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武官集团监控体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明代的武官集团既庞大又复杂。所谓庞大,是指明代的武官因世袭、武举、军功、恩荫、传奉等途径而急剧膨胀,时至明中叶即已高达10万之众,较明初武官数量翻了两番;所谓复杂,是指明代武官与前代相比,内部种类分支繁多,按任职期限来看可分有世官与流官,按出仕时间来看可分有新官与旧官,按职权归属来看可分有见任官与带俸官,按民族成分来看可分有汉官、土官与达官(“鞑官”)。庞大的人员数量、复杂的人员构成,导致明代武官集团自身的弊病日益暴露且尖锐,如侵吞军屯、私役兵士、杀良冒功、谎报军情、败坏军纪、勾结外患等等。加之,自古以来专制君主因军事领导权的最终归属问题,始终与武官集团难以达成真正互信的内置性冲突,进一步激化了两者之间的矛盾。故而,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以达到长治久安的终极目标,明代武官集团监控体系应运而生。
     毫无疑问,明代的武官监控体系集前代之大成,充分调动了明廷内部一切资源及各方政治势力,甚至包括本朝武官集团自身的力量。具体言之,专制君主通过封赠奖赏、军法律令、武学武举等政治手段,年俸、田庄、仆役等经济手段,天子守边、皇子领兵、军职军功等军事手段,强化对武官集团的笼络、羁縻,乃至镇压。这些措施不仅具有极强的政策指导性,对后世影响深远,而且颇具实效。此外,明代君主还以文官集团与宦官集团,充当本朝钳制武官集团最为得力的两股政治势力,坚决贯彻实施“以文制武,以内驭外,文武相济,内外相维”的统治方针,将本该配置给武官集团的军事决策权、人事权、指挥权、训练权及后勤管理权瓜分殆尽,最终促使明代武官集团监控体系环环相扣、严丝合缝。
     当然,这种严密的监控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矫枉过正,走向其初衷的反面,导致明代武官的政治势力、社会地位不断趋于沉沦。为了争夺有限的政治舞台和经济利益,武官与君主、文官、宦官等诸种势力之间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极大地消耗了明当局的统治实力。而且,面对超物质的压制,中叶而后的明代武官集团几乎丧失了开国初期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战斗激情,多数武将埋首于钻营攫利、醉生梦死,奔走于权贵门庭,蛰伏于文官乃至宦官的淫威之下,致使明朝中晚期政局内外糜烂,益发不可收拾。至南明朝廷再建,拥兵自重的军阀起底反弹,反噬皇权,以反讽的方式宣告了明代武官集团监控体系的彻底瓦解。
The Ming Dynasty military officer groups both large and complex. The so-called large is that the amount of military officer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because of the hereditary, WuJu, military exploit overcharging sealing and so on. To mid Ming dynasty, that has been as high as 100 thousand people, and th number is more than four times that of the early Ming. The so-called complex is tha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generations, The Ming Dynasty military officer groups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ral kinds, for example, the hereditary officer and the flow official, the new official and the old officer, the officer with postiond and the officer only with salary, han officer, local officer and Da officer. Huge personnel quantity, complex personnel structure has resulted in the groups itself illnesses and problems increasingly exposed and sharp,such as corruption, enslaving soldiers, killing civilians, reporting false imformations destroying disciplines, treason and so on. Additionally, since ancient times because of the military leadership of autocratic monarchy ultimate ownership, the monarch has always been difficult to achieve with the military officer real mutual trust, which further intensifie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Therefore,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of within the ruling classes to achieve long-term ruling the ultimate goal of Ming dynasty, Monitoring System of the Ming Dynasty military officer for shipment is born.
     No doubt, the system surpasse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s of achievement, and fully mobilize the imperial internal all resources and parties political forces, even including the military officer group's internal force. For example, the imperial groups are going to buying,netting and crackdowning the military officer group through political, economic, military and other means. These measures not only has a strong policy guidanc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but also quite realistic effect. Supreme ruler of the Ming Dynasty also uses the civil groups and the eunuch groups to suppress the military officer group as well as splits its various military power. These measures culminat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military officer monitoring system.
     Of course, this tight control system gradually over time too far toward the opposite of its original intention, leading to the political forcesd and social status tends of the Ming Dynasty military officer to sink. In order to compete for limited political arena and economic interests, there are breaking out bloody war between the military officer group and various political forces.It consumes a great strength of the rule of the empire. Moreover, with metamaterials pressing, the group lost bygone combat passion and fighting capacity. Most generals yied to power, wealth and enjoyment. This trend has accelerated the collapse of the Empire's military.
引文
1[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2载于《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第2期。
    载于《西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载于《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2载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3载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9年第6期。
    4载于《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5载于《历史研究》,1990年第6期。
    6载于《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7载于《古代文明》,2010年1月第4卷第1期。
    8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9载于《文史》,1994年总第40辑。
    10载于《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1期。
    11载于《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2载于《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6月第19卷第2期。
    13北京:群众出版社,1950年版。
    14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版。
    1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载于《读史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18载于《南开史学》,1983年第1、2期。
    19载于《档案学论从》,1987年第2期。
    20载于《文史哲》,2010年第2期。
    21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4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2006年版。
    6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年版。
    7[美]Hucker, Clarles 0. The Censorial System of Ming China.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6.
    8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载于《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11载于《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38卷第5期。
    12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1月第31卷第1期。
    13载于《东岳论从》,2007年第28卷第4期。 1载于《史学集刊》,2002年10月第4期。
    2吴艳红:《明代武职“立功”考论——兼论赎例在明代武职中的试行》,《史学集刊》,2002年10月第4期,第24页。
    3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4载于《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7年9月第18卷第3期;1998年9月第19卷第3期。
    5载于《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2卷第4期。
    6张士尊:《明代总兵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2卷第4期,第27页。
    7载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第9卷第1期。
    8载于《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8卷第6期。
    9载于《社会利学战线》,2008年第11期。
    10王凯旋:《明代武举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第248-250页。
    11载于《历史教学》,1999年第91期。
    1载于《北方论从》,2003年第5期。
    1张金龙:《魏晋南北朝禁卫武官制度研究》(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0页。
    2[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98《晋书·安重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02页。
    3[苏联]列宁:《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版,第175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卷2《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84页。
    5李新达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武官制度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6[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4《甘誓第四》,[清]阮元编:《清人十三经注疏》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1页。
    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71-372页。
    2笔者按:关于商代甲骨文中“师”的释义,学界大体存有三种:第一是泛指军队,比如吴师、雀师等,专指由吴、雀等将领率领的军队;第二是指军事编制,如右师、中师等,也即本文所引用的概念,是商朝军队的最大编制,前后共出现过六个师,每个师下辖大概三千到一万人:第三是指高级武职,比如《尚书·盘庚》中的“师长”,卜辞中的师般(盘)、师戛等。至十后期出现的“旅”、“大行”及“戍(行)”的军士数及隶属关系如下:“行”相当于后世的百人队,三行合为一“大行”,三大行又合为一“旅”,三旅又合为一“师”。具体论述请参见罗琨等:《中国军事通史》第1卷《夏商西周军事史》,北京:乍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134页。
    3[宋]王钦若等:《册府元龟》卷5《帝王部·创业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861页。
    5[春秋]左丘明:《国语》卷15《晋语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00页。
    6[清]孙希旦:《礼记集解》卷60《射义第四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40页。
    1笔者按:学界一般认为,所谓“西六师”源自西周灭商之前的部族常备之军,建国之后镇守丰镐之地,保护周人的根据地;而“成周八师”则是周人战胜殷商之后,在其故地收编的商人士兵组成,故又称“殷八师”,镇守成周之地,监视东方、南方诸国。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54《夏官司马第四》,[清]阮元编:《清人十三经注疏》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87页。笔者按:对此,学界一般存在两种看法,其一,认为“师”是西周当时最大的军队组织形式,并无“军”这种编制,《周礼》中的相关论述是后人附会或错讹所致。其二,认为在西周早期的军事编制中确实尚无“军”,但至“厉始典革”,周厉王启动大规模改革,就将“六师”扩充为“六军”,编制也由三进制史改为五进制。尽管历史的真实有待进一步考证,但笔者认为,该引文至少透露出三个信息:第一,各级诸侯国的军事编制是一定的:第二,天子直辖的军队数要远远大于任何一国诸侯所辖的军队数;第三,主要诸侯国的军事指挥长官由周天子任命,故而予以引用。
    3转引自罗琨等:《中国军事通史》第1卷《夏商西周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页。
    4转引自罗琨等:《中国军事通史》第1卷《夏商西周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29页。
    [清]惠栋:《周易述》卷2《周易上经》,[清]阮元编:《清人十三经注疏》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页。
    1杨们峻:《春秋左传注·庄公十六年》:“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闵公元年》:“晋侯作二军,公将上军,太了申生将下军”;《信公二十七年》:晋文公“蒐十被庐,作三军,谋元帅”;次年,文公在三军之外又加设三行,“晋侯作三行以御狄”,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203页、第258页、第445页、第474页。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815页。
    [春秋]左丘明:《国语》卷5《鲁语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4《十二诸侯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661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十一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987页。
    3[春秋]左丘明:《国语》卷14《晋语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80页。
    4请参见罗琨等:《中国军事通史》第2卷《春秋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0-61页。
    5杨宽:《战国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223页。
    6[西周]吕望:《六韬·文韬·举贤第十》,[宋]何去非:《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9页。
    1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8《史林十·秦新郪虎符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7页。
    2[清]王先谦:《韩非了集解》卷14《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38页。
    3[战国]尉缭:《尉缭子》卷3《原官第十》,[宋]何去非:《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49页。
    4[战国]尉缭:《尉缭子》卷5《将令第十九》,[宋]何去非:《武经七书》,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87页。
    5[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8《商君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2230页。
    6[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0《议兵篇第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6页。
    7[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10《议兵篇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72页。
    ①请参见蒋礼鸿:《商君书锥指》卷十《赏刑第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96页。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18《史林十·秦新郪虎符跋》,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7页。
    1[东汉]班固:《汉书》卷19上《百官公卿表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7页。
    2[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版,第258页。
    3[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8《蒙恬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版,第256页。
    4[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版,第351页。
    1[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12《汉纪四》,太祖高皇帝十一年秋七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401页。
    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50《兵考二·兵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1311-1312页。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59《职官考十三·宣抚使》,“按语”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534页。
    1[东汉]班固:《汉书》卷6《武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73页。
    2[东汉]班固:《汉书》卷24下《食货志下》,“臣瓒口”条,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60页。
    3笔者按:数据来源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卷22《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1133-1144页;[东汉]班固:《汉书》卷18《外戚恩泽侯表》,卷19下《百官公卿表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85-690、766791页。
    4请参见[西汉]司马迁:《史记》卷56《陈丞相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2版,第2053、2054页。
    5[东汉]班固:《汉书》卷67《胡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10页。
    6请参见[东汉班固:《汉书》卷67《胡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10页。
    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3《隗嚣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28页。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1下《光武帝本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5页。
    3[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65《皇甫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33页。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38《张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76页。
    5[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36《郑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23页。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87《西羌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84页。
    1[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212《唐纪二十八》,玄宗开元十年九月癸未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53页。
    2[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23-1324页。
    3[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5《选举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71页。
    4请参见[唐]李林甫:《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0-151页。
    5[五代]王溥:《唐会要》卷72《府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8页。
    6[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6《百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96页。
    7[唐]李林甫:《唐六典》卷5《尚书兵部·驾部员外郎》,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2163页。
    8[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8《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49页。
    1[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209《唐纪二十五》,睿宗景云元年六月胡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643页。
    2[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32页。
    3[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32页。
    4[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第4,会昌五年三月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5[唐]武则天:《改元光宅赦文》,[清]董诰等:《全唐文》卷96《高宗武皇后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35页。
    6[唐]杜佑:《通典》卷29《职官十一·武官下·监军》,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05页。
    7[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7《宦者传上·刘贞亮》,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868页。
    1[北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255《唐纪七十一》,僖宗中和二年六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8271页。
    2[元]脱脱等:《宋史》卷261《李琼等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050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162《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97页。
    4[元]脱脱等:《宋史》卷166《职官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927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162《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799页。
    2[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太祖建隆一年秋七月戊辰条,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9页。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53《兵考万》,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1335页。
    1[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太祖起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页。
    2孟森:《明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页。
    3[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71,洪武十八年二月已未条,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所,1968年版。
    1[清]张廷玉:《明史》卷125《常遇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38页。
    2[明]朱元璋:《信国公汤和诰》,钱伯城等编:《全明文》(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8页。
    3[明]何乔远:《名山藏》卷41《勋封记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1页。笔者按:另,“伯六人”中含忠诚伯汀广洋与诚意伯刘基两位文臣。
    4[明]何乔远:《名山藏》卷41《勋封记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01页。
    5笔者按:内含文臣忠诚伯常茹1人。
    6[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18《兵部一·铃选一·升除》,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4页。
    [明]杨嗣昌:《选授世职疏》,梁颂成辑校:《杨嗣.昌集》卷21,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519页。
    1请参见[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1《兵部四·铨选四·官舍比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4625页。
    2[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0《兵部三·铨选三·武职袭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9页。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0《兵部三·铨选三·武职袭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9页。
    4笔者按:例如在镇压建文遗臣的过程中,朱棣不惜“诛十族”、“瓜蔓抄”、“施酷刑”,可谓用血染的皇冠为自己“正名”。迁都北京、发动“安南战役”、郑和下西洋等重大政策的推行,也无不与朱棣内心“正统”、“谋逆”之间的纠结相关联。具体论述可参见晁中辰:《明成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1[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2[明]戚祚国:《戚少保年谱耆编》卷1,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8页。
    3请参见范中义:《戚继光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428页。
    4[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明代史(1368—1644年)》(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2《职官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2页。
    6[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18《兵部一·铨选选一·升除》,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4页。笔者按:明代的武举与世官基本上属于殊途同归,很多世袭武官都参加武举以博取史好的进身之阶,即使是非世官出身的人因考中武举而受职,所受之职仍然在世官的范畴之内。
    7[明]郑晓:《吾学编·大政记卷二》,《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第12册《史部·杂史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1笔者按:朱元璋在位只有31年,但朱棣夺位后拒不承认建文年号,改“建文元年”为“洪武三十二年”直至“三十五年”,借以掩盖建文帝在位四年之久的历史事实,并标榜自己为洪武皇帝帝朱元璋的合法继承者。
    2请参见[明]陈建:《皇明历朝资治通鉴》卷4,永乐元年十二月条,钱茂伟点校:《皇明通纪》,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05页;[明]黄光升:《昭代典则》卷13,永乐元年十一月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36页;[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18《兵部四·铨选四·官舍比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4页;[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卷144《兵部八·武臣袭替》,永乐元年十一月条,《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6册《政书类》,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220页。笔者按:关于明代武官的新、旧之分,还存在另外一种观点,即“洪武三十一年以前及永乐年间,立功升职谓之旧官,其武三十一年起至三十五年止,及洪熙以后立功升职,谓之新官。”以及“凡比试,有旧官,洪官三十一年以前为旧,有新官,成祖以后为新。”请分别参见[明]杨嗣昌:《选授世职疏》,梁颂成辑校:《杨嗣昌集》卷21,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519页;[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2《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2页。两种观点的争议在于,明成祖以后的立功升职武官属于新官还是旧官。鉴于《明会典》、《国朝典汇》等书的权威性和时效性,笔者暂且采纳其观点,个中细节俟后再考。
    3[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4-135页。
    4张松梅:《明代年幼应袭舍人优给制度述略》,《东岳论从》,2007年第28卷第4期,第122页。
    5请参见[明]杨士奇等:《明太宗实录》卷129,永乐十年六月庚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599-1600页。
    1[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35,宣德三年正月戊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886页。
    2[明]陆容:《菽园杂记》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5页。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1《兵部四·铨选四·官舍比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24页。
    4[明]霍韬:《修书陈言疏》,[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187《霍文敏公文集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21页。
    5请参见[明]陈建:《皇明历朝资治通鉴》卷5,永乐六年七月条按语,钱茂伟点校:《皇明通纪》,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38页。
    6[明]郑晓:《吾学编·百官述卷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第12册《史部·杂史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675页。
    7[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18《兵部一·铨选一·官制》,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3页
    8请参见[明]郑晓:《开学编·百官述卷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从刊》第12册《史部·杂史类》,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675页。
    1[美]Robert A. Dahl, Who Governs?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New He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p.226.
    2[明]于慎行:《练兵议》,[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439《于文定公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99页。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0《兵部三·铃选三·武职袭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9页。
    4[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8,成化二年闰三月庚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58页。
    5[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8,成化二年闰三月庚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59页。
    6[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卷1《原法》,《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1请参见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36,成化二年十一月丁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20页。
    2[明]郑晓:《吾学编·百官述卷下》,《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12 册《史部·杂史类》,北京:书日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675页。
    3[清张廷下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4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10《土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81页。
    5请参见梁志胜:《试析明代卫所武官的类型》,《西北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9月第38卷第5期,第86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10《土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82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10《土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82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10《土司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982页。
    4[清]张廷下等:《明史》卷270《马世龙等传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950页。
    5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27《外国传八》,“鞑靼,即蒙古,故元后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463页。[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6《诏令杂考二》,洪武三年(1370)正月,朱元璋在给驸马李祯的信中说:“明白孥了老达达时节,便见你每功劳。”这里“老达达”指元顺帝;九年(1376),朱元璋另一封给李文忠的信中称顺帝了爱献识理达刺为“小达达”,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45-1653页。吴泽炎等编:《辞源》(合订本),“鞑靼,亦单称鞑。蒙古族别称。宋人彭大雅《黑鞑事略》:‘黑鞑之国,号大蒙古。……鞑语谓银曰蒙古,女真名其国曰大金,故鞑名其国曰大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34页。
    6[明]朱元璋:《皇明祖训》之《祖训首章》,《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26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67168页。
    1[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3《皇明盛事述三·番将了孙兄弟勋烈》,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贝。
    2请参见彭勇:《明代“达官”在内地卫所的分布及其社会生活》,《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1月第24卷第1期,第1517页。
    3[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4,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5页。
    1[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4页。
    2[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34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2《食货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4页。
    4[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27,宣德二年夏四月已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13页。
    5[明]韩雍:《处置地方经久大计疏》,[明]应槚:《苍梧总督军门志》卷23《奏议一》,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中心,1991年版,第246页。
    6[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25,正统元年十二月庚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10页。
    7[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14页。
    1黄彰健:《明代律例汇编》卷6《户律三·蒙古色日人婚姻》,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79年版,第509页。
    2笔者按:指水乐三年(1405)七月,明成祖赐把都帖木儿名吴允诚,伦都儿灰名柴秉诚,保住名杨效诚一事。
    3[清]顾炎武、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3《二字改姓一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2-1303页。
    4请参见[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69,正统五年秋七月壬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333页。
    1[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108,宣德九年二月壬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431页。
    2[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180,正统十四年秋七月甲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481-3482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82《刘大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46页。
    4[明]丘濬:《大学衍义补》卷35《制国用·屯营之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2册《子部十八·儒家类》,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43页。
    5[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10,洪熙元年冬十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87页。
    6[明]商辂:《边务疏》,[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38《商文毅公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8289页。
    7[明]温体仁等:《明熹宗实录》卷65,天启五年十一月丙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075页。
    8[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卷4《奏议·代司徒公屯田奏议》,顾廷龙、傅璇琮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405册《集部·别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71-672贝。
    9[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57,宣德四年八月癸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358页。
    1[明]陈文等:《19J英宗实录》卷354,天顺七年秋七月庚戍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085页。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7《兵部·武介杀邑令父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33页。
    3[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56,成化二十年九月戊戌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4330页。
    4[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132,弘治十年十二月壬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327页。
    5[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140,正德十一年八月丁卯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380页。
    6[明]廷下等:《明史》卷175《董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657页。
    7[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3《中官考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80页。
    1[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69,正德五年十一月戊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525页。
    2[清]吴伟业:《绥寇纪略补遗》卷上,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12页。
    3[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5,洪熙元年闰七月癸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55页。
    4[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4,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3负。
    5[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183,正统十四年九月乙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566页。
    6[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125,正德1年五月月丙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509页。
    1[明]何良俊:《四友斋从说》卷6《史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1-52页。
    2[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195,嘉站十五年闰十二月壬子朔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4118页。
    3[明]李清:《三坦笔记》之《附识上·崇祯》,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2页。
    4[明]卢象昇:《用人修具饬法治兵疏》,方福仁点校:《卢象昇疏牍》卷6《宣云奏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3页。
    5[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8《左兵扰武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4页。
    1[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9《袁州兵荒》,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94页。
    1[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卷1《兵制二》,《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
    2请参见傅衣凌主编:《明史新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南炳文、汤纲:《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郭建:《金戈铁马——兵制与军事》,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张士尊:《明代总兵社会地位的历史变迁》,《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2卷第4期。
    1请参见[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皇明异典述四·文臣改武》,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0162页;[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7《兵部·文臣改武》,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28429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45《张玉传附从子张信》,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85页。
    3请参见[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274,天顺元年正月癸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824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73《石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615页。
    5[明]何乔远:《名山藏》卷21《典谟纪二十一·武宗毅皇帝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592页。
    1[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134,正德十一年二月壬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663页。
    2[清]夏燮:《明通鉴》卷3,洪武三年十1一月壬辰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60页。
    3[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3《胡蓝之狱》,“谷应泰曰”条,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86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5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58,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127页。
    3黄彰健:《明代律例汇编》卷2《吏律一·职制·文官不许封公侯》:“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而所司朦胧奏请,辄封公侯爵者,当该官吏,及受封之人,皆斩。其生前出将入相,能除大患,尽忠报国者,同开国功勋,一体封侯謚公,不拘此律”,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79年版,第393页。
    4[清]张廷下等:《明史》卷238《李成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90页。
    5[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6《吏部五·验封清吏司·荫叙》,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2《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36页。
    请参见郭培贵:《明代文官荫叙制度考论》,《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第4258页。
    1笔者按:所谓“公孤”是指正一品太师、太傅、太保,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太了“保傅”是指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了太保,正二品太了少师、太了少傅、太了少保,斯职都是明代设立:的高级荣誉职衔,分别职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以道德辅导太子”,以勋劳授予,不分文武。
    2笔者按:所谓“三堂”制是指地方上的军政要务分由镇守武官、内官、文官主持,而镇守武官一般都由带爵勋臣或各都督府堂上官出任,品阶基本上皆在二品以上;而镇守内官,位不过太监,品亦高不过正四品;镇守文官,一般由巡抚都御史或巡抚侍郎出任,品阶一般不超过正二品。
    3[明]陆容:《菽园杂记》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1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54,洪武三年秋七月戊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060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54,洪武三年秋七月己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063页。
    3[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08,洪武九年九月戊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805页。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成公十三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2版,第861页。
    5[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23《礼仪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98页。
    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67页。
    7[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0《谥法一·谥法考序》,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03页。
    8[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7《高煦之叛》,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03页。
    9田冰:《明代官员谥号研究》,河南大学历史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105页。
    1请参见[明]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皇明盛事述一·勋臣国戚》,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页。
    2[清]谈迁:《国榷》卷11,惠宗建文二年三月壬午条,“朱鹭曰”条,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15页。
    3请参见黄彰健:《明洪武永乐朝的榜文峻令》,《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论文类编(历史编·明清卷)》四,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219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3《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79页。
    1黄彰健:《明代律例汇编》卷3《吏律二·公式·事应奏不奏》,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79年版,第446页。
    1黄彰健:《明代律例汇编》卷15《兵律三·关津·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79年版,第687页。
    2[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154,嘉靖十一年九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488-3489页。
    1[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34《兵部十七·营政通例》,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2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74,洪武五年六月乙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377页。
    3[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74,洪武五年六月乙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379页。
    4[美]Benjamin A. Elman, "Changes in Confusion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 from the Ming to the CH'ing Dynasty, " in Benjamin A. Elman and Alexander Woodside (eds.), Education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600-190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4), p.113.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9《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90页。
    2[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79,正统六年五月壬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559页。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56《兵部三十九·武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01页。
    4[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10,成化三年三月甲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86年版,第817页
    5[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56《兵部三十九·武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801页。
    6[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68,正德五年冬十月丙戌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500页。
    7请参见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艺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53154页。
    1[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186,嘉靖十五年四四月甲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933-3934页。
    2[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44《选举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70页。
    3请参见[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2,吴元年三月丁四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23页。
    4[明]黄光升:《昭代典则》卷10,洪武丁卯二十年秋七月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并参见[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83,洪武二十年七月丁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759页。
    1[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14,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7-248页。
    2[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178,成化十四年五月己卯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207页。
    3[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178,成化十四年五月己卯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208页。
    4[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35《兵部十八·武举》,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5页。
    5[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2《兵部一·武举》,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846页。
    1[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5《皇明盛事述五·武举首至通显》,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8页。
    2请参见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2页。
    3[明]汪楫等:《崇祯长编》卷52,崇祯四年十一月癸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042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69《姜明武传附王来聘》,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923页。
    5[东汉]班固:《汉书》卷67《朱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64页。
    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北京:中0华书局,1975年版,第2888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405《刘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246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88《蒋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983页。
    3[元]脱脱等:《宋史》卷285《贾昌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615页。
    4[明]宋濂等:《元史》卷201《张留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572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25《徐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25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27《李善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70页。
    7[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67《邝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03页。
    8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28《魏学曾传》、卷228《叶梦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978-5980页、第5980页。
    9[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9《熊廷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692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70《马世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933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3《李建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550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91《忠义传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666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49《朱燮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447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9《袁崇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717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9《袁崇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716页。
    7转引自樊树志:《崇祯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2页。
    1请参见[清]张廷下等:《明史》卷204《张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84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61《卢象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674页。
    3请参见[清]张廷下等:《明史》卷271《满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959-6960页。
    1请参见[民国]赵尔巽等:《清史稿》卷484《文苑传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320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7《食货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861887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2《食货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2页。
    4请参见魏佐国:《试析明代品官薪俸制度》,《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4卷第4期。刘科进等:《明代官员低俸成因探析》,《求索》,2006年第6期。巢靓:《明代俸禄制度的启示》,《法制与社会》,2006年第9期。赵世明:《明代“薄俸”制述论》,《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5月第27卷第3期等。
    5[明]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目知录集释》卷12《俸禄》,“潘氏曰”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02页。
    6请参见张海瀛:《明代的赐田与岁禄》,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明史研究室编:《明史论从》(第四辑),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90页。
    7[明]王琼:《双溪杂记》,单锦珩辑校:《王琼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页。
    1请参加[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2《食货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3页。
    2笔者按:以宋代为例,宰相、枢密使等“执政”,月俸包括料钱300千,衣赐春、冬服各20匹、绢各30匹,冬棉100两;月给粟100石,随身侍从衣粮70人,薪1200束;岁给炭,夏季月100秤、冬季月200秤,盐7石,并月给纸、马料钱等。低如不满三千户县的县令,月俸也有料钱10千,禄粟月给3石,职田4顷等。此外,尚有职钱、贴职钱、折食钱、茶汤钱、厨食钱、薪、盐、马料、茶酒、厨料、公使钱等诸多补贴名目。清代的明文规定的官俸虽低,正一品官员岁俸亦不过180两白银,但中期以后推行养廉银制度,各省正七品知县每年也有4002000两不等的养廉补助,部分督抚甚至每年可以获得高达近30000两白银。
    [明]鹿继善:《认真草》卷1,转引自刘重日:《金花银、轻贵与金花籽粒》,《濒阳集》,合肥:黄山书社,2003年版,第216页。
    [清]张廷下等:《明史》卷82《食货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4页。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6《李长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613页。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2《食货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4页。
    1笔者按:百分比以明初每钞1贯折米1石推算。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2《食货志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01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92,洪武七年八月乙卯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616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62,洪武十七年五月甲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512页。
    3[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07,洪武二十四年春正月戊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084页。
    4[明]夏言:《查勘工程中庄田疏》,[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202《夏文愍公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09页。
    5[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38《户部二十五·公侯驸马伯禄米》,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5负。
    6[明]林润:《修德弭灾二十事疏》,[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45《林庄敏奏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6页。
    1请参见王毓铨:《明朝的配户当差制》,《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第26-27页。
    2[清]龙文斌:《明会要》卷52《民政三·奴婢》,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968页。
    3[清]谈迁:《枣林杂俎》卷7《国初抄劄法》,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1页。
    4[明]吕毖:《明朝小史》卷2《洪武纪·铁册军》,《玄览堂从书初辑》第9册,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162163页。
    5[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63,洪武四年闰三月已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204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30《郭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822负。
    7[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13《奴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98负。
    8[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26《李文忠传附李景隆》,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47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09,洪武二十四年六月己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7《兵部·铁册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28页。
    3[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8《赏功考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04页。
    4[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79《赏功考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21页。
    1[清]张廷玉:《明史》娟129《冯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90页。
    2[明]刘辰:《国初事迹》,[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2页。
    3[明]黄光升:《昭代典则》卷6,巳酉二年九月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4[明]杨士奇等:《明太宗实录》卷16,永乐元年正月辛卯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94页。
    1[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2《形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7页。
    2[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0《设立三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6页。
    3请参见[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20《设立三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16页。
    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10《北直隶方舆纪要序》,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02页
    2[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1《建置》,北京:北京古籍出版,1992年版,第9页。
    3转引自吴晗:《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72-573页。
    4[清]傅维鳞:《明书》卷69《河槽志》,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390页。
    5[明]谢肇淛:《五杂俎》卷3《地部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1[明]丘溶:《大学衍义补》卷85《备规制·都邑之建》,《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3册《子部十九·儒家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夏四月辛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999页。
    3[清]张廷下:《明史》卷139《叶伯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90页。
    4[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39,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已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478页。
    5[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20页。
    1[清]张廷玉:《明史》卷117《诸王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57页。
    2请参见[清]谈迁:《国榷》卷9,太祖洪武二十三年三月朔乙丑条,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04页。
    3[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0《故元遗兵》,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45页。
    4请参见[清]夏燮:《明通鉴》卷10,洪武二十四年以后诸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04105页。
    5拙著:《明代宗室藏书文化述论》,《东岳论从》,2010年第7期,第137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16《诸王传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62页。
    2请参见[明]何乔远:《名山藏》卷36《分藩纪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26页。
    3[明]何乔远:《名山藏》卷36《分藩纪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26页。
    4[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51,洪武三年夏四月辛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99页。
    5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0《兵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94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16《诸王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57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17《诸王传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591页。
    3[明]朱元璋:《皇明祖训》之《兵卫》,《四库存目从书》史部第26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85页。
    4[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03,洪武九年春正月乙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733页。
    5[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6《皇明异典述一·亲王领兵》,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2页。
    6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5《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37页。
    7[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2《皇明异典述七·更定旧官》,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8-549页。
    8[明]朱元璋:《王府武相武他诰》,钱伯城等主编:《全明文》(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2页。
    1[明]朱元璋:《谕秦王府文武官》,钱伯城等主编:《全明文》(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
    2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5《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37页。
    3笔者按:唐代的爵号以亲王(正一品)封皇子,郡王:(从一品)封授宗室,唐中期以后异姓功臣亦有封郡王者;玉以下是国公(从一品)、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县侯(正三品)、开国县伯(正四品)、开国县子(正五品)、开国县男(从五品),共9级,主要封授异姓功臣。宋承唐制,但略有变化,爵称亲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共12等;后嗣王、开国郡公、开国县公不再封授;郡公以上,主要是皇亲宗室封爵,其中郡王、国公也封授重要功臣,开国郡公以下是异姓封爵。元封爵为八等:王(正一品)、郡王(从一品)、国公(正二品)、郡公(从二品)、郡侯(有正从三品之别)、郡伯(有正从四品之别)、县了(正五品)、县男(从五品),实为八等十级:其中只有郡王、国公封授在世的皇室、功臣,其余爵称均用于封赠。
    4[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88《诏令杂考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77页。
    5[明]王琼:《双溪杂记》,单锦珩专辑校:《王琼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1[清]谈迁:《国榷》卷12,惠帝建文四年八月戊午条,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73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20《诸王传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659页。
    3[明]张居正等:《明穆宗实录》卷32,隆庆三年五月辛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843页。
    1[宋]司马光等:《资治通鉴》卷194《唐纪十》,太宗贞观六年九月己酉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098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39《茹太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87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娟105《功臣世表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999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32《朱亮祖等传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871页。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5《勋戚·李善长》,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7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32《李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871页。4请参见[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卷19《庄田附勋戚田士》,《四库存目丛书》史部第264册《政书类》,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579-585页。
    5[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97页。
    6[明]朱元璋:《御制稽古定制序》,[明]朱国桢:《大政记》卷1,转引自张显清:《从<大明律>和<大诰>看朱元璋的“锄强扶弱”政策》,《张显清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1转引自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2《兵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58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2《兵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58-2256页。
    3[清]嵇磺等:《续文献通考》卷122《兵考二·兵制》,杭州:浙汀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3893页。
    4[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3《兵部六·功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1页。
    5[明]胡广等:《明太宗实录》卷150,永乐十二年四月已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751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2《兵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63页。
    1[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3《兵部六·功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1页。
    2[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3《兵部六·功次》,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32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2《兵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62页。
    4[清]张廷下等:《明史》卷92《兵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62页。
    5[明]丘溶:《赏功议》,[明]陈了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75《丘文庄公集五》,北京:中年书局,1962年版,第638页。
    6[明]谭纶:《条陈蓟镇未尽事宜疏》,[清]清高宗敕选:《明臣奏议》卷27,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91页。
    1[清]龙文斌:《明会要》卷61《兵四·军功》,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1176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06《程启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4335434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0《兵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95-2196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6,吴元年十月壬了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86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34,洪武元年八月丁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610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67,洪武四年八月辛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2621263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27《李善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770页。
    4[明]陶安:《陶学士先生文集》卷首《陶学士先生事迹》,明弘治刻本,转引李新峰:《明代大都督府略论》,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一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版,第48页
    5[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7,己亥年五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85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7,己亥年十一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90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1,壬寅年五月丙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40页。
    3[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5,甲辰年八月庚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01页。
    4请参见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利结构及运行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3-71页。
    5[明]叶向高等:《明神宗实录》卷147,万历十二年三月己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746页。
    1[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9《庚戌之变》,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02页。
    2[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8《议复河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88页。
    3[明]何乔远:《名山藏》卷73《臣林记十八·嘉靖臣二》,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66页。
    4[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8《议复河套》,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96页。
    5[明]高拱:《与宣大王总督书一》,岳金西、岳天雷编校:《高拱全集》之《政府书答》卷1,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90页。
    6[明]张居正:《张文忠公集》书牍四《与望鉴川言虏王贡市》,转引自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页。
    笔者按:文中“昆妇”是指俺答汗胞弟昆都力哈之妻,“水邵卜”是指俺答汗水\之胞侄,皆是鞑靼部重要的领袖。
    1[清]魏源:《圣武记》卷12《武事余记·掌故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00贝。
    2[明]杨士奇:《东里别集》卷2《圣谕录·三朝圣谕录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9册《集部一七八·别集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21页。
    3请参见[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330,天顺五年秋七月戊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6795页。
    4[明]李东阳:《燕对录》,[明]邓士龙辑,许大龄、王天有主点校:《国朝典故》卷4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8页。
    5[明]杨一清:《论举代提督团营官奏对(三篇)》,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之《密渝录》卷5《政论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05页。
    6[明]杨一清:《论举代提督团营官奏对(三篇)》,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之《密谕录》卷5《政论上》,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08页。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17《兵部·武臣自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52页。
    2请参见[明]何乔远:《名山藏》卷80《臣林记二十五·隆庆臣一》,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31-2432页。
    3[明]高拱:《议处本兵及边方督抚兵备之臣以裨安攘大计疏》,岳金西、岳天雷编校:《高拱全集》之《掌铨题稿》卷2,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48《杨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140-4141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48《杨士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4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48《杨士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4-4135页。
    3[清]张廷玉等:《1明史》卷250《孙承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4166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0《孙承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468页。
    1请参见[明]温体仁等:《明熹宗实录》卷26,天启二年九月丁未条;卷28,天启二年十一月庚子条;卷29,天启二年十二月辛未条等,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参见第1316、1400-1401页。
    2[明]李长春:《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天启二年十二月初五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475476页。
    3[清]永瑢等:《历代职官表》卷12《兵部》,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0页。
    4[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44《礼部二·诸司奏事仪》,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6页。
    5[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27《武职衙门·五军都督府》,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13页。
    1[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59,正德五年正月乙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1311页。
    2[明]高拱:《议处本兵及边方督抚兵备之臣以裨安攘大计疏》,岳金西、岳天雷编校:《高拱全集》之《掌铨题稿》卷2,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3[明]何乔远:《名山藏》卷80《臣林记二十五·降庆臣一》,福州:福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16页。
    4[清]张廷下等:《明史》卷170《于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45页。
    5[清]夏燮:《明通鉴》卷24,正统十四年十月乙卯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页。
    6[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3《景帝登基守御》,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89页。
    1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2《杨嗣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509-6521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70《于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48页。
    3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9《兵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77-2178页。
    4[清]孙承洋:《天府广记》卷18《兵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5请参见郭培贵:《<明史·职官志四>兵备道补正》,《文史》,2004年第3辑,第31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8《王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232页。
    7[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18《兵部一·铃选一·官制》,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3页。
    8[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19《兵部二·铃选二·推举》,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6页。
    9[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162,正德十三年五月甲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116-3117页。
    1[清]永熔等:《历代职官表》卷12《兵部》,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0页。
    2[明]何良俊:《四友斋从说》卷6《史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0页。
    3[明]高拱:《议处本兵及边方督抚兵备之臣以裨安攘大计疏》,岳金西、岳天雷编校:《高拱全集》之《掌铃题稿》卷2,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93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9《兵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77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2《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4页。
    6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64-1865页。
    1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54《黄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227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64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33页。
    4[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督抚·总督军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2页。
    5笔者按:从广义上说,明代御史除了上述十三道监察御史外,还包括左、右都御史,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南京都察院主官及所属各道监察御史,挂御史衔外派各地的巡按、巡抚及总督等。各级御史之间虽然存在品级的差异,但是并未有严格意义上的上下级统属关系,监察御史上疏言事无须知会都御史,甚至可以彼此弹幼,之所以设立都察院主官是为了管理本院庶务,点差及考察监察御史。请参见张治安:《明代监察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80《张宁等传赞》,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03页。
    1笔者按:堂上官是指明清时期中央各部院的主要负责官员,如尚书、都御史或侍郎、副都御史等。明代北京都察院堂上官为左、右都御史(正二品)2人,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2人,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4人:南京都察院为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佥都御史各1人。请参见[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91《都察院》,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39页;[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2《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7页;[清]龙文斌:《明会要》卷33《职官五·都察院》,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56页。
    2笔者按:当然,明代后期的科道言官还存在着一定变化,比如万历八年(1580),张居正改革裁减户、礼、兵、刑科共15人:万历十一年(1583),这户、兵、刑三科又增员2人,礼科增员1人等等。请参见蔡明伦:《明代言官群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8-40页。另,修改其历代“科道言官”表如下:
    3[清]张廷下:《明史》卷74《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05页。
    4[清]张廷玉:《明史》卷73《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8页。
    1[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414,嘉靖三十三年九月壬戌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207-7208页。
    2[清]龙文斌:《明会要》卷42《职官十四·五军都督府》,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46-747页。
    3请参见[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13《六科·兵科》,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63-1064页。
    4[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112,成化九年春正月甲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176页。
    1[明]叶向高等:《明神宗实录》卷318,万历二十六年正月已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921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3《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9、1770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66《王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864页。
    4[清]夏燮:《明通鉴》卷56,嘉靖十三年闰月庚申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20页。
    1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73《石亨传》、卷304《宦官传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615、7774页。
    2请参见[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未》卷36《曹石之变》,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40页。
    3[清]龙文斌:《明会要》卷42《职官十四·五军都督府》,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43页。
    4[明]张怡:《玉光剑气集》卷8《武功》,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6页。
    1[清]谈迁:《国榷》卷23,宣宗宣德十年三月戊寅条,“朱国桢曰”,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90页。
    2[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217,景泰三年六月甲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4678页。3笔者按:《明史》的作者认为布政司分守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永乐年间:“分守起于永乐间,每令方面官巡视民瘼。后遂定右参政、右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5《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44页。这种观点似乎粗糙,根据笔者反查,永乐年间确实派遣官员分巡各地,不过所遣俱为京官而非“方面官”,且.事属临时,承担的权责亦不同。所以,永乐间的京官巡视只是对布政司自身设官分守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非源头,不宜混淆。请参见《明太宗实录》卷10下,洪武三十五年七月甲辰条,第69负:卷17,永乐元年二月乙卯条,第305页,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5《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39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5《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40页。
    6[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265,景泰七年夏四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633页。
    7[明]杨士奇等:《明仁宗实录》卷9(下),洪熙元年四月己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01页
    8[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卷18《兵部》,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页。
    9[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5《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44页。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司道·整饬兵备之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69页。
    2[清]龙文斌:《明会要》卷40《职官十二·分巡道》,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18页。
    3[明]佚名:《皇明诏令》卷20《宽恤诏》,嘉靖六年二月十三日条,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版,第1738页。
    4[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94,成化七年八月乙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810页。
    5[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25,嘉站二年四月壬申朔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07页。
    6[明]李辅:《全辽志》卷4《宦业志》,转引自张士尊:《明代总兵制度研究(下)》,《鞍山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1998年8月第19卷第3期,第14页。
    7请参见郭培贵:《<明史·职官志四>兵备道补正》,《文史》,2004年第3辑,第31页。
    8[明]茅坤:《与石东泉少司马书》,[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256《茅鹿门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13页。
    9[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501,嘉靖四十年九月戊子朔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8281-8282页。
    10[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5《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8页。
    1笔者按:各专差御史与巡按御史同为监察御史的外差,实无统属关系,只是巡按的职权史为繁重,往往与专差御史的任务有所重叠。现为集中论述,故将两者合为一处,并不意味着专差从属于巡按。请参见[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09《都察院二·奏请点差》,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461048页。2[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八)卷93《巡按·前言》,周骏富辑:《明代传记从刊》第123册《综录类30》,台北:明文书局,1991年版,第701-702页。
    3[清]嵇璜等:《续文献通考》卷46《选举考·考课》,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3205页。
    4[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8,成化二年闰三月庚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58页。
    5[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8,成化二年闰三月庚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59页。
    6请参见[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19《兵部二·铃选二·考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6页。
    7[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54《选举考·考课下·军官考察事例》,《四库全书存目从书》子部第186册《类书类》,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55贝。
    8[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19《兵部二·铃选二·考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16页。
    1[明]张卤:《皇明制书》卷15《宪纲·宪体》,顾廷龙、傅璇琮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第788册《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61-562页。
    2请参见[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550,嘉靖四十四年九月甲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8865页。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09《都察院一·风宪总例》,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39页。
    4请参见[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114,成化九年三月丁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214页。
    5[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98,弘治八年三月丁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803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4《陈于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562页。
    7[清]赵翼、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卷34《擅挞品官》,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85页。
    8请参见[清]夏燮:《明通鉴》卷24,正统十三年五月庚子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页。
    9[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154,嘉站二年九月辛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3482页。
    1[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09《都察院二·奏请点差·杂差》,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48页。
    2[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312,天顺四年二月壬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6544页。
    3[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139,弘治十一年七月庚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416页。
    4[清]夏燮:《明通鉴》卷61,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己亥庚子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176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32《魏允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56页
    6[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09《都察院二·奏请点差·杂差》,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48负。
    7请参见[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09《都察院二·奏请点差·清军》,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47页。
    1[清]夏燮:《明通鉴》卷61,嘉靖三十七年三月辛未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72页。
    2[清]夏燮:《明通鉴》卷69,万历十八年十二月甲申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536页。
    3[汉]班固:《汉书》卷100下《叙传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268页。
    4[唐]房玄龄等:《晋书》卷79《谢安传附谢玄》,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83页。
    5[南朝梁]沈约:《宋书》卷68《南郡王义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03页。
    6[南朝梁]萧了显:《南齐书》卷7《东昏侯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02页。
    7[唐]姚思廉:《陈书》卷14《南康愍王昙朗传附方庆》,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13页。
    8[北齐]魏收:《魏书》卷66《李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3页。
    9[唐]李百药:《北齐书》卷27《金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79页。
    10[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34《元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89页。
    11[唐]魏征等:《隋书》卷85《王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897页。
    12[唐]李延寿:《南史》卷63《王祌念传附王僧辩》,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36页
    1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105《褚遂良传附褚璆》,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2940130页。
    1[元]脱脱等:《宋史》卷416《汪立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475页。
    2[元]脱脱等:《金史》卷80《突合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02页。
    3[1明]宋濂等:《元史》卷121《速不台传附兀良合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979页。
    4[唐]房玄龄等:《晋书》卷46《刘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3页。
    5[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7《中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0页。
    6[唐]李延寿:《南史》卷26《袁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12页。
    7[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20《梁书·刘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72页。
    8[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3《职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7-1768页;并参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督抚·巡抚之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2页。
    9[清]永瑢等:《历代职官表》卷50《总督巡抚》,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90、1391页。
    1请参见[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60,洪武四年正月丁亥条、戊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168页。
    2[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78,洪武六年正月壬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424页
    3[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95,洪武二十二年二月己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931页。
    4[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97,洪武二十二年九月庚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960页。
    5[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34,洪武二十年八月甲戌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472页。
    6[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11《都察院三·巡按通例》,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56页。
    7[明]褚巏:《防虏疏》,[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96《褚文懿公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43页。
    8[明]杨廷和:《杨文忠三录》卷3《视草余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8册《史部一八六·诏令奏议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12页。
    9[明]叶盛:《水东日记》卷5《总督军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8页。
    10[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8《都察院·总督巡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0页。
    1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督抚·总督军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1页。
    12[清]夏燮:《明通鉴》卷60,嘉靖三十三年六月壬辰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63页。
    13笔者按:关于明代“巡抚之始”,主要有以下观点:其一,“永乐十九年”说,持此论者如徐学聚,清修《历代职官表》卷50虽据此书,却以“王彰奉敕为有明设巡抚之始”,实为误抄,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22《史乘考误三》已驳其不经。其二,“洪熙元年八月”说,《明史》卷159《熊概传》及孙承洋《春明梦余录》卷48《都察院》,皆以熊概等出巡为内地巡抚之始。其三,“宣德五年九月”说,升周忱、十谦等为侍郎,总督江南、山西等处税粮,后皆任巡抚。王世贞认为这是“各省专设(巡抚)”之始。谈迁《国榷》卷21,夏燮《明通鉴》卷20,龙文彬《明会要》卷34《职官六》俱持此论。今人研究,所主概小出此,而多将宣德五年“(巡抚)置专职”定为该制度形成的标志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3《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7-1768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59《熊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330页。
    3[清]龙文斌:《明会要》卷34《职官六·都察院·巡抚》,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588页。
    4请参见胡丹:《明代巡抚制度形成之初的若干史实问题》,《古代文明》,2010年1月第4卷第1期,第104-105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4《惠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1页。
    6请参见罗冬阳:《明代的督抚制度》,《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第39-40页。
    1[明]何孟春:《陈万言以俾修省疏》,[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127《何文简奏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201221页。
    2[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8《都察院·总督巡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91030页。3[清]陈梦雷、蒋廷锡等:《古今图书集成》卷56《铃衡典》,转引自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1[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294,嘉靖二十四年正月戊戌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625页。
    2[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182,正统十四年九月戊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538页。
    3[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189,景泰元年二月丁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891页。
    4[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168,正德十三年十一月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263页。
    5[明]叶向高等:《明神宗实录》卷582,万历四十七年五月庚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1077页。
    6请参见[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200,弘治十六年六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715-3716页。
    7请参见[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10,弘治元年闰正月己巳条,第207页:卷21,弘治元年十二月丁巳条,第499-500页,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
    8[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59《李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342页。
    9[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98《翁万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245页。
    1[明]张居正等:《明穆宗实录》卷38,隆庆三年十月丙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958页。[明]张钦:《(正德)大同府志》卷12《圣朝制敕·敕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高友玑》,《四库全书存目从书》史部第186册《地理类》,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349页。
    3[明]杨博:《责成蓟昌辽保诸镇边臣及时修伤边备疏》,[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277《杨襄毅公奏疏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34页。
    1[明]杨一清:《为十分紧急缺乏粮料马草事》,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之《关中奏议》卷10《后总制类》,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371-372页。
    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督抚·参赞军务之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3页。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09《都察院一·督抚建置》,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41负。
    4[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09《都察院一·督抚建置》,北京:中华局,1989年版,第1040页。
    1[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179,成化十四年六月丙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216页。
    2[明]张怡:《玉光剑气集》卷8《武功》,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5页。
    3[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57页。
    4[明]汪道昆:《蓟镇善后事宜疏》,[明]陈了龙等《明经世文编》卷337《汀大司马太函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09页。
    5[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139,弘治十一年七月已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408页。
    6笔者按:“总制”即“总督”,两者并小无职权及体制上的根本差别,如[清]夏燮:《明通鉴》卷56,嘉靖十五年十一月辛巳条,“设宣大总督。时以边警,从御史徐九皋、胡鳖议也。事体与总制陕西三边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25页;[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督抚·总督军务》,亦载:“至嘉靖中叶,又以制非臣子所敢当,遂仍称总督,而添设蓟辽、河道、漕运之属,俱复旧名矣。然而缙绅间称谓,犹云制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1页;直至清代,总督的别称仍为“制军”或“制台”,保留着“总制”的残余色彩
    1请参见[明]杨一清:《为调度边兵预防虏患疏》,唐景绅、谢玉杰点校:《杨一清集》之《关中奏议》卷11《提督类》,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32页。
    2请参见[明]张居正等:《明宗实录》卷371,嘉靖三十年三月丙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6626页。
    3[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8《都察院·总督巡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32页。
    4请参见[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209《都察院一·督抚建置》,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41页。
    5[明]张居政等:《明世宗实录》卷501,嘉靖四十年九月戊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8281-8282页。
    6[明]胡汝砺、管律:《(嘉靖)宁夏新志》,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4页。
    1[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279,嘉靖二十二年十月壬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445页。
    2[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274,嘉站二十二年五月庚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382页。
    3[明]卢象昇:《请饬兵政疏》,方福仁点校:《卢象昇疏牍》卷7《宣云奏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7页。
    4[明]何良俊:《四友斋从说》卷11《史七》,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3页。
    5[明]卢象昇:《口情疏》,方福仁点校:《卢象昇疏牍》卷7《宣云奏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266页。
    6[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8《总督总兵》,车吉心主编:《中华野史》(明朝卷四),济南:泰山书社,2000年版,第3594页。
    7[明]叶向高等:《明神宗实录》卷124,万历十年五月戊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311页。
    8[明]杨嗣昌:《请定标营疏》,梁颂成辑校:《杨嗣昌集》卷7,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43页。
    9[明]杨嗣昌:《请定标营疏》,梁颂成辑校:《杨嗣昌集》卷7,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43页。
    1[明]杨嗣昌:《请定标营疏》,梁颂成辑校:《杨嗣昌集》卷7,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43页。
    2请参见[明]卢象昇:《请定五营将领疏》,方福仁点校:《卢象昇疏牍》卷7《宣云奏议》,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56-157页。
    3[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卷48《都察院·总督巡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029-1030页。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62《职官十六·经略使》,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561页。
    5笔者按:关于明代经略设立之始,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永乐年间说,认为经略起十永乐十年(1412)“十一月壬午,侍讲杨荣经略甘肃。”请参见《明史》卷6《成祖本纪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0页。第二,嘉靖年间说:“明又有经略使,小专设,有兵事则暂敕行事。嘉靖中,以易州、通州、昌平州为三辅,各置经略使一员以文臣领之,寻罢,其后主边事者多称纤略,约如总督之职。”请参见[清]永瑢等:《历代职官表》卷50《总督巡抚》,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11页。第三,万历年间说:“经略之名,起于万历二十年(1592),宋应昌暨后杨镐。”请参见《明史》卷73《职官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3页。
    6[清]夏燮:《明通鉴》卷16,用乐十年三月丁亥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37页。
    7[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126,弘治十年六月乙卯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243页。
    1请分别参见[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132,弘治十年十二月癸酉条,第2329页;卷133,弘治十一年正月戊戌条,第2343页;卷133,弘治士一年正月戊戌条,第2344页:卷140,弘治十一年八月辛巳条,2431页;卷151,弘治十二年六月丁酉条,第2666页。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
    2[明]张居正等:《明世宗实录》卷372,嘉靖三十年四月壬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6652页
    3[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督抚·总督军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2页。
    4转引自吴晗:《明代的军兵》,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1页。
    1[清]谈迁:《国榷》卷85,熹宗天启三年十二月壬辰条,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5248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9《熊廷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694-6695页。
    3[清]潘耒:《遂初堂文集》卷6《寇事编年序》,顾廷龙、傅璇琮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417册《集部·别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9《袁崇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717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62《孙传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789页。
    6转引自[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58页。
    7[明]文秉:《烈皇小识》卷1,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0页。
    1[清]潘耒:《遂初堂文集》卷6《寇事编年序》,顾廷龙、傅璇琮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第1417册《集部·别集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73《左良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989页。
    3请参见[明]姜曰广:《过江七事》,转引自顾诚:《南明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65页。
    4[明]张岱:《石匮书后集》卷16《流寇死战诸臣列传总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23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3,乙未年六月丁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4页。
    2[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1《太祖起兵》,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9页。
    3[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4,丙申年秋七月己卯条,台北:巾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45页。
    4[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9,辛丑年三月丁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13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4,甲申年三月戊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83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6页。
    3[清]嵇璜等:《续文献通考》卷122《兵考二·兵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3891页。
    4[清]张廷下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7页。
    5[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44《礼部二·诸司奏事仪》,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4-315页。
    1[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66,宣德五年五月辛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550页。
    2[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85,宣德六年十二月甲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960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7-1858页。
    4[明]放英:《东谷赘言》卷下,转引自吴晗:《明代的军兵》,《读史箚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01页下注①
    5[明]陈衍:《槎上老舌》,转引自吴晗:《明代的军兵》,《读史箚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01页下注②。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62页。
    1[清]傅维鳞:《明书》卷158《宦者传一·汪直》,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1203121页。
    2[明]瞿式耜:《瞿忠宣公集》卷1《陈政事急着疏》,[清]潘锡恩辑:《乾坤正气集》卷557,第156册,同治求是斋本,第20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5《刑法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37页。
    4[清]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2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86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73《石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616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7《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79页。
    7[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237,景泰五年春正月内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5172页。
    8[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7《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91页。
    9[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7《佞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93页。
    1[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99,正统七年十二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004页。
    2[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341,天顺六年六月戊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6918负。
    3请参见[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38,成化三年春正月癸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54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0《兵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95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0《兵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95页。亦可参见朱诚如:《论明代洪武年间的封建专制》,《管窥集—明清史散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2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1华书局,1974年版,第1872页。
    4[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卷142《兵部六·卫所》,洪武二十二年二月条,《四库全书存目从书》史部第266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209页。
    5[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56,洪武十六年九月已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429页。
    6请参见[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23,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甲了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262页。
    7清参见[明]杨士奇等:《明太宗实录》卷82,永乐六年八月乙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102页。
    8[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24,宣德二年正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641页。
    1[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6,宣德十年六月已巳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26页。
    2[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卷171,正统十三年十月丙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294-3295页。
    3[明]何乔新:《论都司》,[明]黄训:《皇明名臣经济录》卷17《兵部四》,转引自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利结构及运行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4清参见[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56,洪武十六年九月癸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430页。
    5[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6《兵部九·镇戍一·将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48页。
    6[明]方逢时:《备查边情敷陈臆见疏》,[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320《方司马奏疏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11页。
    7[明]张廷下等:《明史》卷175《曹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664页。
    1[明]徐学聚:《国朝典汇》卷140《兵部四·总兵参游》,永乐二年十月条,《四库全书存目从书》史部第266册《政书类》,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198页。
    2[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81,成化六年七月甲辰条,台北:巾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590页。
    3[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55《沿海倭乱》,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57贝。
    4[明]汪道昆:《蓟镇善后事宜疏》,[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337《汀大司马太函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09页。
    1[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2《督抚·提督军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4页。
    2[明]张卤:《皇明制书》卷15《宪纲·宪体》,顾廷龙、傅璇踪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第788册《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61562页。
    3请参见[明]张廷玉等:《明史》卷178《朱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741页。
    4[明]杨士奇等:《明仁宗实录》卷5(上),永乐二十二年十二月丁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61-162页。
    5[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43,宣德三年五月甲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044页。
    1[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65,宣德五年四月丙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531页。
    2[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37,成化二年十二月丙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26页。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34《兵部十七·营操·营政通例》,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2页。
    4[明]汪道昆:《蓟镇善后事宜疏》,[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337《汪大司马太函集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09页。
    5[明]张廷玉等:《明史》卷211《马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577页。
    6[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3《兵部·家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71页。
    7[明]张廷玉等:《明史》卷211《马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585页。
    8请参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3《兵部·家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71页。
    9请参见[清]吴伟业:《绥寇纪略补遗》卷上,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312页。
    1[清]赵翼、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卷35《明代宦官》,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807页。
    2[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20页。
    3[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卷1《原法》,《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4页。
    4[明]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181819页。
    5[清]夏燮:《明通鉴》卷19,宣德元年秋七月壬子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
    1[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7,成化二十三年十一月乙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39页。
    2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9《兵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762177页。
    3[明]陈洪谟:《治世余闻》上篇之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页。
    4[清]夏燮:《明通鉴》卷64,隆庆元年二月戊子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99页。
    5[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30页。
    6[明]旺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32页。
    7[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32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9《兵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82贝。
    2[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6《兵部九·镇戍一·将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48页。
    3[明]陈洪谟:《继世余闻》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页。
    4[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100《中官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03页
    5笔者按:关于东厂的设置时间,史学界主要存在二种观点:其一,永乐七年(1409)说,出于[清]谈迁:《国榷》卷14,成祖永乐七年十二月丙寅条,“始立东厂刺事,内官主之”,1958年版,第1033页;其二,永乐十八年说,出于《明会典》据成化时大学士万安奏罢东厂的奏疏,其后《弇山堂别集·中官考》、《明史》、《明大政纂要》、《御批资治通鉴纲目三编》、《明通鉴》皆持此说。详细论证请参见晁中辰师:《明成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6[清]夏燮:《1明通鉴》卷17,水乐十七年秋七月丁亥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3页。
    7[明]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21页。
    8[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39,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己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478页。
    1[明]张廷下等:《明史》卷171《王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59页。
    2[明]张廷玉等:《明史》卷175《董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657页。
    [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3《中官考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80页。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1《内监·内官定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14页。
    5请参见[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5,吴元年九月丁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66页。
    6[清]张廷下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19页。
    1[明]许进:《勇士名额疏》,[明]陈子龙等编:《明经世文编》卷68《许襄毅公奏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77页。
    2[明]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130,弘治十年十月辛卯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308页。
    3请参见方志远:《明代的御马监》,欧阳琛、方志远:《则清中央集权与区域经济》,2002年版,第88-90页。
    4请参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6《内监·内臣掌兵》,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7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9《兵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782179页。
    6[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6《内监·刘聚封伯》,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60页。
    1[明]王世页:《弇山堂别集》卷99《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32-1733页。
    2[清]毛奇龄:《武宗外纪》,车吉心主编:《中华野史》(明朝卷一),济南:泰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499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5《宦官传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18页。
    4[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34《卢洪春传附董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93页。
    1请参见方志远:《明代的御马监》,欧阳琛、方志远:《明清中央集权与区域经济》,2002年版,第91页。
    2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0《兵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94页。
    [清]张廷玉等:《明史》卷68《舆服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64页。
    请参见[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4,天顺八年四月庚寅、壬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01页。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1《内监·内官定制》,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14页。
    1请参见[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3页。
    2[北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50《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337页。
    3[德]恩格斯:《军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27页。
    4[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82,宣德六年八月戊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907页。
    5[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6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04页。
    7[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6《职官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66页。
    1请参见[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页;[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41,洪武二十八年九月辛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511页。
    2[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49《兵部三十二·驿传五·符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764页。
    3[明]王世贞:《凤洲杂编》卷5《洪武二十八年重定宫官职秩》,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52页。
    4[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1页。
    5[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39《皇城》,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13页。
    6[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5页。
    7童超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后勤制度卷》,郑州: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第303页。
    8[明]叶向高等:《明神宗实录》卷454,万历三十七年正月庚寅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8566页。
    9[清]张廷玉等:《明史》卷170《于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5-15页。
    1[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129,洪武十三年春正月丁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055页。
    2[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20页。
    3请参见[明]胡广等:《明太宗实录》卷43,永乐三年六月己卯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685页。
    4请参见[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3,洪熙元年七月庚午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2页。
    5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74《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26页。
    2[明]陈洪漠:《继世纪闻》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页。
    3[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28,宣德二年五月甲子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42页。
    4[明]杨士奇等:《明仁宗实录》卷7(上),洪熙元年二月辛丑朔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32页。
    5[明]杨士奇等:《明宣宗实录》卷2,洪熙元年六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1页。
    6[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239,洪武二十八年六月己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478页。
    7[清]张廷玉等:《明史》卷89《兵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83页。
    8[明]刘若愚:《酌中志》卷16《内府衙门职掌》,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9[明]王世贞:《凤洲杂编》卷1《南京守备协同参赞坐次》,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5页。
    1[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01《王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13页。
    2[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6《中官考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37页。
    3笔者按:“九边”重镇自东向西依次指的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陕西镇、宁夏镇与固原镇。
    4[明]申时行等:《明会典》卷126《兵部九·镇戍一·将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48页。
    5[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1《兵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36页。
    6[明]杨士奇:《东里别集》卷3《奏对录·辩方政被劾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39册《集部一七八·别集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649页。
    7[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37,成化二年十二月丁未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728页。
    8[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231,成化十八年闰八月丁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947页。
    1[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50,正德四年五月癸丑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154页。
    2[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9《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27页。
    3[明]陈文等:《明英宗实录》187,景泰元年正月甲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3805页。
    4[明]张卤:《皇明制书》卷15《宪纲·宪体》,顾廷龙、傅璇琮主编:《续修四库全书》第788册《史部·政书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61-562页。
    5笔者按: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授命“郑和等率兵二万七千余人,遍历西洋诸国。复遣中官山寿帅师出云州。”请参见[清]龙文斌:《明会要》卷39《职官十一·宦官》,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700页。
    6请参见[明]J李东阳等:《明孝宗实录》卷139,弘治十一年七月己酉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2408页。
    7[明]刘吉等:《明宪宗实录》卷90,成化七年四月甲辰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745页。
    8[明]杨廷和:《杨文忠录》卷3《视学余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8册《史部一八六·诏令奏议类》,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12页。
    9[明]张廷玉等:《明史》卷155《费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245页。
    1[明]陆容:《菽园杂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页。
    2方志远:《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欧阳琛、方志远:《明清中央集权与地域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页。
    [清]谈迁:《国榷》卷23,宣宗宣德年三月戊寅条,“朱国桢曰”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90页。
    [明]陆容:《菽园杂记》卷5,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页。
    1[清]查继佐:《罪惟录》卷29《宦寺列传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605页
    2请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卷91《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30页。
    3[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27页。
    4[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卷90《中官考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28页。
    5[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62,正德五年夏四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375页。
    6[明]费宏等:《明武宗实录》卷62,正德五年夏四月辛亥条,台北:中研院史语所,1968年版,第1375页。
    7[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4《宦官传一·谷大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794页。
    1[明]文秉:《烈皇小识》卷1,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2[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5《宦官传二·张彝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28页。
    3[清]张廷玉等:《明史》卷305《宦官传二·高起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29页。
    4[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13《高起潜行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8页。
    5[明]文秉:《烈皇小识》卷5,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3页。
    6[清]张廷玉等:《明史》卷258《宦官传二·魏呈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651页。
    7请参见[清]谈迁:《国榷》卷100,思宗崇祯十七年二月庚辰条,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9页。
    8[清]杨士聪:《玉堂荟记》卷下,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74页。
    9[清]杨士聪:《玉堂荟记》卷下,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73-74页。
    1[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卷1《原法》,《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1.[明]官修:《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68年校勘本。
    2.[明]官修:《大明集礼》,台湾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本。
    3.[明]申时行等:《明会典》,中华书局1989年影印《万有书库》本。
    4.[明]郑晓:《吾学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影印本
    5.[明]陈建:《皇明通纪》,中华书局2008年点校本。
    6.[明]翁万达:《稽愆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点校本。
    7.[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点校本。
    8.[明]高拱:《高拱全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点校本。
    9.[明]张居正:《张居正集》,荆楚书社1987年点校本。
    10.[明]焦竑:《献征录》,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万历刻本。
    11.[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12.[明]余继登:《典故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13.[明]杨一清:《杨一清集》,中华书局2001年点校本。
    14.[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
    15.[明]王锜:《寓圃杂记》,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16.[明]于慎行:《谷山笔麈》,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17.[明]戚继光:《戚少保奏议》,中华书局2001年校释本。
    18.[明]戚继光:《止止堂集》,中华书局2001年校释本。
    19.[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标点本。
    20.[明]黄光升:《昭代典则》,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影印本。
    21.[明]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点校本。
    22.[明]杨嗣昌:《杨嗣昌集》,岳麓书社2005年点校本。
    23.[明]文秉:《定陵注略》,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手抄本。
    24.[明]文秉:《烈皇小识》,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标点本。
    25.[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26.[明]唐甄:《潜书》,中华书局1955年点校本。
    27.[清]孙承泽:《天府广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点校本。
    28.[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29.[清]黄宗羲:《明儒学案》,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30.[清]谈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标点本。
    31.[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32.[清]傅恒等:《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四库全书》本。
    33.[清]官修:《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万有书库》“十通”本。
    34.[清]官修:《续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万有书库》“十通”本。
    35.[清]官修:《续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万有书库》“十通”本。
    36.[清]永瑢等:《历代职官表》,中华书局丛书集成本。
    37.[清]龙文彬:《明会要》,中华书局1956年点校本。
    38.[清]赵翼:《廿二史札记》(订补本),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39.[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点校本。
    40.[清]夏燮:《明通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本。
    41.[清]计六奇:《明季北略》,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42.[清]计六奇:《明季南略》,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43.[清]徐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1957年点校本。
    44.[清]吴廷燮:《明督抚年表》,中华书局点校本。
    1.晁中辰:《明成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2.晁中辰:《崇祯传》,台北:商务印书馆,1999年。
    3.晁中辰:《中国改革通史·明代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丁易:《明代特务政治》,北京:群众出版社,1950年。
    5.杜婉言、方志远:《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6.樊树志:《万历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7.樊树志:《崇祯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8.方志远:《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9.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0.黄云眉:《明史考证》,北京:中华书局,1979-1986年。
    11.黄冕堂、刘峰:《朱元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3.黄彰健:《明代律例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1973年。
    14.黄庆连主编:《权力与国家》,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
    15.胡凡:《嘉靖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靳润成:《明朝总督巡抚辖区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17.军事科学院:《中国军事通史·明代军事史》,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18.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
    19.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20.刘丽琴:《唐代武官任选制度初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1.孟森:《明史讲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2.孟森:《明元清系通纪》,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23.蒲坚:《中国古代法制丛钞》,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
    24.彭勇:《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5.陶希圣、沈任远:《明清政治制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26.谭天星:《明代内阁制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27.唐克军:《不平衡的治理——明政府运行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年。
    28.王春瑜:《明朝宦官》,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9年。
    29.王天有:《明代国家机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30.王毓铨:《王毓铨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1.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32.吴晗:《朱元璋传》,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
    33.吴晗:《读史札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34.吴艳红:《明代充军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35.杨树藩:《明代中央政治制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36.阎步克:《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37.朱东润:《张居正大传》,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38.张振龙:《中国军事经济史》,北京:蓝天出版社,1990年。
    39.张显清、林清树:《明代政治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40.张治安:《明代监察制度研究》,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
    41.张金龙:《魏晋南北朝武官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
    43.[法]路易斯·博洛尔:《政治的罪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年。
    44.[美]丹尼斯·郎:《权力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45.[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6.[美]卜正民:《明代的社会与国家》,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
    1.晁中辰:《尚左尚右辨》,《中国史研究》1988年2期。
    2.晁中辰:《明成祖篡逆综合症》,台湾《历史月刊》1997年3期。
    3.晁中辰:《崇祯帝“君非甚暗”透析》,《文史哲》2001年第5期。
    4.晁中辰:《“仁宣之治”还是“永宣之治”》,《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5.晁中辰:《明初政策的消极倾向》,《东岳论丛》2003年第24卷第4期。
    6.晁中辰:《明代武举制度考论》,《文化学刊》2007年第5期。
    7.曹崇岩:《明代兵备道设置时间探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19卷第6期。
    8.丁玉翠:《澄清吏治:威慑与预防——以明代监察官职务犯罪立法为例》,《求是学刊》2007年第34卷第4期。
    9.邓沛:《明代“九边”考》,《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18卷第4期。
    10.董倩:《巡按御史与明代地方政治》,《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1.方志远:《明代的巡抚制度》,《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3期。
    12.方志远:《明代的镇守中官制度》,《文史》1990年总第33辑。
    13.方志远:《明代的御马监》,《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
    14.方志远:《“传奉官”与明成化时代》,《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
    15.樊树志:《帝王心理——明神宗的个案》,《学术月刊》1995年第1期。
    16.樊树志:《崇祯:攘外与安内的两难选择》,《学术月刊》1996年第6期。
    17.范玉春:《明代督抚的职权及其性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18.冯建勇:《明代巡抚制度及其作用演进》,《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26卷第1期。
    19.郭厚安:《关于明代专制主义中共集权高度强化的问题》,《西北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20.郭培贵:《<明史·职官志四>兵备道补正》,《文史》2004年第3辑,总第68辑。
    21.关文发:《试论明代的督抚》,《武汉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
    22.高春平:《试论明代的巡按制度》,《山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23.黄小荣:《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及其原因》,《历史教学》2001年第7期。
    24.胡丹:《明代“朝班”考述》,《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1期。
    25.胡丹:《明代“九边”镇守内官考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9卷第2期。
    26.胡丹:《明代早朝述论》,《史学月刊》2009年第9期。
    27.胡丹:《明代巡抚制度形成之初的若干史实问题》,《古代文明》2010年第4卷第1期。
    28.蒋祖缘:《明代广东巡抚与两广总督的设置及其历史地位》,《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29.李熊:《明代的巡按御史》,《史学月刊》1988年第4期。
    30.李渡:《明代皇权与官宦关系论略》,《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1.冷东:《明代宦官监军制度述略》,《汕头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32.林乾:《论明代的总督巡抚制度》,《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2期。
    33.林绍明:《略论明代御史制度之利弊》,《华东师范大学报》1985年第3期。
    34.罗辉映:《明代都察院与监察制度》,《档案学论丛》1987年第2期。
    35.刘秀生:《明代的督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2期。
    36.廖云琨:《锦衣卫与明代皇权政治》,《北方论丛》2008年第4期。
    37.廖云琨:《锦衣廷杖与明代官僚心态》,《南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10卷第1期。
    38.南炳文:《明初军制初探》,《南开史学》1983年第2、3期。
    39.欧阳琛:《明代的司礼监》,《江西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40.欧磊:《明代致仕官员情况初探》,《兰州学刊》2008年第12期。
    41.屈军卫:《明代传奉官研究》,《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9卷第1期。
    42.商传:《试论明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社会基础》,《明史研究论丛》1983年第2辑。
    43.宋纯路:《明代巡抚及明政府对它的控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0卷第2期。
    44.唐克军:《略论明代的马政》,《史林》2003年第3期。
    45.王天有、陈稼禾:《试论明代的科道官》,《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46.王世华:《略论明代御史巡按制度》,《历史研究》1990年第6期。
    47.王剑:《铁券、铁榜与明初贵族政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5卷第6期。
    48.王德金:《浅析明代的督抚》,《河北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49.王凯旋:《明代武举考论》,《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1期。
    50.王继光、孙建军:《明代“九边”宣大军事防务区的形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19卷第2期。
    51.王文光、朱映占:《明代土兵述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29卷第4期。
    52.郗鹏:《浅论唐、明两代宦官专权的不同》,《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2卷第4期。
    53.余兴安:《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1期。
    54.徐连达:《明代锦衣卫权势的演变及其特点》,《复旦学报》1992年第6期。
    55.郑天挺:《明代的中央集权》,《天津社会科学》1982年第2期。
    56.翟意安:《袁崇焕被崇祯磔杀的深层次原因》,《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论文辑刊。
    57.张金龙:《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官、武官与禁卫武官释义》,《江海学刊》2001年第3期。
    58.张松梅:《明代年幼应袭舍人优给制度述略》,《东岳论丛》2007年第28卷第4期。
    59.张艳芳:《明代总理河道考》,《齐鲁学刊》2008年第3期。
    60.张凤霞、张鑫:《明代宗室藏书文化述论》,《东岳论丛》2010年第7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