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六朝四百年间,琅邪颜氏冠冕不断,在正史中有传的人物有颜含、颜延之、颜之推,正史附传的有颜斐、颜盛、颜师伯、颜竣、颜见远等数十位颜氏人物。这个家族重视总结家族发展的规律,并重视对家族文化的传承,如颜含有“靖侯家规”,颜延之有《庭诰》,颜之推有《颜氏家训》,这些基本文献是研究这个家族文化观念及其门风家学最有说服力的资料。琅邪颜氏祖先可以上溯到先秦的圣贤,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探讨其发展与衰落对于探索先秦儒学的发展衍变较有意义。
     本文主要以史为线索,挖掘并梳理颜氏家族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轨迹,综论颜氏家族在文化上的贡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颜含、颜延之、颜之推三个重要人物为关键点进行以点带面的考察,试图寻找这个家族在四百年间发展的规律所在,并试图寻找其与先秦以来颜氏之儒的关系。最后结合国权、族势挖掘颜氏门风转向之内缘与时局变迁之外缘的关系,藉以考述琅邪颜氏在六朝的发展及内在机理。
     绪论主要介绍近年来中古家族文化研究的现状,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的贯通式的综合研究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进一步阐述了论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主要考察颜氏的得姓及颜回与颜氏家族的关系,梳理了秦汉颜氏人物的世系发展,并探讨颜氏自先秦至两汉之后的发展过程及其家学门风得到怎样的变化,认为东汉以后的颜氏家族已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家族文化。
     第二章探讨魏晋时期颜氏家族文化的变迁。梳理了曹魏及西晋时期颜氏家族的发展概况,并对汉末魏初的两位重要人物颜斐、颜盛的事迹进行考辨,认为随着颜氏主体家族由鲁郡迁至琅邪,家族文化逐渐形成代传恭孝的特色。
     第三章总体考察东晋及南朝之颜氏家族概况。重点研究了南迁颜氏家族的领袖颜含的仕宦经历和言行,颜含所接受的家族文化影响以及他对颜氏家族文化的影响等。还考察了南朝宋、齐、梁时期颜氏家族的仕宦、交游与婚姻,重点分析了这个才学富赡的文化世家在儒、玄、道、佛及艺术等领域的成就。针对这一时期兴起的父子相继的家族文化现象进行考论,认为颜氏家族在修身齐家的基础上有着志于治平的理想和功业。
     第四章主要研究刘宋时期颜氏家族代表人物颜延之。考察了颜延之的仕宦与交游,重点探讨颜延之对家族文化的贡献,分析了他的家族观、亲情观和子孙教育观。颜延之作为元嘉三大家之一,对当时及后来的文坛有着重要影响,其文学成就与其家族文化之间也有着直接关系。本章还论述了颜延之的经学与佛学成就。
     第五章主要考察颜氏家族在梁末进入北朝政权之后的发展概况。论述了家族北上后的生活面貌、家族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颜氏家族的仕宦与交游以及北朝文化背景对颜氏家族的影响等。颜氏家族的家风家学表现在三大方面:一、家风由不尚仕宦到开放趋世;二、家学由重儒敦经到兼容并蓄;三、文风由华美走向质实。进入北朝的颜氏家族人物主要有两位颜之仪和颜之推。本章介绍了颜之仪的仕宦和文化行迹,他忠于职守,秉持儒学,在北朝取得了卓著的文化成就。
     第六章主要研究颜之推与《颜氏家训》,重点考察了颜之推的人生与心路历程。结合着颜之推的行迹,考察他在南朝湘东王文学集团及在北齐文林馆中所作的文化贡献。对于《颜氏家训》的研究主要侧重其子书性质的辨析。颜之推在这一著作中表达了务先王之道、绍家世之业的家族观念,积极维护家族的生存与发展并追求在社会上的价值实现。颜之推文学创作成就卓著,推崇经世致用的文学主张反映了家族文化的印迹。
     第七章以颜氏家族为例,剖析侨姓士族在南朝与当地文化的互动,部分侨姓士族北上后对北朝地域文化的影响。颜氏家族的两位代表颜之推和颜之仪分别对关陇和河朔文化作出了显著贡献。南来士族的文化参与对于周隋以降的文学振兴意义重大。
     结论指出,琅邪颜氏家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呈现出鲜明的家族文化,即秉持儒学,重视家风家学的传承,不同时期的三位家族代表人物都留下了家族训诫文字,对家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颜氏家族在南迁北上的过程中与其他一些重要文化家族一起为周隋以降的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本文创新点集中于以下几点:
     第一,颜含研究。颜含率族随晋南迁在家族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自此以后琅邪颜氏在社会地位与文化地位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学界对这个人关注不多,至今没有专文论及颜含。本文通过正史传记及碑文和谱牒材料对颜含进行了生平、思想、仕宦、政治主张、家族影响等全方位的研究,揭示了他在家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第二,颜延之《庭诰》研究。历来对颜延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文学成就上,而对其家族教育作品《庭诰》尚无专门的研究。本文从《庭诰》文本出发,对其中包含的家族教育内容进行分析,总结了颜延之的家族观念,并试图挖掘家族文化对其文学文化成就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关于颜之推研究。本文初步检索了颜之推所读书目,并进而考察颜之推的基本知识结构与理论层次。对《颜氏家训》的研究着力于从颜之推的家族观念出发寻找对颜之推发生作用的家族文化的线索。特别是运用文本细读法对其赋作《观我生赋》进行分析论述,阐明他对于华夏文明的执著,再一次证明了家族中原有的儒学正统思想的传承。本部分还从诗、赋、文、小说各体成就结合其独特的文学理论进行分析,进一步确立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In the nearly four hundred years historical process of Wei Jin and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there emerged Dozens of characters coming from the Yan’s clan of Langya County constantly and were recorded in historical biographies,Yan Han,Yan Yanzhi,Yan Zhitui,and others. Summary on this clan attention to development of clan law,and focus on the clan culture heritage,for example,Jing Hou Jiagui,Ting Gao,Yan’s Family,which is to examine the concept of clan,cultural and family-family principle basic documents of the clan,as well as most convincing information for the clan research. Langya Yan’s ancestry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pre-Qin after the Saint,more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origins,explore its evolution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s helpful.
     This paper mainly carding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of Yan’s clan in Han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period,comprehensive on the Yan’s clan in culture of contribution,on literature creation of effect,to Yan Han,and Yan Yanzhi’s,and Yan Zhitui push three an important character for key points of investigation. Final combining,Yan's clan principle mining potential shift within the margin of the right outer edge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changes and the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with a view to development of textual Langya Yan in the six dynasties and the internal mechanism.
     Introduction focuses on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pointing out this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and ideas.
     ChapterⅠmainly visit the clan relationship of Yan Hui and surname of Langya Yan. Combed the Qin and Han Yan's character’s development,and explored Yan after since the pre-Qin to the Han dynasty after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ange of their clan principle,this chapter point out the rest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clan has formed a unique clan culture.
     ChapterⅡstudy on changes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culture of Yan’s clan.Mainly visit the two important figures Yan Fei,Yan Cheng textual,considered as subject clan consists of Lujun Yan moved to Langya Yan,the clan’s culture evolving focused on the GongXiao.
     ChapterⅢtotal visits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and southern yan’s clan profiles. Key research across Yan Han’s words and deeds. Also inspected Yan’s clan with the friendship and marriage,focused analysis of the learning support of culture-rich clan of Confucianism and Taoism,metaphysical and Buddhism and the arts and other fields.For this period the rise of the parent-child clan cultural phenomena on the succession.
     Chapter fourth major study of Yan Yanzhi’s family in the Liu Song dynasty period.Visited Yan Yanzhi’s official and friends,focusing on Yan Yanzhi’s contribution to the family culture.Yan Yanzhi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it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lso has a direct relationship with his family culture.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Yan Yanzhi’s achievement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The fifth chapter survey of development of Yan’s clan after it reaches the Northern dynasty. Discusses family after the north face of life,family and cultural relations with the local culture;Yan’s be an official of the family and friends,as well as Northern dynasty cultural background Yan’s clan influence and so on.Yan’s clan tradition family of summarized in three main areas:first,the tradition is not to be an official opening,and second,by the family inclusive;three,style from gorgeous to quality practice. This chapter describes Yan Zhiyi,thought he concept of devotion to duty,family and country. In short,in the Northern dynasty Yan’s clan has made outstanding cultural achievements.
     Chapter sixth major study Yan Zhitui and the Yan’s Family,focus to see Yan Zhitui life and mind of course. Combine the movements of Yan Zhitui,examine his Contribution in the Southern Liang and Northern Qi literary group. The Yan’s Family research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the works of ancient philosophers.Yan Zhitui active maintenance of family lif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ommunity.Yan Zhitui has outstanding literary achievement,and his literary ideas imprinted reflects the family culture.
     The seventh chapter analyze Chinese surname family in interaction with the local culture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Yan Zhitui and Yan Zhiyi has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northern dynasties’culture. Cultural participation of immigrant family Zhou Sui down also had a positive impact of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Concluded that Langya Yan’s clan in the Wei and J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dynasties emerged a distinct clan culture,when three admonish text clan representatives had left the clan,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clan. Yan’s clan moved north to South and in the course of a number of other important cultural Zhou Sui clan to drop contributes to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This innovation is the following several points:
     First,Yan Han lade the clan moved to the south is a great thing in the history of the clan. Since then Langya Yan in term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status,has been further improved. This article by inscriptions and biographies of historical biographies and genealogical materials on Yan Han’s life,thoughts,be an official,political views,clan influence,such as a full range of research,revealing his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lan.
     Second,Has always been a study of Yan Yanzhi’s mostly focused on his literary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from Ting Gao text view,which contains an analysis of the clan education,summarizes the Yan Yanzhi’s clan,family culture and trying to mining on the impact of its cultural achievements.
     Thirdly,there is an innovation with regard to Yan Zhitui research.Yan Zhitui and the Yan clan study circles there have been many achievements. This article seeks to set off from Yan Zhitui clan looking for clan’s cultural clues on Yan Zhitui. Text read method in particular,given the Guan Wo Sheng Fu assigned analysis discussion clarified his attachment for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once again proved that the clan already in Orthodox tradition of Confucianism. This section also from assigning,culture,poetry,novels the unique literary achievements in relation to their theoretical analysis,further clarified his position in the literature.
引文
[1]陈寅恪:《崔浩与寇谦之》,载《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93-194页。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8页。下引《颜氏家训》原文均出自本书。
    [2]管振邦译注:《颜注急就篇译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3]又名《颜氏家庙碑》,见[清]董诰等纂修:《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48页。
    [1] [清]董诰等纂修:《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七,第3415页。
    [2]本文简称《颜含大宗碑》或《大宗碑》,见[清]董诰等纂修:《全唐文》卷三百三十九,第3440页。下引不再注出处。
    [3]林宝撰,郁贤皓、陶敏整理,岑仲勉校,孙望审订:《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519页。
    [4]颜氏得姓于鲁侯伯禽,容后论。
    [1]郑樵:《通志二十略·氏族略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郑樵:《通志二十略·氏族略序》,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邾”“娄”合音为“邹”。
    [2]参王献唐:《春秋邾分三国考》,济南:齐鲁书社,1982年。
    [3]枣庄市山亭区政协编:《小邾国文化》,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1]王利器,王贞珉:《汉书古今人表疏证》,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2]原文有误,据钱大昕案语此处应为“晋有颜延”。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51页注十三。
    [3]“孔子遂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卫国与鲁国相去不远,孔子多次之卫,可以说明鲁国与卫国交往之密切。
    [4]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认为以“颜涿聚”“颜浊邹”为一人,误也。《韩非子·十过》王先慎之说亦误,盖
    [1]郭锋:《郡望向姓望转化与士族政治社会运动的终结──以清河张氏成为同姓共望为例》,见《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75页。
    [2]参见王连儒:《汉、晋琅琊地域、郡制及户籍人口迁变考略》,《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本文简称《颜含碑》。碑文载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三,[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225页。晋颜含十四世孙颜真卿,得古碑于靖安道旁,上有李阐之文及颜延之铭,颜真卿于大历七年重立。
    [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下引《世说新语》原文均出此书。
    [1]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25页。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第16页。
    [2]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
    [3]郭沫若:《十批判书》,第143页。
    [4]石东升,卜一:《曾子评注》,北京:群言出版社,2004年,第55页。
    [5]庞朴:《中国儒学》(第一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第67页。
    [6]李零:《重归古典—兼说冯、胡异同》,《读书》,2008年第3期,第24页。
    [7]参见《史记·孔子世家》、《周易·系辞下》、《大戴礼记?曾子疾病》、《说苑?敬慎》。
    [1]李零指出,“在数量更大,现在还没有公布的上博楚简中,我们也发现了很多《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中的人物,如颜回、仲弓、子路、子贡、子游、子夏、曾子、子羔、子思等人,有些甚至就是以他们的名字题篇。它们是‘七十子’的东西,这点更明显。”见《郭店楚简校读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2]有关颜回思想特点的研究成果有不少,但多就颜回而谈其人。本文总结概括颜回之为人为学的特点,着意在于考察其对后世家族的文化影响。因此所列各点有与前贤总结相合处,提法出于己断。
    [3]下引《论语》,皆见张葆全:《论语通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05年。
    [2]钱穆:《论语新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135页。
    [1]《孔丛子·诘墨》篇亦载此事。
    [2]孔子在卫,时旦晨兴,颜回侧侍,闻哭者之声甚哀。子曰:“回也,汝知此何所哭乎?”对曰:“回以此哭声,非但为死者而已,又将有生离别者也。”子曰:“何以知之?”对曰:“回闻桓山之鸟,生四子焉。羽翼既成,将分飞于四海,其母悲而遂之,哀声有似乎此,谓其往而不返也。回窃以章知之。”孔子使人问哭者,果曰:“父死家贫,卖子以葬,与之长决。”子曰:“回也,善于识音矣。”(《孔子家语·颜回》)
    [3]《孔子家语·颜回》《韩诗外传》卷二《新序·杂事》等均载此事。《吕氏春秋·离俗览·适威》记为颜阖与鲁庄公的对答,文句亦异。
    [4] [宋]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十,四部丛刊初编本。
    [5]《庄子·让王》载:孔子谓颜回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干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1]《尚书大传》卷二,见[清]皮锡瑞撰:《尚书大传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参见陈寒鸣:《颜回与颜氏之儒探微》,《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3期。
    [3]皮锡瑞曰:“孔门弟子,颜氏有八,未必即是子渊。”见《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7页。
    [4]郭沫若《儒家八派的批判》:“‘颜氏之儒’当指颜回一派。颜回是孔门的第一人,他虽然早死,但在他生前已经是有‘门人’的。”见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44页。
    [5]见中国孔子网站资料《孔门弟子的基本状况及其分化过程》,http://www.chinakongzi.com/2550/gb/rjww.htm.
    [1]颜炳罡:《生命的底色》,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2]见《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论语·子罕》:“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闲,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4]《论语·先进》:“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5]《论语·子张》:“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6]《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颜炳罡:《生命的底色》,第45-46页。
    [1]此处标点有误。正确应标点为:“颜驷、颜异、颜安乐,以春秋名家。”三人为并列关系。见管振邦译注:《颜注急就篇译释》,第33页。
    [1]明版《陋巷志》记载颜异为颜回第十一世孙,高祖东狩至鲁,以颜回配享孔子,惠帝时封为大夫。正史未载,不知何据。《山东通志》卷二十八载:“颜异:曲阜人复圣十一代孙,武帝时为济南亭长,以廉直见称,官至中大夫。”
    [2]《汉书》卷八十八《儒林·颜安乐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617页。下引正史均为中华书局本,只注卷数篇名。
    [1] [清]惠栋:《九经古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总0191册。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7页。
    [2]朱关田认为:“临沂颜氏,亦非必始于颜盛,或与颜斐同为邹、郳颜氏之析居者而始于后汉设立郡国之时。盖其崇高且谱牒可稽,后之子孙遂推以为始祖者也。”参见朱关田:《颜真卿年谱》,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年,第2页。
    [1]王仲荦:《〈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件〉残卷考释》,见傅杰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第1183页。
    [2]《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下》。
    [3]毛汉光:《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见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第172页。
    [1]邢培顺:《汉代琅琊地区道家思想演变及其对政治的影响》,《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第78-79页。
    [2]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氏著《金明馆从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2页。
    [3]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氏著《金明馆从稿初编》,第15页。
    [4]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见氏著《金明馆从稿初编》,第11页。
    [5]陈思:《书小史》,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总081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07页。
    [6]颜真卿:《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右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见[清]董诰等纂修:《全唐文》卷三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48页下。
    [7]《南史》卷七十二《文学·颜协传》。
    [8]窦臮:《述书赋》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总0812册,第184页。
    [1]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1]田余庆:《东晋门阀世族》,第87页。
    [1]本文简称《颜含碑》,见严可均辑《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三,[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225页。
    [2]本文简称《颜含碑铭》,见严可均《全宋文》卷三十八,第2646页。
    [3]临沂孝悌里的地理位置,学术界有争论。一说即今费县方镇诸满村,一说即今沂南县砖埠镇常桑坑村。详见刘存祥:《琅琊临沂孝悌里考》,《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45-49页。
    [1]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见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8年,第27页。
    [2]毛汉光先生曾定下两个辨别士族的标准,认为“累官三代以上及居官五品以上,同时合于这两个条件者,视为士族。”在毛汉光先生的文章中也列举琅邪颜氏为士族。参见《两晋南北朝主要文官士族成分的统计分析与比较》,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文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本《纪念董作宾董同龢两先生论文集》下册,台北:中华书局,1966年,第743-744页。
    [1]《晋书》卷三十三《王祥传》。
    [2]东汉不设御史大夫。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罢司空,置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有谏争之责。晋以后不设。可知颜敫任御史大夫时在建安十三年之后。
    [3]颜盛为汉尚书郎,而“郎”选自“孝廉”。《通典》“职官”:尚书郎“取孝廉年未五十者”。
    [4]此段论述借鉴了毛汉光先生《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中的理论和方法。详见《家族与社会》一书,第172-173页。
    [1]鲁迅:《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93页。
    [2]《礼记》卷二十《乡饮酒义》第四十五,见《汉魏古注十三经》,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3]《春秋繁露》卷六《服制象》第十四。《诸子集成》补编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4]《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61册,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5]《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第57册。
    [1]参《后汉书·百官志五·亭里》
    [2]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7页。
    [3]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8页。
    [1]《资治通鉴》卷八七、卷一〇一、卷一〇七。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21页。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7页。
    [1]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第127页。
    [1]《南齐书》卷十四《州郡志上》。
    [2]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林校生:《司马越府“隽异”与西晋王朝的历史出口》,《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宋艳梅:《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9页。
    [2]《晋书》卷六十七《温峤郗鉴传》。
    [1]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
    [1]参见万绳楠:《魏晋南北朝史论稿》。
    [2] [南齐]褚澄:《褚氏遗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总0734册。
    [1]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拾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391页。
    [2]石泉、李涵:《听寅恪师唐史课笔记一则》,见《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3页。
    [3]《宋书》卷七十五《颜竣传》。
    [1]《南史》卷六十《范岫传》。
    [2]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
    [1]《晋书》卷六十七《温峤传》。
    [2]《晋书》卷五十八《周玘传》。
    [3]《晋书》卷七十三《庾亮传》。
    [4]《晋书》卷七十七《蔡谟传》。
    [5]《通典》卷十八“选举六”。
    [6]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见氏著《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第55页。
    [7] [清]赵翼:《陔馀丛考》卷十七“六朝重氏族”。
    [8]《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传上》。
    [1]参考钱穆:《国史大纲》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87-190页。
    [2]《陈书》卷三十四《文学·蔡凝传》。
    [3]《宋书》卷八十四《孔觊传》。
    [4]《通典》卷十八“职官”。
    [5]《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
    [1]《晋书》卷九十《良吏·邓攸传》。
    [2] [唐]许嵩撰:《建康实录》卷一,吴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总0370册。
    [3]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5~167页。
    [1] [宋]洪迈著,鲁同群、刘宏起点校:《容斋随笔》,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1]王先谦著:《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南宋朱熹认为,孔子并没有杀少正卯。此说一出,许多学者表示赞同。其主要理由是:一,诸子百家著作中寓言居多,不足为信。成书早于《荀子》的《左传》、《国语》、《论语》、《孟子》等,都没有提到这件事,而且《左传》、《国语》往往对孔子有所诬罔,也不提此事,可见历史上没有孔子诛杀少正卯的事。二,孔子代行宰相职务才七天,以一个大夫的身份去杀掉另一个大夫,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三,孔于提倡仁,坚决反对轻易杀人,当鲁大夫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想法时,孔子表示反对。杀少正卯一事,与孔子的一贯思想不相吻合。
    [3]徐复观先生认为是法家伪造的典故,参见徐复观:《一个历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进——论孔子诛少正卯》,见《中国思想史论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118-132页。唐君毅:《孔子诛少正卯传说之形成》,见《唐君毅全集》卷八,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8年,第341-357页。
    [1]毛汉光:《中古大士族之个案研究---琅琊王氏》,见黄宽重、刘增贵编:《家族与社会》,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173-174页。
    [1]此处“亲丈人”一词有岐义。如果认为此指颜含为王导之岳父,即颜含有女嫁给王导,则王导传记中明确王导之妻为曹氏,并未提及颜氏夫人。另一方面,从颜含传中看来,王导对颜含的态度揶揄有余而尊重不足,不似如此亲近关系者。颜之推《颜氏家训》案:春秋繁露竹林篇:‘齐顷公,亲齐桓公孙。’史记淮南王传:‘大王,亲高帝孙。’梁孝王世家:‘李太后,亲平王之大母也。’容斋随笔七引颜鲁公书远祖颜含碑,晋李阐之文也,云:‘君是王亲丈人,故呼王小字。’皆可证。盖古人自有此种语也。”案:前文“言及先人”条,亦有此例,说详彼注。
    [2]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3]《晋书》卷六《明帝纪》载,明帝为太子时,“当时名臣,自王导、庾亮、温峤、桓彝、阮放等,咸见亲待。”第159页。
    [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第130页。
    [1]《全晋文》卷一百二十六载孔夷《颜含周丧嫁女议》:郑玄以未嫁成人降其旁亲,以明当及时者同降。若嫁有时而遭丧,因丧而降之,非言齐衰之中可嫁女。学者多昧此旨,非独在今,含应见原。
    [2]《晋书》卷六十五《王导传》。
    [3]王安石:《次韵和甫咏雪》:“家山松菊半荒芜,杖策穷年信所如。占见地灵非卜筮,算知人贵自陶渔。久谙郭璞言多验,老比颜含意更疏。祇欲勒成方士传,借君名姓在新书。”
    [1]颜延之《庭诰》,见[清]严可均校辑:《全宋文》卷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634页下。下引《庭诰》不再出注。
    [1]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第129页。
    [2]《晋书》卷七十七《蔡谟传》。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12-113页。
    [2]封海清:《琅邪颜氏研究—兼论文化在世族仕宦中的作用》,《昆明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3]表中所列材料圴为记载最早的出处。
    [1]参见杨光辉:《官品、封爵与门阀士族》,《杭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见《新亚学报》第5卷第2期。
    [2]《北史》卷八十三《文苑·颜之推传》。
    [3]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2006年,第28页。
    [4]颜真卿《颜含大宗碑》,清董诰等纂修:《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40页上。
    [1]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七“梁武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52页。
    [2]《南齐书》卷二十三《褚渊王俭传》。
    [1]《四库全书总目》“急就章”条云:“旧有曹寿、崔浩、刘芳、颜之推注,今皆不传。”见[清]永瑢等撰《四库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44页中。
    [2] [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66页。
    [3]《南齐书》卷三十九《陆澄传》。
    [1]钱穆:《国史新论》,第135页
    [2]东方朔撰,颜幼明、何承天注,陈师凯、刘基解:《灵棋经》,见[清]刘晚荣辑:《述古从钞》。
    [3]詹石窗:《灵棋课法的由来及其符号解读》,《周易研究》2001年第1期。
    [1]《古诗归》卷十一,见[明]钟惺、谭元春:《诗归-古诗归》,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1]《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五。
    [2]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第552页。
    [3]《梁书》卷五十《文学下·颜协传》。
    [4]《周书》卷四十《颜之仪传》。
    [5]《谢子竣封建城侯表》,见严可均《全宋文》卷三十六,第2638页上。
    [1]陈寅恪:《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见氏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
    [2]《礼记·深衣》注:“三十以下无父称孤。”
    [3]《孟子·梁惠王下》。
    [4]《庄子·让王》。
    [5]《说苑·杂言》。
    [6]《左传·昭公十四年》。疏:“贫、穷相类。细言,穷困于贫。”
    [7]《汉书》卷九十九上《王莽传》。
    [8]《后汉书》卷七十六《循吏第五访传》。
    [9]《后汉书》卷八十《文苑下·刘梁》。
    [10]《三国志·魏书》卷一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
    [11]《晋书》卷三十六《张华传》。
    [12]《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
    [1]《晋书》卷六十七《郗鉴传》。
    [2]《晋书》卷七十四《桓彝传》。
    [3]《晋书》卷一○二《陈元达传》。
    [4]《宋书》卷四十六《赵伦之传》。
    [5]《宋书》卷八十一《刘秀之传》。
    [6]《宋书》卷九十三《隐逸·王弘之传》。
    [7]《梁书》卷四十八《儒林·孔子袪传》。
    [1]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第139页。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后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0页。
    [3]《宋书》卷四十《百官志下》。
    [1] [日]松风荣志,范建明:《关于颜延之的〈陶征士诔〉》,《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全宋文》卷三十七,第2641页上。
    [1]石磊:《颜延之行实与诗文作年新考》,《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第6期。
    [2]《宋书》卷六十一《武三王传》。
    [1]杨晓斌:《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始末考—兼谈〈祭屈原文〉等几篇诗文的作时与背景》,《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2期。
    [2]《通典》卷二四“职官六”。
    [3]《南齐书》卷十六《百官志》把左右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列于光禄勋属官之下:“诸大夫官,皆处旧齿老年。”《隋书》卷二六《百官上》记梁制:“又有光禄、金紫光禄、太中、中散等大夫,并无员,以
    [1]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314页。
    [2]沈玉成:《关于颜延之的生平和作品》,《西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
    [3]《诗薮外编》卷二,见[明]胡应麟著:《诗薮》,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8页。
    [1]《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论》。
    [2]《尚书左丞荀赤松奏颜延之表》,见于《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
    [3]王僧达《祭颜光禄文》,见萧统:《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
    [1]《文献通考》卷六十三。
    [2]杨晓斌:《颜延之三十以后初仕质疑》,《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3] [日]松风荣志,范建明译:《关于颜延之的〈陶征士诔〉》,《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12页。
    [4]《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
    [1] [明]胡应麟《诗薮》,第139页。
    [2]参见杨晓斌:《颜延之三十以后初仕质疑》,《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1期,第106页。
    [3]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67页。
    [1]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51页。
    [1]《通典》六十八“甥姪名不可施伯叔从母议”。
    [2]颜延之《吊张茂度书》写道:“贤弟子少履贞规,长怀理要,清风素气,得之天然。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比虽艰隔成阻,而情问无睽。薄莫之人,冀其方见慰说,岂谓中年,奄为长往,闻问悼心,有兼恒痛。足下门教敦至,兼实家宝,一旦丧失,何可为怀。”见《宋书》卷六十二《张敷传》。
    [3]《南史》卷二十六《袁淑传》。
    [4]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5]本节《庭诰》原文均出自严可均辑《全宋文》卷三十六,第2634-2637页。
    [6]张永儁:《中国古代家族伦理观的历史变迁与文化价值》,见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第七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第27页。
    [1]《第七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研讨会论文集》,第28页。
    [2]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3]杨晓斌:《关于颜延之〈庭诰〉的几个问题》,见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大连图书馆编《典籍文化研究》,万卷出版公司,2007年。
    [1]颜延之集散佚较早,《文选》的收录作品是颜延之保存至今的大部分作品。可以说颜延之作品数目应较多,只是存世较少。
    [2]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70页。
    [3]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第132页。
    [1]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六,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2] [清]刘熙载撰:《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张怀瑾:《钟嵘诗品评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2-313页。
    [1]张戒:《罗寒堂诗话》。
    [2]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六。
    [3]方东树:《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1]刘熙载:《艺概·诗概》,见[清]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1]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诗品》下卷。
    [4]《南齐书》卷十一《乐志》。
    [5]沈玉成:《颜延之的生平和作品》,《西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4期。
    [1]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60页。
    [2]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第28页。
    [3]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
    [4]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1] [清]毛先舒撰:《诗辩坻》卷二,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第90页。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页。
    [3]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第308页。
    [2]许学夷著:《诗源辨体》卷七,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1]谌东飚:《颜延之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41页。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1页。
    [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第91页。
    [1]钱钟书:《管锥篇》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1035页。
    [2] [清]李兆洛选辑:《骈体文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
    [3] [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
    [1] [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35-136页。
    [3]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15页。
    [4] [明]吴纳[明]徐师曾著;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38页。
    [5]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6]《宋书》卷七十五《颜竣传》。
    [1] [清]严可均辑:《全梁文》卷五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262页。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1页。
    [3]张溥、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314页。
    [4]邓小军:《陶渊明政治品节的见证---颜延之〈陶征士诔并序〉笺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3]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89页。
    [1]黄水云:《颜延之及其诗文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2]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第174页。
    [2]孙启治,陈建华编撰:《中国古佚书辑本目录解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00页。
    [3]李广龙:《颜氏家族著述考》,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大历史系,2007年。
    [1]参考余英时:《王僧虔〈诫子书〉与南朝清谈考辨》,《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3年第3期,第173-196页。
    [1]高华平:《佛理擅变与文风趋新—兼论晋宋间山水文学兴盛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2]《南齐书》卷三十九《陆澄传》。
    [3]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28页。
    [4]《艺文类聚》卷第三十八。力之认为:王僧远为王僧达之误,见《〈艺文类聚〉刊误(一)》,《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2期。又,“方严”,《四库全书》本与《文选》均作“严方”。见氏著《〈楚辞〉与中古文献考说》,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第429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页。
    [2]王光照:《梁季江陵政权始末及江左士族社会变迁》,《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6-11页。
    [4]何启民著:《中古门第论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8年,第3页。
    [1]程时用,刘福英:《六朝时期颜氏家族的家风与文化》《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马凤岗:《论颜氏家族的家风与学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南史》卷七十二《颜协传》。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41页。
    [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15页。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61页。
    [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60页。
    [6]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148页、第157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67页。
    [2]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见《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三,第2225页。
    [3]《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56页。
    [1]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80页。
    [2]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见氏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第206-276页。
    [1] [清]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五,第100页。
    [2]《北齐书》卷四十五《文苑传》。
    [3]吴先宁:《南北经学异同与社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年第4期。
    [4]胡道静:《中国古代的类书》,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9页。
    [5]《周书》卷四十《颜之仪传》。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20页。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30页。
    [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35页。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80页注七。
    [5]杜志强:《颜之推〈观我生赋〉的史料价值释证》,《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4期,第8-13页。
    [1]《旧唐书》卷七十三《令狐德棻传》。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69页。
    [3]《北齐书》卷四十五《文苑传》。
    [4]《周书》卷四十《颜之仪传》。
    [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72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78页。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89页。
    [3]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67页。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567页。
    [1]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1009-1010页。
    [2]周一良论“魏收袭用南朝史书”条,见氏著《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84-385页。
    [1]参考缪钺:《颜之推的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读史存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第95-103页。
    [4]高慧斌:《南北朝侍从讲读制度的发展与变迁》,载《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第95-98页。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2页。
    [1]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93页。
    [1]林怡:《庾信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8页。
    [2]《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四》。
    [3]《周书》卷四十五《儒林传》。
    [4]《周书》卷四《明帝纪》。
    [5]任冬善:《北周麟趾殿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社科纵横》,2007年第6期,第197页。
    [6]宋燕鹏,张素格:《北周麟趾学士的设置、学术活动及其意义》,《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78页。
    [7]曹道衡:《西魏北周时代的关陇学术与文化》,见氏著《中古文史丛稿》,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
    [8]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6页。
    [1]王钧林:《儒家的定位定义与功用》,《孔子研究》,2008年第5期,第86页。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69页。
    [3]《周书》卷四十《颜之仪传》。
    [4]缪钺:《颜之推年谱》,见《读史存稿》,第213页。
    [2] [梁]挚虞:《文章流别论》,见[清]严可均校辑《全晋文》卷七十七,第1905页上。
    [3] [梁]萧统:《文选序》,见《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页。
    [1]章太炎《经学略说》,见氏著《国学讲演录》,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94页。
    [1] [唐]余知古原著;袁华忠译注:《渚宫旧事译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6页。
    [1]吕春盛:《北齐政治史研究——北齐衰亡原因之考察》,《台湾大学文史丛刊》之七十五,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7年,第189-264页。
    [1]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第30-34页。
    [2]《梁书》卷十三《沈约传》。
    [3]《陈书》卷二十七《江总传》。
    [4]周弘让《与徐陵书荐方圆》,见《文苑英华》卷六百七十七。
    [5]《南齐书》卷二十三《褚渊王俭传》。
    [6]《南齐书》卷二十三《褚渊王俭传》。
    [7]《晋书》卷四四《卢钦传附卢湛传》。
    [8]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文史》2003年第1辑,第87-101页。
    [1]《观我生赋》自注,分别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90页注七,第691页注九、注二,第695页注三。
    [2]《北齐书》卷四十五《颜之推传》,第623页。
    [3]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093页。
    [4]颜之推《上言用梁乐》:“礼崩乐坏,其来自久。今太常雅乐,并用胡声;请冯梁国旧事,考寻古典。”见《隋书》卷十四《音乐志》。
    [2]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69-176页。
    [3]崔融:《代皇太子请修书表》,见《文苑英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6年,第441-447页。
    [1]《北齐书》卷四十二《阳休之传》。
    [2]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文史》,2003年第1辑,第87一10l页。
    [3]《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二“隋炀帝大业十一年”。
    [4]王光照:《隋杨广晋邸王府学士及其与政治文化之关系》,《江海学刊》2002年第4期。
    [5]参见钱大昕《疑年录》卷一:“颜之推,六十余,生梁中大通三年辛亥,卒隋开皇中。自注云:‘本传不书卒年。’据家训《序致》篇云:‘年始九岁,便丁荼蓼。’以梁书颜协卒年证之,得其生年。又《终制》篇云:‘吾已六十余。’则其卒盖在开皇十一年以后矣。”
    [6]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曰:“《北齐书·文苑传》有之推传,云:‘隋开皇中,太子召为学士,甚见礼重。寻以疾终。’《北史文苑传》同。《陈书》文学阮卓传云:‘至德元年,聘隋。隋主夙闻其名,遣河东薛道衡、琅玡颜之推等,与卓谈宴赋诗。’”见氏著《四库提要辨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1]陆法言《〈切韵〉序》,《四部备要·广韵》,上海:中华书局,1936年,第2页B面。
    [2]王力著:《诗词格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年,第49页。
    [1]倪璠:《庾子山集注》,第95页。
    [2]转引自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58页。
    [3]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93页。
    [1]《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修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4版,第525页。
    [2]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见氏著《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6页。
    [3]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4年。
    [4]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
    [5] [粱]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222页。
    [1] [宋]王尧臣等编次:《崇文总目》上下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50页。
    [2]《新唐书》卷六十五《艺文志》三。
    [3] [宋]郑樵撰;王树民点校:《通志二十略》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659页。
    [4] [宋]晁公武编;孙猛校:《郡斋读书志校证》卷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5]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769页上。
    [6] [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第1010页下。
    [1]沈揆《颜氏家训跋》,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12页。
    [2]《明万历甲戌颜嗣慎刻本序跋》,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15页。
    [3]田晓菲:《诸子的黄昏----中国中古时代的子书》,《中国文化》第27期,第64页。
    [1]见严可均:《全三国文》卷五十五,第1360页。
    [2] [粱]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第213页。
    [3]朱明勋:《〈颜氏家训〉成书年代论析》,《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1]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1038页。
    [4] [明]袁衷,袁襄录:《庭帏杂录》二卷,见《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2006年,第975册。
    [1] [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卷第十四“选举二”,中华书局,1982年。
    [2] [清]卢文弨刻抱经堂丛书本《注颜氏家训序》,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28页。
    [3] [宋]晁公武,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442页。
    [4]孙丽萍:《〈颜氏家训〉版本概述》,《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第5期。
    [1]《宋史》卷四十四《张运传》。
    [2] [清]王钺撰:《读书蕞残》清康熙61年世德堂刻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277,齐鲁书社,2006年,第842页。
    [3]张一桂《重刻颜氏家训序》,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15页。
    [4]于慎行《颜氏家训后叙》,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18-619页。
    [5]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1]胡宝国:《知识至上的南朝》,《文史》,2009年第4期。
    [2]赵曦明:《颜氏家训跋》,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32页。
    [1] [后晋]刘昫,[宋]欧阳修等著:《唐书经籍艺文合志》,商务印书馆1956年,第58页。
    [2]王琳:《试论魏晋南北朝子书撰作风貌的阶段差异》,《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卢文弨:《论学札说》,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147页。
    [3] [明]吴从先:《小窗自纪》,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4]宋本《颜氏家训序》,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09页。
    [1]王利器于此段“主人对曰”之后只标上引号,未标下引号。
    [2]于慎行:《〈颜氏家训〉后叙》,见于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18页。
    [1]《直斋书录解题》十六:“《稽圣赋》三卷,北齐黄门侍郎琅邪颜之推撰,其孙师古注。盖拟《天问》而作。”
    [2]如程章灿:《先唐赋存目考》认为:“赋包括七体、连珠以及对问。”文中收录颜之推《七悟》一目。见于《文献》1989年第3期,第197页。
    [3] [日]川合康三著,蒋寅译:《中国诗歌中的自传》,《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23-28页。
    [1]于浴贤:《叙梁亡述身世赋作价值的再认识》,《漳州师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66-72页。
    [2]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592页。
    [3]饶宗颐:《澄心论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
    [4]秦元:《述国事变迁观人生沉浮——颜之推〈观我生赋〉初探》,《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第14页。
    [1] [日]川合康三著,蒋寅译:《中国诗歌中的自传》,《咸宁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23-28页。
    [2]余英时:《汉代循吏与文化传播》,见氏著《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台北:联经出版社,1987年。
    [3]《春秋繁露义证》卷四《王道》六,《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92年,第116页。
    [1]《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
    [2]罗国威:《冤魂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1]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86页。
    [2]秦元:《颜之推诗歌初探》《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页。
    [3]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第547页。
    [4]见前揭秦元文。
    [1]于慎行:《颜氏家训后叙》,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18页。
    [1]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129页。
    [2]钱穆:《国史大纲》,第301页。
    [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陈寅恪:《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见氏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2]黄亚平:《典籍符号与权力话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1页。
    [1]于慎行:《颜氏家训后叙》,见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18页。
    [2]《宋书》卷三十五《州郡志》。
    [3]周应合:《景定建康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总0488册。
    [4]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676页。
    [5]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老虎山晋墓》,《考古》,1959年第6期。
    [1]秦冬梅:《论东晋北方士族与南方社会的融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5期,第134页。
    [2]李昂:《唐故北海郡守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墓志铭并序》,见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766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25页。
    [2]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230页。
    [3] [清]严可均:《全隋文》卷十三,第4088页上。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第336页。
    [2]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见《全梁文》,第3010页上。
    [3]萧绎:《金楼子》卷四《立言》。
    [1]参考朱大谓:《六朝史论·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基本特征》第四节“区域型文化特征”,中华书局,1998年。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
    [1]《周书》卷四十一《王襃庾信传》。
    [2]《隋书》卷七十八《艺术传》。
    [3]《周书》卷四十一《王襃庾信传》。
    [4] [宋]董正功撰:《续家训》,见《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影印本。
    [1]《魏书》卷八十五《文苑传序》。
    [2]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70页。
    [3]《北史》卷八十三《文苑传》。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25-226页。
    [1]《隋书》卷七十五《儒林传》。
    [2]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7年。
    [1]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华书局,1983年,第80-81页。
    [2]《北齐书》卷二十四《杜弼传》。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第47页。
    [1] [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4] [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 [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6] [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7] [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8] [唐]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9] [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0] [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1] [北齐]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2] [唐]令孤德棻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13] [唐]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4] [唐]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5] [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16]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7]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18]二十五史刊行委员会.二十五史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9] [清]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九家旧晋书辑本[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20] [宋]司马光编[元]胡三省音注.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21] [唐]许嵩.建康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2] [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M].南京出版社,1989.
    [23] [宋]周应合纂.景定建康志[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 [清]赵翼,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5] [清]赵翼.陔馀丛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26]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北京:中国书店,1987.
    [27] [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8]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9]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0] [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1] [清]董诰等纂修.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2]逯钦立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3] [清]朱铭盘.南朝宋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4] [清]朱铭盘.南朝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5] [清]朱铭盘.南朝梁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6] [清]朱铭盘.南朝陈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7] [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38]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9]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0]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M].上海书店,1987.
    [4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2]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4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4]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5] [东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M].北京:中华书局,1990.
    [46]李守奎,李轶.尸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7] [南朝宋]刘敬叔撰;范宁校点.异苑[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8] [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世说新语笺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9] [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50] [梁]刘勰著;陆侃如,牟世金译注.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
    [51] [梁]萧统.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2]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3] [唐]刘知几撰,[清]浦起龙释.史通通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54] [唐]刘餗.隋唐嘉话[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5] [唐]张鷟.朝野佥载[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6]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7] [唐]林宝撰,郁贤皓、陶敏整理,岑仲勉校,孙望审订.元和姓纂(附四校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
    [58] [日]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59]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0] [宋]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1] [宋]洪邁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3] [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64] [宋]洪遵.翰苑群书[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595册。
    [65] [宋]晁公武,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6] [宋]陈振孙,徐小蛮,顾美华点校.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7]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8] [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9] [明]刘濬.孔颜孟三氏志[M].北京图书馆藏明成化十八年张泰刻本.
    [70] [明]陈镐.陋巷志[M].济南:齐鲁书社,2002.
    [71] [明]吴纳[明]徐师曾著;于北山、罗根泽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体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72]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73]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4]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5]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76] [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7] [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8] [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65.
    [79] [清]彭定求等.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0] [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M].扬州: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05.
    [8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M].北京:中华书局,1993.
    [82]庄辉明,章义和.颜氏家训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3]张霭堂.颜之推全集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2004.
    [84]罗国威.冤魂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2001.
    [85]管振邦译注.颜注急就篇译释[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86]中国地方志集成(电子版).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
    [87]颜氏嫡裔世家谱.民国戊寅孟冬重印本.
    [88]颜氏族谱.民国甲寅仲夏重印本.
    [1]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钱穆.国史大纲(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4]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三)[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0]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1]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2]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4]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15]何兹全.中国古代及中世纪史[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16]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7]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8]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9]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M].合肥:黄山书社,1987.
    [20]万绳楠.魏晋南北朝论稿[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21]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2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3]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24]缪钺.读史存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
    [2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6]曹道衡.中古文史丛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27]葛剑雄.中国移民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28]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9]刘跃进.门阀制度与永明文学[M].北京:三联书店,1996.
    [30]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1]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32]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3]王献唐.春秋邾分三国考[M].济南:齐鲁书社,1982.
    [34]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35]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6]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M].北京:中华书局,1993.
    [37]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38]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39]唐君毅.唐君毅全集[M].台湾:台湾学生书局,1988.
    [40]黄宽重、刘增贵.家族与社会[C].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41]黎虎.魏晋南北朝史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42]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C].合肥:黄山书社,1989.
    [43]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5]卜宪群、张南.中国魏晋南北朝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6]王伊同.五朝门第[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7]萧华荣.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
    [48]丁福林.东晋南朝的谢氏文学集团[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9]林怡.庾信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0]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1]朱大渭.六朝史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2]袁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3]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54]章太炎.国学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55]何启民.中古门第论集[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8.
    [56]葛兆光.思想史的写法:中国思想史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7]牟宗三.才性与玄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8]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
    [59]周绍良.唐代墓志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0]王国良.六朝志怪小说简论[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
    [61]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62]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63]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4]刘跃进.中古文学文献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65]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66]曹道衡、刘跃进.南北朝文学编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7]王志民,张富祥.齐鲁文化通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8]王志民.稷下散思──齐鲁古代文学简论[C].济南:齐鲁书社,2002.
    [69]王志民.齐文化论稿[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
    [70]王志民.齐鲁文化概说[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71]杜贵晨.齐鲁文化与明清小说[M].济南:齐鲁书社,2002.
    [72]王琳.齐鲁文人与六朝文风[M].济南:齐鲁书社,2008.
    [73]周满江,吴全兰.玄思风流:清淡名流与魏晋兴亡[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
    [74]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75]程章灿.世族与六朝文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76]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77]蔡忠道.魏晋儒道互补之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78]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79]詹福瑞.中古文学理论范畴[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
    [80]李启谦.孔门弟子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8.
    [81]田汉云.六朝经学与玄学[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3.
    [82]秦跃宇.六朝士大夫玄儒兼治研究[M].扬州: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08.
    [83] [日]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M],王启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84] [日]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M],李济沧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85] [日]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M],徐谷梵、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M].2008.
    [86]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87]王大良.中国古代家族与国家型态:以汉唐时期琅邪王氏为主的研究[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88]周征松.魏晋隋唐间的河东裴氏[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89]夏炎.中古世家大族清河崔氏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90]刘驰.六朝士族探析[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91]王永平.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92]吴正岚.六朝江东世族的家学门风[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3]苏绍兴.两晋南朝的士族[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
    [94]朱丽霞.清代松江府望族与文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95]黄水云.颜延之及其诗文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96]颜普元.颜氏家学与风徽[M].长沙:岳簏书社,1999.
    [97]谌东飚.颜延之研究[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98]于联凯、颜世谦.颜子研究论丛[C].济南:齐鲁书社,2003.
    [99]朱关田.颜真卿年谱[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8.
    [100]汲广运、高梅.颜子家族的历史与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101]刘存祥.颜子文化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102]于联凯、马凤岗.琅邪颜子家族文化考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03]秦永洲.颜之推与《颜氏家训》[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
    [104]卢建荣.一位父亲的叮咛──《颜氏家训》[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1.
    [105] [美] Ebrey/ Aristocratic Families of Early lmperial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Po-ling Tsui famil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
    [1]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J].香港新亚学报,第五卷第二期.
    [2]胡阿祥.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J].历史地理,1993,(11).
    [3]张爱波.西晋“世族”“势族”与“士族”之考辨[J].北方论丛,2006,(5).
    [4]胡阿祥.中古时期郡望郡姓地理分布考论[J].历史地理,1993, (11).
    [5]钟涛.梁季入北文人述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1,( 3).
    [6]孔毅.东魏北齐的文士及其命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7]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传统官僚等级制研究的一个新视角[J].史学月刊,2001,(1).
    [8]钟涛.梁季入北文人述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3).
    [9]肖锋.南北朝的政治流亡者[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5).
    [10]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老虎山晋墓[J].考古,1959,(6).
    [11]杨晓斌.颜延之三十以后初仕质疑[J].甘肃社会科学,2006,(1).
    [12]杨晓斌.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始末考──兼谈《祭屈原文》等几篇诗文的作时与背景[J].西北师大学报,2006,(2).
    [13]刘存祥.琅邪临沂孝悌里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4]王琳.试论魏晋南北朝子书撰作风貌的阶段差异[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5).
    [15]王永平.南朝人士之北奔与江左文化之北传[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1).
    [16]王永平.北魏时期南朝流亡人士行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1).
    [17]秦冬梅.论东晋北方士族与南方社会的融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18]郭熹微.玄学与东晋南朝政治[J].文史知识,1989,(6).
    [19]程时用,刘福英.六朝时期颜氏家族的家风与文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
    [20]马凤岗.论颜氏家族的家风与学风[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1]王光照.梁季江陵政权始末及江左士族社会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5,(6).
    [22]杜志强.颜之推《观我生赋》的史料价值释证[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4).
    [23]阎步克.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J].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24]高慧斌.南北朝侍从讲读制度的发展与变迁[J].社会科学战线,2009,(7).
    [25]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J].长沙大学学报,2006,(6).
    [26]宋艳梅.两晋之际河东裴氏播迁考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7]封海清.琅邪颜氏研究──兼论文化在世族仕宦中的作用[J].昆明师专学报,1989,(3).
    [28]邢培顺.汉代琅邪地区道家思想演变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9]刘存祥.琅邪临沂孝悌里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2).
    [30] [日]松冈荣志.关于颜延之的《陶征士诔》[J],范建明译.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4).
    [31] [日]渡边武.关于〈北齐书〉颜之推传中《观我生赋》之研究[J].北朝研究.1991,(5) .
    [32] [日]川合康三.中国诗歌中的自传[J],蒋寅译.咸宁师专学报.1998,(4).
    [33]石磊.颜延之行实与诗文作年新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6).
    [34] [韩]姜必任.庾信对北朝文化环境的接受[J].文学遗产,2001,(5).
    [35]钟仕伦.《金楼子》成书时间考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36]吴先宁.南北经学异同与社会政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1,(4).
    [37]杜志强.颜之推《观我生赋》的史料价值释证[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4).
    [38]黄永年.论北齐的文化[J].陕西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4).
    [39]牟发松.旧齐士人与周隋政权[J].文史.2003,(1).
    [40]王光照.隋杨广晋邸王府学士及其与政治文化之关系[J].江海学刊,2002,(4).
    [41]李必友.魏晋南北朝家族教育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99,(5).
    [42]田晓菲.诸子的黄昏──中国中古时代的子书[J].中国文化,2008,(27).
    [43]朱明勋.《颜氏家训》成书年代论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3,(4).
    [44]胡宝国.知识至上的南朝[J].文史,2009,(4).
    [45]于浴贤.叙梁亡述身世赋作价值的再认识[J].漳州师院学报,1995,(1).
    [46]秦元.述国事变迁观人生沉浮——颜之推《观我生赋》初探[J].齐鲁学刊,2003,(1).
    [47]秦元.颜之推诗歌初探[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4).
    [48]台湾东吴大学哲学系.第七届儒佛会通暨文化哲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
    [1]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2007.
    [2]焦桂美.南北朝经学史[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06.
    [3]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博士),2004.
    [4]陈柏璋.中古琅邪颜氏研究──以婚姻仕宦和家学门风为中心[D].台中:“国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2004.
    [5]李广龙.颜氏家族著述考[D].长春:东北师大(硕士),2007.
    [6]李书萍.魏晋南朝的琅邪王氏家族文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2005.
    [7]王一涵.芝兰玉树生阶庭──从陈郡谢氏文人的文学创作看其家风与家学的关系[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5.
    [8]方碧玉.东晋南北朝世族家庭教育研究[D].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2006.
    [9]滕云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邪颜氏[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2007.
    [10]谢亦峰.魏晋南朝汝南安城周氏家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7.
    [11]陈建磊.魏晋孔氏家学及〈孔子家语〉公案[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2007.
    [12]王春华.唐代颜氏家族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硕士),2007.
    [13]徐晓元.东晋南朝陈郡谢氏家族书信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硕士),2006.
    [14]李红.隋唐河东柳氏家族研究──以世系、婚宦、迁移、家族文化为中心[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2006.
    [15]姚晓菲.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博士),2007.
    [16]李文玉.颜氏家族:儒家精神与文艺思想传承的个案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2001.
    [17]王春元.两晋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学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2002.
    [18]李佳.颜延之著述考[D].成都:四川大学(硕士).2006.
    [19]秦元.论颜之推[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