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通进银台封驳司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宋的通进银台封驳司,是宋神宗元丰改制前重要的中央机关。它呈送臣僚的章奏,发布皇帝的命令,通上下之情,连接皇帝和臣民,在中国古代政治信息传播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北宋前期,它代替给事中行使封驳权,也是中国封驳制度发展史上的一里程碑。它是由宋以前掌控信息的中央机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同时又是和宋初政治尤其是宋太宗时期政治特点紧密相关的产物。
     通进银台封驳司是由总署和下属机构组成的,通进银台封驳司为总署,办公机关在宣徽院北厅,位于皇宫大内。其附属机构有:1、通进司,主要负责把臣僚的奏章直接进呈皇帝:2、银台司,是负责把地方臣僚的奏章传送到通进司,由通进司进呈皇帝;3、看详银台司文字所,主要是对地方进奏院所投进的文书进行审查,定夺是否进呈、以及对公文文书的处理等;4、发敕司,主要负责皇帝命令的发布,并对下发的文书审查、登记;5、门下封驳司,是继承唐朝门下给事中的职能,掌封驳,对皇权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的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对皇帝决策的失误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6、进奏院,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归隶通进银台封驳司,主要负责各州公文的上传下达,以及政治新闻信息的传播。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而正确的决策依赖准确及时的信息,准确及时的信息依赖于信息流通机构,所以通进银台封驳司作为掌控信息的机构,也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职能主要有:1、公文文书的发送;2、公文文书的审查;3、公文文书的保密;4、公文文书的登记、留底、归类、编目、帖写摘要;5、封驳职能;6、谏诤的职能;7、行政监督的职能。特别从其对公文处理看,就已经包括对公文贴写摘要、分类编目、登记留底、检核审查、发放去处等内容,对于现行文书档案制度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通进银台封驳司上述职能的拥有和具体运作,使其成为北宋元丰改制前的重要的中央机构,对北宋前期的政治发挥重要作用。
     通进银台封驳司的长官需要两制以上的官员充任,在元丰改制前,两制以上作为官员资序,是指差遣在三司副使之上、贴职在待制以上、本官在谏议大夫以上的官员,这些都是皇帝的近臣,在宋朝的政治生活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除了具备两制以上的资序外,通进银台封驳司的长官还要遵守宋代的回避制度,就是不得和二府执政大臣有亲属姻亲关系,如有就回避。在任职上,通进银台封驳司的长官多兼职,所兼之职十分广泛,但最主要的兼职有四方面:1、铨选机构(审官院、三班院、吏部流内铨);2、翰林学士和知制诰;3、经筵官;4、纠察在京刑狱司。通过兼职,使其权力进一步扩大,增强了在朝廷中影响力。
     通进银台封驳司的长官往往是宰辅的后备官员,地位显要,为朝廷的重臣。在任职时间上,不久任,不专职,更换频繁,是其任职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职能作用。通进银台封驳司由其长官和附属机构的官吏组成,在北宋前期的中央机构中属于官吏较多、职能较复杂的部门。通进银台司官吏的俸禄待遇,有俸钱、衣赐、添支、傔人衣粮、公用钱、节日赏赐的收入等多项,每一项又分多个等级。通进银台封驳司的官吏构成较复杂,其身份等级有较大差别,因而其俸禄收入也多有不同,这是由宋代官僚等级制度所决定的,是封建王朝等级制在收入上的具体体现。
     从通进银台封驳司的历史地位看,它既是在中国古代封驳制度发展史上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同时也在公文信息传播机构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长期发展演变的产物。但是这一制度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1、通进银台封驳司的封驳之权并非一直实行,出现过中断现象,这样其实际封驳所起到的作用就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2、尽管通进银台封驳司有其封驳职能,但是皇帝和宰相有时破坏封驳制度,使封驳制度无法实行;3、通进银台封驳司官员由于多兼职且任期较短等原因,导致其责任心不强,未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封驳作用;4、通进银台封驳司的封驳之权,在官僚利益集团的斗争中,往往成为党争的工具,而失去封驳的公正性;5、通进银台封驳司官员之间有矛盾,导致封驳不能有效实行。封驳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下形成的自我调节的一种重要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君主专断所带来的危害,使得政治决策相对科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患于未然的作用,但是因为君主专制的权力的至高无上性、排它性和不可分割性,在这种体制下,通进银台封驳司所起的封驳作用又是有限的,这种局限性是封建君主专制所具有的必然结果。
Northern Song's Tongjinyintaifengbosi, was an important central authority before Song Shenzong Yuanfenggaizhi.It sent the officals’Zhangzou, issued the emperor's orders.It was a department from top to bottom, linking the emperor and the subjects, in the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had an important place in history.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which replaced Geishizhong exercise refuting right, it was also a milestone in refuting system developing history of China. It was formed by central authority before Song Dynasty of the controlled information the evolution.Tongjinyintaifengbosi is also related to the early Song Dynast the political particularly Song Taizo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litical production.
     Tongjinyintaifengbosi was made up from the Department and the Secretary of the subsidiary bodies, Tongjinyintaifengbosi was Head office.the office was located in Xunhuibeiyuanting. Its subsidiary bodies were:1,Tongjinsi,it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officals zouzhang that directly sent to the emperor.2,Yintaisi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local Chenlao zouzhang transmitted toTongjinsi 3, Kanxiangyintaisiwenzisuo, mainly focused on local institutions into playing the instruments dropped into a review into whether the decision was, as well as the handling of documents, such as instruments.4, Fachisi was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emperor ordered the release, and the instrument under review, registration. 5,Menxiafengbosi was subglottic Jishizhong inherit the functions of the Tang Dynasty, fortune letters refuting the imperial power to a certain extent bound by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emperor mistakes in decision-making on a proactive role.6,Jinzouyuan, in 1071(Song Shenzong Xining sinian),it is under Tongjinyintaifengbosi. It was responsible for uploading the document states issued, as well as political news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Information is the basis for decision making, and a correct decision to rely on accurate and timely information, accurate and timely information depends on the flowing office of information, so-Tongjinyintaifengbosi as the control of information, it wa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ts main functions are:1,documents senting 2, the review of the documents instruments; 3, the confidentiality of the documents instrument functions; 4, the registration documents instruments, Backup, the classification, cataloguing, dengan written summary functions; 5, refuting functions; 6, the functions of Jian Zheng; 7, the supervisory functions. Especially from the document processing, it has included the document written summary, catalogues, registration and Backup, the review found, places to go, there is a certain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file system instruments. Tongjinyintaifengbosi owners of the above functions specific operation, making it became the important central instruments before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Yuanfenggaizhi.To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 political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Tongjinyintaifengbosi’Senior officials needed Above liangzhi officials Assumption. Before Yuanfenggaizhi,being as officials'order, Above liangzhi were those officials whose status were above Sansifushi, Daizhi and Jianyidaifu, these were the emperor's Jin Chen, they had playe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So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being above Liangzhi's order, Tongjinyintaifengbosi'Senior official should obey the Song Dynasty' Avoidance System,that is to say, they mustn't have the House or Marriage relatives with Erfu Zhizhengdachens,or they may have to evade. In the office, moreTongjinyintaifengbosi'Senior officials have part-time Executive Secretary, and the very broad level, but the most important part-time are four aspects:1, Quanxuanjigou;2, Hanlinxueshi and Zhizhigao; 3, Jingyan officers; 4,Jiuchazaijingxingyusi. Through part-time jobs, they expanded their powers, strengthened influence in the Imperial Court.
     Tongjinyintaifengbosi’Senior officials are often Zaifu's reserve officials, for their prominent status, they were senior official of the Imperial Court.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time, the near term, not full-time, the frequent replacement, which wa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service, to a certain extent, weakened the role of their functions. Tongjinyintaifengbosi was split by the Executive Secretary and the officials of the subsidiary bodies,among the early Northern Song Dynasty's central bodies,it belongs to such a department which officials are more and functions are more complex.As for their treatment of salary, include pension money, clothing thanks more opendings, Jianrenyiliang, utility money, the festive grant revenue items, and each one in several grades. Tongjinyintaifengbosi'officials constitute more complicated, their identities are very different levels, hence its salary income is more different, it was decided by the bureaucratic hierarchy of the Song Dynasty, was the feudal dynasties in the income hierarchy the concrete embodiment.
     considering Tongjinyintaifengbosi’historical status, it not only played a role of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futing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a an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but also was a product of ancient China Officials evolution of the system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But there were limitations, mainly as follows:1,Its refuting right hasn't been implemented, there were interruptions, so the actual refuting role played is to a certain extent restricted; 2, despite Tongjinyintaifengbosi has its functions, the emperor and the prime minister sometimes damage refuting system so that the system can not play proper role; 3, because of part-time jobs and near term, Tongjinyintaifengbosi'Senior officials’responsibility was not strong, and had failed to effectively play its rightful role in refuting closure.4, in the bureaucratic interest groups' struggle, Tongjinyintaifengbosi'refuting right had often become a tool for party struggle, and losen its fairness of refuting.5,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ongjinyintaifengbosi'officials led to refuting right can not be effectively implemented. Refuting system is a system of self-regulation of an important system under absolute monarchy system, to a certain extent,it weakened the arbitrary monarchy damage,led to the making of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relative science, to a certain extent, has played a proactive role, but because of the supremacy of the power of absolute monarchy, exclusive and indivisible, in this system, the refuting role of Tongjinyintaifengbosi is limited, and this limita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feudal autocratic monarchy.
引文
①梁天锡:《宋枢密院制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11月出版。
    ②杨芹:《宋代的通进司及其职能》,《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③傅礼白:《宋朝的章奏制度与政治决策》,载于《文史哲》2004年第四期。
    ①游彪:《宋朝邮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侧面——以进奏院的职责与官方文书的分类为中心》,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②李静、贾红棉:《宋朝的都进奏院和进奏院状》,载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③游彪:《宋代朝廷与地方之间的“文字”传递——围绕邸报及其相关问题而展开》,载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李全德:《封驳制度与北宋政治》,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二届(2006)年会论文。
    ②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宋代卷》,人民出版社1996出版,第140-141页。
    ③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
    ④秦邕江:《试论北宋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学术论坛》1983年第4期。
    ①龚延明:《北宋元丰官制改革论》,《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①朱瑞熙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宋代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②[元]脱脱:《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第3768页。
    ①[宋]王十朋:《梅溪集》卷一《应诏陈弊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卷一二《侍从两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559页
    ③《容斋随笔》三笔卷四《从官事体》,第457页。
    ④《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第3768页。
    ①朱瑞熙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宋代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117页。
    ②[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九宋仁宗至和二年夏四月乙卯条,中华书局校点本,2004年9月第二版,第4332-4333页。
    ③《长编》卷五七宋真宗景德元年九月丁酉条,第1257页。
    ④《长编》卷二七宋太宗雍熙三年六月戊戌朔,第618页。
    ①[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二一《上英宗论兵九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校点本,第1325页。
    ②《宋朝诸臣奏议》卷七二《上哲宗乞行考课监司郡守之法》,第794页。
    ③[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新文丰公司1976年影印本。
    ①[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卷八《门下省》,中华书局1992年校点本,第244页。
    ②唐长孺:《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选自《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45页。
    ③[宋]王明清:《挥麈录》后录卷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8月,第52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一。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二。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五〇《职官考四》,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三之二。
    ③《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考一》。
    ④[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文献通考》卷六〇《职官考十四》。
    ②[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二六《赵普传》,齐鲁书社2000年《二十五别史》校点本,第204页。
    ③《长编》卷二宋太祖建隆二年秋七月戊辰,第49页。
    ①《长编》卷一七宋太祖开宝九年十月乙卯条,第382页。
    ①[宋]李攸:《宋朝事实》卷二《登极赦》,文海出版社1967年出版,第59-60页。
    ②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的政治述略》,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9月出版,第280页。
    ③[宋]王应麟:《玉海》卷一三〇《绍兴内治圣鉴》,广陵书社2003年8月影印本,第2417页。
    ④《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九《齐家》。
    ⑤[宋]苏轼:《苏轼文集》卷一八《赵康靖公神道碑》,中华书局1986年3月校点本,第539页。
    ①[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四部丛刊本。
    ②[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中华书局1989年校点本,第5-6页。
    ③《长编》卷二五宋太宗雍熙元年五月丁酉,第581页。
    ①《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八月丙辰朔,第752页。
    ②《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八月丙辰朔,第752页。
    ①漆侠:《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②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第3页。
    ③张希清:《北宋贡举登科人数考》,《国学研究》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0-411页。
    ④[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一二《炎兴下帜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出版,乙册第516页。
    ⑤[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本,第24页。
    ①陈峰:《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的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长编》卷二二一熙宁四年三月戊子条,第5370页。
    ③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的政治述略》,第415页。
    ①钱穆:《国史大纲》第三六章《传统政治复兴下之君主独裁》,商务印书馆1994年出版,第668-669页。
    ②《燕翼诒谋录》卷五,第46页。
    ③《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第8659页。
    ④[宋]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卷一五《贡院乞逐路取人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校点本,第160页。
    ⑤[宋]蔡襄:《蔡襄集》卷二二《任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校点本,第384页。
    ⑥[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张其凡:《论宋太宗朝的科举取士》,《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①《长编》卷二四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六月戊申,第547页。
    ②《长编》卷一八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春正月戊申,第394页。
    ③《长编》卷一八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春正月戊申,第394页。
    ④《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第3782页。
    ⑤《宋名臣奏议》卷五六《上仁宗乞宣敕并送封驳司审省》, 第618-619页。
    ①[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九《张乖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校点本,第104页。
    ②[宋]祖无择:《龙学文集》卷一五《大宋故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向公神道碑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龙学文集》卷一五《大宋故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向公神道碑铭》。
    ④[宋]张詠:《乖崖集》附录《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中华书局1989年校点本,第153页。
    ⑤《乖崖集》附录《宋故枢密直学士礼部尚书赠左仆射张公墓志铭》,第150页。
    ①刘后滨:《论唐高宗武则天至玄宗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出版,第226页。
    ②《长编》卷四三一宋哲宗元祐四年八月癸卯条,第10409页。
    ③《长编》卷四三一宋哲宗元祐四年八月癸卯条,第10409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82页。
    ①刘后滨:《论唐高宗武则天至玄宗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226-227页。
    ②[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③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3年第24册。
    ④《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第1180页。
    ⑤《贞观政要》卷一。
    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八七《刘袆之传》,中华书局部1975年校点本,第2846页。
    ②《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第1183页-1184页。
    ③《旧五代史》卷一四九《职官志》,第1994页。
    ④《旧唐书》卷四三《门下省》,第1842页。
    ①《长编》卷一二四宋仁宗宝元二年九月丁巳,第2925页。
    ②《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第3767-3768页。
    ③贾玉英:《简论三省制度在宋朝的变化》,《史学月刊》1988年第3期。
    ①[宋]刘挚:《忠肃集》卷五《论役法疏》,中华书局2002年校点本,第97页。
    ②[宋]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一六《上殿论法度札子》,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司马光奏议》卷25《体要疏》,第279页。
    ④邓小南:《“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第251页。
    ①《燕翼诒谋录》卷二,第13页。
    ②《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六月戊寅,第751页。
    ①[宋]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二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本,第264页。
    ③《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71页。
    ①《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271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唐肃宗宝应元年六月甲戌,中华书局1956年6月版,第6125页。
    ③《资治通鉴》卷二二二唐肃宗宝应元年六月甲戌,第6125页。
    ④[宋]陈经:《陈氏尚书详解》卷二《舜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陈氏尚书详解》卷二《舜典》。
    ②[宋]袁燮:《絮斋家塾书钞》卷一《舜典》,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宋]朱熹:《朱子五经语类》卷四五《书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王安石:《周官新义》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宋]郑伯谦:《太平经国书》卷六《内外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阎步克:《帝国开端时期的官僚政治制度—秦汉》,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第51页。
    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九《仲长统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57页。
    ③《后汉书》卷九三《李固传》,第2076页。
    ④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0出版,第109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二一《中书令》,中华书局1988年标点本,第560-561页。
    ②《通典》卷二一《中书令》,第561页。
    ③[唐]房玄龄:《晋书》卷39《荀勖传》,中华书局1972年校点本,第1157页。
    ④[晋]陈寿:《三国志》卷14《蒋济传》,中华书局1960年校点本,第452页。
    ⑤《长编》卷四三一宋哲宗元祐四年八月癸卯条,第10409页。
    ①《通典》卷二一《门下省》,第545页。
    ②《唐六典》卷八《门下省》,第241页。
    ③《玉海》卷一二三《给事黄门》,第2298页。
    ④《通典》卷二一《门下省》,第525页。
    ⑤《旧唐书》卷四三《门下省》,第1842页。
    ①《旧五代史》卷一四九《职官志》,第1993页。
    ②《职官分纪》卷一二《枢密使》,第288页。
    ③《文献通考》卷一二《职官考》。
    ①《宋史》卷一六二《职官二》,第3797-3798页。
    ②[宋]陈祥道:《礼书》卷六二《辨嫡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长编》卷二七宋太宗雍熙三年六月戊戌朔,第618页。
    ②《宋朝事实类苑》卷二《祖宗圣训》,第16页。
    ③《长编》卷三八宋太宗至道元年十二月丙申,第824页。
    ①《长编》卷三六宋太宗雍熙五年五月戊寅,第787-788页。
    ②《长编》卷二二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二月丁酉,第490页。
    ③《长编》卷二八宋太宗雍熙四年秋七月,第638页。
    ④《宋史》卷一五八《选举四》,第3698页。
    ⑤《长编》卷三三宋太宗淳化三年十月戊寅,第740页。
    ⑥《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二月丙戍,第748页。
    ①《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五月丁未,第749页。
    ②《长编》卷二二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九月丙午,第500页。
    ③《群书考索》后集卷七《官制门》。
    ④《涑水记闻》卷三,第57页。
    ⑤《长编》卷二四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己酉,第565页-566页。
    ①《宋史》卷一九九《刑法志一》,第492页。
    ②《宋朝事实类苑》卷二五《审刑院》,第306页。
    ③《涑水记闻》卷三,第57页。
    ④《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三月壬子,第748页。
    ①《长编》卷四〇宋太宗至道二年六月丙寅,第847页。
    ①《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八月丙辰朔,第752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七。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七。
    ①[宋]吕希哲:《吕氏杂记》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长编》卷二二〇宋神宗熙宁四年二月丁卯,第5374页。
    ③[宋]曹彦约:《经幄管见》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3781页。
    ⑤《宋史》卷一六一《职官一》,3781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〇。
    ①《长编》卷三四一宋神宗元丰六年十二月甲申,第8211页。
    ②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中华书局2006年8月校点本,第45页。
    ①宋敏求:《春明退朝录》,中华书局1997年校点本,第27页。
    ②[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中华书局2006年8月校点本,第45页。
    ③《长编》卷六八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癸未,第1523页。
    ④《咸平集》二七《知杂后谢传宣》。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七,第2385页。
    ⑥《文献通考》卷六〇《职官考十四》。
    ①《长编》卷一七二宋仁宗皇祐四年春正月丙寅,第4130页。
    ②[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四五《通进司上书》,中华书局2000年校点本,第637页。
    ③《群书考索》续集卷三五《宋馆阁》。
    ④《咸平集》卷二七《谢内降札子奖谕》。
    ①《宋会要辑稿》仪制七之二三。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
    ③《宋史》卷三二一《郑侠传》,第10436页。
    ④《长编》卷九六宋真宗天禧四年十一月庚午,第2226页。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七一三八,第2390页。
    ⑥《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第45页,
    ①《长编》卷二八二宋神宗熙宁十年五月戊午,第6903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九。
    ③《长编》卷六五宋真宗景德四年六月己未,第1464-1465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八。
    ②《长编》卷三二七宋神宗元丰五年六月乙亥,第7884-7885页。
    ①《长编》卷二一四宋神宗熙宁三年八月戊午朔,第5198页。
    ②《长编》卷二一O宋神宗熙宁三年夏四月乙丑。第5094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九。
    ④《宋会要辑稿》二之四一。
    ①《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第9-10页。
    ②《玉海》卷六六《诏令》。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一。
    ④《长编》卷四七宋真宗咸平三年十一月庚寅,第1033页。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一。
    ⑥《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第10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二。
    ②《长编》卷四八宋真宗咸平四年五月辛卯,第1061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二。
    ④郭东旭:《宋代编敕制度述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⑤郭东旭:《宋代立法简论》,载于《宋朝法律史论》,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第64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二一四三。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三。
    ③《长编》卷三二六宋神宗元丰五年五月丁亥,第7844页。
    ④《长编》卷三六〇宋神宗元丰八年冬十月庚辰,第8615页。
    ①《长编》卷二二〇宋神宗熙宁四年二月丁卯,第5347页。
    ②《长编》卷二三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冬十月己卯,第529页。
    ③《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第3781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五。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八。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八一二九。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四。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四。
    ⑥《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四。
    ⑦《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五。
    ⑧《宋史》卷一六一《职官志一》,第3781页。
    ①[宋]文同:《丹渊集》卷二七《贺斩侬智高表》,四部丛刊本。
    ②[宋]张方平:《张方平集》卷三〇《圣躬痊复贺两府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校点本,第500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五。
    ④《长编》卷一百七十二宋仁宗皇祐四年五月癸酉,第4147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五。
    ①《长编》卷四七宋真宗咸平三年十一月庚寅,第1033。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
    ③《长编》卷七八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六月戊午,第1771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七。
    ①《长编》卷九九宋仁宗乾兴元年十一月癸巳,第2304页。
    ②《长编》卷六八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癸未,第1523页。
    ③《长编》卷一七三宋仁宗皇祐四年冬十月庚寅,第4176页。
    ④《宋会要辑稿》仪制七之一九。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九。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二。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八。
    ④《长编》卷一五六仁宗庆历五年六月戊寅,第3787页。
    ①[宋]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卷五《次韵子瞻武昌西山》,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88-189页。
    ②《长编》卷九〇宋真宗天禧元年秋七月己酉,第2072页。
    ③《咸平集》卷二七《知杂后谢传宣》。
    ④《宋史》卷三二一《郑侠传》,第10435页。
    ①[宋]郑侠:《西塘集》卷一《三月二十六日以后所行事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梦溪笔谈》卷一《官政一》,第14页。
    ③《长编》卷四五七哲宗元祐六年夏四月丁酉,第10939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八一二九。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八。
    ④《宋会要辑稿》仪制七之三一。
    ⑤《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三八《上神宗论关中事宜》,第1548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五。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六一四七。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六。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一。
    ⑤《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八。
    ①《武夷新集》卷四《梁四谏议知凤翔府》。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
    ③《长编》卷二五四宋神宗熙宁七年七月癸卯,第6220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九一三〇。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九。
    ①《通典》卷二一《职官三》,第551页。
    ②《通典》卷二一《职官三》,第551页。
    ③《新唐书》卷四七《百官志》,第1202页。
    ①王雪玲:《论唐代的封驳制度》,《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②《汉书》卷八六《王嘉传》,第3498页。
    ③《后汉书》卷七一《钟离意传》,第1409页。
    ④[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义》卷一〇《制书误辄改定》,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18页。
    ⑤《旧唐书》卷一四八《李藩传》,第3999页。
    ⑥《新唐书》卷一六九《李藩传》,第5148页。
    ⑦《文献通考》卷五〇《职官考四·给事中》。
    ①《职官分纪》卷六《给事中》,第140页。
    ②[宋]岳珂:《愧郯录》卷八《给舍论驳》,四部丛刊本。
    ③《长编》卷八五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冬十月辛卯,第1954页。
    ①《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九月乙巳,第753页。
    ②《长编》卷一宋太祖建隆元年八月甲戌,第21页。
    ③《景文集》卷六二《张尚书行状》。
    ①《长编》卷一九〇宋仁宗嘉祐四年八月癸未,第4586页。
    ②《长编》卷一九二宋仁宗嘉祐五年秋七月甲午,第4635页。
    ③《旧唐书》卷八七《刘袆之传》,第2848页。
    ①《长编》卷八五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冬十月辛卯,第1954页。
    ②[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故事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校点本,第8页。
    ③[宋]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卷五嘉祐五年八月癸亥,中华书局1986年校点本,第320页。
    ①《长编》卷二〇七宋英宗治平三年春正月壬午,第5037页。
    ②《长编》卷二〇七宋英宗治平三年春正月壬午,第5037页。
    ③[宋]李纲:《李纲全集》卷四二《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岳麓书社2004年5月校点本,第508页。
    ④《文忠集》卷一三五《内引札子—首论四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三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②《宋大事记讲义》卷九《给事中》。
    ③《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四《国势》。
    ①《荀子》卷九《臣道篇第十三》,第250页。
    ②《唐会要》卷八五《杂录》,第1556-557页。
    ③《贞观政要》卷二《任贤第三》。
    ④《贞观政要》卷二《任贤第三》。
    ⑤[先秦][佚名]:《孝经》卷七《谏诤章第十五》,《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出版1998年11月出版。第39页。
    ①[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一《郑覃可给事中制》,四部丛刊本。
    ②《长编》卷五一宋真宗咸平五年春正月戊申,第1109-1110页。
    ③[宋]苏颂:《苏魏公文集》卷六〇《太中大夫陈公墓志铭》,中华书局1988年校点本,第912页。
    ④《宋史》卷二九三《王禹偁传》,第9795页。
    ①《宋史》卷二九三《论曰》,第9804页。
    ②《长编》卷四二宋太宗至道三年十一月已已,第889-890页。
    ③《长编》卷五一宋真宗咸平五年夏四月戊子,第1126页。
    ①[宋]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卷一〇咸平五年条《奖用贤臣》,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118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七。
    ①《长编》卷五五宋真宗咸平六年秋七月癸丑,第1208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七一三八。
    ③《长编》卷五宋太祖乾德二年六月庚申,第128页。
    ④《长编》卷三四宋太宗淳化四年九月丙午,第753页。
    ⑤《长编》卷四七宋真宗咸平三年夏四月乙丑,第1013页。
    ⑥《长编》卷一六〇宋仁宗庆历七年五月辛丑,第3876页。
    ①《长编》卷一二三宋仁宗宝元二年五月己亥,第2904页。
    ②[宋]田锡:《咸平集》卷二四《陈州恩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旧五代史》卷一四九《职官志》,第1997页。
    ①《宋史》卷一六二《职官二》,第3811页。
    ②《长遍》卷一六六宋仁宗皇祐元年二月癸卯,第3995页。
    ③杨果:《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第192页。
    ④《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二《三省》。
    ⑤《宋史》卷一六八《职官八》,第3999页。
    ⑥《长编》卷七一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春正月己卯,第1590页。
    ⑦[宋]赵彦卫:《云麓漫抄》卷七,中华书局1996年8月校点本,第115页。
    ①[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上,中华书局1981年校点本,第11页。
    ②《涑水记闻》卷三,第56页。
    ③[宋]欧阳修:《文忠集》附录卷一《十二任谪滁州制词》,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欧阳修全集》卷三九《丰乐亭记》,第576页。
    ①《欧阳修全集》卷四三《外制集序》,第595页。
    ②《欧阳修全集》卷一一四《又论馆阁取士札子》,第1727页。
    ③[宋]黄震:《黄氏日抄》卷六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宋史》卷三二二《齐恢传》,第10448页。
    ⑤《宋史》卷二八七《王嗣宗传》,第9648页。
    ⑥《长编》卷五一宋真宗咸平五年春正月戊申,第1109页。
    ①《长编》卷四八宋真宗咸平四年五月辛卯,第1061页。
    ②《宋史》卷二七七《张鉴传》,第9416页。
    ③《司马光奏议》卷二一《乞分十二等以进退群臣上殿札子》,第43页。
    ④[宋]范公偁:《过庭录》,《彭季长死秦》,中华书局2002年8月校点本,第340页。
    ①《宋史》卷一六八《职官志》,第3999页。
    ②《潞公文集》卷二九《奏除改旧制》。
    ③《涑水记闻》卷三,第52-53页。
    ④《宋朝诸臣奏议》卷四九《上神宗乞降诏督责侍从论朝廷阙失》,第532页。
    ①《长编》卷一三〇宋仁宗庆历元年春正月戊寅,第3085页。
    ②[宋]陈次升:《谠论集》卷三《奏弹曾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范太史集》卷五《辞免翰林学士第四状》。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三之四。
    ②《长编》卷二二八宋神宗熙宁四年十二月癸亥,第5554页。
    ①《小畜集》卷二一《滁州谢上表》。
    ②[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八,中华书局1981年校点本,第7页。
    ③《宋大诏令集》卷二〇三《黜翰林学士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王禹偁制》,第757页。
    ④《小畜集》卷一〇《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
    ①《宋朝事实类苑》卷三〇《词臣神仙之职》,第381页。
    ②《宋朝事实类苑》卷二《祖宗圣训》,第16页。
    ③[宋]曾巩:《元丰类稿》卷二〇《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制》,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本,第320页。
    ①彭龟年:《止堂集》卷二《乞复祖宗旧制重经筵亲儒士夜直之员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止堂集》卷二《乞复祖宗旧制重经筵亲儒士夜直之员疏》。
    ③《长编》卷五二宋真宗咸平五年七月甲寅,第1144页。
    ④《帝学》卷三《宋真宗皇帝》,第150页。
    ⑤《武夷新集》卷一一《故翰林侍读学士正奉大夫尚书兵部侍郎杨公行状》。
    ⑤《止堂集》卷二《乞复祖宗旧制重经筵亲儒士夜直之员疏》。
    ⑦《止堂集》卷二《乞复祖宗旧制重经筵亲儒士夜直之员疏》。
    ①[宋]韩琦:《安阳集》卷七《代书寄大资政春卿侍郎》,巴蜀书社2000年校点本,第299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五之四四。
    ①《宋史》卷一六三《职官三·刑部》,第3858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三之四。
    ③孟宪玉:《北宋的独特司法监督机构—纠察在京刑狱司》,《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
    ④《玉海》卷一六八《淳化审刑院》,第3084-3085页。
    ⑤《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
    ⑥《职官分纪》卷十八《总叙卿》。
    ⑦《宋史》卷一六四《职官四》,第3869页。
    ⑧《欧阳修全集》卷一一四《又论馆阁取士札子》,第1727页。
    ①《宋朝诸臣奏议》卷五六《上神宗论差提举常平官敕不由封驳司》,第623页。
    ②[宋]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王文正公旦全德元老之碑》,文海出版社1961年影印本。
    ③《武夷新集》卷四《奉和翰林诸公贺阁长李公领银台之什》。
    ①《梦溪笔谈》卷一《故事》,第5页。
    ①[宋]文彦博:《潞公文集》卷二九《奏中外官久任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司马光奏议》卷二一《乞分十二等以进退群臣上殿札子》,第43页。
    ③[宋]王安石:《王荆公文集》卷二《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巴蜀书社2005年校点本,第51-52页。
    ①《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上仁宗论致治之道有三》,第2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七。
    ②《归田录》卷上,第3页。
    ③《小畜集》卷二一《滁州谢上表》。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六。
    ①《宋会要辑稿》仪制七之二三。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七。
    ③《梦溪笔谈》卷一《故事》,第5页。
    ④《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一。
    ⑤《宋会要辑稿》职宫二之四二。
    ①《长编》卷二一〇宋神宗熙宁三年夏四月乙丑,第5094页。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九。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四四。
    ①《长编》卷七一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三月戊辰,第1598页。
    ②《职官分纪》卷四四《三班奉职》。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三七一三八。
    ①《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2-4103页;参酌《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一;《宋大诏令集》卷一七八《定百官俸禄诏》。
    ②《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三。
    ③《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2-4103页;参酌《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一。
    ④《宋史》卷一五三《舆服五》,第3571页。
    ⑤《梦溪笔谈》卷一,第14页。
    ①《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九
    ②《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5页。
    ③《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一五。
    ④《宋史》卷一七二《职官十二》,第4144页。
    ⑤《宋会要辑稿》礼六二之二四。
    ⑥《宋会要辑稿》礼六二之二二。
    ⑦《宋会要辑稿》礼六二之二三。
    ⑧《宋史》卷一五八《选举四》,第3708页。
    ⑨《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13页。
    ①《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5-4121页。
    ②《宋史》卷一六九《职官九》,第4066页。
    ③《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7页。
    ④《宋史》卷一七二《职官十二》,第4131页。
    ①《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6页。
    ②《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6页。
    ③《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23页。
    ④《宋会要辑稿》礼二五之一O。
    ⑤《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6页。
    ⑥《宋史》卷一七一《职官十一》,第4106页。
    ⑦《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一六。
    ⑧《宋会要辑稿》礼二五之一〇。
    ⑨《长编》卷七一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三月戊辰,第1598页。
    ⑩《梦溪笔谈》卷二三,第194页。
    ①《宋朝诸臣奏议》卷五六《上太宗论封驳故事》,第618页。
    ②《宋朝诸臣奏议》卷五六《上太宗论封驳故事》,第618页。
    ③《宋朝诸臣奏议》卷五六《上太宗论封驳故事》,第618页。
    ①《朝野类要》卷四《朝报》。
    ②《群书考索》后集卷六《给事中》。
    ③[清]高宗:《历代职官表》卷一九《给事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二《六科给事中》。
    ②《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二《六科给事中》。
    ③《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二《六科给事中》。
    ①[明]方以智:《通雅》卷二四《官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历代职官表》卷二一《通政司》。
    ③[清]张廷玉:《明史》卷七三《职官二》,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第1781页。
    ④《明史》卷七三《职官二》,第1780页。
    ①[明]杨继盛:《杨忠愍集》卷一《请诛贼臣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长编》卷六三宋真宗景德三年五月丙午,第1399页。
    ①《长编》卷八五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冬十月辛卯,第1954页。
    ②《长编》卷一一九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戊申,第2812页。
    ③《长编》卷一八九宋仁宗嘉祐四年夏四月丙子,第4561页。
    ④《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一八《范忠文镇墓志铭》。
    ⑤《长编》卷三七三宋哲宗元祐元年三月丙戌,第9043-9044页。
    ⑥《欧阳修全集》卷六六《上范司谏书》,第974页。
    ①《长编》卷二〇七宋英宗治平三年春正月壬午,第5037页。
    ②《宋朝诸臣奏议》卷五六《上英宗论吕诲等敕不由封驳司》,第621页。
    ③《宋朝诸臣奏议》卷五六《上英宗论吕诲等敕不由封驳司》,第621页。
    ①[宋]包拯:《包拯集》卷二《请复封驳》,黄山书社1999年校点本,第220-221页。
    ②《宋朝诸臣奏议》卷五六《上仁宗乞宣敕并送封驳司审省》,第619页
    ①《南阳集》卷三〇《端明殿学士银青光禄大夫致仕范公神道碑》。
    ②《宋名臣言行录》后集卷五《范镇蜀郡忠文公》。
    ③《传家集》卷七二《范景仁传》。
    ①《长编》卷二一一宋神宗熙宁三年五月乙未,第5121页。
    ②《咸平集》卷二七《奏魏廷式封驳》。
    [1][先秦][佚名]:《孝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11月出版。
    [2][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校点本。
    [3][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4][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校点本。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6][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校点本。
    [7][唐]李林甫等:《唐六典》,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校点本。
    [8][唐]吴兢编着:《贞观政要》,四部丛刊本。
    [9][唐]杜佑:《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标点本。
    [10][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1][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本。
    [12][唐]李肇:《唐国史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3][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部1975年校点本。
    [1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陈祥道:《礼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黄庭坚:《黄庭坚诗集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校点本。
    [17]王溥撰:《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版。
    [18]杨仲良:《皇宋通鉴长编记事本末》,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校点本。
    [19]薛居正:《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
    [20]欧阳修:《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标点本。
    [21]李纲:《李纲全集》,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校点本。
    [2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校点本,2004年9月第二版。
    [23]佚名:《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排印。
    [24]宋祁:《景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5]王称:《东都事略》,济南:齐鲁书社1999年校点本。
    [26]徐自明:《宋宰辅编年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
    [27]沈括:《梦溪笔谈》,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校点本。
    [28]夏竦:《文庄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释文莹:《湘山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本。
    [30]释文莹:《湘山野录续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本。
    [31]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2]释文莹:《玉壶清话》,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本。
    [33]韩维:《南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张泳:《张乖崖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校点本。
    [35]苏颂:《苏魏公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校点本。
    [36]司马光:《涑水记闻》,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校点本。
    [37]苏辙:《龙川别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校点本。
    [38]朱弁:《曲洧旧闻》,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校点本。
    [39]杨亿:《杨文公谈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校点本。
    [40]杨亿:《武夷新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陈次升:《谠论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2]孙逢吉:《职官分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
    [43]毕仲游:《西台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4]陈均:《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12月校点本。
    [45]曾巩:《隆平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46]赵善璙:《自警篇》,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47]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校点本。
    [48]彭龟年:《止堂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49]章如愚:《群书考索》,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0]王安石:《王荆公文集》,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校点本。
    [51]刘挚:《忠肃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校点本。
    [52]胡宿:《文恭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3]蔡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校点本。
    [54]晁补之:《鸡肋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5]张方平:《张方平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10月校点本。
    [56]刘敞:《公是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7]张端义:《贵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8]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8月校点本。
    [59]王硅:《华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0]叶梦得:《石林燕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校点本。
    [61]周必大:《文忠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魏泰:《东轩笔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本。
    [63]岳珂:《愧郯录》,四部丛刊本。
    [64]郑獬:《郧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5]王明清:《挥麈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校点本。
    [66]范祖禹:《帝学》,内蒙古:远方出版社1998年校点本。
    [67]范祖禹:《范太史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8]尹洙:《河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9]袁采:《袁氏世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校点本。
    [70]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校点本。
    [71]杜大硅:《名臣碑传琬琰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1年影印本。
    [72]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校点本。
    [73]陆游:《老学庵笔记》,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校点本。
    [74]黄震:《黄氏日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5]宋庠:《元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6]程颢、程颐:《二程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校点本。
    [77]田锡:《咸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8]吕陶:《净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79]郑樵:《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校点本。
    [80]文同:《丹渊集》,四部丛刊本。
    [81]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校点本。
    [82]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3]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
    [84]林駉:《古今源流至论》,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5]李攸:《宋朝事实》,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86]王应麟:《玉海》,长沙:广陵书社2003年影印本。
    [87]苏轼:《东坡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校点本。
    [88]王栐:《燕翼诒谋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89]朱熹、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
    [90]司马光:《传家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1]司马光:《司马光奏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校点本。
    [92]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校点本。
    [93]王十朋:《梅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4]张端义:《贵耳集》,丛书集成初编本。
    [95]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出版。
    [96]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校点本。
    [97]祖无择:《龙学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8]林之奇:《尚书全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9]陈经:《陈氏尚书详解》,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0]袁燮:《絮斋家塾书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1]黎靖德:《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本。
    [102]王安石:《周官新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3]郑伯谦:《太平经国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4]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5]王禹偁:《小畜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6]程俱:《麟台故事》,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12月。
    [107]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校点本。
    [108]郑侠:《西塘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校点本。
    [109]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0]田锡:《咸平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1]赵彦卫:《云麓漫抄》,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校点本。
    [112]欧阳修:《归田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校点本。
    [113]佚名:《锦绣万花谷》,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4]范公偁:《过庭录》,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校点本。
    [115]文彦博:《潞公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6]曾巩:《元丰类藁》,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7]韩琦:《安阳集》,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校点本。
    [118]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9]赵升:《朝野类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0]包拯:《包拯集》,黄山:黄山书社1999年校点本。
    [121]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校点本。
    [122]吕希哲:《吕氏杂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3][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校点本。
    [124][元]陶宗仪撰:《说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5][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本。
    [126][明]方以智:《通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7][明]杨继盛:《杨忠愍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8][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台北:新文丰公司1976年影印本。
    [129][清]高宗:《历代职官表》,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0][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校点本。
    [131][清]高宗:《续文献通考》,台北:新兴书局1965年出版。
    [1]陈寅恪:《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从稿二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出版。
    [2]邓广铭:《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2期。
    [3]漆侠:《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
    [4]漆侠:《宋太宗第一次伐辽:高梁河之战》,《河北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5]漆侠:《宋太宗雍熙北伐》,《河北学刊》1992年2期。
    [6]漆侠:《宋太宗守内虚外》,《宋史研究论丛》第3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1999年版。
    [7]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8]严耕望:《论唐代尚书省之职权与地位》,《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53年第24册。
    [9]蒋复璁:《宋太宗晋邸慕府考》,台北:《大陆杂志》1965年30卷3期。
    [10]蒋复璁:《宋代一个国策的检讨》,台北:台北编译馆中华丛书《宋史研究集》第一辑1970年版。
    [11]钱穆:《论宋代相权》,台北:台北编译馆中华丛书《宋史研究集》第一辑1970年出版。
    [12]赵铁寒:《关于宋代“强干弱枝”国策管见》,台北:台北编译馆中华丛书《宋史研究集》第一辑1970年出版。
    [13]林天蔚:《宋代相权形成之分析》,台北:台北编译馆中华丛书《宋史研究集》第八辑1976年版。
    [14]陈芳明:《宋代弭兵论的检讨(960-1004)》,台北:台北编译馆中华丛书《宋史研究集》第九辑1977年版。
    [15]林瑞翰:《北宋官制探微》,台北:台北编译馆中华丛书《宋史研究集》第九辑1977年版。
    [16]梁天锡:《宋枢密院制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81年11月版。
    [17]秦邕江:《试论北宋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学术论坛》1983年第4期。
    [18]梁天锡:《论宋代宰辅互兼制度》,台北:台北编译馆中华丛书《宋史研究集》第四辑1986年版。
    [19]贾玉英:《简论三省制度在宋朝的变化》,《史学月刊》1988年3期。
    [20]贾玉英:《宋太宗官制改革》,《宋史研究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1]唐长孺:《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22]郭东旭:《宋代编敕制度述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23]龚延明:《北元丰官制改革论》,《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1期。
    [24]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0出版。
    [25]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26]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7]汪圣铎:《宋真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年出版。
    [28]杨果:《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版。
    [29]张其凡:《宋太宗》,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年出版。
    [30]张其凡:《论宋太宗朝的科举取士》,《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31]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32]刘后滨:《论唐高宗武则天至玄宗时期政治体制的变化》,《唐研究》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出版。
    [33]周宝瑞:《浅论“澶渊之盟”的决策人物之——毕士安》,《河南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34]王瑞来:《“圣相”李沆》,《文史》2000年第3辑总第52辑,北京:中华书局。
    [35]郭东旭:《宋代立法简论》,《宋朝法律史论》,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36]李华瑞:《宋初统治思想》,《宋史论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李静、贾红棉:《宋朝的都进奏院和进奏院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38]刘后滨:《唐代中书门下体制下的三省机构与职权—兼论中古国家权力运作方式的转变》,《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39]陈峰:《北宋潜邸出身武将武将述论》,《漆侠先生纪念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0]何天明:《澶渊议和与王继忠》,《内蒙古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41]邓小南:《近臣与外官:试析北宋初期的枢密院及长官人选》,《宋史研究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2]游彪:《宋朝邮政管理体制的一个侧面——以进奏院的职责与官方文书的分类为中心》,《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3]游彪:《宋代朝廷与地方之间的“文字”传递——围绕邸报及其相关问题而展开》,《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44]傅礼白:《宋朝的章奏制度与政治决策》,《文史哲》2004年第四期。
    [45]陈峰:《北宋武将群体与相权相关问题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46]阎步克:《帝国开端时期的官僚政治制度—秦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47]邓小南:《“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出版。
    [47]王雪玲:《论唐代的封驳制度》,《史学月刊》2005年第9期。
    [48]杨芹:《宋代的通进司及其职能》,载于《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9]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的政治述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9月版。
    [50]李全德:《封驳制度与北宋政治》,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二届(2006)年会论文。
    [51]陈峰:《政治选择与宋代文官士大夫的政治角色—以宋朝的治国方略及处理文武关系方面探究为中心》,《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2]孟宪玉:《北宋的独特司法监督机构—纠察在京刑狱司》,《河北学刊》2007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