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书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同时又是中国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和洋务运动的开山人物,其书法也有相当的造诣,有大量相关的书法论述见于书信和日记之中,并且有大批墨迹传世。本文通过对曾国藩思想根源的探究,以此为突破口来研究曾国藩书法,将曾国藩书法放到大的社会背景、思想史背景、文化史背景中去观照,对曾国藩书法在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位置作客观而恰当的评价——曾国藩可以称得上是晚清帖学书法的改良者。
     晚清书法格局表现为:一方面,魏晋以来的二王帖学书法历经宋、元、明、清,逐渐偏离了帖学书法的道统,已经是日薄西山,行将朽木了。另一方面,乾嘉以来,出于考据学的需要,大量来自地下以及穷乡僻壤、边陲远关的书法资料层出不穷,经过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等人的倡导,终于酝酿形成了一股被称作是“碑学”的书法热潮,大大冲击了宋元以来的帖学传统。
     曾国藩一生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毕生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最终极的追求目标,不停止地探寻儒家思想的真谛,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具个性的“理学经世思想”。以“卫道”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从本阶级的利益出发,极力维护现有的封建政治制度和伦理秩序,思想上倾向于保守而不是破坏。曾国藩从儒家卫道思想根源出发,认为书法首先是实用性的,是“成教化,助人伦”的工具,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工具,在文艺思想上秉承儒家“致中和”、“致中庸”的审美标准:一方面表现为维护帖学传统,维护书法的秩序,矫正宋元明以来的帖学偏离书统的现象,从帖学内部出发,吸收唐代的楷书的法度、秩序、力量、气势,形成一种以阳刚为主,刚柔相济的书法风格;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对法度和秩序的过分依恋,导致了艺术性和创造力的不足,始终不能摆脱“馆阁体”的影响,没有形成对晚清帖学书法的超越。
     但是,这并不是说曾国藩书法在书法史上没有意义,恰恰相反,曾国藩书法思想在整个书法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秉承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体,书法为用。将书法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来教化民众,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目的。
     二,曾国藩书法思想以阳刚为主,刚柔相济,使他们合二为一,达到统一、和谐、自然,达到儒家审美理想的“致中庸”、“致中和”境界。赋予了书法辩证观更深刻的内容,丰富了中国传统书法辩证思想。
     三,“寓沉雄于静穆之中”、“合雄奇于淡远之中”的书法风格,反映了曾国藩对传统帖学书法的迷恋,对恢复魏晋书法道统的信心和决心。
     四,以曾国藩书法状态为视角考察晚清书坛,可以看到:晚清时代上层官僚书法和“馆阁体”,仍然在社会中占据主流位置,各种书法风格并存、并行的现实状况,从而澄清晚清书法史中对晚清书坛“碑学一统天下”的偏颇描述。
     另外,本文并不是单纯就书法论书法,注重在社会大的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背景下宏观分析曾国藩书法现象,从思想根源上寻找答案。首先认清曾国藩思想渊源,然后进一步将曾国藩书法放在整个中国书法史背景中观照,对曾国藩书法思想和书法风格作全面探究,在把握曾国藩理学经世思想基础上,对“曾国藩书法在近代书法史上的位置”这一问题,还历史时事一个本来的面目。给现当代书法创作和书法理论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填补中国晚清书法史的空白。
Zeng Guofan firstly is a well-known statesman, a great thinker and a famous writer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To him, calligraphy is a redundant matter. This thesis tries to perform a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of Zeng Guofan via the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his thought, and put his calligraphy into the large social background, id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o make an observation. Hence, a objective and appropriate judgment of the position of Zeng Guofan's calligraphy in Chinese modern calligraphy history-a guard of Tiexue calligraphy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situation of calligraphy in late Qing Dynasty is shown as:on the one hand, since Wei and Jin Dynasty, Wang Xizhi's and Wan Xianzhi's calligraphy had gone through Song, Yuan, Ming, Qing Dynasty and gradually deviated from Confucian Theory of Tiexue Calligraphy. By late Qing Dynasty, it had been about to disappear. On the other hand, since Qian Jia Reign, due to the need for textual research, a large amount of calligraphy materials from underground as well as remote and border areas emerged. Thanks to the advocacy of Ruan Yuan, Bao Shichen and Kang Youwei, it evolved to a calligraphy upsurge called Tablet Calligraphy, which greatly impacted the Tiexue tradition since Song Yuan Dynasty and was going to replace it.
     Zeng Guofan immersed himself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ll his life, and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Confucian Thoughts. He pursued the extreme goal of "self-cultivating, Regulating the family,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Unifying the world", constantly went after the essence of Confucian Thoughts, and formed the distinctive "Neo-Confucianism Practical Thoughts" in practice. Taking "Guarding the Confucianism" as the starting point, starting with the benefits of his own class, his thought tried its best to maintain the already-existing feudal political systems and moral orders, conservative but not destructive. Starting from the purpose of guarding the Confucianism, Zeng Guofan thought that calligraphy firstly should be practical, a tool to "promote education and help moralities", a tool to keep feudal dominating system. It took after the aesthetic standards of "guarding to harmony" "guarding to the doctrine of mean" in literary thoughts. On the one hand, it tried to protect traditional Tiexue, keep the calligraphy order, disabuse the deviation from orthodox Tiexue sinc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Starting with the inside of Tiexue, his thought absorbed the intrinsic measure, order, power, and momentum in regular scripts of Tang Dynasty, and formed a calligraphy style which gave priority to masculine and combined both firmness and flexibi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overdependence on intrinsic measures and order, it lacked artistry and creativity, and was not able to escape from the influence of Taige Style, failing to exceed the Tiexue calligraphy in Late Qing Dynasty.
     However, it doesn't mean that Zeng Guofan's calligraphy is meaningless in calligraphy history. On the contrary, his calligraphy thought means a lot in the whole calligraphy history.
     First, it takes after Confucian thought culture, Confucianism being the form while calligraphy being the practice. Calligraphy is taken as a means and way to cultivate the people, to achieve the ideal realm of peace and harmony, and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keeping the feudal managing system.
     Second, Zeng Guofan's calligraphy thought gives priority to masculine, and combines both firmness and flexibility, which amounts to unification, harmony and nature, and reach the realm of "Zhongyong" "Zhonghe" in Confucian aesthetic thought. It grants deeper and more colorful contents to calligraphy dialects.
     Third, the calligraphy style of "integrating majesty with tranquility" "combining grandeur with peace" mirrors Zeng Guofan's obsession with traditional Tixue calligraphy, and also reflects his confidence and determination to revive the calligraphy orthodox since Wei and Jin.
     Fourth, it can be observ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Zeng Guofan's calligraphy situation that in the calligraphy area the upper class bureaucratic calligraphy and tablet style in Late Qing Dynasty still took the dominant position, and various calligraphy styles co-existed and paralleled, which clarifies the partial description that tablet calligraphy took the absolute monopoly.
     Besides, this thesis does not restrict to the explanation of calligraphy. It also analyzes Zeng Guofan's calligraphy phenomenon under the macro social, cultural and thought background, and tries to search for the answer from the thought origin. It first provide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Zeng Guofan's thought origin, and then further put his calligraphy in a large calligraphy history, making a full exploration about his calligraphy thought and calligraphy style.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Zeng Guofan's Neo-Confucian Practical Thought, the thesis restores the true face of history on the question of the position of Zeng Guofan's calligraphy in modern calligraphy history, and provides reliable evidence to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alligraphy production and calligraphy theory research to make up the blank in calligraphy history of Late Qing Dynasty.
引文
1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2熊吕茂 肖高华:《近年来曾国藩研究综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29卷第1期。
    1欧阳兆熊金安清著,谢兴尧点校:《水窗春呓》,第17页,中华书局,1984年3月。
    2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40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3王潜刚:《清人书评》,《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第83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
    1《全集·家书一》,第35页。
    2黎庶昌:《曾国藩年谱》,第9页,岳麓书社,1986年6月。
    3史树青总主编:《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书画卷),第99页,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
    1“日内思作字之道,刚健、婀娜二者缺一不可。余既奉欧阳帅更、李北海、黄山谷三家以为刚健之宗,又当参以褚河南、董思白婀娜之致,庶为成体之书。”(《曾国藩全集·日记一》,第627页,岳麓书社,1987年7月。)
    2陈白羽:《曾国藩书论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1日。
    1《衡阳彭氏谱序》,《曾国藩全集·诗文》,第288页。(《曾国藩全集》全30册,岳麓书社1985年至1994年出版,以下简称《全集》。)
    2《大界墓表》,《全集·诗文》,第329——331页。
    1《大界墓表》,《全集·诗文》,第329——331页。
    2《全集·家书二》,第1066页。
    3《全集·家书二》,第1159页。
    4“余与沅弟论治家之道,一切以星冈公为法,大约有八个字诀。其四字即上年所称书、蔬、鱼、猪也,又四字则曰早、扫、考、宝。早者,起早也;扫者,扫屋也;考者,祖先祭祀,敬奉显考、王考、曾祖考,言考而妣可该也;宝者,亲族邻里,时时周旋,贺喜吊丧,问疾济急,星冈公常曰人待人无价之宝也。星冈公生平于此数端尤为认真。故余戏述为八字诀曰:书、蔬、鱼、猪、早、扫、考、宝也。”(《全集·家书一》,第536页。)
    5《大界墓表》,《全集·诗文》,第329——331页。
    1《全集·家书一》,第420页。
    2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798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5月。
    3《全集·家书一》,第532页。
    4《全集·家书一》,第536页。
    5《全集·家书一》,第102页。
    1《台洲墓表》,《全集·诗文》,第333页。
    2《台洲墓表》,《全集·诗文》,第331页。
    3《台洲墓表》,《全集·诗文》,第332页。
    4《全集·家书一》,第247248页。
    1左宗棠:《〈铜官感旧图〉序》(《左宗棠全集·家书诗文》,第270页,岳麓书社,1987年12月。)
    2《台洲墓表》,《全集·诗文》,第332页。
    1《台洲墓表》,《全集·诗文》,第332——333页。
    2《台洲墓表》,《全集·诗文》,第333页。
    3《全集·家书二》,第934页。
    4《全集·日记一》,第42页。
    1“中式后,更名国藩。”(黎庶昌:《曾国藩年谱》,第5页,岳麓书社,1986年6月。)
    2《全集·家书一》,第99页。
    3《全集·书信一》,第5页。
    1《全集·诗文》,第246——247页。
    2“于是有汉学、宋学之分,龂龂相角,非一朝矣。仆窃不自揆,谬欲兼取二者之长,见道既深且博,而为文复臻于无累,区区之心,不胜奢愿,譬若以文而负山,盲人而行万里也,亦可哂己。”(《全集·书信一》,《致刘容》,第7页。)
    3黎庶昌:《曾国藩年谱》,第7页,岳麓书社,1986年6月。
    1《全集·日记一》,第92页。
    2《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全集·诗文》,第442页。
    3《全集·家书一》,第55页。
    4《致刘蓉》,《全集·书信一》,第5——8页。
    1《复夏弢甫》,《全集·书信二》,第1576页。
    1《论语·雍也》(杨树达:《论语疏证》,第1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
    2《孟子·公孙丑章句下》(杨伯峻:《孟子译注》,第109页,中华书局,1960年。)
    3《答刘蓉》,《全集·书信一》,第21——22页。
    4《答冯卓怀》,《全集·书信一》,第67页。
    5《答刘蓉》,《全集·书信一》,第22页。
    6《备陈民间疾苦疏》,《全集·奏稿》第29——32页。
    1《论语·颜渊》(杨树达:《论语疏证》,第27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
    2《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杨们峻:《孟子译注》,第57页,中华书局,1960年。)
    3《笔记·礼》,《足本曾文正公全集·杂著卷二》,第1753页,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4《王船山遗书序》,《全集·诗文》第277278页。
    1“尝谓古人无所云经济之学、治世之术,一衷于礼而已。”(黎庶昌:《曾国藩年谱》,第12页,岳麓书社,1986年6月。)“盖古之学者,无所谓经世之术也,学礼焉而已。”(《孙芝房侍讲刍论序》,《全集·诗文》,第256页。)
    2“先王之道,所谓修己治人、经纬万汇者,何归乎?亦曰礼而已矣。”(《圣哲画像记》,《全集·诗文》,第250页。)
    3“义理与经济初无两术之可分,特其施功之序,详于体而略于用耳。”(《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全集·诗文》,第443页。)
    1孙过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2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43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马宗霍(18971976),文字学家。原名水坤,别署霎岳楼,晚号霎岳老人。湖南衡阳人。善书法,自成一体。自幼酷爱书法,十三岁入衡阳“船山书院”受业于王湘绮。二十年代拜章太炎为师,为入室弟子,后执教于上海同济大学等校,并从曾熙学书法,与李瑞清等人相过从,切磋书艺画理。其时书论汇编为《书林藻鉴》《书林纪事》行世。)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54——75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300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300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经过王阳明及其后学对固有意识形态的瓦解,明代后期思想渐趋多元走向,士人中间已经想法多异。除了在官方的考试制度上、在公众场合的仪式性话语中,理学原则还在约束人们的表述之外,各种思想话语都已经走到了极致,甚至将到互相冲突的边缘。”(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382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袁宏道著,钱伯城笺校:《袁宏道集笺校》,第7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1徐渭:《文长论书》(潘运告:《明代书论》,第276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323页,L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梁巘:《承晋斋积闻录》(王伯敏任道斌胡小伟主编:《书学集成·清》,第269页,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
    1张宗祥:《书学源流论》,《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第88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
    2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189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3“明人无不能行书者,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乃至海刚峰之强项,其笔法奇矫亦可观。”(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行草第二十五》,《历代书法论文选》,第86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4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190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5“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宋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动曰:某学米,某学蔡。又溯而上之曰:某虞、某柳、某欧。予此道将五十年,辄强项不肯屈服。”(王铎:《临(淳化阁帖)跋》)
    6《艺林名著从刊》——秦祖永:《桐阴论画》,第9页,中国书店,1983年3月。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第324——325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1“国朝书法凡有四变,康、雍之世,专仿香光;乾隆之代,竞讲子昂;率更贵盛于嘉、道之间;北碑萌芽于咸、同之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第四》,《历代书法论文选》,第86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国朝之帖学,荟萃于得天、石庵,然已远逊明人,况其它乎!”(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5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沙孟海论书丛稿》,第2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3月。
    2欧阳兆熊金安清著,谢兴尧点校:《水窗春呓》,第44页,中华书局,1984年3月。
    3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十一,华人德主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第54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1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卷十一,华人德主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第542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2《全集·家书二》,第934页。
    3《全集·家书一》,第54页。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5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尊碑第二》,《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5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苏轼:《苏氏易传·说卦传》
    2《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3王安石:《洪范传》
    4张载:《正蒙·太和篇》
    5《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一卷
    6《河南程氏遗书》第十卷
    7《答刘蓉》,《全集·书信一》,第20页。
    1蔡邕:《九势》,《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2虞世南:《笔髓论》,《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1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3刘熙载:《艺概》,《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1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全集·家书一》,第35页。
    2《全集·日记三》,第936页。
    1《全集·日记一》,第475页。
    2《全集·日记一》,第595页。
    3《全集·日记一》,第638页。
    4《全集·日记二》,第1915页。
    5《全集·日记一》,第595页。
    1《全集·日记一》,第632页。
    2《全集·日记一》,第672页。
    1《全集·日记二》,第1199页。
    1项穆:《书法雅言·中和》,《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26——52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全集·家书一》,第54页。
    2《全集·家书二》,第1292页。
    3《全集·日记二》,第1015页。
    4《全集·家书一》,第540页。
    5《全集·日记一》,第632页。
    6《全集·家书一》,第80页。
    1《全集·家书一》,第35页。
    2《礼记·乐记》(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第46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2月。)
    3魏文帝撰,孙冯翼辑:《典论》,第1页,中华书局,1985年。
    4《全集·日记二》,第1310页。
    1《全集·日记二》,第950页。
    2《全集·家书一》,第54页。
    3《全集·家书一》,第629页。
    4《全集·日记一》,第699页。
    5《孟子·公孙丑章句上》(杨伯峻:《孟子译注》,第62页,中华书局,1960年1月。)
    1《全集·家书二》,第827页。
    1“树堂近来好作隶书,笔力劲健,但乏名贵之气……。”(《全集·日记一》,第561页。)
    2《复郭崑焘》,《全集·书信二》,第1331页。
    1《全集·日记一》,第661页。
    1欧阳兆熊金安清著,谢兴尧点校:《水窗春呓》,第17页,中华书局,1984年3月。
    2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40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3王潜刚:《清人书评》,《历代论文选续编》,第83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
    4“……识得欧字意思,知颜柳之硬,褚欧之瘦,学书者不可不领略也。”(《全集·日记一》,第19页。)
    1“写唐诩庭寿屏,福青缎写黄字,字学柳诚悬,参以王大令、董香光笔意,结构甚紧,笔下飒爽雅健,甚自许也。”(《全集·日记一》,第13页。)
    2“颜字不宜写白摺,男拟改临褚、柳。”(《全集·家书一》,第12页。)
    3“二月以来,日日习字,深有长进。男亦常习小楷,以为明年考差之具。近来改临智永《千字文》帖,不复临颜、柳二家帖,以不合时宜故也。”(《全集·家书一》,第21页。)
    4华人德主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第530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体变第四》,《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77——77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2黎庶昌:《曾国藩年谱》,第5页,岳麓书社,1986年6月。
    1《全集·家书一》,第472页。
    2“生平欲将柳诚悬、赵子昂两家合为一炉,亦为间架欠工夫,有志莫遂。”(《全集·家书一》,第468页。)
    3《全集·日记一》,第475页。
    4《全集·书信一》,第20页。
    1《全集·书信二》,第934页。
    2《全集·日记一》,第672页。
    1“文正一生凡三变。书字初学柳诚悬,中年学黄山谷,晚年学李北海,而参以刘石庵,故挺健之中,愈饶妩媚。”(欧阳兆熊金安清著,谢兴尧点校:《水窗春呓》,第17页,中华书局,1984年3月。)
    2“文正德业,三代后一人,传世无俟于书。顾平生于书,博习穷撢,未尝稍懈。每欲合刚健婀娜以成体,然秉性凝重,笔亦随之,故终以刚健胜,至其气骨之厚,血肉之润,则衡岳之崔嵬,洞庭之溔漫,盖钟灵于山水者深矣。”(马宗霍:《霎岳楼笔谈》,《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40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3欧阳兆熊金安清著,谢兴尧点校:《水窗春呓》,第17页,中华书局,1984年3月。
    4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40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5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240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6黎庶昌:《曾国藩年谱》,第9页,岳麓书社,1986年6月。
    1《全集·日记一》,第19页。
    2《全集·家书二》,第1237页。
    3《全集·日记一》,第13页。
    1《全集·家书一》,第494页。
    2《全集·日记三》,第1431页。
    3《全集·家书一》,第565页。
    1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2李世民:《笔法诀》,《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18——11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3祝嘉选辑:《书学格言·李阳冰翰林秘论》,第30——31页,成都古籍书店复印,1983年8月。
    4祝嘉选辑:《书学格言·包世臣艺舟双楫》,第46页,成都古籍书店复印,1983年8月。
    1“董宗伯云王右军如龙,李北海如象;不如云王右军如凤,李北海如俊鹰。”(冯班:《钝吟书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5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2“北海如熊肥而更捷。”(包世臣:《艺舟双楫·历下笔谭》,《历代书法论文选》,第65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3刘熙载:《艺概》,《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0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4《全集·日记二》,第1197页。
    1“四十八岁以后,习李北海《岳麓寺碑》,略有进境,然业历八年之久,临摹已过千纸。”(《全集·家书二》,第1237页。)
    2“新得李北海《灵岩寺碑颂》,石在长清,东平州所送,用油纸摹写一叶。”(《全集·日记二》,第1257页。)
    3项穆:《书法雅言》,《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2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4虞集:《道园学古录》,《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第22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
    1冯班:《钝吟书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55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2冯班:《钝吟书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57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3《全集·家书一》,第472页。
    4《全集·家书二》,第1243页。
    5《全集·家书二》,第1310页。
    1赵孟頫:《松雪斋书论》,《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第17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
    2赵孟頫:《松雪斋书论》,《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第179——18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
    3《全集·家书一》,第494页。
    4“余近日常写大字,渐有长进,而不甚贯气,盖缘结体之际不能字字一律。如或上松下紧,或上紧下松,或左大右小,右大左小。均须始终一律,乃成体段,余字取势,本系左大右小,而不能一律,故恒无所成。”(《全集·口记一》,第390页。)
    5“余往年在京深以学书为意,苦思力学,几于困心横虑,但胸中有字,手下无字。近岁在军,不甚思索,但每日笔不停挥,除写字及办公事外,尚习字一张,不甚间断,专从间架上用心,而笔意笔力与之俱进,十年前胸中之字,今竟能达于捥(腕)下,可见思与学不可偏废。”(《全集·日记一》,第593页。)
    6刘恒著:《中国书法史·清代卷》,第12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1“写唐诩庭寿屏,福青缎写黄字,字学柳诚悬,参以王大令、董香光笔意,结构甚紧,笔下飒爽雅健,甚自许也。”(《全集·日记一》,第13页。)
    2《全集·日记二》,第878页。
    3《全集·日记二》,第878页。
    4《全集·日记二》,第1121页。
    5《全集·日记三》,第1445页。
    1《全集·日记一》,第594页。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第85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3“……日内思作字之道,刚健、婀娜二者缺一不可。余既奉欧阳帅更、李北海、黄山谷三家,以为刚健之宗,又当参以褚河南、董思白婀娜之致,庶为成体之书。”(《全集·日记一》,第672页。)
    4“思作书之道:寓沉雄于静穆之中,乃有深味。雄字须有长剑快戟,龙拿虎踞之象,锋铓森森,不可逼视者为正宗;不得以剑拔弩张四字相鄙,作一种乡愿字,名为含蓄深厚,举之无举,刺之无刺,终身无入处也。作古文、古诗亦然,做人之道亦然,治军亦然。”(《全集·日记一》,第595页。)
    1《全集·日记一》,第616页。
    1“始浩父峤之善书,以法授浩,益工。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100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2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第101页,文物出版社,1984年5月。
    3《全集·日记一》,第613页。
    4王澍:《竹云题跋》,《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第62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8月。
    5《全集·家书一》,第418页。
    1周星莲:《临池管见》,《历代书法论文选》,第720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徐浩:《论书》,《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7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2董其昌语,转引自欧阳中石等主编《书法教程》,第3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1《全集·日记二》,第789页。
    2《全集·日记二》,第716页。
    3《全集·日记三》,第1439页。
    1《全集·家书二》,第1325页。
    2“黎寿民送手卷,系刘石庵、翁覃溪二公乾隆四十八年在顺天围中所写,各临《兰亭》一本,又书诗跋甚多。余以其物尤,可珍贵璧之。……阅至傍夕,不忍释手。”(《全集·日记一》,第540页。)
    3“又去年托小岑卖得刘石庵小横幅,已取回否?此幅极佳,余笃好之,曾交银十两,尔取回为要。”(《全集·家书一》,第491页。)
    4“朱尧阶每年赠谷四十石,受惠太多,恐难为报,今年必当辞却。小斗四十石不过值钱四十千……。”(《全集·家书一》,第128页。)
    5《全集·书信九》,第6714页。
    1《全集·日记一》,第637页。
    2《全集·日记三》,第1539页。
    3“……夜思作书之法,刘石庵善用偃笔,郑板桥善用蹲笔,王梦楼善用缩笔,惟努笔近人无善用者,古人惟米元章最擅胜场。吾当如此自极其思耳。”(《全集·日记一》,第584页。)
    4《全集·日记一》,第634页。
    5“……前日写一扁,本日悬挂,乃甚不称意,盖三字中,两字作竖势,一字作横势,不能自成一律也。因悟作字之道,全以笔阵为主,若直以取势,横以出力,当少胜矣。”(《全集·日记二》,第720页。)
    6《全集·日记二》,第1258页。
    1“因余作字不专师一家,终无所成,定以后楷书学虞、刘、李、王,取横势,以求自然之致,利在稍肥;行书学欧、张、黄、郑,取直势,以尽睨视之态,利在稍瘦。二者兼营并进,庶有归于一条鞭之时。”(《全集·日记二》,第1298页。)
    2《全集·日记一》,第632页。
    1 “……阅段《说文》六叶。”(《全集·日记二》,第1059页。)
    2“旋阅段茂堂《六书音韵表》。……又阅孔(?)轩《诗声类》、王怀祖《古音廿一部》。”(《全集·日记三),第1668页。)
    3“……阅《说文》八叶,核科房批稿。……夜涉猎《小学绀珠》,将应办之公牍阁置未办。”(《全集·日记二》,第1106页。)
    1“……阅钱莘楣先生《声类》一书。此书分《释诂》、《释言》、《释训》、《释语》、《释天》、《释地》、《名号之异》等目,皆因声得义者,足见古人先有声音,后有文字。余前有意为是书而未果。钱氏此书亦未成之书,故未编入《潜揅堂丛书》中。又阅江氏《古韵标准》,黄氏《南雷文定》,皆《粤雅从书》中本也。”(《全集·日记二》,第849页。)
    2“……旋阅桂未谷《说文义证》。久闻此书,不得一见,本日,刘伯山自扬州取来借观也。”(《全集·日记二》,第1018页。)
    3“拟作《苗先路墓志铭》,因将渠所著《说文声订》、《说文声读表》、《毛诗韵订》、《建首字读》等书细阅一过,摘抄少许,以便采择入文。……又阅苗君所著《集韵经存》、《说文声读考》二种,皆未刻者。又阅苗君所刻诗片。傍夕小睡。夜阅顾氏《音学五书》,审其与苗君异同之处,摘录一二,以备采摭。”(《全集·日记三》,第1667页。)
    4“阅安邱王筠篆友所著《说文释例》、《说文句读》二种,友人新送之书也。”(《全集·日记三》,第1697页。)
    1《加庄受棋片》,《全集·书信二》,第1166页。
    2“与邓守之论篆隶之法。”(《全集·日记二》,第732页。)
    3“观所藏邓完白墨迹。傍夕观雪琴、守之作书数幅。”(《全集·日记二》,第1126页。)
    4《全集·日记一》,第334页。
    5《全集·日记一》,第350页。
    6《全集·日记二》,第731页。
    1“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章务检而便。”孙过庭:《书谱》,《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6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龚自珍:《明良论四》,转引自张越著:《中国清代思想史》,第180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
    2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8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下卷,第334页,人民出版社,2001年。
    2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6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1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第2628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2《书学案小识后》,《全集·诗文》,第166页。
    1《默觚下·治篇一》,《魏源集》上册,第36页,中华书局,1976年3月。
    2《答刘蓉》,《全集·书信一》,第21——22页。
    3《答刘蓉》,《全集·书信一》,第22页。
    4“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有与责焉者也。”(《原才》,《全集·诗文》,第182页。)
    1《易·系辞上》(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第283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2月。)
    2《四部丛刊续编(四九)·张子语录》,上海书店,1984年12月。
    1《应诏陈言疏》,《全集·奏稿一》,第7页。
    2黎庶昌:《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6页。
    3《求阙斋日记类钞》卷上,光绪二年刻本,第50页。
    4《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全集·诗文》,第443页。
    5沈源深:《劝学浅语》,光绪二十六年求实书院刻本,第15页。
    6夏炯:《乾隆以后诸君学术论》,《夏仲子集》卷一,咸丰五年刻本,第9页。
    1中国近代史资料从刊:《戊戌变法》(一),《采西学议》,第28页。
    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设学》,第226页。
    1李立峰:《悲凉绝唱——关于晚清改革的历史沉思》,第85页,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
    1转引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352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礼记·乐记》(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第458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2月。
    3张怀瓘:《文字论》,《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0820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项穆:《书法雅言·书统》,《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1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2项穆:《书法雅言·书统》,《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1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3项穆:《书法雅言·古今》,《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1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4《全集·日记一》,第400页。
    5《全集·日记一》,第661页。
    6《全集·家书一》,第131页。
    7《全集·日记一》,第672页。
    1《全集·日记一》,第623页。
    2《全集·日记一》,第673页。
    3《全集·日记一》,第616页。
    4《全集·家书一》,第472页。
    5项穆:《书法雅言·书统》,《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12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1赵壹:《非草书》,《历代书法论文选》,第2——3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10月。
    2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全集·家书一》,第418419页。
    1祝嘉:《书学史·第十五章清朝之书学》,成都古籍书店复制,1984年8月。
    1祝嘉:《书学史》,第322页,成都古籍书店复制,1984年8月。
    1. 《曾国藩全集》(全30册),岳麓书社,1985年——1994年。
    2. 《足本曾文正公全集》(18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3.汪世荣编:《曾国藩未刊信稿》,中华书局,1959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资料室编:《曾国藩未刊往来函稿》,岳麓书社,1986年。
    5.黎庶昌撰,梅季标点:《曾国藩年谱》,岳麓书社,1986年。
    6.赵尔巽等:《清史稿·卷四百五列传一百九十二曾国藩》,中华书局,1977年。
    7.施忠连主编:《四书五经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12月。
    8.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
    9.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
    10.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11.崔尔平选编:《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
    12.崔尔平选编点校:《明清书法论文选》,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13.潘运告:《明代书论》,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
    14.王伯敏任道斌胡小伟主编:《书学集成·清》,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6月。
    15.华人德主编:《历代笔记书论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16.欧阳兆雄 金安清著,谢兴尧点校:《水窗春呓》,中华书局,1984年。
    17.马宗霍:《书林藻鉴书林记事》,文物出版社,2003年。
    18.李立峰:《悲凉绝唱:关于晚清改革的历史沉思》,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
    19.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4月。
    20.蒋星德:《曾国藩之生平及其事业(1811—1872)》,商务印书馆,1935年。
    21.蒋星德:《曾国藩全传》,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7月。
    22.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北京:华文出版社,2003年1月。
    23.朱东安:《曾国藩幕府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24.朱东安:《曾国藩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25.唐浩明:《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岳麓书社,2002年9月。
    26.梁绍辉:《曾国藩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7.易孟醇:《曾国藩传》,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28.成晓军:《名人评曾公》,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29.成晓军:《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湖南出版社,1991年。
    30.成晓军:《曾国藩家族》,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
    31.徐泰来 罗绍志主编:《学者笔下的曾国藩》,岳麓书社,1997年。
    32.罗绍志 田树德著:《曾国藩家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33.罗益群:《曾国藩读书记》,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
    34.李鼎芳:《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岳麓书社,1985年。
    35.(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
    36.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6月。
    37.范文澜 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38.中国历史博物馆编:《中国近代史参考图录》(合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3月。
    39.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市中国书店出版,1985年3月。
    40.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1986年。
    4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42.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43.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44.张岱年:《文化与哲学》,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5.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三联书店,2007年1月。
    46.祝嘉:《书学史》,成都古籍书店复制,1984年8月。
    47.沙孟海:《沙孟海论书丛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3月。
    48.熊秉明:《中国书法理论体系》,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49.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50.徐利明:《中国书法风格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1月。
    51.陈方既 雷志雄著:《书法美学思想史》,河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3月。
    52.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
    53.(日)真田但马 宇野雪村著,瀛生 吴绪彬译:《中国书法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9月。
    54.(日)中田勇次郎著,卢永磷译:《中国书法理论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55.翰札菁华——《曾国藩手札》,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6月。
    56.卢辅圣主编:《近现代书画家款印综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12月。
    57.《清代名人书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58.王迪诹 严宝善编辑:《清代名人信稿》,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59.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7月。
    60.沙孟海:《中国书法史图录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
    61.刘正成主编:《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出版社。
    62.刘九庵著:《宋元明清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1月。
    63.《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文物出版社,1995年。
    64.《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选集续》,文物出版社,1999年。
    65.徐建融:《清代书画鉴定与艺术市场》,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10月。
    66.史树青总主编:《中国艺术品收藏鉴赏百科全书》(书画卷),北京出版社,2005年5月。
    67.徐建融:《清代书画鉴定与艺术市场》,上海书店,1996年10月。
    68.梁披云主编:《中国书法大辞典》,香港书谱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1月。
    69.吴(羊文)木 胡文虎著:《中国古代书法家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70.徐中舒主编:《甲骨文字典》,第798页,四川辞书出版社,1985年5月。
    1.陈白羽:《曾国藩书学观》,《曾国藩研究导报》,第12期。
    2.李潺:《曾国藩的书论与书法》,《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3.叶康宁:《寓圆润于秀劲合雄奇于淡远——曾国藩书法浅论》,《收藏界》,2006年11月,总第59期。
    4.饶怀民 王晓天:《曾国藩研究述评》,《湖南师范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第5期。
    5.熊吕茂 肖高华:《近年来曾国藩研究综述》,《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月,第29卷第1期。
    6. 《思想与文化》第1辑,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7.王澧华:《似花还非花 曾国藩文献与曾国藩研究》,《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32卷第4期,1999年8月。
    8. 肖高华:《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兼容并蓄性》,《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1期,2007年2月。
    9. 肖高华:《曾国藩文化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12月,第4卷第4期。
    10.成晓军:《近十年来曾国藩研究述评》,《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第7期,总第531期。
    11.成晓军 彭小舟:《清代理学经世派的文化宣言》,《社会科学辑刊》,2001年第1期,总第132期。
    12.李先国:《王船山与曾国藩:不同文化冲突中的处世选择》,《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24卷第2期,2003年4月。
    13.范大平:《曾国藩文化思想研究四题》,《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第1期,2008年2月。
    14.王兴国:《曾国藩在近代思想史上的三个贡献》,《求索》1996年第2期。
    15.李和山:《曾国藩对姚鼐学术思想、古文理论的改造与创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1期。
    16.赵炎才:《曾国藩的道德救世思想》,《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3期,2005年9月。
    17.程志华:《晚清理学狭小范域的丰富和拓展》,《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18.韩立君:《试论曾国藩的理学经世思想》,《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19.龙建春:《曾国藩文气鉴赏论》,《娄底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总第52 期。
    1.陈白羽:《曾国藩书论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1日。
    2. 肖高华:《曾国藩文化思想与中国近代化》,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1月1日。
    3.马琳:《简论明清时期主要书法美学思想的逻辑发展》,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5月6日。
    4.罗海云:《曾国藩经世致用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4月1日。
    5.王景来:《晚明浪漫主义书风郄视》,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