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馆宗藩外交研究(1637-1644)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沈馆是1636-1644年之间清与朝鲜宗藩关系体制初创期,极具特色的外交机构。通过对沈馆外交运作机制的研究,可以对既有东亚宗藩体制理论学说,作一定的补充、修正,对推动东亚宗藩体制理论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本文将沈馆置于清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发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沈馆的设立、外交交涉活动,以及撤销前后清与朝鲜的复杂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全文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四章: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同时对与本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介绍,总结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阐明本文的基本思路、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介绍后金(清)与朝鲜宗藩关系形成的过程和沈馆设立的历史背景。清初(后金)与朝鲜的关系发展,经历了较为复杂的历程。16世纪以前,朝鲜将女真视作夷狄,是羁縻、防范的对象。16世纪建州女真的崛起使得东北亚传统的宗藩秩序崩溃,迫使朝鲜不得不调整原有的对北方女真政策,宣祖末期开始在以明朝为中心的东北亚宗藩秩序中,对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实行事大交邻政策。在后金与明的战争中,朝鲜实际上支持明朝。17世纪初萨尔浒战役以后,后金与朝鲜形成交邻关系。朝鲜仁祖利用政变推翻光海君后,极力维护明朝的宗藩秩序。后金为了维护其战略安全,发动丁卯之役,迫使朝鲜与后金结盟为兄弟关系。双方以江华盟约为基础建立相对平等的外交使臣往来制度。在政治关系上,后金则迫使朝鲜保持中立。但是这种兄弟关系仍然没有改变明朝为朝鲜宗主国的事实,双方围绕诸多问题摩擦不断。1636年,后金改名为清朝,发动丙子之役,迫使朝鲜称臣纳贡,承认清朝为宗主国,与明朝断绝关系。根据双方三田渡盟约的条款,朝鲜需向清朝派遣以昭显世子为代表的人质,沈馆外交的出现,正是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
     第二章,主要考察沈馆的建立与内部状况。作为议和条件,清朝提出要将朝鲜国王的长子、次子,以及三公六卿的儿子或弟弟带到清朝做人质。根据这一规定,朝鲜国王的长子、次子及其夫人,三公六卿的子弟,于1637年4月到沈阳入质,1644至45年之间陆续回国,结束人质生活。对于人质在沈阳期间的管理,清朝主要提供住房、供应饮食,朝鲜负责提供衣物、经费,承担一部分饮食。朝鲜入质人员分别居于沈馆与质子馆,其中在两国外交活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沈馆。沈馆下属宰臣、侍讲院、翊卫司、译官、宣传官五个官属机构及官员。这五个部门各有分工,承担着朝鲜与清之间的外交交涉任务。世子在沈阳主要通过清朝户部官员进行交涉活动,并与清朝官员建立一定的私人关系。
     第三章,考察了沈馆的外交活动。在清与朝鲜确立宗藩关系之后,双方围绕三田渡盟约条款的实施,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涉活动,而沈馆人员直接参与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人口刷送、征兵、沈狱三大问题。从具体的交涉活动中可以看出,清与朝鲜之间的交涉主要通过沈馆进行。沈馆人员在交涉活动中,主要承担传达清朝、朝鲜两国的官方信息、探听清朝情报的职责,并代表朝鲜与清朝进行外交事务交涉。清朝视沈馆为朝鲜的代表,令其承担一些具体事务的实施。
     沈馆在处理外交事务时,逐渐建立起由清朝至朝鲜的信息沟通与处理渠道,日益受到清朝的重视,其政治地位不断提高。
     第四章,主要考察沈馆的撤销与宗藩体制的发展。清世祖即位前后,对朝鲜的政策开始缓和,先后减免朝鲜贡物多次,并决定撤销沈馆、放还人质。清朝方面希望通过沈馆培植亲清的继承人,以稳固朝鲜对清朝的臣属关系,将希望寄托于在清朝入质八年的昭显世子。而朝鲜仁祖不愿看到世子及其沈馆人员,依靠清朝结成政治势力,故世子回国两国月以后死亡,世子嫔被处死,昭显世子的三个儿子被流放,其中长子、次子在流放地死亡。
     顺治六年(1649),凤林大君继位,史称孝宗。孝宗在意识形态上要求一雪国耻,脱离对清朝的臣属关系,提出“北伐论”。但此行动还在酝酿过程中,即被清朝通过“六使诘责”事件所打压。同时,朝鲜国内社会经济凋敝,国内反对战乱的呼吁高涨,孝宗的北伐论,以及清谈文人的事大尊周论只能空谈,无法付诸实施。在具体行动上,孝宗仍然对清朝坚持履行臣属义务。清朝对朝鲜采取严密监视的策略,并多次遣人征求物资,延续皇太极时期以威压制的对朝政策。但是,清世祖摆脱多尔衮的摄政,开始亲政以后,以明朝的继承者自居,塑造以礼制为中心的宗藩秩序,朝鲜也逐渐从心态上开始接受清朝的宗主国身份。双方宗藩关系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结语部分主要是综合四章的内容,总结沈馆在清与朝鲜宗藩关系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并对沈馆做出一个总体性的认识。
Shen—Guan was a characteristic diplomatic institution,during the start-up periodof suzerain—vassal relationship system between Qing and Chosen from1636to1644.The study of foreign operational mechanisms of Shen—Guan can make certainsupplementary correction on the existing suzerain—vassal system theories in East Asia,and has important academic value in promoting East Asian system of vassal study. Mypaper places Shen—Guan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vas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Qing and Chosen. Then, it will make a further study on thesetting up, diplomatic activities,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Qing and Chosenaround its revocation.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the body can be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summarizing andintroducing research results concerning with the topics home and abroad, generalizing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larify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framework and researchmethod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at is the process of theformation of vas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er Jin (Qing) and Chosen and theestablishment of Shen—Gua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ter Jin(Qing) and Chosen had experienced a complicated course. Before16th century,Chosen regarded Jurchen as barbarian thus to treat them by means of Jimi (comfortmeasures) and preventing. The rise of Jianzhou Jurchen in16th century madesuzerain-vassal order in Northeast Asia collapse, forcing Chosen adjust the originalnorthern Jurchen policy. In the late period of Seonjo, Chosen exercised a Shih-ta (thePrinciple of Small State Waiting upon the Big One) cross-neighbor policy towards Later Jin established by Nurhachi, with Ming Dynasty as the center of Northeast Asianvassal order.
     In Later Jin’s fighting with Ming, Chosen actually support Ming Dynasty. Afterthe Battle Sarhu in the early17th century, Later Jin formed a cross-neighborrelationship with Chosen. After the coup of overthrowing Gwanghaegu, Injo stronglydefend the suzerain-vassal order of Ming Dynasty. In order to maintain its strategicsecurity, Later Jin launched the Jeongmyo War, forcing Chosen to form the alliance ofbrotherhood with it. Both side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equal diplomatic envoys systembasing on the Ganghwa Covenant. In political relationship, Later Jin forced Chosen toremain neutral. However, this brotherhood still did not change the fact that MingDynasty as the sovereign state of Chosen, the two sides still had friction around a lot ofissues. In1636, Later Jin changed its name into Qing, launching the Byeongja War,forcing Chosen to pay tribute, admitting Qing’s suzerainty, severing relationship withMing. According to the covenant terms by Samjeondo, Chosen should send CrownPrince Sohyun to Qing as a hostage. The appearance of Shen—Guan was the productof this special period.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examin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the internal positionof Shen—Guan. As the conditions, Chosen should send the king's eldest son, secondson and sons or brothers of ministers to Qing as hostages. Under this provision, thesepeople went to Shenyang as hostages in April1637, and returned between1644and1645, ending the life of hostag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hostages in Shenyang,Qing mainly provided housing, food and drinks, while Chosen was responsible forproviding clothing, spending, part of the diet. Hostages were living in Shen—Guan andthe Hostage Hall, while the former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iplomatic activities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Shen—Guan had five official institutions, namely Jaesin(Ranking Civil), Seja sigangwon (Crown Prince Tutorial Office), Sejaik wisa wisu(Guard to the Office of the Crown Prince), Yeokgwan (Translating Official) andSeonjeongwan (Herald). The five departments had their own division of labor,responsible for diplomatic intervention of tasks between Chosen and Qing. In Shenyang, Crown Prince Sohyun carried on activities mainly by the officials of the HuMinistry of Qing, and established a 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officials of Qing.
     Chapter three examines the diplomatic activities of Shen—Guan. After the vassalrelations established between Qing and Chosen and around the implement ofSamjeondo Covenant, the two sides conducted a series of representations. The staffs ofShen—Guan directly involved, the more representative were three major issues,namely, the population sending, conscription and Shen prisons. From the specificactivities of negotiations, we can see, the negotiations between Chosen and Qingwere by Shen—Guan. In negotiation activities, Shen—Guan was mainly responsible toconvey official information of Qing and Chosen, sniffing the intelligence of Qing,carrying on foreign affairs negotiations with Qing on behalf of Chosen. TakingShen—Gua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Chosen, Qing exposed it to some of the specificimplementation of the transaction.In dealing with foreign affairs, Shen—Guangradually established channels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processing fromQing to Chosen, drawing the attention of Qing all the more, so its political statusimproved continuously.
     The fourth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revocation of Shen—Guan and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vassal. After came to the throne, Qingshizu began tocarry out the policy of detente to Chosen, relieving Chosen tribute repeatedly, anddeciding to revoke Shen—Guan and release the hostages. Qing hoped to cultivatepro-Qing heir by Shen—Guan, to stabil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sen vassal andQing, putting their hope on Crown Prince Sohyun, eight-year hostage in Qing. ButChosen Injo did not want to see Crown Prince Sohyun and his Shen—Guan staffrelying on Qing to form political forces, thus after returning two months, he died. Hiswife was put to death. Three sons of him were exiled, among whom the eldest andsecond son died in exile.
     The6th year of Shunzhi (1649), Bongnim Daegun (Prince Bongnim)came tothrone known as Hyojong. He ideologically required of wiping out the nationalhumiliation, getting rid of the vassal relationship with Qing, putting forward "Northern Expedition". However, while this action was still brewing, it was suppressed by Qingin the event of "Six Missionary Criticiz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depression and high appeal against the war made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of Hyojong,as well as literati’s Shita theory could only be talk, and could not be implemented. Inspecific actions, Hyojong still adhered to the vassals obligations to Qing. While Qingtook close surveillance strategy against Chosen, and sent people to seek supplies,continued granville repression policy towards Chosen from Huangtaiji time. However,after getting rid of Duoergun’s regency, Qingshizu began to reign as the successor ofMing, shaping the suzerain-vassal ritual order, thus, Chosen gradually began to acceptfrom the mentality of Qing’s sovereign state identity. The development ofsuzerain-vas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had entered a new stage.
     The conclusion i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former four chapters,summarizing the role and status of of Shen—Guan in Qing and Chosen during thedevelopment of suzerain-vassal relationship, and making an overall understanding ofShen—Guan.
引文
1叶泉宏:《沈馆幽囚记(1637—1645):清鲜宗藩关系建立时的人质问题》,《韩国学报》第18辑,2004年。
    2[韩]宋美龄:《入关前清朝的沈阳馆统治样相》,《明清史研究》,第30辑,2008年。
    3[韩]李恩荣:《朝鲜仁祖代的沈阳馆》(,),淑明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009年。
    4[日]田川孝三:《沈馆考》,《小田先生颂寿记念朝鲜论集》,1934年。
    7王臻:《后金(清)、晚明、朝鲜三角关系与东北亚政治格局》,吉林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
    1孙卫国:《试论清朝对朝鲜国王与使臣的优礼》,《当代韩国》2003年第4期。孙卫国:《试论入关前
    2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
    3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以越境交涉为中心》,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年。
    4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
    5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6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尹德文:《清代沈阳高丽馆遗址考》,《清史研究通讯》1989年第2期。
    7[韩]崔韶子:《明清时代中韩关系史研究》,梨花女子大学出版部,1997年。[韩]宋美玲:《清入关前对朝鲜方针的基本方向——以沈阳日记和沈阳状启为中心》(清入關前—瀋陽日記瀋陽狀啟),明清史学会第17届夏季学术大会,2008年。
    8[韩]李基淳:《仁祖、孝宗代政治史研究》,国学资料院,1998年。
    1[韩]金龙德:《昭显世子研究》,《史学研究》第18辑,1964年。
    4郭强、赵兴元:《昭显世子入质期间在协调中朝关系中的作用》,《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
    5会论文集》,延边大学,2010年。石少颖:《从“郑雷卿案”看沈馆朝鲜陪臣的抗清活动》,《韩国研究论丛》,2012年第1期。
    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1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23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年。
    [日]森冈康:《关于赎还俘虏妇女的离异问题》(贖還被擄婦人の離異問題について),《朝鲜学报》第26辑,1963年。森冈康:《许博的疏文与赎还批判》(上、下)(許博の疏文と贖還批判),《朝鲜学报》第37-40辑,1966年。森冈康:《第二次清军入寇后的朝鲜俘虏买卖》(第二次清軍入寇後の朝鮮人捕擄の売買),《朝鲜学报》第109辑,1984年。森冈康:《关于朝鲜俘虏的清国价格》(朝鮮捕虜の清国の価格について),《东洋学报》第66辑,1985年。
    45[日]田川孝三:《沈馆考》,《小田先生颂寿记念朝鲜论集》,1934年。
    6[日]田川孝三:《关于沈狱问题》(瀋獄問題について)(上),《青丘学丛》第17号,1934年。
    7[韩]朴容玉:《丙子乱被虏人刷还考》,《史丛》1964年第9辑。全信子:《论清第二次征朝与朝鲜女性俘虏》,《满族研究》2002年第3期。
    12刁书仁:《顺康时期李朝与清朝关系探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刘为:《试论摄政王多尔衮的朝鲜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12(明)严从简著,余思黎点校:《殊域周咨录》卷二四《女真》,中华书局,1993年,第734页。
    3丛佩远:《试论明代东北地区管辖体制的几个特点》,《北方文物》1991年第4期,第116页。
    4(明)毕恭等:《辽东志·书序》,《辽海丛书》,辽沈书社,1985年,第384页。
    (明)何乔远撰:《王享记》五《东北夷》,《名山藏》第8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324页。
    1刁书仁:《努尔哈赤崛起与东亚华夷关系的变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3期,第71页。
    2(明)董其昌辑:《神庙留中奏疏汇要·兵部类》卷一《兵部职方司主事叶世英题东夷渐炽可虞》,《续修四库全书》第4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03页。
    3(明)杨道宾:《海建二酋逾期违贡疏》,此文以“礼部言”为名被《明神宗实录》卷四四四“万历三十六年三月丁酉”条摘录。《明神宗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8428页。《明经世文编》卷四五三著录为杨道宾《海建二酋逾期违贡疏》。陈子龙辑:《明经世文编》卷四五三,中华书局,1962年,第4977-4978页。
    4(明)杨道宾:《海建夷贡补至南北部落未明谨遵例奏请乞赐诘问以折狂谋事疏》,引自(明)陈子龙辑:《明经世文编》卷四五三,第4984页。
    5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卷八九《外夷·女直》,天顺五年御制序刊本,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第5页a面。
    6《明太祖实录》卷二二三,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乙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3267页。
    7《明太祖实录》卷六八,洪武四年九月辛未,第1277页。
    8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6页。
    9(清)龙文彬纂:《明会要》卷七七《外蕃一·朝鲜》,中华书局,1956年,第1492页。
    1《朝鲜成宗实录》卷二〇,成宗三年七月十日,第4b页。
    23《朝鲜世祖实录》卷一二,世祖四年四月十三日,第9a页。
    4参见河内良弘:《明代女直史の研究》,同朋舍,1992年,第八章、第十章、第十二章。
    5《明英宗实录》卷三〇二,天顺三年四月庚辰,第6407页。于晓光:《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的交涉研究(1368—1619)》,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616-35页。
    参见孙卫国:《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2期。
    1刁书仁:《努尔哈赤崛起与东亚华夷关系的变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3期,第70-75页。
    2翁独健主编:《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353页;程妮娜主编:《东
    3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5页。
    4《满洲实录》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第21页。
    5敕书之争相关研究,参见三田村泰助:《清朝前史の研究》,东洋研究会,1972年,第127-166页。
    6《满洲实录》卷二,戊子年四月,中华书局,1986年,第72页。(清)彭孙贻撰:《山中闻见录》卷一《建州》,丛书集成续编第24册,上海书店,1994年,第184页。
    1三军大学编著:《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4册,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第477-478页。
    23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356页。
    4《朝鲜宣祖实录》卷一〇九,宣祖三十二年二月二十四日,第37a页。
    5《满洲实录》卷三,己未年八月,中华书局,1986年,第283-284页。
    《朝鲜宣祖实录》卷六五,宣祖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第39a页;卷三〇,宣祖二十五年九月十七日,6第16a页。
    《朝鲜宣祖实录》卷六五,宣祖二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第38页。
    12《朝鲜宣祖实录》卷六九,宣祖二十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第18b页。
    3《朝鲜宣祖实录》卷六九,宣祖二十九年一月三十日,第44b页。
    4《满洲实录》卷二,戊申年三月,中华书局,1986年,第139页。
    1刁书仁:《努尔哈赤崛起与东亚华夷关系的变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3期,第73页。
    2《明神宗实录》卷四八四,万历三十九年六月丁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9122页。
    3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16页。
    4《满洲实录》卷四,乙卯年十一月,中华书局,1986年,第185页。
    1王臻:《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57页。
    2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17页。
    3《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二七,光海君十年闰四月十二日、二十五日、二十七日,第49、120、126页;卷一三六,十一年一月八日,第15页;卷一四三,十一年八月九日,第211页。
    4《朝鲜光海君日记》正草本,卷一二五,光海君十年三月五日,第4页a面;(朝)《备边司誊录》,光海君九年十二月。http://www.history.go.kr/url.jsp?ID=NIKH.DB-bb_001_007_23_3090本文引用的《备边司誊录》均来源于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数据库,不再赘述。
    1《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二八,光海君十年五月二十九日,第252页。
    2《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三三,光海君十年十月十三日,第47页。
    3《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二八、一三三,光海君十年五月二十九日、十月二十二日,第251、80页。
    4《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三三,光海君十年十月二十二日,第80页。
    5《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二七,光海君十年闰四月二十日,第95-96页。
    6《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二七,光海君十年闰四月二十六日,第123页。
    1《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二八,光海君十年五月二十二日,第134页。
    2《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三〇、卷一二八,光海君十年七月四日、五月二十二日,第190、231。
    3《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三〇、一三七,光海君十年七月十四日、十九日、二十三日,十一年二月十三日,第249-250、263、280-282、97-98页。诏书内容参见光海君十一年二月十三日记载。
    1《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三,天命四年三月,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50页。
    2《清太祖武皇帝实录》卷三,天命四年三月,潘喆、李鸿彬、孙方明编:《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51页。
    3《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三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三日、九日,第204、222页。
    4《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三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八日,第219页。
    1《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三九,光海君十一年四月九日、十六日,第221、239页。
    3《满洲实录》卷五,天命四年五月,中华书局,1986年,第257页。
    4《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四二,光海君十一年七月十四日,第142a页。
    5《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四三、一四五,光海君十一年八月八日、十月三日,第206、90页。
    1《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五〇,光海君十二年三月四日,第134页。
    2锦宁防线的具体情况,见李治亭主编:《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426页。
    3《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六六,光海君十三年六月三日,第128页。
    1《朝鲜光海君日记》正草本,卷一八〇、一八一,光海君十四年八月八日、八月二十八日、九月一日,第4b、18b、19a、1a页。
    1《朝鲜光海君日记》中草本,卷一八七,光海君十五年三月十四日,第134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一〇,仁祖三年十月十五日,第18b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三二〇《朝鲜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8304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仁祖元年三月二十七日,第34b页。
    5《清太宗实录》卷二,天聪元年正月丙子,中华书局,1985年,第31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一六,仁祖五年四月一日,第2b-3a页。
    2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4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二日,第22b页。
    4(朝)赵庆男:《乱中杂录》续一《续杂录》一,己未年四月,奎章阁本。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一六,仁祖五年四月一日,第3b-4a页。
    2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38页。
    3《清太宗实录》卷二,天聪元年正月辛巳,中华书局,1985年,第38页。
    4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第10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十五日,第37b-38a页。
    6《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二十一日,第43a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二十一日,第42a页。
    2参见孙卫国:《从正朔看朝鲜王朝尊明反清的正统意识》,《汉学研究》,第22卷第1期,2004年。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一日,第43a、42a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二月二十二日、二十三日,第43ab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三日,第50a、51a页。
    1江华盟约内容,参见《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三日,第50b页。
    2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3页。
    1《清太宗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乙酉,中华书局,1985年,第39-40页。
    2《清太宗实录》卷二,天聪元年三月乙酉,中华书局,1985年,第40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二十一日,第61页。
    4参见宋慧娟:《1627—1636年间后金(清)与朝鲜关系演变新探》,《东疆学刊》2003年第2期;王臻:
    5《后金(清)、晚明、朝鲜三角关系与东北亚政治格局》,吉林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一六,仁祖五年三月二十三日、四月八日,第62a、9a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一六,仁祖五年五月三十日,第39a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一六,仁祖五年六月一日,第39b页。
    5参见《朝鲜国来书簿册》,张存武、叶泉宏编:《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台北“国史馆”,2000年,天聪二年以来的诸条朝鲜国书。
    1江岛寿雄:《天聡年間における朝鮮の歳幣について》,《史淵》101卷,1969年,第39-62页;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第49-51页。
    2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3《朝鲜国王致金汗书:增礼币又为谢金国解送朝鲜越境盗采人事》,张存武、叶泉宏编:《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国史馆,2000年,第177页。
    5《朝鲜国王致金国汗书言坚盟及书头式例事》,张存武、叶泉宏编:《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国史馆,2000年,第61页。
    6《朝鲜国王为索经书事答金汗书又遣使修春信礼兼贺新年》,张存武、叶泉宏编:《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国史馆,2000年,第51页。
    7《朝鲜仁祖实录》卷二一,仁祖七年八月九日,第18b页。
    1《朝鲜国王遣春信使致金汗书又逃人乘机逞乱事》,《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国史馆,2000年,第63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一六,仁祖五年四月一日,第5a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二四,仁祖九年六月十二日,第42b页。
    1交涉详情,参见(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六年五月十七日;《朝鲜仁祖实录》卷一八,仁祖六年二月二十八日、四月十一日,第34ab、48b页。
    2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第79-80页。
    3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8-179页。
    4参见刁书仁:《论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形成与确立》,《扬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王臻:《后金(清)、晚明、朝鲜三角关系与东北亚政治格局》,吉林大学博士后出站报告,2008年。
    1《清太宗实录》卷一四,天聪七年六月丁亥,中华书局,1985年,第194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24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二,仁祖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第10a页。
    5《清太宗实录》卷二七,天聪十年二月,中华书局,1985年,第349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二,仁祖十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二十一日,第10a、9b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二,仁祖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二十五日、二十六日,第9b、10b、11a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二,仁祖十四年二月二十七日、三月三日,第11a、12b页。
    4《清太宗实录》卷二八,天聪十年四月,中华书局,1985年,第372页。
    1《清太宗实录》卷二八,天聪十年四月壬寅,中华书局,1985年,第373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二,仁祖十四年三月一日,第11b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二,仁祖十四年六月十七日,第31a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三,仁祖十四年九月十九日、十月六日,第23a、27b页。
    5《清太宗实录》卷三一,崇德元年十月戊戌,中华书局,1985年,第399页。
    1《清太宗实录》卷三二,崇德元年十一月己巳,中华书局,1985年,第408页。
    2《清皇帝责朝鲜国王败盟诏谕》,张存武、叶泉宏编:《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国史馆,2000年,第197页。
    3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第114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十一日,第6b页。
    1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第140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一月十六日,第8a页。
    3《朝鲜国王上书清皇请免出城、免送斥和臣》,《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国史馆,2000年,第207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一月二十一日,第12b页。
    5《朝鲜国王再申未敢出城理由书》,《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国史馆,2000年,第211页。
    6《朝鲜国来书簿册二》,《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国史馆,2000年,第213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0-241页;《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第19b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1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正月三十日。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3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2-245页。
    1《清太宗实录》卷二八,天聪十年三月乙丑,中华书局,1985年,第358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1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5-16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一五,仁祖五年三月二十六日,第62b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六月十日,第45b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六月十日,第46a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六月十日,第45b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二九,仁祖十二年六月二十日,第24a页。
    1(朝)崔恒等:《经国大典》卷一《吏典·世子侍讲院》,木板本,1613年,第27a-29a;洪凤汉等:《增补文献备考》卷二一八《职官考·侍讲院》,明文堂,1985年,第620-624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一月二十九日,第22b页。
    4(朝)赵庆男:《乱中杂录》续七,《续杂录》四,丁丑(上)。
    5(朝)赵庆男:《乱中杂录》续七,《续杂录》四,丁丑(上)。
    1(朝)《昭显东宫日记》二《昭显分朝日记》,民俗苑,2008年,第615页。
    2《朝鲜仁祖实录》仁祖三年一月九日,第5b页。
    3(朝)赵庆男:《续杂录》四,丁丑(上)。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十二月十六日。
    6(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二月十六日。
    (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6页。
    (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四月十七日、二十五日、二十六日。
    1参见[韩]潘允洪《朝鲜时代备边司研究》绪论,景仁文化社,2003年。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二月五日,第25a页。
    3(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四月十七日。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二月二十日,第29b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四月十七日。
    2(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四月十一日。
    3(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二月十九日、四月十八日、四月十七日。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四月十七日。
    5(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五月二十日。
    6(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八月二十日。
    7《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二月十二日,第26b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二月二十九日、十二月五日、十二月七日。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十二月七日,第39b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5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八月二十日,第20a页。
    5[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536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2(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五月二十日。
    3(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七年三月十二日。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5(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十月十九日。
    1[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一九《沈阳日乘》,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23-25页。
    2(朝)《备边司誊录》,显宗二年辛丑七月二十六日。
    3王明琦:《〈盛京城阙图〉的内容与年代》,《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4期,第54、58页。
    4王明琦:《〈盛京城阙图〉的内容与年代》,《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4期,第54页。
    5尹德文:《清代沈阳高丽馆遗址考》,《清史研究通讯》1989年第2期,第28页。
    6教,为敬称。《吏读集成》,朝鲜总督府中枢院,1937年,第141页。
    7(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4页。此处标点为笔者所加。
    8艾学:《李朝质子在盛京问题的研究——兼谈清初盛京宫廷与李氏朝鲜的关系》,《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92007年第4辑,第99页。
    9参见尹德文:《清代沈阳高丽馆遗址考》,《清史研究通讯》1989年第2期。
    1[韩]李恩荣:《朝鲜仁祖代的沈阳馆》,淑明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0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4页。
    3[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一九《沈阳日乘》,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24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50、70页。
    1《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八月二十九日。
    2[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七《沈阳日记》,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75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崇德五年三月一日,第14a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二十年闰十一月二日。
    2(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四月十七日、十一月二十三日。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13-214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21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仁祖十六年五月二日,第37b页。
    1[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65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09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3页。
    4[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一九《沈阳日乘》,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24页。
    5[韩]金云泰:《朝鲜王朝行政史》(近世篇),博英社,1987年,第83页。
    6[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一九《沈阳日乘》,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28-29页。
    7[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一九《沈阳日乘》,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30页。
    1[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63页。
    2[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五《昭显沈阳日记二》,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142页。
    3[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五《昭显沈阳日记五》,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527页。
    4洪凤汉等:《增补文献备考》卷二二二《职官考·司译院》,明文堂,1985年,第594页。
    1[韩]白玉敬:《朝鲜后期译官的政治动向研究——以明清交替期为中心》,《国史馆论丛》第72辑,1996年,第131页。
    2《通文馆志》卷六《人物·申继黯》,木版本,1881年刊。
    3[韩]金南潤(音译):《丙子胡乱后(1637~1644)朝清关系中“清译”的存在》,《韩国文化》第40辑,2007年,第258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2页。
    5《吏读集成》,朝鲜总督府中枢院,1937年,第92页。
    6(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6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55-256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五月二十日,第29b页。
    3杨海英:《清初朝鲜通事考——以古尔马浑(郑命寿)为中心》,《清史论丛》,2001年,第93-94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五月二十日,第29b页。
    5[韩]白玉敬:《朝鲜后期译官的政治动向研究——以明清交替期为中心》,《国史馆论丛》第72辑,1996年,第145页。
    6《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八,仁祖十七年二月七日,第12b页。
    7(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3页。
    8[韩]白玉敬:《朝鲜后期译官的政治动向研究——以明清交替期为中心》,《国史馆论丛》第72辑,1996年,第144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73-274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1、32页。
    3[韩]李恩荣:《朝鲜仁祖代的沈阳馆》,淑明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47页。
    4[韩]李恩荣:《朝鲜仁祖代的沈阳馆》,淑明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1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500页。
    2(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十二月五日。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07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三九,仁祖十五年四月十八日、仁祖十七年十二月十七日,第45a、24b页。
    5(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
    1[韩]李恩荣:《朝鲜仁祖代的沈阳馆》,淑明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38页。
    2[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七《沈阳日记抄》,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51、53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38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九年三月十八日。
    1权管,是在边境镇堡设置的从九品守将。大吉号里权管,则在平安道昌城县。《增补文献备考》卷二三五《职官考权管》,明文堂,1985年,第740页。
    2[韩]金南润:《丙子胡乱后(1637~1644)朝清关系中‘清译’的存在》,《韩国文化》第40辑,2007年,第268-269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9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第8b页。
    6《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九,仁祖十七年八月二十八日,第12b页。
    7《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二月五日,第25a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2、22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1、21、12、21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八、三五,仁祖十七年一月六日、十五年七月四日,第1a、10b页。(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35页。
    1金命吉是平安道人,自丁卯之役以来,任译官。(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3、105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1页。
    2(朝)《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三六、三八,仁祖十五年一月二日、十六年五月二日、十七年一月二十七日,第1a、37b、4b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四二,仁祖十六年五月二日、十九年十月六日,38a、34a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0、217页。
    2[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七《沈阳日记抄·沈阳入来陪从秩》,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0-42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9-50页。
    2《清太宗实录》卷三四,崇德二年四月甲戌,中华书局,1985年,第441-442页。
    3[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61-462页。
    4[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61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3页。
    2[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91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31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三,仁祖二十年七月十六,第16b页。
    5《沈馆录》,辽海丛书第四册,辽沈书社,1985年,第2787页。
    6(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33、144、53页。
    7[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五《昭显沈阳日记二》,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30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63页。
    2(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五月二十日。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仁祖十六年五月十一日,第40b-41a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31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第38ab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三,仁祖二十年三月四日,第9a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335页。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505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八月十六日。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54页。
    3(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闰四月五日、十二月十七日。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第18b页。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64—265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十二月二日。
    2[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85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八,仁祖十七年一月十九日,第4a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32b页。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7页。
    6[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99-500页。
    7(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7、142页。
    8(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6、28页。
    1[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七《沈阳日记抄》,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50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5、352页。
    3参见叶泉宏:《沈馆幽囚记(1637—1645):清鲜宗藩关系建立时的人质问题》,《韩国学报》第18辑,42004年。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7页。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56-260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43、382、247、165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70页。
    3《沈馆录》,辽海丛书第四册,辽沈书社,1985年,第2787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2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9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8页。
    6(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45页。
    7(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53-155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61—162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15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34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八月四日。
    1《韩国文集丛刊》续二七集《鲁庵集》卷三《野城问答》己卯条,第230下页。G001+KR03-KC.121115.D0.kc_mm_b179_av003_02_003:V1_0.S3.INULL.M01_XML
    2[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七《沈阳日记抄》,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60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五,仁祖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第12b页。《朝鲜孝宗实录》卷八,孝宗三年四月二十六日,第58b页。
    1金钟圆:《初期朝、清关系考察——以丙子胡乱时的被虏人问题为中心》,《历史学报》第71辑,1976年,第55页。
    2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3(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1田川孝三:《关于沈狱问题》(上),《青丘学丛》第17号,1934年,第139-140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1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七月七日,第11a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6、20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仁祖十六年一月十六日,第5b页。
    6(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7(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0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395页。
    2《清太宗实录》卷三六,崇德二年六月,中华书局,1985年,第467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仁祖十六年一月二十二日,第8b页。
    4《清太宗实录》卷三五,崇德二年五月,中华书局,1985年,第451页。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页。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5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8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6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6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4页。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0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7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7—188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8页。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8页。
    6参见[日]森冈康:《关于朝鲜俘虏的清国价格》,《东洋学报》第66辑,1985年。
    7《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闰四月二日,第47a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32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46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3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4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13页。
    2参见(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7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0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一,仁祖十八年十一月五日,第16a页。
    5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第17页。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1-242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1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七月二十三日,第14b页。
    3[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七《使行录》,第190页;(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31-32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十一月十三日。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54页。
    2(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三月二十日。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一,仁祖十八年十一月三日,第15b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六月二十日。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54页。
    6(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54-55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66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67-68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3页。
    1[韩]金龙德:《昭显世子研究》,《史学研究》第18辑,1964年,第446页。
    2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70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69页。
    4《史草》下,五月甲子条。http://www.history.go.kr/url.jsp?ID=NIKH.DB-sa_038_0020_0020_0020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69页。
    6《满洲实录》卷三,万历三十七年二月,中华书局,1986年,第140-141页。
    7董万:《明末清初图们江内外瓦尔喀研究》,《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第71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2页。
    2田川孝三:《关于沈狱问题》(上),《青丘学丛》第17号,1934年,第139-140页。
    3参见金钟圆《初期朝、清关系考察——以丙子胡乱时的被虏人问题为中心》,《历史学报》第71辑,1976年。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六月二十日。
    5(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六月二十日。
    6(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十七年七月二日。
    7(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二十日。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八月三十日,第21a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34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35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2页。
    1参见金钟圆《初期朝、清关系考察——以丙子胡乱时的被虏人问题为中心》,《历史学报》第71辑,1976年。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35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35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一月十三日。
    1(朝)《备边司誊录》,仁祖十六年五月十九日。
    2(朝)《备边司誊录》,仁祖十六年六月十四日。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4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4-75页。
    5(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5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一,仁祖十八年十一月三日,第15b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70页。
    4参见[韩]林基中编:《燕行录25册》卷二五《昭显沈阳日记二》,2001年,第53-54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第18b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二月五日,第4a页。
    2《清世祖实录》卷三,顺治元年四月戊辰,中华书局,1985年,第52-53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八,仁祖二十五年五月八日,第18b页。
    4[日]森冈康:《第二次清军入寇后的朝鲜俘虏买卖》,《朝鲜学报》第109辑,1984年,第34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顺治二年二月一日,第2b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1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三月二十日,第39b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七月四日,第10a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第9a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九月十一日,第23a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第9a页。
    4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73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仁祖十六年二月十日,第16a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五,仁祖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第36b页。
    2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74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86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仁祖十六年五月十一日,第40b页。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6-77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7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7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8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9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9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仁祖十六年六月十九日,第47a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仁祖十六年三月六日,第22a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八月四日。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七月二十七日,第8b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四,仁祖十五年二月九日,第26a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八月九日,第15a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八月一日,第11b页。
    6《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八月一日,第12a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八月十三日,第17b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83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81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八月二十三日条,第19a。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0-91页。
    6(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2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96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七,仁祖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第35a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二月十八日,第12b页。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1页。
    5(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七年十二月四日。
    6《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三月七日,第15b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三月十一日,第17a页。
    2《清太宗实录》卷四四,崇德五年三月辛丑,中华书局,1985年,第678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五月十七日,第28b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85页。
    5《清太宗实录》卷五二,崇德五年六月戊辰,中华书局,1985年,第690页。
    6(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90页。
    7(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90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94页。
    2《清太宗实录》卷五二,崇德五年六月戊辰,中华书局,1985年,第691页。
    3韩明基:《丁卯、丙子胡乱与东亚》,蓝色历史,2009年,第222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九月二十七日。
    5《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第21b页。
    1《清太宗实录》卷五三,崇德五年十月癸未,中华书局,1985年,第705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仁祖十八年五月十日,第27a页。
    3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203页。
    4(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21页。
    5参见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韩]金龙德:《昭显世子研究》,《史学研究》第18辑,1964年,第440-444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75、88页。
    1《清太宗实录》卷五一,崇德五年五月,中华书局,1985年,第684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11-212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12-213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213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一,仁祖十八年十月二十四日,第13b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一,仁祖十八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七日,第17b-18b页。有司堂上:备边司的常任大臣。左相:左议政。
    5《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一,仁祖十八日十一月二十五日,第20a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一月二十日,第3a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76-177页。
    3[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七《沈阳日记抄》,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64-65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三月六日,第8a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五月二十二日,第22a页。
    6[韩]韩国历史研究会17世纪政治史研究班:《朝鲜中期政治与政策:仁祖~显宗时期》,ACANET,2003年,第44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六、四二、三七,仁祖十六年四月十九日、十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十六年八月二十三日,第34a、31a、19a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第39b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八,仁祖十七年二月二十日,第15ab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五月十九日、二十日,第21ab页。
    5(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15页。
    1(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15页。
    2(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24页。
    1崔鸣吉的审讯过程,见《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四,仁祖二十一年一月二十三日,第3a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四,仁祖二十一年十月十日,第36b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八月二十三日,第31a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二,仁祖十九年九月一日,第31b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四,仁祖二十一年八月十八日,第28b页。
    1(朝)《承政院日记》,仁祖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
    1敕书内容参见(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492-494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五,仁祖二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五,仁祖二十二年十二月四日,第64b页。
    2参见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13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五,仁祖二十二年十二月四日,第64b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四五,仁祖十八年二月十八日、二十二年一月二十日,第12b、2b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五,仁祖二十二年十二月六日,第65a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七日,第8a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41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七年七月二日。
    1《朝鲜仁祖实录》卷三九,仁祖十七年七月十四日,第4b页。
    2[韩]李基淳:《仁祖、孝宗代政治史研究》,国学资料院,1998年,第106页。
    3[韩]李恩荣:《朝鲜仁祖代的沈阳馆》,淑明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8页。
    4(朝)《承政院日记》,仁祖十六年一月十八日。
    5《朝鲜仁祖实录》卷四〇、三八,仁祖十八年闰一月六日,十七年三月十三日,第6b、17b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四,仁祖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第46a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四四,仁祖二十三年四月二十六日、二十一年四月八日,第23ab、13a页。
    3(朝)《沈阳状启》,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年,第194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第48b页。
    2《朝鲜孝宗实录》卷八,孝宗三年四月二十六日,第58b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五,仁祖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第5b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五,仁祖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四日,第36a页。
    5李迎春:《朝鲜后期王位继承研究》,集文堂,1998年,第187页。
    6《朝鲜仁祖实录》卷三八,仁祖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第20a页。
    7[韩]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卷二四《昭显沈阳日记一》,东国大学校出版部,2001年,第463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四,仁祖二十一年十月十一日,第37a页。
    2《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四、四五,仁祖二十一年十月十一日、二十二年十二月六日,第37b、65a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五,仁祖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第9b-10a、12b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三月九日,第11a页。
    5《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第48b页。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闰六月二日,第49a页。
    3《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闰六月四日,第53b页。
    4《朝鲜仁祖实录》卷四九,仁祖二十六年九月十八日,第38a页。
    1参见刁书仁:《李朝孝宗“反清复明”活动及其影响》,《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
    2《朝鲜孝宗实录》卷一,孝宗即位年八月二十三日,第42b页。
    3《朝鲜孝宗实录》卷一,孝宗即位年八月二十三日,第42b页。
    1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236页。
    2参考[韩]李基淳:《仁祖、孝宗代政治史研究》,国学资料院,1998年。
    3[韩]《韩国文集丛刊》第115集,《宋子大全》附录卷二《年谱一》,第203上页。G001+KR03-KC.121115.D0.kc_mm_a367_bv002_01_001:V1_0.S3.INULL.M01_XML
    4《朝鲜孝宗实录》卷八,孝宗三年三月二日,第26页。
    5《朝鲜孝宗实录》卷三,孝宗元年三月一日、十六日,第12b、13b、22a页。
    1[韩]《韩国文集丛刊》第115集,《宋子大全》附录卷二《年谱一》,第203上页。G001+KR03-KC.121115.D0.kc_mm_a367_bv002_01_001:V1_0.S3.INULL.M01_XML
    2[韩]《韩国文集丛刊》第96集,《白轩先生集》卷二七〇《状启·湾上秘启》,第182下页。G001+KR03-KC.121115.D0.kc_mm_a341_av027_02_035:V1_0.S3.INULL.M01_XML
    3《朝鲜孝宗实录》卷八、四、十五,孝宗三年四月二十日、元年五月三日、六年八月九日,第50a、4b、14b页。
    1《朝鲜孝宗实录》卷六,孝宗二年六月二十一日,第57b页。
    3参见孝宗军事改革措施参见[韩]韩国历史研究会17世纪政治史研究班:《朝鲜中期政治与政策:仁祖~显宗时期》,ACANET,2003年,第292页;宋亮燮:《孝宗的北伐构想与军备增强策》,《韩国人物史研究》第7号,2007年;柳岳武,张庆锋:《朝鲜孝宗朝清国、朝鲜危机初探》,《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4宋亮燮:《孝宗的北伐构想与军备增强策》,《韩国人物史研究》第7号,2007年,第181页。
    5朝鲜仁祖以降的政治趋势是君权衰弱,朝臣势力增强。参见[韩]韩国历史研究会17世纪政治史研究班:《朝鲜中期政治与政策:仁祖~显宗时期》,ACANET,2003年,第44页。
    1[韩]《韩国文集丛刊》122集,《野堂遗稿》卷二《附录·行状》,第329上页。G001+KR03-KC.121115.D0.kc_mm_a378_av002_01_002:V1_0.S3.INULL.M01_XML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六,仁祖二十三年二月二十二日,第6b页。
    2参见刘为:《试论摄政王多尔衮的朝鲜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1《朝鲜仁祖实录》卷四八、四七、四八、五〇,仁祖二十五年八月十三日、二十四年二月四日、二十五年三月二日、二十七年二月十三日,第29b、6a、7a、6a页。
    2《朝鲜孝宗实录》卷三,孝宗元年三月五日,第16a页。
    3《朝鲜孝宗实录》卷三,孝宗元年三月七日,第17b页。
    1《朝鲜孝宗实录》卷三、五,孝宗元年三月九日、八月二十七日,第20b、3b页。
    2参见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52—361页。
    3(朝)《承政院日记》,孝宗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4参见宋慧娟:《康熙帝对朝鲜政策透析》,《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6期。
    5《朝鲜显宗实录》卷二一,显宗十四年二月十一日,第3b-4a页。
    [1]備邊司謄錄[M].影印本.:國史編纂委員會,1959.http://db.history.go.kr/url.jsp?ID=bb
    [2]朝鮮王朝實錄[M].太白山本.
    [3]承政院日記[M].影印本.:國史編纂委員會,1961—1977.
    [4]崔恒,等.經國大典[M].木板本.1613.
    [5]董其昌辑.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续修四库全书[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重译)满文老档:太祖朝[M].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1978—1979.
    [7]通文館志[M].木板本.1881.
    [8](國譯)通文館志:1[M].影印本.:,1998.
    [9]韓國文集叢刊[M].影印本.:民族文化推進會,1991—2007.
    [10]洪鳳漢,李萬運,朴容大,等.增補文獻備考[M].影印本.:明文堂,1985.
    [11]何乔远.明山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2]蒋良骐.东华录[M].林树惠,付贵九,校点.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1990.
    [13]吏讀集成[M].影印本.:朝鮮總督府中樞院,1937.
    [14]辽东志[G].辽海丛书本.沈阳:辽沈书社,1985.
    [15]辽宁省图书馆古籍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G].沈阳:辽沈书社,1989.
    [16]林基中.燕行錄全集[G].影印本.:東國大學校出版部,2001.
    [17]明实录[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18]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9]明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0]彭孙贻.山中闻见录[M].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94.
    [21]清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1987.
    [22]吳淵.野言記略[M].:國史編纂委員會,2001.http://www.history.go.kr/url.jsp?ID=NIKH.DB-sa_045b_0010_0020_0150
    [23]沈馆录[G].辽海丛书本.沈阳:辽沈书社,1985.
    [24]瀋陽狀啟[M].:京城帝國大學法文學部,1935.
    [25]沈阳状启[M].沈阳: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
    [26]侍講院志[M].:奎章閣,1783.
    [27]倪谦.朝鲜纪事及其他二种[G].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28]严从简著,余思黎点校.殊域周咨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9]孝宗東宮日記[M].影印本.:民俗苑,2008.
    [30]昭显東宮日記一[M].影印本.:民俗苑,2008.
    [31]昭显東宮日記二:昭显分朝日記[M].影印本.:民俗苑,2008.
    [32]昭显瀋阳日記、昭显乙酉東宮日記[M].影印本.:民俗苑,2008.
    [33]鄭昌順,等.同文匯考[M].臺北:圭庭出版社,1978—1980.
    [3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G].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35]尊周彙編[G].稿本.
    [36]张存武,叶泉宏,编.清入关前与朝鲜往来国书汇编[G].台北:“国史馆”,2000.
    [1]白新良.中朝关系史:明清时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2]程妮娜.东北史[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
    [3]杜家骥.八旗与清朝政治论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高明士.天下秩序与文化圈的探索:以东亚古代的政治与教育为中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5]黄枝连.天朝礼治体系研究:朝鲜的儒化情境构造,朝鲜王朝与满清王朝的关系形态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6]坎贝尔.塑造安全[M].李中,刘海青,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克里斯托弗·希尔.变化中的对外政策政治[M].唐小松,陈寒溪,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8]李基白.韩国史新论[M].厉帆,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
    [9]李治亭.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10]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以越境交涉为中心[M].香港: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
    [11]刘家驹.清朝初期的中韩关系[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12]刘厚生.旧满洲档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13]刘为.清代中朝使者往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4]孟森.满洲开国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孟森.明元清系通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6] 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M].阎步克,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7]三军大学.中国历代战争史:14[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9.
    [18]宋慧娟.清代中朝宗藩关系嬗变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19]松浦章.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M].郑洁西,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20]孙玉荣.古代中国国际法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21]孙卫国.大明旗号与小中华意识——朝鲜王朝尊周思明问题研究:1637—1800[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2]王钟翰.清史新考[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23]王臻.朝鲜前期与明建州女真关系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4]王开玺.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5]魏志江.中韩关系史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
    [26]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27]杨联升.国史探微[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28]杨军,王秋彬.中国与朝鲜半岛关系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9]姚念慈.清初政治史探微[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30]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M].罗荣渠,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1]张存武.清韩宗藩贸易:1637—1894[M].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
    [1]艾学.李朝质子在盛京问题的研究——兼谈清初盛京宫廷与李氏朝鲜的关系[C]//武斌.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4.北京:中华书局,2007:98—111.
    [2]刁书仁.明清东北史研究论集[C].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
    [3]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C].杜继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从周边看中国[C].北京:中华书局,2009.
    [5]郭强、赵兴元.昭显世子入质期间在协调中朝关系中的作用[C]//“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延吉:延边大学,2010:73—82.
    [6]李刚.试论清初与朝鲜边务关系的调整——兼谈中朝边民的变动[C]//刘迎胜.中韩历史文化交流论文集:3.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7:322—336.
    [7]李花子.17、18世纪朝鲜使用中国年号问题[C]//刘迎胜.中韩历史文化交流论文集:3.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7:81—94.
    [8]李迎春.柳中郢<燕京行錄>—16世紀朝鮮燕行錄事例[C]//“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蓬莱:山东大学,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组委会,2004:1—7.
    [9]林基中.十七世纪水路《燕行录》与登州[C]//“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蓬莱:山东大学,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组委会,2004:184—192.
    [10]刘家驹.清初政治发展史论集[C].王寿南,陈水逢,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11]刘宝全.仁祖反正后朝鲜使臣请求“封典”一考[C]//“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蓬莱:山东大学,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组委会,2004:182—184.
    [12]松浦章.袁崇焕和朝鲜使节[C]//松浦章.明清时代中国与朝鲜的交流——朝鲜使节与漂着船.台北:乐学书局,2002:1—14.
    [13]孙卫国.登莱事变及其对明、后金与朝鲜的影响[C]//“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蓬莱:山东大学,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组委会,2004:137—148.
    [14]王臻.“丙子之役”及战后清鲜交涉的几个问题[C]//第十一届中国韩国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历史卷.上海:复旦大学,2009:166—176.
    [15]杨海英.清初朝鲜通事考——以古尔马浑(郑命寿)为中心[C]//清史论丛.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88—106.
    [16]张存武.宗藩关系制度的运作——以朝鲜与努尔哈赤的第一次纠纷为例[C]//许倬云.中国历史论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17]张存武.清代中韩关系论文集[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7.
    [18]张婷婷.金尚宪出使明朝的初步研究[C]/“/登州港与中韩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蓬莱:山东大学,蓬莱“和平颂”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盛典组委会,2004:49—56.
    [1]柏松.明清时期朝鲜王朝“华夷观”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刘广铭.朝鲜朝语境中的满洲族形象研究——以十七、十八世纪的使行文学为中心[D].延吉:延边大学,2006.
    [3]娄巍.皇太极时期清朝就朝鲜潜通明朝的交涉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4]任玉雪.清代东北地方行政制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5]石少颖.仁祖时代朝鲜对后金(清)交涉史研究(1623—1649)[D].济南:山东大学,2008.
    [6]王玉杰.清入关前与朝鲜关系研究——兼论山东半岛在明、清、朝鲜关系中的地位[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7]王臻.后金(清)、晚明、朝鲜三角关系与东北亚政治格局[D].长春:吉林大学,2008.
    [8]王茂生.清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空间形态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0.
    [9]王阳.清崇德年间朝鲜质子问题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0.
    [10]杨雨蕾.十六至十九世纪初中韩文化交流研究——以朝鲜赴京使臣为中心[D].上海:复旦大学,2005.
    [11]殷健.沈阳城市形态演进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8.
    [12]岳阳.清代朝鲜赍咨行初探[D].济南:山东大学,2010.
    [13]于晓光.明朝与朝鲜围绕女真问题的交涉研究(1368—1619)[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陈潮.明清之际中韩宗藩关系探索[J].学术论坛,1997(1):97—102.
    [2]陈尚胜.近16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述评[J].当代韩国,2009(3):80—92.
    [3]陈奉林.东方外交史研究初探[J].世界历史,2010(3):51—62.
    [4]丛佩远.试论明代东北地区管辖体制的几个特点[J].北方文物,1991(4):110—144.
    [5]刁书仁.论清朝与朝鲜宗藩关系的形成与确立[J].扬州大学学报,2003(1):73:79.
    [6]刁书仁.顺康时期李朝与清朝关系探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2):124—130.
    [7]刁书仁.努尔哈赤崛起与东亚华夷关系的变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3):69——82.
    [8]葛兆光.地虽近而心渐远——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的中国、朝鲜和日本[J].台湾东亚文明研究学刊,2006(5):275—294.
    [9]韩东育.关于前近代东亚体系中的伦理问题[J].历史研究,2010(6):128—147.
    [10]李春梅“.燕行录”之《昭显沈阳日记》医学资料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13):93—94.
    [11]刘家驹.从朝鲜进金国的礼单与贡单分析两国贸易的物质(1627—1641年)[J].国史馆馆刊复刊,1990(9):15—22.
    [12]刘为.清代中朝宗藩关系下的通使往来[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3):25—36.
    [13]刘为.清代朝鲜使团贸易制度述略——中朝朝贡贸易研究之一[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4):36—47.
    [14]刘为.试论摄政王多尔衮的朝鲜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3):91—102.
    [15]柳岳武,许文霞.清初朝鲜的“倭情报告”政策之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6):75—79.
    [16]柳岳武.清代中期以前中朝宗藩关系下的司法运作之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2):94—101.
    [17]刘乐.从昭显世子两次省亲透视1637——1645年清鲜关系[J].学术探讨,2011(4):268—269.
    [18]陆韧.泛朝政化与史料运用偏差对边疆史地研究的影响——以明代“三征麓川”研究为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1):1—11.
    [19]裴英姬「.燕行學與韓中關係」——韓國明清史學會夏季學術研討會會議紀實[J].明代研究,2008(11):185—197.
    [20]裴英姬.《燕行录》的研究史回顾(1933—2008)[J].台大历史学报,2009(43):219—255.
    [21]戚福康.皇太极统治时期(1627—1644)后金(清)与周边贸易之研究[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7(6):12—15.
    [22]石少颖.从“郑雷卿案”看早期清鲜关系[J].社会科学辑刊,2010(3):200—205.
    [23]石少颖.从“郑雷卿案”看沈馆朝鲜陪臣的抗清活动[J].韩国研究论丛,2012(1):358—381.
    [24]宋慧娟.1627—1636年间后金(清)与朝鲜关系演变新探[J].东疆学刊,2003(2):97—101
    [25]宋慧娟.皇太极三次审理朝鲜“横议大臣”案述论[J].东北史地,2007(6):65—68.
    [26]孙卫国.试论清朝对朝鲜国王与使臣的优礼[J].当代韩国,2003(4):38—41.
    [27]孙卫国.从正朔看朝鲜王朝尊明反清的正统意识[J].汉学研究,2004(1):191:218
    [28]孙卫国.试论朝鲜王朝尊明贬清的理论基础[J].史学月刊,2004(6):44—50.
    [29]孙卫国.试论入关前清与朝鲜关系的演变历程[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2):98—107.
    [30]孙卫国.义理与现实的冲突——从丁未漂流人事件看朝鲜王朝之尊明贬清文化心态[J].汉学研究,2007(2):187—210.
    [31]王明琦.《盛京城阙图》的内容与年代[J].社会科学辑刊,1986(4):54—59.
    [32]叶泉宏.沈馆幽囚记(1637—1645):清鲜宗藩关系建立时的人质问题[J].韩国学报,2004(18):284—299.
    [33]尹德文.清代沈阳高丽馆遗址考[J].清史研究通讯,1989(2):28—29.
    [34]张锋.解构朝贡体系[J].国际政治科学,2010(2):33—62.
    [35]郑容和.从周边视角来看朝贡关系——朝鲜王朝对朝贡体系的认识和利用[J].国际政治研究,2006(1):72—87.
    [1]稲葉岩吉.光海君时代の満鮮関係[M].東京:国书刊行会,1976.
    [2]今村鞆.人參史[M].京都:思文閣,1971(昭和四十六年).
    [3]神田信夫.満学五十年[M].東京:刀水书房,1992.
    [4]河内良弘.明代女真史の研究[M].京都:同朋舎出版,1992.
    [5]浜下武志.朝貢システムと近代アジア[M].東京:岩波书店,1997.
    [6]文玉柱.朝鮮派閥鬥爭史[M].東京:成甲书房,1992.
    [7]三田村泰助.清朝前史の研究[M].東京:东洋研究会,1972.
    [1]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の秩序構造と農業[C]//西嶋定生東アジア史論集:1.東京:岩波书店,2002.
    [2]西嶋定生.東アジア世界と冊封体制[C]//西嶋定生東アジア史論集:3.東京:岩波书店,2002.
    [1]河内良弘.14世紀~17世紀女真の外交文书について[J].,2003(13):1—14.
    [2]鈴木開.一六二〇年の朝鮮燕行使李廷龜一行の交渉活動——光海君时代における対明外交の一局面[J].東洋学報,2009(91):1—29.
    [3]田川孝三.瀋獄問題について(上)[J].青丘學叢,1934(17):116—151.
    [4]寺内威太郎.17世紀前半の朝中関係の一齣—第二次瀋獄を中心に[J].駿台史学,1996(96):61—81.
    [5]三浦国雄.十七世紀朝鮮における正統と異端——宋时烈と尹鐫[J].朝鮮学報,1982(102):191—243.
    [6]森岡康.赎还被掳婦人の離異問題について[J].朝鮮学報,1963(26):56—93.
    [7]森岡康.丁卯の乱後に于ける贖還問題[J].朝鮮学報,1964(32):74—111.
    [8]森岡康.許博の疏文と赎还批判(上)[J].朝鮮学報,1966(37—38):225—253.
    [9]森岡康.許博の疏文と赎还批判(下)[J].朝鮮学報,1966(39—40):238—268.
    [10]森岡康.第二次清軍入寇後の朝鮮人捕虜の売買[J].朝鮮学報,1983(109):29—55.
    [11]森岡康.朝鮮捕虜の清国の価格について[J].東洋学報,1985(66):455—480.
    [12]朴京才.明末清初の互市貿易をめぐる中朝関係の史的考察:中江北関開市を中心として[J].现代社会文化研究,2006(37):115—1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