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筹划与怅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鲁迅研究历来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文试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集中对鲁迅后期的思想与生存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探讨。力求改变鲁迅后期研究相对薄弱,难于深入的状况。
     引论部分简略地考察了鲁迅后期思想与生存研究的历史发展,并阐述本论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新时期以来人们的研究视点多聚焦于鲁迅的中期思想与创作,对鲁迅后期的思想虽然有过涉及,但多停留在瞿秋白《鲁迅杂感集.序言》的框架中,多聚焦“左联”时期的杂文创作及其作为“左翼战士”的意义与价值,既未将其置于鲁迅整个精神流变与命运走向中去思考,更没有从鲁迅内在精神与具体的生存层面展开论述。而本文旨在以生命哲学为指导,从鲁迅此一时期具体的境遇与体验,需求与渴念,意向与实践出发,去深入把握其后期的思想与生存。不仅意图深入把握其后期思想与生存的状况,同时也是对其整个精神脉象与生存图景的照亮。
     第一章主要分析鲁迅离开北京后在厦门、广州间辗转过程中的精神脉动。20年代中期,鲁迅在启蒙无效与个体生存极度紧张的境遇中,生发了“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但就在这种生命哲学中伴生着他对当下生存的否定与拒绝。这既是出于生命社会性生存的需要,也是出于生命个体性生存的抉择。而许广平的爱,则是他出走的“一条光”。厦门是鲁迅离开北京的首站。在这里,他在“穿湿布衫”的境遇中借助叙事与回忆来驱逐生存的紧张。到广州后,他首度遭遇“革命文学”。但大革命失败让他再次坠入绝望,在“血的游戏”中“思路轰毁”。
     第二章主要分析鲁迅对上海这一生存空间的选择,在学术与创作上的决断,并分析了他到上海后再度遭遇“革命文学”的情形。鲁迅在“何之”问题上是十分审慎的,他最终选择了上海。同时,他放弃了“学院——学术”而选择了“社会——创作”。但鲁迅却并未放弃对学术的兴趣,而是将学术的值阈与创作的值阈予以整合,不但拓展了杂文的范围,也添增了其杂文的文化厚重感、思考的睿智感与历史穿透力。随后,他再度遭遇“革命文学”。在与“革命小将”的论战中,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进化论的偏颇与局限,并在各种作用的推动下开始调整自我的精神与心理结构,阅读、译介并接受“科学底艺术论”。
     第三章与第四章主要分析鲁迅在“左联”中的思想状况与生存境遇。出于外在时代主流的推动,也出于群体相与的需要,鲁迅加入了“左联”。但他一直沉郁,直到1933年才表现出“酣战”斗士的形象。他一面创作战斗性的杂文,一面却积极地从事文化启蒙的工作,渴望以此种方式重回启蒙。但鲁迅与“左联”其他成员在精神资源上的代际差异所引发的矛盾随之展开,状况急转,内战频出。鲁迅由“酣战”转为“横站”,状况甚苦。而他之所以未曾离开“左联”,则是因为加入“左联”是其自主的抉择,也是其社会性生存的一种实践。鲁迅陷入了精神的错耦,并无法将其整合。
     第五章主要分析鲁迅在租界化语境下的“感应”与“攻守”。鲁迅在租界殖民主义与爱国主义暖昧的心态中,贯彻着自己的理性选择,也对西方的“东方主义”与“文化救国”的各种乱相进行了应有的批判。但语境的变异,让其启蒙理性出现了无法应对的尴尬。新的生存境遇让其陷入了无法整合的耗散性焦虑之中。
     第六章主要论述鲁迅后期新的价值筹划的意向。鲁迅重新调整视界,召回自我,重建叙事,在租界语境以及自我精神困窘中完成了《故事新编》的写作。传统与历史的回望,让其带有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意向,他渴望建立一种价值还原的方式来接近传统,但不可能对传统文化进行抽象性的剥离,而只能再度在否定中超越。这种超越让其拥有了新的生命视阈,但历史及自身的局限让他无法向着新的意蕴整体进行筹划。
     结语部分,是整个论题内容的概括。从北京到厦门,从厦门到广州,再从广州到上海,鲁迅一直都在为自我生存进行着新的筹划。他是在寻找一种生命主体得以建构的视界,但历史与文化的局限性让其无从获取,但却启示了一种可能性。生命的终结最终让一切可能性“悬临”,时间与存在闭合,获得了最为根本的在体性,但也留下了遗憾与怆然……
The research on Lu Xun has long been a hotspot and difficult point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on Lu Xu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fully explore his thought and survival in his late period, and aims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that the research on the late period of Lu Xun is relatively weak and superficial.
     The introduction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Lu Xun's thought and survival in his late period by the vertical time dimension, and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Since the last century, the researchers have focused on Lu Xun's medium-term thoughts and works. Though they touched Lu Xun's late ideology and survival, most of them were influenced by Qu Qiubai's Lu Xun's Collection, Preamble, and focused on Lu's essay writings 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his "soldier" image in the "Leftism" period.
     They did not delve into these essays by taking into account Lu Xun's entire spiritual world and destiny changes, nor did they discuss them from the view of Lu Xun's inner spirit and specific survival. The thesis, guided by the philosophy of life, attempts to grasp Lu Xun's late ideas and survival from his specific situation and experience, needs and aspiration, and intention and practice in this period. Furthermore, this paper is an illust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his whole spiritual world and survival process.
     Chapter one mainly analyzes Lu Xun's spiritual changes after he left Beijing and then moved between Xiamen and Guangzhou. In the middle of the 20th century, Lu Xun created the life philosophy of "desperate resistance" in the context of invalid enlightenment and extreme tension of individual survival. It was with this philosophy that Lu Xun denied and rejected the current survival. This was not only a need for social survival, but also a choice of individual survival. For Lu Xun, Xu Guangping's love is "a light" guiding him to flee from Beijing. In Xiamen, the first stop after he left Beijing, he was stricken by hardship of living, and he expelled the tension by narration and memories In Guangzhou, he encountered the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for the first time, but the failure of the Great Revolution brought him into despair again, and in the "blood game" his thought of writing was suspended.
     Chapter two mainly analyzes Lu Xun's choice of Shanghai as a survival place, his decision in writings and the fact that he encountered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again. Lu Xun was very prudent in the issue of "What Is" and chose Shanghai where he replaced the pattern of "academic-research" with "society-composition". However, Lu Xun did not give up his interest in academic research. He integrated the academic research with his composition, which not only expanded the scope of his essays, but also intensified the cultural depth and wisdom of thinking. Later, in the debate with the upholders of "revolutionary literature", Lu Xun realized the bias and limitation of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thus he adjusted his spirit and thought, and began to read, translate and introduce, and accept the "Scientific Art Theory'
     Chapter three and four focus on Lu Xun's ideology and living condition in the "Leftism" period. Lu Xun became a "Leftist" out of external reasons and self-needs, but he remained depressed until the year 1933, when he turned into a "pitched battle fighter". Since then, Lu Xun created militancy essays, and meanwhile he was actively engaged in the course of cultural enlightenment, longing to get "enlightenment" back in this way. However, the contradictions generated from intergenerational disputes in spiritual resources between Lu Xun and other "Leftism" members began to emerge, and soon worsened. From then on, Lu Xun changed from a "pitched battle fighter" into a "cross-station fighter", from which he suffered a lot. The reason why Lu Xun remained a "Leftist" lies in that he joined "Leftism" out of his own choice and it was a practice for social survival. Lu Xun fell into a spiritual paradox and could not solve it.
     Chapter five mainly analyzes Lu Xun's "intuition" and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in the context of concessions. In the ambiguous thought of concession colonialism and patriotism, Lu Xun insisted on his own rational choice and criticized the western Orientalism and the idea of "saving the country with culture". However, the mutation of the context exerted an unsolvable embarrassment to his enlightenment ration. The new condition of survival made Lu Xun frustrated and anxious.
     Chapter six mainly discusses Lu Xun's intention of creating new value in his late period. Lu Xun readjusted his horizon, recalled himself, and reconstructed the narrative pattern in writing, and completed the New Stories in the context of concessions and the depression of spirit. The retrospection to tradition and history made Lu Xun have the intention to creatively change the tradition. He was eager to establish a way of restoring value to approach tradition, which, though, could not be fulfilled.
     The conclusion is a summary of the whole thesis. In the process of moving from Beijing to Xiamen, Guangzhou and then Shanghai, Lu Xun kept making a new planning for self-survival. He was looking for a perspective to construct the subject of lives, but the limitation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caused the unavailability, which, however, still revealed a possibility. Finally, the end of life suspended every possibility, and the conclusion of time and existence yields the primary existence, yet meanwhile leaves regrets and sorrows.
引文
①《怀旧》是鲁迅的一篇文言小说,1913年4月在《小说月报》第4卷一号上发表时署名周逴
    ①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83-184.
    ②瞿秋白.鲁迅杂感集·序言[A].红色光环下的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1.
    ①巴人.超越鲁迅:为鲁迅逝世二周年纪念作.申报·自由谈.1938年10月19日
    ②倪墨炎.鲁迅后期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
    ③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①李泽厚.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J].鲁迅研究辑刊.1979(1).
    ②参阅汪晖.反抗绝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③张梦阳.鲁迅学通史(上卷·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633.
    ①丁景唐.鲁迅后期思想研究·序[A].鲁迅后期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②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上卷·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565.
    ①鲁道夫·卡尔纳普:世界的逻辑构造[M].陈启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9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0.
    ①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32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41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2-21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2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08.
    ①参见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
    ④保罗·蒂利希.存在的勇气[M].成显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50.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21.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
    ①弗洛姆.爱的艺术[M].刘福堂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0.
    ④弗洛姆著.爱的艺术[M].刘福堂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8.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0.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9-23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77-17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77-17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5.
    ④又央:《野草》:一个特殊序列[J].鲁迅研究月刊.1993(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0.
    ③参见刘小枫.诗化哲学.第三章第三节[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70-178.
    ④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89.
    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1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9.
    ③刘小枫.诗化哲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79.
    ①M. H. Abrams,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Harcourt Brace Jovanouich College Publishers,1993, p.285.
    ②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372.
    ③维特斯根坦.逻辑哲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60.
    ①王富仁.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J].厦门大学学报.2006(4):176.
    ②谢泳.鲁迅研究中的“厦门叙事难题”.当代文坛2009(1).
    ③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92.
    ④许广平.鲁迅和青年们.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四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8.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2.
    ①黑格尔.逻辑学.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0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1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2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9.
    ④如周海波的《英雄的无奈与无奈的英雄:关于<奔月>与<铸剑>的重新解读》,《鲁迅研究月刊》1998(2),秦林芳的《<奔月>:中间物的历史寓言》《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1).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129.
    ①罗兰·巴特.大众文化诠释[M].许蔷蔷、许绮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8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0.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6.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05.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0.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37.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2.
    ②清水.我怀念到鲁迅先生.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集(第四辑)[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275.
    ③参见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8-419.
    ③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A].“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4.
    ①郭沫若.革命与文学[A].革命文学资料选编.第2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8.
    ③徐通铿、叶蜚声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①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65.
    ②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3.
    ③长堀佑造.鲁迅“革命人”的提出——鲁迅接受托洛茨基文艺理论之一[J].鲁迅研究月刊.2002:10.
    ①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5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香港1982:248-249.
    ②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9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9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3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3.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5.
    ①张资平.另一种革命.乐群.1928(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3-114.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4.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4.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9-420.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4.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4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5.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3.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
    ①徐麟.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9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4.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8.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63.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7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7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64.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2-363.
    ①转引自李欧梵.摩登上海: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
    ①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汪晖,钱理群等.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48.
    ②鲁迅全集.第1卷,卷首语,上海:上海复社.1938,转引自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汪晖,钱理群等.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34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7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0.
    ③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79.
    ①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3.
    ②参见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7-521.
    ③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2002:373.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9.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71.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2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4.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4.
    ⑤巴赫金.哲学美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5.
    ①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51
    ②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34.
    ③俞金吾.现代性现象学——与西方马克恩主义者的对话[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20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
    ②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7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9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0.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9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
    ①转引自高瑞全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3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3-8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9.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9.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9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0.
    ③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活动[A].吴宏聪.创造社资料(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869-870.
    ④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J].创造月刊.第1卷9期.
    ⑤芳孤:革命文学与自然主义[J].泰东月刊.1928年6月1日第1卷.第10期.
    ⑥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J].创造月刊.第1卷9期.
    ⑦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判.1928年2月15日.第2号.
    ①青野季吉.再论自然生长与目的意识[J].文艺战线.1927年第1期.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4.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2-8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7.
    ①章太炎著,汤志钧编.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204.
    ②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中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4:5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4.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
    ①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②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书馆,1935:45.
    ③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书馆,1935:45.
    ④胡适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M].上海:良友图书印书馆,1935:194.
    ⑤罗家伦.近代西洋思想自由的进化[J].新潮.第2卷第1期.
    ①胡适,周作人.论中国近世文学[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2.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1-23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2.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3.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
    ⑤达尔文.物种起源[M].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6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2.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①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3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
    ③普列汉诺夫著,曹葆华译.没有地址的信.北京:三联书店.198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6.
    ①冯乃超.艺术与社会生活[M].文化批判创刊号1928年1月15日.
    ①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263.
    ②参见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A].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论鲁迅(二)[C].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02:344-37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7.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13.
    ③参见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论鲁迅(二)[M].河北教育出版社:石家庄,2002:36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0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0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5.
    ④参阅陈平原.作为文学史家的鲁迅[A].汪晖等.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3.
    ①勃兰兑斯著,十九世纪波兰浪漫主义文学[M].成时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10.
    ①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1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41.
    ①王宏志:鲁迅与“左联”、[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7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5.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8.
    ③加达默尔著.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77.
    ④荀子.荀子·富国
    ①马克思,恩格斯.得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4.
    ② M.Buber. I and Thou, Charibner's sons, New York,1958, p11, p28.
    ③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2008:177-178.
    ④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赵月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7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①郑伯奇.忆创造社及其它[M].香港:三联书店.1982:5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0.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2.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5.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5.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0.
    ①张恩和.两地书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3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0.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7-23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2.
    ②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4.
    ③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6.
    ④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27.
    ⑤转引自解志熙.生的执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27.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3.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②陈梦韶.鲁迅在厦门的五次演讲.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四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9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7-238.
    ①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大事本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②丸山升.通过鲁迅的眼睛回顾20世纪的“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 [J].鲁迅研究月刊.2006(2).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5-236.
    ④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刘小清.红色狂飙——左联实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16.
    ①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78-7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6.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5.
    ①参阅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60.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6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3-234.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M].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96.
    ①汪晖.反抗绝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65.
    ②可参阅《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两地书·10》《两地书·22》,《鲁迅全集》,第11卷.
    ③孟子:孟子·藤文公上.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4.
    ②张首映:西方20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7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76-57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6.
    ④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157.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3.
    ②参阅《瞿秋白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1.
    ①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23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6.
    ②陈梦韶.鲁迅在厦门的五次演讲.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四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9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3.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8.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5.
    ③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M].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53.
    ④成仿吾.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J].创造月刊.1928年2月,第1卷第9期.
    ①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1928年2月,文化批判.第2号.
    ②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形势及我们的任务.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资料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
    ③凌宇,龙永干.伦理—政治与解放区小说内在结构及文化属性[J].贵州社会科学.2008(8).
    ①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M].北京:三联书店,1980:5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0.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2.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1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4.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6.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3-444.
    ④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83.
    ①钱玄同.钱玄同致胡适信[M].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10月.
    ②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M].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4.
    ②米歇尔·福柯著.规训与惩罚[M].刘北城、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9.
    ③米歇尔·福柯著.性史[M].姬旭升译.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8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略谈香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7-43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75.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0.
    ⑥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64.
    ⑦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1960:5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3-444.
    ①鲁.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1-8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57.
    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5.
    ④鲁: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8.
    ④冯雪峰.回忆鲁迅[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31-132.
    ⑤姜振昌.“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异体同质和异质同构”——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J],文学评论,2003(6).
    ①王宏志.鲁迅与“左联” [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②转引自汪晖.反抗绝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63.
    ③姜振昌.“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异体同质和异质同构”——鲁迅与左翼文学运动[J],文学评论,2003(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5.
    ①鲁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1.
    ④孟庆枢主编.日本近代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36.
    ①汪晖.反抗绝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3-54.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5.
    ⑤孟庆枢主编.日本近代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36.
    ⑥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林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24-42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6
    ④孟子.孟子·离娄上.
    ⑤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5.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41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5.
    ④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50.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3-164.
    ⑥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2.
    ①这一点在第一章也曾进行相应论述。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9.
    ③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6.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301.
    ②对于鲁迅的存在主义的思想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解志熙(《生的执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徐麟(《存在与言说的边缘》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版)、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7月版)都作了富有创造性的发掘。
    ③谭桂林.20世纪中国文学与佛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198.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9.
    ①汤因比.历史研究(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192-193.
    ②李初梨..自然生长型与目的意识性[A].“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下)[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37-642.
    ③参阅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①胡适.胡适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1.
    ②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M].北京:三联书店.1984:104.
    ③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④郑伯奇.创造社后期的革命文学运动.吴宏聪等编.创造社资料(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869-870.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1.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43.
    ③福本和夫.方向转换要经过哪些过程.转引自斋藤敏康.福本主义对李初梨的的影响[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3).
    ④叶渭渠等.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125.
    ⑤叶渭渠等.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126.
    ①蒋光慈.关于革命文学[J].太阳月刊.1928(2)
    ②顾凤城.文学与时代.“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206.
    ③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J].拓荒者.1930年3月10日第一卷,第3期.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
    ①钱理群.心灵的探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78-7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02.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9.
    ⑤参看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3-454注释3与注释6.
    ⑥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J].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
    ①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 000:17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9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6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3.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9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3.
    ③《现代文化》第1卷,第2期,1933年2月,《中国现代文艺思想斗争史》,上册(一),1976:26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9-120.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2-45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91.
    ③参阅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92.
    ④参阅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9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23-63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2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7.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7.
    ①参阅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8.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2.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6.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3.
    ①见王宏志.鲁迅与“左联”[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9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5.
    ④冯雪峰.回忆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1-13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33.
    ②见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27.
    ③张尚斌(周立波).“国防文学和民族性”[N].大晚报.1936-2-9.
    ④田刚.关于“两个口号”论争的重新检讨[N].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0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3.
    ①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1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3.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
    ②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M].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25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0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0.
    ①参阅丁守和.瞿秋白思想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242-25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84.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8.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6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0.
    ②陈建华.“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7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3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6.
    ③任白戈.我在“左联”工作的时候.左联回忆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37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9.
    ②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92:13.
    ①汪晖.反抗绝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86.
    ②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论创造力与无意识[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217.
    ①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31-135.
    ②胡兰.解读萨义德的对位批评理论[J].宁波大学学报.2007(2).
    ③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思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2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3.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7.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8.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20.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0.
    ③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57.
    ④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245.
    ⑤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557.
    ⑥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1997:234.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91.
    ⑧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2.
    ②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M].北京:三联书店,2005:85.
    ①尼采.权力意志[M].张念东、林素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24-425.
    ②柳鸣九.历史唯物主义的度量与萨特的存在.魔鬼与上帝[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20.
    ③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7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1.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7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
    ③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5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4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6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0.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7.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3.
    ①本节主要受益于费成康的《中国租界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笔者在此深表感谢。
    ②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M].北京:三联书店,1957:35.
    ③费成康.中国租界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384.
    ①陈旭麓.上海租界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A].陈旭麓学术文存[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714.
    ①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1-132.
    ②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8.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3:1.
    ②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07.
    ③周作人.上海气[J].语丝.1927(11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3.
    ①卢汉超.霓虹灯之外——20世纪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M].段炼、吴敏、子羽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85.
    ②郑振铎.影戏院与“舞台”.上海:记忆与想象.马逢洋编.上海:文汇出版社,1996:126-127.
    ①朱自清.朱自清全集.朱乔森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4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9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5-386.
    ④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92.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9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9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9-48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0.
    ④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3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9.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2.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5.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2.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0.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8.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2.
    ⑧薛绥之主编.鲁迅生平史料汇编(第二辑)[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6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1.
    ③张爱玲.张爱玲文集.第4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20.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0-31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9.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0.
    ⑥参看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8.
    ⑦参看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7.
    ⑧参看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4.
    ①参看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4-215.
    ⑤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97.
    ①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61.
    ②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M].盛宁、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38.
    ③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260.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2.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2.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7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5.
    ①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文化研究读本[M].刘象愚、罗钢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1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3.
    ②参阅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M].北京:三联书店,199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40.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8.
    ①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10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7.
    ③可参看赵园.明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3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7.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4.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4-51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4.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8.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3.
    ①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33.
    ②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302.
    ③参阅李泽厚[M].《历史本体论》第一章“实用理性与吃饭哲学”.北京:三联书店,200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0.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1.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4.
    ①唐振常主编.上海史·前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10月/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5.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61.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7.
    ④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①以《伪自由书》和《准风月谈》为据统计。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7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2.
    ②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5.
    ①周作人.上海气[J].语丝.1927年1月1日.第112期.264-265.
    ②茅盾.幻灭.茅盾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7.
    ③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9卷[M].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4:8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4.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3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6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7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4.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38.
    ①西美尔.现代文化中的金钱.转引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40.
    ②施蛰存.新年的梦想.北山文集(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2.
    ③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5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9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0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5.
    ④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北京:三联书店.2002:25.
    ①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1.
    ②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208.
    ③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217.
    ①赵林.西方文化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4.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41.
    ②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07.
    ③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45.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8.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6.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 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0.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21.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13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2.
    ⑦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9:313.
    ⑧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9:32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0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2.
    ④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66.
    ①冯雪峰.雪峰文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②海德格尔.讲演与论文集.转引自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237.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9.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9-230.
    ③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7.
    ④高远东.道德与事功:鲁迅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与承担[J].鲁迅研究月刊,1991(11)
    ①马尔库塞.自然与革命.西方学者论《手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15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3.
    ③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
    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1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9.
    ③长尾景和:在上海“花园庄”我认识了鲁迅.回忆伟大的鲁迅[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 220.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5.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46.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1.
    ⑦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8.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83.
    ④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①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下卷(一)[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333.
    ②高远东.道德与事功:鲁迅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与承担[J].鲁迅研究月刊,1991(10).
    ③高远东.论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2).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30.
    ⑤李怡.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1.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2.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85.
    ①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引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42.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6.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13.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7.
    ①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59.
    ②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8.
    ③邱韵栋.海燕读后记[N].时事新报·每周文学.1936(21).
    ④参阅高远东.论鲁迅对道家的拒绝[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5.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21.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3.
    ⑤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4.
    ⑥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5.
    ①墨子.墨子·兼爱下.
    ②墨子.墨子·节用上.
    ③庄子.庄子·天下.
    ④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⑤墨子.墨子·非命下.
    ⑥墨子.墨子·非命下.
    ⑦梁启超.子墨子学说.
    ⑧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
    ⑨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8.
    ①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87.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5.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20-521.
    ②高远东.论鲁迅对道家的拒绝[J].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1),同时,可以参阅高远东的《道德与事功:鲁迅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与承担》(上,下),《鲁迅研究月刊》,1991第10-11期。
    ③汪晖.反抗绝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5.
    ④本杰明·史华慈.中国意识的危机·序.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63.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5.
    ③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7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28.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21.
    ②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41.
    ①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92.
    ②唐凯麟.成人与成圣[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9.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13.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9.
    ①凌宇.符号-生命的虚妄与辉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0.
    ②孟子.孟子·尽心上
    ①孟子.孟子·梁惠王下.
    ②庄子.庄子·天下.
    ①易经·革卦.
    ②论语·公冶长第五.
    ③论语·八佾第三.
    ④孟子.孟子·万章上.
    ⑤孟子.孟子·尽心上.
    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
    ②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梁实秋等.围剿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1.
    ③参看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
    ④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82.
    ①黑格尔.美学.下卷.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4.
    ①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94.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6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
    ④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7.
    ①许寿裳.挚友的怀念:许寿裳忆鲁迅[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9:279.
    ③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④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174.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9:279.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9:279.
    ③汪晖.反抗绝望[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2-102.
    ④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M].北京:三联书店,1999:279.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86.
    ②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77.
    ①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M].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77.
    ②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30.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21.
    ④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321.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26.
    ②罗洛·梅.爱与意志[M].冯川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321.
    ①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177.
    [1]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鲁迅:《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4]张梦阳:《中国鲁迅学通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彭定安:《鲁迅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鲁迅研究室编:《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83)》,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版。
    [7]刘勇、尚礼:《现代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8]王文英编:《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严家炎:《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王瑶:《鲁迅作品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2]王富仁、赵卓:《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13]王富仁:《中国文论的守夜人——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汪晖:《反抗绝望》,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汪晖:《死亡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周启明:《鲁迅的青年时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版。
    [17]周晔:《伯父的最后岁月:鲁迅在上海(1927-1936)》,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周国伟、彭晓主编:《寻访鲁迅在上海的足迹》,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1987年版。
    [19]倪墨炎:《鲁迅后期思想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0]竹潜民:《鲁迅晚年思想的当代解读》,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版。
    [21]王宏志:《鲁迅与“左联”》,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22]陈漱渝等:《鲁迅史料考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3]钱理群:《心灵的探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钱理群:《走近当代的鲁迅》,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钱理群:《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26]王乾坤:《回到你自己——关于鲁迅的对聊》,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27]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李天明:《难以直说的苦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徐麟:《鲁迅中期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0]徐麟:《存在与言说的边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31]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2]程麻:《鲁迅留学日本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3]林非:《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8年版。
    [34]吴俊:《鲁迅个性心理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
    [35]郜元宝:《鲁迅六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36]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7]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8]张建生:《艺术创作的深度表现——鲁迅创作新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9]王家平:《鲁迅精神世界凝视》,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林贤治:《鲁迅的最后十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林贤治:《人间鲁迅》,广州: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
    [42]林志浩:《鲁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43]张福贵:《惯性的终结: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价值》,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4]李新宇:《鲁迅的选择》,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5]汪卫东:《鲁迅早期文本中的个人观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张鲁高:《先驱者的痛苦——鲁迅精神论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7]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8]朱崇科:《张力的疯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9]张永泉:《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50]艾晓明:《中国左翼文学思潮探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王宏志:《鲁迅与“左联”》,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52]刘小清:《红色狂飙风——左联实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版。
    [53]费成康:《中国祖界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54]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5]吴福辉:《都市漩涡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56]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7]李永东:《租借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58]罗钢、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9]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0]李长之等:《吃人与礼教——论鲁迅(一)》,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1]汪晖等:《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论鲁迅(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2]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彭定安:《鲁迅杂文学概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4]吴中杰:《论鲁迅的杂文创作》,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65]张梦阳:《鲁迅杂文研究六十年》,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66]袁良骏:《现代散文的劲旅》,西安:陕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7]孙玉石:《<野草>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68]孙玉石:《现实的与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69]吴小美:《虚室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0]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71]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2]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73]赵林:《西方文化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4]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6]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7]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8]凌宇:《符号——生命的辉煌与虚妄》,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9]赵园:《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0]赵 园:《明清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82]刘小枫:《诗化哲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83]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
    [84]刘小枫:《现代型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85]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86]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6年版。
    [87]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轮》,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8]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9]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言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0]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91]贺来:《边界意识和人的解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2]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3]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4](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铭等译,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5](美)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96](美)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7](美)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日)丸尾常喜:《“人”与“鬼”的纠葛——鲁迅小说论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日)伊藤虎丸:《鲁迅与日本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0](日)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101](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102](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周煦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03](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04](美)保罗·蒂利希:《存在的勇气》,成显聪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5](法)马克斯·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106](德)费迪南·费尔曼:《生命哲学》,李健鸣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07](德)埃利希·塔尔曼:《深度心理学与新道德》,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08](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09](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10](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家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11](德)海德格尔:《林中格》,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12](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13](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14](日)今道友信等:《存在主义美学》,崔相永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15](美)W·考夫曼:《存在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16](德)恩斯特·卡希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117](法)加缪:《西西弗的神话》,杜小真译,桂林: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8](美)弗洛姆:《爱的艺术》,刘福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9](美)弗洛姆:《弗洛姆文集》,冯川主编,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120](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21](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分析引论新编》,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22](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光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123](瑞)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124](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言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125](美)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6](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7](美)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28](美)乔治·H·未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丹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129](德)卡尔·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130](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版,1976年版。
    [131](俄)C·谢·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北京:2003年版。
    [13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等译,北
    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3](德)马克斯、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4]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 edited by Guenthwe Roth and Claus Wittich,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135]Lydia. H. Liu. Translingnal. Practice, Lit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ty China 1900-1937,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36]Pusek, Jaroslav. (generaleditor), Dictionaryof, Oriental Literatures, London:Allen and Unwin,1974.
    [1]《申报》,1932年12月——1935年10月。
    [2]《良友画报》,1930年——1936年。
    [1]高远东:《道德与事功:鲁迅对于儒家思想的批判与承担》,《鲁迅研究月刊》,1991年第10、11期。
    [2]王宏志:《鲁迅加盟“左联”的动机——几个论点的商榷》,《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4期。
    [3]昌 切:《瞿秋白三十年代文艺思想的内在理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1期。
    [4]高远东:《论鲁迅对道家的拒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1期。
    [5]徐麟:《无治主义·油滑·杂文:鲁迅研究札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第4期。
    [6]李怡:《鲁迅人生体验中的〈故事新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7]高远东:《论鲁迅与墨子的思想联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年第2期。
    [8]李今:《日常生活意识和都市市民的哲学》,《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9]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11]姜振昌:《〈故事新编〉与中国新历史小说》,《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12]张大明:《前期左翼文学的历史经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13]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14]文贵良:《大众话语:生成之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3期。
    [15]刘延红:《历史的穿透力与感受力:论(故事新编〉的文化批判和生命体验》,《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4期。
    [16]季凤亮:《复调:音乐术语与小说观念——从巴赫金到热奈特再到昆德拉》,《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1期。
    [17]王富仁:《鲁迅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1期。
    [18]程凯:《“革命文学”历史谱系的构造与争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1期。
    [19]林韵然:《“普罗”还是“通俗”?——“大众文学”的两副面孔》,《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6年第1期。
    [20]李永东:《鲁迅后期创作的嬗变与租界文化》,《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6年第1期。
    [21]钱理群:《“鲁迅”的“现在”价值》,《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1期。
    [22]丸山异:《通过鲁迅的眼睛回顾20世纪的“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鲁迅研究月刊》,2006年第2期。
    [23]王富仁:《厦门时期的鲁迅:穿越学院文化》,《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24]王志松:《“藏原理论”与中国左翼文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25]李衍柱:《媒介革命与文学生产链的建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6]刘进才:《汉家文化霸权抑或符号暴力?》,《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7期。
    [27]王观泉:《兵燹与弦歌》,《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9期。
    [28]李音:《“群众”的发现与“革命文学”的发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2期。
    [29]钱理群:《文学研究的承担》,《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30]王富仁:《河流·湖泊·海湾——革命文学、京派文学、海派文学略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第5期。
    [31]吴康:《历史同一性的现代轮回:革命与反革命》,《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