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视阈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功能主义是西方社会学理论史上相对最久远且最深厚的理论传统之一,它同时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视阈和方法。历经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默顿以及亚历山大等社会学家的创造、继承和发展,功能主义已经成为社会学领域内非常重要且相当完善的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功能主义强调宏观社会系统由各个相互联系并有机结合的各个子系统构成,在社会宏观系统的整合功能下,这些子系统共同为社会秩序的稳定、均衡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这种从宏观着眼,强调社会系统的宏观整合和协调的社会研究方法,对我国当前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六大已经明确提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指出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需是充满生机活力、体现社会公平、实现和睦的人际关系、有团结稳定秩序的社会。在党的十七大上,会议主题更加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社会各基本要素有机地、高度整合的状态,要求社会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协调一致,有着统一的发展动力和方向,以及规范的社会发展模式,它涵盖着社会系统内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均衡和谐状态,包含了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的相关内容和相互关系,它显现出实现社会均衡、稳定的应然状态。
     本文从功能主义理论研究视阈出发,以功能主义所强调的社会整体性和建构性的特点,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对我国当前构建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实现小康社会作出功能分析。
     文章具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部分介绍文章研究的主要来源,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系统地回顾了功能主义在西方社会学领域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以及主要思想,尤其是他们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主要包括处于不同时期的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帕森斯、默顿以及亚历山大等社会学家,以及他们各自对社会学,尤其是功能主义的促进和发展作用。
     第三部分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特征和功能要求。从社会学功能主义视阈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本质而言是要实现社互会的整合和社会秩序的均衡和谐,注重社会宏观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功能发挥和相作用,最终维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功能分析,具体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以及整合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各自的功能。
     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部分。
     通过相关研究,笔者从功能主义理论维度来分析和发掘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和功能要求,尤其是将功能主义理论和研究视角应用于我国当前的实际国情,认为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从社会宏观系统的维度出发,注重构成社会宏观系统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以及文化系统等子系统的均衡和谐,强调子系统对宏观系统的建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发掘出构建社会系统内各子系统和谐的有效机制,功能要求以及功能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从而为宏观系统的整合创造环境,最终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在相关研究上,国内学者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作出丰富的研究,但以社会学功能主义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的并不多见,这对笔者既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因此,在分析这一问题上,既有创新之处,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但笔者希望通过相关阐述和分析,试图以一个新颖的视角,向人们展示研究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维度,并能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研究、探讨和总结。
Functionalism is one of the oldest and deepest west traditional sociality theories,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sociality research perspective and method. With the efforts by Comte, Spencer, Durkheim, Parsons, Merton, and Alexandria, the functionalism system has become a necessary and perfect theory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method. Functionalism emphasizes the macro-social system is constructed by subsystems, which play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contributed to social order, stability and balance. The macro-social research methods, which emphasis social system integration and coordination indicat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constructing our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16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has proposed contents on constructing our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should be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social equity, harmony and achie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stability of social order.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puts forward to developing our society with Chinese characters, that with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basing ourselves on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taking our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ral task, sticking to the four principles, reform and opening up, liberat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oductive forces, consolidating and perfecting the socialist system, including building a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ocialist democracy and socialist advanced culture,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building a prosperous, democratic,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modern socialist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a social developing model, with characters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organic, highly integrated state, the demands of soc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unified momentum and direction, as well as the standardized systems. It includes economic relations, political relations, cultural relations, and the equilibrium and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ciety and nature. And it is also the social state of balance and stability, which including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soci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The article holds the theoretical vision of functionalism, which emphasize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integrity. Basing on our country’s conditions,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n socialism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realization of a well-off society.
     The article is constructed by bellows:
     The first part gives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research, the status quo, as well as the basic research idea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reviews systematically the progress of functionalism in west sociology, the major sociologists and the mainstream ideas, especially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n construction of our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t includes the sociologists such as Comte, Spencer, Durkheim, Parsons, Merton, and Alexander,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functionalism and sociology.
     The third part states the profound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our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From the vision of sociological functionalism,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achieve social integration and order equilibrium, especially focus on the social macro-system and the subsystems play the necessary functions in maintaining the commun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forth part shows how to construct our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which includes the harmonious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soci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It also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micro-systems and the macro integration.
     The last part is the conclusion.
     In the research,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construct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he most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functionalism and analyses the Chinese current conditions. And the analyses on the macro-system constructed by micro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soci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But the most important and necessary part is how to construct our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and methods.
     In related research, the domestic scholars has made enrich study on the subject, but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vision of functionalism was limited. To the author, the situation is not only the challenge but also the chance. Thus, the article has both the innovation and shortage for some degree. After all,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e article will give us a new perspective on constructing our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s well as more researches, discussions and summaries.
引文
1 童星. 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18.
    2 贾春增. 西方社会学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 :214.
    3 转引自[美]乔森.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9.
    4 蒋逸民. 西方社会学家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及其启示[A]. 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构建和谐社会:多维视角下的理论思索[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226.
    5 转引自[美] 乔森.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0.
    6 贾春增. 西方社会学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129.
    7 E.迪尔凯姆 著 狄玉明 译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上海:商务印馆,1989: 34.
    8 贾春增. 西方社会学史[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129.
    9 E.迪尔凯姆 著 狄玉明 译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上海:商务印馆,1989:110
    10 E.迪尔凯姆 著 狄玉明 译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 上海:商务印馆,1989:95.
    11 转引自贾春增. 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0 :134.
    12 蒋逸民. 西方社会学家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及其启示[A]. 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构建和谐社会:多维视角下的理论思索[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233.
    13 蒋逸民. 西方社会学家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及其启示[A]. 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构建和谐社会:多维视角下的理论思索[A].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237.
    14 [美]J.C.亚历山大 著 彭牧,史建华,杨渝东 译:新功能主义及其后[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
    17.
    15 高华. 浅析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M]. 上海:2003,11:43.
    16 六大特征参见杨善华,谢立中. 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30.
    17 杨善华、谢立中:西方社会学理论(下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7:31.
    18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2007,10,15.
    19 郑杭生在 2004 年 11 月 30 日的《人民日报》中阐述了旧式、新式现代性:旧式的现代性是指那种以控制自然资源、争夺自然资源为中心,社会和自然不和谐,使自然和社会都付出代价的现代性;新式的现代性是指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双赢,并把自然代价和社会代价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现代性。
    20 参见贾春增. 西方社会学史(修订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236:“进化共相”的出现,伴随着的制度性特征有:分层结构、政治结构的文化合法性、科层制、市场体制、普遍性法则和民主体制方面的显著特征。
    21 王敏,章辉美. 帕森斯社会组织思想的几个问题[J]. 长沙:求索,2005,3:80.
    22 郭镇方. 论经济和谐的内涵及其标志——从社会和谐与经济和谐的关系谈起[J]. 成都:经济学家,2006,1:29-30.
    23 参见贾春增主编:西方社会学史(修订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0:243.
    24 十届全国人大有 2985 名代表中,各方面人士均占有一定比例,其中工人农民 551 名,知识分子 631 名,干部 968 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 480 名,人民解放军 268 名,按照全国人大的有关决定,农村按人口每 96 万人选代表 1 人,城市按人口每 24 万人选代表 1 人。此外,从 35 个代表团的人数看,最大的代表团为人民解放军,有代表 268 名。
    25 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统计,至 2004 年享受养老保险的人口只有 16342 万,占总人口的 12.6%,享有医疗保障的只有 12386 万,占总人口的 9.5%。覆盖率从 1993 年到 2003 年,未获得社会医疗保险的人口比例又 67.4%上升到 80.7%,城市人口中从 29.1%上升到 57.0%,农村人口中从 94.2%上升到 96.9%。
    26 杜娜.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整合效用分析[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9.
    27 刘从德,董莎,方永武:文化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J]. 前沿论坛,2005,12(23):10.
    28 武菊芳,李先龙,刘云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功能、特征及构建原则[J] .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13.
    29 蒋逸民. 西方社会学家关于“和谐社会”的观点及其启示[A]. 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构建和谐社会:多维视角下的理论思索[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
    30 矫宇. 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12:2.
    31 杜娜.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整合效用分析[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11.
    32 武菊芳,李先龙,刘云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功能、特征及构建原则[J] .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14
    [1] 贾春增. 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美]乔森.特纳. 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 童星. 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0.
    [4] 杜娜. 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整合效用分析[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5] 方立.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探[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6]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 构建和谐社会——多维视角下的理论思索[C].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
    [7] 李君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8] 刘中起,风笑天. 整体的“社会事实”与个体的“社会行动”——关于迪尔凯姆与韦伯社会学方法论的逻辑基点比较[J] . 沈阳:社会科学辑刊,2002,2.
    [9] 林修果. 政治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省会的政治逻辑探索[J] .重庆:探索,2006,1.
    [10] 范全欢.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D].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1998.
    [11] 谢立中. 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12] 杨善华,谢立中. 西方社会学理论(上、下卷)[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13] 熊循庆. 论和谐社会及其构建[D]. 南昌:南昌大学,2006.
    [14] 刘军林. 和谐社会的阐说[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15] 李培林. 和谐社会十讲[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6]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7] (美)Jeffery C. Alexander 著 贾春增,董天民等 译. 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依赖的理论发展[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8] 高宣扬. 当代社会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19] 谢立中,孙立平. 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论文选[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0] 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上海:商务印馆,1989.
    [21] 刘润忠. 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 .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2005,5
    [23] 吴建平,唐友平. 论法社会学中的功能主义传统——迪尔凯姆的法社会学评述[J]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3,4.
    [24] 徐超,殷正坤. 试论涂尔干对功能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影响[J] .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1.
    [25] 赵斌. 论默顿科学社会学理论中的科学[D]. 合肥:安徽大学,2006.
    [26] 曾正滋. 寻找和谐社会的社会整合机制[J] . 呼和浩特: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7.
    [27] 朱力. 对“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J] . 北京:社会学研究,2005,1.
    [28] 黄家海,王开玉. 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2005·合肥)[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9] 徐华等. 和谐社会 和谐中国[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6
    [30] 张正瑞.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D]. 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06.
    [31] 向泽雄. 论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32] [美]J.C.亚历山大 著 彭牧,史建华,杨渝东 译.新功能主义及其后[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10.
    [33] 钞小静. 天然和谐,还是人为和谐?——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和谐论争的述评[J] . 西安:西北大学学报,2007,7.
    [34] 张小芳. 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 太原:山西大学,2006.
    [21] 吴振兴. 转型期利益关系协调与和谐社会构建[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35] 李骏. 和谐与稳定:社群的视野[J] . 西安:人文杂志,2005,6.
    [36] 王颖. 城乡二元结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探析[D]. 沈阳:东北大学,2006.
    [37] 郭镇方. 论和谐社会中的经济和谐[J] . 哈尔滨:理论探讨,2006,3.
    [38] 王春福. 构建和谐社会与公平和效率的统一[J] . 西安: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9.
    [39] 王启友. 论公共利益与和谐社会[D]. 成都:四川大学,2005.
    [40] 朱前星. 论和谐理念与经济和谐[J] . 北京:商场现代化,2005,11.
    [41] 李建国. 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刍议[J] . 南昌:求实,2006,3.
    [42] 郭镇方. 论经济和谐的内涵及其标志[J] . 成都:经济学家,2006,1
    [43] 张志元. 论我国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基础及机制构建[J] . 南宁:改革与战略,2007,3.
    [44] 任太增. 公平、效率与经济和谐[J] . 广州:学术研究,2005,11.
    [45] 胡耀苏,陆学艺. 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结构调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集[C].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
    [46]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政府转型与社会再分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
    [47] 矫海霞. 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探微[J] . 南宁:学术论坛,2005,4.
    [48] 夏媛. 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D]. 郑州:河北大学,2006.
    [49] 杨静.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50] 刘丁蓉.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的政府信用问题探析——兼以 A 省政府信用状况为表述对象[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51] 杨敏. 社会转型加速期现代性特征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
    [52] 韩玮. 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研究[D].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6.
    [53] 张国,林善浪. 中国发展问题报告[G].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9.
    [54] Vincent N.Parrillo, John Stimson, Ardyth Stimson 著 周兵,单弘,蔡翔 译. 当代社会问题[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
    [55]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 2008 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M]. 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1.
    [56] (美)戴维·波普诺 著 李强等 译. 社会学[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57] 孙立平.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8] 兰亚春,沈强. 加强社会保障 促进社会和谐[J] .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59] 陆学艺. 社会结构的变迁[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0] 胡静.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 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06.
    [61] 张一兵,周晓虹,周宪主. 社会学理论论丛[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2] 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05,3.
    [63] 潘丽娟. 社会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64] 王荣华,童世骏. 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M].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
    [65] 黄瑞琪. 社会理论与社会世界[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6] 武菊芳,李先龙,刘云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文化的功能、特征及构建原则[J] . 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67] 刘从德,董莎,方永武. 文化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J] . 北京:前沿论坛,2005,23.
    [68] 姜晓梅. 文化和谐与文化建设[J] . 天津:道德与文明,2005,6.
    [69] 陈世联.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J] . 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3.
    [70] 刘从德,董莎,方永武:文化和谐与构建和谐社会[J] . 前沿论坛,2005,23.
    [71] 谢晓娟. 从文化和谐的角度看和谐文化的构建[J] . 北京:理论前沿,2007,9.
    [72] 矫宇: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问题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 2005,1
    [73] 周建明,胡鞍钢,王绍光. 和谐社会构建——欧洲的经验与中国的探索[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