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哲学与霸权政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Discourse Philosophy and Hegemony Politics
  • 副题名: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规划研究
  • 英文副题名:A Study on Post-Marxism Democratic Politics Planning of Laclau and Mouffe
  • 作者:褚当阳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
  • 中文关键词:阶级 ; 话语 ; 霸权
  • 英文关键词:class ; discourse ; hegemony
  • 学位年度:2013
  • 导师:张盾
  • 学科代码:010101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13-06-01
  • 答辩委员会主席:王南湜
摘要
阶级概念是马克思政治理论的核心概念。马克思曾预言,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社会关系将趋于简单化并形成更为严格的阶级对立,工人阶级随着贫困化的加剧必然导致革命意识的日益增长,最终将成为历史进步的“代理人”推翻资本主义的统治。然而,二战后历史发展的不争事实是,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通过自身调整“垂而不朽”,而工人阶级非但没有因贫困而变得革命化,反而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技术革命而变得复杂化和碎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作为有组织的、具有内聚力的社会群体的工人阶级已经不存在了,他们开始放弃历史唯物主义的宏大解释主张,努力寻求一种能够适应后福特资本主义以及跨国资本主义新形势的革命规划。以拉克劳与墨菲为重要代表人物的后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梳理从马克思的阶级政治到拉克劳与墨菲的话语政治理论演进的历史脉络基础上,重点对拉克劳与墨菲的话语哲学和霸权政治的核心线索进行逻辑分析,并试图从当代哲学的多个视域透视拉克劳与墨菲话语政治规划的当代效应及理论局限。
     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马克思阶级政治规划与阶级斗争学说所面临的现实困境为理论背景,揭示以拉克劳与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衍生及演进的理论发展脉络。经过马克斯·韦伯、丹尼尔·贝尔、安德烈·高兹、普兰查斯等人的理论酝酿,无产阶级已经不是在卢卡奇那里简单的缺乏“阶级意识”的问题,而是这一作为普遍历史主体的概念本身成为问题。拉克劳与墨菲,深受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后维特根斯坦主义、拉康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将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运用到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上来,将唯物史观中的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分析方法、以无产阶级为革命主体的政治构想,统统视为一种以本质主义为基础的“还原论”加以抛弃。而在推倒马克思主义这座理论大厦之后,拉克劳与墨菲又以“话语”理论为基础重新建构了“一个完美的范型”。而这一点正是拉克劳与墨菲能够成为“后马克思主义旗手”的根本原因。
     第二部分以拉克劳与墨菲的话语哲学为分析核心,揭示两人话语政治建构的内在逻辑与理论路径。本论文认为,“话语—社会—政治”是理解拉克劳与墨菲的“阿里阿德涅之线”,也是两人从阶级政治走向非阶级政治极为关键的三部曲。首先,拉克劳与墨菲依托索绪尔、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等人的理论资源,认为话语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准先验”形式,任何对象都不可能脱离其呈现的可能性条件,对象总是通过话语在一定的意义建构中呈现,由此建构了一种试图打破唯物与唯心、精神与实在、话语与非话语二元对立的话语本体论。第二步,拉克劳与墨菲抛弃了实证性的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就是多元的异质性的话语要素的连接实践,社会围绕着对抗关系构成,而对抗总逃避意义的固定,所以,社会根本不会最终缝合,它永远是未完成性的和非决定性的,以此拉克劳与墨菲实现了与“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决裂。第三步,拉克劳与墨菲通过话语的权力特征将政治抬高到了人的存在论条件的维度,并依靠话语的差异、同等逻辑构建起了一种既不能完全整合又能够形成某种普遍性的霸权理论。政治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霸权斗争建构起具有统一性意义的主体立场认同。任何霸权斗争的领域都不具有决定社会和历史的优先性,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只能寄托于“激进多元民主”的政治规划。这是拉克劳与墨菲为后阶级时代构思的一种社会主义的新政治模式和历史想像。
     第三部分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从哲学、政治、文化(大众文化)多个视域把脉霸权理论,在多维对话中分析其进步意义及理论局限。从哲学层面来说,霸权理论强调修辞学、精神分析学、政治学的三位一体。笔者认为,拉克劳与墨菲之所以重视修辞学,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对抗都具有政治性的特征,政治需要话语条件作为基础,然而修辞学可以在提供政治想像空间、激化从属关系、有效扩张霸权领域等方面发挥作用从而提供政治对抗的话语条件,进而激发“激进多元民主”的革命性维度。然而,对修辞学的过分强调在更多的意义上把霸权推向了一种“民主形式的主导权”,在真理维度“不在场”的情况下,理想化的民主斗争形式难以消除大众被蛊惑的可能。拉克劳与墨菲之所以重视精神分析学,是要从能指的主体出发说明连接民主任务与社会主义领导者之间的霸权连接过程中的错位关系。齐泽克在对两人的批评性分析中,借助弗洛伊德尤其是拉康的无意识理论,揭示了剩余快感与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同源性,并在其中寄托了意识形态批判的革命性能量。齐泽克的分析突出了对抗永远不能根除的本体论地位,也将后马克思主义霸权理论进一步推向深入。另外,拉克劳与墨菲还强调了介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作为霸权的政治学,其方法就是,通过降低马克思主义诸范畴的本体论僭妄,将马克思的解放话语不是作为历史基础而是作为历史性的现实情境的有限综合,在这样的前提下重申和充分阐发它们当下的有效性。这是一种在解构之后更加积极建构的理论姿态。拉克劳与墨菲还在政治层面上与当代各政治学派积极对话。两人在肯定自由主义为发展个人自由提供话语条件的积极意义的同时,激烈批判了自由主义民主或者导致、容忍甚至加剧了资本主义高度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或者混淆了道德话语与政治话语从而致使政治的真正维度的丧失。而社会主义民主虽然能够弥补自由主义的诸多不足,但是在拉克劳与墨菲看来,社会主义与民主并无天然的内在关联,它只是民主革命的一个环节。这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误读。而拉克劳与墨菲所主张的自由社会主义民主虽然扩张了民主的范围,但是由于经过“去经济化”和“去阶级化”处理,最终只能是一种“无根”的民主。以大众文化的话语对抗为案例进一步证实了本论文的观点。拉克劳高度重视文化斗争领域在政治认同中所具有的根本作用,他依然延续了政治领域中的偶然性逻辑,主张大众文化的任务同样在于打破本质主义的束缚和羁绊,通过以全新的审美体验为主题的话语对抗构建主体认同,从而反抗资本主义的宰制逻辑。这一点得到了约翰·费斯克的深刻认同和极大发挥。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不是文化工业宰制而是大众创造的结果,大众在抵制权力的过程中享受着一种躲避或生产的“快感”。他以一种平民主义立场,发现并充分肯定了大众文化在日常生活的微观政治层面上蕴含的政治潜能。然而,缺乏政治经济批判的大众文化,形成一个广泛的主体认同尚不容易,更何谈霸权视域下的激进民主政治?大众文化在政治层面上面临的困境,正是拉克劳与墨菲霸权理论的一种征兆。
Class is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theories of Marx, who once predicted tha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social relations would tend to besimplified, producing a more real class antagonisms, and the working class, with a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revolution inevitably developed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intensified pauperization, would eventually become an “agent” of the historicalprogress to overthrow the Capitalism. However, an indisputable fact of the history afterthe World War II is that capitalist countries continue to move ahead through their ownconstant adjustment, and the working class hasn’t become revolutionary due to poverty,on the contrary become complicated and fragmented because of the adjustment ofindustrial structure as well as the new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 this context, someMarxist scholars believed that the working class, as an organized and cohesive socialgroup, no longer existed. They began to abandon the ambitious interpretation of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make an attempt to find a revolution planning suitable for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post-Ford capitalism and the transnational capitalism. So thepost-Marxism came into being with Laclau and Mouffe as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s.The present study, based on an overall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from the class politicsof Marx to the discourse political theory of Laclau and Mouffe, focuses on a logicalanalysis of the core clues of Laclau and Mouffe’s discourse philosophy and thehegemonic struggle, and attempts to present the contemporary effect and theoreticallimitations of Laclau and Mouffe’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position from multipleaspects of the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This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with the real difficulties faced by Marx's class political planningand the theory of class struggle a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reveals the derivationand development of the post-Marxism with Laclau and Mouffe as representatives.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Max Weber, Daniel Bell, Andre Gorz andChamplain Chas, the problem of the Proletariat is not simply a lack of “classconsciousness” just as what was described by Ceorg Lukacs, but the concept itself, asthe subject of the universal history. Laclau and Mouffe, deeply influenced bypost-structuralist, post-modernism, post-Wittgensteinian and Lacanianism, appliedanti-essentialism and anti-foundationalism to the deconstruction of Marxism, andabandoned some points of view i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cluding the decisive role ofthe production mode, the analytical method of economic base and the superstructureand the political vision of the Proletarian as the revolutionary subject, as they regardedthese above as a kind of “reductionism” based on essentialism. After overthrowing thetheoretical “mansion” of Marxism, they reconstructed “a perfect paradigm” with thetheory of “discourse” as the base,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they couldbecome the “standard-bearer of post-Marxism”.
     The second section, taking Laclau and Mouffe 's discourse philosophy as the coreanalysis, reveals the inherent logic and theoretical path of their discourse politicsconstruction. This present study argues that “discourse—society—politics” is the“Ariadne’s threa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Laclau and Mouffe, and also a critical trilogyexperienced by them on their road from class politics to non-class politics. First of all,Laclau and Mouffe, relying on the theories of Saussure, Wittgenstein and Heidegger,believed that discourse was a “quasi-transcendental” form of people to grasp the world,and any object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ossibility conditions rendered by it. Inanother word, the object is always presented in certain meaning construction throughdiscourse, based on which they constructed a kind of discourse ontology which aimedto break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idealism, spirit and reality, anddiscourse and non-discourse. Then, Laclau and Mouffe abandoned empiricalsociological theory, thinking that society was a connected practice by pluralistic discourse elements with heterogeneity, and was constructed around the antagonism,which always escaped from the fixed sense. As a result, they believed that societywould not be sutured finally at all and it would always be unfinished and inconclusive,which made Laclau and Mouffe break with the “essentialism” metaphysically. What’smore, through the power of discourse, Laclau and Mouffe elevated politics to thedimension of the ontological conditions of human and relied on the differences indiscourse and the same logic to construct a hegemony theory which can not be fullyintegrated but be able to form some sort of universal quality. The fundamental task ofpolitics is to construct the identity of the subject’s stand with the sense of unity throughhegemonic struggle. Any area of the hegemonic struggle has no priority to determinethe society and history, so the future and destiny of socialism can only be in the handsof the political planning for the “radical pluralist democracy”. This is a new socialistpolitical mode and historical imagination designed by Laclau and Mouffe for thepost-class era.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bove, the third section makes an attempt to approachthe theory of hegemony further from such domains of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culture(i.e. popular culture), and analyzes in a multi-dimensional dialogue its significance ofprogress and theoretical limitations. In terms of philosophy, the hegemony theoryemphasizes the trinity of rhetoric, psychoanalysis and political science. The author ofthe present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reason why Laclau and Mouffe attached greatimportance to rhetoric is that in their point of view, not all confrontations have politicalcharacteristics, but politics requires the conditions of discourse as its basis which canjust be provided by rhetoric with the discourse conditions of political antagonismthrough its role in giving the space to political imagination, intensifying the relation ofsubordination and expanding effectively the sphere of hegemony, so the revolutionarydimension of the “radical pluralist democracy” has been stimulated. However, toomuch emphasis on rhetoric in a sense makes the hegemony “a dominant right of thedemocratic form”. In the case that the dimension of the truth were “not present”, itwould be difficult for the idealized democratic forms of struggle to eliminate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mass would be bewitched. Laclau and Mouffe gave so muchattention to psychoanalysis as they, starting from the subject of signifier, would showthe dislocation of the hegemony connecting process between democratic tasks andsocialist leaders. Zizek, in his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two, with the theory ofUnconscious by Freud and especially by Lacan, revealed the homology betweensurplus jouissance and surplus value proposed by Marx, and expected from it therevolutionary energy of the ideological critique. His analysis highlights the ontologicalstatus that can never be eradicated by antagonism, and further develops thepost-Marxist theory of hegemony. Moreover, Laclau and Mouffe stressed the politicalscience, which was the hegemony between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with theway that by lowering the blasphemy for the ontology of every Marxist category,Marxist liberation discourse was synthesized to a limited degree not as a historicalbasis but as a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reality, in the premise of which its immediateeffectiveness was reiterated and fully elaborated. This is a more active stance toconstruct a theory after deconstructing it. Laclau and Mouffe also had dialoguesactively with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chools on the political level. First, they, on theone hand, admitted the positive significance of liberalism in providing discourse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 freedom, and on the other hand, stronglycriticized that liberal democracy either led to, tolerated and even exacerbated thehighly unequal social order of the Capitalism, or confused moral discourse withpolitical discourse, thus resulting in the loss of real political dimension. Althoughsocialist democracy is able to make up for the disadvantages of liberalism, socialism,in the opinion of Laclau and Mouffe, is not interrelated with democracy in nature, andis just one part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study believesthat this is a obvious misreading of Marxism. Though the liberal socialist democracyadvocated by Laclau and Mouffe witnesses an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democracy, itwould ultimately be a “rootless” democracy as it had undergone the process of“de-economy-orientation” and “de-class-orientation”. The viewpoint of the presentstudy is further confirmed by the case study of the discourse antagonism of the popular culture. Laclau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the culturalstruggle field in the political identity. He continued to apply the contingency logic ofthe political field in the popular culture, insisting that the task of the popular culturewas also to break shackles and fetters of the Essentialism and resist the dominationlogic of the Capitalism by constructing the subject identity through the discourseantagonism with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as its theme. This received the profoundrecognition of John Fiske, who also gave full play to it. He believed that the popularculture was not the product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domination, but the result of thepublic creation. The mass enjoy the “pleasure” brought by evading or producing in theprocess of boycotting the power. He, in a populist stance, discovered and fullyaffirmed the inherent political potential of the popular culture in the micro-politicallevel of the daily life. However, the popular culture, with a lack of political andeconomic critique, finds difficulty to form a wide range of subject identity, not tomention the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under the hegemony. It is the difficulties on thepolitical level faced by the popular culture that is a symptom of the hegemony theoryof Laclau and Mouffe.
引文
1尹树广、鉴传今将其译作《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黑龙江出版社2003年出版。
    1转引自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2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3[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分析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4马克思:《马克思致约·魏德迈(1852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1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240-241页。
    2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3马克思:《马克思致约·魏德迈(1852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7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0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78-279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0页。
    4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5列宁:《关于党的统一和无政府工团主义倾向的报告》,《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1页。
    6列宁:《论策略书》,《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页。
    1[英]帕特里克·乔伊斯:《民主问题19世纪英国的个人与社会》,剑桥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页。
    2[英]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1[英]罗伯特·霍尔顿:《阶级分析还有前途吗?》,编自[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00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000页。
    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0页。
    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页。
    2仰海峰:《实践哲学与霸权——当代语境中的葛兰西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第7页。
    1[英]斯图亚特·西姆:《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2[德]伯恩斯坦:《进化的社会正义》,转引自[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3[德]伯恩斯坦:《进化的社会正义》,转引自[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页。
    1韦伯将阶级仅仅视为社会中权力分配的一个方面。在韦伯的著名定义中,权力是指社会关系中某一位置的行动者实现其意志的可能性,不管这种意志是否遭遇抵抗以及这种可能性是基于什么。在他看来,群体地位和政党甚至比阶级更能成为集体行动的基础。
    2[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转引自[美]埃里克·欧林·赖特主编:《阶级分析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页。
    3[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7页。
    1转引自[美]埃里克·欧林·赖特主编:《阶级分析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页。
    2张一兵教授对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曾梳理出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等派别,相关内容可参考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4页。
    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2页。
    1波兰尼在《个人知识》、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吉登斯在《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马克思、涂尔干、韦伯》中,均在不同的含义上较早地使用过这一术语。
    2[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
    3贝尔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结构的描述存在着两套图式。第一套图式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揭示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将日益分化为资本家和无产者两大对抗阶级,中间阶层都将逐渐消失,当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外壳不能相容的时候,无产阶级将埋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代之以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而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注意到了资本主义银行制度和信用制度的扩大以及股份公司的发展给整个社会结构带来的变化,并提到了所有权同管理权的分离、指挥劳动的出现、白领工作的扩大等诸多新现象。这便是第二套图式,它预示了后工业社会的到来。
    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
    5[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1[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2[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5页。
    3André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 Socialism, trans. Mike Sonenscher,London: Pluto Press,1982, p.3.
    4André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 Socialism, trans. Mike Sonenscher,London: Pluto Press,1982, pp.66,69.
    1André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 Socialism, trans. Mike Sonenscher,London: Pluto Press,1982, p.75.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Mark Cowling, Paul Reynolds: Marxism, the Millennium and Beyond, Palgrave Publishers Ltd,2000, p.263.
    2[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3[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9页。
    4[英]斯图亚特·西姆:《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9页。
    5Stuart Sim: Post-Marxism: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Routledge,2000, p.12.
    6[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英]戴维·格伦斯基:《社会分层》,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2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9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4[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1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1[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后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1[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研究笔记)》,载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页。
    2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3[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4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04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2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1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155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2[英]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1[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社会主义战略,下一步在哪?》,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版序言第4页。
    1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geral Linguistics, tans. W. Baskin, New York: McGraw Hill,1966, p.110.
    2[英]欧内斯特·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局2007年版,第109页。
    1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的哲学基础剖析》,《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第75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3[英]诺曼·杰拉斯:《后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80-81页。
    1[英]欧内斯特·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局2007年版,第108页。
    2Ch. Taylor, Hegel, Cambridge1975, p.109.
    1[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2[英]]欧内斯特·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局2007年版,第105页。
    3朱彦明:《话语实践与激进政治:从福柯到后马克思主义》,载《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4[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0页。
    1[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21页。
    2[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53页。
    3[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构建中的普遍性》,载[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18页。
    1[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0页。
    2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文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12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8页。
    2[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9页。
    3[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0页。
    4[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106页。
    5[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4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9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4[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1Ernesto Laclau: New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of Our Time, Verso, London New York, p.249.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版序言第9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2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1恩格斯原文为:“我们不能追溯到比对这个相互作用的认识更远的地方,因为正是在它背后没有什么被认识的了。”(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574页。)
    1[意]克罗齐:《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6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页。
    3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导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第287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6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1页。部分译法笔者有所改动。
    1[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1Antonio Gramsci,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p.353.
    2[法]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载陈越编《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25页。
    1[法]布尔迪厄与帕斯隆:《再生产》,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7页。
    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9页。
    1参阅仰海峰:《实践哲学与霸权:当代语境中的葛兰西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没有结束,从头开始》,载[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
    [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1[英]尚塔尔·莫菲:《尚塔尔·莫菲谈竞争主义、卡尔·施米特以及激情在政治中的作用》,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69页。
    2[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社会主义战略,下一步在哪?》,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58页。
    3Laclau Emancipation(s), Verso,1996, p.117.
    4Jacob Torfing.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 Laclau, Mouffe and Zizek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9, p.302.
    1Raymond Williams: Marxism and Litera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p.112.
    3[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92-93页。
    1[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2对于“subject positions”一词,国内文献有多种译法,尹树广、鉴传金在《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中译为“主体立场”,孔明安、刘振怡在《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中译为“主体身份”,周凡在其博士论文《霸权接合的哲学批判》中译为“主体位置”。
    3拉克劳在1999年的一次访谈中说道:“后结构主义传统有助于极大地丰富我们的理论宝库。从这一点来看,主要的影响是德里达和拉康。在一定程度上,福柯也有帮助,不过,我总是与他的方法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他在《知识考古学》中十分清楚地表示,对于他来说,‘话语’只是众多对象中的一种……”(《政治、辩论和学术:欧内斯托·拉克劳访谈》,可参阅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页。)
    4[法]雅克·德里达《多重立场》,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3页。
    5[法]拉康:《拉康选集》,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11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页。
    2[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76页。
    1[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4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2[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构建中的普遍性》,载[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页。
    1[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构建中的普遍性》,载[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325页。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第14-15页。
    2[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构建中的普遍性》,载[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3参阅杨耕:《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载《哲学研究》2009年第9期。
    4[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2[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社会主义战略,下一步在哪?》,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64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4[英]尚塔尔·莫菲:《尚塔尔·莫菲谈竞争主义、卡尔·施米特以及激情在政治中的作用》,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页。
    1Slavoj Zizek: Against the Populist Temptation, Critical Inquiry, Vol.32, No.3,Spring2006, p.558.
    2[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3[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4[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社会主义战略,下一步在哪?》,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65页。
    1[英]欧内斯特·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局2007年版,第134页。
    1[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3页。
    2Ernesto Laclau,‘Glimpsing the Future’, in Simon Critchley and Oliver Marchart (eds), Laclau: A Critical Reader,London: Routledge,2004, p.326.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2[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1转引自:[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像》,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译者的话”第4页。
    1[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2[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转引自:《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
    174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4[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5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122页。
    2[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51页。
    1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6页。
    2[德]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3[德]卡尔·洛维特:《世界历史和救赎历史——历史哲学的神学前提》,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3页。
    4[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1[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页。
    2[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1Ernesto Laclau,‘Glimpsing the Future’, in Simon Critchley and Oliver Marchart (eds), Laclau: A Critical Reader,London: Routledge,2004, p.306.
    2Stuart Hall,‘On Postmodernism and Articulation: an Interview with Stuart Hall’, in David Morley andKuan-Hsing Chen(eds), Stuart Hall: 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e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1996, p.145.
    3[英]保罗·鲍曼:《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页。
    1Michael Rustin: Absolute Voluntarism: Critique of a Post-Marxist Concept of Hegemony, New German Critique,No.43, Winter1988, p.173.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页。
    3德里达语,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既需要阶级斗争,但又使之不可能。
    4[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超越话语——分析》,载[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2页。
    1[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后马克思主义中的精神分析:以阿兰·巴迪欧为例》,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超越话语——分析》,载[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3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293页。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29页。
    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超越话语——分析》,载[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5页。
    3Symptom这个词既可以翻译为“征兆”,也可以翻译为“症状”。
    4[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8页。
    2[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7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节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1[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1[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2参阅赵子昂:《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到拉康的剩余快感》,载《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4[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易碎的绝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1参阅胡大平:《从马克思到拉康——齐泽克与文化政治学之精神分析转向》,载《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9期。
    2参阅胡大平:《从马克思到拉康——齐泽克与文化政治学之精神分析转向》,载《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9期。
    3[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易碎的绝对》,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21页。
    1王惠岩主编:《政治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2[英]欧内斯托·拉克劳:《政治与现代性的局限》,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1[英]欧内斯托·拉克劳:《政治与现代性的局限》,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75页。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3页。
    3[英]欧内斯托·拉克劳:《政治与现代性的局限》,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1[英]欧内斯托·拉克劳:《政治与现代性的局限》,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77页。
    2[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67页。
    3[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16页。
    4[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转引自[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1[美]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246页。
    2[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0页。
    3[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转引自[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1[英]欧内斯托·拉克劳:《政治与现代性的局限》,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2007年版,第82页。
    1[英]保罗·鲍曼:《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0页。
    2[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代序第1页。
    1[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0-71页。
    1[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2[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7页。
    3[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转引自[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4[英]布莱恩·巴里:《正义的自由主义理论》,转引自[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
    2[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页。
    3[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2[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3[英]尚塔尔·莫菲:《尚塔尔·莫菲谈竞争主义、卡尔·施米特以及激情在政治中的作用》,载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1[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2[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3页。
    1[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00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4[英]诺曼·杰拉斯:《后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1[英]诺曼·杰拉斯:《后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2[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后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3[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后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9页。
    4[英]诺曼·杰拉斯:《空洞的非马克思主义:对拉克劳与莫菲实实在在的回应》,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1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哲学研究》2010年第5期。
    2转引自[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2页。
    3转引自[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象》,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3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1872年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2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1页。
    1列宁:《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主义经济主义”(1916年8-9月)》,《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2页。
    2[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0页。
    1[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1页。
    1[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2[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1[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2[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1[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1[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2页。
    2[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2[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7页。
    1[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8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2参见拙文:《日常生活的主体迷失与重新占有——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12期。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171页。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34页。
    3参阅[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25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51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53页。
    2参阅[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111-112页。
    3[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135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180页。
    2http://baike.baidu.com/view/1344528.htm.
    1[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55-156页。
    2[英]安吉拉·默克罗比:《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64页。
    1[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229页。
    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版,第201页。
    1西方的反民主传统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随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修昔底德到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再到近代洛克、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康德等,都不看好民主政治,原因主要集中在民众的无知、效率底下、多数的暴政等方面。
    2[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3[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6页。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18页。
    2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1张盾、褚当阳:《从当代财富问题看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27页。
    4[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5[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64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23页。
    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36页。
    3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9页。
    4[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1-242页。
    1胡大平:《作为批判的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求是学刊》2001年第4期。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3[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后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1[英]欧内斯托·拉克劳、尚塔尔·莫菲:《无须认错的后马克思主义》,载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5]列宁: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德]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8][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英]恩斯特·拉克劳、查特尔·墨菲.领导权与社会主义的策略——走向激进民主政治[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1][英]恩斯特·拉克劳.我们时代革命的新反思[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2][英]尚塔尔·墨菲.政治的回归[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3][美]朱迪斯·巴特勒、[英]欧内斯特·拉克劳、[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4][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5][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6][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易碎的绝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7][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18][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9][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主编.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20][美]埃里克·欧林·赖特.阶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1][美]埃里克·欧林·赖特主编.阶级分析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22][英]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3][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4][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上海:三联书店,2007.
    [2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上海:三联书店,2007.
    [26][法]奥古斯特·孔德.论实证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7][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8][法]路易·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29][意]克罗齐.黑格尔哲学中的活东西和死东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30][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1][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0.
    [32][美]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3][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4][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5][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6][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3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38][加]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39][英]斯图亚特·西姆.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0][美]安娜·玛丽·史密斯.拉克劳与墨菲——激进民主想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1][英]保罗·鲍曼.后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42][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44][斯洛文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德]泰奥德·阿多尔诺.图绘意识形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5][美]朱迪斯·巴特勒.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46][美]理查德·罗蒂.偶然、反讽与团结[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7][法]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1.
    [48][德]尤尔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49][美]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0][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5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2][法]吉尔·德勒兹.哲学与权力的谈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3][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4][法]鲍德里亚.生产之镜[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5][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6][美]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7][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8]孙正聿.孙正聿哲学文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59]张盾.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0]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61]周凡主编.后马克思主义:批判与辩护[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62]周凡、李惠斌主编.后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63]仰海峰.实践哲学与霸权:当代语境中的葛兰西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4]张一兵.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5]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哲学的文本学解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66]张文喜.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67]André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An Essay on Post-IndustrialSocialism, trans. Mike Sonenscher, London: Pluto Press.
    [68]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geral Linguistics, tans. W. Baskin,New York: McGraw Hill,1966.
    [69]Ernesto Laclau,‘Glimpsing the Future’, in Simon Critchley andOliver Marchart (eds), Laclau: A Critical Reader, London: Routledge,2004.
    [1]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2]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J].哲学研究,2010(5).
    [3]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4]张盾、褚当阳.从当代财富问题看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5).
    [5]张盾.马克思哲学研究的思想史路径——以“市民社会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案例[J].哲学研究,2010(1).
    [6]贺来.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J].哲学研究,2007(1).
    [7]胡大平.后马克思主义知识规划的来源与特征[J].人文杂志,2003(3).
    [8]胡大平.走出“后马克思主义悖论”——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训及其启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
    [9]孔明安.“后马克思主义”研究及其理论规定[J].哲学动态,2004(2).
    [10]付文忠、孔明安.话语理论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取向——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解读[J].哲学动态,2006(6).
    [11]付文忠.后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的哲学基础剖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2]周凡.“后马克思主义”在何种意义上是马克思主义?[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4).
    [13]仰海峰.阿尔都塞多元决定理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解读[J].东岳论丛,2008(3).
    [14]张一兵.魔鬼他者:谁让你疯狂?——拉康哲学解读[J].人文杂志,2004(5).
    [15]杨耕.后马克思主义:历史语境与多重逻辑[J].哲学研究,2009(9).
    [16]赵子昂.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到拉康的剩余快感[J].江苏社会科学,2008(1).
    [17]胡大平.从马克思到拉康——齐泽克与文化政治学之精神分析转向[J].国外理论动态,2007(9).
    [18]朱彦明.话语实践与激进政治:从福柯到后马克思主义[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