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将“沈从文文学经典化”作为特殊的范例,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学史中文学经典化的复杂情况,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和价值的命题。沈从文文学经典化,是各种因素“合力”的结果。首先,沈从文创造经典的自觉意识、对文学经典“共时性”和“历时性”特征的认识、以及对“审美经典”的认同,是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的先在条件。其次从建构主义经典观角度考察沈从文文学经典化历程,并不完全是在文学层面完成的,还受到许多“非文学”因素的影响。如果说在前经典时期由于评价标准的多元,形成了对沈从文文学丰富的“共时性”言说,那么1949-1979三十年间,国内和海外、港、台不同经典标准下的认定差异,所形成的巨大张力,则为新时期沈从文文学经典化提供了潜在的空间。而新时期以来,在事实成规、审美成规、多价成规影响下沈从文文学实现了经典的重构。随着文学史的重新承纳和“文化熟知化”现象的出现,在学校、学术机构、大众传媒,还有出版商、批评家、文学史家及普通大众全方位的接受下,沈从文文学经典最终确立。综上所述,沈从文文学经典化是一个历史化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沈从文文学的题材、文化、审美的“可得性”,也是其最终成为经典的重要先在条件。此外,批评家在沈从文文学经典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发现人”极富张力的沈从文研究,成为沈从文文学经典化过程中重要的催化因素。二十世纪末,在沈从文文学经典化的进程中,也存在过度阐释和过度神化的倾向,正视这种文化现象,将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的把握沈从文文学经典化历程。
It is exceedingly significant and valuable to take "the canonization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for example to explore the complexities of literature canoniza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s is known to all, the canonization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is attributed to "joint forces" of all factors. For one thing,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canonization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are his awareness of how to create canon in literature, his knowledge of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features of literature canon and his approval of "aesthetic canon". For another, from the angle of Canon Form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anonization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is not confined to literature,other "non-literature" factors also exert their influence on it. Suppose multiple evaluation criteria, during the pre-canon period, prompted diversified synchronic evaluations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it is safe to say that powerful joint forces, due to evaluation discrepancy stemming from domestic and overseas different evaluation criteria, made potential room for the canonization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in 1980s.After1980s,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attained the goal cannon Reform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Fact Convention, Aesthetic Convention and Polyvalence Convention. And with the reacceptance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the emergence of Cultural Familiarization, his literature was canonized in the long run after the approval of schools, academic organizations and the media, and after the universal recognition of publishers, critics, experts of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and the common people. To sum up, the canonization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undergoes a long and complicated process, during which material, cultural and aesthetic "accessibilities" are the fundamental prerequisites for its final canonization. In addition, critics also play a vital role in canonizing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through their fruitful study.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re existed a tendency of overinterpretation and overdeification of Shen Congwen's literary works. Taking a serious look at this cultural phenomenon will help to grasp this process.
引文
[1]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译者前言,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2]杜卫·佛克马:《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引自《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
    [1]本次会议的论文后结集出版为由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本次会议的论文后结集出版为由陶东风主编《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1]刘生良,王荣:《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述》, 《文学评论》,2006,(05)。
    [2]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译者前言,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6。
    [1]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引自《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2。
    [2]季广茂:《经典的由来与命运》,引自《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9。
    [1]黄曼君:《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文学评论》,2004, (04)。
    [2]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2、20。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9。
    [2][荷兰]D·佛克马:《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
    [3][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94。
    [4]事实成规和审美成规、多价成规原是西方学者西格弗莱德.J·施密特提出的读者阅读和接受时所遵从的准则。所谓事实成规,是指以真实世界的价值判断为标准, 以真实世界已为社会所确认的结构模式为正常模式。审美成规,是指不以现实社会的事实判断为标准,超越真假、功利实用、道德善恶的范畴以审美原则为标准。多价成规是审美成规所引发的非语境化(与作者建立的语境相脱离)过程和再语境化(读者群的语境所产生的同化吸收作用)过程的一个直接结果。
    [5][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3。
    [6] [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27。
    [1]沈从文原话是“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近于卖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隐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藏的悲痛却忽略了。原因很简单,你们是城市中人。”一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
    [2]D.W.佛克马:《文学理论中的成规概念与经验研究》,斯义宁薛载斌摘译, 《文艺研究》,1987,(06)
    [3] [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7。
    [1][美]艾略特:《批评的界限》,《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89。
    [2][新加坡]王润华:《从艾略特“诗人批评家”看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沈从文小说新论》,上海: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1998:60。
    [1]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中国比较文学》,2003, (03)。
    [1]沈从文:《学习写作》,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32。
    [2]沈从文:《短篇小说》,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494495。
    [3]沈从文:《文学界联合战线所有的意义》,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09。
    [1]沈从文:《小说与社会》,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03。
    [2]沈从文:《谈进步》,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487。
    [3]沈从文:《‘文艺政策’检讨》,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82。
    [4]沈从文:《学习写作》,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32。
    [5]沈从文:《文学界联合战线所有的意义》,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10.。
    [6]沈从文.:《文学界联合战线所有的意义》,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11。
    [7]沈从文.:《明日的文学作家》,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56-357。
    [1]沈从文.:《小说与社会》,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05。
    [2]沈从文:《<边城>题记·新题记》, 《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60.。
    [3]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47。
    [1]沈从文:《作家间需要一种新运动》,《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07。
    [2]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0。
    [3]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12。
    [1]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
    [1]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新月书店,1928:59。转引自宋剑华: 《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113。
    [2][捷]雅罗拉夫·普实克:《中国文学中的现实和艺术》,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105。
    [3]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413。
    [4]沈从文:《给志在写作者》,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413。
    [1]沈从文:《一封信》,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33。
    [2]沈从文:《答辞六——从艰难中去试验》,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403。
    [3]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44。
    [4]沈从文:《社会变化太快了,我就落后了——与美国学者金介甫对话》,《沈从文晚年口述》,王亚蓉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60。
    [1]凌宇:《沈从文谈自己的创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 (04)
    [2]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第9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4。
    [3]傅斯年:《白话文学与心理的改革》,《新潮》1919年5月。转引自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的哲学建构》,《文学评论》,2002, (02)
    [4]茅盾:《读<倪焕之>》,本篇最初发表于《文学周报》八卷第二十号,引自《茅盾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209-210。
    [1]转引自赵俊欣编著:《法语文体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2。
    [2]沈从文:《论技巧》,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470。
    [1]沈从文:《.一般或特殊》,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61。
    [2]沈从文:《.小说作者和读者》,《沈从文全集》第12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68。
    [3]沈从文:《论穆时英》,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33。
    [4]沈从文:《风雅与俗气》, 《沈从文全集》第17卷, 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12。
    [51沈从文:《给一个读者》, 《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26。
    [6]沈从文:《.“诚实的自白”与“精巧的说谎”》,《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88。
    [1]温儒敏:《作为文学史写作资源的作家论——现当代文学学科史研究随笔之一》,《北京大学学报》,2005,(03)
    [2]沈从文:《论徐志摩的诗》,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99。
    [3]沈从文:《从徐志摩作品学习“抒情”》,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51。
    [4]沈从文:《论冯文炳》,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46。
    [5]沈从文:《论冯文炳》,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49。
    [6]沈从文:《论冯文炳》,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50。
    [7]沈从文:《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66。
    [8]沈从文:《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65。
    [9]沈从文:《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67。
    [1]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00。
    [2]沈从文:《学鲁迅》,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86。
    [3]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01。
    [4]沈从文:《从冰心到废名》,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72。
    [5]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02。
    [6]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04。
    [7]沈从文:《论落花生》,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46。
    [1]沈从文:《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88。
    [2]沈从文:《郁达夫张资平及其影响》,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89。
    [1]沈从文:《短篇小说,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501。
    [2]沈从文:《横石和九溪·湘行书简》, 《沈从文全集》第11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81-182。
    [3]沈从文:《短篇小说》,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492。
    [4]沈从文:《<石子船>后记》, 《沈从文全集》第5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18。
    [5]沈从文:《<阿黑小史>序》, 《沈从文全集》第7卷,太原:岳出版社,2002:231。
    [6]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 《沈从文全集》第9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5。
    [1]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3
    [2]沈从文:《<阿黑小史>序》,《沈从文全集》第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231。
    [3]沈从文:《<边城>题记·新题记》, 《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58。
    [4]沈从文:《<看虹摘星录>后记》,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43。
    [5]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后序》, 《沈从文全集》第3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6。
    [1]沈从文: 《<看虹摘星录>后记》,《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47。
    [2]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2。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2。
    [2]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人物,因其文学自觉对其后的京派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故在此首先提到。
    [1]1924年12月22日《晨报副刊》第306号首次刊出沈从文的散文《一封未曾付邮的信》,1925年以来.徐志摩先后担任《晨报副刊》、《新月》主编, 《晨报副刊》也成为刊载沈从文早期作品最多的刊物。1928年3月起沈从文在刚创刊的《新月》上连载长篇童话体小说《阿丽思中国游记》,他成为徐志摩等创办的《新月》月刊的经常撰稿人。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7。
    [3]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7。
    [1]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66。
    [2]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75。
    [3]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 《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刘洪涛杨瑞仁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99。
    [1]朱光潜:《给<申报周刊>的青年读者》,原载《申报周刊》第1卷第30期,1936年8月。引自《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429。
    [2]朱光潜:编辑后记(一),原载《文学杂志》第1卷第1期,1937年5月。引自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530。原文如下:“沈从文先生在《贵生》里仍在开发那个层出不穷的宝藏——湖南边境的人情风俗。他描写一个人或一个情境,看来很细微而实在很简要:他不用修词而文笔却很隽永;他所创造的世界是很真实的而同时也是很理想的。贵生是爱情方面“阶级斗争”的牺牲者。金凤的收场不难想象到。乡下小伙子和毛丫头逼死了一个两个,只是点滴落到厄运的大海,像莎翁所说的The rest is silence.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常留下这么一点悲剧意识。”
    [3]朱光潜:编辑后记(二),原载《文学杂志》第1卷第2期,1937年6月。引自《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548。文中“从题材,作风以及作者对于人物的态度看, 《大小阮》在沈先生的作品中似显示转变的倾向。讽刺的成分似在逐渐侵入他素来所特有的广大的同情。正因为这层,他的观察比以前似更冷静深刻。”《文学杂志》第1卷第3期中,发表了沈从文的《神之再现》。在《编辑后记(三)》中朱光潜认为“《神之再现》是沈从文先生的最近长篇创作《凤子》中一段散文。他从苗巫迎神的祭典引起对于神的感想。依他看,神之存在条件是‘人生情感的素朴,观念的单纯以及环境的牧歌性’。我们对于‘人类耐心和秩序产生的庄严的工作’,也可以‘发生一点神的意念’。” (朱光潜:编辑后记(三),原载《文学杂志》第1卷第3期,1937年7月。引自《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557。
    [1]朱光潜:编辑后记(四),原载《文学杂志》第1卷第4期,1937年8月。引自《朱光潜全集》第八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565。
    [2]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 《花城》1980年第5期。
    [3]朱光潜:《关于沈从文同志的文学成就历史将会重新评价》, 《湘江文学》1983年第1期。
    [1]苏雪林: 《沈从文论》, 《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刘洪涛杨瑞仁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82。
    [2]侍桁:《一个空虚的作者——评沈从文先生及其作品》, 《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刘洪涛杨瑞仁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65。
    [1]侍桁:《故事的复制——评沈从文著<月下小景>》, 《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刘洪涛杨瑞仁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72。
    [2]贺玉波:《沈从文的作品批判》,《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刘洪涛杨瑞仁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15。
    [1]在书店短短几年的存在时间里为他一人就出版了5本书,分别是《蜜柑》、《好管闲事的人》、《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一部和第二部)和《从文子集》。
    [1]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22。
    [2]据吴世勇:《沈从文年谱》,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928年2月小说、戏剧集《入伍后》由上海北新书店出版:7月和12月《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一卷和第二卷由新月书店出版;7月小说集《老实人》由上海现代书局出版;同月小说集《好管闲事的人》由新月书店出版:9月《篁君日记》由北平文化学社出版;10月《雨后及其他》由上海春潮书局出版;同月上海光华书局推出了沈从文两个中篇小说《长夏》、《山鬼》。12月《不死日记》由上海人间书店出版。1929年2月中篇小说《呆官日记》由上海远东图书公司出版;3月短篇小说与戏剧合集《十四夜间及其他》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7月《神巫之爱》由上海光华书局出版。
    [3]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上海生活书店,1939:246。
    [4]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1]李一鸣:《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世界书局1947年版。
    [2]舒刚波:《潜行与暗流——论建国前沈从文的接受效果》,《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05)。
    [1]辜也平:《范式的建构于消解》,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90。
    [2]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中国比较文学》,2003,(03)
    [1]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26。
    [1]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北京:开明书店,1951:236-237。
    [2]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28-31。
    [1]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2]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
    [1]季广茂:《经典的由来与命运》,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29。
    [2]黄修己刘卫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下册,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503。
    [3]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06。
    [1]陈国恩孙霞:《萧萧三三丈夫贵生的版本问题》, 《中山大学学报》,2006(05),作者进一步认为。“这种修改与建国后性成为批判人的道德品质标准之一有一定的关系,也与新中国文学的洁化叙事成规紧密相关。……这种修改在这几篇小说中虽没有对文本的本性带来什么影响.但是却反映了当时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文化现象。
    [2][新加坡]王润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与教学的困境和危机——从鲁迅与沈从文的个案来考察》,《沈从文小说新论》,上海: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1998:10。
    [3]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377。
    [4]王顺珠:《文学经典与民族身份》,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6。
    [1]旷新年: 《“重写文学史”的终结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转型》, 《南方文坛》,2003,(01)。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初版1961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增订二版197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三版1999年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繁体字版1979年由中国香港友联出版社、1991年由中国台湾台北传记出版社出版。中文简体字版(增删本)2005年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主要根据此版本。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39。
    [1][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198。
    [1][美]金介甫: 《沈从文传》,符家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3。
    [2][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1。
    [1]聂华玲:《沈从文评传》,美国Twayne出版社1972年版,本文资料引自《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刘洪涛杨瑞仁编,虞建华、邵华强选译第八章、第九章。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326。
    [2]贺玉波:《中国现代作家论》,上海:光华书店,1932:142。
    [3]沈从文:《给一个写诗的》,收录在《废邮存底》中,《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86。
    [1]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中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37。
    [2]凌宇:《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02)。
    [3]周锦《中国新文学史》,台湾:长歌出版社,1976。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7。
    [2][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4。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9。
    [2]朱文华:《试论胡适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和地位》, 《复旦学报》,1979, (03)
    [1]吴立昌:《沈从文的浮沉与现代文学的研究》(《复旦学报》1981年第2期)、董易:《试谈沈从文部分小说思想倾向的复杂性》(《文学评论》1983年第6期)、华济时:《略论沈从文的文艺思想》(上)(《吉首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
    [1]参见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2]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文学评论》,1986, (01)。刘再复:《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 《文汇报》,1985-07-08。
    [1]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04。
    [1]谢冕:《新世纪的太阳》,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3-4。
    [1]王又平:《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与“海外汉学”》,《江汉论坛》,2008,(05)。
    [1]陈思和:《关于重写文学史》,《文学评论家》,1989, (02)。
    [1]丁尔纲: 《理论的谬误与学术的歧路——再评夏志清著<中国现代小说史>》,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04)。
    [2]如1983-1984年“消除精神污染”运动期间,发表在《文艺情况》、《文艺报》、《鲁迅研究动态》等内部刊物上或公开刊物上的批判《中国现代小说史》的文章。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2。
    [2]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中国比较文学》,2003, (03)。
    [3][荷兰]D·佛克马:《文学理论中的成规概念与经验研究》,斯义宁薛载斌摘译, 《文艺研究》,1987,(06)。
    [4][荷兰] 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1。
    [1]吴立昌:《沈从文的“浮沉”与现代文学的研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02)。
    [2]华济时:《略论沈从文的文艺思想》(上),《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02)。
    [1]王继志:《对不合理的人生制度的深沉控诉——评沈从文以湘西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部分小说》,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03)。
    [2]刘一友: 《论沈从文的乡情及其《边城》创作——兼谈乡土文学的基本特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03)。
    [3]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写在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 《文学评论》,2002, (06)。
    [4][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3。
    [1]凌宇:《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02)。
    [2]沈从文:《抽象的抒情》, 《沈从文全集》第16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535。
    [3][荷兰]D·佛克马:《文学理论中的成规概念与经验研究》,斯义宁薛载斌摘译, 《文艺研究》,1987,(06)。
    [4][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2。
    [5][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1。
    [1]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和城里人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创作》, 《文学评论》,1988,(03)。
    [1]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天津社会科学》,2005, (03)。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 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5。
    [3]钱理群、黄子平、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人谈·漫说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7-58。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3。
    [2]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
    [3]如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
    [4]十四院校编写组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5]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延边大学、安徽大学。
    [2]由九院校《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编著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328-329。
    [3]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79-280。
    [1]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357、360。
    [2]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330-331。
    [1]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86-389。、
    [2]邵伯周主编:《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301-302。
    [1]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322-323。
    [2]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416-421。
    [1]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26。
    [2]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388。
    [1]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
    [2]郭玲春:《眷恋乡土多名作 饮誉中外何寂寞——杰出作家沈从文告别亲友读者》,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1]李玉平:《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文化熟知化”》, 《文艺评论》,2010, (07)。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7。
    [2][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33—34。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理论中的成规概念与经验研究》,斯义宁薛载斌摘译, 《文艺研究》,1987,(06)。
    [2]周宪:《文化研究:学科抑或策略》, 《文艺研究》,2002, (04)。
    [3]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译林出版社,2008:51。
    [1]刘洪涛:《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汉族形象及其背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一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
    [2]刘一友:《论沈从文与楚文化》,《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01)。刘一友还在《论凤凰人——<沈从文与湘西>系列之三》,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论凤凰人<沈从文与湘西>系列之三——下篇凤凰人的游侠精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03)。《凤凰厅城的崛起和楚巫文化的张扬(上篇)——<沈从文与湘西>之二》,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3)三篇文章中对沈从文与楚文化的关系作了更为详尽的描述。
    [1]赵学勇:《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1]较有代表性的有李继凯:《民间原型的再造——对沈从文(边城>的原型批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04)。朴宰范《沈从文(边城)的原型与表现技法》, 《国外社会科学》,1998,(03)。
    [2]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04)。
    [3]韩立群:《深化·外化·虚化——论沈从文小说的心理描写》,《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01)。
    [1][美]勒内·韦勒克奥斯丁·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8。
    [2]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04)。
    [1]刘洪涛:《沈从文与现代小说的文体变革》, 《文学评论》,1995,(02)。
    [2]李辉:《沈从文与丁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115。
    [3]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思想》,《潜流与漩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57。
    [1]沈虎雏还进一步表示,沈从文作品的搜集整理工作并不会因为这套丛书的出版而停顿下来。他和一些知名学者将继续搜集整理沈从文先生散失的一些作品,一旦达到一定规模,将推出这套丛书的补遗卷本。
    [1]1996年连佩珍《从”桃源情结”到”品德重造”——论沈从文湘西小说创作主旨的嬗变》。1997年有三篇分别是钱少武《根植民间的理想建构者--张承志与沈从文的比较研究》、付道磊《沈从文个体人格论》、钱爱民《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叙事学研究》。1998年有姜金元《论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王文捷《关注现代-试论沈从文的一种创作意识》、张德华《沈从文小说的文化意味》三篇。1999年的四篇为邵滢《论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及其批评学价值》、许海燕《论沈从文的城市世界》、闫立飞《寻找自己的“陶杯”-从沈从文的“湘西世界”看其精神历程》、胡正强《沈从文报刊编辑思想论略》。
    [2]赵学勇:《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
    [3]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
    [4]吴立昌:《“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5]贺兴安:《楚天凤凰不死鸟沈从文评论》,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1]韩立群:《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2]王保生:《沈从文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3]黄献文:《沈从文创作新论》,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4]向成国:《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沈从文与湘西》,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糜华菱:《沈从文平生年表》,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
    [6]王继志:《沈从文的文学世界》,台湾三民书局,1999。
    [1]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译林出版社:2008:51-52。
    [2]艾略特:《批评的界限》,《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98。
    [3]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天津社会科学》,2005, (03)。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49。
    [2][荷兰]D·佛克马:《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3。
    [1]苏雪林:《沈从文论》,引自《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刘洪涛杨瑞仁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182。
    [2]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263。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94。
    [2]赵园:《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文学评论》,1986,(06)。
    [1]陈国恩:《30年代的“最后一个浪漫派”——历史与现实交汇点中的沈从文小说》,《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04)
    [1]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29。
    [2]吴晓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 《文艺理论研究》,1999,(01)
    [3]皮埃尔·布厄迪:《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07。
    [1]沈从文:《我对于书评的感想》,《沈从文全集》第17卷,太原:北岳出版社,2002:124。
    [2]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5)。
    [1]《花城》,1980,(05)。
    [2]《湘江文学》,1983,(01)。
    [3]凌宇关于沈从研究的主要专论文章有: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倾向和艺术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03)。凌宇:《从特异世界里探索美的艺术》, 《读书》,1982,(06)。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02)。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形式美》,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02)。凌宇:《从民族古井里汲取新鲜泉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03)。凌宇:《从苗汉文化和中西文化的撞击看沈从文》, 《文艺研究》,1986,(02)。凌宇:《重建楚文学的神话系统》, 《上海文学》,1986,(06)。凌宇:《沈从文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2,(04)。凌宇:《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02)。凌宇:《二三十年代乡土小说中的乡土意识》, 《文学评论》,2000,(04)。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写在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 《文学评论》,2002,(06)。凌宇:《沈从文的生命观与西方现代心理学》,《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02)。
    [1]吴志凌;《心灵的烛照生命的对话——凌宇学术研究轨迹与个性》, 《理论与创作》,2007,(01)。
    [2]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译后记,虞建华邵华强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71。
    [1]茅盾《在反动派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邵荃麟《对当前文艺运动的意见》、巴人《展开文艺领域中反对个人主义斗争》、杨华《论沈从文的<从现实学习>》。
    [2]郭沫若:《斥反动文艺》,原载一九四八年三月一日《大众文艺丛刊》第一辑,转引自《沈从文评说八十年》,王洛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
    [1]范家进:《现代乡土小说三家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110-111。
    [1]刘洪涛:《沈从文小说新论》,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9。
    [2]刘永泰:《人性的贫困和简陋——重读沈从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02)。
    [1]丁帆:《论沈从文小说超越文化和悲剧的乡土抒情诗美学追求》, 《江苏社会科学》,2007, (06)。
    [2]胡兰成:《中国文学史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94。
    [1][荷兰]D·佛克马:《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3。
    [1]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写在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 《文学评论》,2002, (02)。
    [2]吴福辉:《今日研究胡风与沈从文的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 (02)
    [3]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261。
    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2、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编《沈从文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3、赵学勇:《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吴立昌:《沈从文——建筑人性神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金介甫:《沈从文传》,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6、王保生:《沈从文评传》,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年版。
    7、吴立昌:《“人性的治疗者”沈从文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8、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韩立群:《沈从文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反思》,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贺兴安:《沈从文评论》,成都:成都出版社1995年版。
    11、黄献文:《沈从文创作新论》,北京: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向成国:《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沈从文与湘西》,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糜华菱:《沈从文平生年表》,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4、王润华:《沈从文小说新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5、杨瑞仁:《沈从文·福克纳·哈代比较论》,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版。
    16、《沈从文全集》1-17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7、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8、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王珞编:《沈从文评说八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版。
    20、旷新年主编:《解读沈从文经典》,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1、李辉:《沈从文与丁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
    22、刘洪涛、杨瑞仁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3、李杨:《沈从文的后半生》,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24、张新颖:《沈从文精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5、吴世勇:《沈从文年谱》(1902-1988),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6、吴投文:《沈从文的生命诗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27、刘勇、张睿睿编:《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8、康长福:《沈从文文学理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9、刘涵之:《沈从文乡土文学精神论》,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罗宗宇:《沈从文思想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1、杜素娟:《孤独的诗性——论沈从文与中国传统文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李何林:《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重庆生活书店1939年版。
    2、李一鸣:《中国新文学史讲话》,世界书局1943年版。
    3、杨荫深:《中国文学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4、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版。
    5、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年版。
    6、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年版。
    7、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8、九院校(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扬州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学院、延边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组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9、唐弢、严家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10、林志浩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1、十四院校编写组编著:《中国现代文学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3、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14、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简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版。
    15、邵伯周主编:《简明中国现代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钱理群、吴福辉、温儒敏、王超冰:《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7、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
    18、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9、孔范今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20、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黄修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2、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3、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4、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丁帆:《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黄修己、刘卫国主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下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7、周锦:《中国新文学史》,台湾:长歌出版社1976年版。
    28、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中、下卷, 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版。
    1、[捷]雅罗拉夫·普实克:《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美]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3、[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郎松文论选》,徐继曾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4、[荷兰]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文化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美]皮埃尔·布厄迪:《艺术的法则》,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6、[美]哈罗德·布鲁姆:《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7、[美]哈罗德·布鲁姆著:《影响的焦虑》,徐文博译,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版。
    8、[美]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9、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0、李泽厚:《康德哲学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王晓明:《潜流与漩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王富仁:《灵魂的挣扎——文化的变迁与文学的变迁》,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3、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4、施建业:《中国文学在世界的传播与影响》,济南:黄河出版社1993年版。
    15、吴秀明:《文学中的历史世界》,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6、黄修己:《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7、冯锡伟:《中国现代文学比较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8、张利群:《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王富仁、赵卓:《突破盲点——世纪末社会思潮与鲁迅》,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20、夏中义:《艺术链》,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1、宋剑华:《百年文学与主流意识形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2、夏志清:《文学的前途》,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23、辜也平:《范式的建构与消解》,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4、孙康宜:《文学经典的挑战》,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5:黄键:《京派文学批评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26、南帆:《理论的紧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27、温儒敏:《文学史的视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陈国球:《文学史书写形态与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0、查振科:《对话时代的叙事话语——论京派文学》,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1、程光炜:《文人集团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袁国兴:《18981948中国文学场态》,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童庆炳:《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4、谢有顺:《此时的事物》,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5、宋学智:《翻译文学经典的影响与接收——傅译<约翰·克里斯多夫>研究》,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6、刁克利:《诗性的拯救——作家理论与作家评论》,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版。
    37、吴俊:《遮蔽与发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38、陈晓明:《不死的纯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9、陈文忠:《文艺美学与接收史研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0、孟繁华:《坚韧的叙事——新世纪文学真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1、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2、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阎景娟:《文学经典论争在美国》,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凌宇:《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人生内容的审美选择》,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3,(02)。
    2、刘再复:《文学研究应以人为思维中心》,《文汇报》,1985-07-08。
    3、刘再复:《论文学的主体性》, 《文学评论》,1986, (01)。
    4、赵园: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文学评论》,1986,(06)。
    5、赵学勇:《在历史的反思中探索——近年来沈从文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86,(06)。
    6、D.W.佛克马:《文学理论中的成规概念与经验研究》,斯义宁薛载斌摘译,《文艺研究》,1987,(06)。
    7、陈思和:《关于重写文学史》,《文学评论家》,1989, (02)
    8、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思想》, 《潜流与漩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9、钱理群、吴晓东:《“分离”与“回归”——绘画本<中国文学史>(20世纪)的写作构想》, 《文艺理论研究》,1995, (01)
    10、凌宇:《沈从文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02)。
    11、刘洪涛:《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汉族形象及其背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一例》,《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
    12、刘永泰:《人性的贫困和简陋——重读沈从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0,(02)。
    13、凌宇:《沈从文创作的思想价值论——写在沈从文百年诞辰之际》, 《文学评论》,2002, (06)。
    14、洪子诚:《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3,(03)。
    15、黄曼君:《回到经典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文学评论》,2004, (04)。
    16、赵学勇:《片面的深刻——论沈从文的都市小说》,《吉首大学学报》,2004,(07)。 17、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 《天津社会科学》,2005, (03)。
    18、杜卫·佛克马:《所有的经典都是平等的,但有一些比其他更平等》,《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
    19、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诸因素及其关系》, 《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童庆炳、陶东风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赵学勇、田文兵:《“汉学热”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学术月刊》,2008, (05)。
    21、李玉平:《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生成与“文化熟知化”》,《文艺评论》,2010,(07) 。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