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联欢晚会:“在家感”的营造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春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传统家庭的年文化心理的重要承载形式,春节文化的精神内涵牵连着个体日常生活中的“家”、“身份感”、“归属感”、“安全感”等心理要素,是个体时间型构的重要内容,也牵连着空间认同。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本文简称春晚)自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就已经成为了填补个体年文化心理空缺的新民俗,并逐渐成为多数中国人不可或缺的文化仪式。
     随着传统社会循环时间观的打破,现代线性时间观的侵入,个体像被抛入一个“一切都将烟消云散”的流动的、破碎的世界,生命本身充满着不安感,对身份归属、生命价值的期望在春节的心理时间中凸显,影响人的生命征程与社会互动。在具有神圣仪式感的除夕之夜,这种诉求更加明显,也更易接受情感的兴发。
     在某种程度上,春晚总是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语境与个体诉求的需要,带着某种积极的体验设想,对个体与社会的“在家感”进行整合,为个体确认家国归属感、身份感和个体生存意义上的安全感,在潜移默化中营造集体记忆与个体记忆的共同形式,产生有利于个体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积极意义。这种整合在春晚节目语态中的表现依据社会不同发展断裂语境呈现出不同的主导倾向。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试水并获得初期发展,虽然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冻,但总体依然处在一种迷茫中探索的状态,脱离了高度统一的意识形态的严格控制,社会个体对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认识,对主导意识形态的归属和依靠感,对自己的身份归属是不确定的,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认同来增进民族内力,给整个社会和个体的未来发展以希望和信心。1983年春晚是应时代而生的一个节目,也是主导意识形态依托春晚对中国社会进行认同和整合的一个开始,因而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春晚,极力为个体和社会营造一种宏大的,嵌于传统“家国同构”心理上的国家与民族认同感。
     1992年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改革开放的步履加快,春晚也在其节目语态中不断呈现新的特征。这一时期,物质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精神价值层面也逐渐发生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日常生活中道德观念的松动和价值取向的转移。这种道德观的松动和价值取向的转移是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个体私域世界打开后的一个新现象,它所带来的是个体的存在性不安和社会信任危机的蔓延,直接影响着个体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影响着国家与民族的发展。从90年代初到现在,春晚关注家庭伦理道德,以“家”的情感来强化基本的价值准则,缓解了社会的惶恐与不安,不断唤醒并拓展着个体内心的真实情感空间,面对断裂情境营造着一种微观主体日常生活的伦理情感。
     按照内在的文化逻辑,春晚的“在家感”营造分为两个时期,呈现不同的主导特征:前一时期即改革开放后到90年代初,国家与民族主体性话语失语的情况下,要想加快现代化发展,重建家园自信,必须凝聚民族力量,唤起人们的血缘亲情、故土乡情和民族感情,加强族群认同;后一时期即90年代初到现在,社会进入一个道德萎靡的时代,家庭情感伦理式微的时代,个体的精神状况日渐不佳,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作为个体所依赖和归属的共同体,国家和社会依托电视春晚,挖掘个体公共真实情感,同时规范社会道德,培养道德情感,在家庭伦理情感的引导下积极实现个体的现代化进步。顺应时代和社会需要,春晚适时扮演了由家国到家庭、社会的“在家感”型塑者角色。
     二者的断裂中也有延续。前一时期,在塑造家国认同的节目的话语叙事中,慢慢增添了对个体内心真实与道德规范意识的关注,同时在后一时期家国身份认同的整合塑造也同样显现于春晚的话语叙事中,只不过随着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个体自我角色迷失,社会信任危机和道德危机加剧,春晚在这之后的时期倾向于对个体家庭道德情感场域的整合,以一种更加普世的个体真实情感整合作为显现的主导策略,家国身份认同的整合顺势成为更加隐匿和坚固的话语叙事。但无论哪个时期,“在家感”的意识是贯穿其中的质素。
     春晚承载着民族特殊的年文化心理,可以说春晚是一个大家庭化的公共文化仪式,春晚在带给个体“在家”的安全体验的同时,也传送着公共生活所遵循和倡导的价值与理念,不断在共同时间流中形成可以让个体产生熟悉感的记忆,整合着社会认同,影响着个体的日常生活。春晚对于“在家感”的营造,填补着个体的社会安全感和稳定感的空缺,影响着个体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但这种营造与弥补又非完美契合,因为春晚作为公共文化空间,又带有“家”的私密性,本身就充满矛盾,加之节目背后的资本机制错综复杂,其矛盾性最终导致春晚节目的实存状态必然呈现与某种媒介理想化模态的缝隙,与大众生活真实情感需求的错谬,而春晚的节目语态所极力探寻的正是在这种缝隙之中寻求一种更加贴近的可能性。
     春晚极力营造一种“在家感”,因为“家”的感觉,不论是“大国家”还是“小家庭”,粘连着人存在的所有意义问题。所以营造一种“在家感”,是春晚作为公共生活仪式为个体和社会生发的一种脆弱但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是将一种幽暗带入一种光亮之中的契机,春晚的存在意义在于此,其发展也理应在此方向中拓进。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is one of the significant traditional festivals,Culture spiritual connotation underlie the individual in everyday life "family", "sense of identity", "sense of belonging", "sense of security" and other psychological factors, carrying the traditional family's annual cultural psychology. Especially in the sacred sense of the ceremony a sense of time - New Year's Eve, the individual either explicitly or implicitly the existence of a special psychological demands. Since 1983, the first live broadcast, it had already become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individual to fill the vacancy of the new folk,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majority of Chinese culture, an indispensable ceremony.
     Time to break with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social modernization, the modern concept of linear time of the invasion of the individual as being cast into an "everything will vanish," the movement, broken world, life itself is full of insecurity, on the status of ownership , the expectation value of life time in the Spring Festival highlighted the psychological influence journey of human lif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in the sense of a sacred ceremony, New Year's Eve, this appeal is more obvious, but also more receptive to emotional Hing Fat.
     Spring Festival Gala in part is based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individual demands of different contexts and needs some kind of positive experience with vision, on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he sense of being at home to integrate, for the individual home country to confirm a sense of belonging, identity the sense of being and survival of individual sense of security and so on, imperceptibly to achieve a collective memory and individual memory to create the interlocking, produce a modern and conducive to individual positive social modernization. This integrated program i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performance of voi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racture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s show different dominant tendencies.
     The late 70s to early 80s tes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water and get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ociety, although this period was an unprecedented thaw, but overall still are in a confused state of exploration, from a high degree of ideological strict control, the social individual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and national awareness of belonging to the dominant ideology and rely on a sense of ownership of their identity is uncertain, the urgent need for a new ethnic identity to promote the internal force to give the whole community and individual hope and confiden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1983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is the time to be born of a program Is also the dominant ideology of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society relies on the recognition and integration of a beginning, and thus the early 80's to 90's Spring Festival Gala, its best to create a great individual and society, and embedded in the traditional "home countries and institution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1992,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to achieve its objective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walking speed, speed up the modernization of social life and development of Spring Festival Gala also voice their programs continuously present new features. During this period, material way of life, great changes took place, spiritual value level is gradually changing, most notably, that the loosening of moral values in daily life and values of the transfer. This loosening of moral values and values of the transfer of a market economy era, the individual private domain in the world opened a bad direction.
     Transverse view,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show two different dominant characteristics: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early 90s, the main discourse of the state and national aphasia cases,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modernization, rebuilding confidence, to rally national strength, arouses blood kinship, homeland nostalgia and sentiment, strengthening the ethnic identity. The late 90's early now, the community into a moral malaise of the times, the family ethic fade emotional age of increasingly poor mental health of individuals, social problem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s individuals rely on the community and belonging, relying on TV Spring Festival Gala, mining individual public real emo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social and moral norms, culture and moral emotion, emotion in the famil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thics to achieve positive progress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ividual.
     Vertical view, the two also have extended the fracture. The previous period, in shaping national identities in narrative discourse, and slowly added to the individual sense of inner reality and ethical concerns, while in the latter period of the integration of home and country identity shape also appears in the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narrative discourse just as the market economy era, the social role of the individual self lost, the social crisis of confidence and moral crisis intensified after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in this period tended to individual family and moral integration of emotional field to a more universal individual living space to show real emotion as the lead integration strategies,The integration of family and nation identity and the strong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more hidden Narrative Discourse. But regardles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the sense of being at home of consciousness through which the quality.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carrying the national special cultural psychology can be said to Spring Festival Gala is a family ritual of public life, to bring the individual in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at home" security experience, but also send the public life and followed the values and ideas advocated continuously to form a common flow of time can produce familiarity of individual memory, integr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affect the daily lives of individuals. Spring Festival Gala for the the sense of being at home of the building, filled with an individual sense of social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the vacancies, influence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individuals, but to create another non-perfect fit and compensate for,Because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 as a public cultural space and "home" of the private nature of the combination of space, itself full of contradictions, combined with the capital program mechanism behind the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nature of their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programs leading to the real state of the media is inevitable and a good of the gap mode, and the public demand for public life, Errors in the real emotion, and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show strong voice which is precisely to explore the cracks in that the possibility of finding a closer.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strongly to create the sense of being at home because "home" feeling, regardless of the "Grand National" or "small family", there is adhesion of the people all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roblem. So creating the sense of being at home is Spring Festival Gala Ceremony in public life as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as a fragile, but germinal positive force, this force is to bring a kind of dark and light into a kind of opportunity to Spring Festival Evening meaning of existence in this, its development should progress in this direction in the extension.
引文
1潘琼、田波澜:《媒介话语与社会认同》,《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76页
    2苏羿如、王应棠:《来去之间—返乡原民的处境初探》,《乐?生?怒?活:风格运动、生活政治与私众社会-2008年文化研究会议》,凤凰网:http://q.ifeng.com/group/article/11320.html,2008年1月
    3赵静蓉:《“老照片”:现代人的文化“乡愁”》,中华读书报,光明网,2006年12月11日
    4华桦:《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状况调查—以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33页
    5《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9月,第2902页
    6 (法)加斯东·巴舍拉:《空间诗学》,龚卓军、王静慧译,2003年,张老师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第14页
    7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年10月10页
    8 [美]哈德罗·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220页
    9薛其林、蔡雄:《论中华文化认同与和平统一》,《云梦学刊》,2008年第3期第51页
    10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8月,第13页
    11 [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林和生、侯东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页
    12 [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林和生、侯东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页
    13安娟:《社区归属感与和谐城市社区的构建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第12页
    14万玲:《归属感匮乏——构建和谐城市的心理困境》,《中国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第31页
    15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民出版社, 2002年6月第一版,第121页
    16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第46页
    17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8页
    18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7页
    19 [美]哈罗德?罗伊生:《群氓之族》,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273页
    20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93页
    21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徐大建、张辑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0页
    22张晓华:《春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6月,第6页
    23张晓华:《春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6月,第35页
    24张晓华:《春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6月,第52页
    25 [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315页
    26林少雄:《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学林出版社,第2005年3月,第350页
    27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4-5页
    28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4-5页
    29 [美]隆·莱博:《思考电视》,葛忠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62页
    30 [美]隆·莱博:《思考电视》,葛忠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1月,第190页
    31 [法]加斯东·巴舍拉:《空间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1月,第4—5页
    32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6页
    33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46页
    34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59页
    35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59页
    36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58页
    37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53页
    38李友梅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42页
    39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446页
    40朱大可:《缅怀80年代之一:政治解冻下的身份焦虑》,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47e9e010003pc.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2006年4月29日
    41张颐武主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350页
    42 [英]阿雷恩·鲍尔德温(Elaine Baldwin)等:《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第159页
    43 [美]哈罗德?罗伊生:《群氓之族》,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232页
    44彭海涛:《声音系统的权力实践—春晚主持人分析》,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2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129页
    45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2页
    46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47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文化批评》,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第65页
    48李友梅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06页
    49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第6页
    50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10月,第94页
    51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10月,第66—67页
    52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8年4月,第103页
    53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第49页
    54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7页
    55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59页
    56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第227页
    57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
    230—231页
    58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第187页
    59王仕杰:《“伦理”与“道德”辨析》,《伦理学研究》,2007年第6期,第44页
    60朱寿初:《消费主义的伦理审视》,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第13页
    61邹农俭:《社会学的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第297页
    62 [美]斯蒂芬·海纳曼:《明星文化》,《世界电影》,2007年第3期,第31页
    63 [美]斯蒂芬·海纳曼:《明星文化》,《世界电影》,2007年第3期,第31页
    64谢旭慧:《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11月,第17页
    65谢旭慧:《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11月,第21页
    66 [英]罗杰·西尔费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第8页
    67倪霞:《现代社会中的信任》: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第65页
    68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第239页
    69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87页
    70李振:《“家“的隐喻与意义建构》,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第31页
    71 [美]哈罗德?罗伊生:《群氓之族》,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232页
    72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新星出版社,2009年3月,第5页
    73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第10页
    74石义彬、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71页
    75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127页
    76崔卫平:《积极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63页
    77石义彬、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73页
    78周宁:《比较戏剧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220页转注于期刊《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7期,第85页,作者肖平:《视知觉转化规律与电视晚会剧场效果》
    79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新星出版社,2009年3月,第181页
    80徐贲:《和谐社会的人际伦理》,《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55页
    81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49页
    82徐贲:《和谐社会的人际伦理》,《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53页
    83张贞:《中国大众文化之“日常生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第26页
    84路道夫:《析约翰费斯克的两种经济电视理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01页
    85路道夫:《析约翰费斯克的两种经济电视理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01页
    86路道夫:《析约翰费斯克的两种经济电视理论》,《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第102页
    87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138页
    88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138页
    89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132页
    90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129页
    91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第128页
    92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第128页
    93徐贲:《和谐社会的人际伦理》,《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第53页
    94潘琼、田波澜:《媒介话语与社会认同》,《当代传播》,2005年第4期,第76页
    [1].[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
    [2].[美]哈德罗?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M],邓伯宸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
    [3].[英]R?D?莱恩:《分裂的自我—对健全与疯狂的生存论研究》[M],林和生、侯东民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
    [4].[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5].[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
    [6].[美]隆?莱博:《思考电视》[M],葛忠明译,中华书局,2005年1月
    [7].[法]加斯东?巴舍拉:《空间的诗学》[M],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1月
    [8].[英]阿雷恩?鲍尔德温(Elaine Baldwin):《文化研究导论修订版》[M],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9].[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4月
    [11].[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
    [12].[美]斯蒂芬·海纳曼:《明星文化》[J],《世界电影》,2007年第3期
    [13].《辞海》(1999年版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Z] ,1999年9月
    [14].杨岚、张维真:《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构建》[M],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15].林少雄:《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M],学林出版社,第2005年3月
    [16].张晓华主编:《春节—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6月
    [17].许明等:《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
    [18].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
    [19].李友梅等:《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
    [20].张颐武主编:《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21].耿文婷:《中国的狂欢节—春节联欢晚会审美文化透视》[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
    [22].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M],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
    [23].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24].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
    [25].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M],新星出版社,2009年3月
    [26].崔卫平:《我们时代的叙事》[M],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
    [27].崔卫平:《积极生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28].邹农俭主编:《社会学的视野》[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7月
    [29].包亚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8月
    [30].赵静蓉:《“老照片”:现代人的文化“乡愁”》[N],中华读书报,光明网:http://www.gmw.cn/content/2006-12/11/content_519308.htm,2006年12月11日
    [31].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32].彭海涛:《声音系统的权力实践—春晚主持人分析》[A],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M]第2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月
    [33].徐贲:《和谐社会的人际伦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34].石义彬、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观照与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35].华桦:《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状况调查—以上海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J],《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36].苏羿如、王应棠:《来去之间—返乡原住民的处境初探》[C],《乐?生?怒?活:风格运动、生活政治与私众社会-2008年文化研究会议》》,凤凰网http://q.ifeng.com/group/article/11320.html,2008年1月
    [37].薛其林、蔡雄:《论中华文化认同与和平统一》,《云梦学刊》[J],2008年第3期
    [38].万玲:《归属感匮乏——构建和谐城市的心理困境》[J],《中国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39].张贞:《中国大众文化之“日常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4月
    [40].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与文化批评》[D],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3月
    [41].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复旦大学博士论文[D],2002年10月
    [42].汪田明:《中国龙的图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8年4月
    [43].邹强:《中国经典文本中梦意象的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5月
    [44].倪霞:《现代社会中的信任》[D],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4月
    [45].朱寿初:《消费主义的伦理审视》[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4月
    [46].谢旭慧:《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11月
    [47].李振:《“家“的隐喻与意义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
    [48].安娟:《社区归属感与和谐城市社区的构建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
    [49].朱大可:《缅怀80年代之一:政治解冻下的身份焦虑》[DB/OL],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47e9e010003pc.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2006年4月29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