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演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集体主义的研究,往往是从个体与共同体、集体的基本关系入手,并在与“个人主义”的对比中进行研究的。个体与共同体、集体基本关系的不同假设成了不同理论派别的逻辑起点,各个流派的理论就体现在由个体与集体两极关系而组成的学术谱系之中。传统对集体主义的研究主要局限在伦理道德和政治哲学的题域,将集体主义看作是道德原则,看作一套观念体系。
     本文也采用多学科的视角来看待集体主义,在此视域中,集体主义首先是一种信仰体系,它坚持集体本位的价值取向,主张公共善与个人善有机统一的道德原则,强调以个人与集体、社会关系辩证发展为基础的集体本位理念。但是,集集体主义本身又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原则,一种精神性的观念体系,而且是存在于社会中的经济、政治、道德等诸多领域,作为信仰体系的集体主义既要有它的社会基础和制度保障,同时它也有具体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形式。
     第二章从个体、集体与自由的关系,从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集体主义的制度形式、集体主义的心理结构、集体主义的组织形态、集体主义的行动方式等角度进行文献资料的梳理,得出“集体主义的结构化”这一命题,即集体主义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变迁过程,是一个集体主义的内在结构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集体主义的结构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结构化与去结构化构成集体主义发展的内在方式。
     基于人类历史上集体主义发展的大体趋势与内在逻辑,本文提出集体主义模式的三个重要划分标准:理论化程度、制度化程度、组织化程度。传统社会共同体大多都是自然的共同体,集体主义是自然朴素的集体主义。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集体主义发展的重要方面就是从传统自然朴素的集体主义发展为现代的具有更多建构性特征的集体主义。现代社会的集体主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非自然特征,即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人们有意识地建构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被建构的集体主义。现代社会集体主义模式可以分为理念型集体主义、权威型集体主义、自治型集体主义和法理型集体主义。
     本文认为,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结构化过程,即集体主义模式的内在结构在不断地生成、发展与变迁,从而导致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不断地向前发展。集体主义模式的结构化是一个以行动主体的实践为轴心,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创生、发展集体主义要素、结构,从而使得集体主义模式不断演进。集体主义结构化的原则包括利益驱动原则、权力主导原则、目标指向原则、理性化与合理化原则。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结构化过程由其内在矛盾推动,从而将集体主义发展到新的阶段。集体主义结构化的方式包括理论化、符号化、制度化、组织化。当代中国集体主义结构化的具体过程表现为:(1)理念型集体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形成与社会化(1914—1951);权威型集体主义的形成与发展过程(1952—1978);(3)权威型集体主义的转向过程(1978—1992);(4)法理型集体主义与自治型集体主义并重发展过程(1992年至今)。
     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追问集体主义模式演进的动力结构。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的动力来源包括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内在动力主要基于集体主义内在要素的推动,以及要素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动力。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的动力结构强调以行动主体为中心,集体主义精神、集体制度、集体心理、环境(资源)、集体行动、集体秩序等都是以行动主体的实践为中轴,动力结构包括:不同行动主体以权力、利益为轴心的主体关系,从而形成集体主义的主体结构;环境(资源)与行动主体之间的资源支持与主体改造结构;集体主义精神与行动主体之间所形成的价值引领与价值认同、价值创新的价值互动结构;集体心理与行动主体之间心智模式支持与心理认同的心理结构;行动主体、环境(资源)、集体主义精神、集体制度、集体心理与集体行动、集体秩序之间的行动结构。
     集体主义的历史类型有原始集体主义、家庭公社集体主义、城邦共同体集体主义、农业公社集体主义、宗法家族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的演进轨迹起始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集体主义精神。从宗法家族集体主义向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演进过程,经历了民主革命对宗法家族集体主义的解构,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集体主义价值统合与集体化运动,以及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制度内嵌与调适。文化大革命对权威型集体主义的极端化促进,强化了集体主义的集权性特征。改革开放后“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对计划经济下权威型集体主义产生了根本冲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集体主义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分化与整合。改革开放后,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的发展应朝着以价值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个人权利为起点,以现代制度建制为核心,以集体自治为基础,以宏观整合为调节机制的方向发展。
     在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的演进轨迹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追问它演进的动力机制。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演进的动力机制,是各个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如何克服其发展中的障碍,促进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不断向前发展,这些动力机制包括:集体主义精神、心理与行为的转化机制,集体制度运作机制,集体组织发展机制等。
Generally, the way we research collectivism is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community and collective. Moreover, we are used to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this procedure. The different assumptions of 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community and collective ar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different theory factions. Their theories are reflected in the academic pedigree which formed b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poles. Traditional study of collectivism has been limited in Ethic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area. The researchers regarded collectivism as moral principle or a suit of conceptual system.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analyze collectivism in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In this Perspective, collectivism, first and foremost, is a belief system. It holds the collective-based value tropism, upholds moral principle which public good and individual good are organic unity, and stresses dialec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and the collective. However, the set of collectivism itself is not just a moral principle, a kind of spiritual belief systems. It also exists in the society's economic, political, moral and many other fields. As a belief system, collectivism should not only have its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system security, but it also has specific economic system,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al system.
     In chapter 2, I sort out the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The main contents include the following aspects, such as individual, collective and freedom, the moral principle of collectivism, the institutional form of it, the psychological structure of it, the organization pattern of it, and the action mode of it. At last, I draw a conclusion that is "the structuration of collectivism".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and change process of collectivism in the human society i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ollectivism. The structural course of collectivism is a dynamic process. The course of structural process and destructural process is the internal way of collectiv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and internal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ism in human history, I suggest that there are three criterions in assessing collectivism: theorized degree, systematized degree and organized degree. Most Communities in traditional society were natural. And collectivism was also natural.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from traditional society to modern society, the important aspe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ism is from natural collectivism to modern collectivism which is more constructive characters. Collectivism in modern society manifests non-natural character. It is the result of initiative construct by people under some theory guidance. In a certain sense, it is identified as a kind of constructed collectivism. There are four modes of collectivism in modern society:the theoretical collectivism, the authoritative collectivism, the autonomous collectivism and the collectivism of law.
     This dissertation insists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a constant structural process.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the collectivism mode is creating,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constantly, which then boosts the collectiv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endlessly. The structural process of collectivism mode is a course in which the integral parts and structure of collectivism are created and developed by actors'constant practice. There are four principles in structural process of collectivism:benefit-driving principle, power-directing principle, goal-directing principle and theorization and rationalization principle. The structural process of collectiv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promoted to new phase by its internal conflicts. The structural methods of collectivism mode include theorizing, symbolizing, systematizing, and organizing process. The specific process of collectivism mod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hows:(1) Theoretical collectivism's propagation, formation and socialization in China (1914-1951); (2) The forming 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authoritative collectivism in China (1952-1978); (3) The transforming process of authoritative collectivism (1978-1992); (4) The synchronic developing process of autonomous collectivism and collectivism of law (1992 to now).
     Further more, the dissertation continues to explore the dynamic structure of the evolution of collectivism mode. It contains internal dynamic and outer one. The internal dynamic is mainly pushed by collectivism's internal elements and the power produced by structural conflict from their interaction. The dynamic structure of collectivism mode in contemporary China emphasizes the actors are in the central. The practice of actors is the central axis for the collective spirit, the collective system, collective psychology, the environment (resources), collective action and collective order. The dynamic structure includes five aspects:First, different actors' subject relationship based on the power and benefits forms the subject structure of collectivism; Second, the structure of resource support and actors alteration occurs between circumstance (resource) and actors; Third, the value interaction structure is produced by the value lead, values identity, value innovation between collectivism sprit and actors; Fourth, the psychology structure of mentality mode support and psychology indentify is formed from the collective psychology and actors; Fifth, the action structure comes from the actors, circumstance (resource), collectivism spirit, collective system, collective psychology, collective action and collective order.
     The historical types of collectivism include:original collectivism, family community collectivism, city-state community collectivism, agriculture community collectivism, patriarchal collectivism and socialism collectivism. The historical track of collectivism mode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emmed from the Marxism propagated in China. Moreover, contemporary Chinese collectivism sprit was engendered in this process. The progress from patriarchal collectivism to socialism collectivism had suffered the de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 to patriarchal collectivism, the collectivism value combination and collectivization in the period of socialism revolution, the collective institution embedded internally and adjustment in the commune perio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extreme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authoritative collectivism, strengthening its authoritative feature.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oduction responsibility system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had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the authoritative collectivism of the planned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promotes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In this progress collectivism had constantly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irection of collectivism mode in contemporary China ought to be the value innovation as the guide, individual right as the starting point, modern system as the core, collective autonomy as the basis, and macroscopic conformity as adjust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bove, the dissertation keeps on exploring its dynamic mechanism.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ollectivism mode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the way how every element affects each other, overcomes hinders,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ctivism mode constantly. The mechanisms include: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ollectivism spiri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collective institu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collective organization.
引文
1 杨国荣.论个体——个体、个人与自由个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9,(1):31-34.
    2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3-14.
    3 [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2.
    4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2.
    5 [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54.
    6 [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8.
    7 [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
    8 [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08.
    9 [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12.
    10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4-5.
    11 Robert Redfield. The Folk Culture of Yuca tan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1:16.
    12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8.
    13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序曲1-7.
    14 李慧凤、蔡旭昶.“共同体”概念的演变、应用与公民社会[J].学术月刊,2010,(6):19-23.
    15 吴帆.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模式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2.
    16 潘浩.道德哲学体系中的个体、集体与实体[J].道德与文明,2006,(3):20.
    17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翟三江等译.个体的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6.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19 参见吴帆.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模式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3.
    20 [苏]A.B.彼得罗夫斯基,B.B.施巴林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57.
    21 [苏]A.B.彼得罗夫斯基,B.B.施巴林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62-68.
    22 宋人对“恩格斯谈集体主义的一封信”进行过经典释义,这封信是1877年恩格斯用意大利文写给意大利社会主义者的,刊登在1877年6月18日《人民报》上,这封信题为“英国农业工人联合会和农村的集体主义运动”,中文版收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45卷,第二版收在全集第25卷中,宋人对恩格斯所谈到的集体所有制、集体主义运动、集体主义概念等进行了诠释(宋人.恩格斯谈集体主义的一封信[J].道德与文明,1993,(1).);《伦理学大辞典》主张集体主义最早由卢那察尔斯基于1923年的《小市民习气和个人主义》一书和1925年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一文中提出(《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夏伟东认为,在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队伍中,最早对集体主义一词进行定性和分析的是法国马克思主义者保尔·拉法格(夏伟东.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J].教学与研究,1994,(3).);陈勇认为集体主义作为政治术语最早出现于18世纪,在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队伍中,明确提出集体主义这一范畴的是法国马克思主义者保尔·拉法格,他在《集体主义——共产主义》一文中使用了这个词(陈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J].学术交流,1999,(3).);钱广荣主张第一个明确提出“集体主义”概念的人是斯大林,他在1934年与英国作家威尔斯谈话中阐释了集体主义(钱广荣.怎么看“中国集体主义”——与陈桐生先生商榷[J].现代哲学,2000,(4).)。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26-127.
    24 拉法格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2-263.
    25 [苏] O.A.帕夫洛夫斯基.卢那察尔斯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28-129.
    26 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4-355.
    27 邵士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45.
    28 陈桐生.中国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状[J].现代哲学,1999,(4):62.
    29 钱广荣.怎么看“中国集体主义”——与陈桐生先生商榷[J].现代哲学,2000,(4):99-102.
    30 吴忠等著.市场经济与现代伦理[M].北京:人民心出版社,2003:115-116.
    31 刘英杰,贾中海.市场经济与新集体主义[J].理论探讨,2000,(2):15.
    32 王颖.新集体主义与泛家族制度——从南海看中国乡村社会基本单元的重构[J].战略与管理,1994,(1):91.
    33 王颖.新集体主义与乡村现代化[J].读书,1996,(10):60.
    34 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4-9
    35 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9-11.
    36 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30.
    37 [美]J.威尔逊.“结构社会学”,参见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46-155.
    38 [英]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33-88.
    39 [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5.
    40 [英]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参见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35.
    41 [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4.
    42 [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5-26.
    43 郝英奇.管理系统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46.
    4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
    4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3.
    4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
    4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
    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
    4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9.
    5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
    5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5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4.
    5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
    5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8.
    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56 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25.
    57 [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16.
    58 [俄]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117.
    1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04.
    2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6-32.
    3 [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33.
    4 [法]雷蒙·阿隆.论自由[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74.
    5 [法]雷蒙·阿隆.论自由[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52.
    6 [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25-328.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5.
    8 [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2.
    9 哈耶克指出,“当我们讨论那些被我们视作其他人有意识采取的行动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采用类推的方法,亦即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解释他们的行动;这就是说,我们会把其他人的行动以及他们行动的客体归入到我们只是根据我们自己的知识而知道的那些类型或范畴中去。”([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3:63)。
    10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1.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9.
    12 哈耶克在批判“伪个人主义”中,详细地批判了唯理主义的个人主义的内在缺陷,即它所主张的个人是一种孤立的、原子化的、抽象的个人,这忽视了“个人”的社会特性,这主要是因为它经由一种完全错误的“方法论具体化”(methodological reification)的思维方式而把它所做的方法论上的抽象误作成了形而上的实在([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3:代译序25-26)。同时,他还对方法论“集体主义”进行了批判,认为唯理主义的个人主义隐藏着导向集体主义的危险,“这种唯理主义的个人主义还始终隐含有一种演变成个人主义敌对面的趋向,比如说,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同上:4)。“这种伪个人主义在实践中也会导向集体主义。”(同上:6)。哈耶克所批判的集体主义是“整体主义”,从方法论上,后者与唯理主义的个人主义一样,强调社会结构的先在性质,因而是也是一种抽象的,缺乏社会基础的逻辑假定。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个人或社会结构的先在性质,从而为研究自由、个人提供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这一点它与哈耶克有着相似之处。与此同时,它又强调以“现实的个人”为基础,形成个人与社会的基本关 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人的自由的社会性质与历史发展,这样它明确反对哈耶克的自生自发秩序的自由观。
    13 [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3:代译序31.
    14 [捷克]丹尼尔·沙拉汉.个人主义谱系[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
    15 [捷克]丹尼尔·沙拉汉.个人主义谱系[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28.
    16 [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3:6.
    17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39.
    18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55.
    19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302.
    20 [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21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187.
    22 [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255-256.
    23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355.
    24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27-42.
    25 [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77-78.
    26 [美]A.麦金泰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85-93.
    27 何霜梅.正义与社群——社群主义对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3-230.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9
    3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0.
    31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5.
    32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0.
    33 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80-93.
    34 [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3:6.
    3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56.
    3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
    3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1-72.
    40 在伦理学界,人们对伦理与道德的区分对我们思考集体主义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在黑格尔那里,伦理是外在的,是道德在客体上的体现,表现为家庭、市民社会与国家,而道德是主观的、内在的,表现为故意、意图与良心(参见邓晓芒.邓晓芒讲黑格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02-215)。这种区分后来得到学界的逐步认可,并成为分析伦理道德问题的重要基础。就集体主义而言,有集体主义的内在要求,即集体主义道德,是集体主义对个人的道德要求,另一方面是集体主义的伦理基础,即集体主义的社会基础、社会关系和外在必然性。
    4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中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I103b1-3.
    4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中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103b21.
    4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中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I105a16.
    44 高国希.德性的结构[J].道德与文明,2008,(3):37.
    45 [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59.
    46 [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43.
    47 邵士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2005:132.
    4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
    49 王凤良.试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J].理论学刊,1999,(7):42.
    50 夏伟东.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J].教学与研究,1994,(3):44.
    51 陈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J].学术交流,1999,(3):154.
    52 龚乐进.略论集体主义[J].哲学研究,1990,(1):118.
    53 夏伟东.关于集体主义道德理论的若干问题[J].中州学刊,1995,(3):55.
    54 钱广荣.关于坚持集体主义的几个基本理论认识问题[J].当代世界语社会主义,2004,(5):108-109.
    55 王岩.试论社会化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重构[J].哲学研究,2003,(3):10-11.
    56 聂存虎 对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价值观重新建构的几点反思[J].探索,2007,(3):104-105.
    57 张新颜.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之集体主义重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4):31.
    58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3-5.
    59 苏力,陈春声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C].北京:三联书店,2009:101-106.60 [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56.
    61 李惠斌.重读《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关于“私有制”、“公有制”以及“个人所有制”问题的重新解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32.
    6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1-132.
    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6.
    6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874.
    6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1.
    66 在日耳曼的封建制那里,家庭是个人存在的前提,而公社体现为家庭的联合,“实质上,每一个家庭就是一个经济整体,它本身单独地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中心。”(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5)。基于此,日耳曼的个人所有制实质上是家庭所有制,它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时代,而是家庭作为共同体的重要形式构成个人存在的前提,公社本身是一种补充形式。
    6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信用、股份公司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作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在股份公司内,职能已经同资本所有权相分离,因而劳动也已经完全同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剩余劳动的所有权相分离。资本主义生产极度发展的这个结果,是资本再转化为生产者的财产所必须的过渡点,不过这种财产不再是各个相互分离的生产者的私有财产,而是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财产,即直接的社会财产。另一方面,这是再生产过程中所有那些直到今天还和资本所有权结合在一起的职能转化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的单纯职能,转化为社会职能的过渡点。”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私人产业的扬弃;随着它的扩大和侵入新的生产部门,它也在同样的程度上消灭着私人产业。”“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这种工厂表明,在物质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形式的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怎样会自然而然地从一种生产方式中发展并形成起来。”“资本主义的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应当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只不过在前者那里,对立是消极地扬弃的,而在后者那里,对立是积极地扬弃的。”(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95-500)。股份资本是“导向共产主义”的“最完善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31.)。股份公司的发展根源于生产力的社会性,“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是股份公司为资本家所采用的内在根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9.)。与此同时,生产力的社会性也是集体主义发展的根本基础,从而股份公司的发展,进而向工人自己合作工厂的转化,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股份公司在从资本主义所有制向无产阶级所有制变革过程中,起着根本性的中介作用。
    68 王秀华、程瑞山.为政治立“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72-84.
    69 [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8:142.
    70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s values[M]. Beverly Hill, CA, Sage,1980.
    71 Olcay, I, E.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a model and scale of balanced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8,132:95-105.
    72 Triandi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J]. Boulder, CO, Westview,1995.
    73 王永丽,时勘,黄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结构的验证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3,(6):999.
    74 [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58-159.
    75 [美]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70.
    76 [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5.
    77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8-251.
    78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79.
    79 W. Richard Scote.'“组织中的控制系统”,参见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427-433.
    8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95.
    8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97-498、
    82 [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48-50.
    83 参见[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08-215.
    84 参见[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399-400.
    85 Bert Useem. Breakdown Theories of Collective Action[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 Vol.24:215-238.
    86 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4):57.
    87 陈毅.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四种途径[J].长白学刊,2007,(1):59.
    88 Anthony Oberschall. Social Movements:Ideologies, Interests, and Identities[M], New Brunswick (U.S.A.):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3.
    89 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33.
    90 Jon Elster. The Cement of Society:A Study of Social Orde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25.
    91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3.
    92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41.
    93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1):3.
    94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29.
    95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175.
    96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1):6.
    97 杨光斌.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贡献与误区——一种新制度主义的解读[J].教学与研究,2006,(1):64-68.
    98 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的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12-227.
    99 张江华.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J].社会学研究,2007,(5):19.
    100 贺雪峰.退出权、合作社与集体行动的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2006,(1):217.
    101 马彦丽,林坚.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J].经济学家,2006,(2):41-45.
    102 黄祖辉,梁巧.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70.
    103 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J].开 放时代,2008,(3):116.
    104 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J].学海,2009,(4):148.
    105 李超海.农民工参加集体行动及集体行动参加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9,(6):48-52.
    106 翟学伟.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1):123-130.
    107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501.
    108 [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2:233.
    109 [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2:293.
    110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7.
    111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51.
    112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82.
    1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8.
    114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22.
    115 [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24-136.
    116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60-261.
    1 [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88.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90-59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4-105.
    4 王沪宁,林尚立,孙关宏.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88.
    5 结构化理论的经典分析参见安东尼·吉登斯的著述,本文以此为基础并做了一定的修正,以便于能更好地解释集体主义的结构化问题,中国集体主义结构化的结果就是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的形成,集体主义结构化过程就是当代中国集体主义模式不断演进的过程。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7.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4-325.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8.
    9 [英]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参见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29.
    10 [英]安东尼·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参见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31-132.
    11 [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上海:上海泽文出版社,2010:51-52.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01.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2.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f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85.
    16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67.
    17 [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55.
    18 [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5-26.
    19 [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129-135.
    20 参见[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31.
    21 程金生.“个体”的自由与“共同体”的自由——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本质差异[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2):91.
    22 程金生.“个体”的自由与“共同体”的自由——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本质差异[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2):94-95.
    23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222-223.
    24 张文喜.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265.
    25 [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439.
    26 丛杭青,戚陈炯.集体意向性: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J].哲学研究,2007,(6):49-56.
    27 Seumas Miller. Social Action:A Teleological Account[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4.
    28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902.
    29 [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50-851.
    30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34.
    31 参见[瑞]汤姆·R.伯恩斯.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化——行动者、制度与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译序P2.
    32 [瑞]汤姆·R.伯恩斯.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化——行动者、制度与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7.
    33 [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430.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31.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5.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1.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1
    7 参见百度百科.“家庭公社”http://baike.baidu.com/view/302448.htm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0-141.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4-56.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0.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1.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5.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4-765.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5.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0-131
    16 陈锋.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田赋征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5-13.
    17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02-113.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78.
    19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5.
    20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19.
    21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62-63.
    22 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64-66.
    23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2-33.
    24 郭正林.家族的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认同[J].社会主义研究,2002,(6):97.
    25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25.
    26 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30-52.
    27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72.
    28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41.
    29 [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19.
    30 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31 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27.
    32 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17.
    33 周恩来文化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54.
    34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61.
    35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50.
    36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8.
    37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221.
    38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33-134.
    39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1-162.
    40 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07-611.
    41 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612.
    4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5.
    43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2.
    4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9-92.
    45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7.
    46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4-1096.
    4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老一辈革命家手迹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61.
    48 [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5-116.
    49 [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85.
    50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8-645.
    51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78.
    52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250.
    53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0.
    54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6.
    55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7.
    56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05.
    57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3-54.
    58 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323-324.
    59 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91.
    60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231.
    61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15.
    62 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64.
    63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99-303.
    64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35.
    65 国家农委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377-381.
    66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9-116.
    67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18-19.
    68 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472.
    69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3.
    70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8.
    71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61.
    72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6.
    73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47.
    7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48-149.
    7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76 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383.
    77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6-7.
    78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72.
    79 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513.
    80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7-508.
    81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994-995.
    82 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525-526.
    83 沈冲,向熙杨主编.十年来:理论、政策、实践——(资料选编)(二)[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52-55.
    84 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527.
    85 沈冲,向熙杨主编.十年来:理论、政策、实践——(资料选编)(二)[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57.
    86 沈冲,向熙杨主编.十年来:理论、政策、实践——(资料选编)(二)[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66-69.
    87 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06:91.
    88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18.
    89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96.
    90 林尚立.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J].社会,2006,(3):3.
    1 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41
    2 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著.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6.
    3 刘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的过程、机制与动力[J].思想理论教育,2009,(7):45-47.
    4 王蓓.孙中山政治心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63.
    5 参见杰里·温德, 科林·克鲁克.超常思维的力量:与众不同的心智模式改变你的事业和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6.
    6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3-18.
    7 参见[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2.
    8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3.
    9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65-382.
    10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33.
    11 [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
    12 周谠.中国革命的再阐释[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122-125.
    13 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8.
    14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41.
    15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396.
    16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33-335.
    17 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人民公社与“乡村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107.
    18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505.
    19 汤志均主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278.
    20 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798.
    21 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3-84.
    22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48.
    23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65.
    24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28-330.
    25 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53.
    2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252.
    27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37-138.
    28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49.
    29 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38.
    30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16-18.
    31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19.
    32 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23.
    3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259.
    34 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43-45.
    35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19-227.
    36 张江华.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J].社会学研究,2007,(5)
    37 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192-195.
    38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531-532.
    39 汤森、沃马克认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分层观点,特别是其革命价值观的毛泽东主义版本,带有大得多的平均主义色彩。平均主义仍然是中国政治的价值观([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36)。
    40 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人民公社与“乡村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06.
    4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7.
    42 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04.
    43 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03.
    44 参见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50.
    45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97.
    46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66.
    47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04.
    48 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9.
    49 杨继瑞.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J].学术月刊,2010,(2):65.
    50 道格拉斯·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7.
    51 道格拉斯·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5.
    52 国家农委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474-490.
    53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222.
    5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6/content_989.htm
    55 杨继瑞.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J].学术月刊,2010,(2):66.
    56 杨继瑞.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J].学术月刊,2010,(2):64.
    57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440.
    58 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1-63.
    59 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9.
    60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564-565.
    61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224.
    62 [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10.
    63 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N].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0_09/06/2442159_0.shtml
    64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9.
    65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5-156.
    66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2.
    67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62.
    68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2-23.
    69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5.
    70 [美]W·古德.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166.
    71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205.
    72 张新光.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
    73 费孝通.中国绅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52.
    74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41.
    75 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25-26.
    76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29.
    77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79.
    78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180
    79 郭正林.家族的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认同[J].社会主义研究,2002,(6):98.
    80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50.
    81 谢尔登·S.沃林.政治与构想——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90-392.
    82 谢尔登·S.沃林.政治与构想——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400.
    83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58.
    8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7-88.
    8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1.
    86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8.
    87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74-175.
    88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9.
    89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22.
    90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514.
    91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64.
    92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9-130.
    93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59.
    94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67.
    95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24-128.
    96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204.
    97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59.
    98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5.
    99 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86-187.
    100 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40.
    101 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25-226.
    102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65.
    103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59.
    104 彭勃.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6.
    10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39.
    10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6.
    107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32.
    108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3.
    109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5.
    110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8.
    111 朱宗伟.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基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与论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62.
    1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7.
    113 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31.
    11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8.
    1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97.
    1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95.
    117 吴庆田,刘卫平.中国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J].企业经济,2003,(11):20-21.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0.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
    11.拉法格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00.
    13.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14.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5.孙中山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16.毛泽东选集(第一—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8.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9.毛泽东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0.毛泽东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1.毛泽东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2.毛泽东文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4.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6.刘少奇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7.周恩来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8.张闻天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9.邓小平文选(第一—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0.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1.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老一辈革命家手迹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3.[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4.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35.[法]雷蒙·阿隆.论自由[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36.[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7.[英]以赛亚·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38.[法]路易·迪蒙.论个体主义——对现代意识形态的人类学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9.[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0.[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1.[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2.[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经济、科学与政治——哈耶克论文演讲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3.[捷克]丹尼尔·沙拉汉.个人主义谱系[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44.[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5.[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46.[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4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48.[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平等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9.[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0.[美]迈克尔·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51.[美]A.麦金泰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5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3.[美]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88.
    54.[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5.[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56.[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57.[匈牙利]雅诺什·科尔奈.社会主义体制——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58.[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9.[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60.道格拉斯·诺思.理解经济变迁过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1.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62.[美]W·理查德·斯科特.制度与组织——思想观念与物质利益(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3.[美]沃尔特·W.鲍威尔,保罗·J.迪马吉奥主编: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4.[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65.[美]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6.[德]卡尔·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2.
    67.[美]杰弗里·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二卷)——古典思想中的矛盾:马克思和涂尔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68.[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9.汤姆·R.伯恩斯.经济与社会变迁的结构化——行动者、制度与环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0.[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71.[德]诺贝特·埃利亚斯,翟三江等译.个体的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72.[英]罗伯特·莱顿.他者的眼光:人类学理论入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73.[英]安东尼·吉登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权力、财产与国家[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74.[苏]A.B.彼得罗夫斯基,B.B.施巴林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75.[苏]O.A.帕夫洛夫斯基.卢那察尔斯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76.[俄]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7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78.[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
    79.[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0.[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81.[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2.[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3.阿尔蒙德,小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84.斯拉沃热·齐泽克,泰奥德·阿多尔诺等著.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5.杰里·温德,科林·克鲁克.超常思维的力量:与众不同的心智模式改变你的事业和生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86.[美]西达·斯考切波.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7.[美]科恩.论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88.[美]W·古德.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
    89.谢尔登·S.沃林.政治与构想——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0.周谠.中国革命的再阐释[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91.俞吾金.问题域的转换:对马克思和黑格尔关系的当代解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2.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
    93.吴帆.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模式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94.吴忠等著.市场经济与现代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95.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选Ⅱ:社会理论的诸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96.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97.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98.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99.何霜梅.正义与社群——社群主义对罗尔斯为首的新自由主义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0.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从卢梭到罗伯斯庇尔[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01.邓晓芒.邓晓芒讲黑格尔[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2.苏力,陈春声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C].北京:三联书店,2009.
    103.王秀华,程瑞山.为政治立“法”——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4.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5.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的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06.王沪宁,林尚立,孙关宏.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7.张文喜.颠覆形而上学——马克思和海德格尔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8.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9.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10.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11.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12.费孝通.中国绅士[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1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4.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
    115.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6.王贵宸.中国农村合作经济[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6.
    117.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18.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下)[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 社,2008.
    119.国家农委办公厅编.农业集体化重要文献汇编(上、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120.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
    121.马立诚,凌志军.交锋——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122.刘金海.产权与政治——国家、集体与农民关系视角下的村庄经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23.王蓓.孙中山政治心理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24.陈明明主编.共和国制度成长的政治基础[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25.苗月霞.中国乡村治理模式变迁——人民公社与“乡村政治”体制的比较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126.汤志均主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2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28.林尚立.中国共产党与国家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
    129.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130.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131.杨国荣.论个体——个体、个人与自由个性[J].社会科学战线,2009,(1).
    132.李慧凤,蔡旭昶.“共同体”概念的演变、应用与公民社会[J].学术月刊,2010,(6)
    133.潘浩.道德哲学体系中的个体、集体与实体[J].道德与文明,2006,(3)
    134.宋人.恩格斯谈集体主义的一封信[J],道德与文明,1993,(1)
    135.夏伟东.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M].教学与研究,1994,(3)
    136.夏伟东.关于集体主义道德理论的若干问题[J].中州学刊,1995,(3)
    137.陈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坚持集体主义原则[J].学术交流,1999,(3)
    138.钱广荣.怎么看“中国集体主义”——与陈桐生先生商榷[J].现代哲学,2000,(4)
    139.钱广荣.关于坚持集体主义的几个基本理论认识问题[J].当代世界语社会主义,2004,(5)
    140.陈桐生.中国集体主义的历史与现状[J].现代哲学,1999,(4)
    141.刘英杰,贾中海.市场经济与新集体主义[J].理论探讨,2000,(2)
    142.王颖.新集体主义与泛家族制度——从南海看中国乡村社会基本单元的重构[J].战略与管理,1994,(1)
    143.王颖.新集体主义与乡村现代化[J].读书,1996,(10)
    144.秦宣.“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前线,2010,(2)
    145.高国希.德性的结构[J].道德与文明,2008,(3)
    146.王凤良.试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J].理论学刊,1999,(7).
    147.龚乐进.略论集体主义[J].哲学研究,1990,(1)
    148.王岩.试论社会化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重构[J].哲学研究,2003,(3)
    149.聂存虎.对社会转型期集体主义价值观重新建构的几点反思[J].探索,2007,(3)
    150.张新颜.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之集体主义重构[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4)
    151.李惠斌.重读《共产党宣言》——对马克思关于“私有制”、“公有制”以及“个人所有制”问题的重新解读[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3)
    152.王永丽,时勘,黄旭.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结构的验证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3,(6)
    153.刘能.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4,(4)
    154.陈毅.走出集体行动困境的四种途径[J].长白学刊,2007,(1)
    155.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156.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J].社会学研究,2006,(1)
    157.杨光斌.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贡献与误区——一种新制度主义的解读[J].教学与研究,2006,(1)
    158.张江华.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J].社会学研究,2007,(5).
    159.贺雪峰.退出权、合作社与集体行动的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2006,(1).
    160.马彦丽,林坚.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J].经济学家,2006,(2)
    161.黄祖辉,梁巧.小农户参与大市场的集体行动——以浙江省箬横西瓜合作社为例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162.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J].开放时代,2008,(3)
    163.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J].学海,2009,(4)
    164.李超海.农民工参加集体行动及集体行动参加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调查[J].中国农村观察,2009,(6)
    165.翟学伟.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结构——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终结[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1)
    166.程金生.“个体”的自由与“共同体”的自由——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本质差异[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2)
    167.丛杭青,戚陈炯.集体意向性:个人主义与整体主义之争[J].哲学研究,2007,(6)
    168.陈锋.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与田赋征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69.郭正林.家族的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政治文化认同[J].社会主义研究,2002,(6)
    170.林尚立.有机的公共生活:从责任建构民主[J].社会,2006,(3)
    171.张江华.工分制下的劳动激励与集体行动的效率[J].社会学研究,2007,(5).
    172.杨继瑞.中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创新[J].学术月刊,2010,(2)
    173.张新光.质疑“皇权不下县”:基于宏观的长时段的动态历史考证[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74.彭勃.自我、集体与政权:“政治认同”的层次及其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175.朱宗伟.中国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选择——基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市场经济的分析与论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176.吴庆田,刘卫平.中国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J].企业经济,2003,(11)
    177.刘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化的过程、机制与动力[J].思想理论教育,2009,(7)
    178.邵士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集体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5.
    179.郝英奇.管理系统动力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80. Robert Redfield. The Folk Culture of Yuca tan [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1.
    181. Hofstede. Culture's consequences: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work-relates values[M]. Beverly Hill, CA, Sage,1980.
    182. Seumas Miller. Social Action:A Teleological Account[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83. Anthony Oberschall. Social Movements:Ideologies, Interests, and Identities[M], New Brunswick (U.S.A.):Transaction Publishers,1993.
    184. Jon Elster. The Cement of Society:A Study of Social Order[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85. Triandi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J]. Boulder, CO, Westview,1995.
    186. Bert Useem. Breakdown Theories of Collective Action[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998, Vol.24.
    187. Olcay, I, E.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a model and scale of balanced differentiation and integration[J]. 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