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官的证据调查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法官应在刑事审判中担当何种角色——消极听审还是积极查证,至今仍是比较法学的经典话题。且中国刑诉法自1996年修改后,采取了“控辩式”的庭审制度,公诉人与被告方主导举证、质证,法官相对消极、被动,但仍然保留了调查证据的权力。新的法律运行至今,已十三年有余,因而我们具有审核、考察该权力的条件。本博士论文以“刑事法官的证据调查权研究”为题,由引言、正文四章、结论共六部分组成。
     引言通过简要分析英美刑事审判实践中法官具有证据调查权、大陆法系在平衡法官与控辩双方调查证据权力/权利的困难,以及中国司法实践中发生的三则案例,引出了中国刑事法官在审判中是否需要调查证据、如何调查、其证据调查权与控辩双方证明责任的界分等一系列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对当今关于法官证据调查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进而提出,本文主要集中关注如下几个问题:法官证据调查权的概念,以及它与控辩双方证明责任的边界;英美、德法、日意六国刑事审判中,法官证据调查权的比较法考察;中国刑事法官证据调查权的立法规定、实践运作现状,及其各自存在的问题;中国法官证据调查权的合理变革之途。文章的目的与归宿是:在中国当今的刑事审判实践中,法官的证据调查权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进行合理、合法的规范。写作中主要运用了比较法学、法社会学的方法,并结合实证研究的径路。
     第一章首先分析了法官证据调查权的概念。法官的证据调查权,是指法官为查明案件事实、澄清心证疑惑与照料弱势被告的需要,而采取的核实、调取、收集证据的一系列庭内、庭外调查措施的权限。其主要表现是:庭内讯问被告,询问证人、鉴定人与被害人,为调查核实证据的需要传唤证人出庭,以及进行庭外核实、调取证据。其次,探讨了中国刑事法官庭审调查证据的理由。审判实践中,法官通过对控辩双方的举证、质证进行消极听证后,有时仍然会对案件事实存在心证未明之处,为查明案件事实与澄清心证疑惑,法官适当的证据调查权是必要的。同时,在任何司法制度中,包括英美法系,庭审中控辩双方都无法完全实质平等,因此,为平衡相对弱势被告力量的不足,法官因照料被告而有调查证据的必要。最后,文章区分了法官证据调查权与控辩双方证明责任的边界。法官调查证据不是承担证明责任,因为他没有诉讼主张、与案件没有利益关联。法官必须中立,即便调查证据,也是为了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因此,证明责任只能由控辩双方承担。但是,法官调查证据虽然不是承担证明责任,但毕竟是一种证据上的责任。然而,中国刑事审判中没有明确规定控方的证明责任,被告是否承担、承担何种证明责任也不明朗,导致控辩审之间对证据承担何种责任界限不明。因此,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法律必须明确界定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只有如此,才能界分法官的证据调查权与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一般来说,只有在控方基本或大致履行了证明责任,对案件的定罪事实、量刑情节(尤其是加重情节)提供证据,证明到基本确实可信的程度,并且证据之间基本能够相互印证,只是一些证据需要澄清,或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时,法官可以调查、核实控方证据。但是法官一般不能依职权收集、调取不利被告的证据,他只能提醒控方自行收集。对于有利被告的证据,鉴于法官的照料义务,无论是对辩方证据的核实,还是收集、调取被告无罪、罪轻的证据,法官都可依职权或被告方申请,进行庭内核实与庭外调查证据。
     第二章对英美、德法、日意六国法官庭审时的证据调查权进行了比较法研究。在英美法系,法官庭上可以询问证人、传唤证人出庭。而且在一些司法区,陪审团也可以询问证人。但是在英美法系中由职业法官独立审判的案件中,法官比在有陪审团参与的审判中要积极得多。而且,我还简要介绍了英国学者对北爱尔兰陪审团审判与Diplock审判(无陪审团的职业法官审判)中,法官证据调查权的比较分析。同时,在英美两国,法官一般不庭外调查证据,虽然它们存在庭外勘验制度,但并不被视为法官的庭外证据调查权。其次,我分析了德法两国法官的证据调查权。在庭内,法官传唤证人出庭,主导对被告的讯问、对证人的询问,并积极调查实物证据;在庭外,法官积极核实、收集、保全所有对认定事实有益的证据。因此德法国家法官的证据调查权非常宽泛。而在混合式的日意诸国,虽然采取了当事人主导举证、质证,但仍没有否定法官为查明案件事实而传唤证人出庭、积极询问证人、讯问被告,而且法官也有宽泛的庭外证据调查权,但相对德法而言,法官要消极一些。可见,英美、日意、德法三种证据调查权模式,形成了一个法官权力逐渐增强的谱系。而之所以如此,与各自的庭审结构、诉讼文化、审判目的、改革力度相关。
     第三章分析中国刑事法官证据调查权的立法规定与实践运作状况。就立法规定而言,法官而非控辩双方传唤证人出庭,这与控辩式庭审制度下公诉人与被告承担证明责任相混淆;法律未明确规定法官何时询问证人、讯问被告,从而存在法官提问的随意性与介入的任意性。法律规定法官可依职权或申请向检察机关、有关单位、个人调取证据,但没有明确调取证据是庭内调查还是庭外调查证据,而且法官调取证据是可以通知申请人或控辩双方到庭,而非必须通知到庭;法官调取的证据如何使用,法律规定也不明。至于刑诉法158条规定的庭外证据调查权,仍然问题重重,如法官启动的条件过于抽象,法官可以而非必须通知控辩双方到场,庭外核实后的证据如何使用,同样语焉不详。而对于中国刑事法官证据调查权的实践运作现状,我根据50例案件进行了实证分析。据材料统计发现,在中国庭审的法庭调查阶段,法官的证据调查权主要表现在积极讯问被告,有时询问证人、鉴定人,而没有在一例案件中调取证据或庭外核实证据。为不至于以偏概全,我在50例案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论者的研究与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发现如下现象:中国刑事法官在庭审时总体上比较消极,证据调查权基本上体现在讯问被告方面。因为被告必须出庭,且没有沉默权,对其讯问也被置于证据调查之首;而由于证人大多不出庭,法官无法对证人询问。法官在实践中偶尔也会从事调取证据或庭外核实证据的行为,但总体上偏少,这是因为法官对控方证据的证明能力的天然推定,对证据证明力的优先接受,加之庭后可以默读审判,因此无需庭外调查、调取证据,反而因操作的繁琐、不合法,引来不必要的麻烦。然而,尽管法官调查证据比较消极,但却存在权力运作的不规范,甚至不公平对待被告方。被告方申请法官传唤证人出庭、调取证据、庭外核实证据,大多被法官拒绝。法官讯问被告的话语中,也经常夹带有罪推定的痕迹。
     第四章,根据立法规定与实证研究所暴露出的问题,对中国刑事法官证据调查权的合理变革提出了如下建议。第一,探讨了变革法官证据调查权的合理制度背景。继续完善控辩式庭审制度,加强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从而固守、落实、捍卫法官合理的的补充性证据调查权。第二,分析了法官调查证据的基本原则,包括实体上的补充性、关连性、必要性与可能性原则,程序上的法官中立、平等对待与控辩双方的同等参与原则。第三,对法官庭内、庭外证据调查权进行了完善。包括界定庭内证据调查权的范围:询问证人、被害人与鉴定人,讯问被告,为查明案件事实的需要传唤证人出庭,并规范了权力的实施程序。法官庭外证据调查权的范围:核实证据、调取证据与保全证据,并对该庭外证据调查权进行了合理化规范,将其视为法官在控辩双方参与下的庭外质证程序。完善法官的证据调查权,其目的是希望既要求控辩双方严格履行证明责任,积极举证、质证,避免法官过度调查证据;同时又保留法官合理的证据调查权,最终实现控辩审在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方面的三方作业。
What role do the criminal judge plays:only the neutral adjudicators or the active investigators? This is an argumentative topic. After China'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CPL) was revised in 1996, it provides for an adversarial system in trial, encouraging both parties to fully argue their case to find the true, and defining a new role for judges as neutral adjudicators rather than investigators of a criminal case. So far, the CPL already has put in practice for 13 years, we must reflect it again. This paper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four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relates the reason of writing this paper, the status quo of the subject, and the means of the research. Whether the common law system countries, or traditional continental law system countries, the judges all can investigate evidence, only the degree of the power is different. In China, I introduce three cases, want to put out some questions: whether China's judges can investigation? When and how? Moreover, the paper analysises else authors's research, and piont out that we focus on these subjects:comparing the judges' power of investigating evidence in England, US, France, German, Italy and Japan; the legal regulations and practice about the judge's power of investigation in China; the Reform measures. Altogether, the aim and end-result in the paper is not that the power is not needed, but that how to control and regulate it.
     Chapter one firstly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the investigating power of evidence. It means that the judges take on some measures, for example, collect evidence, have the evidence transferred, summon the witnesses or expert witnesses to appear in court, investigate for verifying evidence out of court, and examine the witnesses and defendants, in order to find the true, verify evidence, or take impersonal attention obligation on defendants. Secon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asons why judges investigate evidence in China.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need judges to resolve after the parties fully argue their case, because criminal judges must find the truth and verify evidence. In addition, China's criminal trial is "the adversary system" when criminal procedure was reformed in 1996, but the accused is weak, because he can't counteract the action of prosecutor. If the judges are "negative and formal neutrality" in practice, the accused do not accept the adjudge. So, we must advice criminal judges take impersonal attention obligation, the aim is that we should assure the parties are virtually equality. Thirdl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judges'power of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 and the parties'burden of proof. It's unreasonable if China's criminal judges only play an entirely passive role without carrying out any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 but the judge should also bear supplementary legal obligation of proof, rather than bear the burden of proof on the parties. So, in China's criminal trial, the judge can investigate evidence in court only in some exceptional case.
     Chapter two compares the judges'power of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 in England, US, France, Germany, Italy and Japan. In England and US, the judge can question witnesses or expert witnesses, and summon the witnesses to appear in court. In some criminal trial, questions also can be posed to witnesses by the jury when they appear in court. Moreover, judges become more inquisitorial when the trials are absent of a jury. According to one study comparing a Diplock court (without a jury) and a jury court presided over by the same judge, the number of witnesses questioned by the judges and the amount of time were far greater in Diplock court. Although European trends toward adversary styles in Criminal procedure and evidence, France and Germany inquiry systems of criminal justice are official, judicial inquiries, rather than contests between opposing parties;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for presentation of evidence rests with judge, he calls and first questions the witnesses or defendants, and investigate evidence out of court. There are an adversarial systems in Japan and Italy which encourage both parties to fully argue their case to find the true, rather than the judge present evidence fully. Even so, the judge also can question witnesses and defendants, notify witnesses to be appearing in the court, and still can investigate evidence out of court. There are a lot of reasons which can explain this difference about the judge's power of investigation of criminal trial in the six countries, such as the culture of law, the trial with or without a jury, and the aim of the justice.
     Chapter three analyses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and the practice about the judge's power of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 As far as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is concerne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for instance, the judge rather than the parties call the witnesses, expert witnesses and the victim to be present in court; there aren't clearly provides for the time when the judge question the witnesses and the way how to question, so the judge may arbitrary examine the witnesses. Though the judge can make a compulsory transfer of evidence to the court from people's procuratorate, any units and individuals, whether an accused or a defender apply to the court or not, we can not make sure what nature may be of this investigation:investigate evidence out of or in the court? And when the judge verify evidence out of court or transfer evidence, the court may not notify the parties to be at presence, so both the defense and the prosecution have not right to be present at anytime. What's more, when the judge investigate evidence out of court, the condition about when he verify the proof is confused, and the law lacks of regulation about how to use the evidence investigated by the judge under the CPL.
     Now, as regards the practice on the power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 Fourth chapter focus on empirical studies based on 50 courtroom records. The judge question the defendants and witnesses sometime, but he don't investigate for verify evidence out of court, or summon the witnesses and expert witnesses to appear in court, and have the evidence transferred. In order to prove the truth of the conclusion, we introduce other's studies and some classical cases. All these show that a passive and un-neutral judge (except for posing question to the defendants) and one side dominating role of public prosecutor, and treating the accused unfair. Besides, the power of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 is irregular in the trial.
     Based on the problems of the legislation and the practice,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legislative proposal on reforming the judge's power of investigating evidence. Firstly,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exercise of the investigating power, it is not enough just to improve the power only. We must create 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by developing China public-prosecutor-and-defense-dominated trial, and the parties can fully perform their burden of proof, and the judge only bear a supplementary burden of investigation of evidence. Secondl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general provision or principle on the judge's power of the investigation. Such as the neutral judge, maintain party symmetry, and a supplementary role when he investigating evidence. The close or last part, it is out of this consideration that the contents of legislative proposal was drawn up, which contains two levels:one reforming plan was proposed directly in respe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judge's power of investigating evidence in the court, which contains improving the questioning witnesses, defendants, and collect evidence, and to summon witnesses, and for compulsory transfer of evidence and so on. The other reforming plan was for the power out of court, which stipulates that the court notify the parties to be at presence when the judge verifies the evidence out of court.
引文
1[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2[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3[奥]殴根·埃利希:《法社会学原理》,苏国滢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4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5[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79页。
    6[美]理查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页。
    7 See Kirsten Debarba, "Maintaining the Adversarial System:the Practice of Allowing Jruors to Question Witnesses During Trial",55 Vand. L. Rev.1521(2002), pp.1521-1546.
    8 See Martin Marcus, "Above the Fray or Into the Breach:the Judge's Role in Newyork's Adversaralsy System of Criminal Justice",57Brook.L.Rev.1193(1992),pp.1193-1211.
    9 See Sean Doran & John D.Jacson & Michael L.seigel, "Rethinking Adversaries in Nonjury Criminal Trials",23Am. L.Crim.L.1(1995), pp.1-44; and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 Judge Without Jury:Diplock Trials in the Adversary System, Clarendon Press,1995.
    10 [法]贝尔纳·布洛克:《法国刑事诉讼法》,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7页。
    11 See Richard S-Frase and Thomas Weigend, "German Criminal Justice As a Guide To American Law Reform:Similar Problems, Better Solution?" 18 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Summer 317(1995), p.327.
    12 See Michele Panzavolta, "Reforms and Couter-Reorms in The Italian Struggle for an Accusatorial Criminal Law System", 30 N.C. J. Int'l L.& Com. Reg.577(2005), pp.577-608.
    13参见[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14法律的治理化是指法律和司法成为党治理社会的工具,必须服从于党治理社会的目的,并且被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中。参见强世功:《调节、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节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83页。
    15冯象:《政法笔记》,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16参见晏向华:“诉讼制度:符合国情才是最好的”,《检察日报》,2004年1月15日。
    17参见龙宗智:“试析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与路径”,《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82页。
    23关于法官证据调查权,尚没有专论,一些论文对此问题有所涉及。如龙宗智:“法官该不该庭外进行询问”,《法学》,1999年第2期;龙宗智:“证明责任制度的改革完善”,《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3期;左卫民:“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程序:实证研究与理论阐析”,《中外法学》,2005年第6期;罗祥远:“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史立梅:“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与法官的证据调查权”,《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24参见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页。
    25参见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240页。
    26龙宗智:“证明责任制度的改革完善”,《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3期,第42页。
    27参见徐静村:“21世纪中国刑事程序改革展望”,卞建林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2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28参见张玲、张忠诚:“法官庭外调查权质疑”,《人民检察》,1997年第5期,第44-45页;李彦军:“合议庭调查权质疑”,《河北法学》,2001年第5期,第91-93页。
    29参见姚宏科:“质疑法官庭外调查权”,《检察实践》,2003年第1期,第44页。
    30梁旭东、孙公幸:“试论庭外调查证据核实权”,《中国审判方式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31参见张斌:“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超职权主义因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第36页。
    32王亚新等:《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33关于法官是否应该调查证据,本文在第一章第二节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34法学大师朗贝因通过比较法研究指出,司法职业应该设计为法官勤奋与对当事人双方优秀激励这样的一种综合范式。See John H. Langbein, "The German Adwantage in Civil Procedure",52 U.CHI.L.Rev.848 (1985), p.856.
    35[英]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4页。
    36参见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上册),张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37沈德咏主编:《刑事证据制度与理论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23页。
    38参见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39参见[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262页。
    40参见郑铭勋:“刑事庭审证据调查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第4页。
    41龙宗智,前注[24],第361页。
    42参见[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327页。
    43参见蔡杰、冯亚景:“我国刑事法官庭审指挥权之探讨”,《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116页。
    44龙宗智教授也提出,法官调查证据的行为仅仅包括:①庭上对被告、被害人、证人、鉴定人进行讯问或询问;②传唤新的证人、调取新的实物证据到庭;③依法实施庭外调查权。参见龙宗智,前注[24],第375页。
    45龙宗智,前注[26],第42页。
    46林钰雄:《刑事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47陈瑞华,前注[4],第216页。
    48参见[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324页。
    49参见陈瑞华,前注[4],第216-217页。
    50参见[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0页。
    51参见孙长永等:《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第329页。
    5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53 See Sean Doran前注[9],pp.11-13.
    54参见[美]达马斯卡,前注[13],第209页。
    55同上注,第204页。
    56苏力:《法制及其本土资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70页。
    57桑本谦:“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以王斌余案检验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第107页。
    58[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陈若桓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3页。
    59桑本谦,前注[57],第108页。
    60参见庞良程,“当庭举证、质证方法论”,《河北法学》,2000年第5期,第71-73页;胡志刚、曹桂清:“公诉人法庭质证的策略与技巧”,《人民检察》,2003年第]期,第50-51页。
    61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82页。
    62 See William T·Pizzi, "Understand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Limits of Comparative Procedure as an Instrument of Reform",54 Ohio S.L.J.1325(1993), pp.1354-1355.
    63参见[美1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页。
    64参见[美1达马斯卡,前注[13],第189页。
    65人的认识与兴趣难以割舍,人们常常以为,在认知的过程中兴趣作为心理之物应予摒弃。哈贝马斯指出,兴趣是“认识的组成要素”,理性的兴趣和认识是高度统一的,兴趣先于认识就像兴趣由于认识才得以实现一样。兴趣横亘在认识的基底中,它对认识具有指导作用。参见刘放桐:《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8页。
    66[意]克拉玛德雷:《程序与民主》,翟小波、刘刚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67参觅[意]莫诺·卡佩莱蒂等:《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与未来的民事诉讼》,徐听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143页。
    68参见林钰雄,前注[46],第7页。
    69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77.
    74[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法程序》,岳礼玲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75刘秉钧:“法院职权调查之范围”,黄东熊等:《刑事证据法则之新发展》,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414页
    76学者们在评论意大利检察官与法官关系时提出疑问:如果它们拥有同样的职业训练、同样的经济待遇、共同为保护与促进公正利益的司法组织成员、相同的认同感与团结感,那么被告在检察官的同僚——法官面前与控方平等的对抗中,他怎可能获得于己有利的裁判?See Elisabetta Grande, "Italian Criminal Justice:Borrowing and Resistance" 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Spring vol.48(2000), p.233.
    77参见卞建林、李菁菁:“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法学研》,2004年第3期,第84页。
    78[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26页。
    79有关社会学中“前台”的含义,参见[美]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375页。
    80 See 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Spencer, ed.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p.489.
    81[德]罗科信,前注[50],第66页。
    82[德1拉德布鲁赫,前注[2],第125页。
    83参见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84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8页。
    85[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86[美]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7页。
    87田文昌律师说,刑事案件和刑事业务辩护的比率是7:1,也就是说每7起刑事案,只有1起有律师辩护。毫无疑问,在另外6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的正当权利没能得到保护,司法的公正受到质疑。参见张一水:“罪与罚:‘刑辩律师何去何从’”,《工人日报》,2002年8月10日,第5版。
    88当然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日本借鉴当事入主义刑事庭审方式逾60多年,辩护律师所起的作用也较为有限,且他们的辩护行为引起检察官的敌视,受到法官经常严厉的批评。See Malcolm M.Feeley and Setsuo Miyazawa, ed. The Japanese Adversary System in Context, Palgrave Macmillan,2002, p.53.
    89参见孟登科:“守护正义,还是守护利益”,《南方周末》,2009年4月30日,第A2版。
    90美国著名法史大家Langbein谈到普通法中反对自证其罪特权的起源时指出:“若无辩护律师之帮助,刑事被告之沉默等于放弃任何辩护;因而在一个拥有死刑的刑事司法中,保持沉默无异于自杀。唯当辩护律师成功重塑刑事审判、并使被告能够实际保持沉默时,才可能使真正的反对自证其罪风靡于普通法。”John H·Langbein,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Privilege Again Self-Incrimination at Common Law,92 Mich.L.Rev.1047(1994), p.1084.
    91布莱克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与律师的接触程度与等级成正比变化。例如,在美国,高收入的人更可能去请律师,自己拥有房产的人也是如此。”参见唐纳德·J·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92参见赵一海:“为社保案‘贪官’辩护的律师们”,《南方周末》,2009年5月30日,第A1版。
    93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94被告无法充分利用庭审之能力,主要有两个障碍:一是他无魏根特所谓的参与诉讼自治的消极面,从而削弱其以当事人地位参与诉讼;二是诉讼结局的骰子在侦查程序就已铸就,而被告审前对抗能力薄弱,即便庭审指定律师,而几乎大势已去。[德]魏根特,前注[74],第247-255页。
    95同上注,第153页。
    96参见王云海:“日本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与改革”,《法律科学》,2003年第6期,第119页。
    97[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329页。
    98孙长永等,前注[51],第8页。
    99参见吴巡龙:《刑事证据与证据法实务》,台北: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70-73页:[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48-658页。
    100参见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2-533页。
    100孙长永等,前注[51],第67页。
    102比如在纽约的一些重罪案件审判中,当辩方律师确实未能有效辩护时,法官则应积极调查证据,引出有利被告的证据事实。See Martin Marcus,前注[8],p.1197.
    103参见孙长永等,前注[51],第98-102页。
    104参见[德]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105[德]普维庭,前注[104],第102页。
    106参见林钰雄,前注[38],第168页。
    107参见[法]布洛克,前注[10],第67页。
    108参见[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下册),张凌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109[德]魏根特,前注[74],第155页。
    110孙长永等,前注[51],第99页。
    111参见[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上册),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112日本被告对何种事项需要承担证明责任,参见孙长永等,前注[51],第121-125页。
    113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114参见裴苍龄:“构建全面的证明责任体系”,《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第49页。
    115孙长永等,前注[51],第223页。
    116参见吴宏耀、魏晓娜:《诉讼证明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77—379页。
    117[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118参见龙宗智:“刑事证明责任制度若干问题新探”,《现代法学》,2008年第6期,第107-114页。
    119按照学者的理解,证明应当是指国家公诉机关和诉讼当事人在法庭审理中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审判机关提出证据,运用证据阐明系争事实,论证诉讼主张的活动。卞建林:“诉讼证明:一个亟待重塑的概念”,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3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24页。
    120当然,这是从严格的责任角度而言。实质某种程度上,法官的判决仍需说服控辩双方,所以判决应该详细说理。但这种说服责任与控辩双方的证明责任仍然存在区别。
    121参见江伟主编:《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122夏皮罗教授指出,法院或法官作为国家权力机构的一部分,导致现实中几乎没有一个社会中的法院能够清楚地在他们和政治体制的其它方面之间划出绝对的边界。从而有可能刑事法官更倾向于国家利益,而非平等、公平的对待控辩双方。参见[美]夏皮罗,前注[721,第2页。
    123[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44页。
    124孙长永等,前注[51],第224页。
    125龙宗智,前注[26],第39页。
    126参见杜中杰:“量刑规范化试点今起全国展开”,《人民法院报》,2009年6月1日,第1版。
    127参见龙宗智,前注[17],第37-38页。
    128樊崇义,前注[61],第284页。
    129参见孙长永等,前注[51],第149页。
    130参见何赖杰:“新法之刑事法院职权调查证据”,黄东熊等,前注[75],第424页。
    131 See Martin Marcus,前注[8],p.1197.
    132参见林钰雄,前注[38],第168-179页。
    133参见龙宗智,前注[26],第43页。
    134参见张军等:《刑事诉讼:控辩审三人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8页。
    135参见孙长永等,前注[51],第234页。
    136[意]克拉玛德雷,前注[66],第38页。
    137[德]拉德布鲁赫,前注[2],第128页。
    138张卫平教授认为中国民事诉讼中的事实探知存在着强烈的父爱情节,参见张卫平:《诉讼架构与程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Foote教授在评价日本刑事诉讼时,也引入了Benevolent Paternalism的分析模式,See Daniel H·Foote, "the Benevolent Paternalism of Japanese Criminal Justice",80 Ca. L. Rev. 317(1992), p.317.
    139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
    140林钰雄,前注[104],第51页。
    141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9页。
    142 See Martin Marcus,前注[8],p.1197.
    143参见斯特龙,前注[99],第18-19页。
    144参见[英]丹宁勋爵,前注[1],第66-67页。
    145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29.
    146 See Kirsten Debarba,前注[7],p.1532
    147 ibid.,p.1533.
    148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
    149 See H. J. Abraham, The Judicial Proc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p.103.
    150参见[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吴宏耀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2-203页。
    151 See Sean Doran & Michael L.seigel,前注[9],p.10-11.
    152参见[英]麦高伟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19页。
    153 See Stephen J.Schuthofer, "Is Plea Bargaining Inevitable?" 97 Harv. L.Rev.1037(1984), p.1071.
    154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39.
    155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59.
    156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60.
    157斯特龙,前注[991,第19页。
    158同上注,第4I页。
    159 See 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8th ed,2003, p.636.
    160[英]詹妮·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蔡巍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16[英]麦高伟,前注[152],第298页。
    162 See Peter Murphy,前注[159],p.636.
    163[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徐美君、杨立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7页。
    164 See I.H.Dennis, The Law of Evidence,2th ed, Sweet & Maxwell,2002, p.432.
    165 See Peter Murphy,前注[159],p.637.
    166斯特龙,前注[99],第445页。
    167同上注,第446页。
    168参见赵秉志、罗德立:《香港刑事诉讼程序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3页。
    169参见林顿:《世纪审判》,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43页。
    170参见[美]斯特龙,前注[99],第446页。
    171参见[德]罗科信,前注[50],第410-411页。
    172[德]魏根特,前注[74],第131页。
    173参见[美]达马斯卡,前注[13],第114页。
    174参见[法]布洛克,前注[10],第492页。
    175[德]魏根特,前注[74],第144页。
    176[法]布洛克,前注[10],第498页。
    177[德]罗科信,前注[50],第114页。
    178参见林钰雄,前注[36],第52页。
    179[德]罗科信,前注[50],第115页。
    180[德]罗科信,前注[50],第419页。
    181参见[德]魏根特,前注[74],第156-157页。
    182参见[法]布洛克,前注[10],第494页。
    183[德]魏根特,前注[74],第22页。
    184参见[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265、267页。
    185王兆鹏:《路检、盘查与人权》,台北:翰庐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31页。
    186兆鹏,前注[1851,第232页。
    187汪三毛:“在两个主义之间:日本刑事审判模式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12月,第49页。
    188 Elisabetta Grande,前注[76],p.238.
    189 See Stephen P. Freccer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Italian Criminal Procedure,21 Am. J. Crim.L 435(1994),p.370
    190[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237页。
    191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457页。
    192转引自汪三毛,前注[187],第49页。
    193日本的相关情况参见王云海,前注[96],第117页。
    194 Elisabetta Grande,前注[761,p.237.
    195孙维萍、露卡露巴利亚:“意大利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色与最新修订”,《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第142页。
    196 See Michele Panzavolta,前注[121,p.583.
    197参见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最新评析”,《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第34-35页。
    198参见[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323页。
    199[日]田口守一,前注[190],第209页。
    200同上注,第209页。
    201[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328-329页。
    202 Elisabetta Grande,前注[761,p.237.
    203孙长永,前注[191],第466页。
    204参见陈瑞华,前注[4],第246-247页。
    205[美]达马斯卡,前注[117],第178页。
    206[美]乔治·W·皮尤:“美国与法国刑事司法制度之比较”,《法学译丛》,1984年第3期,第23页。
    207参见[英]麦克埃文,前注[160],第112页。
    208参见孙长永,前注[153],第314-316页。
    209 See Cross and Tapper on Evidence,8th ed, Butterworths,1995, p.281.
    210参见程汉大、李培锋:《英国司法制度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7页。
    211 Malcolm M.Feeley and Setsuo Miyazawa,前注[88],pp.15-16.
    212参见[法]布洛克,前注[10],第498页。
    213 Malcolm M.Feeley and Setsuo Miyazawa,前注[88],p.228.
    214 See Richard S·Frase and Thomas Weigend, German Criminal Justice As a Guide To American Law Reform:Similar Problems, Better Solution? 18 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Summer.317(1995), p.327.
    215参见[法]布洛克,前注[10],第493、497页。
    216参见汪三毛,前注[1871,第57页。
    217 See Michele Panzavolta,前注[12],p.603.
    218 ibid., p.586.
    219 ibid., p.593.
    220[美]达马斯卡,前注[13],第10页。
    221 See Sean Doran,前注[9],p.16.
    222[美]达马斯卡,前注[117],第189页。
    223一位北爱尔兰的法官说:有点类似霍姆斯夜晚没有喊叫的狗的故事一样——如果没有提到被告的明确记录,法官也并不假定就没有。Sean Doran,前注[9],p.35.
    224实质上陪审团从其产生起,就无以脱离的政治功能。参加[美]夏皮罗,前注[72],第81页。
    225[美]波斯纳,前注[24],第261页。
    226[美]夏皮罗,前注[72],第79页。
    227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p.149-175.
    228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78.
    229参见[美]波斯纳,前注[63],第123-124页。
    230 See Elisabetta Grande,前注[76],p.250.
    231 Malcolm M.Feeley and Setsuo Miyazawa,前注[88],p.242.
    232参见龙宗智:“中国法语境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第139页。
    2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3页。
    234陈瑞华,前注[83],第9页。
    235陈光中,严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476页。
    236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
    237参见《台湾刑事诉讼法》,第288条第2款。
    238参见林钰雄,前注[36],第129页。
    239[德]魏根特,前注[74],第248页。
    247参见[美]达马斯卡,前注[13],第116页。
    248[德]罗科信,前注[50],第391页。
    249[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319页。
    2s0尽管中国刑事审判前法官对控方案件仅仅是进行程序审,但检察官提起起诉的标准却与审判一致:事实清楚、证据充分。而且在大陆法系的德法国家,法官对公诉案件的审查标准也极高。参见孙长永,前注[191],第271页以下。
    251 See walker, Thibaut & Androli, Order of Presentation at Trial,82 Yale L.J.216 (1972), p.225.
    253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39.
    254据德国学者研究,熟悉卷宗能够而且经常会导致法官产生某种偏见。曾经对德国法官和检察官进行测试,他们在 观看了模拟审判的录像之后被要求作出定罪的建议,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证据基础上,对卷宗事先有所了解到法律工作者与那些对卷宗不了解到人比较,更加倾向于判定有罪。参见[德]魏根特,前注[74],第24页。
    255任何人对事物的认识都带有前见,那是人类必然的宿命。教育、经验等东西,经过积淀,沉积在我们认知结构的基底。但是前见与偏见不同,偏见的本质在于对一个群体及其个体成员的负性预先判断。参见[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侯玉波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版,第243页。
    256 See Frankel, "The Search for Truth:An Umpireal View",123U. Pa.Rev.1031 (1975), p.1039.
    257[德]韦伯,前注[18],第187页。
    258参见汪丁丁:“知识社会与知识分子”,《读书》,1995年11期,第63页。
    259 See Kirsten Debarba,前注[7],p.1533.
    260 See Kirsten Debarba,前注[7],p.1528.
    261[美]达马斯卡,前注[13],第203页。
    262 See Sean Doran & John D.Jacson & Michael L.seigel,前注[9],p.12.
    263孙长永,前注[191],第443页。
    266 See Malcolm M.Feeley & Setsuo Miyazawa,前注[88],pp.50-51.
    267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p.143.
    272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前注[91,pp.140-141.
    273 ibid., p.143.
    275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第2期,第151-152页。
    276参见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277[美]麦考密克,前注[99],第15页。
    278参见张军等,前注[134],第160页。
    279参见[美]麦考密克,前注[99],第15-16页。
    280被告在法庭审判时认罪,就可以直截了当地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讯问,这不能认为是诱供,而是在被告承认前提下的发问。
    283 See John Jackson & Sean Doran See Sean Doran,,前注[9],pp.181-182.
    284龙宗智:《理论反对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96页。
    285左为民、马静华:“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第170-171页。
    286为了证据之间相互印证,侦查人员在讯问被告或者询问证人时,并非机械地对这些过程如实记录,而是有所删减增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令人震惊!
    287参见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288据左卫民教授对应、但未出庭证人的各种原因的考察,名列前3位的分别是:某些关系特殊的案件可以不出庭,以免使自己为难;司法机关应与单位协调好关系,保证自己小受影响;提洪安全保护,避兔受打击报复。参见左卫民:“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程序:实证研究与理论阐析”,《中外法学》,2005年第6期,第644页。
    289同上注,第644页。
    290在写作本文时,恰好身边有一典型案例,即贵阳铁路运输法院对被告人黄健成(列车长)捆绑民工曹大和致死—案的审理中,辩护律师3次要求法院传唤站在门外的重要目击证人成准强出庭,均被拒绝,直到过了质证阶段才被允许出庭。参见沈颖、赵蕾:“铁路法院该姓啥?——从曹大和案看铁路法院改革之路”,《南方周末》,2009年6月4日,第A3版。
    291参见左卫民,前注[287],第647-648页。
    292参见左卫民,前注[287],第652页。
    293在左教授的研究中,法官提出了2次复合性问题,与控辩双方相比,要少得多。参见左卫民,前注[287].第649页。
    294实际上,法官是否可以提出诱导性问题在美国是有争议的,但不容置疑,由于法官是一个权力人物,由此产牛一个严重的风险,即证人会被法官的问题中包含的暗示所左右。参见[美1麦考密克,前注[991,第18页。
    295实践中,一些法官就认为,法官应保持中立,不宜发问;当然,其它一些法官也认为,控辩双方已经问明事实,没有必要再次询问。参见左卫民,前注[287],第653页。
    296陈瑞华,前注[831,第132-143页。
    297参见王声元、杜晓红:“法官庭外调查权的限制”,吴家友主编:《法官论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97页。
    298之所以只选取20例案件,是因为它们反映的异议情况几乎一致。其次,很多案件控方都是组合证据出示方式(甚至一些案件一次出示证据20份左右),很难反映出控辩双方究竟对那些证据存在异议。
    299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8页。
    300张国军,《刑庭二十八年》,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301参见李昌盛:“缺乏对抗的‘被告人说话式’审判”,《现代法学》,2008年第6期,第169-170页。
    302参见左为民、马静华,前注[284],第166页。
    303何广材:“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实证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期,第132页。
    304张泽涛:《刑事审判与证明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269—270页。
    305参见左为民,前注[287],第647页。
    306 See Malcolm M.Feeley and Setsuo Miyazaw,前注[88],pp.120-121.
    307郎胜:《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释义》,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308孙长永,前注[191],第477页。
    309参见张军等,前注[134],第226页。
    310参见左卫民,前注[287],第652页。
    311李奋飞:“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107页。
    312田文昌、陈瑞华主编:《<中国人民共和国刑诉法>再修改律师建议稿与论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12页。
    313参见张素莲:“法院查证与控辩双方举证的问题研究”,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6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314参见张军等,前注[1341,第228页。
    315参见张素莲,前注[312],第153页。
    316参见陈瑞华:“以改革思维看待律师法的修改”,《人民检察》,2008年第7期,第31页。
    317参见左卫民:“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第95页。
    318 See Stephen J.Schuthofer,前注[1531,p.1069.
    319斯特龙,前注[991,第129页。
    320 See Sean Doran & Michael L.seigel,前注[9],p.13.
    321参见张军等,前注[134],第157-161页。
    322同上注,第325页。
    323参见张国军,前注[299],第1页。
    324参见张军等,前注[134],第155页。
    325张素莲,前注[312],第153页。
    326参见曹某某故意伤害案,公诉人抓住辩护律师出示的证据中有3份证词是被告家属收集后转交的事实,直接从取证主体方面提出了质证意见,得到了法庭支持。李士胜:“浅谈公诉人的庭上质证技巧”,《人民检察》,2001年第2期,第40-41页。
    327参见庞良程,前注[60],第74页。
    328刘保成:“浅谈律师在法庭上的‘说话权’”,《律师世界》,1998年第3期,第13页。
    329刘保成,前注[327],第12-13页。
    330王振华:“刑事诉讼中申请查证权的完善”,《律师世界》,2003年第3期,第35页。
    331张有义:“刑事辩护律师执业面临六大难题”,《法制日报》,2008年1月6日,第1版。
    332阿计:“刑事辩护如何走出困境”,《公民导刊》,2008年第2期,第31页。
    333王振华,前注[329],第36页。
    334《朱子语类》,卷一○八。
    335[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336[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4页。
    337[美]达玛什卡,前注[334],第2-3页。
    338周桂喜:“阅卷中的举证观”,《人民检察》,1999年第5期,第37页。
    339参见陈瑞华:“刑事证据规则之初步研究(下)”,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6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238页。
    340陈瑞华,前注[298],第389-390页。
    345参见[德]罗科信,前注[50],第411页。
    346 See Malcolm M.Feeley and Setsuo Miyazawa,前注[88],p.242.
    347参见[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329页。
    348王兆鹏,前注[100],第484页。
    349林钰雄,前注[36],第55页。
    350[德]柯武刚、史漫飞,前注[341],第53页。
    351季卫东,前注[93],第278页。
    35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353刘秉钧,前注[75],第383页。
    354龙宗智,前注[26],第43页。
    355[德]拉德布鲁赫,前注[2],第129页。
    356卡多佐说无论法律静止不变,还是变动不居,如果不加以调剂或不加以制约,都同样具有破坏力。[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3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前注[52],第11页。
    358黄立:《中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及实证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15-416页。
    360参见陈瑞华,前注[83],第122页。
    361参见张军,前注[134],第315页。
    362参见张军等,前注[134],第319页。
    363同上注,第241-251页。
    366参见张军等,前注[134],第220页。
    367参见田文昌等,前注[311],第84页。
    368参见左卫民,前注[287],第644页。
    369参见孙长永主编:《刑事诉讼证据与程序》,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第338页。
    370参见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陈光中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专家建议稿与论证》,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371参见徐静村,前注[251,第233—241页。
    372参见龙宗智:“我国刑事庭审中人证调查的几个问题”,《政法论坛》,2008年第5期,第25-26页。
    373参加王兆鹏,前注[100],第511-512页。
    374林钰雄,前注[38],第260页。
    375龙宗智,前注[371],第26页。
    376张军等,前注[1341,第154页。
    377同上注,第154页。
    378[日]田口守一,前注[190],第237页。
    379张军等,前注[134],第152页。
    380[美]麦考密克,前注[99],第15页。
    381 Elisabetta Grande,前注[76],p.238.
    382最高院司法解释第146条规定如下的询问规则: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案件事实相关;不得以诱导的方式提问;不得威胁证人;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
    383[美]达马斯卡,前注[117],第107页。
    384参见李昌林:“证明、查明与拍板”,《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第61页。
    385[美]麦考密克,前注[99],第14页。
    386龙宗智,前注[386],第25页。
    387[日]田口守一,前注[190],第234页。
    388龙宗智,前注[386],第30页。
    389参见左卫民,前注[287],第654页。
    390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对证据合法性存在较大争议,一时难以查明的,法庭应当宣布休庭,对证据合法性进行调查。参见田文昌等,前注[311],第265页。
    391参见田文昌等,前注[311],第297-298页。
    392[美]斯特龙,前注[99],第41页。
    393[日]松尾浩也,前注[36],第323页。
    394参见张军等,前注[134],第325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2][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美]爱德华·考文:《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强世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4][德]阿图尔·考夫曼:《后现代法哲学——告别演讲》,米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美]艾伦·德肖微茨:《最好的辩护》,唐交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6][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美]本杰明·卡多佐:《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董炯、彭冰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8][意]贝卡利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9]卞建林译:《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美]巴里等:《清白的罪犯》,黄维智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11]程汉大、李培锋:《英国司法制度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陈光中主编:《21世纪域外刑事诉讼立法最新发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陈光中、严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15]陈光中、徐静村主编:《刑事诉讼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陈瑞华:《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9]陈卫东:《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20][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8版),张国智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
    [22][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23][美]戴维·波谱诺:《社会学》(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冯象:《政法笔记》,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樊崇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顾忠华:《韦伯学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8][美]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29][美]哈罗德·伯曼:《美国法律讲话》,陈若桓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30]黄东熊等:《刑事证据法则之新发展》,台北: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
    [31]何家弘主编:《外国证据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2]何美欢:《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3][德]汉斯·普维庭:《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4]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35]季卫东:《正义思考的轨迹》,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6]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7]贾春增主编:《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事诉讼法精义》(下册),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9][英]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潘大松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40][美]凯斯·R·桑斯坦:《行为法律经济学》,成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2][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3][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05年印刷)。
    [44][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45][奥]卡夫卡:《卡夫卡全集》,第1卷,韩祥瑞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46][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张家瑄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47][美]肯尼斯·R·福斯特等:《对科学证据的认定》,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8][美]理查德德·A·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49][美]理查德德·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美]理查德德·波斯纳:《法官如何思考》,苏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美]理查德德·A·波斯纳:《证据法的经济分析》,徐昕、徐昀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52]龙宗智:《刑事庭审制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53]龙宗智:《理论反对实践》,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4]刘放桐主编:《新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5]林顿:《世纪审判》,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6][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7]林钰雄:《严格证明与刑事诉讼》,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58]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上、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林钰雄:《刑事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0]林钰雄:《检察官论》,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61][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62][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65][意]马西莫皮亚泰利—帕尔马里尼:《不可避免的错觉》,欧阳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66][美]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美]米尔吉安·R·达马斯卡:《比较法视野中的证据制度》,吴宏耀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8][美]米尔建·R·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李学军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英]麦高伟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0]牟军:《自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奥]殴根·埃利希:《法社会学原理》,苏国滢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72][意]皮罗·克拉玛德雷:《程序与民主》,翟小波、刘刚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3][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王亚新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4]苏力:《送法下乡》,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苏力:《法律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76]宋冰编:《读本:美国与德国队司法制度与司法程序》,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7]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8]宋英辉主编:《刑事诉讼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9][日]松尾浩也:《日本刑事诉讼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0][德]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2]田文昌、陈瑞华主编:《<中国人民共和国刑诉法>再修改律师建议稿与论证》,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83][美]唐·布莱克:《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郭星华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4][美]唐纳德·J·布莱克:《法律的运作行为》,唐越、苏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5]孙长永:《探索正当程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86]孙长永等:《刑事证明责任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版。
    [87]吴巡龙:《刑事证据与证据法实务》,台北:新学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
    [88]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王兆鹏:《路检、盘查与人权》,台北:翰庐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
    [90]王亚新等:《法律程序运作的实证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1]徐静村:《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及立法理由》,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92][美]约翰·W·斯特龙主编:《麦考密克论证据》,汤维建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徐美君、杨立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4][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5]张国军:《刑庭二十八年》,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79页。
    [97]张军等:《刑事诉讼:控辩审三人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98][英]詹妮·麦克埃文:《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卞建林等:“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卞建林:“诉讼证明:一个亟待重塑的概念”,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3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3]陈永生:“我国刑事误判问题透视——以20起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为样本的分析”,《中国法学》,2007年第3期。
    [4]陈瑞华:“以改革思维看待律师法的修改”,《人民检察》,2008年第7期。
    [5]陈瑞华:“案件笔录中心主义”,《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6]陈瑞华:“刑事证据规则之初步研究(下)”,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6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7]成思危:“制度创新是改革的核心”,《读书》,2008年第10期。
    [8]蔡杰、冯亚景:“我国刑事法官庭审指挥权之探讨”,《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9]杜中杰:“量刑规范化试点今起全国展开”,《人民法院报》,2009年6月1日,第1版。
    [10]冯象:“法学三十年:重新出发”,《读书》,2008年第9期。
    [11]郭同敏、司元理:“公诉人举证方法与策略”,《人民检察》,2001年第6期。
    [12][德]赫尔曼:“中国刑事审判改革的模式——从德国角度的比较观察”,1994年北京刑事诉讼法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13][德]赫尔曼:“中国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一项永无止境的任务”,《诉讼法学新探》,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4]胡志刚、曹桂清:“公诉人法庭质证的策略与技巧”,《人民检察》,2003年第1期。
    [15]何家弘、何然:“刑事证据中的错案问题”,《政法论坛》,2008年第2期。
    [16]何广材:“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实证研究”,《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期。
    [17]强世功、赵晓力:“双重结构下的法律解释”,梁治平主编:《法律解释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8]贾印林、郜超:“法庭调查时公诉人忌孤立举证”,《检察日报》,2008年5月17日。
    [19]柯良栋:“修改刑事诉讼法必须重视的问题”,《法制日报》,2007年2月11日。
    [20]林伟平:“普世价值:‘正名’的困惑”,《书城》,2008年第10期。
    [21]龙宗智:“试论证据矛盾及矛盾分析法”,《中国法学》,2007年第4期。
    [22]龙宗智:“印证与自由心证——中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法学研究》,2004年第2期。
    [23]龙宗智:“证明责任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环球法律评论》,2007年第3期。
    [24]龙宗智:“试析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与路径’,《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5]龙宗智:“中国法语境中的检察官客观义务”,《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26]李士胜:“浅谈公诉人的庭上质证技巧”,《人民检察》,2001年第2期。
    [27]李培珠:“如何处理被告人当庭翻供”,《人民检察》,1998年第2期。
    [28]李昌盛:“缺乏对抗的‘被告人说话式’审判”,《现代法学》,2008年第6期。
    [29]李奋飞:“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0]刘保成:“浅谈律师在法庭上的‘说话权’”,《律师世界》,1998年第3期。
    [31]刘仁文:“警察要不要作证”,《南方周末》,2002年2月11日。
    [32]罗祥远:“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33]凌斌:“普法、法盲与法治”,《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34]庞良程:“当庭举证、质证方法论”,《河北法学》,2000年第5期。
    [35]裴苍龄:“构建全面的证明责任体系”,《法商研究》,2007年第5期。
    [36]孙言文、刘晓丹:“DNA的证据价值”,何家弘:《证据学论坛》,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37]苏力:“司法制度的合成理论”,《清华法学》,2007第1期。
    [38]苏力:“法官遴选制度考察”,《法学》,2004年第3期。
    [39]苏力:“遭遇哈姆雷特”,《读书》,2002年第5期。
    [40]孙长永:“刑事庭审方式改革出现的问题评析”,《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
    [41]孙维萍、露卡露巴利亚:“意大利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特色与最新修订”,《政治与法律》,2003年第5期。
    [42]宋英辉:“日本刑事诉讼制度最新评析”,《河北法学》,2007年第1期。
    [43]桑本谦:“精神病抗辩的悖论—回眸邱兴华案”,《博览群书》,2007年第6期。
    [44]桑本谦:“法律论证:一个关于司法过程的理论神话——以王斌余案检验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中国法学》,2003年第3期。
    [45]沈颖、赵蕾:“铁路法院该姓啥?——从曹大和案看铁路法院改革之路”,《南方周末》,2009年6月4日。
    [46]王云海:“日本司法鉴定制度的现状与改革”,《法律科学》,2003年第6期。
    [47]王颖:“刑辩律师执业状况调查报告的非正常公布”,《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8月12日。
    [48]王声元、杜晓红:“法官庭外调查权的限制”,吴家友主编:《法官论证据》,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9]王振华:“刑事诉讼中申请查证权的完善”,《律师世界》,2003年第3期。
    [50]汪丁丁:“知识社会与知识分子”,《读书》,1995年第11期。
    [51]汪三毛:“在两个主义之间:日本刑事审判模式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12月。
    [52]徐静村:“21世纪中国刑事程序改革展望”,卞建林主编:《诉讼法学研究》(第2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53]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认识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8期。
    [54]赵蕾:“寻找证人,等待生死”,《南方周末》,2008年11月13日。
    [55]赵蕾:“李庄案:法庭内外的较量”,《南方周末》,2010年1月7日,第A3版。
    [56]赵一海:“为社保案‘贪官’辩护的律师们”,《南方周末》,2009年5月30日,第A1版。
    [57]朱岚清:“当庭举证质证探略”,《人民检察》,1999年第6期。
    [58]张素莲:“法院查证与控辩双方举证的问题研究”,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第6卷),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版。
    [59]张斌:“论我国刑事审判中的‘超职权主义因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60]张思之:“刑事诉讼中证人证言与询问笔录的辨析”,《中国律师》,2003年第1期。
    [61]张思之:“不实的律师伪证”,《中国律师》,2006年第6期。
    [62]张一水:”罪与罚:刑辩律师何去何从”,《工人日报》,2002年8月10日。
    [63]张有义:“刑事辩护律师执业面临六大难题”,《法制日报》,2008年1月6日。
    [64]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年第2期。
    [65]左卫民:“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程序:实证研究与理论阐析’,《中外法学》,2005年第6期。
    [66]左卫民、万毅:“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3年第4期。
    [67]左卫民:“中国刑事案卷制度研究”,《法学研究》,2007年第6期。
    [68]左卫民、马静华:“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69]郑铭勋:“刑事庭审证据调查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4月。
    [70]周桂喜:“阅卷中的举证观”,《人民检察》,1999年第5期。
    [1]A·Esmein, A History Of Continental Criminal Procedure,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68.
    [2]C.Tapper, Cross and Tapper on Evidence,8th ed, Butterworths,1995.
    [3]I.H.Dennis, The Law of Evidence,2th ed, Sweet & Maxwell,2002.
    [4]Mireille Delmas-Marty and J·R·Spencer, ed. European Criminal Proced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5]Mike Redmayne, Expert Evidence and Criminal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6]Richard Terrill, World Criminal Justice Systems:a Survey,5th ed, Anderson Publishing Go, 2003.
    [7]Malcolm M.Feeley and Setsuo Miyazawa, ed. The Japanese Adversary System in Context, Palgrave Macmillan,2002.
    [8]John Jackson & Sean Doran, Judge Without Jury:Diplock Trials in the Adversary System, Clarendon Press,1995.
    [9]Peter Murphy, Murphy on Evidence,8th 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10]H. J. Abraham, The Judicial Proc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1]I.H.Dennis, The Law of Evidence,2thed, Sweet & Maxwell,2002.
    [12]Cross and Tapper on Evidence,8th ed, Butterworths,1995.
    [1]Apprendiv. New Jersey 530 U. S.490(2000).
    [2]Daniel H·Foote, "the Benevolent Paternalism of Japanese Criminal Justice",80 Ca. L. Rev. 317(1992).
    [3]Sean Doran & John D.Jacson & Michael L.seigel, "Rethingking Adversariness in Nonjury Criminal Trials",23Am. L.Crim.L.1 (1995).
    [4]Elisabetta Grande, "Italian Criminal Justice:Borrowing And Resistance",48Americ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Law Spring vol.227(2000).
    [5]Frankel, " The Search for Truth:An Umpireal View",123U. Pa.Rev.1031 (1975).
    [6]Macro Fabri, "Theroy Yersus Practice of Italian Criminal Justice Reform",77Judicature 211(1994).
    [7]Kuk Cho,"'Procedural Weakness' of German Criminal Justice and its unique exclusionary Rules Based on The Right of Personality",15 Temp. Int'l & Comp. L.J.1 (2001).
    [8]Kirsten Debarba, "Maintatning the Adversarial System:the Practice of Allowing Jruors to Question Witnesses During Trial",55 Vand. L. Rev.1521(2002).
    [9]KaraLundy Note, " Juror Questioning of Witnesses:Questioning the United States Criminal Justice System",85Minn.L.Rev.2007(2001).
    [10]John H·Langbein, "the German Advantage in Civil Procedure",52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835(1985).
    [11]John H·Langbein, "The Historical Origins of the Privilege Again Self-Incrimination at Common Law",92 Mich.L.Rev.1047(1994).
    [12]John D. Jackson,Sean Doran, " Conventional Traials in Unconventional Times:The Diplock Court Experience",4 Crim,L.F.503(1993).
    [13]Mike P·H·Chu, "Criminal Procedure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Dilemma Of Crime Control And Regime Legitimacy",18 UCLA Pac. Basin L.J.157(2001).
    [14]Lochner v.New York,198 U.S.45.76 (1905).
    [15]Mirjan Damaska, "Structures of Authority and Comparative Criminal Procedures",4 Yale L.J. 480(1975).
    [16]Michele Panzavolta, "Reforms and Couter-Reorms in The Italian Struggle for an Accusatorial Criminal Law System",30 N.C. J. Int'l L.& Com.Reg.577(2005).
    [17]Martin Marcus, "Above the Fray or Into the Breach:The Judge's Role in Newyork's Adversaralsy Stem of Criminal Justice",57Brook.L.Rev.1193(1992).
    [18]Oliver Wendell Holmes, "The Path of The Law",78B.U Re.688(1998).
    [19]Richard S·Frase and Thomas Weigend, "German Criminal Justice As a Guide To American Law Reform:Similar Problems, Better Solution?" 18Boston College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Review Summer.317(1995).
    [20]Stephen J.Schuthofer, "Is Plea Bargaining Inevitable? "97 Harv.L.Rev.1037(1984).
    [21]Thomas Weigend, "Is The Criminal Process about Truth?:A German Perspective",26Harv.J.L. & Pub. Pol'y 157(2003).
    [22]William T·Pizzi, "Understanding Prosecutorial Discre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The Limits of Comparative Procedure as an Instrument of Reform",54 Ohio S.L.J.1325 (1993).
    [23]See walker, Thibaut & Androli, "Order of Presentation at Trial",82 Yale L.J.216 (1972).p225.
    [1]《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解释(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