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弹性空间与秩序重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声势浩大的土地征用遍及全国农村地区,大量因此而产生的失地农民开始进入社会大众的视野,失地农民问题也成为近年来新三农问题的焦点之一。当大多数研究者将目光聚集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及补偿安置制度的探究上时,另一部分研究者却敏锐体会到征地过后失地农民历经角色转换的艰辛,他们的相关研究也让笔者开始更多关注征地过后失地农民的实际生活状态,并由此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向。
     在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由政府主导的土地征用将农民群体从原先的农村生活体系中剥离出来,导致农村地区原有秩序体系的全面崩塌。另一方面,政府又试图以制度安排的方式将这部分失地农民群体纳入城镇生活体系之中,以构建起新的秩序体系。然而政府的制度安排与失地农民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现实差距,以及政府部门制度支持方面的资源不足等现实问题的存在,不仅使政府重建秩序体系的期望落空,还导致部分失地农民群体中秩序重构现象的发生,形成对现行制度体系的挑衅。
     为了确切把握此类秩序重构现象的发生发展,确保社会有序状态的维持,本文选择了上海城郊农村某一地区作为研究点,在对该地区征地前后制度体系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以当地失地农民群体中较为典型的秩序重构现象——私车营运、私设诊所为例,对秩序重构过程进行详细剖析,并引入制度弹性空间概念对秩序重构的发展过程进行说明。笔者认为,正是制度弹性空间的现实存在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显性化过程,最终导致一定范围内秩序重构的发生,也因此为制度变迁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Along with the large-scale land confiscation spreads all over the suburb area in our country, large numbers of land-requisitioned farmers come into our eyeshot. The problems of the land-requisitioned farmer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points of the newly "Sannong" problems.When most of the researchers pay their attention to the farmers' benefits-protection and the institution of compensation, some of them subtly observe the hardness in the farmers' role-conversion. Some of their researches lead me to the real life of the land-requisitioned farmers after their land confisca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land confiscation, the government brings the farmers out of their usual life through som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the order in suburb life is broken. At the same time, they try to send these people into another life style by some newly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 order to constitute the new order system. But being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instituional arrangements and the farmers' real requirements, and with the lack of resource support, it not only makes the government's expectation of order-rebuilding be broken, but also leads to the order-reconstitution by the land-requisitioned farmers happen, and the provocation to the nowadays system.
     In order to grasp the course of the order-reconstitution definitely, keep the society in order, the paper chooses the area of Shanghai suburb to do our research.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ore-and-aft institutional systems in the suburb area of Shanghai, the author provides some typical phenomena of order-reconstitution and the conception called institutional elastic space to describe the course of order-reconstitution.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existence of institutional elastic space and its' domination conduce to the order-reconstitution, which brings us some possibiliti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引文
2 林岗、刘元春、张宇:“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法)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 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第1版,P19。
    4(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华夏出版社,P12。
    5(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华夏出版社,P34。
    6 庞树奇、范明林 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新编》,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P309-310。
    7(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华夏出版社,P16。
    8(英)马林诺斯基 著,费孝通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P18。
    9(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华夏出版社,P15-16。
    10(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华夏出版社,P7、8、24。
    11(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华夏出版社,P87。
    12 说明:吉登斯在对制度的分类中,将秩序与制度概念混和使用,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秩序与制度的一致性。
    13(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华夏出版社,P173-177。
    14 说明:这里的阶段划分并没有严格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进行,而是更关注各流派的研究者对于社会秩序研究的关注点的不同。此外,这两个阶段并非独立的两个阶段,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行动与结构的分立、融合就一直纠结在社会秩序的研究过程中,只是为了对各执一词的研究流派有一个大致的勾划才在此进行了人为的划分。
    15(澳)马尔科姆·沃特斯 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P318。
    16(澳)马尔科姆·沃特斯 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P319。
    17(澳)马尔科姆·沃特斯 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P319-320。
    18 涂尔干将集体良知描述为:“一个社会的一般公民所共有的信念和情感的总体,形成了一个决定性的系统,它有自己的生命;也可以称之为集体良知或共同良知。”参见(澳)马尔科姆·沃特斯著,《现代社会学理论》,P146。
    19 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2003(5)。
    20 魏桂斌:“涂尔干:社会的失范与重建”,《襄樊学院学报》,2006(6)。
    21 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2003(5)。
    22 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6。
    23 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6。
    24(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瞿铁鹏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P56-57。
    25(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瞿铁鹏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P66-68。
    26 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8月第1版,P98-102。
    27(美)罗伯特·K·默顿 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8月北京第1版,P303。
    28(美)罗伯特·K·默顿 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8月北京第1版,P273。
    29 庞树奇、范明林 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新编》,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P316-317。
    30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P315。
    31(德)马克思·韦伯著,胡景北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P46。
    32 于海:《西方社会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P347。
    33(澳)马尔科姆·沃特斯 著 杨善华 等译:《现代社会学理论》,2000年4月第1版,P28-29。
    34(英)帕特里克·贝尔特著,瞿铁鹏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P105-110。
    35(美)弗朗西斯·福山著,刘榜离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P186。
    36 李蜀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建立——论哈耶克的哲学思想.思问哲学网.www.siwen.org,2003(12)。
    37 冯兴元:“自发秩序与中国”,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中心,www.cpipp.com。
    38(美)弗朗西斯·福山 著,刘榜离 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P193。
    39(美)弗朗西斯·福山 著,刘榜离 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P187-188。
    40(美)弗朗西斯·福山 著,刘榜离 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P280-290。
    41(美)弗朗西斯·福山 著,刘榜离 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P178。
    42(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华夏出版社,P318-326。
    43(美)詹姆斯·S·科尔曼 著,邓方 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P282。
    44(美)詹姆斯·S·科尔曼 著,邓方 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P343。
    45(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下),华夏出版社,P170-173。
    46(英)帕特里克·贝尔特 著,瞿铁鹏 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P122。
    47(澳)马尔科姆·沃特斯 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p50-57。
    48(英)帕特里克·贝尔特 著,瞿铁鹏 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P141。
    49 说明:福山在《大分裂》一书中将社会资本简单地定义为一个群体之成员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P18)。
    50 说明:福山在《大分裂》一书中就人性而言,还曾提及古典观念对于人性存在的肯定,以及对人具有伟大的建立社会准则的能力的强调。
    51(美)弗朗西斯·福山 著,刘榜离 等译,《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P13,176-177。
    52 同上,P339。
    53 同上,P247。
    54 同上,P350。
    55(英)帕特里克·贝尔特 著,瞿铁鹏 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P76。
    56(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华夏出版社,P68。
    57 说明:在亚力山大看来,这种所谓的习惯性选择就是在行动与秩序研究中的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秩序观,前者强调个体行动在建构社会秩序中的作用,后者则从社会实在的角度诠释社会秩序。
    58(澳)马尔科姆·沃特斯 著,《现代社会学理论》(第2版),华夏出版社,P164-165。
    59(美)乔纳森·特纳 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第6版)》(上),华夏出版社,P50。
    60 刘少杰:“制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兴衰与重建”,《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61 庞树奇、范明林 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新编》,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P311。
    62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P49-52。
    63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P273。
    64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P301-302。
    65 贺雪峰、仝志辉:“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66 曹海林:“村落公共空间:透视乡村社会秩序生成与重构的一个分析视角”,载于《天府新论》,2005年第4期。
    67 张康之:“论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东南学术》,2001(6)。
    70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1995年7月第三次印刷,P352。
    71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1995年7月第三次印刷,P353。
    72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2007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
    73 何格、欧名豪、张文秀:“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农村经济》,2005年01期。
    74 沈关宝、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13卷第4期。
    75(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P4-6。
    76 李新功:“失地农民利益损失的原凼及保障措施探析”,《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5期。
    77 丁利国:“现行农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10期。
    78 潘久艳:“土地换保障: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第5期。
    79 韩纪江、孔祥智:“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民及其征地补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6期。
    80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81 徐元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11期。
    82 刘源超、潘素昆:“社会资本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分析”,《经济经纬》,2007年第5期。
    83 张媛嫒、贺利军:“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2004年3月第2期(总第106期)。
    84 顾玉林:“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85 “到2010年315万上海郊区农民将住进全配套小区”,http://sh.house.sina.com.cn,2003年12月11日,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94 谈佳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8月29日。
    95 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46年)”,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
    96 任保秋:“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迁与现实选择”,《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23卷3期。
    100 “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www.xinhuaner.com,新华网。
    101 《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33-57、444-447、364页。
    102 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10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04 说明:据国家农委《关于积极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报告》表述,国家自1979年开始全面提高十八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1981年起,又将烤烟收购价格在1978年的基础上提高百分之二十。并同时指出,对于大豆的提价进行重新研究决定;对于油桐籽、茶叶、牛皮、半细羊毛等的收购价格,建议在考虑物价时进行研究,或可采用提价或返还部分工商利润等办法。
    105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页。
    106 胡邦定:《当代中国物价》,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11页。
    107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108 王丹莉:“统购统销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09 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111 万振凡:“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9期。
    112 说明:《农业税条例》最初的规定是,全国的平均税率为常年产量的15.5%,同时授权地方有关机关可以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平均税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常年产量的25%。
    113 苏东、万其刚:“新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沿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1。
    114 资料来源:“进一步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力度申城农民免征农业税”,文汇报,2003年8月13日。
    115 苏东、万其刚:“新中国农业税制的历史沿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7.1,P82-89。
    116 资料来源:“《土地管理法》前进历程”,北京土地储备整理中心,www.bjtb.com。
    117 说明:与农业相关的一些养殖业、种植业也都属于农业劳动范畴。
    118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P106。
    119 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P163。
    120 陆益龙:“1949年后的中国户籍制度:结构与变迁”,《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2期。
    121 于建嵘:“人民公社的权力结构和乡村秩序”,《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2期。
    122 《W志》(F县地方志丛书之十),F县W乡《W志》编写组,1985年12月,P107。
    123 说明:并不是所有通过晋升机制享受干部待遇的参军人员都可以由原先的农村户口转为城市(镇)户口,关键是要看这些人在复员或转业后被安置到的地区,如果是城镇地区,则为城镇户口,若仍为农村地区,则为农业户口。
    124 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P164。
    125 资料来源:上海郊县工业志。
    126 费孝通:《从实求知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P179。
    127 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P166。
    128 资料来源:上海郊县工业志。
    129 《上海统计年鉴2003》,“表3.15第五次人口普查外来流动人口来沪原因(按年龄分)”,www.stats-sh.gov.cn。
    130 资料来源: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年鉴2004(综合经济管理——统计管理)”,www.shtong.gov.cn。
    131 刘艾玉,《劳动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2版,P144。
    132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家庭养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133 资料来源: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
    134 《上海地方志(卫生志)》,上海通网站,www.shtong.gov.vn。
    135 《W志》,F县地方志丛书之十,F县W乡《W志》编写组,1985年12月,P289。
    136 《上海地方志(卫生志)》,上海通网站,www.shtong.gov.cn。
    138 刘菁:“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历史及现实选择”,《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
    139 刘菁:“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历史及现实选择”,《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
    140(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版,P110。
    141(美)古德:《家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P166。
    14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5月版,P63。
    143 柳成焱:“我国乡镇行政区划的演变特点及其改革路径”,《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144 张新光:“论乡镇改革与乡镇机构改革的性质差异”,《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45 杨冠琼:《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P16-19。
    146 杨冠琼:《当代中国行政管理模式沿革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P243。
    147 吴毅,“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政治稳定形态及其效应”,世纪中国网,www.cc.org.cn。
    148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P208。
    150 资料来源:《上海住宅建设志》,上海地方志办公室,www.shtong.gov.cn。
    151 资料来源:“上海住宅建设志”,《上海地方志》,www.shtong.gov.cn。
    153 资料来源:“F区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就业出路”,2007年3月21日,www.shanghai.gov.cn。
    154 资料来源:东方网,www.sh.eastday.com。
    169 陈映芳、张刚、赵晔琴:“上海市贫困群体利益诉求状况调查”,《2004年上海社会报告书》,尹继佐 主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P16。
    172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www.zgb.mofcom.gov.cn。
    175(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第6版),华夏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P277。
    177 蒋立山,“为什么有法律却没有秩序——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秩序分析”,《法学杂志》,2005年第4期。
    [1](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3](英)拉尔夫·达仁道夫著,林荣远译:《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4](美)明恩溥著,午晴 唐军 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第l版。
    [5](波兰)彼得·什托姆普卡著,程胜利译:《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中华书局,2005年4月第1版。
    [6](法)伊夫·格拉夫梅耶尔 著,徐伟民译:《城市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7](美)安东尼·奥罗姆、陈向明 著:《城市的世界——对地点的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8](美)戴维·波普诺著,李强 等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
    [9](英)齐尔格特·鲍曼 著,高华、吕东、徐庆、薛晓源 译,《通过社会学去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8月第2版。
    [10](法)皮埃尔·布尔迪厄 著,刘成富、张艳 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11](美)詹姆斯·S·科尔曼 著,邓方 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12](美)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齐心、王兵、马戎、阎书昌等泽,《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2004年11月第3次印刷。
    [13](法)菲利普·柯尔库夫 著,钱翰 译,《新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2001年11月第2次印刷。
    [14](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15]郑杭生、李路路 等著:《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结构——现状与趋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4年4月第1版。
    [16]蔡禾 主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17]贾德裕、朱兴农、郗同福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18]孙立平 著:《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19]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20]蓝宇蕴 著:《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4月第1版。
    [21]孙群郎 著:《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7月第1版。
    [22]温铁军 著:《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7月第1版,
    [23]尹继佐 主编:《2004上海社会报告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24]刘勇 著:《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北京:2004年10月第1版。
    [25]于建嵘 著:《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12月第1版。
    [26]甄峰 著:《信息时代的区域空间结构》,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12月第1版。
    [27]王颖 著:《城市社会学》,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8月第1版。
    [28]孙立平 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9]张汝立 著,《农转工——失地农民的劳动与生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30]严新明 著,《生存与发展——中国农民发展的社会时空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31]于海 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32](英)马林诺斯基 著,费孝通 译:《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33]庞树 奇、范明林 主编:《普通社会学理论新编》,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34](法)E.迪尔凯姆 著,狄玉明 译:《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月第1版。
    [35](英)帕特里克·贝尔特 著,瞿铁鹏 译:《二十世纪的社会理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36]罗伯特·K·默顿 著,林聚任 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8月第1版。
    [37](德)马克思·韦伯著,胡景北 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
    [1]《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释义(2004)》,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国务院法制办农业资源环保法制司等编。
    [2]项飚:“传统与新社会空间的生成:——一个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历史”,《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六期。
    [3]郑杭生、陆益龙:“城市中农业户口阶层的地位、再流动与社会整合”,《江海学干0》2002年第2期。
    [4]刘精明:“向非农职业流动:农民生活史的一项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6期。
    [5]陈映芳:“征地农民的市民化——上海市的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35卷第3期。
    [6]张鸿雁:“农村人口都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新论”,《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7]田宝法:“对传统社会秩序生成机制的现代性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06.5。
    [8]钟涨宝、黄甲寅、万江红:“社会资本理论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解释功能”,《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43期)2002(1)。
    [9]王启梁:“基层农村的规范体系与社会秩序的实现”,《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月第28卷第1期。
    [10]郭湛、王文兵:“文化自觉与社会秩序”,《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1]王小章:“社会分层与社会秩序”,《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2]赵晖:“社会秩序供给:政府基本职能的学理分析”,《湖南社会科学》,2004.6。
    [13]刘红燃:“论作为社会秩序基础的信用”,《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4]秦扬、邹吉忠:“试论社会秩序的本质及其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7月第7期。
    [15]俞弘强:“社会交换理论与理性选择理论之比较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16]饶旭鹏:“论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3月第1期。
    [17]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18]张文宏:“从农村微观社会网的变化看宏观社会结构的变迁”,《天津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19]李友梅:“浦东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问题研究”,《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6月第6卷第3期。
    [20]顾朝林:“城市化的国际研究”,《城市规划》2003年第27卷6期。
    [21]“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浙江省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2]张鸿雁:“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的社会原因分析”,《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4月。
    [2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期(总第1677期)。
    [24]吴惠芳、陈俊峰、许昀、戴向波:“2000年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综述(一)”,《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42期)2001年第1期。
    [25]吴惠芳、陈俊峰、许昀、戴向波:“2000年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综述(二)”,《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43期)2001年第2期。
    [26]于永双、孙中和、高兰兰:“论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年7月第21卷第4期。
    [27]王克忠:“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的几个问题——中国农村城市化的一个实证分析”,《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0年9月第13卷第3期。
    [28]常进雄:“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非正规就业”,《财经研究》2003年12月第29卷第12期。
    [29]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30]陈传锋、秦启文:“城市化进程对居民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4,27(2)。
    [31]朱康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社会结构变迁和文化转型”,《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1期(总第71期)。
    [32]张平语:“城市再生:我国新型城市化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规划研究》2004年第28卷第4期。
    [33]来耀勤、杨新科:“甘肃移民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甘肃理论学刊》97/6。
    [34]陈成文、尹小平:“库区移民的生活状况及其社会支持”,《武陵学刊(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总第70期)。
    [35]王克忠:“关于上海农村城市化的若干问题”,《世界经济文汇》1998年第5期。
    [36]谢小平、王忠民:“转轨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经济分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3月第13卷第1期。
    [37]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8]张善余:“东部发达地区应加速农村人口城市化——上海市郊区农村加速城市化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00年第4期(总第121期)。
    [39]孙俐:“从社会角色转换看农民市民化”,《现代化研究》2004年第4期(总第162期)。
    [40]文军:“从分治到融合:近50年来我国劳动力移民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学术研究》2004年第7期。
    [41]张乃剑:“靠牺牲农民利益推进城市化将是一场灾难”,中国城市化网,www.curb.gov.cn,2004年10月9日。
    [42]诸大建:“从科学发展观看上海人口发展”,中国人口网,www.Chinapop.gov.cn,2005年6月20日。
    [43]戴均良:“中国城市化的回顾与思考”,《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1999年第4期。
    [44]蓝宇蕴:“都市村社共同体——有关农民城市化组织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45]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46]刘世锦:“制度变迁与意识形态”,《二十一世纪》1992年10月号总第十三期。
    [47]林添福:“失地农民问题研究述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www.usc.cuhk.edu.hk。
    [48]高勇:“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生活——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理论探讨”,《人民日报》2004年2月2日第九版。
    [49]于建嵘:“利益、权威和秩序——对村民对抗基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0.4。
    [50]李振、鲍宗豪:“市民化:浦东征地农民的角色转化”,华夏社会网,www.huaxia.org.cn。
    [51]熊世伟、范炳全、宁越敏:“90年代我国特大城市发展与流动人口的关系探析——以上海为例”,《城市问题》,1998年第6期。
    [52]陈先毅、宁越敏:“大城市郊区乡村城市化研究”,《城市问题》,1997年第3期。
    [53]马驰、张荣:“城市化进程与农民失地”,《农村金融研究》,2004.1。
    [54]韩俊:“如何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www.drcnet.com..cn,2005年8月。
    [55]陈阿江、施国庆、吴宗法:“非志愿移民的社会整合研究”,中国移民网,www.chinasettlement.com,2001.9。
    [56]彭泽君、廖洪平:“对非法行医罪的再思考”,荆州市人大信息网,www.jzrd.gov.cn,2006年3月20日。
    [57]占少华:“低收入动迁居民的行为选择及其边缘化后果——对北京市两社区拆迁改建的调查分析”,www.usc.cuhk.edu.hk,2003年11月。
    [58]朱明芬:“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当事人行为解读——以杭州城郊为例”www.cngdsz.net,2004年10月。
    [59]谈佳隆:“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及土地流转的政策演变”,《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8月29日。
    [60]万振凡:“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制度创新的路径研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6年4月,www.studa.net。
    [61]张康之:“论强制力的社会秩序功能的有限性”,《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62]顾自安,“哈耶克之‘自发扩展秩序'原理”,经济学家网,2005年11月1日,www.jjxi.com.cn。
    [63]公维才:“从农村土地所有权性质看我国失地农民补偿”,《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4]廖小军:“城市化中失地农民与制度安排的合理化”,《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2期(总第157期)。
    [65]丁利国:“现行农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初探”,《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5卷第10期。
    [66]潘久艳:“土地换保障: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26卷第5期。
    [67]王朝晖:“试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利益问题”,《小城镇建设》,2004/1。
    [68]李新功:“失地农民利益损失的原因及保障措施探析”,《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第5期。
    [69]韩纪江、孔祥智:“不同类型的失地农民及其征地补偿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6期。
    [70]张媛媛、贺利军:“城市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2004年3月第2期(总第106期)。
    [71]高青:“城郊失地农民问题解析——以宜昌市为例”,《理论月刊》,2005年第4期。
    [72]宋斌文、荆玮:“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总第118期)。
    [73]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74]徐元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障碍与对策”,《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11期。
    [75]刘源超、潘素昆:“社会资本因素对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影响分析”,《经济经纬》,2007年第5期。
    [76]顾玉林:“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77]刘琪:“思考的社会制度——读《制度如何思考》”,《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78]邹吉忠:“论现代制度的秩序功能”,《学术界》(双月刊),总第97期,2002年第6期。
    [79]徐贲: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03期。
    [80]高华:“浅析亚历山大的新功能主义”,《社会》,2003年11期。
    [81]刘少杰:“制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兴衰与重建”,《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82]刁伟涛:“制度、自组织与秩序”,《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83]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84]邹吉忠:“论现代社会的秩序问题”,《河北学刊》,2002年1月,第22卷第1期。
    [85]林岗、刘元春、张宇:“诺斯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制度变迁动力的比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86]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87]李培林、苏国勋等:“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社会》,2005年第6期。
    [88]何格、欧名豪、张文秀:“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农村经济》,2005年01期。
    [89]沈关宝、王慧博:“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7月第13卷第4期。
    [1]陈雷:“失地农民‘可行能力'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6月。
    [2]张红:“‘征地'事件与郊区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
    [3]聂洪辉:“城市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以江西省丰城市为例”,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5月。
    [1]《上海市被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农业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管理办法》,中国农业信息网。
    [2]《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落实被征地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若干问题的通知》,沪劳保就发(2004)37号。
    [3]《关于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04)238号。
    [4]《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沪府发[2003]65号。
    [5]《关于切实推进“三个集中”加快上海郊区发展的规划纲要》,沪府发(2004)45号。
    [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发[1985]12号。
    [7]《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1]《庄行镇统计月报》,2005年3月,F区Z镇统计站。
    [2]“推进‘人口居住向城镇集中'工作情况汇报材料”,2005年5月,F区Z镇人民政府。
    [3]“Z镇宅基地置换试点工作实施办法(试行)”,2005年2月10日,F区Z镇推进‘三个集中'农民宅基地置换工作领导小组。
    [4]“关于Z镇实施2002—2020年镇总体规划情况汇报”,2003年11月25日,中共Z镇委员会Z镇人民政府。
    [5]“关于推进‘三个集中'节约、净增土地情况汇报”,2004年4月6日,Z镇人民政府。
    [6]“2004年度Z镇主要社会经济指标汇总表(2-1,2-1)”,2005年3月,Z镇统计工作站。
    [7]“国务院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1984年12月。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2002年5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