洁求,洪丕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0]L.R.帕默尔.语言学概论[M].李荣,王菊泉,周焕常,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1]﹝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2]李葆嘉.中国语言文化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3]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4]﹝宋﹞黎靖德.朱子语类:第八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5]﹝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徐文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6]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7]李世繁.形式逻辑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8]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69]吕叔湘.吕叔湘语文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70]刘富华,孙维张.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71]刘敬鲁.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2]刘柯,李克和,等.管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3]刘龙根.意义底蕴的哲学追问[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74]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5]刘宇红.认知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76]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77]﹝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8]﹝法﹞罗兰·巴特.符号学美学[M].董学文,王葵,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79]﹝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文选[M].李幼蒸,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80]﹝英﹞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1]﹝英﹞洛克.人类理解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82]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83]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84]﹝美﹞莫里斯.指号、语言和行为[M].罗兰,周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85]﹝英﹞尼尔·史密斯,达埃德尔·威尔逊.现代语言学(乔姆斯基革命的结果)[M].李谷城,方立,吴枕亚,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86]﹝美﹞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结构[M].邢公畹,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87]﹝美﹞诺姆·乔姆斯基.句法理论的若干问题[M].黄长著,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88]﹝英﹞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水天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9]﹝英﹞培根.新工具[M].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90]裴文.索绪尔:本真状态及其张力[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1]彭泽润,李葆嘉.语言理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92]﹝法﹞皮埃尔·吉罗.符号学概论[M].怀宇,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93]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4]钱伟量.语言与实践——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5]钱钟书.管锥编: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6.
    [96]﹝英﹞R·H·罗宾斯.语言学简史[M].上海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译.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97]﹝法﹞(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M].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98]﹝波兰﹞沙夫.语义学引论[M].罗兰,周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9]沙少海,徐子宏.老子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
    [100]邵敬敏,方经民.中国理论语言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01]申小龙.汉语人文精神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102]宋振华.马克思恩格斯和语言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103]苏轼.苏轼文集:第四册[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104]孙维张.语言散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105]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06]﹝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07]涂纪亮.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08]涂纪亮.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09]﹝英﹞托马斯·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0]﹝意﹞维柯.新科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11]﹝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2]﹝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李步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3]卫志强.当代跨学科语言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14]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115]吴学国.境界与言诠——唯识的存有论向语言层面的转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6]吴毓江校释,吴兴宇标点.公孙龙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7]伍铁平.语言学是一门领先的科学——论语言与语言学的重要性[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118]伍铁平.语言与思维关系新探[C].增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19]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20]﹝明﹞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一册,第六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
    [121]王焕镳.墨子校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122]王健平.语言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23]王力.中国语言学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24]王铭玉,宋尧.符号语言学[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125]王世舜.尚书译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126]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27]王晓升.语言与认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28]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129]﹝德﹞威廉·冯·洪堡特.洪堡特语言哲学文集[C].姚小平,编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130]﹝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31]﹝意﹞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与语言哲学[M].王天清,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132]辛志凤,蒋玉斌等.墨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33]徐友渔,周国平,陈嘉映,等.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传统比较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34]徐志民.欧美语言学简史[M].修订本.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35]许国璋.论语言和语言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3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M].方书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3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工具论[M].余纪元,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8]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3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40]杨玉成.奥斯汀:语言现象学与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1]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142]于根元.唤醒语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43]于根元.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44]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5]于根元,等.语言哲学对话[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146]俞建章,叶舒宪.符号:语言与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47]俞如珍,金顺德.当代西方语法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48]﹝英﹞约翰·麦奎利.谈论上帝——神学的语言与逻辑之考察[M].安庆国,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149]﹝美﹞泽诺·万德勒.哲学中的语言学[M].陈嘉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50]张觉.荀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151]张世禄.语言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152]张志伟,冯俊,李秋零,等.西方哲学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53]赵爱国,姜雅明.应用语言文化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54]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55]赵蓉晖.索绪尔研究在中国[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56]赵世开.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157]赵世开.美国语言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
    [15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59]赵元任.语言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60]赵宗乙.淮南子译注:下[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61]中国基督教协会,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新旧约全书[M].1982.
    [162]朱前鸿.先秦名家四子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63] William G. Lycan.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M]. Routledge,UK,1999.
    [1]陈保亚.二十世纪语言哲学的语言观分析[J].哲学研究,1997(3):47—54.
    [2]陈保亚.20世纪语言研究中的同质化运动——索绪尔语言观与博爱士方法论的殊途与同归[J].北京大学学报,1997(2):53—59.
    [3]丁一夫.法国语言学家论语言的社会本质[J].国外语言学,1984(4):35—42、63.
    [4]高清海.哲学思维方式的历史性转变——论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J].开放时代,1995(6):8-13.
    [5]高文新.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三个重要生长点[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5—6.
    [6]高玉.现代语言本质观研究路向及其检讨[J].宁夏大学学报,2006(1):15—18.
    [7]葛力.莱布尼茨的语言哲学思想[J].北京社会科学,1994(3):81—88.
    [8]辜正坤.对索绪尔和乔姆斯基的批判与语言学新定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4):1—8.
    [9]郭鸿.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否成立?——与王寅教授商榷[J].外语研究,2001(1):43—47、54.
    [10]韩东晖.先秦时期的语言哲学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1(5):59—68.
    [11]贺来.论实践观点的人文精神[J].长白学刊,1998(4):7—11.
    [12]侯丽红.语言观的演变和语言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30—34.
    [13]黄玉顺.语言的牢笼——西方哲学根本传统的一种阐明[J].四川大学学报,2002(1):57—62.
    [14]贾澜.论本质之现实存在和理想存在[J].求索,2002(6):139—140.
    [15]林芳.乔姆斯基与韩礼德的语言本质观[J].集美大学学报,2003(2):65—68、91.
    [16]凌建侯.从哲学-语言学看巴赫金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2002(2):44—52.
    [17]欧力同.交往的理论:马克思与哈贝马斯[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4):109—117.
    [18]潘德荣.语言的社会功能——批判诠释学之语言观述评[J].安徽师大学报,1995(2):145—151.
    [19]潘文国.语言的定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1):97—108.
    [20]潘文国.语言对比的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问题的重新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5):81—88.
    [21]齐冲天.关于语言的本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4(2):82—86.
    [22]沈华柱.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述评[J].福州大学学报,2003(1):69—73.
    [23]孙利天.语言转向和语言的辩证法[J].社会科学战线,1994(5):46—53.
    [24]孙正聿.“语言转向”的根据与意义[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1999(1):17—20.
    [25]索振羽.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是正确的[J].语言文字应用,1995(2):73—76.
    [26]王大为.论海德格尔的语言本体论[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0(1):8—10.
    [27]王宏印.存在与语言——前期海德格尔语言观剖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7(4):46—52.
    [28]王健平.语言层次理论与现代逻辑和科学的发展[J].学术研究,2006(8):48—56.
    [29]王为理.语言的限度与哲学的终结[J].学术研究,1996(5):25—28.
    [30]王希杰.语言本质的再认识[J].云梦学刊,1994(4):60—67.
    [31]王一玫.手段与本质:一对哲学新范畴[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49—51.
    [32]王寅.再论语言符号象似性——象似性的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6):4—7.
    [33]王寅.语言符号象似性研究简史——认知语言学讨论之一[J].山东外语教学,2000(3):1—6.
    [34]王振林.生产、语言与交往——马克思与哈贝马斯[J].社会科学战线,1999(4):60—65.
    [35]王振林.交往实践的基点定位探本[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0(6):1—5.
    [36]王振林.评析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4):5—9.
    [37]徐友渔.评“哲学中的语言转向”[J].哲学研究,1991(7):42—49.
    [38]许宗华.语言过程说——一种不同于语言工具论的语言观[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10—14.
    [39]杨金华.评马丁内的功能语言观[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1(3):17—21.
    [40]杨承兴.管窥语言的存在方式[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1(2):54—56.
    [41]杨世宏,刘冠军.从属种关系透视本质及其基本层次[J].社会科学研究,2002(5):72—75.
    [42]杨亦鸣,徐以中.“副+名”现象研究之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3(2):43—51.
    [43]杨永林.从名实之争到言无定论——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1):63—68.
    [44]杨永林.唯理论与规约论之争——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2004(2):14—17.
    [45]杨永林,张亮.语言与知识关系研究——从柏拉图悖论谈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1—5.
    [46]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J].语言文字应用,2002(1):12—17.
    [47]于根元等.语言的人文性——“语言哲学对话”选载之一[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1):4—16.
    [48]于根元等.动态:语言的本质(上)——语言哲学对话选载[J].语文建设,1997(8):16—20.
    [49]于根元等.动态:语言的本质(下)——语言哲学对话选载[J].语文建设,1997(9):21—25.
    [50]于全有.一种非常值得注意研究的“非常”语言现象[J].语言文字应用,2000(1):88—92.
    [51]于全有.关于“您们”用法的规范性研究述评[J].语文建设,1999(4):2—4.
    [52]邹韶华.论语言规范的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J].语言文字应用,2004(1):16—25.
    [53]赵明学.中国与西方语言哲学观刍议[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6(3):28—31.
    [54]张德禄.语言符号及其前景化[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6):9—14.
    [55]张会森.作为语言学家的巴赫金[J].外语学刊,1999(1):50—54.
    [56]张庆熊.交往行为与语言游戏:论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接纳与批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4):34—46.
    [57]张绍杰.任意符号系统和自然符号系统——索绪尔与韩礼德语言哲学思想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2003(2):80—85.
    [58]张世英.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J].北京大学学报,2000(4):102—108.
    [59]张颂.关于语言本质的思考——语言传播杂记之十六[J].现代传播,2000(1):94、83.
    ①张世禄编《语言学原理》,台湾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10页。
    ②王力著《中国现代语法》,见王力著《王力文集》第二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③倪海曙著《中国拼音文字概论》,时代书报出版社,1948年版,第5页。
    ④吕叔湘著《语言和语言学》,见吕叔湘著《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4页。
    ⑤高名凯、石安石主编《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页。
    ⑥赵元任著《语言问题》,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页。
    ①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②胡明扬著《语言和语言学》(修订版),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张静著《语言简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④戚雨村主编《语言学引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7页。
    ⑤王振昆、谢文庆、刘振铎等编《语言学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页。
    ⑥王德春著《语言学通论》(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⑦申小龙著《中国文化语言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76页。
    ⑧张志公《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序》,见葛本仪主编《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⑨邢公畹主编《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1995年,第15页。
    ⑩王希杰著《修辞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①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4页。
    ②于根元等著《语言哲学对话》,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页。
    ③陈松岑著《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④金岳霖著《知识论》上册,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20页。
    ⑤徐通锵著《基础语言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⑥许国璋著《语言的定义、功能、起源》,见许国璋著《论语言和语言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页。
    ⑦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06页。
    ⑧钱冠连著《语言全息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页。
    ⑨陈嘉映著《语言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⑩钱伟量著《语言与实践——实践唯物主义的语言哲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陆俭明著《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周有光著《周有光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32页。
    ②李宇明《构建健康和谐的语言生活——序〈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见“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课题组编《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5)》上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③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④王凤主编《简明语文知识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页。
    ⑤王今铮等编《简明语言学词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8页。
    
    ①李庆臻主编《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40页。
    ②郝迟、盛广智、李勉东主编《汉语倒排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97页。
    ③《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编《教师百科辞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368页。
    
    ①刘炳瑛主编《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30页。
    ②刘佩弦主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辞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72页。
    ③陈新雄等编著《语言学辞典》,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291页。
    ④何新主编《中外文化知识辞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4页。
    
    ①彭克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第903-904页。
    ②张清源主编《现代汉语知识辞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①葛本仪主编《实用中国语言学词典》,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中国语言学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语言学大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24页。
    ①张清源主编《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87页。
    ②戚雨村等编《语言学百科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4页。
    ③廖盖隆、孙连成、陈有进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上卷,人民日报出版社,1993年版,第227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语言文字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86页。
    
    ①冯春田、梁苑、杨淑敏撰《王力语言学词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658-659页。
    ②冯大彪、孟繁义、庞毅等主编《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8页。
    ①车文博主编《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②骈宇骞、王铁柱主编《语言文字词典》,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③李行健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1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665页。
    ⑤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分类修订本)上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50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著《德意志意识形态》,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25页。
    ①列宁著《论民族自决权》,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8页。
    ②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1—562页。
    ③斯大林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62页。
    ④﹝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⑤﹝美﹞霍凯特著《现代语言学教程》,索振羽、叶蜚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1页。
    ⑥﹝德﹞威廉·冯·洪堡特著《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6-57页。
    ⑦﹝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7页。
    ⑧﹝英﹞R.R.K.哈特曼、F.C.斯托克著《语言与语言学词典》,黄长著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9页。
    ⑨此处带*号者,表示引自潘文国《语言的定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98-101页。下同。
    ①此处带**号者,表示引自﹝波兰﹞沙夫著《语义学引论》,罗兰、周易合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11-312页。下同。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8页。
    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8页。
    ③﹝英﹞R.R.K.哈特曼、F.C.斯托克著《语言与语言学词典》,黄长著等译,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189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编辑部译编《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9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8页。
    ⑤尼古拉斯·布宁、余纪元编著《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王柯平等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43页。
    
    ①﹝英﹞理查兹等著《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辞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②﹝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编《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