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视域下家庭暴力的道德成因与教育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家庭暴力,特别是针对女性的家庭暴力,是近几年来婚姻家庭生活领域里引起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快速转型时期,在社会伦理文化上表现为旧道德标准的过时和新价值观念的萌动,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因出现一系列家庭中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平等现象,致使针对女性的暴力问题有增无减。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对社会转型时期家庭问题,尤其是针对近几年日渐突出的家庭暴力问题的研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追求家庭和谐、性别和谐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家庭暴力不仅严重侵害家庭成员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破坏婚姻家庭的稳定与和睦,而且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弘扬家庭美德,从伦理道德上调节社会成员的家庭关系,提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观为指导思想,除引言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解读了家庭暴力的现状,对家庭暴力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对其本质特征进行了宏观把握,从和谐视域出发,阐述了家庭暴力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性。第二部分,重点分析家庭暴力产生的道德成因,这是本文深入分析家庭暴力道德成因的重要部分。从历史传统谈起,联系现实社会,以古观今,寻求家庭暴力产生的道德根源。第三部分,从教育的角度来研究如何解决和预防家庭暴力。本章将会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有效对策,以期通过多种教育途径提高人们的思想意识,从思想上转变人们对家庭暴力的认识。以宽容与理性的婚姻家庭道德理念来促进家庭和睦,养成以和为真、以和为美、以和为善的家庭新风尚。树立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家庭观,保障平等、和睦、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型婚姻家庭关系,以家庭的和谐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Domestic violence, specifically to wome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that all governments around the world now have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Our nation is now at its economic turning point to rapid growth and in a social transitional period, where old fashion ethics has been obsolete while new values are in its making, which represents the ethical prospective of the society. Social consciousnesses tend to varies.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the inequality of economic status and different positions in the society of men and women has made domestic violence an even worse problem. Harmonious families are part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Resolving domestic issues, especially domestic violence, at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of our society is an indispensable objective of socialist cultural and ethical progress.
     This thesis is written based on the Marxism concept of marriage, and divided into three major parts besides of the foreword. The first part will disclose the reality of domestic violence, define the meaning of domestic violence, and explain the essence of domestic violence and how it will do harm to families and the society from a harmonious society point of view. The second part will concentrate on the ethical cause of forma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which is the key part of this thesis that will give you a profound analysis on the subject, based on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reality of the current society, looking into the ancient world and its current casing for the ethical roots of domestic violence. The last part will discuss how to solve domestic violence issue with educational methods. School education, social education and domestic education will all be considered as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domestic violence problem, which can help shape the ideology of people, and bring changes to their cognition of domestic violence, so as to instill inclusiveness and rationality in marriage life ethics, encourage a harmonious way of family life, make a harmonious family a new fashion, and build the concept of a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family value to ensure a fair, peaceful, civilized way of living our socialist family life, hence a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 .商务印书馆,1965.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5]刘梦.中国婚姻暴力[M] .商务印书馆,2003.
    [6]郭爱妹.家庭暴力[M] .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
    [7]丁文,徐泰玲,当代中国家庭巨变[M]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8]林少菊.家庭伦理与犯罪研究[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9]邱仁宗.女性主义哲学与公共政策[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0]刘伯红.女性权利[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1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丁念金.独立型人格建构:人格转型与教育改革[M] .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13]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M]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
    [14]孟宪范.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5]皮埃尔·布迪厄.男性统治[M] .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
    [16]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7]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8]曲炜.人格之谜[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19]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0]刘楚魁.现代家庭建设导论[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1]邓伟志,徐新.家庭社会学导论[M] .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2]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第2版)[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23]啜大鹏.女性学[M]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24]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5]唐凯麟.伦理大思路[M] .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2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7]张树栋.中国婚姻家庭嬗变[M] .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8]乔德福.家庭道德新论[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29]王凤华,贺江平.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0]潘允康译,家庭导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1]陶春芳等主编:中国妇女地位概观[M] .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
    [32]沈晓阳.社会转型与婚姻道德[J] .道德与文明.1997,(4):20-23.
    [33]江晓红.有效预防家庭暴力的几点思考[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4,(5):37-38.
    [34]白洁.家庭暴力若干问题探析[J]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2.
    [35]张建军.家庭暴力的防范与救济[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35-38.
    [36]刘国奎.家庭暴力存在原因及对策探析[J] .政法论丛.2004,(1):5-9.
    [37]徐苏林.家庭暴力的现状、原因及遏制对策[J] .理论与改革.1993,(3):112-114.
    [38]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J] .环球法学评论.2002,(2):104.
    [39]郝艳梅.重新审视家庭暴力[J] .前沿.2001,(9):26.
    [40]陈少平.丈夫对妻子施暴问题探析[J] .福州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41]可凌玮等.改革开放对家庭结构的影响[J] .郑州大学学报.2003,(1):78-82.
    [42]雷金星.家庭暴力问题社会学探因[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57-59.
    [43]高德胜.性别公正与学校教育[J] .全球教育展望.2007,(9):45.
    [44]刘建荣.防治家庭暴力应重视道德调适[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3):57-59.
    [45]高乐田.传统、现代、学报后现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三重视野[J] .哲学研究.2005,(9):88.
    [46]赵子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婚姻家庭演进的态势[J] .社会科学辑刊.1997,(3):75.
    [47]宋戈.试论家庭人际关系与家庭教育[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0,(1):62-64.
    [48]宋文秀.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10-22.
    [49]史蓉.无意识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J] .青海师专学报.2000,(5):35-37.
    [50]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 .教育科学.2004,(4):9-12.
    [51]高中建,苏永荣.养成教育视域内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J] .学科新视野.2008,(10):146-150.
    [52]厉以贤.展望:21世纪我国社区教育[J] .中国教育报.2003,(6):33.
    [53]李兰芬.伦理学[J] .复印报刊资料.2009,(5):65.
    [54]曾尔恕,张志京.论中国古代法和罗马法中的夫权[J] .政法论坛.1995,(2):79.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85页。
    ②刘梦:《中国婚姻暴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
    ①胡锦涛:《在纪念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0周年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08-30
    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
    ①《中国---加拿大司法合作项目“女性与法律”比较研讨会加方讨论文集》,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页。
    ②李明舜:《婚姻法中的救助措施与法律责任》,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0页。
    ①金鑫,徐晓萍:《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2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妇女地位状况白皮书》,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①《孟子·离娄上》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片版,第248页。
    ①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①刘梦:《中国婚姻暴力》,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页。
    ①孟宪范:《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页。
    ②《汉书·元帝纪》
    ③《仪礼·丧服》
    ④曾尔恕,张志京:《论中国古代法和罗马法中的夫权》,《政法论坛》,1995年第2期,第79页。
    ①高乐田:《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三重视野》,《哲学研究》,2005年第9期,第88页。
    ①赵子祥:《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婚姻家庭演进的态势》,《社会科学辑刊》,1997年第3期,第65页
    ①可凌玮:《改革开放对家庭结构的影响》,《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78~82页。
    ②雷金星:《家庭暴力问题社会学探因》,《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57~59页。
    ③陈爱华:《试论当代我国家庭生活方式伦理观的嬗变》,《学海》,1997年第5期,第30页。
    ①潘允康:《家庭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5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237页。
    ①乐国安:《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②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5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5页。
    ①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65页。
    ①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3页。
    ②《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问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刘楚魁:《现代家庭建设导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8页。
    ②③邓宋伟戈志:,《徐试新论:家《庭家人庭际社关会系学与导家论庭》教,育上》海,大《学天出津版市社教,科2院00学6年报版》,,第200108 3年页第。1期,第62—64页。_
    ①宋文秀:《家庭伦理情感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②史蓉:《无意识教育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青海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35—37页。
    ①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教育科学》,2004年第4期,第9—12页。
    ①高中建,苏永荣:《养成教育视域内的青少年自我意识培养》,《学科新视野》,2008年第10期,第1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4页。
    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年版。
    ①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①孙其昂:《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第2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56页。
    ②啜大鹏:《女性学》,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①祖嘉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②唐凯麟:《伦理大思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3页。
    ③李兰芬:《伦理学》,复印报刊资料,2009年第5期,第65页。
    ④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65页。
    ①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