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刑法定的实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立法化的罪刑法定,其价值有赖于在司法运作中得以充分实现。作为我国罪刑法定之“法”的成文刑法及其所确立的规范并不能为司法办案人员解决一切问题。规范的抽象性、内容涵盖的有限性、以及作为法律载体的语言本身存在的模糊性,使得罪刑法定之“法”的局限性不可避免。于是,法律方法凸显出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以法律方法论的角度,站在刑事法治的立场,对罪刑法定司法化及其中的法律方法进行研究,探寻适合我国法治发展进程的罪刑法定实现的法律方法运作模式。
     论文由导论、正文两个部分组成,正文分四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
     一、导论
     综观罪刑法定研究的现状,在我国,自1997年刑法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理论界和实务界出现了罪刑法定的研究盛况。但关于罪刑法定的关注多限于理念和规范层面,对于罪刑法定原则如何司法化的研究,也仅限于刑法解释层面,未曾从纵向上系统梳理罪刑法定实现的历史脉络,更无法体现在西方法学“解释学转向”以后,学者们拓展出新的法学研究领域即法律论证理论的强势下,罪刑法定该如何在坚守自己的基本价值立场,巩固自己的刑法帝王原则地位的同时所应关注的法律方法的运用,自然也不曾就罪刑法定的实现与法律方法建立起全面的联系。于是,进行研究角度的转化,由以立法为中心的研究视角向以司法为中心的研究视角转化,将着力点放置于对关键学术问题即罪刑法定司法化的突破上,特别关注法律方法在其中的运用,是本文思考罪刑法定实现的一个基本的定位。
     如果就罪刑法定实现的字面含义而言,可大体包含理念层面的实现、立法层面的实现、司法层面的实现等,其中司法层面的实现非常关键。由于法律方法,在多数场景被理解为法律适用中的方法,法律方法司法定向的特征,以它作为罪刑法定实现的研究角度,也就限定了本文所言的罪刑法定的实现系指司法层面的实现。论文选题的意旨就在于如何通过法律方法的运用实现罪刑法定。
     论文大体按法律方法学说不断更新和罪刑法定演变的大体脉络来设定研究进路。考虑到绝对罪刑法定时代的刑法机械适用的理想设计尽管以不可实现的幻想而告终,但这种设计与理论构想对建立近代严格刑事法制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故将这部分称作刑法的机械适用与绝对罪刑法定的命运,单列一章。紧随其后为通过解释实现罪刑法定、通过论证实现罪刑法定,均各自成章。具体内容力求实践法律方法之于刑事裁判之运用,将法律方法的理论和实践品格与刑法部门法丰富的素材和实践遇到的大量的疑难案件和问题相结合,即可取纯哲学思考之理论思辨之魅力,又不乏一些鲜活个案分析的实践吸引力,更能为法官裁判刑事案件提供一种更具实用价值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范例。
     尽管不同法系、不同国家罪刑法定的体现形式各不相同,然而法律方法运用的共性是不容否认的,特别是随着英美在刑事法领域制定法越来越多,关于制定法适用的法律方法更凸显出共同值得思考和关注的问题。因此,论文重在阐述共性,同时对特殊之处予以个别说明。
     沿着法律方法学说不断更新和罪刑法定演变的大体脉络所归纳出的刑法的机械适用、刑法解释与法律论证,并未构成法律方法的全部。可以说,法律方法由近代单一的机械适用的设计,发展到今天已经得到极大的拓展,形成一系列法律方法结合而成的法律方法体系。法律推理、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证这三种基本的法律方法跟法律发现、漏洞补充、价值衡量等其他法律方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往往交织在一起,是综合运用的过程。我国是法治后发型国家,立足于我国法治后发型的现实,针对立法、司法的特征,就我国罪刑法定实现作进一步思考,是当下应当关注的重要话题.于是,对法律方法之间关系进行总结、梳理,并在次基础上确立我国罪刑法定实现中法律方法运用的基本立场,即为论文专设第四章的意旨所在。
     二、刑法的机械适用与绝对罪刑法定的命运
     绝对罪刑法定的设计产生于17、18世纪特定的时代。当时欧洲中世纪司法黑暗导致的对法官的不信任并促成的对法律确定性的崇拜和近代国家实证主义和理性建构主义法律观,构成欧洲大陆罪刑法定产生的特有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基于欧洲大陆特有的背景而生成的罪刑法定原则,以三权分立作为制度支撑,立足于法律形式主义的立场来规定和设计该原则的基本内涵和刑法的具体内容。把罪刑法定中的“法”理解为成文的、有权制定法律的机关所制定的法;把犯罪归结为对法律规范的违反;在法的基本属性问题上强调法律表现形式的确定性;在法的价值取向上把维护个人自由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将司法作机械适用模式的设计,三段论的演绎推理是法官裁判案件的基本逻辑思维模式,法官只是立法者制作的法律机器的操作者。在欧洲大陆,机械适用模式的实践在其运作中,又与概念法学的学理支撑形成互动关系。而几乎在同一个时代,尽管英美形成了具有不同于法德等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传统,但如果将法的机械适用模式理解为严格法制时代法律运作的特征的话,那么,英美法系同样曾存在过机械法理学,这一点表现为近代政治理论中法官被理解为法律的执行者而不是法律的制定者的观念,此观念对英美的刑事司法影响同样非常明显,即严格的先例观念及通过制定法对普通法犯罪的严格限制。
     刑法的机械适用与绝对罪刑法定的设计作为一种乌托邦式的设想,尽管以实践中的行不通告终,但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设想和立法和司法环节的努力却造就了一个特定的严格法制时代,这对于欧美走向法治功不可没。此模式遭遇过多的批判,然而不仅其树立的严格法制立场对于法治后发型的我国具有重要的理念启发意义,并且,机械适用设计下的三段论演绎推理的法官裁判案件的思维模式,对今天刑事案件的裁判仍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通过解释实现罪刑法定
     19世纪末期,刑事古典学派终结了其历史使命,继之而崛起的是刑事实证学派。刑事实证学派对以严格规则主义为特征的绝对罪刑法定主义进行了抨击,主张扩大法官的刑法解释权,降低刑法典的意义。罪刑法定自此由绝对走向相对。与此同时,法律方法呈现出由机械适用的观念设计到法官解释法律取得自由裁量权的转型。
     尽管不同国家学者给出的法律解释包括刑法解释的原因各具风格,但归纳起来大体上不外乎:语词本身在表意时的内在局限性;现实的发展变化与法的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法律规定的概括性与现实案件的个性之间矛盾等方面。就之所以要进行刑法解释,在作者看来,其必要性尚有如下补充:其一,罪刑法定推崇的成文法的局限性使刑法解释成为必然;其二,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蕴涵不排斥刑法解释;其三,罪刑法定原则下法官解释刑法与罪刑法定原则在实现个案正义与一般正义上的互补和统一。
     一般法律方法意义上的解释方法于刑法领域的运用,表现出不同于其他部门法的特点:刑法解释较为严格;文义解释优先性更为突出;不利于被告的类推解释被绝对禁止;当然解释的把握要合事理、合逻辑:扩张解释需要慎重,并需区别于类推解释:对词语的解释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就影响法官刑法解释的材料而言,主要表现为习惯、学说、判例、道德准则等:在我国,非正式的司法解释同样构成影响刑法解释的重要材料。作为影响法官解释刑法材料的习惯、学说等,其作用是中性的。
     英美国家特别是美国,根据判例解释制定法构成其刑法解释的鲜明特征。美国根据判例解释刑法制定法所实践的增强判决的确定性与变动性相结合、深化判决的说理性、确保刑法解释不偏离刑事法治轨道的品格对于我国的刑法解释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通过论证实现罪刑法定
     当依据不同刑法解释方法对案件裁判出现不同结论,又无法确定排序先后时,法律论证理论遂成为近几十年逐步走向前沿并取得强势的新的法律方法,该方法的运用意在加强判决的可接受性和合理性。其中与司法裁决相关联的话题,可归纳为:从独自到对话——法律方法模式的转变:案件繁杂程度与法律论证:价值判断与法律论证;裁判理由的公开;审判程序模式:法律论证的规则、法律论证的方法等等。
     尽管罪刑由事前法律作出明文规定是罪刑法定的基本内涵,但法律不可能解决所有罪与刑的全部问题。作为刑法基本范畴的罪与刑,均具备一定的开放性,由此为法律论证提供了发挥作用的空间,尤其在犯罪构成存在“开放性要件”或定罪、量刑涉及价值衡量的场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刑法私法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刑事领域同样可以妥协,为法律论证提供了更为广泛的空间。法律论证之于罪刑法定,能够实现理性程序与实体公正的兼顾,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得到更好的实现。然而法律论证表现出来的缺乏普适性、理性参与人的假设、价值判断难题、“合意性、可接受性”作为判决的归旨等等特征,也同时显现出其固有的局限性。法律论证于刑事领域的运用同样暴露出其局限与不足。加之,法律论证于刑事裁判制约于罪刑法定原则,有效的观念、规则和程序仍需坚守。因此,法律论证方法之于刑法领域,其运用场域和作用的释放,需要正确处理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在罪刑法定主义的框架之内发掘论证领地,是作者的基本立场。
     五、法律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我国实现罪刑法定的进一步思考
     自近代法律近乎机械适用的设计,到承认法官解释法律,再到法律论证方法的法律方法学说和实践的发展,反映了法律适用理论与实践不断提升的过程。横向上来看,具体法律方法之间既相对照更存密切关联,当今的个案裁判很难说仅采用其中一种法律方法能够完成,而是法律方法综合运用的过程。综合运用不排除有所偏重,即法律方法的运用与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的主导价值观紧密相连,并且制约于案件事实与法律规范之间的复杂关系,罪刑法定的实现也是如此。
     刑法解释、法律论证、演绎推理等法律方法的运用,需要思考它们在法律方法体系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问题,特别是通过解释、论证如何实现刑事个案事实与罪刑规范相关联的问题,此即法律裁判思维模式问题。自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提出各自不同的法律裁判思维模式。“推论模式”、“等置模式”、“解释循环”等的提出,均不再是对传统三段论演绎推理模式的原版复述。加之,许多法学家提出关于法律不确定的命题加大了演绎推理遭到质疑的程度。在作者看来,在制定法国家,甚至在判例法国家,演绎逻辑思维的基本骨架始终在裁判思维过程中得以保留,其逻辑有效性仍然存在,近百年来法律判决形成的模式未能动摇演绎逻辑推理作为法律思维核心方式的地位。具体到刑事法领域罪刑法定原则下,法官发现法律、法官解释刑法、对刑法进行论证等的重要使命就在于:通过解释、论证实现罪刑规范的确定性,以为刑事个案裁判解决法律推理的大前提。
     对罪刑法定的实现进行研究,重点仍然在于当下中国罪刑法定的司法运作问题。因此,立足于我国法治后发型的现实,依案件事实与罪刑规范的不同关系,综合运用不同法律方法并依具体情况有所侧重,对我国罪刑法定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法律方法之间关系的考察和我国法治后发型的现实:首先,以既存刑法规范作为依据的制约原理不能偏离。其次,刑事司法实践中应视案件事实与罪刑规范之间的不同关系生成不同的运用方法。其三,当解释法律形成多解,而司法活动的特征就在于于规定时间作出发生效力的判决,于是,以宪法为最高位阶的法律规范系统作为该论证的基本前提,以使法律裁决能符合社会共识的正义,并在正当程序保障下,藉由理性论证以解决各种法律争议,对于刑事法治的确立是不可或缺的。
The key point of the realization of no punishment without Law is in judicial course. The criminal law and its regulations could not provide all keys for judges. The abstract of regulations ,the limits of contents of law and the vague of legal languages make the penal law be limited ,so legal method is very important. The thesis should research model of legal method fitted for our constitutionality process by studying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method .The research should insist on the criminal constitution and be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method.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introduction and main body. The main body comprises four chapters. The main contents and viewpoints are as follows:
     1. Introduction
     A grand occasion of researching the principle of no crime without Law happens since the principle was established in 1997 .The research is mainly about the idea or regulation .Though some research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ization in judicature, it is limited to the level of interpretation .Researchers have neither make the history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clear , nor make out how to apply methods when the argumentation has been the leading legal method ,nor set up complet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alization and legal methods during which the principle and its value should be insisted on. To change research angle from legislation to judicature and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methods is the thesis' aim.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includes some levels such as idea ,legislation and judicature, among which the level of judicature is the key point. Because of the judicial character of Legal method , to research the principle from the angle of legal method has make it clear that this thesis mainly study the judicial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To research how to realize the principle by using legal methods is the thesis' intention.
     The research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history of theory of legal metho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 punishment without Law.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solute principle failed ,but the design and its idea are important to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 legal system ,so the first chapter is named mechanical application of penal law and the fate of the principle. Follows are realizing no punishment without law by interpretation or by argumentation .To make concrete contents practical ,this thesis connect theory and practical characters of legal method with the rich materials of criminal law , cases and questions. Thus not only the attraction of philosophy thinking and living case can be get ,but also the thinking model of judging criminal case will be provided to judges.
     The style of no crime without law varys in different families of law or different countries, but all apply legal methods .As statutes are more and more in England and America, the application of legal methods about statutes gets more important .The thesis should mainly narrate their common ,and tell characters specially.
     Mechanical application , interpretation pf law and legal argumentation ,which is summarized according the history of legal methods and no crime without law ,are not represent all legal methods. A system of legal methods has been formed since modern times . Methods listed above have close connections with other methods such as finding law ,compensating hole in law and measuring value.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of our slow constitutionality ,to make further think about the realization of no punishment without law is important, so to comb the relationships of legal statutes and then to make clear our standpoint on how to use legal methods is the main point of the last chapter.
     2. Mechan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Fate of Resolute Principle of no Crime without Law
     Resolute no crime without law was designed in 17 and 18 century . National positivism ,rational construction doctrine and resolute faith in precise law, which are formed by legal idea of no faith in judges because of dark judicature in modern Europe, are the special social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 .The principle is based on system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formed its contents taking stand of legal formalism. In those days ,the law of no crime with out law was thought to be statutes ,the crime was taken as violating statutes ,The precision of penal law was be stressed ,the value of law was taken as protecting private liberality ,the mechanical application and deductive reasoning was taken as the basic logical thinking model ,and judges were only user of the legal machine. Later the practice of mechanical application and conceptualist jurisprudence got sustained with each other. In the meanwhile .though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formed its own tradition of justice ,it also had mechanical legal philosophy if we take the model of mechanical application as character of the strict legal system age Judges were taken as the executer ,not enactor ,and this idea also affect its criminal justice ,which took the form of strict precedents and limiting common-law crimes by statutes.
     Mechanical application and resolute no crime without law failed at last ,but it made an age of strict legal system. This is important for Europe and America to be constitutional states .Though the style got many critics , its idea of strict legal system will inspire us and today deductive reasoning is still enlightening judging criminal cases.
     3. Realizing the Principle of no Crime without Law through Interpretation.
     In the end of 19 century ,criminal classical school gave its way to criminal positional school which criticized the resolute principle and proposed to extend judges' power of interpretation and to cut down statues status. The principle developed from resolution to relativity, at the same time ,legal method turned from mechanical design to right of discretion.
     The reasons given by different counties are different ,but the common reasons are as follows: legal language is limited ,contradiction exist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between summary character and special cases. Besides these ,there are other reasons :firstly the limit of statutes make interpreting penal law necessary ,secondly the value of the principle does not reject interpretation, thirdly to interpret criminal law can help arrive compensation and unity between special justice and general justice .
     Interpretation of penal law is different from what in other branch laws in that interpretation of penal law is strict. Plain interpretation is obvious. Analogical interpretation is banned. Natural interpretation is not only truthful but also logical. Widen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analogical interpretation should be cautious. To interpret legal languages could not depart from language condition . Tradition ,theory ,cases ,ethics, etc are materials affecting interpretation .In our country .informaljudicial interpretation is also one of the materials. Function of these materials are neutral.
     In counties of Anglo-American law ,to interpret statutes in light of cases is their obvious characteristic. To interpret penal statues in light of cases in America, which carries out special regulations and rules and has natures such as combination of stability and alternation, the rationality of conviction and th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rule of law ,will inspir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our penal law interpretation.
     4. Realizing No Crime without Law through Argumentation
     When different legal methods bring different conclusion and to make orders of them is difficult, legal argument becomes the leading method since it rose about 40 years ago. legal argument emphases the acceptance and nationality of judicature. Topics connected with judicature include :from monologue to dialogue -model of legal method transformation ,complex cases with argumentation Judging value with argumentation ,opening reason of judicature, judicial procedure model , rules of legal argument argumentation, methods of legal argument, etc.
     That crime and punishment are provided for by law in advance is required by no crime without law, but statutes could not do all things. The open nature of regulations provides wide space for argumentation. legal argument has its limit and shortness, besides, legal argument is restricted by no crime without law, so effective idea ,rules, procedure should be abided by .When legal argument apply to penal law ,its applying field and function should code with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principle .To find argumentation space under the principle is writer's basic standpoint.
     5. Using Legal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and Pondering over Realization of no Crime without Law in Our Country Further .
     Inspecting the history of legal method vertically, it proceed from mechanical application to interpretation of law, then to legal argument. Examining legal methods horizontally, they not only compare with each other but coincide with each other deeply. To decide cases , one method is not enough but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is necessary. Applying legal methods is directed by main value of the states or districts and is restricted by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gal statutes and cases .So is no crime without law.
     To apply legal method such as interpretation of law .argumentation and deductive reasoning and so on ,we should consider their status in the system of legal methods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gal methods and regulations enacted in advance .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gment and regulations ?Many scholars suggest different models of judicial adjudication thinking .The theories of'Subsumtionsmodell model" , "Gleichsetzungs modeH""interpretation circle",ar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deductive reasoning. Besides th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regulations which scholars point out enhance the doubt about the deductive reasoning. But in written-law countries and also in case law countries, the skeleton of the deductive reasoning exists in the course of judicial adjudication. As for criminal law, no crime without the law do not reject judge's interpretation ,so the miss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is to get ready for the big premise of the legal reasoning through interpretation and argumentation which can make the criminal regulations more definite.
     The research of realization of no crime without law in our country is the key point of research of realization of the principle, so basing on situation of our slow constitutionality ,to apply legal methods comprehensively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gal statutes and cases , which is directed by the value of the principle of no punishment with out law,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meaning. On this point ,firstly we could not drift from the existing and effective regulations. Secondly different legal methods should be us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ases and regulations. Thirdly becaus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 will come out and cases should be decide in arranged time ,we should take the system of regulations ,ofwhich constitution is the highest ,as the argumentation premise .We should makejudgment accord with justice and settle disputes by rational argumentation whichdepends on due procedure .All of these are indispensable to realization ofconstitutionality.
引文
[1]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Aspen Publishers,2OO3.P7
    [2]谢晖:《法理学:从宏大叙事到微观论证》.《文史哲》2003年第4期。
    [1]Dcnnis L loyd:《法律的理念》,张茂柏译,台湾经联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第319页.
    [1]Ian Mcleod。 ‘Legal Method',third edition Macmillan,1999.转引自孔祥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页.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引论第1页。
    [2]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61页.
    [3]Roscoe Pou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law,Yale University Press,1922,p49.
    [4]韩中谟:《法学绪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1-92页。
    [1]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1]赵秉志,田宏杰,《刑事司法正义论》,《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6期.
    [1]林山田:《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台北三民书局1981年版,第103页。
    [2]大陆法系早期罪刑法定观的局限就在于将这一技术含量推向极端。(详见下文)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页.
    [2]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law/ by Jerzy Wroblewski:edited by Zenon Bankowski and Neil MacCormick,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p.273-314.
    [1][英]维尔等:《宪政与分权》.苏力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2页。
    [2]Raino Siltala,A theory of precedent Hart Publishing Ltd,2000,p4.
    [3]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law/ by Jerzy Wroblewski;edited by Zenon Bankowski and Neil MacCormick,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p284-304.
    [4]The judic/a/ application of law/ by Jerzy Wroblewski;edited by Zenon Bankowski and Neil MacCormick,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2,p307--311.
    [1]Raino Siltala,A theory of precedent,Hart Publishing Lid,2000,p5.
    [2]Massimo La Torte,Theories of legal argumentation and concepts of law,an approximaion,in Ratio Juris.Vol.15 No.4 December 2002,p377-402.
    [3][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邓正来译.载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82页.
    [4]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7页.
    [1]舒国滢:《从方法论看抽象法理学的发展--兼论法律论证理论》,《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1354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在其第28号法令的第三章中规定:“未经法律的正当程序进行答辩,对任何财产和身份的拥有者一律不得剥夺其土地或住所,不得逮捕或监禁,不得剥夺其继承权和生命。”
    [2]“对rule oflaw的最好的理解是是非依法定程序,不得剥夺生命、自由和财产。”(参见George P.Fletcher,Basic Concepts of legal though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3 )
    [3]Thomas J.gardner,Victor Manian,Criminal Law,2d,West Publish Company1982.P17.
    [4]71 U.S.277,1866WL 9452(U.S.Mo),18 L.Ed.356,4 Wall.277,(1866).
    [5]67 F.Supp.116(1946).
    [1][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121页.
    [2][德]卡尔·思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131页。
    [1][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法]勒内·达维:《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88页
    [1]德国学者波塞尔(H.Poser)曾对库思(T.Kuhn)在科学哲学中引起革命的“范式”(Paradigm)的意义作了这样的阐释。“范式决定了我们的着眼点,决定着哪些问题是允许提出的。同时决定着如何回答所提出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手段'。“没有范式.便没有科学,因为范式是理论化了的坐标或罗盘。以此坐标为底基.才有可能将某一研究范围归类与规范化”。(参见[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李文潮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8-119页.)
    [2]戚渊等:《法律论证与法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200页。
    [3]从理论上讲,有法律,就有对法律的理解和解释活动.但在适用模式下。即便需要对法律进行解释也由立法机关垄断法律解释权.这与通常意义上的由法官通过解释将法律适用于具体个案的模式具有显著的不同。
    [4]王路:《逻辑的观念》,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19页.
    [5]金岳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4页.
    [6]戚渊等:《法律论证与法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7][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
    [8][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
    [9][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1]Calamandel,La funzione della giurisprudenza nel tempo presente,in6 Studi Sul Processo Civile 89,95(1957).
    [2][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田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5][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6]转引自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3页。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6-37页。
    [2][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7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1页.
    [2][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5页.
    [3][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2][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等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120页.
    [3][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9页.
    [4]‘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203.
    [1][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186页。
    [1]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1]参见[日]内藤谦:《刑法中法益概念的历史展开(一)》.载《东京都立大学法学会杂志》.1966年第6卷第2号.236页.
    [2][德]亚图·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44页.
    [1][英]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页.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9页.
    [3][日]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王书江、张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397页.我妻荣以为.现代法官和法学家作出判断时,是以法规的逻辑体系作为大前提的三段论法的形式,这也符合现代法律的特色。现代社会要求审判采用这种形式,也应该说是跟据现代法律而被规范化所导致的结果。
    [1]黄风:《贝卡利亚及其刑法思想》.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页。
    [1][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2][葡]叶士朋:《欧洲法学史导论》,吕平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67-168页.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
    [1]Bergbohm:《法律与法律哲学》,第1卷.转引自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论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7页.
    [2]Bergbohm:《法律与法律哲学》,第1卷。转引自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论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页.
    [1]转引自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2][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2][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3][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4][法]霍尔巴赫:《自然法的体系》(下卷),管士滨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28页。
    [1][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论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35页.
    [1]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157页.
    [2]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157-158页.
    [3][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4页.
    [4][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美]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89页.
    [2][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1][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译,中田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2][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8页.
    [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2]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1页.
    [3]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38页.
    [1]刘星:《法律是什么--二十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广东旅游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2][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和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3]此表述借鉴了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合理性理论.马克斯·韦伯在分析社会结构时提出合理性(rationality)的概念并将合理性分为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在韦伯看来,近代法律发展是一个法律形式化的运动过程,“法治”就是伴随现代资本主义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形式合理性的法律类型.马克斯·韦伯所描述的形式合理性的法律类型,所依托的是19世纪以德国概念法学为代表的法律学说,以及近代西欧以法典化运动为标志的法律实践.
    [4][法]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
    [1][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8页.
    [2][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9-230页.
    [3][法]基佐:《欧洲文明史》,程洪逵、沅芷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32页.
    [1]夏恿:《法治是什么--渊源、规戒与价值》,《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2]三位法学家在这方面的论点集中展现于:[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英]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2][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3]当然.英美的法律解释具有不同于大陆法系法律解释的特点,见下文.
    [4]Bodenheimer,Hart,Dworkin,the Problem of Judicial lawmaking Discretion(wie Anm.7),S.1145f.
    [5]Theodore Benditt,Law as Rule and Principle,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p 1.
    [6]Williu Blackstone,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p69(1765年).参见[美]理查德·波斯纳:《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邓海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8页.
    [1]转引自毛国权:《英国法中先例原则的发展》,北京大学硕士论文,www.lawspirit.com(法律英语学习网).
    [2]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9页.
    [3][美]理查德·波斯纳:《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26-327页.
    [4][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72页.
    [1][美]莫顿·J·霍维茨:《美国法的变迁》,谢鸿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0页.
    [1][美]莫顿·J·霍维茨:《美国法的变迁》,谢鸿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3页。
    [2]Legal Papers of John Adams,L.Wroth and H.Zobel,eds.,1965.p127.
    [1][美]莫顿·J·霍维茨:《美国法的变迁》,谢鸿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0页.
    [1][美]莫顿·J·霍维茨:《美国法的变迁》,谢鸿飞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2]Maitland F W,Montague F C.A Sketch of English Legal History.by,Colby J Fed.New York and London:G.P.Putman's Son's,1929.p264.
    [1][德]K·茨威克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页.
    [2][德]A.L.考夫曼:《卡多佐》,张守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10页.
    [3][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4]康马杰:《美国精神》,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553-554页.
    [1]对于法律解释,研究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把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的司法裁判相联系,是国外学者对法律解释的一个普遍理解.本文从法律方法论角度思考罪刑法定的司法实现问题,因此,本文的法律解释、刑法解释是普适意义上的含义。即是在具体个案的司法裁判中与法律适用相联系的一种活动.因此,所谓法律解释是指以司法办案人员尤其以法官为典型主体对法律的解释;所谓刑法解释是指刑事司法办案人员尤其以刑事法官为典型主体对刑法的解释.法律解释作为一种法律方法,还包括对个案事实进行抽象、解释。本文重在探讨对构筑刑事个案裁判大前提的刑法规范的解释问题.对刑法、刑法规范进行解释,目的在于通过刑法解释实现刑法的适用.
    [2][意]恩里科·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7页.
    [3][意]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页.
    [4][意]恩里科·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0页.
    [1][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107页.
    [2]陈兴良:《罪刑法定的当代命运》,载《刑法问题与争鸣》,2000(2),第113-173页.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D04年版,第40-41页.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1-42页.
    [2][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2页.
    [3]事实上,这四个要素并非萨维尼的创造,它们早在中世纪的罗马法和意大利法中,作为正确解释的标准发挥着作用.(参见Bernd RUthers,‘Rechtstheorie',MUnchen 1999,S.394.)萨维尼的贡献在于,他对这几种解释方法作出了定义,并使之连成一个方法的体系。近代出现的法律解释学大抵发端于此。
    [4][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14页.
    [5][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11-112页.
    [6][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7][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下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685页.
    [8]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1]'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74-78.
    [2]'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172-174.
    [3]'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e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216-218.
    [4]'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360-361.
    [5]'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408-410.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页。
    [2][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4]此处指英美的刑法制定法.在这里不论成文刑法还是刑法制定法,均指与习惯法、判例法不同的法律表现形式。故本文所言的成文刑法既包括大陆法系的成文刑法,也包括英美法系的刑法制定法,自然也包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文刑法.
    [5]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 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Aspen Publishers,2003.P3.
    [6]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1页。
    [1]关于模糊性的分类,参见[美]阿尔斯顿:《语言哲学》,牟博、刘鸿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94-202页.
    [1]转引自[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1]这方面的著述甚多,如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版;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台湾学者的论述如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学者的见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需要说明的是,法律解释的主观说不同于法律解释的主观主义,客观说也不同于客观主义,详见陈金钊等:《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50页.
    [2][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1页.
    [1]H.L.A.Hart,The Concept of Law,Oxford1972,p196.
    [2][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5-346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9页.
    [2]吴学义:《法学纲要》,中华书局1935年版,第56-72页.
    [3]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54页。
    [4][法]布律尔:《法律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1]马啸原:《近代西方政治思想》,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5页.
    [2]王哲:《西方政治法律学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4页.
    [3][英]鲁伯特·克罗斯:《法律解释》,西南政法学院1986年印行,第45页.
    [4][英]鲁伯特·克罗斯:《法律解释》,西南政法学院1986年印行,第24页.
    [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76页.
    [6]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台大法学丛书1982年版,第390页.
    [1]洪谦主编:《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6页.
    [2]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页.
    [3]郑杭生主编:《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4]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委会1993年版.第301页.
    [5]这方面的著述如Eskridge.w.n,Dynamic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Popkin-w.d,Statutes in Court,Duke University press.1999.
    [6]John F.Manning,Textualism and the Equity of the Statute,Columbia Law Review,vo01(2001).
    [1]陈金钊等:《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2]Thomas J.gardner,Victor Martian,Criminal Law,2d,West Publish Company1952,.P39.
    [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1页。
    [4][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6-90页。
    [1][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页。
    [1][德]克劳斯·罗克辛:《德国刑法学》,王世洲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2][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8页.
    [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1][日]大谷实:《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0页.
    [2]参见:Interpreting Statutes z A Comparative study,,edited by D.Neil MacCornu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p.512-521.
    [3]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Aspen Publishers,2003.P62-67.
    [1]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Aspen Publishers.2003.P62-63.
    [2]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3]赵秉志主编:《刑法新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4]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5]谢望原:《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1]张明楷:《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5页.
    [2]李希慧:《刑法解释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3]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1]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160页.
    [2]这一点与通常情况下.如果语词的普通含义与专门含义发生冲突.而证据表明要采用专门含义,那么各国一般都会以专门含义论点消除或取代普通含义论点的特别优于一般的准则不同.(参见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166页.)
    [1]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154页.
    [2]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9-180页.
    [3]Chung Fook v.White,Commissioner of Immigration.264U.S.443,44S.Ct.361,681.ED.781.(1924)
    [1]468 U.S.63,104S.Ct.2936,82L.Ed.2d 53,1984
    [2]That section provides in full:"Whoever,in any matter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of any department or ag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 knowingly and willfully falsifies,conceals or covers up by any trick,scheme,or device a material fact,or makes or uses any false writing or document knowing the same to contain any false,fictitious or fraudulent statement or entry,shall be fined not more than $10000 or imprisoned not more than five years,or both."(Phillip E.John,Morgan Cloud,Criminal Law:cases,material and text,West Group,7ed.2002.p5-9.
    [1]United States v.Yermian,468U.S.63,S.Ct.2936,82L.Ed.2D 53.(1924).
    [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136页.
    [1]该文提供案情为:2004年6月16日,李某乘坐旅客列车期间,与斜对面座位的旅客许某(女,19岁)搭话后相识。23时30分许,许某去厕所,李某尾随趁她从厕所开门出来之机,将她堵在厕所内并把门反锁,欲与她发生性关系。遭到反对后,李某对许某进行言语威胁和打耳光,强行与她发生了性关系.之后,李某又强行让许某掏出现金990元及价值2300余元的一部手机,装在自己口袋内.随后,李某再次强行与许发生性关系.两人从厕所出来回到各自座位.后许某向乘警报案.李某被抓获.(www.old fyb.chinacourt.org.最后登陆时间:2007-2-8.)
    [2]司法解释的制定理由认为.之所以作出这一规定,主要是因为:(1)从事经营性服务的医疗机构或者个人,其购买、使用医用器材的行为属于以牟利为目的的经营行为,与销售医用器材的行为无异.(2)产品质量法有类似规定.(参见张军:《解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刑事、行政卷,1997-2002),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3年版第164页.)
    [1]F.A.R.Bennion Ma(Oxon):‘Statutory Interpretation:a Code'Butterworths(2002),P.15.转引自孔样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22页.
    [1]林山田:《刑法特论》,三民书局1978年版,第141页。
    [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1页.
    [1]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2]孔样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98页.
    [1]陈兴良:《刑法适用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3-34页.
    [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3页。
    [2]2App Cas 743(1877).转引自孔样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页.
    [1]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147-148页。
    [2]李希慧:《刑法解释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关于类推解释与类推,刑法学界对这两个概念有时区分并不十分严格.关于类推详见下文刑法漏洞论述部分.
    [2]王勇:《定罪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00-201页.
    [3]王作富:《刑事实体法学》,群众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参见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221页.
    [2][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1页.
    [3][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0-341页.
    [1]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2][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9-64页.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2002)乌中刑终字第194号判决.
    [1]参见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3年刑事审判案例卷),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3页.
    [1]参见杨大文主编:《婚姻家庭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2]参见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31页.相同的观点.还可参见周光权:《刑法各论讲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1页.
    [1]参见周道莺等主编:《刑法的修改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522页.
    [2][日]大塚仁:《刑法概论》(各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3]参见 '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Publishing Company,1991,P91,145-146,etc.英国法部分区分为,Mandatory Material,Persuasive/Admissible Material,Inadmissible Material.(参见同书P374-380).
    [4]'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Publishing Company,1991,P475.
    [1]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8页.
    [2]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29-430、460页.
    [3][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页.
    [4]'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189.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86页.
    [2][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1997年联合出版,第257页.
    [1]遗憾的是,尽管该项立法条款已经为(民族)习惯在定罪、量刑上的作用发挥.预留了相当的制度空间,但民族地区却未能有效地利用这一空问.目前,少数民族变通性法规主要集中在婚姻领域,尽管这已经在立法上开创了适当照顾,然而在其他领域包括刑法领域缺乏变通性法规的及时跟进.
    [2][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2][美]玛丽·A·格林顿等:《比较法律传统》,米健、贺卫方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7-59页.
    [3]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132页.
    [4]Garnett v.State,332 Md.57t,632 A.2d 797.(1993).
    [5]Lambert v.California,355U.S.225,78 S.Ct.240,2L.Ed.2D 228,(1958).
    [6]Commonwealth v.Koczwara,397Pa.575,155A.2d 825,(1959).(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Aspen Publishers,2003.p107)
    [7]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Aspen Publishers,2003.p4.
    [8]Phillip E.John,Morgan Cloud,Criminal Law:cases,material and text,west group,7ed.2002,p69-70.
    [1]高铭喧、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559页。
    [2]何秉松:《刑法教科书》(下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907页。
    [1]当然,罪状从立法精神上看其本身就蕴含着对犯罪构成及其要件的规定,注释理论中的“犯罪构成”不能脱离刑法的规定.可以说.犯罪构成是由立法者、法学家和司法者共同建构的一种模型.不过,立法只构建模型的粗疏轮廓,而对模型作全方位精心打扮、使其轮廓清晰、能够辨认的工作则是由法学家来完成的.
    [2]参见 '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475.
    [3][德]K·茨戚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82页。
    [1][美]约翰·亨利·梅利曼著:《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8页。
    [2][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113页.
    [3][德]K·茨威格特、H·克茨:《普通法和大陆法中发现法律的方法和诉讼程序》,《法学译丛》1991年第2期.
    [1]西原春夫:《日本刑法的变革和特点》,载[日]西原春夫主编:《日本刑事法的形成与特色》,李海东等译,中国·法律出版社/日本国·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10页.
    [2][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3][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4]案例不等于判例,并非所有的案件都能形成判例,只有符合一定实质性要求和形式上的要求件才能形成判例,因此,我田最高人民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报》中刊登的及会同有关学术团体整理的案例是否为判例,有争论.笔者认为,这些案例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判例.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为例,《公报》中案例的制作一般由案例(案件事实+判决结果)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按语”两部分组成,早期多数“案例”的按语称:该案例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根据《人民法 院组织法》第11条第1款的规定,在总结审判经验时,认为该案的判决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可供各级人民法院借鉴”.“按语”是最高人民法院对该案件的审理结果作出的结论,其中多数是肯定的评价,但否定的也有.而后来的《公报》称:这些案例中的“大多数具有判例的性质”(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5期).再看“褚时建等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的编者按:司法公正是人民法院工作的生命和灵魂.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能否做到司法公正,归根到底要反映到对案件的审理上,案件的处理则通过裁判文书反映出来.因此,裁判文书是司法公正的最终载体,也是整个审判活动的综合再现.将该案刑事判决书的全文发表,供各级人民法院参考,以便进一步推动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化,尤其是法律文书制作水平的提高.(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2期)。《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中指出,“2000年起,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适用法律问题的典型案件予以公布,供下级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时参考.”可见,《公报》发布的案例既然是带有判例的性质,说明它还不是判例。本文为叙述方便,同时照顾通常表达习惯,一律称为判例。
    [1]林准:《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业务建设》,《人民法院案例选》,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第1辑。
    [1]'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229.
    [2]周永坤:《婚内强奸罪的法理学分析》,《法学》2000年第10期.
    [1]张军:《丈夫能否成为强奸罪的主体?》,《北大法律周刊》2000年第11卷第1期(总第57期)。
    [1]拉伦茨将“举重以明轻的推论”与类推适用区别开来叙述,前者指如依法律规定,对构成要件A应赋予法律效果R,假使法定规则的法律理由更适宜(与A相类似的)构成要件B的话,法效果R“更应”赋予构成要件B。考虑我国传统延续至今的关于类推适用理论与实践并未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类推适用自然包含“举重以明轻”的情形,故本文未加以详细区分.
    [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
    [3]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4][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1][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185页。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5页.
    [2][日]童德华:《外国刑法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1]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202页。
    [1]孔样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解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84页。
    [2]同类规则是“从整体来了解法律制度这一规则的一个引申.它的大意是:同一法律条文中.在某些具体意义的词后面使用的一般意义的词,应该是和具体意义的词属于同一类的”.英国1853年《赌博法》禁止在住所、办公室、房间或其他地方打赌,以后的一个案件中涉及到“赛马场”是否属于上述法律所讲的“其他地方”。上议院的解释认为,赛马场不属于上述法律中所讲的“其他地方”,因为住所、办公室和房间都指户内一类,而赛马场则在户外.(转引自沈宗灵:《比较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64页。)
    [3]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0页.
    [1]李岱:《法学绪论》,台湾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58-61页.
    [2]朱采真:《现代法学通论》,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90-95页.
    [3]张文显:《当代西方法学思潮》,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8页.
    [4]Thomas J.gardner,Victor Manian,Criminal Law,2d,West Publish Company1982.p38.
    [1]Wayne R.LaFave,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Thomson West,St.Paul,2003.P71.
    [2]郭华成:《法律解释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09页.
    [3]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5页。
    [4]'Strict or liberal construction of penal statutes',Harvard Law Review,Vol.48.756.
    [5]'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394.
    [6][日]高柳贤三:《英美法源理论》,杨磊、黎晓译,西南政法学院印行.第62页.
    [7][英]鲁珀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英国刑法导论》,赵秉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2页.
    [1]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Aspen Publishers,2003.P5.
    [2]PA.STAT.ANN.(Puedon,1929)tit.18,§ 3712:"In all cases where a remedy is provided,or duty enjoined,or anything directed to be bone by any act or acts of assembly of this commonwealth,the directions of the said acts shall be strictly pursued;and no penalty shall be inflicted,or anything done agreeably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common law in such cases,further than shall be necessary for carrying such act or acts into effect."(48 Harv.L.Rev.769 1934-1935).
    [3]Pierre-Andre:The Interpretation of Legislation in Canada,Les Editions Yvon Blais Inc C.P.180Cowansville,Canada,1984.p380.
    [4]The Common Law,第1页.转引自[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7页.
    [1]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2]2Cal.3d 619,87 Cal.Rptr.481,470 P.2d 617(1970).
    [3]McBoyle v.United States,283U.S.25,51S.Ct.340,75L.Ed.2d 816(1931).
    [1][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张志铭、解兴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93页.
    [2]Spies v.United States,317U.S.492,497.(1943).(Phillp E.Johnson,Morgan Cloud,Criminal Law:cases,materials and text,West group,7ed,1p104.)
    [3]当然考虑到,在这些国家的法学著作中,一般将法律解释、判例法与法律推理三个问题分别论述,并将法律解释专称为“制定法的解释(Interprctation of Statutes)”,故在本文解释部分涉及英美的刑法解释主要限于制定法的解释.
    [1]Philip E.Johnson,Morgan Cloud,Criminal Law:cases,materials and text,West group,7ed,2002,85.
    [2]Joseph G.Cook,Paul Marcus,Criminal Law,Matthew Bender& Company Inc.,5ed.2003.p71.
    [3]Perkins on Criminal Law,the Foundation Press,Inc,2d ed.1969.(转引自 Joseph G.Cook,Paul Marcus,Criminal Law,Matthew Bender& Company Inc.5ed.2003,71.)
    [4]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New York:Aspen Publishers,2003.p3.
    [5]参见 '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475
    [1]'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p467
    [2]Bryan v.United States,524 U.S.184,118S.Ct.1939,141L.Ed.2d 197.(1998).
    [1]325U.S.91,65S.Ct.1031,891.Ed.(1945)
    [2]《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850页.
    [3][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60页。
    [1][英]R·J·沃克:《英国法渊源》,西南政法学院1984年印,第125-133页.
    [2][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曹玉堂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3]梁治平:《英国判例法》,《法律科学》1991年第1期.
    [1]http//www.lihum.net/Article/hot/redianl/49.html(最后浏览日期:2005-6-21)。
    [1]http//www.lihum.net/Article/hot/redianl/49.html(最后浏览日期:2005-6-21).
    [2]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1998)榕行终字第76号(www.angelaw.com)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页.
    [2]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1-2、89页.
    [1]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2-3页。
    [2]参见Feteris,Eveline T,Fundamentals of legal argumentation,a survey of theories on the justification of legal decision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9,p.13.
    [1][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代译序第2-4页.
    [2]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1]参见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149页。
    [2]考夫曼认为,“……但能否将‘词序学'和‘修辞学'视作论证理论的特殊类型,还有疑问,就连对那个还能将之与论证理论相连的‘敞开的体系'的观念本身,论证理论家们也未能达成一致。”([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焦宝乾博士认为考夫曼在此似乎过分夸大了论证理论内部的不一致.并认为,修辞学和论题学知识已然构成法律论证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3]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150页。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03页.
    [2]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5页。
    [3]舒国滢将19世纪占主导地位的法学理论称作立法定向的法学理论.这个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孟德斯坞的三权分立原则,立法者的任务是表述清晰而不模糊的规范,而法官仅仅是机械地适用法律的机器.到了26世纪关于立法者和法官的职责的看法发生改变,法律解释的工作交给法官,法官拥有了一定的解释规则的余地,甚至可能对现行的法律进行续造.那么.如何保证法官解释法律和续造法律具有统一的标准,以符合法治国之基本的理念(法律的确定性、安定性和一致性)就变成一个新的问题.法律论证理论试图在此方面提出一套论证的规则和论述的形式,将法官的自由裁量限定在规则、秩序和技术的架构之内.(参见戚渊等:《法律论证与法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7页.)
    [4]“论题取向”是相对于“公理取向”而言的.依舒国滢的观点,概念法学所主张的法律体系是一个如同几何学或代数式的公理体系,其法学是“公理取向”的。但事实上,法律体系本身不可能如概念法学所想像的那样是一个公理体系,毋宁说它是论题取向的,因为从形式逻辑的标准来衡量,法律秩序在微观的观察中,乃具有精确性和有意义性的不足,有所使用的法律命题和用语之重叠和逻辑上的缺陷。再加上法律不能避免价值评判或道德评价,所以法律论证的前提不可能是现有法律的命题或毋庸置疑的公理,而是有待确证的论题.(戚渊等:《法律论证与法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5]戚渊等:《法律论证与法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38页.
    [1][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195页。
    [2][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页。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7页。
    [2][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页。
    [1][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7、95页.
    [2]Aulis Aarnio,The rational as reasonable,a treatise on legal justification,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p.108-109.
    [3]强世功、赵晓力:《双重结构化下的法律解释--对8名中国法官的调查》,梁治平编:《法律解释问题》,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
    [5][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2005年版,第2页。
    [2][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392-393页.
    [3][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0页.
    [1][德]乌尔弗瑞德·诺伊曼:《1945年以来德国法哲学的发展》,郑永流译,《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秋季卷.
    [2]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加达默尔哲学思想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80页.
    [3]Robert Alexy,On balancing and subsupption,a structural comparison,in Ratio Juris.Vol.16No.4December 2003,p433-449.
    [4][德l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1][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15-316页.
    [2]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294页。
    [3]Justice William O.Douglas' s Comment in Joint Anti-Fascist Refugee Comm.v.Mcgrath,see 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Reports(95 Law.Ed.Oct.1950Term),The Lawyers Cooperative Publishing Company,1951,P.858.
    [4]转引自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1][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1页.
    [2]J.Frank,“Civil Law Influences on the Common Law,”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Review.104(1956),p.897.转引自[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3][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6页.
    [4][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5]Lon Fuller," The Forms and limits of Adjudication," Harvard Law Review 92(1978),353-409,P.364.
    [1]Melvin Eisenberg,"Participation,Responsiveness,and the Consultative Process:An Essay for Lon Fuller," Harvard Law Review 92(1978)410-432,P.411-412.
    [1][美]诺内特、塞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张志铭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页.
    [2]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28页。
    [1]转引自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2]肖晖:《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第4卷第2辑,第402-429页.
    [3][美]弗里德曼:《法治、现代化和司法制度》,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外国法学家在华演讲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1999年第3期.总第59期.
    [3]详见[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365-373页.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31-134页.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1-12页。
    [2][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2页.
    [1]哈特将其称作最低限度之自然法。(Herbert L.A..Hart,The Concept of Law,Oxford1972.p189.)
    [2]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页.
    [3]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5页.
    [4]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17页.
    [1]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65页.
    [2]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序言第3页.
    [3]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导言第6-7页.
    [1]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序第3页.严格说来,这种阐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论证场域.
    [2]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22-23页。
    [3]张驰、韩强:《公立学校产权制度改革的法律论证》,《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张影:《刍议专家法律论证意见》,《行政与法》2004年第1期.
    [1][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273页.
    [2][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28-129页.
    [1][荷]伊芙琳·T·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0页.
    [2]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2001年博士论文,第314页。
    [3]之所以使用“贴近”一语的表达,旨在内部证立与外部证立的区分有时并不是绝对的,这在阿列克西关于内部证立与外部证立的图式和规则即不难看出。
    [1]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论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20-21页.
    [1]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1][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3页。
    [2][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等译,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43-144页.
    [3]洪福增:《刑法理论的基础》,台湾刑事法杂志出版社1977年版,第168页.
    [4]苏俊雄:《刑法总论》(Ⅱ),台湾大地印刷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版,第363-364页。
    [1]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306页。
    [2]所谓“条理”,即常理、常识的意思.具体可参见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刑事法杂志社1988年版.
    [3]周光权:《注意义务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页。
    [4]洪福增:《刑法理论的基础》,台湾刑事法杂志出版社1988年版,第275-292页。
    [5]姜伟:《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第289页。
    [6]李靖选:《犯罪过失浅论》,载《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3-95页。
    [1][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34页。
    [1]萧蓉主编:《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330、331、335页.
    [1]刘树德:《空白罪状--界定·追问·解读》,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2]萧蓉主编:《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第561-564页。
    [1]有关这一问题的讨论可参见下列资料:李桂如:《通行权可以碰撞生命权吗?》,《羊城晚报·新闻周刊》2000年第178期;杨俊峰:《法学院学子如何看<办法>》,《法制世界》2001年第4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2000年2月22日节目.
    [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1-472页.
    [2]200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地方性法规无效案即为适例.
    [3]国家法官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编:《中国审判案例要览》(2003年刑事审判卷),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2-46页.
    [1]刘仁文:《恢复性司法:来自异国的刑事司法新动向》,中国法学网,2003年11月9日.
    [1]晏向华:《刑事和解:体现和谐社会理念》,华东司法研究网,2005年10月23日.
    [2]Mark S.Umbreit,William Bradshaw,Victim Experience of Meeting Adult vs.Juvenile Offenders:A Cross National Comparison.62-DEC Fed.Probation,33.
    [3]Mark S.Umbreit,Robert B.Coates,The Impact of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two decades of research,65-DEC Fed.probation 29.
    [4]Mark S.Umbreit,Restorative Justice Throught Victim-Offender Mediation:A Multi-Site Assessment,Western Criminology Review 1(1),1998.(http://wcr.sonoma,edu/vlnl/umbreit.html.)
    [1][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8-319页.
    [1][日]川岛武宜:《现代化和法》,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6页.
    [2]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3][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代译序第1-2页.
    [4][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页.
    [1][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米键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当然,考夫曼并非否定程序理论的合理性.考夫曼的目的是要建构一种兼顾程序和实体的“实际上是真理和正义的根本性程序理论.”考夫曼以为,“一种唯理的(在广义上)法哲学必须是不仅只注重法权形式、概念和逻辑上的结构,而且还要首先关注其内容.”(参见[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米键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页。)
    [2][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米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7-28页。
    [3][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米健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1][德]亚图·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84页。
    [2][德]亚图·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78页.
    [3][德]亚图·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79页.
    [4]苏力:《判决书的背后》,《法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91页.
    [1]转引自[英]罗杰·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页。
    [1]转引自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1]柏拉图是第一个从哲学上正式使用“辩证法”这个概念,用来表示发现真理的之上方法的.柏拉图使用的“辩证法”一词即有对话、商谈、论辩、讨论之义.“柏拉图曾将从各种意见的交流中产生的知识称为辩正知识(dialektikeepisteme)。柏拉图坚信,只有通过这一程序我们才能获得知识或者至少使对方进入知识的领域.”([德]汉斯·波塞尔:《科学:什么是科学》,李文朝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95页。)
    [2][英]吉尔比:《经院辩证法》,王路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导言第8页。
    [3][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31页。
    [1]Henry Prakken,Logical tools for modeling legal argument:a Study of defeasible reasoning in law,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p.20.另外,他还谈到研究新修辞学和论证理论的佩雷尔曼、泰提卡和图尔敏对那种演绎论观点的误解。而普拉肯对演绎论观点则报以“同情的理解”.在他看来,历史上,把“天真的演绎论”观点归结到逻辑学家身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上个世纪对逻辑的探索过程实际上是个探求数学根基的结果。作为对上述批判的回应,首先应提请注意的是,那种“天真的演绎论”观点并非隐含于逻辑本身.逻辑仅仅是关于论证的形式:逻辑所要做的只是将前提和结论联系起来.前提之可接受与否完全是逻辑范围之外的事情.如果你不喜欢某个结论,那么应受责怪的不应是逻辑本身,而应是那个前提.(Henry Prakken,Logical tools for modeling legal argument:a study of defeasible reasoning law,Dordr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p.23.Arend Soeteman,Logic in Law,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1989,p.229.)
    [1]推理与推论应有严格的区分,但考虑到为尊重引用资料翻译用语的习惯性,加之二者在本文中均指司法裁判思维的逻辑过程,所以在本文用语上中并无严格的区分.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0 页.
    [1]潘维大、刘文琦:《英美法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147页.
    [2]案例详细内容见[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60页。
    [1][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7-79页.
    [1][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的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7页.
    [2][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的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88-89页.
    [3]Hasscmer,'Tathestand und Typus':Untersuchungen zur strafrechtliechen Hermeneutik 1968.S.136.转引自郑郑永流:《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何为,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1]Esscr,'Vorvertaendnis und Methodenwahl in der Rechtsfingdung',1972,S.139.转引自郑永流:《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何为,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2]Esser,‘Vorvertaendnis und Methodenwahl in der Rechtsfingdung'.1972,KAP.VI.转引自郑永流:《出释如造--法律诠释学何为,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3]Esser,‘Vorvertaendnis und Methodenwahi in der Rechtsfingdung'。1972,S.19.转引自郑永流:《出释如造--法律诠释学何为,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
    [4][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9页。
    [5][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50页。
    [1][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58页。
    [2][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3]到了美国霍姆斯大法官提出“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的命题后,美国法学界更是出现了反法律形式主义的风潮,法学家们一次又一次地掀起反对司法过程中被称为逻辑的东西,更多地强调公共政策、价值目标等社会效果,而不是很关心法律效果.(参见林植坚:《美国法律工具主义及其审判理论》,《东吴法学学报》(苏州),2003(14),第321-391页。)
    [4][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5][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1][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2][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5页。
    [1][英]尼尔·麦考密克、奥塔·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代译序)第Ⅱ-Ⅲ页.
    [1][美]爱德华·H·列维:《法律推理引论》,庄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2][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2-514页.
    [3]Benjamn N.Csrdozo,The Nature of the Judicial Press(NCW Haven,1921,p.164:“在我所在的法院所受理的案件中,我认为,在理性的外表下,大多数案件只能用一种方法加以审判.”又见Roscoe Pound,book Review,60Yale Law Journal 193 at 195-196:“每天的实践表明,大量规则是在没有受到严肃质疑的情况下适用的”.
    [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9页.
    [1][美]迈尔文·艾隆·艾森伯格:《普通法的本质》,张曙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2]H·L·A·哈特:《法律推理问题》,刘星译,《法学译丛》1991年第5期.
    [1]H·L·A·哈特:《法律推理问题》,刘星译,《法学译丛》1991年第5期.
    [2]In 1812,the U.S.Supreme Court held that federal courts had no authority to adopt common law crimes.Therefore,all federal criminal prosecutions 'must be sustained by statutory authority.'(Thomas J.gardner,Victor Manian,'Criminal Law',2d,West Publish Company1982.p27)
    [3]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Aspen Publishers,2003.p 14
    [4][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8-69页。
    [1]陈金钊:《法律思维的逻辑基础》,《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3]当然考虑到,在这些国家的法学著作中,一般将法律解释、判例法与法律推理三个问题分别论述,并将法律解释专称为“制定法的解释(Interpretation of Statutes)”,故在本文解释部分涉及英美的刑法解释主要限于制定法的解释.
    [4]梁慧星:《论法律解释方法》,《比较法研究》第7卷第1期.
    [1][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3-74页。
    [1][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9-80页.
    [2]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页.
    [1]焦宝乾:《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吉林大学2007年博士后研究出站报告.
    [2]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1]王作富主编:《刑法分则实务研究》(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页.
    [1]1999年12月25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二条,将刑法第168条修改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
    [2]转引自[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6-87页。
    [1]参见[德]阿图尔·考夫曼:《法哲学的问题史》,载[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与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参见赵兴军、友东鸿、张晓东:“遗产之争‘二奶'败诉”,《法制日报》2001年11月5日,第8版。
    [3]庞德认为法律教师也应当具备这样的知识:“现代的法律教师应该是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方面的学者。他们不仅应知晓法院作出了什么样的判决和依照哪些原则进行判决,而且还应更多地了解这些原则适用中的社会和经济的环境和条件……(和)促成这些原则实际上必须在这种环境中运作的思想感情状态。生活在纯粹法律的气氛中从而不顾全部尘世间和人的因素的法律修道士,不可能将实际的原则恰当地适用到有血有肉和变动不居的社会.最符合逻辑和经过严密推论所得出的规则,可能因为不适合社会环境而使对它们的实施有违于法律的目的.“([德]K·茨威克特、H·克茨著:《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第362页.)
    [4]他们接受的是霍姆斯的观点,即他曾指出,根据书本上的法律而自以为知晓能够“预见法院实际上将怎样做,不过是自命不凡”.(“The Path of Law”,10 Harv.L.Rev.456,1897.460)
    [1][德]K·茨戚克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页.
    [2]转引自[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4-45页。
    [1][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88页。
    [1]Rorbert,Alexy,A Theory of Legal Argumentation,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p211.
    [2]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80页.
    [3]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1]王瑞君:《二元社会与我国自治型刑法的建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2]参见李光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论》(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页。
    [3]参见李光灿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论》(下册),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0页。
    [1]参见高铭暄主编:《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第312页.
    [1]此观点可见于李国如:《罪刑法定视野中的刑法解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罗树中:《刑法制约论》,中田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5、28页;武玉虹、徐建峰:《应然的论说与实然的评说--对新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中国特色”透析与质疑》,《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田华:《罪刑法定原则与人权保障机制的完善》,《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2]日本学者牧野英一、台湾学者周冶平、我国大陆学者高铭暄等,都认为罪刑法定的价值除了包括保障人权外,还包括保护社会的内容.以上分别参见中山研一:《刑法的基本思想》,姜伟、毕英达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8、18页;周冶平:《罪刑法定主义的思想基础及其蜕变》,台湾,《刑事法杂志》第2卷第1期;高铭暄主编:《刑法修改建议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3]王俊华:《试论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取向与机能协调》,《当代法学》2002年第12期。
    [1][斯洛文尼亚]卡恩天·儒潘基奇:《关于比较刑事法的若干法哲学思考》,《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1期。
    [2][斯洛文尼亚]卡恩天·儒潘基奇:《关于比较刑事法的若干法哲学思考》,《比较法研究》1995年第1期。
    [1]陈兴良:《法治国的刑法文化》,《人民检察》1999年第11期.
    [1]郑永流:《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1][美]史蒂文·J·伯顿:《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张志铭、解兴权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2][美]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9-101页.当然,波斯纳自己也常常为这种“采样偏见”所蒙蔽,所以他才会主张自己的观点时放弃评论时的清醒立场,认为“无论法律具有什么客观性,这种客观性都出于文化的统一性而不是出于形而上的实体和方法论上的严格.”(该书第41页.)
    [3][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1][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63、69页。
    [1][德]A.L.考夫曼:《卡多佐》,张守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14页。
    [2]陈金钊教授把法律发现的目标看作是如何寻找正当的个案裁判,发现针对个案的解决方式,并认为成文法只是解释该方法的适当论据,立意成立,但法律发现(实为个案裁判发现)本身不是方法,如何发现法律才发生方法问题.见陈金钊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3页.
    [1]转引自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页.
    [1][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页。
    1.Aarnio,Aulis,Alexy,Robert and Peczenik,Aleksander,The foundation of Legal reasoning,in Legal reasoning/ edited by Aulis Aarnio and D.N.MacCormick,Vol Ⅰ,Alder Shot: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2.
    2.Aarnio,Aulis,The rational as reasonable,a treatise on legal justification,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7.
    3.D.Neil.MacCormick,Argum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law,in Moral theory and legal reasoning/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Scott Brewer,New York:Garland Pub.,1998.
    4.David J.Bodcnhamer,Fair Trial:Rights of the Accused in America Histor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5.'Interpreting Statutes:A Comparative study ',edited by D.Neil MacCormick and Robert S.Summers,Alder Shot:Dartmouth Publishing Company,1991.
    6.Hage,Jaap C.,Reasoning with rules:an essay on legal reasoning and its underlying logic,Dordyecht;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1997.
    7.Robert.Alexy,A theory of legal argumentation:the theory of rational discourse as theory of legal justification,Oxford[England]:Clarendon Pres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8.Joseph G.Cook,Paul Marcus,Criminal Law,Newark:Matthew Bender&Company Inc.,5cd.2003.
    9.kempin,Historical Introduction to Anglo-American Law,3ed..St.paul: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90).
    10.Kermit L.Hall,Paul Finkelman,James W.Ely,Jr.,American Legal History,3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New York)
    11.Lawrence M.Fdedman,Crime and Punishment in American History,New York:BasicBooks,1993.
    12.Chaim Perelman,Justice,law and argument,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1980.
    13.Richard G.Singer,John Q.La Fond,Criminal Law-Examples and Explanations,3rd ed.New York:Aspen Publishers,2003.
    14.Charles R.Calleros,Legal method and Writing,Fourth edition,new york:Aspen publishers,2002.
    15.Andrew Ashworth,Principles of Criminal Law,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16.Wayne R.LaFave,Substantive Criminal Law,Thomson West,Second Edition,2003.
    17.Neil.MacCormick,Rhetoric and the Rule of Law-a Theory of Legal Reasoning,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1.[美]孟罗·斯密:《欧陆法律发达史》,姚梅镇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美]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法]勒内·达维:《当代世界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4.[美]罗斯科·庞德:《法律史解释》,邓正来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5.[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6.[美]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英]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8.[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0.[英]吉米·边沁:《立法理论--刑法典原理》,孙力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意]菲利:《犯罪社会学》,郭建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英]J.C.史密斯、B.胡根:《英国刑法》,李贵芳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德]汉斯·海因里希·耶塞克、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4.[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原理》,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讲义》,罗结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7.[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8.[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9.[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20.[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21.[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第3版),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
    22.[日]内藤谦著:《刑法讲义总论》(上),有斐阁1983年版。
    23.《英国刑事制定法精要》(1351-1997),谢望原主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26.[比]佩雷尔曼:《新修辞学》,陈林林译,“法学时评网”。
    27.[荷]伊芙琳·菲特丽丝:《法律论证原理》,张其山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8.[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
    29.[德]G·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30.[美]艾德华·H·列维:《法律推理引论》,庄重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31.[美]唐纳德J.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3.[英]尼尔·麦考密克:《法律推理与法律理论》,姜峰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程汉大主编:《英国法制史》,齐鲁书社2001年版。
    2.何勤华:《英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何勤华:《美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4.何勤华:《法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何勤华:《德国法律发达史》,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6.潘维大、刘文琦:《英美法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7.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陈金钊:《法治与法律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刘树德:《空白罪状--界定·追问·解读》,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12.李国如:《罪刑法定视野中的刑法解释》,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13.萧蓉主编:《世界著名法典选编》(刑法卷),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14.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孔祥俊:《法律解释方法与判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6.李希慧:《刑法解释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杜宇:《重拾一种被放逐的知识传统--刑法视域中“习惯法”的初步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8.崔林林:《严格规则与自由裁量之间--英美司法裁判风格差异及其成因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9.张志成:《逻辑思维与司法实践》(刑事法律论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戚渊等:《法律论证与法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陈金钊等:《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葛洪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焦宝乾:《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5.张志铭:《法律解释操作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何慧新:《刑法判例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27.林立:《法学方法论与德沃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吴俊:《英美刑法规则与判例》,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29.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30.元照企化部:《刑法方法论入门》,台湾元照出版社2004年版。
    31.元照企化部:《浅谈刑法实例之法源发现及其适用方法》,台湾元照出版社2004年版。
    32.元照企化部:《解读刑事诉讼法新规定--协商程序》,台湾元照出版社2004年版。
    33.张明楷:《刑法分则解释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加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35.张保生:《法律推理的理论与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6.雍琦:《法律适用中的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解兴权:《通向正义之路--法律推理的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唐文:《法官判案如何讲理--裁判文书说理研究与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39.陈金钊:《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4期。
    40.陈金钊:《法律思维及其对法治的意义》,《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
    41.陈金钊:《拯救客观性--关于法治方法的理论探索》,《法律科学》2001年第6期。
    42.陈瑞华:《通过法律实现程序正义--萨默斯“程序价值”理论评析》,《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卷·第1辑。
    43.葛洪义:《试论法律论证的概念、意义与方法》,《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4.葛洪义、陈年冰:《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和合理性辨析》,《法学研究》1997 年第5期。
    45.季涛:《论疑难案件的界定标准》,http//www.Chinalegaltheory.com/homepage//Article Show.asp?ArticleID=1052.
    46.武宏志:《论证的图尔敏模式--兼评国内若干论著的误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7.谢晖:《法理学:从宏大叙事到微观论证》,《文史哲》2003年第4期。
    48.张继成:《价值判断是法律推理的灵魂》,《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9.陈兴良等:《刑法方法论高级论坛实录》,《刑事法评论》第16卷。
    50.张钰光:《法律论证与法律解释方法--形式逻辑学批判》,“法律思想网”。
    51.郑永流:《法律判断形成的模式》,《法学研究》2004年第1期。
    52.郑永流:《法律判断大小前提的建构及其方法》,《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53.周永坤:《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处理》,《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54.吴学斌:《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中的理念价值》,《刑事法评论》第17卷。
    1.马冬梅:《刑事判例制度研究》(博士论文)。
    2.杨艳霞:《正当性刑法解释路径研究》(博士论文)。
    3.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博士论文)。
    4.宜洪亮:《图尔敏模型与法律论证》(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