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代的君臣冲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君臣冲突,以臣对君主的政治批评为核心,君主常对这种政治批评采取抑制的态度。上述现象绵延不绝地发生于中国古代,进入帝制时代以后,君臣冲突的情状愈发激烈,群臣起而抗争皇帝的情形时有发生。
     在明代,君臣冲突多发,从时间线索上看,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洪武至天顺朝为第一阶段,此时期虽有钱唐、李时勉等人的强谏之举,但君臣冲突的整体声势尚且隐而不显。成化至万历朝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臣或封还君命,或乞休明志,时有群臣“伏阙”之事,海瑞备棺而谏,雒于仁批评神宗酒色财气四病俱全,言辞尖锐。与之相对,明代廷杖之泛滥亦集中于此一时段。廷杖之罚,虽渊源于前代,然明代以其发生次数频繁,涉事人员众多,而更为引人关注。泰昌、天启与崇祯三朝构成第三阶段,在天启初群臣反对熹宗任用魏忠贤的活动中,前此百余年间君臣冲突的余韵,尚有展现。此后,臣对皇帝的抗争气势转弱,直至明亡。总体来看,明代君臣冲突的一般特征如下,第一,君臣冲突多发,大致与明代政治经历相始终。第二,君臣冲突情状激烈,“伏阙”次数之多,规模之大,廷杖之泛滥,构成凸显的时代特点。
     本文在澄清明代君臣冲突基本事实的基础上,解读其政治文化含义,主要回答了如下几个问题:君臣冲突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君臣冲突在何种意义上构成反思专制主义说的一种资源?何以明代君臣冲突在帝制政治史上较为凸显?明代政治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
     第一,导致明代君臣冲突发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君臣双方政治理念存在分歧。在明代,士大夫与皇帝发生冲突,其政治诉求不限于统治上层,而在于对民生、民风问题的深刻关切,展现出关怀民间社会的价值取向。与之相对,明代皇帝虽亦有许多敬天保民的言论,但是通观其政治实践,却时常展现出皇帝至尊、朕即朝廷的理路,展现出一种私天下的取向。私天下观的实质为君本观。民本观与私天下观皆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并不专属于某一身份角色,唯前者在抗争之臣的政治实践中表现的更为清晰,而私天下观在皇帝的政治实践中时有流露。
     第二,专制主义说,是中外学者对中国古代政治的一类看法,内涵复杂。此说含有如下要义:在中国古代,君主权力高度集中,强调臣对君主的服从,工具属性为臣这一政治角色的本质。需要明确的是,本文对专制主义说做出反思,是对这种说法与其描述对象二者之间是否相符的一种考察,而不是否认学者们关于专制主义本身的价值判定。在一般意义上说,当国家权力趋向个人化的专制时,皆不被认同。同时,这种反思也并不是认为臣这一政治角色的全部抗争都先验地具有合理性,此中利害,要回到事实层面做具体化的分析。
     本文对专制主义说的反思,是从君臣关系角度展开的。通过对明代君臣冲突的研究可见,明代士大夫具有较强的政治原则性。首先,在明代的君臣冲突中,“礼”被抗争之臣反复提及,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礼”与“理”二者相通,士大夫据“礼”成“理”,持守理在君上的政治价值观。理在君上观的背后支撑为天下为公观、法祖观与君德观,这三种观念在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着近于公理的地位。在士大夫的观念中,以将顺与匡救并举,为理想的臣道,并不唯以服从君主为是。其次,在明代君臣冲突中,臣这一政治角色展现出积极实践参政权的自觉意识。明代士大夫虽因职官不同,具体政治诉求不一,但就朝廷公共权力分配这一角度看去,都指向反对皇权专制极端化,主张君臣分职、共治天下。臣的这种诉求,并不是要求“虚君”,也远没有走到近代革命党人要求确立分权体制的程度,而是一种臣在文化层面对自身政治权力的正当性确认与有效性的期待。
     在确认明代士大夫具有较强的政治原则性的基础上,就可以看到,君臣之间存在着不以皇帝意愿而消弭的张力,当君权趋向绝对化的时候,总存在一种批评,士大夫构成批评者的主体,在一定程度上说,君臣是相互制约的关系。但是,士大夫的抗争作为约束皇权的一种政治自省模式,又存在着局限,缺乏制度层面的保障,对皇帝的影响有其限度,因此短时段视野下的君主权力或有扩大化情形,此为一种事实。总起来说,中国古代的政治具有相当复杂的纹理,这种复杂性尚有待于深入研究。
     第三,明代君臣冲突情状激烈,在帝制时代较为凸显,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原因与明代国家中枢权力结构设置,鼓励抗争的政治氛围孕育两方面内容关系密切。从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中,亦可以体察明代政治文化的基本精神。首先,明代君臣冲突的激化与废除相制关系甚大。一方面,相对于明代以前的其他朝代,明代缺少皇帝与百官之间的权力缓冲机关。洪武朝以后,皇帝无宰相可以委任责成,士大夫群体的抗争更多地指向了皇帝的德行,施政举措等等。另一方面,明代内阁虽然位处中枢,然终究只能以“备顾问”的名目存在,在阁臣与皇帝间发生的几场冲突中,显现出提升内阁位势的政治诉求。明中叶以后,尤其是神宗清算张居正后,内阁权力往往随阁臣能否得君心,固君宠而沉浮不定,当阁臣以“私”的方式得君之际,则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言路的“公议”,于是,中、下级官员起而批评阁臣谀君,反对皇帝借由阁臣依违,行独断之政。总起来说,各部门官员争取扩大自身参政权的诉求皆指向皇帝,反对皇权专制极端化。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晚明君臣冲突现象的凸显,也是明代废除相制后,国家行政中枢内部权责失序的一种反映。
     其次,对谏臣的赞誉,对建言获罪官员的“起用”要求与同情,对“谏”的正当性的认同等等,以及不计利害,不恤生死的自陈,明代士大夫清晰地表达了对以谏为核心的君臣冲突的肯定态度。这些积极评价君臣冲突的言论,既反映出明代政治文化鼓励政治批评的基本精神,复又弥漫成一种引导建言的政治氛围,士大夫浸润其中,于抗争之事相互援引标榜,视谏诤为实现自身政治价值的重要途径,前朝士大夫的谏君之举,复又对后来士大夫构成激励,风气流转,愈至浓厚,终于呈现为明代士大夫建言之活跃态势。
     鼓励政治批评是明代政治文化的基本精神,具有如下三方面要点,第一,鼓励政治批评的言论普遍存在着,这反映出明代的政治舆论环境其实是较为自由宽松的;第二,从长时段的视野下看去,政治舆论的主导权在臣,而不在君。第三,那些鼓励政治批评言论的得出,所依据的尺度是道德化的。
     本文的延展结论如下,中国的帝制政治,主要是由皇帝政治与士大夫政治相互作用而成的一种独特政治模式,帝制政治不等于皇帝政治。士大夫政治并不具有绝对的合理性,它有着较为理想化的政治愿景,在有些历史时段展现的较为充分,有些历史时段则隐而不显。总体来看,士大夫政治在文化层面的积极价值有三,暨追求实现以民为本的政治目标,鼓励不同位势政治主体间的互动,注重政治道德的养成与自律。
Centered with the political critics of officials that are often suppressed by the monarch, conflicts between the monarch and officials are common in Chinese ancient times. It became severer while entering the imperial times, with grouped officials struggling against the regality.
     Conflicts between the monarch and officials in Ming dynasty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distinguished periods. The first is from reign of Emperor Hongwu to Tianshun, in which, the conflicts were not drastic though strong exhortations were made to the emperors by Qian Tang, Li Shimian and etc. The second stage is from the reign of Emperor Chenghua to Wanli, in which period, officials either rejected emperors’orders or resigned.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often occurred. For example, Hairui pledged his life to make exhortation to the throne; Luo Yuren criticized Emperor Wanli sharply for his lusts for alcohol, beauties,money and irritability. Accordingly, flogging at court, though originated from the former dynasty, is frequented in this period and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The reigns of Emperor Taichang, Tianqi and Chongzhen are the third period. In the wake of officials’exhortation against the employment of eunuch Wei Zhongxian, the tone of conflicts still continued, and weakened later until the collapse of Ming dynast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flicts in Ming dynasty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frequency of conflicts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olitical experience of Ming court; second, the severity of conflicts, the frequency of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and flogging at court are the prominent features of Ming period.
     While clarifying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conflicts between emperors and officials in Ming court and interpreting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 this article also respond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hat is the root cause for the conflicts? In what sense conflicts between emperors and officials constitute the source for the profound consideration of the despotism theory? Why the conflicts in Ming period are comparatively more prominent in the political history of imperialism? What are the fundamental spirits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Ming dynasty?
     First, the root cause for the conflicts in Ming period is the divergence between emperors’political ideas and officials’. Officials’political appeals concerned more about civilians’livelihood and folk custom, instead of limiting to the high-level circle, reflecting their care of civil society. In contrast, though with the claim of worshiping the heaven and protecting civilians, emperors’political practices always follow the logic of“emperor is the highest, emperor represents the court”, revealing the orientation of privatizing the world. The intrinsic feature of privatizing the world is emperor-oriented. Both people-centered and monarch-centered conceptions are highly rooted in historical China, not exclusively endowed for certain social ranks, though the former is more distinct in the political practice of struggling officials while the latter can be seen in emperors’.
     Second, the logic of despotism theory, which is taken as the spirit of political culture of imperial China by many scholars, points toward the conclusion of the over-centralization of monarchical power, the obedience of ministers and their nature as political tools. It should make clear that, other than a denial of the value judgment of despotism itself, this article simply discusses this theory and verify whether it reflects Chinese imperial politics truthfully. In a common sense, it is not acknowledged by modern scholars when the state power goes toward individualized despotism. Meanwhile, this article doesn’t consider all officials’struggles are transcendentally reasonable, which needs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factual le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officials, the theory of despotism is discussed. It can be revealed that, officials in Ming period hold strong political principles. It is evidenced in two points. The first is, officials who made stands against emperors always incited“Common Customs”(Li,礼), which is interlinked with“Reason”(Li,理) in Chinese society. Scholar-bureaucrats reasoned with emperors on the basis of“common customs”, sticking to the political value that“Reason is above Emperor”. The concept of“Reason is above Emperor”is supported by concepts of“All under heaven is equal”,“Sticking to ancestors’precepts”and“Morality of emperor”, of which the position is parallel to the generally acknowledged truths in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n officials’opinion, the ideal manner of officials is to combine obedience and correction of emperors’errors together, instead of only obedience only. Second, officials’political role reflects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of active involvement in political practice. Officials’political pursuits in Ming court are varied according to their offices. Howev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ployment of public power in court, they all oppose the extremity of autocratic monarchy, and assert the separated power and the shared governance of the monarch and officials. Officials didn’t claim for“puppet emperors”, or the decentralized authority system pursued by early modern revolutionary parties, but rather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political power and expectation of the effectiveness. In general, officials in Ming court show their obedience to the emperors while reserve their own principles in great degree.
     After confirming the strong political principles of Ming officials, it can be reflected that, a tension exist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emperors and officials, and goes beyond the control of emperors’wills. There are always critics from ministers when the regality goes toward absolute. Certain mutual restriction is plac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ministers. However, restriction on the regality by officials, which can be taken as a political mode of self-examination, is lack of systematic guarantee. Besides, the effect is limited. In this way, it is evident that, the regality might be exaggerated from a short-run perspective. Chinese imperial politics as a whole is complicated, and further study is expected.
     Third, the prominent phenomena of conflicts in imperial tim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state central power in Ming period and the political atmosphere of encouraging exhortation. The fundamental spirits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Ming period can also be concluded from this third answer:
     To begin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conflicts between emperors and officials is greatly related to the abolishment of the office of prime minister. In one way, there is no buffer between the emperor’s powers and officials’. Exhortations of the official group turned toward emperor’s virtues and political measures and etc. after the reign of Emperor Hongwu, since the office of prime minster was absent. In another way, though the Imperial Grand Secretary was positioned in center of power system, it only played the role of“consultancy”, though the authority of Imperial Grand Secretary was proposed several times to be improved in the conflicts. Since middle Ming, especially after Emperor Wanli punished Zhang Juzheng severely, the power of Imperial Grand Secretary relied heavily on emperors’favor. When the Imperial Grand Secretary won the favor of the emperor in a“private”way with the sacrifice of“public discussion”, all officials in middle and low levels criticized their flatteries, fighting against the sacrifice of officials’political principles for the purpose of supporting emperor’s arbitrary politics. In general, officials in different imperial ministries try to enlarge their political power by going against the extremity of the regality. For this reason, the prominence of the conflicts between emperors and officials is a reflection of the disorder of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central administrative system.
     Also, official’s praises for exhorters, appeals for reinstating officials who were dismissed for exhortation and the recognition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exhortation, these entire express officials’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conflicts centered with their exhortations. Their positive remarks on the conflicts, not only reflect the fundamental spirits of political culture, that is, the encouragement of political critics, but also create an atmosphere of inducing exhortations, in which officials are indulged. Encouraged by exhortations to the throne in former reigns ,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active state of Ming officials’exhortation in latter times, officials praise mutually for their resistance against the emperor, and take exhortation to the throne as the key approach to achieve their own political values.
     Thus, the fundamental spirits of Ming political culture is the encouragement of political critics, of which is composed three points: first, views to encourage critics is popular, showing the free political environment for public opinions; second, from long-run perspective, the power of political public opinions is dominated by officials; third, views that encourage political critics take virtue as the yardstick.
     The article further concludes that, the imperial politics of china is a unique political mode established by the interactive influence of the politics of emperors’and officials’. In addition, imperial politics is not equal to emperors’politics. Scholar-bureaucrats' politics doesn't own absolute legitimacy. It has idealized political vision, which is embodied prominently in certain periods while implicit in other periods. Scholar-bureaucrats' politics has three positive effects, that is, the pursuit of the civilian-oriented political aim, the encouragement of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political subjects and the emphasis on the cultivation and self-discipline of political virtue.
引文
1在追溯“东方专制主义”概念的历史渊源时,许多学者谈到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对僭主政治的论述。亚里士多德的时代早在公元前,他以雅典城邦为研究对象,甚少涉及城邦制以外的政体。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世界虽间有关于专制问题的讨论,但明确涉及中国的此类论述要到18世纪才得以展开,因此本文对“东方专制主义”说的溯源,自18世纪为始。
    2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第八章《三种政体原则的腐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29页。
    3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第三章《三种政体的原则》,第27页。
    4 M·索韦尔认为,“在整个十八世纪作家中的一个主要倾向,就是追随孟德斯鸠把东方专制主义作为欧洲的一个反面模式,概括来说,就是使之不在国内出现这个制度。其中最早的一个作家是爱尔维修”。参见[澳]M·索韦尔:《马克思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史前史》,载于郝镇华编:《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
    5 M·索韦尔认为,“鲍兰格尔也是把东方专制主义这一概念作为反面的例子提供给本国人去考虑的”。参见[澳]M·索韦尔:《马克思主义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史前史》,载于郝镇华编:《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第199页。
    6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71页。
    1 [美]卡尔·A.魏特夫著,徐式谷等译:《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第148页。
    2 [美]卡尔·A.魏特夫著,徐式谷等译:《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第360页。
    3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说的知识考古》,载于《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
    4日知:《东方专制主义问题——政治学、历史学二千多年来的误解》,载于《中西古典学引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5页。
    1 [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5、6页。
    2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参见[美]列文森著,郑大华等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参见[美]墨子刻著,颜世安等译:《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参见[美]狄百瑞著,黄水婴译:《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参见[美]余英时:《“君尊臣卑”下的君权与相权——“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载于《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 [美]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74、175页。
    5刘泽华:《王权主义的刚柔结构》,载于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6刘泽华、王连升:《先秦时代的谏议理论与君主专制主义》,载于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第144页。
    7参见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参见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3尤淑君:《名分礼秩与皇权重塑:大礼议与嘉靖政治文化》,台北:政治大学史学丛书2006年版,第20页。
    4张显清:《明嘉靖“大礼议”的起因、性质和后果》,载于《史学集刊》1988年第4期。
    5邓志峰:《谁与青天扫旧尘——“大礼议”思想背景新探》,载于《学术月刊》1997年第7期。
    6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尤淑君:《名分、礼秩与皇权重塑:大礼议与嘉靖政治文化》,台北:政治大学史学丛书2006年版。
    2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何孝荣:《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载于《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4胡凡:《立储之争与明代政治》,载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5南炳文、李小林:《关于万历时期的矿监税使》,载于《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3期。
    6黄启臣:《万历年间矿业政策的论争》,载于《史学集刊》1988年第3期。
    7杨涛:《万历矿税大兴对官员的残害及其影响》,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8李媛:《弘治初年祀典厘正论初探》,载于《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2期。
    9谢贵安:《论明代儒臣与宦官在皇帝娱乐中的影响和较量》,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
    1曹国庆:《明代的廷杖》,载于《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
    2廖元琨:《锦衣廷杖与明代官僚心态》,载于《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徐春燕:《明代廷杖探析》,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4张晓雷:《明代廷杖及其社会反应》,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萧慧媛:《明代官员的乞休致仕——官场困局下求退告归的时代现象》,博士学位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2005年。
    6蔡明伦:《论明万历中后期言官对神宗的批判》,载于《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7林丽月:《明末东林运动新探》,博士学位论文,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84年。
    8邱江宁:《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从文化角度看晚明东林党人》,载于《浙江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9参见[日]小野和子著,李庆、张荣湄译:《明季党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74页。
    10杨园园:《东林运动与明代士大夫政治的终结》,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参见[日]沟口雄三著,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482、484页。
    2商传:《明代的社会主导群体》,载于《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3商传:《从“口喃耳语”到“抵掌剧谈”——晚明专制政治的松动与早期人文主义》,载于《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
    1张廷玉:《明史》卷139《钱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82页。
    2张廷玉:《明史》卷139《王朴传》,第3999页。
    3张廷玉:《明史》卷139《王朴传》,第4000页。
    4朱元璋语:载于李东阳:《明会典》(正德)卷2《皇明祖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375册,第13页。
    5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62《尹昌隆传》,第4397页。
    1张廷玉:《明史》卷163《李时勉传》,第4422页。
    2《明宣宗实录》卷47,宣德三年九月乙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3谈迁:《国榷》卷24,正统三年十二月己卯,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564页。
    4《明英宗实录》卷106,正统八年七月戊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5张廷玉:《明史》卷170《于谦传》,第4545页。
    1张廷玉:《明史》卷180《魏元传》,第4773页。
    2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三》,第2331页。
    3商辂:《革西厂疏》,载于黄训编:《名臣经济录》卷1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201册,第247页。
    4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5《史乘考误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167册,第322页。
    5张廷玉:《明史》卷176《商辂传》,第4691页。
    6《明神宗实录》卷225,成化十八年三月壬申。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7《明神宗实录》卷225,成化十八年三月壬申。
    8张廷玉:《明史》卷304《梁芳传》,第7781页。
    1张廷玉:《明史》卷307《李孜省传》,第7882页。
    2张廷玉:《明史》卷307《李孜省传》,第7882页。
    3张廷玉:《明史》卷307《李孜省传》,第7882页。
    4张廷玉:《明史》卷167《袁彬传》,第4510、4511页。
    5张廷玉:《明史》卷300《周能传》,第7672页。
    6张廷玉:《明史》卷174《杭雄传》,第4652页。
    7明代皇庄始于何时,学界有永乐说、洪熙说、成化说等,本节主旨不考证皇庄源流,因关涉庄田而起的君臣争执多在成化以后,故本文用成化说。
    8张廷玉:《明史》卷77《食货一》,第1886页。
    9《明宪宗实录》卷77,成化六年三月甲申。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10《明宪宗实录》卷82,成化六年八月壬申。
    11《明宪宗实录》卷106,成化八年七月庚戌。
    12《明宪宗实录》卷106,成化八年七月庚戌。
    13《明宪宗实录》卷202,成化十六年四月壬戌。
    14《明宪宗实录》卷203,成化十六年五月庚寅。
    1张廷玉:《明史》卷181《刘健传》,第4813页。
    2张廷玉:《明史》卷181《刘健传》,第4816页。
    3张廷玉:《明史》卷203《刘玉传》,第5354页。
    4张廷玉:《明史》卷188《张钦传》,第4999页
    5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49《江彬奸佞》,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26页。
    6张廷玉:《明史》卷189《夏良胜传》,第5021页。
    7张廷玉:《明史》卷189《夏良胜传》,第5021页。
    1张廷玉:《明史》卷190《杨廷和传》,第5038页。
    2张廷玉:《明史》卷192《杨慎传》,第5082页。
    3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91《何孟春传》,第5068页。
    4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91《何孟春传》,第5068页。
    5海瑞:《治安疏》,载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30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55页。
    1《明神宗实录》卷74,万历六年四月丙午。
    2《明神宗实录》卷74,万历六年四月丙午。
    3《明神宗实录》卷74,万历六年四月丙午。
    4《明神宗实录》卷184,万历十五年三月癸卯。
    5《明神宗实录》卷214,万历十七年八月辛巳。
    6《明神宗实录》卷399,万历三十二年八月甲辰。
    7事见《明神宗实录》卷154、186、191、211、263、364、373、377、394、399、571。
    8张廷玉:《明史》卷81《食货五》,第1971页。
    9张廷玉:《明史》卷20《神宗一》,第278页。
    10张廷玉:《明史》卷20《神宗一》,第278页。
    11《明神宗实录》卷348,万历二十八年六月丁丑。
    1张廷玉:《明史》卷235《王汝训传》,第6119页。
    2《明神宗实录》卷334,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戊子。
    3张廷玉:《明史》卷81《食货五》,第1972页。
    4《九卿公疏》,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29《矿税》,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468册,第236页。
    5张廷玉:《明史》卷97《艺文二》,第2385页。
    6王家屏:《王文端公集·奏疏》卷1《请御朝讲发章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149册,第487页。
    7张廷玉:《明史》卷240《朱国祚传》,第6250页。
    8张廷玉:《明史》卷234《李懋桧传》,第6095页。
    9王家屏:《王公端公集·尺牍》卷4《答王龙□方伯》,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49册,第642页。
    10申时行:《赐闲堂集》卷36《答赵定宇祭酒》,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134
    1钱一本:《国本已定复摇直剖愚衷以开悟圣心疏》,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3《国本》,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册,第199页。
    2《明神宗实录》卷508,万历四十一年五月辛未。
    3张廷玉:《明史》卷220《李汝华传》,第5807页。
    4张廷玉:《明史》卷231《钱一本传》,第6041页。
    5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35《陆大受传》,第6130页。
    6张廷玉:《明史》卷226《吕坤传》,第5943页。
    7张廷玉:《明史》卷237《姜志礼传》,第6169页。
    8张廷玉:《明史》卷82《食货六》,第1989页。
    9张廷玉:《明史》卷82《食货六》,第1994页。
    1事见张廷玉:《明史》卷82《食货六》,第1994页。
    2《明神宗实录》卷89,万历七年七月乙丑。
    3参见张廷玉:《明史》卷226《吕坤传》、卷229《丁此吕传》、卷227《萧廪传》、卷234《潘士藻传》、卷237《包见捷传》、卷257《董汉儒传》。
    4张廷玉:《明史》卷219《赵志皋传》,第5775页。
    5《明世宗实录》卷246,嘉靖二十年二月丙寅。
    6《明神宗实录》卷4,隆庆六年八月癸亥。
    7《明神宗实录》卷210,万历十七年四月壬寅。
    8《明神宗实录》卷214,万历十七年八月甲申。
    9张廷玉:《明史》卷227《谢杰传》,第5967页。
    1王家屏:《王文端公集·奏疏》卷1《请御朝讲发章疏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49册,第487页。
    2冯琦:《宗伯集》卷59《为病危恋主恭进微言恳乞圣明省览大修德政以慰舆情以补未报深恩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集部第16册,第35页。
    3阮元校刻:《春秋左传正义》卷3《隐公三年至五年》,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26页。
    4神宗未亲行的庙礼为:万历五年孟冬,万历七年孟夏、孟冬、岁暮,万历十二年岁暮,万历十四年孟春、孟冬,
    万历十五年孟冬,万历十六年岁暮。
    5《明神宗实录》卷334,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丙戌。
    6《明神宗实录》卷553,万历四十五年正月戊子。
    7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34《卢洪春传》,第6092页。
    8张廷玉:《明史》卷189《赞》,第5028页。
    1张廷玉:《明史》卷209《赞》,第5545页。
    2张廷玉:《明史》卷22《熹宗》,第299页。
    3张廷玉:《明史》卷216《蔡毅中传》,第5714、5715页。
    4张廷玉:《明史》卷22《熹宗》,第303页。
    5《明熹宗实录》卷62,天启五年八月壬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6《明熹宗实录》卷66,天启五年十二月乙酉。
    7《明熹宗实录》卷67,天启六年正月戊午。
    8张廷玉:《明史》卷22《熹宗》,第304页。
    9张廷玉:《明史》卷306《顾秉谦传》,第7846页。
    1张廷玉:《明史》卷308《温体仁传》,第7935页。
    2张廷玉:《明史》卷308《温体仁传》,第7936页。
    3谈迁:《国榷》卷90,崇祯二年十一月戊戌,第5503页。
    
    1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68《刘吉传》,第4528页。
    2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85《贾俊传》,第4896页。
    3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82《王恕传》,第4834、4835页。
    1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82《王恕传》,第4836页。
    2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86《韩文传》,第4914、4915页。
    3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81《刘健传》,第4814页。
    4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81《李东阳传》,第4824页。
    5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84《傅珪传》,第4885页。
    6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90《石玠传》,第5050页。
    7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88《张钦传》,第4999页。
    8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91《汪俊传》,第5060页。
    9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90《杨廷和传》,第5038页。
    10事见张廷玉:《明史》卷308《严嵩传》,第7915页。
    11事见张廷玉:《明史》卷194《秦金传》,第5144页。
    12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09《杨最传》,第5516页。
    1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13《徐阶传》,第5634页。
    2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21《郝杰传》,第5822页。
    3事见张廷玉:《明史》卷82《食货六》,第1994页。
    4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21《赵参鲁传》,第5824页。
    5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17《王家屏传》,第5730页。
    6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18《沈一贯传》,第5756页。
    7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30《饶伸传》,第6015页。
    8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40《叶向高传》,第6233页。
    9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43《孙慎行传》,第6310页。
    10张廷玉:《明史》卷74《职官三》,第1805页。
    1张廷玉:《明史》卷163《李时勉传》,第4423页。
    2明代士大夫群体“伏阙”抗争的内容据各朝《实录》统计,兼用其他文献对“伏阙”事件的发生地点与人数规模等情节做出说明。所取事例符合群臣跪伏殿前待旨的情形,类如英宗亲征,尚书王直自称“伏阙”谏阻,然无其他佐证,是否发生难得确证,本文不取;正统、天顺之际,群臣于郕王面前不待王命而直接扑杀内官的事例,虽《明史纪事本末》称群臣“伏阙”,亦不取。
    3贺钦:《医闾集》卷8《成化戊子六月二十六日纪时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193册,第711页。
    4张廷玉:《明史》卷113《英宗孝庄钱皇后传》,第3517页。
    5张廷玉:《明史》卷113《后妃一》,第3517页。
    6《明武宗实录》卷18,正德元年十月戊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7《明武宗实录》卷172,正德十四年三月丙午。
    8《明武宗实录》卷172,正德十四年三月戊午。
    1《明世宗实录》卷41,嘉靖三年七月戊寅。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2《明神宗实录》卷320,万历二十六年三月壬子。
    3张廷玉:《明史》卷220《温纯传》,第5801页。
    4事见《明神宗实录》卷572,万历四十六年七月癸卯。
    5事见《明神宗实录》卷584,万历四十七年七月癸巳。
    6事见《明神宗实录》卷584,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壬寅。
    7事见《明神宗实录》卷586,万历四十七年九月戊子。
    8事见《明神宗实录》卷586,万历四十七年九月己丑。
    9事见《明神宗实录》卷591,万历四十八年二月辛酉。
    10事见《明神宗实录》卷595,万历四十八年六月丁未。
    11袁袠:《世纬》卷上《诱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子部第23册,第8页。
    1张廷玉:《明史》卷188《吕翀传》,第4973页。
    2张廷玉:《明史》卷191《毛澄传》,第5058页。
    3李锡:《敬大臣优台谏以隆圣治疏》,载于孙旬辑:《皇明疏钞》卷36《援直三》,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464册,第163页。
    4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10《密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197页。
    5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10《引疾乞休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204页。
    6《明神宗实录》卷492,万历四十年二月丙戌。
    1《明神宗实录》卷590,万历四十八年正月丁酉。
    2文秉:《定陵注略》卷4《矿税诸使》,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影印本,第1页。
    3张廷玉:《明史》卷231《顾宪成传》,第6032页。
    4本表据《明史》、《明神宗实录》制成。赵毅教授亦做过这方面的统计,参见赵毅:《明清史抉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39页。
    1参见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是书分部门介绍了世宗在嘉靖三年以后贬黜官员的情形。
    2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三》,第2329页。
    3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三》,第2329、2330页。
    4本表据《明史》制成,缘由不明处,注“?”,存疑。
    1《明神宗实录》卷341,万历二十七年十一月丁卯。
    2《明神宗实录》卷393,万历三十二年二月庚寅。
    3陈增语,载于郝敬:《劾矿使陈增疏》,载于《御选明臣奏议》卷3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203册,第549页。
    4申时行:《赐闲堂集》卷36《答赵定宇祭酒》,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4册,第757页。
    5官应震:《万历四十二年二月初三日户科给事中官应震一本》,载于董其昌辑:《神庙留中奏疏汇要》户部卷5,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0册,第374页。
    1张廷玉:《明史》卷307《江彬传》,第7888页。
    2参见郑善夫:《少谷集》卷16《东巡怀草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08册,第201页。
    3参见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附录一“哭谏诸臣科贯表”,第554—566页。
    4王家屏:《王文端公集·奏疏》卷4《第二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49册,第529页。
    5《明神宗实录》卷391,万历三十一年十二月庚戌。
    6《明神宗实录》卷244,万历二十年正月甲申。
    7张廷玉:《明史》卷226《海瑞传》,第5928—5930页;卷234《雒于仁传》,第6101、6102页。
    1阮元校刻:《尚书正义》卷7《五子之歌》,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页。
    2 [秦]商鞅撰,高亨注译:《商君书》修权第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页。
    3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3《务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子部第154册,第368页。
    4 [先秦]慎到:《慎子·威德》,诸子集成本,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
    5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5《王制》,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2、153页。
    6阮元校刻:《孟子注疏》卷14《尽心章句下》,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774页。
    7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14《尽心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7页。
    1《明穆宗实录》卷28,隆庆三年正月甲子。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2《明穆宗实录》卷28,隆庆三年正月辛卯。
    3《明神宗实录》卷176,万历十四年七月乙巳。
    4《明宣宗实录》卷3,洪熙元年七月戊辰。
    5《明英宗实录》卷254,景泰六年六月乙丑。
    6《明宪宗实录》卷54,成化四年五月戊辰。
    7《明神宗实录》卷382,万历三十一年三月癸亥。
    8张廷玉:《明史》卷81《食货五》,第1978页。
    9黄克缵:《数马集》卷2《乞籍没税监停免采榷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集部第180册,第27页。
    1《明神宗实录》卷334,万历二十七年闰四月戊子。
    2《明神宗实录》卷390,万历三十一年十一月乙卯。
    3《明宪宗实录》卷57,成化四年八月己亥。
    4张廷玉:《明史》卷220《李汝华传》,第5807页。
    5《明神宗实录》卷366,万历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
    6《明神宗实录》卷297,万历二十四年五月己丑。
    7《明神宗实录》卷74,万历六年四月丙午。
    8《明孝宗实录》卷143,弘治十一年十一月癸卯。
    9《明神宗实录》卷111,万历九年四月己未。
    1《明神宗实录》卷295,万历二十四年三月戊寅。
    2《明孝宗实录》卷164,弘治十三年七月戊午。
    3《明孝宗实录》卷178,弘治十四年八月己巳。
    4《明穆宗实录》卷16,隆庆二年正月己卯。
    5《明穆宗实录》卷31,隆庆三年四月癸未。
    6《明穆宗实录》卷31,隆庆三年四月癸未。
    1《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七月戊午。
    2《明武宗实录》卷18,正德元年十月丁未。
    3《明武宗实录》卷160,正德十三年三月癸亥。
    4《明世宗实录》卷6,正德十六年九月丙子。
    5赵志皋:《内阁奏题稿》卷7《再催请行大礼疏》,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
    6樊玉衡:《万历二十六年四月十七日直隶滁州全椒县知县樊玉衡一本》,见董其昌辑:《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礼部卷1,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0册,第467页。
    7吕坤撰,王国轩、王秀梅整理:《吕坤全集》卷1《计安皇嗣疏》,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5页。
    1冯琦:《宗伯集》卷48《为阳春届期典礼万分难缓恳乞圣断早赐允行以重国本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5册,第603页。
    2《明神宗实录》卷268,万历二十一年十二月丙辰。
    3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16《催请出阁传谕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313页。
    4《明神宗实录》卷318,万历二十六年正月甲午。
    5《明宪宗实录》卷54,成化四年五月丁卯。
    6《明宪宗实录》卷58,成化四年九月己巳。
    7张廷玉:《明史》卷182《王恕传》,第4834页。
    8《明孝宗实录》卷208,弘治十七年二月丁未。
    1《明武宗实录》卷172,正德十四年三月庚子。
    2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06《郑一鹏传》,第5437页。
    3事见张廷玉:《明史》卷209《杨爵传》,第5525、5526页。
    4《明世宗实录》卷275,嘉靖二十二年六月壬寅。
    5张廷玉:《明史》卷203《王仪传》,第5374页。
    6《明神宗实录》卷24,万历二年四月戊午。
    7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卷14《宪问》,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13页。
    1张廷玉:《明史》卷213《徐阶传》,第5636页。
    2张廷玉:《明史》卷221《张孟男传》,第5826页。
    1沈一贯:《敬事草》卷16《回圣谕揭帖》,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479册,第619页。
    2《明太祖实录》卷76,洪武五年九月丁酉。
    3《明仁宗实录》卷7,永乐二十二年十一月壬申。
    4《明宪宗实录》卷201,成化十六年三月戊子。
    5《明世宗实录》卷60,嘉靖五年正月戊申。
    6《明神宗实录》卷172,万历十四年三月戊戌。
    7《明太祖实录》卷40,洪武二年三月乙未。
    8《明太宗实录》卷35,永乐二年十月丁亥。
    9《明仁宗实录》卷15,洪熙元年五月庚午。
    10《明宣宗实录》卷38,宣德三年二月。(未注日)
    11《明太祖实录》卷97,洪武八年二月丙午。
    12《明世宗实录》卷321,嘉靖二十六年三月丙寅。
    1《明世宗实录》卷202,嘉靖十六年七月甲申。
    2《明世宗实录》卷28,隆庆三年正月辛卯。
    3《明神宗实录》卷48,万历四年三月丁巳。
    4《明熹宗实录》卷27,天启二年十月壬申。
    5《明神宗实录》卷330,万历二十七年正月戊戌。
    6《明神宗实录》卷347,万历二十八年五月辛亥。
    7《明神宗实录》卷368,万历三十年二月己卯。
    8沈一贯:《敬事草》卷11《录内降各差三十处密旨》,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9册,第463页。
    1《明神宗实录》卷416,万历三十三年十二月壬寅。
    2《明神宗实录》卷354,万历二十八年十二月庚辰。
    3《明神宗实录》卷344,万历二十八年二月甲申。
    4张廷玉:《明史》卷179《罗伦传》,第4747、4748页。
    5《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七月戊午。
    6《明世宗实录》卷9,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戊戌。
    7《明武宗实录》卷163,正德十三年六月乙亥。
    8《明神宗实录》卷219,万历十八年正月甲辰。
    9《明神宗实录》卷228,万历十八年十月甲午。
    1《明孝宗实录》卷2,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戊申。
    2《明宪宗实录》卷20,成化元年八月甲申。
    3《明武宗实录》卷159,正德十三年二月癸巳。
    4《明神宗实录》卷533,万历四十三年六月辛巳。
    5黄克缵:《数马集》卷1《查余引以济大公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80册,第15页。
    1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卷50《哀公问》,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11页。
    2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卷20《尧曰》,十三经注疏本,第2536页。
    3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42《论语二十四·颜渊篇下》,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9页。
    1《明孝宗实录》卷60,弘治五年二月庚申。
    2《明孝宗实录》卷124,弘治十年四月丁亥。
    3《明宪宗实录》卷51,成化四年二月辛亥。
    4《明神宗实录》卷212,万历十七年六月乙酉。
    5《明孝宗实录》卷122,弘治十年二月甲戌。
    6《明武宗实录》卷87,正德七年五月辛酉。
    7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卷11《先进》,十三经注疏本,第2499页。
    1《明神宗实录》卷262,万历二十一年七月已未。
    2黄佐:《翰林记》卷8《伏阙》,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354册,第955页。
    3《明宪宗实录》卷55,成化四年六月丙辰。
    4贺钦:《医闾集》卷8《成化戊子六月二十六日纪时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93册,第711页。
    5《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七月戊午。
    6《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七月戊午。
    1《明世宗实录》卷9,正德十六年十二月己丑。
    2《明世宗实录》卷9,正德十六年十二月戊戌。
    3《明世宗实录》卷12,嘉靖元年三月辛亥。
    4《明世宗实录》卷29,嘉靖二年七月辛巳。
    5张廷玉:《明史》卷191《汪俊传》,第5059页。
    6《明世宗实录》卷37,嘉靖三年三月己巳。
    7张廷玉:《明史》卷191《汪俊传》,第5060页。
    1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10《备陈往事力劝册储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200页。
    2沈一贯:《敬事草》卷3《冠婚揭帖》,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9册,第193页。
    3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卷21《礼运第九》,十三经注疏本,第1414页。
    4《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七月戊午。
    5《明孝宗实录》卷102,弘治八年七月庚子。
    1阮元校刻:《孝经注疏》卷8《事君第十七》,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559页。
    2《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七月戊午。
    3张廷玉:《明史》卷188《蒋钦传》,第4982页。
    4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卷2《为政》,十三经注疏本,第2461页。
    5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卷2《为政》,十三经注疏本,第2461页。
    6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1《为政第二》,第54页。
    7阮元校刻:《尚书正义》卷17《蔡仲之命》,十三经注疏本,第115页。
    1《明熹宗实录》卷24,天启二年七月癸卯。
    2阮元校刻:《孝经注疏》卷8《事君第十七》,十三经注疏本,第2560页。
    3《明武宗实录》卷156,正德十二年十二月壬寅。
    4《明世宗实录》卷566,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辛丑。
    5王恕:《王端毅奏议》卷2《言诏令不可失信奏状》,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185册,第484页。
    6庄昶:《定山集》卷10《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193册,第349页。
    7《明熹宗实录》卷1,天启元年正月三十日。
    1朱维京:《三王并封关系宗社安危甚大乞遵祖制亟举册立大典以光圣德疏》,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3《国本》,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册,第217页。
    2《明神宗实录》卷507,万历四十一年四月乙未。
    3《崇祯长编》卷26,崇祯二年九月庚戌。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4《明神宗实录》卷494,万历四十年四月乙亥。
    5叶盛:《水东日记》卷5《杨文敏论进谏有方》,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6、57页。
    6费宏撰,吴长庚、费正忠校点:《费宏集》卷15《答吴克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13页。
    7杨一清撰,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督府稿》柬札类《与致仕乔白太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87页。
    8王家屏:《王文端公集·尺牍》卷5《答陈愚所漕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49册,第658页。
    9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牍草》卷12《陈还朴给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6册,第21、22页。
    10叶向高:《苍霞续草》卷18《答人言伏阙事》,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集部第125册,第280页。
    1王家屏:《王文端公集·尺牍》卷5《答陈愚所漕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49册,第658页。
    2 [汉]刘向:《说苑》卷9《正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子部第2册,第75页。
    3 [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上《谏诤》,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子部第156册,第30页。
    4《明神宗实录》卷580,万历四十七年三月甲午。
    5《明神宗实录》卷584,万历四十七年七月壬寅。
    1事见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2页。
    2张廷玉:《明史》卷193《费宏传》,第5108页。
    3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牍草》卷12《陈还朴给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6册,第21、22页。
    4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牍草》卷12《江缵石兵道》,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6册,第21页。
    1李东阳撰,周寅宾点校:《李东阳集》第二卷《奏为陈情乞恩再求休致事》,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20页。
    2费宏撰,吴长庚、费正忠校点:《费宏集》卷11《送太子太保刑部尚书东湖先生屠公致仕序》,第388页。
    3李东阳撰,周寅宾点校:《李东阳集》第三卷附录《李东阳列传》,第460页。
    4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牍草》卷12《颜叠阳给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6册,第22页。
    5张廷玉:《明史》卷193《费宏传》,第5109页。
    6费宏撰,吴长庚、费正忠校点:《费宏集》卷15《与子美(费完,费宏胞弟)弟》,第521页。
    7李东阳撰,周寅宾点校:《李东阳集》第三卷附录《李东阳列传》,第459页。
    8陈洪谟:《继世纪闻》卷1,第74页。
    9焦竑:《玉堂丛语》卷7《规讽》,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0页。
    1李东阳撰,周寅宾点校:《李东阳集》第二卷《求退录》,《奏为陈情乞恩再求休致事》,第520页。
    2李东阳撰,周寅宾点校:《李东阳集》第三卷《与东山刘都宪书》,第149页。
    3李应升:《罪珰巧于护身明主不宜分过疏》,载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卷119,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343册,第402页。
    4张廷玉:《明史》卷190《石珤传》,第5049页。
    5张璁:《太师张文忠公集》卷1《正典礼第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77册,第25页。
    6桂萼:《文襄公奏议》卷1《请正大礼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史部第60册,第42页。
    7张璁:《太师张文忠公集》卷1《正典礼第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77册,第24页。
    1张璁:《太师张文忠公集》卷1《正典礼第四》,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77册,第32页。
    2张璁:《太师张文忠公集》卷2《论给事中杨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77册,第42页。
    3胡世宁:《胡端敏奏议》卷6《乞恩辞免升俸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186册,第643页。
    4胡世宁:《胡端敏奏议》卷10《病沥余忠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86册,第736页。
    5张璁:《太师张文忠公集》卷2《庙议第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77册,第41页。
    6张廷玉:《明史》卷196《张璁传》,第5180页。
    7张廷玉:《明史》卷199《胡世宁传》,第5263页。
    8张廷玉:《明史》卷196《方献夫传》,第5191页。
    1张廷玉:《明史》卷199《胡世宁传》,第5261页。
    2张廷玉:《明史》卷207《杨言传》,第5465页。
    3张廷玉:《明史》卷192《王时柯传》,第5098页。
    4张廷玉:《明史》卷192《杨慎传》,第5082页。汉哀帝以成帝侄的身份继位,尊祖母傅氏、生母丁氏为后,郎中令冷褒、黄门郎段犹迎合哀帝,平帝继位后,王莽主政,平傅、丁二后坟,将冷褒、段犹二人流放于外。参见[汉]班固:《汉书》卷86《师丹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03—3512页。
    5张廷玉:《明史》卷190《蒋冕传》,第5044页。
    6张廷玉:《明史》卷282《罗钦顺传》,第7236页。
    7张廷玉:《明史》卷242《洪文衡传》,6286页。
    8张廷玉:《明史》卷196《方献夫传》,第5191页。
    9徐学谟:《世庙识余录》卷2,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433册,第494页。
    10黄凤翔:《嘉靖大政类编·大礼》,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433册,第689页。
    1严嵩:《南宫奏议》卷2《遵照御制或问献皇帝祔庙文皇帝称祖议》,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476册,第269页。
    2张廷玉:《明史》卷308《严嵩传》,第7914页。
    3张廷玉:《明史》卷308《严嵩传》,第7915页。
    4张廷玉:《明史》卷196《夏言传》,第5194页。
    5张廷玉:《明史》卷308《严嵩传》,第7915页。
    6张廷玉:《明史》卷308《严嵩传》,第7917、7918页。
    7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1《秘方见幸》,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47页。
    1张廷玉:《明史》卷308《严嵩传》,第7916页。
    2张廷玉:《明史》卷209《杨继盛传》,第5540页。
    3张廷玉:《明史》卷226《海瑞传》,第5930页。世宗因斋醮用龙涎香,梁材不以时进,世宗责梁材沽名误事。参见张廷玉:《明史》卷194《梁材传》,第5151页。
    4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卷3《八佾》,十三经注疏本,第2468页。
    1 [汉]许慎撰,[宋]徐鋐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17页。
    2 [汉]马融:《忠经·忠谏章第十五》,载于陶宗仪:《说郛》卷70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子部第186册,第33页。
    3据邓小南考,宋人首言“道理最大”者为赵普,“太祖皇帝尝问赵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熟思未答间,再问如前,普对曰:‘道理最大’”。是文载于沈括:《梦溪笔谈·续笔谈十一篇》,并指出此说渊源于前代,如在秦、唐皆有显现。参见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98—514页。
    4沈鲤:《亦玉堂稿》卷5《乞休第二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27册,第278页。
    5《明神宗实录》卷2,隆庆六年六月癸酉。
    6沈一贯:《敬事草》卷10《拜命陈谢揭贴》,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9册,第448页。
    7沈鲤:《亦玉堂稿》卷5《乞休第二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27册,第278页。
    8《明宪宗实录》卷56,成化四年七月戊午。
    9《明武宗实录》卷117,正德九年十月戊午。
    10郑一鹏:《保全谏官以开言路疏》,载于贾三近辑:《皇明两朝疏抄》卷13《援直类》,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465册,第445页。
    1张至发:《河南巡按张至发一本》,载于《朝野申救疏》卷3,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影印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2黄克缵:《数马集》卷1《查余引以济大公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80册,第15页。
    3《明神宗实录》卷195,万历十六年二月乙丑。
    4《明神宗实录》卷421,万历三十四年五月壬午。
    5沈鲤:《亦玉堂稿》卷5《乞听言纳谏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27册,第272页。
    6何孟春:《何文简疏议》卷1《省营缮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187册,第5页。
    7《明武宗实录》卷172,正德十四年三月癸丑。
    8张廷玉:《明史》卷209《杨最传》,第5516页。
    1张廷玉:《明史》卷215《刘奋庸传》,第5689页。
    1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卷19《举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54册,第447页。
    1李东阳:《明会典》(正德)卷2《皇明祖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375册,第13页。
    1张廷玉:《明史》卷181《刘健传》,第4814页。
    2《明武宗实录》卷17,正德元年九月辛卯。
    3张廷玉:《明史》卷181《刘健传》,第4816页。
    1《明武宗实录》卷24,正德二年三月辛未。
    2杨廷和:《杨文忠三录》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186册,第752页。
    3张廷玉:《明史》卷190《杨廷和传》,第5037页。
    4张廷玉:《明史》卷190《杨廷和传》,第5038页。
    5张廷玉:《明史》卷190《杨廷和传》,第5038、5039页。
    6张廷玉:《明史》卷190《蒋冕传》,第5044页。
    7张廷玉:《明史》卷190《毛纪传》,第5046页。
    1《明世宗实录》卷89,嘉靖七年六月癸卯。
    2《明神宗实录》卷106,万历八年十一月戊寅。
    3《明神宗实录》卷106,万历八年十一月戊寅。
    4事见《明神宗实录》卷86,万历七年四月壬辰。
    5事见《明神宗实录》卷106,万历八年十一月壬申。
    6《明神宗实录》卷124,万历十年五月庚午。
    1据《明神宗实录》制表。
    2《明神宗实录》卷148,万历十二年四月乙卯。
    3于慎行语,载于谈迁:《国榷》卷72,万历十二年四月丙寅,第4476页。
    4据《明神宗实录》制表。
    1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卷9《机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210册,第272页。
    2孙继臯:《宗伯集》卷3《赠郡司理光化韩公应召入朝叙》,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30册,第264页。
    3《明武宗实录》卷10,正德元年二月己卯。
    4张廷玉:《明史》卷188《刘茝传》,第4972页。
    5《明武宗实录》卷12,正德元年四月壬申。
    6杨廷和:《杨文忠三录》巻4《视草余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86册,第821页。
    7张廷玉:《明史》卷190《毛纪传》,第5046、5047页。
    1张廷玉:《明史》卷190《杨廷和传》,第5037页。
    2张居正:《张太岳集》卷24《与河道万巡抚论河漕兼及时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95页。
    3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9《内阁·三诏亭》,第229、230页。
    4支大纶:《支华平先生集》卷15《祭张太岳》,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162册,第180页。
    5于慎行语,载于谈迁:《国榷》卷71,万历十年六月丙午,第4414页。
    6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牍草》卷4《王凤洲侍郎》,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572页。
    1赵志皋:《内阁奏题稿》卷1《题正人心定国是》,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9册,第23页。
    2叶向高:《纶扉奏草》卷17《请补阁臣第五十一疏》,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82册,第106页。
    3翟凤翀:《河南道监察御史翟凤翀一本》,载于《朝野申救疏》卷2,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影印本,第41页。
    4文秉:《先拨志始》卷上,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版,第101页。
    5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67《争国本》,第1063页。
    6文秉:《先拨志始》卷上,第101页。
    7《明神宗实录》卷240,万历十九年九月癸亥。
    1《明神宗实录》卷240,万历十九年九月癸亥。
    2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9《答并封圣谕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175页。
    3张廷玉:《明史》卷218《王锡爵传》,第5753页。
    4朱维京:《三王并封关系宗社安危甚大乞遵祖制亟举册立大典以光圣德疏》,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3《国本》,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册,第218页。
    5顾宪成:《建储重典国本攸关不宜有待疏》,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3《国本》,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册,第234页。
    6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67《争国本》,第1065页。
    7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15《答豫教圣谕并拟传谕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300页。
    1张廷玉:《明史》卷234《李懋桧传》,第6095页。
    2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10《密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196页。
    3张纳陛:《圣谕骤颁中外骇听乞遵宝训以重宗社大计》,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3《国本》,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册,第225页。
    4张廷玉:《明史》卷231《顾允成传》,第6035页。
    5马应图:《群臣阿附成风乞稽祖制以振乾纲以安社稷疏》,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6《国是》,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册,第324页。
    6顾宪成:《建储重典国本攸关不宜有待疏》,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3《国本》,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册,第234页。
    1《明武宗实录》卷66,正德五年八月丁酉。
    2《明熹宗实录》卷43,天启四年六月癸未。
    3《明宪宗实录》卷11,天顺八年十一月丙寅。
    1张廷玉:《明史》卷176《商辂传》,第4690页。
    2林俊:《急除权宦以御大乱疏》,载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86,第770页。
    3魏校:《庄渠遗书》卷8,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06册,第835页。
    4《明英宗实录》卷186,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己未。
    5张廷玉:《明史》卷95《刑法三》,第2330页。
    6《明英宗实录》卷186,正统十四年十二月壬申。
    7《明世宗实录》卷3,正德十六年六月癸巳。
    1《明熹宗实录》卷15,天启元年十月甲午。
    2王琦:《寓圃杂记》卷1《早朝奏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页。
    3《明神宗实录》卷250,万历二十年七月癸酉。
    4《明熹宗实录》卷14,天启元年九月甲寅。
    5张廷玉:《明史》卷213《张居正传》,第5645页。
    1徐三重:《採芹录》卷4,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子部第173册,第412页。
    1张廷玉:《明史》卷215《骆问礼传》,第5681页。
    1张廷玉:《明史》卷230《逯中立传》,第6017页。
    2张纳陛:《邪官巧迎当路阴中受事铨臣疏》,载于吴亮辑:《万历疏钞》卷6《国是》,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册,第363页。
    3顾宪成:《泾皋藏稿》卷1《感恩惶悚循职披忠恳祈圣明特赐照察并祈乞休致以安愚分事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31册,第8页。
    4张廷玉:《明史》卷255《刘宗周传》,第6576、6577页。
    1毛纪:《鳌峰类稿》卷9《东归日程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45册,第76页。
    2《明世宗实录》卷300,嘉靖二十四年六月丁酉。
    3吕调阳语,载于蒋冕:《湘皋集》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集部第44册,第3页。
    4项笃寿:《今献备遗》卷40《石珤》,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211册,第711页。
    1《明宪宗实录》卷77,成化六年三月庚寅。
    2《明孝宗实录》卷14,弘治元年五月甲申。
    3《明武宗实录》卷86,正德七年四月壬午。
    4《明武宗实录》卷113,正德九年六月丙辰。
    5《明世宗实录》卷49,嘉靖四年三月壬戌。
    6事见《明世宗实录》卷60,嘉靖五年正月戊申。
    7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19《密荐阁臣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363页。
    8事见《明神宗实录》卷273,万历二十二年五月丁亥。
    1《明神宗实录》卷312,万历二十五年七月乙巳。
    2《明神宗实录》卷538,万历四十三年十月甲辰。
    3范景文:《文忠集》卷1《升原任御史刘光复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34册,第443页。
    4黄尊素:《黄忠端公文略》卷1《谏廷杖万工部燝劾阉人魏忠贤疏》,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集部第185册,第36页。
    5《明宪宗实录》卷43,成化三年六月戊申。
    1邹元标:《邹忠介公奏疏》卷3《续陈末议疏》,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史部第481册,第77页。
    2邹元标:《邹忠介公奏疏》卷3《国事甚危敬陈虑见疏》,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81册,第76页。
    3《明孝宗实录》卷34,弘治三年正月壬午。
    4张廷玉:《明史》卷282《罗钦顺传》,第7236页。
    5《明穆宗实录》卷7,隆庆元年四月甲寅。
    6《明穆宗实录》卷46,隆庆四年六月丙寅。
    7张廷玉:《明史》卷230《赞》,第6027页。
    1支大纶:《明永陵编年信史》卷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版,第76册,第36页。
    2张廷玉:《明史》卷231《薛敷教传》,第6047页。
    3张萱:《西园闻见录》卷98《谴谪前》,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子部第1170册,第281页。
    4于慎行:《谷山笔麈》卷16《璅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84页。
    5刘球:《两溪文集》卷13《送方侍御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182册,第599、600页。
    6张廷玉:《明史》卷182《王恕传》,第4834页。
    7张廷玉:《明史》卷231《顾宪成传》,第6032页。
    8张廷玉:《明史》卷243《赵南星传》,第6298页。
    9《明神宗实录》卷296,万历二十四年四月癸亥。
    10祁彪佳:《三大弊政疏》,载于冯梦龙辑:《甲申纪事》卷9,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史部第33册,第507、508页。
    1张廷玉:《明史》卷217《王家屏传》,第5730页。
    2《明熹宗实录》卷44,天启四年七月癸亥。
    1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卷15《卫灵公》,十三经注疏本,第2517页。
    2申时行:《赐闲堂集》卷36《答刘文川郎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4册,第761页。
    3李廷机:《李文节先生燕居录》,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史部第44册,第667页。
    4叶向高:《纶扉奏草》卷12《回奏南京刑部李尚书擅去揭》,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81册,第769页。
    5《明神宗实录》卷550,万历四十四年十月丁巳。
    6叶向高:《纶扉奏草》卷8《官僚径去揭》,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81册,第665页。
    7赵弘恩:《江南通志》卷31《舆地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266册,第54页。
    8田文镜:《河南通志》卷58《沈鲤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295册,
    1王家屏:《王文端公集·尺牍》卷6《答李棠轩年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49册,第682页。
    2沈鲤:《亦玉堂稿》卷5《病危遗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27册,第283页。
    3张廷玉:《明史》卷188《许天锡传》,第4988页。
    4李梦阳:《空同集》卷61《许子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01册,第555页。
    1张廷玉:《明史》卷188《蒋钦传》,第4983页。
    2郑善夫:《少谷集》卷16《东巡怀草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08册,第201页。
    3陈鼎:《东林列传》卷5《鹿善继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216册,第230页。
    4陈鼎:《东林列传》卷5《鹿善继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16册,第230页。
    5张廷玉:《明史》卷209《曾翀传》,第5523页。
    6张廷玉:《明史》卷209《浦鋐传》,第5527页。
    7张廷玉:《明史》卷209《杨继盛传》,第5542页。
    8杨涟:《杨大洪先生文集》卷下《狱中绝笔》,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集部第10册,第702—704页。东汉党锢之祸期间,张俭为躲避缉拿,被迫流亡,望门投止。参见[宋]范晔:《后汉书》卷67《张俭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10页。东汉时,杨震因遭人陷害,被安帝罢官,在返乡途中,杨震饮毒酒自尽。参见[宋]范晔:《后汉书》卷54《杨震传》,第1759页。
    9《崇祯长编》卷9,崇祯元年五月戊子。
    10李应升:《落落斋遗集》卷9《附逊之儿》,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集部第50册,第311页。
    11陈鼎:《东林列传》卷4《缪昌期李应升列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16册,第220页。
    12缪昌期:《从野堂存稿》杂著《自叙》,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集部第1373册,第611页。
    13缪镕敬:《文贞公年谱》,北图年谱丛刊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5册,第46页。
    14缪镕敬:《文贞公年谱》,北图年谱丛刊本,第55册,第47页。
    1周顺昌:《周忠介公烬余集》卷3,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65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6页。
    2高攀龙:《高子遗书》卷5《会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31册,第411页。
    3张廷玉:《明史》卷18《赞》,第250页。
    4高攀龙:《高子遗书》卷7《崇正学辟异说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31册,第441页。
    5杨廷和:《杨文忠三录》卷8《恳乞天恩以宥狂妄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86册,第887页。
    6张廷玉:《明史》卷297《何麟传》,第7606页。
    1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434《金吾卫指挥张英在正德末年剖腹以尸谏》,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331册,第749页。
    2缪镕敬:《文贞公年谱》,北图年谱丛刊本,第55册,第46页。
    3周顺昌:《周忠介公烬余集》卷4《年谱》,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65册,第38页。
    4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卷6《高拱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史部第210册,第491页。
    5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奏草》卷9《再请定册典以息群疑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册,第193页。
    6韩邦奇:《苑洛集》卷19《见闻考随录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集部第208册,第659页。
    7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世宗入绍礼》,第35页。
    8张廷玉:《明史》卷162《赞》,第4420页。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2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99、500页。
    1. [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331册。
    2. [明]陈文:《明英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3.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 [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 [明]陈鼎:《东林列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16册。
    6. [明]董其昌:《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0、471册。
    7. [明]费宏:《明武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8. [明]费宏撰,吴长庚、费正忠校点:《费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9. [明]冯琦:《宗伯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5、16册。
    10. [明]范景文:《文忠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34册。
    11. [明]冯梦龙:《甲申纪事》,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史部第33册。
    12. [明]桂萼:《文襄公奏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史部第60册。
    13. [明]归有光:《震川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28册。
    14. [明]高攀龙:《高子遗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31册。
    15. [明]顾宪成:《泾皋藏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31册。
    16. [明]顾允成:《小辨斋偶存》,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31册。
    17. [明]郭正域:《合并黄离草》,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4册。
    18. [明]何孟春:《何文简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87册。
    19. [明]贺钦:《医闾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93册。
    20. [明]贺复征:《文章辨体汇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343册。
    21. [明]胡世宁:《胡端敏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86册。
    22. [明]黄佐:《翰林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354册。
    23. [明]黄训:《名臣经济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01册。
    24. [明]黄凤翔:《嘉靖大政类编》,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33册。
    25. [明]黄克缵:《数马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80册。
    26. [明]黄尊素:《黄忠端公文略》,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85册。
    27. [明]韩邦奇:《苑洛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08册。
    28. [明]蒋冕:《湘皋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44册。
    29. [明]焦竑:《国朝献征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526—531册。
    30. [明]焦竑:《玉堂丛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31. [明]贾三近:《皇明两朝疏抄》,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5册。
    32. [明]廖道南:《殿阁词林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10册。
    33. [明]刘球:《两溪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82册。
    34. [明]刘吉:《明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35. [明]李东阳:《明会典》(正德),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375册。
    36. [明]李东阳:《明孝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37. [明]李东阳撰,周寅宾点校:《李东阳集》,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38. [明]李梦阳:《空同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01册。
    39. [明]李廷机:《李文节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40. [明]李廷机:《李文节先生燕居录》,四库禁毁书丛刊本,史部第44册。
    41. [明]李应升:《落落斋遗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50册。
    42. [明]吕坤撰,王国轩、王秀梅整理:《吕坤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3. [明]毛纪:《鳌峰类稿》,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45册。
    44. [明]缪昌期:《从野堂存稿》,续修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373册。
    45. [明]缪镕敬:《文贞公年谱》,北图年谱丛刊本,第55册。
    46. [明]商辂:《商文毅疏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85册。
    47. [明]申时行:《明会典》(万历),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8. [明]申时行:《赐闲堂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4册。
    49. [明]申时行:《纶扉简牍》,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61册。
    50. [明]沈一贯:《敬事草》,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9、480册。
    51. [明]沈鲤:《亦玉堂稿》,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27册。
    52. [明]孙旬:《皇明疏钞》,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4册。
    53. [明]孙继臯:《宗伯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30册。
    54.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55. [明]陶宗仪:《说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86册。
    56. [明]温纯:《温恭毅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285册。
    57. [明]温体仁:《明熹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58. [明]王恕:《王端毅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85册。
    59. [明]王慎中:《遵岩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13册。
    60. [明]王家屏:《王文端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49册。
    61. [明]王锡爵:《王文肃公全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35、136册。
    62.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67册。
    63. [明]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10册。
    64. [明]文秉:《定陵注略》,北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善本影印本。
    65. [明]文秉:《先拨志始》,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66. [明]魏校:《庄渠遗书》,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06册。
    67. [明]吴亮:《万历疏钞》,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8、469册。
    68. [明]徐三重:《採芹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73册。
    69. [明]徐学谟:《世庙识余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33册。
    70. [明]许国:《许文穆公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40册。
    71. [明]项笃寿:《今献备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11册。
    72. [明]姚广孝:《明太祖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73. [明]杨士奇:《明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74. [明]杨士奇:《明仁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75. [明]杨士奇:《明宣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76. [明]杨廷和:《杨文忠三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186册。
    77. [明]杨一清撰,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78. [明]杨爵:《杨忠介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15册。
    79. [明]杨涟:《杨大洪先生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0册。
    80. [明]严嵩:《南宫奏议》,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6册。
    81. [明]叶盛:《水东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2. [明]叶向高:《明神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83. [明]叶向高:《明光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84. [明]叶向高:《苍霞草》,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24册。
    85. [明]叶向高:《苍霞续草》,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125册。
    86. [明]叶向高:《纶扉奏草》,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81、482册。
    87. [明]袁袠:《世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23册。
    88.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89. [明]于慎行:《谷山笔麈》,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90. [明]郑善夫:《少谷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208册。
    91. [明]庄昶:《定山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93册。
    92. [明]支大纶:《支华平先生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162册。
    93. [明]支大纶:《明永陵编年信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本,第76册。
    94. [明]赵志皋:《内阁奏题稿》,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79册。
    95. [明]赵南星:《赵忠毅公文集》,四库禁毁书丛刊本,集部第68册。
    96. [明]赵世卿:《司农奏议》,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80册。
    97. [明]朱元璋:《明太祖文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第162册。
    98.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375册。
    99. [明]朱吾弼:《皇明留台奏议》,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6、467册。
    100. [明]张璁:《太师张文忠公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集部第77册。
    101. [明]张居正:《明世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02. [明]张居正:《明穆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03. [明]张居正:《张太岳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104. [明]张居正:《帝鉴图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史部第282册。
    105. [明]张卤:《皇明嘉隆疏抄》,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6册。
    106. [明]张瀚:《皇明疏议辑略》,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63册。
    107. [明]张萱:《西园闻见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170册。
    108. [明]周顺昌:《周忠介公烬余集》,丛书集成初编本,第2165册。
    109. [明]查继佐:《罪惟录》,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321—323册。
    110. [明]邹元标:《邹忠介公奏疏》,续修四库全书本,史部第481册。
    111. [明]佚名:《万历邸钞》,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出版社,1991年。
    112. [明]佚名:《朝野申救疏》,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影印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3. [先秦]慎到:《慎子》,诸子集成本,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年。
    114. [秦]商鞅撰,高亨注译:《商君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5. [秦]吕不韦:《吕氏春秋》,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54册。
    116.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17. [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18. [汉]班固:《白虎通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56册。
    119. [汉]许慎撰,[宋]徐鋐校定:《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120. [汉]刘向:《说苑》,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2册。
    121. [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22. [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23.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24. [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125.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26.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127. [清]谈迁:《国榷》,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28. [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子部第174册。
    129. [清]田文镜:《河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95册。
    130. [清]阮元校刻:《周礼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1. [清]阮元校刻:《孟子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2. [清]阮元校刻:《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3. [清]阮元校刻:《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4. [清]阮元校刻:《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5. [清]阮元校刻:《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6. [清]阮元校刻:《孝经注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7. [清]汪楫:《崇祯长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138.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39. [清]夏燮:《明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40. [清]张廷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41. [清]赵弘恩:《江南通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66册。
    142. [清]佚名:《御选明臣奏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部第203册。
    1.蔡方鹿:《中华道统思想发展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2.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3.方克立、李锦全主编:《现代新儒家研究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4.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5.葛荃:《立命与忠诚——士人政治精神的典型分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6.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7.甘怀真:《皇权、礼仪与经典诠释: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研究》,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
    8.郝镇华:《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9.胡吉勋:《“大礼议”与明廷人事变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10.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12.罗冬阳:《明太祖礼法之制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13.冷东:《叶向高与明末政坛》,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
    14.雷戈:《秦汉之际的政治思想与皇权主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5.李俊:《中国宰相制度》,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
    16.李祖德、陈启能:《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7.李洵:《下学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8.李宪堂:《先秦儒家的专制主义精神——对话新儒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李冬君:《孔子圣化与儒者革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刘志琴:《晚明史论——重新认识末世衰变》,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21.刘泽华、张荣明等:《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2.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反思》,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23.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24.刘丰:《先秦礼学思想与社会的整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马起华:《政治学原理》,台北:大中国图书公司,1985年。
    26.孟森:《明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7.牟宗三:《政道与治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8.苗棣:《魏忠贤专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29.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年。
    30.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31.钱穆:《国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2.钱穆:《国史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33.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34.日知:《中西古典学引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施治生,刘欣如主编:《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6.谭天星:《明代内阁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37.田澍:《嘉靖革新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38.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9.王云五:《明代政治思想》,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年。
    40.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41.王其榘:《明代内阁制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42.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43.王文亮:《中国圣人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4.王健文:《奉天承运:古代中国的“国家”概念及其正当性基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45.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46.王剑:《明代密疏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7.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以16世纪前后中国制度形态及其法理为焦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8.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49.韦庆远:《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0.吴缉华:《明代制度史论丛》,台北:学生书局,1971年。
    51.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52.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53.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4.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55.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56.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7.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58.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59.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
    60.尤淑君:《名分、礼秩与皇权重塑:大礼议与嘉靖政治文化》,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系,2006年。
    61.严家其:《首脑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62.袁明旭:《官僚制视野下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冲突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63.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64.余仕麟:《伦理学要义》,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65.张显清、林金树等:《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6.张仲谋:《兼济与独善——古代士大夫处世心理剖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67.张分田:《中国帝王观念——社会普遍意识中的“尊君—罪君”文化范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68.张治安:《明代政治制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69.张治安:《明代监察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70.周良宵:《皇帝与皇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1.朱汉民:《圣王理想的幻灭——伦理观念与中国政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
    72.朱日耀:《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
    73.朱日耀、曹德本、孙晓春:《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
    74.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75.赵毅:《明清史抉微》,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
    76.赵轶峰:《千秋功罪——君主与中国政治》,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
    77.赵轶峰:《明代的变迁》,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
    78.赵轶峰:《明代国家宗教管理制度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79.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0.赵园:《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1.赵园:《想象与叙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
    82.左东岭:《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83.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1. [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
    2. [德]马克思著,中共中央著作编译局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3. [德]马科斯·韦伯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
    4. [德]马科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5. [德]马克斯·韦伯著,冯克利译:《学术与政治》,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6. [德]施路赫特著,顾忠华译:《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7. [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8.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9. [法]皮埃尔·卡兰默著,高凌瀚译:《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
    10. [法]让-马克·夸克著,佟心平、王远飞译:《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11. [加]卜正民著,张华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 [美]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3. [美]狄百瑞著,黄水婴译:《儒家的困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 [美]狄百瑞著,李弘祺译:《中国的自由传统》,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
    15. [美]杜维明著,钱文忠、盛勤译:《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 [美]费正清著,陈仲丹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7. [美]费正清著,薛絢译:《费正清论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
    18. [美]哈罗德·D.拉斯维尔.著,杨昌裕译:《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19. [美]郝大维、安乐哲著,何刚强译,刘东校:《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20.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著,徐湘林译:《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21.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22. [美]卡尔·A.魏特夫著,徐式谷等译:《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23. [美]柯文著,林同奇译:《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4. [美]科恩著,聂崇信、朱秀贤译:《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
    25. [美]列文森著,郑大华、任菁译:《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6. [美]墨子刻著,颜世安等译:《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年。
    27. [美]牟复礼、[英]崔瑞德编,张书生等译:《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28. [美]魏斐德著,梁禾主编,刘唐芬等译:《讲述中国历史》,台北:东方出版社,2008年。
    29. [日]岛田虔次著,甘万萍译:《中国近代思维的挫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30. [日]沟口雄三著,索介然、龚颖译:《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31. [日]小野和子著,李庆、张荣湄译:《明季党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32. [以]艾森斯塔德著,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33. [意]尼科洛·马基亚维利著,潘汉典译:《君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34. [英]伯特兰·罗素著,吴友三译:《权力论——新社会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35. [英] D·D·拉斐尔著,邱仁宗译:《道德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36. [英]戴维·米勒、[英]韦农·波格丹诺著,邓正来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
    37. [英]戴维·赫尔德著,燕继荣等译:《民主的模式》,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
    38. [英]迈克尔·欧克肖特著,张汝伦译:《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39. [英]约瑟夫·拉兹著,孙晓春等译:《自由的道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40.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主编,白鲁恂等著,陈引驰等译:《儒家与自由主义》,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 Carney T. Fisher, The Chosen One: Succession and Adoption in the Court of Ming Shizong. Sydney& Boston: Allen & Unwin, 1990.
    2. De Bary, Wm. Theodore, Individualism and Humanitarianism in Late Ming Thought, in De Bary, Wm. Theodore (ed.), Self and Society in Ming Though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0, pp.145-248.
    3. Harrison Stewart Miller, State Versus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572—1644. Ph.D. Thesis, Columbia University, 2001.
    4. Hucker, Charles O.,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 21, 1958, pp.1-66.
    5. Hucker, Charles O., The Tung-Lin Movement of the Late Ming Period.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edited by John K. Fairbank, Chicago, 1957, pp.132-162.
    6. LiJia, Conflicts between Monarch and Ministers: A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ing Dynasty Officials’Collective“Petitions to the Palace”,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Volume 44, Number 3 / Spring 2011.
    1.安媛:《东林议政的儒家文化背景》,载于《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2.陈宝良:《明末儒家伦理的困境及其新动向》,载于《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3.蔡明伦:《论明万历中后期言官对神宗的批判》,载于《史学月刊》2006年第4期。
    4.蔡明伦:《明代官员进谏模式及其特点》,载于《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5.常保国:《西方历史语境中的“东方专制主义”》,载于《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5期。
    6.曹国庆:《明代的廷杖》,载于《史学集刊》1990年第3期。
    7.曹永禄:《明后期分权共政论的发展》,载于《明史研究》第4辑。
    8.邓泽森:《试论东林党人在晚明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载于《江汉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9.邓志峰:《谁与青天扫旧尘——“大礼议”思想背景新探》,载于《学术月刊》1997年第7期。
    10.范金民:《明代丝织品加派述论》,载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4期。
    11.樊树志:《帝王心理:明神宗的个案》,载于《学术月刊》1995年第5期。
    12.樊树志:《东林非党论》,载于《复旦学报》2001年第10期。
    13.范兆琪:《明代正直的名相——叶向高》,载于《史学月刊》1988年第3期。
    14.方尔加:《论明代后期专制君主精神地位之下降》,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5.方尔加:《论明代后期专制君主社会功能的不适与弱化》,载于《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16.郭厚安:《假皇权以肆虐的奴才——论明代的宦官》,载于《西北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
    17.葛荃:《论政治思维定势与东林党人的困境》,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8.葛荃:《晚明东林党人“生命意识”析论——关于士人精神的一种政治文化阐释》,载于《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9.葛荃:《中国传统制衡观念与知识阶层的政治心态》,载于《史学集刊》1992年第3期。
    20.葛荃:《“戒惧”心态与东林党人的政治悲剧析论》,载于《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
    21.黄启臣:《万历年间矿业政策的论争》,载于《史学集刊》1988年第3期。
    22.胡凡:《立储之争与明代政治》,载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3.何孝荣:《叶向高与明末政局》,载于《福建论坛》1994年第3期。
    24.何孝荣:《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载于《山东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5.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说的知识考古》,载于《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4期。
    26.侯旭东:《从方法看中国古代专制主义说的论争》,载于《中华读书报》2010年5月26日。
    27.季桂起:《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转变及文化人格的转型》,载于《聊城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8.贾艳敏:《明万历年间立储事与万历朝政》,载于《黄淮学刊》1992年第4期。
    29.蓝东兴:《归隐:晚明士大夫的政治退避与个性张扬》,载于《贵州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30.刘真武:《嘉靖初年大礼之争与皇权的强化》,载于《湖北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31.刘晓东:《监阁共理与相权游移——明代监阁体制探赜》,载于《东北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32.刘宝树:《为学议政与救世:晚明东林党人的议政之风与治学精神》,载于《江淮论坛》2004年第1期。
    33.罗冬阳:《皇权与皇权政治——<明代皇权政治研究>评介》,载于《东岳论丛》2005年第2期。
    34.梁希哲:《明代内阁与明代的官僚政治》,载于《史学集刊》1992年第2期。
    35.李洵:《明末东林党的形成及其政治主张》,载于《东北师大科学集刊》1957年第3期。
    36.李绍强:《皇帝、儒臣、宦官间的关系与明朝政局》,载于《齐鲁学刊》1988年第
    2期。
    37.李庆:《“东林非党论”质疑》,载于《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3期。
    38.李媛:《弘治初年祀典厘正论初探》,载于《东北师大学报》2008年第2期。
    39.李佳:《明万历朝官员“乞休”现象分析》,载于《求是学刊》2009年第2期。
    40.李佳:《明万历朝奏疏“留中”现象探析》,载于《古代文明》2009年第4期。
    41.李佳:《明代士大夫“伏阙”现象的政治文化解读》,载于《古代文明》2010年第4期。
    42.廖元琨:《锦衣廷杖与明代官僚心态》,载于《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43.南炳文、李小林:《关于万历时期的矿监税使》,载于《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第
    3期。
    44.牛建强、汪维真:《从<帝鉴图说>看16世纪末的中国帝政》,载于《史学月刊》2000年第8期。
    45.宁可、蒋福亚:《中国历史上的皇权与忠君观念》,载于《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46.邱江宁:《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从文化角度看晚明东林党人》,载于《浙江师大学报》1998年第1期。
    47.施治生、郭方:《“东方专制主义”概念的历史考察》,载于《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3期。
    48.商传:《明代的社会主导群体》,载于《东岳论丛》2005年第1期。
    49.商传:《从朋党到党社——明代党争之浅见》,载于《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1期。
    50.商传:《从“口喃耳语”到“抵掌剧谈”——晚明专制政治的松动与早期人文主义》,载于《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5期。
    51.田澍:《大礼议与杨廷和阁权的畸变》,载于《西南师大学报》2000年第1期。
    52.田冰:《明代官员给谥中的特殊现象解读》,载于《史学月刊》2010年第6期。
    53.王兴亚:《明代罚俸制度述论》,载于《中州学刊》1993年第2期。
    54.王建中:《杨廷和与明代正德嘉靖之际的政局》,载于《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5.王义保:《近年来国内专制主义理论研究述评》,载于《学术论坛》2006年第10期。
    56.王文涛:《中国古代“专制”概念解读》,载于《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57.王文涛:《中国古代的“人臣专制”》,载于《南都学坛》2007年第2期。
    58.魏登云:《正德阁臣李东阳“贪恋相位”“节操大亏”质疑》,载于《遵义师范学院学报》第8卷第4期。
    59.万明:《万历君臣:<明实录>所见情感世界的个案分析》,载于《明史研究》第10辑。
    60.薛瀛伯:《神庙留中奏疏汇要跋》,载于《史学年报》1937年第2卷第4期。
    61.向燕南:《晚明士人自我意识的张扬与历史评论》,载于《史学月刊》2005年第4期。
    62.谢景芳:《理论的崩溃与理想的幻灭——明代中后期的仕风与士风》,载于《学习与探索》1998年第1期。
    63.谢景芳:《致君尧舜与强权政治——论明代士大夫与专制皇权的冲突》,载于《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3期。
    64.谢贵安:《论明代儒臣与宦官在皇帝娱乐中的影响和较量》,载于《故宫博物院院刊》2008年第6期。
    65.许大龄:《明后期东林党人》,载于《文史知识》1984年第4期。
    66.徐春燕:《明代廷杖探析》,载于《辽宁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7.杨涛:《万历矿税大兴对官员的残害及其影响》,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68.杨涛:《明朝万历中矿税监进奉内库考》,载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69.阎光亮:《从明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看西厂的立废》,载于《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70.朱声敏:《论“大礼议”并非权力之争》,载于《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71.朱子彦:《明万历朝经筵制度述论》,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2期。
    72.赵骏:《论“大礼议”实乃权力之争》,载于《安徽文学》2008年第2期。
    73.赵毅、罗冬阳:《朱元璋废丞相述论》,载于《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74.赵轶峰:《明代中国历史趋势:帝制农商社会》,载于《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
    75.赵轶峰:《明史以外看明史:明史研究范式的四个问题》,载于《学术月刊》2010年第6期。
    76.张显清:《明嘉靖“大礼议”的起因、性质和后果》,载于《史学集刊》1988年第4期。
    77.张安奇:《晚明激烈“党争”中的“东林党”》,载于《江南论坛》2005年第3期。
    78.张分田:《论“立君为民”在民本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地位》,载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79.张分田:《论中国古代政治调节理论——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学说中的核心地位》,载于《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80.张星久:《儒家思想与中国君主专制的内在冲突》,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81.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兼论官僚组织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关系》,载于《求索》1998年第2期。
    82.张星久:《试析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基本矛盾——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研究的基本命题的一个尝试性解答》,载于《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4期。
    83.张星久:《从政治分析的角度看儒家思想的“基本同一性”——兼论专制政体下“道”、“势”冲突的实质》,载于《武汉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84.张星久:《帝制中国的两种基本“公”“私”观及其制度表现——一个从制度回溯观念的尝试》,载于《武汉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85.周桂钿:《儒家民本观》,载于《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1.陈超:《明代“大礼议”前后的内阁体势变化》,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常文相:《“圣王”期待与万历早期政局:以<帝鉴图说>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江时玲:《明朝嘉靖至万历前期的内阁首辅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刘婧:《论李东阳的政治活动》,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2年。
    5.李月华:《<大学衍义补>中的天、君、臣、民观》,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李显:《申时行之政治角色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林圣坤:《方从哲与晚明政局之研究(1614—1628)》,硕士学位论文,中坜:国立中央大学,2007年。
    8.邱雯惠:《晚明的舆论——李三才个案之研究(1593—1623)》,硕士学位论文,中坜:国立中央大学,2005年。
    9.孙立辉:《沈一贯与浙党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5年。
    10.王丽娜:《明代正德年间谪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7年。
    11.王莉华:《明代王锡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1982年。
    12.文醒城:《明中叶传奉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8年。
    13.杨园园:《东林运动与明代士大夫政治的终结》,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4.尹峻:《“忍辱负重”——试论叶向高的为官之道》,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15.赵秀丽:《“角色失范”:明代问题皇帝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6.张晓雷:《明代廷杖及其社会反应》,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7.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8.洪早清:《明代阁臣群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9.林丽月:《明末东林运动新探》,博士学位论文,台北:台湾师范大学,1984年。
    20.李媛:《明代国家祭祀体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1.苏新红:《明代太仓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2.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9年。
    23.萧慧媛:《明代官员的乞休致仕——官场困局下求退告归的时代现象》,博士学位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2005年。
    24.张学亮:《明嘉隆万时期士大夫事功观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