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自主行为与制度变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从经验材料、具体的事件入手勾勒了1952至1992年国家建构乡村社会进程中浙江农民的自主行为的基本形貌和变迁轨迹,透视了在特殊的制度环境中这些自主行为的生成及其行为后果。在此基础上,旨在回答农民是如何推动制度变迁,又为何经常在浙江发生。
     文章考察的农民的自主行为分别有:农业合作化时期的抵制行为、包产到户的改革试验与实践、农民经商、农民的多元非农经营以及农民进城、造城行为。纵观这一系列自主行为,可以发现,在特殊的制度环境中,农民扮演了既非革命又非保守的积极行动者的角色,成为了制度变迁的真正主体和改革的原始推动者。
     就行为结果来看,一系列农民的自主行为在制度变迁中发挥了强有力推动作用。这不仅引发农业合作制度节奏的调整与变化,而且创新了农业生产经营制度、推动了商业流通领域的市场化改革、突破了单一的公有经济格局、动摇了城乡二元结构以及创新了城镇化建设之路,等等。
     就当时来看,这些客观存在的自主行为很难在文件规定和法律条文中找到合法根据,但又一直在乡村社会被反复实践,并在不同时期先后被正当化、合法化。在此意义上,笔者把这类行为称为创新性自主行为。所谓创新性自主行为主要是指人们基于生存和利益需要,在既有制度安排与约束条件下,人们既正视制度的限制又突破制度的障碍,能够推动制度变迁的一种创新行为。
     本文认为农民的创新性自主行为是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这种动力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得到体现:一是建构问题意识,驱动政府对正式制度进行自我反省与适应性调整;二是施予主政者换一种方式行事的压力和动力;三是由量变到质变,孕育并导致制度创新;四是行为的总体效用征服权威,进而改变主政者的认知与制度选择取向,助推民间创新实践上升为国家实践并发展成制度体系。当然,农民的创新性自主行为作为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是有条件的。其中,行为方式的非极化与实践效用是无法忽视的两大重要因素。
     一个基本判断:农民推动下的制度变迁是一种冲击性制度变迁。所谓冲击性制度变迁,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变迁的行为主体是农民;二是制度变迁的推动力来源于社会,源自于在体制外生成一种新的因素并逐渐积累而冲击着体制,影响当政者而促进制度变迁。根据制度环境的不同,冲击性制度变迁又可划分为“危机——冲击型”与“积极——冲击型”。
     同时,在1952年以来的40年间,农民的一系列创新性自主行为连续不断地在浙江尤其在浙中南地区经常发生的经验事实表明:自然条件、工商习俗、事功文化等地方性知识,以及地方政府的意志与行为取向是影响农民行为选择的主要因素。这主要表现为:第一,自然条件、高度紧张的人地矛盾与单一的集体统一经营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难以弥合的裂痕,二者的冲突尤为明显,浙江农民要求变革的诉求自然表现得更充分。第二,浙江农民从事个体、家庭经营的传统行为偏好与排斥个体经营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第三,内生性的底层工商传统及工商文化气质直接影响农民的行为选择,为各种突破制度障碍的自主行为提供了可能。第四,受浙东学派代表的事功文化传统的影响,赋予浙江农民较为务实又不缺乏变革精神的品格。第五,地方政府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是关键的变量。
This paper has given a general picture of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the route of development of Zhejiang farmers' autonomous actions from 1952 to 1992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villages and commun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has looked deep into the formation and results of these autonomous actions under the special situations of the institutions. Based on the above described, this paper hopes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how the farmers push the institutions to change and why these changes frequently happened in Zhejiang.
     The farmers'autonomous actions in this paper refer to the following: from the resisting actions of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movement of China to the experimental reform to the practice of contract production quotas to individual households, from farmers doing businessmen to farmers doing multi non-agriculture business, from farmers leaving their lands to working in the cities and even building the cities. From these autonomous actions, we may find that the fanners have been playing the role which seems neither too revolutionary nor too conservative, but the positive role of reformers and initiators in the institutional reform in a special situation.
     As far as the results of these actions are concerned, the farmers'autonomous actions so far mentioned have reall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quickening the steps of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which has not only brought about modifications and changes to the agricultural cooperation movement of China, but also innovated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 agriculture production, quickened the step for the market reform in the area of currency and commerce, enriched the state-owned economic structures which look monotonous, shaken the binary structure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created a way to urbanize the countryside.
     Although at that time it was hard to find any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o support these autonomous actions, yet, these actions have been practicing time and again in the rural areas, and as time goes by, these actions have gradually become naturalized and legalized. Therefore the author regards such kind of actions as creative autonomous actions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a kind of action out of the need for living and welfare of the people within the arrangement and restric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On the one hand, people have to follow the restric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on the other hand, people have to break through the restric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ir actions. Such actions are creative and can innovate the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farmers'creative autonomous actions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This driving force can be illustrated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at least. The first one is the awareness of raising questions so as to force the government to reflect on and adjust the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s for adaptation. The second one is to give the government pressure and motivation. The third one is a kind of from-quantity-to-quality change which can result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The fourth one is the general effect of the actions which can successfully persuade or change those in power to change their mind, which can result in bringing about the changes of those in powers their ways of knowing and their choice for decisions and turning people's actions into the national actions which can help these actions become the system in the government. However, there are conditions for the farmers'creative autonomous actions to become a national practice. Among them, the way of non-radical actions and the good results of the actions are the two factors that should not be ignored.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the changes in the government brought about by the farmers are regarded as the drive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re are two implications in this, one is that the main participants in the changes are the farmers, the other is that the impetus for the changes mainly come from the society,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factors generated from the outside of the system accumulated gradually. They influence the system, and force the people in power to institutional chang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environments of institution, impact institutional change can be divided into "crisis-impact" and "positive--impact".
     Meanwhile, In the past 40 years since 1952, a series of creative autonomous actions happening in Zhejiang province especially in the central south of the province shows that the local knowledge of natural environments, the customs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the culture of the pragmatic theory as well as the will and action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farmers' choice for their actions. First of all, there exists highly intensifie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man-land and the monotonous management of collective system which is very hard to be compensate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m are salient; therefore, the farmers' demand for change in Zhejiang province becomes quite urgent. Secondly, there exists a sharp conflic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business culture of being self-employed and family-run and the government system of rejecting self-employedness. Thirdly, the self-generated industry-commercial tradition and the industry-commercial culture from the grassroots have directly affected the farmers' choice of actions, which in turn makes it possible for the farmers to act autonomously. Fourthly,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 of the east Zhejiang school of pragmatic culture, the farmers in Zhejiang seem to possess a kind of spirit which is both down-to-earth and revolutionary. Fifthly, the local government's value attitude and choice for their actions are the key variable quantity.
引文
[1]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75、342、331。
    [2]中共欧海县委党史办,《一场震动全国的试验--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前后录》,第2页。
    [3]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36。
    [4]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3.
    [5]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13。
    [1]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载《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参见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户的一种视角》,载《学术月刊》,2006年第6期;邓大才《社会化小农:动机与行为》,载《华中师范大学生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徐勇《“再识农户”与社会化小农的建构》,载《华中师范大学生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6、27。
    [3]彭大鹏,《单向度开放的农村社区》,载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编,《中国农村研究》(2004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64。
    [1]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卢福营:《农民分化过程中的村治》,南方出版社;《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经济出版社,2005年;《乡村社会变迁与乡村治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村落的非农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以浙江永康市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6年。
    [3]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1]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以城市业主维权为例》,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2006。
    [2]高王凌;《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4。
    [3]张静著:《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3-4。
    [1]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鹭江出版社,2000:17。
    [2]蒋立山:《中国法治道路问题讨论》.载《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
    [3]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33。
    [1]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69。
    [2]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中国社会学(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2-115。
    [3]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64。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56。
    [1]徐勇,高秉雄:《地方政府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2]《辞海》(上)(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987。
    [3][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225-226。
    [1]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编:《浙江省情》(1949-1984),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9。
    [2]卓勇良,《番薯、战争与企业家精神--也谈温州模式的成因及其困境》,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3]《浙江概览》,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6。
    [4]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编:《浙江省情》(1949-1984),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47、19。
    [5]卓勇良,《番薯、战争与企业家精神--也谈温州模式的成凶及其困境》,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6]义乌县志编纂委员会:《义乌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06。
    [7]浙江省义乌市土地志编委会,《义乌市土地志》,1997:123:129。
    [1]卓勇良,番薯、战争与企业家精神--也谈温州模式的成因及其困境,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冯俊,《浙东学派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在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辞》,载《宁波党校学报》2005(6)。
    [3]参见杨太辛:《浙东学派的涵义及浙东学术精神》,载《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4]吴光:《试论‘浙学'的基本精神》,载《浙江学刊》,1994年第1期。
    [5]参见卓勇良,《浙江制度变迁的演进路径与战略选择》,载《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1][美]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56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99。
    [1]《中国农业合作史资料》,1986年第2期,第7页。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嘲顾》(修订本)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350。
    [3]案卷J007-7-69,浙江省委农工部检查组,《余杭县灵东乡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情况与经验(草稿)》,第85-86页,浙江省档案局。
    [4]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350。
    [5]梁敬明,《走近郑宅--乡村社会变迁与农民生存状态》(1949-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6。
    [6]梁敬明,《走近郑宅--乡村社会变迁与农民生存状态》(1949-199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6。
    [7]生产力暴动这一说法源自毛泽东。1955年,针对合作化进程中出现的农民出卖和宰杀牲畜、大吃人喝、破坏农具和消极怠工等现象,毛泽东指出:“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生产力会起来暴动。当前农民杀猪宰牛是生产力起来暴动。”参见《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中国农业全书·浙江卷》,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376。
    [2]案卷94-2-11,温州农业生产合作部,《各县委农业生产合作部关于互助合作和试办农业社的总结》,1955年,第26页,温州市档案局。
    [3]案卷94-3-5,《本部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问题的报告》,1955年,第6页,温州市档案局。
    [4]案卷94-3-5-2,《关于贯彻“全力巩同坚决收缩”整社方针基点试验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工作意见》(初稿),温州市档案局。
    [5]沈慧,《对1955年浙江‘砍社'风波的历史考察》,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6]案卷94-2-11,温州农业生产合作部,《各县委农业生产合作部关于互助合作和试办农业社的总结》,1955年,第128页,温州档案局。
    [7]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54。
    [8]案卷J007-5-36,农字一六一号,《HN县许村区许巷乡孟毛毛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组'情况的总结》,浙江省档案局.
    [1]案卷6-2-8-9.地农工,《关于新生高级社林木入社政策处理情况报告》,1957年6月30日,义乌市档案局
    [2]J007-7-67,龙游县雅村乡省委工作组,《璩土根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生产积极性是怎样发挥起来的》,55年4月29日,浙江销档案局。
    [3]沈慧,《对1955年浙江‘砍社'风波的历史考察》,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转引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47。
    [1]沈慧,《对1955年浙江‘砍社'风波的历史考察》,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2]案卷J007-6-16-1,《吴植椽同志在全省区委书记以上干部会上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问题的报告》,浙江省档案局。
    [3]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3。
    [1]案卷J007-6-82,《加强对农业生产合作社政治思想工作问题的研究》,浙江省档案局。
    [2]林蕴晖、顾训中著,《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10。
    [3][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216。
    [4]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54。
    [5]案卷94-3-5-2,《关于贯彻“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整社方针基点试验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工作意见》(初稿).1955年5月12日,第49、50页。温州市档案局。
    [6]《坚决制止滥宰耕牛》,《浙江日报》.2007年2月24日。
    [7]案卷J007-7-69,浙江省委农工部检查组,《余杭县灵东乡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情况与经验(草稿)》,第87页,浙江省档案局.
    [1]案卷J007-7-71,浙江省委农工部,《JH县乾东乡,三个典型社的调查总结》,浙江省档案局。
    [1]案卷94-3-5-2,《关于贯彻“全力巩同坚决收缩”整社方针基点试验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工作意见》(初稿),1955年5月12日,第49、50页,温州市档案局。
    [2]温州市农业委员会征集编写小组,《WZ农村合作经济史资料》1949-1986(上),1987年7月,第96页。
    [3]案卷9-1-1,《关于农业合作化、信用合作的通报、报告、计划简报》,1954年5月18日至12月26日,龙游县档案局。
    [1]J·米格代尔著,《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43。
    [2]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156-157。
    [3]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85。
    [1]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48-49。
    [2]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46-47。
    [3]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47-48。
    [1]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编,《浙江省情》(1949-1984),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73。
    [1]案卷J007-7-42-1,《关于各地贯彻省委关于互助合作“全力巩周,坚决收缩”方针的情况报告》.浙江省档案局
    [2]案卷94-3-5-3,《关于整顿农业社的情况报告》,1955年7月21日,第150页,温州市档案局。
    [3]94-3-5-2,《关于贯彻“全力巩崮坚决收缩”整社方针基点试验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工作意见》(初稿),温州市档案局。
    [4]案卷94-3-5-2,1955年《关于贯彻“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整社方针基点试验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工作意见》(初稿),温州市档案局.
    [1]案卷94-3-5-2,《关于贯彻“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整社方针基点试验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工作意见》(初稿),温州市档案局。
    [2]案卷94-3-5-3,《关于整顿农业社的情况报告》,1955年7月21日,温州市档案局。
    [3]案卷94-3-5-2,《关于贯彻“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整社方针基点试验工作的总结及今后工作意见》(初稿),温州市档案局。
    [4]案卷J007-7-42-1,《关于各地贯彻省委关于互助合作“全力巩固,坚决收缩”方针的情况报告》,浙江省档案局。
    [1]中共永嘉县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7。
    [2]《关于1956年农村工作的初步总结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意见的报告(草稿),第30页》,金华市档案局。
    [3]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编,《浙江省情》(1949-1984),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案卷94-5-7-8,《中共温州地委农村工作部批转YJ县茶山乡二社是怎样扭转“按劳分田,包产到户”,正确巩固合作社的经验通报》,第147页,温州市档案局。
    [2]借用杜润生的提法。在1999年第2期,《战略与管理》刊登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改造与经济体制改革答问》(上)一文,杜润生把“闹退社”表述为农民用脚板来表爪他们抵制态度。
    [3]《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84。
    [1]案卷J007-9-121-1。浙江省委农工部,《关于合作社各种情况向中央,省委汇报的汇报提纲》.浙江省档案局。
    [2]案卷6-2-9-2,中共金华县委互助合作部,《关于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情况的汇报》,1956年10月21日,金华市档案局。
    [3]案卷J007-9-121-1,浙江省委农工部,《关于合作社各种情况向中央,省委汇报的汇报提纲》,浙江省档案局。
    [4]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342。仙居县在1956年3月9 日划归宁波地区。参见温州市农业委员会征集编写小组,《温州农村合作经济史资料》(1949-1986)(上),第128页。
    [1]案卷94-2-11,《各县委农业生产合作部关于互助合作和文艺界农业社的总结》,1954年,第133页,温州市档案局。
    [2]案卷5-1-36,《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干部关于经营管理工作指示、意见、报告》,1956.1-12,仙居县档案局。
    [3]仙居县忠编纂委员会,《仙居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80-81。
    [1]案卷5-53,《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农村工作经营资料》(之二),1957年1月歪12月,第103页,仙居县档案局.
    [2]案卷5-1-32,《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1956年工作初步总结报告》,1956年2月7日至8月30日,仙居县档案局。
    [3]案卷5-53,《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农村工作经营资料》(之二),1957年1月至12月,第221页,仙居县档案局.
    [4]J·米格代尔著,《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225。
    [5]仙居县志编纂委员会。《仙居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80-81。
    [6]林蕴晖、顾训中,《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16。
    [1]案卷94-2-11,农业生产合作部,《各县委农业生产合作部关于互助合作和试办农业社的总结》,温州市档案局。
    [2]案卷5-36,《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经营管理工作指示、意见、报告》,第244页,仙居县档案局。
    [3][法]H.孟德拉斯,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1。
    [4][法]H.孟德拉斯,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51。
    [5]《温州农村合作经济史资料》(1949-1986)(上),温州市农业委员会征集编写小组,1987:94。
    [6]林蕴晖、顾训中著,《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15-216。
    [1]案卷5-36,《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经营管理工作指示、意见、报告》,第238、241、242,243、244页,仙居县档案局。
    [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27。
    [1]案卷5-36,《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经营管理工作指示、意见、报告》,第238、241、242,243、244页,仙居县档案局。
    [2]5-53,《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农村工作经营资料》(之二),1957年1月至12月,第6、7页,仙居县档案局.
    [1]林蕴晖、顾训中著,《人民公社狂想曲》,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19-220。
    [2]5-53,《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农村工作经营资料》(之二),1957年1月至12月,第6、7页,仙居县档案局。
    [3]案卷5-36,《中共仙居县委合作部关于经营管理工作指示、意见、报告》,第238、241、242,243、244页,仙居县档案局。
    [1]J007-9-121-1,浙江省委农工部,《关于合作社各种情况向中央,省委汇报的汇报提纲》,浙江省档案局。
    [1]《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51。
    [1]陈剑波,《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对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产权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分析》,《经济研究》,1994年第7期。
    [2]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编:《浙江省情》(1949-1984),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174。
    [3]《牡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65。
    [1]陆学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33。
    [2]参见永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嘉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
    [3]冯俊:《浙东学派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在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辞》,载《宁波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4]中共欧海县党史办,《一场震动全国的试验--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前后录》,第14页。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339。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74。
    [2]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98。
    [3]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02。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4。
    [2]6个高是指产量高、学习技术热情高、田间劳动质量高、增收水平高、动手克服困难觉悟高、男女出勤高;6个好是指生产质量好、大家动脑好、增产可靠好、干群关系好、计工方便好,责任分清好;6个快是指抢收快、耘田快、积肥快、计工快、冬种快、分配快,3个省是指工作量省、灯油省、社务开支省,6个少是指偷懒少、病人少、功夫浪费少、损失少、矛盾少、误工少。
    [3]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水嘉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03。
    [3]1956年9月中旬,永嘉县委召开了有全县高级农业社社长、区乡领导干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多种经营会议,因到会人数较多,又称千人大会。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402。
    [2]《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87。
    [3]时任永嘉县主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
    [4]《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87。
    [5]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36-137.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含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09-110.
    [2]永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嘉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464。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具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434。
    [2][美]埃弗雷特·罗杰斯:《创新的扩散》,前言,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2。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序三,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21。
    [2]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江出版社,1998:57。
    [3]除注明外,相关资料来自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1]中共欧海县党史办,《一场震动全国的试验--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前后录》,第39页。
    [2]中共欧海县党史办,《一场震动全国的试验--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前后录》,第38页。
    [1]温金锁,《温州之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1988:134,
    [2]案卷6-2-62-8,农村工作办公室,《关于当前生产队规模情况及意见》,1963年5月4日第48页,金华市档案局。
    [3]案卷94-7-12-17,中共温州地委农工部,《当前人民公社经营管理上两条道路斗争问题及纠正情况》,1959年10月14日,温州市档案局。
    [1]案卷1-29-45,《县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和分生产队情况调查及纠正分队风总结》,1979年1月2日至1979年11月14日,第55-56页,义乌市档案局。
    [2]案卷1-29-45,《县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和分生产队情况调查及纠正分队风总结》,1979年1月2日至1979年11月14日,第84页,义乌市档案局。
    [3]案卷J007-14-34-46,《一个把旱地全部分配到户单干的生产队》,1962年3月,浙江省档案局。
    [1]案卷J007-13-27-46,《关于S县“土地分到户”、“包产到户”“包工到户”情况的检查报告》,1961年6月,浙江省档案局。
    [2]J007-13-29-13,《关于嵊县*潭公社曹婆塘生产大队的包产到户情况调查》,浙江省档案局。
    [3]案卷8-6-8-7,农委会,《关于潘二生产大队包工到户问题的调查报告》,温州市档案局。
    [1]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江出版社,1998:57。
    [2]案卷1-29-45,《县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和分生产队情况调查资料及纠正分队风总结》,1979:76,义乌市档案局.
    [3]案卷J007-13-27-46,浙江省委农工部,《关于嵊县“土地分到户”、“包产到户”、“包工到户”情况的检查报告》,浙江省档案局。
    [1]中共永赢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303。
    [2]案卷1-29-45,《县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和分生产队情况调查及纠正分队风总结》,1979年1月2日至1979年11月14日,第78页,义乌市档案局。
    [3]案卷1-29-45,《县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和分生产队情况调查及纠正分队风总结》,1979年1月2日至1979年11月14日,第55-56页,义乌档案局。
    [4]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274。
    [5]案卷1-29-45,《县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和分生产队情况调查及纠正分队风总结》,义乌档案局。
    [1]中共欧海县史办,《一场震动全国的试验--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前后录》,第40页。
    [2]案卷1-29-45,《县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和分生产队情况调查及纠正分队风总结》,义乌档案局。
    [3]案卷1-29-45,《县委关于当前农村工作和分生产队情况调查及纠正分队风总结》,义乌档案局。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13。
    [2]J00-13-27-46,浙江省委农工部,《关于S县“土地分到户”、“包产到户”、“包工到户”情况的检查报告》,浙江省档案局。
    [3]中共欧海县党史办,《一场震动全国的试验--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前后录》,第39页。
    [4]中共欧海县党史办,《一场震动全国的试验--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前后录》,第38页。
    [1]①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
    [2][德]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97:62。
    [1]J007-13-27-1,浙江省农工部,<关于包产到户的报告>,1961年,浙江省档案局。
    [2]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394.
    [3]1979年4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不许包产到户”改为“不要包产到户”,即“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在一定意义上,这个不大的修动可视为开口子。1980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通知指出: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货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可以包产到户,也可以包干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即《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肯定了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包产到户才正式被最高权力中心所吸纳合法化。
    [1]案卷1-14-26,《各区关于划分生产队问题的报告、登记表及县委的批复》,1962年,义乌县档案局。
    [2]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158。
    [3]杜润生,《包产到户:来自农民的制度创新》,载杨天石主编,《亲历者记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236。
    [4]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520。
    [5]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江出版社,1998:57。
    [1]中共水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98-99。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382。
    [1]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新中国商业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23。
    [1]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其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瞒产私分”》,载《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J021-7-30-4,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关于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几个政策问题的意见讨论稿》,浙江省档案局。
    [3]2006年8月对材料78岁老人徐氏的访谈。
    [1]当地称贩卖树木为背树。
    [2]06年8月27日对JGM、JGQ的访谈。
    [1]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37。
    [2]案卷6-2-61-11,《石桥公社后溪大队盲目开荒毁林种粮》,1962年,第98-99页,金华市档案局。
    [1]06年8月对汪师傅的访谈。现汪师傅为补鞋匠,56岁。
    [2]笔者的诸多亲戚朋友、左邻右舍、家人均有过上述贩卖、投机经历。
    [3]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96-197。
    [1]其实是两只竹箩,上面一头搁着装有针头线脑一类的玻璃匣,一头搁着铁皮制的糖盘,糖盘上放有经过发酵的又脆又粘的破皮糖。
    [2]浙江省义乌市土地志编委会,《义乌市土地志》,1997:122。
    [3]义乌县志编纂委员会:《义乌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06、87-86。
    [4]浙江省义乌市土地志编委会,《义乌市土地志》,1997:123;129。
    [5]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编,《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志》,1992:1。
    [6]浙江省义乌市土地志编委会,《义乌市土地志》,1997:123、272。
    [7]1968年入伍,1973年参加生产队劳动,1978年后一直在乡镇工作,并拥有一个家庭工厂。有关义乌材料若无注明,均来自2008年春节期间对阿丁的访谈。
    [1]有的地方称管理费。
    [2]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102。
    [3]卢福营/等著,《经验中国:村落的非农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3。
    [1]案卷113-3-112,义乌县廿三里人民公社委员会,《关于本社总结、制度、合同、调解、刑事判决等材料》,1975年1月至1975年12月,第110页,义乌市档案局。
    [2]案卷113-3-112,义乌县廿三里人民公社委员会,《关于本社总结、制度、合同、调解、刑事判决等材料》,1975年1月至1975年12月,第108页,义乌档案局。
    [1]永嘉县桥头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桥头镇记》,海洋出版社,1989:2。
    [2]温金锁,《温州之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2000:97。
    [3]卢福营,《个私业主主政的村庄治理--以浙江永康市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生博士学位论文,2006。
    [4]选择交副业金方式外出的话,生产队不分配口粮但交纳金相对少一些;若选择买工分方式外出的话生产队分给口粮相对高一些。至于交多少副业金,以及购买工分的标准由生产队社员讨论而定。
    [1]政协永嘉县文史编纂委员会,永嘉县档案馆编,《桥头镇纽扣市场》,1988:33。
    [2][美]詹姆斯·G·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5-6。
    [1]卢福营等著:《经验中国:村落的非农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2。
    [2]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 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39。
    [3]卢福营等著,《经验中国:村落的非农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4。
    [1]第一目标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国家工作人员。
    [2]义乌市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员会,《义乌市文史资料第十一辑》,第67页。
    [1]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17。
    [2]卢福营等著,《村落非农经济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8。
    [3]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248。
    [1]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 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178-179.
    [2]任杰、梁凌著,《中国政府与私人经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302。
    [1]义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文件,《关于支援生产队利用冬闲季节集体外出以小百货换取鸡毛什肥的通知》,载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文件材料汇编》(三),2005年。
    [2]杨守眷,《“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载《浙江日报》,1979年3月24日。
    [1]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新中国商业史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305。
    [2]卢福营/等著,《经验中国:村落的非农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8。
    [1]卢福营等著,《经验中国:村落的的非农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53。
    [2]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 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234。
    [1]孙樟宝:第一代小商品市场筹建时的工商行政管理所书记,时任城阳工商所任所长,是小商品市场所在地的基层工商所。
    [2]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35-36。
    [3]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一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4。
    [4]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3。
    [1]浙江省政协文史资科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4-26。
    [2]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编,《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志》,1992:15。
    [1]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39。
    [2]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39。
    [3]在义乌火车站曾没有一个打击资本主义的办公室,商贩采购的货物若被发现要被收走。1979年撤销义乌火车站检查站之外的所有检查站。义乌火车站放宽检查尺度。1980年11月,义乌县和各区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均全部撤销。参见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编.《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志》,1992:14-15。
    [4]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36。
    [1]金华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斛放思想,搞活管好小商品市场--关于开放义乌县稠城镇小商品市场的情况》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义件材料汇编》(三),2005:46。
    [2]金华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斛放思想,搞活管好小商品市场--关于开放义乌县稠城镇小商品市场的情况》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文件材料汇编》(三).2005:44-47。
    [3]金华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解放思想,搞活管好小商品市场--关于开放义乌县稠城镇小商品市场的情况》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文件材料汇编》(三),2005:45。
    [1]金华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解放思想,搞活管好小商品市场--关于开放义乌县稠城镇小商品市场的情况》,载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文件材料汇编》(三),2005:48。
    [2]金华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解放思想,搞活管好小商品市场--关于开放义乌县稠城镇小商品市场的情况》.载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文件材料汇编》(三),2005:48。
    [3]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义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7。
    [4]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
    [1]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义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3。
    [2]参见金华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解放思想,搞活管好小商品市场--关于开放义乌县稠城镇小商品市场的情况》,载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文件材料汇编》(三)。
    [1]除注明外,相关资料来自浙江人民出版社,《小商品 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县委书记澄清:农妇冯爱倩当时没拍桌了》,载《钱江晚报》,2008年3月5日。
    [2]所谓“提篮女”,是对将小商品放置在竹篮中没中沿街买卖的女小贩的简称。
    [1]1980年,义乌人均收入178 元。
    [1]案卷1-32,《县委办公室关于组织县、区、社书记、县机关部分负责人外出参观的通知及谢高华同志在参观全全成员会上的讲话》,1982年11月18日,第18页,义乌档案局。
    [2]毛光烈(曾任义乌市市长),《发挥土地优势,积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载义乌市档案馆:《义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件材料汇编》(1979-1993),2005:244。
    [3]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文件材料汇编》(三),2005:119。
    [1]金毅,《县委书记澄清:农妇冯爱倩当时没拍卓子》,载《钱江晚报》,2008年3月5日。
    [2]赵仲光,《兴商建县 振兴义乌》,中共义乌县委,载义乌市档案馆:《义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件材料汇编》(1979-1993),2005:230。
    [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6。
    [2][美]王国斌著,李伯重、连玲玲译,《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28。
    [3]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三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59-60。
    [1]宗寒:《中国所有制结构探析》,红旗出版社,1996:37-38。
    [2]《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 1988:1237。
    [1]《温州统计年鉴 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第21页。
    [2]周晓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9-293、101。
    [3]《国务院送阅件》,1989年12月28日,案卷20-202,温州档案局。
    [4]《温州统计年鉴 1986》,中国统计出版社,第62页。
    [1]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崛起》,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3。
    [2]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15。
    [3]胡明送,《永嘉县工业志》,1994:3。
    [4]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4。
    [5]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124。
    [6]杨海鹏、霍明磊,《温州“自费”改革的悲喜》,载《南方日报》,2001年7月19日。
    [1]杨海鹏、霍明磊,《温州“自费”改革的悲喜》,载《南方日报》,2001年7月19日。
    [2]史晋川、朱康对,《“温州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温州论坛》,2001年第5期。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温州柳市出现了许多专门从事各种专业性流通服务业务的专业户,其中从事目录服务、合同服务、产品推销等方面较为出色的有八位,号称“八大王”。1982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八大王”作为打击对象,除一人外逃外,其余七个被判刑关抻。
    [2]董朝才,《温州所有制结构及其发展导向》,载《温州之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8。
    [3]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经济格局--我们的做法和探索性意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1。
    [4]金辉、杨莉,《可怕的温州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49-50。
    [1]杨海鹏、霍明磊,《温州“自费”改革的悲喜》,载《南方日报》,2001年7月19日。
    [2]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等著,《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46。
    [3]当时,永嘉县是浙江的贫困县,人均不到2分8厘耕地,人多地少的矛盾特别突出,从而形成了桥头人劳力输出的传统和经商习惯。“桥头生意郎,挑担走四方”是当地流传很广的口头禅。长期的外出经商的实践,使他们找到了经商的门路,并在全国各地布下了经商的网络。
    [1]永嘉县桥头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桥头镇记》,海洋出版社,1989:102。
    [2]李丁富,《温州之谭--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理论火花》,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257。
    [1]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经济格局--我们的做法和探索性意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39。
    [2]郑达炯,《温州改革--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187-188。
    [3]案卷10-20-209,《对温州农村供销员的地位、作用、素质和政策的初步探讨》,温州市档案局。
    [1]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经济格局--我们的做法和探索性意见》,第41页。
    [2]潘善庚,《温州试验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14。
    [1]郑达炯,《温州改革--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178-179。
    [2]刘崇潘、刘扬,《整顿挂户经营之我见》,载《温州论坛》,1990年第4期。
    [3]潘善庚,《温州试验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14.
    [4]案卷9-20-211,李仁续、黄加劲,《农民经商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温州市农民购销员情况的调查》,温州市档案局。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124页。
    [1]案卷10-20-209,《对温州农村供销员的地位、作用、素质和政策的初步探讨》,温州市档案局。
    [1]案卷10-20-209,《对温州农村供销员的地位、作用、素质和政策的初步探讨》,温州市档案局。
    [2]案卷10-20-209,《对温州农村供销员的地位、作用、素质和政策的初步探讨》,温州市档案局。
    [1]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新华社温州支社编,《温州:全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1998:111。
    [2]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新华社温州支社编,《温州:全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1998:13。
    [3]罗涵先,《温州模式与市场经济--浙南农村小城镇调查》,温州市档案局。
    [4]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经济格局--我们的做法和探索性意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24。
    [5]李丁富,《温州之谭--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理论火花》,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45。
    [6]胡明送,《永嘉工业志》,1994:93。
    [1]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新华社温州支社编,《温州:全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1998:4。
    [2]潘善庚,《温州试验区》,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19。
    [1]李丁富,《温州之谭--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理论火花》,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43。
    [2]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新华社温州支社编,《温州:全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1998:20。
    [3]《高兴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载《江泽民文选》第二卷,2006:20。
    [1]中共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新华社温州支社编,《温州:全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1998:153。
    [2]参见《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1987年11月7日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发)。
    [3]李丁富,《创造奇迹的温州》,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383。
    [4]李丁富,《创造奇迹的温州》,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382。
    [1]《江泽民文选》 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6:20。
    [2]《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机构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152.
    [3]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151。
    [4]孙立平、郭于华以华北地区一个镇的定购粮的征收为例,发现权力行使者在行使正式行政权力时出现了非正式行使,并概括为正式权力的非正式行使。参见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载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2000:21。
    [1]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第一次在媒体上正式提出了“温州模式”的概念,并且把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发展的特点概括为:以生产小商品为主,靠农民供销员和农村集市购销搞活流通渠道,靠一大批能工巧匠和贸易能手开辟致富门路。费孝通(1986)把温州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概括为“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吴象(1986)则把温州经济的基本特色概括为“其基础是农民经营的家庭工业,其纽带是以农民购销员为骨干的专业市场,其依托是主要由农民集资兴建或发展起来的小城镇”,等等。参见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罗卫东等著,《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渐江大学出版社,2002:6。
    [2]肖力文,《温州之秘--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17。
    [3]李丁富,《温州之谭--改革开放实践中的理论火花》,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2。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66。
    [2]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3。
    [1]陆益龙,《户籍制度:控制与社会差别》,商务印书馆,2003:146。
    [1]参见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业社区的考察》,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桥头镇志编纂领导小组,《桥头镇志》,1989:34。
    [3]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36。
    [4]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194。
    [5]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93。
    [1]参见王春光,《社会流动基金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该书对“浙江村”的有详细的描述和分析,具体内容可参考此书。
    [2]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温州一个农业社区的考察》,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3]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35。
    [4]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36-38。
    [1]王春光,《社会流动基金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150。
    [2]刘传江、徐建玲,《民工潮与民工荒--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视角的经济学分析》,载《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2期。
    [1]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21-22、262。
    [2]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86。
    [3]周晓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26。
    [4]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255-259。
    [5]周晓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290。
    [1]《温州人的创业精神》,载1994年1月11日的《人民日报》第一版。
    [2]时宪民,《体制的突破--北京市西城区个体户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80。
    [3]余映丽 李进杰,《模式中国:经济突围与制度变迁的7个样板》,新华出版社,2002:129。
    [4]转引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50。
    [1]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146。
    [2]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的崛起》 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10。
    [3][法]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
    [1]《这座城该不该出现?--温州采访札记之二》,载《人民日报》,1988年6月22日。
    [2]郑达烔,《温州改革: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293。
    [3]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249。
    [1]朱康对,《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54。
    [2]朱康对,《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59。
    [1]朱康对,《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65。
    [2]董盟友,《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1988:156。
    [3]郑达烔,《温州改革: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293。
    [4]董盟友,《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1988:76。
    [5]国家工商局个体司:《个体工商业政策法规汇编》(二),经济科学出版社,1987:346。
    [1]董盟友,《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1988:7.
    [2]直营、成全、茂烈,《八颗印简化为一颗印》,载《浙南日报》1984年5月20日。
    [3]薛茂烈,《龙港镇发动群众集资建镇》,载《人民日报》 1985年1月2日。
    [1]董盟友,《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1988:66。
    [1][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22-23。
    [1]周晓虹,《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329。
    [2]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6。
    [3]朱康对,《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59。
    [1]卓勇良,《番薯、战争与企业家精神--也淡温州模式的成因及其困境》,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章敬平,《浙江发生了什么:转轨时期的民主生活》,东方出版社,2006:8。
    [1]苏国勋 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诸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19。
    [2]徐勇,《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瞒产私分”》,载《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3]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 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265。
    [4]《陈云文选》(一九四九-一九五六年),人民出版社 1995:207。
    [1]应小丽,《关于人民公社制度变迁动力和机制的探讨》,载《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4期。
    [1]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 1998:3。
    [2]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安例研究》 第1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2。
    [1]张曙光,《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第三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35。
    [2]《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人民出版社,1983:315。
    [1]文崇一、萧新煌主编,《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73。
    [1][以]S·N·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张旅平、沈原、陈育、迟刚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155-156。
    [2]刘忠权,《论制度事件--一种观念嵌入过程的考察》,《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3]杨念群、黄兴涛、毛丹,《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563。
    [4]哈耶克.自由秩序的原理(上)[M].北京:三联书店,1997:27。
    [5]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 A.阿尔钦 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71。
    [1]参见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美]R.科斯 A.阿尔钦 D.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84。
    [2]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江出版社,1998:57。
    [1]《论农产品的国家性建构及成效--国家整合视角下的“统购统销”与“瞒产私分”》,载《中共党史研究》,2008年第1期。
    [1]罗平汉:《农业合作化运动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75、342、331。
    [2]中共欧海县委党史办,《一场震动全国的试验--燎原社首创包产到户前后录》,第2页。
    [3]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36。
    [1]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编:《浙江省情》(1949-1984),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47。
    [2]义乌县志编纂委员会:《义乌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106、87-86。
    [1]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603。
    [2]转引[美]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27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741。
    [4]Max Weber,From Max Weber.Essays in Sociology,edited by H.H.Gerth&C.Wright Mill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p.280.
    转引自功国勋 著:《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84。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14。
    [2][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341。
    [3]党国印:《发展与冲突:一个理论假说与经验实证分析》,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4]《资本论》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1019。
    [5][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112。
    [1]冯俊:《浙东学派的基本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在浙东学派与中国实学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辞》,载《宁波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2]历昕明:《评陈亮的功利主义政治思想》,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07年。
    [3]潘起造,《浙东学派的经世之学和浙江区域文化中的务实精神》,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4]参见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林存阳,《浙东学派研究述略》,载《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91。
    [7]案卷J007-13-27-46,浙江省委农工部,《关于嵊县“土地分到户”、“包产到户”、“包工到户”情况的检查报告》,浙江省档案局。
    [8]从概念上讲“地方政府”包括,省、市、县、乡四级,其中县乡两级是直接与农民发生各种关系的最基层政府,本文侧重县、乡两级。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 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350。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毛泽东选集》 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江泽民文选》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编:《中国新时期农村的变革》(上、中、下),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年版
    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什的回顾》(上、下卷,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徐勇著,《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徐勇,《包产到户沉浮录》,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徐勇,《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厚安、徐勇主笔,《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版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南街、向高和方家泉村村治实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张厚安、徐勇、项继权等,《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卢福营等,《冲突与协调:乡村治理中的博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卢福营等,《经验中国:村落的非农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戴可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谢健、任柏强:《温州民营经济研究--透过民营经济看温州模式》,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版
    史晋川、全祥荣、赵伟、罗卫东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修订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方民生等,《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张曙光,《中国转型中的制度结构与变迁》,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版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王沪宁著,《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4年版
    苏国勋、刘小枫,《社会理论的诸理论》,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王凌著,《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版
    罗平汉,《“大锅饭”--公共食堂始末》,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朱康对,《来自底层的变革:龙港城市化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王春光,《社会流动和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唐力行,《国家、地方、民众的互动与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增订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6年版
    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张静,《身份认同研究:观念、态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景跃进,《政治空间的转换--制度变迁与技术操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李青主编,《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非公有经济的认识与政策》,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胡荣,《理性选择与制度实施》,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解力平等著,《浙江私营经济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马立诚著,《大突破:新中国私营经济风云录》,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年版
    马立诚、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戴洁天著,《燎原火种:1956年永嘉包产到户始末》,2002年版
    中共永嘉县委党史研究室、永嘉县农业局、永嘉县档案馆合编的《中国农村改革的源头--浙江省永嘉县包产到户的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吴象,《中国农村改革实录》,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黄平,《发现义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章敬平,《浙江发生了什么:转轨时期的民主生活》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金辉、杨莉,《可怕的温州人》,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林白、金国文、周益林、胡方松,《温州模式的理论探索》、《温州的崛起》、《温州对话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温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温州经济格局--我们的做法和探索性意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宋连生,《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5年版
    赵德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67-1984》,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
    何炳松,《浙东学派溯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编,《清华社会学评论》,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秦晖、苏文著,《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杨懋春著,张雄等译,《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框架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余映丽、李进杰,《模式中国:经济突围与制度变迁的7个样板》,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浙江省经济研究中心编:《浙江省情》(1949-1984),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浙江省政协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同忆》(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辑),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7年版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农村改革纪实》(浙江文史资料第六十二辑),浙江 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永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嘉县志》,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
    永嘉县桥头镇志编纂领导小组编,《桥头镇记》,海洋出版社,1989年版
    仙居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仙居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政协永嘉县文史编纂委员会编,永嘉县档案馆编,《桥头镇纽扣市场》。
    义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义乌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永康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永康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著,《新中国商业史稿》(1949-198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年版
    《温州统计年鉴 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小商品 大市场--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创业者回忆》,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编,《义乌市工商行政管理志》,1992年版
    义乌市档案局,《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发展文件材料汇编》(三),2005年版
    [法]托克维尔著,《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法]H·孟德拉斯(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博兰尼,《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黄树民、石佳音、廖立文译,台北市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
    白凯著,林枫译,《长江下游地区的地租、赋税与农民的反抗斗争》(1840-1950),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版
    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等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
    [美]巴林顿·摩尔著,拓夫、张东东等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赵力涛译,《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丹尼斯 C.缪勒,杨春学等译,《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以]S·N 艾森斯塔德著,张旅平、沈原、陈育、迟刚毅译,《现代化:抗拒与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美]马若孟著,史建运译:《中国农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美]贝克尔·加里·S著,王业宁等:《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美]黄宗智著,《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6年版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4年版
    [美]费正清、罗得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J·米格代尔著,李玉琪、袁宁译,《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金雁、卞悟,《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何高潮,《地主·农民·共产党:社会博弈论分析》,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美]威廉·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德]柯武钢、史漫飞,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美]周锡瑞,张俊义、王林译,《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费正清著,张沛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版
    [美]熊彼特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出版社,1979年版
    [美]彭慕兰著,史建运译,《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孔飞力著,陈兼、刘昶译,《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英]佩里·安德森:《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英]亚当·斯密,杨敬年译,《国富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泽林出版社,2003年版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曼瑟·奥尔森,苏长和、嵇飞译,《权力与繁荣》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美]安东尼·奥罗姆,张华青、何俊志、孙嘉明等译,《政治社会学导论》(第4版),上海 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韦伯作品集》Ⅳ: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Blecher,Marc,Shue,Vivienne,1996,Tethered Dee:Government and economy in a Chinese county,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Downs,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Harper;New York,1957.
    Huang Shun-Min,The Spiral Road: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Communist Party Leader,West view Press,1993.
    Pye,Lucian,1988,The Mandarin and The Cadre:China's Political Cultures,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hue,Vivienne,1988,The Reach of the State,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C.Scott,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Yale Univ,1986.
    D.B.Miller,Peasant and Politics:Grass Roots Reaction to Change in Asia.St.Martin 1979.
    Daniel Harrison Kulp,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The Sociology of familism.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ety,1925.
    Nee,Victor and Rebecca Mattheews,"Market transition and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1996,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Scott.J.C,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Yale University Press,197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