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思想研究:理学与心学之接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高攀龙是东林学派的第二任领袖。他生活在社会极其动荡的晚明时期,并以拯救国家之颓势为己任。他一生从政时间虽然短促,但却经历了东林党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而自己也是东林党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高攀龙的政治理念并不等同于东林党,事实上经过了一个前后期之间的转化。前期侧重由道德哲学向政治实践推拓,强调道德涵养的先决地位;后期则侧重由政治实践反馈道德涵养,侧重政治实务的展开。因此前期的高攀龙与东林党较为合同,而后期则在双方之间产生了断裂。
     另一方面,晚明心学因阳明高弟王畿、王艮的讲学而影响广远,渐衍为思想界的主流。但二王立“见在良知”说,主张直接由心体悟入,致使王门对阳明“致良知”产生理解上的重大分歧。二王及其后学在弘盛师说的过程中,佛教思想的渗入愈趋明显,所谓一往蹈虚之流弊也渐趋横行。高攀龙针对这样的学术气氛,提出了纠偏王学流弊的方法,并以此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高攀龙由重新分疏主体之心切入,在沿用阳明“心体即性”的前提下,以性为更高本体,主体之心需接受来自于性的约束,从而将主敬与主静的工夫引向对本体之性的发越,从而超越心学的学理框架,由心入性,由性入理,最终把捉终极实体。因此他认为学问之要在于复性。同时,他又以“身”这一概念为纽带,打通天理与人心之间的藩篱,使得格物穷理之外在工夫能转化为主体意义世界中的自我确认,从而避免朱子学外循求理的弊病。因此高攀龙的思想本质上是以身、性两者双向规约了主体之心,确保主体在涵养中能时刻得到来自性体的道德保障。
     高攀龙的学问本意,是欲在天理之一元涵摄下,以不消泯主体性的方式来发展儒学,因此体现为对理学与心学的一种学理接洽。这并不是说高攀龙的思想缺乏独立性,而恰恰说明高攀龙站在了思想史的视野下看待后起之心学,并在肯定其学术贡献的基础上,试图使之与宋代理学之间形成逻辑上的承接关系。这种接洽体现着高攀龙的学术个性,是其区别于理学所在。而且,道德哲学中的个性也正是其在政治哲学领域出现前后变化的根本原因。
GaoPan-long was the second leader of TungLin School after GuXian-cheng.He lived in late Ming Dinasty,which was full of political turbulence.And he was the most impotent member of TungLin Party.But there were a little differences between Gao and TungLin Party about political ideas.Actually,Gao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dministrative affairs than TungLin Party,whom always required for the powers of expostulation.
     In academic circles,Yang-Ming's doctrine has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stream thought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after WangJi and WangGen.But WangJi and WangGen's doctrine of 'Intuitive Knowledge'(Liang Zhi) was mingled with Buddhist ideas,which resulted in a kind of impractical atmosphere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Basing on that conditiongs,Gao put forward his own theroy,which would be able to alvage the study atmosphere.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to Mind noumenon(XinTi),Gao argues that Mind(Kin) must be put into a idelolgical system composed of Body,Mind,Nature and Principle(TianLi).Then the mind of subjects could be bound to both Body and Nature noumenon(XingTi),so as to seek the reliable moral norms for people's practices.
     Gao's real purpose in this idalolgical systerm is founding a kind of connection between ChuXi's Neo-Confucianism thoughts and Yang-Ming' s doctrine.By connecting both of them,Gao pursues to stink person's subjectivities in the maximum extent uder the Principle(TianLi).So we can not simply consider it to be the return of ChuXi's Neo-Confucianism thoughts.Instead of ChuXi's Principle(TianLi),Gao pays more attantion to the Nature.
引文
[1][明]朱长祚《玉镜新谭》卷一,P1,中华书局,2007年。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P161,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P2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嵇文甫《晚明思想史》,P100,东方出版社,1996。
    [4]张学智《明代哲学史》,P416,北大出版社,2000。
    [1]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P151,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2][日本]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钱明、屠承先译,P35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刘宝村《东林学学派思想研究》,P100,人大博士论文,2001。
    [1][明]张居正《张太岳集》卷三十八。
    [2]《张太岳集》卷三十八。
    [3][明]谈迁《国榷》卷四十五。
    [4]《答聂文蔚》,《王阳明全集》卷二,吴光等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5]见《论语·雍也》。
    [6]见《孟子·公孙丑上》。
    [7]见《孟子·离娄上》。
    [1]见《论语·颜渊》。
    [1]《答奉常陆五台论治体用刚》,《张太岳集》卷二十八。
    [2]《答南司成屠平石论为学》,《张太岳集》卷二十九。
    [3]《张居正传》,《明史》卷二百十三。
    [4]《张居正传》,《明史》卷二百十三。
    [5]《张居正传》,《明史》卷二百十三。
    [6]《张居正传》,《明史》卷二百十三。
    [1]《张居正传》,《明史》卷二百十三。
    [2]《明神宗实录》卷一五二,万历十二年八月丙辰。
    [3]《披血陈肤议以光圣治疏》,[明]吴亮《万历疏钞》卷一。
    [4]《神宗本纪二》,《明史》卷二十一。
    [5][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十七。
    [1][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八。
    [2][明]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十七。
    [3][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八。
    [4]《南京督察院右督御史玉阳沈公墓志铭》,[明]孙矿《居业次编》卷五。
    [5][明]张萱《西园文见录》卷八十三。
    [6]《张居正传》,《明史》卷二百十三。
    [7]《张居正传》,《明史》卷二百十三。
    [1]《冷斋浸评》,[明]胡维霖《胡维霖集》。
    [2]《张居正列传》,[明]张岱《石匮书》卷一百七十。
    [3][清]陈鹤《明纪》卷三十九。
    [4][明]高汝拭《皇明续纪三朝法传全录》卷二。
    [5]见《楚宝》卷三。
    [6][明]周永春《丝纶录》卷三。
    [7][清]史梦兰《全史宫词》卷二十。
    [1]《刘台传》,《明史》卷二百二十九。
    [2][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一。
    [1]见《万历疏钞》卷一。
    [2]《披血诚陈肤议以光圣治疏》,《万历疏钞》卷一。
    [3]《张居正传》,《明史》卷二百十三。
    [4]《陈五议以襄化理疏》,《万历疏钞》卷一。
    [1]《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一。
    [1][清]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三,P175,中华书局,2006。
    [2]言官(也包括其它职能部门的官员)因忤圣意而遭拷问,是由厂卫执行的,相关细节可参[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镇抚司刑具”一条。
    [3]见《论语·学而》。
    [4]四疏均于《万历疏钞》卷五,“纲常类”中全文记载。
    [5][日本]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P18,李庆、张荣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亟斥辅臣回籍守制以正纲常疏》,《万历疏钞》卷五。
    [2]见《万历疏钞》卷五。
    [2]《御史大夫沈纯父先生七十寿叙》,[明]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卷五。
    [4]《东林学案一》,《明儒学案》卷五十八。
    [1][清]夏燮《明通鉴》卷六十八,万历十四年三月癸卯。
    [2]《明神宗实录》卷二二八,万历十八年十月甲午。
    [2]《张位传》,《明史》卷二一九。
    [1]《明通鉴》卷七十,万历二十一年一月。
    [2]《上娄江王相国书》,[明]顾宪成《泾皋藏稿》卷二。
    [1]《南京光禄寺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高子遗书》卷十一。
    [2]《谢宣谕并求去疏》,[明]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四十七。
    [1]《睹事激衷恭陈当今第一切务肯乞圣明特赐省纳以端政本以回人心事疏》,《泾皋藏稿》卷一。
    [2]《南京光禄寺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高子遗书》卷十一。
    [3][清]顾枢《顾端文公年谱》卷上,万历丁亥三月十日。
    [1]《南京光禄寺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高子遗书》卷十一。
    [2][清]孙奇逢‘理学宗传》卷十一。
    [3]《南京光禄寺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高子遗书》卷十一。
    [1]《南京光禄寺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高子遗书》卷十一。
    [2]《建储重点典国本攸关不宜有待疏》,《万历疏钞》卷三。
    [3]《辅臣晚节不终党诬同事乞戒饬以杜奸萌疏》,《万历疏钞》卷六。
    [1][明]钱一本《万历邸钞》,“张位陈言国是”,万历二十年十月。
    [2]《睹事激衷恭陈当今第一切务肯乞圣明特赐省纳以端政本以回人心事疏》,《泾皋藏稿》卷一。
    [1]《感恩惶悚循职批忠恳祈圣明特赐照察并乞休致以安愚分事疏》,《泾皋藏稿》卷一。
    [1]见《明吏部尚书赠太子太保孙清简公墓志铭》,[明]赵南星《赵忠毅公诗文集》卷十四。
    [2]《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
    [3]同上。
    [4]同上。
    [5]《谢宣谕并求去疏》,[明]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四十七。
    [6]《言处各官争论事情疏》,同上。
    [1]《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
    [2]《东莱南轩书说》,[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甲集。
    [1]《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
    [2]《与管东溟二》,《高子遗书》卷八上。
    [1]《与管东溟》,《高子遗书》卷八上。
    [2][明]周念祖《万历辛亥纪事始末》卷七,万历癸丑九月初一日。
    [3]见《孟子·公孙丑上》。
    [1]樊树志《东林书院的时态分析--“东林党”论质疑》,《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2]见《明史》卷二百三十一。
    [1][明]吴应箕《东林本末》卷中。
    [2][明]吴应箕《东林本末》卷中。
    [3][日本]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P148,李庆、张荣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与伍容庵》,《泾皋藏稿》卷五。
    [1]《与邹南皋》,《泾皋藏稿》卷五。
    [2]《不党论》,[明]蔡献臣《清白堂稿》卷八。
    [1]《祭高先生文》,《高子附录》,崇桢本《高子遗书》。
    [2]见[明]郑二阳《郑中丞公益楼集》卷三,“尚宝卿范风翼”一条。
    [3][清]徐鼒《小腆纪年附考》卷八,“丁巳明钱谦益疏颂马士英功雪逆案冤”一条。
    [1]《改南疏》,[明]范凤翼《范勋卿文集》卷一。
    [2]见《祭高先生文》,《高子附录》,崇祯本《高子遗书》。
    [3]《南京光禄寺少卿泾阳顾先生行状》,《高子遗书》卷十一。
    [4]《睹事激衷恭陈当今第一切务肯乞圣明特赐省纳以端政本以回人心事疏》,《泾皋藏稿》卷一。
    [1][明]冯从吾《少墟集》卷三。
    [2]《寄东林高景逸年兄书》,[明]蔡献臣《清白堂稿》卷十。
    [3]见[明]蒋平阶《东林始末》。万历四十一年。
    [4]见[明]吴应箕《东林本末》卷中。
    [5]《顾宪成传》,《明史》卷二百三十一。
    [1][明]叶茂才《景逸高先生行状》,收入崇祯本《高子遗书》附录。
    [1][明]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卷二十六。
    [2]《请处降倭疏》,[明]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卷四十三。
    [1]《议设蓟辽定山东等镇兵将放手险要疏》,[明]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卷二。
    [1]《陈共学之原以定众志疏》,[明]邹元标《邹忠介公奏疏》卷五。
    [1][清]高世宁《高忠宪公年谱》卷下。
    [2]《说略》,[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卷六。
    [1]《从政规》卷下,[清]陈弘谋《五种遗规》。
    [1]见[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右经一章。
    [1]《申严宪约责成州县疏》,《高子遗书》卷七。
    [2]《与徐玄丈二》,《高子遗书》卷八下。
    [1]《陈志行八十序》,《高子遗书》卷九下。
    [2][明]叶茂才《景逸高先生行状》,收入崇祯本《高子遗书》附录。
    [3]《高子遗书》卷二。
    [1]《高子遗书》卷二。
    [2]《高子遗书》卷二。
    [1]《论学揭》,《高子遗书》卷七。
    [2]《崇正学辟异说疏》,《高子遗书》卷七。
    [3]《拂云斋书经社草序》,《高子遗书》卷九下。
    [1]《重刻诸儒语要序》,《高子遗书》卷九上。
    [2]《证性编》,[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卷六。
    [1]《重刻诸儒语要序》,《高子遗书》卷九上。
    [1]《气心性说》,《高子遗书》卷三。
    [1][明]冯从吾《元儒考略》卷三。《元》书中记仕尧姓“张”。考[明]李贤《明统一志》卷四十八,及[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四十九,皆谓姓“章”。三人所录仕尧语均同。[元]柳贯《待制集》卷十一有“于是堂为处州路儒学教授,以其友乡贡进士章仕尧所次事状,千里具书致币,请铭其(?)”一条。仕尧平阳人,元代属处州路,李氏与林氏可信。
    [2][明]祝允明《怀星堂集》卷二十二。
    [3][明]孙绪《沙溪集》卷十六。
    [1]《程朱正学纂要》,[明]陈真晟《布衣陈先生存稿》卷一。
    [2]《古今理学精义序》,[明]张自烈《芑山诗文集》卷十二序二。
    [3]《姚江学案》,《明儒学案》卷十。
    [1]《答欧阳南野》,[明]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卷八。
    [2]《江右学案》,《明儒学案》卷十七。
    [1][明]罗洪先《念庵集》卷三。
    [2]《泰洲学案一》,《明儒学案》卷三十二。
    [1]《黄省曾录》,《传习录》卷下,P323,岳麓书社,2004年。
    [2][明]管志道《续问辨牍》卷四。
    [3][台湾]古清美《顾泾阳、高景逸思想之比较研究》二章前言。
    [1][明]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一。
    [1]见《孟子·告子上》。
    [2]《答张敬夫》,《晦庵集》卷三十二。
    [3]《答林择之》,《晦庵集》卷四十三。
    [1]《答游成之》,《晦庵集》卷四十五。
    [2]《语录一》,《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1]《传习录下》,《语类三》,《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2]《博约说》,《文录四》,《王文成公全书》卷七。
    [3]《高子遗书》卷一。
    [4]《高子遗书》卷一。
    [1]《仁人心也章》,《高子遗书》卷四。
    [2]《高子遗书》卷二。
    [3]见《孟子·离娄下》。
    [4]《高子遗书》卷二。
    [1]《高子遗书》卷一。
    [2]《高子遗书》卷一。
    [3]《高子遗书》卷一。
    [1][明]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二。
    [2]《高子遗书》卷一。
    [3]《中说》,《高子遗书》卷三。
    [1]《答念台》第三,《高子遗书》卷八上。
    [2]《答郑子上》,《晦庵集》卷五十六。
    [3][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七十八。
    [2]《仁远乎哉章》,《高子遗书》卷四。
    [1]《仁远乎哉章》,《高子遗书》卷四。
    [1]《高子遗书》卷一。
    [2][明]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一。
    [3]《小心斋札记》卷十八。
    [4]《小心斋札记》卷十八。
    [5]《高子遗书》卷二。
    [6]《高子遗书》卷二。
    [1][清]黄宗羲《宋元学案》卷十五。
    [2]《高子遗书》卷一。
    [3]《高子遗书》卷一。
    [4]《答薛用章》第二,《高子遗书》卷八下。
    [1][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十六。
    [2]《高子遗书》卷一。
    [3][明]谢良佐撰、朱熹集《上蔡语录》卷二。
    [4]《朱子语类》卷十七。
    [5]《师说下》,[宋]尹焞《和靖集》卷七。
    [1]《朱子语类》卷十七。
    [2]《高子遗书》卷二。
    [1]《高子遗书》卷一。
    [2]《高子遗书》卷一。
    [3][日本]冈田武彦《东林学与刘蕺山》,《王阳明与明末儒学》,P38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与邹经畲》,《高子遗书》卷八下。
    [2]《书静坐说后》,《高子遗书》卷三。
    [3]《静坐说》,《高子遗书》卷三。
    [4]《高子遗书》卷一。
    [1]《答何叔京》,《晦庵集》卷四十。
    [2]《与湖南诸公论中和第一书》,《晦庵集》卷六十四。
    [3]《已发未发说》,《晦庵集》卷六十七。
    [1]《未发说》,《高子遗书》卷三。
    [2]《高景逸先生东林论学语下》,《东林书院志》卷六。
    [1]可参见《四书集注》。
    [2]《高子遗书》卷一。
    [1]《静庵华翁七十序》,《高子遗书》卷九下。
    [2]《高子遗书》卷一。
    [3]《今日第一要务疏》,《高子遗书》卷七。
    [4]《高子遗书》卷一。
    [5]《高子遗书》卷一。
    [6]《高子遗书》卷一。
    [7]《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
    [1]《高子遗书》卷一。
    [2]《与逯确斋》,《高子遗书》卷八。
    [1]《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
    [1]见《论语·阳货》。
    [2]《朱子语类》卷七十四。
    [3]《朱子语类》卷七十四。
    [1]《元亨利贞说》,《晦庵集》卷六十七。
    [2]陈来《朱子哲学研究》,P223,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语录二》,[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2]《会语》,《高子遗书》卷五。
    [3]《天下之言性也章》,《高子遗书》卷四。
    [1]《天命之谓性章》,《高子遗书》卷四。
    [2]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P407,三联,2005。
    [3]《高子遗书》卷三。
    [4]《高子遗书》卷一。
    [1]《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第四,《高子遗书》卷八上。
    [1]《语录三》,《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1]《复杨斛山书》,《钱绪山先生语抄》,[明]周汝登《王门宗旨》卷十。
    [2]《答南明汪子问》,《龙溪王先生语抄之三》,《王门宗旨》卷十三。
    [3]《证性编》,[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卷五。
    [1]《语录一》,《王文成公全书》卷一。
    [2][明]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八。
    [1]《方本庵先生性善绎序》,《高子遗书》卷九上。
    [1]《柬唐曙台明府》,《高子遗书未刻稿》。
    [2]《观白鹭洲答致泾阳》,《高子遗书》卷八上。
    [3]《柬邹南皋先生二》,《高子遗书未刻稿》。
    [1][明]顾宪成《小心斋札记》卷十二。
    [2]《与许涵淳》,《高子遗书》卷八下。
    [3]《孟子道性善章》,《高子遗书》卷四。
    [4]《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第二,《高子遗书》卷八上。
    [1]《高子遗书》卷二。
    [2]《诚明篇》,[明]高攀龙集注《正蒙释》。
    [1]《为善说》,《高子遗书》卷三。
    [2]《困学记》,《高子遗书》卷三。
    [1]《语录三》,《王文成公全书》卷三。
    [2]《甘泉学案五》,《明儒学案》卷四十一。
    [1]《会语》,《高子遗书》卷五。
    [2]《圣贤论赞·颜子》,《高子遗书》卷三。
    [3]《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第一,《高子遗书》卷八上。
    [4]《中正篇第八》,《正蒙一》,[宋]张载《张子全书》卷二。
    [5]《会语》。《高子遗书》卷五。
    [6]见《论语·颜渊》。
    [7]《会语》,《高子遗书》卷五。
    [1]《高景逸先生东林论学语》上,《东林书院志》卷五。
    [2]《答少墟三》,《高子遗书》卷八上。
    [1]《复钱渐庵二》,《高子遗书》卷八上。
    [1]《金陵记文注辩》,[宋]周敦颐《周元公集》卷八。
    [2]《传闻杂记》,《读本朝诸儒理学书》,[宋]黄震《黄氏日钞》卷三十三。
    [3]《读大纪》,《晦庵集》卷七十。
    [4]《本朝一》,[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七。
    [5]《晦庵文集并语录问答》,[宋]周敦颐《周元公集》卷二。
    [6]《读大纪》,《晦庵集》卷七十。
    [1]《语录一》,《王文成公全集》卷一。
    [2]《语录二》,《王文成公全集》卷二。
    [1]《予欲无言章》,《高子遗书》卷四。
    [2]《心性说》,《高子遗书》卷三。
    [3]《答区罗阳太常》,《高子遗书》卷八上。
    [4]《应峰王翁七十序》,《高子遗书》卷九下。
    [1]《陆澄录》,[明]王阳明《传习录》卷上,P32,岳麓书社,2004年。
    [2]董平《浙江学术思想史》,P215,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年。
    [1]《语录二》,《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2]《还经录》,[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
    [3]《高子遗书》卷三。
    [1][明]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卷二。
    [2]《高子遗书》卷三。
    [1]《高景逸先生东林论学语》,[清]高廷珍《东林书院志》卷六。
    [2]《高子遗书》卷一。
    [3]《启问道通书》,《语录二》,《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1]《高子遗书》卷十二。
    [2]《高子遗书》卷八上。
    [3]《高子遗书》卷八下。
    [1]《王仪寰先生格物说小序》,《高子遗书》卷九下。
    [1]《塾训韵律序》,《高子遗书》卷九上。
    [2]《答顾泾阳先生论格物》,《高子遗书》卷八上。
    [3]《王仪寰先生格物说小序》,《高子遗书》卷九下。
    [1]《札记》,《高子遗书》卷二。
    [2]《王仪寰先生格物说小序》,《高子遗书》卷九下。
    [3]《答耿庭怀二》,《高子遗书未刻稿》。
    [1]《高景逸先生东林论学语上》,《东林书院志》卷五。
    [2]《与泾阳论知本》,《高子遗书》卷八上。
    [3]《答方本庵》,《高子遗书》卷八下。
    [1]《东林学案一》,《明儒学案》卷五十八。
    [1]《论知行》,《学三》,[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
    [2]《论知行》,《学三》,[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
    [3]《论知行》,《学三》,[宋]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九。
    [1]《语录二》,《王文成公全书》卷二。
    [1]《会语》,《高子遗书》卷五。
    [2]《柬唐曙台明府》,《高子遗书未刻稿》。
    [3]《崇文会语序》,《高子遗书》卷九上。
    [1]《论学揭》,《高子遗书》卷七。
    [1]《高子遗书》卷十一。
    [2]《高子遗书》卷八下。
    [3][明]叶茂才《景逸高先生行状》,《高子附录》,崇祯本《高子遗书》。
    [4]《小心斋札记》卷二。
    [5]《高景逸先生东林论学语》,《东林书院志》卷六.
    [1]《高子遗书》卷八上。
    [2]陈来《朱子哲学研究》,P250,华师大出版社,2000年。
    [3]《东林学案一》,《明儒学案》卷五十九。
    [1][明]陈龙正《高子遗书序》,崇祯本《高子遗书》。
    [1]《崇正学辟异说疏》,《高子遗书》卷七。
    [1]《杨顾两先生传》,[清]汪琬《尧峰文钞》卷三十四。
    [2]《程墨表经序》,[明]张溥《七录斋集》卷二。
    [3]《读书法示揭阳诸友》,《高子遗书》卷三。
    [4]《重刊高子遗书序》,康熙刻本《高子遗书》。
    [1]《读书法示揭阳诸友》,《高子遗书》卷三。
    [2]《语》,《高子遗书》卷一。
    [3][明]张采《七录斋论略序》。
    [1][明]高攀龙《周易易简说》卷二。
    [2]《书扇》,《高子遗书》卷十二。
    [1]《朋党说》,《高子遗书未刻稿》。
    [2]《朋党说》,《高子遗书未刻稿》。
    [1]《杨子常四书稿序》,[明]张采《知畏堂诗文存》卷二。
    [2][清]陆世仪《复社纪略》卷一。
    [3]东林书院的相关会约内容,可参见《东林会约》,收录于[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东林会约》主要记录会约的一系列道德要求,后有《东林书院附》,规定了定期集会的日期、讲学流程等细则。另高攀龙尚有《东林会约序》,见《高子遗书》卷九上;《东林会约说》,[清]陆陇其《三鱼堂集》卷三,可相资印证。
    [1]《杨顾两先生传》,[清]汪琬《尧峰文钞》卷三十四。
    [2][明]周同谷《霜猨集》卷上。
    [3]《上林让庵吏部疏》,[明]周之夔《弃草二集》卷一。
    [1]《修正学疏》,《疏奏一》,[明]刘宗周《刘蕺山集》卷一。
    [2][清]劉汋《先君子蕺山先生年譜》卷下,顺治二年三月。
    [3]《重刻传习录序》,《刘蕺山集》卷九上。
    [1][清]刘汋《先君子蕺山先生年谱》卷下,万历四十年。
    [2][明]刘宗周《学言》。
    [1]《方本庵先生性善绎序》,《高子遗书》卷九上。
    [2][明]刘宗周《学言》。
    [1]《高景逸先生东林论学语下》,《东林书院志》卷六。
    [1][明]刘宗周《学言》。
    [2][明]刘宗周《学言》。
    [3]《答刘心统二》,《高子遗书》卷八下。
    [1]陈永革《儒学名臣--刘宗周》,P309,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2][清]刘汋《先君子蕺山先生年谱》卷上,天启六年。
    [1]收录于崇祯本《高子遗书》后的《高子附录》。
    1.[明]高攀龙《高子遗书》,明崇祯刻本、清康熙刻本。
    2.[明]高攀龙《高子遗书未刻稿》。
    3.[明]高攀龙《周易易简说》,文渊阁四库本。
    4.[清]高廷珍《东林学院志》,清雍正刻本。
    5.[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清康熙刻本。
    6.[明]顾宪成《小心斋札记》,文渊阁四库本。
    7.[明]顾宪成《泾皋藏稿》,文渊阁四库本。
    8.[明]朱长祚《玉镜新谭》,中华书局,2007。
    9.[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清康熙刻本。
    10.[清]黄宗羲《宋元学案》,清道光刻本。
    11.[清]张廷玉等《明史》。
    12.[明]张居正《张太岳先生集》,明万历四十年唐国达刻本。
    13.[明]谈迁《国榷》,清钞本。
    14.《明神宗实录》。
    15.[明]吴亮《万历疏钞》,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
    16.[明]焦竑《国朝献征录》,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枟曼山馆刻本。
    17.[明]黄景昉《国史唯疑》,清康熙三十年钞本。
    18.[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清道光七年姚氏刻同治八年补修本。
    19.[明]孙矿《居业次编》,明万历四十年吕胤筠刻本。
    20.[明]张萱《西园文见录》,民国哈佛燕京学社印本。
    21.[明]胡维霖《胡维霖集》,明崇祯刻本。
    22.[明]张岱《石匮书》,清钞本。
    23.[清]陈鹤《明纪》,清同治十年江苏书局刻本。
    24.[明]高汝拭《皇明续纪三朝法传全录》,明崇祯九年刻本。
    25.[明]周圣楷《楚宝》,明崇祯十四年刻本。
    26.[明]周永春《丝纶录》,明刻本。
    27.[清]史梦兰《全史官词》,清咸丰六年刻本。
    28.[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清顺治刻本。
    29.[清]王应奎《柳南续笔》卷三,中华书局,2006。
    30.[明]陈懿典《陈学士先生初集》,明万历刻本。
    31.[清]夏燮《明通鉴》,清同治刻本。
    32.[明]王锡爵《王文肃公文集》,明万历刻本。
    33.[清]顾枢《顾端文公年谱》,清康熙何硕卿刻本。
    34.[清]孙奇逢《理学宗传》,清康熙六年刻本。
    35.[明]钱一本《万历邸钞》。
    36.[明]赵南星《赵忠毅公诗文集》,明崇祯十一年范景文等刻本。
    37.[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中华书局,2006。
    38.[明]周念祖《万历辛亥纪事始末》,明刻本。
    39.[明]吴应箕《东林本末》,明国刻贵池先哲遗书本。
    40.[明]蔡献臣《清白堂稿》,明崇祯刻本。
    41.[明]郑二阳《郑中丞公益楼集》,清康熙世德堂刻本。
    42.[清]徐鼐《小腆纪年附考》,清咸丰十一年刻本。
    43.[明]范凤翼《范勋卿文集》,明崇祯刻本。
    44.[明]冯从吾《少墟集》,文渊阁四库本。
    45.[明]蒋平阶《东林始末》,清道光学海类编本。
    46.[明]王圻《续文献通考》,明万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
    47.[明]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民国影印明万历刻本。
    48.[明]邹元标《邹忠介公奏疏》,明万历十四年林铨刻本。
    49.[清]高世宁《高忠宪公年谱》,清康熙刻本。
    50.[明]黄尊素《黄忠端公集》,清康熙十五年许三礼刻本。
    51.[清]陈弘谋《五种遗规》,清乾隆培远堂刻汇印本。
    52.[明]冯从吾《元儒考略》,清光绪知服斋丛书本。
    53.[明]祝允明《怀星堂集》,明万历刻本。
    54.[明]孙绪《沙溪集》,文渊阁四库本。
    55.[明]陈真晟《布衣陈先生存稿》,明万历刻本。
    56.[明]张自烈《芑山诗文集》,清初刻本。
    57.[明]聂豹《双江聂先生文集》,明刻本。
    58.[明]罗洪先《念庵文集》,明嘉靖刻本。
    59.[明]管志道《续问辨牍》,文渊阁四库本。
    60.[宋]朱熹《晦庵集》,宋刊浙本。
    61.[明]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四部丛刊景明隆庆本。
    62.[宋]黎靖德《朱子语类》,明成化九年陈炜刻本。
    63.[明]谢良佐《上蔡语录》,文渊阁四库本。
    64.[宋]尹焞《和靖集》,明嘉靖刻本。
    65.[明]周汝登《王门宗旨》,明万历刻本。
    66.[宋]张载《张子全书》,文渊阁四库本。
    67.[宋]周敦颐《周元公集》,宋刻本。
    68.[宋]黄震《黄氏日钞》,元刻本。
    69.[明]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清刻本。
    70.[清]李顒《二曲集》,清康熙三十三年印本。
    71.[清]汪琬《尧峰文钞》,四部丛刊景林佶写刻本。
    72.[明]张溥《七录斋集》,明崇祯九年刻本。
    73.[明]张采《知畏堂诗文存》,清康熙刻本。
    74.[清]陆世仪《复社纪略》,清钞本。
    75.[清]陆陇其《三鱼堂集》,清康熙刻本。
    76.[明]周同谷《霜猨集》。
    77.[明]周之夔《弃草二集》,明崇祯木犀馆刻本。
    78.[明]刘宗周《刘蕺山集》,文渊阁四库本。
    79.[明]刘宗周《学言》文渊阁四库本。
    80.[清]刘汋《先君子蕺山先生年谱》,清乾隆四十二年山阴刘毓德刻本。
    81.[明]王畿《龙溪王先生全集》,齐鲁书社,1997。
    82.[宋]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
    83.[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嵇文甫:《晚明思想史》,东方出版社,1996。
    4.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大出版社,2000。
    5.钱明:《阳明学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6.陈来:《朱子哲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7.彭国翔:《良知学的展开:王龙溪与中晚明的阳明学》,三联,2005。
    8.郑宗羲:《明清儒学转型探析-从刘蕺山到戴东原》,香港中文大学出版,2000。
    9.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台湾学生书局,1984。
    10.董平:《浙江学术思想史--从王充到王国唯》,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
    11.周炽成:《复性收摄--高攀龙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12.陈永革:《儒学名臣--刘宗周》,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3.步近智、张安奇:《顾宪成高攀龙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4.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人民出版社,1991。
    15.陈来:《宋明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6.谢国桢:《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华书局,1982。
    17.谢国桢:《晚明清初的学风》,人民出版社,1982。
    18.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9.牟宗三:《从陆象山到刘蕺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0.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论》,开明书店,1941。
    21.张学智:《明代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2.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3.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三联,1997。
    24.吴震:《阳明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5.李振纲:《证人之境--刘宗周哲学的宗旨》,人民出版社,2000。
    26.李书增:《中国明代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27.何俊:《西学与晚明思想的裂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9.古清美:《明代理学论文集》,大安出版社,1990。
    30.东方朔:《刘蕺山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1.冯达文:《宋明新儒学略论》,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32.陈鼓应、辛冠洁、葛容晋主编:《明清实学思潮史》,齐鲁书社,1989。
    33.邓志峰:《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4.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61。
    35.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1982。
    36.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宋明理学史》,人民出版社,1987。
    37.傅武光等:《高攀龙·刘宗周·黄道周·朱之瑜·黄宗羲·方以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9。
    38.葛荣晋:《中国实学文化导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9.朱东润:《张居正大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57。
    40.朱文杰:《东林党史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1.王天有:《晚明东林党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日本]冈田武彦:《王阳明与明末儒学》,吴光、钱明、屠承先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2.[日本]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李庆、张荣湄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日本]岛田虔次:《朱子学与阳明学》,蒋国保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日本]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索介然、龚颖译,中华书局,1997.
    1.刘宝村:《东林学派思想研究》,人大博士论文,2001。
    2.樊树志:《东林书院的时态分析--“东林党”论质疑》,《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3.古清美:《顾泾阳、高景逸思想之比较研究》,博士论文。
    4.古清美:《景逸的心性之学》,台北:《国立编译馆馆刊》第十三卷第一期.
    5.向世陵:《理学流派与性学的价值》,《哲学研究》1999年第9期.
    6.朱湘钰:《从宋明到清初理学家“性善论”义涵的概念演变--以高攀龙为例》,《中极学刊》第三辑,国立暨南国际大学中国语文学系,2003年12月.
    7.衷尔钜:《论高攀龙与刘宗周哲学思想之异同》,《中州学刊》1986年第3期。
    8.步近智:《明末东林学派的思想特征》,《文史哲》1985年第5期。
    9.葛荃:《论政治思维定势与东林党人的困境》,《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10.葛荃:《“戒慎”心态与东林党人的政治背景析论》,《史学集刊》2003年第1期。
    11.夏维中:《关于东林党的几点思考》,《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2.李承贵:《高攀龙的佛教观--兼及高攀龙思想的儒学本色》,《江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3.马涛:《试论顾宪成融合朱陆两派及其意义》,《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
    14.陈日拢:《晚明书院结群现象研究》,《安徽史学》2003年第5期。
    15.步近智:《顾宪成理学思想论述》,《学术月刊》1985年第3期。
    16.何俊:《论东林对王学的纠弹》,《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7.姜国柱:《高攀龙的复性论》,《孔子研究》1996年第2期。
    18.何孝荣:《高攀龙理学思想研究》,《孔子研究》1993年第4期。
    19.黄晓荣:《新朱子学还是阳明后学--高攀龙哲学新解》,上海师大博士论文,2008年4月。
    20.柴可辅:《纠偏与开新:思想史视域中的东林学派及其思想建构》,《学术月刊》2009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